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十篇

时间:2023-03-25 11:47:07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篇1

一、顺口溜记忆法

顺口溜对于每个人都不陌生,其特点是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容易、迅速。这种方法运用到历史学习中,效果颇佳。

例1:对一些人名、省名、地名可采用取第一个字编顺口溜的方法将其记住。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叶础⒑亓、,我们可将他们的姓氏编成“朱六爷喝粥”这样一句话来记住它。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皖系军阀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地区,这四个省,我们可取其第一个字编成“俺这山富”来记住他们。

例2:利用“谐音”来编顺口溜也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办法。

(1)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和楚国的吴起分别进行了变法活动。为记住这两位人物, 我们可利用“李魁(悝)伟(魏),吴起粗(楚)”来记住它。

(2)我国历史上的是指、、、四人,为记住他们,我们可编成"江桥要亡"帮助记忆。

例3:抓关键字眼是编顺口溜助学习的又一方法。

(1):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一知识,可用“1、2、4在会宁”一句话将其记住。

(2)1913年,袁世凯同英、法、德、日、俄五国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这五个国家可用"英法得罪了日俄"来记。

总之,利用顺口溜可将历史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机械记忆为趣味记忆。

二、巧合记忆法

历史年代贯穿历史教学的始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年代基本都是以数字的形式表达的,单纯记这些数字既枯燥又乏味,再加上要记忆的年代、数量偏多,更增加了记忆的难度。但是有些历史知识,与我们熟悉的某些事物恰好巧合,而利用这种巧合,可以毫不费力地记住它们。

例1:相同的数字,不同的事件。

(1)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取得胜利,张骞于同一年第二次出使西域。看到“119”,很容易想起“火警119”,只是不要忘了前面加上公元前。

(2)386年,北魏建立,看到“386”,容易记起早期的古老的386型号的微机。

例2:历史年代和节假日巧联系。

(1)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而每年的3月12日是我们的植树节,这一点众所周知,当初设立植树节就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利用植树节记住孙中山去世的时间就容易多了。

(2)383年淝水之战,年号的前后都是“3”,可联想到“三八妇女节”。

例3:充分利用自然数的连续性。

(1)1234年,蒙古灭金。1、2、3、4是四个最小的连续的自然数。

(2)1789年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年代,数字“1”后面是三个连续接近10的自然数。

当然,巧合记忆法需要同学们平时多观察,多积累一些常识。若对生活常识一无所知,巧合记忆法也就无法应用了,因为偶然当中蕴含着必然。

三、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这对于记忆历史知识同样适用。无论是历史年代,还是历史事件,通过比较,找出其异同点,更有利于记忆。

例1: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战国时,楚国的吴起进行了变法。同是吴起两个字,一个是地名,一个是人名。

例2: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

这两个年代,前者标志着中国奴隶制崩溃,后者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崩溃;前者为公元前,后者为公元后,数字都是476年。

例3:中国8年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紧接着国共打了3年内战,共产党取得了胜利;而美国8年抗战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后来南北方打了4年内战,北方赢得了胜利。前者是中国史的知识,后者是世界史的知识。但两个国家都是先解决了外国入侵问题,然后解决本国内部矛盾。

总之,通过比较,可加深理解,利于记忆。

四、理解记忆法

这是记忆历史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非常实用的方法,通常可使你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更深,因为大多数知识没有什么特点,死记硬背很难记住,这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例:中国历史上,1935年12月9日发生了一二・九运动;接着在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发生了七・七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

历史知识篇2

【关健词】掌握历史地图特点;读懂历史地图基本要素;培养识图兴趣;突出地图在学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以致用

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和演化。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二者的联系毋庸置疑,但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历史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不仅表现在时空的遥远隔阂上,更存在内容的陌生和异己。

学好历史,掌握时空慨念非常重要。一定时间的历史现象都是在一定空间发生的,甚至是在特定的空间发生,要注意挖掘其内在联系。我们不仅要关注一些重要的地图,还要悟出其不同层面反映出的一些隐性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作为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积极的运用地图这种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各种图表、图像地图等资料,并逐渐增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培养思维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获取、知识迁移,表达及应用能力。把历史地图知识与文字知识结合进行考察,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

一、掌握历史地图特点

历史科学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的已经失去,不能重现的不能亲身经历和观察到的那些历程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出现过的人物、事物,这就决定了历史地图的特点和相关方法。

⑴、年代悠久

⑵、显示的是过去的地理要素

⑶、古今对照

⑷、附有相关历史资料

掌握了历史地图的特点,才能从图中获取真实有效的历史信息。

二、读懂历史地图基本要素

了解历史地图的基本要素,在阅读历史地图时要读懂历史地图的语言。因为它是沟通历史文字和地图之间的“纽带”,而各种各样的地图符合就是地图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阅读地图时要先了解图例所代表的实际内容,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

三、培养识图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比一比”、“试一试”、“说一说”谁最快、谁最准等活动,让学生对历史地图产生好奇心、新奇感。借助教材编排的历史彩图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突出地图在学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明确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形成完整的知识慨念如:中国古代史部分隋朝大运河沟通的四段河流;丝绸之路;对外贸易港口中的泉州、明州、登州的大致位置;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政权的统治区域;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遗址;尤其是中国各朝代的疆域图等。在教学中,清朝前期的疆域可以利用历史地图来帮助记忆。如右图“说一说清朝前期的疆域”从图中可以清楚的了解:清朝疆域的四至。

五、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相关的历史地图,根据具体地图分成板块记忆(如:纵、横、左、中、右、上、下),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忆,根据地理方位记忆(如:东、南、西、北),寻找异同对比记忆,这样使学生直观快速地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

如:讲授中国历史(岳麓版)三国鼎立时,根据地理方位记忆利用地图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掌握了三国鼎立形成过程和区域范围。各朝代的疆域根据地理方位记忆(如:秦朝的疆域,东---东海、南---南海、西---陇西、北---长城一带),学生也能很快的记住了具置。

