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课程十篇

时间:2023-03-31 03:24:57

基础医学课程

基础医学课程篇1

1.1北美和英联邦国家的医学教育模式

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以哈医大教师学习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圣迭戈分校、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悉尼大学为例,教育模式分北美医学教育MD(doctorofmedicine)模式、英联邦国家医学教育MBBS(medicinebachelorandba-clelorofsurgery)模式。美国作为世界医学教育中心,实行本科后医学精英教育的体制,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以本科生为起点,学制4年。英国高等医学教育以中学毕业生为起点,学制为5年,毕业后经过1年实习期后方具有行医资格。澳大利亚的医学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澳大利亚也开始由传统的MBBS模式向MD模式转变,其转变的思路与策略值得借鉴。北美医学教育体系非常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十分先进,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于1969年首次提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推动了新一轮的医学教育改革。美国医学院校的PBL教学始于1979年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第一个完全采用PBL教学的美国医学院校是1982年新建的摩斯大学医学院,目前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100所医学院校采用PBL教学[1]。其中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扮演了全球教育教学改革风潮的引领者。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的“新途径(newpathways)”项目,对世界医学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课程重整为核心,将传统医学教育课程的有关知识重新组合成课程群[2]。一方面针对医学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希望将导师制和学生科研项目整合到课程中;另外一方面对课堂教学的医学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既横向将基础医学各门课程进行整合,又强调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纵向整合。这种医学教学方式包含两个突出特点: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融会贯通;导师制引入医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研究的能力[3]。与哈佛大学一样,当前美国顶尖医学院校正在纷纷进行以课程重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1.2日本医学教育模式

近年来,日本各医学院校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日本医学生经过6年本科医学教育毕业后通过全国医生执照考试,再经过2-3年的研修医培训,可以获得执业医师执照,并在全国范围内通用[4]。日本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同样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基础医学院日语医学班学生参观的日本新澙大学医学部为例,学生7人左右组成学习小组,每次授课前先由指导教师发给每个小组共同的病例,学生围绕病例中的问题自学,并进行小组讨论。基础医学院教师参观学习的东京女子医科大学1990年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还有2所医学院于1995年开始实施PBL课程。据文献报道,2001年全国已经有39所学校采用了PBL教学[5]。另外,在新澙大学医学部,教师在教学过程更多采用自制讲义、幻灯。学生课堂笔记认真详实。教师之间在工作中更多切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1.3俄罗斯医学教育模式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留有其痕迹。俄罗斯的高等医学院校有着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特别是一些重点名牌院校,历史悠久,治学严谨,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对学生技能及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6]。哈尔滨医科大学作为卫生部医学俄语培训中心,在历史上基础医学院与俄罗斯高等医学院校交往频繁,吸收了很多优秀教学经验。目前,尽管中俄两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着一些差别,但是俄罗斯医学教育现有的独具特色的方面仍然值得借鉴。俄罗斯医学院校的教学特色包括无固定教材,学生非常重视课堂笔记,授课形式多样,评价手段包括笔试、口试、计算机考核等多种形式,教师授课比较重视个性化培养。

2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横向整合课程模式改革实践

在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充分利用各种契机,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目前多数医学院校改革的状况[7]。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教学的横向整合课程模式改革及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改革正是在此契机下在七年制学生中全面开展[8]。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关键是教师理念的转变。因此哈医大利用CMB项目选送了60余名教师分别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和香港大学医学院、台湾地区进行医学教育培训。这些学习和培训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使他们认识到课程整合的意义,同时学会了PBL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和要旨,为哈医大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在借鉴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医学院校的经验,结合哈医大的实际情况,基础医学院参照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两方面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按系统框架的横向课程整合并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首先,对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在系统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整合,第一学年进行普通基础科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较宽厚的社会、人文知识,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第二、三学年将学院各学科13门基础医学单科课程按人体系统有机整合为导论课程、系统课程(八个系统),实施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基础医学各学科的课程内容整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医学导论,主要包括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共性的内容;第二部分为8个系统模块,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免疫)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与该系统相关各学科课程内容或知识点;第三部分为专题讲座,主要是不涉及单一系统或者无法确切划入8个系统模块的知识[9]。课程整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线,加强了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大班授课(lecture)与小组讨论教学方法相结合,其中PBL教学学时占20%。在教学实施中,每10名学生编成一个讨论学习小组,建设标准的PBL讨论室,通过大量临床案例的讨论,培养运用综合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实验教学依托于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采取的教学方式以案例讨论辅助进行,同时加强实验技能培训。至2013年,该项改革至今已经稳定运行7年。通过对参与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学生与没有参与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面对临床病例综合分析试题,实验组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多数能够运用多种学习资源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也屡获佳绩,其中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总体来看,学生通过学习在自我学习、交流沟通、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

