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十篇

时间:2023-04-06 01:09:34

技工院校

技工院校篇1

“我认为中国不存在‘用工荒’,”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人社厅)政策研究处科长范粟说,“起码在山东省是这样的。我们的劳动力总体还是供大于求的,所谓‘用工荒’,可能只是一段时间的企业招工难。”

2010年初,山东一家权威机构对本省用工情况做了调研,调研报告称: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山东人力资源市场总体呈现供求两旺的态势,但供求错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企业缺工问题逐步显现,主要发生在东部沿海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在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日照五个沿海城市,有50%的企业招工不足,而从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的供求情况来看,截至去年第四季度,五市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即招聘职位与求职人数之比)为1.18,五市缺工人数共计22.26万人。

从劳工方面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确实在逐年减少。山东省从2001年以来,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万人以上,但年均以15%的速度减少,这部分劳动力中有超过80%是40岁以上的人员。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生育率普降。新增劳动力供给下降的效应已经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显现。根据山东统计年鉴显示,该省1990~1994年的出生率分别为18.21‰、15.40‰、11.43‰、10.49‰、9.69‰,新增劳动力逐步减少的趋势显而易见。

此外,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山东省的农民工流动,近年来出现了新的趋势,80后及90后成为农民外出打工的主力。他们不愿再像父兄那样,仅仅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纯粹靠出卖体力来赚钱。但要想在城市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些年轻的农民工必得有一技之长,能够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并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成长,除了上大学之外,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成为他们走向城市的跳板。

技工院校没有“就业难”

上述山东省那份调研报告认为:从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的技术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需求总量的43.51%,但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却是:无技术等级或职称人员占了总数的58.87%。从供求对比来看,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人员明显供不应求,求人倍率均大于1,且技术等级越高,求人倍率越大。对技师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求人倍率均达2.27,明显高于其他各技术等级及职称人员。

这是一个大趋势:中国劳工正在从一个主要出卖体力的群体,向对高技能工人大量需求的途径转变;中老年农民工日益让位给80后、90后农民工,但中国社会显然还没做好这样的准备。

2009年6月,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招聘了5名大学生掏粪工,此前,记者还在武汉洗脚房里见到过在此就业的武大毕业生。济南一名老掏粪工欣喜地说,昔日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小时候不好好读书,长大了让你去当挑粪工!”而现在呢,“我们要的都是大学生了。你不好好读书,还当不上掏粪工呢!”央视主持人朱军评论说:“大学生从事掏粪工作的意义体现在可能会改变中国的掏粪现状,因为,无论是在思维,还是掏粪工具的使用上,大学生都具备优势,从而将使中国摆脱传统意义上的掏粪。”

山东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李启国认为,朱军的发言源自于他不了解实际情况。在使用和改进挑粪工具方面,大学生不如一个受过培训的技校生,甚至不如农民工。“一个大学生学4年本科,每年花几千元学费,毕业后来掏粪、洗脚,专业不对口呀,不如我们技工院校,培训3个月就可以了。当然劳动都光荣,但技术层面的掏粪工、洗脚工的培养,应该由职业院校承担,国家培养的本科生、专科生等人才,应去到能发挥他们作用的地方。”

职业能力建设处是山东省人社厅负责本省技工院校管理的部门。李启国副处长介绍说:技工院校在解放初年就有了,现在全国技工院校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的,第一名是广东,第二名是山东。山东现有技工学院近200所,2008年达到招生16.7万人的峰值,在校生43万人左右。

山东省技工院校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连续8年在95%以上,而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0%~80%之间徘徊。李启国副处长说:“我们开设的很多专业,与国家产业政策密切配合。比如动漫、3D专业,对很多企业量身定做,毕业后就走人,还有企业拿着钱来买学生的。我们对技工院校的管理很严格,院校招生连续两年达不到一定规模,说明你的课程设置社会不需要,就压缩你的招生规模,甚至取消相关专业。但传统的电气焊工,因为学费低,耗材多,是收不抵支,但我们也要保留,因为国家随时需要他们。山东有好几个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被韩国订走了,因为韩国搞造船,需要大量焊工,还有的被广东企业收走了。”

李启国副处长说:“从去年开始,山东不少技工院校,都有大学生来回炉,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挂不了钩,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山东技师学校就有几十个大学生主动要求来学习,学校根据他们的职业取向,安排了新的专业。”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达1746万~2665万人,这意味着大量企业技术岗位无人问津。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比1。山东一位研究技工教育的专家说:“政府不应该强迫规定学生的学业取向,让学生都上本科,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特长来求学,正确规划他的职业生涯。技工院校的学生毕业,自个儿就找到工作了,不需要政府拿出钱来,举办那些供需见面会、洽谈会、招聘会。职业技能教育如何在国民教育中占到应有的比重?没有人才,国家以什么方式兴旺?”

职校与技校:教育部与人社部的博弈

两年前,小高从潍坊一家高职院校毕业。他学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全班40名同学,大约2/3选择了专升本,因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求职时要想得到青睐,起码要有一纸本科文凭。其实,小高报考高职院校的目的,就是将它作为一个跳板,以便能读到本科,他的多数同学亦抱持同样的想法,只有1/3左右的同学毕业后立即就业,他们大多成为计算机市场的销售人员,因为专科院校说起来似乎比本科要“专”,但他们求学3年,却没学到多少东西。

专科院校里的老师,多为本科院校毕业生,只有一两位聘请来的副教授。学生虽然可以上机,但没有做项目的机会,上机时,老师将学生领到机房就不管了。老师一走,学生们就玩游戏。但小高还是幸运的,起码他们能上机。本校那些学工程机械的学生,在学校没见过一台挖掘机。

到小高临毕业时,学校才开设了一间车间,摆放了两三台机床。

但这所院校却不愁生源,在校生长年保持2万多人,因为它有高达60%~70%的“专升本率”,对于学校来说,专升本率高,就用不着强调就业率了,因此鼓励学生们追求文凭,一心一意专升本。

外行人容易将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混为一谈。但两者有着制度层级的区别。职业学院归教育部管,技工院校归人社部管。周济任教育部长后,把各地的职业中专、职高等归拢到一起,虽然名字换了,但机制并没换,仍以学历教育为主。周济还搞了“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学生毕业有大专文凭,并可接着报考本科,继续“深造”。有的学校原来是中专,后来改专科,专科又改本科,虽然教育部有文件不让升格,但很多地方的学校照样升。

