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15:53:18

沟通教育论文

沟通教育论文篇1

带教老师使用SEGUE量表对口腔实习医师在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表现,针对准备工作、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和结束问诊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最后得到医患沟通技能总成绩。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对SEGUE量表得分进行组间比较;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自评结果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通过医患沟通教育,医学生的沟通技能成绩总分由原先的16.066±3.308提高至21.867±2.456,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医学生在准备工作、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和结束问诊中的得分,在医患沟通教育前后,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

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自评表。经过医患沟通教育,除“获取患者就诊的原因和目的”与“向患者解释治疗计划”2个项目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几项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医患沟通教育,75.41%的学生认为能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83.61%的学生能提前告诉患者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可选的应对方案,80.32%的学生在诊治过程中认同患者所付出的努力。

口腔实习医师必须具备系统的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并掌握临床操作技能,才能具备诊疗口腔疾病的能力;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从而使患者及其家属达到更好的合作。因此,对于进入临床实习的口腔科实习医师,培养其医患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3]。美国、英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从医学生入学就开设《与患者沟通》、《患者》、《医患沟通的艺术》等系列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4]。近年来,我国不少医学院校逐渐开始重视对医学生的临床沟通技能培养[5]。2003年,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中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到:临床医学学生毕业实习结束时,能达到具有有效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准确获取病史所有方面信息的能力(包括社会经济状况)[6]。2003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组织全国5家著名医药院校专家编写的全国第一部医患沟通方面的统编教材《医患沟通学》,并开设了36学时的医患沟通课程[7]。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正式提出了医学生“应具有有效交流的能力”,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8]。

本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对口腔实习医师进行医患沟通教育,提高了医学生对医患沟通、医患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医学生之间互相角色扮演,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有的放矢地针对如何接诊患者、如何做好准备工作、如何进行信息收集、如何给予患者诊疗信息、治疗过程中如何理解患者和如何结束问诊等5个方面,进行医患沟通技巧训练,使医学生掌握如何与患者交流。同时,在口腔临床实习中,医学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将医患沟通理论知识与医患沟通技巧相结合,以服务于患者。本研究采用的SEGUE量表包括5个维度、25个子项目,SEGUE是5个维度的首字母,即准备(setthestage)、采集信息(elicitinformation)、提供信息(giveinformation)、理解患者(understandthepatient’sperspective)、结束问诊(endtheencounter);25个子项目的排列顺序与临床实践过程基本一致,评分标准简单、便于实施,是近年来北美地区进行沟通技能培训和评价的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本研究显示,经过医患沟通教育,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总成绩由16.066±3.308提高至21.867±2.456(P<0.05)。在SEGUE量表评价的5个方面,准备工作、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和结束问诊,医学生的得分均显著提高。卫生部为规范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活动的管理,保护患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并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9]。

实施此规定后,口腔实习医师必须首先声明自己的实习医师身份,并在老师的协助下取得患者的同意,才能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由于口腔医师面对的是意识清醒并具有行为能力的患者,因此,规定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口腔实习医师的临床诊治和医患沟通带来了影响[10]。有调查显示,47.83%的患者在实习医师诊治时存在各种担心,仅有28.26%的患者没有顾虑[11]。也有调查显示,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使得医学生与患者交流时难以取得成功[12]。本研究结果显示,医患沟通教育前,只有37.71%的学生认为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我国以往的高等医学教育只注重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服务理念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13]。大多数医学生对医患沟通、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健康”定义的新认识,低估了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只重视患者的病情,而忽视了患者心理与情感的需求[14]。这种只关心病不关心人的现象在医学生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在与患者接触时,有的医学生忽视了与患者的诊前沟通,询问病史时语言生硬、缺乏亲和力,加之刚进入临床,操作技能不熟练,而使患者产生恐惧或抗拒感。有的医学生与患者讨论不恰当的话题,导致沟通过程不愉快,无法得到预期的沟通效果,从而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沟通教育论文篇2

一、什么是师生间沟通?沟通有何意义?

所谓沟通是指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师生间的沟通是建立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渠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成人有时忽视了与幼儿进行沟通,忽视了对幼儿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致因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造成代沟,教师与幼儿缺乏沟通,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此,成人与幼儿之间需要沟通,在互相沟通中,得到宽容、理解、支持和尊重。而师生间的沟通,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在沟通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尊重,使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教师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幼儿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向教师传递他的情绪、情感,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与帮助,教师与幼儿能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良好的个性,是师生间沟通的保证

一般而言,幼儿喜欢和善、耐心、公平,对幼儿有兴趣的教师,不喜欢严厉、批评责骂、惩罚儿童、脾气坏的教师。热情的教师相对冷漠的教师更乐于助人。热情与容许对原来成就水平低、缺乏学业动机的幼儿有良好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幼儿。如,我们班上一幼儿,在回答不出计算题时,一本正经地对老师说:“我妈妈说我是吃忘记蛋长大的。”全班幼儿哄堂大笑,这时,教师并没有取笑他,而是诚恳地对他说:“你我只要认真想一想,一定会算出来的,待会儿,我们再一起学一学好吗?”游戏时,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也充当起了小老师,耐心地帮助他,终于,使他学会了,他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不再以为自己是天生比别人差

三、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师生间沟通的前题

人的需要种类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需要的指向将其分为七种,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幼儿是社会的人,因而,幼儿具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要求自主,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要求负一定的责任。对幼儿被赞扬和被认可需要的适度满足,可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

幼儿的自信心。在师生的沟通中,幼儿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态度,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 ,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的,乐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如:一次幼儿在绘画时,一名幼儿将海水画成了红色,老师看见后,好奇地问:“咦,你的海水为什么是红色呀?”幼儿见教师没有责怪的意思,便大胆地说:“傍晚,太阳快下山了,把大海照得红通通的,海水就变成红了。”反之,如果教师采用训斥的态度,强令幼儿改正,便得不到沟通的机会,无法了解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

四、师生沟通中应掌握的原则

师生沟通过程中,常会因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主动与人沟通能力差,教师的权威地位等原因阻碍沟通,造成双方沟通的困难或沟通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应掌握一些与幼儿沟通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

建立人格的平等关系,是师生间沟通的基础,也是幼儿是否愿意、喜欢和教师沟通的关键。我们成人间的沟通,是基于双方人格的平等。而与幼儿沟通时,我们往往会因为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还不懂事,更因为教师的权威地位而忽视这点,以希望、说教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你应该这样做,而不要…… ”忽视了幼儿作为完整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体,使幼儿感受到来自权威的压力,这些都不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创设主动与幼儿沟通的时机,放下做教师的架子,虚心向他们“请教”,做几回学生。记得有一次,小朋友们都在玩游戏,李缘小朋友能对照着小卡片搭直升飞机,照像机等物,立体感很强。教师主动走过去要求他教给老师,他很惊奇,眼睛睁得很大,仿佛在说:“你是老师,怎么不会呢?”明白了他的心理教师说:“老师也有不会的东西,不会就要向别人学。”听了老师的话,他点了点头,很快他教老师学搭直升飞机,不仅这样,他还乐意教别的小朋友。事后,他充满自信地对别的小朋友说:“老师搭的这个直升飞机,还是我教给她的呢!”第二天一大早,她妈妈就向老师反映李缘在回家路上,跟她说了许多在幼儿园里的事情,了解了李缘在幼儿园的情况。接着晨间活动时,李缘又玩起了昨天的玩具,还等不及地拉着老师的手,告诉老师他的秘密:他最喜欢搭飞机和小汽车,长大了要开汽车……。一件小小的事情,使我们认识到,让幼儿感受老师的平等对待,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为今后幼儿与教师主动地沟通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我班的李娜小朋友,性格活泼开朗,走路一跳三蹦,喜欢唱歌跳舞,可她刚到幼儿园的时候,不象现在这样,总不能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小朋友说她抢玩具,不给大家玩,她马上就钻到桌子底下去,谁也不理睬。一天上午的桌面游戏才开始,史梦莹就喊起来了:“老师,李娜又抢我的玩具了!”我快步走到他们这组,用眼睛寻找李娜,“她在桌子底下。”一名幼儿批评着李娜说。见此情景,我连忙蹲下去,拉着她的手,向她表示教师没有怪她,并且和她一起玩具。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老师,我想玩史梦莹那边的玩具!”我点点头,一边告诉她,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呢?别人的玩具能抢吗?想一个办法来解决,在这样宽松的气氛里,我和她讨论了如何与小伙伴进行交往和游戏 ,如何协调自己和同伴的关系,并且,在以后的活动中,尽量创造机会多让李娜和小伙伴一起游戏 ,同伴告她状的声音渐渐减少了,李娜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再也不会钻桌底了,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当幼儿在遭遇到冲突或挫折时,他们往往希望寻求成人的同情和接纳。如成人对孩子表现出接纳,会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幼儿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安,即使在幼儿的所做所为并不合科乎情理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接纳幼儿,等他们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幼儿细作理论,这时,幼儿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再与幼儿细作理论,这时,幼儿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幼儿的自尊,更好地解决问题。

