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5 17:26:57

计算机硬件教案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1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主要因为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计算机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主要因为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很多专业知识难以利用口述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然而,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基础技能的强化训练,使得学生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进而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学习效果[1]。其次,计算机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意识与观念。在计算机实验教学期间,教师为学生开展实验课程,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与观念,主要因为在开展计算机实验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会将实验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使得学生在实验之后,可以灵活地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样,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之外,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的对计算机知识进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2]。最后,计算机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能力。在计算机实验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拓宽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使其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一定的基础技术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

2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

在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保证可以利用全过程管理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减少对学生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2.1计算机实验课前准备

在开展计算机实验课程之前,教师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为实验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首先,计算机硬件准备。在计算机实验教学期间,硬件设备是较为重要的,保证计算机实验中所应用的硬件设备没有损坏,此时,教师可以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询问,确定实验室中的每一台硬件设备都能正常使用,避免在教学期间出现计算机故障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之前仔细检查多媒体教学设备,避免出现损坏的现象[4]。其次,计算机实验教案的准备。计算机教师在实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准备好教学教案,为实验课程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在此期间,计算机教师必须要根据计算机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并且全面分析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将其设计在计算机实验教案中,提高课前教学准备效率,提升计算机实验课程教案的设计质量,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最后,预实验方式。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之前,计算机教师必须要根据教案内容的设置与顺序开展预实验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预实验练习了解实验室设备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在预实验练习中,对计算机实验产生初步的认知,提高对计算机实验知识的学习兴趣[5]。

2.2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措施

在计算机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验学习情况,保证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在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学生操作错误之处,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生的操作问题。同时,教师还要端正自身教学态度,注意教学中操作方式与手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在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操作问题,并且减少了计算机故障损坏率,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计算机实验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例如:在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家庭中的计算机解决计算机专业问题,或是自主探讨相关操作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家庭计算机实验知识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由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拓宽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在多元化概念的影响下,计算机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知识的途径,还是学生拓宽计算机思维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计算机实验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保证可以利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计算机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软件操作”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摒弃传统的鼠标操作方式,而是应用键盘对其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验知识学习效率。最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的单一教学模式,不能凸显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学生也没有一定的发言权,导致计算机实验教学效果较差。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在开展实验课程的时候,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机问题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学习与创新的基础上,增强计算机实验教学效果。

2.3计算机实验资源的整合

在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较为自由的实验空间,而不只是为了防止学生上网聊天将互联网切断。同时,计算机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实验兴趣,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结语

在计算机实验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机实验教学效果,优化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整合计算机教学资源,形成全过程教学管理体系。

作者:张志慧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志慧.提高计算机实验的教学效果的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4):170.

[2]吴达志.关于提高计算机实验的教学效果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3(5):286-287.

[3]盛晓蕾.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机实验的教学效果[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130-132.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2

1.师资队伍:初高中教师共37人。其中高中教师13人,初中教师24人。计算机专业教师16人,高中11人,初中5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

2.课堂教学:A类课4节(高中2节,初中2节),B类30节(高中12节,初中18节)C类3节(高中1节,初中2节)。

3.学生学业水平:各校教学设备、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学生的学业质量。城川和山区学生学业质量不平衡,差距很大。20—20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试卷分析,及格率占98.7%,优秀率占10.9%。初中期末试卷分析,及格率占68%,优秀率占9.3%。达到优秀水平的学生不多,全县各年级优秀率在10%左右。主要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弱,基本概念不清;从试卷上可以看出,学生只注重实际操作,缺乏知识的理解和理论指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由于课时安排(初中每周1课时),使得时间间隔较长,学生很难掌握。高中每周2课时,个别学校课时集中安排,效果比较好。

二、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我县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占57%,但老师都很积极努力的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市、县教研活动和各种技术培训。有着很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

在县级教研员的引领下,和骨干教师的协同下,共同开展教师讲课、评课、研究课等教研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的整体提高。大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教改意识,积极钻研教材,探索现有条件下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多数教师已经改变了教学观念,体现在精讲多练,边学边练等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3.骨干教师的作用

通过骨干教师的作课、专题研讨等活动,使广大青年教师尤其是非专业教

师受益匪浅,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很多青年教师成为优秀教师。无论从课堂教学模式,教材处理,知识拓展,组织学生等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三、存在的问题:

1.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还不够深入

教师还需要积极研究教材和教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如何取舍教材内容上把握不准。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教师在认识上和实施方法上都不太明确。

2.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深入

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对教材中知识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确,教学目标没有落到实处。教学环节把握不准。兼职教师专业术语运用不准确,个人技术操作不熟练。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及时灵活处理教材及操作性问题。

3.教学设计不规范,随意性强

有些任课教师把教材直接当作教案,忽视备学生和备设备的过程。造成课堂教学环节不完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

4.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

目的性不强、有效性不高、课堂时间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等现象,少环节.任务不明确.

5.教学环境差。

有些学校机房不卫生,气味难闻,光线昏暗,通风效果差。

6.课程设置不合理

个别学校课时不足,课时不集中,两节课间隔时间较长,不利于学生学习.

四、改进意见及措施:

1.结合初高中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①初中段的目标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具对社会的影响。

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学会制作简单多媒体作品。

初步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遵守使用信息的道德规范,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②高中阶段的目标: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能熟练的使用网上信息资源,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初步学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数字化生存的意识和能力。

初步掌握将计算机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技能。

遵守使用信息的道德规范,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2.课堂教学设计要规范

教案中必须有教学的课题、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板书的设计、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各阶段时间安排、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课后评价与反思等内容。教案设计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内容(也称为课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名称,说明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学段教材中的具体位置。青年教师教案要详细,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教案要简洁。教案要保留书面和电子两种形式,以备后期利用和检查。杜绝无教案上课,后补教案和不规范教案。

具体要求:

教学内容:(课题)每一节课教案的教学内容(也称为课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名称,说明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学段教材中的具体位置。

教学目标:由于撰写教案主要目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看的,所以,此栏目的名称不能是“学习目标”,应当为“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体、可操作,只能用于本节课,而不能用于其它节课,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唯一性。

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要准确、书写清晰。教学重点有时常常与节的名称相同。不同的教师在讲授同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学重点应当相同。

教学难点: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根据教学的环境、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这些)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教师在讲授同一节课的内容时,教案中设置的教学难点也会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讲授法为主,同时还有任务驱动法、交流法、互动法、实验法、演示法、练习法等等。在教案例可以写出本节课中,使用的几种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工具: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板书设计:

①板书必须有“章、节、目”三级目录和本节课中的内容摘要等。

②演示文稿(PPT)可以展示提纲要点、图片、影片和动画等,不可多用。不可代替实物展示、教学挂图、演示实验、体验操作等。演示文稿(PPT)不适合做所谓的课堂教学“课件”。

③使用投影时,银幕上不可投射出人影、手影。

④电子教鞭有两处不可指向:一是人眼;二是显示荧幕。

3.课堂教学过程要规范

①要树立科研领先的指导思想。在实施提升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应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精神和理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改革的课题。要认真实践,归纳总结,交流互动,修改完善,积极推广。

②课前要认真、全面、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学习领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精神和理念,深刻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内容要求。要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设备、备PPT片、备教案。教案要内容完整,电子与打印文稿格式符合教案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

③要严谨地、科学地讲好每一节课。要准时上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按时下课,中途不得离开教室。讲课时,要精神饱满,衣容整洁,立姿授课,举止文雅,尊重科学,尊重学生,师生互动。

④应按照教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杜绝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环节紧凑,知识结构合理,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⑤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进行课堂教学。语言清晰,要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书写板书、播放PPT片。板演和播放PPT片的过程中,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格式美观,结构合理,图文和谐,音像恰当,无错别字。

⑥恰当地、充分地综合使用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等硬件和软件工具。要做到独立操作,规范使用。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效率。

⑦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研究学生的学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分析学生的评价和选择,正确引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美国大片里的电脑合成、电影里的三维动画、名人照片、动漫等。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首先要使他敢于实践,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仅使他们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方法,还要训练其动作的准确性,迅速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⑧重视课堂教学及时反馈和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巩固练习、书面检测等的正确率,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后,根据《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进行总结,并记录在教案的“评价与反思”栏中。

⑨注重教材内容的选取

在学习内容的选取上,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领域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东西。是学生将来能够利用或迁移到其他领域中的知识。例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各功能部件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特点。要结合实例讲清楚、讲透。例如,在讲主机内部结构时,教师应打开机箱,将每一部分讲给学生,让学生亲手拆、装机器各个部件,既消除了他们对计算机内部结构的神秘感,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今后组装电脑时有一定的帮助。

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学科,如

语文、数学、物理、生物、美术等等。现代教学要求淡化学科界线,信息技术以其工具性与其他学科整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与各科学习内容有关联的知识。

4.机房环境及安全要求

①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造成视力下降的两个因素:一是光线强刺激眼睛;二是光线昏暗模糊费眼睛。机房内要宽敞明朗,阳光充足。当阳光不足时,才可采用灯光补充。

②机房内空气要流通,保持新鲜,保障对大脑的供氧,有利于积极思维。

③要注意机房漏电,起火等.上课不要关防盗门.