目前,地方政府的人、财、物等资源普遍向学历教育倾斜,投入技工教育的很少。技工院校自主招生,因为教育部不允许它们全国招生,不让进教育部的招生平台。教育部门在计算升学率时,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是不算在内的。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下计划,考生必须报考教育部规定的那些院校,让学生自动分流到高校及高职院校,用政策形成一堵墙。因为技工院校招生没有代码,在教育部查询不到。

两年前,山东某个层次较高的技工学校,有美国公司愿与之合作,由美方投资500万美元,进设备,培训学生,将来到国外就业。但美方到中国教育部咨询,教育部说没这所学校,美国人以为它是黑校,合作的事就泡汤了。

前述那位研究技工院校的专家说:“政府一定要加强对技工教育的重视,能与教育口的院校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就可以了。现在国家把优惠政策给他们了,却培养不出人才。因为他们还是学历教育,什么文秘、财会,不突出技能。这是教学大纲有问题,教育体制有问题,职业院校拼命扩大招生,增加专业,不然就生存不了。如果政策是一视同仁的,它竞争不过我们。我们把车间放到技工学校里面。社会上企业上有什么设备,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

2009年12月,总书记到广东珠海的技工院校视察,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到技术院校视察。胡总书记说:“现在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非常匮乏。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潜心钻研专业技能,努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李启国副处长认为:“政府不重视技工教育的问题是全国性的,胡总书记到珠海技工院校视察很有意义。现在各级政府的导向,也有点转变的苗头了。但宣传还不到位。你的孩子,你肯定想让他上大学,如果上技工院校,别人会想这孩子学习是不是差点儿?我们能否借鉴欧美、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把更多教育资源放在技工院校?每个国家培养的高端人才都是少数,国家的教育导向应往技工教育方面转变。我们也在极力争取。”

技工院校的问题

2010年3月17日,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举行了一个“欢迎新疆阿勒泰地区学生人校仪式”。带队前来的新疆阿勒泰地委副书记杨雅芳在仪式上介绍说:阿勒泰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国内一批大企业愿意来投资,未来5年这里需要用工10万人,但他们极缺水利、电力、矿产开发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当地技工教育的水平又有限,无法在当地培训。于是,阿勒泰地委和行署决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进行考察,选择合作办学学校,为当地培养人才。

从今年3月份起,蓝翔技校将分批接受阿勒泰地区学生200人,对他们进行汽修、数控等专业的职业技术培养。同时,山东冶金技术学院、三峡电力职业学院等高职、技工院校也接受了来自阿勒泰地区的学员。

蓝翔技校成立于1984年,当时社会力量办学刚开始,校长荣兰祥与济南市57中校办工厂合作,在保华街租了一个居民小院,搞摩托车维修培训班,此后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是山东最大的民办技工学校之一。据校教研室主任曹金栋说:“蓝翔创办26年,培养了30多万人,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的人口。现在蓝翔在校生2,5万人,短期培训能力为3万人/年,主要培训中高级技工,滚动招生。”

蓝翔技校负责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副校长王继中介绍说:蓝翔毕业生的就业率(加上自谋职业者),高达98%,有的毕业生甚至有厂家预订。

曹金栋说:“来蓝翔学习的孩子,好多都是初、高中时成绩就不好,不愿上文化课,听不进理论。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是让他研究车床,而是怎样使用车床加工产品,把工厂搬到学校,把理论知识放在案例中讲。大学生、职教生毕业后要找单位实习,我们的学生一切实习都可在校内完成。比如机械加工专业,我们与中国重汽、济南机床二厂订有协议,让老师带学生给他们加工配件,在校期间看图施工,学生毕业后到了单位就能使用。”

曹金栋多次强调:“我们主要在设备上下功夫,没有充足的设备,保证不了学习质量。在国内技工学校内,我们的设备首屈一指。”他带记者去观看校内的汽车大厅,几万平方米的大厅里,陈列了50多部新车,有奔驰、宝马、丰田巡洋舰等名车,曹说这些车都是2005年购进的,一辆丰田巡洋舰就值几十万元。但蓝翔有多名学生称,这些车都是摆设,平时不让学生动。

蓝翔计算机专业因一次性购置计算机1135台,还获颁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但记者参观这间巨型机房时,看到里面只有20多名学生在上机。知情者说,因为蓝翔是以汽修、电气焊等专业出名,计算机专业非其所长,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

记者发现,目前技工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单一,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人的66个职业,很多需求满足不了。像蓝翔这样规模较大的技校,也只有8个专业。有的学校课程设置过于倾向第三产业,而严重忽视第二产业的大量需求。

二是管理混乱,特别是民办技工院校。山东省共有民办技工院校1500所,虚假广告、恶意竞争、欺骗招生、随意增加收费、学校师资力量弱、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等现象比比皆是。李启国副处长说:“我们对民办技校是粗放式管理,要求他们遵纪守法就可以了。”实际上,由于监督薄弱,这些技校即使有违法行为,有关部门也难以察觉、查处,甚至还有闹出人命案后不了了之的。

三是多数技工院校教材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呆板,实习设备不足或老化,教学思想是从师资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求出发,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培养的人才难以与社会和企业相吻合。

技工院校篇2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市场性;职业性

技工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比较特殊的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它为我国输送了大批专业型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比于普通教育,技工院校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特征以及能力结构等方面有自身的特色。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育形式。

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

有很大的精力但是纪律意识不够高

技工院校的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乐于参见各种活动,充满正义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冲动,纪律意识不够强烈,容易听信居心不良人的话。在生活以及课堂中,很多学生缺乏耐心,忽视老师的谆谆教导。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学生的这些特点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障碍。

乐于展现自我,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技工院校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主要接受技术类教育。这样以来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独立意识,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展现自我,乐于通过别人的赞赏获得自我满足感。但是很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不能认真看待失败,部分学生失败后出现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失败衍生出种种心理问题。这里重点讲一下部分学生因为成绩比较差等原因不乐意接受自己是技工院校学生的事实,自卑心理非常严重。

求知欲望比较强烈

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够,加之学校的监督力度不大,很多学生虽然具有很大的求知欲,在学习中得不到实践。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得法,虽然很用功但是取得成绩却很少。

在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一定要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本校的具体情况。教学目标不再单纯追求学生基础知识的丰富还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技工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准则

目的性突出、时代感强烈

技工院校开展德育工作一定要做到方向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以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为指导,根据时代特色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要不断开展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帮组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目前我国缺乏大批次的创新性技术人才,所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理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鼓励学生树立科学良好的职业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学生爱国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念。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建立自尊、自强以及自信的心理品质。