2.适时的原则

沟通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师生沟通;管理机制;交往行为;民办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03-02

根据倪春丽等人设计的《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师生沟通障碍因素调查问卷》,在广东地区8所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正式对象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沟通文化因子是妨碍师生课外沟通的5个障碍因素之一。沟通文化障碍因素,指学校鼓励师生沟通的价值观不明显,缺少沟通氛围,管理制度欠缺,未能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等。良好沟通管理机制或平台的形成,能促进有效沟通行动,并且能为克服其他妨碍师生沟通的障碍因素提供良好的基础。

沟通管理机制的建设就是要依据客观规律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合理性,为沟通架设桥梁,形成沟通行为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沟通管理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完善,或者不能符合沟通实践的需求,就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因素。要克服这种障碍因素,必须充分认识到师生课外沟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系统细致地构建,让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成为促进师生沟通的积极因素。

一、师生课外沟通及其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沟通)行为理论”认为,交往是一种主体间行为,它是行动者个人之间的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它注重“主体间”对话的分析,倡导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主体通过语言协调的互动而达成相互理解和一致的行动。他相信,人们能够通过沟通理性,找出共同的生活方式,并在和解的共同性中真诚地生活。这种理往行为的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于通过沟通实现教育的目的有很大启示意义。理性沟通可以保持教学的有序化和合作化。目前一些师生关系的紧张化、淡漠化等不良现象就是缺乏理性有效沟通所致。有序化、合作化的教学过程一定是师生关系融洽的过程。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同时,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实践的品质,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特别注重“主体间”对话的分析,它倡导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师生间理性沟通行动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紧密联系的。

沟通行为和沟通机制是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关系。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1984)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结构——行为理论”,其核心观点就是“结构的二元性”并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吉登斯认为:行为者利用结构做中介手段,由行为转化为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成果又变成了结构的一部分。结构是众多行为者的行为与互动所建构的,本身也提供给行为者展开其行为或互动的媒介。结构不是外在于社会行为者的某种东西,而是由行为者在他们的实践中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规则”和“资源”。行为与结构构成了社会实践的一体两面。沟通机制的安排,就是沟通行动者采取行动的“媒介”或“规则”之一。这些规则随着高校办学过程而发展,包括沟通的不成文惯例、习俗以及成文的规章制度。最初可能大部分是不成文的规则,但为了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日常积累的成功实践基础上,会逐步形成成文的规章制度来提高沟通的效率。

大量的理性有效沟通会形成帮助有效沟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的清晰化、明确化、书面化又会促进有效沟通。因此沟通机制建设是沟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师生课外沟通机制的建设有助于沟通目标的实现

师生课外沟通,应放在师生关系的网络结构中进行考虑。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作为学校社会功能的定位是社会各方需求的反映。师生课外沟通的一个目标是为了更好实现学校的社会功能。学校社会功能的实现,涉及到各利益相关方,主要有学校董事会、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政府、社区、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学校功能的定位是这些相关方沟通的结果。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高校的社会功能是非常丰富的,既有显性的功能,如传授知识和技能、传递文化和精神、创新科学和技术等,也有潜在的功能,包括代表社会和家庭管理和控制学生、调节就业市场、筛选社会精英、对同龄群体进行情感和生活的社会化以及提供挑选婚姻伴侣的条件等。学校社会功能或者办学方向会随着各方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只有通过各方沟通不断形成新的共识,才能达到更好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实践主体即师生对此类问题的沟通,对于准确把握教与学的方向,实现教学目标和社会功能目标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师生课外沟通的第二个目标是要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学生的需求不断变化。学校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合理需求。作为民办高校,有快速面向市场,敏锐应对需求变化的天然优势。通过有效沟通,确定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形式。师生的课外沟通,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各方面的需求,因而需从机制上保证学生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沟通。

高校师生课外沟通的第三个目标是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师生关系,基本的含义是教和学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和学的形式都发生着变化。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学习的社会资源也得到极大丰富。这种形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直接交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果没有直接交往,没有言传身教,教育主体就难以使受教育主体得到主体性的更好培养和升华。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逐步由师生互教互学所代替,即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师生间的对话,意味着师生的共同参与,意味着双方主体性的相互建构和提升,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得到提高的过程。课外沟通的形式天然具有直接交往的性质。为了实现更好的师生直接交往,除了课堂教学模式要革新,教学形式,课堂和课外沟通的比例安排也要革新,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外沟通的效果。

三、沟通机制建设内容

沟通机制必须通过行为规则、组织结构建设、资源配置来实现。其中规则的形成是机制建设的核心。这些规则一类是体现在柔性的组织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另一类是体现在刚性的规章制度建设方面。柔性的组织文化建设和刚性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沟通文化建设

沟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形成学校各方共同认可的有关沟通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明晰学校的办学理念,重视主体间沟通,形成共识,上升为主体间共同的价值观,坚定理性有效沟通实现教育目标,实现师生教学和生活质量提升的信念。

沟通文化建设必须得到学校管理最高层的大力提倡。管理最高层的身体力行成为理性有效沟通的典范,对组织全体成员必然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通过不断实践构建师生沟通的各种习俗、仪式。如教师的开放接待日;教师节假日邀请学生交流沟通;师生座谈会;导师制等。树立沟通的榜样,评选师生沟通优秀教师,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并通过经验交流,倡导理性有效沟通的氛围。

(二)沟通制度建设

高校师生沟通制度建设在校内的最高规范是学校的章程。由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明确要求章程必须写明学校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章程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健全教师、学生权益的救济机制,突出对教师、学生权益、地位的确认与保护,明确其权利义务;明确学校受理教师、学生申诉的机构与程序。同时规定了制定和修订章程应当充分反映师生的意见。高等学校章程明确保障师生沟通的主体地位,就从学校“最高法”的层面保障了师生理性沟通的主体性条件。

师生课外沟通具体的制度建设,应充分考虑沟通过程的各种要素,引导和保证这些要素在沟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如通过对师生课外沟通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的制度安排,以提高沟通效率。通过制度的引导,对沟通主体进行培训和激励,提升师生课外沟通的积极性。有效的师生课外沟通背景和条件的建立及维护也必须靠制度来保障。

师生课外沟通还涉及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划分,这些需以制度的形式给以规范。师生课外沟通的内容广博,学校应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结构。现有的师生课外沟通一般分为生活和教学两大主题。学生生活方面的沟通以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辅导员为主;教学方面的问题沟通以教务部门的专业教师为主。这种划分,主要是基于管理上专业分工的考虑,有利于把日常性、专门性的管理工作分离出来,进行比较有效率的管理。但是不能因此把专业教师言传身教,全方位与学生沟通的职能给剥离了。民办高职学校,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要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而这些,必然要包括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熏陶,职业环境的渲染。这些职业化的教育需要师生全方位的沟通。

教师是整个群体作为承担和学生全面有效沟通任务的主体。实现这样的任务需进行教师间的团队协作。在沟通制度安排上应结合教师的专长和意愿进行适当的分工,既能保证团队总体任务的实现,又能发挥各位教师的专长,提高沟通效率。

师生课外沟通效果管理,也应是沟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生课外沟通的目标,按目的价值取向有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主体意识、提高师生满意等各方面。按工具价值取向有加强师生自主管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满足教学潜在需求等各方面。目标实现情况可设置具体的指标进行监测。如师生沟通满意度、师生课外沟通的频度、师生课外沟通的平均时间、师生课外沟通解决问题的数量、质量等。

四、结语

对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师生课外沟通的作用和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日益重要。通过适当的机制构建,既能反映人们渴望理性有效师生沟通的需求,又能促进有效沟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办学核心竞争力。当然,机制的构建过程本身就必须经过充分沟通,整体把握,形成系统;又要注重细节,各方达成共识,让制度具有可执行性。

参考文献:

\[1\]代春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课外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研究生论文集,2011.

\[2\]倪春丽.民办高职院校师生课外沟通障碍的内容结构模型研究\[J\].2012.

\[3\]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三联书店,1998.

