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服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0:21:46

支农服务论文

支农服务论文篇1

关键词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进县域农行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真正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是目前农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最近我们对农行武宁县支行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也引发了对县域农行如何搞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思考。

一、武宁县“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武宁县位于江西西北部,地处赣鄂湘三省边陲,全县总面积3507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辖8镇11乡、1个开发区和1个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和农民人均收入同步提高。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第一产业8.42亿元,第二产业16.64亿元,第三产业7.1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26.4:51.4:22.2,结构日趋优化。2007年财政收入2.66亿元,占GDP的8.3%,比上年增长20.7%。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20.7%;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占83%,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占GDP的46.9%,增长47.5%;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85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9.5%,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元,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增长6.9%。

武宁县域经济具有四大特色:①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钨、锑、大理石、瓷土等,现有法人煤矿12户,钨加工企业2户,锑加工企业2户,大理石厂34户。②小水电资源丰沛。至2007年底,全县共建小型水电站97座,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小时,装机容量在5000千瓦小时的有2座,年发电量达1.3亿度。2008年4月份,九江华宁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又在礼溪镇下坊村开工兴建装机容量3.6万千瓦、年发电量1.11亿度的下坊电站,总投资3.6亿元。③森林丰茂。全县有林地面积373.5万亩,森林覆盖率64.1%,活立木蓄积量达773万立方米,林权改革后,林农护林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林业发展大有前途。④工业园区成果丰硕。武宁县目前建有万福工业园,属省级开发区和省级民营科技园,规划面积2万亩,现已形成节能电器、医药胶囊、矿产化工、玻璃钻石、汽车配件、纺织服装为龙头的六大支柱产业。到2007年底,入园企业达106家,其中投产企业84家;园区工业产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38%;主营业务收入31亿元,增长39.6%;上缴税收4926.6万元,增长90.7%;企业净利润2.35亿元;劳动用工达1.2万人。此外,武宁县位于庐山西海全国风景名胜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现已成为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县,其旅游业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武宁县农行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农行武宁县支行在省、市分行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股份制改革为动力,紧紧抓住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始终把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作为业务工作的重点,创新思路,创新产品,完善健全政策措施,组织运用资金,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城镇一体化建设,强力助推“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为武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重提升。到2008年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47441万元,比2005年末净增1734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1087万元,其中2006年至2008年6月新放贷款7037万元。特别是2008年以来,武宁县农行加大了有效信贷投放,至6月末已累放新贷款3716万元,其中:法人贷款1850万元,个人贷款1866万元。该行2006年和2007年累计到期贷款4708万元全部收回,收回率均为100%,没有出现新的不良贷款。2007年该行实现各项收入1282万元,其中利息收入541万元、中间业务收入205万元,账面盈余474万元,该行还制定了3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计划2008-2010年净增贷款27400万元。近期,县农行支持“三农”的主要举措是:

一是积极支持优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武宁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各家金融机构竞相争夺的重点市场。武宁县农行按照县委、县政府“全民创业”、“工业强县”的战略措施,实行因地制宜,择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优质法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汇兑、银行卡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了AAA级民营企业九江市昂泰药用胶囊公司,使之产、销、利同步提高,成为江西省优秀民营企业。2008年春,县供电公司遭受冰雪灾害损失严重,武宁县农行及时贷款300万元,解决救灾资金困难,使供电公司能及时恢复供电,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好评。

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武宁县农行抓住这个关键,着力从结算、现金供应、信贷服务方面,扶持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例如,支持船滩镇剿丝厂改制为民营的武宁县凯丽丝业有限公司,年收农民鲜茧25000担,年产优质白丝140吨,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船滩、礼溪、东林、清江四个乡镇的农户种桑养蚕,增加农民年收入达2500万元。又如支持江西晨阳灯业有限公司生产节能灯,取得良好效益,带动工业园区引进节能灯企业12家,人园资金23.83亿元,吸纳农民工1580人,增加农民工年收入2607万元。

三是大力支持新型城镇一体化建设。随着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定居于城镇,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武宁县农行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拓展住房按揭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业务,仅2008年1-6月就发放个人贷款1137万元,同比增加1026万元,其中,发放住房按揭贷款526万元、个人生产经营贷款502万元、综合消费贷款109万元,帮助农民工定居城镇、建设城镇,从而有助于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

四是着力为各类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武宁县农行主动适应和引导县域金融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为各类法人和个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投资理财、电子银行、代收代付、消费贷款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引领县域金融服务升级。仅2007年以来至2008年6月,该行发行金穗卡56249张,销售各类基金、寿险产品2990万元,代收各类电话费、水电费、学杂费等1721万元,代付各类资金333万元,开通电子银行3537户。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使县域广大客户感受到了现代金融服务的快捷方便,巩固了农行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也增加了农行业务收入。

三、对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的几点思考

1、解放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突破。首先,要增强机遇意识,夺取发展先机。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定,江西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同时,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明了农行改革的方向,全行上下正在推进股份制改革,“三农”金融业务的经营机制必将更加完善,这些都为县域农行业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和内外部环境。农行县域支行必须抓住这些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乘势而上,把业务做强做大,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其次,要增强竞争意识,发挥农行自身优势。随着WTO后过渡期结束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调整,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政策性银行都将进入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农村金融领域的竞争势必更加剧烈。面对这种形势,农行县域支行必须调整发展策略,充分发挥自己的网络、资金、产品、社会资源等优势,大力拓展业务,占领和农行地位相称的市场份额,在县域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要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农行经营效益。必须消除“支农吃亏论”的想法,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随着建设新农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中部地区县域拥有越来越丰富的客户资源和旺盛的金融需求,有着金融业务的巨大空间,蕴藏着巨大盼潜在商业价值。如果不率先发掘这一潜在市场,县域农行将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充分分享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无限商机。

2、园地制宜,体制上要有新突破。农行在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特点,构建有利于农行县域支行业务发展的管理机制,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新路子,做到因行施策,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县域农行要充分运用好现有县域服务网络资源,深入分析县域机构撤并与续存的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准确把握自己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有差别地设置县域机构网点,对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不合理的,要予以优化调整。要改变把县域机构单纯当作吸存网点的做法,进一步丰富和增强县域机构的服务功能,使之成为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类产品的综合性营销平台。在信贷管理体制方面,要适应县域信贷业务特点,推进县域农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对于风险控制水平高、业务市场广阔、有效信贷项目多的县支行,应扩大信贷授权,适当放宽基层分支机构的信贷投放自,适当下放优质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精简业务流程,加快办贷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建立合理合规的权责机制,在不违背一级法人原则、有利于风险防控的前提下,既要落实信贷风险责任,也要强化正面激励引导,纠正一些领域权、责、利脱节的现象,充分调动基层员工开展信贷营销的积极性。

3、不断创新,产品上要有新突破。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既是农行的职能,也是农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县域农行要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三农”,就必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满足社会各界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变化,让他们享受到优质的、个性化的、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这样业务才会得到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行与客户“双赢”。目前,我省县域金融产品相对短缺,尤其是贷款品种和中间业务品种较为单一,难以完全满足“三农”经济发展需要。为此,县域农行应根据县域客户特点和特定市场需求,加快“三农”金融产品研发,或根据我省县域经济特点对统一制式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保持在县域金融产品领域的领先和主导地位。要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县域中小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特色资源开发、农户生产生活消费信贷、提供公共金融配套服务等八个重点领域,创新研发贷款产品;围绕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保险、基金、同业、个人理财等业务,创新开发中间业务品种。

支农服务论文篇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和诸多环节的建设,它包涵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次。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小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概括。财政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调节部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财政部门在新形势下重要的历史性任务。

一、政府积极为农村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保证社会成员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中央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等有关数据,制定地区财政收支平衡指标,确定地区财政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然后,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同样一省区域内,由于同样存在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情况的差异,因而也存在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的不同,存在着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需要省市级财政通过本省市范围内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以及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使本地区农村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共同投资,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和服务范围,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首先,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其次,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再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重大工程的建设,搞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山区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贫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速度。

五、加大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提高农业科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三是要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环节的桥梁作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搞科研,培养“公司+农户”、“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养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比重,保证各级政府卫生预算支出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速度,并保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向农村公共卫生倾斜。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山西省已经制定了实施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规划,中央和省财政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问题。四是严格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以来一些有效的做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筹资办法。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将提高补助标准所增加的资金最大程度地用到农民身上,以要避免出现基金透支,防范基金支出风险。