知行统一

开展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责任感,所以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以知行统一为原则。在德育工作中不仅要创新德育教育形式还要提高德育教育的落实程度。学生是一个个单独个体,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所以在德育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辅助学生通过各种体验获得心灵上的升华。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培养良好地价值判断和道德意识,保证知与行的统一。

3.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

很多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脱离学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单纯地进行说教,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育效果不够显著。技工院校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寻找小的切入点。

德育工作要有足够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性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德育工作要有足够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性。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结合社会、家庭、用人单位等开展科学的德育教育工作。这需要学校能够积极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小型的社会环境,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另外,学校还要不断创先德育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环境的改变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三、新时代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对技工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时代创先德育教育形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注重德育教育的公平性。技工院校的学生素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有自身的优缺点,所以在德育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公平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良好的自律意识。部分技工院校在德育工作中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没有向学生讲解如此做的意义,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力的逆反心理。

贴近学生的实际。技工院校的德育内容以及教育理念非常陈旧,没有紧跟时代与学生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一些技工院校的德育榜样远离学生生活,没有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榜样。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基础知识教育还是德育工作都要保证学生主体地位。我国一些技工院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要求。把德育工作当一种计划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道德意识还要养成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到的意识。技工院校完全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用人单位为学生组织道德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到的素质的提高,还增强了学校教育的人文化。

参考文献:

[1]毋靖雨,周鸿.阙失与复归:高校德育目的何以诠释人性向善[J].现代教育科学

[2]林海亮,李雪.学校德育目的制定依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技工院校篇3

关键词:技工学校 职业指导 德育 德导

一、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全国技工院校在职业指导课方面存在三大问题。

1.用词不一

有叫“职业素质教育”的,有叫“通用能力培养”的,也有叫“核心能力培养”等,各种叫法不一。用词不一不仅是语言文字的问题,还关系到定位问题。因为定位不准,才会用词不一。

2.边界不明

机械地将文化知识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分开。

3.思路不清

形成了两大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其一,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讲课、活动等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其二,素质拓展体系。但这两种途径都与企业文化相脱节。

上述三个问题与职业指导课、德育课的内涵界定有关。

二、对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基本认识

1.技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与职业指导有关

德育工作的核心是解决思想问题。思想问题主要是价值观、职业观、成才观,具体反映在学生日常的行为和言论中。在实践中,德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练成良好的职业品格。

2.技校德育的服务方向与职业指导有关

学校德育工作的服务方向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学校教育,使学生服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一般规范;二是服务学生就业,使学生符合就业的一般要求;三是服务学生成才,为学生成才成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3.技校德育先决问题是特殊性问题

解决技校德育工作的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问题。解决个性教育问题是德育教育的先决问题,就是要使技工院校学生通过技能教育实现技能成才和技能成功。学生德育工作要结合高远目标,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三、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基本观念

1.大“德导”观

即以促进学生技能成才为最高目标,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从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两大领域展开,通过教学与拓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共同作用学生“德导”。学校一切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活动都属于“德导”。课堂教育是“德导”的主要阵地,同样要发挥其他场所在“德导”中的重要作用。

2.全员“德导”观

不仅德育教师是“德导”工作的主力军,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同样是“德导”工作的重要力量。

3.系统“德导”观

结合“技能教育、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办学目标与特色,贯彻“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和“针对性与有效性相结合”两个原则,以“养德提能”为主线,完善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使以价值观、职业观、成才观“三观教育”为重点的学生“德导”制度化。

四、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基本原则

1.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

具体到教育实践,反映在“管”和“教”两个方面。“管”和“教”是“德导”工作的两大基本途径,“管”即要严格管理,“教”即要突出人文关怀,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通俗地讲,即要使“德导”工作体现“严格管理,有情教育”。

2.针对性与有效性相结合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德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五、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基本途径

1.课堂“德导”

即以课室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能吃苦、能实干、能守信、能协作的品质为主,推行课室“德导”,使包括“德导”课在内的所有课业都能开展学生德育。课堂“德导”是主阵地、主渠道。实习“德导”是关键,顶岗实习是走向职业的桥梁、纽带,在这方面目前很多技工院校还处于“放养”阶段。

2.个体“德导”

即从“课德”“舍德”“餐德”“会德”“仪德”“话德”六个方面,开展个体性“德导”。

3.实习“德导”

即以学生顶岗实习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就业意识、岗位责任感的教育。德育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情况,以增强“德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收集典型“德导”案例,制作“德导”活页,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德导”教材,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社团“德导”

即以学生社团为载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品格,提高“德导”水平。

六、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主要任务

1.解决思想观念问题

重点之一是价值观、职业观、成才观的“三观教育”,形成专门制度,并由“德导”教师配合。

2.解决学习态度问题

研究“以学生管理部门为主,‘德导’教师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在特定时间内,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供学习态度不端正或不够端正的学生名单、表现,切实掌握学生学习态度问题,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将解决问题学生的工作纳入“德导”工作范畴。

3.解决职业认识问题

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识不清晰,“德导”教师授课切忌讲“非常正确,但无用”的内容,要明确“德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大方向。针对当前学生中存在职业、专业、就业岗位等意识淡薄的现象,“德导”部门要研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措施。

4.解决文化建设问题

做好“八项文化建设”,即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手机文化、服饰文化、表达文化、厕所文化以及实习文化。教室文化涉及学生“学”,宿舍文化关乎学生“睡”,食堂文化关乎学生“吃”,手机文化关乎学生“用”,服饰文化关乎学生“穿”,表达文化关乎学生“说”,厕所文化关乎学生“拉”,实习文化关乎学生“就业”。

七、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运营机制

1.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分层次分阶段推进

“德导”工作划分为初层“德导”、中层“德导”和高层“德导”三个层次。初层“德导”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展开,以课堂“德导”为主要形式;高层“德导”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展开,以实习“德导”为主要形式。学生在校期间其他学习时段为中层“德导”,以个体“德导”和社团“德导”为主要形式。根据学生学制的差别,四个“德导”环节也要有所区别。

2.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模块教学

围绕“六德”(仪德、课德、舍德、餐德、会德、话德)、三观(价值观、职业观、成才观)和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推进“德导”课程改革,将“德导”分为走进技校、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六大模块,实施模块教学。走进技校模块主要是通过介绍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澄清上大学才能找到工作的误区,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特点,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学会适应模块包括技校生的基本礼仪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会生存模块主要是生存常识;学会学习模块是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交往模块主要是人际交往;学会做人模块主要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技校生应具备的品质等。

