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07:31:29

交往作文

交往作文篇1

人生活这个世上,免不了要与人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喜欢交往中的澄净,像蓝天,晴空万里;像大海,宽容博大。这样的交往才有意义,有这样交往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交往不在于多,有“诚”则行。如果要问我喜欢哪类朋友,我会说是“净友”。我与“净友”的交往便要像清水,澄清却又无香。

真正的交往没有任何美好的定语,它往往是平淡、朴素的。正因为是这样,有时会不被人理解,有时甚至会在双方之间蒙上一层黑布,当然要解开这层黑布的自然要靠光明。

在一次班级的绘画比赛中,我得了满分,而一向绘画比我优秀的好朋友B君却还差两分。开始B君不敢相信,走过来仔细看了看,而后就直接指出我画中的毛病:“你看,在这个角落部分,你构画不均匀,老师有可能还没看出来呢!……”我心想:“这B君到底怎么了?就这样当众指出别人的缺点来。真讨厌,自己没有能力,还来说我,哼!”后来,自以为是的我没有再去参加绘画课程训练,也没有抽空去练,最后竟“闹”来个不及格。看着这个不及格的分数,想着以前的绘画成绩,心中很不是滋味。脑海中总是想起B君对我说的那番话。这时,我才明白B君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我好,只要我虚心去接受他的建议,并及时改正,我怎么会落到现在的不及格呢?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多种多样的。交往如真水无香,而后便能香气扑鼻,滋润心窝。

交往作文篇2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想做最具竞争力的人,但他们是否知道,竞争与协作是相辅相成的,最具竞争力的人往往也是最善于协作的人。现代社会提倡在协作基础上的竞争。据我了解,当今一些选拔高科技人才的考试中,除了考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动手实验能力之外,还有几项指标,专门测评应试者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这就是说,若想成为以后的高科技人才之一,善于协作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协作不是协作者之间的简单的组合,而是需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不要说在人类的生活当中需要协作,就连在动物的世界里,也是需要互相协作的:大家都知道生活在非洲河流中的鳄鱼,生性凶猛残暴,经常伤害人、畜,令人畏惧。可谁又能想到,它和乖巧的千鸟居然是一对好朋友,从不加以伤害。每当鳄鱼饱餐之后,千鸟总要来替它整理一番,鳄鱼顺从的张开大嘴,让千鸟认真的替它打扫口腔卫生。鳄鱼有时会因为忘记了千鸟而闭上了嘴,千鸟用坚硬的羽毛,轻轻刺一下鳄鱼,它便立即张开嘴,让小鸟继续工作。感觉灵敏的千鸟,只要周围有动静,就一哄而散,叽喳乱叫。鳄鱼就会做好防备或逃跑。除了鳄鱼和千鸟,还有和睦相处的犀牛和犀牛鸟、相依为命的白蚁和披发虫等动物,都是在互相协作中生存下去的。

从以上几点来说,互相协作对人,对动物,对世界上有生命的任何一种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于人协作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协作是建立在交往之上的,因此我们更要学会于人交往,这样才能更好的于人协作。我们,在交往中获得知识,在交往中建立友谊,在交往中成长。我们一来到人世,开始了于父母、亲人的交往,我们正是在他们的搂抱、亲吻、逗玩中长大的。我们也正是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会唱歌、跳舞、做游戏和各种知识的。如果我们生下来不于人交往,就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了。“狼孩”的悲剧就证明了这一点。

交往作文篇3

朋友许多,比不上有一个真心的朋友对你好。在成长道路上,我们交往过的朋友很多,但是不是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些什么,是我们受益匪浅呢?在我身边有一个最真挚的朋友,下雨时她为我撑伞,刮风时她为我加衣,哭泣时她总是安慰我,无论何时他总是保护我,不让我受一点委屈,但偶尔我们也会吵架,因为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不同,观念不同,立场不同,在一些事情上总是有分歧,但最后都是她站在我的立场上,替我思考,然后心平气和的跟我讨论,我想你们大概才出她是谁啦,没错他就是我的母亲,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伴随着我的成长,不知道给她带来多大的烦恼,多大的忧愁但她从没有向我抱怨过,他总是交给我一些道理,其中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件事:

有一天一个右手残疾的衣衫褴褛的乞丐到我家门口,祈求母亲实施他一些粮食,一项心软的 妈妈并没有立刻给他,而是让他进来,告诉他说:“请你把这些砖搬到后院去。”乞丐生气的说:"不给算了,你看我这样海让活.”母亲什么也没是说,用一只手办起一块砖走到后院,告诉他说:"为什么我能你不能。”乞丐有点惭愧,便决定将这些砖搬到后院,等他搬完后,母亲给了他一百元,然后说你可以走了。”乞丐说:“我一定回报答你的.”乞丐走啦,母亲又将那些砖搬回来啦

