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教学十篇

时间:2023-04-09 14:03:13

操作教学

操作教学篇1

一、慎选操作材料,排除干扰

动手操作是一种探究知识的手段,是多种感官参与认识过程的学习方式,包括用眼观察、张口叙述、动脑思维等外在与内在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往往作材料奇特的形状、多姿的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始终对操作对象保持有目的、定向的的注意,不能准确地抓住重点做深入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学生往往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慎重选用操作材料,弱化操作材料本身的色彩、形状对学生的吸引力,尽量选择间接地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排除无关属性的干扰,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选择操作材料的一条重要标准是要看该操作材料是否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直观操作材料就是无益的,甚至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妨碍他们的思维进程。由此可见,操作材料的选择要同时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并不是越直观越好。

二、适度指导,提高动手操作效益

学生的年级越低,越需要教师的指导。小学生的知觉选择性发展不健全,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有一批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作材料奇特的形状、多姿的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持久保持对操作对象定向的、有目的注意。特别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学生往往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的内容,一是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对于操作过程中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操作材料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分析综合,从而起到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三、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在操作活动中实现自主的发展,做深层的探究者,就必须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操作活动中。只有学生认为操作活动不是在教师的命令下展开的,也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义务,而是一种自身需求引发下的自觉行为,这样的操作才是有效的。

操作材料是为了加强直观印象,让学生体验探究知识面而设的,但是教师可能因为教学时间的关系,常常使得动手操作流于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动手操作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使用操作材料辅助解决问题的热情。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操作活动带来的成功感,使学生体会运用操作材料带来的价值,感悟操作活动对解决问题的作用。学生只有清楚地了解操作活动的作用,才能对操作材料的热情保持长久,操作活动才能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放手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要想促使小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就要把他们都当做一个小小的研究者,相关探究材料由教师提供,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感知、理解、抽象和概括知识,只有如此,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观察、操作和合作等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时空条件,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和“创造”知识,并在发现的过程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利用动手操作可以给小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时空,由于学生自己动手参与了探究,经历了前人发现知识的简缩的思维过程,因此他们不但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而且学会了如何学习,同时其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操作教学篇2

关键词:操作系统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84-02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和控制程序执行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直接扩充裸机,为程序执行、用户的使用提供良好的平台。《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涉及较多硬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课程。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点是概念多、较抽象和涉及面广,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又往往难于理解。学好操作系统课程对于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以及掌握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就操作系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展开讨论。

一、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很多高校在制定操作系统教学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没有做充分的调研工作,一味照搬别的高校的教学计划,造成操作系统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以致产生教学效果差等严重后果[1]。

2.教学内容侧重理论,实践环节薄弱。操作系统课程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现一个具体操作系统实例。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就要掌握汇编语言、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基础,而且还需要学生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该实验上。这样的要求学生不易做到。因此现有的教学过程往往重点偏向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环节不是很注重[2]。

3.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匮乏。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形成一种“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思考比较少,只是被动的接受。很多教师的电子教案也只是单纯地播放理论知识课件,教学内容不能做到与实践联系紧密,使得学生感觉到课程枯燥难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复杂计算问题求解过程或复杂逻辑推导过程,只是僵硬地采用电子教案讲解,并没有结合实例[3]。至于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得就更少。课上缺乏互动,课后缺乏实践。

