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项目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23:5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项目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项目论文

化学项目论文篇1

以往学科教育中,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多从理论出发,课时少,没有可参照的实物,也缺乏实践性的场所,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少,即便是生产实习中,也仅是一些感性认识,难以深入,而毕业设计阶段的毕业实习更是形同虚设,毕业设计受条件限制,局限在教室、机房中,通常是教师出题,学生选题,很少有机会在实验室,企业进行实地设计,现场设计等,这些都加剧了学生工程背景的匮乏,实践能力差。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企业越来越喜欢接纳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让学生具备实际工作经验是不现实,但重视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却是可行的,有助于学生增加就业的砝码。毕业设计是工科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的用人单位都会关注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及成效,这也是进行毕业设计改革的重要原因,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毕业设计,更好的衔接高校教育和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如何将毕业设计与真实的实践项目结合,完成高质量的设计是毕业设计实践改革的重要目标。

2以就业为导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结合天水师范学院(以下简称该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应用型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定位,通过对企业及同类兄弟院校的大量调研,总结规律;通过了解往届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生的切身感受,行业状况及影响就业因素,制定出一套可操作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毕业设计改革方案,见图1,由校企联合培养指导,考虑到教师和企业研究方向和学生的特长爱好,把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或个人独立)完成真实项目(具有生产意义)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项目化毕业设计方案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2.1选题

探讨如何从模具制造类企业的实际项目出发,制定既符合现实需要又能体现教育认知发展的设计项目选题。从企业的实际项目入手,将高校研究理论在真实项目实践中完成,体现产学研一体化应用转型,为模具企业的实际项目保证科学的理论支持。

2.2毕业设计形式

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科学科的特点,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职业岗位技术能力,毕业设计应在形式上实现多元化,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完成产品结构的设计、制造工艺的研究,产品模拟分析或是生产管理的革新等等,不仅体现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更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2.3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以往的毕业设计开展的时间与毕业实习和找工作交织,匆匆而过,质量难以保证。项目化毕业设计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必须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处理毕业实习和设计的交融。

2.4毕业设计指导方式

按照前期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建立与选题相适应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案。改变以往专职教师单一指导的模式,为保证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实现企业和专职教师的联合指导模式。(5)毕业设计答辩形式:在前期选题、综合指导方式模式基础上,改变从前学生讲、老师听,提问的单纯形式,结合学生设计的不同特点,采用企业技改提案、研讨会等答辩形式,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6)毕业设计最终成绩评定办法:综合前面的研究,保证学生学有所用,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尤其关注企业对于学生毕业设计中展现综合能力的评定。

3项目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创新点

3.1思路创新

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路创新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关注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更好的实现校企人才“零对接”,以项目为载体,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贯穿于大学培养的全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增加就业砝码。

3.2方案创新

从模具专业的市场人才需求出发,以“理论够用,重应用能力”的能力本位培养方式为指导,改变以往理论过重,走过场,脱离实际生产的毕业设计方案,建立操作性强、针对就业性强的项目化毕业设计方案。这也是应用型本科工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3实践理论相结合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0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中采用项目化毕业设计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学生普遍反映明白自己要学什么,干什么,为什么,主动积极性高涨,在实践中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技改创新,服务社会。

4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

化学项目论文篇2

【论文摘要】:论述了目前高职学校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项目教学的有关思考,从项目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应用的现状以及具体的应用过程和优点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力争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

一、实施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1、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

目前很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体会到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很难完全直接用到他们的工作中,为什么呢?我认为传统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专业课程。《会计电算化》是财会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更应该注重其实践性教学,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应得到了广泛应用。

2、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教育的最大优势。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应得到广泛的应用。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传统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学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策略,借此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学习。正确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并能够自觉地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项目教学应用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在专业课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确保职校毕业生按市场岗位要求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经,其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在教师的实施过程中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1、项目教学实践教材不尽合理

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项目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极少见到,教学中使用的软件文档也仅仅只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师来说又是极繁重、精细的工作。

2、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任务中包含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学习者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掌握知识点与技能点。这种任务驱动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对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较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3、项目教学受社会等级考试的制约

目前各所高职院校都参加各省组织的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并且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地承认。但这类考试均属于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和专业需求及社会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考试内容狭窄,技术水平落后,但各所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制定了与等级考试相关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并以此来衡量教学,这就制约了项目教学的开展。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取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呢?通过对学生实施完项目教学后,总结出项目任务的确定非常关键,项目任务最好具有这样的特点:1、学生完成一个项目要具备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2、具体要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点的难易确定。3、项目要与实际工作或生活相关,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完成该项目的兴趣,有成就感。

举例:模拟企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经济业务资料完成最后报表数据的输出,并通过上机实验不断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项目设计的纸质打印文稿、电子文稿、运行项目所产生的账套以及报表备份数据等。具体的项目实施,用学生以前学过的会计知识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来完成从初始化工作到最后财务报表的输出。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模块分以下阶段进行:(一)、明确项目任务。

项目设计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和需要,自由组合,3~5人为一组,自行分工,成立组织以进行管理,以会计人员的心态进行建帐。首先进行初始化的设置(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科目、建立各种账簿文件、定义各种辅助核算、定义报表以及录入各种余额数据或者是发生额数据等)。然后输入凭证(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并审核;最后

