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教学十篇

时间:2023-03-19 03:13:46

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篇1

根据“重点高等工科院校系列课程改革指南”,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跟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突出工程技术教育的特点,同时要面向市场需求,力求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体现行业特色、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素质高的机械工程人才,调整教学内容及改革课程体系势在必行。“课程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通过严格学习一系列课程实现的。课程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因素,课程的选择和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工程实践”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石,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强化实践训练,课程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的实质:围绕着“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制造模块机械加工过程的整体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并加深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

1《.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的构建

机械制造模块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数控技术》、《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先进制造技术》等专业技术基础课及实践环节。“课程群”突破了过去单个教学过程的限制,内容上要扩展《机械制造工程学》的基础知识,根据需要重新规划、融合、调整,难点部分增加现场教学,增设必修和综合性创新实验,注重几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消化吸收,弥补与后续课程的断层。

2.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的建设。以《机械制造工程学》及《数控技术》课堂讲解为主线,扎实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本知识,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协调各门课程知识体系,增补相关知识。金属切削过程知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增加可视切屑形成过程与切削力测量实验。在原来只讲机床概论中传动分析的基础上增加机床结构与设计基础知识,拓宽机床部分的知识面,弥补与后续课程的衔接缺陷。第二,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增加对各类机床传动及结构分析的现场教学,及柔性夹具创新性实验。第三,开展保定向阳精密机械厂与机械系共建实验室活动。(厂家生产的组合夹具、柔性夹具、精密平口钳等产品远销北美、西欧等地区。)把现代的夹具设计思想及产品引入到课堂中来。第四,培养“工艺型”应用人才。以课本中工艺学及夹具的基础知识为重点,整合本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所需知识,在生产实习之前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提出课程设计所需知识及实习时到哪个厂家应该了解哪些东西,使学生在实习时有所看,回到课堂有所设计。

②制造模块实践平台的运用,培养应用型本三人才。第一,以“《数控技术》课程群”为基础,以《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为平台,培养“数控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以机床主传动结构设计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结构部件设计严谨的思维方式。《专业方向实践课》主要以现代设计、造型、制造等软件的学习、应用为主线,锻炼学生运用在课堂所学加工制造及数控编程知识亲手加工、实体操作的能力。第二,鼓励部分学生在学习《生产实习》和《专业方向实践课》的时间或课余时间参与国家劳动部组织的各种取证工作,以获得证书换取两门课程的优秀成绩,提高各种加工实践操作能力。

二、机械制造模块课程体系

本三的机械制造模块以《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群、《数控技术》课程为课程主线;以《生产实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为实践平台,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体系,培育学生在制造模块机械加工过程的整体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并其加深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这便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其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术型人才。

1.课程体系的目标。完成各课程群的内容规划调整和有机融合,出版符合课程群体系的教材及开发教学辅助资源,注重几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消化吸收,弥补与后续课程的断层。通过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通过实践平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加深理解,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有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主要特色。第一,机械制造模块以《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课程群为主线;以《生产实习》、《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课》作为实践平台,构建“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课程结构体系。第二,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讨论、自学、动手创新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并与多环节考评方法相结合,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三,尝试一种新的课堂讲解、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互补的课程群模式。通过课上讲解有目的地将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两部分衔接起来,学生通过实习了解行业的前沿知识,真实了解实际加工过程。打破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时间上固定顺序的限制,做到理解课本知识需要到实习地实习,按课程设计所需到实习地实习的新的课堂讲解、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互补的课程群模式。这样学生在生产实习时有的放矢,改变了原来走马观花、漫无目的的现象。

三、结论

模块式教学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模块化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一、高中化学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高中化学学习难度较大,其知识点也非常的多,并且化学课的学习目的,不是让学生背书,背知识点,而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常识,让他们以理论为基础,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改革中,模块化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活动模式组织教学。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模块化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熟悉生活和学习技能,而且也能让学生知道它们之间充满着矛盾;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允许学生犯错误,而且也允许老师犯错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新奇感,让学生能提出问题或感到惊讶,要求学生用脑、心、手和所有感官方位地投入学习。模块化教学法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其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新。实践证明,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促使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等。

而现行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采取的是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的分离,学习的内容、大纲、教材及教学进度是“一刀切”,强调标准性。在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上,通常是以个人的卷面分数为标准,难以保证受教育者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模块化教学的开展,而实行化学学习的模块化教学则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二、高中化学模块化教学的设想