5.课程设置

按市、县课程计划设置开齐开足课时。初中至少68课时,高中70—140课时。

6.教师培训与学科教研

①加强理论培训,解放思想,推陈出新。组织、指导教师进一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素质教育的实质。

②加强教师教材内容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③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继续开展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培训和达标比赛活动活动。

④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启用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观念新的教师(包括骨干教师)作研究课、示范课、基本功展示及经验交流、研讨等活动。

⑤开展互动式教研活动,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人。

⑥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进行非专业教师的培训。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

一、监测内容:

参照《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确定考试范围,综合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考试力求反映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考查内容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两个方面。

二、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划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要求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包括较低层次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对于知识性内容,三个层次分别为“了解”“理解”“掌握”。

了解层次要求能够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层次要求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掌握层次要求能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

对于技能性内容,三个层次分别为“模仿操作”“独立操作”“熟练操作”。

模仿操作层次要求学生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独立操作层次要求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并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

熟练操作水平要求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二)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

对于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性内容,三个层次分别为“参与”“认同”“领悟”。

参与层次要求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

认同层次要求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领悟层次要求能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的价值观等。

三、考试范围

高一年级:

(一)知识与技能

考试范围分为6个模块

1.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

(1)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2)了解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3)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四项基本内容。

(4)了解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情况。

(5)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病毒防治的一般方法。

(6)理解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

(7)理解心比拿马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8)掌握位、字节、字长的概念。

(9)理解二进制数的概念,掌握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方法,了解在计算机内部和现代通信技术中广凡使用二进制编码。

(10)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名词术语,能正确识别对应的英文词汇。

2.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发展。

(2)能比较熟悉的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

(3)理解文件属性的含义。

(4)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5)会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6)理解文件夹的树形结构

(7)能独立完成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简单管理和维护。

3.模块三网络基础及应用

(1)了解网络通信基础知识(概念、功能及分类,网络协议的作用,IP地址“URL”含义、作用及组成,域名,“WWW”含义、特点与功能)。

(2)能独立建立网络连接、注册帐号、设置密码。

(3)能熟练地浏览、搜索、下载网上信息。

(4)能独立申请电子邮箱。

(5)能熟练地收发电子邮件。

(6)能独立管理电子邮箱。

(7)了解网络安全的概念、措施及法规,能正确对待网络资源。

4.模块四程序设计

(1)了解程序、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

(2)历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和特点(面向对象、事件驱动、可视化、工程、对象、控件、属性、事件、方法、控制代码)

(3)在VB环境中,比较熟练的操作工具箱、属性设置窗口、窗体、代码编辑窗口,比较熟练地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操作(创见界面、设置属性、编写代码、调试程序、存盘、运行)。

(4)了解VB常用的数据类型。

(5)能独立使用文本框、标签框、命令按钮、单选框、复选框、计时器、滚动条、图片框、菜单等控件。

(6)能独立使用Click、DblClick、MouseDown、MouseUp、MouseMove、Changge、KeyDown、KeyUp、KeyPress等事件。

(7)能独立对Name、Left、Top、Width、Height、Visiable、Enabled、ForecolorBackcolor、Value、Max、Min、Fontbold、Fontitalic、Fontname、FontsizeFontunderline、Text、Cancle、Picture、Caption、Style、Backstyle、Borderstyle、Autosize、Check、Password等属性进行设置。

(8)能独立应用Print、Cls、Show、Hide、Move、Line、Circle、End等方法。

(9)能独立应用LoadPicture、Sin、Cos、Now、Year、Month、Day、Hour、Minute、Second、UCase、Val、Str、Cint等函数。

(10)能独立编写控件属性的动态设置语句、变量赋值语句、分支语句和循环控件代码。

5、模块五软件应用与实践

能独立使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等软件的常用功能,并能竟获得的知识及能力迁移到新软件的学习中。

呢工独立创作法那英译顶主体的电子作品。

等独立综合运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一定的任务。

6、模块六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理解软件的概念、分类及功能

理解冯.诺依曼结构特点

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功能

了解计算机语言的作用及分类

了解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的特点及一般应用

了解计算机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

要求考生能对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兴趣,积极参与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在已有知识技能基础上不断提高;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遵守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初中年级:

考试分为8个模块:

(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的概念、作用、载体和传递方式

(2)了解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3)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发展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

(4)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安全和法律问题,规范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二)操作系统简介

(1)掌握汉字输入

(2)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熟悉图形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理解文件的属性、文件夹的组织结构

(5)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三)文字处理

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四)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

(1)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

(2)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3)会输入和编辑表格数据

(4)学会表格数据的处理、创建和简单修是数据图表

(五)网络基本知识及应用

(1)初步学会网络的基本知识(概念、功能及分类,域名,网址)

(2)学会使用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

(3)学会从网上搜索、获取信息的方法

(4)学会收发电子邮件及管理电子信箱

(5)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六)创作多媒体作品

(1)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常见媒体类型

(2)学会制作、展示多媒体作品

(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机功能;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作用;

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达方式;

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八)动画制作

(1)了解动画制作软件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会设计动画的基本流程

(3)学会简单动画的制作方法

(4)提升用动画呈现信息的能力

四、监测形式:

监测方法采用书面笔答和上机操作两部分,笔答采用全县统一闭卷考试。上机操作任课教师自行安排完成。

高一年级:试题类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读程序写结果补充程序、编写程序等

初中年级:

试题类型主要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读图题、问答题等

五、监测时间和范围:

(一)监测时间: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二)监测范围:

高一年级:以北京版第1、2册为准。初中以北京版第4册为准。

六、难度:

初一年级: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6:2:2。

高一年级: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6:2:2

七、评价等级: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3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教育阵地,要求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培养优质的专业性人才,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计算机是十分重要的课程,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对此,可采用微课教学形式,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对微课程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2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面向未来的关键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已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无法满足当前计算机教学实际需要。在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采用面授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讲解知识点,然后再由教师进行示范和演练,最后指导学生进行多次联系。由于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45分钟左右,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需耗费大量时间,在长时间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够死板记忆各类知识,学习效率比较低。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征,学生不能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因此可能会影响学习积极性。

3微课程的内涵

对于微课程的定义比较多,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所提出的观点有一定区别。微课程一般指的是以教学设计目标为依据,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将教学知识点以视频或者讲座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对于教学时间,要求控制在10分钟以内,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微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分散,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书本知识点、考点、学习经验、计算机操作技巧等。微课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所获得的重要成果,具有以下特点:(1)微课程时间比较短,要求控制在10分钟以内;(2)能够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以及难点;(2)对于教学资源的应用方式便捷,一般可采用视频格式,要求学生下载至计算机或者手机等终端进行观看;(4)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练习,如果遇到学习困难,可向教师寻求帮助。

4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方式

4.1计算机课堂微课教学教案设计。微课程教学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坚持精简化原则。对书本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分析,找出教学难点以及重点;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适宜的教学目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材,同时保证逻辑性,确保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4.2处理好相关的微课制作细节。在微课程制作过程中,要求教师广泛收集教学内容,并做好整理工作,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设备。教师需对微课程制作所需应用的软件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对内容进行排序。在录制微课程视频内容、制作PPT课件时,打开软件,对摄像头、录音设备等进行调试,然后再采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进行录制,保证教学内容丰富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微课程录制过程中,还可根据教学要求上传课后测试题,通过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补充讲解。4.3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微课程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各类弊端,有利于提升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微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部分计算机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较高,或者操作难度较大,对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习观看微课程,并学习相关知识点,通过视频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点的兴趣,在学生的观看过程中,指导学生,对于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可做好详细记录,并在课堂上积极提问,由教师对学生自习讲解。在微课程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为学生发送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告知学生提前预习,保证后续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可将微课程教学内容传递至高职院校网站上,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下载并观看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5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5.1课程目标设计。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操作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计算机操作技能、社会能力等因素设计课程目标,具体的课程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独立组装计算机硬件以及各类软件,通过应用计算机设备编辑文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作演讲稿等。(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观看微课程,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3)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和综合素养。5.2课程内容设计。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微课程教学活动中,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的完整性,首先需明确计算机课程特征以及教学目标,然后在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目标相结合。(1)概论。学习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明确在信息化时代专业计算机技术人才所需掌握的核心素养,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学习计算机数制以及转换方式。(2)计算机系统。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的组成、工作原理,学习几种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以及具体的应用方式,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应用要点。(3)操作系统。确定操作系统的种类,并掌握其应用功能,学习Windows系统和文件的操作方法,掌握Windows系统设置要点、磁盘管理方式等。(4)办公软件。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Word软件、WPS软件,学习版面设计技术、表格制作技术、图表数据分析方式、PPT制作方法等。(5)网络技术知识。学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网络的组成结构、类型、应用功能和特征,熟悉计算机网络相关硬件设备,网站浏览和信息检索方式,电子邮件收发方法等。5.3微课程教学实施。5.3.1制作微课。在微课程制作前,教师首先需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了解,确定课程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课程情景设计。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部分知识点的理解难度比较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可对这类知识点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再进行碎片化处理和情境化处理,并制作微课程教案。在教案设计完成后,即可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并通过后期编辑制作完成微课程材料。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教师应掌握微课程教学实践和授课节奏,保证图像清晰,吐字清晰,合理分配不同知识点的讲解时间。在微课程教材录制完成后,即可进行后续编辑以及加工,比如,可在视频中增加字幕、动画等,进而提高教学视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5.3.2任务。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微课程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将已制作完成的微课程视频发送至学生在线学习平台上,学生可在课前自行下载并观看,进而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如果发现学习难点,可在课前做好记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老师提问。通常情况下,在利用微课程视频进行教学时,教师一般不会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复述,教师只需关注教学视频中大多数学生所反映的学习难点,因此,学生的预习效果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验评估,每周可抽空与学生进行线上沟通交流,学生可针对微课程视频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对教师提问,而教师可总结学生们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及个性化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耐心解答,并对后续微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案进行优化调整。5.3.3线上学习。当教师对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后,学生可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线上学习时间,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再完成线上练习。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如果仅采用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往往很难掌握并灵活应用各类知识点,对此,学生在观看完微课程教学视频后,还应根据视频内容准备上机实践操作所需应用的素材。另外,学生可利用学习平台在线上针对各类知识点进行讨论,大胆提出疑问,由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解答。5.3.4课堂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微课程视频后,即可提前了解课堂教学中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无需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讲解。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操作性比较强,很多教学活动均需在机房中开展,学生在观看微课程视频后,能够为上机实践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需耗费较短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及时学习任务,为学生展示计算机操作的技巧和难点,然后再由学生实践操作。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需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可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

6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探究。微课程的应用优势明显,由教师针对教学要求设计微课程,并鼓励学生自主观看和学习微课程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同时还有利于合理应用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晔,杨荷花.微课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周刊,2019,000(044):P.1-1.