3基础医学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思考及下一步改革思路

基础医学课程篇2

关键词:生理学,基础医学,整合课程,器官系统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现代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绝大多数一直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一个学科基本就是一门课程,把医学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临床专业课程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进行教学[1]。但这种课程体系导致基础阶段与临床阶段课程的明显分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和临床思维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研究项目,在许多院校推行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课程教学改革[2]。国内医学整合课程改革始于2000年[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将课程整合分为基础课程整合和临床课程整合,并在2000年开始实施。海南医学院于2013年开始,通过开设“卓越创新班”(简称课改班)的形式,开始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即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将生理学(含理论和实验课)教学内容拆分进入各整合模块[4],本文简要介绍海南医学院生理学课程的拆分和整合思路及做法,并通过比较课改班和常规班的教学效果,探讨整合课程模式下生理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研究对象、方法和评价指标

1.1研究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课改班学生人数为30人,常规班180人。课改班学生自愿报名,入学平均成绩与常规班无差异,男女生比例无差异,按器官系统整合模式教学,两部分学生的授课教师不完全相同。

1.2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

1.2.1生理学课程整合

将生理学课程整合,分别于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开课,总学时为101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8学时,实验课33学时,PBL/CBL27学时(多学科整合,不计入总学时中),自学18学时(利用课外时间自学,不计入总学时中)。

1.2.2七科联考成绩

于第四学期末,按照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要求,组织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七科联考(模拟执业医师考试),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总分为200分,分析其成绩。

1.2.3PBL教师评价

选取PBL学生“发言主动性”“信息获取和综合能力”“发言的针对性”和“提高综合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

1.2.4学生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掌握生理学知识的信心以及应用生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5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器官系统模式中的生理学教学实践

2.1基础医学和生物医学课整合

按照人体结构、功能、病因、病理机制等逻辑思路,设计成“以问题为中心”的基础医学综合板块,即人体的基本构成、生命基本单位(细胞)、物质与能量代谢、疾病基本病理变化、疾病基本病理过程、病原生物学、人类遗传与疾病共7个导论,为后面各器官系统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人体机能系统为线索整合的器官系统模块包括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女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每个系统又按照结构、生理、病理和临床逻辑关系组织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各板块内容又适度跨入相关临床学科的总论部分。

2.2生理学课程融入整合课程

生理学是医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医学生在学习了人体解剖结构与组织形态后必须掌握其正常功能与机制才能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等学科知识。生理学课程按器官系统的原则进行拆分,可分为总论和各器官系统两大部分,被融合进入各导论和系统模块中。

3结果

3.1拆分生理学课程内容的基本思路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将生理学按器官系统的原则进行拆分,被分为了总论和各器官系统两大部分,进而融合进入各导论和系统模块中,生理学理论教学相关内容分别被分散到五个学期

4讨论

4.1器官系统课程模式有利于生理学知识的运用

在传统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医学生在前两年学习生理学等基础课程时缺乏对将来的临床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没有认知,因此明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由于各学科相关性难以体现,部分学生会出现严重的知识遗忘现象,即学习生理学时遗忘解剖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病理生理学、病理学或药理学时遗忘生理学,学习临床课程时遗忘基础课程学过的知识等。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难度,亦不可避免地需要授课教师重复相关教学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而通过器官系统教学模式,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内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个器官系统的各类知识,例如由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等由宏观到微观,由正常生理机能到异常病理特征等循序渐进的学习,并且通过早期临床见习和医院义工等形式,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对提高医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知识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我校的卓越创新班,是在参照了国内多所院校所做的改革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而构建的[5,6],其教学效果需要长期观察,本文仅选取生理学部分作为观察指标。课改班在第四学期末七科联考成绩包括生理学部分,与常规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是统计观察的指标不够全面以及年份不够,后期会进一步统计。然而,教师对学生PBL评价在“发言的针对性”和“提高综合能力”两方面评价课改班均明显优于常规班,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运用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在问卷调查中学生自我对掌握生理学知识信心不足,主要原因是因为生理学课程被整合后拆分成五个学期授课,内容高度分散,实际课程被弱化了,但运用生理学知识讨论和解决一些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进一步说明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于生理学知识的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班。

4.2器官系统模式下生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4.2.1推动器官系统教学体系的建立

