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十篇

时间:2023-03-29 11:25:49

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篇1

经研究发现,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是有层次性的,一般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再向精细化提升,渗透到体育教育的方方面面。通常分为四层:第一层是健康目标,第二层是技术技能目标,第三层是终身体育思想目标,第四层是体育文化目标,现就四层目标,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强身健体是体育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

体育教育教学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体育是有目的、有意识施加于学生的教育发展过程。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学习与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的最主要标志。”[1]著名教育家马约翰对体育的含义概括为:“体育是增强体质的一门科学,它专门研究从事体格的活动,使得一个人在身体的各处方面达到最健全的程度。”因此,体育教育教学的首要指导思想是增强学生生理体质和心理水平,促进学生各机能系统良好协调生长发育。

体育的特质是运动,科学的体育运动促进生命健康。“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运动作为人的生命中一种高级活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健全发展自我而塑造完美生命人格的一种主动和本能的行为方式。”[1]体育教育教学不是盲目的自然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有针对性、讲究方法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两个核心关键词是“动”和“练”字:“动”不仅是生命的本质特征,更是体育教育教学核心要素,“动”的本质要求师生在体育课中一定要操练起来,唯“动”是实现健康的有效方法,可“动”不是随意的动,而是有规律的、讲究方法的动,“动”的强度要符合学生个体身心特点,“动”的形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和心态平衡,“动”的表象要有课的结构、形态和格律,同时“动”的主体要彰显体育魅力和享受体育学习的积极热忱。“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个体用意识去理解体育内涵,用身体去感受体育动作,在体育意识和体育动作技术的相互作用下,努力实践体育学习要求,切实做到学生意识参与、行为参与,人人“动”“练”结合的学习局面。

体育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达成的,“体育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锻炼,以求掌握技能来达到锻炼的目的。”[2]体育课的目标任务要适度、内容方法要恰当、动作技术难度系数不能成为学生身体的过重负担。体育教师在目标教学中要注意体育课的活动量和运动强度,学生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过大同样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身体机能特点和学生体质实际,选择适量内容、适度的运动量,使学生在努力、愉快的前提下完成体育学习任务。体育教育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要健康,教学措施要健康,教学环境要健康,教学结果要健康,使体育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各器官的机能完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机能健康水平。

二、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

“任何运动项目都有各自一套的专门动作方法,即运动技术。任何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形成、巩固与提高都是通过训练去实现的。运动技能、技巧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练习中形成和提高的。学习技术就是在教练员的帮助下,运动员自觉地、反复地、有目的的练习技术动作,掌握正确完成动作方法的过程。”[3]体育教育教学是通过教师讲解、动作示范和学生练习来实现的,学生的练习首先是从接受技术知识和模仿动作开始,经过反复的练习,消除多余动作,形成娴熟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学生不断练习获得的,是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标志,是学生体育能力的象征,同时也是构建学生体育素质的核心要素。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尽可能提供学生学习体育内容与方法的机会,要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健体,使学生娴熟地掌握运动技能。学生拥有了良好的技术技能,就拥有了健康的体育资本。要实现体育技术与健康目标同步发展,最快捷的手段是选择适度的运动内容和科学的锻炼方法。

体育教育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和发展变化的人。“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递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4]这个策略就是寻找针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教育方法。体育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与方法是:在设置一定量的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前提下,通过改进或提高体育技能技术难度系数,使学生在努力的条件下,通过思考分析,利用身体条件,实践体育活动,锤炼技能技巧,提高身心质量。

体育课中动作技术不是教师肢体的简单舒展、随意的比画,而是有章有法的身体活动,这个“章”就是体育必须遵循的规律:在体育准备活动阶段,老师要针对体育教学内容特点,动作技术难易系数,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状况,采取一些由易到难的单个或组合动作,通过学生的身体练习,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积极为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做好身心准备。在基本教学部分,老师要剖析教材,化难为易,在不影响动作技术连贯的前提下,按照动作技术形成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结束阶段采用“闭目轻跳法”,可以促进学生生理机能的积极恢复。好的方法不仅能够高效完成教育目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能够加快学生动作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反过来,学生快速掌握了动作技术,一定会提高体育自信,倍增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

三、终身体育思想是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就是要运用多种多样的基本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2]思想是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客观的、物质的,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种软能力一旦产生作用,其功能和价值是无穷无尽的。“思想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的特殊能动性[5]。”学校体育要把社会的要求变成学生的需求,把健身的科学知识和他人的经验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学生在校期间体育行为是受体育思想支配的,健康的体育思想是学生体育行为的统帅,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体育行动。抓好和打牢学生体育思想,是开启学生体育运动之门。

“终身体育是对生命主体不断进行改善和创造的过程,由此奠定了健康生命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通过终身体育使生命过程始终保持精力旺盛,身手灵活矫健,使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社会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6]学生体育思想不会凭空产生,它是从体育教育和体育学习中认知,学生体育思想的认识、态度、情感、需要等源于体育教育,源于体育实践活动。学生终身体育思想还源于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源于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源于体育健身功能的需要。健康的体育思想,需要从正能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凝聚。它不仅指挥着学生努力完成当下体育教育教学任务,还陪伴学生幸福健康生活一生一世。

四、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的顶级目标

“所谓体育文化,就是人类在所有的体育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情感倾向等方面,在理论知识、方法手段、技能技术等方面表现出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7]。”体育教育的内容是文化,体育活动的实践是文化,体育锻炼的内容与方法同样是文化。体育文化是体育形式的集中与浓缩,是体育教育实践的演绎和升华,是体育活动的高级表现形式。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加强体育教育,拓宽体育教育领域,深化体育教育过程,丰富体育教育内涵,完善体育教育体系,提升体育教育层次,促进体育教育文明与体育文化的统一进步。