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减负增效,所以要实现模块化教学,必须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实施二次整理,做到归类,做到有的放矢。在教材和教学大纲上,我们要重点分析学情,结合教育的目标,对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实施整合,一些暂时没有实用价值的内容进行删减,减少无用功的出现。对于重点的知识内容,要给与足够的重视,采取适当的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其次,化学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门知识性和实验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和模块化等特点,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化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例如:可以将化学教学依次分为基础知识模块、知识提升模块、问题解决模块、情境问题处理模块、实际问题解析模块及能力拓展和知识创新模块等。再次,化学既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化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所以更应强调学生掌握学习的手段和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和更新知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之后,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的创新精神。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评价体系上,现在的化学考试虽然在笔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的操作,但仍没有跳出传统模式的框框,因为统一的考题,唯一的标准答案,一方面让学生讨厌或害怕,另外还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发挥出学生的能力。我们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既要考虑学生对每个模块的掌握情况,要考虑学生的进步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使用情况,看他能否将资源学为已用。总之考核形式要实现灵活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模块式教学篇3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教学改革;模块式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76-01

模块式教学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中已实行多年,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模块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突出了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式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划分小组。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控制小组成员的变量很多,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教师必须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学生的思想表现、各科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乃至交朋结友等都应心中有数.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如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相搭配,既有利于差生的转化,又有利于促进优等生的灵活变通,即所谓“教学相长”;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相搭配,在各自发挥其优势的情况下,相互学习,使认知风格“相互强化”。

(2)确定内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以便确定相应的任务。

(3)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

(4)学生实施。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师不能采取“放鸭式”不管。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的指挥、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是“指导者”学习伙伴“导航者”身份较为明显,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意义构建。

(5)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展示其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从模块的创建过程中可以看出,应用模块进行教学有如下特征:

(1)变化快,适应性强。由于模块是根据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而设置。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修改模块内容,可以增加或删除某些模块,可以更新模块。如计算机绘图模块,随着绘图应用软件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可以方便地更新之。

(2)便于组织教学。因为模块中,知识点是同类的,它有很好的共性。这样便于制作CAI课件,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知识结构与能力训练的整合性。应用模块式教学,打破了过去教学中的“条块”分割,使知识与能力训练科目得到合理的整合。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模块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相当重大,一是模块式教学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符合或接近现代变化的岗位能力与要求,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二是模块式教学便于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由于模块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方便地会同专业委员会,选择教学模块。三是教学组织上,以往设置某一门课程,内容多,针对性不强,而且课时少,讲授内容的选择主要由教师个人进行处理。而由于教师个体本身的局限性,很难处理得恰当。两者比较之,利弊显而易见。四是教学模块可以灵活地分解、修改、更新或删除。可谓“船小好调头”,所以,模块式教学更具有适应性。

在我系的所有专业中课堂式教学也存在诸多弊端,如学生往往知道了理论,但具体的实际操作却不会,往往一知半解,而采用模块式教学则能较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加之学院在实训方面的投入非常到位,我系在所有专业中均采用了模块式教学。采用模块式教学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学生多掌握了一项技能,就意味着学生多了一项就业的砝码。因此,模块式教学在我院应该深入推广和应用下去。

参考文献

[1] 刘美荣:高职实施机电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可行性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年 第2期

[2] 王言明:“模块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尝试;中国期刊网;2008.4

模块式教学篇4

高校设计素描教学主要涉及分析、理解材料、结构及美术等方面。而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在讲授所有知识的同时,提高课程效率。

(一)结构设计素描模块

通过结构设计素描模块深入分析物体的内部结构及其外部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透视空间表达线性。教师在此类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理解空间内在结构的培养,适当增加训练,强化其空间感。比如在绘制素描时,要求学生将客观的物象转换为空间,深入探究素描语言。客观上说设计素描是再现物质,并分析其自然形态、本质特征的重要手段,在了解物质表象特征的同时,深化其内在理解。

(二)具象明暗设计素描模块

具象明暗设计是伴随着传统素描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在描述物质细节问题的同时,诠释画家的情感。在分析物质的肌理、形态、形态等要素的同时进行写实,赋予物质象征意义,烘托画家的情感,诠释其心境。客观上说具象明暗设计创新了传统素描,打破了传统的画法,充分发挥画家的自主性,兼容各种绘画技巧。

(三)创意设计素描模块

画家在绘制素描时需要基于写实表达创意,在再现客观物象的同时,重组该形态,诠释画家思维方式。

1.装饰设计素描

这是基于传统素描完美呈现物质的形式,经加工处理赋予物质美感。从功能上分析,装饰设计素描兼具使用与欣赏价值,具有属性特征。通过各种方式展现装饰设计素描,且通常运用实体表达。在装饰设计建筑内外部时,为了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往往会使用雕梁画栋。在装饰设计各类服饰、陶瓷器皿时,可通过分析情境、环境,完美地呈现创意的美感。巧妙地运用变形的方式设计图案,并发挥夸张手法的作用,构建具有形式美的体系。

