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7:04:02

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范文篇1

一、模块化教学法的定义

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可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模块化教学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分析和反思目前中职的酒店英语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容易偏向从语言到语言的教学,缺乏酒店行业英语背景知识和酒店工作场景的语言语境再现。而当前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差,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生活经历和阅历比较少,对于酒店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缺乏了解,加上理解能力有限,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过于抽象;对于酒店英语课程的这些理论知识,无论酒店英语课程的授课老师如何的旁征博引,系统深入浅出地讲授,中职学生都很难完全理解,即便有部分特别勤奋、努力、记性好的学生靠死记硬背能够一时记得,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更不用说将知识运用于酒店的实际工作了。可见传统教学方式并不利于让学生很好的吸收和运用知识。而模块教学在课程内容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和岗位技能的获取。由于模块式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鲜明特色,相对于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来说,按酒店实际的岗位划分模块的学习对中职学生还是有较大的吸引力。在按酒店岗位划分模块的技能学习中通过授课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扮演酒店工作岗位的各个角色进行学习和演练,让学生从中获取掌握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模块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划分模块的标准以酒店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酒店某个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将各模块有机地联系起来。划分模块的过程中,突出酒店岗位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今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促使学生为了学习技能主动地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把基本的理论知识融合到技能学习中。

2、按酒店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为依据划分的教学模块先按酒店的工作岗位将教材内容划分为三个大模块,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再围绕酒店某一特定的工作内容整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小模块。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在某个工作主题统筹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按酒店工作岗位划分的模块见下表:

3、模块教学对教材的要求当前的酒店英语教材,从中职到本科都已经有一系列比较成熟、全面的教材,但大部分教材都是基于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编写,没有适合模块教学要求的教材。按酒店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为依据划分单元模块的教材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教材仍按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编写,偏重理论知识,缺乏酒店行业英语背景知识和酒店工作场景的语言语境再现,未体现对学生酒店实际工作所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教材建设是酒店英语课程模块教学改革中最艰难的任务。因此,要能够真正实施模块教学,必须要加强模块式教学的教材开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用的酒店英语课程的教材应按酒店岗位来划分单元,以重视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体现酒店职业特色,重基础知识、重知识应用、重技能训练、重能力的培养。所选的教材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设计与酒店各岗位英语相对应的教学项目,充分体现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中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组织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师自编教材或根据所使用的教材编写配套的模块技能训练教材。无论自编教材还是根据所使用的教材编写配套的技能训练教材都应该遵循以下几点:①教材内容应按酒店各岗位进行模块划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会带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②每一模块的教材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每个单元材料内容的安排应以酒店各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为标准,所涉及的词汇、语法、文化背景、话题、内容应该与酒店岗位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教材的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使之既能促进基础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的时代社会特性要求。④教材内容既要有学生在岗位工作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应过分地追求“大、全、深”具有极强的职业导向性。

4、模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建立教师定期到酒店实践的机制,通过学校组织教师到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主要酒店工作部门轮岗工作、挂职实践的方法,增加教师酒店岗位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了解酒店的运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教师通过到酒店各部门各岗位实践,充分了解按岗位划分的各教学模块所需的教学内容,积累各教学模块所需知识和案例,丰富各模块的教学内容,且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运用的需要。

5、模块考评——理论实践相结合传统的考核办法是: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的70%。这种考核办法可以说是由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决定了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这种考核办法未能很好地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当采用模块教学法时,考核方式可以进行以下改革:首先是考核内容模块化,把每一模块作为考核单元,每一个模块均给出相应的考核成绩;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论与技能的双项考核,考核包括每一个模块内容的理论与技能的双向考核,考核力求全面;最后,学生的期末总成绩由各个模块成绩构成,每个模块成绩所占的比例有该模块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来决定。