过了几年,门口有人敲门,母亲推门一看是一身西服的先生,遗憾的是,他没有右手,他对母亲说:“也许你不记得我啦,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的,我就是几年前的那个乞丐。”母亲会心的笑啦

几年前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要让他把这些砖搬到后院去,然后自己再搬回来,母亲只是一笑,没有说什么,而这时,我却明白啦,我也冲着母亲笑啦

交往作文篇4

现在一走进书店,成功学的书总是很抢眼,书名也富有气势:《赢在交往》、《三十天拥有好交往》等等。但一翻开书,却发现书中总是教你去做什么事,然后得到别人的信任,好像世人都要很有心计,以达到利用别人的目的。要是大家都利用他人,那又有什么交往、成功可言呢?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到了诸葛亮,这是“技”吗?不是,刘备伤时伤力,这叫什么技巧?这是以情感人,虽然自己失了许多精力,但得到了真正的朋友。俞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知己,他们都不是为了利益,只是每天弹琴,以琴声交流。最终,他们成为了终身莫逆。钟子期死时,俞伯牙摔断了六弦琴。这摔琴能带给他什么利益吗?能使他升官发财吗?都不能。正是因为有情,他们才被世人所传颂。交往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以真心去对待,就一定能找到真正的知己。

那么,交往就一定不重视“技”吗?也不是的。庄子思考燕子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他发现鸡、鸭时时刻刻挨着人,所以人们不重视他们;老鹰、大雁不与人交往,所以人们就猎杀他们;而燕子呢?它住在屋檐下,又时常飞走,既和人保持距离,又不疏远人,所以人们喜爱它们,这些都是交往的技巧啊!

有这么多技巧,那交往又怎么能简单呢?这都是因为交往的“技”都是在“情”的基础上产生的,燕子爱人,又热爱生命,所以他们懂得了与人交往的距离,既和人相处,又不伤害到自己。母亲爱孩子,所她渐渐懂得了与孩子交往的技巧,比如如何让孩子高兴,如何对待孩子的自由等等。从一个简单的“情”出发,“技”自然也就有了,这不是简单吗?反之,既使你读了多少成功学,但对他人虚情假意,无论装得再像,时间也会识破你,最终让社会厌恶你,亲人远离你,朋友也不再理会你,那事情就真得变得复杂了。

交往作文篇5

回到瑞金的第二天,吃完晚饭后,我正打算看书,这时就听到一阵轻快急促的脚步声,走上楼来,好像是小孩子的脚步声!是不是``````?刚想到这里门吱的一声打开了,三个脑袋伸了进来,噢,果然是他们——上一年国庆节我回来和我玩的三个小伙伴,我弟弟一见到他们,高兴得一下扑过去,用他那双不知轻重的手兴奋的打在他们身上来表示他的热烈欢迎,这就是他所谓的见面礼吗?真实没礼貌,我真担心别人会受不了。接着弟弟又压在他们身上,他们四个人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我在一旁看他们那么玩得那么高兴,真是眼红,我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可我又不敢走过去,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胆小,是我担心别人会拒绝我,还是我天生就是个孤独的种子?不是的,我心里其实很想跟别人玩,只是胆怯让我迈不开这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去吧,有什么好怕的,他们也不一样都是小孩子?”“都是自己想复杂了”虽然这样给自己打气,但是我仍迈不出脚步,就象脚上有个打铁锤似的,张不开口,嘴也好象被胶水粘住一样.

一个上午就是这样在煎熬中慢慢度过了,我恨死自己了。

他们玩了一上午捉迷藏的游戏后好象玩腻了一样,下午又想不出别的什么好玩的游戏,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我赶紧抓住这个机会,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把心放平了,就当是平时和妈妈讲话一样。“我有个好游戏,你们想不想玩?”说完后,我吃了一惊,啊!迈出这一步居然就这么简单,这样轻松? !我话音刚落,他们一个个就都围了过来,急切地问:”什么游戏?“于是我就把游戏规则讲 给他们听,我的游戏很受大家喜欢,于是我很自然地就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去了.我们成了好朋友,整个假期我们经常在一起,不知不觉地到后来我成了发号施令的头头了,我妈妈说现在就数我嗓门大了,这样的变化真 让我吃惊,我感到很快乐,我终于释放了我自己。

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了:万事开头难,而一旦开了头一切就都变了样,为了这新天地,第一不步再难也要迈一步,况且第一步也不难啊。

交往作文篇6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对教育的定义作了精辟的论述:“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定义中,“人与人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道出了教育的实质――交往。教育交往的途径很多,包括了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方面的内容。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展开的主要渠道,对课堂教学中的交往进行探讨,可加深对教育实质的领悟,并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交往的意义

1.知识的学习需要交往。从教育学中知识学习的视角来看,人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积累与增长,而是通过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构建独特的内在整体系统的过程。这一整体系统包括了客观知识体系、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与现实社会的实践、知识的情感成分、对知识的价值判断等内容。课堂教学要实现这一有意义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交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在交往活动中才能获得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2.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共在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认识世界、体验和参与共同的活动。师生的思想从不同的视角伸展、聚焦、融合在同一空间,实现着生命的相互摄养与创造。在这特定的时间里,师生的生命处于敞开的状态,教师和学生都是“敞开的存在者”,他们共同认识、经验和体验外部世界。而这种身心相互敞开、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的前提就是交往。