按国内传统教学模式,系部设置、教育计划、课程编排、教学计划、教师培养、使用教程、考试安排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的。基础医学重学术,教师自然形成以学科为中心的团队,也自然以学科为中心安排自身的学习、科研和教学工作。而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难免会有知识体系单一、侧重学科教学等方面的不足,因此较难适应器官系统教学模式跨学科、跨系统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频繁更换教师也会造成教学内容衔接得不好,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如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培养教师将是改革过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课题。如果解决了教师培养的问题,培育出大量可以统筹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下每一门专业课程的优秀教师,那么接下来解决其他教学管理问题就顺理成章了。这些熟悉各个器官系统的专业教师可以按照新的教学模式拟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设定考试方式和命题,并互相协调解决其他问题。因此,对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如何合理解决教师培养和教学体系建立这一问题值得研究。

4.2.2转变教学理念,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生理学知识碎片化后,如果不转变教学理念,一味追求生理学知识的独立性和系统性,将生理学内容仍然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就违背了我们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的初衷。因此,切实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及学生学习动机,将生理学知识的教学与其他各基础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集体备课、试讲和预讲等措施让教师将生理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器官系统教学模式;通过PBL问题式学习、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早期临床见习、医院义工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将有利于学生对器官系统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早期过渡到临床应用。在“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新理念下,医学生学习生理学相关知识也会更有动力和兴趣,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优化课时。总之,在器官系统课程模式下,生理学课程教学如何安排,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行之有效并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定伟,曹倩.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41-52.

[2]SpencerAL,BrosenitschT,LevineAS,etal.Backtothebasicsciences:aninnovativeapproachtoteachingseniormedicalstudentshowbesttointegratebasicscienceandclinicalmedicine[J].AcadMed,2008,83(7):662-669.

[3]冯逵,黄建始.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课程计划对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8,(3):86-89.

[4]董战玲,易西南,马志健,等.地方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设计思路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63-64.

[5]易露茜,陶立坚,陈启元.高等医学教育计划改革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27-28.

基础医学课程篇3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1研究对象,方法及评价指标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个为期五年的教学模式,课改班级班内有30名学生,180名普通班。从平均入学率来看,两个班级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病理生理学课程整合上,我们将该课程整合分别在第1,2,3,4,5学习开课,总课时为101学时,理论课为68小时,实验课为33小时,多学科整合为27小时,自学为18小时。在第四学期结束时,七个科目的成绩将根据执业医师的考试章程的要求完成。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总分为200。分析结果,教师评价,我们选择学生进行信息获取,综合能力,言语导向,综合能力等指标的分析。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主要包括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兴趣,知识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器官系统模式中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

将病理生理学整合到综合课程中,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主要课程。它是连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药理学等知识,病理生理学可以根据器官系统进行分割,分为一般理论和各种器官系统两部分,最后整合到各种介绍和系统模块中。将基础医学与生物医学融合。根据人体结构,功能,病理等逻辑,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模块,包括人体的基本单元,基本构成,对物质和能量代谢,疾病病理学,病理变化和病原生物学的七个介绍为后来的学习系统模块提供了基础。我们以人体功能系统为线索,实现系统模块,包括血液循环,免疫,呼吸,消化等,每个系统都可以遵循生理结构,病理学,临床关系,教学大纲和内容模块的组织,并可以整合到相关临床学科的理论中。

3课程整合结果

我们通过分裂病理生理学过程的内容,根据器官系统原理分离病理生理学。它可以分为一般和器官系统内容,然后集成到系统模块和讨论中。将这些理论知识分散到五个学期完成学习,通过基础医学七科联考,我们比较常规班和课改班的成绩无明显差异。然而,课改班的学生在综合能力提升以及课堂发言率方面明显高于常规班,从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目前,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掌握度不足,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医学课程篇4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各学科教师都认为自己担任的科目重要,要求增加学时,造成各个学科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制定现代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每门学科对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独特作用,来合理的进行学时分配。我校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1.1%,对于学时的分配,是基础医学教学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学科不同的教师他们的观点不一样。基础医学的教师认为应增加基础医学学时。护理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师认为应维持现状。但是我校受调查66%的06级学生(121人)认为基础医学学时需要增加。我校成人教育学生(在职医院护理工作者)104人,61%的人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太多,难学而意义不大。

2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使用教材的问题

护理专业在过去使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字样的书籍,目前选择的教材范围缩小,但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课程中5门基础医学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是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护理学需要改编现有的基础医学教材,使其更适用于护理专业,以避免医学模式阻碍护理专业的发展。我校已意识到了没有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教材所出现的问题,于是发现一些较大的书店的医学专柜,都有各式各样的供护理专业使用的基础医学书籍,但真的选用时还得谨慎抉择。因此,目前还没有做出新的行动。

3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问题

我校护理教育的基础医学老师几乎都受过医学教育,他们既教授护理专业的学生也教授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同专业在同一课堂讲课,我们了解到只有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等少数学校的护理学院才有专门给护理学生上基础医学课的教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但是将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联系差距较大,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4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问题