模块教学范文篇2

科学编制会计校内实训教材

截至目前为止,市面上已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会计实训教材。细观这些会计实训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会计实训教材仅注重会计核算,并未将其和企业会计实务有效对接起来。再加上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在具体的核算、税费及科目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可以说,高职院校原本的会计校内实训教材已然无法真正切实有效地适应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已然不适应于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因此,为更好适应新会计准则下的高职院校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我们必须科学编制会计校内实训教材。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本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对企业进行深入走访和调查,了解企业的具体会计实务情况。在此基础上,再依据新会计准则编写会计校内实训教材,不断提升会计校内实训教材的仿真度。会计校内实训教材编写完毕后,便可依据会计校内实训教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不断培养本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加深本校会计专业学生对新会计准则的了解。更适应于新会计准则的校内实训教材,更利于高职院校教师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校内实训,更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会计校内实训模块的教学质量。

加强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予以支持。有了完善的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后,教师便可更加有效地实施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让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更适应于新会计准则。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校内实训教学设施不完善;(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此种现实情况的存在不利于提升新会计准则下高职院校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种情况,建议高职院校大力加强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具备如下功能:(1)会计基本技能培训功能;(2)综合能力培训功能;(3)预就业功能。在具体的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设立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设立会计岗位业务实训室,建立多功能会计信息化综合模拟实训室。除此之外,还应切实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待会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毕后,教师便可更加有效地组织开展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让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更适应于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与发展。

积极改变传统实训教学方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的会计校内实训教学均不同程度上存在如下问题:(1)教学课程设置脱离实际;(2)教学的组织脱离情境;(3)教学的团队建设不足。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校内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会计校内实训教学的质量。为更好提升新会计准则下高职院校会计校内实训模块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切实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及多媒体教学法等诸多现代教学方法。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1)对新会计准则的应变能力;(2)对新会计准则的实训操作能力;(3)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等。

模块教学评价体系的人性化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的会计校内实训模块化教学可以使得会计专业学生每接受一次模块实训便可以掌握一项新的专业岗位技能。会计校内实训模块教学不仅需要教学方式的转变,更需要切实转变传统的校内实训教学评价方式。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下的高职院校会计校内实训模块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呈现出更多的人性化特点。所以,对传统的评价方式必须要适当做出改变,进而构建出一个更为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在高职院校实施会计校内实训的模块化教学以前,大多数学校仅以课程为评价单位。实施模块化教学之后,应以模块为评价单位。在此基础上,应让会计校内实训模块的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切实突出会计专业岗位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构建的模块化评价体系应更适应于会计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此种教学评价不会因为学生一两次考试的不合格,而让学生在整个模块学习中成绩不合格。此种评价体系更为人性化,也不会挫伤学生的校内实训模块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在会计校内实训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应切实依据具体模块的不同特点,积极运用分块分时的考核方式。应彻底改变以往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的特点,应切实改变传统考核方式轻技能而重理论的弊端。

模块教学范文篇3

这是每位高中新课程老师都会碰到的问题。有的活动模块探究起来比较耗时,课堂时间与教学进度存在严重的矛盾。更严重的是有时花了时间却没有取得好效益。其实活动是可以选择的,教学不在于活动的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质量,提高45分钟的探究活动的效率是目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总之,地理活动模块渗透了一些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些“核心能力”是支撑着地理新课堂知识体系的骨架。因此,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进行“核心能力”的训练,是教师在活动模块教学中应重点对待的首要问题。

二、地理教材中活动模块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活动模块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个种类。

(一)思考活动模块

往往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巩固,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其教学策略如下:1.营造心理气氛,发挥情感作用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对学生的情绪及情感体验不关心,因而引起了学生的困惑与沉闷。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师生在理性和情绪等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因此课堂间的人际关系必须既作为教学手段又作为教学目的来思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状态之中,要多使用激励性评价,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和启动学生的激情,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2.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思考,建立思维线索上课如果照本宣科,沉闷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激发,思维得不到开发,因此上课可以通过情境的变换,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时,学生能够轻松的脱口而出,但如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如果角度变小,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及南北半球气压带和农作物的分布将如何变化?通过设问条件的变化,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思路也得到拓宽。3.剖析地理规律和原理,养成思维习惯高中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如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等等。要学会规律提炼。文综高考重视知识的因果关系,突出原因分析,以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原理剖析。