二、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规范学习要求

为加快各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步伐,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课题项目。该课题项目共设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等八个核心课程研究组。其中操作系统课程研究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高校的实际,为应用型、工程型和科学型三种类型人才的培养确定了该课程的课程培养目标,规范这三类人才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学习要求,同时在实验环节,对不同层次人才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技能要求[1]。依据该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适合我校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养目标,同时规范了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了解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的关系,了解操作系统与其他软件的关系,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掌握它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为以后程序设计中如何优化使用系统资源、程序并发操作、进程间通信等软件编程和操作系统管理打下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所有其他程序设计和实现的基础。程序员如果能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就能够编写出更好的中间件和应用程序。此外,无论是为新设备编写驱动程序、创建新的微内核服务器,还是提供能够高效处理发展需求的新系统等,都需要理解操作系统原理和技术。操作系统课程本身具有的理论抽象性和鲜明的应用性,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动手实验练习,把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从而加深对现代操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始每一个实验之前,教师首先介绍一下各个实验的知识背景,知识背景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也和实验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避免了理论和实践内容的脱节。完成实验后,要求学生把感受、认识、意见、建议等表达出来,这样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现在实验的基础上,在程序设计方面做出一些要求和指导,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入门向导,在形式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力争把课件做得新颖,可以方便地链接到各种图片及影音文件,并可自由往返以前所讲的章节进行巩固和复习。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对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很有帮助,能够避免以往课件只是单纯的教材内容的复制粘贴,单纯地播放理论知识,使学生感到枯燥难学的现状。

2.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启发式、任务驱动式、讨论式教学成为常态。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授课时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排序,注重对各知识点进行重组和精练。对于课程中的抽象原理,我们利用“至顶向下”、“由外而内”的分析方法,使用案例引导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讲文件系统管理时,结合学生熟悉的Windows XP/7中的文件系统进行讲解;在讲进程同步问题时,我们利用分苹果等实例进行讲解。同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把实例操作进行了屏幕录像,上课时给学生播放,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网站,内容包括教师课件、屏幕录像、视频点播、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作业布置及提交、答疑、题库、通知等,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利用QQ、电子邮件等和教师进行交流,将课程学习延续到了课堂之外,构建了一个良好与快捷的学习平台。并且将国内外操作系统研究的最新成果到网站上,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网站上给学生介绍一些文献读物,让学生自行查找相关文献,使他们时刻与前沿技术保持同步。

4.开展课后教学与讨论。鼓励基础好、有兴趣的同学成立操作系统学习小组,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积极引导学生到企业进行实战演习,不仅为学生学习操作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在科研开发方面的竞争力。

三、结语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高校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应首先从高校本身及学生的特点入手,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特色的教学目标,不应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目标。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改革教学方法,使用一切有益于教学及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为适应新形势下信息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必须大胆创新、敢于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邓红卫,徐雨明,王樱,等.《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65-169.

[2]朱小军.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价值工程,2010,(28):164.

[3]林欣.试谈操作系统教学改革[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24):151-152.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LI Dan,ZHAO Yan-qin,FAN Da-peng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7,China)

操作教学篇3

引言

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越复杂,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就越重要[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为计算机应用人员深入了解和使用计算机提供了必备知识,为设计人员提供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它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主干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和技术、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关系必不可少的综合课程。

1 操作系统现状分析

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长期以来,该课程的内容较为固定,授课方法较为单一。操作系统难学难教,有其课程自身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3,4]。

⑴ 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长期以来,操作系统课程的内容较为固定,授课方法较为单一,课程设置偏向理论,教材上的知识更新很缓慢,与前沿技术结合不紧密,与现实也脱节。

⑵ 应用性不强

操作系统首先谈的是管理方法,其次是实现方法,即算法;这一点不同于程序语言类课程或者数据结构等课程,可以直接当工具来使用,操作系统的应用不如其他课程来的直接;大多数应用型本科生学习目的是掌握实现方法,而对于其管理方法的分析与设计,一是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二是还没有到达综合系统分析和管理的层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次。所以大多数学生的体会是学了难用上,故而兴趣不大。WwW.133229.CoM

⑶ 实践难度大

操作系统作为最底层的软件,内核的编译和调试很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使系统崩溃了,需要重装操作系统,费时费力;尽管目前多采用虚拟机做实验的方式,但涉及环境变化,部分实验与在真实平台下有差别,实验效果打了折扣。

