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技巧十篇

时间:2023-05-05 18:17:22

交往技巧

交往技巧篇1

1、对待生活充满正能量:一个对生活积极乐观的人,能够不自觉地去感染别人,让别人产生好感。大多数的人都愿意与正能量满满的人进行沟通交流。

2、适当的赞美:很多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语言,但是要注意不要过于浮夸,适当的赞美她的小优点或者小细节即可。

3、充分认识自己:在与他人进行打交道之前,要充分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更全面的去了解他人。

4、乐于助人: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人,就很容易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往往也是人际关系较好的人。

5、建造个人形象:在日常生活中,要建立自己的个人形象、塑造自己的个人标签。

交往技巧篇2

乔哈里窗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定式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人们只有懂得了做人做事的真谛,学会了人际交往的能力,掌握了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技巧,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事业等方面取得成功。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呢?

一、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一)打开心灵的窗户,正确认识自我

在别人给我们的回馈中,我们可以验证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增进自我的觉知,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模式介绍了自我坦露和回馈经验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如下表:

(二)拆除心中的篱笆墙,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自我封闭的人在情绪上的显著特点是情感淡漠,并有某种程度上的自我中心倾向,喜欢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别人。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会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呢?(1)适当地自我暴露,扩大“公众我”,减少“秘密我”“隐私我”;(2)学会微笑;(3)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三)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1.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交往成功、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开端,与人的初次交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礼貌待人,主动热情;积极求同,缩短距离;了解对方,记住特征。

2.塑造和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仅凭第一印象是不够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在继续的交往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表现真实的自我,从而向对方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克服认知偏差,培养主动交往的态度

(一)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形成良好的人际印象

我们要懂得什么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定式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等,并能在人际交往中克服它们给我们带来的认知偏差。

(二)培养主动交往的态度,真诚而热情地待人

1.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往

教师主动交往很重要,特别是当面临人际危机时,主动解释,消除误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2.真诚而热情地待人

真诚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核心,热情是最能打动人、对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质之一。一个充满热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好情绪传染给别人;一个面带微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接纳。

(三)把握人际距离,学会宽容忍让

1.把握人际距离

“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因为不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不能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能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

2.学会宽容谦让

要有容纳意识。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三、增强人际吸引,加深情感联系与沟通

(一)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掌握以下原则:平等交互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绪控制原则。

(二)把握人际吸引的规律

在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好人际吸引的规律:(1)接近吸引;(2)相似吸引;(3)互补吸引;(4)仪表吸引;(5)人格吸引。其中,人格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人们择友时,一般首先注重品质好坏,次之才是水平高低、能力强弱。

(三)恪守人际交往规范

正确的社会交往应具有“四度”:向度(交往的方向性)、广度(交往的范围和对象)、深度(交往的程度和情感状态)、适度(交往的分寸),这是人际交往的一般规范。

人们还要遵守人际交往的具体规范:(1)遵守道德规范;(2)尊重习俗规范;(3)遵守礼仪规范;(4)遵守法律规范。

四、善用交际技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一)学会倾听和表达

1.学会倾听

倾听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有反馈地引导和鼓励。(1)通过言语和表情告诉对方,你能理解对方的描述和感受,可以使对方受到鼓舞。(2)在倾听过程中的“阐释”,常常是有效的鼓励技巧之一。(3)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他们的感受、成就,是赢得友谊的有力品质。(4)有意识地强化某一谈话主题,可以引导谈话方向,使之更符合你的需要。

2.学会表达

学会表达,是指注意学会说话、自我表露的艺术和技巧。(1)首先自信地坦露关于自己的信息;(2)如果表达有困难,就要把谈话的目标放在内容表达上;(3)人们总是喜欢那些经历与看法与自己一致的人,“我也一样”“我也喜欢这个”“我有过和你同样的经历”之类的表白,往往能激发对方积极的反应,使谈话气氛热烈起来。

(二)赞扬与批评

1.多用赞扬

要发现和赞赏别人的优点。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最有效的赞赏是赞扬他人身上那些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长处和优点。

2.善用批评

一般情况下,应多作赞扬,少用批评。批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批评应注意场合与环境;第二,措辞与态度应是友好的、真诚的;第三,批评要注意维护他人自尊;第四,批评对事不对人;第五,批评对新不对旧,即批评应针对现在和未来,而不要纠缠过去的老账。

3.正确对待批评

置之不理是消解批评的好方法,它可以使那些恶意诽谤的毒箭如射在软皮囊上一般,不过,一种更积极的对待批评的方法是认真、冷静地分析其中是否含有可供参考、有助于自我完善的东西。

(三)心理暗示和换位思考

1.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我喜欢与人交往。”这样的心态使人以开放的方式走向人群,他们心地坦然,很少有先入为主的心理防御,因而言谈举止轻松自在,挥洒自如。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积极暗示,在头脑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良好的交际者。