[2]韦重庆.基于微课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应用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000(017):P.135-135.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4

一、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的要求

⒈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⒉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⒊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班班共有学生人,由于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从本学期上课的情况开看,教学成绩仍不够理想,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⒈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

⑴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并写成教案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⑵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自己从光盘上或到其它学校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

⒉加紧学习课程标准,贯彻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

⒊加紧对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做到认真备课,因材施教,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

⒋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四、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⒈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

⒉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⒊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⒋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政治理论学习,年级组工作等等。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⒈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更是一门具有很多不同与其它学科特点的特殊学科,由于学科教学发展较缓慢,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摸着石头过河,工作收效不是很大。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5

一、引言

《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教学内容更新快。笔者是从事这门课程教学多年的一名教师,有一定的心得心得,现通过对《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分析和探究。

二、目前状况及存在的主要新问题

而在很多学校以往的《微机组装和维护》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和硬件设备的限制,《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较多是纸上谈兵,学生缺乏真正实际动手能力的练习,所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面对电脑也是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知识及一些简单的应用操作,一旦电脑系统出现故障,就无从下手解决!

笔者在教学中还发现,大部分技校女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在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和男生存在较大差异。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提兴奋趣

喜好是最好的老师,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课程,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慢慢对就门课程产生喜好。刚上这门课程时,笔者就跟学生谈到开这门课程的目的及重要性,从就业、从日常电脑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喜好。结合学生在上机实操时碰到的一些微机故障,告诉他们只要把握了更多的微机维修知识,才能维修好所要用到的微机,才能更好地使用微机这个工具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服务。在授课时,非凡讲述了学生感喜好的知识,如微机的组装、设置BIOS密码、操作系统的安装、安装QQ软件等,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多加练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理论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的技术内容使学生失去喜好,可从美育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心得微机设计之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系统的安装程序、操作系统的界面、资源的共享、接口的防反插和颜色的设计、键盘和鼠标的人体工程学设计等,到处都可以心得到计算机技术的人性化。

(二)解决学生层次不同和男女生动手能力有差异的新问题

对于学生层次不同的新问题,让学得较快的学生尽早接触一些计算机维修方面的知识,并让他们参和实际的微机维修,也可让他们辅导把握较慢的同学。而对大部分技校女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在思维,动手能力上和男生相差较大的新问题,笔者在上实验课时将男女生搭配成一个小组,使他们在实践接触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提高,进一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和形成探究意识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做好教材的选定和更新

在选择教材上首先应选择适合培养目标、教学目前状况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材。其次,对于《微机组装和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和现实脱节的新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另外,任课老师必须经常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校内教材,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奇性和开发性。

(四)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可把各个时期的硬件产品给学生展示出来。微型计算机的硬件产品种类繁多,假如把它们都买回来,没有这个必要。可采取这样的做法摘要:每次淘汰更新微型计算机时,留下的旧微机拆成散件作为教具;另外,每年可购置一些新型、有特征的微型计算机部件(二手部件也可)充实教具;通过各种电脑报刊、杂志、网络搜集硬件图片,使教学资料变得丰富起来;通过硬件实物和图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实际熟悉。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教案制成各成图、文、声、像并茂且趣味性强、有吸引力的课件;适当时候可利用笔记本电脑、投影来教学,把一些微型计算机硬件设备,如CPU、主板、各种电缆线等清楚地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们清楚地观察到各部件的结构,用这些设备适时地合理地服务于教学;也可解决硬件不足的新问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在平常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多去上网查阅硬件的有关资料,或者多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电脑报刊或杂志,以提高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五)注重实验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可用以前淘汰下来或每年适当购置的设备组建实验室。在进行微机组装实验方面,实行分组加电装机。为了保障学生既能把握必要的安装要领而又不使微机部件损坏,学生的组装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从安装前的预备(如放掉身上的静电)到每一颗螺丝钉的拆卸和安装;从安装各部件的步骤到安装每一部件的注重事项,都有教师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装机习惯。学生在装机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新问题,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动手能力新问题。有时甚至发现不少学生不会拧螺丝,不是出现拧不到位或拧不平,就是安装时由于螺丝没拧好而使设备变形。这时应该把按对角线拧螺丝的方法教给学生同时把部件的安插方法注重事项和窍门告诉他们,并规范安装时机器的接线不能交叉、连线要排列整洁等。这一点笔者是有亲身心得的。再如,面板控制接线的连接是学生装机过程中最轻易出错的一个环节,虽然理论课上反复强调过,但是有的学生由于英文较差,对插针接口还是区分不清或经常接错,这在想象当中是心得不到的。

(六)以课堂小结、作业、考试作为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

上完每堂课后,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并且和作业、考试等反馈信息,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等普遍存在的新问题等总结出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收获和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另外,学生在课堂内提出的一些新问题,若当时不能清楚解决的,就如实告诉学生,不能相当然,使学生糊涂,模凌两可。还需要把这些新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再去探究和查阅资料。

四、结束语

以上对《微机组装和维护》课程种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方法等的改革探索,是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使理论和实际操作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学生一步一步带入微机组装和维护的大门,使学生全面接触、全面熟悉微机硬件知识及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并且能使他们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现高职技校“培养实用人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摘要:

[1王乃和,张居晓,《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教学思索.内江科技,2006年09期.

[2时翠霞,《微机组装和维护》教学探究.信息技术教育探究论文集,2005年.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6

摘要: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以东北电力大学将微课应用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探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模式

1概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大一新生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主要侧重于实际操作,教学模式采用的是讲练结合的形式,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是教师讲授45分钟,学生练习45分钟,而听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做到注意力全程集中,并且有些较复杂的操作只看教师操作一遍,学生也很难完全掌握,为改变现状,教师将微课引入到教学中进行辅助教学,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微课的特点

2.1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

2.2针对性较强

主要针对操作过程中的某一个或两个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有目的进行学习。2.3视频容量较小,易共享例如针对Excel中某一复杂函数使用的教学视频,视频格式选择的是mp4,容量在五兆左右,学生可将其下载到手机上进行移动式学习,这点对不允许带电脑的大一新生显得尤为重要。

3微课设计过程举例

3.1选择合适的软件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以操作为主的特点,选择的是一种专门录制屏幕的软件,可以记录屏幕动作,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教师边操作边讲解,边录制,整个过程可独立完成。

3.2确定合适的主题

将学生较难掌握的某一个或两个知识点作为一次微课主题,如Word2010中表格的相关操作,分节设置页眉页脚,长文档目录的设计,还有Excel2010中几个较复杂函数的使用,数据透视表如何生成,高级筛选怎么实现等等。

3.3准备恰当的素材

素材准备的过程当中,较为困难的是将要处理的素材及要解决的问题展示在同一窗口中,以方便学生学习。还可以借助PPT形式,在视频中适当插入幻灯片,介绍要讲解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针对IF函数的多层嵌套主题,可以在Excel中准备好相应的空气污染情况数据表,并要求使用IF函数判断每日空气质量状况。

3.4制作微课

启动录屏软件,针对主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操作,配以恰当的讲解,最后进行简单小结完成微课制作。3.5实现微课共享为方便学生使用微课,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教师特意为本门课创建了QQ群,将微课及其他教学素材上传到了群中,学生使用手机即可方便的下载、浏览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有问题也可以在群中集体讨论。结束语微课这种新型教学资源,是对传统教学资源的一种极好的补充,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将教师从繁重的、反复的答疑过程中适当解放,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祁博.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24).

[2]曲朝阳.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伟 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第二篇:微课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思路

摘要:计算机技术在中职教学中运用,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很明显的作用,得到了师生和学校的认可。微课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设计信息化教案,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宣导和课堂教学环节的开展,教学形式融合计算机实践技能,符合了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需要,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推动了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微课教学;中职;计算机;课堂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日渐成熟,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了生活工具和工作工具而被广泛应用。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时代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需求,在我国中职课堂也开展了广泛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换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动力。因此,中职老师想要培养出迎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方位人才,就必须重视计算机教学的改革,而将微课纳入到中职计算机教学就是一项不错的改革出路。

一、微课教学的概述

所谓微课教学,是指的在授课过程中通过5到10分钟简单的视频教学,增加授课容量和内容。微课教学的魅力在于它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视频等多媒体为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设计信息化教案,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宣导和课堂教学环节的开展,从而能够实现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点的有效解析和细致梳理,通过多方位、立体化地展现课堂教学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互动性。微课的开展主要是建立在视频等多媒体课件能否正确使用,课堂教学环节能否环环相扣,其和传统教学模式能否相得益彰上。因此,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微课教学,就必须充分了解微课的课堂涵义和教学理念,从而能够在中职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平稳发展。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现实条件

从当前中职院校的校舍建设和电脑软硬件建设方面考虑,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模式充分满足了教学效果、学生需求和电脑硬件的要求,具体实现条件如下:

1.教学效果突出,解决了教学模式应用的先决条件。微课作为结合了计算机和课堂教学最新技术的教学模式,其在教学效果上非常突出,而这些教学优势也满足了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先决条件。在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的课堂当中,要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从以下三点进行:一是微课所涉及的资源非常广泛,它可以采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其可以将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做到形象化;二是微课能够将网络环境做到课堂应用,这样就可以将课堂知识和教学成果进行充分得展示,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做到有效地宣导;三是微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双向的交流反馈平台,教学的时效性更加明显。

2.解决教学难点,完善了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条件。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从而能够将中职计算机课堂改革推向深入,而纵观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它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第一,计算机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计算机知识和学生的认知程度之间的代沟,而通过微课可以将计算机知识通过视频进行展示,多媒体的形式可以充分展示教学重点。第二,微课采用的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可以将学生对于教学难点的理解及时反馈给老师,而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将教学难点进行突出和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三,微课的教学模式创新新颖,迎合了当下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中职院校能够提供开展微课教学的现实条件。要想微课教学内容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展,其必须建立在中职院校能够提供有效的计算机多媒体的基础上,做到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达和积极引导。第一,中职院校经过多年的校舍建设,已经拥有一套软件先进、硬件过硬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第二,随着在中职院校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普及教育,在师生中实现了微课教学的技术宣导和兴趣培养。第三,随着对计算机老师开展各类与计算机微课教学相关的课程教学,让教师充分了解了微课教学的涵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教学信心。