七、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支农服务论文篇3

关键词:农业院校 图书馆 农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280-02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则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新农村文化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极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图书馆本身就属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馆就是向社会提供精神和物质的文化机构。它所提供的图书文献资料对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提供的图书文献信息能够满足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图书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又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因为图书馆本身的职能作用已成为构建完善农村文化网络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 。农业院校图书馆是农科专业的优势,因此,一方面发挥它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发挥它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咨询、农业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信息支持。

一、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分析

从目前来看,全国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还不牢固。包括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三个方面。思想基础不够牢固体现在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轻文化建设的现象;组织进出不牢固体现在乡镇文化员队伍不够强。这支文化员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有很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需要了。群众基础不牢固,主要是指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和宗教、迷信留有了空间[2] 。第二,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还不够有力。一方面,经济支撑力不够。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的支撑,由于农村经济薄弱,加上领导不够重视,很难谈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仍然缺乏,各种企业和经济实体的参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另一方面,是载体不够贴近,许多乡镇文化站作为繁荣和推进农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多数是设在乡镇机关内部,作用难以发挥。第三,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还不够优化。一是政策不够配套。文化建设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很难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氛围不够浓厚,主要的青少年都出外打工,留守农村的主要是儿童与老人。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人气[3]。

二、农业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优势

农村文化建设并非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所能奏效。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它除了政府扶持,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农业院校图书馆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文献资源优势。农业院校图书馆是专门收集农业信息资源的重要部门,大量与农业科研和生产相关的专业资料、图书、报刊、检索工具、试听资料、多媒体光盘等类型齐全,然而这类农业信息资源所传递的信息资源恰恰是对农民能了解农业生产知识,指导他们农业生产发展,摆脱贫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为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

2.技术设备优势。目前,农业院校图书馆都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和多媒体网络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多渠道、多媒体、多接受点地直接搜集和获取查找到相关领域的网站、研究机构、数据库资源、专家学者等内容,因此为农民咨询服务提供方便,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保障。

3.人才优势。农业院校图书馆是文化教育、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聚散地及窗口,它除了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外,还承担着振兴农业经济、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和和教育的重任。这里聚集了具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和农科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时间优势。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每年有长达两个多月的寒暑假,这为图书馆送文化下乡提供了时间保障。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两个假期时间,帮助农民建立农家图书馆。还可以开展搜集农产品的市场行情,预测与分析行情的未来走势以及帮助农民选择适合的致富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三、农业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办法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农业院校图书馆只有投身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服务功能,真正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

2.利用农业资源优势,为农民建立有特色的农家书屋。为了使农家书屋能真正成为农民的“营养屋”。农业院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派管员参加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建设,培训管理员,使其掌握图书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保证农家书屋正常运转。最主要是充分利用农业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帮助农家书屋购置丰富的、具有当地农业特色的文献资源[4],使农家书屋可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文化素质。

3.建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农工业院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建立农业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加强与近年来农村各地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联系,以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通过时实在线咨询、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多元化方式,解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该系统除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外,还具备成果推广功能。

总之,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有关国家和社会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农业院校图书馆所能做的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细小分支,但其作用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其文化信息中心的作用,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我们图书馆人不断地去探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云杉,杨萌.和谐社会与民族地区图书馆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7,(增刊):77-80.

[2]黄雪雄.广东农业院校图书馆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构想[J].图书馆论坛,2008,(4):32-34.

支农服务论文篇4

1.1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保险公司可以依靠现有的机构覆盖优势,通过建立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创新,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出贡献。一是健全农村保险服务网络。通过引导保险公司将机构延伸到乡镇地区、推广驻村保险服务员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中介服务渠道。同时可以探索成立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农村保险互助合作组织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解决农村保险市场主体较少、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二是通过加强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联合成立一站式金融服务场所,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支持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通过参股等方式积极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挥保险在风险防范、人员培训、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支持村镇银行运作试点。

1.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保险公司可以进一步发挥自身的金融职能,着力解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是扩大业务范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创新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等特色农业保险,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等提供风险管理与转移服务,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信用保险的融资服务。二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与服务形式,满足农民保障与理财需求。开发面向“三农”的人身险、财产险等产品,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可靠保障;稳步发展理财类保险,为农村闲置资金提供保值增值服务;发挥驻村保险营销员的作用;为农民提供金融咨询服务。保险业是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比较早的金融行业,在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投资理财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优化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降低农村金融运行成本。推动农村金融资源的整合,探索建立保险与信贷等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模式,以达到节约运行成本、提高金融机构收益的目的。二是合理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发挥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金向符合政策方向的领域流动;指导农民将闲散资金按照合理的比例,投向保险、储蓄、证券等金融渠道。

1.3加强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推动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推动农村信用、法制、政策和社会等环境建设,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加大对涉农企业和农民的信用教育与宣传,提高其诚信意识。在保险公司内部逐步建立农村信用档案,及时记录相关企业和个人的骗保骗赔、违法犯罪等信息,条件成熟时可与银行信贷征信体系对接。区别涉农企业和农户的信用状况,给予不同的服务待遇。二是争取有利于金融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强与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提高政府机构对金融工作的认识,促成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协助解决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扩大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影响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加强保险机构与信贷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解决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不良贷款问题,促进农村小额贷款的安全发放。四是通过推广贷款人的人身保险业务、为贷款项目提供配套风险保障服务,以及与担保机构、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合作,适当发展农村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为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创造条件。

2金融发展理论最新进展及对保险在金融改革

和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启示当前保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仍存在以下不足:①目前农村金融改革与市场化仍有一定差距;②保险对于促进经济主体贷款成功的作用仍较小,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中,贷款成功更多取决于资本、资历甚至关系;③政府对于保险在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的认识仍有不足。依据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创新应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核心变量。在“三农”领域,支持“三农”应明确界定为: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三农领域内的创新,方能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形成持续有效的支撑,如生产方式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等,这些又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支持和发展。保险公司依靠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尤其是企业家精神,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①保险是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的重要渠道。在后税费时代,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的直接联系相对减少,农村融资渠道转变为保险及银行机构。相较而言,保险公司的机构覆盖优势更明显,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创新,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做出贡献。同时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信息收集和把握能力,更加懂得运用现有的农村有限资源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②保险是保障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保险公司拥有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处于外部市场与农业生产互动之节点上。他们头脑灵活,观念前卫,在之前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中拥有大量农业数据,熟悉市场行情,对市场信息敏感,有一定的市场发展趋势的预见性,知道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方式;同时,保险公司利用信息资源优势不断与市场磨合,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推出合理的保险产品,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以上分析说明,从现阶段中国的状况来看,如果农村金融发展着眼于向具有企业家精神并且在农业金融创新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保险公司提供支持,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中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完善。

3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实证检验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对保险业发展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现有农村改革在不断推进的同时仍需改进,由于忽略了对农村金融市场核心功能的讨论,特别是放大了农村金融的功能而带来扭曲。基于最新的金融发展理论,我们提出应该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重视对保险业企业家精神的发展,最终在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到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对保险业作用检验显示:近几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对保险业企业家精神发展的影响仍有限,保险公司的创新行为仍需得到更多的财政及金融支持,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完善差异化补贴政策,发挥保险强农惠农富农作用

各级财政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保险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立适度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对于大宗农产品保险,要重点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大宗农产品风险保障体系,结合实际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及时恢复再生产。对于特色农业保险,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其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央财政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财力状况和地方开展情况等,选择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符合国家战略、具备可行条件的险种,如渔业保险等,研究相关的支持政策并开展试点。

3.2保险公司要不断开拓创新,促进农业保险多元化服务

推进产品多样化,不仅要继续认真做好大宗农产品保险,还应加强产品创新,因地制宜地研发特色农业保险品种。探索保障多层次,结合农户需求与农业发展需要,通过附加险等多种方式,提供多层次的风险保障。开发符合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需求的保险条款。同时,推进农业保险条款的通俗化,以便于农户理解和工作开展。还应当加强金融协同性。拓展农业保险服务内涵和外延,积极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等农村金融手段的结合与创新,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3.3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政策,推动农村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制度。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农业保险实践和基层工作需要,落实中央强农惠农精神。同时,从财务管理角度,进一步规范基层服务体系的发展。二是研究推动农业保险法制化建设。考虑到基层服务体系制度、渔业互保协会法律定位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农业保险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建议结合农业保险业务、政策等特殊性,进一步推动制定农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规则、政策支持、各方权责利关系等作出规定。

