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顺差十篇

时间:2023-03-22 13:28:04

外贸顺差

外贸顺差篇1

一、导致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原因

国际产业的分工理论说明产业在某个国家发展到成熟期后,都会引起产业外流。从二十世纪70、80年代开始,美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亚洲国家,造就了亚洲的新型工业化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开始转向我国,与我国丰富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这是我国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进口却没有随着国民收入提高而大量增加。

1.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进口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近年来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口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如2005年我国对欧盟、美国的进口增长率仅为5%和9.1%,远远低于2004年的28.8%和31.9%。而2006年由于我国所进口的飞机、集成电路等欧美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金额增长较快(较2005年分别增长了71.5%和30.4%),因此我国和欧盟、美国之间的进口增长率2006年呈现回升趋势,但仍低于2004年水平。而同期我国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口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趋势。

我国进口增长率大幅下降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容易导致产能过剩,降低企业的利润率,使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和技术革新的资金和动力,进而影响了生产资料的进口。另一方面,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一些高能耗行业,如造纸、电解铝等在过去两年中所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

2.国家政策偏向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3.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

4.客观存在的统计差异

出现统计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五方面:(1)香港转口及加价,(2)离岸价与到岸价的差别,(3)统计范围的差别,(4)未统计服务贸易,(5)未统计电子商务等无形贸易。随着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网络造成的生产国际化,现在的"贸易收支表"编辑已经非常过时,并且有极大的误导作用。虽然跨国公司拥有其自己的资产负债和财务数据,但美国等国政府及政策制定者和国际贸易组织者却并不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国际间的贸易活动。

二、国际收支顺差影响分析

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国内的整体经济结构,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我国特殊的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我国现有的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大。

1.外汇储备激增,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大

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外汇储备激增,导致"对冲"过多流动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外汇统一由央行购买。因此,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被动地吃进了很多外汇,从而向市场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近年来,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外汇占款增量和基础货币增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也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2.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面对巨额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也不可能通过"对冲"完全释放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同时,"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在人民币存在很强的升值预期下,外汇会大量流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同样道理,外汇储备激增导致的人民币很强的升值预期,也限制了利率调控手段的作用空间。所以,"对冲"只能说在一定程度有效,但不应该作为日常政策工具而无限期、无休止地使用。

三、治理国际双顺差的对策

如果一国不主动采取措施校正其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套利资本的自由流动就可能对其结构失衡进行"强制校正",而这种"强制校正"往往是以国内经济的破坏性回归为代价的。日本泡沫经济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势在必行。

1.限制外资流入与投资流域

我国现存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国外流动性过剩的输入。因此要减缓流动性压力,必须在外资可投资领域进行严格限制,对外资流出入进行严格监管。在我国房地产行业,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对外资可投资的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进行严格控制,减少外资对房地产行业的投机,减缓房价上升的压力,控制外资对民生严密相连的行业进行投机。另外,国家也可尝试对其他投资过热的行业进行控制,控制外资在大型项目中的比例,对其进行登记备案、严格监管。

外贸顺差篇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要素以FDI为载体实现了全球流动与获利,因此,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属地为原则的贸易统计体系已经无法客观反映国际贸易活动的真实面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评估各国的贸易利得就不能一味地依仗贸易规模、贸易差额等传统指标,否则就会由于这种评估偏差引发国际间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及冲突,进而影响国际贸易活动健康有序发展。针对现行统计方法的缺陷,世贸组织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已经联合发起“世界制造倡议”以支持在测算和分析增加值贸易方面的项目、经验和实际方法。本文将在姚枝仲(2006)提出的“国民贸易差额”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建立所有权原则下贸易统计体系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按照所有权原则将中国对外贸易差额调整为国民贸易差额,从而更好地反映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背后的真实利得。

一、基于所有权原则的国民贸易差额

现行的贸易统计体系源于20世纪40年代,以国家为统计单元,遵循原产地规则,统计范围限于有跨境行为的交易。作为重要的宏观变量,贸易差额由于其统计上及应用上的便利性,一直被学术界和政策界用来衡量贸易得失的重要指标之一。贸易差额论认为,贸易顺差即代表贸易利得,贸易逆差则代表贸易利失。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以FDI为载体进行全球流动与获利,国际关系不再简单地表现为国家之间的商品流动,而是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关系。为了更好地反映这种一体化关系对传统贸易活动的影响,笔者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说明:假设外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外商投资企业的形式到东道国进行投资并在当地进行生产经营,则双边经贸关系将如图1所示。在图1的经贸关系中,如果继续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统计,则无需考虑跨国公司的所有权性质,贸易差额直接体现为东道国与投资国之间跨境贸易的净收入,即TB=TBAA+TBBB。但进一步从所有权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按照属地原则进行贸易差额的统计方法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其一,TB无法客观反映跨国公司与母国之间的内部交易行为BB。这里的BB路径表示的是东道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与母国企业之间的内部贸易行为,在海关统计上属于跨国境的商品交易。但从所有权的角度来看,交易的贸易品虽然在东道国生产,但其权属却是外商投资企业。这些外商投资企业虽然在东道国注册,是东道国的常住单位。然而其资本所有权并不属于东道国,而属于投资国的国民。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在东道国生产的商品,其所有权也并不属于东道国国民,而属于投资国国民。这样看来,跨国公司与母国之间的贸易交换属于投资国国民之间的内部贸易,而不是不同国家的国民之间的国际贸易。既然这种跨境交易本质上是投资国国民之间的内部交换,所以也就不存在贸易利得在不同国民之间的转换问题。其二,TB无法客观反映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就地销售及采购行为CC。