沟通教育论文篇4

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即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两个经验视界的对话;思想政治教育亦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形式,但由于受“不愿沟通”或者“不善沟通”等各种因素的困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往往成为了“假沟通”、“非对称性沟通”、“弱沟通”或“误沟通”。所以有必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模式中各构成因素及相互关联为依据,从批判的视角审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

1.教育主、客体之间经验的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沟通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双方的经验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由于双方之间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等均存在较大程度上的不同,在沟通方面往往会形成两套不同的话语系统,对沟通造成障碍。从编码和译码的角度分析,“如果信息经过发送者编码和接受者解码后能保持一致,双方交流就是通畅的,其前提是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拥有类似的知识、经验、情绪和感情,否则编码和译码过程难免会发生误差和障碍,可能导致沟通困难”,形成“假沟通”。尤其随着90后大学生“遭遇”80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代沟”的出现可能会使这种沟通障碍愈发明显。“90后”大学生的成长由于受到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在沟通方面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又由于过去晚辈向长辈学习,模仿、复制老年文化的“前喻文化”正受到当前“并喻文化”的冲击和挑战,90后大学生更倾向于以当前流行文化和同辈群体为学习对象,这种横向沟通的方式显然不再唯“传统”、“主流”和“中心”马首是瞻。由此不难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验的陈旧、教育内容的过时正与新时期教育对象的变化与需求构成了一对显在的矛盾。

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递模型造成的沟通障碍。在人类历史上,知识和思想的传承大致经历了“沟通——传递——沟通”这三个模型的转换。这其中,集体教育是当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出现的一种组织形式,而随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空间阻隔的变大,教育中传递、复制和灌输的成分逐渐多余沟通的成分,并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封闭-传递”模式。目前这种“封闭-传递”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仍然占据主要现实形态。长期以来,这种富有控制力度的教育模型更倾向于一种单项的、缺乏互动的人与人的对话,教育者注重的仅仅是把自己的思维和观念传递出去,却忽视了来自教育对象对信息的反馈,同时对接收者能否理解这一信息也不置一顾,表现为教育者的“独白”与教育对象的“沉默”相互容忍。基于这种传递模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一种积极的“沟”而无力关心其是否“通”的教育,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非对称性沟通”。

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策略造成的沟通障碍。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载体的选择失当和沟通策略的不成熟都可能导致“弱沟通”。沟通需要借助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才能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语言符号系统(谈话、演讲、辩论、讨论、座谈、征文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非语言符号系统(体语、类语言、艺术等)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体语学的创立者L.伯德惠斯特尔(Ray.L.Birdwhistell)研究发现,在两个人沟通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但长期与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受话语霸权思维的影响,往往只迷信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作用而忽视了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发挥,而教育者的话语霸权则主要依靠自身的权威和奖惩措施来维系,严重影响着师生沟通的实效性。另外,从沟通策略来看,沟通目标不明确,沟通时机不恰当、沟通语境不和谐、信息内容缺乏导向性都可能导致沟通障碍。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噪音造成的沟通障碍。在传播学中,噪音是造成信息失真的重要妨碍因素,噪音的干扰可以造成“误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主要的环境噪音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内部环境的噪音,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认知方式、价值判断等可能造成双方沟通不畅;二是外部环境的噪音,即来自初级群体(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次级群体(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等社会群体的影响。三是来自网络等媒介环境的噪音,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等媒体的依赖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互联网以其信息的海量性、交互的易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等特征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但网络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过分依赖网络则势必受到来自网络媒介环境的噪音的干扰,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形成误导,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有效的沟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障碍的路径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严重阻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为使教育主、客体之间能够摆脱更多的阻碍,有效地进行沟通,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消除沟通的障碍,掌握沟通的各种技巧和方法,使沟通达到最佳效果。

1.转换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思维方式。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S.Crowell)曾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转换不仅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客观事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对象性思维”作为一种简单机械、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目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认识论基础。对象性思维把世界看作是可以主宰和控制的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是现代秩序的基础。马丁⋅布伯(MartinBuber)在其著作《我与你》中将这种关系形象地定义为“我-它”关系。在“我-它”关系中,“我”为主体,“它”为客体,只有单项的由主到客、由我到物(包括被视为物的人)。用对象性思维观照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教育者是高高在上、代表权威的“我”,受教育对象则被抽离了具体的人性而异化为可供灌输和控制的机械物,由“他(她)”变成了“它”。在信息发达和价值多元的时代,这种对象性思维显得逐渐乏力并具有危险性,因为一旦教育者的强势和惩罚超过了受教育者的承受限度时,受教育对象自然会从心理和行为上反抗教育者的经验标准及其霸道的话语逻辑。而“关系思维”作为沟通理论的重要思维方式,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思维,是以人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的思维范畴,关系思维将对象性思维的“我-它”关系重新定义为“我-你”关系,在“我-你”关系中,双方都是主体,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平等地对话和沟通。关系思维模式启迪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既要强调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更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以更加温情和宽容的方式求同存异,在多元、折中、对话和理解中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形成“对称性沟通”,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

2.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方法原则。从普适性的角度,笔者认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方法策略须遵循以下四条原则。一是“精心编码”是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前,教育者首先要开展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加强学习,在对沟通环境、沟通对象深入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慎重设计沟通方案,合理选择沟通时机,恰当选择沟通载体,认真组织沟通内容,做到精心编码。二是“用心沟通”是关键。心理相容或同理心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认同、相互接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一种心理沟通态势,是缩短二者之间心理距离、减去不当心理阻隔的有效方法。“用心沟通”要求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充分发挥“自己人效应”,强化双方之间的信任感,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坚持原则”是根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换位思考,目的在于产生心灵的共鸣,但教育者要注意掌握“交往有度,沟通有法”,须知双方之间的沟通追求的是坦诚相见,求同存异,默契融洽的关系。四是“及时反馈”是保障。沟通的本质是要形成思想互动、理解与自我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不能只停留在“沟”而忽略了“通”,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反对工具式的一味灌输,又要反对急功近利式的简单处置,而要及时听取来自沟通对象的反馈并调整沟通策略,克服“假沟通”、“非对称性沟通”、“弱沟通”或“误沟通”带来的负面效应。

3.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内外环境。沟通环境是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周围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是沟通效果得以最终实现的“承载物”。只有营造出一个平等、亲密而富有合作性的沟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才能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沟通环境。理想的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内部沟通环境不可或缺的元素。主体间的沟通大多从语言开始,借助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诱发沟通对象说话的动机,刺激沟通对象进行沟通的欲望。建构良好的语言环境需要沟通各方具有平等参与、自由讨论、表达意愿、提出质疑、进行反驳、主张建议及反驳论证等权利,同时又必须有一个主导性力量来维持语言环境的平等、亲密和合作性。心理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微观环境,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者自身所具有的情绪、情感状态。由于心理环境存在于受教育者的大脑中,是受教育者对沟通信息的心理映像,具有潜在性和导向性,所以心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影响是潜在的,这就要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心理环境要特别注意关注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环境(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科学地调控“心理场”(psychologicalfiled)中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场”的效应,帮助教育对象自身营造一个认知协调的心理环境,使教育对象愿意沟通、善于沟通及进行深层次沟通。