2.表现设计素描

同样的表现设计素描也是伴随着表现主义绘画的发展而发展的。德国率先兴起并流行强调融入情感的表现主义绘画。此类绘画强调运用夸张的手法,在艺术方面,其主要继承了表现主义绘画,所以此种语言表达方式具有感性的特点且可形成强大的冲击力。总之在艺术设计中,应基于各个领域巧妙地融入绘画艺术。

二、课堂结构模块化

(一)理论讲解模块

学生学习设计素描除了要学习技法外,还应该学习其观念,比如如何理解现代艺术,如何看待世界。当前高校普遍忽视理论的情况,仅强调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这是当代学生普遍缺乏理论基础的主要原因。同时学生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艺术熏陶不深刻,所以更加倾向于明暗塑造表现客观,而一旦碰到陌生的设计素描,则变得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教师应围绕重点进行设计素描理论的讲解,以各个模块教学重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尽量让整个课程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获取富有学术性的知识。学生普遍仅可从浅层面了解西方美术,所以讲解时应在尊重专业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讲解过于抽象。在课堂中理论讲解无疑是最重要的,具有启发思维的作用,可让学生结合理论进行绘画。

(二)实践模块

“设计素描教学”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脑、手、眼,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辨能力。教师可从宏观的层面设计课程内容,并针对各个阶段的特点选择所需要表达的物体。在具体选择物体时应科学把握所选物体对学生的难易程度,在保证其训练效果的同时,应保证实践模块具有一定趣味性、前瞻性。绘画需要全面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启示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刻挖掘其创作灵感。比如借助富有创意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得到启发。无论何时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其个性化发展,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充分表达其创意。教师切忌轻易否定学生,而是应该以认可、鼓励的方式支持学生,让学生形成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

(三)讲评、评价模块

讲评,即总结阶段性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欣赏、鉴别能力,激发想象力。在讲评前首先应认真倾听设计思路,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教师最后讲评学生作品内容,评价作品好坏。通过讲评能够有效、直接地提升学生的设计欣赏水平。师生共同评定成绩,要求学生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合理设定教师评定成绩的百分比,并以学生评定的平均值作为学生作业成绩。对于学生而言,参与评定其他同学的成绩,在学会赏析作品的同时,检阅自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鉴赏能力。

三、结语

教师可巧妙地结合内容模块化教学法开展设计素描教学,强化教学核心,有序讲解各项内容。此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自行整合知识,有效衔接各环节。学生经过模块化教学后,可全面提高理解艺术造型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模块式教学篇5

本文在分析单元模块式教学实践特点和设计特性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模块教学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究性反思,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模块教学;思考

单元模块式教学的运用,既能够引起教师对各个单元教学重点内容的重视,同时也能够让教师逐渐的依照单元计划来进行教学。而对于学生来讲,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或者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不会迷惘,这对日常的预习与复习都有一定的益处。

一、单元模块式教学实践的特点

1.全局性

单元模块式教学是将小学数学教学整体化,各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并且不是简单的相加。传统的数学教学单元是将知识点孤立化,每节课的内容单独存在,忽略了内在的知识结构,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性不高,考虑问题欠佳。单元模块式教学正是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的探索,要从整体上对知识点进行设计和把握,以全局观念统揽,明确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2.计划性

单元模块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强调单元规划的教学,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分析本单元内容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乃至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数。②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布局,了解课标对本单元知识的要求和目标定位。③深入细致的研究每一课时的内容,包括学生学情中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等情况,并确定新课和练习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课时比例,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3.联结性

小学数学的单元模块化就是要立足整体,抓中每个单元,突出重点难点,做好联结,构建整体知识框架,使学生学习更为系统,有条不紊,深入浅出,融会贯通。

4.主体性

小学数学单元模块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知识体验的基础,要在学生熟知的基础上对知识点加固,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围绕学生的需要,围绕塑造学生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尊重客观条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对学生内驱力的激发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二、单元模块式教学实践的设计特性

1.模块化

该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单元模块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先关注某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然后就该体系下数学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类化研究,或者是就其某一单元内部知识的衔接和递进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新课程教学标准将西师版的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了四个体系,即数和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和几何、综合与实践。其中,每一个体系都具有自己的具体内容,并且相对独立。因此,教师在对其中的一个体系进行课程教学编排时,应该按照起始课―后续新授课―练习课―反思性复习课的流程进行教学。

2.综合性

该模式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将各类型的教学要素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功能进行有效的整合,用整体性和联系性的观念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并且,从模块化教学的本质来看,其综合性和相对独立性较强,同时,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可以依次展开单元具体内容间的递进关系,使单元模块设计的类型更加多样化,体现出较强的数学逻辑性,从而使设计出的单元组织形式更加立体,具有交叉感,呈现网络状。