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德育教育方面,又有其特殊的功能,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体育文化除了从运动中感知习得外,更多的是从体育理论、养生、体育思想和体育交流中获得。向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都是学习体育文化的好途径和好方法。体育文化“学习是一件艰苦的工作,当你对学习入迷时,你感觉不到学习的艰苦所在,如果对学的东西不感兴趣,你会感到学习的艰苦,所以兴趣很重要[8]。”体育文化的筛选、消化、吸收都是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开始的。学生没有体育兴趣、爱好,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产生良好的体育学习行为。学生自觉的学习体育文化,必定是从喜爱体育开始。

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的高境界。只有热衷于体育教育和献身体育事业的人,才能追求体育文化真善美。体育文化同时又对学生的体育思想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正能量的体育文化,指导学生产生科学的体育行为,形成终身体育习惯。负能量的体育文化,将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学习和提升体育文化,是体育兴趣、体育爱好、体育消遣、体育休闲者的美好追求和生命享受。

教育目标篇2

关键词:幼儿园 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61-02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和地球资源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为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观点是“开展切合当地情况并且与当地文化相适应的教育计划”;本质是“价值观念的教育”;核心是“尊重”。在幼儿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对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对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对提高保教质量提升幼儿园社会满意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幼小教育目标的共通性,决定坚持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2005年至2014年)》列出了人权、和平与人类安全、性别平等、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理解、健康艾滋病毒/艾滋病、政府管理、自然资源(水、能源、农业、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农村发展、可持续城市化、防灾减灾、消除贫困、企业公民责任与问责制度、市场经济等15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并将这些问题具体划分为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四个领域。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国民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实际情况,我国专家们以四个领域为框架,提出了具体目标。笔者把这些目标和幼儿园教育领域目标对照,并将相关领域目标罗列如下:

从上表不难看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领域目标与幼儿园的各大领域目标有着很强的共通性,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对接,会让幼儿园从领域目标入手,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挑战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加快幼儿园的自我更新和完善。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对接的途径策略

要实现教育目标对接,就需要一套课程。杜威认为,“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笔者认为一个幼儿园的课程是保教人员把幼儿园的文化理念内化后,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幼儿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幼儿园完全可以抛开“教材”,建构生成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当地情况并且与当地文化相适应的、确保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全系列教学与生活活动。

(一)目标体系与领域内容、活动方式的整合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在2001年9月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从上表可以看出,《纲要》对五大领域目标的制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但是在试行过程中,因为地域差异、国民价值观差异、行为和生活方式差异等因素,在幼儿园教育中“小学化”现象花样百出,完全有悖于《纲要》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2011年12月,国家教育部下发通知并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于是大家又茫然起来:没有教材,何谈课程?何谈领域?我们该如何开展活动?笔者目前所在的双路幼儿园,在早操环节融入了逃生训练、武术操等内容,以大班“早操环节整合目标设计”为例,我们实践了领域目标、领域内容、活动方式的有效整合:

大班早操环节整合目标设计

(二)游戏精神与生活常识、环境创设的融合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应把游戏作幼儿的基本活动,让幼儿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同时要注重创设游戏环境、在游戏中融入生活,注重游戏、生活、环境的融合,确保幼儿可持续发展。笔者以春节开学主题活动为例,谈谈如何把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游戏、生活、环境中去:

早在两年前,我园主张春节后第一周“丢开教材,开心游戏”,我们在角色游戏“拜年”中渗入了社会领域、艺术领域以及和谐社会、可持续城市化等内容;在体育游戏“放鞭炮”中渗入了健康领域、科学领域和生命与安全、循环经济等内容;在谈话活动“我的压岁钱”中渗入了科学领域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绿色消费教育等内容,而在延伸活动中,我们主张以班级为主开创各类活动,特别是环境创设,各个班级在同一主题下,各具特色,简直就是一本又一本活的“教材”。整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几乎涵盖了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全部内容,而且在环境、生活、游戏中贯穿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四大领域。

(三)家庭与社区、幼儿园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观点是“开展切合当地情况并且与当地文化相适应的教育计划”。笔者原来所在的双桥区是一座因厂而设的重庆市直辖区,所在的幼儿园是以建造重型汽车为主的企业幼儿园。根据这一区域特色,为切实在幼儿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并得以有效实施,幼儿园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入手,重视家长、社区、幼儿园的有机结合,把课程理念渗透到家园联系、社区活动等过程中。

首先我们给全园家长做题为《礼物》的讲座,把“崇孝 尚善 求真 奠基”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思路和家长沟通,倡导在幼儿园的三年里我们要“教孩子三年,为孩子想三十年,为国家未来想三百年”,要给孩子赠送一份他一生受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礼物”;我们请家长到幼儿园和老师孩子过集体生日,在集体生日活动中渗入感恩教育;我们带孩子和家长到大足看望受伤的英雄民警,给孩子讲英雄的故事渗入和谐社会、民族文化、健康领域等教育;我们组织玩具义卖活动并倡议家长和孩子为灾区和贫困山区捐款。其次我们走访社区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党政机关等,找到社区的亮点,并把这些亮点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体现出来,同时带孩子走进社区。如我们带孩子参观了原重汽集团公司的总装车间、小学校、消防队、敬老院等,带孩子到厂区、湖边画画、放风筝。这些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发展,也得到了家长、社区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在2011年市教委组织的首届幼儿园舞蹈大赛中,笔者所在的幼儿园编排并演出的舞蹈《绽放的花儿》获得了二等奖,这个舞蹈在家庭、社区、幼儿园的配合下,以双桥区要打造全国第三大鲜花港为主背景、以我是汽车小司机为主旋律,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了舞蹈。