2.换位思考

交往技巧篇3

一、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在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对于集体生活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沿袭着在家中当“小皇帝”、“小公主”的习惯,觉得周围的人让着自己是应该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是否影响他人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上以自我为中心,因为自己是班上的尖子,就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占有较大的优势,看不起一般的同学,不愿与他人共同探讨、相互学习,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在社会活动、集体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想法,总希望别人依照自己的“吩咐”去做,这种交往方式最易导致孤立、不受欢迎的局面,给自己、他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给集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应该学习伟人的谦虚美德,从他人身上汲取养分。

二、友谊需要经常维护,要真诚

维护友谊,不等于迁就对方、附和对方,靠一团和气来调和矛盾,虽然表面上不伤情感,但实际上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交朋友必须坚持原则,有时不妨做诤友,给予他人真心的批评与建议,建立真正互帮互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尊重别人的价值观

人是复杂的,各人的价值取向也会各不相同,所以很难、也没有必要千人一律。尊重对方的价值观是交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会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做让人反感的人。

四、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努力理解对方的苦心

当观点不一致时,应想办法心平气和地向别人讲明你的想法,增进相互理解,使彼此间的感情融洽。切记不可粗鲁、顶撞,那样会伤害朋友的自尊心。凡事多从他人角度着想,自己有错时应主动承认、道歉,对同学的缺点也要给予宽容。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交往。

五、交往的方式要及时作调整

交往技巧篇4

(1)问候时最好点名道姓。迈进会客室的门,你的第一句话可能是:“你好,见到你很高兴。”但这却不如说:“王经理,你好,见到你很高兴。”据测,后者比前者要热情得多。

(2)若对方没请你坐下,你最好站着。坐下后不应掏烟,如对方请你抽烟,你应说:“谢谢。”请记住,切莫把烟灰和火柴头弄到地板上,那是很不得体的。

(3)请不要急于出示你随身带的资料、书信或礼物。只有在你提及了这些东西,并已引起对方兴趣时,才是出示他们的最好时机。另外,你得事先准备好,当对方询问你所携带资料中的有关问题时,你应给予详细的解释或说明。

(4)主动开始谈话,珍惜会见时间。尽管对方已经了解到你的一些情况和来访目的,你仍有必要主动开口。你可再次对某些问题进行强调和说明。这不仅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是礼貌的需要。

(5)保持相应的热情。在谈话时,你若对某一问题没有倾注足够的热情,那么,对方会马上失去谈这个问题的兴趣。

(6)当愤怒难以抑制时,应提早结束会见。愤怒会使你失去理解他人和控制自己的客观尺度。它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7)学会听的艺术。听有两个要求,首先要给对方留出讲话的时间,其次要听“听话听音”。如对方首先讲话,你不可打断对方。应做好准备,以便利用恰当的时机给对方以响应,鼓励对方讲下去。

不能够认真聆听别人谈话的人,也就不能够“听话听音”,更不能机警、巧妙地回答对方的问题。记住:不论是社交场合,还是在工作中,善于听乃是一个人应有的素养。

(8)避免不良的动作和姿态。玩弄手中的小东西,用手不时地理头发、搅舌头,清牙齿,掏耳朵,盯视指甲、天花板或对方身后的字画等,这些动作都有失风度。

也不应忘记自己的身份去故作姿态,卖弄亲近:“咱俩无话不谈,要是对别人,我才不提这个呢!”俚话和粗话更应避免。

(9)要诚实、坦率,又有节制。若在一件小事上做假,很可能使你的整个努力付诸东流。对方一旦怀疑你不诚实,你的各种不同凡响的作为都将黯然失色。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因此,你可以坦率地谈起或承认自己的缺点或过失。在评论第三者时不应失去体量他人的气度,无节制地使用尖刻语言只会让人疑心:“谁知哪一天,他也许会在背后这样说我呢。”

(10)要善于“理乱麻”,学会清楚地表达。善于表达使人终生受益。讲话不会概括的人,常常引起人们的反感:叙事没有重点,思维头绪混乱的人,常常迫使人们尽量回避他。一般来说,你若从没有担心过别人会对你的话产生反感,就意味着你已引起他人的反感了。

(11)作一次音色和语调的自我检查。把自己要讲的话录音5分钟,听听是否清晰,喉音、鼻音是否太重?语速怎样?语调老成、平淡吗?如不满意,改进后再录一段听听。充满朝气的语调会使你显得年轻。此功重在平时留心多练。

(12)注意衣着和发式。第一次见面就给人一种不整洁的印象,往往会给你的自我表白投下阴影。平时不修边幅的企业家,在会见前应问问懂行的人,让他根据你的年龄、体形、职业及季节等因素设计一下你的衣着和发式。