4结语

支农服务论文篇5

    一、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在哪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公共安全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明确农村公共服务财政直接投入的范围,对于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投入的农村社会服务,以及基本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应由政府直接投入,承担起提供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责任。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贫困人口的救助等应由政府直接投入。二是对那些市场和社会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界入的农村公共服务,可以由财政投入部分资金,提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并通过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机制的完善,为市场和社会介入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和提供公平的环境。在政府制定具体政策、确定公共服务人员资格(如农村医务人员、代课教师、各种农业技术人员等)、并监督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市场和社会可以界入部分农村公共服务,提供部分准公共产品,可以由民间组织承担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以弥补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如农村道路建设、中小学校舍建设、具体的医疗服务、文化娱乐、荒山改造、慈善事业等,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范围。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不发达地区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保证社会成员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体现社会公平原则。中西部地区由于财力有限,不能完全保证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其缺口部分应由中央政府承担,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缺口。中央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地区财政收入水平等有关数据,制定地区财政收支平衡指标,确定地区财政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然后,中央财政根据全国公共服务平均水平,确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同样一省区域内,由于同样存在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情况的差异,因而也存在财政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的不同,存在着本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需要省市级财政通过本省市范围内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以及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使本地区农村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提高落后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在哪里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共同投资,可以拓宽投资渠道和服务范围,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首先,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和个人财富,有能力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资金,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集体和民营经济投资农村公共服务,如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道路、文化娱乐设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以扩大投资渠道,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其次,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和发行国债的力度都很大,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但由于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不大,出现了城乡差别扩大的局面,因此,在目前地方财政困难,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从外资和国债转贷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以及农村教师、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改善农村教学、医疗、科技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再次,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在国外,社会团体和私人赞助及捐赠是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筹资渠道之一,国外一些有名的公司和企业家,对社会公共福利和慈善机构有数量可观的捐赠,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共福利的服务发展。近年来,我国也接受了一些国外和国内社会团体及个人对教育、卫生、社会救助的捐赠,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晚,各种配套政策、管理措施和宣传力度都比较滞后,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及时制定有关政策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捐赠、接收使用行为,并加大宣传力度,使我国的公司和企业家增加社会责任,积极参预各种公益活动,提高我国企业家和公司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

    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重大工程的建设,搞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山区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贫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速度。三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山西省在“十一五”期间,分期分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四化”和“四改”工程,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

五、加大农业科技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提高农业科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科技投入,用于农业重大科技工程和重点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利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三是要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环节的桥梁作用,调动社会资源用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结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搞科研,培养“公司+农户”、“科研+基地+农户”等多种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培养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山西省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各地根据地理位置和传统产业以及各类技术人员情况,依靠农村基层部门和农村能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集团化、产业化发展,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

    六、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在哪里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比重,保证各级政府卫生预算支出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的速度,并保证各级政府卫生投入向农村公共卫生倾斜。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山西省已经制定了实施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规划,中央和省财政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资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步伐,加大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问题。四是严格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以来一些有效的做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简便有效、农民认可的筹资办法。同时要加强资金管理,将提高补助标准所增加的资金最大程度地用到农民身上,以要避免出现基金透支,防范基金支出风险。

支农服务论文篇6

论文摘要:在新农村和统筹城 乡发展的背景下,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当前,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面临诸多困境,为跨越困境 ,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应选择“四位一体”路径定位,即政府应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公共品供给角色、主导性供给主体和投资者角色、多元化供给主体的服务者与多元化供给方式的引入者角色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者角色。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通过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等。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任务是完善与发展农村公共服务,这是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作为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主导性主体,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面临何种困境,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到底应当担当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担当,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一、文献回顾与述评

1.国外研究

20世纪 70年代以来,国外公共管理学界对公共服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颇丰。以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即政府应“服务而非导航”,倡导公共服务精神,重视政府、社区、公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David Osborne和Ted Gaebler(1992)认为政府应该掌舵而非划桨、授权而非服务 ,主张借鉴商业管理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服务需求。E.S.savas(2000)提出了公共服务社会化的 l0种制度安排。E—wan Felie(1997)认为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应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布兰克(R.M.Blank,20O0)对公共服务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前沿的研究,他在《公共政策何时依靠私人市场:社会服务的有效提供》一文中,对公共产品提供中存在的外部性、非对称信息、效率问题、分配效应问题、产品质量的不可观测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探讨了政府及私人介入公共产品提供模式的多样性。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如果有市场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供给,必然造成公共品供给的无效率和资源浪费,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公共服务的供给应主要由政府提供,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从强制性的税收收入中进行预算安排。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共品供给的责任必然要由政府承担,考虑到某些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如消费者的地域集中性、信息不对称性等因素,由私人供给可能更有效率。罗纳德·科斯(1974)研究了英国早期的灯塔制度,说明灯塔的私人收费是可能的,反驳了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垄断的传统观点,为人们建立起公共产品供给可以引入市场机制的信念。随后,布坎南的俱乐部产品理论为公共产品的集团供给提供了合理分析。

总的来说,无论是公共管理学者还是经济学家所主张公共服务市场化或社会化取向,他们的观点均未否认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性作用,却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效率的改善和提高提供了可资鉴用的方法或方式,如合同委托、许可经营、政府补贴等。

2.国内研究

国内许多学者(周立新,2002;林万龙,2003;李燕凌 2004;郭建军,2007)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处在投入不足、管理体制落后和供给结构不合理等普遍性问题状态。刘鸿渊(2O04)认为许多县乡是“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提供公共产品。胡德锌(2004)认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胜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市场失灵和私人不愿供给,政府供给又容易造成垄断,缺乏效率。另外,郭泽保(20o5)认为,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责任划分不清,越位、缺位、错位时有发生,现行的财政体制制约了地方政府职能发挥。

林万龙(2003)认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责任划分不明确。李彬、李葆华认为,在我国现行公共体制下,各级政府间供给职责界定不清以及供给行为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造成政府供给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李继力(2006)认为,造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失衡的政府责任原因是政府价值取向上的非农偏好、政府行为上的不合理、官员行为上的 自利和任期短期化和政府决策机制的自上而下。程又中(2005)论述了国家在当今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历史机遇和条件。但是 ,对于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究竟起何种具体作用或担当什么角色,程文未作进一步的论述。

许多学者对如何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如: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嘉蓉梅,2004;马晓河 ,2004);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多元参与并共同生产和提供产品的农村公共服务组织体系(黄志冲,2000;李秉龙,张立承,2003;党国英,2004);从多元化的筹资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及供给主体三个方面建构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制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难题 (刘建平,龚冬生,2005)。

总的来看,学者们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对策等研究成果丰富,为笔者研究奠定了宽厚的基础。但是,对于政府作为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主导性主体应该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作用,政府在服务供给中面临何种困境,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到底应当担当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担当等问题,学者们的研究涉及不全面,有些方面不深人,如政府角色的细分,造成理论指导实践时的“灵活空间”或“无所适从”。

二、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

当前,政府职能正处在由侧重经济或投资职能向彰显公共服务职能转换,公共治理也趋向主体多元化或多中心化。调查显示,政府仍是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导性主体①。研究表明,一国人均 GDP达到一千美元以上,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 日益凸显。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 日益递增,但农村公共服务政府供给却存在效率低下、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也就是说,农村公共服务政府供给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l-农村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中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与错位并存

综观世界,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 ,尤其是福利国家,都承担了向社会或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或产品的责任,应该说 ,这是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思想留给我们的“福利”,也符合《福利国家经济学》的著者尼古拉斯·巴尔的观点,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从经济角度而言是有效率的,可以内在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基本是以“经济职能”为中心,忽视“服务职能”,导致各级政府的核心任务是抓经济建设和发展,而非社会建设和发展。政府主要投资于经济领域,而非公共服务领域 ,造成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缺位”。在农村地区,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如义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短缺。地方政府“经济投资”观念强,“服务投资”观念不足,造成“有钱不愿投,没钱无法投”的状态 ,使得许多地方的公共服务长期满足不了农民的公共需求。数据表明,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 191个会员国进行的医疗卫生评价中,我国排在 188位。2006年,全国的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中,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比重只维持在 50—60%之间。

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或产品上职责不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错位。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或财政分权理论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提供全国性或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如国防、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大江大河的治理等,这类产品由中央政府决策和规划的效率比较高。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性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提供,如农村治安、农田水利设施、农技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但是,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是,中央与省级政府过多地把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事权下放到县乡镇等基层政府身上,如农村义务教育、农村治安、军烈属的优抚、农村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事权下放同时没能配以相应的财权,造成基层政府“事过多,财不足”,不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或产品,形成“政府服务职能缺位与错位”之实。