4.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后,少数院校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在此期间,有的学校按系统讲课,但是,在同一系统频繁更换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使得学生既要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在书本上跳来跳去,又要被迫习惯于不同面孔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不能很好体现,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限于七年制以上,教学效果也有待时间认定。更何况高职高专缺乏人力、物力等支持,学生层次、学制也受到一定制约,教师授课仍然是“自由发挥”。

4.2授课内容缺乏指导的问题在护理专业领域没有对于基础医学所要教的内容质量、难易程度进行指导。教师们认为正是基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缺少指导,对于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理解来选择课程内容,实际上应根据学生在临床上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基础医学课程篇5

关键词:国家开放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

国家开放大学教学中医用基础化学课程内容繁多、课时有限,实验内容也相对较多,然而学生的基础普遍较低,难以达到预期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效果。为此,要思考国家开放大学教学中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之内掌握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知识,为后续的生物化学、生理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国家开放大学中的医用基础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对薄弱

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医用基础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之中,学生来源大多是文科生,大部分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化学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尤其是有机化学课程内容更甚。而有少数的理科学生则表现出相对较好的基础知识水平,存在部分学生“吃不进”、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显现出学生对于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知识接受程度不一致的问题,降低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2、存在认知上的偏差

在国家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之中,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部分教师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沿袭传统的医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讲解模式,有过多的纯化学理论讲解内容,没有将其与后续基础课程进行链接和整合,使之缺乏医学实际特点,显示出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过于单调的现象。同时,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的实验教学部分过于单薄,课时安排明显不足,并且将实验教学内容大多限定于性质实验和验证实验部分,没有着重培养学生在医用基础化学课程实验学习中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素养的整体提升。

3、教师的相关医学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国家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师大多是化学专业毕业生,有专业、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水平和能力,然而对于医学专业方面的知识还存在一定的欠缺,缺乏将化学基础知识与医学应用的有效链接和渗透,无法实现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与医学、临床护理知识的融合和拓展。

二、国家开放大学教学中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路径探索

1、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创新教学理念

国家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护理专业特点、学生实际情况、人才培养要求等,明确教学指导思想,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服务工作一线、具有实践能力的护理专业学生,全面推动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师要将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结构、内容相链接,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和主体,教师的指导为辅助,顺应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的理念和需求,立足于学科课程之间的链接性特点,注重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知识的疏导、传递和拓展,使学生完整地建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知识体系,积极主动地学习医用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知识,较好地突破学科模式的界限,创新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

2、推进课程教学的模块化改革

由于国家开放大学中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繁杂,为此,必须对课程教学理论内容进行精选,要改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和落后的课程内容,充分彰显医用基础化学课程中的“医用”主题,优选、首选与医学相关的化学知识内容,并使之模块化、新型化。具体来说,可以将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如下模块:(1)溶液理论。在这一模块中重点阐述渗透压和缓冲溶液、补充体液中的水及电解质、生物大分子的平衡等内容,剔除溶胶、高分子溶液的纯化学内容,加强医学方面的人体酸碱平衡、电解质方面的知识传递。(2)化学反应基本理论。重点突出对生物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知识阐述,将纯粹的化学反应热效应、分光光度法等基本理论与四大反应平衡相链接。(3)物质结构基础。重点加强与医学相关联的基础知识讲解,剔除纯理论性、与后续内容联系不够紧密的知识点,如:原子轨道径向分布图、晶体场理论及共轭、诱导效应等。(4)有机化学理论。剔除简单化合物的性质知识内容,添加“医学相关物质”、“手性药物”、“生物制药”等生命化学方面的知识点,使之与糖类、脂肪、氨基酸、核酸化学等知识相链接,为后续生物化学课程知识奠定基础。

3、引入医学理念,创新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在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医学理念的渗透,与护理岗位实际需求为切入点,改进和优化课程教学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基础课程知识水平。如:对于醇类、糖类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可以联系人体过度饮酒的危害性、高糖膳食的危害性以及均衡膳食的重要性等知识,培养学生的课程医用理念和意识,将单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医学工作相联系,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课程学习的效率。

4、精讲、细化知识,帮助学生突破课程重难点

教师要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精讲和细化,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启发和点拨,引领学生思维的发散,找寻到正确的、清晰的思路,帮助学生突破课程的重、难点知识,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如:电解质溶液中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和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及方法,就要采用精讲、细讲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体悟知识关键点,并注重实验课堂部分的细节安排。如:血浆和红细胞的缓冲系中,以碳酸缓冲系H2CO3—HCO3—的浓度最高,具有维持血液PH值的重要作用。

