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08:27:29

操作技术论文

操作技术论文篇1

1.1一般资料选取护理专业接受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教学课的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课前准备实验课前准备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布置临床模拟护理工作任务,护理专业学生在无菌操作技术理论课中已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将其已掌握的“戴无菌手套”、“无菌溶液取用方法”、“无菌持物钳使用”、“无菌容器使用”、“无菌包使用”、“无菌盘铺法”等操作技能融入到临床模拟护理工作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主制定实施方案;二是进行视频学习,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无菌操作,直接让其独立完成临床模拟护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视频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为其完成无菌操作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三是教师集中答疑,对学生临床模拟护理工作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集中答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2实际操作实验具体操作分为三个环节:一是确定临床模拟护理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护理专业学生思考、分析及讨论,以组为单位上交具体操作方案,由实验带教教师进行总结,并评点出最佳操作方案,进行临床模拟护理操作;二是临床模拟操作过程,将已掌握的基本操作融入到已选定的最佳操作方案中,进行临床模拟护理操作,如学生在吸痰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夹取无菌治疗巾,铺无菌盘,每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预防感染;三是教师点评,实验结束后,先由各组学生相互纠错,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并为学生提供示范性操作步骤,指导学生课后练习,最后书写实验报告,重点阐述无菌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无菌操作意识。

1.3评价指标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教学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实验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对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教学课开展前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差错率进行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满意度。采取10制评定方式将学生对无菌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整体评定,8~10分为优,5~7分为良,1~4分为差。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11.0软件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操作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操作系统;课堂教学;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灵魂,是最为基础的软件系统,构造极为复杂。“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剖析、设计和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学作风与综合素质等。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好这门专业课程。

由于操作系统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紧密,涉及学科抽象、理论、设计3个形态,与理论模型、算法设计、软件系统、工程实现、程序设计、领域应用等密切相关,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掌握,设计技巧高、实现机制精妙、代码量庞大,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内容广泛且与多个方向交叉等特征,因此“操作系统”教学有相当难度。

多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操作系统”课程建设,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新趋势、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大纲、理论教材、实验教材、电子教案、教学方法、实验环节,革新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手段,改进考核评分办法、探索加强能力培养的途径,组建和培养教学师资梯队,开发数字化网络支撑平台,多方位、立体化推进“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本文以作者编著出版的理论课教材《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为背景,结合教材的总体规划与建设,围绕“操作系统”讲什么?怎么讲?介绍多年来在“操作系统”课堂教学上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2操作系统理论教材的规划与建设

2.1教材建设历史

南京大学是国内最先开展操作系统研究与教学的单位之一,我校自1973年为计算机专业本课生开设“操作系统”课程开始,到2009年为止,30多年间,共出版操作系统教材7本。1980年出版《操作系统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1987年出版《分布式操作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年出版《操作系统教程》(高教出版社)获1992年部级优秀教材奖,1995年出版《操作系统教程(第2版)》获1997年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奖,2003年出版《操作系统教程(第3版)》获2004年江苏省优秀课程群奖,2008年出版《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被评为2008年教育部精品教材。

2.2 《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教材建设思路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领域最活跃的分支之一,尽管其基础理论与技术已基本成熟,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操作系统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操作系统”课程一方面要适应这种发展的趋势,即时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必须抓住操作系统最基本的原理和技术,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以下简称“第4版”)以“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为教材编著指导思想,从理论、抽象、设计3个形态的高度来组织教学内容,将整个教材划分成十个知识单元:(1)概念与原理;(2)进程和线程;(3)同步、通信和死锁;(4)处理器管理和调度;(5)存储管理与虚拟存储器;(6)设备管理;(7)文件管理与虚拟文件系统;(8)安全与保护;(9)结构与设计、典型操作系统实例;(10)网络与分布式操作系统。教材安排布局和内容组织紧密围绕十个知识单元,有系统、有层次、有广度、有深度地展开全书内容。

第4版教材总体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着重考虑了以下几点:

(1) 既要涵盖传统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融合现代操作系统的最新技术发展和应用。

(2)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相关概念或原理内容,精选现代操作系统实例作剖析与对比,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牢固掌握设计与实现的技术和方法。