⑷ 课程比较独立,延续性学习不够

学生目前训练较多的是基于某平台上的二次开发,涉及到系统的底层开发很少,这样导致操作系统的后续学习训练不够,与其他课程联系不够,显得比较独立。实际上,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课程的纽带,应该对其他课程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对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本文对操作系统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对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2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2.1 更新教学观念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传统教学方式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被严重束缚。现今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其实也源于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看;教师要求学生做;口头强调“启发式”教育,实际施行的却是“满堂灌”,教学中“费时低效”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效益低下。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增加学生实践机会、自学机会和创新机会,充分发挥其个性和特长,以利于他们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提高。

2.2 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社会对嵌入式软硬件开发人才的需求很迫切,需求量也很大。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有责任培养社会急需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学生也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嵌入式技术,得到规范的指导和训练,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在确定操作系统原理授课内容时,我们跟踪操作系统原理和相关技术的教材,同时注重嵌入式知识的讲授,嵌入式技术是软硬件技术的高度耦合,涉及到的前期课程有:数字电路、电路分析、微机原理与接口、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等。笔者提出在前导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入嵌入式技术的知识和实践训练,做好铺垫,不仅有利于嵌入式人才的培养,构建新学科体系,还能提升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使老课程保持技术进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结合我院“创新性应用型特色名校”的发展目标,我们设计操作系统课内实验项目覆盖了进程控制、进程通信、线程(或者进程)同步和调度,存储器管理、系统调用,文件系统等方面。我系自主开发了基于μcos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教学平台。该系统由主机和目标机构成,目标机运行μcos-ii系统,主机上运行qt应用软件,μcos-ii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递给qt动画程序,qt动画程序将实时显示目标机的运行状态,并附有文字说明来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运行过程。

此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博创杯”嵌入式设计大赛和齐鲁软件大赛等竞赛项目。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丰富教学方法

围绕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采取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形式。课内学习主要教师为中心,讲授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的技术,以及在具体的操作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外辅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我院建立的课程网站,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讨论,教师通过课程网站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我们把操作系统的实验设计分成两部分,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课内实验选择自编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中的几个项目,要求这些实验项在windows环境下,由教师指导,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此训练,使学生初步能用所学的软件设计技术和程序设计语言知识,解决操作系统设计原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进程控制、进程通信、线程(或者进程)同步和调度,存储器管理等,既巩固了所学的操作系统设计原理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作用,通过利用实验过程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也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的理解。我们把μcos内核剖析作为学生课外实验[5,6]。我们的具体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布置一个实验题目,同学能过自学习完成,形成实验报告。然后把各组同学组织在一起讲解自己的实验项目。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2.4 加强教学成效考评

教学考评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这里仅讨论对学生学习成效考评,其考评目标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评价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的项目、内容、方式与标准应据此而定,做到合理、公平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建立相应试题库。根据操作系统课程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理论性、实践性强、技术发展快的特点,我们确定采用了动态的过程考评和静态的课程结业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动态的过程考评包括平时的课内作业、课外学习完成的大作业、课内实验、课外实验;静态的课程结业考评包括课程结业的理论笔试和实验测试两项,其中课外布置的大作业和课外实验采用报告、答辩、演示的方式。

操作教学篇4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作法。

1.在认知的生长处,实施动手操作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如皮亚杰),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的螺璇图,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地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生长时,就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3=12为例:

(1)①9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2)①3根小棒要和几根小棒才能凑满10根小棒?

②另7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③最后的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3)如果老师要你摆出15根小棒,要求一眼就看出多少根,你认为应怎样____摆?有多少种摆法?

(4)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操作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恰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使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2.在智慧的发展处,加强动手操作

美国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包括情感、认知学等)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智慧的发展都有赖于教者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在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准备好足够的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外,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罗杰斯语),从而促进认学生智慧的健康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主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若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以上这些作用,正是学生的智慧发展之源。这种安排,或许超越了教材,但这正如罗杰斯所认为的:"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

3.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

操作教学篇5

【关键词】教师示范;操作技能;用品准备;语言诠释

在电子电工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总是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往往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教学示范效能低下的实际。众所周知,电子电工课程教学通常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文本知识教学和操作技能教学,其中教师操作技能教学规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往往能够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教学示范的引领作用。