交往技巧篇5

关键词:情感 交响乐 演奏技巧 作用

交响乐作为一种表现力丰富、对人的精神有极大影响的丰富多样的音乐体裁形式,诸如交响曲、组曲、歌剧序曲、音乐会舞曲、协奏曲等等,在音乐艺术形式中它是具有较高品位的高雅的音乐种类。交响乐的演奏需要用到多种乐器,包括钢琴、竖琴、木管、铜管、弦乐、打击乐等,而每种乐器的使用又都需要一定的演奏技巧,用来表现交响乐作品主题、风格及内涵,但不管演奏者使用哪种乐器,运用何种演奏技巧进行交响乐的演奏,都需要演奏者融入自身的情感,发挥情感在交响乐演奏中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演奏者情感与交响乐演奏的关系,并指出了情感运用对于交响乐演奏技巧的作用以及如何在交响乐演奏中正确运用情感。

一、情感与交响乐演奏的关系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愿望、观点和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表现为:或激动、热烈;或高兴、喜乐;或悲恸、忧愁;或赞叹、喜爱;或惊恐、愤怒等等。

音乐是情感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音乐通过乐音的组织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如同其它音乐艺术一样,交响乐也是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的交响乐是枯燥、空洞和乏味的音乐。对于演奏者来说,演奏者只有充分的把自身的情感融入交响乐作品之中,才能准确的把握好作品的演奏,而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又可以使演奏者的情感得到升华,提升其二度创作能力。

一方面,演奏者必须深刻领悟交响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作品之中,才能准确把握好作品的演奏,表现作品的思想主题。这是因为认为任何一部交响乐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作者的民族意识、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自身的人生态度、创作作品时的情绪特征都会融入到所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之中,也就是说作者在作品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演奏者只有充分的了解和体验交响乐作者的这种情感特点,才能准确的把作品的情感演绎出来。例如:《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全部交响曲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德国社会令人窒息的封建势力,而贝多芬则号召人们与封建势力作斗争。而这部作品又是在贝多芬失聪长达六年之后,在历经人生的坎坷和苦难之后创作的,因此作品的情感运用上有时阴暗凶险、有时欢愉神气、有时倔强而紧张、有时悲戚而低沉,这表现了贝多芬人生的各种经历。因此演奏者只有充分的领悟到这种贝多芬创作时的这种内心情感,才可能在演奏中表现出这部交响乐作品的真谛。

另一方面,通过对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又可以使演奏者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培养演奏者的审美情感,提升其二度创作能力。演奏者通过对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对作品思想的把握,对作品情感的融入,可以使自己的审美情感得到释放、培养和升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演奏者可以通过这种反复的情感的获取和表达过程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准确把握原作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技巧,充分的发挥情感在交响乐演奏技巧中的作用。

二、情感运用在交响乐演奏技巧中的作用

交响乐的演奏技巧是指演奏者在进行交响乐演奏时所运用的器乐技巧,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演奏技巧。演奏者在表现某一交响乐作品时,不仅要熟练运用技巧,更要运用感情的力量发挥情感在交响乐演奏技巧中的作用。演奏者情感的运用,对于交响乐演奏技巧的表现具有以下作用:转贴于

(一)帮助演奏者准确把握节奏、节拍与演奏速度

演奏者正确的运用情感可以帮助其准确的把握作品的节奏、节拍与演奏速度。节奏、节拍与演奏速度可以说是交响乐作品的灵魂,正确的把握作品的节奏、节拍、速度对于交响乐演奏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在演奏中往往难以把握乐曲的节拍、节奏与速度。例如:在大提琴演奏时,演奏者往往在乐曲的节拍、节奏与速度方面不能自制,往往会出现慢则拖,快则赶的情况。在演奏一些速度快,节拍变化多,节奏复杂的乐曲时,由于对技巧把握不当导致演奏速度越来越快。而在演奏一些舒缓、柔和的乐曲时,又往往由于技巧把握不当导致演奏速度过慢,跟不上节拍。对于演奏者而言,除了需要通过技巧上的严格训练和长期的实践来提高自己对节拍、节奏以及演奏速度的准确把握外,还可以通过正确的情感运用来帮助其把握作品节拍、节奏以及演奏速度。在演奏时,既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又要注意控制自身的情绪,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合二为一,从而达到准确把握作品的演奏速度,准确、生动、完美的演绎作品。