(3) 强调四讲:讲概念、讲原理,讲方法、讲编程。

以并发进程知识点为例,表1为进程通信知识点及层次安排,给出了自底向上构筑操作系统中“并发问题”解决方案的知识框架。从程序并发执行出现的与时间有关的错误问题出发,逐层深入、逐步展开与阐述,讲解并发程序设计从低级通信原语到高级通信原语,从面向指令的低级程序设计到面向语言的高级程序设计转化的过程,体现了操作系统并发性解决方案自底向上的构筑过程和不同层次。在每个层次上,不但讲概念和原理,也讲具体方法和用来求解经典同步问题的编程(伪代码)例子,使学生容易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既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原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归纳综合、总结提高,从对概念和技术的散碎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系统的、理论的高度。资源管理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目前所见国内外教科书都会讨论这些内容,但鲜有系统地论述的。第4版教材作了尝试与探索,归纳综合资源管理有关知识点,进行系统深化和总结提高。首先,给出资源管理的三种技术:复用技术、虚化技术和抽象技术,阐述每种技术的定义、用途和用法。其次,讨论操作系统中三种最基础抽象:进程抽象、虚存抽象和文件抽象,于是可面向进程而不是处理器、面向虚存而不是实存、面向文件而不是磁盘,也就是不直接面向硬部件进行处理,这样一来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工作就会变得简单与有效。至此,就能从理论高度掌握资源管理技术,为教好学好操作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5) 注重基础知识,加强技能训练。确保基础理论和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只有掌握理论和知识,才能为创新能力培养打好基础,这一点在第4版教材编写中予以关注。全书编写200多道应用题,作为实践和技能训练的内容之一。通过让学生多做各种类型应用题达到强化技能训练的目的,也是加强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6) 注意与实验课教材的衔接。充分体现操作系统理工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课堂教学以传授理论和知识为主,实验教学以操作和实验为主,理论可在实验中得到检验并指导实践,实验有利于对理论的理解并促进理论的发展。另外编写配套实验教材《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两本教材相辅相成完成“操作系统”教学任务。

3 “操作系统”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操作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神经外科 微创手术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06-01

神经外科教学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强调术中知识而忽略临床实践操作则难以培养合格的临床外科医生。神经外科病情复杂,手术操作难度较大[1]。近年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显微镜及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给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带来新的挑战[2]。尽管近年我国神经外科技术取得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神经外科人才仍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神经外科临床医生尤为重要[3]。为了提高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的教学质量,本医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对神经外科专业学生在传统教学的技术上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选取2009级神经外科1班医学生4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神经外科2009级2班学生42例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学习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师按照大纲内容进行讲课,并解答学生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并让学员完成临床技能考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外科教学本身比较抽象,因此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教学图文并茂,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活跃课题学习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此外,通过临床病例、图片信息、病例录像使得临床教学更加具体及丰富。(2)利用实验动物进行显微外科操作:显微血管吻合技术是临床外科医生基本技能,通过加强显微血管吻合操作,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无创显微技术的技巧及理论知识。显微血管吻合手术不仅可由于复杂的头颅外科手术中,而且可由于缺血性脑病血运重建中,因此,通过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操作技能对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3)加强学生仪器设备的应用能力:神经外科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因此,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对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教学过程中,各医学院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合理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并提高学生对先进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4)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外科手术尤其是操作过程复杂的外科手术,非常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从手术准备、基本器械的应用、无菌操作、手术入路、止血等过程均需要外科医生与临床护士密切配合,因此应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有意地锻炼学生团队协调能力。(5)严格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制度才能保证学员充分掌握外科手术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重要方法。因此,考试前应对神经外科学生制定相关考核表,并对主考老师加强培训,做到严格考核。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期末知识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分数、论文撰写能力、团队合作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神经外科是一门内容广泛、专业性强的学科,其涉及内部包括神经生理、神经解剖、神经病理等纵多学科[4]。科目概念抽象,理解较困难,而部分医学学生由于神经外科学习时间较短,因此对内容的掌握度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详细,影响学生医学技能的培训,因此,培养复合性的神经外科学生是神经外科临床带教老师主要任务和责任。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提高神经外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外科操作技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期末知识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分数、论文撰写能力、团队合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从而表明对神经微创手术外科医学生应用新型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恒柱,严正村,王晓东,等.神经内镜鞘外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7):996.

[2] 赵继宗.微创神经外科与转化医学[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4):456.