2.农村公共服务政府供给结构失衡,效率低,供给过度与供给短缺并存

本课题组对广东、江西和安徽三省农村公共服务现状的调查显示,农民认为教育、医疗、交通道路和农贸市场等公共产品很容易获得,而农业科技服务、就业培训、文化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很难获得,这说明,农村的“硬性”公共品供给“过度”,而“软性”公共品的供给“短缺”。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实践中,地方政府为“应对”政绩考核,对提供“有形的或硬性的”公共品具有很强的意愿,如道路、公共广场、农贸市场等,但却对供给“无形的或软性的”公共品缺乏意愿,如农业技术服务、环境保护、农村治安、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李彬和李葆华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不是基于农村实际情况、农民的真实需求和供给的成本一收益分析,而是基于显现“政绩”之需。结果是,农村公共服务政府供给的结构失衡,供给过度与供给短缺并存。

同时,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不高 ,供给绩效较差。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 14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7590亿元,增加了53倍,占GDP的比重从 1980年的 3.17%提高到2004年的 5.55%,但从我国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看,居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以人均期望寿命衡量,从 1982年到 2003年,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从 68岁增加到 70.8岁,22年仅增加 2.8岁,而同期基数和我国相同的斯里兰卡增加了5岁,韩国增加了6岁。同时,我国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卫生绩效却不升反降。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总体绩效排名,我国排名 144位,比人均 GDP低于我们的埃及(63位)、印度尼西亚(92位)、印度(112位)、海地(138位 )还要低①。

3.政府供给的“自上而下”决策体制与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缺失并存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唯一合法主体,农村公共服务政府供给实践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由于我国地域广,发展差异大,这种决策模式使公共品的供给很难适合农民的真实需求。同时,“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不能有效地反映农民的实际需求,忽视农民的需求与偏好,可以说,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中基本上没有参与权和表达对公共服务真实意愿的话语权和渠道。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上级政府主导型,这种决策程序很容易导致制度外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行为,从而加重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有些地方创造了 “一事一议”的公共品供给机制,但在现实实践中,一方面,实行起来往往走样;另一方面,小范围内(如社区)才比较适用,即适用范围有限。在大量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如义务教育、卫生防疫、道路修建、行政管理等)农民很难有机会直接表达 自己的需求,“自上而下”的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基本没有变化。应该说 ,这不利于扩大政府服务的公益性影响,也使得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制度保证缺失。

三、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角色路径

现实调查和理论研究表明,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起主导性作用。目前,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和规则制定者,并 日益由运动员向裁判员和规则制定者以及监督者角色转换。同时,政府要鼓励、支持市场和第三部门的发展。我们认为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具体应担当四种角色:

1.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公共品的供给者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表明,制度,而非技术或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技术或人力资本是制度作用的外化结果或表象,受制度制约和导向。许多学者认为,新农村 “新”的实质应该是“制度创新”。首要的是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创新,核心是土地制度创新。虽然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限一再延长,但却阻挡不了农村耕地减少的趋势,也安慰不了农民土地被政府征用的痛苦与无奈,解决不了土地抛荒和经营规模小的问题。李成贵、温锐等学者分析认为,农村土地归农民所有或“土地归农”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制度创新②。

其次,政府应为农村公共品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建立和完善规则。例如,美国政府通过提供制度公共品来服务农村和保护农业 ,在这方面,美国政府创立了诸多制度安排,如农业保险制度、对农业的立法管理、对农业资源的保护政策、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政策等。

再次,政府应为第三部门或社会组织参与供给农村公共品提供有效的制度公共品或制度规则。改革开放 30年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较快,但整体而言,它们在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中所起的作用却很小 ,曾莉和李民政(2oo8)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现行政策法规导向作用不明确”。1998年 l0月公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实行严格的登记注册和业务管理制度,这种“人口”管理和“过程”监督并重的制度使得社会组织难以发展。嘲一般而言,政府应该更多进行“过程”监督,通过税负减免或优惠、鼓励捐赠、许可经营、政府补贴等政策来激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最后,政府应加快提供公平有效的公共财政制度规则,建立起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农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需要。同时,合理有效地界定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即厘清哪些公共产品可以由市场供给和社会化供给,哪些可以由应由政府承担;哪些公共品由中央、省政府财政支出,哪些由地方政府、社区或受益者承担。并且,要建立公共财政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组织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

2.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和投资者角色

政府以公共服务供给的形式对农村进行人力资本、制度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可以获取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和降低农村务农和经营成本。研究表明,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人力资本的维持和积累从而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按照尼古拉斯·巴尔的观点推论,可以说,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可以内在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福利总水平。

政府应当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角色。公共品理论分析表明,政府天然具有供给全国性“纯”公共品的效率优势 ,如国防、大江大河治理 、环境保护等。同时,政府在许多“准”公共品的供给上也具有优势。曾小龙(2008)认为圈,农村的“纯”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对于“准”公共服务而言 ,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公共服务的基础性和外溢性特征,政府在提供“准”公共服务时仍然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一般说来,中央政府主要负担全国性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主要负担地方性的公共服务。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公共财政应该是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的主渠道资金。在这个方面,欧盟、日本等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例如,为保障有效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欧盟建立了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地区发展基金、社会基金等。地区发展基金主要为最贫困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如修建高速公路、安装先进的通讯系统、建设能源和水输送网、建设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等;社会基金用于支持人员培训计划和就业计划,以及为农业、林业劳动者或失业者获得新的技能,特别是为青年人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资金支持;20世纪 70年代以来,日本对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的财政投入占整个农田基本建设投入的90%,对农业的稳定高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政府应该如何实现其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和投资者角色呢?我们认为,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实际,首先,政府应该提供有效可行的制度公共品,如政府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制度安排等;其次,政府应该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如完善农村交通网络,改善电力设施 ,修建水利工程,治理大江大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再次,政府应加大对“三农的“软性”公共品的投入,如农村治安、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农村社会保障等。

3.多元供给主体的服务者与多元化供给方式的引入角色

我们认为,政府应该顺应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趋势,鼓励和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营建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系统效率和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换。 那么,政府应该如何为企业和第三部门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有效服务呢?曾莉和李民政(2008)认为嘲,在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过程中,政府应从政策、经济、道德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提供有效可行的制度公共品来服务其它供给主体,如税收免除或优惠;其次,政府可以提供经济支持来服务其它供给主体。在美国,政府是非营利组织的最大收入来源,占其预算的比例从到一半以上圈。因此,政府对社会组织提供财政支持或“服务购买”来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是通行做法。现实来看,我国的社会组织在运营资金方面存在着较大困难,特别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政府在这方面可以考虑从公共财政资金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来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可以采用合同委托政府补助、许可经营等方式,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和机制多样化。

4.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者角色

在公共品供给市场化社会化的背景和趋势中,政府依照制度规则和服务标准对政府、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供给公共产品进行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建立标准并进行检查和监督以及构建投诉或对话参与渠道等。例如,一些民办幼儿园发生虐待儿童事件,这就反映出在第三部门或社会供给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监管的缺失。胡武贤(2008)认为,开放农村公共物品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市场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准公共物品受益人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市场主体受利益驱动,有可能提供假冒伪劣质次价高的公共服务,如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伪技术、高价医药费、基础教育乱收费等,从而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现实表明,政府监管公共服务的成本很大,但绩效不高,如何才能有效监督农村公共品市场呢?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建立公共品市场准入制度,监控服务价格,规范服务质量。同时,政府应该使对企业和社会组织供给公共品的监督社会化,即引入社会力量来监督企业、个体和社会组织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另外,对获得财政资金支持公共品提供的社会组织要求做到财务公开,帐目清楚,定期接受审计检查。政府还要发挥新闻媒体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李彬,李葆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政府供给责任研究乡镇经济,2006,(4).

[2] 李继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责任思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 程又中.论国家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江汉论坛,2005,(12):45—49.

[4] 刘建平,龚冬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探讨中国行政管理,2005,(7).

[5] 曾莉,李民政.非营利组织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与政府行为选择学术论坛,2008,(5):46—49.

