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3 18:51:46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1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作风建设责任制

1、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为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负总责、负全责,分管领导负实责。建立健全由党政一把手、党委委员、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督查作用,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社会的监督。

2、实行作风建设责任制,将计划、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人,做到责任到人、追查到人。各部门要制定部门作风建设计划,提出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制度,设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监督电话和机关作风建设意见箱,实行作风建设大家评。

3、加强宣传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五中全会、市局机关作风建设暨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工作实际,查找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提高对作风建设的认识。

二、围绕中心,强化管理,力求作风建设出实效

作风建设要以班子作风建设为核心,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先导,以干部作风建设为关键,以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机关作风、行风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努力提高作风建设的满意度。

(一)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塑造务实清廉形象

1、坚持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树立“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通过院领导接待日、网上信箱等途径,疏通民主渠道,广纳群言,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2、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和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3、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下基层调研等方式,充分听取职工群众对班子的意见,开好民主生活会,加强党内民主监督。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

1、深化先进性教育成果。修订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把学习、遵守、贯彻、维护作为党的建设重点。大力推进“党员先进性工程”、“先锋工程”,加强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七一”开展评比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并集中一周时间,组织党员对照学校先进性具体要求,开展集中教育和检查整改。

2、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家庭助廉”等活动,组织好新校区建设效能监察工作;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结合纪念建党85周年,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打牢党员干部防腐倡廉的思想基础。以《》为重点,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强化清正廉洁、务真求实之风。

3、抓好党风廉政制度和廉洁自律规定的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意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各支部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对党员的廉政监督,为作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积极支持工青妇组织依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推动工作作风的转变。

(三)以加强三风建设为契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依据学校关于三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工作计划,组织好三风建设工作的检查、评价、考核、总结工作,确保三风建设有实效。

2、学习贯彻《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大力宣传张荣芳等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用正确的导向规范教师,用先进的典型示范教师,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3、以争创省级重点技师学院为目标,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和团结、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增强员工岗位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四)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强机关作风、行风建设

1、开展作风建设质量月活动(4月份):坚持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的立场,部门负责人要负起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应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调查研究,与系部校区沟通信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各部门应结合贯标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清晰和简化工作流程,方便师生员工和服务对象;建立健全机关工作人员、窗口服务人员、教师工作行为规范,强化“首问负责制”,实行重点部门AB角制度,特别是窗口服务人员要做到待人礼貌,态度热情,文明服务,驾驶学院服务人员组织服务技能竞赛、知识讲座活动;凡涉及多层面的工作,部门之间要相互沟通和协调,杜绝扯皮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2、开展“勤俭节约、奉献学校”主题活动:各部门坚持勤俭办学,坚持财务制度,不得超标准使用经费、购置设备,严格执行招待制度,各项活动应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并奉行厉行节约、降低管理成本的原则,做到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分钱。须严格遵守学校纪委有关文件规定,严禁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

3、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完成市局驾驶扶贫工作任务(30人),按照学院职工住房补贴发放实施意见,落实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做好困难学生勤工俭学、减免费用工作(10人),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3人)。为一线教师改善办公条件。

4、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监督职能,推进校务公开。凡涉及晋级晋职、评先评优等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按规定须公示的必须实行公示制,虚心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制订与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重大措施、规定、办法等,必须通过职代会进行表决,尊重群众意愿,增强透明度。

5、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做好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文明创建工作,做好劳模先进事迹宣讲,以创建和典型激励职工转变工作作风。

6、从严要求,坚决遏止乱收费行为。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按规定收费的重要性和乱收费的危害性。严禁任何形式的乱收费,要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向家长、学员公布,争取社会、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五)以监督评议为手段,提高作风建设群众满意度

1、要充分发挥学校行风监督员的作用,根据本校实际,调整充实行风监督员队伍,平时要加强沟通和汇报,充分授予他们监督权,使其有职有权,并为他们开展正常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2、组织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等活动,征求服务对象对学校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整改任务。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2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区域推进,整合提升,效益为先,创新引领”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应用为主导,以质量为核心,以队伍为保障”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为“创一流教育,建教育名区”做好服务和支.

一、继续推进信息化全面应用,促进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

开展信息技术整合课堂的研训活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技术整合研训活动,把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应用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全面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进一步的学习、积累、实践、反思、研究,切实促进教师整合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开展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优势,借助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尝试创造性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本学期将在白下区开展第二届三区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活动,学科不限。

推进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区新技术、新媒体应用在连续两年的全国新技术新媒体教学应用评比活动中,成绩均名列前茅。我们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创设**区的品牌,本学期拟定组织中学、幼儿园的学科评比活动,加强中学和幼儿园的应用推进,使得**区的整合应用更上层次。联合兄弟区县开展以logo语言、机器人为研究主题的教研活动,研讨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的开展和深入,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丰富性。

二、进一步抓好校本资源建设,发挥校际资源的共享共用

《**区“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区电教中心将搭建起较为完善的校本教学资源平台,采取全区统一规划、全员参与的策略,在应用过程中共建共享。以区电教中心为指导,各校信息处为基础,以学科教研员为核心,组织各校部分学科骨干教师,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负责本学科教学资源的创建、审核、评价、管理、应用研讨、推广工作,结合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资源征集、各类评选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最大限度搜集、整理、创建适合我区课堂教学的特色资源库,实现学校优质教学资源、教师智慧的共享,取得资源的的增值效应。

我区在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采取分散(各校)与集中(区)、自建与购买、效果与激励结合的多种形式并进的模式,把关资源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促进资源的有效应用。通过分散建设,统一管理,区域共享的方式,向全区师生提供服务。我们还将构建具有**区特色的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有效管理机制、资源完善与更新机制。至年我们将充分利用**区优质校本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各学科教学单元课程资源开发整合,达到学科单元课程优质资源覆盖率约80%,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区教育资源库。

三、加强队伍管理建设,培养学校应用人才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信息化教育,始终是贯穿教师队伍培养的主线。教师是创造教育效益的保证,我们将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重点选拔部分学科素养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专题讲座、自主研修、案例研讨、微格反思和教学评比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研究风气的发展,使教师在对自身教学经验的反思和改进中获得专业成长。形成一批具有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能够主动适应时代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专家学者型骨干教师。

本学期举办“网络管理应用培训班”、“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班”、“中学数学教学平台”、“中学物理教学平台”、“中学化学教学平台”、“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培训班,使得新技术新媒体整合课堂教学在我区的中小学中得以广泛普及和推广应用。

