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1:22:18

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范文篇1

关键词: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

1.前言

1.1选题依据。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交际意图,积极参与交际,从而表现出有效、恰当的行为,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的能力[1]。人际交往能力与个体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群体工作中,它不仅能提高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工作效率,还能有效的促进个体行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过程,期间的人际交往问题广泛存在,且往往会贯穿整个青春期并继续发展到成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体现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是他们今后步入社会的重要技能。然而,有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在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且情况不容乐观[2]。1.2体育锻炼。作为青少年课外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激情、项目选择性较多的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将探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为青少年人际交往提供帮助。

2.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2.1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研究。人际交往能力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探讨起源于对社会能力的研究。梳理以往研究发现,前人从不同角度对人际交往能力定义进行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研究者直接给出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定义,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是从讨论或测量人际交往能力结构的角度来展示他们对人际交往能力的理解并给出相关界定。然而,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定义却没有统一的认识,研究人员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关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定义,以往研究者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分别是行为技能观、社会认知与行为表现观。行为技能观倾向将人际交往能力定义为沟通技能、领导技能以及与他人有效合作的技能,代表人物包括Chickering和Rdsser,Silberman,周宗奎等人;社会认知与行为表现观倾向把人际交往能力界定为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与行为表现,代表人物包括Mechenbaum、oMarlowe、谢宝珍、金盛华等人[3]。王英春等人对以往研究进行分析思考后,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应该包含交往动力、交往认知、交往技能等三个方面。并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做如下界定: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具有交际意图,能够积极参与交际,并表现出有效、恰当的交际行为,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4]。本文将采用王英春对人际交往能力做出的定义,该定义精辟的论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本质。2.2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功能。2.2.1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个体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于个体同伴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Robert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个人带来一种依恋感,一种群体归属感,一种价值的保证,一种可靠的联盟感,以及指导和教育的机会[3]。Buhnnester对青少年早期和青少年时期友谊亲密度、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且结果表明,人际交往能力与友谊亲密度呈显著相关,这种关系在青少年时期更为明显[5]。这一研究结果为我们探讨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关系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多有效的信息,因此青少年应该学会适当的表露个人信息,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2.2.2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能力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长期的影响。Buhrmester等人指出,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会导致人际关系不尽如人意,增加个体的孤独感;此外,主动沟通、自我表露和情感支持与社会自尊呈显著正相关,是个体社会自尊最重要的预测因子[6]。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提到“从同伴那得到的承认”是自我的一部分,所以当个体缺乏群体交往、关注时,容易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心理健康[7]。由此可见,人际交往能力作为人际交往中必备的技巧,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使个体形成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个性;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容易使个体形成胆小、孤独、忧伤、退缩等不良的人格特征,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因此,青少年时期的人际交往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存在直接关联。2.3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青少年时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反映个体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学业适应等状况。研究者发现,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主要分为个体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个体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观点采择、人格、性格、自我效能等;外在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课外活动等。Mahoney等人对青少年课外活动参与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积极的参与课外活动可以给个体提供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8]。例如,体育锻炼作为青少年课外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可以提供给个体更多的机会与其他人形成积极关系。

3.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3.1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人际交往动力的影响。人际交往动力简而言之就是交往欲望和主动性。积极的交往动力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从而有助于个体的发展;而消极的交往动力则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行为。Tjosvold的研究表明,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自愿真实的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信息是与他人沟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积极的沟通作为活动的载体[9]。分析认为,在体育锻炼中,青少年可以结合自身兴趣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形式也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自主性,而且在体育锻炼中通过非语言交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真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无形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在锻炼过程中,个体可以结识各种各样志同道合的朋友,进一步增进人与人之间接触,从而培养个体的交往能力。3.2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认知的影响。认知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反映了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它是人际知觉与理性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的认知会促进个体的人际交往,然而,对自我、他人和人际交往过程的不良认知往往是造成交际障碍的关键原因。相关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提升个体认知功能,且不同类型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不同群体的各种认知功能[10]。许向前[11]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次数越多的职业中专学生,其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越大,在运动参与的无意识中受到诸如“角色分工”,位置规范等一系列社会内容的“感化”,获得友谊、支持、理解、提高自信和自尊,从而增强自我效能和价值感,加深个体对人际交往重要性的认识。贺东建[12]研究发现,对于人际交往中的交际工具往往会导致认知偏见,除去常用的语言交流,个体还可以进行体态语交流,如:表情、手势、眼神、动作等,这些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具有简单、生动、直观等特点,容易被受信者在霎那间捕捉到,并深深印在受信者的脑海深处。分析认为,体育锻炼是一项有计划、有规律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在涉及到团体运动参与中,可通过获取同伴的手势、眼神等非语言沟通,从而对周围环境信息有充分的认识,实现群体目标,缩小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这都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3.3体育锻炼对青少年人际交往技能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观点选择、沟通、支持、影响、情感和适应能力[3]。孙华峰等在研究中指出,个体之间沟通障碍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认知误解、情感因素、人格缺陷和沟通能力不足,因此,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诚实待人,主动参与沟通,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才能在成功的沟通中塑造和磨练自己。孙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与运动频率、运动负荷、运动年限呈正相关,即运动与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密切相关[12];WhiteSM等人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个体与他人关系更加亲密,同时增强个体主观幸福感[13];张勇等认为,偶尔运动的参与者比经常运动的参与者有更多的身体、情感、人际和神经方面的问题[14]。还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个体的适应能力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足以有利的证明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技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小结

交往能力范文篇2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胆怯,因此,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纳每个留守儿童,以母亲般的胸怀关爱每个留守儿童,善于走近他们,每天与他们谈心、对话,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像妈妈,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对于一些特不愿意、不敢与人交往的留守儿童,教师应主动地给予他们信任与温暖,让他们渐渐地由接受成人到接受同伴。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当留守儿童生活在一个宽松、和谐、愉悦、充满友爱的环境里时,他们自然会高高兴兴地接受成人和同伴的邀请。

2.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熟悉温馨的环境会让人有亲切的感觉。我将小班幼儿集体活动长廊的门头做成城堡的样式,在长廊顶上挂满许多漂亮的红纱,将每个活动室的门头都装饰成各种各样的城堡,如开心城堡、温馨城堡等,然后请留守儿童从家里带来一张全家福张贴在活动室一角;或者让他们带来喜欢的玩具、图书等。这样,孩子一进活动室,就如置身在神秘的王国里,可以无拘无束,心情放松,他们自然会自由自在地交往。

3.采用恰当的方法,给留守儿童充分的自由。我力求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让留守儿童自由结伴、自由玩耍、自由合作。如,本学期我尝试让留守儿童自由选组别、选座位,即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组别和同桌,如让他们自主选择加入苹果组、草莓组等。还有,就是根据家长的建议以及留守儿童的意愿,让他们自由选择和熟悉的邻居坐在一起,渐渐地他们会选择有共同爱好的同伴、朋友多的同伴、会帮助自己的同伴坐在一起。这些活动无形中可让留守儿童体验到交往能力的乐趣,从而想交往、敢交往、学会了与别人交往。

二、开展各种有特色、有意义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交往

1.组织分享活动,教给留守儿童交往能力的基本方法。分享合作是学习交往能力的重要步骤。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的变化,请他们带上心爱的玩具或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还要仔细观察留守儿童的表现,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在活动后,还可请留守儿童讲述自己的交往能力过程,如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东西给谁吃了、为什么,等等,让留守儿童交流各自的交往方法,体验交往能力的乐趣。

2.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让留守儿童自信起来。如,我班就开展了“宝宝交友会”的活动,通过每个班幼儿、教师的热情表演,让留守儿童和其他班的小朋友认识并交往。还有,我们还让留守儿童经常和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联谊,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通过多种活动,不断地给留守儿童提供能够和同伴、成人主动交往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三、家园同步,不断强化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

1.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分享有关教育留守儿童的方法和信息。我们会定期张贴家教文章供家长参考;在游戏活动中,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交流;会不定期地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们共同交流、讨论,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此外,我们还开通了“校信通”,虽然家长不能经常照顾到家里的孩子,但是我们会经常发一些有关留守儿童的在园表现、学习情况等,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有所了解。

交往能力范文篇3

关键字:幼儿;社会;教育

当今社会幼儿,独剩子女占绝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确实有许多有得教育的条件,但我们不难看到,由于大人们的宠溺,宠爱孩子所带来的负面疚,这些独生子女性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在与他人交往中,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心理要求,这种倾向和要求社会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冲突,他们在以后的社交中将受到挫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交往能力培养从小抓起,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展的人。