历史知识篇3

关键词:历史知识;真实性;善意性;美育性

新课程高中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在某种层面上是让学生感悟历史,指导和开拓未来,而这本身就超越了历史知识本身的价值。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必须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时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教师通过预设生成来完成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课堂教学也尽可能体现新课程的意图,让学生理解中学历史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但有许多学生仅仅记住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而并没有上升到新课程要求的高度,以至有学生错误的认为确实学到了历史知识,但觉得实用性不强而质疑这门学科的价值,这与新课程的意图背道而驰。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着眼于历史知识结构理解,而且让学生感悟历史经验成果及其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贡献,并能使学生在成长中更深刻、更全面的做出判断。

有学者指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

显然,历史课堂教学不是为了着眼过去,而是为了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感受历史,感悟知识的真善美,并升华至个人的人生价值。如果教师能深刻理解教学的真谛,不仅会进一步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更为重要的是真正体现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一、展示史料,体现历史的真实性

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由于时过境迁,物毁人亡,历史只给我们留下一些文字记录和遗迹遗物。漫漫人类发展史,在学生的眼中,消逝得那么飘渺而迅捷,课讲完了,但学生心中依然未见“历史”真面容,以至难以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感悟不到历史学科的至真。要生动的再现已逝的历史知识,就要求教师把历史讲“活”,让凝固的历史复原它们曾有的神奇和真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处理。

历史是鲜活而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就要把凝固了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剥离,成为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聆听、可以继承、可以实践、可以创造的活生生的素材。教师要更好地掌握历史细节,就需要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挖掘和开发,并借此不断地丰富历史学科的人文精神。

在讲述必修一“中国军民抗日斗争”这一课时,通过对书本上知识的有机处理,使学生能深刻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并对日军的南京大屠杀充满愤慨,由此而迫切的要知道军民抗战的重要战役。但这些史料似乎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是根据教师提供的史料进行材料解析,所学的知识停留在肤浅的表层上。为此,应该进一步挖掘与开发史料,让学生感受到活的历史知识。

在课堂上,笔者结合慈溪市的“三北抗战第一枪”这一乡土材料,通过解放前曾经耳闻的老年人的复述和市博物馆的相关资料,再经部分师生的实地考察和摄影图片展览,使学生似乎感受到战争的整个过程,学生的兴趣和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真正的体会到历史是真实的,它就在我们身边。

二、剥离史料,体现历史的善意性

历史学科具有人文性,应该体现人性的善意和价值。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加以继承与弘扬,同时使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追求和健全人生境界。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思考中质疑,要理性的看待前人和前事,才能更确切地了解前人的建树,认识前人的价值,认清前人和前事的局限,从而能够更为确切的评价前人和前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单纯的通过做练习把前人的“正确答案”牢记在脑海中。在这种枯燥的练习中,无非是让学生在模仿前人与前事,在复制前人与前事,而不是俯视前人与前事,思考前人,质疑前人,因此也难以积累起超越前人的力量。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学生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应该把质疑和思辨的思维方式带进平时的课堂,并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当然,批判性思维并不意味用今天的眼光来否定过去的历史,而是通过今天的眼光来感受历史,让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上的伟人伟业,感受这些历史伟人的不同凡响之处,从而激发学生为社会、为人类进行全新创造的动力。

在讲述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有许多场合会讲述我们的伟人---周恩来总理,学生对伟人有着诸多的敬仰和爱戴,如何展示伟人的外交才能呢?我在课堂上插入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他设计了一个圈套让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在台湾不是有妓女吗?”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而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他的回答既识破了外国记者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

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让历史人物不再干瘪,而且还可以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让学生和历史人物同悲喜,由此融入历史,从而让学生对总理萌生了更深的敬意。这样的细节补充实在比时空穿梭机更有说服力,也就充分的营造了有生命力的课堂,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在掌握中国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

三、创新史料,体现历史的美育性

历史学习是发现之旅,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而感悟人生之价值,本身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而对美的发现,不单纯的是地理之美、风景之美、技术之美、思想之美,而是要学生发现过程之美、体制之美、文化之美、探究之美。

高一教材中“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中,对于现有学生是既新鲜、又有青春活力的,如何让学生发现历史知识过程之美,同时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探究之美国,从而真正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呢?本课时对学生来说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设计中要让学生不感到重复,又能有新意和深化,所以在教学中让他们在探究中突破,在分析中体会历史价值之美。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前人的描述与多媒体展示引入课堂。通过鲁迅小说《故乡》和陈独秀的《新青年》给学生以相应的思考空间。课堂中倾听学生朗读鲁迅的《故乡》片断,展示陈独秀的《新青年》课件图片及其文字旁白。探究由此开始,学生进入由教师创设的情景:

主人公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鲁迅为什么要写?闰土为何不觉悟?陈独秀如何认定科学与民主?对青年又如何的呐喊?

由此“境”而产生兴趣,由此“境”而引发思考,由此“境”而追寻知识,并由此“境”的发现而获得满足,这本身就是学习之美和教学之美。

在课堂中,学生对民主和科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去表现对“新青年”的理解,探究活动更富有想像力和完美。课是很平常的,但很精彩和完美,而精彩不在表面,完美不在形式,通过对学习知识的补充和思想的升华完善学生的人生价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和本意。

本课中,中学生的参与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而自然的进入。学生从闰土而引发更多的思考,也更认识到了新文化运动留给我们的遗产就是对民主与科学的信念,抓住了这一主题,便是一堂成功和完美的课堂。

中学历史可以说是一门解决人生问题的科学。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就是此意。历史学科教育我们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昨天的历史是今日的借鉴,今天的历程是明天的教训。教师应该清楚历史是求真的学科,也是至善的学问,更是人生价值追求完美最相关的学科。我们应该帮助学生理性的求真求善、求美,不仅使学生掌握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还要帮助他们提高追寻问题的愿望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历史知识篇4