(二)有助于把握演奏中的音准与发音

在演奏过程中正确的运用情感,还有助于在演奏时准确把握音准与发音。优美的音色和绝对的音准对于表现交响乐曲的艺术魅力尤为重要。例如:在小提琴演奏时,动人的音色既可以表现交响乐中温柔缠绵如少女般楚楚动人的形象,也能表现交响乐中坚强有力如勇士般气壮山河的气势,交响乐片段中时而如行云流水般连绵不断,时而像暴风骤雨状急促猛烈等情景也都通过音色来表现。这一切都需要演奏者准确的把握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与发音,音准与音乐的(旋律、音色、和声、调式、曲式织体等密不可分,是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之一,演奏者可以通过长期的音准训练,培养音准概念,而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准确运用自身的情感,可以有助于提升音准训练的效果,可以提升耳朵对音准判断的分辨力。至于发音,是指小提琴的弦上有许多音位,不同的音位与琴马之间的距离不同,在不同的琴弦上又有着不同的最佳发音点,只有在最佳的发音点上演奏交响乐才能获得最佳的音色。同样的,在小提琴发音训练和实践的过程中,演奏者融入自身的情感,也可以提升发音训练的效果。这是因为情感的投入和正确使用可以提升演奏者的注意力,领会作品的内涵,从而有助于演奏者对音准的把握和最佳发音点探索。

(三)提升交响乐演奏技巧的表现力 演奏者准确的运用情感可以提升和丰富交响乐演奏技巧的表现力。例如:钢琴是交响乐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乐器,而钢琴的演奏有多种技巧,如:手指独立性技巧、音阶与琶音快速均匀跑动的技巧、八度的技巧、轮指和弦以及大跳的技巧。这些技巧的把握和运用需要演奏者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而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投入演奏者的情感可以提升这些钢琴演奏技巧的表现力。就轮指技术而言,要弹得非常有表现力,就不容许有任何模糊、混淆的成分在其中,而情感的投入正好可以使演奏者体验和领会交响乐曲的情绪内涵,体悟乐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使技巧的运用更加纯熟,提升其表现力。

三、如何正确把握与运用交响乐演奏中的情感

(一)注意演奏技巧与情感的高度融合

在交响乐演奏中正确把握与运用情感,必须注重将情感与演奏技巧高度融合,两者必须并重,缺一不可。这是因为,没有好的演奏技巧,就无法真正的体现交响乐作品的魅力,情感的投入也就毫无意义,而演奏者在交响乐演奏过程中缺乏情感的投入,其技巧的运用就会大打折扣,缺乏表现力,失去了情感运用的价值。因此,两者在交响乐作品的演奏中必须进行高度的融合。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不是在谱上,而是在谱子之间。”这句话充分的暗示了作曲家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蕴涵于其作品之中,需要通过演奏者进行展现与传递。情感是展现作品艺术内涵的方式,交响乐演奏不仅仅要把乐谱中的音符等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反映器乐作品的内在涵义。交响乐演奏者可以通过对于作品的合理理解,运用技巧和情感融合的方式把交响乐作品中蕴含的内在精神意蕴体现出来,从而实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二)培养对交响乐的审美情感

交响乐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内容和情感表现的非具象性、时间性、运动性、感觉性及感情性等方面。演奏者的审美情趣往往决定了其是否能把格调高尚、趣味纯正的交响乐带给听众,培养听众的审美鉴赏力,演奏者的使命在于通过自己的表演把交响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之中, 使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心地变得更高尚、更纯洁, 使听众感觉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这就要求演奏者要培养对交响乐的审美情感,通过想象、联想等途径来欣赏与领略交响乐的内容美与形式美。具体来说,演奏者可以通过经常欣赏交响曲、协奏曲、交响组曲、序曲和交响诗等音乐作品来陶冶自己对交响乐的审美情感,这些不同体裁的交响乐曲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长期的欣赏这些作品有助于演奏者对作品情感投入的准确把握。

(三)提升演奏者的综合素养

要想正确把握交响乐演奏中的情感,还要逐步提升演奏者的综合素养。这是因为每一部交响乐作品都有其自身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演奏者要想正确的把握这些作品的风格,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演奏者可以通过加强文化素质,结合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演奏者的综合素质中,演奏者还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奏者成功运用情感进行交响乐演奏的必要保证。这是因为人的心理素质控制着人的行为活动,并且使这些行为活动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并以此来指挥自己参与社会活动。另外,演奏者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增强自己在表演时的自信心,从容自然的在舞台上进行演奏,充分的发挥情感的作用。

交响乐蕴含着深层的意境与意韵, 具有其它音乐艺术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它可以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丰富, 使情感的世界更有内涵和深度, 使人获得一种精神的超越。在交响乐的演奏中正确的运用情感因素,可以帮助演奏者准确把握节奏、节拍与演奏速度,准确把握演奏中的音准与发音,提升交响乐演奏技巧的表现力。演奏者要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各项综合素养,培养对交响乐的审美情感,注意演奏技巧与情感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延春.论音乐的感知与审美.艺术研究.2008(3).

[2]邵晓勇.关于音乐作品演绎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5).

[3]侯军.情感在演奏中的作用.音乐生活.2009(6).