三、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微课的应用分析

通过对于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现实条件分析,可以充分明确微课完全可以满足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需要。但是,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成为了摆在广大计算机老师面前的难题,下面笔者将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微课应用进行分析。

1.微课教学内容要符合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需要。微课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判定微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坏,其主要标准就是衡量它能不能满足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将传统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和微课教学模式设计进行结合,就可以实现信息化的微课教学模式的引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中所涉及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微课教学来说,除了内容上贴近所要教授的内容之外,教师在新课程讲解和知识点剖析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来进行答疑解惑,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将概念问题具体化,充分表达出课堂教学所要阐述的课堂教学难点,将传统教学的教学成果通过微课进行充分展现。

2.微课教学环节需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真正引导者,在微课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以上两点要求。在课堂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将课堂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融合。在微课的设计环节中,应该充分遵循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时效性,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计算机轶事或者行业趣闻纳入到课堂设计中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充分体现微课的教学魅力和课堂感染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办公软件的应用等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将办公软件的应用公式、编辑和关联等重点知识解析出来,通过微课的形式,制作成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将行业内有效的办公文案进行展示,引发学生的好奇性,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3.微课教学形式要融合计算机实践技能。中职教学具有显著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等特点,这就使得中职计算机教学也应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环节来掌握到课堂教学知识点,而通过老师将计算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有效地梳理和总结,可以将微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做到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的有效结合,还要做到课堂教学和动手操作的有效结合,用实践操作来带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开展技能测试、考试科目测试和计算机设计方案的展示,从而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综上所述,微课的优势在于它新颖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互动功能,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解决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弊端,满足了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需要,成为了推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想要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就必须加强微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充分提高中职生的计算机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职生。

参考文献:

[1]王军.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职教通讯.2014(36)

[2]陈宏亮.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方式分析[J].考试周刊.2015(15)

[3]郑寿乐.利用微课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

作者:何金 单位: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微课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中应用

摘要:微课是一种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进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式灵活、简洁精悍、实用性强的教学方式。中职教育自身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性为目标,与微课教学的优势有诸多契合点,将微课教学引入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将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微课教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职教育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时代的变革,这种改变渗透于方方面面,作为国民基础的教育事业自然也不例外。当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电子白板解放学生双手;等等,各种高新技术为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条件。而随着近些年“微信”“微博”等微交流平台的火爆发展,教学也开始尝试微改革,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一重点主题进行讲解的微课应用正在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也相继在不同科目与领域中逐步推广开来,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微课应用于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教学的实践。

一、微课引入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的可行性

1.从教学内容角度看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不仅关注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考试所占分值比例中也可看出,实践在这一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中职学生所接受的实践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无法进行过多针对性练习,学生对于许多操作步骤一知半解,独立操作时极易出现问题。而微课教学具有鲜明的主题性,针对某一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辅以电子版教案与经典习题,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诸如操作环节的文字排版、演示文稿设计等内容均可以微课小主题的方式进行教学。此外,纵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可知,由计算机基础知识到系统操作再到包含汉字录入、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具体软件与使用方法,课程结构层层递进,实用性越来越高,难度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第四章及以后章节,软件复杂操作时需要依照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好能够实现一对一指导,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无力满足的,而微课不仅实现了一对一教学,还提供了共享性与可重复利用性的教学资源,方便学习者查缺补漏。

2.从课程特点角度看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是一门应对考试的课程,但其教学目标绝不止于此,而是具备多样化的特点,期待学生通过学习课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办公软件实用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好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场探究计算机神秘世界的旅程,在丰富多彩、绚烂无比的数字世界游览一周,认知世界同时收获感悟与基础技能的提升。与此同时,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以考试为提纲划分可以得到十分规整的模块,在每一个模块内均有实用性与操作性案例,方便以主题单元形式进行讲解,故从课程特点来看,微课教学可良好适应本门课程。

3.从学习者学习需求角度看

本门课程虽然面向于考试,但其实用性与灵活性依旧能够具备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笔者对所执教的班级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适中,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与问题解答的滞后性是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而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拓展,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对微课教学比较感兴趣,希望视频内容有趣、形式丰富并能解决实际操作技能问题。

二、微课教学应用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教学策略

1.围绕主题,精选教学资料

无论何种教学方式,首先都要确立教学目标,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基础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划分课程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而从视频制作的角度而言,微课制作还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料进行脚本设计,将前一阶段定下的教学过程进行分解,考虑每一个场景下需要用到的素材、搭配的文字与整体的排版等等,并填写脚本设计表格,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且需要教师既对课程有整体的把握,又能对重点细节突出处理,甄选优质资料为主题服务。

2.优化开篇,吸引学生兴趣

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起始部分,教师应充分运用视频生动形象的特点,牢牢锁住学生的目光,可以将专题内容融入具体问题中,创设实际情境。如本课程第六章电子演示文稿开讲时,可设置如下背景,即要求学生们制作出一份教学PPT,内容是word的应用技巧,这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连,又是学生才学过不久的内容,学生们兴致高涨,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并且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

3.精心设计衔接,前后呼应

微课教学虽然短小,但其视频内部应具备高度的逻辑性。前后应有一定的关联,在不同内容进行衔接时,应保证跨度不至太大,可适当运用一些重复性的文字或图片作为引导。在每一个具体操作讲解后,展示其在整体流程中的位置,并将已经做完的步骤标黑,有利于学习者整体把握知识体系。例如,在学进制与计算机这节课程时,由于学生很少接触到复杂计算,所以在进行课件讲解时,一定要清晰标注计算公式及计算步骤,将已经讲解及计算后的部分进行区分,待讲解的部分进行逐一击破,从而将复杂的内容细分成各个简单的小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并制作过程中,要全局掌握相连接的知排在前后顺序,不仅方便教师讲解记忆。

4.PPT与视频设计技巧

微课PPT设计起到重要的辅助课自身时长相适应,其长度不宜超过许的情况下尽量浓缩,其背景画面应色过重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应合理给学习者良好的视觉感受。同时,要出来,利用动画或是色彩对比强调其的注意。视频是微课的主体部分,在设计景的简洁性,避免杂乱的画面分散学此同时,教师的表达也应简洁有力,沓,将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准镜头,给予学生交流的情境,并辅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此过程中应情,在讲解知识点时,如学生是疑问哪里没有听懂,并针对该内容进行重微课教学走进等级考试教程,实学习、主动学习,并且促进师生之间算机等级考试这门比较枯燥的课程技的进步带动课堂高效教学,使其真步所带来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小晶,张剑平,杜卫峰.基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10).

[2]任心燕.微课教学研究初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1).

[3]邓菊丽,陈国荣.“微课”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9).

作者:华燕 单位: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第四篇: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微课逐渐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应用课的特征,并结合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探讨了微课的应用形式。

【关键词】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侧重培养大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45分钟课上时间。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束缚,而微课的出现无疑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

1.利用微课整合信息资源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的出现是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微课以短小精悍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视频以及灵活多样的转变方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在课程中充分应用微课,构建微课教学体系,需要教师深入理解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的教学内容,并利用微课对该课进行资源整合。首先,教师需要利用微课细致划分教学内容,囊括教学中常见、少见的难点重点。同时还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针对性设计,根据学生理解程度的高低和学生能力的强弱划分具体内容,向学生展示他们需要、欠缺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快捷键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只能“水过地皮湿”,如果充分利用微课,把知识和操作步骤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计算机快捷键可以节省时间,高效率的完成任务。所以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需要细致划分需要讲解的内容,在该知识点中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互动教学以及小结等。其次,教师需要整合新型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微课视频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夯实已有理论知识,并从实际出发,利用微课视频内容掌握操作技能,在观看中动手,在动手后收获知识和快乐。

2.创新微课视频制作形式

微课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但是有的微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微课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究其原因在于微课设计时的形式。一堂高校的微课一定要以尊重学生意愿为基础,考虑大学生的理解情况和接受能力,还需要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大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应该创新微课视频的制作形式,使微课制作不拘泥于某一种单独的形式。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可以借助PPT的形式,用PPT展示知识框架与内容,并用其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师借助PPT授课既可以化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又能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需要熟练操作PPT,在其中添加一些简单的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当然,教师设计的PPT需要有启发性,不能把课文上的知识直接搬到屏幕上,也不能只讲解大概的思路,而是需要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幻灯片,在观看中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摄像机、录播教室和手机等创新微课视频的制作形式,以此激发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3.丰富微课视频的使用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需要丰富微课视频的使用方式。把微课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后的巩固反思活动结合,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首先,教师需要在授课之前分析本堂课需要讲授的内容,把该内容以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学生课前浏览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内容,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其次,微课视频还应该应用到师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当下的学习情况,使制作的视频融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进行反馈,组成学习小组,与小组成员探索、共同进步。当然,微课视频内容既包括知识的传授也包括知识的巩固提升,把微课视频应用到学生课后巩固提升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温故知新”,学生通过再一次观看知识内容可以夯实理论基础,并掌握之前不懂的知识。丰富微课视频的使用方式,把微课视频应用到学生课前预习,课中互动和课后巩固提升中,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实现微课视频的价值,帮助学生更新已有知识,创新已有观念,提高学习效率。综上所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是教学手段创新的体现。一方面缓解了教师的授课压力,丰富了教师的授课形式;另一方面激发了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助于推动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萍.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4,(34):34-35.

[2]杨洋.增强现实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DB].

