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代谢率十篇

时间:2023-04-10 07:21:14

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篇1

基础代谢率 % =(脉率 + 脉压差)- 111(Gale法)

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即基本的生理活动(即血液循环、呼吸及恒定的体温)时,每小时单位表面积最低耗热量减去标准耗热量,其差值与标准耗热量之百分比,称为基础代谢率。

测定基础代谢率,要在清晨未进早餐以前,静卧休息半小时(但要保持清醒),室温维持20℃上下,按间接测热法利用仪器进行测定。基础代谢率的单位为kJ/(m2·h)(千焦/平方米/小时),即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所散发的热量千焦数 。

(来源:文章屋网 )

基础代谢率篇2

基础代谢率是可以计算的。基础代谢率=脉搏+脉压-11。基础代谢率慢的人,一般体温会较低。一般基础代谢率受体温,身高体重,性别影响。这个基础代谢率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什么的。人的正常体温36-37。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即基本的生理活动(即血液循环、呼吸及恒定的体温)时,每小时单位表面积最低耗热量减去标准耗热量,其差值与标准耗热量之百分比,称为基础代谢率。

(来源:文章屋网 )

基础代谢率篇3

提高基础代谢水平的方法如下:

不要减少饮食摄入热量。如果每天运动量的消耗热量为2000大卡,那么每天的摄入热量就应在1309大卡到1600大卡之间,所以不能减少饮食摄入热量。吃早餐。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人在睡眠时,呼吸变缓,心跳变慢,基础代谢很低,早上起床后,身体机能慢慢恢复,这个时候需要及时的补充能量,基础代谢率才会提高。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能够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帮助燃烧200大卡左右的热量。多食用复合碳水。复合碳水对胰岛素的刺激水平低,在体内消化吸收慢,能够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每天食用奶制品。奶制品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钙质,钙与其他营养成分相互作用,还能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多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能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进行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增加身体的肌肉含量,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

(来源:文章屋网 )

基础代谢率篇4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效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突发急腹症,该病发病急,病程发展快,并发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在综合治疗中,由于患者早期蛋白质代谢增加80%,能量代谢增加20%,为此对患者行营养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本文将探究SAP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进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SA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2~56岁,平均(44.3±2.1)岁,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标准,急性生理学宇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APACHE评分)为(12.22±2.64)分。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APACHE评分为(12.31±2.53)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APACHE评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休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镇静止痛、腹腔灌洗等综合治疗措施之下,行综合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按照能量消耗公式进行补给,即能量消耗=基础代谢率×活动因素×创伤因素×发热因素。

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措施之下,进行分层营养支持,具体措施:入院3 d内,给予2/3基础代谢率,采用葡萄糖肠外营养供应(PN);入院4~7 d给予2/3~1倍基础代谢率,其中葡萄糖和脂肪各占50%,通过肠内(EN)或肠外营养供应;入院7~10 d后,在原有基础上添加能量,并按能量消耗计算所需供给能量,其中葡萄糖占50%~70%,脂肪占30%~50%,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供应。

1.3 分析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7、14 d后的APACHE评分和人白介素,6(IL,6),14 d后肝功能不全所占比例、血清蛋白水平、治愈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病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7、14 d,观察组APACHE评分、人白介素,6(IL,6),及治疗14 d后的肝功能不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注,P

3 讨论

SAP患者因代谢出现紊乱,机体的营养状况持续快速恶化,若不能及时合理的给予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造成免疫功能损害,加重感染,增加并发症发病率,组织器官系统衰竭,病死率上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虽不能改变病程,但可明显改善预后效果,早期科学分层次的EN供应,增强营养耐受性,减轻胰腺炎症发展程度,减少并发症,增强预后存活治愈率[2]。

SAP因炎症应激反应,常伴随蛋白分解,提高总耗能,每天失去超过40 g蛋白对预后效果不利。同时,为不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荷,在护理SAP过程中,应根据病理发展阶段及代谢紊乱程度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为此营养支持不宜过多或过少,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两种营养措施给予支持。观察组通过对SAP代谢规律适量分层次递进式地给予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机体基础代谢率,及疾病炎性应激反应,病程的推移,机体耐受能力,组织器官恢复情况,使机体更好的吸收营养[3]。