从地理上看,CC是一种非跨境行为,它体现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东道国境内向当地企业进行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与采购行为。尽管这些就地行为没有发生地理上的跨境,但由于商品所有权的国民性质发生了变换,则必然存在不同国民之间利益的转换。综合这两点来看,以货物是否跨国境为基础的海关贸易统计并不能完全反映商品在不同国家国民之间的流动,而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正是用于弥补海关贸易统计的这种缺陷的。按照所有权原则,两国之间的贸易差额则应表示为TB*=TB-TBBB+TBCC。该等式的经济含义的是,基于所有权原则统计的贸易差额必须在名义贸易差额的基础上考虑跨国企业的非国民性质,既要剔除跨国公司与母国之间的内部交易又要兼顾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就地销售及就地采购行为。这里可以进一步借鉴姚枝仲(2006)国民贸易差额的概念,将所有权原则下统计的贸易差额TB*定义为国民贸易差额,以区别于属地原则下统计的国家贸易差额TB。TB*是以商品所有权是否在国民之间进行跨国转移为原则进行核算的。在明确商品所有权的条件下,如果商品交易伴随着其所有权在不同国家国民之间转移,则不论商品是否跨国境,均属于国民贸易;如果商品交易没有伴随其所有权在不同国家国民之间转移,则不论商品是否跨国境,均不属于国民贸易,而属于内部贸易。比如外商独资企业生产的商品,其所有权在未销售之前属于外国国民。如果这些商品在中国境内销售给中国国民,则商品所有权发生了跨国转移,属于国民贸易,该交易是中国的国民进口,外国的国民出口;如果这些商品出口到中国境外销售给外资所有者所在国的国民,则商品所有权没有发生跨国转移,属于外国国民内部贸易,不属于中国的国民贸易。

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背后的国民顺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规模飞速增长,尤其是出口规模,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00多亿美元增长至2010的15779亿多美元,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进出口规模不均等的情况下,我国的顺差规模也是屡创新高,从1992年的43.6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6006.2亿美元,增长了近4104.5%。这些辉煌业绩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与比较优势贸易战略的结果,为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些成就也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尤其是贸易逆差国抨击中国的幌子,他们认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实现了自身贸易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惜对中国采取贸易抵制及贸易制裁。这种仅从表面数据进行利得评判的做法显然没有看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质。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在名义顺差不断攀升的同时,其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本着全球战略的原则,这些外商投资企业大多从母国进口原材料及技术设备等,然后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在中国境内进行最终产品的加工与生产,最后再着眼于全球市场进行销售。从表1的比例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到,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规模占到中国对外贸易总规模的比重自2001年起均超过50%,最高达到58.3%,这说明外商投资企业的海外贸易行为已经占据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从进出口差额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差额也占到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相当大的比例,其数值已由1992年的32.7%一路上涨至2010年的67.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贸易顺差大部分是由跨国公司所创造的。#p#分页标题#e#

在跨国公司显著影响我国以海关统计的名义贸易差额的情况下,按照所有权原则测算出中国国民差额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述,按照TB*=TB-TBBB+TBCC的公式,进一步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调整以所有权为原则的国民贸易顺差。这里的TBCC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对本土中国企业实现的净出口,等于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当地的销售收入SLFDI减去他们从中国企业购买的中间投入品INPFDI,即TBBA=SLFDI-INPFDI;其中,SLFDI=总产出-对其它国家的出口,在华外资企业的总产值=在华外资企业总出口/(规模以上在华外资企业的出货值/总产值);中间投入=总产值×中间投入比例,中间投入比例假定等同于规模以上在华外资企业的中间投入比例。这里暂不考虑中国对外投资情况,主要是因为相比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国对外投资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在以上变量及数据的处理基础上,本文将1998-2010年间,中国海关统计的贸易差额调整为中国国民贸易差额,其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以上调整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直观结论:首先,1998-2010年间的国民贸易差额均为负值,从所有权的角度来讲,中国是国民贸易逆差国,且该逆差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对比中国巨额的名义顺差,这种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对外贸易中数量虚幻与福利实质的异化。随着中国吸收FDI总量的不断增加,这种异化现象将更加明显,而构建基于所有权原则下的贸易统计体系的需求也就更加急迫。其次,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中国海关对外实现的进出口已经占到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50%以上,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主要主体,也是造成我国贸易顺差表现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最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就地销售及服务行为的比重也是非常之大,在某些年份甚至超过了跨境贸易量,这说明跨国资本正通过绿地投资等方式绕过国界壁垒在中国境内进行就地销售,并积极占领中国市场,从而更加隐蔽、更加高效地获取开放经济收益。

三、政策建议

外贸顺差篇3

一、贸易顺差的变化情况

贸易顺差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1981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中方贸易逆差阶段(1981~1989年)。这一时期,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急需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外汇资源短缺,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1981~1989年,出口年均递增11.5%,进口年均递增13.2%。总体上以逆差为主(其中仅1982、1983年为顺差,分别为30.3亿和8.4亿美元),6年累计贸易逆差462.6亿美元,年均逆差77.1亿美元。

(二)中方小幅贸易顺差阶段(1990~1996年)。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加快,加工贸易得到长足发展,部分工业制成品出口开始形成规模。1990年,我国改变了连续多年外贸逆差的局面,当年实现顺差87.4亿美元。1990~1996年,我国出口年均递增16.3%,进口年均递增13%。期间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逆差外,总体上以顺差为主,6年累计顺差555.1亿美元,年均顺差92.5亿美元。