作者:高翔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第五篇:微课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一词最早由美国人戴维•彭罗斯提出,他认为微课程将成为“知识脉冲”。微课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教授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中指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它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目前我国中职学校课堂上普遍存在教师只管讲、学生听不进的局面,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出现厌学等负面情绪,使教学难以继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实际操作性很强,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我校这门课主要在教室中以理论课的形式来上,教师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际的需求和微课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等特点,我校教师近两年来在课堂中采用了微课教学,将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引入到课堂中,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微课教学内容的选取

“计算机硬件组装”一课选自教材第十三章,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练习能够熟练地完成计算机硬件的拆装,是本课程要求中最核心的技能,以往授课时都是教师拿着教材讲解一遍,再带学生到实训室操作一遍,这也是学生在本课程中唯一的一次“上机实验”机会。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大多记不住操作要点,容易将设备损坏。因此,选取本章内容制作微课,对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习效果十分必要。

二、微课教学目标的设定

实验课以工作小组为单位,为电脑公司客户提供装机服务。学生先通过微课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要点和操作步骤,再通过实际操作完成装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下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组装需要准备的工具以及静电的防护知识;了解计算机各硬件安装的注意事项;能够熟练安装计算机硬件。

三、明确制作原则

1.目标清晰,指向性明确。微课是为了某一具体教学目标而选择与设计的时间短、内容精的教学材料与教学活动的总和,所以微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也更精练,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也更清晰,必须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以充分体现“微”这一特色。

2.课不可滥用。微课不能成为教学内容的堆积。现在很多老师认为有了微课,上课放视频就行了,这是一个误区。微课一定要出现在最合适的时机,恰到好处地解决课堂上的重难点,千万不能让学生上课就看微课视频,否则不仅起不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教学。在坚持上述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我校将计算机硬件组装的过程制作成前期准备、硬件安装和点亮测试三个微课视频,并配上图片资源和文字资源,方便学生综合学习。

四、设计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客户购买计算机的真实场景引入,教师让学生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计算机硬件安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并激发对硬件组装的兴趣。

2.任务分析。通过引导,教师让各工作小组分析本任务中需要用到的技能,需要准备的硬件工具等。分析完毕由各组长进行汇报,老师及时总结并进行补充。在本阶段,教师必须合理引导,帮学生找出任务的重难点,从而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

3.任务实施。任务实施阶段共分为前期准备、硬件安装、点亮测试三个环节。学生工作小组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进行学习。教师作为服务者,为有问题的小组提供技术指导。学生小组分环节进行学习,学习完一个环节的微课教程后,向教师汇报本组学习情况,经过教师认可后学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教师验收合格后学生可进行下一环节学习。这种模式大大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硬件的损毁率,并且不需要实验指导教师,学习效果也能大大提升。

4.任务评价。在评价阶段,教师采用多元评价,即组内自评、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全面评价每位学生在本课的学习情况。

五、课堂小结

本阶段,学生工作小组派代表发言,阐述本组在这次课上的收获,如果存在失误则分析原因。最后,教师总结复习知识点,布置开放性作业。在连续两个学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体会到将微课引入课堂带来的好处,它可以解决教学硬件不足、班级学生水平参差等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申请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微课,使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作者:朱荣涛 单位: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第六篇: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也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计算机的普及和运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计算机也在教育教学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就是伴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而产生的,微课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操作方法;教育教学;计算机

近年来,我国出台各种政策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整个教育界也在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开始着重加强对现代信息教学的系统化建设,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应运而生,步入高中课堂,由于它具有快捷性和信息性的双重优势,微课被广泛运用于高中教育教学,它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且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为了更好地使用微课,本文从微课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出发,详细探寻了微课在现代教学中的使用过程和方法。根据高中当前的教学现状,结合教师的教育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此用如何在高中教学中使用Excel表格中的Rank进行函数排序为例,详细阐述微课在设置制作与实践运用中的基本情况。

一、恰当设置微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选取一个真实的情景,比如班级每月会对学生进行综合学习能力的评比,这种评比需要参照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进行数据分析,使用Excel表格中的Rank进行函数排序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在进行评比的数据分析过程中向学生介绍Rank函数的使用方法,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设置任务让他们自己完成,从而让学生掌握Rank函数的实际操作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设置一个好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达到很好地使用Excel表格中的Rank进行函数排序的目的。

二、认真仔细地制作微课

在制作微课之前,要准备好电脑、耳机、话筒、附带ppt和Excel的办公软件以及屏幕录像和编辑的软件套装CamtasiaStudio,准备好这些之后就可以制作微课了。微课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五步:第一步,用电脑上网收集与微课教学内容相关并且能够通过Rank函数进行排序的数据资料;第二步,把查阅的资料进行编辑整理,运用PPT软件制作幻灯片课件;第三步,运用CamtasiaStudio软件录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音和视频;第四步,将制作好的ppt和录音视频同时打开,并调整好它们在电脑上的位置,戴上耳机,摆好话筒,调好合适的音量,然后开始录制教学微课,在录制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用手势,进行绘声绘色地讲解,使微课更加具有趣味性;第五步,对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进行最后的修改和美化。完成这些之后,微课就可以运用到教学中了。

三、把微课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经过对微课内容的选择和制作,关于如何使用Excel表格中的Rank进行函数排序的微课便可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了。由于学生对微电影形式的微型视频比较感兴趣,而一段微课视频一般只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不仅不会因为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形成视觉疲劳,而且会因为教师在微课视频中直观而形象的讲解觉得轻松有趣,所以教师将微课运用到教学实践,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的观看,便能大致掌握和了解Excel表格中的Rank函数的排序过程与方法。

四、提高微课的重复利用率

由于微课具备容量小和可传递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可以把微课存放在班级公用的信息平台上,供学生在线观看和下载,方便学生课后观看和复习,这样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课堂内容了,课堂上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重复观看微课视频慢慢理解,微课的使用率得到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另外,教师也可以开设在线教学交流平台和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在线进行解答和沟通,帮助学生疏通思路、解决难点。

五、不断改进微课的教学方式

微课作为一种在信息时代产生的新型教育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现代高中教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高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广泛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微课在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要求制作微课视频,另外微课运用于高中课堂时应生动有趣,不应生搬硬套,更不应该喧宾夺主地直接用微课代替实际的教学。高中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应对难点进行阐述和说明,对微课里面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说明,并根据微教学实践不断对微课的制作加以改进。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和不断改进才能使微课在高中课堂上更好地发挥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课由于时间短、容量小、可传播、可下载的优点在计算机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高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的这些优势来辅助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以上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方法和技巧,要想发挥微课的最大功能,必须选取好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精心制作微课视频,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应该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在以后的微课教学中,微课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和网络信息发展的步伐不断改进更新,只有这样微课才能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2]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04).

作者:沈春华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第七篇: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摘要】微课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产物,也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创新。微课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本文简要概述了微课的基本核心和主要特点,谈谈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微课;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一、引言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院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综合素养强、职业技术高的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计算机学科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他们对计算机实践基本操作能力,促使他们对word软件、excel软件、powerpoint软件等office办公软件运用熟练度,促进他们通过计算机技术或网络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然而,笔者粗略调查发现,大多数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源于教学模式的陈旧,或教学方式的老套,或教学策略的呆板,以至于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与教学效果的欠佳。微课的出现与使用,无疑带来了新的效果,下面笔者就此展开探讨。

二、微课基本情况概述

微课作为一种新鲜事物,是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出现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应用的创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的突破与创新,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与补充,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知识学习需求的教学研究成果。综合剖析微课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承载体主要为视频媒介,既可以是教师课堂录像,也可以PPT视频、既可以是图片配音,也可以是动画;②设计与制件中心紧密围绕某一重点知识点或某一重点教学环节;③教学时间持续短,通常介于5至8分钟;④内容精悍,知识粒度微小,通常一个微课仅限于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个技术技能点;⑤形式鲜活多样,既可以是教师的教学录像,也可以是PPT演示文稿;既可以是情景剧视频,还可是Flash动画;⑥支持多方式自主学习,微课可充分依托网络渠道下载到普通电脑、iPad终端、移动手机终端进行自主式学习。

三、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探究

1.以创新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质量与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相对于具体传授以学生知识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教学形式、模式、方式、方法与策略的新颖性和鲜活性对于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而微课的引入正好迎合了这些需求,能够较好地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和意识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例如,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相关内容,对于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运用,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没实践性不够强,极容易引发课堂氛围的死气沉沉与枯燥乏味,而如果引入微课这一新鲜事物,便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眼球,促使他们的关注点得以有效聚集,非常良好地迎合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的精力和思考力聚焦于教师所引领的内容上来,激发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与激情,增强他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赶到非常良好地教学效果。

2.以新颖的教学模式弥补常规课程的欠缺。教育教学改革并不能通通地将传统的常规教学进行抛弃,而应是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或是对传统常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弥补。比如,传统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有不少教师采取照本宣科式教学,有的教师则采取自由散漫式开放教学,有的教师则引导学生蜻蜓点水式抓重点教学,这些教学方法与策略自然有其不足之处,需要对其进行弥补与革新,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而微课教学模式正好切合了以上要害,以新颖的教学模式弥补常规课程的欠缺,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现状与潮流。

3.以微课的浓缩提炼功能增强课堂教学评价质量。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刚刚所学内容进行综合梳理、归纳与总结,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回顾与反思,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浓缩提炼功能,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综合梳理性认识,促进他们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他们计算机素养。

四、结语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需要适应时代需求与时代呼声,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微课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无疑顺应了时代需求和时代呼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动力和激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巧,翁淮南,谢玉兰.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胡晶芹,李小桑,桑小芹.微课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3]余长军,廖记功.利用微课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4(11).

