计算机编程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13:31: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计算机编程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计算机编程培训

机械自动化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计算机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凭借自身强大的功能优势,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不断的渗透到各个领域,比如:机械、轻工、造纸、航空等,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自动化领域的运用,从机械过程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控制机械设备维修成本、提高机械自动化生产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机械;维修;自动化

1机械制造领域工作中需要改进的环节

近年来,我国的机械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但是由于起步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较晚,因此,在整体的技术水平上,依然与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运用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自动化制造企业进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国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1设备组装环节

机械制造企业中的装配问题,主要是指实际运用设备要与设计方案规格统一,这样才能在生产过程中达到最理想状态,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

查看全文

计算机专业新工科教学改革研究

1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1.1教学改革的内容.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不同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主要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又可以分为软件能力培养和硬件设计能力培养两个主要方面,软件能力培养由一系列的语言课程来完成,包括C/C++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于如何对相应的软件能力培养方案部分以及相应的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优化改进,强化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编程能力,以适应新的智能时代的要求.程序设计的核心是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后,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智能控制、智能算法等算法逐渐成为程序设计的核心.近年来,人类逐渐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就是程序设计,特别是基于智能算法的软件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智能算法的内容.教学改革计划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一些人工智能(AI算法的学习,尝试开设MATLAB/Python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基础.这样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首先是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上,如何合理的安排和设置新的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加入新的智能程序设计课程;其次是随着智能算法等算法的出现,算法的理论和实践复杂度和难度大大提升,这就给程序设计的学习带来了新的困难,如何运用直观地、动态地、图示化的方式来讲解算法,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智能算法,是我们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不管是传统软件程序设计还是新兴的智能算法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能力的核心是实际动手编程能力,如果学生只听课,不加强实验,根本无法达到学习目的.因此课程的实验环节设计是课程质量的核心.如何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编程能力是研究的重点.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提高过程,我校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开设,大学一年级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会继续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以及“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设计”,以及现在新增的“Python程序设计”等.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都对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连续渐进提高认识不足,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往往像完成孤立的任务一样,学生拿到学分就结束了,持续性的关注不够,培养效果不理想,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来加强.1.2教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1发展以智能算法编程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新工科建设改革,使学生在人工智能(AI时代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和良好的职场生存和发展能力.适当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程序设计,开设MATLAB、Python等人工智能语言的课程,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要求.2程序设计作为一种思维训练的手段被学界广泛承认.学习编程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不能使学生做事专注细心,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综合素养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学科的大多数其它专业课程,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编译原理、人工智能等课程必要的实践环节基础,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差,这些后续课程都不可能学好.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能有效提高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

2教学改革拟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2.1存在的问题.1优化本科培养方案中的程序设计课程设置,鉴于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全周期4年,再加上新加入的智能语言如Python等,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突出程序设计能力锻炼课程的连续性,在一些程序设计空白学期可以考虑安排增加程序设计的课程设计课等小课程或者项目实习课,让学生专注于程序设计能力的持续提高.2为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兴趣和动力,要有一个好的开端,抓好一年级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因为“C语言程序设计”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大多数学生都反映难学,小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期就有了放弃继续学习下去的念头,没有信心与动力,而学生反映的难点主要在动手编程方面,如何在C程序设计课以及后续的程序设计课程中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编程的兴趣、动力是难点.3具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如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方式有待改进;改变重课堂教学,轻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学生方面要改进的问题有: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压力不足;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想象空间较窄;初学者易产生厌学情绪;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考试能力强,编程能力弱.4开设Matlab/Python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课程,有一定深度和难度(很多原来是研究生课程.如何结合物联网、机器人、大数据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开展人工智能算法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新的领域问题.2.2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学改革力图在两个重要方面取得进展,一个是让学生具有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的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挖掘方面的知识并具有相关的智能程序的编程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持续不断的编程训练,让学生的编程能力有质的提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通过结合物联网、机器人、大数据的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开展人工智能算法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开设Matlab/Python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课程,让学生具有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具备智能算法设计编程能力.2通过教学改革,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过大学4年全周期有计划的连续的程序设计能力提升培养,让学生的编程能力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让学生在毕业时具备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智能时代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3探索并解决合理的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能力提升培养的课程培养计划、教学教法改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进等教学改革问题.探索实践新工科的培养方案,探索全面提高学生动手编程能力的教学、实验、实习、工程方案.