3.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需要交往。从教学的现实来看,虽然教学改革不断,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机械的教学流程、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情景仍然充斥着课堂,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随处可见。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活动中缺乏理解、缺乏生活化、缺乏交往。事实上,交往在增强师生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的同时可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使学生通过学习的实践获得愉悦的、真实的体验,可使学生通过学习感到学校生活的幸福。总之,通过交往可使学校和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向往的、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地方。

4.交往是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需要。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交往是教师的期望、意图、鼓励和人格精神与学生心灵相遇的过程。学生在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信任、理解和宽容,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情感体验,并受到精神的教育;同时,学生可将这种在课堂交往中形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迁移到他们的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和社会进行积极的、融洽的交往。这对于他们人格的完善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5.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需要交往。教师“闻道在先”,教师在知识、能力和经验等方面高于学生,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负着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课堂教学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彼此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展开的交往。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既是交往的参与者,又是交往的指导者,不但自己会交往,还要通过创设良好的交往情境,让学生学会交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需要交往,而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善于交往,具备交往的技能又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中交往价值的实现。

二、交往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交往本质论的代表人物叶澜指出:“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共享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就没有交往,也就谈不上教学活动。”可见,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交往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交往的定位不正确。在许多时候,人们会将教学中的交往关系看作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样,交往就成了教学的工具,并为教学而服务,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就是说,这种交往观将交往定位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课堂教学活动发生的背景,具有浅层次的内涵。

2.交往内容单一。一切为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教学活动中交往内容单一的主要表现。这其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师生关系围绕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而形成。教师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权威。虽然,其间也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但师生作为精神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是不存在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或机械地模仿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缺乏交往的学习使学生养成的是一种被动和盲从的态度和性格。而且这种交往无法体现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养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这一教学基本规律。

3.交往对象单一。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缺乏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学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往。交往的方式也是局限于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甚至有的课堂教学中就没有问答的存在,有的只是教师以独白的方式进行教授,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4.交往的手段单一。课堂交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从课堂教学的手段上来看,现实教学实践中的交往只关注教师、学生和教学文本之中有形有声的手段,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无声无形、潜移默化的交往手段却被忽略了。

三、正确认识教学活动中的交往

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应具备如下特征:第一,要把交往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把交往作为教学固有的性质之一。因为,交往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即教学活动中的交往会以灵活、互动、即兴等方式发生在具有个性差异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教师运用娴熟的交往技巧和高超的教学机智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冲突与理解,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因此,教学就应是交往,交往也应是教学活动本身。第二,交往的渠道应是一种畅通的交往渠道。这种交往渠道需要学校和教师关注交往教学的相关动态信息,将交往意识、交往教学策略和交往教学方法纳入教学实践之中,为学生提供交往教学的条件和机会。第三,交往的内容既包含了知识又包含了情感、人际交往态度与技能、完整健康的人格与精神世界的成分。因为,教学永远具有育人性,教学活动中的交往也应体现出这一特征。也就是说,只有关注育人性特征基础上的交往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在积极探究的基础上展开的交往既包含了学习知识,也包含养成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实现目标的态度、良好品德和态度。第四,交往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一系统应包括多种交往的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教师与学生全体的交往、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交往、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小组内的交往、学生个体间的交往、学生个体与学生全体的交往;教师与教学文本的交往;学生与教学文本的交往。教师与教学文本的交往主要是教师对教学文本进行钻研和处理,充分挖掘蕴涵在其中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知识和情感成分,并将这些成分与自身的经验和智慧相联系作为交往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与教学文本的交往主要是指学生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知识的个人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将教学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加工并赋予个人意义。具体做法是学生将教学文本材料与他们自身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忆、提炼、推断、发现。学生与文本的交往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使他们实现健康、快乐、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四、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

1.改变现有的师生主客体关系的模式,形成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即主体“我”与主体“你”之间的平等和共生的交往关系。平等是交往教学展开的前提。在这种交往教学活动中,只有师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关系,才能产生民主、对话、交流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真实的交往。

2.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交往主体,教师独白式的讲解与学生被动的听讲是与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交往格格不入的。但是,进行交往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进行交往材料的准备。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把最新的、与学生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具有建构和交往空间的材料引入课堂。学生也应该重视课外学习和各种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师生就可以在教学交往中与他人进行理解、分析、总结、评价、陈述、表达、体验,建构有效的教学交往。

交往作文篇7

【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趋势,影响因素

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基础。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关系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相继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适应民族关系发展变化、推动民族工作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科学地探讨国内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趋势,理性分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诸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保持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层面上趋于平等、经济层面上渐趋繁荣,文化层面上渐趋深入,社会层面上渐趋多元。