可持续发展属于每一个人,它包括了终身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幼儿园家园关系融洽、社区认可度高正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认同,也形成了家庭、社区、幼儿园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在幼儿园实施的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变化的世界中的各种问题做出反应的教育。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北京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等,各级各类幼儿园也相继开展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相关的“绿色生命”“体育活动”等园本课程探索,但在幼儿园如何将教育目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对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时值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关键时期,笔者以此题,初谈拙见,敬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教育目标篇3

本文谈的体育教学目标是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及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遵循体育教学 目标的框架结构和分类系统及编制原则而具体确定的。

体育教学目标,是由学科教学目标,学段、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教学目 标呈系统性和层次性,在教学目标系统中,下位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课时教学目标是其最基本单位 ,体育教学目标基本是靠课时教学目标来实现的。

一、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

附图{图}

1.学段体育教学目标

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是在小学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段教育与教学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 点,结合本学段体育教学内容,确定本学段学生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并通过一定 的运动负荷实现身体发展的目标。

2.年级体育教学目标

在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年级各项教学内容进行纵横分析,并根据本校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3.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在年级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学期各项主教材进行纵向分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各项主教材 的单项体育教学目标。

4.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以本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和单项教材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各单项教材深入进行纵向分析,找出本年级各单项 教材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各项主要教材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分 别制定各课时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区别

教学目标不是教学过程,而是具体、明确的教学结果,是以学生学习以后的变化为依据,表现在学懂、学 会、产生兴趣和追求等方面。教学目标是可以观测的学生身心变化,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达,它的实现是以学生 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期望,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期望和假设,缺乏量和质的规定性,观察和测量都难以进行,因而教学效果也难以评价。 教学目标将教学任务进行量化的规定,可观察、测量,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行为评价依据。

教学任务仅限于教师所用,而教学目标则是师生共用的。描述教学目标可用具体的行为动词,因而对教学 过程的阶段、深度、层次有明确的限定。教师依据目标而教,学生则借助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进行自我学 习和自我检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不仅比教学任务容易操作,有利于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控制,重要的是将教学任务化为教学目标, 能有效地促进由重教向重学转化,让学生得到发展。

三、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分类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分为运动负荷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 分为若干层次,其表达方式如下:

(一)知识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记忆

①能记住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②了解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③知道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

2.理解

①能说出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②会讲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③懂得某动作要领和有关知识。

3.简单应用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做某某动作。②能运用已学过的某某知识和原理。③能回答(讲出、说出)某某道 理。④能回答(说出、讲出)某某动作做出的道理。

4.复杂应用

能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某某道理。

(二)技能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体验

能照示范、照片(图片)尝试(亲自)体验(体会)某某动作。

2.模仿

①能做出某某动作。②能做到某某样子(程度)。③会做某某动作。

3.组合

①能将某某与某某动作连贯做。②能做出某某联合动作。③能连贯做出某某与某某动作。

4.协调

①学生能不停地做出某某与某某动作。②能熟练地做出某某动作。③能不停顿做出某某正确动作。

5.熟练(自动化)

能准确自由地做出某某动作。

(三)情感领域的学习水平、层次分级

1.接受

①学生能注意听教师讲解,认真看教师示范。②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某某要求能给予配合。③学生愿意听教 师讲解,看教师示范,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2.兴趣

①学生乐意按教师的某某要求去做。②学生对某某练习,精力集中(干劲大,情绪高昂),感到欣慰。③ 学生对某某动作乐意多次重复练习,产生爱好、倾向。

3.自觉表现,形成观点立场

学生认识到某某活动(练习)的价值,在没有人指导的条件下也能自觉地做,由倾向、爱好,经过内化形 成观点、立场,并经常习惯地自觉表现。

(四)运动负荷目标

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适宜的运动负荷量,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 运动技术、技能,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运动负荷的大小,是由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即练习的重量、距 离、速度、时间、数量和动作的质量等因素组成的。

课时教学目标中的运动负荷目标应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适度、适量,并且落实 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能力的提高。

四、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制

编制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教学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制,必须遵循思想性、科学性、操作性、层次性和可测性的原则,依据教学三要素 和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行编制。以一课时为例,方法如下:

1.要认真学习和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根据单元教学目的,疏理出本课时的知识点以及要完成的 技术技能的要求。

2.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学生运动技能的起点和适应水平,确定本次课时的技能目标。

教育目标篇4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

四、五年级,初中

一、二年级,高中

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教育目标篇5

为了切实完成中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任务,要联合社会、家庭教育的力量才能达到目标,这就需要明确职责,分工负责,从而建立起优良的育人环境,特制定责任书如下:

一、按照学校划分的目标责任区,以班主任教师为骨干,将年级德育工作落实到人,每个班主任教师把所带班级作为实施德育工作的实验田,开拓创新,率先由单纯教书管理人转变到提高教育水平而转变人的轨道上来。

二、每位课任教师都要挂靠一个班级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阵地,与年级组签定德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结果纳入年终“教师思想政治考核”中。

三、年级组与政教处签定“学生三率”考核责任书。

教育目标篇6

关键词:《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目的;杜威

对杜威教育目的观的认识,人们向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方面是由于杜威表述其思想的语言晦涩难懂,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人是根据自己的教育目的观来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一体的巨著,所以,我们要想全面理解杜威的教育目的观,从《民主主义与教育》[1]入手考察并深入分析,不失一条捷径。