[4]王跃辉.论“音色”与“情感”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艺术教育.2008(8).

[5]刘德亚.钢琴演奏中的技巧及记忆规律.职大学报.2007(1).

[6]黄绮.论钢琴演奏中的技术与情感表现.安徽文学.2008(4).

[7]卢赣华、余达群.钢琴演奏中情感的表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2) .

[8]杨双勇.小提琴的演奏技巧.科教文汇.2008(4) .

交往技巧篇6

(一)观念上的误差,忽视人际技能提升

调查中,尽管许多学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对人际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提升。他们认为人际技能无需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它是一种能够自然而然掌握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个人人际技能的提高。人际技能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交流、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人际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技能是顺利进入社会的保障,也是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

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

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交往技巧篇7

        关键词:情感 交响乐 演奏技巧 作用

        交响乐作为一种表现力丰富、对人的精神有极大影响的丰富多样的音乐体裁形式,诸如交响曲、组曲、歌剧序曲、音乐会舞曲、协奏曲等等,在音乐艺术形式中它是具有较高品位的高雅的音乐种类。交响乐的演奏需要用到多种乐器,包括钢琴、竖琴、木管、铜管、弦乐、打击乐等,而每种乐器的使用又都需要一定的演奏技巧,用来表现交响乐作品主题、风格及内涵,但不管演奏者使用哪种乐器,运用何种演奏技巧进行交响乐的演奏,都需要演奏者融入自身的情感,发挥情感在交响乐演奏中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演奏者情感与交响乐演奏的关系,并指出了情感运用对于交响乐演奏技巧的作用以及如何在交响乐演奏中正确运用情感。

一、情感与交响乐演奏的关系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愿望、观点和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表现为:或激动、热烈;或高兴、喜乐;或悲恸、忧愁;或赞叹、喜爱;或惊恐、愤怒等等。

        音乐是情感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音乐通过乐音的组织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如同其它音乐艺术一样,交响乐也是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的交响乐是枯燥、空洞和乏味的音乐。对于演奏者来说,演奏者只有充分的把自身的情感融入交响乐作品之中,才能准确的把握好作品的演奏,而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又可以使演奏者的情感得到升华,提升其二度创作能力。

        一方面,演奏者必须深刻领悟交响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作品之中,才能准确把握好作品的演奏,表现作品的思想主题。这是因为认为任何一部交响乐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作者的民族意识、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自身的人生态度、创作作品时的情绪特征都会融入到所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之中,也就是说作者在作品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演奏者只有充分的了解和体验交响乐作者的这种情感特点,才能准确的把作品的情感演绎出来。例如:《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全部交响曲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德国社会令人窒息的封建势力,而贝多芬则号召人们与封建势力作斗争。而这部作品又是在贝多芬失聪长达六年之后,在历经人生的坎坷和苦难之后创作的,因此作品的情感运用上有时阴暗凶险、有时欢愉神气、有时倔强而紧张、有时悲戚而低沉,这表现了贝多芬人生的各种经历。因此演奏者只有充分的领悟到这种贝多芬创作时的这种内心情感,才可能在演奏中表现出这部交响乐作品的真谛。

        另一方面,通过对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又可以使演奏者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培养演奏者的审美情感,提升其二度创作能力。演奏者通过对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对作品思想的把握,对作品情感的融入,可以使自己的审美情感得到释放、培养和升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演奏者可以通过这种反复的情感的获取和表达过程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准确把握原作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技巧,充分的发挥情感在交响乐演奏技巧中的作用。

二、情感运用在交响乐演奏技巧中的作用

        交响乐的演奏技巧是指演奏者在进行交响乐演奏时所运用的器乐技巧,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演奏技巧。演奏者在表现某一交响乐作品时,不仅要熟练运用技巧,更要运用感情的力量发挥情感在交响乐演奏技巧中的作用。演奏者情感的运用,对于交响乐演奏技巧的表现具有以下作用:

(一)帮助演奏者准确把握节奏、节拍与演奏速度

        演奏者正确的运用情感可以帮助其准确的把握作品的节奏、节拍与演奏速度。节奏、节拍与演奏速度可以说是交响乐作品的灵魂,正确的把握作品的节奏、节拍、速度对于交响乐演奏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在演奏中往往难以把握乐曲的节拍、节奏与速度。例如:在大提琴演奏时,演奏者往往在乐曲的节拍、节奏与速度方面不能自制,往往会出现慢则拖,快则赶的情况。在演奏一些速度快,节拍变化多,节奏复杂的乐曲时,由于对技巧把握不当导致演奏速度越来越快。而在演奏一些舒缓、柔和的乐曲时,又往往由于技巧把握不当导致演奏速度过慢,跟不上节拍。对于演奏者而言,除了需要通过技巧上的严格训练和长期的实践来提高自己对节拍、节奏以及演奏速度的准确把握外,还可以通过正确的情感运用来帮助其把握作品节拍、节奏以及演奏速度。在演奏时,既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又要注意控制自身的情绪,把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合二为一,从而达到准确把握作品的演奏速度,准确、生动、完美的演绎作品。