报表的输出。

(二)、制定完成项目计划。

各小组分工合作制定完成这个项目的计划以及时间安排

(三)、实施计划

各组开始自己动手实施计划,老师参与其中。刚开始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提出了很多问题,对于少数人提出的简单问题个别进行辅导,并注意收集学生提出的有共性的问题,然后集中进行讲授。

(四)、检查评估完成情况。

当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出成绩,更是为了改良项目,以便应用。虽然成功完成任务的学生不是太多,但讨论很热烈,完成的很有成就感,没完成的很不服气,仍在不懈的努力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在以上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2、改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学习,而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巩固。

3、改传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并探索,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完成项目的同时,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学生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化学项目论文篇3

教学程序设计的好坏,完全决定了该课程是否是遵循了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即如何实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讲、做、练一体化”为特点的项目化教学。本课程的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课程的各个教学情境按照“资讯一计划一决策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价”的行动体系方式来组织教学。(l)课堂引入。即通过类比与对比的方法,援引生活当中的一些案例,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给出本项目的要求和目的,为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埋下伏笔。(2)资讯讲授。其主要以课件及动画的演示并配合以适当的板书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讲授各个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即我们所说的“讲,,、“做,,、“练”一体化中老师的“讲”的过程。学生通过资讯的学习,来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即我们所说的项目任务驱动法,这样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做到边学边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项目决策。项目决策就是全组人员通过分析这个项目的具体的任务要求,来制定完成任务的路径与方法。通过该环节的练习,使得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整体,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得其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加强与提高。(4)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就是分析项目的具体的任务要求,通过信息查询、收集与整理、分析、总结等手段,来制定具体的工作进度表,通过该环节的学与练,锻炼了学生的项目管理的能力,使得其组织和实施项目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5)项目实施。通过资讯的讲授、决策的分析、计划的制定,接下来就是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全体现了讲”、“做”、“练”一体化中学生的“做”和练的过程,在该教学环节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者,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来完成,老师只是起到了临时指导的作用,即当学生遇到难解的问题时,给与适当的启发与指导。这是一个学与做的过程。通过该环节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其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项目检查。当项目实施完毕,还要经过最后一步:检查,检查可以通过自查、同学互查,最后教师检查来进行,通过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未发现的错误,经过老师最后的检查,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通电调试运行,这样可以避免人身和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确保项目最终成功调试、完成,通过本环节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按照“电气工程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的良好的习惯。(7)项目评价。每个项目采用单元式评价的方式,即以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为单元,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完成速度等方面,结合每个单元的评价标准,由老师给出每个项目的成绩。某单元评价标准如表所示:通过以上的教学程序,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2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即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而教学方法即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的授课方式。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交互性与灵活性的实践的教学方法,目的是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渴望与追求,具体的实施的教学方法如下:(l)理论与实践并轨教学法。即改革过去大班上课为小班上课,现在每个小班的人数为30人左右,把两个大班分成三个小班,把课堂搬进实验室,采用理论与实践并轨的教学法,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精髓。通过几年的实践,效果明显。(2)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就是使学生由单元到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循渐进地进行了实践教学。教师只提出设计要求,启发思路,学生自主设计,独立思考。(3)课外延伸式教学法。如果学生在课内时间没有按要求完成实践内容,必须在课余时间完成,才算整个课内实践内容完成,否则不能验收与签到。(4)巡回指导法。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时,针对教学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予适时的启发与指导。(5)竞赛激励式教学法。在各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利用分组进行对比试验和竞赛,把比赛成绩作为单元考核的一部分,记入最终的学期总评成绩,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新实践,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团结协作。(队总结巩固法。根据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分别归纳总结其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处理的方法和技巧。(7)层次分组法。教师将学生分组,按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然后组成2或3人为一组的协作小组,各组中分别包含A、B、C三个层的学生,这样可相互帮助,互相合作,集大家智慧去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8)层次指导法。即根据具体的项目任务的不同,老师指导学生的方法分为全指导法、半指导法和零指导法。全指导法即布置第一个项目任务的时候,即在任务的驱动下,由老师来启发、引导学生去完成任务,使学生明确了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学会了设计的过程。在下面的项目任务中,教师采取半指导法,学生尝试着独立来完成项目任务,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去触摸知识,探索知识,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最后的项目研究报告中,采取零指导的方法,即整个项目任务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的最终检查等,全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独立完成,其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完全体现了讲”、“做”、“练”一体化中学生的“做”和练的过程。

3教学手段

课程的教学要想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要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良好的教学程序设计下和恰当的教学方法的实施的前提下,再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会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教学手段来实现:(l)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Flas的形式进行演示PLC系统的控制过程,图文并茂,提纲掣领,易于理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研究性和探索性学习的积极性。(2)数字化资源。我们自主开发了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该网站包括教学指导、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学习资源库、参考文献、授课录像等。可以和老师进行在线的交流与探讨,所有的教学资源可在网上浏览和下载,任何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借助网络自主学习。(3)虚拟仿真教学。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的虚拟仿真技术,利用三菱PLC仿真教学软件,学生可以在机房、宿舍、教室等地方进行三菱PLC指令的学习,加快了学习的进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4)一体化实训室。我们把课堂建搬进实训室,利用实训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和实验实训设备,使学生真正做到边学、边做、边练。(5)技能比赛。通过组织学生科技创新、维修电工大赛、PLC技术大赛、机电产品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4考核方案设计