1、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政治层面上趋于平等。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和巩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民族问题,致力于巩固和发展一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多次强调民族间的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保证;在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帮助民族地区培养民族干部、发展经济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高度重视民族交往相关问题,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处理原则。80年代初期,我国民族地区开始与经济发达地区建立支援、协作关系,正是这一处理原则的具体体现。1992年1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把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这一重要原则的指导下,我国民族地区不断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提高自主谈判地位,并进一步扩大了自主谈判的范围。时间进入新世纪,基于民族关系和民族交往的新趋势,以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提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和谐”成为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我国各族人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交往。渐渐完善、明确的民族政策,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宪法和法律对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做了明确的规定,保证其政治参与权,使其既能参与国家政治体系,又能参与少数民族政治生活体系。而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体现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为坚持和完善此项制度,国家加大力度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调动民族自治区政府运用和使用自治权的积极性,提高其行政职能和管理水平;并全力建设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形成合力,有力地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政治层面上趋于平等。

2.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经济层面趋于繁荣。

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经济交往加强。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改革开放之前,为建设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向少数民族地区流动较为普遍和频繁,而少数民族离开聚居地向内地流动较为鲜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内地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援加强,民族间的友谊加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到内地进行经济活动。少数民族地区与内陆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经济交往不断增强,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商品的流通以及技术和人才的流动。

各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改革开放催生了民族地区“三开放”,即对内地开放、对国外开放、民族地区相互开放。其中,各民族地区间的经济活动也愈加活跃,跨地域、跨行业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得以实现。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体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地域封锁,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资金运转、商品流通、技术交流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横向经济合作以及跨地域联合推动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地区经济交流。

3.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文化层面上趋于深入。

民族文化“全球化”趋势增强,融合度提高。文化是民族的,民族又是以文化为鲜明标识的,是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使人类文化交流的舞台扩大,并且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开放,国内主流文化、外来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向民族文化渗透和传播。各民族文化通过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的交流、渗透和融合,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文化成果,超越了民族文化固有的地理疆域,不仅不断改造和创新着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在价值取向和评判中获得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本民族文化认同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强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于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文化。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并深化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大民族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加强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促使各民族生态、旅游、医药、节庆等方面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在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文化宣传和更为广泛的民族文化交流,使各民族人民逐渐能够以理性的目光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予其他民族文化理解和尊重。并且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

4.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社会层面上趋于多元。

交往交流交融的主体多元。社会交往是指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关联的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各民族社会交往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打破了以往主体单一的局面。从社会主体类型来看,有民族社会主体、民族集团主体、民族个人主体等。从主体性质来看,有民族经济组织、民族政治组织、民族文化组织等。从组织类型来看,有政府发起的交往、非政府组织发起的交往、个人发起的交往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不限于单一层次,而是发展形成多层次、网状交织的模式。

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渐趋丰富,范围不断扩大。主体的多元是基础,内容的丰富和范围的扩大是良性发展的结果。在主体开放化、多元化的带动下,各民族社会交往交流交融由经济领域拓展至政治、文化等领域,并增加了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层面的交流与联系。在此基础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民族社会交往交流交融的屏障逐步被打破,交往交流交融的范围不断拓展,交往交流交融水平也大为提高,从而把各民族的社会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新时期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因素

美国学者高登于1964年提出衡量民族关系的七个变量,即:文化、社会交往、通婚、意识、偏见、歧视和权利分配。马戎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影响民族关系的要素有6个: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个别事件以及政府政策。本文结合上文所述的新的发展趋势,借鉴已有理论研究,认为可以从7个方面分析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和变量。

1.传统文化差异。

文化学将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物质文化在文化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与生产劳动直接联系,是各民族最容易交流和趋同的部分。而行为、制度和观念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中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风俗习惯、社会组织、思维方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观念文化中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差异巨大,存在着认同障碍。因此,传统文化差异越明显,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困难越多,产生摩擦的可能性也越大。

2.交往程度。

民族交往程度指民族之间交往的频率和范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物质交往――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乃是任何一种交往的基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是始于物质交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往交流交融的范围扩展,频度提高。交往程度的提高打破了地域界限和民族间的孤立状态,也让交往者更清楚地了解了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更为关切自身归属族群利益。因此,交往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效果。

3.民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美国学者杜磊认为,中国的民族识别既是一种共时性的划分,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性的划分。我国各个民族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落差。这种落差极大地限制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开展。要想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性互动,不仅需要对欠发达民族地区进行人、财、物的援助,更需要制度、体制、政策保障下的市场引导、调节和拉动,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4.政府的政策导向。

表面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导力量是执政者。执政者对对待民族问题的理念、政策、制度和解决方式左右着民族关系。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社会矛盾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放任民族因素与社会问题交织,民族间发展差距与区域间差距叠加,不仅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易导致民族矛盾。因此,在全面社会改革进程中,把握正确的政策导向,做好民族工作的顶层设计,掌握民族关系构建的主动权,与时俱进地建立立足长远的构建民族关系的认识体系、决策体系和行为体系至关重要。