(二)探究类活动模块

往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和了解的情况,或者结合某一案例进行分析探究,有些题目教师在课前就要预先进行布置,许多题目最终的答案可能具有多样性,但一些题目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重树观念。如必修一第24页活动问题:要建立月球基地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学生借助现有的学习材料和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和老师,同学密切合作,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通过观察,列表,比较等方法获取新知识,新思想,进而归纳概括出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特点,提高自身素养。

(三)实践活动模块

模块教学范文篇4

一、及措置理论常识不成或缺

在整个职业教育中,相对于学生以前在初中或者高中阶所受到的教育,其教学标的目的和教学目的已发生根柢性转变。学生的教学目的由单一的理论教学向实践与理论并重成长,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脱手能力。但在职业教育中,学生普遍很轻易轻忽理论常识的主要性,融而对实习下场发生较年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一手抓理论,一手抓实践”,而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今世职业教育规模中,各个职校的实习硬件设备与理想中实习所需设备有很年夜的差距,事实下场黉舍不是工场,而且在黉舍进修的1~2年时刻里,实习的时刻不多,而且都是最根基的零件加工,学生操作使得谙练度提高有限。但黉舍有着雄厚的理论教学力量和精采的教学手段及空气,在教授学心理论常识方面具有怪异的优势,与此相反,工场有着优异的实践平台,但却缺乏有用、系统的理论教学手段,若能将两者连系起来,在校内,经由过程实践加理论的教学体例,其根柢使命是使学生经由过程实践更好的把握理论常识,并互相映证,让学生经由过程实践理解理论。在学生进入工场后,又可以所学理论常识来指导实践。这是一个相辅相承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找正自己的位置,年夜白自己的教学重点。

二、注重培育学生的乐趣,指导学生进修

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泛博学生年夜都基本常识较为亏弱,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一样,教学目的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教学内容与之前所履历的教育截然分歧,而这种分歧的教学内容很轻易引起学生的好奇莫若能叫这种好进行指导,使其转换为乐趣,那么教会对往后的教学工作发生深远的影响,年夜年夜地减轻了教学压力和教学难度。因为学生已从被动的接管,改酿成了一种自动的领受,成为了一种需要。车工对于刚踏入职校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完全目生的规模,这种专业对于以前的初、高中阶段的常识所需甚少,但对于职校中所进修的相关专业常识要求斗劲高,是以在车工专业刚起头时,所有学生都在统一条理上,这就具备了一个公允的竞争情形,经由过程乐趣喜欢上车工,而,经由过程彼此竞争又可进行更深条理、更高难度的试探,同时对车工的乐趣又可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常识的乐趣,如机械制图、公役、工艺等课程。

三、模块化教学,逐次分明

在车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课时的放置必需合理、主次分明,充实考虑常识成分的转变,做好常识的整合与延长,以便于优化教学思绪,增强常识教授的系统性、周全性。整个常识教学的过程不是机械的,而是开放的、矫捷的。车工的教学常识点不多,其首要搜罗车削外圆、台阶、锥度、螺纹、深孔加工及道具的刃磨等,但其相关的常识却包含万象。在进行一个常识点的教学时,可以对其进行拓展,例如。螺纹的加工,这是一个复杂的常识系统,而针对中等职业手艺的教学要求而言,把握根基的工艺及加工体例已达到教学目的,但有选择的对相关常识的介绍确长短常需要的,此时就应该对常识的难易水平和学生的接管能力有很好的把握,太深邃了轻易使学生感应思疑,相反,太简单了又达不到教学目的,须将常识分为若干阶段,有打算,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