从这里可以使我们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不利于社会发展对新型交际人才的要求,交往能力低下的孩子,是很难在今后的社交场合纵横捭阖的。作为对教育起着重要影响的三个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应从小就注意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当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便开始过上了集体生活。这便具备了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条件。幼儿交往能力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儿童以后,能否使用复杂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幼儿交往能力需要家长,从小耐心地给予引导。那怎么样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一、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交往态度直接影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要给予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温暖家庭,父母孩子经常一块游戏,娱乐,在这种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从小就会有一种喜欢与人交往的态度,而孩子在外遇到挫折和苦恼,也会因有这样的家庭温暖而很快愈合。另外,很重要的是从小为孩子创设交往机会,多请小朋友到家里作客,带孩子探亲访友,扩大接触面,让孩子有机会和各色人等交往,并体验交往的乐趣。孩子年龄大点,可鼓励他与陌生客人说话,敢于独自去新地方办事,并给予赞许和欣赏。

二、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语言沟通。儿童3-6岁及8-9岁是语言发展重要时期,家长要多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孩子多听故事,还要多讲故事,多编故事,有意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要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为孩子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内容,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多是一个语言贫乏的人,反之亦然。

三、引导孩子掌握交往技巧和交往规则。

在交往中,懂得礼貌,会合作。分享。守规则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欢迎,父母应从以卜凡个方面从小培养。如教育孩子多考虑小伙伴的建议和意见,观点不一致时,要互相商量,游戏时要遵守规划,输了不要赖,想和别人一块玩时,要有礼貌地提出要求:我也一起玩好吗?咱俩交换玩具行吗?

四、教育孩子以诚待人,宽以待人。

与人交友必须真心实意,否则不能长期维持友谊。对朋友缺点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懂得“金元赤足,人无完人”,关键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友好相处。教育孩子懂得积极倾听,要教育孩子尊重小伙伴,别人讲话或提建议时,要集中精神听,理解别人的意思,不随便插嘴打断别人。遇事应由大家一起来商量解决。教育孩子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对于不善发表意见的孩子,家长可以先分析原因,有的可能是害羞,有的可能是缺乏主见,然后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先在家中亲人面前多谈,然后在几个好朋友面前发表意见,最后能在大庭广众面前大方说出自己想法。让孩子理解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许多事需要大家一起干才能成功,才会更有意义。例如,各人霸占一小堆积木砌不出什么好看的造型,而大家合作,让积木充分利用,就能共同砌出各种好看新奇的造型。一个足球队,如果每个队员各顾各,决不会赢得冠军,必须相互合作配合,才能既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又能产生“百川汇成海”般的澎湃力量。

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所谓悦纳另别人。是指自已从内心深外真正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壁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只有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

五、环境是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

幼儿生活的范围小,对于许多东西都缺乏了解。再加上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被宠爱、娇惯,从而出现了任性自私、不关心他人、事事占先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居住环境趋向封闭型等因素的限制,使幼儿的社会交往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帮助他们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对于幼儿今后步入社会、掌握社会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给他们创设温馨、和谐的活动环境。提供他们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会“同情、分享、帮助,也可以不断消除和改进一些不良的行为。

六、利用游戏,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合作的经验。

1.角色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他们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中会设身处地的想角色所想,急角色所急,体验角色的情感需要。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并且能学习不同角色之间的相处,交往方式。如:售货员和顾客、医生和病人、老人与小孩等等。增添了孩子们交往的兴趣,让他们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2.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知道在集体中每人都有自己长处和短处,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做好事情。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互相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中、角色游戏中,幼儿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体育活动中的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还有大带小的交往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七、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树立帮助他人的意识。

比如:每次在午睡前、起床时,总会听到很多小朋友在喊“老师帮我脱一下,帮我穿一下”等等,在这个时候老师总是很忙碌,且顾得上这个就顾不上那个。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先得让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向别人求助,有互相帮助的意识。于是我引导幼儿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忙,先帮你再帮我,让他们自己去找小朋友来解决。这样做的效果还真不错,小朋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怎么去向对方求助,怎么与人交往。从中他们也知道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先得学会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人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八、让幼儿享受与人分享,并使幼儿享受分享的乐趣。

现在的孩子集众多宠爱于一身,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会关心别人,更不会与人分享。而我们常常只是让他们模仿分享的行为,而没有实实在在地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对分享行为的情感倾向,从而自觉产生分享行为。分享是指与别人共同拥有和分享。因此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尝试。比如:情境表演、讲故事、带食物与人分享等。通过故事、情境表演,引发幼儿产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各种角色,从而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情绪。再玩玩具等活动中,教给他们玩玩具的方法、及规则、让分享者向分享行为发出者道谢。使幼儿真正感受到与大家分享的快乐,使他们明白“只有与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当然,分享的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我们多为他们创设机会,和他们一起制定分享的方式和规则,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真正让幼儿学会分享、关心他人。

九、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总会碰上一些事物、遇到困难,如果他们不会解决问题,就会给进一步交往带来困难。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在平时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学会故事中的解决方法,或者让他们遇事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才能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或争执行为时,引导幼儿来讨论、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鼓励他们具有一定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慢慢的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交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期的社会交往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来努力完成。今后还将结合实际,对这一大家关注的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刘长城.谈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青少年研究.2000(4)

交往能力范文篇4

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植根于本土的游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民间游戏是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方式,民间游戏往往是由多人配合完成的,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的交往意识。因此,利用民间游戏发展留守儿童交往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每个游戏都有属于自身的游戏规则,民间游戏也不例外。教师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要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使他们学会在游戏过程中控制自身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例如,“捉迷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大家猜拳,选定一个人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其他伙伴则在这段时间内找到一个地方躲藏起来,待等待时间到后,被蒙眼的人去找其他人,最先找到的人成为下一轮被蒙眼寻找其他伙伴的人。在这个游戏中,留守儿童只有具备规则意识,才能知道游戏怎样玩,知道怎样才能玩得开心,玩得有趣。通过民间游戏,留守儿童能够接纳自己的同伴,并形成配合游戏完成的合作意识,这无疑是留守儿童交往能力形成的一种体现。

二、利用游戏活动,发展语言交流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的能力。相比普通幼儿,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更为欠缺,为了能够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培养留守儿童交往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除了要鼓励他们与同伴共同游戏之外,还应该引导他们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中来,发展留守儿童的语言交流能力,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例如,教师要教会他们更多的礼貌用语和协商技巧。如向教师请教时用“您好”“您能帮我吗”,对同学表达歉意时说“对不起”“我是不小心的,请你原谅”。留守儿童若能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通常对方也会给予很好的反馈,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增强留守儿童的交往信心。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师在利用民间游戏提高留守儿童交往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其语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三、设计合作游戏,培养帮助他人意识

教师应该多花费心思,为留守儿童设计更多具有“合作元素”的民间游戏,并引导这些留守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学会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温暖,感受交往合作的快乐。如在执教过程中,笔者曾经为留守儿童设计过“揪尾巴”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在留守儿童的身上贴上“小尾巴”,并让其他留守儿童相互嬉戏追赶,撕掉对方身上的尾巴就算胜利。这是一个需要大家紧密配合的游戏,能够培养参与者的合作精神。在游戏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留守儿童能够相互帮助、相互照顾,他们拉起手,一起快速闪躲。这是他们帮助他人意识形成的一种表现,有助于其交往能力的发展。笔者还曾为学生设计“过家家———医院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有的孩子扮演护士,有的孩子扮演医生,还有一些孩子扮演病人,大家齐心协力,通过合作一起完成游戏。在这个过程中,留守儿童的角色意识得到激发,他们学会主动照顾他人,帮助他人。

四、细心观察指导,增强留守儿童交往能力

在开展民间游戏过程中,教师对留守儿童的观察与指导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快速地形成交往能力。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教师要注重观察留守儿童在民间游戏中的具体表现,仔细分析他们在民间游戏中的语言、行为、态度和情感,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点拨和指导,这往往可以促使他们交往能力的快速形成。第二,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民间游戏,给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做好示范。要在帮助留守儿童扫清游戏障碍的同时,无形之中向他们传授交往合作的技巧,这样可以促使那些不善交往的留守儿童掌握更多的交往技巧,进而提高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容易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善交往。因此,教师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真诚地关心留守儿童,激发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动力。针对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的特点,要灵活利用民间游戏提高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树立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丽.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必要性及途径[J].甘肃教育,2014(03).