四、注重学校网络的应用环境,完善区级信息化应用平台

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在校校通、班班通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教育局门户网站建设、面向学校的“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做好面向教研员的“教研员网站”、面向教师的“学科网站”和面向学生的“一起学习网”建设,做好面向师生建立的各类资源库、面向异地建立的“远程研训”平台和面向家长建立的“家校互动”平台建设,为数字**教育创设较好的的网络环境,基本形成“人人、天天、点点”的区级、学校、师生、家校之间的网上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利用各类网络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引导应用,实现信息共享。到年,基本形成教育教学内容丰富、便利学习、质量优良、高速畅通的教育平台集群式应用和互通,实现区、校、家三级教育平台的联网开放和共享,为“创一流教育,建教育名城”提供技术支撑环境。学校信息处、网络管理员要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保障校园网安全、稳定运行,严格杜绝通过校园网传播不良信息,培养健康上网和上健康网的良好习惯。

五、强化“手拉手”活动的有效性,制定合作交流长效机制

跨江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果的进行手拉手活动,在“有序规划、全面发展、形式多样、平等交流、特色共享、携手共进”的总体工作目标下稳步推进,通过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

上学期两区的“手拉手”活动已由单一课堂活动走向系列活动,课堂教学走向教研活动,全方位深入的开展平等对应的交流,从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密切合作。本学期,将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

9月两区电教中心研讨会在**区召开。

5月―12月:区电教中心和信息技术学科设计的两区教师十大教学问题系列研讨活动,主题是“迈向新技术,共享新成果”将继续开展。

10月―11月:二十九初中和浦口三中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整合研讨活动。

10月:三区联动邀请浦口区教师共同参加。

11月:银城小学和浦口实小“瞬间·融合·快乐”两校学生摄影系列展示活动。

12月:举行浦口**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

**年1月:两区共同进行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举办讲座,并展示两区优秀作品。

六、提高各类评比的参评层次,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

通过各项评比活动,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研究风气的形成,强化课堂研究意识,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总结、交流、推广、应用,凸现成果意识。

本学期积极参加**

市、**省电教馆等举办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层次上面广质优:**区第五届小学生电脑制作、**市机器人评比、**市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赛课、小学生信息学程序设计评比、全国校园电视节目评比、第四届新形势下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及中小学优秀成果展评活动评比等。

七、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建立应用激励机制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3

1、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根据学院党委《关于深入持久地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决定》的精神,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继续做好“五好职工”,“五好家庭”的评比表彰工作。弘扬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及业务素质。

2、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把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学院的教学和服务工作上来。

3、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深化学习型工会组织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工运理论研讨会,参观考察等,对专兼职工会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工会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素质。

4、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教职工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配合有关部门解决教职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深入开展为教职工“送健康、送快乐”的活动

1、结合各种运动会和重大节日,大力开展适合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

2、发挥“教职工活动中心”宣传阵地作用,吸引更多教职工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

4、鼓励分工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自办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水利厅和上级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三、积极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突出维护职能

1、开展送温暖活动,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XX年重点是做好关心了解一线教师、特殊岗位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困难职工做好各种形式的帮扶工作;对突发不幸事件、重病住院的职工,工会要成为第一知情人、第一帮扶人,及时给教职工送去温暖。通过工会的送温暖活动提高全院教职工的亲和力、凝聚力。

2、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发现和处理问题,反映教职工的要求和呼声,开通渠道,热情接待每一位教职工的来访,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做到反映有记录,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3、帮助教职工联系子女上中小学事宜。六一节给14周岁以下的儿童发放礼物。

4、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健康,认真做好南校区离退休教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

5、努力搞好教职工的生活福利,增强工会的凝聚力。组织实施好节日的慰问工作,组织教职工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和健身活动。四、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推进院务公开工作,加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力度

1、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组织召开学院第一届四次“教代会”,落实法律赋予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配合学院纪委做好院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会、教代会要在进一步完善院务公开工作机制、明确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强化院务公开措施、丰富院务公开的形式、提高院务公开的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五、进一步加强工会建设,增强工会活力

1、要加强“职工之家”建设。按照《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和《**总工会关于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意见》要求,以创建“合格职工之家”和开展工会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为手段,增强组织活力,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作;特点;施工进度管理

Abstract: in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cause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higher colleges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university and infrastructure work has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In the new situation, we will constantly improve college infrastructure work management level and work efficiency, fo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work provide a solid material guarantee.

Keywords: college infrastructure work;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schedu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基建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就高校基建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做了重点分析,希望能与广大同行交流沟通。

一、高校基建工作的特点

(一)工程项目多样性

由于高校具备服务对象多样性和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导致高校基建工程的项目种类也比较繁多,不同的建筑在设计理念、使用功能、技术要求等各个方面也大相径庭。比如,法学院的教学楼与艺术学院的教学楼在设计理念上就有很大差别,宿舍楼和教学楼在使用功能上也有很大差别。与此同时,高校基建工程还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与整体校园文化氛围的和谐。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给高校基建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二)工程项目的非经营性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务包括教学、科研和其他社会服务三个部分。目前,很多高校在保证在校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也允许社会人士进行旁听,获取知识;高校的科研成果也通常是为了造福社会,用于公共消费;基于此,可见高校的运营是建立在公益性基础上的,高校的基建工作所追求的社会效益也远远大于经济效益,高校的基建工作具备显著的非营利性。

(三)投资主体的多样性

目前,我国高校基建工作的投资来源包括国家拨款、学校自筹、银行贷款、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

(四)投入产出效益衡量的复杂性

高校投资主体以及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决定其投入产出效益衡量的复杂性。在投入方面,要满足以下几点:合理利用资金、合理控制资金来源比例、满足高校办学需求、满足高校未来发展的需求;在产出方面,要满足以下几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基于高校基建工作公益性的特点,基建工程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更注重产出。

(五)基建工程技术创新性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计算机、多媒体、卫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给基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建工程在技术上也必须进行创新,以满足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需求。

二、高校基建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

分析了高校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基建工程工作量大、项目繁多、使用功能多样、投资方关系复杂、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给施工进度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下面我们就高校基建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措施做详细阐述。

(一)准备阶段的施工进度管理

1.组建项目管理团队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组建一只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项目管理团队,是实现进度管理的前提保障。项目团队以项目经理为领导核心,对工程整体进度负责;下属各个部门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依照自身工作权限和职能,逐级对进度目标负责,实现对工程每一部分、每一阶段的进度控制。并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项目管理小组成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进度计划顺利实施、进度目标得以实现。

2.加强设计图纸管理 减少设计变更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经常遇见学校各负责部门对设计图纸进行反复修改甚至完全原有方案,重新设计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加强设计图纸管理,将图纸变更严格控制在开工以前。