一个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决定其教育目的观,所以我们首先分析杜威有关教育本质的论述,以便从中窥视其教育目的观。

受历史上儿童本位论的影响,杜威认为人的发展是以天生的本能为基础的生长过程,而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因为正是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决定了儿童有极强的可塑性。在杜威那里,“可塑性乃是获得习惯或发展一定倾向的能力”[1](P50),而“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的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2](P52),这样生长便包含了明确的教育结果。于是,杜威把教育与生长等同起来,提出“教育即生长”。由于这样的教育本质观,决定了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的教育目的观。因为他认为“既然实际上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有关,所以除了更多的教育,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从属的”[1](P55),即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的目的是更多的教育;即所谓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1](P54)

但是,杜威并不真正认为“教育无目的”,他的论述并未就此告终。他认为“生长的理想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教育始终有一个当前的目的,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作用,它就达到这个目的,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1](P81)据此杜威提出“教育即改造”的观点,或者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观点。而这个“经验的改造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社会的”,只不过“进步的社会力图塑造青年人的经验,使他们不重演流行的习惯,而是养成更好的习惯,使将来的成人社会比现在进步。”[1](P84)即进步的社会,是通过改变青年人的经验以实现其改变社会性质的目的的。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青年的同时改造社会,但是塑造青年只是教育的起点,通过学校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才是教育的归宿。

由上可知,杜威从“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本质观中得出两个似乎矛盾的教育目的,下文我们看看杜威在论述其教育目的观时是怎样自圆其说的。

杜威对教育目的的论述是从“目的的性质”开始的。他认为“所谓目的,就是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有所行动,能够预见不同行动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利用预料的事情指导观察和实验。”[1](P117)据此定义,杜威得出良好目的的三个标准:(1)所确定的目的必须是现有情况的产物;(2)目的是实验性的,即目的必须是灵活的,在行动中受到检验时,它会不断得到发展;(3)目的和手段是相互转换、不可分离的[1](P110-112)。

在此基础上,杜威进一步论述了他的教育目的观:“如果学生的每一个行动大概都由教师命令,他的许多行动的惟一顺序来自功课指定和由别人给予指示,要谈什么教育目的,就是废话。在自发的自我表现名义下,允许学生任性的或不连贯的活动,对教育目的也是致命伤。”[1](P107)也就是说,“哪里情况不允许预见结果,不能使人事前注意特定的结局,谈什么教育的目的,或者任何其他事业的目的,都是废话。”并且在此,他又反复重申“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1](P104)同时,他同意引述一位近代作家的话:“引导这个男孩读斯各特写的小说,不读旧的斯留斯写的故事;教这个女孩缝纫;使约翰根除横行霸道的习惯;准备这一班学生学医棗这些都是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实际所有的无数目的的几个例子。”[1](P114)由此可见,杜威的“教育无目的”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而他所提倡的教育目的实际上是指每一次具体教育活动的目的。

由于杜威对教育目的的上述理解以及依据良好目的的三个标准,他认为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应该具备三个特征:(1)必须注意特定儿童的固有活动和需要,成人的成就可以作为尺度来观察儿童的活动,但不能把成人的成就定为固定的目的,而不顾受教育者的具体活动;(2)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3)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1](P114-115)。

我们可以看出,到此为止杜威仍未提到“教育的社会目的”这个概念,但我们仔细分析其所说的教育的具体目的可以看到,其实社会的影子在杜威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在他引述的那位作家的话中,所谓的有选择地读小说、叫女孩子缝纫、根除霸道的习惯、准备要学生行医等等活动或称主动作业,其实都是使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实现民主主义社会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改良社会的目的一直潜伏在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中,他之所以不强调甚至不提教育的社会目的,是因为他认为“由于这些从外面强加的目的的流行,才强调为遥远的将来作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变成机械的、奴隶的工作。”[1](P117)至此,杜威巧妙地将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与“教育除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目的”的教育目的融合在一起。

为了全面地阐明其教育目的观,杜威评述了当时流行的三种教育目的理论。

(1)对于以卢梭为代表的儿童本位论教育家提出的由自然提供的教育目的,杜威极其赞赏,事实上,他直接承袭了卢梭的这个观点。同时杜威认为“遵循自然”很容易被认为“自然不仅提供开始生长的原始力量,而且提供开始生长的计划和目标”[1](P125),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使自然和社会相对立,这一点是杜威所不能接受的。

(2)对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国家主义等社会本位论教育家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提供自然所不能获得的东西,因而主张将社会效率作为目的,杜威认为这种学说的价值主要在于纠正了自然发展学说走入了歧途的地方;但是它的“错误就在于认为我们必须采取使天赋能力服从的办法,而不是利用天赋能力的办法去获得效率”[1](P126)。如果说否定教育的社会性是杜威所不能认同的,那么片面强调社会需要而压抑了个性的发展也是与杜威的教育目的观相悖的,因为杜威的教育思想就是针对这一弊病而提出的。

(3)杜威认为主张文化作为教育目的的学说至少把文化作为某种有素养的东西,某种成熟的东西;当自然等同于粗野时,那么文化就和效率相对立,当效率就是狭隘的行动时,那么文化就和效率对立。但是当人们把文化视为某种纯粹“内在”的东西时,它就成为社会阶级分化的明确标志。杜威认为这是民主主义社会所不容许的。由此可知,杜威坚决反对自然与社会的对立以及“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之间的对立,他认为“个人发展和社会效率这两个教育目的分开,是对民主主义的致命打击”[1](P129)。

以上即《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杜威的教育目的即培养适应民主主义社会的有能力的人。