支农服务论文篇7

【关键词】农村;合作银行;规范化;管理

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形式、具体目标要求各不相同,新农村建设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金融机构必须因地制宜开展规范化管理,防止利用工作之便出现“吃、拿、卡、要”等行为。

就横山而言,这几年经济相对发达,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转型、城市进程加速、市场化逐步完善的关键时期。在第一、二、三产业中,一产占比越来越低,只有10%,传统意义上的纯农业对金融的需求已经十分有限。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在立足“三农”的前提下,不断拓宽“三农”的内涵,明确金融服务方向,确立“立足三农、跳出小三农、服务大三农”的市场定位,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着力解决农民反映强烈而经过努力又可以解决的问题,争取多为“三农”发展做实事、办好事。

这就要求我们规范内部管理,尽最大努力服务农村,首先就是要规范化管理,拒绝腐败。

一是要在办公室抓起,办公室是农村合作银行的综合部门,负责规划发展、调研督办、文秘档案、信息宣传、保密机要、来信来访、总务后勤(包括本级出纳)等综合工作。因此要公正客观地拟定本行发展规划,制定本行公文和会议等制度,组织全行会议。承担本行会议议定事项和领导交办事项的催办、查办、督办工作。承办重大调研课题,并提供建设性意见供领导决策。积极做好领导参谋,及时、完整、有效地反映全行的工作情况。负责全行文字材料的综合工作,起草本行文件、报告和工作总结,负责文件的收发和传阅,做好以本行名义印发的公文和其他材料的核稿、打印、发送。做好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为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

其次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水平。要经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维护党的利益,自觉遵守省、市银监局党组的英明决策,并时刻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全局观念、纪律观念,确保了政治敏锐,思想创新,始终与党的路线和行业的长足稳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总览全局和驾驭全行的能力。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同志曾说过:“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也说:“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鉴于此,从事农村信合银行的全体员工要始终特别重视自身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凡是上级部门的文件和资料都要认真反复地研读和探讨,直到充分领会精神实质。还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和本单位举办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注重对自身修养的完善和提高,注重了将学习的内容纳入到对各项工作的管理之中,注重抓团队的整体学习,并遵循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边指导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

第四是要围绕本职工作,不断创新进取,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促使作风有效转变。要积极组织开展 “机关作风整顿年”、“素质提升年”“管理提升年”以及“书香横信”等活动,以此来提升员工的纪律观念强了,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只有工作作风实了,精神状态好了,企业才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横山信合才会长盛不衰;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要有鲜明的特色。为此,我行从2010年起就将“超越自我、共同发展、走向未来”作为我们横山信合的企业精神,将“创一流班子、创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作为我们工作的奋斗目标。正是有了这些精神和目标,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团结、务实、奋进、拼搏的这支队伍。

第五是要不断提高农村合作银行金融对新农村建设服务水平,要提高农村合作金融对新农村建设贡献度,笔者认为总体上要把握好“一个基础”和“五个重点”。一个基础就是要坚持以股份合作制股权结构为基础,按照“强基础、上水平、增活力、稳经营”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保障和有效支持。五个重点就要以加快农业产业化提升、促进工业结构化调整、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扶植农村民营股份制企业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具体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支农服务论文篇8

(一)农村缺乏建设新农村的人才,对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的迫切需求

1.农业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比率较低,导致建设新农村缺乏技术人才。

同欧美等发达国家高达80%的转化率相比,我国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比率还是比较低的,还不到50%,信息向生产力的转化率有待增强,这就需要图书馆发挥自己的信息传递职能。

2.农业专家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经营培训效率低,导致建设新农村缺乏经营人才。

很多农民即使找到了好的致富项目,也会因为缺乏技术或者不懂经营而没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血本无归。这就需要图书馆体现自己的技术服务职能。

(二)高校图书馆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也是其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

1.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领域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得以拓展。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就需要高校图书馆依托校园网的教育资源,构建服务三农的教育平台,加强硬件建设,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数据库,更充分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2.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素质得以锻炼和提高。

高校图书馆馆员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既需要组织文化宣传和科技培训,又需要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检索服务,使得馆员自身的能力素质在这个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提高。

3.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同时得以强化。

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中,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利用现代化媒体和远程教育的手段,将一些简明易懂的科技信息传播给农民,强化了其在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中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政策基础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内部机构,其面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师生。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求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但高校图书馆只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才能统一认识,连续性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2002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上面的两条法规政策,既明确了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也明确了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政策基础。

(二)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图书馆重要的社会职能是社会教育,就是说,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是每一个合法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来进行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正是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

1.思想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应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就是要立足地方,发挥馆藏与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同时也奠定了高校图书馆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思想基础。

2.馆藏基础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一般都是当地区域性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馆藏有大量的图书、电子图书、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无论种类、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农村文化站、图书馆(室)难望其项背的。高校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资源是其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物质基础。

3.技术基础

高校图书馆具有相对于农村而言非常先进和完备的技术设备。如高校图书馆都拥有网络服务器,可以24小时向读者提供网络文献信息服务,实现各类文献资料的管理的自动化。高校图书馆先进技术设备和完善的技术手段是其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技术基础。

4.人才基础

支农服务论文篇9

关键词:南疆三地州 农业信息 技术层 服务模式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也越来越具有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和立体化等特征。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具有开放性、实时性、交互性、多元性以及广泛的参与性,体现了当前农业信息传播渠道从传统封闭到开放交互、信息载体从单一到复杂、信息流动从单向到多向等信息服务新模式。南疆三地州地域辽阔,多为山地或荒漠边缘地区、农村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和农业生产、游牧业生产都比较分散,利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等)无线上网信息服务方式比较适合当地的地域生产情况,更符合三地州少数民族信息服务更注重二级人际交流方式的特点。

201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而手机网民数量达到4.2亿,超过整体网民的增长情况,年增长率高达18.1%,手机即时通讯以3.52亿用户数量、83.9%的使用率成为手机中最热的应用。通过2012年8月作者在南疆三地州的问卷调查,38%的农牧民利用网络获得信息,仅次于传统的电视传播渠道。

资料来源:2012年8月本研究问卷。

二、从信息技术层面构建南疆三地州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南疆三地州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技术层构建,是指充分利用手持移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无线上网终端设备,采取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如QQ、微信、微博、blog、bbs、移动数字图书馆)手段来构建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使农牧民能更快、更准、更全、更深和更有效地获取所需农业信息。技术层面建立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对于解决三地州农业信息服务中的“最后一公里”、跨越“数字鸿沟”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一)特色农业QQ群+农业技术推广站信息+地理信息模式GIS

特色农业QQ群(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QQ group)。建立南疆三地州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特色文化等农业信息主题QQ群。QQ群使人的沟通从一对一到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实时交流模式,推动人们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进入一个“沟通的新时代”。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特色农业主题QQ跨越三地州地域辽阔、多为山地、荒漠地区、居住生产游牧分散等地理问题,为农牧民提供农蓄牧业产、供、销、农技、政策等即时性、互动性信息。

农业技术推广站(agro-technical station)主要负责本地区农作物栽培、土壤改良、科学施肥、旱作节水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农药安全使用等重大技术以及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预报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动态、指导病虫防治工作和农田墒情与旱情监测;负责组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信息咨询、技术讲座培训,发展科技队伍;承担种植业有关重大研究课题项目实施、信息工,等等。总之,农业技术推广站是立足于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技术服务的综合性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特色农业QQ群+农业技术推广站信息+地理信息GIS模式”。以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气象地理站牵头建立本地特色农产品产、供、销、农资信息等多主题农业信息QQ群。农牧民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随时在QQ群中发送、接收农技信息或询问农业技术、政策、天气、地理等所需农业信息。多年来,南疆三地州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早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侵袭,造成农畜牧业、林果业损失严重,这些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新问题,可以通过QQ群及时获得各种地理气象信息,积极应对,做好预防自然灾害的准备。解决对气候变化给农牧业、林果业、农畜牧业发展带来的损失,通过农业产供销QQ群信息服务打开特色农牧、林果产品的销路,避免因滞销所带来的损失等。

(二)智能手机WiFi+微信+微博(Blog)+BBS+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通常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的CDMA 1X或3G(wcdma、cdma-evdo、TD-scdma)网络。

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又叫802.11b标准。WiFi在掌上设备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WiFi手机、平板电脑就是其中一份子。用户可以在WiFi覆盖区域内快速浏览网页,随时随地接听拨打电话、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音乐下载、数码照片传递、流媒体、网络游戏等。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大运营商不遗余力地对WiFi热点覆盖,几乎任何地方都能搜索到三大运营商的WiFi信号。

微信(Kik)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2013年注册用户过3亿,完全免费,适用于手机网络GPRS/EDGE/3G/WiFi。微信附身于手机,打通了传统电信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界线,以轻盈的新媒体技术重新构建了人际关系和沟通方式。

微信特点:1.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2.支持多人群聊;3.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LBS功能);4.支持腾讯微博、QQ邮箱、漂流瓶、语音记事本、QQ同步助手等插件功能;5.支持视频聊天;6.微行情:支持及时查询股票行情。利用微信来发展即时的农业信息服务,可及时满足农牧民急需的各种信息需求。