首先,要组织校方所有相关负责人、监理部门、施工单位进行图纸审核,确保图纸理念明确、表述清晰、数据准确、设计合理、切实可行,一旦图纸敲定以后,严禁随意更改。

其次,图纸审核合格后,要组织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做到对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大致工序等心中有数,确保具体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减少因为设计变更或者误读图纸造成的返工现象而延误工期。

3.科学制定进度计划 实现动态管理

一般来说,高校基建工程工作量都比较庞大,施工周期较长,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如期完成。

首先,要编制一份详细、科学、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其中,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以日、周、月、年计划和总控制计划构成的工期计划。

其次,在施工进度计划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劳动力需求计划、物资保障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技术保障计划、质量检验计划、后勤保障计划等。

最后,要通过应用软件对进度计划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动态管理。

(二)施工阶段的施工进度管理

1.明确组织方案 注重技术交底

首先,要合理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实现工程中不同部门的横向合作与不同工序间的纵向交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的高度共享,以此达到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进度的目的。

其次,要重视技术交底工作。从项目管理小组到施工团队,都应该对施工工艺、质量评价标准、进度计划等了如指掌。针对高校基建工程技术含量高、设计结构复杂的特点,对于以下几个部分的交底工作尤其要细致:

(1)采用新结构、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分项工程;(2)隐蔽工程;(3)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4)成品保护的要求;(5)基础施工技术。

2.严格执行例会制度 落实各项进度计划

在施工中,要严格执行例会制度,每周组织校方、设计院、监理和施工单位召开生产协调会,针对以下问题在会上展开讨论:

(1)检查上一周各部门对进度计划的执行和监督情况;

(2)大家对于制度、计划或具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讨论,及时解决;

(3)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下周的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安排,并细化落实方案。

3.施工进度调整

在基建工程施工中,由于影响因素众多,难免对施工计划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对进度计划做出调整,形成新的、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进度计划,作为进度控制的新依据。在高校基建工程施工中,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进度调整:

(1)压缩关键工作的工作时长。这种方法不改变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而是缩短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施工时间,来达到缩短施工周期,避免延误工期的目的。

(2)组织搭接作业或平行作业。这种方法是指不改变各项工作的施工时长,而是调整施工开始和结束时间。对于一些大型工程,相互间不存在衔接或制约关系的分项工程,可以同时施工,平行作业;对于一些单项工程项目,工序间限制性较强,可以采取搭接作业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基建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活动。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基建工作管理,控制施工周期,争取早日实现其社会效益,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豫林. 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8,(05) .

[2]黄远智. 高校基建特点及其管理模式的探讨[J].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7,(03) .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59-03

201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实施高校。2011年,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并批准了133所高校为第二批实施高校。“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共计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按“卓越计划”进行了改革试点,计划覆盖在校生约13万人。“卓越计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对外开放,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而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重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分析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对我国高校在实施“卓越计划”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存在的问题

1.重科学轻工程的思想有待改变,高校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提升。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提升整体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跻身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需要大量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然而,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工程、重研究轻技能”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几乎所有大学的顶层设计都是“高水平”、“研究型”、“一流”,而培养“工程师”,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才培养规格中,“工程师规格”几乎消失。

科学是探索世界的本源,工程是创造世界没有的东西,而科学与工程又是密不可分的。卓越工程师,必须兼具科学家探索精神和工程师创造力的双重品质。“卓越计划”培养的人才,不是拔尖的研究型人才,而是为企业培养的具有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杰出工程师。因此,高校必须从国家战略部署的高度,提高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认识,培养卓越工程师,不是低水平,而是高质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选择。培养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服务的卓越工程师,使命光荣伟大,任务艰巨复杂,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不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满足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满足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矛盾,例如:体制机制以及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提升;工程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体系单一;专业课程设置千人一面;人才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方法灵活性不强;“多样化、特色化、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不足;“务实型、动手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不够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划分,高校培养人才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即:重点院校培养的以学术型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以开发型为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为主的实用型人才。社会对这三种类型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要求是不同的,培养模式也是不同的。因此,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多元化,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多元化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3.高校师资的工程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缺乏。目前,我国高校在师资培养上,提高工程能力的得力措施和奖励机制及政策有待建立和完善,例如:在学历上,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学位,而有企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专家,因为学历不符合要求,很难加入高校师资队伍;在考核指标上,通常重视考核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以及科研论文等学术指标,而工程设计、工程创新、工程实践能力等工程能力指标,很少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这种考核评价导向,会导致教师重视学术而轻视工程。因此,我国高校师资的现状是:高校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博士毕业生,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实际的工程能力几乎为空白,他们的突出特点是“科研强、工程弱;理论强、实践弱;科研论文强、工程操作弱”。这种现状,导致了高校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的缺乏,影响了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以及高水平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

4.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工程实践训练不足。“卓越计划”瞄准的是企业,培养的人才是能下到企业并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工程开发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等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的培养重点。高校由于自身的教学条件限制以及教学观念的陈旧,长期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和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训练不足。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而这些环节和培养途径,只有真正结合了现代企业生产实际,才能使学生有实际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工程专业的实际工程价值和意义。高校工程教育实践训练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校内设备老化。校内结合企业工程实际的“实验”和“实训”的设备老化、投入不足、更新缓慢,这些老旧设备与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高新设备,难以匹配对接与超越,对学生的训练,难以达到工程学科前沿。二是校外实习质量不高。经费不足,实习时间短,学生实习动手操作机会不多,实习对学生工程能力提高不大。三是工程设计教学脱离实际。在毕业设计(论文)与课程设计等工程设计环节,存在着研究课题多、设计课题少、设计题目脱离企业生产实际、结合企业实际真题真做的题目少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不足。四是对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效果不佳。社会实践对于学生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锤炼品德、珍惜生活等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还可以极大增加学生对我国工业企业的感性认识,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高校对社会实践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所以这项工作往往都是走过场,没有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5.校企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难度较大。由于高校和企业各自的工作目标不尽相同,高校主要是培养人才,企业主要是创造利润,虽然高校和企业可以形成一定的合作联盟,但是,离教育部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要求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完成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由于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是:只有互利双赢,才能互有动力、合作长久,而当前高校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服务的水平能力等离企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校企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健全,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企业积极性不高,难度较大。其主要表现有如下“五难”:一是“企业参与难”。企业的目标是经济效益,高校的职责是人才培养,两者目标契合度存在差异,如果不是互利双赢,企业难有参与积极性。二是“对企业的选择难”。高校选择的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不能随便拉郎配,否则,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三是“资金投入难”。“卓越计划”的学生必须有一年时间在企业教学生活,这对企业的教学设备设施、学生生活设施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相关投入较大。四是“安全保障难”。安排很多学生在企业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企业正常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的安全、保密、后勤压力增大。五是“实际运作难”。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人、财、物”的要求,“责权利”的划分,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培养质量的保障等,都要求很周到细致,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实际操作运行有一定的难度。