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谈,这一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背景介绍

社会课中历史知识往往是截取的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上一课和下一课之间往往有断头,不能衔接,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因此在每一节课之前教师要适当介绍本课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使知识前后连贯,形成脉络。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课时,我简单而形象地补充介绍了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社会的变化。由于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使得欧洲的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制作,生产的产品大增,国力强盛。欧洲的强国需要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出去,赚取更多的财富,同时又需要更多的原材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样西方的强国就要侵略其它国家,掠夺原材料,并把它们变成产品的倾销市场。而十九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科学的发展停滞,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的强国,但是还自以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夜郎自大。这样的世界历史形势注定中国近代的落后、要经历一段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通过这样的补充讲解之后,学生对本课内容、本单元内容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又能很自然的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有的课文的开头的第一小节,就是本课所学内容的背景的介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稍加补充。

二、讨论探究

这部分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有了背景介绍,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被激发,这时以课文为学习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讨论探究,了解历史知识。

比如在教学《神圣的八年抗战》一课时,我做如下设计,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人的位置。在学习本课的重点部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1)给课文中提到的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作上记号。(2)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哪些贡献?(3)中国人民的抗日胜利还到了哪些力量的支持?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自学提示,再组织全班交流讨论。最后师生补充介绍抗战的电影、电视、歌曲及抗日英雄人物。以上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之间交流补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课文的学习如果一味指名读或者一味让学生默读都会流于平淡乏味,要注意变换方法。比如课文的开头可以由教师讲解,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指名学生读,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可以带着感情齐读。多种方法的运用,能调整课堂的节奏,调动了学生情感。

三、说说议议

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对课文介绍的历史事件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唤醒学生课外自己看到的有关历史知识和故事。“说说”就是让学生在补充介绍有关的历史故事,给学生表达参与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的相互交流,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比如学习《》这一课时,就有学生讲了谭嗣同英勇就义的故事。讲《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时学生补充讲了石达开搞分裂的故事。讲《中日甲午战争》时有学生介绍邓世昌英勇就义的故事。

历史知识篇5

为大家提供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二战后的世界,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20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二战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在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历史。二战后的历史三个阶段:第一是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1944--1954);第二阶段是60-80年代冷战和世界的深刻变化(多极划趋势出现);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新走势。二战后的历史四条线索:其一是资本主义阵营的稳定,高速发展,不平衡到趋于多元;其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改革,解体到剧变,曙光(曲折发展。);其三是民族解放大胜利,殖民体系大崩溃,第三世界兴起;其四是国际关系领域两极格局到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瓦解,再到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明朗。

1、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体系的内容(处置法西斯;建立联合国;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体系中的矛盾。体系的评价(积极为主--三个有利于;消极之处明显。国际格局巨变)。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注意其国家。

3、深刻理解战后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重点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原因,特点,(两个结合)作用。

4、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互相对峙的两大集团历史上共出现过三次:同盟国和协约国;轴心国和盟国;北约和华约。注意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5、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原因(四方面:科技;国家宏观管理;安定环境;剥削落后地区。)1973年危机的原因,特点,启示。

6、欧共体建立的原因,发展的趋势,产生的影响(对欧洲,美国,世界)。

7、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表现(经济,政治)。

8、苏共二十大的内容和影响(对苏,东欧,中国,资国,世界)。

9、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比东欧和西欧的经济,政治,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0、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的态势,成因。在争霸的不同阶段两强和中国的关系变化。从两强争霸中得出的启示。

11、亚洲新加坡、韩国等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潜在的隐患。

12、60-70年代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政治多元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国际关系的四个突出特点和成因。

13、理解的实质和原因。正确认识之。

14、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是总体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特征和表现。本次国际格局变动的特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5、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历史知识篇6

有知识者与无知识者的区别,是前者受了苦会抱怨,会诉苦,后者却讷讷不能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1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原因:英军入侵;清政府无能;中华民族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地位(意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甲午战败,台湾被日本割占。

(2)主要的爱国人士:徐骧、丘逢甲,以及刘永福黑旗军等。

3、义和团反帝斗争

(1)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直接原因: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

(2)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中堂收复新疆

(1)背景:西方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内地;俄、英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企图。

(2)经过:通过反侵略斗争和谈判收回了新疆和伊犁地区。

(3)意义: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在此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2、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官兵斗争

(1)爱国官兵: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丁汝昌等。

(2)北洋水师覆亡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战略的失误等。

三、知识拓展和补充

1、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在实现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应变的思想意识。

2、近代反抗西方侵略的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制度;

客观原因是西方列强的制度的先进和军事上的强大。

3、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侵略。

4、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既要看到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也同时要看到客观上对中国的进步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2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1)原因:

①根源在于为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了“征服满蒙”的计划。

③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

(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2)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3)结果: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其原因是: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战路线;缺乏国际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罪行:屠杀、细菌战、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以及野蛮的殖民统治等。

(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②经济:野蛮掠夺。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中共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行动等。

2、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平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四、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在东京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

(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等。

3、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相持、反攻。

4、如何看待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的抗战?

(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3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背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列强的侵略加剧了灾难。

(2)洪秀全的组织宣传:

创建拜上帝会并进行思想宣传等

(3)起义: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义: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基础。

2、定都天京(鼎盛)

(1)意义: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鼎盛:定都天京后,相继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行动。这是太平天国运动鼎盛的标志。

二、政权建设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

(2)内容:

①生产资料分配形式: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形式: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等方面: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不切合实际;绝对平分一切财富,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是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空想。

③未能真正实行。

2、后期《资政新篇》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事业上。

(3)评价:

①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未能实行:

三、转折与失败(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转折:天京事变

(1)原因:根源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略。

(3)影响:

①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②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失败:

(1)标志:天京陷落。

(2)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

四、评价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教训:农民阶级不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经济:狭隘、自私、保守和分散性。

(2)、政治: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其纲领或口号有致命的缺陷。

(3)、思想: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多用封建迷信思想组织宣传。

(4)、组织: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5)、时代局限:

(封闭保守、缺乏合作;追求平均、缺乏进取;与世无争、满足现状;多子多福、求稳怕乱;重经验,轻理论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4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新政”、“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上: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实践上: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4)契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起义(过程):略

3、结果(影响):

(1)各省纷纷独立。(2)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民国成立。

1、时间、地点、国旗、纪元。

2、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临时约法》

①目的:根本是维护民主共和;直接是限制袁世凯专权。

②内容:国家主权、人民的基本权利;政治体制的原则(三权分立);政体形式是内阁制。

③评价:

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2)经济上:颁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或措施。

(3)社会风俗:颁布了一系列的移风易俗的法令。

(4)外交上:《告各友邦书》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清政府覆亡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历史功绩: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③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地里程碑。

四、知识拓展与补充

1、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1)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2)有了一个统一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

2、清政府的覆亡主要是三股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立宪派;袁世凯北洋军等。

3、袁世凯能够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1)袁世凯自身的实力、政治野心和心计。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5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

1、开端:五四运动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②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被拒绝。

(2)过程:略,注意其口号。

(3)评价:

①结果:对内: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派卖国贼的职务。对外: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②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④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共成立

(1)背景:

①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②十月革命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等。

(2)成立:略。党的名称、党的任务、党的中心任务等。

(3)评价:

①中共成立是近代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中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实现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③中国革命面貌此次焕然一新。

(4)民主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

①内容: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背景:

(1)中共: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孙中山在历次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中的失败,以及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建议。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2、国共合作的实现:

(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2)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3)意义: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3、国共合作的评价:

(1)性质: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中共的年轻幼稚,中共的右倾错误等。

(2)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2、中立领导中国革命: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内容是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等。

(3)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4、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

②意义: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的意义:战略转移完成;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来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国共第二次战争:

(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坚持内战独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动内战。

(2)过程:略。

(3)解放区的土改:意义是废除了解放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区一亿多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意义:略。

五、知识拓展与补充

1、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1)同:革命的性质和目标一致。

(2)异:①领导阶级不同;②指导思想不同;③最终的奋斗目标不同等。

历史知识篇7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高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11.西周实行分封制。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下是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行政机关(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7、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得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

消极:皇帝既是立法者,又是行政长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2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

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1、内容与作用

①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②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③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2、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失败原因

①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③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4、评价

①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五、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①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3、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3一、背景和条件

1、原因

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②社会根源:

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等。

④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

1、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

1、引起了“商业革命”:

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③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

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4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5一.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实行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三.新政特点: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从此成为一种象征。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历史知识篇8

1、先将历史分成板块,每个版块之下做一个知识框架,分横轴、纵轴分类记忆,其中细节点也需嵌入和整理。

2、按经济、政治、文化三部分整理。经济方面,按照中国古代,近代与现代整理,世界经济史首先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其次是经济危机,最后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政治方面,分为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世界政治史亦然。 中国古代要把每个朝代的中央官制、君主专制、选官制度分清楚。

4、文化方面也是要分中外,再分古代、近代、现代来整理。先分中外文化,再分古代、近代、现代文化及成果,在全部单个整理完以后,再把经济、政治、文化可以联系的进行联想。

(来源:文章屋网 )

历史知识篇9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知识要点历史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开辟新航路(一)东方的诱惑

1、原因:

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激增,《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的流传,刺激了欧洲人的"寻金热";精神动力:传播---;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导致传统商路的阻塞,造成商业危机。

2、条件

(1)客观条件:欧洲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进步以及"地圆说"的流行。(2)主观条件:西、葡两国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进取精神;文艺复兴的推动。

(二)新航路的开辟

为了到达东方,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组织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1、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三艘帆船到达非洲最南端,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角";

后来,葡萄牙国王把它改称为"好望角"。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继续前行,到达了印度。

2、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到达今天美洲巴哈马群岛。

3、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的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旅行。

4、怎样评价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

这些航海家不畏艰险,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开辟了新航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破了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闭隔绝的状态,是世界开始联结成一个整体、相互依存,人类历史从此具有了全球性规模,进入了近代文明的崭新时代。但这些航海家的目的是为了金钱财富,开启了近代欧洲国家早期的殖民主义浪潮,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

1、对欧洲的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洲人早期的海外殖民扩张运动,为西欧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2、对世界的影响:新航路的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回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扩张:西方殖民主义者从殖民地掠夺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两个条件。

(一)荷兰的殖民扩张

1、历史条件:

(1)1566-1581年,荷兰推翻西班牙统治,成立荷兰共和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2)荷兰是欧洲经济发达的地区,16世纪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3)地理位置优越。(4)新航路开辟后荷兰成为"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受益者。

2、荷兰的殖民活动

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在北美,建立新阿姆斯特丹等殖民地。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侵入印度尼西亚,夺取葡萄牙的殖民地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占领了中国台湾。在非洲东西海岸也建立殖民据点。

(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1、确立海上霸权的过程:

(1)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2)1652-1674年,爆发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海上霸权以及北美殖民地。

《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3)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英国都去了法国在北美,印度沿海的大片殖民地,18世纪中期,在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建立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2、英国确立海上殖民霸权的优势:

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区,发展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制度优势: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殖民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

经济优势:工场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

军事优势: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海外殖民扩张提供军事上的保障,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

1、早期殖民扩张是指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列强在亚、非、美洲的侵略扩张活动。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抢夺、欺诈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卑劣手段。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西欧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列强的殖民扩张、殖民掠夺带有血腥的暴力性,主要的方式是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掠夺殖民地的财富以及进行罪恶的努力贸易。

2、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欧洲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大大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拓展的主要途径。随着欧洲国家对商品市场及原料产地的需求增大,殖民扩张的范围也越来越大,遍及世界各大洲,世界市场得以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到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3)对殖民地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广大殖民地国家的长期落后。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1)棉纺织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交通运输业:发明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