微博(Microblog)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主要特点:信息快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例如你有100万听众,你的信息也会在瞬间传播给100万人。2013年新浪微博目前拥有4.5亿的注册用户。微博的属性是最适合在移动端发展,比较适合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农蓄牧业地域辽阔、分散聚居的地理特点。

农牧民通过微博平台,既可以在微博上浏览所需要的农业信息,也可在微博上各种农业信息内容供别人浏览,并适时发起“今年种植什么作物收益最好”、“特色农作物销售利益最大化的途径”、“今天天气预报”等主题讨论,与人们即时交流各种农业信息,全面盘活农业信息文化资源。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英文缩写BBS)即电子公告牌系统。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服务软件,允许用户使用终端程序通过电话调制解调器拨号或者Internet来进行连接,执行下载数据或程序、上传数据、阅读新闻、与其它用户交换消息等功能。BBS是最经典的聊天室论坛交流方式,是一种非实时交流的电子信息系统。BBS也泛指网络论坛或网络社群,一般情况下每个BBS论坛都有其相应的讨论主题。南疆三地州可以建立多种主题的BBS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智能手机WiFi+微信+微博(Blog)+BBS+农业信息服务模式”。针对南疆三地州农村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和生产都比较分散,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而提出的。用智能手机WIFI短信+微信+微博+Blog+BBS等无线上网手段获得各类特色农业信息,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无线上网运行机制,把农业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实时送到千家万户、专业组织和龙头企业上来,形成各类专业组织带农户,以产业链、生产链、销售链、旅游链、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链构筑农业科技信息无线传播的主干线,从而建立起三地州别具民族典型特色的新型多元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三)手机农技短信+地理信息GIS+气象信息模式

手机农技短信(Mobile phon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essage)是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相关部门及时将有关农业的气象、技术、突发自然灾害等信息及时发送给农牧户。这种方式的主要优势是:一是针对性强。手机短信有实用、准确、可读和时效性。二是到位率高。信息技术本身就可以监测到手机漏发并及时补发。三是覆盖范围广。信息服务内容覆盖了水稻、蔬菜、瓜果等主导产业,包括了农业政策、市场信息、突发气候、病虫情报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等实用性强的资讯。四是服务对象反馈效果好。如北疆的手机报服务就很不错。

“手机农技短信+地理信息GIS+气象信息模式”。征对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地处偏远、居信分散和生产方式以游牧放养为主,固定上网不太现实,利用手机短信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农业信息服务效果。在游牧过程中,结合本地的GPS地理信息和气象信息服务,可以为少数民族在游牧中随时了解气象信息、地理信息和所需的农蓄牧技术短信,从而提高畜牧生产力,减少自然灾害、天气、迷路对游牧畜牧及农产品的影响,使农牧民通过农技短信解决急需的生产技术问题,提高游牧民的生产能力,加快了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从而提高当地游牧农民的经济效益。

(四)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文献传递+农牧户模式

移动图书馆(Mobile Library)是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iphone、ipad、Kindle、PSP)等手持移动终端,实现自由定制咨询问答、新闻、公告、新书推荐、定题信息推送、热门书推荐、预约取书通知等信息交流功能。有四大功能:与OPAC系统的集成,实现纸质馆藏文献的移动检索与自助服务;实现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检索与阅读;与全国共享云服务体系集成,实现馆外资源联合检索与文献传递服务;构建信息交流互动平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是当今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深层次服务之一。

文献传递(Document Delivery)是将用户所需的文献复制品以有效的方式和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用户的一种非返还式的文献提供服务,它具有快速、高效、简便的特点。文献传递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从馆际互借发展而来,但又优于馆际互借的一种服务,也是当前各大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文献传递+农牧户模式”。模式促进农业信息服务跟上当前信息服务节拍、向深层次信息服务发展。现在,国内外的信息服务不仅仅是文献查找,更向信息主题服务、知识内容服务等方面转型。南疆三地州也必须充分利用高校数字图书馆核心业务方式来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将当前信息文献检索的创新检索技术切入到南疆三地州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中来,对本地的农牧户进行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可以使农牧民获得更多、更新、更快、更深和更全面的农业技术信息,促进三地州的农业技术服务向深层次发展,与内地看齐,从而达到加速三地州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构建以上四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顺应了少数民族信息服务“二级人际传播作用大”的特征,满足了少数民族农牧民信息服务的人际传播偏好和风俗习惯。将当前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服务领域是推进三地州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一个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也是破解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数字鸿沟”等难题的有效手段。以上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使农牧民在游牧生产中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各种农业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农牧民生产力,为实现南疆三地州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綦群高,赵明亮,谷辈. 新疆南疆三地州农牧民农业信息需求意愿实证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4).

[2]宋建华.新疆南疆三地州农业产业结构及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新疆财经,2010(2).

[3]赵君哲,綦群高.新疆南疆三地州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创新[A].中国老教授协会.《“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论文集[C].中国老教授协会,2009(8).

[4]孙亚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以南疆三地州为例[D].乌市:新疆财经大学,2010.

[5]居来提·热合买提,李文君,月尔妮莎.喀斯木.南疆三地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

[6]胡艳丽.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2.

[7]王斌,刘勤朝,韩红芳等.新型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

[8]刘凤莲,刘志安,郑孝礼等.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探讨[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7).

[9]贺占军.5年内国家将补助投资534亿元支持新疆南疆三地州加快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01-06001.

支农服务论文篇10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政府;责任体系

作者简介:周湘莲,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081)

刘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北京 100070)

农村空巢老人是继农村留守儿童后,又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到2012年底,我国农村家庭的空巢率已达45%左右。2013年9月,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平均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已近5 000万,而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着缺乏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能无靠等突出问题。①当前,许多农村空巢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已成为我国自杀高峰人群。与生理疾病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是一种更大的伤害。马克思认为,人具有类的尊严,人性尊严是社会关系的最高价值尺度。精神养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是一个有关人性尊严的价值问题,探讨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必要性,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可以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这一世纪之困。

一、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政府履责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需求

精神养老是指关注并满足老年人的情感、社交、娱乐、教育、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使其感觉、思维等意识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呈现出积极健康的特征,从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全面实现老有所养。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普遍的养老观念就是提供物质供养和生活照料,而精神养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作为现代社会的治理主体,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精神养老,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紧迫的现实需求。

1.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政府履责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精神需求理论。精神养老是对老人各种精神需求的关注和满足,马克思理论大厦的基石“人的需求理论”就描述了人有精神需求。马克思认为,人们所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无不源于人的需求,“人以其需求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比较详尽地论述了人的需求问题,提出了人有肉体的需求、自然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劳动的需求、个人的需求、交往的需求,等等。在这里,对社会的需求、交往的需求等,便深深地蕴含着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马克思把人的精神需求当作人的精神权利来看待,这种精神需求与精神权利得不到实现和保障也就无所谓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同志在谈到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的时候,指出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追求“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核心价值,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着眼于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的生活,这就离不开对农村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关注。

(2)政府责权统一理论。精神养老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不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具有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承担供给成本的特性。不论提供主体是政府、市场还是社会,其准公共产品属性不会改变。现代国家作为公民自然权利的集中体,其力量来自于公民权利的让渡。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委托――执行机构,接受了公共权力,也就意味着必须对公众负责,这是政府的本质所在。美国管理学家法约尔指出:“人们在想到权力时不会不想到责任,也就是说不会不想到执行权力的奖惩―奖励与惩罚。责任是权力的孪生物,是权力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凡有权力行使的地方,就必须有责任。”③我国学者刘熙瑞指出,服务型政府是“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④。精神养老既然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政府就应转变传统的只由家庭供给的认识观念,将其作为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明确的责任体系,并以责任保证权力的运行不缺位。

(3)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论。党的十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美国公共行政学家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指出:“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是要推动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⑤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老人所享受的福利保障差异大。农村老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主要是依靠自己或家庭来养老,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障严重缺失,是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政府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就应该在全体社会成员间合理平等地分配社会资源,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公平正义的价值文化氛围,切实承担起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与精神养老责任,维护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权益。

(4)政府主导的社会支持系统理论。社会支持是社会为个人提供的帮助,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和问题的一种潜在资源,“是一定的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⑥。“农村独居老人无论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往或从其三者的综合性来看,都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需要社会支持”⑦。无论从社会支持的主体还是客体来看,精神支持是社会支持必不可少的介体。精神养老就是一种精神支持,其社会支持一般来源于两个基本渠道,一是非正式支持系统,如家人、邻居、亲戚、朋友和同事等;二是正式的支持系统,包括社区、机构和国家等。⑧具体来说,在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中,政府(国家)是主导,家庭是基础,社区是依托,社会是重要的参与力量,从而形成严密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家庭精神养老支持日渐弱化的今天,必须强化政府在支持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凝聚多种力量满足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需求。