5、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技术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技术,使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到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的魅力。(1)采用特效技术呈现实验结果。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现场示范往往不够清晰,学生难以准确地把握相关的实验操作细节和要领,为此,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特效技术,缓慢、重复地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如:对于滴定终点的判断,可以利用反复的特效技术,缓慢、重复再现其变色过程,最终呈现出直观、逼真的滴定颜色。(2)采用立体图形呈现物质结构。对于一些抽象的化学课程知识而言,单纯的讲解难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立体图形的展示向学生呈现出物质的结构,帮助学生体悟和理解化学知识。如:关于“对映异构”的知识学习,可以制作乳酸左旋异构体和右旋异构体的立体动画图形,使学生在立体三维的影像之中,把握影像与实物的关系,更为透彻地理解知识点。

基础医学课程篇6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护理服务对象、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对于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优化护士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1]。高职护理专业迎来了巨大历史机遇期,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只有进一步加快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新型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医学基础课对高职护理教育而言,是职业技术课的必修基础课程,怎样建立职业基础与护理职业技术课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基础医学教育作为高职护理教育的基础,其成败直接决定了护士专业素质的高低,因此,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就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1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现状

护理职业教育因其自身特点课程改革相对滞后,一些院校在不断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改革,但仅限于满足学制要求而削减教学内容,总体上仍未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护理设课及教育模式,这种现状越来越不适应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办学特色。目前,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1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

不同院校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在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方面差异很大,对于同样的培养目标,使用不同的课程设置,导致最终的教育效果大相径庭。目前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仍然存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学时分配不合理,基础课负担过重,课时数占总课时比例过大,学生专业课课时数相对不足,导致后续专业课程的开设受限。基础课各课程多强调单科的系统完整性,知识过细、过繁,过于强化学科,课程体系仍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为本科或临床专业的压缩,内容局限于固定教材、大纲,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与护理学无关的内容较多,严重脱离临床,更忽视了与其它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联系,造成授课内容交叉重复,缺乏临床实用性,专业针对性差。

1.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的为前提、教学原则为指导,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共同进行的一种具有某种特定秩序的教学活动,是开展教学的纽带和方式。为了赶进度,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我国高职护理专业仍多采用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职业素养及良好医德的形成,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员的需要。

1.3使用的教材

教材编写总体上不能适应护理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针对性差,与护理实践联系不密切。护理专业以往多选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的通用教材。近年来,已经意识到这点,尝试改编已有的基础课教材,力求适用于护理专业,个别出版的教材增加了基础与护理临床的结合内容,但多数教材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可读性差,不利于学生的系统性自学和阅读;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内容太多,具有自己独特核心价值的内容较少,缺乏系统性;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2]。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差,滞后于临床,难以满足临床护理的要求。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交叉重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4授课教师

多数教师缺乏护理的临床经验,而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在基础医学领域往往缺乏深厚的知识底蕴。高职护理院校逐年扩招,护生人数多,专业基础教师的队伍并没有扩大;基础课教师每天忙于教学而到临床医院进修学习和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不足,造成理论与护理临床实践严重脱节,不能按照整体护理思维的框架教学,不能将临床护理学的新进展、新方法、新技能充实于课堂教学上,跟不上临床快速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滞后于临床实际。

1.5实验教学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医学实验室功能、结构单一,实验教学依附于相应的理论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解决认知问题,实验课由各教研室负责,内容多局限于一些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课程间缺乏横向联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教师实验教学理念陈旧,仍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人体系统知识被人为分成的诸多学科所分割;实验内容安排欠合理,多年来重复做固定的实验;实验课时安排偏少,只强调实验课的开出率,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操作机会少,忽略了实验课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均与高职护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

2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尝试

2.1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专业性强

我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对基础医学课课时进行调整,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护理学科之间的衔接与有机融合。以“基础医学知识专业化、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化”为原则,寻求改革切入点,形成能力本位、淡化学科设置课程的基本思路。保证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保留医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为后续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理论铺垫。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目前国外普遍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有机融合”的教育理念,国内本科教育中进行了部分尝试[3-5],国内高职院校也应根据班级人数、不同教学内容,适度引入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来实施课堂教学,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实践反思法、角色扮演、调查汇报、目标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发现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做法。我校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实践,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总结、归纳、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恰当选用、整合教材,编写校本教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选用针对性强与适应性好的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护理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及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知识构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应淡化学科或课程意识,删除重复的、不必要的理论内容,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通过相互渗透,使学生及早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6]。为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护理专业特点,我校将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将传统的人体生理学、组织胚胎学与人体解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将传统病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整合为病因病理学基础,自编教材,在护理专业使用,效果良好。