(三)中方贸易顺差高速增长阶段(1997~2008年)。1997年以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外贸、外汇体制改革效应充分显现,外贸增长较快,特别是加入WTO后,外商投资大量增加,进出口规模增长迅猛,中方贸易顺差规模急剧扩大。2008年,我国贸易顺差达2 954.6亿美元,较1997年的404.2亿美元增长6.3倍。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累计顺差达10 845.9亿美元,年均顺差903.8亿美元。

二、贸易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贸易顺差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普遍经历的阶段。从美、德、日等发展历程看,这些国家在工业化阶段也曾长期保持顺差。比如,美国在1874~1970年的97年中有93年顺差,德国在1880~2008年的129年中有76年是顺差。目前,我国所出现的贸易顺差,表面反映在贸易领域,但实质上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外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差异以及国际分工调整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是顺差产生的内在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配套齐全等综合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逐步形成全球高水平的制造业基地。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超过美、日,占全球比重逾10%,有1 000多种产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一。可以说,外贸顺差是我国工业整体竞争力增强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随着国内制造业产能扩张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在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通过出口拓展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国内产业竞争力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部分商品进口,比如钢材,2000年我国净进口976万吨,2008年则净出口4 001万吨。

国际产业转移是顺差产生的外部原因。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形成,发达国家只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环节,而将非核心产品、制造环节尤其是组装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很多转移通过跨国公司境外投资方式完成。我国顺应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外资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其结果突出表现为外资企业对顺差的影响不断扩大。2000年,外资企业顺差占我顺差总额的比重仅为9%,2008年则上升至57.8%。

加工贸易是顺差扩大的结构性原因。2008年,加工贸易顺差2 967.78亿美元,与整体顺差2 954.6亿美元基本相当。一方面,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增值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制造业水平显著提高,加工贸易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迅速延伸,进一步助推了加工贸易顺差的规模。

国内外贸易限制措施是顺差扩大的政策性原因。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外贸政策的重点集中在出口方面,并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促进和调控体系,而进口调控政策相对滞后,仍偏重于生产型进口导向政策,最终消费品进口少,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较为薄弱,尚不能完全适应积极扩大进口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我国顺差主要来源和全球科技最发达国家的欧美等,在高技术对华出口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导致其相关产品对华出口增长缓慢,比如2001~2008年,美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高技术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由18.3%下降到6.9%。

统计口径差异是我国顺差扩大的技术性原因。任何国家之间的贸易统计之间都有一定差异,但由于转口贸易(包括香港转口)、中外对进口和出口价格计算以及原产地统计差异等因素,一定程度上虚增了我外贸顺差规模。以统计差异最大的中美为例,2008年,我国统计对美出口为1 708.6亿美元,美方统计自中国进口为2 663.3亿美元,双方差额高达954.7亿美元,美方统计的贸易逆差为我方统计顺差的1.56倍。

综上分析,现阶段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

三、对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几点思考

从理论上讲,一国是否保持贸易盈余,主要由其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现阶段我国保持贸易顺差,是顺应国际分工变化、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从规模上看,2004~2008年,我国累计货物贸易顺差8 689亿美元,低于德国的11 161亿美元;如从近30年历史时期考察,我国累计顺差也低于日本,这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总额基本相当。从现实需要考虑,在当前出口下滑的情况下,稳定出口就是保企业,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稳定。因此,要客观辩证地看待贸易顺差问题,不能就贸易论顺差,简单通过减少出口来缓解贸易不平衡压力,而应统筹运用扩大进口、增加对外投资等综合措施逐步减少贸易顺差。

(一)优化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现阶段,贸易顺差既是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竞争力提高的结果,反过来也侧面说明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还不高的现实。减少贸易顺差,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结构转型。一方面要“压”,把“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压下来,抑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保”,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出口商品向中高技术加工和较高附加值的集约型方向转变,在带动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分工地位提升的同时,严格按产业政策要求有选择地吸引外资,以减少因产业转移带来的贸易顺差。

(二)扩大进口,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一是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部分资源性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二是择机增加进口国内短缺、长期以来进口的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充实国家战略储备,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贸易顺差,缓解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三是建立和完善进口促进体系,加强对促进进口的金融政策支持,促进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服务,同时积极做好进口信息服务和引导工作。四是全面梳理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进口措施,进一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放市场,清理妨碍进口的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五是加快国内服务业开放步伐,增加服务贸易进口,鼓励居民赴美欧旅游、留学消费。

(三)加大力度,扶持企业“走出去”。一是把一部分加工环节转移到境外,改变原产地标签对我出口贸易扩大的制约。二是在国外投资建设国内有短缺趋势的战略性资源和初级产品稳定供应基地,如油气、矿产、木材和纸浆生产基地。三是鼓励我国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走出去”,如家电、纺织品服装、轻工等,通过境外投资设立企业和机构,把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市场。四是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收购国外企业、专利和品牌,建立自主品牌营销网络体系。五是借鉴日、韩等国经验,在不对我产业、出口和就业造成大影响的前提下,鼓励企业转移后道加工能力,带动我部分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出口,就近开拓市场或立足当地市场直接向欧、美出口,转移部分顺差。

(四)积极引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是建立鼓励与限制并重的加工贸易准入机制,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范围。二是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分类标准,提高企业准入门槛,限制加工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三是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引导企业向一般贸易转型,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鼓励更多采用国产料件。四是鼓励加工贸易逐步向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原则上不再新批限制类产品的加工贸易业务。五是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制度,完善健全环保安全标准,严防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转移污染。