三、小学数学单元模块式教学实践策略

1.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

单元模块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整个课本进行了解,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至少要对讲解的单元完全了解,找到教学重点与难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在进行单元模块式教学设计时,要以全面考虑为基础,以整体性设计为原则。单元模块式教学模式注重整体性,只有整体功能超过了部分功能,教学效果才能够突显出来。

2.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教学活动讲究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与学生勤加沟通,掌握学生彼此之间的差异性,依据这些差异进行单元模块式教学设定,尤其是对于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设定好解决方案,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比如有关可能性的教学内容中,在进行这一节讲解之前,教师完全可以与学生进行预先的沟通,了解一下学生对于可能性存在着的误区,比如有些学生会混淆频率与概率之间的概念,还有些学生对可能性的问题理解并不深入,无法将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有侧重的讲解这些问题,不至于使学生继续迷惑。该章节的重点是利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问题,这样就与前几章节所学的分数问题联系起来。教师预先就需要准备好硬币等教学工具,通过抛硬币的方式,记录下硬币的正反面。教师与学生通过不断的试验,引出如何利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

3.教师要掌握教学节奏,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教学方案已经设计好,课堂教学也都是按照教学设计方案来进行教学,但是教学设计方案不可能完全预料到课堂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面对这些突况,教师要能够捕捉这其中利于教学的信息,并且将这些教学信息记录下来,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这样一来,教学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虽然小学数学的整本教科书并没有几个单元,在进行单元模块式教学时看似并不困难,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每个单元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却比较多,而且还有些新的知识在不断的融入其中,还有些知识在进行删减,因此教师在课下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更需要在课堂之上积累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够灵活处理每一个模块的知识内容。例如在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有一个章节是关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在最初阶段,很多学生都认为长方体顶点应该是角。面对这样以一个问题,教师预先没有设想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拿着长方体模型,来告诉学生长方体的顶点是三条边长交叉的点,而角则是另一个概念,同时教师还要求学生自己来找角。这样学生就能够区分出什么是角,什么是点。这一教学小插曲,完全可以成为日后教学资料。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模块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大家.2011,(17).

[2]王敏勤.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07,(06).

模块式教学篇6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迫使我们急需对我国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反应。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深入地研究,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以就业为导向,以幼儿教师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根据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学前教育课程,组织实用教材,建构实习实训基地,以实习实训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顺应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本质,使模块式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之一。

一、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背景

当前我国学者对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者较少,并且鲜有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缺少对教学模式相配套的课程开发程序、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内容的系统研究。二对国外教学模式理论的论述,缺乏对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使得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案例、教学实例研究过少。三是虽然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缺乏对我国学前教育现实需要的考虑,实践起来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意义并不大。理论研究者少,实践层面更缺乏科学、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实用教材。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材大部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对职业发展需求缺乏关注。

二、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方向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弊端,笔者所在的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讨研究、运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并取得显著效果和初步成果。主要做法是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现行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梳理的基础上,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改革为个案,采用国际先进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可供选择的模块课程教学的形式具体化,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在课程目标(知识、技能、态度领域)、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期通过一个专业的模块式教学模式构建,抽象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可资借鉴的、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特色的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模式。

三、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主要环节

一个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首先必需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国情,从“幼教师资调查与分析、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环节,做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模式分为五个环节,具有周期循环提高的特点,称之为“五环节周期循环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环节。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政策,调查幼教市场需求,正确作出模块设置的决定;二是模块设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幼教市场人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方式、学制等。

第二环节: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环节。经过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确定了开设的模块,就需要研究模块培养目标。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进行培养目标专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分析。

第三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包括开发教学软环境和开发教学硬环境两方面内容。软环境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课程标准的规范制定及执行,教材的选用以及校本教程的开发。开发教学硬环境主要是指教学实训室的开发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第四环节:教学实施与管理环节。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部分:一是入学水平测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面试环节必须通过普通话口语表达测试;二是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制定幼儿教师口语的教学计划;三是实施教学计划,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计划;四是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定,这是模式化教学成果的考量与展示。

第五环节:教学评价与考核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环节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证模式的顺利运行和周期提高。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四、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构建模块

深入研究幼儿教师课程模块,建立科学、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块。教学模块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职业口语训练三个模块,为了模块的可操作性,整合这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能力和情感,确定教学目标及内容,从而进行口语模块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研究,将模块细化为语音训练、朗读、说话、讲故事、幼儿教师教育口语、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等六个项目内容。见模块表一

同时,着手对口语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的研究,体现在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生动化、专项化、应用化和系统化这四个方面。口语模块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口语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最后,从设定多元性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及同行评价,学生及考试评价这几个方面幼儿教师口语模块教学进行评估与反馈的研究。见评价表二及评价表三

五、实施效果

我国的课程模块化教学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课程模块化教学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进步中。这种模式化教学方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将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放在首位,课堂可操作性强,并且教学效果显著。徐州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100%,在幼儿园受到单位的好评,这得益于科学的培养模式锻造了学生完备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唐保华.模块式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0).