6.缺乏回归工程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有待建立与完善。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重科学轻工程、重论文轻开发”等问题。而“卓越计划”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回归工程导向,必须与非工程教育评价体系有区别。因此,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回归工程导向的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考核评价体系的缺乏和不科学,会使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难有科学标准和保障,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而激励机制的缺失,一方面,使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没有明确的目标性、成就感和价值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主动性和持久性,使学生的学习,存在着被动、盲目和随意性;另一方面,会导致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缺乏动力、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出台配套政策,切实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要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卓越计划”顺利实施。一要改变高校办学水平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办学水平评价标准,制定基于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系列政策和措施,改变高校和社会存在的“培养工程师就低人一等”的落后的固定思维,促使高校转变工程教育观念,提高对“卓越计划”的认识,营造促进“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要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使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章可循。三要改变高校工程教育师资的准入条件、考核评价体系、职称评定标准,建立与非工程教育师资区别对待的政策,真正使有较强的“工程开发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人才汇聚到工程教育培养的师资队伍中来,切实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素质、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要加强对“卓越计划”项目的过程监管,做好工作指导和监督,确保“卓越计划”规范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地完成。五要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奖励激励机制,真正激发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提高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大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企业的资金投入,提高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积极性;二是高校要加对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投入,加快更新设备设施,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三是企业与高校要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加大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投入,为“卓越计划”实施提供基础和条件,为国家“卓越计划”贡献力量;四是政府要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奖励。

3.优化师资结构,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工程教育素质和水平。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关键。要改变高校师资单一结构,建设一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一要制定工程技术人才引进、考核和职称评定新政策。在师资引进上,不唯博士学历、不唯职称,重点考察其企业工作经历、工程技术水平能力、工程创造的价值等实际工程技术水平;在考核和职称评定上,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等学术指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应用指标为主。二要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技术素质和能力。三要聘请校外优秀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高校兼职教师,承担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任务。

4.强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工程师是为企业服务的杰出工程技术人才,他们的工程设计、应用、创新等工程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重要。因此,高校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上,要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一要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重新构建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二要强化实践教学改革,以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工程实验、工程实习、工程实训、工程设计、工程社会实践的教学比重,“真刀真枪”做设计,“顶岗实习”做实习,“校企合作”做工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与能力;三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要建立健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使“卓越计划”实施有章可循,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工程实战能力。一是高校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明确合作双方责权利,达到互利双赢。二是高校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水平,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技术咨询、工艺创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让企业确实体会到校企合作的好处,提高企业参与联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三是企业要利用自身生产设备、技术、工艺、产品、市场和场地等方面的产业优势,为学生在企业的教育教学提供物质、场地、设备、技术、师资等方面优质服务,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提供实战环境和条件,为国家“卓越计划”贡献力量。四是高校要将学生送到企业真正摸爬滚打1年,让学生在企业实战环境中,参与企业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设计,了解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熟悉工程设备操作和维修,学习和感悟企业文化与职业精神,了解国情和锤炼意志品德,全方位多领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工程实战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6

近年来,我市技工教育改革取得较大的进展。技工学校招生就业改革是技工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利用我市现有技工教育资源,扩在技工学校招生数量,促进技工教育“创名校、上规模、出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劳动部《关于深化技工学校教育改革的决定》(劳部发〖*〗255号)和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粤府〖*〗87号)的精神,现就改革我市技工学校招生就业问题通知如下:

一、以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导向,对技工学校招生实行指导性计划。

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由学校及主管部门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企业用工需要和办学条件来确定,经市计委、劳动局综合平衡后下达。市重点建设项目和某些特殊工种、艰苦工作所急需的技工人才,可实行定向培养、择优录用的政策。其招生计划由学校和定向单位协商后报市计委、劳动局审批下达。

技校的招生对象,除城镇户口考生外,可适量扩大招收农业户口的考生(迁户、粮的要纳入“农转非”招生计划)。一些招收*生源有困难的紧缺工种,可继续到中、小城镇招收非*生源学生。

鼓励招收不迁户口和粮食关系的非*生源(含农业户口)考生。

二、改革技工教育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

技工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学则上均应缴费。可设立贷学金,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学校均可设奖学金,对品学兼的学生和报考国家重点保证的、特殊的、条件艰苦的专业的学生给予奖励。

鼓励行业或企业集团及社会力量通过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办学,使技工教育逐步过渡到社会化、企业化、协会化的投资体制。

三、改革毕业生就业办法,实行毕业和就业市场配置制度。

优秀毕业生愿升学的可由学校和劳动部门推荐报考高等技术学院或高级技工学校。

以不迁户口、粮食关系的农村生源毕业生,根据需要可在城镇企、事业单位自主择业,也可返回原地乡镇企业工作或自谋职业。

属于定向培养的学生,实行择优录用就业。其余大部分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场,采取“国家统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三结合的办法就业。与此相配套,建立和完善技工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社会中介组织,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市属技工学校招收非*市区生源的学生,实行招生与就业相分离的原则。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只下达入*市学生户口计划指标,毕业时,用人单位若需接收非*市区生源(含四个县级市)技校毕业生,将由市计委、劳动局根据本市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审批,并由市计委安排免收城市基础设施曾容费指标,列入当年毕业生就业计划,其余非*市区生源毕业生应返回生源所在地就业。

四、完善毕业生就业程序,实行就业报到证制度。

《*市属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是学生作为录用、报到、签订劳动合同、户口、粮食迁移和城市基础设施增容费缴纳审核的必要证件。

(一)*生源毕业生留*就业,其《报到证》由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计划填写后,统一到市劳动局加盖“*市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专用章”,由学校办理派遣手续。

(二)非*生源毕业生到其他市、县就业或*生源毕业生到其他地区就业,其《报到证》由技工学校填写后,到省劳动厅加盖印章,由学校办理派遣手续。

(三)凡符合政策但又需要非*市区(含四个县级市)生源技校毕业生的*市区用人单位,须填写《*市非*市区生源技校毕业生申请表》,经主管部门盖章后报计委、劳动局审批。该部分毕业生的《报到证》由学校填写后,统一到市劳动局加盖“*市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专用章”,由学校办理派遣手续。