3相关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和实施

为达到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编程基础,并持续提高编程能力,教学改革优化调整了相关的教学计划,增设了相关人工智能课程;优化了编程类课程的开课时间、顺序、间隔;对编程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普遍采用案例、项目开发、小组开发、上机考试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CSP认证考试作为计算机学生毕业的条件;和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合作,用企业的技术和环境对学生进行编程能力培训.1开设Python数据分析(18级开始、数据挖掘(16级开始、神经网络深度学习(17级开始课程,让学生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并学习最重要的人工智能语言Python.2优化调整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程序设计课程的连续性、渐进性,优化了C语言、Java语言、Python语言、数据设计、网络程序设计的课程学时、开课时间等安排,形成对学生的长时间的、持续的编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3理论环节、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加强实践环节,从2016级开始计算机专业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开展提升学生编程能力的教学改革,主要措施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以上机编程作为期中、期末主要考核方式,以此倒逼学生加强编程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比如作为编程基础的英文打字也被加强,被作为考核内容.①强调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动力.②加强实验,从考核环节采用以实际上机编程考核为主倒逼学生动手编程.③基于问题、案例、项目和实际应用结合的综合编程训练.④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程序算法,强调算法是编程的核心.4将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CSP认证考试(一种直接上机的编程考试并取得100分以上成绩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直接逼迫学生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直到达到相应的要求.5在昆明市政府和华为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学生到华为公司进行华为云Devcloud的实训,参训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研发水平和自信心.

查看全文

农村生源学生计算机培养措施

1.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现状

随着家长和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重视,以及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逐年提高,高职类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每年都会招收大量学生,伴随着计算机专业生源的不断增多,各高职院校也正不断调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然而在高职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着“重软件、轻硬件”的教育现象,在对学生的培养上缺少对计算机硬件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教育情况不断被重视,高职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农村生源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而由于地域限制、经济条件限制等因素,导致这些农村生源的学生以前接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较少,在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方面进展较慢。

2.农村生源计算机专业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硬件基础薄弱

由于农村学校教育课程中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缺少足够的重视,且碍于学校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农村生源的学生接触计算机较晚,甚至有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从而导致了农村生源的学生在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上掌握薄弱,缺少基本的硬件理论支撑。

2)软件编程能力欠缺

查看全文

计算机辅助在数控加工制造的应用

摘要:在中国的工业发展过程当中,数控加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做不好数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就很难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度。在中国,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是比较广泛的,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国数控加工制造的效率和精度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几个问题。对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数控加工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对其中应用的几条关键要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数控加工制造;技术应用;应用分析

CA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能极大地提高数控加工制造的效率和精度,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并不简单,要想顺利地应用这种技术,还需要关注一些关键问题。对这些关键技术,如果不能做好开发和升级,计算机辅助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数控加工制造的应用介绍

1.1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数控加工制造的特点。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是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这种技术的应用,数控加工制造的精度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实际上,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技术之所以能够受到那么多人的欢迎,就是因为它具有一些其他生产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秀特点。当然,与此同时,这种技术也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下面将对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这种技术的产生。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技术是数控加工制造技术的一种。但凡是数控加工制造,和传统生产模式相比,就有智能高效的特点。数控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编程操作,从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只需要进行编程工作即可。与此同时,数控技术也因为此特点而节约了人力劳动所浪费的一些时间,具有着高效的特点。计算机辅助技术数控技术除了拥有传统数控技术的特点之外,还具有高精度的特点,由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复杂性,它在执行一些高精度的工作过程当中往往比较精准。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也给编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它的一个缺点。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已经可以通过一些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发挥出计算机辅助技术数控的优点,同时减少其缺点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技术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的基本流程。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的基本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根据实际需要,绘制零件加工设计图,以便在编程时有迹可循。②进行编程。编程成功后,要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相应的数据输入到数控机床中。③审核设计好的生产流程,尽可能地发现其中的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由于计算机辅助数控技术的复杂性,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仍然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所以,在实际生产现场,我们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旦出现生产质量问题,我们必须停止生产,重新编制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数控技术符合实际需要,从而生产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工件。1.3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关键技术的现状。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的应用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由于其复杂性,在实际生产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数控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优势,并克服其不足之处,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当前,中国在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过程中,已大量采用了一些更加高效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数控加工制造的效率和精度。但是,在此同时,这些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能合理地更新和优化这些技术,就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