下面对认识和把握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于良好教育目的的特征我们知道,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教育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人这一社会职能来实现的,所以教育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在人的培养上。但是从杜威有关良好教育目的的特征的论述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有用即真理”的价值观,即只要是有利于儿童活动的继续展开,这个目的就是好的。但是我们知道,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所以,在此我们必须分析“有用”的评价者属于那类群体以及这类群体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那么,利益分享的标准作为教育目的的特征之一必须在此重新强调,否则可能出现符合三个标准但并不是良好教育目的的情况,如培养罪犯的学校。

此外,由于“有用即真理”的价值观,杜威反对把目的与手段分离,认为如果目的与手段分离,手段的意义便大大降低,从而成为一桩苦事。他主张“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区别只是为了方便。每一个手段在我们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进一步活动的手段。”[1](P112)但是,“允许在手段与目的之间划出一条真正的分界线,而不是仅仅为了方便的缘故,这样更符合人的经验,显得更符合情理。”[2](P567)而且杜威在1938年著的《经验与教育》中把二者作了区分,如他指出“我们可以反对把过去的知识当作教育上的目的,因而只是把它作为手段来加以重视。”[3](P350)

关于教育过程内的目的和教育的社会目的当人们提到杜威的教育目的时,最熟悉的即“教育无目的”,其完整的表述是:“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即他主张的是教育过程内的目的。但是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杜威是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目的的,那么二者在杜威那里是怎样的关系呢?

杜威在他的其他著作中多次明确指出:教育的两个要素分别是儿童和社会,“教育过程就是这些因素应有的相互作用。作为促进最充分的和最自由的相互作用的这样一种相互联系的概念,便是教育理论的主要支点。”[3](P75)同时,他在总结芝加哥实验时指出:“尽管没有成功,在意图上,实验学校是‘社会中心’的。我们认为心理发展的过程主要地是一个社会的过程,一个参与的过程;…正如刚才指出的,目的在于培养个人和别人共同生活和合作共事的能力”。[2](P321-322)由此可见,杜威所说的教育过程内的目的只不过是达到其社会目的的一种手段罢了。杜威之所以掩饰其教育的社会目的,是想否定教育的阶级性,这是由其资产阶级特性所决定的;而事实上,“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对社会负有某种职能,要不依据于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而去确定教育目的和目标是办不到的,因此要在绝对意义上制定教育目的和目标也是不可能的。”[4](P293)

关于一般目的与具体目的杜威关于良好教育目的的三个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目的和终极的目的”。因为“一般的”也就意味着“抽象的”,而“这种抽象又意味着遥远而不切实际的,这样又使我们返回到把教和学仅仅作为准备达到和它无关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所以杜威指出:“我们说教育确实有它自己的报酬,意思是说,除非所说的学习或训练有它自己的直接价值,否则,这种学习或训练没有教育意义。”[1](P116)可见,杜威的教育目的是指具体的每次教育活动的目的。但是,我们知道,每次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教师根据一般目的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特点来确定的,绝非完全根据学生的本能生长的需要确定,否则,教育目的实际上会成为放任自流。尤其是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环境是变动不定的,所以教育目的应该根据变化的环境随时制定并随时改变,这不仅与其“目的是可预见的目标”的观点相矛盾,而且这样的教育目的实际上等于教育没有目的。

总之,由于杜威的资产阶级局限性,更主要的是由于其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和以人性论和庸俗进化论为核心的社会学观点,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其自相矛盾和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地方,这一点我们必须认清。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教育目的观中的积极因素,如制定教育目的要注意自然与社会、“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结合、教育目的的灵活性等。我们应该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制定和设计我们的教育目的体系。

参考文献:

教育目标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自身的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来,以消除文盲为教育目的,一直到现代以培养高素质专业性人才为教育理念,可见国家对教育是在不断的革新,以求培养的学生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师范专科院校体育教学,是为了基础教育领域培养师资,在这时的教学目标也要做出改变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师范学校;体育教学;专科

师范学院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各类别、各领域的师资力量,而作为老师,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思想和价值观,因为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单是专业知识上的传授,还有思想上的影响,而师范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除了学生以后从事教育工作会使用到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学理念,特别是对年龄较低的学生的体育精神的教学,因为现代中小学学生的生活更加的多样化,对体育运动越来越轻视,所以新时代的师范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的改变就应符合现代社会中中小学学生的需求。

一、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的师范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学生在体育方面知识的学习,即:体育运动所涉及到的技巧和知识。这都属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因此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培养,也就是师范性,因为这里培养的不是专业技能人员,而是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会发生改变,这也就要求师范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与时俱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的不再是统一性的人才,而是多元化的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特征的人才,在教育领域中也是如此。统一性的教学模式,只是适用于部分学生,而现代学生在性格上更加的多样化,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当老师遇到了多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心理上产生了应付感,从而采用了不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这是现代中小学体育教学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中小学是学生身体和心智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教育的基础,所以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就要拥有足够的渐变性,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在教学方面具备一定的创造力,但这也是很多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学所欠缺的部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工作的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一方面是非体育系的体育教学没有被人所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体育老师缺乏自我学习意识,最终导致了体育教学模式落后,不符合现代学生身体和思想上各方面的需求。