四、统筹放置,合理操作有限的教育资本,达到教学目的

针对我校车工专业的学生人数及响应的实习场规模,实习器材的缺乏已成为当前车工教学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车工是一个实作要求斗劲强的专业,所有的理论常识必需经由过程实践才能完全把握,所以合理有用的操作车工实习资本是车工教学功效能够获得保证的主要身分,鉴于以上情形,可对全班进行分组。每次实习时可对零件的车削和刀具的刃磨同时进行练习,以求最年夜化的教学功效。而且在小组内可进行谈判、研究、彼此指导、进修,更有利于学生对车工专业常识的把握。

五、平安问题是车工教学的根柢

模块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分层教学汽修专业教学计划分层课堂教学分层模块

模块教学是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模块教学适应了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了学生今后参加汽车维修工作的要求。但在行模块教学时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如何能让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掌握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汽修专业的学生基础差,而且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多差异,所以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在进行模块教学中如果还采取这种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这在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模块教学科研实验中已经凸现出来。

针对这一情况,在我进行的模块教学中有意地进行了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和模块考核,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点。分层教学的目标大体是:差生能掌握教学计划书中所规定的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计划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独立完成除计划书外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做技能)。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分别从教学计划书、课堂教学、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分层。

一、教学计划书的分层

教学计划书是针对本课各模块知识的特点和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关于本课的知识重、难点、讲解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数等的综合性的计划书。在制订本课的计划书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符合该学生群体的教学内容。但所制定知识的最低线也不能低于劳动和人力资源部规定的“汽车维修中级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题库”中“应知和应会”部分的标准和内容。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等各方面都应坚持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

此外在计划书中对应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应制定出以掌握实用性的、动手操作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而理论部分的知识则要精简。而对基础好、求知欲强的学生则要理论和实践并重。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实现计划的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实际是对教学计划书的具体实施。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按照计划书为依据,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明确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中要及时的通过提问和考核等方式反馈信息,来检验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操作的均等机会。我们认为: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通过提问找出其认识上的不全面,之后再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通过其回答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则要提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检查其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此外在讲课时要对同一课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讲到FT106型调节器时应把这部分知识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应基础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对其要求只是记住与调节器相连的各线路的走向以及如何通过置换法排除调节器的故障。而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则可做为选学内容。

第二层次对应中等生,要求既要理解并记住调节器的外部线路,还应懂得调节器内部的电路和工作原理。

第三层次对应优等生,除要掌握第一、第二层次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进一步能推理出“充电过大”或“充电过小”所对应的调节器内部是那些晶体管的故障,以及如何通过测量得知故障部位等知识。

各层次教学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群体掌握,这样在讲课时不同的学生可各得其所、各有所获,而且课堂上也不会再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等现象的出现了。

三、模块考核的分层

模块考核是对已学模块知识的分阶段的综合性的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理论考核部分在出题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应以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出题的原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个别理论知识掌握差的学生可通过平时的作业分和课上的表现分作为理论部分考核的参考分。应会部分指学生必须应掌握的模块知识之中的技能操做部分。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核时要把其分为两到三个级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不同级别的操作项目。但考核的最低标准不应低于中级工应会部分的操作标准。

模块教学范文篇6

1模块式教学模式

1.1模块式教学含义

关于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含义,我国教育界内人士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从学生的专业以及具体工作岗位、职责范围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另一种认为从职业的需求以及普遍规律出发,重视职业基础的运用能力[1]。模块式教学模式,被引入到国内教育行业后,教育工作人员依照国内的教学情况,探究出符合我国教学的模块式教学的内涵,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位,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理念,结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职业岗位的职责,通过对课程模块进行灵活搭配,培养学生最基础的从业能力,而后再对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具备以上两种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健全的优秀人才。针对体育教学领域,模块式教学主要是指依据运动生理学理论、教学法等,对体育职业需求、体育教材进行分析,在遵循体育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将教材内的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逐一地对各个模块进行讲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2模块式教学特征