(五)营造环境,缓解贸易不平衡压力。一是加大多双边经贸互动,加强沟通与协作,通过平等对话和磋商妥善处理贸易顺差分歧。二是敦促美欧尽快取消对华贸易国别歧视政策,促其放宽对华高新技术和产品出口限制,推动有关国家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为扩大我进口创造良好环境。三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高度关注有关国家借贸易失衡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作用,提早预防,有效应对。四是积极参与新一轮WTO谈判。在多边场合,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中充分反映我主张和要求,保障企业权益,维护国家利益。五是加强宣传,把握舆论导向。与境内外主流媒体、专家和研究机构保持良好互动,充分宣传我方立场和观点,重点介绍我实施的缓解贸易不平衡措施,防止部分国家借贸易不平衡问题大肆炒作。

外贸顺差篇4

一、一季度顺差来源并没有明显变化

我国顺差来源集中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一是来源于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比如,2006年我国纺织类、办公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三大类产品的顺差分别为1124亿、938亿和1542亿美元,三者之和是总顺差的2倍,其中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办公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及通信技术是利用我国劳动密集型环节的“高科技产品”。而逆差产品主要是资源能源产品和技术产品,比如我国电子技术、石油产品的逆差分别高达942亿和73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的情况仍是如此,比如,纺织服装出口增长15%,增加额达40亿美元,顺差也在30亿美元以上;原油逆差14亿美元。

二是来源于香港和美国、欧盟。2006年对三者顺差达到3806亿美元,是总顺差的2.1倍。2007年一季度对香港地区和美国、欧盟的顺差分别为362.2亿美元、346.9亿美元和276.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3%、21.0%和47.4%,三者合计986亿美元,仍是总顺差的2.1倍。

三是来源于加工贸易。近年来一般贸易顺差增加很快,但2006年加工贸易顺差仍达1889亿美元,比顺差总额高114亿。从历史看,2000年以来加工贸易顺差一直是全部顺差的2―3倍,如2004年曾高达3.3倍。今年一季度加工贸易顺差545亿美元,是全部顺差的1.2倍。

四是来源于民营与外资企业。2006年其他企业(主要是集体和私营企业)顺差1202亿美元,外资企业贸易顺差912亿美元,顺差完全由非国有企业产生。今年一季度其它企业和外资企业顺差分别为289亿美元和281亿美元,是总顺差的1.2倍。

二、3月的顺差异动主要是短期因素影响,难以扭转全年顺差增长的基本态势

3月当月,我国贸易顺差68.7亿美元,同比减少38.6%。其中,一般贸易逆差29.5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199.2亿美元,增长23.6%;其他贸易逆差101.1亿美元,增长17.5%。对美国、欧盟和香港地区的顺差分别为95.1亿美元、63.6亿美元和151.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3.4%、6.3%和增长29.3%。

我们初步分析认为,造成3月份顺差异常的主要原因有二条:一是抢先出口。据国发中心、渣打银行等认为,由于企业对出口政策调整、人民币继续升值等存在强烈预期,所以抢在2月份大量出口,从而挤压了原本应在3月份出口的份额。2月份我国外贸出口高达51.7%,比上月高了近20个百分点,但3月份剧降为6.9%,比2月低45个百分点;但是,一季度的进口却相对稳定,2、3月份进口增幅仅相差1.4个百分点。二是春节因素,2006年春节是1月29日,2007年春节是2月18日,今年滞后了20天,所以造成了2月、3月外贸都不正常,2月过快、3月过慢。我们认为,如果把2、3月份加总起来考虑,外贸增长20%,其中出口增长25.3%、进口增长14%,与今年外贸的总体走势是吻和的,都属于正常范围。当然人民币升值可能对出口也有影响,但不能解释3月份顺差的剧烈波动。

从全年看,世界经济贸易稳定增长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过剩产能需要通过出口得以释放;加工贸易顺差反映了我国承接国际转移和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且牵涉大量就业,政策调整需要两头兼顾;在缩减投资规模的宏观态势下,国内对资源、技术设备的进口需求受到限制,例如去年进口增幅从25%逐月回落到15%以下,特别是第四季度自欧美进口增幅呈逐月回落之势。因此,我国“出强进弱”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大,如果调控力度比较温和,今年顺差可能较快增长。

三、外贸政策调整应关注世界经济的风险及其影响

2007年一季度,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增势持续、需求放缓、调整加快、风险初现”的特点,欧元区、日本、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势头不错,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世界经济的风险在增加。主要体现在:

第一,美国房地产泡沫使经济衰退风险大增。2006年美国房市降温使经济减缓了1.2个百分点。美国最大房屋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预测,美国房市今年将持续疲软,新房销售减少7.1%,现房销售减少8.1%,房价上半年会继续走低。美联储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为防止楼市“硬着陆”要减息,已5次暂停加息进程,住房按揭的违约风险仍随之增加,第二大房屋抵押贷款公司面临破产;另一方面为双赤字融资、防通胀需要升息。楼市继续下滑,势必波及消费。美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降至6个月来的最低水平。格林斯潘多次警告美经济有衰退的风险。联合国报告也指出,2007年世界经济将因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衰退减缓0.5个百分点。由于我国出口的1/3左右最终到达美国市场,美国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影响值得警惕。