操作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211.0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428-02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这些技术在减轻患者病痛、促进康复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护理事业发发展纲要(2005-2010)明确提出了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颁布了《中医护理工作指南》。2011年5月19-31日,笔者有幸参与省内组织的医院管理年护理组检查。按照检查标准要求对八项中医技术操作项目:拔火罐、艾灸、穴位按摩、中药熏洗、中药贴敷、刮痧、耳穴埋豆等。对省内十家中医院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各级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具体情况,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共调查10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6家。调查对象中护理部主任10名、护士长45名,护士63名;查阅病历170份。

1.2 方法:

每家医院抽查六个科室,其色专科1-2个,普通科室2-3个。每科查5份病历(护理记录、医嘱),查工作量记录薄,对在岗护士现场理论提问、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了解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落实情况。

2 结果

中医护理技术拔火罐、艾灸、穴位按摩、中药熏洗、中药贴敷、刮痧、耳穴埋豆等。在三级医院特色专科应用已成常规,普通科室部分应用,护士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操作熟练。二级医院开展的项目较少,仅局限于拔火罐、穴位按摩、艾灸,中医特色专科部分应用,普通科室偶尔应用。护士掌握中医理论较少、操作不熟练。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总体开展情况不够普及。

3 原因及对策

3.1 护理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一书要求操作前要核对医嘱。《护士条例》也规定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的规范的规定。在调查的170份病例中,无医嘱的98份,占58%。医生不开医嘱,护士就无法开展这些操作技术。因此医院出台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激励机制,提高其绩效考核的比例,科室内加强医护沟通,医生主动下达有关的遗嘱。共同为病人进行中医知识宣教,医护配合首先在中医特色病症,重点中医专科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突出中医特色。如在妇科开展中药保留灌肠,骨伤科中药熏洗、贴药法,康复科针灸、拔火罐、穴位按摩、穴位注射,肛肠科采用中药熏洗,儿科中药穴位贴敷、捏脊,从而形成一整套的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常规。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辩证施护措施落到实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提高病人的疗效。

3.2 护士编制不足制约了护理技术的普遍应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保健意识的增强,新农合、医保的普及,住院病人和重症病人的增多,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的增加,医院的改建和扩建,并且在职护士中,绝大部分是年轻女性,面临怀孕、产假、哺乳等。尽管大部分医院聘用的护士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护理人力资源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政府对医院建设投入不足,多数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基本靠自收自支,也是限制护士按岗位、工作量编制的重要原因。同时开展的部分护理操作技术项目,如穴位按摩、拔火罐、艾灸、刮痧等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作时需要护士一直在床边观察,因在岗护士人数少,大量的护理工作如静脉输液、护理文书的书写、发药等占去了护士的大部分时间,护士没有时间去从事这些操作。因此护理部应积极申请医院按护理岗位的任务、实际工作量、所需业务技术水平等,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配置、按需设岗,分层使用;院内建立配液中心,节约人力资源,把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为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提供足够的时间,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中医护理的内涵。

3.3护士没有掌握此技术。中医医院在职医护人员中,大部分护士从西医院校毕业,中医院校毕业的仅占总人数的比例5-12%,仅有小部分护士有过系统的学习中医理论和技能的经历,护理本身中医基础理论底子薄,在工作中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依据,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医嘱少、实践机会少也直接影响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因此,培养一批中医护理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用医院现有的骨干对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分批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强化集中培,或让护士到针灸科、康复科等轮转,或定期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或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运用纳入综合护理质量考评之中,最终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中医护理骨干,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和开展,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晓蓉,我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现代护理,2002 ,8(5)

[2] 王俊杰,杨郁文,汪丽娟,中医护理操作临床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2009,44(11)

操作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护生;入科前;操作;参与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4-02

临床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护生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性人才,临床基本技能是每个护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实践能力[1]。为了使护生尽快掌握各项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能够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提高实践技巧,我院进行了技术操作教学培训改革,摸索出了适用于护理实习学生的培训方法,通过护理部统一集中培训,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提高了培训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07级和2008级在我院实习的同一院校的护生分为两组,2007级为对照组(66名),2008级为实验组(68名)。男10名,女124名,平均年龄17+1.15岁。两组学生年龄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平均成绩经t检验、基础文化差别、性别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

1.2 方法

1.2.1 制订培训计划 列出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内容,合理分配时间,包括:六步洗手法,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铺床法,口腔护理,鼻饲,静脉输液,穿脱隔离衣,注射法,静脉采血,导尿,灌肠,2010版心肺复苏术。

1.2.2 带教老师的要求 选择品学兼优,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强,乐于奉献,业务水平较高和护理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好的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教师,各位教师分别承担2~3项护理技术操作内容。

1.2.3 培训方法 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种教学方法的授课教师、考核标准、评价形式相同,授课方法不同。提前把操作培训项目表分发给实,由组长通知组员做好预习工作。