模块式教学模式被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其包含的特征有应用性、独立性以及针对性。1.2.1应用性模块式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性相对较强,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巧,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对职业生涯需要掌握的专项技能以及基本的通用技能进行学习。由此看出模块式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运用此模式开展教学,学生能够逐步具备职业生涯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1.2.2独立性高等职业院校内的体育课程教师在运用模块式教学模式时,需要按照内容相近原则将体育课程教学划分为各个不同的模块,但是要注意各模块之间必须具有独立性和关联性,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以及职业发展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模块,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2]。1.2.3针对性高职院校内的体育课程教学关键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从而培养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运动型优质人才。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运动技巧以及运动素养的培养与训练。运用该种教学模式后,体育课程教师能够针对不同职业需求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模块的教学与训练,有效地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2模块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对体育课程教学不重视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层对体育课程教学未足够重视,仅应付体育考试,仅关注学生对专业课程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这不单单是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的家长与学生也存在误解,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就足够了,对体育课程不重视,导致体育教学模式较为落后,课堂教学效率相对较低。

2.2缺少模块式教学教材

现阶段模块式教学正处于不断改良阶段,该项教学模式最先被运用于院校的文化课程教学中,效果较好,后来该教学模式的使用范围才逐渐扩大。但是由于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层面上缺乏模块教学的教材,导致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体育课程教学发展较为缓慢[3]。由于没有科学的教材供教师参考,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在实践中意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不断地进行改进。建议我国高层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积极研发出适合于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模块式教材,使教师能够在较强的理论依据下不断地开展模块式教学。

2.3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脱离学生的配合,教师在开展模块式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该模式若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挥出较大作用,教师需提高认识,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改变格式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根本需求,营造较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堂[4]。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模块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3.1积极研发体育模块教材

高等职业院校所教授的体育课程内容包含:球类、田径赛跑类等。国内大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都有足球校队、篮球校队、乒乓球校队、田径校队等,各个队伍都会代表学校参加大型体育比赛,与其他院校的代表团队展开激烈比拼,为学校获得荣誉。体育教师能够将球类和田径类区分开进行模块式教学,将球类教学细化分为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对各个模块进行细致的分析,制定出与本模块特征一致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能够较好地开展模块式教学,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地研发出适用于自身院校的模块式体育教材[5]。虽然,该类较为专业的教材相对较少,高等职业院校可以积极组织以提供各院校之间优秀的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平台,让其能够相互学习、借鉴,从而有效提升模块式体育课程教材研发的速度,保障高等院校内体育教师能够有专业的理论教材作为支撑。

3.2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对此体育教师为了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构建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从而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6]。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与知识。教师可以举办一些小型比赛,比赛分为多个模块,例如田径赛跑、篮球赛、足球赛等,总有一个模块是学生感兴趣的,在尊重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3.3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对体育知识内容的需求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同专业对学生身体素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此,体育教师需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办公管理型专业学生,经常会处于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过度疲劳类型的学生,体育教师可利用室内项目,开展体育课程教学[7],如乒乓球等。教师还可以运用靠墙蹲马步的模块式教学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蹲马步比赛,赛前详细讲解蹲马步的好处,能够使学生长期养成蹲马步的好习惯,促使学生能够将蹲马步当作是常规的运动项目。对于站立型专业的学生来讲,其需要经常在高寒、高噪声、高温以及高辐射的环境下开展工作,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此时体育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释放身体与精神压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打羽毛球、打篮球,促使其能够将自身的压力释放出来,以便能够精力充沛地再次投入到学习中。针对运动型专业的学生来讲,没有固定的身体姿势,但是其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大,心理负荷也会相对较大,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设置强度相对较大的项目,例如越野跑、耐力跑等,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为国家与社会输送优质的运动型人才。针对流动交往型专业的学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与气质,体育教师可以运用瑜伽模块、形体模块、健美操模块、羽毛球模块、足球模块等内容开展教学活动[8]。高等职业院校内体育课程教学中须积极引入模块式教学模式,不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意识到模块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探究中积极地研发出模块式课程教材,不断丰富体育课程教学,从而有效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尹程.“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14):280-281.

[2]崔振宇.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3):74-75.

[3]仲伟港.高职体育以专业需求为指引开展模块式教学探究[J].才智,2018(35):158-159.