模块化教学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完全废除传统的笔试考试模式,采取单元式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评价,建立了课程评价体系。《现代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以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为单元,从以「几个方面进行评价:(l)各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占学期总评成绩的25%,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主要从系统的设计的态度、创新性、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的整理等方面及操作的合理性、安全性、软件设计、安装工艺、调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调试结果等方面进行考核。(2)平时成绩考核。占学期总评成绩的25ty0,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堂纪律的遵守情况及实训室规则遵守情况来考核。(3)项目研究报告完成情况考核。占学期总评成绩的20%,主要从书写是否认真、项目报告格式是否正确、是否独立完成、内容是否有错误等方面进行考核。(4)答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根据提交上来的研究报告,从回答内容是否准确、流利,有无错漏等方面考核。

5结论

化学项目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教师,作用

 

一、引言

作为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管理手段和思维载体,英语应用文在涉外经济、行政、司法、教育以及日常生活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根据岗位需要撰写相应的英语应用文是高职高专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项目化教学是高职高专英语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典型模式,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丰富的学习机会,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学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是改进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对教学中的角色重新定位。本文在阐述项目化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学实例来探讨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项目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项目化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团队合作为基础教育管理论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构建真实任务情境,围绕具体的学习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际训练中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实践能力发展与提高的教学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

从教学目标来看,项目化教学突出实践性。传统教学是知识和技能的单纯传授,而项目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于项目实施过程,教师不再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项目实施过程,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与新的知识融会贯通。

从教学内容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跨学科性。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涉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社会的综合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信息来源(如书籍、网络资料等)来理解和分析所遇到的问题。

从教学形式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主动性和互动合作性。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中国论文网。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育管理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和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需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化教学强调学习活动中的互动与合作。教师、学生以及涉及该项活动的所有人员相互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共享资源和智慧,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合作完成项目。

从教学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先进性。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化教学中,师生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学习信息,利用PPT、网页、动画、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进行成果展示。

从评估手段来看,项目化教学具有多样性。传统教学评估手段单一,多采用终结性方式。而项目化教学评估手段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四、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英语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的准备、实施与评价。

(一)准备阶段——项目设计、指导的作用

根据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知识体系及学生生活、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师设计开发出与各项内容相适应的实践项目,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个人事务写作、文秘事务写作和商务事务写作”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作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再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构成教学内容。个人事务写作包括个人简历、申请信、求职信、求学信、名片、演讲稿等;文秘事务写作包括通知、公告、海报、总结、会议纪录、传真、电子邮件、备忘录、邀请函、致辞等;商务事务写作包括广告、建立业务关系、推销信、投诉及理赔信、询(报)盘、支付条款等。教师提出项目任务设想教育管理论文,与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以“个人事务写作”这个项目下属的子项目“求职信”为例,确定的项目任务是了解求职信的内容与特点,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格式、基本结构和典型词汇和句型。确定项目训练形式(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以及实训实施步骤。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和讨论与此项目相关的知识,词汇,句型,范文;准备图书、PPT、VCD、视频等工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课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实施阶段——组织、引导的作用

课堂实训分为三个环节:案例讨论、错例修改、情景模拟训练。教师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实践教学环境,按既定的实施步骤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首先由学生展示准备的案例,师生讨论引出第一个知识点:求职信的概念和特点。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引出第二个知识点:求职信的组成部分及写作格式。然后由教师展示错误案例,提出问题,比如该求职信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得体,应如何修改?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修改错例。演示范文,讨论总结求职信的写作要点和技巧以及常用词汇和句型。最后,进行模拟写作训练,以PPT文件、纸质作业、角色扮演、讲述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课外实训包括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案例,进行评析,仿写;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实战训练;结合专业学习、毕业求职或社会调查活动进行实战训练。教师提出目标,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教育管理论文,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定期检查、督促,实行过程指导。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均由学生唱主角,采用“交互式”学习模式,教师当好“导演”。从主讲人转变为协调者;从教学生转变为帮学生;从一言堂转变为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在项目化教学情境下,学生遇到的问题更加综合和复杂。教师需要在心理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勇于尝试、积极参与,还要培育学生善于合作的素质。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具体的帮助中国论文网。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评价阶段——检测评估的作用

评价阶段是对整个项目活动的检查评估和总结。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写作资料的收集准备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实践、作业完成质量等)进行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位一体使评价更深入,更全面。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体验。终结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的本课程期末考试情况作出评价。在这个阶段,教师是项目教学的评估者。

五、结语

教师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重视自我发展,树立实践和终生学习的观念。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性和跨学科性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高英语语言水平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要了解涉外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教育管理论文,才能够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来设计、组织、实施项目活动。不仅娴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商务、外贸、文秘、旅游、物流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不断学习新知识,并通过专题培训、企业挂职顶岗锻炼等方式,积累教学所需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此外,在项目化教学中,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情境和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教学评估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教师还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学会用研究理论来指导、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由于项目化教学强调团队协作性,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不仅要善于与学生互动,还要与同事,甚至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2]雷术海.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方义桂.高职院校实施英语项目课程的师资要求及其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2009,3.