观察组的营养支持措施按照不同阶段,分别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最开始采用肠外营养,逐渐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一般患者起病3~4 d内,机体内处于高分解代谢和应激状态,高热量营养液静脉支持没回影响机体内微循环失衡,为此应将营养剂量相应减少,即给予2/3基础代谢率的供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微循环给养后,内环境有所改善,为此给予2/3~1倍基础代谢率,其中葡萄糖和脂肪各占50%,通过两种营养支持各一半开始增加,预防营养过多,增加器官功能负担;当SAP患者安全度过应急反应期,可以进一步增加营养支持,从代谢支持过渡到传统营养支持。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APACHE评分、人白介素,6(IL,6),及治疗14 d后的肝功能不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SAP的预后效果与营养支持关系密切,通过顺应患者机体的代谢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胰腺炎的病程,还能有效提高存活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迟雁,王蔚虹.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12(5):234.

基础代谢率篇5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法;身体成分;脂肪

[abstract]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examine the body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age group subjects so as to know the nutritional conditio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weight of male rises with age , significantly rises after 40 year of age and primarily fat quantity rises; fat quantity of female rises all the time. basal metabolic rate decrease and viscus fat area rise with age, it add the disease rate of life habits .

[keywords]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ody composition; fat

随着高校学生人数增加,教师人数增加,学校规模增大,高校行政人员工作量也相应增加,工作压力加大,致使体力活动减少,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水平又较以前有很大改善,因此,体重增加、体质下降成为普遍的问题。wwW.133229.coM虽然该人群试图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身体成分,提高生存质量,但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知识,对人体形态、功能、素质了解不多,无法科学合理地增进身体健康。本研究旨在对高校行政人员身体状况全面了解基础上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借助标准测量仪器,抽取样本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统计。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测试法,测试南昌航空大学行政机关人员120 人,其中男67 人,女53 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仪器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720,由专人进行正规测试。

1.3 数据处理

用spss13.0 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体脂百分比、脂肪量及bmi 值分析

为分析不同年龄段的身体肥胖情况,本研究将受试者分20~29 岁、30~39 岁、40~49 岁、50~59 岁四个年龄段,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具体如下表1。

由上表可见,男性体脂肪百分比在20~29 岁年龄段最低,明显低于40~49 岁年龄段,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bmi 值20~29 岁年龄段最低,明显低于50~59 岁年龄段。女性体脂百分比随年龄增加逐渐增高,50~59 岁达到最高值,明显高于另外三个年龄段,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bmi 值在20~29 岁年龄段最低,明显低于50~59 岁年龄段(p<0.05)。

2.2 不同年龄段内脏脂肪面积和基础代谢率分析

由上表可见,男性内脏脂肪面积30~59 岁年龄段明显高于20~29 岁年龄段,且随着年龄增加不增高,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基础代谢率随着年龄增加不断降低,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女性内脏脂肪面积30~59 岁年龄段都明显高于20~29 岁年龄段,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组间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基础代谢率变化趋势为40~49 岁、50~59 岁年龄段明显低于20~39 岁年龄段,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与分析

3.1 体脂百分比、bmi 值分析

人体内脂肪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合成人体激素的原料,协助完成人体功能例如维生素的吸收,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物质并具有抗寒、保护人体等功能,但是如果人体内脂肪量过多,将导致人体产生一些严重的疾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人体内的脂肪含量需要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体脂百分比在40~49岁年龄段明显增加,说明男性在40 岁以后体重增加主要是由体脂肪增加引起。女性体脂百分比持续性上升,组间差异显著。但总体上,男性40 岁以上体脂百分比和肥胖检出率较高,女性随年龄增加2 项指标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女性肌肉含量少于男性[3,4],说明女性更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和加强锻炼,防止过度肥胖。

3.2 内脏脂肪面积和基础代谢率分析

资料显示,基础代谢率降低是肥胖的危险因素[5]。基础代谢率随年龄逐渐下降,青少年较高,中老年稍低。女性比男性低6~10%。内脏脂肪面积指腹部内脏脂肪的横截面积,内脏脂肪的增加意味着肥胖和身体老化,特别是会增加生活习惯性疾病的发病率[6]。从研究结果可见,测试对象内脏脂肪面积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升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这显示高效行政办公人员平时久坐少动的习惯,随年龄增加新陈代谢变慢,体内能量一部分以内脏脂肪形式储存。

4 结论

4.1 随年龄增加,男性在40 岁以后体重增加明显,主要是脂肪量增加明显;女性则随年龄增加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4.2 随年龄增加,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内脏脂肪面积不断增高,增加生活习惯性疾病的发病率,需要加强锻炼,提高基础代谢率。

参考文献

[1] 王育才,杨景林,李清亚,等.利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脂肪的研究[j].营养学报,1994,1:78.