2几种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制造关键技术

查看全文

可编程控制器对应用电子技术的应用

摘要:为了使电子技术可以快速发展,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和电工知识方面是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的,但是在电子技术应用的同时还必须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熟练的掌握应用。本文讨论了在应用电子技术中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主要从其含义、特点、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随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创新,微型计算机也得到了很大推广,随着微型计算机生产规模的持续壮大,微型计算机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使用范围也得到了推广,重点在工业控制上面应用非常普遍。随着小型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传统的继电接触器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普通的继电器接触器主要按设计好的接线方式工作,但由于中国工业生产的连续变革,原始电路必须重新设计和组装,因此现有的继电器接触器不能满足现下发展需求,也会影响产品的不断创新。然而可编程控制器正好能弥补继电接触器的不足,它在产品升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编程控制器和小型计算机相比,可编程控制器具有简单、便捷的优点。综合性能比继电接触器更强[1]。

1应用电子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的含义

1.1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是在数字电子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之上诞生的,应用电子技术把现代电子技术领域和专业相结合。应用电子技术的诞生对中国智能电子产品各个方面都有推进作用,并且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其中产品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是其中重要技术人员。1.2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是电子系统的一种,工业环境所需创造的条件能够通过数字操作来进行设置。另外,自动化生产中包含的机械设备的顺序,逻辑任务存储和定时计数,都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管理。可编程控制器有许多的优点,例如:容易操作、体积小等。1.3可编程控制器的部件。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大概分为固定式、模块型、分布型、集成型等。编程控制器包含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详情见表1。

2可编程控制器的优点

查看全文

计算机类学生软件系统设计能力培养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规模和经济领域不断扩大;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目前,除了我国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软件人才以外,还有大量的软件外包在我国进行,现有的软件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软件开发公司的需要。尽管在爆发世界金融危机的2008—2009年,中国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也没有减少,每年需求在60万人左右。虽然每年有大量的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生,但是,软件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在软件人才供求关系上,出现了公司、企业招不到所需要的软件人才,而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生却就业困难的局面。为此,我们对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软件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在计算机本科专业中培养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软件系统设计人才,具有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1软件系统设计能力现状与分析

多年来,我们从本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应聘、用人单位的考核及反馈的意见来看,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建立和网站建设等专业能力,有少数学生还具备了较强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从学生的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来看,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约有10%左右的学生受聘于软件开发企业,从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也说明我们现在培养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中,只有10-15%的学生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得到软件公司的认可,他们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比较强的,能够达到软件公司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相对较弱,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我们通过对本校计算机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还存在如下几点不足:

(1)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不足。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编程的基础,是人类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一步。但是,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教师在程序设计课程的讲授时,对算法分析与设计讲解得不够,只偏重于程序语句的解读,忽视算法设计过程的讲解和训练;而学生也只满足于课程简单算法的代码描述,不重视算法的分析与设计过程的练习,结果造成学生仅仅掌握了一些简单问题的编程,而对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程序设计则缺乏独立的解决能力。

(2)学生读程与编程量少,训练不足。目前,学生阅读程序量很少,主动找相关程序来阅读理解的不多,大部分只是为了应对作业去查找一些相关的代码。任课教师对学生有阅读程序的要求,但真正对学生进行训练和严格要求的却不多,结果有部分学生看不懂常用算法的代码或复杂一些的程序。学生在校期间,编写的程序量少,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老师布置的编程作业,没有再多做练习,有些学生四年时间编写的代码总量都不到5000行。但是,按照最基本的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编程至少应达到20000行到50000行以上的程序量[2]。因此,学生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不足,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之一。

(3)软件综合设计能力不足,接触的案例少。软件系统设计是一个综合设计过程,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数据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多方面技术和具有综合应用能力。但是,学生掌握的是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技术,综合多门技术的软件设计能力明显不足,有些会做系统的界面,却不会设计数据库;有些系统界面和数据库都建立了,却相互不能连接;有少数学生直到毕业还设计不出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简单系统。原因是重视了各门课程的教学,而忽视了能够提高学生软件综合设计能力的案例分析课程和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学生接触的软件系统案例少,没有得到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训练。