(二)有助于把握演奏中的音准与发音

        在演奏过程中正确的运用情感,还有助于在演奏时准确把握音准与发音。优美的音色和绝对的音准对于表现交响乐曲的艺术魅力尤为重要。例如:在小提琴演奏时,动人的音色既可以表现交响乐中温柔缠绵如少女般楚楚动人的形象,也能表现交响乐中坚强有力如勇士般气壮山河的气势,交响乐片段中时而如行云流水般连绵不断,时而像暴风骤雨状急促猛烈等情景也都通过音色来表现。这一切都需要演奏者准确的把握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与发音,音准与音乐的(旋律、音色、和声、调式、曲式织体等密不可分,是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之一,演奏者可以通过长期的音准训练,培养音准概念,而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准确运用自身的情感,可以有助于提升音准训练的效果,可以提升耳朵对音准判断的分辨力。至于发音,是指小提琴的弦上有许多音位,不同的音位与琴马之间的距离不同,在不同的琴弦上又有着不同的最佳发音点,只有在最佳的发音点上演奏交响乐才能获得最佳的音色。同样的,在小提琴发音训练和实践的过程中,演奏者融入自身的情感,也可以提升发音训练的效果。这是因为情感的投入和正确使用可以提升演奏者的注意力,领会作品的内涵,从而有助于演奏者对音准的把握和最佳发音点探索。

(三)提升交响乐演奏技巧的表现力

        演奏者准确的运用情感可以提升和丰富交响乐演奏技巧的表现力。例如:钢琴是交响乐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乐器,而钢琴的演奏有多种技巧,如:手指独立性技巧、音阶与琶音快速均匀跑动的技巧、八度的技巧、轮指和弦以及大跳的技巧。这些技巧的把握和运用需要演奏者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而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投入演奏者的情感可以提升这些钢琴演奏技巧的表现力。就轮指技术而言,要弹得非常有表现力,就不容许有任何模糊、混淆的成分在其中,而情感的投入正好可以使演奏者体验和领会交响乐曲的情绪内涵,体悟乐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使技巧的运用更加纯熟,提升其表现力。

三、如何正确把握与运用交响乐演奏中的情感

(一)注意演奏技巧与情感的高度融合

        在交响乐演奏中正确把握与运用情感,必须注重将情感与演奏技巧高度融合,两者必须并重,缺一不可。这是因为,没有好的演奏技巧,就无法真正的体现交响乐作品的魅力,情感的投入也就毫无意义,而演奏者在交响乐演奏过程中缺乏情感的投入,其技巧的运用就会大打折扣,缺乏表现力,失去了情感运用的价值。因此,两者在交响乐作品的演奏中必须进行高度的融合。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不是在谱上,而是在谱子之间。”这句话充分的暗示了作曲家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蕴涵于其作品之中,需要通过演奏者进行展现与传递。情感是展现作品艺术内涵的方式,交响乐演奏不仅仅要把乐谱中的音符等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反映器乐作品的内在涵义。交响乐演奏者可以通过对于作品的合理理解,运用技巧和情感融合的方式把交响乐作品中蕴含的内在精神意蕴体现出来,从而实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二)培养对交响乐的审美情感

交响乐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内容和情感表现的非具象性、时间性、运动性、感觉性及感情性等方面。演奏者的审美情趣往往决定了其是否能把格调高尚、趣味纯正的交响乐带给听众,培养听众的审美鉴赏力,演奏者的使命在于通过自己的表演把交响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之中, 使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心地变得更高尚、更纯洁, 使听众感觉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这就要求演奏者要培养对交响乐的审美情感,通过想象、联想等途径来欣赏与领略交响乐的内容美与形式美。具体来说,演奏者可以通过经常欣赏交响曲、协奏曲、交响组曲、序曲和交响诗等音乐作品来陶冶自己对交响乐的审美情感,这些不同体裁的交响乐曲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长期的欣赏这些作品有助于演奏者对作品情感投入的准确把握。

(三)提升演奏者的综合素养

要想正确把握交响乐演奏中的情感,还要逐步提升演奏者的综合素养。这是因为每一部交响乐作品都有其自身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演奏者要想正确的把握这些作品的风格,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演奏者可以通过加强文化素质,结合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演奏者的综合素质中,演奏者还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奏者成功运用情感进行交响乐演奏的必要保证。这是因为人的心理素质控制着人的行为活动,并且使这些行为活动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并以此来指挥自己参与社会活动。另外,演奏者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增强自己在表演时的自信心,从容自然的在舞台上进行演奏,充分的发挥情感的作用。

        交响乐蕴含着深层的意境与意韵, 具有其它音乐艺术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它可以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丰富, 使情感的世界更有内涵和深度, 使人获得一种精神的超越。在交响乐的演奏中正确的运用情感因素,可以帮助演奏者准确把握节奏、节拍与演奏速度,准确把握演奏中的音准与发音,提升交响乐演奏技巧的表现力。演奏者要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各项综合素养,培养对交响乐的审美情感,注意演奏技巧与情感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延春.论音乐的感知与审美.艺术研究.2008(3).