5.历史上的民族状况。在我国境内,很多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在相邻或相同地区,有长期接触、互动的历史。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关系根深蒂固,影响深远,无论是友好、战争还是压迫,都会在民族心理、民族文化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对于现实中的民族来说,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状况无疑是影响如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6.社会共识和社会氛围。社会共识和社会氛围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社会成员对民族关系的共识和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氛围是民族关系构建的社会基础,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同步营造合理对待各民族群众的合理诉求、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多数孤立少数的社会共识,形成各民族和谐相处、和衷共济、互助发展的社会氛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7.民族主义浪潮影响。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民族间交往日益增多的同时,世界民族关系问题互动性也更加明显。一国动荡往往会影响周边国家、整个地区甚至全球形势。我国有34个跨境民族,其中一些民族与国外一些民族有相同的。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加强了与国外民族的交流,改善和密切了与邻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分裂主义势力进行民族分裂活动提供了契机,从而影响我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要切实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民族交往为契机不断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以民族交流为桥梁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协作,以民族交融为目的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此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现实中关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态势,并具体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在具体民族问题中的变化情况,为适时制定和调整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5-28(1).

[2]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3]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杨胜龙,白正梅,孙懿.民族交往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5]毛公宁.加强民族理论和民族关系研究[N].中国民族报,2002-09-17.

交往作文篇8

[论文摘要]语言教学不仅是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更应该包括文化教学。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在工作及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并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能力,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成为真正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状况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学过三年英语,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不太感兴趣,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二)教学状况

教师仍在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听、说、读、写、译上下功夫。然而在课时方面,高职英语教学只开设一年,在有限的学时内要让高职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和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困难很大。不仅如此,这种教学现状远远背离了高职英语的考核要求。

(三)职业英语考核

在职业英语考试细则中规定,基准级与中级的考核重点是日常交际与职场交际英语技能;高级的考核重点则以职业交际英语为主。交际技能及交际意识的培养已经纳入到我们的考核要求。

因此,本文提出将跨文化交际意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文化内容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英语课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学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而且为什么说等基本的交际策略,从而为他们走向社会,与不同文化及亚文化的人群和谐相处做好准备。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融入英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

实际上,跨文化交际中双方的文化背景可能基本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文化距离可能大至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也可能小到同一主流文化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区、不同地方等等,乃至不同爱好或兴趣的人之间。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融入

1.价值取向

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又与价值观念紧密联系。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它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期望的,什么行为是被社会所抛弃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它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世哲学。但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好的,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就被看成是差的;在一种文化中被看作是正常的,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就被看作是离经叛道的。也就是说,在自己的文化体系中正确的东西,未必适用于另一文化体系。 2.文化定型

Lippmann最初是将定型作为消极概念使用的,他认为定型是错误的、非理性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范捷平对文化定型所作的定义,即“定型在社会学中是一个中性概念,主要指人们对思维模式、信息、外部世界和行为特征的判断方式”。定型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认知方式。

定型是对没有接触过的文化的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例如:认为美国人坦诚乐观,而英国人保守孤傲,法国人浪漫,而德国人固执等。定型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它伴有固定的信念和情感。如果没有定型,那么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就只能以自己的文化准则作为与别人交往的标准,后果是可怕的。强化文化定型同样是危险的,它使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生搬硬套,忽略具体的交际情境和个体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本人更赞同高一虹关于文化的“跨越”与“超越”理念。“跨越”的前设是,文化之间有固定的、“硬”的界限;文化不同,其知识、社会系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也很不相同。文化的“跨越”指对目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以及将立场、情感、行为模式从本族文化转移到目的文化。文化的“超越”是指意识到文化的差异或定型的存在,但不为其束缚;能够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生产性”地建构自我认同。

3.跨文化交往的种类

跨文化交往可根据不同的媒介分为三种形式:语言交往、非语言交往、超语言交往。

语言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行为。语言媒介有两种形式:语音符号和书写符号,因此语言交往可以根据语言媒介的不同分为口头交往和书面语言交往。

非语言交往指以副语言、体语、公共标志等为手段为媒介进行的交往。非语言交往的手段通常包括音质、面部表情、目视行为、手势、体态、体距、触摸、服饰、体味等。有研究表明,55%的交际意义或93%的情感意义是由非语言交往手段表达的(Harasawa and Markstein} 1977; Levineand Adelman, 1982)。

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以外的交往行为被统称为超语言交往。

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改变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视非语言交际的倾向。不得体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方式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穿着不注意身份、场合和着装规则;行为举止不雅(如姿势、音量、手势及其他言谈举止表现);不注意文化差异和国际交往礼节要求(如餐桌上的礼节、收受礼品等)。