[2]李梅,康国初等.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5,(01).

[3]张海霞,李俊武.模块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圈,2007,(17).

[4]姚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3).

[5]寿祖平.解析德国“双元制”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35).

[6]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邓泽民,陈庆合,郭化林.借鉴CBE理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模式[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8]乔以斯韦尔著.教学模式(BrueeloylelMarshaweil.models of teaehing),节选自丁证霖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9]冯克诚,西尔袅.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10]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模块式教学篇7

关键词:篮球教学;板块式;分段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深入改革体育院校教学计划,篮球普修课教学时数越来越少,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实验方案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除了教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传授给学生基本技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转向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内容进行全面拓展,对篮球技能进行巩固和提高,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

实验方案的设计:我们优化组合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安排顺序,将教学目标分项学分制应用到各个教学阶段和教学板块中,以此来对教学成效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检验。我们结合具体情况,划分了两个教学阶段,第一个阶段有两个教学模块,分别是基本技术教学、组合技术与简单技术教学,两者的教学目标分别是让学生对篮球主要技术动作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和能够对多个动作组合以及多人战术配合进行掌握,成功应用;第二个阶段包括三个模块,分别是竞技能力培养,它的教学目标是对全队战术进行学习,更好地运用战术,提高比赛能力;竞赛组织裁判能力培养,教学目标是对竞赛组织的基本方法和知识进行学习掌握,能够对规则和裁判法进行运用,可以担任现场裁判;基本教学能力培养,它的教学目标是对主要技术动作的教学步骤和方法进行掌握,可以对篮球教案进行编写。

二、实验方案的实施

将本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的150名学生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每轮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数量,保证在60人左右,然后随机对学生进行划分,每一个班级划分为三个教学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每一个教学小组都需要有三个老师来负责。当到了第二阶段,对于实验班的教师来讲,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来对某个板块的教学进行负责,然后在各个板块轮换三个小组的学生。完成了每一个版块的教学之后,结合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果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获得相应的分数,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教学板块。在第二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有学生能够提前达到相关的教学目标,并且都获取到基本学分,那么就可以加入到其他板块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完成本课程的结业考核,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对全部学分进行获取。

三、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

我们结合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以及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将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应用了进来;教学的核心定义为反馈和校正,将差生以及中等生作为教学的重点对象,将技术动作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及时告知评价结果,结合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来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确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将多媒体教学法应用了进来,综合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教学内容,更好地进行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这样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促使教学的知识信息内容得到丰富。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实验班在技术评定、能力评定以及综合成绩方面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通过板块式、分段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目标,促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可以对教和学的相互关系进行有效处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动作,提高其整体水平。通过板块式、分段教学的应用,与篮球普修课教学特点相适应,结合本班级的具体情况,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进来,有机结合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更加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和矫正。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普修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一系列的弊端,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那么就可以结合篮球普修课的特点,将板块式、分段教学模式应用进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红.高校篮球教学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6):123-125.

模块式教学篇8

关键词:高职数学;模块式教学;职业能力

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数学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而同时又发展迅猛,在教学方面还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做题复习考试,教学内容都是一些老面孔,与专业结合不密切。这与当前高职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严重不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育观念落后,难以适应时展传统数学教育观以“知识本位”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专业需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要求教学内容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服务专业、注重应用、更新计算技术、全面育人”的特点和要求。因此,教育观念应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

教学内容陈旧,难以满足专业需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各院校都加强了专业教学建设,增加了大量专业实训,压缩了基础课教学时数,这就造成了数学课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同时,在课程体系上过多考虑数学学科的完整性,在教学内容上满足于逻辑上的严谨、计算上的精确,面面俱到,脱离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性功能不足。因此研究各专业对数学的需求,更好地与专业相衔接,进行工科、经管类、信息类等专业模块教学势在必行,创新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刻不容缓,为此应进行必要的探索研究,以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学,更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不容乐观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质量急剧下降,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更是薄弱,很大一部分学。觉得学数学就是为了考试,是没得选择的无奈之举,以后根本用不上。基础本身就不好再加上这种消极的态度,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大学的学习毕竟不同于高中,使得很多学生不会学习,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建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进行专业模块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技术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所以,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要体现“服务专业、注重应用、更新计算技术、全面育人”的特点和要求,为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为此,应将高职数学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以及应用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由一元微积分和数学实验组成;专业基础模块包括多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向量和空间几何、级数、布尔代数以及线性代数和概率;应用拓展模块主要是用数学建模案例来反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强调应用性。工科、经管类、信息类三大类结合调研进行合理选块。工科教学的专业模块为多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以及线性代数等;经济管理类专业模块为二元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等;信息类的专业模块为布尔代数、矩阵行列式、概率、图论基础等。