(3)动力部门:1785年,瓦特制成"万能蒸汽机",解决了人类大规模制造和利用动力的问题,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历史进入了"蒸汽时代"。

(4)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2、从工场到工厂

工业革命以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以工厂取代工场;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

(1)经济:①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②工厂制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③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农业比重逐步下降,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2)政治:①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基础,推动了欧美国家的社会变革,至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兴起。

(3)文化:①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②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开始流行,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为其代表。③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日益暴露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尖锐,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兴起,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并开始指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

(4)此外,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5)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

①导致西方国家社会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兴起。②亚、非、拉美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更为严重的掠夺,先后爆发民族解放运动。③工业革命后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基本形成:

①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②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③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联系,使世界各地区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③冲击了亚非拉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思想,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方式。

消极影响:世界市场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本输出场所。世界市场的形成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给亚非拉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也就是工业国剥削农业国、西方统治东方的历史。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20世纪初,第二次给员工么基本完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政治条件: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经济条件:①市场--德、意、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②资金--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集中和对殖民地的掠夺;③技术--19世纪以电磁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

2、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制成了燃料、塑料。

(4)钢铁工业的进步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对巨额资本的需求加强了资本的积聚,而生产过程在技术上的机一部复杂化则导致了生产的集中。一些在激烈的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企业,通过兼并或相互联合的方式,开始控制某一种或集中产品的产量、价格或市场,从而形成垄断。

2、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

①对经济的影响: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垄断组织渗透进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垄断资本家逐渐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并且越来越多的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逐渐控制国家政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阶段。

③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②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走向成熟,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③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并对传统工业部门进行改造。

政治:①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了国家政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②资本主义制度更加稳固,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走向完善。

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推动了国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与生产结合密切,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

社会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带来的消极影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环境污染更加严重。②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基本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③亚非拉人民的灾难更加深重,亚非拉都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1、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部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列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历史知识篇10

一、“说故事”的历史学定位

(一)史学是陈述之学

史学就是讲故事,讲人物、事件、制度以及产生这些故事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存 环境和人文环境。讲故事的历史,具有五种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及环境( 前四种要素所形成的历史故事的社会背景及生态环境)。

讲故事的历史学是传统的。传统的历史编纂学主要是描述人物故事,以人物为主体的 事件故事;即便是叙述典章制度,也是讲制度的制定过程及其实行结果,它也不脱离人 物故事和人群故事。正是因为讲故事,所以史籍编纂体裁主要是三大类,即纪传体、编 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今日之讲故事是传承的,然而又非纯粹传统的,是反映现代人类社 会的知识、观念对历史的理解,是新的意义上的讲故事,不过仍然应是陈述之学。

(二)史学要不要讲道理(历史哲学)

说故事的陈述史学不讲道理吗?不讲历史运动、历史发展轨迹吗?只是说一些具体的事 情吗?非也。它是讲道理的,有义理的,但在表达方式上有两种差异:一种是寓论于史 。作者有历史观点,有揭示历史面貌的愿望,但不采取大量议论的方式,而是选择充分 的、较充分的史实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希望通过史实让读者自行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 益。传统史学采取“史臣曰”的方法表达史家观点;现代史家则多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实证史学家即多如此。做这种学问的人常常被归类为“史料学派”。这种做法,易于 明了具体道理(所谓“小道理”)和经验,难于揭示大道理(所谓“规律”)。要之,实证 之作不是不讲道理,而是寓论于史,或小题大做,以小喻大,通过具体的小事阐述大事 及其道理。另一种是义理派做法。史实不多,或利用二手、三手材料及他人考订的史料 ,建构史学模式,去讲论历史哲理、规律,给人以宏观道理的启示,开人心智,但所述 是否符合历史实际,要靠继续研究。做这类学问的人往往被视为是“史观学派”。

实证法(实证派)与义理法(义理派)是何种关系呢?笔者之意,实证是义理的基础,义理 是实证的升华;没有实证,便没有义理。两者需要结合,实证努力理论化,勿为烦琐考 证所累;义理要向实证靠拢,最好要有实证功力。

(三)史学是科学抑或是艺术?

所谓科学说,是认为历史学是科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相信史家能够著作“定 论历史”,反映历史真实,后世史家不能也不必要改动已成为真理的历史著作。此说同 时相信史料能够论定历史,故有“史料即史学”之说。此说还相信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历史不过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去验证这种理论的光辉正确。人们有理由希望历史学 成为社会科学,故实证史学强调这一点,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史学更是如此。

但也有学者对科学说提出质疑:历史不会重复,不能做科学实验,不可复制,此其一 。其二,科学应发现规律,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否完全可以认识,不好说。因为人的知识 是有限的,可以做到局部的认知,而全部的通晓,则非常难说了,社会进化论、经济决 定论等等理论试图解说,都因有破绽而受到责难。其三,史家之主体意识与科学很难保 持一致,谁能保证史家不反映自己的感情、种族、阶级、文化的倾向性于著述中,史家 的价值观能够保证他的历史判断的公正性吗?其四,不仅是不同观念的史家对同一事件 有相异的解释,而且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史家会对历史产生新的看法,哪里能有定论的 历史?其五,历史靠史料来验证和说明,而史料的保存是有限的,即使在我国历史文献 学夙称发达、史书汗牛充栋的情况下,运用起来便会发现,许多方面的历史仍然是缺乏 记载的,致使史家难于完整地勾勒历史;况且史料有真伪,不易鉴别,这都难于给历史 作定论。

能不能认识人类社会总进程、总规律应当存疑,然而根据前人业已探索到的理论,发 现局部性规律是可能的。例如,讨论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民众的历史地位、等级 与等级制度等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了诸多共识。运用“科学精神”研究历史,使其尽可 能地接近历史真实,应当是历史学家的努力方向。