3.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整体联动

技工院校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技工院校;策略

1技工院校高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

1)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技工学校学生踏进学校之前,通过对学生整体的家庭情况、学业完成度进行考察,各种影响因素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挫败心理。不少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会自卑、腼腆,不敢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而且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其成长背景、经济状况、个人理念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人际关系就会更加开放化、多元化。如果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具备很大的困难性,学生往往只有表面性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但是还未能寻得良好的处理方法。2)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技工院校学生往往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在初中或高中阶段,想要尽快参加工作就选择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节奏比较紧张,而在技工学校高职专业学习则比较松散,这种交错的状态之中学生不能找到某种平衡,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很难达到理想要求。3)学生个人适应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现代社会背景条件之下,在学生教育方面,多数家长会对少年学生过分溺爱,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很难在学校教育之下有所扭转。学生在学校或社会实践中出现畏难心理,认为凡事都有家长“善后”,做事情畏首畏尾是极为常见的,那么学生的适应力不足以及抗击打能力差,都会导致自己在学习阶段出现诸多问题[1]。4)学生自我情绪管理。技工院校学生的家庭构成较为简单,且独生子女较多,所以学生自我的调节能力不够,在自我管理、自我疏导方面能力不足,学生甚至会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还有部分学生过于自私自利,在遇到问题之后不能理智的进行处理,如果冲动莽撞的行为习惯养成,甚至会带来校园安全问题[2]。

2技工院校高职学生管理的有效策略

1)做好对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工作。高职学生还处于少年阶段,难免会存在一些行为习惯不规范或心智不够成熟的状况,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教师要真诚地去开导或点拨学生,尽管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阶段难免会犯错误,但是教师只要对学生有信心,学生就一定会改正自我、完善自我。班主任教师要做好人文性教育引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与鼓励,和谐融洽的班级管理氛围由此建立起来[3]。2)加强班干部团队建设,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学生干部是帮助教师做好学生群体管理的关键,整个班级管理氛围、专业教育推进都离不开班干部的支持。所以教师需要从高职学生自我管理层面上入手,让班干部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做好对学生整体情况的了解,确保班干部工作能够落实到细节之处,班干部的能力就能在实践工作中着重加强。紧密联系学生群体,那么管理策略更加贴切。学生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实践中,遇到困难问题学生开诚布公,与大家一起进行分析处理。那么班主任教师在学生管理阶段,做好日常工作与学生对接,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阶段所负责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优化班级、学校的发展建设工作。3)教师对学生以身作则,发挥楷模作用。教师日常管理谨言慎行,通过行动带动学生更好地参与班级管理工作,那么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启迪。高职教师需要从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本职工作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与一般的高校学生一样的平等心态,自我尊重、自我奋斗才能提升个人的社会影响价值,这样的班级管理工作深入人心,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进步[4]。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升自信心、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能够协调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生活基础能力,高职学生的管理与引导工作,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校习惯,通过建立良好的管理工作模式,将常规工作融入学生的实践生活、专业学习等方面。学生的责任意识由此建立起来,技工院校在学生培养教育方面的优势作用也能突出展现。

3结束语

技工院校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相对较为特殊,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改进,让高职生具备良好的自信心、责任心,在集体中获得进步与发展,为未来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当然高职生管理工作需要全方位推进,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还需要具备职业道德、政治素养,围绕专业发展所需,探索技能实践的有效性途径,提升高职学生自我的社会影响价值。

参考文献:

[1]褚润贞.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学生管理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25-26.

[2]孙立群.创新教育指导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9(7):42-45.

技工院校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近几年,技工院校生源素质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普通高中扩大招生,而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等以下水平。整个教育环境也为了追求升学考试,而忽视学生的德育,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这就给技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课题。技工院校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为毕业生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劳动者的素质具有战略意义。那么,德育教育该如何开展呢?笔者认为:

一、重视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在增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中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因此,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则不能教人。当今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模仿性强,所以在学生眼中,教师应是进取精神的化身,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积累过程中逐渐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并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求教师努力掌握教育规律,充分发挥敬业精神的潜在影响作用,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佳效果。

二、积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德育工作在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同时,还应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升华。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应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促使每位学生都能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其次,要优化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配备图书馆或阅览室、校园网、宣传栏、读报栏等学习条件。另外,还要注重校园绿化,让学生时刻置身于优美的校园中。

2、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不仅要重视德育课程的教育,还要将德育渗透到课余活动中,进行无意识教育。每年都开展各类文艺汇演、运动会、德育大会等大型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之中受到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特长。另外,学校还要设立文学社、书法社、篮协等社团,通过社团组织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

三、不断更新德育教育的手段。

1、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德育工作应将科学理论、革命道理与活生生的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鲜活的材料,典型的事例,正反对比,有针对性和有说服力地进行。应围绕学校和学生的中心工作,把德育渗透到各课程教学和学习之中,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应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开展理想教育,艰苦创业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等,并要求学生身体力行。

2、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感情投资和正面疏导工作。德育应符合职校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鼓励、信任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坚持说理、引导、激励的方法,而不是堵、压、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注重个体的自我教育和道德实践。

3、改进教学方法及成绩评定。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的说教方法,采用富有启发性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特别是与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德育教育富有思想性、知识性、启发性、针对性、艺术性和可信性。成绩评定应充分考虑和结合学生的现实表现。

4、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良思想文化对青少年之所以有相当魅力,其现代高科技手段是重要因素。学校德育应从中受到启发,把先进传播技术引入课内,并延伸到课外,力求德育丰富多彩,喜闻乐见,能够磁石般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德育活动,抵消不良文化消费手段的影响。

四、开展富有实效性的德育工作

1、强化习惯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学校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并将“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日常言行举止讲文明、讲礼貌,一切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课堂纪律、出勤制度,抓仪容仪表、课间操、校园卫生,定期检查宣传墙报,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化。

2、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德育工作者的得力助手,选用好的班团干部,不仅使教师从繁忙的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技校学生入校时素质相对差一点,因此在选出班干部后应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干部有放有导,同时也要做好监督,并帮助学生干部做好工作总结。

3、后进生的转化。技校生入学时素质较差,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要极度重视,班主任应与任课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对后进生的教育既要及时,又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他们已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我们不可能经过一次教育和谈心就能让他改正缺点,应给他机会,降低标准,逐层逐步地进行教育。