加强高职数学与专业课的联系 实施模块式教学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数学教师对高职各专业知识了解有限,与专业教师缺乏沟通,且不同专业又有着不同的问题,为此数学教师必须去面对专业知识问题,认真听取专业教师对数学课程、内容、范围的要求和建议,针对不同专业搜集相关典型案例,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依据。例如,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少接触到曲线的凹凸性及函数图形的描绘、变力作功、液体静压力等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来学习这些内容,而要把重点放在今后工作中经常接触的单利、复利、税收、最小投入、最大收益、最佳方案等知识点上,这样更实用、更有价值。而线性代数与计算机原理有直接的联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把这方面的知识作为重点。同时,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作为例题、习题讲解和练习,对内容拓宽和深化,强调知识应用可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反复学习,学生得以反复记忆,进而熟练掌握,这更有利于所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其岗位职责,为用人单位创造良好效益。让学生看到学习数学能够应用于实际,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到:

1.由传统的“面向定义”转变为“面向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问题驱动教学。删去那些繁琐的计算与复杂的推理过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加强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自觉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职业能力。例如,函数作为过渡性衔接内容可少讲,只需重点介绍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等,空间解析几何是多元函数微分学的预备知识,加之学生在中学已接触过,可略讲;导数与微分中重点介绍导数,微分则利用导数即微商这一关键点略讲。

2.教师应有意识地收集与各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尽可能多地将数学与工程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军事学等领域联系起来,展现高等数学的巨大魅力。例如,在生活实际中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是比较难的,在介绍微分方程时可以举抵押贷款买车买房问题、人口增长等多个例子。这些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的巨大作用,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最新前沿动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3.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课程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方法加以阐述,例如类比、演绎、递推、构造、换元、化归、建模等方法,这对深化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就拿建模来说,一切数学概念和知识都是从现实世界的各种模型中抽象出来的,利用建模思想进行教学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也强调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再引入概念和方法。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中贯彻建模思想,应强调量的差异,应举更多有实际意义的例子,贯彻数学建模思想,是将解决问题思想贯彻到每个环节,而不只是用做某些部分的引入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资源。例如使用讲义课件、网上答疑、题库、数学软件、数学文化、数学论坛等,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有很大的促进。而且网络教学可随时进行,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避免选修课与必修课在上课时间上可能出现的冲突,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提优补弱。网络技术促进了教学的自主化、互动化,使数学教学更现代化,更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一种崭新的教学元素,这种教学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特别是涉及图形教学,它富有动感。像定积分的概念教学时,用多媒体可以清晰地观察出分割、取近似等每一步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接受。但有了多媒体,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应用,像求导、积分等计算用传统的“黑板+粉笔”,学生更能明白解题的思路、过程。总而言之,要合理选择,两者结合,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数学软件 高职现有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在教师讲解后学生反复练习、训练,对学生而言其实是一种浪费。一是学生就业后用到纯数学的知识很少,用到的只是数学的精神、思维方法等;二是在信息时代,大量的数学计算、画图等用手工操作太费时费力,而用数学软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要详细介绍教学所使用的软件Mathematica和Matlab,把运用数学软件包求解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软件求导数、积分、解微分方程等复杂的运算。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可以达到使学生由“学数学”向“用数学”的转变,更新计算技术,减少大量的繁琐计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应用能力。

全面改革考试评价方式

模块式教学篇9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1嵌入式系统模块化教学设计思路

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教学模式改革涉及嵌入式课程体系的设置、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开展、综合设计与学生工程实训等方面,教学体系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设计与验证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驱动程序设计能力为导向,构建精讲多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知识体系。

1.1合理设置分层培养教学环节

嵌入式教学设计中体现分层次培养环节。在教学中可按照人才培养分类,分层次进行嵌入式人才培养:一是以面向应用为主,培养学生能够针对某个具体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进行应用开发的能力,这属于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基本层次,培养嵌入式应用软件人才;二是培养的学生能够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平台设计和开发,具有综合系统开发和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软件、硬件设计开发能力[2]。