作者:顾志红 单位: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第八篇: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的实践

摘要: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各个领域都有新鲜的血液融入,我国的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对提升教学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我国教育领域对于“微课”教育资源的应用非常的重视,希望能够将其具有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是对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的实践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对相关教学人员能够有所启示。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实践;探究

0引言

如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依据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向科学技术索要发展的动力。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需要不断地向先进的科学技术索要发展的动力,“微课”的诞生代表着我国教学领域的改革,以及教学事业的进步。“微课”的核心就是依据教学内容创建教学视频,其中包含的内容众多,不仅包括知识的讲述,同时还具有众多的教学素材和训练习题等。下面就对“微课”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1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特点

微课与以往传统的视频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也使得教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微课是应用较短的视频影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者是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播放,在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发展。

1.1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讲述,微课具有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微课的问题往往能够突出教学主题,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计算机网络微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需要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良好的呈现,与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教学内容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2资源容量

从资源容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微课视频以及相关设备的容量通常情况下都是几十兆,视频格式更够支持多种媒体进行播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流畅的对视频进行观看,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还需要注重的是,微课内容可以灵活的保存在手机、优盘等移动设备上,学习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观看,为计算机网络教室对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资源结构

从微课的资源结构对微课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于微课资源的应用非常的便利,而且教学方向明确,教学主体更加突出。微课教学主要是以教学片段为基础,将学习方案、教学方案、教学素材、教学分析等众多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产生形式多元化,结构清晰明了的教学资源数据包,创建良好的微课教学氛围,同时也使得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为学生创建较为真实、经典的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直观化、具体化,使得教育工作人员的教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进一步增强,为学生日后的计算机网络学习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1]。

2增强计算机网络教学微课实践教学的措施

2.1注重教学内容规划,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平台

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实践中,教师想要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首先需要对微课教学进行整体的规划。在微课教学方案确定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教学体系,并且落实有关的规范,避免计算机网络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良问题,或者对于相应的教学材料重复应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内容的规划,必须要满足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合理的、科学的应用教材。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在对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积极的吸取教师和学生的众多建议。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微课开发中去,从而使得自身对于微课教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教学成效。还需要注重的是,计算机网络微课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相关教育人员在对微课资源进行构建、应用时,需要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微课教学内容,为其增添更多的生命力。众多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微课教学的应用,将微课具有的优势,以及微课教学资源具有的价值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来。

2.2加强计算机网络微课的研发与实践应用

2.2.1计算机网络微课研发以微课教学特点为基础,充分的发挥微课的优势,注重微课教学引导。在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吸收程度、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全面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加强计算机网络微课的研发。因为,计算机网络微课的研发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作,所以,研发模式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使得众多的教师参与到研发队伍中去。还要积极的做好微课教学技术培训、微课宣传、教学评价反馈等众多内容,从而有效的保障计算机微课教学成效。

2.2.2计算机网络微课实践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微课实践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微课交流。如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不断的发展,微课交流可以借用新媒体具有的优势。教育工作人员可以依据计算机网络实验,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众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与微课相结合,在新媒体上进行,使得更多的学生和计算机网络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经典计算机网络微课进行观看。学生定期的对微课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反思等,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锤炼各项技能的掌握程度,促进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完全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教学要求更加便于学习人员了解和掌握,从而获得正确的、科学的成果。在微课教学实践中需要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的提升[2]。

3结语

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的应用对于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提高学会的学习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计算机网络微课教学实践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研究力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综合和积累经验。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的激发,最大限度的发挥微课具有的价值,促进计算机网络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相方莉.浅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软件工程师,2014(08):85.

[2]高淑然.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思路探讨[J].科技视界,2015(12):28-30.

作者:戴键强 单位: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第九篇:计算机语言与软件课程微课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微课已经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该研究以计算机语言与软件课程中的递归函数为例,阐述了如何开展微课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计算机语言与软件课程应用了微课的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递归函数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并引发了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理论与探索。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网络教育等方面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国外微课资源的建设相对成熟和完善,并已应用于日常教学中,而国内微课资源在教学上的实践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微课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首创。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ownledgeBurst)[2]。在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的文章,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而后,微课的相关研究也逐步深化,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全面,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丰富[3]。尤其2013年后,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4,5]。国内各大重点高效也在利用微课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如何优化教学。目前,已经有一部分高校和教师把微课理念引入到了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对未来计算机教育形式的改革提出了建议。计算机语言与软件作为计算机的一门基础课,一般都是采用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部分的时间讲解编程的思想,学生被动的接受,缺少课堂的互动,不利于学生消化和理解相关知识点,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将微课应用于计算机语言与软件课程教学,教师可在课前提供相关的微课视频,供学生预习、课前了解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课堂上,教师结合视频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学效果。

二、基于微课的计算机语言与软件课程的实践

微课的视频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围绕课堂中的某个学科知识点进行的教学,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文中以计算机语言与软件中的递归函数为例,阐述如何开展和实施微课教学[6]。

(一)微课课件和教案的制作

针对递归函数,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微课的课件和教案。其中,递归函数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递归函数的概念、递归函数的执行过程、编写递归函数及用递归函数求解问题。文中将利用递归函数求解问题作为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制作10分钟的微课课件和相关教案。

(二)安装录制软件并拍摄

在计算机中安装相应的录屏软件,例如CamtasiaStudio、Snagit或CyberlinkYouCam等。打开PPT的同时加载视频录制软件,调整好PPT的大小及录制位置,点击“录制”按钮,开始边讲解边录制。录制结束后,将其保存为相应的格式,待后期编辑和美化。

(三)视频的编辑和美化

将微视频导入视频录制软件,如CamtasiaStudio软件开始编辑和美化。视频轨道和音频轨道进行编辑、剪切、复制、合并等操作。

(四)组织课堂教学,结合视频展开讨论

递归函数的授课思路为:首先以“信息化战争中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需要良好的程序设计,而良好的程序设计离不开计算思维”引入递归函数。并以结构自相似的图片为例,阐述了递归函数的概念。以求解n的阶乘为例阐述递归函数的执行过程,进而讲解如何编写递归函数。至此,教师都是以PPT讲授为主。接下来,播放微视频,详细讲解如何利用递归函数求解问题。这里,以汉诺塔为例,讲解如何利用递归函数求解非数值型问题。微视频的播放,激发了学员的兴趣,并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结合视频播放,以程序演示为例,验证汉诺塔的执型步骤。

(五)课后的巩固和学习

通过课前视频观看、课堂视频讨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多次观看视频、巩固所学知识。最终,通过上机实践、编写程序,提升学员的实际编程能力。

三、应用效果的调查

表1中给出了100个学生对此次微课视频的完成程度和满意程度,数据显示通过微课的学习,100%的同学都能顺利完成过关任务,并且对微课程的满意程度也有90%以上。

四、面临的问题和措施

丰富微课的内容形式。国内的微课多以课堂实录为主,呈现的形式较单一,知识点多,容易造成内容的不连贯性。因此,需要丰富微课的内容的呈现形式,除了以教师讲授为主,还要配合相应的动画、图片、音频等多种多媒体技术,使其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完善微课配套的资源建设。建立完善的微课资源平台,不仅需要提供视频资源,更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型的交流平台,应设有配套练习,知识点、学习体会、交流互动等特色化配套资源。微课资源平台的开放性更使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师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视教学设计,提高微视频的质量。微课内容的主体是微视频,所以微视频的质量直接决定微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视频技术、扩大视频的来源,并提升视频制作的水平。

五、结束语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计算机语言与软件中的递归函数为例,讲解如何开展和实施微课教学,并探讨了微课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2]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23):64-73.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化学教与学,2013,5:41-42.

[5]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6]李婉嘉,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3,12(11):85-87.

作者:吕晓 崔良中 郭晖 黄颖 单位:海军工程大学

第十篇:高职院校微课建设的实用性与特色化

摘要:不同课程的微课建设其特点有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讨论了高职院校微课建设过程的两个特点:实用性与特色化。

关键词:微课;实用性;特色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打头的事物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其“短、平、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而微课的出现又加上它“精易懂”的优点,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方面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那怎么去建设“好”微课呢?至于“好”这个怎么去判断,怎么去衡量?南通一所民办职业院校的董事长曾提出生存理念,其中有两点就是实用性和特色化。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学院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专业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学院就开设哪些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让学生做到“学即会,会即能做”。这些年,由于考生每年都在减少,民办职校每年都有不少倒闭,生存异常艰难。那为何这所民办职校却越办越好,越办学生越多,直到去年竟然成功晋升本科院校呢?不难看出“实用性、特色化”在这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微课建设已经成为了众多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微课的建设同样也需要突出实用性和特色化。下面以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建设为例,从实用性、特色化两方面来谈一谈。

一、资源的实用性

资源内容的实用性是指,从受众(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的同时,也要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如果脱离了这两点,资源建设得再精致也鲜有人问津。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高职学校来说主要分两点,教师教学生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不必说了,从小到大这是教师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做事”其中包含了“受业解惑”。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课来说,“做事”尤为重要。说到底,最终就是让学生学会网络知识,并且能运用学的知识去解决网络问题,最终被社会认可。在微课建设方面,首先要从实际的社会需求出发,也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微课建设的实用性。我们可以在建设微课资源前,对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社会环境、企业需求、学生关注的热点等做个前期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做一个微课建设项目的详尽的需求分析。任何项目、工程的需求分析都是最重要的,只有充分理解、认识需求分析,你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方向是什么?在需求分析之后,就是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完成本微课学习后学到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能力,能否独自在真实环境下操作网络设备,这是在教学目标中所要明确的。