[2]邵晓勇.关于音乐作品演绎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5).

[3]侯军.情感在演奏中的作用.音乐生活.2009(6).

[4]王跃辉.论“音色”与“情感”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艺术教育.2008(8).

[5]刘德亚.钢琴演奏中的技巧及记忆规律.职大学报.2007(1).

[6]黄绮.论钢琴演奏中的技术与情感表现.安徽文学.2008(4).

[7]卢赣华、余达群.钢琴演奏中情感的表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2) .

[8]杨双勇.小提琴的演奏技巧.科教文汇.2008(4) .

交往技巧篇8

【关键词】 门诊检诊 沟通技巧 老年患者

近年来,我院门诊量不断加大,门办也加大了对各科检诊工作的管理。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密切与老年病人的沟通技巧已经成为护士平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老年社会的到来,给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还是性格特征、生活经历等方面在老年人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大多数老年人性情随和易于交往。但也有一些性格偏执,难以沟通。因此,护士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基本技巧。

1.学会尊重病人。受人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尤其是受到疾病折磨的老年人对尊重的需要更为迫切。因为老年人社会交往能力降低,心理障碍增加,甚至失去家庭的帮助,会经常感到不被尊重的威胁。检诊护士在与老年人相互沟通时,首先要尊重他们对他们的称呼有尊敬之意,如老大爷、老师傅等。

主动打招呼、你好、请坐等。听他们说话要专心,细心听取意见,尽力帮助解决提出的意见及问题,使老年病人感到受重视,被尊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加强情感交流。人到老年由于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的不适应,情感也会发生改变。其中孤独与失落感是最明显的变化,检诊护士与老年病人的沟通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或消除这种孤独与失落感。在与老年病人的交流中,不要仅仅局限于正式的工作需要,应多聊一些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等的话题,适当地引导老年病人对往日生活经历进行回忆,这样会大大增加老年病人说话的兴趣。

3.多予关怀体贴。老年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眼花,护士要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厌其烦、多给予关怀和体贴,尤其对无人陪伴的老人,护士应倍加关心,为老年病人解决实际困难,对病人提出的种种困难尽可能给予满足,亦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老人的谅解。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沟通技巧对门诊就诊的老年病人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可缩短护患距离,减轻病人的焦虑,与此同时有效的沟通技巧还能建立和谐的门诊工作环境。因此门诊检诊护士应该有一颗博爱之心,真实地向患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自内心的帮助患者,才能达到护患关系和谐稳定,同时还能提升护士的自身价值感。

参 考 文 献

交往技巧篇9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076-01

护士在与肿瘤病人的信息交流中应用技巧性的沟通,对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优良的治疗环境,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安全感,提高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掌握和运用沟通技巧。

1 一般沟通技巧

1.1交谈的技巧

语言交流具有特殊的魅力,准确而亲切的语言是护患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1],适时适度的语言交流有四大要素:清楚、直言、诚实和有分寸。语速要适中,过快会让病人感到没有诚意,过慢会让病人反感[2]。交谈时应注意:首先做自我介绍,其次有礼貌地称呼病人,告诉病人交谈的目的,与病人交谈尽量不问为什么,以免病人回答不出而紧张,适当重复病人的话,表明你对他的话感兴趣,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谈。

1.2倾听的技巧

认真倾听是护士对病人关注和尊重的表现,倾听不只是听病人说话,而且通过病人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真正理解病人所表达的内容,体会病人的真实感受。护士在倾听时应集中精力,不要打断病人说话,不要做出判断,要与病人做出眼神交流,可以轻声地说“是”或“点头”等,表示你接受病人所诉的内容,并希望他继续说下去[3]。

1.3沉默的技巧

交谈固然是沟通的重要方式,但沉默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沉默可给病人思考的时间,尤其是病人心情复杂、不愿正面回答时,若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病人会感到你能体会他的心情,自己的愿望受到尊重,自然而然地会增加沟通,促进感情交流,使护患关系得到进一步的融洽。

1.4触摸的技巧

触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沟通方式,尤其是在不适合用语言表示关怀的情况下,触摸病人,给病人传达一种亲切的信息,会起到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此法可适用于病情危重、视力、听力不佳的患者,必要时声音语言、肢体语言同时并用,可使病人体会到你对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心周到的护理,增强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 特殊沟通技巧