[2]雷红霞.培养留守儿童交往能力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14(23).

交往能力范文篇5

【关键词】游戏同伴交往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必将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道,并产生牢固的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见,孩子学会交往和合作是多么重要。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等原因而产生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的社会性方面的问题。

小学低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的分阶段具体内容指出“小学低段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同时,《纲要》也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因此,在小学低段,我们可抓住儿童最需要、最独特的一种交往类型——同伴关系,并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让儿童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人际交流的探索,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一、积极参与游戏,学会主动交往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置身于社会环境中,并与他人发生接触、交往。交往成了儿童的基本需要。而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摘自鲁迅的《风筝》),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游戏对于低段儿童来说,更是他们寻找朋友的精神需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游戏,让儿童积极参与游戏,鼓励儿童主动与同学交往。

【案例1】第一堂课。

(播放课件动画:丁丁、冬冬见面相互作自我介绍,并向大家问好)

师:瞧,多有礼貌的学习伙伴!可是他俩还不认识咱们呢!

生:(争着说)我们也来介绍自己!

师:好啊,做个游戏吧?这个大纸盒里有许多漂亮的小图标,红苹果呀、小熊猫呀……请你随便取一个,回到座位。(师生共同抽取图标)

(教师很快地找到了和她持有相同图标的学生)

师:(搂着学生的肩膀来到教室中央,握手)你好,我是××老师,欢迎你!我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

生:(略带羞涩)你好!我叫××,我在一年级5班。

师:真好,又清晰又响亮!(向全班)小朋友们,咱们开始游戏——《找朋友》,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图标的小伙伴,握握手,做自我介绍。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师生一道游戏。而后,学生三人一群,五个一组,自由组合做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较胆小的孩子,提醒不够礼貌的孩子。

这是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第一堂课。老师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话题,激发了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在活动中,老师与新学生相识了,并且让学生和其他的同学相互熟悉,消除了紧张心理,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了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初步学会了与人交往,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交际能力的锻炼。

二、愉快开展游戏,学会和谐交往

儿童的同伴交往是他们社会化的需要,是童年情感生活的寄托。儿童通过能反映一定现实生活、参与性与自主性都很强的游戏活动,在“准成人世界”的同伴关系中,学会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学会服从与支配,学会解决个人与团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1)遵守规则,建立自觉意识。

低段儿童的游戏目的性、组织性已有所提高,更喜欢合作游戏、规则游戏。在游戏时,我们要给儿童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内容,“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用什么来玩”等一切随游戏者意愿而定。让他们在平等的关系中,有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将自己的同伴进行比较,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当然,与“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通行”一样的道理,游戏中的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之上的。

【案例2】活动课时,凯凯忘记带棋子了。他看到同学桌上有一副棋子,问道:“这是谁的呀?”大家告诉他是菁菁的。

凯凯连忙找菁菁:“菁菁,你的棋子借我玩,行吗?”

“那我就没的玩了。”

“我和你一起玩,好吗?”

“好吧。输了可不许赖。”

“好的。”

游戏中的凯凯显然很有规则意识,他未经允许不擅自拿别人的东西,能用商量的语气来提议,并愿意遵守同伴制定的规则。在游戏中,孩子知道处处要让自己的言行符合游戏的规则,否则会遭到拒绝。当孩子在游戏中以积极的心态学习,主动遵守游戏规则,并逐步将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时,那他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自觉遵守规则。因为行为自主才具有自觉性,出于内部动机的自我控制使孩子乐意执行规则。维果茨基说过:“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他的实际年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实际水平要高出一点。”

(2)角色置换,学习理解他人。

美国心理学家Hartup指出:“接近同伴,得到同伴的接受并进行积极的相互影响,对于儿童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太阳”地位,使得他们事事、处处以“我”为中心,听不得一点反面意见。我们可以在游戏中,特别是通过表演游戏,如“乘车购物”“两羊过桥”等让儿童扮演不同角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察同伴的真正需求和情感,学习站在不同角度处理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待人接物。歌德说得好:“要求旁人都合我的脾气,那是很愚蠢的。我把每个人都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这样我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学会为人处事之道。”

【案例3】学会交朋友

1、热身:游戏——“镜中我”。学生两个一组,A做动作,B模仿。

提问A:你看到了什么?——我怎么做,他怎么做。提问B:你做动作时怎么想的?——他怎么做,我怎么做。

2、看图听故事:《镜子里的小花猫》,思考:镜子里的小花猫为何那样凶?讨论:如果你是小花猫,你会怎样说,怎样做?为什么?小结: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3、情境表演:小动物找朋友。(“大灰狼”和“小山羊”分别去找朋友,“大灰狼”没找到朋友,“小山羊”找到了朋友。)

分组讨论:1、为什么“大灰狼”没找到朋友,“小山羊”找到了朋友。)

汇报感悟:像小山羊那样真诚、善良、友好、礼貌,才能交到好朋友。

4、训练: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想一想,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想和新邻居做朋友,该怎么办?

5、总结:要想交到好朋友,就要对别人真诚相待。常常微笑、语言亲切、乐于助人、有礼有节,这样才能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才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通过上面的游戏,学生发现了受欢迎的行为特征是行为举止得体,喜欢与人合作、帮助他人,同情心强烈等。学生学着去正确认识同伴关系,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适当的服从,在游戏中多考虑小伙伴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或看法,缩小彼此间的距离,提高人际适应性;学会分享和互助,在游戏中与同伴共同分担忧愁和分享快乐,并通过伙伴间的相互帮助与支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协助、服务精神。特别是在竞赛性游戏中千万要避免喊一些“漏油”等口号,正确认识“靠自己拼博”和“为他人喝彩”一样重要。

三、引导评价游戏,学会互动交往。

民主型的教师,能有效地建立起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正常的交往关系,使教育有效地渗透群体心理之中,学生人际间的关系能正常发展起来。作为教师,要强化自身“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热爱关心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对孩子间的交往要以积极评价为主,因为心理研究表明低段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我们应结合游戏情境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评价其与同伴交往时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学习一些交往技巧,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案例4】洋洋哭了

一组小朋友在玩“木头人”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洋洋玩着玩着,跑出了线外。游戏小组长请他站在边上,呆会儿再玩。于是,洋洋就哭了。小朋友议论纷纷,有的安慰洋洋,有的在劝说小组长。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柯尔伯格提出的角色采择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不妨引导学生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来评一评、议一议:这时的洋洋该怎么办?

小组长又该如何帮助身边的小伙伴?通过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客观的对他人的评价,大家觉得洋洋应该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先听从小组长的安排,然后可以向小组长说明自己愿意遵守规则,请求允许他再参加游戏。对于游戏小组长,大家对他说的是:“如果给予小伙伴一个改错的机会,那会更好地解决发生的问题。老师还可以告诉学生要学会恰当的赞赏,“赞美如阳光”,在游戏中对同伴竖起大拇指,说一句:“你真行!”让赞美在调和人际关系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实践证明,在小学低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通过游戏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可提供孩子练习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人际智能,逐渐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只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坚信我们的孩子会健康成长,21世纪会是更加光辉灿烂的“儿童世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Z].2002-9-25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交往能力范文篇6

笔者随机调查了68名幼儿教师,普遍认为:一个教学班约31%的儿童存在一般社交障碍,如,争抢玩具,非礼打骂,对他人说话不礼貌,态度不友好,不能协商合作做游戏等;在调查(按幼儿年龄阶段)的142名家长中,约34%的家长认为孩子与他人易发生交往冲突或在交往中受到负面评价较多。而且教师经验判断与父母调查的相关分析得:一班约有5.2%的儿童被家长和教师一致认为具有问题行为。概括起来说,儿童交往中存在三类现象:

1.自我中心,缺乏移情能力。3~6岁的儿童尚处在自我中心阶段,且年龄越小,自我中心越强。这时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摆脱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观念。表现为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接受别人的观点,不愿让出喜爱的玩具给同伴玩,很少注意他人的情绪表现,很少主动对困难者表示同情和帮助。