一、教师操作示范教学概述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教师操作示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与电子电工专业一贯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初衷相辅相成。诚然,教师操作示范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教师通过操作示范既可以将教材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转换为现实的可见行为,对电子专业课程概念的演绎更加具体,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又解决了学生文本知识学习的抽象性问题,对学生将来参与实践操作做好必要铺垫,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成功的操作示范还是减少学生操作心理负担的重要方法,它对于树立学生实践信心,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准确到位的操作示范对培养电子电工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二、教师操作示范教学要领

电子电工专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正式开始本专业学习之前就已经通过平时所见所闻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由于学科之间的内部联系,学生基于中学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某些器件的工作原理也有一定的感知,综合上述分析,电子电工教学中的某些操作技能即使没有教师的示范,学生对此也未必全然陌生,因此,教师在操作示范之前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在学生面前要确保从容自如可能会底气不足,为了达到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教师要确保操作示范的科学性和观赏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佩服、使学生折腰,这也应该成为教师操作示范所追求的境界和目标。

1.精细设计示范教案,充分准备示范用品

教案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教师操作示范指导性文件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操作示范前必须精心设计教案,包括,明确示范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通过观察掌握操作要领,提高教师示范的实效性;包括,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选用合适的示范方法、明确示范步骤;包括,确定示范的最佳呈现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电子电工操作示范教学中,由于教师课前的预设总体现着一定的理想性,因此,教师对操作示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意外教学情形估计不足,从而造成示范教学效果并不如心愿的情形,为了确保类似情况的发生,教师在正式操作示范之前可以进行预备性操作,真到了在学生面前演绎时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各种问题的产生。事实上,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预案,眼中有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自如示范、从容应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诚然,教师操作示范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娴熟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还包括教师示范带给学生其他方面的好感,诸如,教师在操作示范前对教学用品的准备和安排。我们知道,用品是教师操作示范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是教师操作示范教学之前必须体现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电子材料的准备;电子设备的调试;必备辅助工具的收集;各种直观教具的整理等都是教师操作示范教学之前不可忽视的步骤,同时,教师操作示范之前还必须将所准备的各种用品按照操作要求放置在规定的位置,确保井井有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知用品准备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步骤。

2.明确操作示范方式,辅助必要语言诠释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中,教师操作示范根据执行方式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示范动作。以教师手工操作为主的示范由于烦琐程度相对较小,操作过程简洁,教师喜好程度不言而喻,所以所占权重相对较大,但是,手工操作示范过程往往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学生稍不留神容易丧失对操作要领的掌握,从而降低观察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动作的分解,即,把一连串的动作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的细小环节进行分解示范。第二,以仪表操作为主的示范。以仪表为载体的操作就是依据仪表运行为特征的示范过程,操作者根据仪表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显操作过程的严谨、科学和规范,确保操作教学的示范性。电子电工操作示范教学中,无论是手工为主还是仪表为主的操作都无法保证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语言的诠释,诚然,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精细的学科,教师在进行任何形式的操作示范时,所配以的言语解释要同步而且准确,只有教师进行有效的讲解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理解力,同时教师的讲解可以与教师对学生提问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得到同步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操作示范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可以把教师讲解方式转换成学生提问方式,避免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般而言,教师操作示范结束之后的讲解带有总结的含义,教师要确保讲解的条理性和层次性,确保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巩固操作要领。

操作教学篇6

关键词:科学操作活动;难点;科学精神

科学操作活动是一项严谨的工作,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我们的任务除了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机会、材料,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手来以外,还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前操作”,这教学准备中必不可少的。所谓“前操作”就是在组织教学活动前,由教师自己进行的操作验证活动。教师不能迷信参考材料,想当然地认定科学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只有通过“前操作”,才能更好地调整操作材料和操作条件,控制可能影响幼儿操作结果的一切不确定因素,让幼儿获科正确的经验,防止误导。在设计组织中班科学活动《旋转的纸蜻蜓》的过程中,我们就通过多次的“前操作”,从材料的提供、探索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从而使整个活动不断完善。