[2] 马岚,杨玉星.生物电阻抗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及测量系统的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3:199.

[3] 姚泰.主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侯曼,刘静民.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体成分及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1):89-92.

基础代谢率篇6

【关键词】老年人;代谢及生理功能;运动;营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来越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而运动与营养是提高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不仅心肺功能降低,而且运动器官也逐渐衰退,如肌肉萎缩,兴奋性降低,速度减慢,骨质松脆等。另外老年人听觉、视觉、触觉、平衡器官功能也减退,表现为反应缓慢,灵敏度低,协调性差。因此,应当重视老年人的运动和营养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老年人代谢及生理功能变化

1、人体组成成分随衰老而发生缓慢变化。人体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和脂肪,前三项称为瘦组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脂肪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脂肪在体内分布也在改变,更多地分布在腹部及内脏器官周围。许多老年人并不一定比年轻时胖,但大多老年人都会发现自己局部胖了,即腰围、腹围增加了。

2、代谢功能改变—基础代谢率下降、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人体在生命过程中经常不断地变化,新的组织不断形成,旧的分解,这就是新陈代谢。基础代谢是指在静卧状态下,在适宜的气温环境中为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消耗的能量,单位时间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医学上常用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作为观察新陈代谢的指标之一。基础代谢率下降,加之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减少,结果是能量消耗减少。

3、中老年人骨的无机盐含量下降,导致骨密度降低。一般在30岁~40岁时人体的骨密度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高逐年下降,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绝经期妇女更是严重。

4、消化系统的变化,如牙齿松动、脱落,会影响食物咀嚼。舌上味蕾减少,使老年人味觉明显减退,对甜、咸味都不敏感。老年人胃酸分泌不足,各种消化酶活性下降,影响对食物的水解及消化。将导致各种营养素的吸收率降低。肠蠕动缓慢,易患便秘,同时增加了有害物质在肠内停留时间。

5、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由于老年人心肌细胞内有脂褐质集聚,胶原和纤维增多等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减退,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承担过重的体力活动,又因血管硬化,中老年人易患高血压,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远高于其它年龄段人.

6、免疫系统功能改变,伴随老化进程的进展,免疫功能逐渐降低,使老年人对外界的刺激、伤害的应变能力下降,对各种疾病更为敏感,整个机体的协调作用和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也会减退。

二、老年人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1、能源物质

能源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人在衰老过程中,蛋白质以分解为主,遥远足够的蛋白质来补充体内的消耗,同时蛋白质可以保护肝脏的正常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糖类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易于消化吸收,但是不易太多,膳食中糖类的主要形式是淀粉。老年人肝糖原储存量下降,因此,容易出现低血糖。要经常吃水果蔬菜和蜂蜜。老年人要尽量少吃蔗糖,因为蔗糖可使血脂升高,易引起高脂血症和肥胖。膳食中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延迟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可改善事物的感官性状,且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是脂肪的供给量应以满足胜利需要为限,不能摄入过多,因为高脂肪易引起老年性疾病。

2、非能源物质

非能源物质包括钙、铁维生素、水等。由于老年人的胃酸减少,影响钙的吸收利用,造成骨骼脱钙和骨质舒松,牛奶及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其次是豆制品。老年人对铁的吸收率比中青年人低,造血机能也衰退,为防止老年人贫血,应多吃易吸收的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豆制品,黑木耳等。

维生素在老年人的膳食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维生素C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能发挥抗氧化功能,从而增强老年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激能力,增强老年机体免疫力,提高老年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B族维生素对维持老年人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具有促进老年人钙质吸收、防止或延缓老年性骨质舒松症发生的作用。维生素E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维生素,是机体的一种强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提高老年机体的免疫力。老年人的维生素的供给量与成年人相同,应在膳食中有充足的绿叶蔬菜、各种水果、鱼、豆类、瘦肉等。