2.交往冲突,缺乏交往技能指导。一个儿童能否为同伴所接受,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外貌,才艺特长、性格特点、交往知识经验、对同伴的态度等,但不少儿童不为同伴所接受是由于缺乏交往技能。如言语和动作方式不恰当,易使对方误解;交往时不善于对行为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预见和调整等。

3.问题行为亟待矫正。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一般被认为是“难教育”的儿童,在其群体中占有相当比例。问题行为主要有:多动症,咬手指,偏食,攻击行为,选择性缄默和退缩行为等。

形成儿童交往问题现状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家庭居住环境独门独居化,造成儿童同伴交往明显减少;核心家庭逐年上升,易使儿童产生性格孤僻、自我中心等心理偏差;家庭教养方式缺少民主,父母对待孩子过多溺爱或是专制粗暴,影响到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低劣的文化传媒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道德面貌的形成;另外,还有儿童自身性格的倾向,气质类型,交往知识的多寡等原因。

二、儿童社会能力的解析

1.儿童社会能力的几种提法

第一种是“同伴接受说”。假定社会能力的潜层结构为同伴接受程度或同伴影响力。一般地,在学校、班级、邻里被同伴接受,在同伴中具有显著地位和威信的儿童为社会能力较强者。第二种是“社会认知说”。在特定社会情景中预见与行为表现相关的重要社会结果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社会情景感知和决策的心理过程。这里的重要社会结果包括:同伴接受与拒绝,儿童生活中重要人物(父母、教师)的评价,处理问题情景的效果。第三种是“社会行为表现说”。即在特定情景中,表现出与之适宜的行为,最大可能导致对自己行为的强化,最小可能导致受惩罚。如,做出与活动规则一致的行为,控制过度行为等。

.以上三种定义仅从儿童社会能力某些方面作了描述,笔者认为,儿童社会能力是:儿童认识、处理社会情景的能力和与别人交往的策略、技能及效果等。主要包括:思考社会情景的能力,了解别人的能力,寻求办法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遵守规则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等。其核心是社会交往能力。这里的社会能力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儿童内在的心理能力,是儿童面对特定交往情景、情景中的角色关系及面对情景中他人时的意识反应过程。即个体在社会情景中全面感知、适度自控、及时决策、适当反应和准确反馈的能力。二是儿童外在的行为能力。儿童的这种能力表现在从事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以发展。这里的行为能力实际上依赖两个条件: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心理能力,这是顺利实现交往活动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依赖于交往操作技能,即个体在交往中如何选择言语,显示表情,决定合适的行为动作及遵守规范等。

2.儿童社会能力结构

(1)社会认知能力

1.初步感知、理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或行为,利用这些信息,适应性地调节和自我控制,产生解决交往问题的办法并预见行为结果,采取最优化决策。

2.观点或角色的采择能力。去自我为中心,将自己对事件的解释与别人的理解区分开来,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适当认同和选择他人的观点和角色。

3.初步移情能力。移情是对困难者设身处地着想的能力,这是个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条件。移情取决三个水平的条件:①初级移情,即个人对他人由于不安所引起的最初情绪做出反应;②对他人做出积极评价;③情绪、情感由自我向他人延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表现出与之相符的行为倾向。

4.模仿学习能力。由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该能力可表述为: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注意和认同榜样行为,以表象或言语形式记忆存贮特征行为,复制特征行为的心理转化过程。

(2)言语倾听和表达能力

1.倾听能力。即儿童言语交流时的注意水平。注意水平高的人不仅注意自己所发出信息的指向性、准确性,而且能保持连续的应答状态。注意水平低的人,不能积极与对方以充分反馈和支持,表现出不耐烦情绪和过多的小动作。

2.运用合适的言语内容和方式顺利表达意图。该项能力包含主动性和准确性两个层面。交流主动性是评价我们在与别人进行对话时,究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对话。主动对话者有明显的主动倾向,交流对象广泛,内容不拘一格,且交流及时充分;而被动者的表现则与之相反。交流的准确性指,将自己详细知道的事情描述出来,这是准确表达的重要标志。其次,沟通者要遵循一个原则,即站在信息接受者角度提供信息,因为交流双方知识经验背景不同,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理解信息的同一性。

(3)解决社会问题情景的能力

1.顺应特定情景的能力。即搜寻情景信息做出解释,控制表情、动作使之受强化而免受惩罚。

2.主动采取手段改变环境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体不仅要适应当前的社会情景,而且要想办法控制和重新塑造情景,以达到个体与情景的新的和谐。

3.遵守维护纪律规则的能力。纪律和规则是个人和集体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外在约束条件。个人必须认识到不遵守纪律就不能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并形成某种价值判断,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不满意和加以干涉或纠正。

不可忽视的是,儿童社会能力结构的具体内容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家长和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理解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能力,充分估计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可能性。

三、如何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

探究儿童社会能力概念的目的是提高儿童社会能力,更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广大幼儿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缺乏较为系统的认识,我们不妨以研究的态度来探索这个问题。

1.明确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交往行为在儿童社会活动中,是社会能力最直接的表现,是可观察可测量可塑造的。同时儿童言语能力直接影响着交往的质量,本质上来说,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其它一切社会化目标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因此,儿童社会能力的一般性目标(对群体个体都适用)可分为行为目标和言语目标两大类。我们以儿童社会能力结构为依据,从实践角度提出以下目标。

社交行为具体目标:

①经常保持积极而愉快的情绪,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交往的自信心;

②体验到交往成功的快乐和助人被助的快乐;

③学会协商合作和分享,懂得谦让,掌握初步交往技能;

④遵守和维护纪律规范;

⑤了解关心周围同伴及成人的体验,感激他人的关心,学习用简单语句或动作表达关心;

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被肯定和赞赏,少受批评;

⑦能暂时放弃自己的任务服从群体的安排;

⑧采取可能的手段改变即定的条件利于解决问题。

社交言语具体目标:

①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②保持认真听的注意力;

③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④能用一段话表述他人或自己发生的事件的经过;

⑤能评价他人和自己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习惯规范;

⑥能够评价自己的心情并解释原因;

⑦能言语评价他人的心情,并解释所依据的特征线索(动作、表情、语调等);

⑧能够接受他人的观念和他人对自我的正确评价;

⑨言语表述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预见方法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找出最优办法;

2.测量和评定儿童社会能力水平

测量和评定儿童社会能力有两重目的,一种是对儿童社会能力进行诊断、考察儿童群体或个体社会能力状况。第二种是行为的教育干预或治疗。可采用的手段有:社会测量技术,主要人物(父母、教师)评定,量表筛选,行为自然观察等。

社会测量技术是:教师设置一种情景,让班级中每个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接受或拒绝工作或游戏伙伴,然后教师以此分析彼此间吸引或排斥的心理关系,并可由社交关系图表示出来。有研究表明社会测量结果与儿童社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但该技术只能提供儿童被同伴接受或拒绝的信息及儿童团体交往结构,教师还须借助其他手段,深入揭示每个人所处地位的复杂背景。

运用社会测量技术时可以多种方法相结合。比如,首选同伴评定法,教师让幼儿对同伴的受欢迎或排斥程度做出评价。常用的是照片分类游戏:教师为幼儿提供班上孩子的个人照,要求幼儿把最喜欢的小朋友放在左边,把最不喜欢的放在右边,把不知道喜欢或不喜欢的放入中间。在此过程中记录下儿童对同伴选择的总分及被同伴选择的总分。其次,用提名法和配对法让儿童对喜欢和不喜欢的同伴照片继续筛选,最终选出5~10名喜欢的同伴,0~5名不喜欢的同伴并将选出的儿童按喜欢程度排序(利于绘制社交关系图);然后,把以上社会测量技术所得资料记录在同伴选择矩阵表里,并由此绘出社交关系图。

社会测量技术结果的教育运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由儿童同伴选择和被选择总分可评定每个儿童社交水平,或社会能力水平。选择总分和被选择总分可分别作为个体接纳群体成员或个体被群体接纳的数量指标;二、参照同伴选择矩阵,可将儿童分为明星型、拒绝型、一般型和忽略型,并从中选出个别儿童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据研究,明星儿约占13.33%,拒绝儿约占14.31%,忽视儿约占19.41%,一般儿约占52.94%;三、社交关系图清晰的表明了儿童团体人际关系结构,包括核心儿童、边缘儿童及小团体等状况。