第二,全球股市大跌凸显国际金融风险。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发展速度很快。亚洲等新兴市场是“热钱”的主要输入地。亚洲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已达3000亿美元,每年佣金增长20%以上。对冲基金已引起包括G8在内许多机构和国家的关注,限制其投机风险的呼声日高。

第三,国际油价在高位波动剧烈。从2006年7月到2007年1月,西德州原油现货价从每桶77.1美元跌到51.1美元,跌幅高达33.7%。3月7日,油价再次突破61.85美元/桶,不到60天内上涨21%。随后受全球股市下跌引起的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油价再次大跌,3月13日跌至58.03美元/桶,下跌6.1%。从供应角度看,剩余产能较低、下游的炼油能力瓶颈决定了石油不可能回到廉价时代,预计2007年油价将保持55―65美元的水平。当然,也不排除推高油价的偶然因素。

据联合国今年1月的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将从去年的3.8%降到今年的3.2%,贸易由10.1%降到7.7%,特别是美国经济波动风险在增加,对我国贸易产生的影响可能加大。这需要我们在调整贸易政策时,充分考虑世界经济波动的风险因素,避免外贸大起大落,争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外贸政策调整还应立足于我国顺差的长期趋势

我国顺差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一般规律,即先逆差后顺差。上世纪80年代以逆差为主,年均逆差79亿美元;90年代以顺差为主,年均顺差156亿美元;入世五年来年均顺差735亿美元。

我国顺差主要是由长期因素决定的。外因是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经济失衡。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外资企业顺差分别是总顺差的1.1倍和51%,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也有大量顺差,这都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内因是我国工业化加速、产能过大、制造业竞争力强。可见我国顺差是由国情决定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一个长期问题。一般的政策调整可能减缓顺差增速,但难以根本改变。以日本为例,虽然其80年代初开始采取一系列调节顺差的措施,但26年过去了,其顺差并没有改变,且在90年代达到高峰。所以,我国今后的顺差仍将保持较大数额。

事实上,我国贸易不平衡度并不算高。从纵向看,2006年我国外贸不平衡度为10%,还低于1997、1998年的水平。从横向看,我国2005年为7.2%,远低于德、俄、沙特等国11―52%的水平。从历史纵深看,200多年来,不平衡度超过20%的年份,美国、日本、俄/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都有10―40年左右,还有一些国家超过50%。与此对照,我国贸易不平衡度相对偏小,即使某一天上升到20%,在世界贸易史上也属平常。从顺差与GDP之比看,2005年我国为4.6%,在前10位顺差大国中居倒数第三,略高于日本和加拿大,只有沙特的1/10,爱尔兰的1/5,挪威和俄罗斯的1/3。

五、外贸政策取向也有必要与时俱进

看待外贸及顺差问题应立足于国情,有必要与时俱进:既要看到我国出现顺差必然性的一面,也要看到顺差增长过快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过去出口创汇紧迫性的一面,也要看到现在调节顺差必要性的一面。过去我们拼命抓出口、抓创汇,因为那时我们缺外汇,需要进口大量技术和设备。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与改革开放初甚至与上世纪90年代比,我们外贸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四个根本性变化”:一是外汇储备由稀缺变过剩。过去外汇少,所以要拼命出口创汇,中央支持、地方也有不少支持政策,但现在担忧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太多了,给宏观经济造成压力。二是出口能力由弱变强。过去我们主要出口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现在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能力都大大增强,入世五年平均出口速度达29%。三是贸易地位由小变大。过去我们出口占世界比重不到1%,是贸易小国;现在达8%左右,居世界第三,一些轻纺、机电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3以上。贸易大国既意味着对国际市场影响增强,也意味着国际市场相对空间缩小。四是贸易摩擦由少变多。1979年我国遭到第1例反倾销调查,90年代中期后持续增多,现在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认识到这些变化,有利于我们把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防止顺差增长过快。并且,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我国外贸政策是否到了一个转折阶段?是否需要大的调整?即从“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利”和“出口创牌”,从“重出口轻进口”转向“贸易基本平衡”,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六、促进贸易基本平衡的基本政策取向

外贸顺差篇5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象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难点。从2001到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总额顺差由522亿美元上升到262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由3%上升到近10%。在外汇储备增长方面,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282亿美元,而2001年底外汇储备余额仅1656亿美元,六年时间增长了7.7倍。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而美国次贷危机尚未平息,不但其国内的消费规模扩张势头会受到抑制,世界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因而不可避免要影响到我国对美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第三大出口国,美国经济难以摆脱衰退的阴影,必定减缓我国出口美国商品的增长,加快我国进口商品的速度,使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会有所缓解,中国出口在连续高速增长5年之后,在2008年遭遇拐点。从2007年全年数据来看,中国出口增长依然强劲,出口突破12000亿美元,增速超过25%,进出口总量突破21000亿美元。但事实上,从下半年起,中国出口增速就一路放缓,月度增速从年初的30%以上,逐渐回落到21%。

其中,美国经济放缓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美国是世界最大消费国,也是欧盟以外的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每年从中国进口2000亿美元以上的产品。如果加上中国内地从香港等地转口到美国的商品,美国在中国出口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尽管“减顺差”是我国经济的头等大事,但是美国经济衰退导致出口紧缩、美元贬值致使进口大增的局面并非为政府所乐见。预计未来,美元贬值导致的中国进口增长,还要进一步加剧。

三、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

(一)国内的综合优势

首先,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 素质相对较高,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才储备,适合工业制造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 使我国劳动力资源无论在绝对数量, 还是质量层次上均具有优势,所以产品出口具有较高的价格竞争力;其次,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几年来我国通过发行国债, 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铁路、公路、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为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第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大大增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链迅速伸延, 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