老年人的结肠和肠肌肉易于萎缩,肠道中黏液分泌减少,大便容易秘结。因此,老年人每天应注意饮适量的水,但是,对养成大量饮水习惯的老人,应逐步加以纠正,饮水过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对健康有害。

三、老年人运动锻炼的物质代谢特点与营养

1、运动锻炼前的营养准备

运动前,摄食不可过量,食物要易于消化,不适宜吃较干较硬的食物,多喝营养粥或素汤。增加体内水和躺的储备,防止运动中脱水的产生,促进运动中热量的散发,防止运动性低血糖的发生。

2、运动锻炼中的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

老年人的运动锻炼形式多为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不大,一般为中小强度,以糖和脂肪的分解形式供能。运动中,可根据需要补充一些饮料,可间隔10到15分钟和含糖饮料100到120毫升,以补充水和糖,防止脱水。

3、运动锻炼后的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

运动后应及时补水,有利于运动中代谢废物的排出。注意供给优质蛋白,保证老年人身体恢复和肌肉力量的保持。

运动后膳食,提倡杂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除供给维生素和无机盐外,其中维生素和果胶讷讷感促进肠蠕动,可防止便秘。食物宜清淡,甜味和咸味均不可太重,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尤其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同时注意多吃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鱼、贝、虾等海产品。

【参考文献】

基础代谢率篇7

基础代谢约1200卡路里属于正常,基础代谢率正常值为±10%。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人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基础代谢率篇8

【中图分类号】R25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00-01

笔者运用中药甲亢丸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1例均为门诊患者,女25例,男6例;年龄在19~45岁之间;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4周;病情程度多属轻度和中度,重度仅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诊断标准,服用过或正在服用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

临床表现:除颈前瘿肿外,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或心烦,急躁易怒,短气,失眠多汗,口干,纳差脘痛,舌红苔黄等。辨证多为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患者血清T3或基础代谢率均超过正常范围。

2 治疗方法

甲亢丸基本方:太子参、麦冬、黄芪、夏枯草各15g,五味子、浙贝母各6g,玄参、酸枣仁、赤芍各12g,海藻、昆布、玄胡各10g,生牡蛎、珍珠母各30g,猫爪草20g。

上药制成丸药,每10g为1丸。口服每次1丸,3次/d。临床症状控制后减至维持量,每次5g(半丸),1~2次/d。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若正在服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药他巴唑者,可减少服药剂量及次数,直至症状控制而停药。一个疗程后评价效果。

3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T3和基础代谢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13例;显效(T3和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水平,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明显好转)12例;好转(T3与基础代谢率部分改善,症状、体征大部分好转)7例;无效(T3和基础代谢率未改善,症状、体征无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6.7%。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毒副反应。

4 典型病例

刘某,女,30岁,已婚。产后出现紧张心烦,动辄恼怒,短气,失眠,多汗口干等症状,颈部瘿肿。 经检查确诊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长期服用他巴唑,疗效不明显。患者要求用中医治疗。诊见上述症状外,患者舌红,苔黄少,脉弦细而数。嘱服甲亢丸,3次/d,每次1丸(10g),他巴唑减至半量。服药1个月后,症状改善,改服他巴唑为维持量。服药1个疗程后,自述已无特殊不适感,查T3和基础代谢率均正常,颈前已无瘿肿。遂停服他巴唑,续服甲亢丸半量,2次/d,以巩固疗效。3个疗程后停药,随访1年安然。

5 讨论

基础代谢率篇9

【摘要】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将62例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做心肌酶谱测定。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率变化、ECG恢复、CK-MB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果糖二磷酸钠;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