4、强化宿舍管理。首先,应成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可以从社会上招聘一批文化素质好的人员,选用高中文化层次或退伍军人担任门卫,配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层次的生活指导老师。另外,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门卫和生活指导老师的岗位职责,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同时,还要成立一支学生督导队,协助生活指导教师完成平时的卫生、纪律、“文明宿舍”的检查评比。

5、加强就业指导。技校生一入校就应开始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当前的社会需求,让他们在技校学习过程中,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并在就业前进行面试知识、职、道德和劳动法的学习,通过培训帮助学生提高成功就业的机会。

五、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

技工院校篇6

从中国目前的技工院校教学管理状况来看,管理机制上所运用的是本校与二级学院构成。在学校教学管理上,二级教学管理是其中重要的基础部分。学校的教务部门对于教学实施管理,以制定教学计划为主,对学期教学任务下达,并监控和评估教学质量。二级学院实施二级教学管理工作,具体承担日常教学管理。虽然技工院校的二级学院管理工作仅仅涉及到教学管理,突出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实施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极为负责,诸如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的选择、技术实验室建设,而且还要组织安排学校的师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二、探索技工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

(一)院级教学工作管理的职责

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提出参考建议;负责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审定各方案、标准以及提出相应的专业调整和专业设置意见;统筹基础课程设置比例;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教学秩序;负责提出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会同学校人事部门负责任课教师资格的审定;对教学常规资料进行检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组织好各类考试;指导各系教学工作的开展;协调好学校其他各个校级相关部门,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以形成良好的教学工作格局等。

(二)系部教学工作管理的职责

落实学院和教务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和本系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并组织实施;落实教学任务,组织好日常教学工作并进行检查;负责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规划及建设;组织好本系部教学改革规划和实施办法,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健全的评价机制,切实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等工作。

(三)在教学制度的保障下优化教学资源

技工院校构建二级教学管理模式,就是要将二级学院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在院系的教学管理制度下,根据专业教学需求科学、规范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制度是开展教学管理的思想指南,其所涵盖的内容也要根据二级教学管理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特别是教学计划环节,不仅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还要对于教学课程进行设计,并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这就意味着,教学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以动态发展的态势实现其可持续性。为了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二级教学管理制度要严格遵守,突出管理制度的权威性,根据院系的教学实践对于制度框架不断完善,以利于二级教学管理框架能够在学校宏观制度下灵活运用,并实施创造性地管理。

(四)教学计划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

技工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中,教学计划管理是重点环节。要求在制定教学技术的时候,不仅要将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还要满足专业领域所涉及到的行业需求。因此,教学计划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不仅要完成校内教学计划,还要通过强化校内外教学基地建没,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实习环境,并进行实习管理工作。此外,在二级教学计划管理中,还要做好教学课程的考核工作,包括学生的考试课程、考察课程安排和考试日程安排,试卷出题、评卷、成绩登录等等,都包括到二级教学管理工作内容中。当二级学院的教学计划制定完成后,具体实施中,要确保其严肃性,且有序执行,切勿随意更改,也不可以因为个人原因而擅自调整。在日程的教学管理中,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着教学计划展开,还要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辅工作,以确保教学计划顺利完成。学校对于二级教学实施管理,主要涉及到管理协调工作,包括教学任务的下达、学期课程表的编排、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各项与教学有关的管理工作,都要在学校的宏观监督下执行。

三、总结

技工院校篇7

一、广告设计高级班学生特点

技工院校广告设计高级班生源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中职中技相关专业毕业生,有一定美术基础;一部分来自中职中技其他专业毕业生;还有一部分则来自高中毕业生。后两部分学生完全没有美术基础。学生特点主要如下。1.基础与目标两极分化广告设计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艺术基础素养,学生的来源决定了学生层次结构的多样化。在中职中技学过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希望在广告设计领域继续进修,发展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学习;而其他学生,入学时根本不知道广告专业是干什么的,只是中职中技毕业后不想过早参加工作,选择继续留校读书,或是高考失利而被迫选择技工院校,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对专业不了解不在乎,得过且过。2.特立独行,追求个性高级班学生一般15~18岁,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周期,在个人生活的安排、对人生与社会问题的看法,开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关注,容易叛逆、自我为中心。而广告创意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跳出框框、不走寻常路,导致学生认为必须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与艺术性,容易产生自命不凡、特立独行的心理倾向;外表上追求突出个性、奇装异发,往往与学校的仪容仪表制度冲突对抗。3.缺乏创造力,专业意识模糊大部分学生在报读广告设计专业时,对于广告设计实际的工作难度估计不足;不知道广告创作需要大量的文化知识与社会阅历的积累;缺乏职业素养与意识,不了解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在学习上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有热情探索钻研问题;缺乏创作动力,喜欢照葫芦画瓢,照搬网上素材,作业作品难见独特创意。