(二)加工贸易的推动

加工贸易具有“低进高出”的特点,即增值空间较大。中美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美国及东亚诸国对华产业转移, 所导致的产业内贸易,其实质是我国国内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一直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 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0%左右,与加工贸易进口, 在进口总贸易中的比重相比,一般高出约10个百分点,可以说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中的地位, 要远高于其在进口中的地位。这种现状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大量产业转移密切相关。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外资企业从母国或原地区进口原材料、中间品、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转移到我国加工制作,然后将在我国制造出来的最终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这种出口都全部被计入我国对外出口,从而造成贸易顺差的加速“虚增”。同时,随着外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迅速增加,其国内销售额也迅速增加,而外资企业多属于进口替代型企业,其在国内销售的迅速增加必然对我国进口产生一定的替代,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差。

(三)国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带动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利用外资。在国际分工过程中,我国采取优惠的外资进入条件,并随着国民待遇甚至是超国民待遇等措施的实施 ,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以我国为加工装配中心的贸易态势,国际市场对我国的产品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强。外资企业可以解释中国对主要国家贸易顺差额的70―80%,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投资于低附加值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摩擦和风险。

(四)国内需求长期相对不足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居民消费水平却未能与之协调发展。农村人口收入偏低,消费自然少。同时,随着中国近年来住房价格的持续攀升,高额的医疗保险费用、教育费用以及广大城市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还未完善,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了结构性的内需不足,导致产能过剩,这又与国际市场对我国强劲的产品需求形成反差,进而造成贸易顺差。

此外,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因素还有:国际原材料如石油价格的飚升,势必会影响到对其的进口;同时,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由来已久。美国政府对出口中国的军用品和军民两用品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这就促使我国实行进口替代;同时还有不明来源的资金或热钱通过虚高贸易或转移定价流入我国,导致非正常的贸易顺差。

四、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选择

第一,外贸效益地位空前提高,包括企业层次上的微观效益,也包括宏观效益,防范出现中国式“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

第二,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连续数年高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适度规模,且贸易顺差居高不下,“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创汇”的目标已经过去,现在不以扩大出口、获取外汇等国际支付手段为首要目标,更多地考虑对宏观经济平衡的影响,避免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长过快,进而引起资产市场泡沫,乃至全面的通货膨胀。

第三,在继续充分发挥出口带动我国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防止过高贸易顺差所代表的新的国际利益转移机制形成并固定下来,导致我国被锁定在不利的国际利益分配格局中。

第四,维护并推进对我国有利的贸易商品结构演变。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通过国际分工获取资源的指向,也从原来的制成品越来越多地指向初级产品,出口制成品的层次也越来越高,我国外贸必须维护并推进这一符合我国利益的趋势。

第五,通过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体面收入就业机会,以及对外贸易发展对国内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促进内需出现明显增长,防止外需对内需形成挤压/替代效应,实现内需和外需的平衡发展。

第六,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发展对国内经济部门的拉动作用,防止外贸发展加剧国内外向部门与国内部门发展失衡。

外贸顺差篇6

一揽子方案与积极举措

据商务部最新的外贸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致认为,这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外贸平衡。

事实上,去年7月,中国贸易顺差出人意料地达到287亿美元,创下2009年2月以来的最高值,这一数字使得上半年顺差大幅收窄的努力几乎前功尽弃。商务部将全年贸易顺差的预测,由年初的1000亿美元上调至1500亿美元。但随后月均200亿美元的顺差,使得这一预测值再次上调至1800亿美元。到了年末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这一数字又被调高至1900亿美元,与2009年的历史高值1960亿美元已相差无几。

“尤其是在2010年底,外贸顺差急速增长,而‘压出口’早已让众多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不堪重负,所以商务部只能在削减顺差方面,寄希望于‘扩进口’。”商务部相关人士称。

2010年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规模,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等框架性政策指导意见。而商务部也在同一时间推出了意在促进进口的一揽子方案设想,并于公开场合透露出“扩进口”意图。

“商务部在讨论2011年‘削减顺差’方案时,‘扩进口’已经取代了‘压出口’,成为本轮政策调整的方向。预计政策将从进口关税调整、鼓励企业进口高端设备与技术、促进进口便利化等三个方面来推进。”商务部研究院相关专家近日向记者透露。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表示,2011年我国在扩大进口方面将有一系列积极举措,如完善鼓励进口的一些政策,包括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改善进口结构,扩大消费品、医疗设备和节能环保产品的进口;扩大从自贸区成员、逆差较多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王受文还表示,2011年将召开全国进口工作会议,届时有关部门将制订促进进口的具体办法。

而今年1月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的华盛顿之行中,也明确提出了2011年将在“进口”政策上“下足功夫”,“制定促进进口的政策,并梳理和检讨此前的各种进口政策,包括争取使加工贸易的产品直接在中国销售,并将在广交会上采取措施以鼓励进口”。

关键政策与主要路径

“经过部委高层的调研和讨论,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被视为当前鼓励进口三大措施。”商务部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直以来,贸易便利化被商务部所极力推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今年1月1日开始,政府放宽了对出口企业的外汇收入管制,允许国内出口企业将外汇收入存放于境外,不再强制兑换成人民币。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认为,外汇管制的放松与进口关税的下调,是国家一揽子促进口政策中最为关键的两项。目前对外汇的“松绑”方便了企业直接用外汇在境外采购原材料及设备,降低了汇兑成本,同时也阻止了热钱的流入。