新生儿窒息后可导致多脏器损害,其中心肌损害发病率较高。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临床上多采用综合疗法,但效果均不理想。我科于2004年6月~2006年5月应用糖果糖二磷酸钠(C6H10O4(PO4)2HNa38H2O,简称FDP)治疗62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住院新生儿作为治疗对象[1]:(1)有窒息史;2)有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及体征:面色苍白或紫绀,心音低钝,心动过速(>180次/min)或过缓(0.2 mv,T波低平或倒置,频发早搏,异常Q波,Q-T间期延长;(4)心肌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显著增高;(5)除外宫内感染、先天心脏畸形。我科收住符合上述条件的新生儿共62例,其中男33例,女29例;早产儿13例,足月儿49例;出生体重4000g4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3例,剖宫产19例;缺氧因素,宫内窘迫30例;生后呼吸不规则31例,心动过缓36例,心律不齐5例;原始反射减弱39例;肌张力下降42例,激惹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性别、日龄孕周、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缺氧程度、心肌酶谱增高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吸氧、限制液体入量、利尿、治疗心律失常、供给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加用FDP 200~250 mg/(kg•次)静脉滴注,1次/d,连用5~7 d。开始治疗后每天记录患儿反应、意识、呼吸、心率、心音、原始反射、周围循环情况,治疗7d后得查心肌酶谱。观察临床症状消失、心率变化、ECG恢复、CK-MB改善情况。

1.3疗效标准[2]

疗效判断标准: 5d内临床症状消失,心率、ECG、CK-MB均恢复正常为显效;7d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ECG明显改善,CK-MB降低,但未恢复正常为有效;上述各项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表

注:P

结果见上表。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2,P

3讨论

新生儿窒息发生后,可引起多器官系统的损害,由于心肌细胞对缺氧的易感性高,心肌极易受累。有报道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可达92.8%[1]。心肌缺氧缺血使心肌有氧代谢受阻、无氧代谢增加、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导致心肌损害[2]。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使代谢过程中许多酶类活性降低,钙泵转运障碍,线粒体严重受损,ATP生成更少。同时,由于胞浆内H+浓度增高,与Ca2+竞争结合肌钙蛋白,破坏了兴奋收缩藕联机制;缺氧造成细胞膜和溶酶体膜的损伤以及氧自由基的产生,直接加重了心肌细胞的损害,抑制了心肌收缩功能,使心功能最终发生衰竭[3]。显而易见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FDP是心肌细胞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具有调节多种酶活性的功能,对改善能量代谢有促进作用。外源性FDP是近年来引起重视的新型人工合成心肌代谢复活剂。临床研究证实,应用外源性FDP后能促进细胞FDP成倍增加,从分子水平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能激活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促进糖的代谢和钾离子内流,增加ATP的生成量;能稳定细胞溶酶体膜,保持其完整性,抑制氧自由基和组织胺的释放;还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缺血缺氧损伤情况下的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缩小损伤范围,促进修复,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改善心肌功能[4]。本文资料显示,应用FDP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ECG恢复、CK-MB改善、心衰纠正的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缩短,与文献报道[2]相符。CK-MB是心肌特异性同功酶,其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和评估心肌损害的程度有很高的敏感性,观察其恢复快慢对于判断心功能的恢复状况亦有重要意义,本文治疗组CK-MB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证实FDP对心肌损害的显著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FDP用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具有确切、显著的疗效,它对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心肌缺氧缺血损伤的恢复、保护心脏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冯琪. 新生儿窒息与器官系统缺氧缺血损伤[J].新生儿科杂志, 1996,,11(1)::13-14.

[2]陈自励. 新生儿窒息的现代概念和诊断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 5(15):308-309.

基础代谢率篇10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 roidism)的简称,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激素过量,进入血循环后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导致机体出现高代谢和神经精神兴奋性增高症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有突眼征,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群。该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及著作对甲亢的病因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在保守治疗下的家庭保健护理。希望能够对甲亢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

1 病因机制

甲亢的病因有很多,其中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常见,占甲亢的85%[2]。这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产生了刺激甲状腺滤泡的促甲状腺受体抗体,临床表现为高代谢、交感兴奋、弥漫性甲状腺肿,多数合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少数合并胫前黏液性水肿[2]。病因是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还有少部分病因是毒性功能自主性腺瘤及甲状腺受损导致:有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亚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

2 常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作用机制

2.1 普通药物治疗

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ATD)分为两类:硫脲类和咪唑类。硫脲类有甲硫氧嘧啶(MTU)和丙硫氧嘧啶(PTU)[3];咪唑类有甲巯咪唑(MMI,他巴唑)和卡比马唑(CMZ,甲亢平)[1]。药物的作用机制: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系和碘离子转化为新生态碘或活性碘,从而抑制TH的合成[4]。PTU还具有在外周组织阻滞T4转变为T3和改善免疫监护功能的作用。因此被作为严重病例或甲状腺危象时候的首选药物[1]。