[4]李卫星.项目管理实践精要[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化学项目论文篇5

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工程观点及创新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目前,很多高校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教学过程中引入综合设计性实验,改变了过去单一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9]然而,综合设计性实验在整个实验项目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我校化工原理实验中除精馏实验属于设计性实验之外,其他实验项目仍然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都是采取教师先讲授实验原理,学生再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进行实验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过分依赖,以致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理想。有些学生甚至刚做完实验就一问三不知,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结合本校实验室条件,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初步探索了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模式。所谓项目化教学设计模式是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工程实践为导向、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融合多种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化工原理实验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一)构建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前提是项目的构建。项目的构建并不是将原有的实验内容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应以教学内容与工业生产实际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将课程要求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到一个项目中予以完成。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但要掌握本课程传授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悉这些理论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化工原理实验的各个项目对应于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精馏、吸收、过滤、干燥等单元操作,其中过滤和干燥技术在化工、食品、制药等生产过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干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热质传递过程,它不仅受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等外部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物料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利用现有的板框过滤和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将这两个实验项目进行组合,将板框过滤实验中的产品作为流化床干燥实验的原料,以“碳酸镁过滤和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为项目载体,将过滤与干燥这两个单元操作的教学内容贯穿在一起,把化工原理课程乃至化工专业所需的知识、应达到的能力、应具备的素质等培养目标融入该项目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分析项目项目分析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项目的总体目标,并思考如何完成项目,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得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再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把总项目分解为多个子项目,填写项目分析表。“碳酸镁过滤和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项目,就是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高湿高黏物料的干燥过程进行研究,从而让学生了解一个产品从过滤到干燥的全部流程。在以往的实验过程中,板框过滤实验中得到的碳酸镁滤饼,都是在实验结束后直接倒掉,这不仅造成了原料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我校实验室虽然购买了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但对学生尚未开设这一实验项目,致使该实验装置一直没有投入使用。因此该项目的研究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空置的实验设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和工程意识。

(三)制订方案传统的“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板框过滤机的结构及操作方法,测定恒压过滤方程式中的过滤常数,验证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要求学生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碳酸镁过滤和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项目除了完成传统实验内容之外,还对实验内容做了进一步地扩充。譬如流化床干燥实验要求学生研究“气流速度、空气温度等操作条件对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影响”,此任务又可以分解成以下子任务:1.测量在相同工况不同物料量的情况下的干燥特性曲线;2.当风温、物料量相同时,研究风速不相同的工况下的干燥特性曲线;3.当风速、物料量相同时,研究风温不相同的工况下的干燥特性曲线。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制订出可行的实验以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化工原理实验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

(四)实施方案“项目化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本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项目方案和各自的任务,小组成员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教师不再像传统实验教学中以讲授、灌输知识为主,而是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当学生遇到问题,感觉有困难的时候,才对其进行个别的、启发式的指导。

(五)检查评估学结与效果评价是项目化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特点是将素质、能力、知识的考核评价融合于项目完成过程之中。项目完成后,各组首先展示各自的实验报告,对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然后小组内进行自我评价或者各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做出点评。最后,教师根据完成项目的实际情况给出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应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三、化工原理实验项目化教学效果

化学项目论文篇6

如何在学时偏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通用机械零件和简单机械的设计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需要任课老师认真思考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来解决。在深入企业广泛调研,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反复认证后,与企(行)业技术人员共同商榷,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及“三维设计软件”等课程整合为“机械设计基础”。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打破传统的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三维设计软件系列的理论体系教学常规,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三维设计软件理论基础知识安排在一系列的任务中,通过任务来完成一个项目,再通过具体的项目来检验学生掌握整个课程的情况。这样,在学生掌握了传统的知识基础上,拓展了课外知识,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将常用机构、联接、带(链)传动、齿轮传动、轴、轴承及联轴器等相关内容设计成若干个项目。在项目中,根据各任务的要求,穿插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相关知识,在完成项目后,要求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完成每个零部件的三维设计效果图,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行设计产品的喜悦。