[4]黄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模块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2):146-148.

[5]林淑冰.“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现代交际,2017(13):169.

[6]石陆.“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0):102-103.

[7]杨乐.模块式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7(10):119-120.

模块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分层教学汽修专业教学教学计划分层课堂教学分层模块考核分层

模块教学是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模块教学适应了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了学生今后参加汽车维修工作的要求。但在行模块教学时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如何能让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掌握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汽修专业的学生基础差,而且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多差异,所以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在进行模块教学中如果还采取这种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这在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模块教学科研实验中已经凸现出来。

针对这一情况,在我进行的模块教学中有意地进行了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和模块考核,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点。分层教学的目标大体是:差生能掌握教学计划书中所规定的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计划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独立完成除计划书外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做技能)。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分别从教学计划书、课堂教学、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分层。

一、教学计划书的分层

教学计划书是针对本课各模块知识的特点和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关于本课的知识重、难点、讲解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数等的综合性的计划书。在制订本课的计划书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符合该学生群体的教学内容。但所制定知识的最低线也不能低于劳动和人力资源部规定的“汽车维修中级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题库”中“应知和应会”部分的标准和内容。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等各方面都应坚持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此外在计划书中对应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应制定出以掌握实用性的、动手操作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而理论部分的知识则要精简。而对基础好、求知欲强的学生则要理论和实践并重。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实现计划的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实际是对教学计划书的具体实施。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按照计划书为依据,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明确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中要及时的通过提问和考核等方式反馈信息,来检验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操作的均等机会。我们认为: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通过提问找出其认识上的不全面,之后再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通过其回答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则要提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检查其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此外在讲课时要对同一课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讲到FT106型调节器时应把这部分知识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应基础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对其要求只是记住与调节器相连的各线路的走向以及如何通过置换法排除调节器的故障。而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则可做为选学内容。

第二层次对应中等生,要求既要理解并记住调节器的外部线路,还应懂得调节器内部的电路和工作原理。

第三层次对应优等生,除要掌握第一、第二层次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进一步能推理出“充电过大”或“充电过小”所对应的调节器内部是那些晶体管的故障,以及如何通过测量得知故障部位等知识。

各层次教学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群体掌握,这样在讲课时不同的学生可各得其所、各有所获,而且课堂上也不会再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等现象的出现了。

三、模块考核的分层

模块考核是对已学模块知识的分阶段的综合性的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理论考核部分在出题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应以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出题的原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个别理论知识掌握差的学生可通过平时的作业分和课上的表现分作为理论部分考核的参考分。应会部分指学生必须应掌握的模块知识之中的技能操做部分。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核时要把其分为两到三个级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不同级别的操作项目。但考核的最低标准不应低于中级工应会部分的操作标准。

模块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分层教学汽修专业教学教学计划分层课堂教学分层模块考核分层

模块教学是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模块教学适应了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了学生今后参加汽车维修工作的要求。但在行模块教学时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如何能让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掌握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汽修专业的学生基础差,而且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多差异,所以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在进行模块教学中如果还采取这种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这在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模块教学科研实验中已经凸现出来。

针对这一情况,在我进行的模块教学中有意地进行了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和模块考核,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点。分层教学的目标大体是:差生能掌握教学计划书中所规定的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计划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独立完成除计划书外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做技能)。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分别从教学计划书、课堂教学、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分层。

一教学计划书的分层

教学计划书是针对本课各模块知识的特点和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关于本课的知识重、难点、讲解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数等的综合性的计划书。在制订本课的计划书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符合该学生群体的教学内容。但所制定知识的最低线也不能低于劳动和人力资源部规定的“汽车维修中级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题库”中“应知和应会”部分的标准和内容。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等各方面都应坚持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