2.4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对于高职基础医学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临床,使学生了解最前沿技术、新知识、新技能,我校基础课教师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老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下临床进修实践;并安排基础课教师定期听护理专业课;定期组织联合教研,教学相长。同时,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有计划地组织落实教师培训制度,让教师不断“充电”。采用自身培养和外出培训相结合方式,不断创造对外交流机会,鼓励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进修交流学习。力争培养一支任心强、教育能力强、业务水过硬的教师队伍。

2.5实验教学改革

2.5.1整合、优化实验。

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断建立跨学科间相互融合、渗透,我校基础医学教学部将原有教研室的独立实验室进行重新合并重组,成立了综合性的形态实验室和机能实验室。在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和优化实验项目,替换陈旧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实验及设计性实验,并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开虚拟实验。考虑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实验教学有极大相通性,将原有的课内实验取消,进行实验整合、优化,单独为护理专业开设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统一排课,提高设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体现护理专业特点。

2.5.2加强实践操作考核。

为改变护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我校将以往单纯过程评价改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由原来的实验报告、出勤、提问、作业等评价成绩,增加了期末实验操作考核,部门统一组织,教师协作完成,考核项目如:基本常用手术器械识别、血压测量、心音听诊、标本辨识等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3结语

总之,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结合护理专业的自身特点,顺应时代的发展,遵循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从学时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教师培养、实验教学等方面全面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建立适用于我国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设课模式,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EB/OL].(2011-12-31)[2016-02-01].

[2]金叶.扩招背景下的高职护理专业困境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63-64.

[3]王岚,闫贵明,曹晓娜,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2):100-102.

[4]郑金伟,叶菊风,李闪闪,等.国内护理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理论成绩影响的Meta分析[J].医学信息,2015(43),78-79.

[5]李根亮,李韬,李曙波,等.医科生对实验教学中实施TBL教学法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108-109.

基础医学课程篇7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一、准确把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否则就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认识课程性质,了解其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思想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和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养生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作为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是在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开设的。各学校基本上是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和中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课,《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教学中拥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二)从课程特点看,《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可见,中医基础理论本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说明中医的形象思维方式属于理性思维范畴,它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不仅文字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同时,中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临床实践,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中,理论抽象,内容概括性强、带有哲学和方法论的特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枯燥,使学生感到乏味而没有兴趣。由此,适应课程性质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使命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明确,否则没有方向和目标就是盲目的改革。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从最终目标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和经络部分的内容都比较抽象,主要依靠教师单调的讲授,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当前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兴趣降低。由于没有兴趣导致有的学生上课做其他事情,或者只为完成学分任务要求,而勉强被动学习。四是忽视实验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靠强记硬背地接受理论知识,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而无法达到培养中医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改革非常必要,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消极现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能大大强化教学的生动性,在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2.应用中医理论进行指导、解释实际现象,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学习与科研夯实基本功。4.有效掌握临床思维方式,增强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中遭遇的主要问题,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关键的方面。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中医,并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板书、口述为主,表达知识信息有限,无法展示动态的知识,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会带来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有许多传统教法无法比拟的长处,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信息量大,有时反而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引导,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恰当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不为学生所欢迎,被时代淘汰。据相关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中医学科多媒体教学持肯定和赞成态度。由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创新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1]。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诸多,主要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割裂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2]。实际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近年来的成果大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有:1.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这种启发式往往也是问题式教学,教师可把课堂提问穿插其中,同时增加讨论与议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互动合作式。有人提出组建合作小组,借助小组内不同素质的学生之间互动帮助、互相启发的合作性学习方法,让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自由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和自学能力等。3.PBL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其核心是采用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3]。王彤等人指出PBL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良好方法。4.案例式。中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脱离临床实践的理论教学就会带来不良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杨巧芳等人提出以讲述为主和以问题为主导引入案例分析,并结合进行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的案例式教学法。此法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浓厚的案例情境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实验式。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动参与操作,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思考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可根据需要吸收以上方法,并进一步创新方法。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特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并且其理论终归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将LBL和PBL相结合,LBL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LBL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虽然可以主动地讲,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4]。LBL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枯燥过程,不顾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完全舍弃这种传统的模式,有的基础理论比如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等基础理论还是需要教师传授和讲解的。采用L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较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实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法,二者不仅在强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较大影响,而且其本质就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依据中医学的特点,理论教学必然要与临床病案结合,是课程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所以,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病案资料组织讨论,吸引学生更多投入和参与,才能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巴哈尔•哈德尔等人认为“以病案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病案问题中的各种疑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的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应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5]。实验教学法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王朝阳等人指出实验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实验课是必要的。综合以上几点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应符合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使命,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部分教学内容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创新教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有效克服教学中困境的方法。显然,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30-33.

[2]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46-60.

[3]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2(9):69-70.

[4]吴丽丽,严灿.基于LBL和PBL相结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04):25-28.