二、合理确定工作任务

项目教学模式是借助各种工作任务来实现的,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能力有限、经验缺乏、意志力薄弱,一旦遇到困难,学习兴趣就会减退。因此,确定的工作任务既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又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便于采用低起点、分层次、多训练的方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可见,项目的任务确定尤其重要。在理解渐开线参数方程、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及参数测定相关特性后,根据需要讲授相关的工程力学知识,而后进行齿轮设计。最后,在Pro/E中制作齿廓渐开线,采用方程式的方法精确生成,选用笛卡尔坐标系,通过阵列、再生等命令即可完成整个齿轮的轮齿制作。采用以上方法生成的齿轮三维模型,使用“再生”命令,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重新输入齿轮相关参数,就可以生成新的齿轮,如图3所示。从而将抽象的齿轮设计变得直观,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快捷地生成了不同参数的齿轮三维模型,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设计效率。这样,学生学完“机械设计基础”后,再去学习“三维设计软件”,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不会出现与后续课程相脱节的现象。在完成一系列项目后,最终利用所有项目知识,完成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由此,通过这些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工作任务,实现纯粹的、枯燥的理论知识向对学生今后职业能力提高有所帮助的储备知识的转化。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构建内容丰富、集二维与三维、项目与任务、虚拟与现实等于一体的教学系统。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资源,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工学”结合,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打破传统的教室授课,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中心、校办工厂、企业等实践教学场所对学生进行项目化教学,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以项目5为例,通过参观企业生产齿轮流程,学生查阅齿轮应用,齿轮相关参数测定,对齿轮进行力学分析,分组设计齿轮直至完成三维齿轮设计,完成5个任务。对于由三维软件设计出的齿轮,在后续课程可以直接在企业或校办工厂进行加工,做到与后续课程的无缝衔接。同时,加工出的齿轮又可以作为新生“机械制图”课程的测绘零件,便于对新生进行看得见的入学专业介绍,从而真正做到专业各课程的相互关联。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在关注其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关注其学习的结果的同时,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要科学合理,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启发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为保证课程改革的实现,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以项目5为例,过程考核以检查学生对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实验、分析、设计、建模等环节的完成情况为主,其评分比例以各占20%为宜。这五个环节分别涉及工程力学知识、实验数据处理、任务分析思考、查阅资料设计、三维软件建模五个部分,在考核方法上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实验、查阅资料、讨论、协作、设计等形式,以增强考核的综合性与灵活性,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为了突出创新设计和注重应用的新理念,对在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各种比赛中获奖的学生,或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的学生,在不违反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前提下,可以将其直接考核为良好甚至优秀。同时,可进行一些拓展项目,以充分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对教师的评价由学生、同行和行业专家进行,从而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五、结语

化学项目论文篇7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 高职 教学改革 实践

“项目化教学”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或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实验课题的选择到资料的收集,从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测定到任务完成后的数据整理,从论文的拟稿到初稿等都由学生参与完成;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本文对高职生物专业“项目化教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1.开展“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1.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主动性较差,考试成绩不理想。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施教,学生听后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烦;有些内容学生由于听不进去,常感到难学、难懂,课程内容积累较多以后,学生对知识缺少系统了解和掌握,结果造成厌学或放弃的想法,因此,最后课程学习的结果付之东流;尽管教师认真备课,但学生学得不好,教师也无法从中获得教学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导致他们毕业后无法快速胜任企业的一线工作,这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的一个冲击。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专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学生的培养更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教育背景及今后职业能力的要求。而“项目化教学”这一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和启发效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这种“项目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和研究中去,是一种典型的研究式学习。如让学生进行实验项目设计、实际操作测定、数据整理,以及动手进行论文写作、准备论文的答辩等等,这些过程无一不是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一不是培养学生自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项目化教学”通过各个综合性项目的独立设计、动手操作,以及最后课程论文的书写、PPT的制作、模拟答辩等,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仪器操作、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专业性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它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项目进行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与分工,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与人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的品质;通过项目的开展,提高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应变能力,乃至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检索资料、输入文档、处理数据的能力,学习专业外语的能力,最终促进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为社会输送适合生产第一线的实用人才。

2.“项目化教学”的实践过程

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实践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结合专业特点,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为更好地推行这种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践依据。

2.1结合职业能力,合理设计项目。

项目的选择、设计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2.1.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我们邀请企业专家进行座谈,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归纳出了“重点职业能力”与“一般职业能力”;在选择项目时,尽量充分考虑这些职业能力的需求,并注意重点能力与一般能力间的比例与层次感。这样的项目经操作后,才能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尽量达到企业的要求,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熟练上岗。

2.1.2项目安排应循序渐进。

各个项目开展的顺序应从低到高,从简到繁;或是根据项目所覆盖的职业能力,按照从重点到一般的顺序进行。开展项目前,也可先通过专业基础课学习单一指标的测定,使学生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如我们通过生物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先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的测定方法,以及显微镜、分光光度计、培养箱等仪器的使用;在此后的综合项目中,学生对这些物质的测定和相关仪器的使用不再陌生,可自行操作,在原有基础上,学生再学习新指标的测定,或是用新方法测定旧指标,从而掌握了新的技能。

2.1.3项目难易适中,且实验结果明显。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因此,项目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特点。如果设计的项目不容易取得成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反之,如果项目太简单,缺乏一定的挑战性,则不利于维持学习积极性,甚至可能养成散漫的学风。另外,一个项目开展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学生容易呈现“疲态”。

项目完成后,最好能取得显而易见的结果,并可以实物展示。比如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某一有效成分,学生可通过显色反应,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通过各纯化步骤,能得到终产物;又比如利用微生物发酵收获某种物质,学生可观察到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通过除菌等步骤,能得到发酵产物。这些项目都可以使学生充分获得实验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为后续学习增加动力。

此外,项目设计也应结合校内实验室或校外培训基地的现有资源,并考虑经济成本等因素。总之,应尽量设计一些来源易得、成本合理、难度适中、结果显著的项目。

2.1.4项目应与时俱进。

企业、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会随着企业、行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因此,我们既要设计一些包含经典操作方法与技能的项目,也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学生传授具有一定前沿性的新方法、新技能,深化拓展学生的技能水平。课程项目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应根据当时行业的实际要求,进行补充或更换。为此,教师需要经常与企业沟通交流,随时掌握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