所谓艺术说,是将史学理解为诗歌加哲学,是针对科学说的。其主要论点是史无定论 ,不同时代的人会对同一的历史作出迥异的解说。既无定论的历史,谈何科学?历史之 成为艺术,因为史为实用,史家会赋予时代之理解,不同时代的人会重新认识历史,而 且这种认识又同个人的经验相联系,或一致;不同人的不同的经验,给人以不同的历史 故事和解释,而且利用活泼的笔法描绘历史,使历史如同艺术,成为美学的一种,令人 欣赏,如司马迁的《史记》;还因为如何编排史料,如何讲故事,也是需要讲求艺术的 。但是,史学艺术说需要明确的是,它非自由创作之艺术,亦非文学艺术之虚构艺术, 而是编纂史书的艺术。

史学家刘节在《论历史》一书中认为:史学研究结论应是科学的,书写的著作应是艺 术的,归纳升华到哲学上应是哲学的。他的意见值得参考与尊重。

笔者愚见,历史学是科学抑或艺术的问题,似乎不必过分纠缠,各有其是,可以互相 调融。令史学在科学、艺术之间,或许更有趣味,更能发挥其功能。笔者服膺钱钟书《 管锥编》中的见解:历史学是介于科学同艺术之间的一种学问。看来,史学研究争取科 学化,史学作品要求艺术化,也许是个好主意。

(四)从史学之异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看其陈述历史(讲故事)的特点

文学,形象思维之学,得益于想像。

哲学,宏观逻辑思维之学,得益于抽象思维。

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是强调规律、理论、模式之学。

史学,重陈述,讲故事,特别看重的是寻求史实及对其描述中的阐述。它不能凭借想 像,或抽象思维,或套用公式理论,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学科。

史学这种史料和史实所叙述的故事包罗万象,为各种学科提供可选择的史料和观点, 这就使得历史学有点人文学、社会科学基础的味道。

(五)史学需要保持“说故事”的特色

史学应保持其特点,在陈述历史的陈述中引出固有的道理,而不是一般的讲述宏观义 理和规律。如果历史学大讲理论,忽视史实的陈述,史学将失去其特性,不成其为史学 。因之,笔者不赞同以义理、新方法之探讨作为史学研究的主流。或谓史学不讲理论, 容易为其他科学学科所小觑,不如理论化;然而,史学研究正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相结合,有其活跃性,至于社会地位下降,那是另外一回事(在 近代社会,人文学科的传统主流地位为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所代替,非仅史学一家也。 关于这一点,后面仍有机会涉及)。笔者的这种史学观念是传统的,是固守史学本位, 认为惟其如此,才能保持历史学的特色,从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留有一席之地。在2002 年举行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梁启超《新史学》发表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 上,有的学者看到“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科学概念和体系的引入,史学越来越理论 化、抽象化,追求宏大叙事,寻求历史规律,历史似乎必须被赋予一些规则才有意义, 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史学还没有找到新的定位就先丧失了传统”,因此,他们主张恢复历 史现场感,认为“叙述和感悟,这也许就是史学守住边界的最根本的方式”,当然也应 建立历史学自身的一套概念体系[1]。有这样的同调者,真乃令人高兴。

二、历史学的发展历程、走向与社会史研究

历史学业已经历的发展过程、当今趋势以及与陈述史学的关系问题,笔者仅将概约化 的看法缕述于次:

(一)古代传统史学(历史编纂学)

古代传统史学可视为政治史的历史学,主要是通过历史人物的活动讲述政治史(含军事 史、外交史),因而被有的学者称为“帝王史”,或讥讽为“断烂朝报”。

《史记》之“本纪”,主旨是为尊君,“传”、“志”本意是在说明“本纪”,可知 纪传体史书的立意是在写帝王政治史,总结治理经验和治术的。当然,所谓政治史,在 政治范畴之外也包含经济、文化等主要制度,民族关系、中外关系也在内,但它却是围 绕帝王政治这个中心讲述的。20世纪以来,传统史学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实证史学、阶 级论史学迭居史坛的主流地位,整体史的新史学也在孕育之中。

(二)实证史学

从梁启超“新史学”以来,到胡适、傅斯年、顾颉刚、陈寅恪、陈垣等,以及王国维 、吕思勉、柳诒徵等所提倡、实践的实证史学,政治史仍然是研究的主要内容,而经济 史、文化史、社会史以及与科技史有关的数学史、度量衡史等作为专门史或向专门史方 向发展,开展研究。

实证史学在方法上重视实证,特别讲求材料的发现和搜集,以至认为发现一个字犹如 发现一颗行星;尤其要明了的是,他们重视考古发掘,其科学方法的运用在20世纪30年 代为东方之最。而在观念上,他们一开始多信仰进化论,后来多样化了,主要是实验主 义、自由主义。强调学术研究独立思考,学术自由,反对政治干预。

实证史学在中国的出现也是渊源有自,顾炎武的《日知录》、赵翼的《廿二史札记》 等的体例为近代史学提供借鉴之资料,乾嘉考据方法亦为后人所袭用。

或谓史学的实证方法是永恒的,若只是强调史料研究的重要性可以作如是观,但作为 一种史学范式的实证史学就不会有此殊荣,因为它的指导观念和史学功能论并不是无可非议的。

(三)民族情感史学

民族情感史学,主要以钱穆为代表。他们对中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即对中国 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并予以倡扬,以此与社会思潮之主流的批判论对垒。

(四)阶级论史学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人主要根据斯大林和苏联的理论解释,理解马克思主义、列宁 主义并运用于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将人类文明社会以来的历史视为阶级斗争史,是一个 阶级战胜另一个阶级的历史,出现了五种(或谓六种)社会形态。郭沫若、范文澜、侯外 庐、吕振羽、翦伯赞为公认的学术代表,白寿彝则多少别具一格。在具体研究上,实际 上将历史分为三大块: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史主要是研讨阶级斗争史、农民战争史 、政治斗争史、中国革命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阶级论史学在观念上强调探索历史发展的科学规律,笃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前者决定后者的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际上走向了注 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经典著作的道路(严格地说是作疏解,还够不上作注) ;在功能方面极其强调为政治服务,反对脱离无产阶级政治、无产阶级专政。