二、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新目标

(一)体育与教育的融合。

很多专科师范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都是重技能轻教育,这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的需求标准。体育教学中的四项因素为:老师、学生、教学方式和运动设施,很多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都忽略了四者之间的联系,很多老师只是在促进新的教学内容的进展,从而忽略了学生,因此在每一堂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和态度是老师所要关注和重视的关键所在,这也是目前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学中所欠缺的部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对于运动器材、设施的合理应用和应用效率,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态度变化,都是现代体育教学中老师所要关注的部分,一堂体育课是否把这四者有效的联系在一起,直接决定的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体育教学内容首先要符合不同学生的喜好,让全部学生在体育课上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运动。而运动器材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是创建和谐运动的基础,所以运动器材和设施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遇到破损严重的运动器材,要及时更换或修理。所以对体育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场地和器材这五个对象进行整合的教学方式,是新时代下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必然需求。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身体的运动,所以学生应当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全面、准确和专业的了解,而以往的体育教学,老师只是单一的组织学生进行各项运动,但很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特别是以前运动意识较差,体质较弱的学生,很难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课让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就需要体育老师不单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单方面的进行体育教学,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有学生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研究。比如:在球类或短跑、长跑等运动时,发现相对体质较差的学生,那么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时,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断方式的体育锻炼。而针对部分运动意识较差,不喜好运动的学生,老师就要以主导地位,带领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运动中。在体育教学时,老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各项体育运动基础技巧的培养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球类运动中的技巧、动作,或是跑步的一些动作要领等,因为大部分学生只是在简单的模仿个体育运动,但专业度不足。

(二)高效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

师范学生体育教学中所涉及的教育部分,体现形式则是对自身教学的分析和做出的改变,即:评价研究,以求体育教学达到高效的目标。高效的体育教学是指:“效果”与“效率”的结合,而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从两方面进行:1.体育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基础和教学中心,选择科学的合适的教学方式。2.学生的学习效果,即: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心理、思想上的变化,以及体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教学效率方面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教师的教学的方法。教学方法应拥有足够的多样性,以适合不同身体素质和性格爱好的学生的需求。2.学生的学习过程。现代学生的生活更加的多样化,这就令更多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大、无兴趣甚至是讨厌体育运动,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进行引导,改变这部分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态度。3.学生学习的资源。这方面主要包括了课程时间、运动器材和环境等,其他学科占用体育课程。运动器材陈旧或缺少,这些都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降低了教学效率。结语

三、结语

总之,现代师范专科体育教学,不应再单一的重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体育教育,即:体育精神,以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认识体育精神,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质与运动精神。

作者:贺春光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

参考文献:

教育目标篇8

现今,我国国内的法学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确实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教学模式和经验教训,然而,还是有很多突出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比较明显的就是“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对老师和学生却也是另一层面上的限制。我国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教育中文史哲的影响,使得法学教育注重培养法学精英,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很多法律人才实践经验的缺失。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基本上就是以老师讲解为主,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缺失了对法律内涵的讨论。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被动式的案例讨论、无声的审判观摩(法庭旁听)、程式化的模拟法庭和断裂式的毕业实习等四种形式。首先,案例讨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这种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析解答,决定权主要在老师,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难以形成自己的见解,老师所提问题限制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并且,老师所提问题可能没有考虑到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仅仅围绕法律本身,使法律缺失了其社会效应。审判观摩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实践,使学生真正接触到具体案件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上老师不能及时根据案件中所涉及法律知识要点进行讲解,学生还是不能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模拟法庭教学对于加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然而,其中所设计的案件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预想,难以达到真实的效果,使学生不能更深层次的思考案件本身,很难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毕业实习在某种层面上补充了其他几种实践教学中的缺陷,并且提升了学生分析处理案件的能力,然而,由于实习期通常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年进行,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常常不能参与到案件的整个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实习的质量。而且,临近毕业,学生可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去,因此实习效果可能也不够明显。

二、法学教育目标的明确定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法律的要求总是在不断更新,因此法学教育目标的确定也应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动态变化。法学教育目标应当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按照国外的模式生搬硬套,而是结合自身需求,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所以,在确定法学教育目标时,需要充分全面的考虑法学教育当前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弄清楚法学教育的内涵,确定符合本国发展需要的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学教育目标。因此,在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中,利用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资源,实现法学教育的分层化,不仅要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还要加强法学教育的职业化和大众化。法学教育的大众化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基本法律的需求,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符合法律职业的需要。

三、法学教育目标实现的对策举措

(一)完善法学教育方式。首先,需要完善课堂教育模式,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还应加强课堂上的讨论,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由于法学知识枯燥难懂,于是对于刚开始学习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就算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之后,可能还是有很多知识难以理解消化,因此,课堂上的讨论还是相当有必要的。适当的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对相关重点难点进行深刻探讨,加深印象。通过老师授课加上课堂讨论的方式,更好的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其他一些方式辅助学生的学习,例如模拟法庭等等,使学生亲身经历,让所学知识得到发挥利用。(二)法学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对于我国的法律教育模式还比较的呆板,不能够在教学中使学生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参考下美国的教学,借鉴下他们的顶点课程。这一课程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法学本科的教学课程。这一课程正像他的名字一样,属于本科法学课程系列中的终点课程,它能够充分的考察和提高一个学生的能力。这种课程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明显,而被各个国家引进学习用于教学中。顶点课程被用于高校高等教育法学改革之中,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三)构建科学测评体系。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督促作用,构建一套完整合理的科学测评体系是相当的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一套测评体系制定出比较完善的考试题型,可以评估教学完成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宪法学的考试命题需要很高的要求,命题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对当前的命题方向能够很好地把握。一套比较好的考题,既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我国快速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律教育改革仍需不断进行,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在保证法学教育素质化和精英化的同时,还要保证大众化和职业化,为我国的法制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莹 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德香.论国际先进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改革之借鉴[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2).