查看全文

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技术研究

摘要:针对计算机软件工程,需要将数据库编程作为首要内容重点对待,并要将技术灵活应用,提升工程使用安全性。通过编程技术,驱动数据库高速运行,保证数据可以获得高效应用。该文针对数据库编程展开详细剖析,对其操作流程与应用重点仔细分析,旨在为我国计算机领域进一步发展核心技术,让更多领域借助软件工程实现技术革新,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技术

对于数据库编程,可以理解为由技术人员借助专业工具,以所需内容进行编程一种技术应用过程。其目的是保证把数据库信息高效存储,从而提升数据库使用安全。虽然我国近些年在计算机领域有重大突破,也引领各行业迈向信息化,可是计算机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严重阻碍,需要将数据库完整剖析,优化编程技术,提高信息使用安全性。

1数据库编程

数据库编程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根据软件需求,设计相应运行程序,覆盖数据库应用各个环节,包括存储信息、数据分析与共享等多个子程序。而用户在应用数据库系统前,需要了解程序用途、操作方式等,保证软件工程顺利应用。同时,也对编程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在针对数据库软件部分,需要以专业技术完成编程操作,让数据库在后续应用中可以平稳运行,降低安全风险,提升数据库使用效果[1]。编程人员要创建完整数据库框架,并挑选符合应用需求的操作对象,创建相应数据库表,落实并完成其他内容填充,如图1所示。数据库编程承担编辑程序角色,让数据库在后续应用中可以获得稳定运行条件,提高数据使用安全性。而编程过程则需要由用户和编程人员共同协商具体应用效果,并保证数据传输稳定,达到充分开发数据库功能目的,也可以提高软件工程应用效果,提升经济效益。

2操作流程

查看全文

电子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设计算机专业,皆在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是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电子信息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高职计算机教学涵盖内容较多,如编程教学、应用软件教学等,由于计算机课程内容具备抽象性强、理解难度大的特点,所以若采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感觉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学习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丧失学习兴趣。而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够转变这一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应用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1丰富教学手段。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模拟软件、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创新计算机教学手段,打破原有讲授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禁锢,为学生提供观看演示、实践操作、交流互动的平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2化解教学难点。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动态化、形象化展示抽象的计算机知识,降低难点知识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1.2发展学生创造力。高职计算机课程是重视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课程,教师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在图片处理、编程练习、软件制作中的创造性,活跃学生计算机思维,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

2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2.1学生的兴趣不高。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计算机的教学过程较为枯燥,特别是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由此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对上机操作感兴趣,但这个兴趣却并不等同于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2.2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理论时,一般都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将所学的内容真正消化,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3未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高职学生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时,发现学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严重脱节,未能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虽然在校期间学习了大量的计算机知识,但真正能够用到工作中的却非常有限,致使无法胜任岗位工作。

3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查看全文

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思考

1阻碍培养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因素

1.1传统教学方式。尽管教育改革已经实行很长时间了,但大部分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体,老师主导课堂,以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老师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采用“一体式”的教学方式,如此一来,让班上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不能满足计算机基础好的同学,又把计算机基础差的学生搁置在一旁,这样一来整个班级学习氛围不足,直接导致班级整体学习效率低下,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计算机学习不能仅仅只依靠教材,依靠理论,它要将理论和实践穿插起来进行。只依靠理论,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不过关,也无法满足计算机的基础要求[1]。例如,0和1,在没接触计算机之前,我们对它的认识就仅仅停留在数字上,但它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里面属于机器语言,而且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0代表真,1代表假。所以,学习计算机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都忽视实践教学,重视理论教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1.2传统学习方式。老师给学生传授的学习方式大都是记公式、背定理、做例题,忽视了高职学生发展状况,高职学生是直接为就业所培养的,针对性较强,他们更注重的是实践。况且,计算机这个行业,变化是非常快的,老师教学所用的教材根本不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材大都是三、四年前编写的,是根据当时的发展状况所编写的,具有时效性,所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肯定不能在计算机行业长久的发展下去。学生应该是通过教材和老师的指导,进行思考和创新,学习的是一种能力,一种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一种将已知事物进行创新的能力,一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式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计算机这个飞速发展的行业[2]。1.3教材落后。高职是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就业性极强,使用的教材也应该具有针对性,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因为他们出来大部分都是直接上岗,运用所学的技能就业。但大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和普通高中使用的教材基本相同,大多是以理论、概念、课后题的形式,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真实状况。大部分选择走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学不懂或者对一些概念性知识厌烦,喜欢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性人才,解决国家各个岗位缺乏相应技工的要求,将庞大的人员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所以,高职院校的教材应该具有针对性,尽可能多的减少概念文字,在教材中多注入一些操作性强的教学范例和习题。