二、建立良好学风的建议

在广告设计高级班建立良好的学风,能充分发挥专业发散思维、文化创意的特色,能让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并保持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关于良好学风的建议主要有如下几点。1.树立榜样班主任是班级领导者,是学生校园生活中首个重要的模仿对象,其心理素质与个人形象直接影响所在班级的心理氛围和组织形象,班主任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心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要使个性突出的学生正确地张扬个性,班主任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榜样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会同时兼任本班部分专业课,在专业课教学中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指引学生走好专业发展道路,对其建立专业威信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注重鼓励与欣赏那些性格外放、经常发表意见的学生,他们通常是班上的意见领袖、宿舍里边的“头”,有意识地给予及时的表扬,给他们戴上优秀的光环,能促使他们较好地自我约束,甚至可以良性影响周围同学。班干团队的榜样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一支高效执行力的班干团队,首先是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与其他学生朝夕相处的榜样对象;要树立班干部在班上的威信,在平时日常班级事务中有效地培养精英分子,使其作为班级的先进典型、追赶目标。建立兴趣小组,让各班干作为组长,将权职下放,让班干学习管理与带领自己团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整个班集体团结一致共同成长。2.企业文化导入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对企业了解甚少,毕业时职业选择也比较盲目。班主任将企业文化引入班级,对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定位自己,团队协作。要使学生的校园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班主任给学生宣导说明广告公司职位要求、各职位的权职关系、职业晋升路径等。学生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在班主任引导下,初步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提前拟定自己的职业岗位与晋升目标,如平面设计师、广告文案、美术指导、广告公关、客服人员等,然后根据职位要求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让自己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努力学习的依据。而班主任扮演创意总监一角,带领学生建立广告项目小组,模拟广告公司团队接受广告项目,小组内开展学习与竞争,每周通过小组例会与头脑风暴,分享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目标岗位的专业技能提升,让学生找到自己在某项专业技能的核心竞争力。各小组同时接受广告任务,在一定时间内竞争比稿;让学生了解与提前准备未来工作中的同类困难,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同合作能力,也在相互竞争中激发创意,在一次次的广告比稿中强化方案逻辑,锻炼提案的表达能力。(2)氛围熏陶,环境影响。广告创意的学习最忌讳闭门造车。班主任应及时关注市场,定期给学生更新分享行业动态,如广告大赛、企业动态、广告营销、新型设备等资讯,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增加学生对行业的归属感。将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班级布置要求张贴广告名家、企业文化、优秀经典广告案例、公司管理条例等海报,班上按确定的各广告项目小组组织课室座位,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一方“领地”;同时要求学生按照6S要求管理自己的个人物品等,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企业文化和企业用人理念。(3)做中学,学中乐。企业文化引入班级工作形式要多、方法要丰富,让学生不断有新的任务与刺激。如采用情境导入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广告接单和团队管理的重要性;采用模拟提案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掌握广告创意的提案技巧、专业术语与文明礼仪;利用学校的阳光体育时间,开展班上各小组团队的拓展运动,让学生在拓展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邀请现职公司的师兄师姐,介绍自己的工作成长经历,让学生找到崇拜与模仿的目标,学习他们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调整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际任务中掌握知识点,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步。3.技能竞赛,促专业提升组织参加各类省市级、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技能竞赛,让学生通过专业技能的比拼,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主动性。如每年定期举办的“中鹏杯”广告设计技能大赛,学生只要符合参赛资格,都积极报名参加;组织校内选拔,形成各个不同层级的竞赛小组,一方面为学校参赛选拔优秀种子,及时和定期地给予有针对性的培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另一方面给不同层级的竞赛小组安排不同等级的培训任务,做到覆盖面广,让学生的课后生活都很充实,也形成竞赛氛围,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小结

技工院校篇8

深圳技师学院自2003年始,已成功举办十届技能节。十年磨一剑,深圳技师学院技能节已成为全国技工教育领域的著名品牌,成为中国技工教育开展国际交流的闪亮名片。学院第十届技能节于2012年10月18日正式拉开帷幕,至2012年11月19日结束,历时一个月。第十届技能节围绕“以节搭台,展示技能教育成果;以节促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动宗旨,结合专业,结合课程,结合岗位,共设置了学生竞赛项目85个、教师竞赛项目5个、非竞赛类项目26个。竞赛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近2万人次师生参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国内外院校及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上万人次来校参加、观摩技能节活动。可以说,技能节有力地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学院又好又快的发展。

技能节是改革的风向标

技能节是在集中的时段内全员参与的、为训练测试学生职业能力,依相关专业、工种、专项技能设立比赛项目的规模宏大的竞赛活动。实践证明,由于技能节项目的前瞻性、现代性、实践性,使技能节成为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引领了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引领培养标准改革

企业以自己真实生产项目进入技能节实战。第十届技能节共引进26个企业生产一线真实课题作为竞赛项目,如2012“纪力玩具杯”国际玩具展位设计大赛、“绿创杯”网络营销技能实战大赛、“大族激光杯”激光演示系统安装与动画制作竞赛、“雅昌杯”稿件制作技能竞赛、“翠绿杯”首饰设计竞赛、“绵俪杯”日化品制作竞赛等,竞赛成果如设计图纸、营销方案、电子网站、软件作品、产品造型等将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反映了企业的真实人才标准,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就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企业项目年年新,学校技能节年年办,把年年新的项目引入年年办的技能节,从而引领了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不断适应企业需求。

引领教学方法改革

正确处理技能节与常规教学的辨证关系,实现以节促教、以教养节,实现良性互动。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做竞赛项目,是所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是对传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突破,是一场教与学的重大改革。竞赛中的获奖选手,教师是如何指导的,学生是如何练成的,就成为了常规教学中学习的模板,成为了常规教学中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

技能节是发展的动力源

按照传统说法,技工学校的学生是高考或中考的落榜者,人生第一起跑线失败的阴影长期挥之不去。这只能说明他们不善于考试,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其他的才能。如何使技工学校学生重新树立起自信,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证明,技能节是最佳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学生发展的动力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技能节的核心是技能竞赛,竞赛项目的新颖性、实践性,竞赛过程的挑战性、刺激性,竞赛结果评价的即时性、鼓舞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以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学生必然会逐步摆脱昨日的阴影,学会在一片光明和自信的感觉中,进入人生的良性循环,走向人生的成功。因此可以说,技能节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源,为学生发展注入了不竭能源。

教师发展的动力源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在短期内是难以衡量教育的结果如何的。举办技能节,参加国际国内技能大赛,与国内外兄弟院校学生同台竞技,竞赛结束当场被知名企业招聘,使检验教育效果的时间大幅度缩短,指导教师的成就感油然而升。培养更多的优秀选手和拔尖技术人才成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远大目标,因为学生要成为能工巧匠,必然要求教师首先成为能工巧匠。同时,技能节也设立教师竞赛项目,如第十届技能节设立了班主任技能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教案设计竞赛、英语教学技能大赛、教师书法竞赛等教师项目竞赛,从而成为激励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源。

学校发展的动力源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也是现代技工院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由于企业将最新的真实生产项目引进技能节,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乃至专业设置的创新提供了机制与灵感。

成功学校均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学校只有具备了深厚而有活力的学校文化,才能使全校师生融入文化的氛围和空间中,产生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学校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并形成学校的特色。每年定期举办技能节,铸造了深圳技师学院求真务实、进取向上、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而催人奋进的文化融进了学校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血液中,使成功成为了习惯与本性,为学院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技能节是合作的大舞台

市场经济打破了计划经济下的条块分割,在促进社会横向组织交流与合作的同时,迫切要求提供社会横向组织间共同活动的平台,找到社会横向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点、利益共同点。技能节就为学校、企业提供了双方接触、交流、合作的良好机会和有效平台,提高了交流与合作效率,降低了交流与合作成本,增加了国家与城市的社会资本。

校企合作的大舞台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技能节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成为校企共同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合作形式。

签订协议。技能节期间,深圳蓝鲸工业设计公司、赛野展览公司、皇杰影视公司、翠绿首饰公司等12家企业先后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实习与就业、师资培训、员工培训、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建立深层次共赢合作机制。