2.2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开展项目。

2.2.1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项目的开展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提供项目的大体框架和若干参考材料,对具体实验材料、测定方法等不做统一要求,学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搜索文献,寻找方法、设计方案和具体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科学有效地安排实验顺序;教师负责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把关,指出不足与遗漏。

以“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这一项目为例,我们让学生自行查找文献,选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野生植物或中草药;在项目指导中给定一种提取、鉴定、含量测定及分离纯化的方法,学生可根据实验室条件自行选择其他方法,并对有创新的学生给予加分等奖励;学生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并且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同小组间选择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有所不同,这样全班做下来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

通过这样的训练,减少了学生对教师、同学的依赖,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提高了文献检索水平,树立了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大大提高。

2.2.2把理论融合到实践教学中。

“项目化教学”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实践带动理论。项目的开展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后深化理论,再指导下一次实践”,或“理论与实践并行,再深化理论”的过程。

一个项目可拆分成若干模块,每一模块先以具体活动(实验)引入,然后进行理论升华,再深入下一模块;一个模块中,实验以4~6学时为宜,再结合2学时左右的理论课。理论内容结合实验展开,既要打破传统教学体系的格局,又要具备条理性、逻辑性,不能散、乱。仍以“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这一项目为例,我们把项目分为提取、鉴定及含量测定、分离纯化这三个模块。通过第一模块的实验,教师归纳总结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通过第二模块实验,学生进一步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鉴定与结构测定;最后,通过分离纯化实验,学生掌握大孔吸附树脂等分离纯化方法。

但是,在项目开展中,教师也应适当对理论知识进行拓展,开阔学生的知识面,避免理论的片面化和局限性。

2.2.3创建“项目化教学”良好氛围。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创建情景环境,在学生间展开技术比武,提倡竞争机制,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模拟工作环境

为增加项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成立“生产车间”或是“加工工厂”,通过实验终产品的展示,来衡量“车间”或“工厂”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评选出“优秀车间”、“优秀工厂”、“优秀员工”。我们发现,这样的情景环境创建,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较为专注,而且组员间配合良好。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又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这对于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2)角色扮演

有些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无法开展实验,为活跃课堂气氛,这些项目的开展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以本专业的专业英语课为例,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习主动性不高,为此,我们选取了一些贴近生活、又联系专业的项目。项目中的“角色”主要为动物、植物与微生物,我们让学生扮演这些角色,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角色”的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活史等。叙述过程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师可从旁提示。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开始在课前进行预习,并积极查阅英语词典,从“怕英语”转向了能够主动学习英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通过课程论文总结项目。

由于“项目化教学”一般选取的是综合性项目,仅以实验报告形式,只能分次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无法纵观全局。因此,以课程论文形式总结项目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书写课程论文,学生能够梳理出数据间、模块间的内在联系,从更深的层次、更高的层面对项目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认识到该项目的指导意义、反映的职业能力和理论知识,起到深化项目成果的目的。通过论文的书写,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与文献检索能力、应变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性能力,并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与经验。课程论文在我们专业中的开展与实践,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

此外,还可结合项目,安排1~2次的专题讨论,这是项目总结的另一种形式,也能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分析归纳、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职业能力。

3.“项目化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教学实践摸索,我们认为在专业中推行“项目化教学”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提高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学生人数较多时,难免会有人存在不动手或少动手等依赖行为,这部分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可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为此,可采取这些改进措施:一是要求组员间分工明确,实验内容布置充实,倘若不完成自己的任务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行,以此促使每位学生认真完成项目;二是把存在偷懒现象或依赖性重的学生搭配成组,甚至是单人一组,迫使他们动手操作;三是缩小实验学生人数,让学生分批分次进行实验,这样可有效监督每位学生,但是受课时、资源等外界条件的限制。

3.2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

有些学生尽管操作技能熟练,能够顺利完成项目,但却不会分析数据、计算结果;有些则不会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改进。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及时处理数据,并进行自我总结。

教师可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如动手能力欠缺、对实验原理认识不清、仪器操作生疏等,进行记录;实验后,先让学生处理数据、计算结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从中发现学生在数据处理上的不足;再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由教师归纳,反馈意见。我们发现,通过自我总结,学生能及时认识问题,加深印象,在下一次实验中可避免重复类似错误,帮助他们更加扎实地掌握各种操作技能。

我们还要求学生准备实验记录本,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现象、问题等,这也倡导了一种实验规范,避免学生随意、随处记录实验结果的行为。

3.3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分为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考核以形成性考试为主,可制定一个表格,把不同项目、模块中的方案设计、文献检索、动手操作、实验室规范、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书写、论文写作、答辩等内容,按照不同分值比例汇总到表格中,项目完成后依项给定成绩;再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等,得出形成性考试的成绩。终结性考试则采取开卷、闭卷、课程论文等形式,难度应适中。总之,教师应做到对学生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重点在于考核他们的职业能力。

3.4教材改革是必然结果。

“项目化教学”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单元教材。教材的编写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以项目的开展为主线,先从实验引入,介绍实验方法、步骤,再结合实验展开理论,如基本概念、理化性质、方法比较、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等,最后可进行知识拓展。教材应充分反映职业能力的要求,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创新性。

总之,“项目化教学”是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还需依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希球,魏绍峰.引入项目教学法.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0-11.