沟通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沟通方式;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37-02

网络沟通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IT)的计算机网络,交往双方以语言、符号等为媒介所进行的思想信息和情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的活动。网络沟通是在网络技术发展,新的沟通方式和平台出现下发展的。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沟通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能促进在新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的丰富,同时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更具时代性,深化了教育的渠道和内涵,也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更好地实现,增加工作的效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过程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被教育者――大学生提出问题、发泄情绪、寻求帮助的过程;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新的理论、观念和信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了解、接受、内化甚至质疑的过程。[1]

一、大学生网络沟通方式的优点及现状

网络沟通方式的优点。①网络沟通方式多样。网络沟通的形式丰富多样,它借助各种不同的软件能实现图文并茂地表达信息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使用较多的一些聊天工具如BBS、飞信、博客、QQ、微信等,教育者如果能熟练使用这些工具,就能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及时有效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②网络沟通更加及时方便。人们通过互联网所提供的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即时进行沟通。作为高职的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与学生进行网络沟通,将党和国家、学院、系部等方针、政策、规定及措施,及时到网络上,学生在第一时间里可以看到。[1]同时学生工作者可通过QQ、飞信等发通知,信息能快捷传递给干部和学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学生的QQ空间和留言,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价值观等问题的变化,做到快速可控。③网络沟通是心理层面的需要。网络沟通的特点是不用面对面接触,避免了学生某些敏感问题会遇到的尴尬。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留言的方式给老师留下问题和信息,祈求能够得到解答。学生通过在博客、空间上留言,可以让情绪得到宣泄、舒缓,心身能从偏态变回常态。心理健康专家认为,日记形式的网络博客,更利于人们把自己内心的痛苦(愤怒、不解、迷惑等)表达出来,因为有了读者的关注,这些问题很快就能得到人们的帮助。[2]以前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有很大部分转化为网络上的尽心咨询。

二、网络沟通方式的现状调查研究

在对文献的分析基础上,笔者选择了网络沟通的态度、方式、内容,QQ的使用功能,与辅导员网络沟通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做了问题设置。本调查在南华工商学院(广州)发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1份,有效率95.4%。现分析如下。

1.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通过网络方式和辅导员进行沟通的,而网络沟通的优势是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会面对面那么尴尬和难开口,沟通的主要内容是请假、班级事务或者难开口的事情。

如第7题“您对网络交流沟通的态度”超过40%的学生选择“内容丰富,喜欢这种沟通方式”,证明他们还是认可网络沟通的方式,但是有50%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各种方式均可”。证明网络沟通的方式不是绝对和唯一的途径,这点要有清楚的认识。

2.网络沟通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在第8题,“相对于面对面的沟通,您认为网络沟通”超50%的学生选择“一般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这说明了网络沟通方式的渠道是畅通和有效的,不存在较大的障碍。

3.网络上主要问事务性和难言问题。第9题学生在遇到问题,在网络上有37.4%和40.4%选择“请假、班级事务等事务性问题”和“当面难言的一些问题”。

4.QQ、微博是主要的网络交流方式。第10题有四小题,网络沟通方式有博客、日志、MSN、QQ、论坛、微博等,但从学生的选择来看,选择经常使用QQ和微博的分别有81%和59%。

5.通知QQ的最主要使用方式。第11题学生选择了78%为“通知性内容”、学习和随便闲聊也不在少数。而对于在群发通知的,并不能保证全部通知到位,不能确定哪些同学知道了信息。

6.网络沟通和传统的沟通的差别。第13题“与辅导员交流”有26%选择电话,72%选择面对面。这证明绝大部分情况下,学生都是用电话和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沟通,这样更为直接。所以网络沟通并不能代替传统的沟通方式。第14题“在平时的交流中”和主要是“学习情况”和“班级情况”,这和网络沟通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从15题也看出,学生最喜欢的沟通方式还是面谈,QQ聊也占了多数。

三、提高网络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从以上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QQ、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沟通工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生在网络沟通中涉及的事件班集体事情、通知较多,用于较难言的事件次之。(2)各网络沟通方式的使用频率不一,主要集中在QQ、微博,这说明我们要紧抓这两种沟通方式。(3)在网络沟通中,访谈者可以是隐身的,有一定的随意性,并且存在时空的滞后性(学生留言),并不能及时解决。因此根据高校网络沟通方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以下解决的策略。

1.清晰认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方式的联系和相辅相成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的基础上,发挥新平台的特点和作用,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和触角更加深远和宽广。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学习新媒体的特点,加强网络沟通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2.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网络沟通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种手段,教师要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否则基于网络沟通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掌握好其专业知识,还应该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要很好地把握好心理学方面的知识。[3]

3.思想政治工作者改变工作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选择合适自己的网络沟通方式和学生沟通。另外可以通过建设红色网站等平台,围绕这些平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波.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机制研究[J].职业时空,2011,(7):177.

[2]周秀芳,刘艳春.网络沟通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J].网络财富,2008,(11):194.

[3]张洁.网络沟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93.

沟通教育论文篇6

一、对传统课堂的反思

“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说文解字》释“课”:“课,从言从果”,即“课”是一种语言的结果。又因为语言是相互的,所以“课”是人通过言语与他人交流的结果,后来引申为“试”。《说文解字》释“堂”:“堂,殿也。”很明显,“殿”是一种场所,在古代是讨论国家大事的场所,如庙堂、朝堂。因此,“课堂”即有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接近,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个空间场所。

以前一些传统的课堂在注重沟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典型的课堂沟通形式。

一是“垄断性”的课堂沟通。在这类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因在年龄、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而摇身一变成为课堂的主宰与控制者,以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播者自居,认为对学生教些什么、怎样教、采取多快的进度,自己最有发言权。在这类课堂教学中,教师缺少与学生平等沟通的心态,只是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机械的任务,让学生不断重复,最后给出标准答案。教师成为了课堂中的“明星”,夸夸其谈,旁征博引,淹没了学生的声音、经验,把教育想象成自己心中的“想当然”,课堂成为展现自己的舞台、工具,教师已然忘记了学生――课堂教学的目的。学生仅仅被看做孤立的、单一的躯体,不存在学生主体性、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和身体上的差异性等。这样的课堂徒有沟通之名,全无沟通之实。

二是“功利性”的课堂沟通。在这类课堂中,因为社会中一些因素的影响,课堂掺杂了功利性因素,间接成了追逐成功的“名利场”。教师则迫于外界的各种压力、束缚――如领导、制度、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压力和自己的职称等纷繁复杂的因素――逐渐倾向于照本宣科,不越教学常规的“雷池”半步,渐渐丢失了自己的独特性,成了课堂的奴隶。同时,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及其家长认为理想的教学模式便是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至尾地讲,不停地画重点、指要点,学生则不停地记笔记,生怕遗漏了教师说的每一个字。这样,教师成了一部输送既有知识的“机器”,学生成了被强行塞进知识的“容器”。课堂生态被破坏,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造成了生命的“缺席”,课堂降为简单低级的知识的交易场所。

三是“虚假性”的课堂沟通。在这类课堂中,一些教师采用了与学生沟通的方式进行教学,改变了“满堂灌”的“喂食”教学方式。但由于传统习惯的根深蒂固,造成了一些形式性的问题。有的教师往往喜欢采用一些虚假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些问题表面看是一种沟通的形式,但这种沟通背后隐藏着一个预先由教科书设定好的边界。换言之,教师的提问已经预设了答案,学生只需例行公事般地拉高嗓门答“是/不是”“对/不对”等就可以了。[2]学生用不着思考,也没有时间思考,思维触角没有伸展的空间,蜷缩于知识的起点。这样的课堂在表面上,看似多了一种“声音”,多了一些“民主”,实则是被一些明知故问的所谓“问题”所困扰、包裹。忽视了沟通的“实质”,只强调“沟”,不求“通”。这类课堂看似活跃,实则虚空,遗害更甚。