基础医学课程篇8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现有6个硕士学位点,涵盖10个基础医学学科,这些学科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平台。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经过与广大导师论证,学院大胆地进行了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实施模块式教学。可供研究生选择的模块有:①平台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医学基础课程和学科课程;②进展课程模块,主要进行学科前沿进展介绍;③实践课程模块,主要进行技术方法操作训练;④学术活动模块,开展名师讲坛、博士论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活动。与先前的研究生课程相比,新课改中增加了基础医学研究进展、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根据医学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完善了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的内容,通过打破成规、精选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内涵,达到加强课程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的目的。

    2课程改革的实施措施

    完善课程改革组织机构。成立了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基础医学院院长担任,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则由各学位点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并及时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课程改革实施方法。组织各学科专家进行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该专业该水平导师开展新进展讲座。课程结束时,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及自身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课程教师和参与课程学习的体系共同参与内容的讨论。学术活动类课程模块。2007年开设组织实施博士论坛和院士教授讲坛,以营造青年教师、研究生与博士、教授面对面交流的学术环境,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很少接触其他专业导师的问题[3]。校内共有20名博士和10名教授,校外邀请到4位院士和40位着名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参与到研究生模块式教学改革中。此外,以研究专题的方式,实施多学科联合的学术沙龙,如神经生物学研究沙龙、血管发生和生成研究学术沙龙、群体遗传学研究沙龙、宁夏地道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学术沙龙等。通过不同学科就同一问题的研究思路的展示和讨论,师生的视角得到了延伸、方法获得启示、思路更加明确。为了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热情,举办了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研究生创新论坛,组织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学院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研究生站在讲台上,展示研究思路和结果。技术方法类课程模块。技术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医学研究目标的实现和结果的可行度。为此,开设了细胞培养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电子显微镜技术、形态学技术与方法、高级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病理学技术与诊断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理学实验技术。由具有丰富研究经验的教师和技术室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提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考试除了相关的理论测试外,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验结果作为评分标准。为了上好实验技术课程,组织多学科导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编写了两部针对研究生的技术教材,即《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和《形态学实用技术》。这两套教材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及研究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课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实施年终学位点考核,听取学位点对研究生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并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义,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

    3结果

    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效果。问卷调查针对2007级、2008级研究生,调查人数为10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选择和意见反馈四方面内容。同时,对20名调查人进行了此项目的定性访谈,主要内容包括上课的主动性,总体感受和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课程设置。对课程设置的调查包括课程门数,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知识量和课程质量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设置总体认可程度为76.96%。课程教学。对课程教学的调查包括课程授课的知识量,授课内容的深度,与本科课程的区别,授课效率,专题讲座的次数和跨学科课程讲授六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对模块式教学改革的课程教学总体认可程度为72.15%。课程选择。在所设置的两个课程平台和三个课程模块共35门课程中,研究生对各课程均有选择,其中选择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的人数最多,占被调查人数的89.78%。实践类课程中分子生物学实验位居第二,为61.76%。细胞培养技术(60.23%),医学研究方法学(52.87%)和博士论坛(43.57%)分列第三、四和五位。定性访谈。分析定性访谈资料发现,课程改革后吸引力增强,多数研究生自述其上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总体感觉良好。同时,部分研究生认为,改革后的课程安排需进一步完善,如课时偏长,时间不固定,小组人数太多,增加互动时间等。

    4讨论

基础医学课程篇9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方式,突出职业院校以技能为主线的培养模式,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实践增强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从感性认识人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首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避免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的弊端。这里所说的脱节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对各章节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不一致,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困难,而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则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组成新的模块进行教学,从而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另一种是由于教学的平行班级较多,实验室数量较少,不能及时安排学生实验,致使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过长,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在实践课上还要进行相关理论内容的复习,造成课时的浪费。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减教学时数;其次,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讲授、示范、观察、操作同步进行,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医学基础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是医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保证。医学基础课程涉及面广,课本容量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多但学时少,理论性强,基本概念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同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医学基础知识靠单纯的讲授是不够的,只有亲自去看、去做,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医学基础课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4医学基础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4.1师费套件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的一体化,教师必须有独立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我校基础学科教师业务素质过硬、务实协作,15名专职教师中高级讲师10人,讲师5人。于2010年暑期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全省卫生学校基础课程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所有教师一直承担着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授课任务,能够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情况及教学条件对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等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2实践套件

在硬件设施方面,具备多媒体设备、电视机、DVD、显微镜、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标本(塑化标本、骨骼标本、大体标本)、各种模型、挂图等实训条件,可供学生亲手操作,保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5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5.1基本原则与思路