二、资源的特色化

资源的特色化是指,微课建设显著区别于其他课程资源的风格和形式。首先,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既然以后的大方向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说通俗点,学生就是“徒弟”,老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来学“手艺的”。那高职教育就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在微课建设上着重突出“应用技术”这样的特色。从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建设方面来讲,资源不能以理论、以说教为主要了,更多要把资源向“应用”来转变。假如我们要建一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微课视频,其内容也要突出应用,像IP子网地址划分应用、交换机的应用、路由器的应用、防火墙的应用、网络服务器配置的应用,网络环境综合应用等,这些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室里,可以下企业、去公司实地拍摄,甚至聘请公司工程师协助,实地进行网络设备操作,网络综合布线操作,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会应用,而那些“电信号怎么转变成数字信号”、“光信号怎么转换成电信号”、“网络协议的细则”等,这些研究型的内容完全可以忽略。其次,在微课建设的形式方面还可以借鉴网易公开课和网易云课堂。网易公开课在时间方面一般和平时上课相仿,网易云课堂在时间方面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对于制作微课资源来说,更加接近于网易云课堂,但对于课堂的节奏、教师的仪表、神态、语言、语态、语速等应该学习网易公开课,取两课之长应该是教师课程资源制作所要坚持的原则。最后,微课建设也要注重一定的“品牌”效应,这也是微课资源的特色。对于某院校出品的微课资源以及与之配套的文本资源、PPT资源、3D动画资源、视频资源等都要统一打上LOGO。统一的LOGO也是微课资源的一大特色,不但是对微课制作质量的鞭策,也是一种监督。让以后的学习者也能快速认准某LOGO出品的微课。前面提出的“好”这个怎么去判断,怎么去衡量?以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微课建设来看:好的微课资源是接地气的,是有人看且喜欢看的,是让学习者能够更为容易学会的技术。为此微课建设应该遵从“实用性、特色化”这一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昌国,陈斌.新时期下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思路———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N].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9(4):65-67.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7

1.1硬件设备陈旧

在我国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必须要有与教学配套的教学设备,如果不能保证硬件设备,也无法顺利开展计算机教学。购买和更换计算机硬件设备需要资金量很大,但是,学校对这一方面的教育投入却比较少。因为学校不能及时更换计算机设备,设备越来越陈旧,很多学校的计算机设备的配置甚至比不上学生自己家的计算机,这就从本质上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降低,阻碍小学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2授课标准不统一

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和发展非常快,因此,并没有统一的小学计算机教材,虽然小学计算机教材的版本比较多,但是这些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对于小学计算机教学来说,这已经成为阻碍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因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标准,教师只能参照课程大纲来选择教学的内容,这对计算机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1.3积极性有待提升

除了日常教育教学任务,教师还承担很多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比如计算机日常维护和修理等。这些与教育教学不相关的任务使得教师不能专心进行知识讲解。再加上计算机教师在自身专业素养比较低,有些教师是非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已经比较困难,更何况还要顾及其他工作,这从本质上降低了计算机教师的积极性。

2提升我国小学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与其他学科既相同又不同,相同之处在于,计算机教学同样需要教师进行备课,不同之处在于,备课不仅要准备讲授的知识、准备整个教材的内容,清楚教材特点、重点难点、难易程度,明确哪些知识适合哪些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备学生,充分掌握和了解小学生的特征,对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解,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控制计算机课堂纪律十分有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备硬件,计算机正常工作意味着学生可以正常接受知识,想要提升有效的课堂效率,就需要备好计算机,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工作,教师还要备多媒体课件,以保证课堂能够顺利进行,完成教学目标。

2.2创新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计算机教师要抓住课堂开端,先声夺人,组织好课堂秩序。很多教师喜欢在课堂开始时用“昨天我们学习了……,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下一节课”这样的导入语,这一类导入语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想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就要利用新颖的导语,例如,在开展第一节课“认识计算机”教学的时候,课堂开始便让学生阐述人体组成,学生很好奇地讨论着,接着用计算机的各个部分来比喻人体的各个器官,学生表示出很高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很好地控制了课堂秩序,更使计算机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再如,在教授学生插入声音和影片的时候,课堂刚开始我便用计算机为学生演奏学生们喜欢的歌曲,紧接着向学生提问“为何教室里面没有乐器、没有VCD、没有录音机,同学们却可以听到音乐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计算机在歌唱”,接着便说“为什么计算机可以演奏出你们喜欢的歌曲呢?”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兴趣也很浓厚。

2.3教学方法要多变

提升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不是让学生纯粹地跟着老师走,很多时候需要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操作实践中,因此,传统的演示法、讲授法和谈话法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的要求,这便要求计算机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将整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一组都选出一名“小老师”,“小老师”不仅要维持小组秩序,同时引导小组的其他同学开展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骨干作用,使计算机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中。有些时候,我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积极思考,发挥小组整体的智慧来完成布置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协调、提高、启发和讨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自学法,自学法的效果也很好,教师不仅要带着教材走向小学生,还要带着小学生走向教材。

2.4开展课后延伸

教师不仅要对课堂工作负责,还要实施课后延伸,教师和学生都要开展课后延伸。首先,教师在上完课以后会发现还有一些问题,为了避免下一次授课再出现这个问题,要求计算机教师要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反思,不断完善教案,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计算机教学效果。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会在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学生会在课堂上操作,因此,课后作业通常具有实践性。比如,教师布置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互联网上找资料,这个作业为开展下一节课做准备工作。再比如,在教授完演示文稿的知识后,教师布置学生观看海报和校刊,观察校刊和海报上所使用的艺术字和字体,区别字体和艺术字的概念,同时,学生在无意间又接受了审美教育。这样的作业不需要学生太努力,但需要学生用心。

3结语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8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1引言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学生普遍感到《微机接口技术》这门课难学、难懂、概念抽象、感性认识差,再加上大量汇编语言编写的初始化程序和应用程序。学生学习完了这门课程后,对于接口芯片工作原理和在计算机中的实际应用模糊不清,更谈不上创新设计。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材相对陈旧

现在使用的教材大多数都存在东拼西凑的现象,而且教材的编写、出版有一个周期问题,即使基本理论讲清楚了,但是对芯片的应用现状和新技术发展却很少涉及,或者讲得不清楚。

2)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严重分离

理论教学主要靠老师在课堂上用电子教案分析讲解,这种单纯的理论分析,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参与思考的积极性;而最能吸引学生的实验课程却由实验教师自行组织,与理论教学脱节。学生的完整知识结构体系无法统一和完善。

3)验证性实验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欲望

现在高校中对于该门课程的实验都采用实验箱,对芯片功能进行验证性实验就算了。基本上学生没有自主的创新环节,在课程设计阶段,老师把程序编写好,学生照着老师的步骤连接好各种线路,再把程序录入、调试运行,观察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就行了。最后导致所有学生的实验报告都是一个结论。

因此,积极地对《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该门课程的重要任务。因为该门课程作为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后继专业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有效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创性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该专业与其它专业区分的一门主干课程。要达到有效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实验内容和实验组织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下面就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2根据课程发展特点,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要在有限的几十个学时中让学生真正掌握好一门课程的内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少而精”,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地纯理论教学,必须转变教学指导思想,根据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对于《微机接口技术》这种纯硬件的专业课程,学习重点就要从“是什么,如何工作”继续深入到“是什么,如何工作,如何设计,现在的发展现状,以后的发展方向”。积极的鼓励学生思考。现在国内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普遍都是“重软件、轻硬件”,很多学生到了大学毕业做毕业设计时,连计算机主机箱内的部件都不认识,更谈不上发展研究了,这也是国内硬件人才严重缺乏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强调基础,注重实际能力”应该才是这门课程的新教学指导思路。

3优化教学内容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教材改革。选用教材应该是以学生能够学到知识为目的。

现在很多高校选用的理论教材还基本差强人意,但是实验指导教材却参差不齐,很多教材都只是列出了各芯片的连线示意图,并给出了相应的初始化程序,学生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行了,完全失去了实验课程的意义。这种验证式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一个实验结束,所有学生的实验报告都是一个结论。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教与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着重于介绍计算机各组成芯片的内部结构,初始化编程命令和在PC/AT机中的基本应用,并没有系统的介绍各组成芯片的关联工作情况以及和CPU的系统工作状况。当今PentiumPC机广泛使用的并行接口标准IEEE1394、通用串行接口标准USB、图形显示总线标准AGP、高速硬盘标准Ultra100MB等等,都是最新接口技术应用的具体成果。但是在现有教材中很难包含所有的新技术,因为现有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在微机原理课程中已经讲到,因此学生更是觉得这门课程没有实用价值。

针对这一系列情况,现有的教学内容就必须进行优化。因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其理论基础基本上都是围绕IBM/PC系列机进行讲解的,基本原理没有大的调整和变化,因此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是选择教材的问题,根据笔者经验,一般来讲正规出版社的理论教材都还可以,因此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就主要着眼在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组织方式。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以下探讨。

3.1实验内容的改革

微机接口实验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接口芯片的学习和应用,各种芯片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分开来讲解,其实在具体的应用上这些芯片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在实验中应该集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些芯片在计算机中的主要功用。比如:接口芯片8255是并行传输接口芯片,三个端口的每个引脚都可以独立地产生一个有用信号;而芯片8253是定时器/计数器,可定时产生一个信号,而这个信号和8255A的PB口协作可以作为扬声器的控制信号。所以在实验时,应该把8255A和8253A这两个实验结合在一起。实验时间是4个学时,在内容上,可以先熟悉8255的性能,然后熟悉8253的性能,最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实验,真正掌握计算机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两种芯片互相联系,有助于对芯片更深入地了解,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将芯片8259和8253A结合在一起。这样逐步深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后,老师就必须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际上,这门课程的创新设计内容很多,比如: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超市收银机,公共汽车报站系统,电子考勤机,门铃报警电话,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交通收费系统,家电领域的智能控制芯片等等。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实用也不太复杂的产品作为事例,如足球场上的计时器、记分器等等,给学生由浅入深地讲解,鼓励学生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硬、软件基础知识,就能开发出同样的产品,从而激发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求知欲。