此外在计划书中对应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应制定出以掌握实用性的、动手操作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而理论部分的知识则要精简。而对基础好、求知欲强的学生则要理论和实践并重。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实现计划的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实际是对教学计划书的具体实施。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按照计划书为依据,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明确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中要及时的通过提问和考核等方式反馈信息,来检验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操作的均等机会。我们认为: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通过提问找出其认识上的不全面,之后再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通过其回答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则要提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检查其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此外在讲课时要对同一课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讲到FT106型调节器时应把这部分知识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应基础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对其要求只是记住与调节器相连的各线路的走向以及如何通过置换法排除调节器的故障。而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则可做为选学内容。

第二层次对应中等生,要求既要理解并记住调节器的外部线路,还应懂得调节器内部的电路和工作原理。

第三层次对应优等生,除要掌握第一、第二层次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进一步能推理出“充电过大”或“充电过小”所对应的调节器内部是那些晶体管的故障,以及如何通过测量得知故障部位等知识。

各层次教学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群体掌握,这样在讲课时不同的学生可各得其所、各有所获,而且课堂上也不会再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等现象的出现了。

三模块考核的分层

模块考核是对已学模块知识的分阶段的综合性的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

理论考核部分在出题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应以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出题的原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个别理论知识掌握差的学生可通过平时的作业分和课上的表现分作为理论部分考核的参考分。应会部分指学生必须应掌握的模块知识之中的技能操做部分。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核时要把其分为两到三个级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不同级别的操作项目。但考核的最低标准不应低于中级工应会部分的操作标准。

模块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分层教学汽修专业教学教学计划分层课堂教学分层模块考核分层

模块教学是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模块教学适应了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了学生今后参加汽车维修工作的要求。但在行模块教学时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如何能让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掌握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汽修专业的学生基础差,而且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多差异,所以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在进行模块教学中如果还采取这种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这在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模块教学科研实验中已经凸现出来。

针对这一情况,在我进行的模块教学中有意地进行了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和模块考核,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点。分层教学的目标大体是:差生能掌握教学计划书中所规定的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计划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独立完成除计划书外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做技能)。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分别从教学计划书、课堂教学、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分层。

一教学计划书的分层:

教学计划书是针对本课各模块知识的特点和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关于本

课的知识重、难点、讲解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数等的综合性的计划书。在制订本课的计划书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符合该学生群体的教学内容。但所制定知识的最低线也不能低于劳动和人力资源部规定的“汽车维修中级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题库”中“应知和应会”部分的标准和内容。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等各方面都应坚持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

此外在计划书中对应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应制定出以掌握实用性的、动手操作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而理论部分的知识则要精简。而对基础好、求知欲强的学生则要理论和实践并重。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实现计划的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实际是对教学计划书的具体实施。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按照计划书为依

据,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明确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中要及时的通过提问和考核等方式反馈信息,来检验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操作的均等机会。我们认为: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通过提问找出其认识上的不全面,之后再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通过其回答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则要提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检查其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此外在讲课时要对同一课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讲到FT106型调节器时应把这部分知识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应基础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对其要求只是记住与调节器相连的各线路的走向以及如何通过置换法排除调节器的故障。而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则可做为选学内容。

第二层次对应中等生,要求既要理解并记住调节器的外部线路,还应懂得调节器内部的电路和工作原理。

第三层次对应优等生,除要掌握第一、第二层次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进一步能推理出“充电过大”或“充电过小”所对应的调节器内部是那些晶体管的故障,以及如何通过测量得知故障部位等知识。

各层次教学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群体掌握,这样在讲课时不同的学生可各得其所、各有所获,而且课堂上也不会再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等现象的出现了。

三模块考核的分层:

模块考核是对已学模块知识的分阶段的综合性的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

理论考核部分在出题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应以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出题的原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个别理论知识掌握差的学生可通过平时的作业分和课上的表现分作为理论部分考核的参考分。应会部分指学生必须应掌握的模块知识之中的技能操做部分。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核时要把其分为两到三个级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不同级别的操作项目。但考核的最低标准不应低于中级工应会部分的操作标准。

模块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教学模块化教学体系探讨

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不论在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实践,针对模块教学法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探讨。

1关于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能力和素质的教育问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识与能力一体化,在学法上强调知识与技能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