2培养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举措

2.1优化课程规划,提高教师素养。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对课程进行调整和重新编排。选择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不能凭借自身的分数读高中或者没有能力考上高中,选择这样一种就业性强的道路,这是为了适应时展所诞生的,那么为了适应这种发展,也应该推出与之所对应的课程规划表,不能使用传统课程规划进行新式教学。新课程规划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本身状况和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应该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对课程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例如,在每节课开始时,老师一般会说一段话来引出接下来要讲解的知识点,但部分老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欠缺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前的这几分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老师可以尝试将课前的引导由口述转化为视频,运用投影仪播放相应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3]。2.2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相应教材还未推出之前,院校可以成立相应的教学策略小组,对院校中的老师进行培训,既然无法改变教材,那就转变传统观念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知识时,老师不能像高中的教学一样,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编程代码,讲解各个步骤的作用,这些编程所使用的代码本身就繁琐复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可能又会沦为“走过程”式的教学。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亲身体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动起来,体会其中的乐趣。一边让学生操作,一边讲解,如果编程出差错,计算机会有相应提示,这时学生要举手示意老师,让老师协助解决,这样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对课堂氛围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掌控课堂,不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清楚所讲内容,因为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是没问题的,等到实际操作时漏洞百出,给学生挫败感,老师也会抱怨之前的理论课是无效课,使得整体教学效率低下。因此,院校要对教学方式这方面予以重视,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2.3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要考虑到计算机行业的突变性。教材编写不可能紧紧跟着计算机的发展,但基础知识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计算机的发展一般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所以,老师要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要给学生传输这样一种观念:教材只是学习的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依靠教材。要通过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联想、发散、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4]。例如,C语言的基础学习,其中的编程问题,程序千变万化,靠记教材上的例子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紧紧改变一个小细节可能整个程序的运算结果和运算方式都会发生改变,再加上编程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要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可以将课后习题或者教材例题进行适度改动,要求学生写出具体思路,尽最大能力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调试,记录自己的错误和不理解的步骤,请教老师或者在网上查询,这样的话,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自主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3结束语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技能操作性人才,针对性强,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在这里我们对高职教育所暴露出来的不足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从院校、老师、教材等方面着手,相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尽快落实,为高职教育扫清障碍,让高职教育尽快发展,从而助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查看全文

大学生实践编程能力数字化培养模式

[摘要]计算机类大学生实践编程能力培养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编程兴趣不高、项目训练不足和毕设质量不高等问题,教师应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面向实践编程能力培养的数字化培养模式,这样可以改善对学生实践编程能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具体由四个方面构成:通过数字化翻转实验教学增加学生的编程训练量,用数字化赛题训练激发学生的编程积极性,以校企深度合作夯实项目实训,以数字化毕业设计提高毕设质量。运用该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编程积极性,增加编程训练量,提高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

[关键词]实践编程能力;数字化培养模式;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介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在向数字化培养模式转变。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一种途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把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目标,使大学生成为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

一、实践编程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实践编程能力是高校计算机类大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编程能力是提升他们的就业质量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动手机会较少,实践编程能力很弱。我们发现实践编程能力培养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实验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时间太多,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其次是学生编程兴趣不高。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很多编程题目都脱离实际,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感,对编程的热情不高。再次是项目训练不足。综合类项目训练很少,项目实训的学时也不足,导致学生对项目类的编程不懂如何下手,存在畏惧心理,项目编程能力弱。最后是毕业设计质量不高。传统的毕业设计存在题目偏易、抄袭现象严重、师生互动不足、过程无法监控等问题,低水平的毕设影响了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数字化培养模式为抓手,探索面向计算机类大学生实践编程能力培养的数字化模式,以达到提高计算机类大学生实践编程能力培养效果的目的。

二、数字化培养模式的研究框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