4.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

语言教学不仅包括字、词、句、章;更包括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

直到现在,在很多学校的英语课堂上,学生们在上课之初仍然起立,向老师问候的话仍然是“Good二。rning}teacher”这在我们国家被认识是得体的、有礼貌的。然而在英语国家里,学生们并不用teacher一词来称呼老师,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如果他们想向老师表示尊敬,则用"Sir","Madam","Miss”或“Mr”等。由此可见,文化教学能够让我们更加得体的使用语言。

文化教学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实用的包括文化对比(comparison mehtod)、文化旁白(culture aside)、文化同化(culture assimilator)、听觉动能单元

将文化教学融入高职英语课堂,可以减少学生们对字、词、句、章的厌倦情绪,活跃英语课堂。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增强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外语专业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文化教学己成为外语教学的一部分。

谷启楠(1988)提出文化教学的四个目标,即:1.理解外国文化;2.对外国文化抱以正确态度;3.具备交际能力:

交往作文篇9

论文关键词:交往实践,海西建设,新视角

 

交往实践是社会实践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有人类以来就一直存在交往实践,它同其它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历史的发展,交往实践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而在如今的海西建设中,交往实践则将为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 交往实践的内容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现实的实践是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所以从关系的意义上说,实践就意味着交往:同人和自然界交往。“交往实践是实践的重要形式,是生产实践、科学实践、社会关系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①。

从黑格尔讲的作为抽象的理念活动的实践,到唯心主义将抽象理念活动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管理论文,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把目光转向交往实践,并做了大量论述。在《德意志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以交往实践的发展为其中一条线索,说明西方社会如何从血缘组织制度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但他们的这一理论当时没引起广泛关注。随着生产力飞速提高,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地扩展了论文开题报告。而且在主客体关系继续深化的同时,主体间或主体际关系(主体间或主体际关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显突出。这种主体际关系中的客体实际上并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和主体一样具有能动性的另一个主体。“处理这种由主客体关系衍生出或逻辑地发展出的主体--主体互动关系的实践即交往实践”①。交往实践是发展于并深化了处理单纯的主体-客体互动关系的实践。

二、交往实践的特征

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的基本特征,同样适用于交往实践,但除此之外交往实践还有另外一些特征。

1、交往实践是主体与主体的互动

交往实践是以物质生产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等各种实践活动的总和,它突出的表现为建立在主体与主体之间互动的基础上。人类的活动既可指向客体,也会指向主体本身。如果说生产劳动主要指向客体,实践构成了主体—客体的互动链,则交往实践主要构成了主体—主体的互动链。

2、交往实践需要一定的媒介物

交往实践不是两个主体之间空对空的行为,它总要借助一定的媒介物才能进行。一般认为主要的媒介物有:①语言。语言是表达彼此的内心世界、传播人们思想与活动的媒体,是使人们彼此关联和沟通的基本纽带和手段。②劳动。分工协作、交流、合作等,就是以劳动为媒介的交往。通过这种交往把内在世界、内在本质显露出来管理论文,成为外在行为、外在效果.。③劳动的成果。人们通过互换和共享劳动成果而连结为一整体。

3.交往实践的差异协同性

交往实践的差异协同性是其互动性和整合性的辩证统一。所谓交往实践的互动性是指交往主体之间通过接触、交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所谓交往实践的整合性是指交往主体之问对征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价值、观念等矛盾的消融性契合性。正因为有了差异协同性才有了交往时间的可能。互动性是整合性的前提,整合性是互动性的结果。

4.交往实践的系统性及多样性

交往实践是一个由要素、结构和功能组成,并时刻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整体。主体和客体是交往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主体—客体—主 体]—客体” ②关系和 “主体——主体”关系构成交往实践的基本结构。而其基本要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多样性。“主体—客体”、“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结构,以及“主体—客体—主体”相关性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5.交往实践的规则性

交往实践是在不同主体遵循一定的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人的实践要同时受到两个尺度——外部对象运动发展的规律和人自身的需要结构——的制约。交往实践本身造就交往规则系统,这个系统体现在一定的习俗、纪律、道德、法律等制度化的规则体系之中,它对交往实践起约束作用。这些规范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主体来说是既定的、不得不服从的。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遵循一定的交往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出来。

三、交往实践在海西建设中的作用

六年前,即2004年,一个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的“海峡西岸”概念在中国区域版图上浮出水面。六年后的今天,有关“海西”的利好一浪高过一浪。近日,有关加快建设海西的意见已获国务院通过。海西已成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中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面对如此的实事大背景,交往实践如何才能开拓加快海西建设的新视角呢?又如何在海西建设中发挥理论知道作用呢?