教育目标篇9

一、认定目标应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学前重点认定,突出主要目标;学中逐一认定,坚持目标先导;学后对照认定,加深整体认识。一节课的目标系列,通常都有多个目标组成,要想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作用,就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目标。课前只对重点目标进行强化认定,其它目标则在讲课过程中边学、边认定。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必须遵循目标先导的规律,即先认定目标再学习,充分发挥目标的激疑启思功能,在导学达标之后,还可以对照目标再次认定。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目标系列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中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认定小学语文第七册《海滨小城》一课的目标时,对于重点目标——知道海滨小城的景色特点和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的,我在学前重点认定,学文中反复提醒,导学达标之后,又对照认定。而对于其他目标,如“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知道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则采用了学中认定的方式。这样,学生便对本课重点目标有了深刻印象,而其他目标也在学中逐一认定,立即达成。

二、认定目标方式要简易,方法要灵活。认定目标应该以口述为主,以简化认定形式,方便教师操作。与此同时,更要注意引出目标的灵活性,如果堂堂课教师都采用“直展示”,认定目标前总是一句“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课课如此,机械刻板、单调乏味,长期下去,必将消弱学生认定目标的兴趣,影响目标认定的效果。而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展标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认定目标。

具体说来,可采用“情景式”、“设问式”、“温故式”等等。

例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小语第四册)一课时,认定目标时就采用了“情景式”。我抓住了少年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在课前绘制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画,把3个目标分别放在小蝌蚪找妈妈的三道险关上,每达到一个目标就等于帮小蝌蚪前进了一步,直到最后目标达成,小蝌蚪找到妈妈。这样一来,学生兴致勃勃,学习热情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我采用了“温故式”来认定目标。学文前,我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于狼的课文,让学生谈谈对狼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前提下,我适时地引出本课目标:“狼为什么要摇尾巴?狼的本性会改变吗”?弄懂这些问题,也就达成了本课目标。这样的认定方式,有助于本课目标的达成。

认定目标方式的选择,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掌握。讲读《荷花》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前提,采用了“承启式”的认标方式: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从前见过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让全体学生初步了解荷花的颜色、形状,这就为本课目标的达成垫定了基矗在此前提下,我引出本课目标: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他又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的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始积极探求目标的达成。

三、对于中高年级认定教学目标的三种方法。

(一)提前认定目标。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来看,他们已具备了自己理解教学目标的能力,适合于在始教阶段认定目标。同时,提前认定目标对于“自学辅导课”也很合适。如在《粜米》一课中的几个目标分别是: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背诵课文前三自然段;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3.能通过重点词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了解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些教学目标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课的教学目标最好提前认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带着这个任务去学习这篇课文,收到最佳效果。

(二)课后出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起始知识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比较陌生,若提前出示教学目标,目标中涉及到某些概念、术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所以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以目标为导向,先逐层讲授,然后再结合课堂小结,滞后出示目标,这样效果会更好。如讲《种子的力》一课时,其中一个目标是“理清文章脉络,看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并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在小学课本中,议论文出现的很少,对议论文的结构就更不了解了。因此,在讲课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看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把道理讲清的,进而渗透关于论文的定义及议论文的结构等写作知识,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育目标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目标;变迁;现代化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是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当时中国的精英们为了摆脱民族危难,求强求富,从西方引进机器工业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的职业教育(当时称实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在中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进程中,职业教育目标的侧重点不断改变,走过了一个从“求强”、“求富”的社会本位目标到注重“个人生计”、“个性发展”的个人目标,之后又不断循环往复的变迁过程。这个过程既反映了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水平。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的变迁

对教育目标的考察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教育章程和法令中的正式表述;二是教育思潮中教育专家和权威人士的主流思想;三是办学实践。教育章程和法规中关于教育目标的正式表述最具权威性,特别是当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力愈强其表现愈明显,它代表了政府的办学主张,往往是对教育目标的思考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教育章程中教育目标的表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往往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宗旨和目标已发生转移,而正式表述中却反映不出来。教育思潮是一种流行性的教育思想,个别人的教育思想能发展成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教育思潮,必是倡导者深孚众望,追随者众多,才能形成一时之潮流。教育思潮中关于教育目标的理念必然会反映在办学实践中。从办学实践中窥察教育目标应该说是可信程度最高的,也符合实践检验原则。但从纷繁的办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一定时期的教育宗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免会以偏概全。因此只有把三个角度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教育目标。 随着殖民统治者对中国的侵略日甚一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当时的一些先进人物认识到,要反抗侵略不仅要“练兵将、制船炮”,增强军事实力,还必须大力发展国内农工商业以增强经济实力,“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商战之本在学战”成为当时包括洋务派和维新派在内的各种政治力量的共识。洋务派代表张之洞提出“窃维富国之道不外农工商之事”,而“国事之强由于人”(张之洞《设立农务工艺学堂暨劝工劝商会折》)的主张。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他的《物质救国论》一书中指出:中国的问题在于“病弱”,“而就急的方药非有他也,在不讲物质之学也”。明确提出广设实业学堂以兴农工商各业,富国裕民实现实业救国、实业教育救国的愿望。在对实业教育的这种认识下,借鉴国外的教育制度,一批农工商实业学校纷纷建立起来,如杭州蚕学馆、端平化学学堂、广东商务学堂等。从这一时期实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实践可以看出,人们对实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已从单纯地为抗拒外来因素而“求强”发展为更具根本性的为“求富”培养实学人才。