除了社会测量技术以外,还可采用教师、家长经验判断和量表测量结合的方式修正研究结果。测量量表有: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筛查儿童行为问题,特别是多动症)家长、教师用量表,NYLS3~7岁儿童气质问卷家长用表。主要目的是确认个别儿童的问题行为,筛出被试。当然,研究者也可自编调查表,只要能全面了解儿童社会能力现状即可。

3.教育干预过程

教育干预过程有三个目的:一种是通过教育作用促进儿童群体社会能力发展,完善群体人际氛围;第二种是针对问题行为儿童教育矫正;第三种是控制无关因素,检验教育因素有效性。这里笔者提供四种提高儿童社会能力的教育方法:一是行为矫正法;二是游戏法;三是谈话法;四是学习交往技能。幼儿教师亦可凭经验采用新的教育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方法已被证实有效,有些则有待实验验证。在行为矫正中通常采用倒返实验设计。

第一,行为矫正法与倒返实验设计

行为矫正法基于行为主义理论,是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方法,对儿童问题行为有显著的矫正效果。什么是问题行为,这是运用矫正法前必须界定的。一般认为,妨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形成,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即是问题行为。这里必须指出,正常儿童偶尔也会出现行为上的问题,而问题行为儿童,许多方面的行为是正常的,只是在一两个方面存在问题行为,而这些问题行为有如下特征:长期持久性,不受普通方法控制的行为,儿童不理会现实环境,儿童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和交往困难。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行为不足,即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很少或从不发生;行为过度,某种行为过多;不适当行为,指期望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中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矫正法:一、模仿疗法。即通过观察学习来增加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矫正法。首先要选取榜样,榜样可以是教师本人或是儿童喜欢和愿意模仿的,具有良好品行的同伴;然后让儿童反复观看编制的关于良好品行的影片或动画,接着儿童在现实环境中观察示范者言行,同时参与活动,实际演练有关动作行为。此法矫正退缩行为十分有效。二、代币制疗法。将不具有强化作用的代币与糖果、玩具、游戏角色等儿童喜爱的强化物配合使用,行为表现合乎标准则发放代币,累积代币后可交换强化物,教师要逐渐延长代币发放的间隔时间或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巩固和提高儿童的行为水平,以此进行行为塑造。代币制可矫正多动症、攻击行为、胆怯等问题行为。

另外,在行为矫正过程中,为了检验或确定矫正方法的效果,可作教育实验设计。如,采用倒返实验设计(又称ABAB设计),是单一被试时间系列实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因素与矫正效果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实验方法。其实验程序如下:首先,实验前一定时间段内精心测量记录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作为实验基线水平;然后施加教育方法并测定和记录被试某行为表现;再后,消除教育作用,返回实验前状态,测量记录;最后第二次引入教育方法,测量记录。

倒返实验结束后,我们可获得四项实验资料:1.被试行为变化折线图;2、行为变化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以被试交往目标行为的持续时间或出现频数作自变量);3.行为量表前、后测得分;4、被试行为的定性描述。

第二,游戏法

游戏为儿童提供了相互了解、学习合作的机会,儿童能够自由表现个性,体验到游戏和交往的快乐,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逐渐增强交往能力。集体游戏形式有:角色游戏、假想游戏、体育、音乐表演游戏等。有研究证明,角色游戏中儿童通过互相询问和介绍、管理物品、熟悉角色程序、担当角色任务、协调角色关系等交往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和攻击行为,还有助于培养移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的实现。社会假想游戏让儿童在想象的情景中角色转换和情景转换,协调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而且假想游戏为儿童表现情绪和控制情绪提供了种种机会,这时的冲突或令人害怕的交往情景,只是以小型化方式存在。值得一提的是,让孩子在熟悉的,源于真实生活的情景中活动,特别是参加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真实任务和活动,比采用玩具素材、在活动区作游戏,更有效果。

第三,谈话法

谈话法分为群体谈话和个别行为性交谈。教育者创设故事情景,加入特定交往问题,让儿童想象情景、解决问题并表述出来。例如,群体谈话法,让儿童群体参与某一主题谈话活动,引入故事情景,大脑风暴产生尽可能多的办法并讲述出来,说出各自对于主题的真实想法,从中了解他人的想法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个别行为性交谈则是通过儿童个体言语表述自身存在的交往问题,对其言语内容进行分析,来推断其社会行为的特质。首先,师幼共同评价个体交往现状和方式。然后,围绕儿童的某些行为事件进行谈话指导,把具体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作为言语交谈的内容,最后将行为情景泛化、训练个体应激能力。个体行为交谈实质上是以言语结构表现行为模式的过程,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法。

第四,学习交往技能

交往能力范文篇7

一、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情感交流的能力

情感的建立是消除陌生感的首要条件。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感情付诸声音的表达中,能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自身以及相互之间产身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时,音乐活动中总会展现出幼儿的表情、眼神以及动作,通过这些无声的语言能更好更多的传达出自己友好的感情,让别人来理解和接纳自己。如在韵律活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由男孩来扮演小熊,女孩来扮演洋娃娃,从开始的固定舞伴发展到后来的自由选择舞伴,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更多的是用表情和眼神在传达各自的内心世界:你和我跳舞快乐吗?你愿意被我邀请吗?又如在韵律活动《小雨和花》中一部分孩子要表演花,另一部分孩子要表演雨滴,小雨要不停的滴在消化的身上,这需要孩子之间更多的情感交流以及身体语言。当然,这种感情的交流并不只停留在活动中,要让它融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让它象空气和水一样,因为它们的存在是渗透性的、弥漫性的。

二、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技能

在幼儿刚入园阶段,幼儿的社会化表现为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这种倾向严重的阻碍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幼儿逐渐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并慢慢学会有效的协作。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大多需要协作才能完成:歌唱以合唱为主;舞蹈以集体舞为主;打击乐合奏占主要地位;音乐游戏中集体游戏又最受欢迎。这些音乐形式对促进幼儿的协作意识与协作技能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要使全班幼儿的声音在歌唱活动中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就让他们通过对比来自己分析不协调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达到统一协调的途径。最后幼儿知道:音高的要放低一些,速度快的要慢一些,每个人要多关注整体而不是自己。歌唱活动《理发店的叔叔阿姨》中,有很多的象声词,起初在幼儿听琴演唱时,常常会发生速度不整齐的现象,在听过磁带演唱后,幼儿发现了问题的原因,得到了及时的改进。

演奏打击乐时,只有各种乐器的音色、节奏协调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看指挥是演奏成败的关键所在,幼儿在演奏前必须清楚自己是乐队的重要成员,一点点的差错都会影响整体的效果,所以必须全神关注的看指挥,明白指挥的意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先让幼儿整体的学习乐曲,引导幼儿自己选择乐器,集体讨论分组的方法和演奏方法,最后引导幼儿倾听演奏的效果。这种自编、自奏、自我欣赏的活动,幼儿非常欢迎,因为他们可以从体会到协作的快乐,从而萌发出协作的意识。在大班活动《送我一支玫瑰花》的学习中,幼儿已有了良好的打击乐常规,大家的共同目标完全表现在如何把乐曲表现的更精彩,幼儿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中。

集体音乐游戏和集体舞是很受幼儿欢迎的音乐活动形式,它们同样有促进幼儿协作技能的形成,如协调角色扮演的技能、共享空间的技能、协同动作的技能等。如在跳舞时,幼儿必须使双方相互乃至不同的动作协同一致,从而使他们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三、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交往能力范文篇8

关键词:礼仪教育;智障生;人际交往能力;直观示范;模拟场景;开展活动;参与实践

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会表现出一定的语言障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用封闭的方式保护自己,以致与他人交往时存在弱势。这就需要教师对智障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加强礼仪教育,培养智障学生的礼仪习惯,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信心,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加强礼仪教育,培养智障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直观示范,释放榜样力量

智障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比同龄人滞后,教师单纯进行语言教育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根据智障学生的发育特点,教师应该以最简单的方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开展礼仪教育。教师可以开展直观示范教育,通过实际的行为举止案例,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让学生学习榜样,模仿榜样的行为,逐渐产生交往意识,并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例如,小Y是一名女生,存在中度智力障碍。她平时在课堂上表现比较乖巧,但属于半自闭,在通常情况下同学与她说话时,她都没有回应,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同学多次重复后,她才会有所反应,但也只是看看同学,并没有任何语言交流。根据小Y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在语言方面存在沟通障碍。于是,教师对她及其他学生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教师先是进行语言示范,模拟学生早晨上学时在校门口遇到老师打招呼,微笑着说道:“老师好!”然后让学生们进行练习。接着,教师又示范了几句话,继续让学生们练习。第二天早上,教师便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看到每位学生时,教师都让他与自己打招呼,尤其是看到小Y后,更加关注她的表现。小Y经过这种直观的锻炼,逐渐懂得了如何与别人打招呼,恐惧心理也得到了一定的消除。不仅是智障学生,即使很多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理除了有心理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不知道怎样说话、说哪些话。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简单直观的示范,释放榜样的力量,让学生真正掌握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方法,学会与他人交往。