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方法,突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技能训练室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每完成一项后,由每位护生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容易出错的步骤,教师补充,而后讲授考核程序和模式后,再抽取一名学生按照技术操作考核标准从评估到评价完整演示一遍,使学生掌握整个操作流程,提出问题,最后护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每堂课程结束后教师简明回顾重点内容,有指导性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有所发现。在评价护生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正确引导,对个别出现的问题,引导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层次。

对照组由教师按照技术操作考核标准从评估到评价完整演示一遍,并讲授考核程序和模式。演示后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1.2.4 评价工具

1.2.4.1 考核分数:均数±标准差。

1.2.4.2 带教老师对学生操作技术满意度评价量表:自行设计量表,该量表经过三位专家进行内容审核后使用。共6个维度,分别是仪表、操作前准备(包括评估)、操作过程、操作后(包括用物处理、记录等内容)、理论提问、整个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每项分为三级评分,即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赋值3、2、1分,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2.5 资料收集方法

1.2.5.1 带教老师:学生入科4周后,第5周现场发放“带教老师对护生操作技术满意度评价量表”,回顾其入科后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实操情况,讲明每项内容及填表方法。当场填写,当时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34份,回收134份,回收率为100%。

1.2.5.2 护生:集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由授课教师按照《北京市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行版)进行考核。

1.2.6 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考核成绩用均数±标准差;满意度评价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两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见表1,带教老师对学生操作技术满意度评价见表2

实验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90.29+6.27;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84.70+7.85。经统计学检验,2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传统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方法,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听,教学关系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做、你看,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2],并且讲课时间稍长注意力难以集中,超过30分钟后,注意力下降。一般在教师讲授开始10-15分钟后,学生注意力会很快下降[3]。此种培训方法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教师认为哪里是操作中的难点便会重点讲解,容易忽视学生所真正需要的环节。教师演示完成后护生自己练习,缺少紧张感、压力感和主动性,存在练好练坏一个样的心理,护生的护理技能得不到锻炼与提高。

3.2 参与式教学是近几年国内外所倡导的一种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教学方式[4]。在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培训中,对护生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教学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3 参与式教学法在对护生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具有以下优点:

3.3.1 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表现性。护生对演示的同学提出问题,给其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并引导积极参与到培训中。

3.3.2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难点,从而重点指导。

3.3.3 减轻了传统教学的倦怠感。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学生每演示完一项操作后,有护生和教师的点评互动,使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既减轻了护生的倦怠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3.4 有利于护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拓宽知识面。护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

3.3.5 减轻授课教师连续讲课时出现的发声困难和声音嘶哑等不适感。教师与护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有间断讲话的时间,得到短暂的休息,减轻不适感,受到教师的欢迎。

总之,我院在对护生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步骤和方法,调动了护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表现性,提高了培训效果和自信心,使教师和患者满意,值得在临床培训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海萍,张敏.护理操作技能集中训练的教学实践.家庭护士,2006(19):49-50.

[2] 陈安宁.对“参与式”教学的一点思考[J].滁州师专学报,2003,5(2):85-86.

操作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合作学习;普通高校;体操教学;应用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查阅中文文献资料,包括科技期刊、学报、重要论文报告会的论文,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和传统技能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与探讨。

1.2.2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目的,对教学实验所测试的前后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检验。

1.2.3专家访谈法

对本文研究教学实验的设计和教学测试内容的确定、确保实验方法的有效性,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其可行性咨询了相关专家学者。

1.2.4教学实验法

实验目的和任务:检验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关系和学习兴趣、学生体操动作技术水平、能力的影响是否比传统技能教学更显著。

实验对象:随机抽取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两个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人数各为20人,实验对象均为男生,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身体形态,专项运动素质和体操基本技能的差异性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内容:河南科技大学2008年颁布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内容,实验组和对照组体操教学内容基本相同。

实验时间: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共计72学时。

实验的测试指标:(l)教学实验前测的指标包括:学生的基本身体形态、学生关系和学习兴趣、靠墙倒立、巧秒仰卧击足、双杠臂屈伸、引体向上、体操基本技术评定。(2)后测的指标包括:学生关系和学习兴趣、学生的身体素质、体操基本技术的测试成绩、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动机水平。

实验设计:采用两组前后测实验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程序为:示范-动作分解教学-领做-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学生练习。实验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依据“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结合体育学院学生特点,设计了体操普修课的新的教学流程,见图1:

