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22-06-25 08:19:48

马克思交往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保障中国高速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在交往理念中的部分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指导作用。交往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在论述思想观点的过程中,会围绕交往进行观点阐述的重点。在马克思交往理念中,将交往与自由结合在一起,表示,通过实践方式进行论证,人交往的过程,可以实现自由的发展,这一观点丰富了现代社会的交往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认真阅读、掌握马克思交往理念中的指导思想,明确理念中的宗旨,实现自身思维方式的转变,规范自身的行为,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1]。工作人员通过认清思想工作开展的意义,可以促进工作人员与受教育人员的关系,进行处理方式的重构,从而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念;思想政治;研究

一、引言

西方的国家存在较多的思想者,思想者对自身认为的交往观念进行论述,导致交往的思想观念在某时期存在混乱的现象。在交往的思想观念中,较多的思想者脱离现实生活,摒弃历史的原则,毫无依据的论述自身认为的交往理念。但是,马克思论述的交往理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论述,其交往理论是贯彻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由的发展,对此,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解析其观念的宗旨,改变工作观念,通过改善与受教育人员关系进行工作的开展。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础体现在著名的著作: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篇著作的内容中,向世人阐述了新的交往理念。理念的内容,通过‘异化劳动’作为切入点,强调人与自然交往的重要性,将“同别人的实际交往”作为人交往的重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实践是让人交往的途径出发,批判了“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其一部著作中曾详细的讲解交往的整体过程,并作为交往理念的“框架”。本文通过讨论马克思交往理念的主要观点,明确部分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影响[2]。(一)交往是“现实的个人”的交往。‘现实的个人’的含义是个人和外界自然、他人交往的环节,在环节中个人为因此受到某些条件限制。‘现实个人’因和外界接触,导致彼此之间产生相对的影响。在生产的过程中,他们必将有所互动,因为只有通过互动,才能获得生产。同时为了获得生产,他们需要在社会的条件下进行,同时这种条件导致他们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关系被称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中所指的社会关系是众人共同生产的关系。在此论证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指出,物质活动是人活动的基础,人的思想影响、情感影响、观念影响等方面均在物质活动的前提下进行的工作。因此,在‘现实个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分为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两种。(二)交往是人本质性的存在。马克思通过实践证明了交往仅存在人的世界。在实践的过程中,将动物和人的交往进行比较,分析出动物不存在交往的能力。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会产生精神交往,即情感、思想等,精神交往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人离开了社会,会失去交往的基础,从而失去探讨人本质的机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探讨人的本质的前提,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基础,人只有在社会中进行交往才能探索人的本质。

三、马克思交往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展开

通过学习马克思交往理念中的部分指导观念,影响教育者的思维意识,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在工作的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采取科学交往方式进行深入式的交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重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中,应将此关系作为方向性的工作进行有效地开展。此关系在适用于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本质、方向、进度等因素均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主导。教育人员在工作开展的前,应构建科学的关系结构,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马克思交往理念提出前,传统的交往理论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主观针对客观的关系,但是马克思交往理念中认为此关系是连接主观与主观的媒介。即两种关系主观到客观到主观、主观到客观、主观到主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为主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为主观的复数,教育资料为客观,形成一种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到客观到主观的关系,改变了受教育者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明确了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均为主体,不在受限于客观的角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了主体到客体到主体的关系,客体是教育资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共同体。在思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交往关系的改变会促进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交往,实现整体的发展。(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需要需要主观共同体的参与,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种之间共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在工作的过程中,两者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因为主观到客观理论观点的影响,较多的教育者会将自身认为工作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的存在,导致在工作时,经常会出现两者交往的障碍,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重建主观到客观到主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关系。马克思交往理念中提出,主观到客观到主观的交往关系,主观即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客观为教育资料,对话是三者之间联系的媒介。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形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教育资料进行交流的工作场景。通过对话实现精神交流。在此过程中会存在三种阶段,即对话、理解、生成。对话:在教育工作中进行对话是保障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教育者的意识中认为自身为主体,导致对话的过程,以自身为主导,传达教育资料的内容,忽视受教育者的感受,这种情况对两种的交往存在一定的障碍。通过学习马克思交往理念,重建了以主观到客观到主观的新型交往模式,改变了对话的缺陷。在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将民主的形式运用在思想教育中,感受受教育者的想法,尊重受教育者的发言权,在交谈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理解:理解是马克思交往理念中衍生出的一种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存在理解的元素,会使得教育工作不仅是信息的传达、教育资料的应用等传统的方式,会使两者在交流。理解中,形成超出教育之外的思想、情感的衍生。生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对话、理解等元素的运用户生成共识,这种共识可以应用在现实中,形成实践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检查、论证共识后生成。通过共识达到总结性的目的,在不确定的因素中形成可靠的来源,是一种连续性的方式。经过对话、理解、生成等过程的衍生。可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之间精神层次的交流,有利于其提升思想品德。在交流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衍生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交流、理解、生成中达成共享,丰富彼此的认知、思想、行为等,这种过程可以实现共同进步的效果。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交往理念中的指导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依据交往理念中的指导,针对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余炼念.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阈下中国现阶段交往问题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8.

[2]乔德中.马克思交往思想视阈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6.

[3]李爱梅.马克思人与人交往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作者:王勇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