二、模拟场景,纠正细节问题

模拟场景是指教师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营造一种相应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思考、感受、观察和体验,观察别人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才是正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模拟的场景一般分为五类:与家里人沟通,与客人沟通,与同学沟通,探望与被探望以及接受服务与服务他人。例如,小M是一名男生,存在中度智力障碍,他在同学中算是交往能力比较好的,见到家长时能够主动打招呼,也能与同学进行交流。但是,小M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在与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别处、手抓着衣服等,这些细节班里的其他学生或多或少也有。为了帮助学生们纠正这些细节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招待客人”的场景,让学生们进行现场的锻炼和表演。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现场的提醒和纠正,每当学生犯一些细节上的错误时,教师就会及时用语言提醒,或者用动作示范给学生看,并让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教师通过这样反复的示范引导,使小M和同学们逐渐改正了错误,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往。教师在模拟场景的时候,应该设计不同的场景,并不断变换交流的主题,让学生在同一场景能够锻炼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场景提升语言能力。在细节问题的纠正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不仅在细节上注意,还要学会举一反三,进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三、开展活动,打破心理壁垒

开展活动是指用活动向智障学生做出心理暗示,让他们在活动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学习正确的礼仪规范,这是一种活动引导。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再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引导和行为的示范,及时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自觉融入到活动中来。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文明交往、友好沟通的礼仪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小L是一名男生,存在中度智力障碍,平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听老师和家长的劝说,一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同学中,他表现得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同学和他说话也不理睬。在这种情况下,对小L的一般性引导是没有太大作用的,教师便决定采取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小L。教师先后开展了“我和小伙伴一起读书”的合作读书活动、“我们是好朋友”的小组合作表演活动等,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制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同时用丰富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教会他们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在各种活动的熏陶下,小L逐渐有了转变,能够倾听同学的讲话,也能够与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朋友逐渐多了起来。开展活动的方式能够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学生没有融入活动等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调节和调整,给学生们提供更多建议,让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意义。

四、参与实践,形成良好习惯

用实践锻炼引导智障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践锻炼是学生接触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智障生的整体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参观、联谊等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交往,用语言激发学生与他人沟通的愿望,促使学生逐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和交往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去医院就诊”实践活动。教师事先要与指定的诊所进行沟通,向医生讲明情况和需求。然后,教师将班级学生组织起来,共同来到诊所,让医生、护士们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医生问道:“你哪里不舒服?”学生回答:“我头疼。”……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和沟通。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去银行取款”“打扫卫生”“发放宣传单”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融入到活动中,通过实践学会如何沟通,跨越交往的障碍,让沟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实践性的交往通常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沟通有所向往,并逐渐进行正常的沟通。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尤其是智障学生,他们本身对外界就有一种恐惧、自卑的心理,教师在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应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帮助他们逐渐从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走出来,学会与他人沟通、分享和交往,全面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跞.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3).

[2]刁庆俊.正确运用生活实际培养中度智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

[3]金莉,赵族.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智障生养成教育活动略谈[J].基础教育参考,2016(05).

[4]张德军.智障人群交往礼仪训练指导方法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01).

交往能力范文篇9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离不开交往,儿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离不开交往。如何在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生活》学科中从小培养农村儿童的交往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以研究《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为切入点,以“交往式教学”为主要活动载体,通过各种方法的交往训练,培养农村孩子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交往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的:一、师生交往,消除孩子交往的心理障碍。我们从尊重孩子、生成智慧、富有情趣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二、生生交往,激起孩子交往的热情。我们从激起学生乐于交往、善于合作、分享快乐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三、社会交往,培养孩子交往的能力。我们从促使学生主动交往、悦纳他人、调整自我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从中,我们觉得这种做法实践了新课程理念,增强了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从交往中体验了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交往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社会交往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分校,学生由于交往范围狭窄,大部分孩子怕生人,羞于与他人交往,交往能力比较差。同时,其家长知识结构、周围环境单一,设施简陋,孩子交往圈相对封闭等局限,并且农村父母对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认识不足,仅满足于让孩子吃好、穿好、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重视智力开发,不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缺乏正确的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态度和方法。再有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某些原因,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让人堪忧。

马克思指出: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其“交往是固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一书中提到:“把教育的本质定位为交往”。美国著名职业规划专家卡耐基曾指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百分之十五,而交往能力却占百分之八十五。东方“神童”魏永康,13岁时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然而,就是这个创造了无数神话的神童,却由于交往能力极端低下,最后退学回到了老家。他的事例,也充分体现了人际交往之重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离不开交往,儿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离不开交往。如何在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生活》学科中从小培养农村儿童的交往能力,从交往中体验情感、开发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孩子在家里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同龄人互相关心、爱护、合作的环境和条件。因而,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时常出现不愿意和别人交往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因此我们以研究《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为切入点,以“交往式教学”为主要活动载体,通过交往来倡导儿童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索意识、竞争意识,以此来培养农村孩子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根据自己的实践就上述问题作了以下尝试:

一、师生交往,消除孩子交往的心理障碍。

新的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者、“述”者、“问”者或指导者,而且是“学”者;儿童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规定角色中走出来,充当了“问”者、“论”者、“思”者等角色,还可能承担组织部分儿童之间共同活动的任务。这种可变动的、师生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本质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和在探讨式的教学过程中的交往。这样,使师生之间的沟通由单一垄断走向多维多元。因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应当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使儿童自主地在情景中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多采用谈话交流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以利于教师与儿童之间更好地互动。”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所以,老师应始终尊重儿童的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使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如同所有社会的交往过程一样,更加多种多样、多层次、多维度,从而与受教育者真正建立起交互的主体性的伙伴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1、尊重孩子。

孩子如果惧怕教师,就很难使“交往”顺利进行。要营造交往氛围,首先,教师必须变居高临下、谆谆教导的亲切关怀为民主平等的亲密合作,让儿童意识到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让儿童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其次,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宽容,对儿童的发言,教师要微笑倾听,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这样,儿童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乐于参与到各种讨论中来,采用言语的、动作的、情感的等多种方式,扮演观察者、同伴、指导者和评价者等多种角色,同孩子进行广泛、积极的相互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坚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儿童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使课堂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因此,让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地交往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斯霞老师说过:“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借助于爱,归结于爱,这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如:我在一年级上《学校里的一天》时,我让同学们画一画国旗时,发现一个孩子上课偷偷吃东西,我特意不去看他,用欣赏眼神看着另外的同学:“呀,现在第一组的小朋友画得太象了,老师真喜欢。接着,我又转向刚刚吃东西的小朋友:“现在同学们都做得很好了,老师真高兴。”我想:当学生出现一些错误时,有时需要回避一下,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和时间,也就是说:为了尊重孩子,有时“教育需要等待”。

平时,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语言会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如:我在上《我们的学校》一课时,首先带领孩子们观看了校园的国旗、花草、运动场……后,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绘出我们美丽的校园。当一个小朋友画好拿给老师看时,对我说:“这是我们的新学校。”老师用充满欣赏的表情,惊讶地赞叹:“呀!我们的新学校好美呀!这国旗和几棵柳树画得特别漂亮。不过,还可加上你的设想,让我们的学校更美。”这时,我故意不去注意其它同学,但后来几天中陆续收到同学的画,“老师,送你一幅画!”声音是那么地悦耳。每个学生不断地有新的创意。可见,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诚恳的赞扬、认真的表情、平等的气氛,都显得多么的重要。这样能满足学生渴望得到重视、爱听好话的需要,从中,在师生的平等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教师尊重儿童的自尊心、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平等地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活动,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生成智慧。