一、根据幼儿能力,改良操作材料

很多科学操作活动,一开始看起来都是简单易学、幼儿能够掌握的,但真正实践时,才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操作材料的提供上,有时候,一些细微的改动,就能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前操作”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这些问题,改进操作的材料。

本次活动中的“纸蜻蜓”就是在民间玩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成的,原来的做法是把一张长条形的纸剪开一半后折出翅膀。但是我们在前操作中发现,剪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考虑到中班幼儿的能力,就将制作方法改成了――将长纸条对折,然后折出两个翅膀,再在身体上别上一个回形针。这样的做法,既简单又统一了规格,是中班孩子可以掌握的。而在重叠部分别上回形针,一方面可以将纸的下半部分固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控制纸蜻蜓下落时的朝向,方便幼儿观察。而在探索“翅膀的方向与旋转方向的关系”问题时,教师选择了用已经制作好的、有颜色标记的纸蜻蜓来控制变量,这一设计也是在“前操作”时,通过问题的出现与解决而产生的。

二、排除干扰因素,确定探索内容

科学操作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操作,是不允许出现模棱两可的结果的。但是在普通操作条件下,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干扰幼儿的判断。“前操作”可以让我们事先发现并控制好这些因素,尽可能地减少其对实验的影响,或选择更恰当的探索角度。

“纸蜻蜓”这个玩具虽然材料简单,制作也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可探究点却有很多,如翅膀的大小、对称性、宽度以及自身重量等因素对旋转速度的影响等。一开始,我们都以为探索翅膀的不同状态对旋转速度的影响是最恰当、最直观也最易于方便总结梳理的。但是在“前操作”中,我们发现,对速度进行比较就必然要进行同步对比实验才能完成。这样的实验对成人来说可能比较容易,但对于中班孩子来讲,难度就很高了,因为他们无法在操作中真正做到同步,时间上的些微差异,都有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同。因此,本活动排除了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放弃了让幼儿对速度进行比较,选取了“翅膀的折向”与“旋转的方向”这一具有绝对关系的内容作为探索点,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了解一些粗浅的知识,对纸蜻蜓产生研究的欲望。

三、针对操作难点,选择教学方法

一次科学操作活动的难点有哪些?在哪里?这是只有通过“前操作”才能正确定位的,只有当教师将自己当作孩子一样去实践,才能体验孩子在操作中的实际问题,也才能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

在探索纸蜻蜓翅膀的角度对旋转的影响时,我们采用了让幼儿看流程图制作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有可能会让孩子的操作出现一些问题(如两个翅膀折向同一方向等),而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正好可以帮助幼儿梳理出相关的经验。我们在提供给孩子制作的纸条上画上了一条线,这样做是为了控制变量,确保两个翅膀的大小一致,因为通过“前操作”我们知道,当两个翅膀不一样大小时,其旋转的状态是不同的。

在“前操作”中我们还知道,探索发现翅膀的折向与纸蜻蜓旋转方向的关系问题,是本活动的难点。其难就难在观察对象是快速转动而非静止的,并且难以表述,在此我们需要解决“速度”和“表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先用不同颜色的点来帮助幼儿区分方向,同时也便于他们表达。再通过播放慢进的视频,让现代教育设备发挥其辅助功能,使孩子能清楚明了地看到其旋转情况。而后,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纸蜻蜓的旋转,使他们将观察到的现象与身体的感受结合起来,这样,对于旋转的方向有更感性的认识,印象也更深刻一些。在对比的时候,先让幼儿看模拟两个不同转向纸蜻蜓的同伴旋转的情况,把纸蜻蜓的旋转情况放大、放慢,使幼儿很容易就发现其不同,再看纸蜻蜓的不同,这样,幼儿的关注点就集中了。最后用图示的方法对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概念,难点也就解决了。