五、改革学生户粮迁移办法,实行政策与计划双控制度。

新生入户和毕业生入户手续按照《关于改进普通高等、中专学校招生、毕业生户口迁移办法的通知》(穗计社〖*〗22号)、《关于加强*市接收在大中专、枝校毕业生及其他人口机械增长管理工作的通知》(穗公十〖*〗170号)和《关于技工学校录取新生办理户口、粮食关系迁移手续问题的通知》(粤劳技〖*〗152号)执行。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双师”素质;课岗交融; 项目主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0-2309-02

国家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形成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尤其是骨干校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本文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1 骨干校建设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对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2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要求

2.1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要求院校要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改革建设重点,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导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校建设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适应专业发展的“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是指在与合作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依托学院的职业素质平台,组织相关人员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三维建模制作员等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开发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要的项目,将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科学地将其转化为阶段学习的学期课程项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由浅入深选取项目进行教学,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建立“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过程。

2.2 人才培养模式对“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

在实施“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教师素质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岗交融”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计算机专业要依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来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

“项目主导”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真实项目开发能力。“项目主导”中的项目是在对专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主导整个课程体系,贯穿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同时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项目的序化、项目的教学设计是实施项目教学的保证。教师应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序化项目的实施流程、设计项目实施的教学情境,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项目教学。

3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根据骨干校双师建设任务及“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立了相适应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3.1 培养规划建设

1)制定专业双师中长期培养计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课程师资匹配情况,确定合理的“双师型”师资比例结构, 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发展规划,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及相应的实施措施。

专业双师培养规划中包含教师的达标要求、达标时间,培养途径,评估办法,要求取得中高级行业专业证书或技能级证书等情况。

2)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

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对专业教师的需求,每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在骨干院校建设期内的专业成长规划(职业生涯成长规划)。个人规划应符合系部专业总体规划,满足系部专业总体规划要求。

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应有阶段目标,纳入专业培训规划之中,教学办配合专业建设小组进行定期检查、评估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的落实情况,使专业的规划落到实处。

3.2 培养措施建设

骨干校建设要求以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为切入点,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为中心,围绕“订单班”、“工作室”、“接力培养”三种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打造“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平台。

1)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升教师项目开发能力。

校内实训基地的充分运用是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训基地融生产、建设、管理、教学、服务于一体,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达到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实践项目开发共同促进的目标。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尽可能地把教学与生产、开发实训相结合,把软件设计理念与实践项目开发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中。

校外实训基地同样也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要场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从生产、技术、设备和人员等多方面深层次进行合作,形成面向生产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学习、锻炼,掌握实际岗位的专业技能,熟悉工作流程,胜任实际工作任务。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和行业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鼓励教师通过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做"访问工程师"、参与企业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项目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训进修,更新职教理念,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

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是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的重要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教师的能力水平,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手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

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平台培训教师。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动态,派遣教师参与IT行业的技术培训,掌握IT技术发展趋势,并将技术的更新反映到实际教学改革中。利用行业企业的员工培养平台及培养资源,培训教师掌握企业岗位需求、技能,将行业企业培训的优势与资源、经验应用到教学中。

利用高职高专联盟师资培训平台培训教师。国家示范校工程使一批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通过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平台,派遣教师到具有相近专业的示范院校进行培训,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等经验,提升专业教师课程开发、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教材编写的能力。

3)校企共建工作室,实现企业化运营,提升教师实践与科研能力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教师与企业共建工作室,以开展生产项目、科研研究为载体,通过企业化运营来提高专业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和科研能力。工作室的运行可以使高职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科研能力。

4)积极引进兼职教师

企业处于生产最前沿,拥有最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专业的双师队伍建设,不仅要把校内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还要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把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也变成学院的“双师型”教师。

3.3 激励措施建设

1)职称评定倾斜。把下厂实践、企业顶岗轮训、技术服务等生产实践经历作为我系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实现对“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引导。规定评职人员需要具备1年及以上的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具有优先评职的待遇。

2)在聘级中,把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技术服务、横向课题研究等内容作为聘级的重要采分点。

3)在待遇方面,制定向双师教师倾斜的措施。被选派到企业学习的教师,享受在岗教师的一切福利待遇,并给以课时补贴;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时间可抵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在年终评优中,同等条件下,双师素质教师优先;对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给予报销费用。

3.4 保障措施建设

1)认定标准。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制订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规定了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执)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中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训(验)室建设;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主要参与是指除主持人外排名在前三名);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院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

2)资金保障。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划拨专项双师培养经费,保障教师培训及下厂实践需要,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经费保障。

3)条件保障。根据教学计划,在时间和制度上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条件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制定“双师”素质教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保证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连续性;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寒暑假或者课程设计时间段分期分批,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脱产到生产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去顶岗工作或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力。

4 结论

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基于“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的建立推动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在完成骨干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建设任务的同时对其他专业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庆红.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特征与认定标准[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

[2] 陈胜利.“双师型”教师资格评价标准探析 [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

[3] 沈文娟.试论高职课改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11).

[4] 刘勺华,王胜山,周同根,房亚.高职院校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8

在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电教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局2011年度中心工作,突出抓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和应用;加强以电教教材建设为主体的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开展电教教材的使用研究;继续搞好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积极探索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努力构建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加强电教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浓厚电教研究氛围,充分发挥电化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全心全意为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齐心协力,谱写夏邑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二、工作要点和目标要求

(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1、强力推行农远工程示范校、示范乡创建活动,把示范校作为本乡(镇)教学教研的培训基地和实验基地,充分发挥示范校带动作用,切实把农远工程设施用好、用活、用规范。按照农远工程示范校、乡标准,每个乡(镇)至少树立1所模式二示范校,所有乡(镇)一中都要达到县级模式三示范校标准。在全县范围内至少推荐15所中小学校为市级农远示范校并确保验收过关。

2、按照省厅、市局有关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工作的意见,为启动“班班通”工程作准备。本年度要对所有农远学校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县电教馆将组织力量对其中二分之一的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整改办法。

3、积极探索“班班通”、“堂堂用”的建设和使用模式,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争取推出2~3所试点学校。

4、举办全县农远“三种模式”应用的优质课、应用论文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选,以评促用,推进农远工程应用水平的普及和提高。

5、举办针对农远项目学校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和说课比赛活动。

6、努力探索并建设起县、乡、校三级技术服务队伍,着力提高乡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待遇。

7、分片分学校召开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现场会、观摩会、研讨会,活跃学习、研究和应用的气氛。

8、做好上级交办的有关信息普查数据填报工作。

(二)电教教材建设

1、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的电教教材费政策、教材准入政策,做好电教教材的征订、发行和归档入架入库造册登记等项管理工作,确保用足用好电教教材费,管好用好电教教材。