要使农村学校师生之间顺利交往,教师在与学生群体的交往中,要真心诚意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一定要走入学生中,去真诚地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叶澜教授说:“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存性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中合理利用交往中真实的带有冲突性的道德情境,让学生直面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矛盾冲突。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时,我告诉同学们:“有困难找老师,不管是物质的支持,还是精神的鼓励:是热情的赞扬,还是冷峻的坚持,目的都是为了大家的健康成长。”我们通过老师带学生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走一走楼梯,告诉学生拐弯处、楼梯口、单杠、双杠……注意安全;池塘边虽然很美,柳叶青青,鱼儿游荡,但我们不要趴在栏杆上,拐弯处慢慢走,不冲撞,安全第一最重要。最后,让同学们讨论:上课为什么不能乱喊乱叫?跟同学讨论问题为什么声音要轻?走校园的楼梯为什么不能跑?……

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创造场景和多种道德选择机会,让学生能大胆地与老师交往,使学生在交往中变得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活跃。,教师用自己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使儿童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采用教学新用语,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及师生交往密度的增加,教师经常采用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教学新用语,使教学语言真正成为师生之间情感联系的有力纽带,例“愿不愿、想不想”“再努力、加油”、“你真行、真棒”“教教同学、当当小老师”、“没关系、谢谢”等等。并充分运用教学媒介,如手势、眼神、教学的节奏变化等与儿童主体表情互动,使儿童自觉投入,积极参与交往。用眼神表达关爱,用微笑当作奖励,抚摸传递喜爱,也可坐到儿童中间参与讨论、辅导、讲述。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儿童可掌握交往的知识、方法、技巧。

平时,对学生中一些不同观点,教师应持开放态度,不要轻易否定儿童讨论性的不同解释和观点,对有些教师一时不能作出肯定或完整的回答,应对儿童讲明“我也不十分了解”、“等我查询一下”。有些交往活动,可以与他们交谈、让他们反驳、提问、挑战,以利于形成教学民主氛围。充分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使学生有新的生成,新的感悟。

3、富有情趣。

大部分的农村孩子表演技能相对城镇孩子不主动些,因此,教师多采用各种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形式去教育,寓教于乐。如在学习《上超市》一课时,我们在教室里办了一个文具“超市”,学生扮演售货员,教师扮演顾客来买东西,东张西望地找东西,这时学生就主动来问:“请问您要买什么东西?”教师扮演的顾客就会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学生就耐心带着“顾客”选购介绍各种商品及功用,“顾客”买到了想要的东西,满意地笑了,同时对“售货员”的服务态度满口称赞,学生获得老师的表扬,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情绪,同时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也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又如:我们在学《当好小主人》一课时,我们要学生演一演小品“不懂事的小主人”:爸爸、妈妈出去了,外公、外婆来到家里,家里只有丁丁,而丁丁打开门后却只顾自己玩,应答外公、外婆的态度冷淡,语言生硬。在表演小品时,教师也进入角色。小品以后让学生评一评,丁丁做得怎么样?外公外婆会是怎样的感觉?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怎么做?通过小组交流、集体讨论使同学们知道,交往时对人要有礼貌,态度要热情,服务要周到。在学《我愿与你交朋友》时,教师也融入到学生中与同学们一起玩,一起跳,大家玩得多快乐。

总之,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与孩子们一起参与,既有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又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教师始终要做到尊重对方,多赏识孩子“太棒了!”有时与一年级的孩子真诚拥抱,用两个手拍一拍,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告诉学生,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感到真快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亲自参与每一个游戏,一起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懊恼,使学生们感到老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和可信赖的朋友,并乐于和教师进行交往和游戏。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崇拜心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佳效果,有良好的交往氛围,才能使学生大胆吐露自己的心声,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近。

二、生生交往,激起孩子交往的热情。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十分提倡同伴影响法,积极鼓励儿童的互教和互相影响,以此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他认为儿童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感到基本平等的相互关系,孩子们兴趣相接近,相互间感情融洽,共同语言多,在交往中能摆脱同成人交往的畏怯心理,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表达出来,并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孩子间的交往,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宣泄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从而促进孩子活泼开朗个性的形成。我们努力使学生做到:

1、乐于交往。

如果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那么,学生之间的交往时常是学生自发的、自觉的交往。农村孩子怯于主动与人交往;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两眼不敢看对方,显得十分拘谨、胆小,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差,不能友好与同伴相处,在游戏活动中独占玩具、争抢玩具现象普遍,攻击性行为较多,在学习活动中,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淡漠,爱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缺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游戏活动与教学的优化结合,实质是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自发的、自主的游戏活动灵活地、互补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这样既顺应学生的自然发展,又对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发展学生,发挥游戏与教学的最大价值,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

我们力求让同学们享受交往的快乐,并乐于交往。如:在学《我喜欢我们班》一课时,我们先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来,首先让孩子们一个人静悄悄地玩5分钟,要求是不能发出声音,不能看别人的玩具,只准一个人玩。然后问同学:一个人玩玩具是什么滋味?你有什么想法?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后,音乐响起,让小朋友邀请伙伴一起玩,并商量好怎么玩,可以开心地说,愉快地玩。最后,让大家体会与小伙伴一起玩、一起学的快乐和收获。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自我中心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是与同伴发生交互作用。因为与同伴交往中才认识到同样行为也许会被人以不同方式理解导致不同结果。同时也正是与同伴的交往中,开始摆脱权威束缚,相互尊重、协作。我们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中的交往行为,来培养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2、善于合作。

飞速发展的社会和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的孩子必须具备善于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而我们的教学,由于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影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过于呆板的“秧田式”课堂组织形式,因而限制了学生的活动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培养既具有挑战意识,又具有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采用“合作交往新模式”,我们改变课桌椅的摆放,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而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并要求“交往全面化”,即类型、形式应形式多样,并向“组—组”交往倾斜,既重组际交往,又重组内各成员的交往。教学中,引导以小组集体的形式出现,尽管是学生个体活动,但代表着小组,学生发言时,应强化“我代表本小组”或“我们小组”等字样。并在教学中注重通过具体事例,向同学阐明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如:在教学《我们一起做》时,我们针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喜欢和同学交往,愉快地玩”等目标,设计了让学生一起做游戏,在游戏“螃蟹运球”的游戏项目,此游戏需要几个学生很好地合作,才能完成。活动要求两对学生必须背靠背、手挽手夹住球,横向跑25米,绕过小椅子,跑回来。活动时,先向学生讲清游戏规则方法,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这时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很快的就找到了合作伙伴,而平时不善言语的学生就无人问津,基于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求荣爱美的心理,因势利导,鼓励弱势学生大胆与人交往,再次组合,经过多次尝试与鼓励,这些学生逐渐增强了信心,敢和其他小朋友进行搭讪和交谈。在游戏中,继续鼓励这些学生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大胆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经验,并给予表扬。最后评出优胜队。另外,象“三条腿走路”、“老鹰捉小鸡”等,在这样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欲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学生小组与小组交往,简称“组——组”交往。开放环境,培养交往学习的意识。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学习《我们一起做》中,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合作。确定小组长并进行组织协调的培训,教师要对组员的性格、智力类型、学习能力、成绩了如指掌,以便优化组合,教会学生合作交往的步骤、方法、如何发言、交流、讨论、归纳,协调小组合作交往中出现的新问题。学《和小树一起长大》等课时,我们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交往,结交合作伙伴,自己商量、互相提醒,互相欣赏,共享快乐。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彼此要拧成一股绳,才会成功,鼓励他们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同学,在充满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的课堂生活中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许。在新的课程生活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中,满足交往的需要,在交往中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了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令孩子们品尝到善于合作的快乐。

3、分享快乐。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交往,在自主活动中学习交往,在体验活动中学习交往,在综合活动中学习交往,在开放的活动中学习交往。活动主题由学生自主确定,使学生愿意参与交往活动。活动方式由学生自主设计,使学生积极参与交往活动。活动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交往活动。如:在学习《和小树一起长大》一课时,我让小朋友自己组合好小组去玩泥巴,并自己商量好打算怎么玩,用泥土做成一样你们认为最棒的物品。学生们开心极了。分工、准备,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用矿泉水瓶子盛水,用小棒搅拌,还争论着做什么最好,不时地告诉老师和同学,“这是过新年时吃的蛋糕”、“这是爷爷最爱的小树”……不一会儿,各个小组的孩子们用泥巴做成了大乌龟、小树、小馒头、蛋糕……我再让他们介绍作成了什么怎样做成的,有什么用,大家争着说,争着做,甚至到下课还不肯停下。