化学项目论文篇8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 项目化教学

高职高专专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教育更强调学生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等形式,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访谈问卷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增强英语学习效果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教师的理念更新和方法创新,是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模式发挥作用的基础。

1.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与学概述

项目没有一个独立的定义,人们将项目描述为各种不同的经历。当孩子通过读书来学习和培养语言修养时,可以将此行为过程称为语言艺术项目;当艺术教师创作出一个艺术品时,可以将此创作过程称为一个艺术项目;科研人员做实验、搞研究的过程,也经常称之为在做一个科研项目。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建设性的研究过程,包括查询、知识构建,以及问题的寻找、发现和解决等过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经过多年对人类潜能进行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他在《智力的结构》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关于人类智能的理论。与传统的智能理论相比,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广泛的智能体系,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智能理论所认为人的智能只是言语一语言智能和逻辑一数理智能的看法。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培养学生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是教师,相应地针对学生来说,必然有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阿德利提出了项目化学习的理念[1]。他认为:项目化学习是学生本人的能动性的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项目化学习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项目化学习一般会促进学生主动总结或验证他们的学习方法。

2.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将开展以下问题研究。

2.1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是否做到以下这几点:鼓励学生;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方便;学习团队的组建,积极的语言学习态度的形成;提升语言等方面的相关技能,如用英语独立思考的能力。

2.2教师方面:教师是否掌握了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是否使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能否解决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是否有关于发挥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作用的建议,这些建议是什么。

2.3在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如何利用活动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3.1实验

实验过程大概持续了一年时间。受试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二级学院和不同的专业,如应用工程学院的制冷专业、信息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等等。

(1)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的总体设计。项目设计包括项目题目的选择、计划的制订、开展研究、项目进展、研究结果的产生。

(2)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的课程内容设计。依据国家的英语教学大纲来制定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课程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设计人性化的课程内容。

(3)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的过程设计。

第一步,对实验目标和要求进行阐述。

第二步,向学生灌输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的思想。

第三步,对项目小组组长的培训。

第四步,项目计划的实施。

第五步,口头表达与评估。

第六步,写作能力的评估。

3.2问卷调查

问卷由参与项目的老师发放给学生,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以下问题。

(1)教师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上的理论知识分别有哪些?

(2)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有效运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方法?

(3)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

(4)在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3.3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受试学生达到了教师为他们设定的目标,同时,学生自己对提高语言、学术和交流方面能力的目标也不同程度的实现。虽然许多学生报告说,这种项目式教学方法对他们是一种挑战,并且反映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过程,数据显示在许多方面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都有极大的优势。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能激发一大群有类似兴趣的人一起学习,显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能动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是人的学习,因此学习必须有针对性。有学者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选择性、可组织性和可集成性[4]。使学习者自愿去学习,这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

4.结语

基于多元智能的项目化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尝试。项目的设计来源于真实生活,将学生置于某种角色中,有利于学生从角色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和理解社会,并以此角度思考和实施任务。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化个性化教学理念与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及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从教学管理与实践的视角,探究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所应遵循的原则及教学实践对教师的要求,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职高专人才。

参考文献:

[1]Ng BD,Wiemer Hastings P.Addiction to the internet and online gaming[J].Cyberpsychol Behav,2005,8(2):110-113.

[2]Blumenfeld,P.C.,et al.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sustaining the doing,supporting the learning.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1:26,369-398.

[3]杜亚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鲍静.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J].鸡西大学学报,2008(4).

[5]Harmer,J..How to Teach Englis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吴秋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科技信息,2010:17,531-547.

化学项目论文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23-0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通过教学项目化改革,力求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做到“学、做、行”一体化,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教学目标,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1、高职院校教育对象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偏低,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大学生而言其知识面较为狭窄、单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自身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公德意识,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一部分学生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

2、高职院校自身结构性矛盾问题

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结构性矛盾问题,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这种自身结构性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层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认知偏差。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部分高职院校管理层往往片面强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二是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其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职业针对性,这样的办学要求客观上形成了高职院校注重技术、轻理论的教育特点,许多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以为然。三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过于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简单灌输和行为约束,不勇于和善于回答大学生关注的各种迷惑和疑惑,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改革的可行性

项目教学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行动导向教学论中颇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教师从课程内容和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项目设置情境,引导教学过程的开展,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并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是指从学生生活实践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活动实际出发设计项目任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重点,以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为目标,实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革新。

1、项目内容的选取

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职教育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高职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传统的社会精英,而是培植新型的专门技术人才。

针对这一培养目标,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现状,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深化教学内容,而且要根据时代要求进行专题性教育,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1)将人生观、世界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3)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体现,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它作为凝聚职工的重要思想武器,要求职工融于企业的文化氛围中。因此把企业文化纳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非常必要的。

2、项目小组的划分

项目教学在实践中采用较多的是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一般每小组成员5~8人,尽量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搭配。分组前教师必须要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分组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进行调整。