1.2优化课程结构和创新教学内容

以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度为导向,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嵌入式系统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做到课程结构“任务模块化”、课程模块“动态组合化”;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实际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具体方法:(1)对于初级嵌入式系统各模块按统一模式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嵌入式软硬件结合的理解;(2)通过函数封装等技术对外设、接口设置和操作进行模块化设计,如在以NXP单片机为核心的初级嵌入式系统上,进行硬件和软件模块化教学设计;(3)针对实践教学环节,保持课程实验课之外,进一步加强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加强独立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部分章节采用讨论式教学,老师引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设计。在不断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灵活、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的提高。结束时,老师对设计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较复杂的设计,这样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嵌入式系统模块化教学具体设计方案

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构建贯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实践教学”等教学理念,模块化教学设计具体如下。

2.1精细划分实验课程功能单元

嵌入式系统课程因其自身特点,目前理论课按照不同的功能单元进行教学,相应地实验系统也按功能单元进行划分,但大多数实验系统是采用最小系统板加底板形式的实验箱,不易扩展和携带。笔者曾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嵌入式实验系统的“口袋化”方案,即把整个实验平台分为最小系统板、输入输出单元板和交互接口板三块,方便学生携带和课后学习演练。细化初级嵌入式课程的实验系统,尽可能划分成不可再分割的基本功能模块,如单片机与电脑的异步串行通信模块,制作以MAX232为核心的电路板,配有单片机和电脑数据接口以及电源接口;继电器模块,制作以继电器为核心的小电路板,配有单片机开关信号接口和继电器开合线路接口;最小系统板则根据所连的模块分别给出各模块的数据接口。按功能需求连接需要配置的模块,进行可裁剪式的硬件设计。对不同的功能模块在软件上按照模式设置、数据读写操作进行封装。教学上按照功能原理、操作接口和应用进行解析。课堂教学上,不同功能的模块可按原理、操作、应用这种模式讲解,便于学生归纳学习理解。理论课讲解之后可以随即分发最小系统板和相应的硬件模块,实现理论讲授、实验演练的“一堂化”,让学生能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当堂消化,提高学习和运用效率[3]。

2.2设计嵌入式实验系统的模块化平台

嵌入式实验系统教学中努力做到硬件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一方面便于后续系统的扩展与升级,另一方面方便与其他嵌入式实验系统相融合。模块化平台设计体现易扩展性和可裁剪性,一方面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统一培训,另一方面便于学生根据功能需求裁剪模块,直接进行插件式、积木式系统搭建与实现,便于学生进行创新创意类的竞赛或项目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系统搭建实现效率、培养创新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具体步骤如下。(1)各硬件模块的调用与规范化接口设计。各规范化硬件模块接口设计包括:I/O接口模块中的拨码开关、小键盘、LED显示灯、液晶显示、蜂鸣器等各组件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模拟电路预处理模块、片外A/D模块与D/A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等;通信模块:SCI、I2C、SPI各通信接口电路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以及常用无线通信模块的接口规范化设计;中转模块:各种电平转换接口模块、驱动隔离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存储模块:常用片外存储设备的接口设计等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等[4]。(2)相应功能模块的运行模式初始化设置和读写操作函数化封装,并配以与该功能模块对应的各硬件模块的调用实例,如多路通用I/O口模块初始化函数、读写操作函数,与之对应的拨码开关、继电器、小键盘、LED显示等模块的调用实例等。(3)撰写硬件模块功能原理和接口操作手册。在进行各功能模块软件设计时,需详细撰写各模块功能原理、读写操作原理、函数封装说明、调用手册及对应各硬件模块的调用实例说明。以智能车模块化平台设计为例:首先设计硬件电路的各个功能模块,然后编写软件模块化功能代码,最后实现整个实验平台的开发与调试,起到学生理论实践“一堂化”的效果[5]。首先是驱动电路设计,智能驱动采用L298N芯片,通过I/O口与STM32嵌入式处理器相连接,采用TLP521光藕隔离器技术,防止电机运行对嵌入式处理器及其他功能模块产生电磁干扰;其次是硬件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板PCB图绘制、硬件电路元件的焊接、调试等;最后是软件代码编写,按照模块化设计,每个控制模块的软件代码设计成相互独立的头文件,主要包括LED流水灯、蜂鸣器、按键、A/D转换、串口通信、DS18B20、显示屏、智能小车、WiFi模块等单元的测试程序[6]。测试程序相互独立,既能够单独控制某个功能模块,也能相互融合实现复杂的功能控制。在设计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更多工作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一堂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综合应用的能力。

模块式教学篇10

关键词:模块;课题;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15301

1模块和课题的设置

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级别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根据技工院校的教学特点将教学计划按“三段式”模式制定,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及综合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其中文化基础课程模块实行传统教学(第一阶段),专业课程模块实行模块式的一体化教学(第二阶段),综合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实行校企联合式教学,即学生到企业顶岗学习,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第三阶段)。