2、建立电教教材建设(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骨干教师库,加强资源建设的规划、统筹和协调,在省市资源开发规划框架内,有计划地开发适应我县的和中小学课本相配套的电子音像教材,尝试开发研制专题式多媒体教材。

3、加强电教教材的使用研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思路、新实践、新模式,从而充分发挥电教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推进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整体教育质量服务。

4、配合省教育厅优秀基础教育资源评选活动的开展,县电教馆拟运用“三分屏”录制软件制作一批优质课、名师讲座和专题教育资源光盘,以光盘培训、光盘送教下乡的形式传播学习,以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5、启动县基础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建设(含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功能),为教育信息网络化打基础。

(三)学校电化教学

1、继续开展好电教观摩周活动。要以乡、校为单位围绕一个学科或一个专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观摩研讨活动。县馆筹备召开一次全县电教观摩教学活动。

2、做好2011年度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课例、多媒体课件、电教论文评选工作。开展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评选,争取在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上取得新突破。尝试开展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开通夏邑县中小学生作文网站,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使用网络。

3、加强电教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引导广大教师从教学实践中的小问题、小技巧、小想法入手提炼小课题,丰富课题研究内容,倡导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根据教师实际情况,以实用管用为前提打破课题研究的专业化,以草根教研为主体,推动课题研究出现新局面。

4、建立电教教研的学科骨干队伍,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专题电教教研。

5、对县直中小学校电化教育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情况进行一次评估。

(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配合市馆工作安排,搞好农远项目学校校长培训,计划培训300人。

2、配合市馆工作安排,搞好农远项目学校技术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每乡(镇)至少培训2人,总计50人。

3、继续搞好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培训,计划培训100人。

4、根据省市安排,做好其他相关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5、积极筹建县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实现技术培训的经常化和规范化。

(五)其他工作

1、主动做好教育电视新闻的宣传报道工作;按照县局要求做好实况录像、专题节目制作;利用互联网展示教育良好风貌。

2、编发好《电教工作简讯》和《2011年电化教育工作年历》

3、积极介绍推广适合教育的新产品、新技术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引进推广有益于教育教学的电子类教学软件和网络产品。

4、完成县局和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工作措施和考核办法

(1)

2011年电化教育工作计划相关文章列表: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一)各县直学校、乡(镇)中心学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学习传达电教工作任务和要求,深刻领会上级关于发展电化教育的精神,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的高度,全面贯彻发展电化教育的各项政策。

(二)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对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发展现代教育事业、提升教育整体质量的重要作用和长远意义,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对各项具体工作能够层层落实,抓出成效。

(三)电教馆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职工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各中小学校也要建立健全电教工作领导组和教研组,做到上传下达、政令畅通、责有人负,事有人办,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建立电教工作长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各项工作的考评。县馆将对县直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的电教工作进行建档,对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整理备案,作为年终考评的主要依据。

(五)加强校际之间、乡际之间、县际之间的工作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学习局面。

(六)对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县馆将及时以简报、简讯、网络、会议等形式通报到乡校,汇报到县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2011年电化教育工作计划相关文章列表: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9

1.师资队伍失衡,教师缺乏工程经历

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以青年教师及退休的教授为主的专职教师队伍,其二是以源自公办高校的退休人员、校外在职教师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中中年骨干教师出现断层,未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专职教师从本科、研究生毕业后就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缺乏工程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弱。民办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教学型”,考核依据主要是教学工作量。“教学型”教师进行在职进修、科研、企业顶岗锻炼的时间很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同时,由于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兼职教师队伍不能完全适应民办院校的教学需求,同时在管理上也缺乏约束力。

2.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是借鉴公办本科高校或者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相应的主流专业或热门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装备业不断壮大,人才需求缺口越发明显。目前,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工程类专业。就国内工程专业特色而言,一些公办院校都在不断创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而民办院校的工程专业建设还是随大流,没有开始自己的特色之路,对于研究工程教育模式的民办院校也很少,如何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大背景下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办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在制造装备、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的人才建设任务。在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7500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1000万左右。同年6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统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目前共有194所高校参与“卓越计划”,占目前全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19.1%。所有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中,“985工程”大学27所、“211工程”大学38所、普通本科院校110所、新建本科院校19所,民办高校无一入选“卓越计划”。面对公办本科院校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教育改革,考虑到民办高校的长期性发展以及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形势,民办高校的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显得势在必行。

三、民办高校工程教育改革路径探讨

l.科学确定民办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卓越计划”追求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科技人才。民办高校应坚持“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思路,如三江学院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工程专业可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参考已参与“卓越计划”公办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相关行业标准等来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民办院校可根据就业市场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以及工业界人才规格需求,结合办学特点、师资力量,准确地选择培养工程师的合适类型,作为学院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发挥自身优势,避免办学目标趋同的现象。

2.优化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提出的系统完整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措施。民办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可以依据“卓越计划”的四个原则“找准合适本校人才培养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出符合本校办学定位、切合办学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思路或指导思想。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贯穿着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实现过程,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一体化。如三江学院提出了“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

3.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民办高校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突出“工程”性,如在课程体系中增设项目型课程、设计型课程,结合生产实习、顶岗工作、课程设计、项目设计等形式丰富实践类课程。同时,结合院校特色,采用灵活多样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是工程的灵魂与根本,也是工程教育的本质。“卓越计划”将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根本要求,明确提出“累计1年左右时间在企业学习”的要求。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强调的重点。民办高校在这一方面较公办院校而言,显得更加薄弱。面对工程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民办高校可以将校内实践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通过真实的工程案例,设计教学形式,增加自选性、协作性实践,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将国内的各类工程竞赛与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设计大赛等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方面引入CDIO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和方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双导师制”

“卓越计划”提出:每一届本科生在4年内达到有6门专业课是由5年以上工程经历的教师主讲。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中存在严重的教师工程实践经历不足的现象,为解决这一不足,相应院校可从企业直接引进专职教师,吸收行业内有真才实学的人士。同时改革“教学型”教师评价标准,针对工科教师,可以强化企业工程实践经历,创造环境鼓励专职教师赴企业顶岗锻炼,将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企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逐步使得“教学型”转为“工程型”。兼职教师队伍可以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一改从公办高校聘请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的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工程经历、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的互补,组建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推进“双导师制”,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5.多方位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卓越计划”将校企合作作为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提出“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实施原则。民办高校可以在行业企业原有合作基础上,寻求新的合作模式,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有深度的合作内容。民办本科高校在寻找合作企业过程中主要依托师生关系和领导交往等个人要素,缺乏长期稳定性。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过程中,民办院校可以摸索新的形式,譬如“预就业”等,此类模式可以提高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工程教育培养质量。建设校内工程实践中心或“教学工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发挥工程实践中心的效能,联合企业建设成符合企业环境的工程实践中心,将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采用“双导师制”的模式,邀请企业工程师到中心做专题报告。同时,民办高校可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成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根据企业人员的需求变化来修订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反馈机制,使得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