2.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政府履责的现实需求

(1)农村老龄化和空巢化快速发展。一是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到2013年底,我国老人数量超过2亿,老龄化率达14.8%。⑨而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在2011年底,农村老龄化率就已超过15.4%,到2013年,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一差距将继续扩大。⑩二是农村空巢率迅速上升。到2012年9月,农村老人空巢率为38.3%,仅仅一年之后,即到2013年9月,农村老人空巢率即达到45%左右,而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上升。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披露:我国老年人口数量2013年达到2.02亿人,其中空巢老人突破1亿人,这1亿人中,有近一半生活在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老龄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农村精神养老尚未得到国家、社会和家庭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严重缺乏。11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单调、空虚孤独和焦虑抑郁等难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的民生问题。

(2)农村空巢老人精神需求显著增强。一方面,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人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自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中国虽然是“未富先老”,但老龄化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繁荣而来。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GDP总量不到2万亿美元,到2013年GDP总量已过9万多亿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精神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根据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60岁以上的老人正处于人生发展八个阶段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即自我整合的绝望感,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滑坡,对精神抚慰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但是,孤独的空巢生活,让很多老人产生抑郁,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2013年11月初,我国公益组织‘爱心传递热线’一项对35 000名老年人心理求助电话的统计分析显示,超过40%的独居老人有抑郁症倾向。”12空巢老人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通常被称为老年空巢综合症。因此,加强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促进老人身心发展,是政府必须考虑的现实课题。

(3)农村家庭精神养老支持削弱。由于计划生育和子女外出工作,我国农村家庭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小型化、空巢化特征,很多家庭无力给老人提供精神养老。同时,农村传统孝道文化日渐式微,也影响着家庭精神养老的供给。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有着非常浓厚的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氛围,但是,现在全社会孝道文化日渐衰落,农村孝道文化滑坡比城市更为严重。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指出,“中国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滑落,在农村52%的年轻人对父母感情麻木”13。比如在湖北汉江平原北部的顾村,老年人“有吃有穿就是孝顺”作为一种标准已经被村民广泛接受,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几乎一片空白,因病痛孤苦而自杀的情况很常见,子女不仅很少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反而认为这样的老人是明白人。14现在,这种情况在农村并非个案。在农村家庭精神养老支持弱化之时,由政府主导弥补精神养老的不足,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

(4)精神养老政策法规不断变迁。我国《宪法》和《婚姻法》都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1996年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这里的赡养人都是指家庭成员,而且在实际中也只对未履行物质赡养义务的赡养人追究法律责任(如遗弃罪)。2013年实施的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精神养老给予了更为强烈的关注,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这就把精神赡养的法律义务人首次从家庭延伸到政府,应该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各方共同参与的精神养老机制。养老政策法规的变迁,为政府提供和维护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提出了刚性的法律要求。

二、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中政府责任的理性定位与现实反思

在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中,政府的责任是影响精神养老程度和水平的关键变量,这就要求对政府责任进行厘定,即理性定位政府的责任。对政府责任的厘定是对政府责任的理想设计,但现实却是政府在履责中存在种种责任缺失的问题,这种“应然”与“实然”的不一致是阻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中政府责任的理性定位

(1)道德责任:弘扬孝道文化。要建立新型孝道文化。传统孝道中有顺亲、敬亲、广敬等积极思想,但也存在代际不平等性的缺陷。因此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孝道文化,强调孝道的义务性、自律性和互益性。要加强孝道教育,使人们把孝道这一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为精神养老提供内驱力。要加强舆论引导,扬善抑恶,为精神养老提供舆论支持,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的优良氛围。

(2)行政责任:强化组织管理。要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机构体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职责分明;要鼓励、扶持社会与市场参与,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实现多中心治理;要完善农村社区精神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精神养老服务设施与人员,对精神养老的对象、内容、质量等加强评估监管等。

(3)经济责任:加强财政支持。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使城乡财政投入和社会保障差距很大,许多农村空巢家庭养老基础极为薄弱。政府应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制度,为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提供基本的财政保障;应改革现有的碎片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完善财政补贴和税费优惠政策,为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扩大财政援助和救济,并鼓励社会与市场进入农村精神养老领域。

(4)法律责任:完善政策法规。精神养老权利具有法定性,政府应积极制定和完善精神养老法规体系;应严格执行现有养老法规,尤其是新的强化了精神养老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应积极制定与现有法规相一致的政策体系,并逐步上升到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层面,保证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权益获得应有的法律保障。

2.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中政府履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作为一项急需发展的新兴事业,目前政府在完善法律制度、建立服务设施、成立服务机构、设立服务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责任缺失的问题。

第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投入不够。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试点以来,并没有很顺利地推行,甚至一度停办。2012年,我国制定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参保范围不广,特别是高龄老人有限,保障水平也不高,要实现 “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一基本原则任重道远。医疗保障方面,新农合还没有打破城乡和户籍界限。“同样是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社会保障部门主管,‘新农合’由卫生部门主管,由于医疗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因此不同省的老人所能报销的比例也不同。老龄政策中存在如此多的不公平和不均衡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也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15在涉老救助和福利方面,贫困空巢老人最低生活保障及高龄老人补贴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养老保障投入不够导致贫困空巢家庭精神养老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二,对精神养老组织的成立与运行缺乏引导。各类精神养老组织是精神养老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当前,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精神养老组织在我国农村还非常缺乏,主要表现为:社区互助组织缺乏,社区互助还停留在自发水平,养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维权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等公益组织缺乏,当老人受到精神虐待,或精神空虚、孤独寂寞时,很少有维权组织为其争取权利,很少有志愿者组织提供精神慰藉服务;老年兴趣组织和社团组织几乎没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除村委会按照政府要求提供极为有限的服务外,很少有民间组织介入。由于我国“大政府小社会”的治理格局,政府应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引导成立各种精神养老组织,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第三,老龄组织机构缺乏有效协调。我国目前应对人口老龄化在组织体系方面的准备仍很不充分。一是我国老龄工作领导组织中国老龄协会的职能定位是协调议事机构,没有实体职能,没有上下对口机构,权威性不够,实际履行协调职能困难。二是“目前我国关于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保障等政策碎片化严重,十多个部委都可以出台政策”16。“目前,在我国各地,养老问题的管理工作分散在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卫生部门、老龄办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由于多头管理,使得我国养老工作在法律、政策和体制层面缺乏有效协调,配套性差、可操作性不高、执行低效等问题频出。”17比如,“像民办养老机构的土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水电费优惠政策等分别由国土局、税务局和水电公司等执行,实际上有的部门执行,有的部门不执行,为此而扯皮的事情并不少见。”18

第四,精神养老设施与人员投入不足。吴玉韶认为,“目前政府在老龄服务市场上的投入和监管都不足,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其实,老年人最需要在他居住的社区附近能有间活动室,可以和其他老人聊聊天,步行一刻钟就能到。”19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精神养老服务设施还是一片空白,在一些经济条件稍好的农村社区,也就是设施简单且使用效率不高的老年活动中心,而老年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精神养老服务设施也严重缺乏。精神养老人员也极其缺乏,除家庭成员和少数志愿者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少量的精神养老支持以外,专职服务人员极少,在数量和专业水平方面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需求。

第五,精神养老法规和政策制定不全。我国《宪法》和《婚姻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主要是指对老人的物质赡养。我国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政府也是精神养老的责任人,并把子女“常回家看看”从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但对政府和子女不履行职责缺乏明确法律界定和惩处措施,使新法在精神养老领域显得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够。同时,精神养老政策制定也存在问题,主要是:政策不足和政策碎片化情况。当前,我国还没有与新法相配套的完整的政策体系,精神养老政策只是散见于地方和基层政府的少数“文件”或“意见”中,缺少前瞻性和全局观,也缺少统筹意识和统筹制度性设计。

政府在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中种种责任的缺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认识不足。政府对大量农村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对社会和老人所带来的冲击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政府更愿意把资金、精力等投入到那些能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建设项目中去,而忽视更具社会效益的精神养老事业。二是政府职责不明。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作为准公共产品,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老人精神养老需求增强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在其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政府和市场、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应该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到目前为止还是不太明确的。三是法制观念淡薄。政府对维护老人的精神养老权利缺乏必要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淡薄,致使精神养老政策法规滞后,政府责任制度生长的法制土壤缺乏。四是现实环境困扰。西方一些国家“先富后老”,尚不能很好地解决老龄化问题,而我国未富先老,“财政蛋糕”如何分割严峻考验着政府。同时,在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不健全等情况下,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形成完善的应对之策还需要时间。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中政府责任体系的构建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政府应基于自身责任的定位和履责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孝德文化教育、明确机构职能定位、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推行多中心治理、加强财政支持、完善政策法规等方面构建明确的责任体系,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1.加强孝德文化教育,形成尊老敬老的文化氛围