课堂是一个教师提出新知,学习者表达自己见解、疑惑,进而答疑解惑,层层递进的动态过程。上述第一类课堂师生之间没有丝毫的心理沟通,必然导致新观点、新看法的缺失,致使课堂毫无生气,死气沉沉。第二类课堂主观和客观因过分的功利性而互相冲突、分化,使得原本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渐行渐远。第三类课堂虽有师生之间的沟通,但徒有其表或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未向更深的真正课堂沟通发展,粗暴地扼杀了学习者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二、“沟通”式课堂的涵义及特征

“沟通”在英文中可以译为communicate,也可译成disseminate(传播)、contact(交往)、interchange(交流)。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care,意思是“共用”、“共享”。无论在英文中还是在中文里都涉及信息和行为的沟通交流或交换,是人类彼此理解的中介和桥梁。

“沟通”式课堂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努力克服障碍,以实现人与人或人与文本通连的过程,是一个“沟”的行为和“通”的效果之和的过程。[3]因此与第一类课堂相比,它打破了专断、权威,既有学习者与学习者的沟通,也有教授者和学习者的沟通,使课堂焕发更大的活力,新的思想不断迸发。与第二类课堂教学相比,它承认教学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从而使重结果的功利性教学被一扫而光。与第三类课堂教学相比,它既排斥故作姿态,又拒绝为“作秀”而“提问”,把“问题”看成一个任务,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所必须克服的一个困难,一个障碍,一个动力,最终到达思考深处,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探求知识的冲动。

“沟通”式课堂涵义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沟通”源于平等。毫无疑问,沟通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平等是其先决条件。平等是指沟通的主体都有同等的表达自己的机会,同时去聆听别人的表达。保罗•弗莱雷指出:“没有平等,就成了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就好像水遇到了油,谈不到对话和交流,也撞不出美丽的火花”。[4]哈贝马斯在谈伦理的原则时,同样也说明了在沟通中平等的特征,他引用了阿列克西的三段论来说明他的三个商谈原则:“A.每一位能言谈和行动的主体都可以参加商谈讨论。B.a.每人都可以使每一主张成为问题。b.每人都可以使每一主张引入商谈讨论。c.每人都可以表示他的态度、愿望和需要。C.没有一个谈话者可以通过商谈讨论内或商谈讨论外支配性强制被妨碍体验到自己由A和B确定的权利。”[5]哈贝马斯在解释上述原则时,特别强调:在第一原则中的参与者,是一切有能力参与讨论的主体,无一遗漏;在第二原则中,是使一切参与讨论的主体获得平等的机会;在第三原则中,既强调沟通的必要性,又排除权威,凸显公正。

“沟通”是持续性和开放性的过程。沟通作为获取知识的方式本来就具有持续性。课堂中的学生并非以文化“文盲”的身份进入课堂,他们总是拥有一定的预设的文化资本,沟通则在原初文化资本的基础上实现知识资本的进一步积累。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我们现在世界中所具备的一切,“并不是一下子得来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本质上原来就具有的一种遗产,确切点说,乃是一种工作的成果――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的成果”。[6]所以师生间的沟通总是在已有的经验背景中展开的,不是面向当下的,是面向未来的;不是面向已知的,是面向未知的,它总是立足于已有的经验,向未被开垦的知识荒漠逼近。同时它永远是一个敞开的动态过程,永远没有固定的终结性结果,是作为动态的过程而存在。沟通过程的本身就是为了下一次或更进一步的沟通奠定基础。沟通本身就是追求价值和目标的过程,是不为功利的功利。

“沟通”存在于语言中。在课堂教学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沟通场景中,师生存在多种形式的沟通。但杜威认为“和其他工具比较起来,语言应起更大的作用”。[7]也就是说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存在许多非言说的交流,比如眼神暗示、表情、身势语等。但更多、更常用的还是言语的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只要有言语就存在沟通,只有师生双方将自我让位于语言本身,在原有知识资本的基础上“各言尔志”,“尽兴辩论”和“祛弊存真”,才能实现沟通。这样在语言的沟通过程中所认识到的真理才绝不是某一方的“私人财产”,而是所有参与者意识到的、为大家共同分享的“公共财富”。可见,语言显现了沟通,又让沟通成其为沟通,成为新的智慧的生成。

简而言之,“沟通”式的课堂的特征是针对课堂中的某一问题,彼此沟通,发表看法。它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尊重和理解差异的存在,让学习者知道方向、如何学和学什么,并在理解中使沟通的双方共生共长。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注重双向,而非单向;第二,注重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克服被动学习;第三,创设热情友好的课堂气氛,而不是拘谨的、压抑的、刻板的;第四,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

三、让课堂在沟通中进行

“沟通”式课堂就是课堂教学在一种沟通的情境中进行,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笔者同一些学生交流过,觉得沟通式课堂更能促进学习者学习。如魏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很有代表性。他一般实行“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六步课堂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信息单向传递模式,把信息的传递方式变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自我之间的网状结构,学生经过自学、讨论后,学得如何,只有反馈才能明白,因此进行自测与自结。这时教师完成了初步的信息传递,学生则完成了初步的信息加工。教师又根据反馈做出评价,同时学生根据评价再进行信息加工,使获得的信息更完善、准确。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表征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或意义,不是通过外部信息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新旧知识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的,更充分地体现了教学民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六步教学法是一套僵死的程序,遵循的同时又不乏灵活性,其核心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对教师而言,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从中寻找到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以便日后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而言不仅有助于梳理所学知识,还有益于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从与学生的访谈交流得知,师生沟通在如下阶段中进行:

去学习沟通。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注定不能孤立地存在,离不开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真正有效地沟通。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善于利用对话的方式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在对话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不带有自己的任何主观先见,而是通过对学习者的已有观点不断地发问,让对方陷入自己的思想矛盾中,明确了解自己思维的漏洞或是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并不是给定对方自己的答案,而是让学习者在语言的引导下,自己去思考问题,进而得到答案。所以说,苏格拉底给学习者的最大帮助不是获得真理、意义,而是对话过程中其思维发生变化的过程。正如赫钦斯所说:“批评、讨论、质询、争论,乃是真正的教学方法。和助产士一样,教是一种合作的艺术。……理智的进步并不发生在教师直接说出法则让学生记忆之时,而是出现在师生共同工作以引发学生时,呈现在他面前的问题作理性回答的时候。无论学生是儿童还是成人,苏格拉底的对话都是教学法的伟大的借鉴。”[8]

去学习沟通的语言。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沟通总是能在语言的坐标轴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因此是语言成全了沟通,不敢想象没有语言的沟通。但是并非有了语言就有了沟通的存在,语言并不等于沟通。那么,沟通的语言是什么样子呢?首先,沟通的语言是真诚的。真诚的语言就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把自己呈现在真理的面前。只有真诚的语言,才能在师生之间构建起一种平等、自立的沟通关系,这种沟通语言超越了两者之间的狭隘语言谈话,形成的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彼此的积极倾听也就是存在意义上的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祛弊”,走向“无弊”,实现“澄明”与“敞亮”的诗意。其次,沟通的语言是可信的。沟通双方的语言必须是反映现实的客观实在,是现存具体世界的真实,是语言的实事求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泛泛空谈,不切实际。脱离了实在的语言是脆弱的,空洞的,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再次,沟通的语言是规范的。沟通的双方进入课堂时,必须遵守课堂的语言规则,即“入乡随俗”,而不能使用自己的个人化或个性化语言。在沟通中,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不能模棱两可,要减少一些“话里有话”的不规范表达。在课堂中,只有沟通双方注重语言的规范性,才能搭建起沟通的平台,真理才能越过阻隔,来到课堂。