2.2 131I内放射治疗

131I:原理:利用了甲状腺会摄取131I和131I释放β射线的能力及β射线的在组织内的射程仅有2 mm,可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而减少TH的分泌,并且90%β射线的电离辐射仅局限在甲状腺的局部不会累及邻近的组织[6]。131I的治疗优点:安全简便,费用低廉,效益高,治愈率高,复发率小,现已是欧美国家治疗成人甲亢的首选疗法。缺点:可引起并发症:(1)甲状腺功能减退[5]:是主要的并发症;(2)放射性甲状腺炎:发生在131I治疗后7~10 d,严重者给予阿司匹林或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可诱发哮喘,有哮喘的患者禁用[3]。(3)个别的患者可诱发甲状腺危象。(4)有时可加重浸润性突眼。

3 家庭保健

3.1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的机体处在一个高代谢的状况下,能量消耗大,应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丰富的饮食。在有足量的主食下增加一些优质蛋白来纠正体内的负氮平衡,如:奶类、蛋类、瘦肉类等。还应该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并且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达到2 000~3 000 mL来补充因出汗、腹泻、呼吸加快等原因造成体内水分丢失过多的状态。但是对于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要避免大量饮水,防止因为血容量增加而加重水肿和心力衰竭。限制钠的摄入,饮食烹饪方式可以选用蒸、煮等方式,尽量减少使用刺激性大的调味料,如:辣椒、葱、姜、蒜等。禁忌食物有浓茶、咖啡和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慎食卷心菜、甘蓝等容易导致甲状腺肿的食物。

3.2 心理护理

护士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耐心的解释患者的病情和可能出现的体征和症状,提高他们对于甲亢的认知,让患者及其亲属明白患者的情绪和性格的变化是暂时的,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改善。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理解和同情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我们可以和患者共同探讨如何有效控制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联合患者家属共同为患者营造一个可以改善情绪的环境。如:保持住处的安静和轻松的氛围,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甲亢患者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影响其外观,患者往往会产生社交焦虑症,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和外出活动。因此,鼓励患者参加团体活动,缓解他们内心的焦虑,改善他们对于疾病的恐惧心理很重要。

3.3 眼部护理

甲状腺的病人常伴有突眼症,我们应该及时对眼部进行护理。患者在外出时可以戴深色眼镜,减少光线、灰尘和异物对眼睛的侵害。患者应该经常用眼药水湿润眼睛,避免眼睛的过度干燥谨记眼睛疲劳,用眼过度。睡前涂抗生素眼膏,眼睑不能闭合的患者用无菌的纱布或者眼罩覆盖双眼。当患者双眼有异物进入或感到刺痛流泪等症状时不要用手直接去揉眼睛。患者可以用0.5%甲基纤维素或0.5%氢化可的松溶液滴眼,来减轻症状。睡觉或者休息的时候采取头高卧位,使眼眶内的体液回流减少,减轻球后水肿。

3.4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

3.4.1 粒细胞减少

多发生在用药后2~3个月内,严重者可导致粒细胞缺乏症。因此必须指导病人定期复查血象,告知其重要性。如外周血白细胞低于3×109 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 L[1],应该立即停药。患者有头晕乏力,部分伴有感染症状,遵医嘱给予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3.4.2 药疹

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可用抗组胺药控制病情,不必停药。若出现皮肤瘙?W、团块状等严重皮疹则应立即停药,以免发生剥落性皮炎。平时注意皮肤护理,减少阳光对皮肤的直射,禁用高温水洗澡和粗糙的毛巾擦拭皮肤。

3.5 病情监测

指导患者要遵医嘱按剂量和疗程来服药,不可以随意减量和停药。在服药开始的3 个月,每周查血象1次,每隔1~2个月去医院做甲状腺功能测定。同时要告知患者按时做监测的重要性。

甲亢患者也可以在家中自我监测病情和计算基础代谢率。每天清晨起床前自己测量脉搏,定期测量体重。脉搏减慢,体重上升是治疗有效的标志。

基础代谢率(BMR):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