此外,鼓励企业通过进口高端设备与技术完成技术升级,是促进口的最主要路径。商务部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中国进口的商品以原材料为主,政府更希望将进口引导向高端技术设备领域。

“其实,这就涉及到我们想买什么和国外想卖什么的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产品上,但出于对中国各方面的担忧,发达国家往往在这类产品的出口上对中国进行限制,让我们‘没得买’。因此,在‘扩进口’战略的实施中,政府对这类产品进口将有明显的导向性。”周世俭说。

平衡贸易与施压欧美

事实上,自2008年起,商务部曾多次组织企业家国外采购,这不仅有利于国内企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也广受欧美国家欢迎。直至2010年底,“扩进口”逐渐被赋予了平衡贸易的功能,提升到了国家外贸战略的高度。

“希望我们的诚意和努力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配合,我们的进口商希望能买到老百姓需要的东西。”陈德铭12月在一个小型媒体见面会上呼吁中美双方就贸易问题进行平等协商,希望美国能放开对华出口高技术产品的限制,放弃对中国的贸易歧视政策,消除贸易障碍并推动贸易自由化。

“平衡外贸顺差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中国扩大进口的行动已经表明了诚意,现在需要的就是欧美等贸易伙伴放宽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限制。”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表示。

其实,中国呼吁欧盟放开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已经很多年了。长期以来,中国外贸虽然存在巨额的顺差,但说到底只是凭借低廉劳动力优势,通过产业链最低端的生产取得的。然而,随着越南、印度等新兴国家逐渐兴起“加工贸易”,中国则面临出口结构调整。要突破这一瓶颈,扩大进口、引进高新技术无疑是最佳选择。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扩大进口也是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一环。”

他认为,中国进口战略导向首先涉及的是国内急需的高新技术产品、成套设备以及关键零配件。围绕这一点,中国政府会不断加强与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的协调,既要通过加大进口来改变顺差,又要敦促各贸易国放宽相关产品出口限制,加强高新技术进口。

据了解,今年年初,商务部多次对外发出扩大进口信号的同时,也不断向欧美国家施压,矛头直指对华高新技术贸易限制。

1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美国期间,就对华高新技术贸易限制的问题与美国展开了对话。新华网还在近期就中国贸易不平衡问题发表评论,认为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才是导致贸易不平衡的罪魁,通过汇率调整手段并不能彻底解决。

千亿大单与“话语权”

据了解,近两个月,中国对外经贸大单已经签署了近千亿。国家主席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中美共签贸易大单近450亿美元。其中包括中国从美国采购200架波音客机,价值190亿美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表示,中国从国外的进口还会逐步增长,但也许不会一直采取政府主导的、一次大笔采购的形式。就美国而言,中国从美国的进口是否能持续增长,不仅取决于中国,也取决于美国是否放松对中国的出口限制。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还表示,“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很多企业只是盯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忽略了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关系,也影响了中国的外交。在这次‘扩进口’战略中,商务部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有特别提及,希望借此加深外贸合作关系,而不是一个劲的向他们加大出口。”

外贸顺差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 贸易顺差 金融危机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在大多数年份均为顺差。尤其是2000年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

一 贸易顺差的原因探索

(一)国际因素

(1)国际产业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凭借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商来华投资设厂,国际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并确立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加工装配中心,以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以欧美为技术研发方、品牌持有方的产业链。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促成贸易顺差形成。

(2)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刺激了中国贸易出口。2002年以来,在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日趋繁荣,市场价格呈现总体上扬态势,而国内相关产业产能过剩日益突出,库存上升,价格下滑。2007年上半年,钢材、成品油进口量分别下降34%和1%,而出口量却分别增长40%和27.6%。

(二)国内因素

(1)劳动力资源。中国是人口大国,在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在城市,大量工人因国有企业改革和破产而失业。人口的绝对过剩使劳动力价格不仅低于本国劳动力价值,更远远低于国际平均劳动力价值。中国的出口建立在廉价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上,即使外部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企业仍能赚取利润,特别是纺织、冶炼等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产品出口促进顺差的形成。

(2)政策和体制。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激励机制,形成了鼓励出口的产业结构。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与体制环境逐渐形成的背景下,中国贸易顺差逐年增长。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政府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和外贸政策,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3)经济现状。近年来中国经济高增长主要只是由投资带动的。过度投资导致许多行业如钢铁、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企业不得不扩大出口,国内无法容纳的产能通过国际市场消化和吸收,以实现国内经济平衡。

中国自1994年以后,国内储蓄普遍大于投资,剩余部分只能出口。90年代以来,中国储蓄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既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又与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传统文化相联系。这严重抑制了国内消费形成贸易顺差。

二 贸易顺差影响分析

(一)外贸顺差的促进作用

(1)改善国际收支和信用状况。贸易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09年外汇储备相比2000年累计增长22335.78亿美元。而2009年贸易顺差相比2000年累计增长1720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长增强了抵御外部风险能力,也提高了中国的对外支付和偿债能力。

(2)缓解国内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造成了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价格下跌,库存增加,利润下降,而国外市场成为缓解企业产能过剩、扩大市场容量的另一选择,因此这些行业的出口大量增加。这样的顺差也使得相关企业得以正常运转,避免了破产倒闭。

(二)外贸顺差的负面影响

(1)贸易摩擦增多。当前世界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激烈,以提高关税、滥用救济措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许多国家寄希望于此以转嫁国内就业矛盾,势必使中国企业遭遇贸易摩擦的数量进一步增多。