对于这门课程的实验内容,笔者在教学中一般分为这样几个层次进行。

3.1.1认知阶段

这一阶段

主要是让学生从理论角度转变到硬件角度认识真正的硬件芯片外观和基本工作原理,熟悉汇编语言在接口芯片编程控制中的上机过程。基本依照实验讲义的指导去做,这算是本课程学习的入门阶段。学生这时刚刚接触到具体的硬件芯片,对于很多引脚的定义不能从硬件接线的角度去理解,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完全依照实验讲义的要求,一步一步进行程序调试、汇编、连接、装入、运行,观察输出,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这一层次的实验目的主要是熟悉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对接口芯片各个引脚信号的实际接线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体会,逐步提高做实验的兴趣,通过实验,学生对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实验的初级阶段,力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1.2提高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提高学生对芯片系统工作的认识。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对芯片的硬件接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能力自己做一些修改和设计,并且对做实验有了一定的兴趣,在讲义给出的基本接线原理的基础上,自己深入一步,做一些局部的改动,这时实验的成功对学生的心理有较大的鼓励,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CPU利用8255A与打印机相连完成并行打印和打印机并行接口的学习是分成不同章节介绍的,弄得很多学生就搞不清楚,到底CPU用的是哪一种并行打印接口,而且打印接口标准和8255A到底有什么关系?因此笔者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分开讲清楚各自的工作原理,以及编程控制等基本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CPU执行指令所产生的信号如何控制并行打印的输出过程。之后,在实验中,笔者让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利用8255A的A口工作在方式0与微型打印机相连,将内存缓冲区BUFF中的字符打印输出。试完成相应的软硬件设计。由于学生已经清楚知道了各自的工作原理,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设计好硬件连线图,如图1所示。

图1硬件连线图

有了这样一个硬件连线图,相应的控制程序就很简单了。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这个题目的硬件连线和控制程序:将上例中8255A的工作方式改为方式1,采用中断方式将BUFF开始的缓冲区中的100个字符从打印机输出。根据笔者经验,只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前面的实验,这个实验也会很容易成功。通过一系列类似的提高实验,让学生切实清楚了各种芯片、接口标准与CPU的关联工作情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成就感。

3.1.3创新阶段

这个阶段是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经过了认知、解惑的阶段后,就产生了自我创新的欲望。这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线路图、程序,进行调试,得出正确的结果,是学习的提高阶段。因为学生对芯片的学习和硬件接线有了深入的理解后,已经不满足于实验讲义上的现成方案,迫切希望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编程、调试,得出结果,最后写一个综合的设计报告。这是实验的高级阶段,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笔者就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完成了一些创新实验,比如: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电子音乐播放器、电子时钟设计、转速测试系统设计、简易计算器系统设计等方案。尽可能多地提供具有实际用途的设计方案,使学生通过完成实用价值较高的电路设计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设计—套公共汽车报站系统,利用8255或8253、8259等接口电路均可。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和所用的接口电路芯片设计出完整的接口电路,并在实验系统上完成电路的连接和调试通过即可。在设计过程中,不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设计才能,大胆创新。接口电路接法不同,芯片选择不同,结果可能不同。鼓励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相互讨论。不乏有学生为了拟定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案,为了调试出相应的指标,绞尽了脑汁,主动弥补自己知识的缺陷来完成课程任务。所以,通过创新阶段的训练能够真正反映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

3.2实验组织方式

由于这门课程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人数众多,组织实验时可以采用分级组织形式。通过前面的基础实验,完成较好的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同学形成一组,每组不超过两人,以杜绝学生存在不做的侥幸心理,兼顾“一帮一”的原则,带动学习氛围。实验结束,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并写出实验报告,对实验进行总结。学生通过创新、讨论、实践、再讨论、再实践、再创新的过程,个人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4采用立体教学模式

除了抓好实验环节外,教学模式的多变也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教学方式的一个典型指标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很多老师认为用了幻灯片就是使用多媒体了,其实不然,作为硬件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微机接口技术》课程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如果采用Powerpoint做成的传统的静态幻灯片,学生肯定会觉得生涩难懂。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组织了微机接口技术的立体教学模式,制作了微机接口技术的电子教案,应用了微机接口技术仿真实验软件,利用这些辅助的教学手段完成《微机接口技术》的课堂教学。因为电子教案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仿真软件可以直观地将各部件内部每一步的信息流动过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控制程序中指令执行过程以及涉及到的微操作步骤,如果就靠课堂上空洞的分析,学生是无法建立其完整的结构概念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就用仿真工具做了一个动态的执行过程,学生看起来很直观,而且明确了执行过程中相关硬件的工作和配合情况。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采用现代化的、多元的教学手段,可以把原本枯燥的硬件课程讲解得生动易懂,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当然因为接口技术与设备都在不断的发展,教材上的内容,往往是对以往接口技术成型后的总结,实验也只是对教材上的芯片接口功能的验证,并不能真正与当前最新技术同步,有些甚至过于陈旧,所以应适时补充一部分当前微机接口技术中较新的内容,并给予重点介绍,如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学生演示无盘系统启动芯片BOOT—RObl设备、USB设备等开发过程,包括选择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调试整个过程,使学生对现代微机接口技术与身边常见设备更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结束语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理论

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组织方式和教学模式等多因素结合,本文就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实验环节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方法,通过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组织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实践、增加创新实验环节等,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也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汝芳等.探索高等院校创造教育之路[N].现代经济,2O00年增刊;l0~12;

[2]阎立钦主编.创新教育[N].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3]甘俊英.谈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五邑大学高教研究与探索,2004,1:28-30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电化教育研究,2002,(1):3-6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9

关键词:校园网建设管理

我校地处闽东,是福建省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之一,教师整体水平低,引进人才困难,办学经费缺乏。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低投入、高产出,低起点、高效率地建设校园网,实现教学管理、教育手段的化,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

为此,我校在各类学校校园网建设成功与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古田一中校园网"建设方案,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建网方案是切实可行的,为山区薄弱学校实现机管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立足学校实际,总体规划、分块上马、区域联合形成校园网

学校校园网建设,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服务,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本着高效、实用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园网建设。考虑到我们学校的经费、师资水平、网络管理的经验,我们建设校园网采取分块上马、区域联合的总方针,先上图书微机管理系统、校园办公管理系统、再上多媒体教学系统,直至连接Internet。

分块上马又不失总体规划,考虑计算机硬件、软件更新换代速度之快的因素,我们提出:总体规划十五年不落后,局域网络有较大扩展性。如:网络布线采用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相结合,即楼与楼之间采取4蕊多模光纤连接的总线型拓扑方式,在同幢大楼内采用超五类双绞线和100Mbit/s交换机星形拓扑方式。这种结构最大优点:局域网络故障检修容易,方便增加和拆除站点,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与扩展性能。

二、即重视硬件建设,又考虑软件投入,使硬件设备发挥到最大效益

在校园网络建设中,若只重视硬件建设,而轻视软件投入就等于有"路"无"车",根本无法发挥"路"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校园网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管理软件的开发、选择与使用的积累。鉴于我们学校网络技术力量的现有水平,我校决定:大型管理软件如图书管理软件、学校办公管理软件等,坚持"正版",选择专业公司开发的软件。

坚持"正版",使我们使用的数据合法化。专业公司开发的软件,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接受其技术上指导,并不断获得免费升级的软件,使我们始终使用的是最优秀、最成熟的软件。从而保证我们学校建立的教学、办公数据规范化,连续性,有利于对外交流。例如,图书管理软件我们选用福建省教委推荐的大连博菲特公司开发的软件,经过两年运作,证明该软件容易操作,安全稳定。学校办公管理软件我们选用国家教育部鉴定通过的ZDNET''''99校园网软件平台,该软件数据小、运行快、稳定,并且符合当今流行的Web方式设计,各工作站可通过Ie流览器链接使用,具有方便上英特网,方便维护等特点。

我们还购买K-12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站开发的K-12教育资源库,该"库"有大量的教学资料,数十万个图片、动画、音效等课件素材,以及翔实浩翰的知识博览。即可为教的备课、教研活动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料与素材,又可做为扩大学生视野、兴趣、知识面的第二课堂材料。

购置以上软件与光盘资料,我们学校是花了一笔钱,但也使我校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应该说是效益大于支出。

三、建立培训制度,重视网络管理人员,行政人员,教师的培养

一个高效的校园网应该同时具有"路""车""货""驾驶员"四个条件。"路"就是校园网的网络系统。"车"就是运行在校园网硬件网络系统上系统。"货"就是应用系统上装载的数据。"驾驶员"就是校园网使用人员-主要包括网络管理人员、行政人员、教师。有了"路""车""货",还必须要有合格的驾驶员,所以培养网络管理人员、行政人员、教师,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是当务之急。我校成立了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校园网络管理小组,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边学习、边实践的方法,学习网络管理经验,保证校园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解决善未入门或刚刚入门的教师、行政人员使用电脑登录校园网易产生故障的后顾之忧。在我们学校里,对校园网的设备"不怕使用,就怕不用",提倡"人人会电脑,教学、管理用电脑"。定期组织不同水平级别的电脑学习班,举行"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交流会等等,学习运用现代管理技术、现代教学技术尉为风气。学校行政办公正在实现电脑化,50岁以下的教师要求能够通过校园网索取K-12教育资源库的教学资料,能够使用电脑编写教案,打印试卷与练习,年青教师能够设计多媒体课件。

四、高效、实用的校园

由于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在校园网建设方采取了比较正确的,较好处理了校园网中的"路""车""货""驾驶员"之间的关系,使得我校的机辅助管理方面,由起点低、起步慢迅速达到全市水平,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我校校园网正在朝着向以下方面:

(1)学校管理方面:能通过校园网汇总、收集、掌握学校各方面的信息,为学校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决策提供帮助,借助相应的管理软件,减少人为因素的随机干扰,提高管理的性,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2)教师方面:能够使用K-12资源库教学资源进行教案编写、课件制作、教学,并借助校园网教师之间能够共享网上教案与课件,实现教学方法的交流与提高。

(3)课堂教学方面:能利用计算机信息设备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形式,丰富课堂,通过网络实时抽调K-12教育资源库的教学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扩大信息来源范围和信息量,传递给学生大量的知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效果。

计算机硬件教案范文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室管理;实验人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也在不断地更新。计算机课程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的实验环节是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为了保证这一环节的顺利进行,对计算机实验室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如何增加计算机设备的投入又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对于大多数行政投资少、自身创收能力有限的高校想大量添加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是不现实的。因此,确保一个良好的上机环境,提供完好的计算机设备,提高机房实验人员的管理水平将是开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前提。论文网

一、目前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计算机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机环境,这一切都无从谈起,但目前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还存在着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