2研究结果与讨论

2.1实验前测结果分析

实验前学生关系和学习兴趣测试结果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学生关系和学习兴趣水平P均大于0.05,无显著差异;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测试成绩实,经t检验P>0.05,两组的基本技术原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本试验做到了齐同比较,保证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2.2实验后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合作学习”应用于体操普修课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表1实验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测试成绩(N=20人)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教学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体操身体素质水平(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 (下转第51页)

(上接第48页) 说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体操身体素质影响不大。分析其原因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着眼于把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视为其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课堂中教学小组的团队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学生掌握体操动作技术和学生自身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保护帮助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的提高。

2.2.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体操普修课中对学生关系和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表2实验后学生关系和学习兴趣测试结果比较(N=20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关系、学习兴趣存在显著性差异,P

2.2.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体操普修课中对体操基本技术的影响

由表3可知在技巧、双杠、单杠和跳跃单项技术上其p均小于0.05,说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体操技术的掌握。“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

3结论

“合作学习”符合现代体操运动的内在要求和技能学习规律,它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学生关系和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体操动作技术水平、和学生自身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对竞技项目的“教材化”,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要求,能更深层次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操作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 外科;无菌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23-01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注重实践效果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教育。那么,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多的收获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总结了“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1 教材与学情分析

1.1 教材内容

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梁力健主编的第6版《外科学》,面向的学生是三年大专临床班的学生。

1.2 学情分析

本阶段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都较高中阶段有所提高,但同时学习上易存在畏难情绪,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上课注意力易分散。但同时,学生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

2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2.1 知识目标

了解手术室的无菌管理;熟悉消毒和灭菌的常见方法及其应用范围;掌握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患者手术区的准备和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2.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无菌观念,在各种临床操作中注意无菌原则,尤其是病人和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和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并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3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对一个医师来说,无菌术不仅仅是一个基本技术问题,还是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让学生们从学习之初就养成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为亲人的良好医德。同时确定本次课的重点为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患者手术区的准备和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3 课程安排共5学时(理论2学时,技能操作练习3学时)

无菌术概论 5min

无菌术的方法及其应用 20min

手术人员和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 70min

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5min

技能操作和角色扮演 150min

4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讲述新课——实例分析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教师示教、观察模拟技能操作、角色扮演加深印象

用外科手术室和感染病人的图片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人为什么会感染?怎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感染?”

导入新课:什么是无菌术,无菌术的方法和应用,兼用图片说明;然后用一系列的图片和问题为导向,依次讲述医生和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做的各种无菌准备,强调手术过程中应遵守的无菌原则;依据需要适时播放短时的操作视频,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不断转换,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并强调病人手术区域的消毒铺单、外科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为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的技能操作内容,从学习之初就让学生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最后,用一个需做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为例,讨论围绕病人手术,从时间顺序上,各个操作进行的先后过程,为学生设置一个真实的手术过程。

总结,本次理论课既是一节理论课,同时也是无菌术技能操作课的理论准备,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为在仿真模拟手术室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做准备。

第二次课程为技能操作课,学生分小组练习,20人/组,通过教师示教正确的操作方法,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地方,然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印象,以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为例:学生分别扮演术者、第一助手、第二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等,进一步了解每位参加手术人员的职责,强化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同时,更进一步拓展出这样一个概念,外科不仅仅需要优秀的个人,更需要优秀的团队,每一位参加人员必须各司其职、协调一致,以病人为中心,团结协作,才能顺利的完成手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原本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极大的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并以临床助理医师技能考核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

外科强调实践和总结,但单靠重复的练习是不够的,也应强调思考和总结,实训课后要求学生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是学生对实训操作效果的总结与回报,通过写实训报告可以促进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撰写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5 归纳总结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通过“提问题,想办法,归纳总结,实例分析,教师示教,观察模仿,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角色扮演”的方式,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繁琐的内容简易化,重点难点突出,让学生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掌握扎实的操作技能,并有充分发挥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形象思维强,动手兴趣浓,活动意识强的特点,解决了文化基础薄,理论学习兴趣淡,抽象思维弱的不足,达到了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操作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低年资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05-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对护士护理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操作技能是每位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为了规范我院低年资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护理部对全院289名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和考核,使她们熟练掌握常见的护理操作技能,养成规范操作习惯,取得一定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培训对象:全院各岗位新入伍2年的低年资护士。

1.2 培训项目:静脉输液、口腔护理、皮内注射、皮下注射、为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鼻饲技术、导尿技术、心肺复苏

1.3 考核地点:护理示教室及各临床科室

1.4 考核方法

1.4.1 操作评分规则参考2012年版《福建省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手册护士分册―操作篇》由医院制定统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4.2 培训考核组由护理教研室4位老师组成