有时,让小学生自己组织编排活动,从准备到开展活动都是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如学习《欢天喜地过大年》、《进厨房》等,除此,还开展座谈会、辩论会、郊游、比赛等各种游戏与活动,创造机会,彼此交往、合作。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班级中的事多授权给学生,小助手、小干部轮流做,使每人都有与人交往、交流的机会。

这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这一切都使大家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

三、社会交往,培养孩子交往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有他的特殊性,有些交往活动需要走向社会,如“春天的歌”、“快乐的春游”等需要孩子们与社会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使学生做到:

1、主动交往。

有的农村孩子因为胆小、自卑,不愿主动跟人交往,结果有时受到了冷落。离开人与人的联系与人与人的交往,人就不存在了;离开人与人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人就不能发展。在诸多的联系、交往中,总有至近的、感情亲密的一圈人。我们的孩子应该在与人的交往中长大成人,这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尤为重要。学生与社会交往的形式较为简单,形式主要有问路、自我介绍、公共场所活动、探视、走亲等。社区活动是学生同社会交往的主形式,我们学生利用节假日联系敬老院等场所,开展学生与老党员共度国庆,为孤寡老人献爱心,与大哥哥、大姐姐共联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与各种人进行交往,增强学生的社会性。如让孩子走向田野找春天,与农民们一起交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走进商店去购买必需品,到敬老院与老人们联欢,和孤寡老人一起做“钓鱼”(纸鱼)的游戏,和老人结对,共同协作进行“钓鱼”,不仅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童趣,在快乐的交往中,还加强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信心和能力。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社会人”,从而学会主动交往。

2、悦纳他人。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悦纳他人,关心他人。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悦纳他人,要有一种博大的关切心,学会对亲近的人如父母、同学、小伙伴等的关切。为此,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往往需要与家庭配合,与社会活动结合,有时需要课外延伸。在学《有人生病时》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生病时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做做小医生、做做小病人,让小医生诊断是什么病。通过这样的小游戏,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生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也让同学们体验到了生病时需要与医生交往,还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这时,老师告诉学生一些照顾病人的方法,在学会照顾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了《进厨房》中学做水果拼盘后,我们让学生到家里去做一做,让父母品尝,让邻居们品尝,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结合班队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我帮同学找优点”、“夸夸我的同学”等活动,让孩子懂得理解、尊重他人,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赞扬,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在学校要积极参加劳动,当好值日生;在家里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多给孩子劳动、动手机会,重视孩子的生活处理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服务中建立起正常的、友好的互教互爱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及时化解交往中的不愉快的心理,如误会、猜疑、等,能宽容待人,学会关爱,学会悦纳别人。

3、调整自我。

在我们农村小学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即使愿意交往或喜欢交往了,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去对待一切,这样就需要学生在人与人打交道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调节,因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班上有一个男同学比较任性,听不进同学的意见,稍不留意就在发脾气,这样就不受大家的欢迎,在小组交往中也经常闹矛盾。后来,通过老师的引导,在他高兴时给他提意见,使他渐渐地变得少发脾气了。

因此,同学们需要通过交往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调整自我,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发扬自己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做个受大家欢迎的社会人。因为人需要在调整自我中前进,需要在调整自我中发展。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这方法实践了新课程理念,培养了农村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从交往中体验了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各种方法的交往训练,儿童在一个充满相互交往、沟通的课堂及课外生活中易于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许。这样,让儿童在这样的交往中获得快乐和喜悦。在这基础之上,培养农村孩子的交往能力的目标也就初步达成了。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印

《杭州市小班化教育初探》叶鉴铭

《课题指南》陈胜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教育厅教研室

交往能力范文篇10

和平交往 翻开高中的世界近现史教科书,就会发现,从编排的体例与内容上看,新教材虽然有了一些突破,但仍未摆脱长久以来的束缚与传统。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们除了能将各国的历史简单陈述一遍外,似乎很少谈到各国之间的和平交往。当提到工业革命时,当提到垄断时,当提到欧洲一体化时,都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到它们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更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只有经济交往的形成与冲击,才能真正地、彻底地破除民族与国家的壁垒、地区间的区域壁垒,建立与维持地区间持久、普遍的交往与依存关系”。暴力交往 暴力交往是交往的另一种形式,它在世界近现史教材中占了较大的分量。因而在进行教学时,一些教师常常向学生只是批判着侵略者的野蛮,只是赞颂着反抗民族的英勇,而忽视了二者在冲突过程中进行的“交往”,这似乎违背了“求真”的学史态度。何况“暴力交往以和平交往所不具备的冲击力表现出了其在历史上更为显著的作用”,这也决定着教师必须重新认识暴力交往在世界近现代史教学的作用,并将其贯穿在教学当中。

二、从交往的内容上看

人类文明活动空间的拓展 人们往往把人类文明活动空间的拓展称之为侵略扩张;但不能忘记的是,人类的文明活动空间,也就是在这样的交往中得到了拓展和延伸。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往往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极大限制。经济的交往 经济的交往是世界历史时期交往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它的核心是“世界市场的出现和形成”。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除了小范围的提到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外,很少涉及世界市场这一问题,致使学生不能了解世界市场,也无从与当今世界所提到的“全球化”“一体化”结合起来认识。政治的交往 近代的政治交往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殖民帝国的建立;二是国际外交关系;三是世界性组织和团体的建立。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只注重了第一种内容的政治交往,对于第二种、第三种内容的政治交往很少提到。那么,又如何能向学生解释清楚世界政治体系的形成呢?文化的交往 “不论任何时候,世界历史时期的文化交往都很频繁”,由此可见,文化的交往在世界历史中是占有一定分量的。然而,当大家展开中学历史教科书时,就会发现阐述文化交往的东西几乎没有,那么,又怎样能使学生明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呢?人的运动 人是交往的主体,人的运动也为近代的交往赋予了活力和动态的品格。很多时候,我们只谈黑人被贩卖,而不谈西欧的移民,这能告诉学生美国的崛起是因为黑人的大量涌入吗?肯定不行。其实,近代人口运动的主流,是先进和较先进地区流向落后与欠发达地区。那么,为什么不能将这些史实描述得更为详细而具体呢?民族间、国家间的竞争 竞争是各民族、各国家为在世界整体中求得生存平等地位和发展优势的角逐,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与国家在世界的荣辱与地位的高低。而我们的教学却抛弃了这种竞争,那么如何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呢?

三、从交往的作用上看

交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大因素“交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运转的两根主轴”。当我们讲述到一个社会形态取代另一个社会形态的时候,也都在强调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并没有提到交往。其实,这也是教师在史观上需要更新的地方。我们现在还固守着社会历史发展的五段论,以致无法充分认识到交往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因而也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状况。交往是民族国家改变社会历史进程的有力杠杆 在提到民族与国家为改变社会历史进程而做的努力时,教学时往往只强调其内部发生的事件或剧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由于普遍的交往……其中每一个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由此可见,交往在这其中同样也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忽视了这一点,又如何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的概念呢?综上所述,“交往”在高中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使学生和教师共同解决许多不易理解的问题,也能使学生们在纷乱复杂的世界近现史现象中找到一些可循的规律。

四、“交往”在教学中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形成真正的世界史观 当人类历史进入到世界近现代史阶段的时候,世界历史的概念开始逐步出现和形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了这一点,但讲述起来仍然感觉到有一些勉强。通过“交往”这一知识传授,有些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例如:新航路的开辟究竟给欧洲带来了哪些深层次的影响?在欧洲资本主义革命的实现中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而东方的航海为何就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个世界近现代史,使他们形成真正的世界史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 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如今的高考题,也由原来的记忆能力的测试转向综合能力的测试,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的题目出得较多。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的重要性。“交往”的概念所突出的就是民族间与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往来和联系,通过对它的传授和强化,便能加强学生横向比较、分析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学习历史能力 新世纪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只有教师的教学创新了,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创新、学习能力创新。“交往”对于世界近现代史而言,就是一个创新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贯彻,不仅能使学生突破传统的历史思维方式,从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也能使教师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时候,扩大自身的历史视野,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历史教学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古板而乏味的。当然,历史教师中也不乏将历史课上得人人爱听的能人,但这样却很难从根本改变课堂不活跃的现状。加强有关“交往”方面的知识教学,使学生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后,发现问题,甚至与教科书有冲突的问题;教师便能利用这些问题来组织小范围的讨论,从而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