专业课教学模块的设置必须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企业用户的需要。如维修电工专业(中级)专业课程可编为九个模块:钳工基本技能模块、电工基本技能模块、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模块、电子技术应用模块、电动机模块、变压器模块、供配电模块、常用生产机械电气线路故障检修模块、电动机自动调速模块、PLC控制技术模块。

课题的设置必须符合模块的教学目标和特点。有的按“模块——课题——分课题”的形式设置,如电动机基本控制线模块中的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设分课题一: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分课题二: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分课题三:绕线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等。有的按“模块——课题”的形式设置,如电动机模块设课题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拆装;课题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课题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和维护;课题四: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重绕等。

2编制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校内教材

传统教材没有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一体化,不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学校要根据技工院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编写模块式的一体化教学校内教材。编写模块式的一体化教学校内教材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一体化教学教材应突破传统教材重视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课程体系,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合理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适当降低专业理论的难点,突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

(2)以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实现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相结合,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的编写方式导入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多地在教材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4)力要使教材内容涵盖有关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5)编制一体化教学校内教材,应按模块编制,独立成册。

3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能讲会做,因此,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具有较熟练的操作技能。为培养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应专门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可采取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利用假期组织全部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或每学期抽调部分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操作技能。

(2)利用假期组织全部专业理论课教师到校实习厂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

(3)对于教师紧,又是两个教师共同完成一个班级教学任务的学校,可采取一个班级配一名专业理论课教师和一名实习指导教师的方式,由学校组织两名教师签定互培协议,让两名教师互相培训,共同提高。互相培训要有培训计划和目标,学期结束由学校组织考核,对于效果显著的教师进行奖励。

(4)组织实习指导教师有计划地自学或参加各类学校的学习和培训,以提高专业理论知识。

(5)学校还应要求专业理论课教师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取得高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实习指导教师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取得本专业大专以上的学历。

(6)在建设师资队伍过程中,学校还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任教。

(7)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有关政策,从制度上、政策导向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4一体化教学环境的准备

(1)教室。一体化教学的教室里要布置黑板、多媒体等理论教学设施,又要布置技能训练用的工位、设备、器具等技能训练设施。教室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工位,摆放设备、元件、器材和工具等。

(2)工位。不同专业、不同模块、不同课题的工位有不同的设置,总的说来是以满足训练为原则。如维修电工专

作者简介:童峰(1981-),男,工程硕士,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航运物流系学生管理副主任,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相关的教学。业的钳工基本技能模块、电工基本技能模块、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安装模块、电子技术应用模块等,设一人一个工位比较好,而常用生产机械电气线路故障检修模块和电动机模块设两个人一个工位比较好。

(3)设备及元件。设备及元件要符合专业及模块的特点,其技术方面要满足训练目标的要求,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其数量要能满足学生的训练需要。

5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

5.1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教学质量评价,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评价三个重要因素。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品德、人格等状况作出诊断,以求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思想品德水平;另一个是对一体化教学过程诸因素的组合及教学效果状况进行评判,以求了解教师对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等情况。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的项目包括如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偏重于:(1)教学目标的明确程度与达成程度;(2)讲授和训练内容的科学性;(3)对教材重点和难点与关键的处理;(4)课堂作业的分量与难易程度。

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评价的重点是教学方法,同时也包括与之相关的因素:(1)方法的启发性;(2)学生技能操作的机会;(3)照顾个性差异;(4)对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指导;(5)教学语言、示范与板书;(6)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体化。

课堂结构。课堂结构评价主要是评价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技校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否符合一体化职业教学的特点。具体有:(1)教学环节的设计;(2)对学生认知结构和技能结构的组织;(3)讲授与训练;(4)教学时间分配。

课堂管理。课堂管理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有所侧重。具体有:(1)教学进程经济、合理;(2)对学生要求严而不死;(3)正确评价学生;(4)课堂气氛活而不乱;(5)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分合有序,合而不乱。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评价有:(1)课时计划完成情况;(2)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3)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学生的劳动品质和思想素质、(5)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5.2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具有的操作技能主要由学校和鉴定机构通过测验、考试、鉴定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可按模块进行,模块总成绩可由技能平时成绩、技能考试成绩、理论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其权重分别为20、40、15、25。

6结语

根据我院的试行,技工院校推行模块式的一体化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好处。抓好模块式的一体化教学,要注重教学模块和课题的开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以及一体化教学校内教材的编制;要有先进的设备、元件及足够的器材、工具作保障;更要注重对一体化教学质量的评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