3、项目执行

项目教学的开展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教学是首要环节,要认真按照课程的要求,结合素质培养目标的需要,详细、透彻地向学生讲解一般性原理和规律。其次,情境的设置是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项目情境是教师对项目操作的掌控过程。项目教学是以情境为中心展开的,情境是基于项目、案例和问题意义的境,情境是整合而存在的。教师要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并在这个过程中担任主角,通过模拟训练,达到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成果展示

项目活动的成果展示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的检验,是学生能力的体现和提升,更是对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见证。学生可以采用PPT课件、实验成品、汇报演讲等多种形式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要充分利用成果展示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作用。

5、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是对项目完成质量的检验,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对传统的考评体系进行改革,丰富评价内容,增加评价主体,注重多样化和及时化的考评。

教学质量评价不仅要考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纳入评价指标;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以及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非智力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 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化学项目论文篇10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独山子石化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股份公司总部“建设国际综合性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型建设工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建设工程是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及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

炼油部分:建设1000万吨常减压、120万吨延迟焦化、20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300万吨直馏柴油加氢精制、80万吨催焦化柴油加氢等10套装置。

化工部分:建设100万吨乙烯、60万吨全密度聚乙烯、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55万吨聚丙烯、60万吨芳烃、32万吨苯乙烯、13万吨聚苯乙烯、13万吨丁二烯、12万吨MTBE/丁烯-1、10万吨丁苯橡胶、8万吨SBS、2万吨己烯-1等12套装置。

公用工程部分:主要建设3台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5台41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力站,以及系统配套项目。

该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是中国石油“十一五”重点工程。工程对于拉动地方经济、繁荣西部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总投资300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5%,税后投资回收期8.77年。于2005年8月22日破土动工。

独山子石化公司在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的项目管理经验,建立了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也有一定的执行过程的问题。因此,根据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体系的利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完善过程管理的思路和做法,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2、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

现代项目管理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并且将各项目阶段的计划、实施、控制等具体管理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现代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管理中,要根据具体项目所属专业领域的特性和实现过程的特定情况,及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限制条件,将一个项目划分成各个便于管理的项目阶段,并将这些不同项目阶段的管理活动进一步划分成一系列的具体管理过程,分阶段、按过程做好一个项目的管理。现代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要在生成项目产出物(成果)的实现过程中,通过项目的管理过程去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全面总结巧年来建筑业企业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推行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进一步规范全国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作法,促进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拉,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7]。经国家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并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但系统的引进项目管理的知识还是近几年的事。

1999年11月,我国与PMI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将PMP认证引入中国时,国内知道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PMP的人很少。2000年6月中国首次PMP考试也仅有60多人参加。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大量的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等等,需要大量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从各种渠道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项目管理的知识,并逐渐认识到项目管理知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的热潮。项目管理在TI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正方兴未艾,己呈星火燎原之势。因为TI行业强烈的示范作用而成为项目管理知识推广的强力推进器。如今,PMP认证与MBA,MPA文凭一样成为中高级管理人员热捧的对象。这一轮热潮的兴起大大加快了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的速度。

上个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论文很少。到了70年代,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已成为趋势:有些研究成果已涉及到了图形评审技术(PERT)的应用。这个时段的研究焦点是:成本与进度控制,绩效考评,工作分解结构(简称:WBS)的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本阶段的学术研究大多由政府部门主持与发起,由商业与教育机构发起的研究已有所增加。70年代末期,成本设计(design-to-cost),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己在学术论文中出现,并在80年展为一个通用的概念,特别是在政府机构与防卫部门中。

80年代,关于项目管理的学术论文显著增长。研究专注于成本设计和生命周期成本。关于项目风险管理,成本/进度控制指标体系和挣值(EarnedValue)的概念已出现。其它涉及较多的研究范围还包括:团队建设,质量管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

到了90年代,大量的研究集中于人力资源方面,包括:团队建设,领导能力开发和激励:并有大量的文章集中于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沟通管理。

项目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有:

a.标准化的过程和工具,以及标准化的术语,有助于项目成功;

b.Web技术将在帮助项目沟通与协同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c.使用被普遍接受的项目管理实践与观念将会在承包合同的要求中写明;

d.项目管理的外购服务将会被绝大多数公司所采用。

3、研究内容与方法

将按照《工程项目管理学》理论,分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目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工程管理的改进建议。论文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设计如下。

1前言

2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综述

2.1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综述

2.2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特点

2.3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及项目管理体系

3.1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概况

3.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

4独山子石化炼油乙烯工项目管理实践的分析

4.1项目管理体系结构分析

4.2HSE管理分析

4.3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4.4招投标管理分析

4.5物资采购管理分析

4.6工程进度管理分析

5总结与建议

在研究方法与思路方面,广泛收集有关工程建设有关资料,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差距以及完善工程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着眼于工程建设主要环节,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构建工程建设管理整体框架,提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对策。目的在于建立符合独山子石化公司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总结出加强和完善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4、开题条件

本人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按照工商管理学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已修业完成了相关课程和必修环节,学分达到了规定的要求,经学院考核合格,导师同意进入论文阶段。

5、时间安排

2009.02—2009.05选题、文献查阅,完成文献综述

2009.06—2009.10完成开题报告

2009.10开题答辩

2009.11—2010.02撰写论文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