第一、交往实践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坚持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因为对外开放本质就是打破封闭,增加世界性交往实践的过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不主动打破外部资本的封锁而进入历史体系,积极发展生产力 、商品经济以及文化的对外交往,不努力打破政治地理上的对外隔绝,那么管理论文,整个社会就会缺乏活力而停滞不前。正是基于希望加大省际交往实践,立足于与台湾加强联系,着眼于全球化发展联系,适时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抓住了海峡两岸“五缘亲”这一特殊媒介。

第二、改革开放的交往实践,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实施提供事实依据。在改革开放 30多年的交往实践中,我们不仅越来越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把我国从一个贫困的国家发展为屹立于世界大国之林的强国。经济、文化、生活等指标有着巨大的飞跃。正是在改革开放这个交往实践的榜样作用下,从而坚定了我们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信心。

第三、交往实践是时代主题的解题钥匙。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时代主题。在这两大主题下,充满着重重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时代主题就不能解决。而面对矛盾、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开展广泛的交往,以交往求和平,以交往求发展。海西的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这和平的环境不仅需要国际的大和平,还需要海峡两岸关系的正常化,结束对立,加强交往实践管理论文,力争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而交往实践的差异协同性为近年来海峡两岸一系列良性的交往实践提供了可能性:全面大三通,开放内地游客赴台旅游、探亲,加大两岸资本互投……为建设海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四,交往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海西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论文开题报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是交往实践的特征,而作主体的人才拥有更好的素质可以直接促进交往实践。交往实践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还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普遍性发展。离开了社会实践活动,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就谈不上人的发展,更加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交往实践就是一种以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只有通过交往实践一个人才能不断完善自身属性,自觉发挥和运用个人才能,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交往实践为海西建设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交往实践的系统性和多样性要求在思维方式上,要突破传统研究 的“主体一客体”二元思维方式,在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将“主体一客体”与“主体一主体”统一起来 ,以实现从全球性的“主体一客体一 主体”三级结构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变革 。在多极主体分化整合 、密不可分的时代 管理论文,“非此即彼”的零合博弈模式在减少 ,双赢式的非零合博弈模式越来越成为主流。交往实践理论倡导积极对话与合作,使得突出共同利益与共同点成为处理国际及地区之间关系的重点。

第六,交往实践倡导海西在两岸合作乃至全球化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交往规则的制定。规则性是交往实践的又一个特征。海西建设不仅是主体间利益、意义交往过程,也是主体不同行为规则的冲突、相容与共同交往规则乃至制度文明的建构过程。参与者共同认可的相对统一交往规则 、对话机制的形成 ,是解决合作交往中主体间冲突、主体间断裂问题的根本途径 。只有主动的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才能保证,在海西建设中能够坚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及社会经济的安全。

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交往实践,不仅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而且将为海西建设提供了一个探索发展的全新视角。

参考文献:

[1]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2,36

[2]王南湜.交往与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兼与任平同志商榷,《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28

交往作文篇10

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群体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它源于群体间的文化差异,体现为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在心理或行为上的矛盾、排斥、甚至是对抗。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就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过程中两个迥然相异的群体组织文化体系,存在“异质性”冲突的风险。首先,校企文化中的知识理性与市场理性的冲突。高职校园文化始终是建构在知识理性基础上以专业技能化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文化,具有公益性,价值取向为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代表的是以追求利润和效益为核心信念的市场文化,具有市场逐利性,价值取向是经济利益而非社会责任。这两者理性的碰撞是一种基础性的隐性冲突。其次,校企文化中行为表现的冲突。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充分继承了一般高校的传统行为特性:宁静、自由和耐心,讲求的是专业技能的“慢性”积累,是“慢工出细活”的“慢性”行为表现。企业文化秉承的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规训,追求的是“时间就是金钱”的“多快好省”,在其行为表现上呈现的必然是“来去匆匆”的“匆忙”文化。这两者在行为表现上的冲突是当前校企文化较为集中的显性冲突。第三,校企文化中制度和契约层面的冲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主要是基于“培养人才”和“需求人才”的一致性利益需求而进行洽商、签订协议、开展合作,当然也有别的一些如产学结合的利益需求,但归根结底是为共识利益而联合交往的。正是由于双方动机的谋利性,因而容易将对方作为谋利“工具”。而在这种利益动机的驱使下,校企双方关注的重心始终在于是否能满足利益诉求和契约规定的显性指标的达成,这实质就如同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关系”。因而在校企文化的冲突中有一部分会表现为利益交换异化后的契约和制度层面上的冲突。

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深化的过程中,校企文化既相互比较、冲突和较劲,同时更是相互了解、相知和认同,而且两者相互的认同将更为重要。事实上,校企合作交往存在的文化冲突过程恰恰也在为二者的融合提供机会和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双方按照自身文化的价值观念对他方文化作出审视和评价,从而找到两者融合的契合点即融合的必要性、必然性和一致性。首先,校企文化的互补和融合不仅是国家高职教育政策的必要使然,更是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探索的客观要求。《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努力实现校企“文化互补”。同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高职校企合作的政策导向则代表了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高职院校谋求科学发展的重点内容和必要工作。其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的主要内容仍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供”与企业需求人才的“求”的“无缝对接”。从文化交往的层面看,这“供”与“求”的对接就是校企双方如何通过文化交往的方式,把“学校人”逐步培养成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人”的过程。而这一必然性转向实质上就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交往的必然使命,更是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最大必然性要求。最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还具有许多相通的一致性,例如,两者的文化都代表着各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都同属“为人”的文化:一方面都包含“人本管理”理念,在物质、精神和制度建设层面均“以人为本”,对人的行为同起着导向、激励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都围绕“人才”来进行文化的构筑,在形成中相互注重吸收融合对方的文化特质,并最终以实现人的发展作为两者共同的追求目标。这就为校企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奠定了共同的基础。