5.1.1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体现“必需、够用”的培养原则。充分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着力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1.2思路准备阶段:根据课程实际和现有实践条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筛选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尝试,确定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内容;实施阶段:调整授课计划,全面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善阶段: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合理分配学时,完善课程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编写专用教材,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和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5.2目标与措施

5.2.1目标立足能力培养,以模块教学为主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逐步实现3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如何“教会”学生的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课外实践教学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5.2.2措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通过3个方面体现:(1)课程分类。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确定不同课程中适合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按照形态学、功能学的不同,结合专业特点,灵活、有个性地设计具体的教学步骤;(2)人数分组。由于实验室设置和教师的限制,对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的班级(40人以下),可考虑整班授课,必要时可增加一名辅助教师。对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的班级(40人以上),需小班授课,本班理论课授课教师为责任人,负责理论实践一体化专题的总体设计,确保一致性;(3)资源分类。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利用现有条件,将多媒体设备、标本、模型、挂图、板书板图、显微镜、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等多种媒介运用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5.3具体要求

5.3.1对教师的要求(1)课前。教研组提前两周集体备课,明确教学内容、应用的媒介、教材处理、学生预习内容、作业或实验报告要求、考核内容和方法等环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完成教学设计;(2)课堂中。操作规范,表述准确,合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实现任务引领教学,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随时指导。教师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矫正,指导学生记好课堂笔记,完成实验报告;(3)课后。通过集体评课和教师的自我反思,找出不足,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师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

5.3.2对学生的要求(1)根据教师提前布置的内容完成课前预习;(2)学生分组,选定组长,便于小组学习的实施;(3)由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用的教具多,学生难免因感到新奇而分散注意力,要求学生自我约束,相互监督,保证课堂纪律;(4)及时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6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6.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钝情况

2010--2011学年度,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课程中进行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已完成解剖学6个专题、生理学2个专题、病理学15个专题、药理学4个专题。

6.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点

实践证明,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爱听、爱学,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师备课充分,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重点设计得细致入微,根据专业的特点重新组合教材,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将专业课所需的内容讲解到位。教学内容设计层层推进,让学生即有新鲜感,又学得扎实。课件制作精美,与标本、模型有机结合,加之知识扩展好,问题设计巧妙,联系护理和临床实际,学生积极探究。教师均设计了复习巩固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6.3学生学习效幂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配合个别访谈、学生座谈,了解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认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使知识更加连贯,既熟悉了标本、模型,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师生之间近距离接触,注意力较集中,课堂学习氛围浓厚,理论知识理解快,技能知识掌握快。另外,教学效果明显。在期末复习时发现,涉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做题时不费力,准确率高。期末试卷也反映出,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科目考试成绩优于没有使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科目。由此看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改善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更能使学生逐步摆脱厌学情绪,提高教学质量。

基础医学课程篇10

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

充[1]。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专业课程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储备上打基础,其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教学进程。“人体机能学”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应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很难取得好成绩。对此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进行必要的辅导答疑工作。为研究新疆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课程“人体机能学”的课外辅导答疑效果及进行新的探索,本文就我们的教学实践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人体机能学辅导答疑情况调查

1.调查方法

选择本校高职学生9个班共759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18份。

2.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表2。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中可以发现:对于“人体机能学”目前开展的辅导答疑形式,有兴趣参加者为46.66%,38.86%为全班同学参加,说明学生积极性不够高。答疑时间43.59%选择不定期安排,33.29%选择每周一次,说明学生学习态度松懈,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63.65%的学生认为课外辅导答疑只能基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做到成绩合格,而认为能够完全解决学习困难的仅为14.07%,说明学生没有积极主动认真地解惑。但多数学生(60.03%)对老师的辅导很满意并认为未来的辅导答疑工作很有必要开展,需要全班同学的参与。

三、讨论

目前辅导答疑在现实操作中存在多方面问题,如:学生对面授式辅导答疑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学生与教师间时间分配不一致导致辅导答疑效率低下,一对一辅导造成整体辅导答疑效率不高,等等[2]。要提高辅导答疑实际效率,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对现实工作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

(1)在意识上提高师生对辅导答疑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在辅导答疑中的表现是其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重要平台。没有疑问、不会疑问自然反映出自身在学习上的某些偏失,利用好辅导答疑,不仅能克服解决偏失,更能从与老师的交流探讨中纠正不良习惯、端正学习心态、改进思维方式,在方法与意识上为学习提供保障。作为老师应将辅导答疑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等量齐观。引导学生多思多疑,在研讨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教导他们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疑难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相长。

(2)学习、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与推进辅导答疑工作。学校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有针对性地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学习创设良好的信息环境[3]。也可组织、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完成其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向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转化。

(3)改进辅导答疑方式,使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4]。如:QQ实时辅导答疑、电话答疑、邮件答疑、BBS论坛答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