从根本上看,阶级论史学是一种宏观史学,然而它并不排斥微观研究,颇有笃实研究 者。在对下层民众史、某些历史运动本质的揭示方面,有着不小的贡献。

(五)社会史的史学

20世纪上半叶,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史学、人类学、民俗学共同开展了对社会史的 研究。在大陆,80年代中期以来,史家接受二三十年代社会史研究、阶级论史学对劳动 者斗争史研究的成果及受西方年鉴史学运动的影响,自觉或较自觉地进行社会史研究。 目前方兴未艾,有成为史学主流之势。在台湾,社会史研究起步比大陆早一点,在研究 领域的拓宽和探讨的深度上均有令人瞩目的成就。社会史大大扩展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社会结构、日常生活、民间信仰与意识、心态、身体、生态环境都进入了研究范围。

社会史与其他学科有着交叉研究的内容,特别是同社会学、人口学、历史人类学等学 科,因而成为历史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桥梁。

在研究方法上,它的归纳法,向下看的视角,历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社会学的个 案研究法,哲学的辩证法等,均被吸收作为研讨的方法。社会史的研究,令史学功能由 政治功能向社会文化功能转化。

或谓社会史是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观察历史的视角。离开社会史的研究内容,若仅仅 是一种方法,社会史研究就难于理解了。经过富有成就的具体研究之后,西方史家从方 法论上重新认识社会史,将之视为一种方法,这是事后之论;中国的研究状况尚不宜采 取此说,否则对社会史考察富有实际内容的研究不一定有好处。

(六)呼唤中的以“整体史”(“总体史”、“社会的历史”、“社会史学”)为特征的 “新史学”可能出现及其与社会史的关系

在西方史学领域,一个走出年鉴运动的“新史学”正在形成之中。台湾学者在进行社 会史研究的同时,就有新史学之愿望,这由《新史学》杂志的命名可知。大陆学者提出 ,社会史是一种研究范式,认为它将取代兰克史学,新史学基本上或者首先以社会史为 表征,就是想将社会史与新史学即整体史连接起来。

整体史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历史学、社会史研究领域一再扩大之后以及出现所谓的“ 历史碎化”现象,特别需要总和、综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使得历史学成为容纳 百川之学,处于跨学科研究的中心地位,需要进行学科整合,而社会史就难于完成这种 使命。史学研究在许多方面有回归的现象:早期社会史所排除的政治史被赋予新意的研 究,即从个人(帝王、英雄)进到政权史及其有关的符号、象征;他如事件史回归:事件 ——媒体——公众;叙述史回归:不以发现规律为重点目标,而以公众乐于知道的事件 人物为描述对象;主体回归:以人为主体,将人从决定论观念下释放出来;人物传记回 归;社会史研究的妇女史——女权运动史——两性关系史——性别史,其发展变化离不 开政治史;等等。所有这些,令人有史学回归之感。当然,历史研究的回归不是复原, 而是以研究整体史为使命,为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完整的历史,而不是残缺的 历史。

社会史与总体史的关系,由社会史研究的内容、经历、趋向可知一二。社会史经历如 下程式的变化,将有可能发展到总体史的阶段:社会结构(政治史的某种延伸及同社会 学、经济学的结合)—日常社会生活(社会现象)—心态、意识、信仰(文化层面)— 生态环境、身体医疗(关怀生命、社会问题)向跨学科的整体史发展。社会史可能是 从实证史学、阶级论史学向整体史学过渡的中间形态过渡形态。

不过话又说回来,社会史研究的使命,在中国还远未结束,整体史尚处于愿望阶段, 需要创造条件,迎接其到来。

三、历史学应使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及其同社会史研究的关系

“说故事”的史学,经历历史编纂学、实证史学、民族情感史学与阶级论史学到社会 史史学,是一步步将史学知识传向民众。而今天,知识大众文化化已成为史学发展方向 、史学能否发展乃至史学命运的关键性问题,实在是需要大加研讨的事情。20世纪80年 代以来,时或出现“史学危机”的讨论,然而都没有认真计议过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与 历史学的关系,这是不无遗憾的事情。笔者主持或参与过不少研讨会,曾经萌生过参与 主办以“史学知识民众化”为主题的研讨会,可惜迄未见有此类学术会议。这里不妨说 一说史学知识大众化的问题。

(一)史学功能转换及原因

传统史学功能是政治性的,即为帝王提供经邦治国的历史经验的“资鉴”功能,对民 众(主要是读书人、士人)的教化功能,所以它成为庙堂之学,拥有尊贵的地位,“史” 就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阶级论史学明确强调史学的政治性,使之成为政治的附庸 。实证史学讲究脱离政治。社会史则将史学的政治功能向社会文化功能转化,使史学在 有限的政治功能之外,着力于文化知识的传播:用历史知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给予 休闲的读物,令人身心愉悦;以人物、故事的典型形象使读者主动思索做人的道理,讲 求人生修养、志向与情操。

史学功能之必须转换,或者说必然转换,基于社会的巨大变化。传统社会基本上是自 然经济的社会,发展迟缓,所重视的经世之学是经学和史学的人文学,鄙视自然科学和 技术,视之为匠人之事;近代社会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生产技术、物质文 明变化迅速,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它的作用是可视的,于是,人 文学科不得不降落到被人贱视的境地。从殿堂到平地,这种落差感,大约也是中、外都 产生的“史学危机”论的一种原因。

史学功能转换是不可逆转的,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是必然趋势,作为史学工作者应该 有相应的观念转变,要为史学功能的转换和史学知识大众文化作出努力。

(二)史学知识大众文化化与条件

何谓大众文化化?史学工作者应以自身的研究成果让大众来分享为目标,即治史是为大 众提供历史知识,令历史知识成为大众文化的应有内容;史学书籍应有知识性、故事性 和通俗性,文字表达方面的可读性。