冠名赞助。第十届技能节期间,西门子、新美亚、蒂森电梯、用友软件、沈阳机床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技能节,通过冠名、赞助等多种形式与学院开展合作,如“西门子杯”UG软件创新设计竞赛、“蒂森杯”电梯电气维修竞赛、“用友杯”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竞赛、“沈阳机床杯”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竞赛、“中原地产杯”创业项目设计大赛、“缘与美杯”首饰制作技能竞赛等。

捐助设备。学院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企业也积极主动地助力学院实训室的建设。第十届技能节期间,学院与华为技术公司、讯方通信技术公司举行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三方投资600万元在学院建立“联合创新实训室”,探索校企双制办学模式,为深圳电子通信行业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沈阳机床、大族激光、纪力玩具、中原地产公司、蒂森电梯、一汽丰田、新美亚、宇时盛泰等35家企业向学院捐赠了价值210万元的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等。

专家讲座与担任评委。第十届技能节期间,来自行业、企业的38位专家为师生举办了35场专题讲座,165位企业技术管理人员来校担任竞赛评委。为学生提供了与专家学者互动交流的平台,拓宽专业发展思维与信息。

校际合作的大舞台

技能节同时也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界交流的盛会。广东机械技师学院、广西机电技师学院等26所国内职业院校210名同行来校观摩、参与技能节活动。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大学、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等多所国内知名职业院校分别派出师生来校参加技能竞赛项目,广泛开展校际交流。

国际合作的大舞台

近年来,深圳技师学院技能节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吸引国外、境外的知名职业院校主动参与到技能竞赛活动中来。2010年、2011年,法国普瓦捷市的路易斯·阿曼德学校、莱昂斯·维杰学校先后派师生代表团来学院参与竞赛活动,开展交流合作。应法国方面的邀请,第十届技能节期间,黎德良院长率师生代表团赴法国开展交流合作,选派6名学生参加由法方组织的机器人3D“过山车”寻轨竞速、汽车故障诊断和安全控制与调试、英语演讲三个项目的技能竞赛。学院学生与法国、乌克兰的多所知名职业院校学生同台竞技,最终囊括了三个项目的冠军。第十届技能节期间,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专家维尔克、魏茨勒一行专程来学院观摩技能竞赛活动,探讨合作事宜。英国职业院校专程派代表前来观摩、交流。伦敦商务、嘉宏国际选派员工来校参加“伦敦商务杯”英语技能大赛。

通过技能节平台,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着力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生就业的大平台

技能节不仅搭建了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的大舞台,而且成为了学生就业的良好平台,技能节已成为企业争抢人才的盛会。第十届技能节期间,周大福珠宝、丰田汽车、南方网通、先进微电子、TCL、中集集团等175家企业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了1830个专业岗位供学生选择。学院物流、文秘、营销、数控、光电子、电子、电气、汽车、生物技术、印刷等18个专业2013届毕业生提前半年被招聘企业抢订一空。

技能节是实践的大课堂

新世纪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发展、学会探究。在信息化时代,一切社会资源都可以用来培养人类下一代,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要培养以动手能力为核心能力的技能人才,更不能局限于传统课堂,需要更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课堂,从小课堂到技能节大课堂再到社会大课堂,从多讲不练到少讲多练,实现常规教学与技能节的有机结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整合。

技能节走进企业一线

学院坚持“与产业对接,为产业服务”的理念,通过与产业、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将技能节办到了企业生产一线,让企业员工与学院学子同台竞技。新美亚光通信生产岗位技能竞赛在企业一线生产岗位进行,企业员工与学生同台比武。福麒珠宝在公司营销大厅组织员工与学院学生同台举行“福麒杯”珠宝销售技能竞赛,企业总经理当场与竞赛成绩前十名学生签订就业协议。

技能节走进街道社区

技能节期间,学院组织开展了“服务走进社区,技能回馈社会”系列活动,共有260人次师生先后到梅林一村、阳光棕榈园等大型社区开展家电维修、电脑排故、汽车维护与美容、花卉养护等多项义务服务。这不仅检验、锻炼了学生的技能,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专业服务,受到广大居民的热情欢迎。

字典对“课堂”的解释为“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传统课堂是局限在教室空间内的课堂,是一种死板的、封闭式课堂、单一式课堂,适合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适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造就技能人才,唯有拓展课堂、创新课堂!技能节是走出传统填鸭式课堂的大课堂,从封闭式课堂转变成开放式课堂,从单一式课堂转变成多样式课堂,从死课堂转变成活课堂,从以教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从以“学”为主转变成以“习”为主,走出了传统课堂,丰富了传统课堂,是传统教学课堂的延伸与拓展,是传统课堂的突破与创新。

技能节是描绘精彩人生的大画笔

校园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是师生生命涌动中有重大意义的构成部分,亮点、兴奋点、成功点必然留下终身难忘的幸福记忆。第十届技能节期间,学院首次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设置平面设计、汽车维修、平版印刷、网站设计4个竞赛项目,全面提升了技能节竞赛项目的层次,为今后组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打下了良好基础。学院还连续承办了三届国家二类竞赛项目——中国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技能竞赛决赛。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13年在德国举行,学院目前已有2名学生将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大赛。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人既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教育在关注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本身的愿望与需求;教育在为明天培养人才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在当下的学校生活。技能节的举办,为学院师生及企业员工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提升了生活质量,构建了和谐社会,塑造了精彩人生。

技工院校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实践创新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规范体系,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载体,发生、发展、优化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合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并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它主要通过学校历史,学校的形象标志,学校建筑,内部机构设置,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校的各种活动仪式,师生关系,学校环境,办学思想,管理观念,员工的工作态度等表现出来。

二、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办学品位,实现环境育人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简约而深刻地指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可以规范师生的行为、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师生的集体意识、协作精神和健康的心理个性,对师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2.有利于全面提升、提高师生素质

校园文化是使学校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出的载体。文化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对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的导向。学校要尊重人,学校要依靠人。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尊重师生、依靠师生这样的价值观,师生员工有了主人翁感,那么由此而激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即文化力将是巨大的,有利于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和技能的全面提高。

三、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

西安技师学院始建于1954年,是面向社会以培养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为主要目标的技工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院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1.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

物质文化是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一个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校园物质文化的氛围之中,无论课内、课外、个体活动、集体活动,物质文化环境总是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他们,伴随着他们成长。