2.1愤怒的病人

知道病情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心情极度悲伤,易怒、怪戾、性情暴躁、对周围一切事物或者人都看不顺眼,此时,护理人员不应该对患者表面意义的愤怒作出反应,而应该理解患者愤怒的根本原因,护士要体谅病人,稳定病人情绪,可以这样对他说:“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我也为此感到难过”等等此类安慰的语言,以表示容忍他的愤怒,总之,病人愤怒时护理人员应以极大的耐心容忍其发泄内心的情感,用心理解患者,用爱关心患者。

2.2哭泣的病人

适当的哭泣对于病人发泄心中压抑已久的痛苦或愤怒有时不失为一种健康和有益的反应。护理人员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可酌情视之,如递给病人一块毛巾或一杯饮料,轻度安慰,也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其较快地安静下来。

2.3抑郁的病人

抑郁的病人往往说话慢、反应迟钝和表现不主动,由于病人很难集中注意力,与其接触、沟通是困难的,而对带有悲观情绪想自杀的病人,更应小心待之,即使与同病房其他人交谈,也要考虑到安全因素,掌握说话时间、场合、分寸以免刺激他,与其直接交谈也不要急于求成,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情绪而定,对其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鼓励病人多说,而一旦在病人交谈中需要得到判断或结论时,应给予病人肯定的答复,不可模棱两可,以免给病人产生一种无人信任的感觉,重新加重其悲观失望的情绪。

2.4面对死亡话题的交流

知道病情的患者最需要的是和周围人的交流,通过交流,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为患者制定符合其需要的护理措施,因此护理人员应设法创造一种环境气氛,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给患者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使患者能够倾吐心中的不安和恐惧。终末期对知道病情的所有患者几乎都能意识到死亡,护士应理解患者的痛苦并与其建立深厚的信赖关系,使患者鼓起勇气来面对死亡。

2.5病情危重病人

与其交谈尽量简短,以不超过5 min为宜,对意识不清的病人可采用触摸的方式进行沟通,同时注意尽可能保持安静的环境,让病人身心得到关怀和休息。

总之,与肿瘤患者的沟通和护理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讨论之处。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借助真诚的语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玲,刘均娥.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73-875.

[2]沈建江.开展沟通服务培训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71.

[3]严秀芳.护患沟通的技巧[J].护理研究,2005,19(15):1398.

交往技巧篇10

交谈的分类

一般而言,谈话有正式交谈与非正式交谈之分。

前者进行于正式场合,大多严肃认真,有着既定的主题和特定的谈话对象;后者则进行于非正式场合,相比之下显得轻松愉快,没有限定的主题,谈话对象也不大固定。因此,从商务礼仪的角度来看,正式交谈与非正式交谈时的态度、谈资等均理所当然地有所不同,否则,在正式交谈中嬉皮笑脸、信口开河,在非正式交谈中一本正经、字斟句酌,都会招致误解,甚至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

交谈的技巧

不论同他人所进行的交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若想取得较好的交谈效果,有助于交谈对象彼此之间的理解与沟通,通常都必须考虑到下述六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交谈对象 同谁(Who)交谈。与同事交谈和与客户交谈,与职位比自己高的人和与职位比自己较低的人交谈,都显然应当有所不同。

(2)明确交谈目的 为什么( Why)要交谈。对这个问题,需要深思熟虑,不然就有可能劳而无功,枉费口舌。

(3)明确交谈方式 采取哪一种方式(Which)进行交谈。它与交谈效果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因果关系。

(4)明确交谈主题 谈什么( What)内容。交谈必须围绕主题展开,否则,东拉西扯,不得要领,其结果可想而知。

(5)明确交谈场合 在哪里(Where)进行交谈。谈判桌上的交谈与休闲场合下的交谈是不同的。不同的地点,谈话的氛围、态度与主题等也有所不同。

(6)明确交谈技巧 怎样交谈( How)效果更好。交谈中如能正确使用一些技巧,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如不讲技巧,其结果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

以上六个问题,简称谈话的5W1 H 原则 ,它是每位商界人士都应当熟悉并做到的谈话礼仪要求。

交谈的话题

基本原则:有所不为、有所为

1、忌选的话题

商务交往六不谈:

(1)不得非议党和政府

(2)不可涉及国家秘密和行业秘密

(3)不得非议交往对象的内部事务

(4)不得背后议论领导、同事与同行

(5)不得涉及格调不高之事

(6)不得涉及个人隐私之事

个人隐私五不问:

(1)不问收入

(2)不问年龄

(3)不问婚否

(4)不问健康

(5)不问个人经历

2、宜选的话题:

(1)拟谈的话题

(2)格调高雅的话题

(3)轻松愉快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