(1)从教育观念上来看,传统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重在知识传授,模块教学是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重在知识和技能的灵活应用。

(2)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传统教学是先知识后技能,把知识与技能独立开来,模块教学只有能力一条线,打破理论课与实习课的界限。

(3)从教学方法上来看,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以讲授法和传授法为主,模块教学侧重于能力和素质培养,更多地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符合认知规律的先进教法与学法,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强调“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操作边理解”的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双向教学法”。

(4)在考核方法上,淡化理论考试为主的模式,尤其是专业课程考试,应抛弃以书面作业和试卷成绩来考核学生的方法,完全以实物操作成绩为准,充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2目前实施模块教学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实施模块教学的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目前没有成熟合理的模块化教材,目前采用的高职教材并不适合模块化教学;

(2)教学设施。由于模块教学更多地强调“做”,对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师资。模块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同时需要熟悉模块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解决方法:

(1)教材。在缺乏模块教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自行编写教学讲义组织模块教学。自编讲义通过不断完善,最终可形成教材。

(2)教学设施。模块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模块教学,对教学设施的配套性、先进性要求较高,按照模块化教学的需要,还要求将教室与实习实验场所合并,才能开展同步式一体化教学。具体实施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实行仿真模拟教学;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如VCD教学片、电脑光碟等;三是实行开放式教学,即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等方式。

(3)师资。模块教学对教师提出了理念更新、知能更新、方法更新的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教学更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必须大力开展师资培训,重点加强教师与生产一线的联系。

3模块教学的实施

近来我院也在积极推广模块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模块教学法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为:

(1)没有建立起模块教学体系,原有的传统教学体系仍占主导、

(2)模块化教材有待完善。

推广和实施模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模块化教学的目标

确定模块课程结构,开发模块课程大纲,编写模块课程教材,建立科学先进的各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实现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创新;

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国家题库和省级题库,开发模块考试试题库,从而保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沟通”,实现高职院校考试考核机制的创新;

(2)建立模块课程体系

模块课程体系就是打破原有学科课程体系,以实用能力和必备素质为培养目标,采用模块教材形式,改进原有学科内容的编排方式,综合原有相关学科内容,从而形成各个全模块课程集合。

模块课程体系的框架构成应当按照能力培养目标类型,划分为三类模块课程:基本素质模块课程、行业基础模块课程和职业定向模块课程。

构建模块课程体系要分三步走:建立课程结构、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材。

建立课程结构就是根据基本素质模块课程、行业基础模块课程和职业定向模块课程的框架及内涵,从总体培养目标出发进行模块课程设计,就是根据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需要,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确定具体设置的模块课程名称及其目标。

制定课程标准就是根据课程的能力目标体系,围绕各个目标确定各个模块各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时数、教学建议以及实施条件。其中,教学建议要提倡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

(3)开发模块课程

模块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突出应用的教学目标。

开发模块课程的关键点是确定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就是对原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首先,要使开发过程科学化。开发过程是指就是结合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对原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必须结合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根据生产企业对岗位的具体要求来开发模块课程。

其次,要准确把握课程改造程度,主要是不能对传统分科课程全盘否定,对联系较强的课程体系,知能在内部结构和编排方式上加以改造。

(4)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为贯彻模块教学的素质核心和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摒弃“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其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由以“讲”为主变为以“异”为主,学生要由被动“听”、“看”为主变为以主动“想”、“做”为主。因此,必须根据具体课程类型教学内容所选用的具体教学方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

①讨论分析。以分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由各组代表发言,再由教师总结讲解;

②观察发现。通过实验、参观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实际,产生感性认识,并做好各自的情况记录和相应结论,再由教师总结引导出相应的知识点或技能点;

③问题罗列。让学生独立或分组提出问题,再由教师集中解答;

④教师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促使学生课后复习。

⑤动手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再由教师讲评。

4模块教学实施意义

(1)课程门类减少,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模块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和实用性程度较高,其课程总量必然减少,教材更精炼,排课更便捷,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