操作教学篇7

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把学具操作好,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如何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1)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入手,选取学具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运用学具操作要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着眼,不能为操作而操作。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就必须选择好操作的内容,为此要注意下面几点:①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要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之处强化学具操作活动,把教材中静态知识化为动态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②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能搞堂堂操作,题题操作的形式主义,致使教学时间耗费,学生兴趣低落,学生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③要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如小学数学第一册中“9加几”,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口算方法,就要运用学具,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画一画、拼一拼等操作活动,看到“一凑,二分,三拼”的凑十法的计算过程。

(2)从调动学生思维兴趣考虑,把握学具操作时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中,我觉得应把握住以下三个方面:①进行图式对照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通过复习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提出:能不能把梯形也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那样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教师这时就应引导学生用旋转、平移的方法,采取图式对照,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②改变要求认识变化的基本规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如推导出面积公式后,接着让学生思考:还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口述自己的发现、亲自感觉,感到规律是自己探索出来的,就会体验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就会学而有趣。③在学生感到精神疲倦时进行学具操作。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片,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兴趣来了,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其他折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尝试,又得出了3种折法。这样就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对学习过程、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消除课中学生的精神疲倦。

(3)从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入手,设计学具操作程序。①明确要求,做好操作准备。在进行学具操作时,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以分步定向指导,逐步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②动手操作,充分感知表象。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时,让学生按照使用量角器的要求,分别量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再接着让每个学生用纸片做一个正方形,并沿着对角线折过去,得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将这两个三角形重叠,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小组讨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否都一样?是否都是180°?最后,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拼成一个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再想一想说明了什么?这样把操作与思维,思维与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感知表象。③动口表述,加深对知识及操作的理解。在学生每一次动手操作后,必须让他们说出“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的认识过程,请同学们评议,教师适当点拨纠正,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既能把外部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④动脑思考,形成认知结构。如上所说的教学“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就让学生从正方形的对角线折成的三角形,沿长方形对角线剪成的三角形和一般的三角形等,在不同的三角形的比较中得出任何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的结论。没有这一步,学生的认识不会深化,良好的认知结构也不能形成。

总而言之,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各种学具,让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有生机。

操作教学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操作能力;操作目的;操作方法;操作过程;操作尺度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来获取新知。

一、明确操作目的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目的,教师要求学生操作学具时,同样如此。首先,教师如果带着目的让学生去操作学具,教师在课前准备时,一定会设计好操作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学生操作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考虑好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其次,学生天生好动,如果教师在学生操作前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学生拿到学具后,可能会把学具当作玩具来摆弄,而不会把学具当作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让学生明白操作的意义、明确操作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在操作后,概括出一些数学原理与公式。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我初步打算直接出示:“34+16=?”,然后让学生通过“小棒摆一摆”的方式寻找加法计算的方法。但是考虑到这节课的难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直接把这个困难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操作小棒解答,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挺困难的。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我决定在上新课前,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先复习一遍,然后按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操作顺序让学生操作,要求学生捆与捆对齐,根与根对齐,然后再继续加,并问学生4根小棒加6根小棒是多少,10根小棒是几捆,这样一共是几捆了,最后再让学生列式计算。

让学生带着教师的要求去操作,手脑并用,而且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使学生明确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己领悟的。

二、掌握操作方法

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要加强操作方法的指导,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给学生提供教学用具,他们不会操作,需要教师在旁边引导。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中,我让学生操作小棒和计数器,解决“43+31=?”。我事先提出要求,引导学生操作小棒时:“摆小棒时,捆与捆对齐摆在左边;根与根对齐,摆在右边;相加时,捆和捆一起放,根和根一起放。”引导学生拨计数器时:“先拨一个43,然后在43上面再拨一个31。”如果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在操作小棒时,有些学生就会把几捆和几根放在一起;在拨计数器时,可能直接就拨一个74,而这个过程就无法体现出来,就会造成无效的操作,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在操作时,需要合理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操作活动,把教学目标融于具体的操作之中,通过加强对学生操作方法、操作过程的指导,使得操作更科学。