“在责任政府的责任体系中,道德责任是核心。”20精神养老是一种道德实践,政府在其中承担着教育者、引导者、践履者的责任。一是在全社会加强传统孝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养老观。传统孝德文化既重视物质供养,又重视精神赡养。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曾国藩在著名的“八本堂”家训中所言“事亲以得欢心为本”,便把孝道目标指向“欢心”,即强调精神愉悦。在孝道文化日渐衰落的今天,加强传统孝道思想教育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做到物质与精神养老并重有着特别的警醒作用。二是重视政府行政人员和精神养老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和教育。重视精神养老,不仅是对老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这要求从事该领域的行政人员和从业人员有一定的道德门槛,要有内心的善念和良好的品行。这就要加强道德教育,进行道德监管,在政府行政人员中提倡公仆精神和服务意识,在精神养老从业人员中提倡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共同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来促进、推动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事业的发展。

2.明确机构职能定位,强化精神养老的协调管理

“行政组织是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具体承担者,因此,行政组织结构和功能状况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密切相关”21。涉及农村养老服务的各行政组织管理机构在职能定位方面,应适应农村迅速变化的老龄化和空巢化环境,加强养老事业的科学设计,消除养老工作中的多龙治水现象,明确职能定位,实现协调管理。一是明确老龄部门职能定位,增强机构的权威性。我国负责老龄工作的老龄协会权威性不够,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困难。因此,要“重新定位老龄工作机构职能,理顺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老龄部门为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政府职能部门,并赋予其行政执法主体资格”22。二是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能定位,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目前,我国养老问题的管理工作分散在民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医疗卫生部门,以及党委政府联合设立的老龄委等。要明确这些部门的职能定位,打破部门间的条块分割,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集中力量破解养老困局。三是成立统一的领导小组,建立一体化组织领导机构。在各管理部门职能难以准确定位、工作难以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为解决现实中已经出现的多头管理、职能重叠、执行低效等问题,应将养老工作纳入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规划,加强顶层战略设计,成立统一的领导小组,对各养老工作部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可选择养老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进行试点,实行精神养老“一把手”负责制,待经验成熟再向全国推广。

3.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发挥社区养老的依托作用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单位,是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重要依托。一是要建设农村社区精神养老服务场所,完善配套设施。和城市不同的是,随着农村年轻人口的大量外流和家庭结构小型化,农村空置的房屋越来越多,农村社区可以“就地取材”,对这些房屋以租借等形式加以充分利用,以较低的成本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等精神养老服务场所。配套设施则由政府提供,或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和宣传教育鼓励社会、民间组织或村民提供。二是要建设农村社区精神养老服务队伍。我国农村有庞大的空巢老人数量,精神养老从业人员需求巨大。同时,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其中有许多4050人员(指处于劳动年龄段中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想就业而难以就业者)。我们要利用这一劳动力优势,对4050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之成为专职精神养老服务队伍。同时还要吸收社区和社会热心人士作为兼职服务队伍或志愿者队伍。要开展社区精神养老专业资格认证工作,提高社区精神养老服务队伍素质。三是要延伸农村专业养老机构的精神养老服务范围。我国各乡镇都有供“五保”老人养老的敬老院等专业养老机构,有着较为完善的精神养老服务。在农村空巢老人大量出现的新的历史时期,应通过政策鼓励其拓展精神养老服务范围,让一些老年活动、服务场所和设施向周边社区的空巢老人开放,并以其标准化的精神养老服务指导农村社区,带动农村社区精神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

4.推行多中心治理,健全政府引导的多主体养老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现代社会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合理分权,“关注创造条件以实现有秩序的管理和集体行动,通常包含私人部门、非营利部门以及公共部门的各种机构”23。“治理理论的最重要内容是公共生活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的是多元主体之间信息权利责任义务的合理分配,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24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健全政府引导的多主体养老机制。一是要强化家庭精神养老的基础地位。在子女就近就业、与老人共同居住、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实施鼓励政策,缓解政府养老压力。同时要引导老人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升精神自养的意识与能力。二是要发挥社区精神养老的依托作用,加大财政投入,鼓励设施兴建,改革机构设置,加强队伍建设。三是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精神养老,出台土地、税收、贷款、水电等优惠政策,使社会养老团体、慈善机构等在精神养老方面有所作为,逐步成为精神养老服务的主力军。四是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精神养老,要制定积极的民营化政策,培育成熟的市场。总之,在精神养老的多中心治理中,“不管是公共还是私营,最基本的‘善’就是效率,效率就是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25。我国农村巨大的精神养老需求,为发展精神养老事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政府要抓住机遇,健全多中心治理机制,提高精神养老服务效率,积极化解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不足的难题。

5.加强财政支持,实现公共利益的共享分配

英国思想家柯克对政府的主体作用进行了说明:国家就是一群自由的人为了享受权利和共同的利益而在理性的引导下联合的团体。换言之,政府的责任就在于在正义的机制下实现资源、利益共享分配。26加大财政支持,从根本上让农村空巢老人共享社会资源与利益,是政府责任的根本。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村空巢家庭将是本世纪我国农村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需要专门的财政投入,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逐步加大。二要推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村精神养老服务的机构、人员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如免征营业税,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三要加强财政补贴。一方面,政府财政补贴是弥补准公共产品社会与市场融资不足的最重要力量。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较低,政府在精神养老服务中实施财政补贴能激励社会与市场融资的实现,从而扩大精神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财政补贴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精神养老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要在农村积极推行乡镇企业补贴、农产品价格补贴、农村家电补贴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四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专项转移支付等。

6.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精神养老的制度保障

完善政策法规,从战略高度对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进行顶层设计,是政府责任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履责的保障。一是制定与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配套的政策法规。要按照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对精神养老的主体、内容、方式、环境等作出与时俱进的地方立法保障,不要使新法的执行与落实出现“空窗期”。各级政府应出台配套的政策体系,明确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在财政保障、税费优惠、人员培训、设施供给、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政策,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政策体系应有法规支撑,各项政策之间也要相互衔接和协调,以增强政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从而实现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服务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二要完善相关行政法规,强化行政监管。加强执法检查工作,定时检查农村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情况等,特别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赡养情况的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对赡养人采取说服教育,行政处罚等措施,并积极与其他相关单位部门协商解决方案。三要完善相关制度和奖惩政策。制定相关规定,促使企业单位切实保障务工人员休假探亲的权利;鼓励就近就业,通过资金援助、税收优惠、人才支持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回乡创业;采取激励措施,对尽精神慰藉义务的赡养人提供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建立奖惩机制,通过评选“模范孝子”等活动,表彰孝敬老人的行为,营造农村社区尊老敬老的文明风尚,对不履行精神慰藉义务者加大惩戒力度,在教育、谴责的同时,对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处。

注释:

①梁建强:《农村留守老人也应“老有所依”》,《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9月24日第3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0页。

③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周安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4页。

④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⑤H・George Frederickson:“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Tuscaloosa: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80,pp.6-7。

⑥陈成文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⑦秦俭:《农村独居老人养老困境及其化解之道》,《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⑧张文宏:《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上海:世界集团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2页。

⑨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页。

⑩海量:《民政部副部长:中国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中国日报》2012年5月17日第2版。

1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新闻稿》,全国老龄门户网站,http://,2013年2月27日。

12杨小明:《孤独是最伤老人的刀》,《健康时报》2013年11月14日第2版。

13陈治家、程霖:《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农村子女多对父母冷漠》,《广州日报》2012年4月17日第A9版。

14袁松:《当下农民的观念变化》,《书摘》2010年第4期。

15161718王亦君、关尔佳:《老龄政策碎片化,不能只当灭火队》,《中国青年报》2013年2月28日第2版。

19李长安:《养老工作深陷“多龙治水”窘境》,《环球时报》2013年10月14日第9版。

20王友良:《论我国楼市的政府伦理责任》,《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21宋增伟等:《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22徐元锋:《明天,我们如何“老有所养”?》,《人民日报》2011年7月13日第17版。

23(美)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刘俊生译,《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0期。

24周湘莲:《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学海》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