在语言的行进中去理解。语言是思维的显现,思维的显现是为了被理解。理解不仅告诉我们怎样思考,而且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怎样存在。理解通过语言形成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关系,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的认识。课堂就是一个理解知识与人生价值的培育人的地方。但知识和人生的价值不是曝露于外的,它总是半遮半掩地存在于一定的情境语言中,情境又增加了语言的不确定性,所以理解就是对语言生存环境的理解,而非主观意识的臆断。在课堂的语言沟通中,师生必须剥开语言的外衣,让语言所负载的本质充分地显露出来。这样,教师才能融合于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想要什么,自己在说什么;学生也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老师在说什么。因此,理解使语言成全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关系,把知识转变为学生的个人认识,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4.在理解中生成意义。理解就是理解的主体进入被理解对象。在课堂中,理解的意义在于,任何知识惯于以包括文字和语言的文本形式而存在,文本就促成了师生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教师对文本解读和学生认知的过程中,文本不再陌生,意义渐渐显现;同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新知就是要把新信息和旧的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在个人学习时,它认为凝固在书本中的知识不是意义本身,知识不是被动地等待着,是需要利用必要的材料,在师生对自己主体情态和文本意向的理解中主动去实现意义的建构。除此,理解过程也就是不停地对问题的问答,受这些问题的指引,意义生成了。

总之,沟通式课堂就是首先学习沟通,学习沟通的语言,在对语言的理解中,教师和学生双方,一方面根据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一环扣一环的动态的意义生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6]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42

[2]邓友超.教育解释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9

[3]张东娇.教育沟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21

[4]保罗•弗莱曼.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26.

[5]艾四林等.论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J].兰州大学学报,1996,(1).

[7]转引自: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4.

沟通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8.058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8-0163-02

一名合格的高職生不仅具备相应专业技能,更应具备相应人文素质,这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尊重人才培养规律,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时兼顾“职业人”和“社会人”的培养,因此在高职教育阶段《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理应得到重视。结合护理人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标准[1],对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体系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特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设计,为护理教学提供资源。

1课程定位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高职高专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主干课程。本课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职业素养为本位的课程观,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2]。主要任务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树立与他人沟通及礼仪意识,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及护理实践中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融洽人际关系,并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适应职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也是内、外科护理等专业岗位群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为后续其他课程的开展起到桥梁作用[3]。

2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2.1按照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对护士的要求划分为若干学习模块《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设计参照了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将此课程的内容按照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对护士的要求划分为若干学习模块:绪论、护士仪表礼仪、护士行为礼仪、护士言谈礼仪、护士交往礼仪、护士日常工作礼仪、跨文化护理礼仪、护理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与有效沟通、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人际沟通与护患冲突、综合训练及考核。

2.2课程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教学中寓职业道德教育于课程教学之中,充分运用礼仪的道德功能,规范护生的行为方式,要求护生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保持慎独精神,自觉地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和患者的利益,使护理礼仪成为护生乐意接受的约束,自觉遵循的规范和努力追求的修养,塑造“美好情操,良好气质,端庄仪表,严谨作风,精湛技术”的白衣天使形象。

2.3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实训为主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专业礼仪和职业修养特点,增加护理礼仪、人际沟通与交往的实训力度,加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立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同时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灵活应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临床奠定基础。

2.4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在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训的同时,在学校组建“礼仪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在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文艺演出、社会服务中进行实践锻炼,使学生能把课程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及护理实际结合起来,成为融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为一体的优秀护理工作者。

3学时分配

总学时不变,将理论与实训课比例由2∶1调整为1∶1。目前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和实践各16学时,见表1。

4教学方法

4.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充分体现以护理实践中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课程设计思想[4]。通过开展沟通实践的活动项目来驱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视频录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训练、见习、实习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式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沟通与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资源,生动形象地演示护理礼仪服务和沟通的技巧和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关键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体现在个人形象的树立,护理工作过程中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能力的运用,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沟通能力,与各种病人沟通的能力等;方法能力体现在自主学习,分析迁移应用能力,决策的能力,实践应用的能力;社会能力体现在团队合作、溝通、协调及包容的能力。

4.3课外辅导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在辅导学生训练基本礼仪规范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及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4.4转变教师观念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对职业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要有全面的认识,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本课程特别要重视实践,注重自身双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5考核方案

5.1理论考核理论考核占40%,命题应注意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减少机械性记忆,尽可能运用生活中的实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化。考核包括平时的课堂考核、小组讨论,作业以及期末结业考核组成。

5.2实践考核实践考核占60%,分成模块考核和综合测评,如护士礼仪的化妆、形体、接待、引领、日常礼仪、求职应聘、简历制作、自我介绍等模块,综合测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自编情景剧设计各种护理工作情景、交往情境,并将礼仪及沟通知识运用情境中,根据承担的角色表现给予不同评价,通过考核无形之中也在提升学生的能力。

通过实施以上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增加了胆量和自信心,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同时给予教师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小玲,秦素霞,安晓妤.浅谈高职高专助产专业《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设计[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4(5):302-303. 

[2]高燕.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12. 

[3]邹琴,赵延慧,李晓玲.《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改革实践与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8(30):73-75. 

[4]王静.人际沟通与交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8-111. 

沟通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问卷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001-03

临床医学研究生是祖国未来医学界的主力军,是医药卫生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守护人民大众健康的重任。医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之一[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患沟通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同等重要。美国医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The US 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等组织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未来医生时,仔细讲解、传授、评估其交流技能,使每一位医生不仅具备精湛的医术,更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2]。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对疾病的控制感及战胜疾病的信心[3]。为了解湖南省某高校(以下简称“该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本课题组设计、发放、回收、分析了问卷调查表,并根据调查结果探讨提升的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自行设计“研究生医患沟通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一般信息(年龄、年级、性别、专业)、对医患沟通重要性认识、医患沟通教育现状、影响研究生与患者关系的自身因素及社会因素。以不记名方式分批向该校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到三年级的研究生发放问卷,每一批问卷在当天收回,于一周内完成调查。收回后汇总并通过Excel工作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93.9%。

(二)研究生一般资料

338名研究生年龄跨度范围为22岁~35岁,男性163人,女性175人,研一113人,研二110人,研三115人;内科148人,外科110人,肿瘤学32人,妇产科13人,传染科11人,儿科9人,眼科8人,耳鼻喉4人,口腔科3人。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

1.研究生对医患沟通重要性认识。

通过调查得知:绝大部分研究生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注重提升沟通能力。

2.研究生医患沟通教育现状。该校开设《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4](以下简称“教程”),关于对本教程的认识,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调查得知:绝大部分研究生支持开设该教程并对该课程很感兴趣,认为该教程对临床工作有帮助;但相当部分研究生不赞同目前理论课授课方式,建议采取多种形式教学。

3.影响研究生与患者关系的自身因素。

通过问卷得知:影响医患关系的研究生诸多因素中,首要因素是“医患沟通缺失”,其次是“缺乏医患沟通的培训”,最小的影响因素是“部分研究生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不好”。

4.影响研究生与患者关系的社会因素。

通过问卷得知:影响医患关系的社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其次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最小影响因素为“‘医闹’呈职业化趋势”。

三、讨论与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到目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能力状况、医患沟通不顺畅及医患关系紧张的各种因素。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试从个人方面、培养单位方面、社会方面探讨提升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对策。

(一)个人方面

1.增强医患沟通意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生们要顺应时代潮流,逐渐转变意识。作为医患沟通的主导者,研究生们要自觉、主动同患者及家属沟通,增加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时间,耐心倾听,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及时了解他们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疑惑,主动解答,积极疏导,将医患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2.提高医患沟通技能。为提高医患沟通技能,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与病人沟通前熟悉患者病因、诊疗方式,增强与患者沟通时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医患沟通技能,耐心倾听,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加强语言沟通的自我训练,注意谈话态度与肢体语言[5];参加相关专家的讲座,关注网上相关论坛,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正确区分临床经验与沟通经验,切勿混淆,从而错误评价自己的沟通能力[6]。在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将其转化为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3.综合提升自身素质,树立健康高尚人格。作为医学研究生,在工作之余也要多读书,陶冶情操,强化内涵,不断完善并提高人文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社交能力与沟通能力,综合发展。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研究生们应谨记《医学生誓言》,树立高尚医德医风,医德医风同医术并重发展;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升服务理念,以高度同情心、同理心、责任心和爱心对待患者。