6.构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保障体系

研究工程教育人才质量与工程专业认证的衔接,逐步推进企业、社会来评价人才质量,推动民办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国际认证的认识和实践。加快民办院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是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的保障。民办高校可以从政策、经费等方面保障工程教育质量。

四、民办高校全面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议

技工学校工作计划篇10

以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为主线,紧紧抓住我市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契机,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信息化工程规划为总体目标,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为着力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宗旨,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教学思路,使我校走在运用现代代教育技术的前列。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工作。

(1)在全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开展“用电教,上好课”的活动。县教育局提出了具体要求:30岁以下的教师及市骨干教师在今年底前要会熟练的操作电脑,要会自己制作课件;30-40岁的教师要会熟练的操作电脑,会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教学,会电子备课,会上网搜索资源。40岁以上的教师要使用电脑,会使用WPS或WORD进行打,会上网浏览,查阅资料。根据这一要求,上学期,我们对全校教师分层次进行了信息技术的培训,35周岁下的青年教师学会了制作多媒体课件,这学期要巩固这一成果,挑选一部分制作能力强的教师再次集中培训,使之成为学校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在青年教师的评课活动中要求参赛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提倡自己上课用的课件自己做,在评课的同时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评比。

(2)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研究。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物,它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图片、声音、动画,达到普通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研究的兴起,它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往往代表了一个学校现代化教育的水平。为此,我们在青年教师中挑选制作课件能力强的教师组成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小组,每周定期活动,交流制作心得,在提供外出学习机会的同时,适时请进高水平的师资进行指导,重点研究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活动定时、定点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有总结。争取在今年的连云港市课件课比中获得好成绩。

(3)做好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督促工作,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密切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方向,搜集和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为课题组出谋划策,督促课题组适时推出阶段性汇报。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培养新世纪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多与县、市专家联系,争取获得指导,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有总结,为实验的中期评估做好准备。

(4)在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同时,鼓励老师们将平时研究积累的心得体会上升为理论,撰写成论文。35周岁下的青年教师每人学期结束上交一份,并聘请专家进行讲评,指导,指出最新的研究方向。

(5)加强信息技术课的研究工作。在未来的一、两年内,信息技术的考试将排入到小学生毕业考试中去,因此加强信息技术的教研工作势在必行,必需加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

(1)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提供好基础,这学期继续投入,做到上课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同时重新配备一个50座的多媒体机房,集计算机教学、学科网络环境下教学和语音教学为一体。

(2)严格执行学校有关电教硬软件的各项制度,新购置的硬软件继续登记上册,严格执行电教仪器的借还制度,责任到人,充分保证电教仪器的使用率。

(3)继续强化电教意识,坚持“三机一幕”进课堂,并严格执行《厉庄小学电教设备的使用制度》,定期检查《电教仪器使用记录》,促使教师自觉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全校学科电教覆盖率100%,上课率达40%,以提高教师使用电教手段的技能和课堂教学质量。

(4)充分利用电教代办费,逐步增加软件的投入,努力提高电教软件的数量与质量。除继续向县教研室征订各类投影片、录音带、录相带及多媒体光盘外,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自制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投影片,录相带、多媒体课件等。

3、继续做好学校网页的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网页不仅是学校宣传阵地,更是学校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课堂,也是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的标志。为此,我们将投入精力着力开发校园网页的功能,充实网页内容,拓展现代化教学的模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方位的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成绩。

4、认真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1) 计算机现在是很多学生的最爱,这学期继续配备优秀师资,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制作班级网页,争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2)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适时举行年级为单位的学科知识竞赛,拟在四年级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五年级进行计算机汉输入比赛,六年级时行利用PowerPoint制作小报的比赛,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电教工作计划,发放各类电教硬软件。

2、发放教师电教使用记录。

3、各课题组制定学期活动方案

十月份:

1、五年级进行计算机汉输入比赛。

2、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小组正常开展活动。

3、组织信息技术课教师参加市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论文评比。

十一月份:

1、四年级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

2、参加连云港市课件制作评选。

十二月份:

1、聘请电教专家来我校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讲座。

2、六年级时行利用PowerPoint制作小报的比赛。

一月份:

1、回收各类电教仪器和电教软件。

2、学校电教工作总结,电教实验课题阶段性总结

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2一, 指导思想

以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为主线,紧紧抓住我市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契机,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精神,创新机制为动力,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现代化教学媒体为手段,以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完成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二, 工作目标

(一)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1,组织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电教理论知识,操作技巧讲座.

2,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网页制作的培训,鼓励教师制作个人或班级,学科的主页,并尽量向外个人网页。

3,积极组织电教骨干教师参加市组织的各类培训,进一步规范管理我校的多媒体网络,使我校的网络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4,抓住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培训,参赛.

(二)注重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1,做好传统电教媒体(三机一幕)和多媒体电脑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好每种电教设备,讲究实效,真正显示各种电教媒体的优势,并规范操作,及时做好有关使用记载.

2,认真执行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教师办公室等计算机使用制度及物品借还制度.

3,逐步实施办公现代化,教学管理网络化,办公备课电脑化.

4,认真做好学生计算机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网上学习的辅导工作,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

(1)按计划对学生开放网络教室,各电教教师认真做到按计划进行教学,及时对学生做好检测和调控,不随意变换更改教学计划,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2)计算机教学人员要按年级备好课,上好课,做好上机操作的辅导工作.

5,积极做好电教教材的征订和发放工作,鼓励,指导教师下载教学软件,自制教学软件,积极创建好学校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6,电教组认真做好电教设备的检修,维护,确保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7,加强专用室和专用设备管理.微机室,电教室,办公室的计算机等电教设备责任到人,确保电教设备工作正常,对相关人员作好考核.

8,学校的校园网主页做到专人维护,定期更新,使之成为学校宣传的虚拟窗口,学校管理的有效帮手和师生学习资源的园地.

9,电教软件实施电脑管理,有助于教师快捷,方便地查找素材,更好地提高电教软件的使用率.

10,做好"浙大管理软件"管理,应用平台的数据录入工作,并尝试应用.

11,发挥好学校"笋芽儿电视台"的功能,有计划地开展好各类活动.