1.4.3 要求培训老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演练及培训指导能力,考核小组要本着严肃认真,客观公正的原则,参照考核评分标准真实评分。

1.4.4 护士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记分,个人考核成绩记入当季科室质控成绩中,并与个人绩效挂钩

2 找出问题所在,开展因人施教

2.1 培训考核目标不明确 有的护士存在一种心理,认为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是在“作秀”,学的与平时的临床操作脱节,学了也不能用,还白白浪费时间,故对培训考核产生厌恶情绪,应付了事,死记硬背操作流程,对操作项目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2 基础理论不扎实,观察及应变能力欠缺 低年资护士普遍存在书本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容易,而对操作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还不到位,对突然出现的状况缺乏应对经验和能力,往往表现出惊慌,大脑一片空白,结果自己乱了阵,致使后面的步骤越做越乱,甚至无法进行。如在评估青霉素皮试结果时,护士往往记住皮试阴性结果的判断,若在这时模拟病人回答“我感觉有点头晕”,部分护士缺乏反应灵敏度和应急能力,对病人的提示无法应答,即出现慌乱,不知所措,影响后面操作的进行。

2.3 理论与实践脱节,操作缺乏真实感 临床护士的规范操作多在示教室内学和考,在模拟人身上练与做,操作培训和考核最终演变成护士苦背程序,死记模式的过程,动起手来生硬死板,遇到问题不会变通解决,操作中不注重细节,无法将训练当实际操作,如鼻饲插胃管时,口述“病人出现恶心,应稍停片刻再插”,但手上动作未停,仍继续在插胃管,喂食排气时注射器方向朝向病人等。

2.4 沟通欠缺,忽略人性化关怀 低年资护士由于掌握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临床经验,沟通能力及技巧比较教条,操作时动作机械,情感淡漠,与患者既无语言交流又无表情沟通,缺乏人文关怀,在临床上不易拉近护患距离,不易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

3 对策

3.1 树立明确目标 首先要求每位考生明白,培训不是“作秀”,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家的护理操作技能 ,使每位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得以升华。考生要把每次训练都当做实际操作,规范好每个动作和细节,每练习一次都要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和反馈,每练完一次都应有所体会和提高,使自己通过训练得到锻炼,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3.2 夯实理论知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规范化培训考核

3.2.1 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相结合 护理学基础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相关专业知识可以为护士提供有关技术规则。要使考生明白在掌握技能操作的同时,必须学会运用基础理论指导技能操作。可采取边进行技能考核边提问,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印象,及时纠正不足,此外,经过反复训练,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2.2 交互式的教与学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在考生熟悉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即随机请1名考生当场操作,采取自评、众人“ 挑刺”、教师最后总结的培训方式,让考生带着问题、疑点、责任参与培训,效果更好,但要注意保护操作护士的自尊心。训练时要严格要求,让考生明白应该怎样做 (规范操作),可以怎样做(根据情况), 最好别这么做(有条件),不能这样做(禁忌)。对临床上一些明知故犯的操作,如抽取药液时,手握注射器内筒等,可采用“示错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意地进行错误示范操作,展示错误后果,引起学生惊诧、质疑,然后再因势利导,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出错的原因[1]。

3.2.3 提倡大胆创新 虽然护理部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但护理专业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传统护理技术操作教育缺乏个性,只是模仿他人,服从环境支配,这种循规蹈矩而培训出的护士,只能使自己变得平庸,技术变得贫乏。作为教研室老师,要学会调动护士的好奇心,训练护士的发散思维,提供平等、民主、宽松的培训环境,从中发现真正的最好、最经济、最可行的操作方法,而不是成为模式化、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考试时,我们鼓励考生能大胆创新,做出不一样,但又能够简化操作流程,符合临床实际的操作。对于这种考生在打分时,可适当加分。

3.3 加强沟通能力培养,注重人文关怀 现代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更应懂得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护患双方的重要意义。例如为病人进行肌内注射时,在进针前,跟病人解释“请您放松,深呼吸,我会轻轻的”,以解除病人紧张心理,有利于操作顺利进行。

4 效果评价

通过培训考核,使低年资护士掌握更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更为规范、熟练,培养了低年资护士独立思考能力及对临床护理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并在操作中能将人性化服务自觉地融入到工作中。

操作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 心肺复苏;竞赛;规则;普及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5-0686-01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为了普及徒手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规范操作程序,提高急救技术水平,我院制定了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并在全院开展了急救技术比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徒手心肺复苏竞赛规则和方法