(二)培养单位方面

1.完善培养计划,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单位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开设医患沟通方面的人文素质教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素质,并将医患沟通技能考核作为研究生培养期间的一项重要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可参照国内外医患沟通考核量表,如国内学者田冬霞修订《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中文版进行考核[7]。作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综合性大学,还应加大对医患沟通课题方面的支持与投入,不断探索提升医患沟通技能的方法,完善体系;鼓励研究生参加医患沟通方面课题的研究,在闲暇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深化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重视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导师对研究生起着向导和楷模的作用,其言行举止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思想品德、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8]。在临床工作中,导师应做好示范,积极向研究生传授沟通技巧,增强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同时积极向学生传授做人道理,注重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提高授课老师标准,注重多种形式教学。为更好提升并激励研究生提高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单位在遴选授课老师时,应选择临床经验丰富、口碑好、医疗事故少、沟通能力强、病人反映良好的老师。在教学方面,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专题小组讨论,以便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延伸[9]。除此之外还要增加社会实践,如Mini-CEX教学、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经验交流;运用三维评价体系、三级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量化式评价体系来强化研究生临床思维,培育实践综合能力,提高医患沟通技能[10]。适当安排研究生去医疗纠纷协调部门学习,更直观地面对医患纠纷,增强医患沟通意识及处理纠纷方式与技巧。

4.改善医院环境,注重管理细节。医院的硬件设施及环境对病人疾病诊治有一定影响,医院环境也侧面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与服务理念。因此,医院应强化管理,细化规则,更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如在病房中发放“健康宣传杂志”等。同时,医院应合理分配病人,适当减轻研究生的工作量,让研究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

(三)社会方面

1.客观认识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问题愈加重视,对疾病诊治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医学是一门要解决复杂生命中出现的问题的学科,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是临床和学术上目前还无法研究清楚的;在已经研究清楚的领域,甚至在一些成熟的领域,由于生命的复杂性和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医学也不可能预测到每一个患者每一种疾病的发展、演变和治疗情况[11]。因此患者应对疾病有较为客观的认识。

2.完善医疗环境。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难题正逐渐加剧医生与患者之间矛盾,严重影响医患关系。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保制度,降低医疗费用;完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走民营与国营相结合的道路,改善医疗条件与医疗环境。社会上部分媒体为博人眼球,恶意挑拨医患关系;一些非法组织蓄意谋划医疗纠纷,破坏医疗秩序。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媒体予以及时、正确的引导,还社会一个客观舆论环境;并对破坏医疗秩序的恶劣行予以严厉打击,构建安定、有序、和谐的医疗环境。

3.将医患沟通技能考核应用到执业医师考试中。为让研究生们更加注重医患间的沟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及考核细则,加快对医患沟通体系的研发,并应用到执业医师考试中去,让医学研究生在成为正式医师之前充分重视并掌握医患沟通技能。

四、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得知该校临床医学研究生能够认识到医患沟通在临床诊治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形式单一,医患沟通教程的理论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学习需求;在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缺失,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同时存在工作负荷重、病人对医疗期望值较高、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舆论媒体导向等一系列问题。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存在自身、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足,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需要个人、培养单位、社会的努力与支持,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全面协调,研究生的医患沟通技能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医患关系才能更加和谐,祖国未来的医药卫生事业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

[2]Makoul G.Contemporary issues in medicine: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Medical School Objectives Project[R].Washington D 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1999.

[3]李春艳,段志军,王莺燕,等. 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40-241.

[4]刘江华,贺军.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朱巍,陈雄生.加强脊柱外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83-84.

[6]Woelber JP,Deimling D,Langenbach D,et al.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dental education.A survey amongst dentists,students and patients.Eur J Dent Educ. 2012,16(1):200-204.

[7]田冬霞,刘俊荣.测量中国医学生学习医患沟通技能态度的工具――《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1):58-61.

[8]宋智.论导师参与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J]. 教育与职业,2010,(30):57-58.

[9]Jo Brown. Clinical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Some Fresh Insights[J].Academic Medicine,2012,87(8):1101-1104.

[10]贺军,王艳,杨林,等.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0):105-107.

[11]田甲乐.医患沟通的认识论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05):746-747.

沟通教育论文篇9

摘要: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存在亟需改进的地方,主要是班主任工作为“救火队”,德育工作不主动;班级德育活动片断化,缺乏系统性;学生集体不够发达等。班主任德育工作可以从主体德育、集体教育、系统德育等方面予以改进,具体而言,可以尝试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班级文化建设、人文引导与自主建构等思路。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思路

2008年,本人负责申报的《以核心价值观反思为基础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在课题开题阶段,我们将课题研究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实验,另一方面是从学校工作的具体领域入手,进行具体的学校文化创新。在第二方面,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学校德育文化创新。这一工作,在中小学主要是班主任工作创新,在大学主要是辅导员工作创新。现将我们进行班主任工作创新的思路汇报如下,供领导和同仁参考。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亟需创新

在中小学,班主任承担着主要的德育责任;尤其在新形势下,由于家庭教育引导不力、网络等媒体对学生发生重大影响,中小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基本品质的发展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自杀、出走、杀人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另外,独生子女较为普遍的娇骄二气、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也给班主任带来很大的工作负担。班主任如果不能在德育领域进行积极引导,就必然要被动地不断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成为典型的“救火队”。

而就班主任现实的德育工作模式来看,班主任工作模式老化,德育工作主动性不强,系统性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效能的提升。

首先,“不出事、不做事”,班主任工作缺乏引导性。

在英语中,教育一词“educate”的原义是“导出”,这也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即从学生身上将合乎真、善、美的内容引导出来,促进其生长。班主任很少做这种积极导出的工作,而是消极地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工作不是老师在引导学生,而是学生的问题牵引着老师的注意力。

其二,德育工作变成“搞活动”,缺乏系统性。

班主任非常忙碌,他们要在学校安排和学生要求下组织各种活动,说他们工作不得力,他们会很委屈。然而,当德育工作变成了组织一个一个的片断活动时,班主任就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引导。以运动会为例。运动会的口号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由此可见,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系统中的一环,是同学们平日注重体育锻炼之后的一种集中展示,在运动会上拿名次不是目的,培养运动的习惯才是理想状态。然而,几个班主任在引导所有同学养成运动习惯?几个班主任不是只盯着入学时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

其三,班主任刻板说教,拉大与学生的距离。

大量班主任把德育精力用于开会、应付日常杂事,平时不去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等到发生问题了才会匆忙行动,而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基本上是说服教育:在班会上讲人生道理,劝说学生改正。这种方式与当代中小学生追求独立、注重自我的特点是冲突的。班主任经常在班会上讲道理,然而,有几个学生真正会因为班主任说了就改正错误?