三、口述操作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为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操作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例如:教学“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后,我让学生简单地说说,如何在钉子板上围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刚开始,我让一位在班级里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表述了他的操作过程:“先在钉子板上找三个点,然后把皮筋套在这三个点上。”接着我又找了我们班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说了如何围成平行四边形:“先横着取几个点,在这几个点的下面(不是正下方)取同样几个点,接着用皮筋把这几个点都套起来。”这里让学生完整表达出操作过程的目的是为之后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做铺垫。

让学生去说出操作过程,不仅有利于强化操作思维,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领入正轨。

四、把握操作尺度

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组织实践操作,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中。教师组织教学操作时,操作得当,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或寻找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如果漫无目的地操作,搞形式主义,也就失去了操作的意义,当然也无法达到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许多内容需要学生的操作才能很好地感知这些图形。比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分别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画图形,“画”出要认识的图形,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考能力。

在这里,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通过自主的操作认识平面图形,而不是单纯地摆、画、剪、拼,那些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的操作,是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操作教学篇9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策略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经久不忘。例如在低年级运用教具学习“凑十法”,通过摆小棒等操作,学生容易领会新知识,学起来也饶有兴趣。再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采用投影演示“割拼”过程,化静为动,一目了然,而通过学具的剪拼,不但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自摆弄得出的结果,印象深刻,记得牢。很显然,在教学中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动手操作能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促进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在大脑中就无法形成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主要是运用“凑十法”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序实物演示,再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进行“凑十”,然后让学生想操作过程。

案例一:9加2的进位加法,教学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

第二步提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

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1=11)。

案例二: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计算时,操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学具表面展开图。通过观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知:“①六个面分为三组,相对的面完全一样。②各个面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长方体三条棱(长、宽、高)的关系。③试计算长方体某一个面的面积。”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学具,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每一次都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理解到“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的一般计算方法,这样从长方体的面与棱的关系的观察思考中理解到“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宽、高)两两相乘的积的和的2倍就得到它的表面积”的道理。

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做到有条有理。

三、动手操作,体验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感知中,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探究过程,能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这一内容时,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拿教具在讲台上演示,然后一步一步地讲解计算方法,而是转变教学方式,改教师之“教”为“导”,变教师之“教具”为学生之“学具”,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分、一角、一元的三种硬币,并分别量出它们的直径,引导学生把圆形硬币放在刻度尺上各滚动一周,观察记录周长是多少,启发学生思考:这三种硬币的周长分别是它们直径的多少倍?由于学生亲自操作,感触很深,都有“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出圆周率约是“3.14”这个对应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之,而在相机诱导,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体现了“再发现”的过程,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掌握了可贵的“发现”的方法。

四、动手操作,探索创新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的法子来自学的法子,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标准》的总体目标指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从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让学生尽情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使有效教学得到升华,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操作教学篇10

1 在动手操作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操作学具,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许多学生摆事实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抓住重点做深入的观察,不像教师演示时的观察那样,受教师语言的引导或不由自主地被教师有意识地突现演示的重点所吸引,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还有的同学根本不会观察。鉴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教师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

例如,教学“圆面积”时,第一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将圆拼割后组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第二环节的重点就是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目:(1)拼割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么关系?(3)根据长方形面?e=长×宽,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样求?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了边操作边观察的分析方法,通过小组的讨论,探索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对于这种操作过程的指导,引导着学生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2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创新

操作活动是一个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活动,是对客观事物形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容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在形式,在操作过程中,使手变成聪明的工具,再加上儿童本身具有好动的特点,所以操作是小学创新的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新知在操作中掌握,技能在操作中熟练,方法在操作中创生,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想办法找出长方形的特征。课堂教学中有的同学通过测量发现一组对边相等,有的通过对折发现一组对边也相等;有的通过一边与另一边比的方法发现这个特点,还有的用剪下来比的方法……来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一特征。这里,学生在操作中找到了发挥自己才智的机会,也体验到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这一结论可以有不同方法,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3 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以动促思,是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