1.1 制定规则:根据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基本内容,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综合徒手心肺复苏,简易人工辅助呼吸通气,制定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

1.2 竞赛方法:由医院发文,颁布统一标准,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急救技术比赛。医院各科室根据竞赛操作规程,先分别组织医护人员按标准认真进行演练,首先在各科室内进行急救技术普及、评比,各科室内根据竞赛操作规程评选急救技术掌握熟练者参加全院的急救技术比赛。全院共11个代表队最后进行决赛,决赛时邀请其他医院参加观摩,全院休息人员观看,并邀请电视台进行录像。

2 结果

医院各科室先分别组织医护人员按标准认真进行演练,首先在各科室内进行急救技术普及、评比,选拔参赛队员,最后评选急救技术掌握熟练者参加全院的急救技术比赛,比赛由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主持,科主任、护士长带队,结果在全院出现了上自院领导,下至各科主任、护士长、一线工作人员前所未有的对急救工作的重视,全院医护人员及时了解了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核心内容及与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不同,参赛队员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要领。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全院的普及率明显提高。

3 讨论

2000年的第一个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我国急诊医学界受到广泛关注。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重新修订后,我院高度重视,积极查找各方资料,及时了解新修订后的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核心内容,比较它与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不同,及时组织全院学习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医院就如何才能把新修订后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介绍给广大医护人员,并且推广应用,进行研究后决定:根据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核心内容制定徒手心肺复苏竞赛操作程序和评分标准,提供给临床医护人员作为医院考核标准,并在全院开展了急救技术比赛。此方法可以克服办学习班和学术讲座参加人员有限,而且参加理论学习后并不一定能在实践中正确应用的缺点,且通过比赛可以增加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比赛中可以假设各种可能复杂情况,增加感性认识(如身临其境,更具实战性)。电视台进行录像后在当地媒体播放,当地居民对急救知识也有所了解,宣传对医院也会产生社会效益。

徒手心肺复苏术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急诊急救基本技能,实用性很强,具有极大的普及意义。我国心肺复苏术的普及率和专业急救人员规范化的急救技术与国外有很大差距。2005年国际指南的形成是在引用最高等级和水平的科学依据,由世界各国的专家对重要问题反复讨论后达成的科学共识。但指南难以全部符合中国国情,为了推广该指南,结合当地的医疗环境和实际条件,制定适应当地条件的心肺复苏标准,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对推动当地急救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可能会有积极作用。

操作技术论文篇10

论文摘要:针对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的忽视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和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为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普通高校学生能力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持久锻炼的健美操教学框架体系,借鉴以情景创设、协作学习等为特征的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健美操框架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教学实践表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健美操教学使学生在技术技能、专业素质、学习态度及对健美操教学的满意度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一直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多采用的是传统“领操式”教学方法,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学会动作,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绪。整个教学过程一般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记忆的传承式教学形式为主,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宰者,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及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旦离开教师、离开学校,也就离开了健美操。因此,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普通高校学生能力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持久锻炼的健美操教学框架体系势在必行。建构主义以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多渠道获取信息的知识观、新型的师生定位、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等呈现,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逐步为中国教育界所认识。将建构主义应用于高校健美操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对传统健美操教学的补充,笔者通过对2006级健美操班学生的教学实践,试图探索培养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新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6级健美操女生240人,时间为1年。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校园网查阅近年来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有关文章,了解当前研究现状;查阅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论等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对学生进行关于健美操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向对照组和实验组发放问卷各100分,回收率95和97。

1.2.3访谈访谈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各80人,了解他们对学习健美操的感受和建议。

1.2.4实验选取2006级园艺、动物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系为对照班,按传统教学法教学;机械电子、计算机、农学、食品加工系为实验班,按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两组学生均无学习健美操经历,聘请有关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1.2.5数理统计将所得数据用Excel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2 建构主义基本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了重新定位: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它要求学生:①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在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要求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建构知识更有效,教师应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3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健美操学习环境和教学框架体系

3.1 建构主义理论下健美操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特别强调学习环境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家研究构建了许多创新的学习环境设计,如抛锚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开放学习环境等。尽管这些方式应用的范围、技术和方法不同,但是他们所蕴含的假设是相似的。目前,有代表性的有珀金斯的五要素学习环境、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依据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学实际、学生能力、教学资源及教学目标,参照珀金斯的五要素学习环境、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了四要素健美操的学习环境。即信息资源、符号簿、交流与协作工具、任务管理者,其具体含义如下。