二、以“文化融合”的思辨观点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抉择问题的探究

结合上文所述,如果我们用校企合作交往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逻辑关系观点审视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及其校企文化合作交往的事象,就可以逐步厘清和抽象出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企文化融合的不同结果状态,同时,也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企业文化的抉择作出一个相应的价值判断而得到在不同抉择时应持有的一般观点和态度:

1.如果校企合作交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的是有限度的交流,并用“隔离状态”来描述校企文化的交流状态,那么,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状态则是“A+B=A+B”的隔离状态。面对隔离状态,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无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是A或B,这种“A+B=A+B”的“隔离状态”表示的是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校企文化在合作交往过程中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交流,而且经过交流后,仍然保持着各自文化的相对独立或隔离性,双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属性并没有发生变化。当然这种有限度的交流是校企文化合作交流主体所共同主动做出的一种合作态度,在此基础上,双方各自保持应有的警惕,小心行事,从而导致“A+B=0”失败状态的出现,最终这种状态会在校企双方间产生不信任的文化隔离负效应。这时,如没有实质利益和合作协议的牵系,校企文化双方的合作交往便会赫然中止、甚至终止,那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的过程也就无以为继,只能走向失败。从此可知,这种隔离状态,既不能长期有效推动校企文化双方的深化合作交往,也不能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的吸纳和融合,甚至还需承担两者文化合作交往失败的风险成本。因而如需改变这种最终走向失败的隔离状态,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企业文化的抉择,一方面必须改变自身及企业方有限度的合作态度,另一方面如企业方难以改变有限度的合作态度时,就需另觅新的企业合作方,寻求更为开放和敢于合作的企业文化代表者。此外,这种隔离状态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对于因短期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松散的校企合作双方,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种隔离毕竟既能保障校企文化有限度的交流,也能相对保持校企文化的自主,并减少校企文化发生公开冲突的机会,因而也就不会产生校企文化双方交往对立紧张的状态。而此时的高职院校则应保持适而可止的态度,择其所需而进行有限度的文化交往,同时科学控制其抉择的风险成本。

2.假设校企合作交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常态发展,并用“同化状态”来描述校企文化的发展状态,那么,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格局则会呈现“A+B=A”的同化状态。面对同化状态,我们该如何抉择呢?这种“A+B=A”的同化状态,强调的是作为强势文化的A对作为弱势文化的B的成功瓦解和同化。同时,在A和B的合作交往过程中,由于A本身具有先天的主动融合意识、传统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先进的时代优势,经过两者文化的常态发展及期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作为弱势文化的B只能被逐步同化,并自觉成为A的有机组成部分。[3]对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企文化合作交往在这种“A+B=A”的同化动态过程中,应作出两个假设的考量:一是假设校园文化是强势一方,结果就是校园文化同化企业文化;二是假设企业文化是强势一方,结果就是企业文化同化校园文化。在这两个假设的考量面前,由于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大多是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主动吸收和融合,并且校园文化往往具有本地系统文化的自发优势及融合张力,从而在校企合作交往的常态发展中,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潜融合会显得更为强势及能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进而校园文化较多能成功同化企业文化。同时,因为企业文化本身在校企合作交往上多半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同化优势不足,而且校园文化自身具备较强的封闭循环能力及保卫意识,不易撕裂,因而企业文化就算主动去同化,也未必能成功,这样的成功机率较少,最后仍是校园文化成功同化企业文化。这种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成功同化状态会借鉴和吸收企业文化的优秀要素,也会取得较强的稳定性,但弊端是很难对校园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予以根本性的突破,传统的价值功能也很难予以实质的改变。对于不愿放弃主导地位的校园文化建设者或校企合作交往的起步者来看,其抉择的要旨即应是在保持校园文化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主动吸纳现代企业文化的优秀要素,大胆纳入己用,发挥自身文化的强势力量,逐步将其发展为同化状态。另外,此命题第二方面的假设考量虽然发生可能性较少,但仍然有成功存在的机会。如果企业文化一方有非常强大的合作交往动机,并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及文化优势,主动寻求校企文化融合,并顺利谋求到合作交往的机会,则会发挥利益优势及用法律协议交往方式,强势交往及逐渐化被动为主动,取得主导地位,从而将校园文化融合到自身的企业文化内。如企业文化成功同化校园文化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现更多的则是企业文化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