西安技师学院新校区位于中国西电集团公司产业园区内,处于以中国西电集团公司企业为主体、涵盖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风润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企业群中。校园内匹配有校办企业――西安豪特电力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形成了“企中建校,校中有企”的格局。同时西安技师学院注重校企合作,引企入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由企业全投资的专项实习实训教室,将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企业理念、文化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接受和感受到现代企业的文化要求,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能熟悉企业环境。

2.精神文明建设是核心

西安技师学院把“诚信办学,服务社会”作为办学宗旨,以“打造一流的职业教育平台,为社会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为办学目标,形成“以学生需求为经,以企业期望为纬,学业与生活并进,知识与技能兼顾”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价值取向,注重培养师生员工“创新图强、至精至诚、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融入了企业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企相融的学校精神文化。包含西安技师学院发展的愿景、价值观、使命、精神等四方面。西安技师学的愿景,即“拥有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永葆发展活力,成为省内最具影响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西安技师学院的使命,即“致力于为企业培养优秀品质和职业技能兼备的技能人才”。西安技师学院的价值观,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共赢”。西安技师学院的精神凝练为“创新图强,至精至诚,追求卓越”。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校园主体进行文化活动时形成的各种行为准则。它集中体现了学校教育及其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是学校教育管理职能有序发挥的必然要求,大多以文约的形式出现,实际上形成了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实践中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评判标准,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激励性。

西安技师学院通过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更新管理理念,转换管理模式,倡导人本管理,提升教育服务品质,明确整个学校教育是为社会、企业、家长与学生提供服务,学生及其家长、企业才是学校教育服务的对象,不断增强对学生、家长、企业的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尽一切可能满足学生、家长、企业的需求。

西安技师学院引入流程管理,共设计了组织架构、战略规划与计划、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财务管理、投资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教学管理等22个一级流程、60个二级流程、176个三级流程。西安技师学院流程建设从控制目标、适用范围、相关政策和制图、流程说明、风险控制矩阵等六个方面来控制学校管理,使各项工作的输入和输出都有文件可依,提高了工作效率。

4.行为文化建设是抓手

校园行为文化是学校主体在创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动态的文化,是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诠释。包括校园内人们的日常言行和开展的各种学术性、娱乐性活动,主要通过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表现出来。

西安技师学院通过学生、教师、管理者行为文化建设规范师生行为,西安技师学院围绕为企业输送优秀品质和职业技能兼备的企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加强学生行为文化建设。以行为养成为主渠道,加强德育工作,规范学生基本行为;抓学生常规管理,建设优良学风;以学生党、团校为阵地,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服务意识;丰富各类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是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他们的行为、文化习惯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群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主导校园文化的前进方向。西安技师学院始终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通过教学改革、教学竞赛、企业实习、绩效考核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管理者行为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引领、示范的重要作用。作为学校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行为文化往往代表着学校组织文化,左右着学校管理的方向,塑造着学校的价值和传统,其优劣与学校管理绩效高度相关。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行为将一些规范固化于制度当中,形成制度文化;也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行为,由行为者接受而形成习惯,内化于心、转化为精神理念。西安技师学院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者以学校的发展、师生的利益为己任,坚持严格按照国有企业的相关管理机制运行,在人事、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秉承了国有企业规范严谨的特点,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内涵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5.课程文化建设是载体

课程文化是学校成员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包括课程的哲学思想和价值取向,也包括认识课程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和学习方式,它产生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而展开的交往。

西安技师学院课程文化建设的内容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在课程目标上凸显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在课程内容上凸显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注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把蕴含在工作过程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加以挖掘和提升,这是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定位;在课程实施上体现工作情境与学习情境的同一性,体现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为标志的课程实施文化;在课程评价方面凸显学校自评、企业评价、毕业生评价的多元评价模式。

技工院校篇10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课程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技工院校课程设置来看,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当务之急,必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来增加这一目标的实现,全面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课的开展,以达到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为基本目的。通常来说,技工院校课程设置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且即使是设置了德育课,在教学方式上也没有起学校及领导的重视,甚至有些时候会被理论知识课程所占用。

(二)德育教育能够提高技工院校的教育质量。技工院校应加强以理论知识同德育教育知识相融合来进行教学,使技工院校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发挥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促进技工院校教师的素质提高。

(三)德育教育能够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学效果。在目前技工院校中可以看出,德育教育达不到预期想要的效果,而教育效果十分不明显,为保证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必要对教学水平及教学的实效性进行重新规划。为保证德育教学的任务有效完成,不能只依靠理论知识教学来达到教育效果。

二、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课程安排较少。在目前学校中德育教育应与知识教学同等发展,相互之间协调创新。但在技工院校中,往往重视知识教学,而忽视德育教育,德育课堂是教师们不被看好的课堂。于是,通常表现为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的情况。所以,技工院校应该尽快解决教育比例失衡问题。

(二)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成果收效不明显。要的大事。但是在形式上过于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充分的体现,依然存在对技工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重视度不够的状况。没有形成统一对德育教育重视的态度。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理论课收效不强;教材及相关教学方式落后;部分教师不能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等。所以,必须快速解决重视度与实效不一致的问题。

(三)技工院校学生与教师关系存在问题。对一般教育学来看,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融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现实中,通常是老师自讲自说,学生不知所听;老师讲课完毕,而不了解学生听讲情况,双方没有形成交流和沟通。这是教育者在自认为灌输的方式来进行讲课。

三、发展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课程的有效对策

(一)增加技工学院德育教育课程的教学比重。在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中来看,学生的道德素质没有明显的提升,主要原因是设置的德育课程占比不高,而且课堂效率不明显所致,从而不利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为了达到教育目标的完成,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把在技工院校中将德育课堂的比重重新分配,增加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满足对学生的素质培养需求,从而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所以,为保证技工院校学生的品德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增加德育教育比重及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二)要重视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与教育实效。由于技工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方面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即使有德育课堂,多数以走形式为主,没有深入到德育课进而发展研究,致使技工院校设置的德育课没有明显的收效。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充分发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从整体上得到提高,技工院校就要保证两方面工作: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增加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了解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生活及工作帮助。二是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把德育教育的考核指标放在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上,从而推动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技工院校要依据学生特点来构建德育教育课程。从目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来看,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德育教育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个性来制定,导致德育教育在课堂中缺乏创新教育手段,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没有兴趣,预期的效果没有成效。

四、总结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技工院校的教育中,应该对德育教育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对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顺利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德育课程,以教师的以身作则来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快速发展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施,增加德育教育在技工院校中的教学比重,全面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高品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2.

[2]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