其四,忽视学生集体建设,集体教育的功能不能发挥。

中小学生非常重视同伴群体对自己的接纳和欣赏,愿意在群体中不断调整言行。如果学校的班级、宿舍、社团等正式或非正式团体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健康的氛围,就会对身处其中的学生发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众多学校,班主任对学生集体建设的指导缺乏或者无力,更重视依靠班集体来控制和约束学生,而不考虑依托集体力量来引导和促进学生。

总体而言,中学阶段的德育问题较为明显,小学班主任似乎可以暂时轻松一下。而事实上,中学阶段的德育问题恰恰是在小学阶段埋下了不良的种子。对于学生的各种问题,一些优秀的班主任投入了大量的爱心和智慧,然而,从各地的德育案例(如本年度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学会所选出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来看,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性不够,不足以全面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可能突破口

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道德发展状况,面对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艰巨责任,班主任要切实明确责任,努力从传统的无所作为或无效努力中走出来,尝试新型工作思路。依托现代德育理念,我们认为班主任工作可以从如下突破口加以创新。

首先,开展主体德育,促进学生的自律、自觉、自动。

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尤其是在学习习惯、待人处世方面存在不成熟、偏差的学生面前,要秉持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成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学校里得到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成长、防止各种偏差行为及其不良后果,班主任应该启动全面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以成熟、合理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和学习。

鉴于学生抵制说教、反对话语霸权的特点,价值引导不应该采用传统的训话方式,而应该采用人文作品讨论、伙伴式交往、学生自我管理、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道德发展的主动性。

其二,开展集体建设和集体教育,组建学习共同体。

同辈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时,一定要把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集体建设放在第一位。

在民主选举班干部的基础上,班主任必须对班干部进行必要的思想辅导,引导这批先进分子明确学习的目标、班级发展的前景、班干部对全班同学发展所负的责任,掌握行之有效的、民主的现代工作思路,促使班干部赢得全体同学的支持。在班级建设的细节上,班主任要依据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特点,启发班干部确立课程学习、品格锻炼、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的常规制度,采用亲切、自然的方式全面组织班级生活,引导学生旺盛精力的合理施展。

其三,实施系统德育,构建整体的学校生活。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全校性的大型学生活动,如英语竞赛、演讲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等。班主任往往是分散地应付各种活动,没有建立全效机制,也没有深刻领会各项活动的教育意义。(班主任 )如果我们把运动会看作是对学生平时健身成果的检验,把文艺汇演看作是对学生平时美育成果的展示,把英语竞赛看作对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考查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各项活动融入学校生活的系统之中,使学生不必额外去应付这些活动。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可能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题组拟提出如下思路,希望能够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提供参照。

思路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进程研究

本思路的重点是从学生入学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基本理论依据在于尊重学生的道德发展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自制能力,重视班集体所蕴含的集体教育资源。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学生入学时,即启动班主任引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确立班级规章,并确立监督机制。在学期进展过程中,在班干部领导下,不断提高标准,解决班级发展中的问题

思路二: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班主任工作创新

本思路的重点是努力确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并使其成为有力的教育力量。基本原理是班级文化可以发挥凝聚力,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对所有学生的学习、同伴交往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对于班级发展前景的预期,提炼班风、学风等班级核心价值观,并确立相关制度,由班干部、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自评以及学校内的班级文化评比等进行监督。

思路三:交往引导与品格建构

本思路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的同学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在和谐的交往关系中促进学生的品格发展。基本原理是道德是交往过程中的规则,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促进学生的言行一致。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系统规划学生所身处其中的各类交往,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交往所应追求的理想状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合理交往,引导各类交往的正常展开;组织学生对交往关系的反思,促进道德自觉。

思路四:立体沟通网络的建构研究

本思路的重点是班主任要建立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立体沟通,通过沟通达成教育共识。理论依据在于德育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是一种沟通过程,而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以及言语沟通的不同类型(如书面语沟通、当面口头沟通、电话沟通、网络沟通等)有不同的关系状态和沟通效果。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班主任要分析各种沟通关系,包括师生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班主任要进行立体沟通网络的建构,如在师生沟通方面,可以有一对一当面沟通、一对一电话沟通、一对一信件沟通、一对一网络沟通、一对一基于文本的沟通、一对多当面沟通、一对多基于文本的沟通、一对多基于网络的沟通等各种形式。

思路五:人文引导与自主建构

本思路的重点是依托饱含人生哲理的文章和故事,组织学生在阅读、讨论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基本原理是班主任的职责是引导学生理解、认同、践行各种道理,而这些道理如果是由班主任告诉学生的,学生并不一定认同;如果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就会遵行。因而,班主任要做的,是创造适宜氛围,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建构自己的道德原则和行为习惯。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挑选可供阅读和讨论的精美文章,由学生干部或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形成相关认识,制订相关计划和规章;各种计划和规章的有效执行,就意味着各种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

思路六: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德育效能

这种方式在实践中已经有较多的应用。本思路的重点是依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对学期德育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基本原理是德育内容庞杂,不可能在一次课上全面开花,最适合的方式是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分专题进行重点强化。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依据选定的价值观主题,设计相应活动,在学周或月内进行突出强化。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觉反思。

思路七:家校合作,提升德育效能

这种思路一直都有,关键在于是否系统、有效。本思路的重点是通过常规化的家校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与相互配合。基本原理是依据系统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支持,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相反,就会出现“5+2=0”的局面。

本思路的基本实施方式:学校、教师要主动出击,确立常规的家校沟通制度,进行有效的亲职教育,吸引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参与。同时,教师要乐于吸收家长提出的良好意见,实现家校之间的平等互动。

思路八:发挥班主任的协调职能,打造德育共同体

沟通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 话语沟通 小学语文教学 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小学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低,导致在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常常伴随着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互动、沟通和交流,从而便于语文课程的开展和教学任务的达成。然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存在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任务的有效_成,更会对整体的教学改革产生严重的制约。对此,应对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寻出问题的成因,并总结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在达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教育体制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做出相应的推动作用。

1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虽然我国开展教育体制改革多年,但现阶段的诸多小学及教师,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即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性质的教育,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和吸收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此种教学方式虽具有一定的优势,即课堂纪律好、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性强、以及较易达成教学目的与任务等。然而,针对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差异性较大的小学生而言,此种教学方式既无法使学生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思考,不利于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又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自主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此种教学方式,可以说无需进行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或仅在教师提出问题时,才会存在互动或话语沟通,这也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应用自主思维去考虑和吸收知识,虽能达成教学任务目标,但不仅教师付出的劳动过多,且无法使学生做到良好的知识吸收与理解。

1.2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通过较为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学生便将教师作为被动依赖的主体,只要教师讲解或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学生就被动的受教,不用进行独立思考。而在此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一方面来自于理解程度,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是否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若教师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只是传授,既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又缺乏互动交流的话语,则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忱。同时,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中,较为常见的内容为课文的讲解、学生对课文的背诵、课堂中的默写测验、以及对应三两同学的提问等,此种固有的教学模式同样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更会严重限制师生间互动及话语沟通,从而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有效提升话语沟通的措施

2.1加强小学语文课内环节的师生互动话语沟通

加强小学语文课内环节的师生互动话语沟通,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一,是课堂上教师的提问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所学知识或课外知识的课堂提问,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话语沟通。而对于此环节,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所在。因小学生不仅活泼好动,对于事物富有新鲜感,且注意力难以达到长时间集中,具有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便需要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找寻出问题中能够使学生感兴趣的要素,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话语沟通和交流,进而激发出学生对于提问内容的兴趣,并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做出自我观点的问题解答,这样才能使师生间的互动逐渐增强,也使师生间的话语沟通增多。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中尽量减少讲解和教授的时间,增加与学生互动和话语沟通的时间,也可通过对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师生互动话语沟通增加。例如:多为小学生做判断题,使学生勤于思考,多回答“是”与“否”,“对”与“错”,以此来加强师生互动话语沟通的程度;其二,是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的环节。可针对语文课程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讨论组,先进行组内讨论,随后,再由各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本组观点的阐述,并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评判,最后,由教师对讨论观点进行阐述。通过此种互动话语沟通,不仅使学生增强了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更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通过此种互动讨论环节,教师所付出的劳动相应的减少,但教学成果却显著的提升。

2.2增加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使教学与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设备相结合,以此来增强师生间互动与话语沟通。在授课前,教师可针对课程内容,制作出视频短片或动画课件,使学生在观看影音文件的同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还可通过特定的课程内容,进行师生间的角色扮演活动,如《东郭先生和狼》的课程中,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做角色扮演,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师生间互动和话语沟通增加,进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的和教学成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互动中仍存在着话语沟通方面的问题,如:受传统授课方式的影响、未能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互动方式较为单一等。对此,应合理运用有效措施改善师生互动中话语沟通中出现的问题,从课堂提问、课内讨论、以及互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唯有小学语文教师充分明确此学科的特殊性,并在课堂中带有明显的情境性、互动性、交流性、以及针对性,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话语沟通有效实现,从而使教学任务有效达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