(三)加强教育科研,深化学科整合.

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和掌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规律.

(1)结合各学科开展电教研讨活动,一学期中各学科至少要开设1节多媒体课,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律和方法.

(2)利用网络教学开设2节研讨课,探索网络教学的新模式.

(3)探究各年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

(4)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并参加区电教论文评比.

(5)注重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利用电教设备将活动过程,活动资料进行归档

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3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本年度,紧紧围绕创“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对照教育技术省i类标准,做好我校教育技术各项工作。为了使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本学期教育技术工作的计划。

一、加强领导,分工明责:

成立以抓教学的校长为组长、教育技术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组员教育技术工作小组,分工、职责明确,通力协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陈进老师负责网络教室、网络管理、广播室、信息教研及活动、设备维修等,朱应禄负责电教教材、设备的收发与登记,多媒体维护、教育技术培训及其他事宜。

二、认真开展工作,努力创新

1、向全体教师及时传达上级教育部门教育技术工作精神,统一认识,增强师生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和网络环境进行办公、通讯、教育教学、家校交流的意识;

学校电教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点,积极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2、做好剩余功能室教育技术装备。

还需装备的有:图书室、阅览室、资料档案室,校史室,体育相关器材,美术室及准备室、音乐教室及器材室、舞蹈—形体教室及器材室,史地教室,教师办公电脑(44),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资料及软件制作室,教师办公桌椅,心理咨询室装备,医务室设备,会议室桌椅,大小报告厅桌椅沙发,接待室装备,校长室办公桌椅及沙发,教师就餐桌椅,校园文化建设等。抓好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培训和技术实践工作。结合学校与老师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同时加大教师学习现代教育设备及器材的使用方法与维护保养措施,加大使用教育信息网资源库的宣传、使用、管理力度,借鉴其他学校好的经验,把教师们的使用情况做为教师业务能力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制订相关的激励措施。要求理化生教师进行仿真实验平台的使用及数实验室的利用,力争熟练应用,得心应手,开发课程。继续要求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建设、管理好专题学习网站,力求出精品。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优质课比赛和学校公开课的展评活动,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并组织开展好骨干教师网页型课件与多媒体课件研发制作培训工作,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要求学会自制适用于教学实际的课件,并要求出精品、能参赛获奖。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建立专题网站,开通学生用户,与学生进行学科互动,实现空中课堂。

4、进一步规范信息技术管理制度;

加强对学校网络环境的管理,规范师生的上网行为,净化学校网络环境。

5、进一步强化设备管理,建立健全关于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监督和科学管理,极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

定期保养投影机,每修一台电脑的同时,要清理cup、显卡等处的灰尘,延长电脑使用寿命。

6、进一步充实、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远程教研与备课工作,积极利用远程优秀教育资源。

同时,组织本校教师踊跃为教育资源网做贡献,上传优秀教育资源。

7、认真使用好理化生网络实验监管网,做到有计划有总结。

加强班级多媒体的使用与管理,发挥教育资产的服务效能。

8、校园网和使用管理要规范化,杜绝网上垃圾,教师不得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允许上传未经学校审批的垃圾资源,提倡文明上网。

各科室应及时更新网站对应栏目内容。

9、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好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加强教研,开展集体备课,指导学生开展好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

10、加强家校通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督促班主任老师积极使用平台,使资源最优化,达到最大教育效果。

及时更新学校网站内容,督促各处室及时发文。更新emis数据,各部门分工协作,力求数据全面而精准,为教育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4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____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和素质教育,必须充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努力推进现代化教育工程。以科研为先导,电教为抓手,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更新观念,增强电教意识

早在20多年前,同志就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快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发展。”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课程教材等面临的挑战。为此,我校领导自觉适应形势的变化,认真学习,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电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乃至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电教工作列入教育事业的规划,认真研究、制订政策措施,切实加以推进。学校专门成立电教领导小组,配备电教专职人员,制订专门的电教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和举行电教专题活动,建立健全的投入、责任、教师培训和教育实施机制,使学校电教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此基础上,我校全体教师要做好学校的__课题结题工作,筹划十五课题开题工作。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装备电教技术,充实电教资源

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给电教技术装备带来了强大动力。我校领导有强烈的教育现代化意识,本学期,学校将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力度,加快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一方面配齐配足常规电教媒体,另一方面本着积极务实的态度、效益优先的原则,装备计算机房、多媒体语音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网络系统等现代教育媒体,并不断充实电教软件资源,逐步提高电教软件的配置比例。本学期设想高三教室配置投影机、实物投影、计算机等设备;重新新建校园网,节点联接到各教室,总投资50万元。

三、规范管理,发挥最佳效能

几年来,我们一直把电教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力争管理上水平,效益呈一流。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工作:

1、抓好资料管理,及时向教师呈现教育资源。

学校建立能够直接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的资源库是现代教育技术能否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核心问题。本学期,我们将不断积累多媒体课件资料、教师科研资料、题库、视听资料等,以形成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查阅资料、点播多媒体课件、视频节目等。

2、加快学校校园网数据库建设,更新学校网页

我们的学校网页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网页内容不丰富,更新不及时,网页制作技术较落后。这学期学校主页中要求每一门学科有相应的内容。教研组长要以本学科网页建设为契机,组织好本学科的教研活动。要及时充实学校数据库,完善校园网建设。

3、进行电教培训,努力提高师生的现代信息素养。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能不能培养适应这个时代的学生,关键是我们教师是否适应这个时代。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闭塞守旧,必将成为朝代的落伍者。但是对信息也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引导师生正确地使用电脑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组织好高二信息技术考试,做好区电教中心的各项任务和工作。

用好电教设备,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校园网建设的加快。今后,多媒体课将很频繁,逐步成为常规课。通过常规电教媒体的制作培训、自制投影片等活动,在青年教师中普及电教常识,使全体教师掌握常规电教媒体的操作技能,人人做到“四会”。继续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组织工作,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教师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计算机骨干教师的培训,校园网络的培训,努力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电教实践与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他们从事电教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去年,我们已逐步建立了课件制作小群体,今年的工作重点将是扩大制作群体,要使全校教师人人会使用课件,熟悉课件制作过程,并积极参与。

4、推进办公现代化,逐步试行电子政务,走无纸化办公之路

通知、通报、工作安排等,都要逐步在校园网上。办公现代化能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电教设备使用台帐。

5、定期检查、维修电教设备。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做好电教课题的开题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要求我们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作为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要用科研来指导电教工作,防止走“人灌”到“电灌”之路。为了实验研究成功,我们一方面请专家来指导,并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交流收获;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