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行是实业教育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前一阶段西学东渐思潮在教育领域内的反映,它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已从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演进。《学务纲要》在其全国学堂总要中阐明“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这是中国新教育史第一次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教育目标。《奏定实业学堂通则》中则指出“实业学堂所以振兴农工商各项事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这是对这一段时间教育思潮和教育实践的总结。办实业教育以培养实业人才,为富国裕民之本计的教育目标通过学则的形式明确下来。当然实业教育中提出“富国裕民”的口号,其“裕民”并非指希望老百姓都富裕起来,这里“民”实际上指相对于官的士绅,是新兴的民族实业。实业教育是振兴民族实业的工具,是“裕”士绅的工具,而并非为接受实业教育的人谋前途。这一点与后来职业教育思潮中为“个人谋生计”以及“平民教育”的理念是不一样的。 自清末中国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后,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育产生了许多流弊,实业学校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书生气,工学生不学习,农学生不务农。1914年,黄炎培在调查全国教育情况时发现:实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出路问题日益严峻,许多学生毕业后即失业,实业教育被称为“失业教育”。这实际上反映了实业学校的生计问题,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实业教育解决不了人的生计问题,何谈富国裕民?职业教育此时成为人们的选择。俞子夷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能营完全生活之人,间以处理实际之社会问题”(俞子夷《现今学校教育上急应研究之根本问题》)。这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是富国裕民之手段,对个人而言也有重要意义。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开篇即言:“今之策国是者,莫不重教育;策教者,莫不谋普及”,提出普及职业教育的理念。又指出“夫职业教育之目的,一曰为人计,曰以供青年谋生之所及也。一曰又为事计,曰以供社会分业之所需也。”把个人生计提到教育目标的重要位置。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新学制壬戌学制于1922年颁行,把中华职教社的主张通过学制的形式确定下来。新学制关于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七条,全面揭示了职业教育与社会、个人的关系。第一条称“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是把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涉及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发展两个层次;第四条、第五条“注意国民经济力”、“注" 意生活教育”,指出了社会经济与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条“发挥平民教育精神”和第三条“谋个性之发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教育人本主义思想和教育普及化、教育是普遍权利的理念,这是对职业教育认识的重要进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权接管了旧学校,并对其加以改造,职业教育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1952年,《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指示》提出“我们的国家正在积极准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大量地训练和培养中级与初级技术人才尤为当务之急……”“积极整顿与发展中等技术教育以解决国家建设所迫切需要的中级和初级技术干部问题”,这表明新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技术干部。关于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目标,1954年的《中等专业学校章程》作了阐述:“在于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普通教育的文化水平……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中等专业干部。”关于技工学校的教育目标,劳动部颁发的《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提出“为了有计划地培养技工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教育结构上的分化只是人才培养定位有了分化,而直接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教育宗旨并没有分化。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职业教育也难逃厄运,这期间政治以及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干扰尤为严重。文革前期,大量的职业学校被撤销,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更无从谈起。后期为整顿教育,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和国务院科教组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办学中几个问题的意见》提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必须以批林整风为纲,……努力为社会主义各民族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人才”,仍然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

1976年以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逐步走向正轨,职业教育也进入恢复和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个教育目标实际与文革前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宗旨无明显区别,强调为国家服务的社会本位。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重大改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领域的变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就业上的计划分配体制逐渐解体,毕业生需要自谋出路,这给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课题,因此为学生谋生计的内容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更激发了这种势头。另一方面,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相对变得较为宽松,社会在重视普遍发展权的同时,也更加重视个人需要和个性发展的内容。

考察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走过了一条从“求强”“求富”的社会本位目标到注重“个人生计”、“个性发展”的个人目标,之后又不断往复调适的变迁之路。之所以走过这样一个历程,原因在于中国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变迁实际上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现代化进程的后生外发型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从西方的引入必然是先器物(科学技术等教学内容)、后制度、然后观念的过程。教育目标作为观念层面的东西,其引入在教学内容之后,引入之后又要不断与环境进行调适整合。实业教育引入中国之初,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成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而观念文化还是原有的,实业教育成为功利主义的工具。结合中国当时境况,其教育目标必然是为“求强”“求富”而培养实学人才。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职业教育思潮兴盛时期,外国的教育理念已经浸润到中国先进分子的意识之中,职业教育的引入已发展到观念层面,教育目标便增添了“个人生计”“个性发展”的内容,之后这种新的观念不断与中国国情协调适应,形成了中国职业教育本土化的教育目标。中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的变迁之路实际上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二、我国职业教育教育目标变迁的特点

(一)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会或多或少增添个人需要的内容,但社会本位一直是教育目标的主要方面

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国家、社会,忽视个人需要的价值取向,造成职业教育目标的社会取向,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观念使教育目标不时向个人需要、个性发展偏移。另一方面,在中国,国家政治对教育的控制和影响一直比较强烈,但其中也有若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国家主动放松或被动削弱了对教育的控制,使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呈现出一种总的是社会价值取向,但有时也赋予个人需要的内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比较重视个性与生计,这不能不说是与当时政权更迭、政治集权较弱有关。

(二)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超越了发展阶段的教育目标只能成为一种教育理想 (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与社会精英对教育本质的认知程度紧密相关

考察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社会精英们所发挥的影响功不可没,精英们对职业教育的思考和理念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许多职业教育的倡导者、思考者不仅停留在理论的倡导和阐述上,更是亲身实践,创立了不少职业学校,去实践教育目标。清朝后期,李鸿章、张之洞等权柄在握的洋务派重臣,提出求强求富的口号,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袖呼吁求物质之学以解中国之病弱,那个时期的教育目标也基本上在这些精英的主张范围之内。20世纪20年代末,黄炎培等不遗余力地倡导职业教育要“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给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增添了新内容。以后精英们发起的平民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等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了一百多年,其教育目标取向走过了一个在社会与个人间选择的过程,其内容也多次发生变化。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处于一个新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定位在哪里,历史会引起人们有益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887.

[2]李东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