3.1.1信息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相关信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解决问题。对学生提供的信息库和知识库应该是及时的,提供的信息资源可以是听觉的、也可以是视觉。包括课堂讲授、体育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网络查询等方式。

3.1.2符号簿符号簿的功能是支持学习者的记忆,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在复习课中遗忘动作的现象较为普遍。据此,建立一个强化学生记忆功能的符号簿会给学生带来便利,在课堂上要求每个学生自带卡片,教师介绍简易画图方法,在教会学生新动作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记录动作或教师按学习小组发放学习资料等方式,对学生记忆、课下复习、持久锻炼等提供方便。

3.1.3交流与协作交流与协作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关键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对当前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评价,交流学习体会,从而改变教师与学生单一的平面模式,使学生在知识、情感的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

3.1.4任务管理者健美操教学中主要的任务管理者是教师,他为学生设置学习活动和学习任务,并提供指导、帮助、反馈和评价。

3.2 健美操教学框架体系的重新设计

从现代教学的实际要求出发,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经过多年的健美操教学实践提出健美操教学的框架体系(表1)。

4 结果与分析

经过教学实验,对两组学生的技术技能、专业素质、学习态度进行测验及对健美操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2,表3。

4.1 学生健美操学习成绩的分析

实验组学生的技术技能、专业素质、学习态度均优于对照组,呈现极显著和显著差异。

4.1.1技术技能分析技术技能包含健美操动作技术和创编技术。动作技术是指学生充分发挥机体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健美操技术的方法,对于动作技术的要求是规范、准确、优美,符合人体运动规律,体现人体对运动系统的支配能力;创编技术是学生掌握创编健美操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的方法,包括动作内容和不同动作技术的选择,对风格的把握等[7]。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把教师当作模仿对象,对教师采取一概效仿的态度,学生的思维模式、审美观念被禁锢在固定的、较为狭小的空间。特别是在创编技术上仅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思路,缺乏创新性思维。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健美操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不再是传授技术技能的唯一。多资源的知识、技能交汇,使学生开阔了眼界。特别是通过观看健美操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和专家的动作示范,使学生领略了高水平健美操表演者的动作风范,从而对动作技能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吸取众家之长,创编出新颖、富有时代特征的健美操。

4.1.2专业素质分析专业素质包括健美操理论知识、一般的乐理知识、学好健美操所具备的身体素质三个方面。传统教学形式中理论知识和乐理知识的传授通常以纯理论课的形式出现,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起来比较抽象,不便于与实践结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健美操理论教学采取分段教学的形式,即在实践课的开始部分传授与实践课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实践课学习无冲击力、低冲击力、高冲击力动作时,则在开始部分讲解健美操的音乐特点,然后配合简单的动作让学生体会。这样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为日后自编操健美操奠定基础。另外,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健美操理论不仅仅限于教师的讲解,同时向学生发放文字材料、组织观看音像资料、要求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查询有关健美操信息等方式,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因此理论水平和乐理知识较高;专业素质效果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传统教学中记忆动作方法主要靠头脑记忆动作,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学生遗忘动作现象较多,上一次课的动作在下次课一般要靠教师提醒才能完成,遗忘动作较为严重。建构主义教学环境增加了符号簿,符号簿的功能是支持学习者的记忆,学生课下能够经常化的练习,自然提高了身体素质水平。

4.1.3学习态度分析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多地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教学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多,对学生的情绪反应关注较少。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健美提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在注意教学方法的同时,注重教学程序和情景创设的研究,增设了师生“互动”的内容,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和学习的主人,自然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另外,适宜的音乐刺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情景。目前的研究表明:快速和愉快的乐曲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音调和谐,节奏徐缓的乐曲可以使呼吸平稳;音乐优美的歌曲或悦耳动听的器乐曲可以调节植物神经,使大脑得到休息,帮助人们解除疲劳引。调查表明:74.7的学生认为音乐的选择影响健美操课程的学习态度。在实验组的音乐选择上,既注意主题音乐的选择,又注意开始部分、结束部分、学习新动作与主题音乐的合理搭配,因此使学生得到较为合理的调控。

4.2 学生对健美操教学满意度的分析

对满意度的研究最先开始于制造业,主要关注顾客对其产品质量满意度研究。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高,则购买产品的愿望就强烈。学生对健美操教学的满意度越高,学习兴趣就越浓厚,效果就越好。表3表明:试验班学生对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学体系的非常满意度高,说明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学体系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愿望。特别是在教学程序、教学环境的运用方面,打破了传统教学法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使学生得到了清晰的知识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