大众文化化的史学知识,原则上讲是走近古代人的生活世界,贴近今日社会生活的内 容,它包括人群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活动、政治活动、社会风俗及其变异、人 类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各种经验智慧等。

近代史学研究,为史学知识大众文化化创造了条件。近代以来,史学、人类学、民俗 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所形成的成果,对于下层民 众、性别关系、生活风俗、婚嫁丧葬、节日娱乐、民间信仰、民间文化、社会医疗等等 社会生活历史的研究,其内容多是民众喜闻乐道的。试以笔者在近期史学著作中信手拈 来的数例来看,可知笔者所言不爽。如有的学者讲述南宋初年临安大火中,裴姓商人不 忙于救火,而是派人赶紧采购建筑材料,灾后居民修盖房屋,他卖材料发了大财。这样 的故事表明,商人预测市场、捕捉信息的重要,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一样,予人以 智慧的启迪。又如,有的学者利用杜甫的《今夕行》诗句,说明诗圣杜甫在逆旅长夜中 ,赤袒跣足,大呼小叫,非常投入,反映了作为常人的杜甫,与诗圣的另一面相补 充,可以令人全面地认识历史人物。他如,有的学者讲述郑板桥见寺僧的故事:方丈初 以他服装平常而冷淡他,及至见他谈吐不俗有所敬重,进而非常尊重,因而让座由起始 的“坐”,变为“请坐”,再变作“请上座”,命小和尚的上茶,也有“茶”、“敬茶 ”、“敬香茶”的三变。从敬茶待客的习俗,反映出社会的等级观念的作用,而对出家 人如此之势利之讽刺,令人可以从中得到诚敬待客、待人的教益。有了这些研究成果, 可以将之转化为大众文化,由大众分享。

史学知识大众文化化,需要向古今民间文学艺术家学习。古代说书艺人、话本、历史 演义、现代历史小说、历史剧、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都起到传播历史知识的某种作用,并 以其知识娱乐受众。当然,文艺家的历史故事中有许多虚构成分,历史学家出于职业责 任感有必要去纠正他们的误传,但是不必为他们“占领”史学“地盘”而愤慨,应当检 讨的是自家不去作史学知识大众化的努力所造成的缺陷。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其实, 最好是史学界与文学艺术界携手合作,多交朋友,取长补短,史学著作要艺术化,文艺 家需要增加史学知识,作品向历史的真实性方向努力。平心而论,史学家和社会应该感 谢文艺家对某些历史知识的传播。

史学研究成果如果走向大众文化,史学也会取得大众的信赖,不会被社会抛弃,避免 真正的学科“危机”。

(三)史学研究成果大众文化化的表达方式

史学研究成果为大众分享,图籍内容至关重要,而其表达形式的讲求同样不可忽视, 至少要留意于下述四点:

其一,平铺直叙的写法。史学著作要有大量的证据,会有大段大段的原始材料的引文 ,会有史料的考证和复杂事件、历史之谜的反复论证。毫无疑问,引文多系古文,如此 一来,古文和语体文相杂,使得文气不畅,也令读者一会儿古文、一会儿语体文的来回 转换,难于适应,增加阅读难度,减少浏览兴趣。需要舍弃那些史料引文,将它变为语 体文,直接表达出来,令文气流畅,读者顺利阅览。当然,引文的做法给同行及少数圈 外人士观赏是必须的,只是对大众极不相宜。

其二,要富有文采。这是极其难于做到的,然而是不可或缺的努力目标。

其三,深入浅出。大众文化化的历史读物,不是只讲一些历史故事,而应将研究的客 体研究透彻了,俗话说是吃透了吐出来,能综合大量历史现象,分析清楚,尽可能地说 明历史现象的连贯性和事情的本质。通俗读物虽说是通俗易懂,但是寓意不可少,必须 深入浅出,绝不是儿戏之作。

其四,图文并茂。历史遗迹、遗物的图像、画像、图画、照片,实物照片、素描,等 等,与文字说明相配合,可以收到文省事明、一目了然的效果。图文并茂,在古人主要 限于客观条件,几乎完全被忽视了,现在学者开始留心了,“老照片”成为可贵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史家都给图片以应有的地位,“提请留意”,看来仍有必要 。由于著作中配图的时间还不长,相应的学术规范尚不完善,或者说还没有建立,常见 的现象是对于插图本身的说明欠缺,图、文的内容并不配合。大众化的读物不能不讲究 这些。

总之,史学工作者需要将读者感兴趣的历史故事,能够发人深思的历史知识,用富有 文采的笔法表现出来,使人将阅读的过程变成为一种美的享受和追求,同时增长了知识 ,提高了生活情趣和生活质量,也启迪智慧的开发。这也是令史学游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

(四)史学工作者的职业态度与高标准的专业要求

史家定位。帝王之学的史学高高在上,史学家好为人师,总在教训读者。近代以来, 此种积习并未根本改变,似乎作者与读者双方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学者自认为 写作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事业,要向民众灌输什么观念,负有提高民众素质的使命 ,这是在上者对待在下者的态度,早已不合时宜,特别是在史学知识大众文化化之时。 作者与读者双方之间,理所当然是平等的,不存在谁要将什么观念加给谁的问题,书籍 只是双方对话的工具。人是社会中的人,做人要给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史学工作 者要定好位置,争取成为读者的朋友,而不是在上面的教育者。

专业要求。史学知识大众文化化,对史学工作者的专业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大 众化的深入浅出的要求,首先应有研究性,是要全面深入地把握有关知识,具有综合分 析能力,还要富有文采地表达出来,此等著作的写作真是谈何容易?设若仅有几分知识 ,浅学易满之人,哪里能写作得好!普及与提高是一致的,以为普及的读物可以要求得 低一些,这是误解,无益于史学知识的大众文化化,极宜纠正。

(五)史学新功能得益于社会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