(2)资源流失。由于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这种“世界工厂”的角色实际建立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基础之上;此外,加工贸易使得很多国外企业通过投资把严重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中国来,加剧国内环境恶化。中国每年出口的产品如皮革、金属制品、化学制品等都对环境有严重污染。

三 政策建议

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我国出口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技术和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高耗能产品的大量出口也会加重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因此应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出口优惠并减少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比重,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二)积极扩大内需

有效的扩大内需的方式是调整国内收入分配,在全国范围内较大幅度的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中国贸易的平衡发展。

外贸顺差篇8

论文摘要:中国的持续巨额贸易顺差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由此引起的外汇储备管理、人民币汇率调整,国内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瞩目的经济热点。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以中美贸易关系为出发点,分析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长期原因,阐述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贸易顺差;汇率调整 1 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中国经济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失衡现象是指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少数国家。当前阶段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是,美国的贸易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中国、印度等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等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而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包括汇率制度在内的金融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造成了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在消除外部经济失衡时的制度障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集中表现为我国与美国、欧洲发达国家,主要是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对进出口的影响。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一个国家总是出口其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其资源察赋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型产品。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即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相对丰裕,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70%以上,而制造业只占15%左右,因此需要进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显然。中美、中欧贸易的商品结构符合国际分工及资源禀赋理论,各自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形成顺差。 (2)由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国际分工的变化。贸易顺差与由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使制造业加速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经济出现“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格局。基于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较为健全的公共基础设施、优惠的贸易政策安排和高效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自上世纪末以来,海外跨国公司开始走上跨国外包、制造业产业转移之路,在我国投资建厂,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并将制成品出口到国外,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日益明显。国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对美国顺差的主要原因。 2 持续大幅贸易顺差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对外贸易顺差的出现和扩大,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结果和重要标志。但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2.1 外贸顺差对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由于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国家政策、内需不足的国内经济环境,决定了中国每年快速的经济增长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出口带动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国家,工资水平、管理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很多出口企业凭借劳动力和成本优势所创造的低价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增长为国内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缓解了人口增长导致的就业压力。 (2)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规模经济理论中。全面论述了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条件下,通过出口扩大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我国可以通过大力促进产品出口,获得贸易顺差来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国内产业规模经济。此外,扩大出口还可以加快本国的知识积累,促进技术进步。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知识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通过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迫使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部门的投入,增强其竞争力,从而使一国的经济加速增长。 2.2 外贸顺差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 (1)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由于我国早先实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度,货币当局通过外汇管制的措施,将本应该由各个经济主体(私人、企业)自行持有的外汇资产掌握到货币当局一家手中。因此实体经济的增长,对外贸易余额的增量集中体现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大。巨额的外汇储备成为困扰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极不稳定因素:首先外汇占款渠道的大量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从而引起金融资产、固定资 产价格大幅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一系列后果;此外,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诱使国际短期资金大量涌入,进行投机活动。进一步加快了资产泡沫的形成,使整体宏观经济呈现过热的局势,不利于我国的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2)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风险加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年贸易顺差,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增长持续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结果是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攀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近几年,我国国内需求严重不足,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直偏低,为保证经济正常稳定的发展,众多的企业都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生存,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外需拉动型特征。这一方面显示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这将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发生波动,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国内市场,从而造成我国宏观经济的动荡。 3 调节国际贸易顺差的对策 要缓解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压力,必须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同时进行调整。首先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和鼓励企业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出口效益。在调节出口市场的同时,还要积极扩大进口,积极拉动内需。如前所述,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而且会增大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我们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其次,必须进行人民币汇率调整。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国际收支顺差越来越大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人民币长期盯住美元以及币值低估,使得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资源配置失当,贸易摩擦加剧,不利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提高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强烈升值预期下产生的热钱流入;外汇储备增加和因结汇造成的基础货币投放的不断增加,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泡沫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均衡和稳定。因此,必须对汇率制度进行渐进式的改革,逐步取消外汇管制、逐渐开放资本项目,以使人民币实际汇率恢复均衡状态。从而更好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配制中的基础作用。人民币升值虽然不能解决对外贸易巨大的顺差问题,但是有利于压低国内低效益产品的过量出口,释放升值预期,放缓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减轻宏观经济潜在的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和因外部动荡而引起的美元资产缩水风险。此外。在调节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必须警惕货币剧烈升值可能造成的冲击,应当使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时刻把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放在首要位置

外贸顺差篇9

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各国加速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器”,进出口也从原来的逆差转变为顺差,丰厚的外汇储备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定心丸”。随着贸易顺差大量产生,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海关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一张一张进出口报关单累加、审核、统计出来的,其准确性、权威性国际公认。通过对海关统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贸易顺差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198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27.9亿美元;之后经过6年的发展,于1994年再迈一个千亿美元的台阶;1997年,外贸总值突破3000亿美元,并首次跻身世界10大贸易国行列。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外贸易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1年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6年对外贸易进出口高达1.7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并进一步缩小与第二大贸易国的差距;加入世贸组织5年间合计进出口总值已超过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之前23年的总和;2006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 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乃至对世界经济的推动,都表现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改善我国经济结构,加速工业化进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外向型经济部门不断壮大,通过扩大出口,利用获得的资金,引进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资本品、原材料、技术等,加速工业化进程,改变传统产业格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总体竞争力。 二是推动国内技术进步,体现“后发优势”。对外贸易是我国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知识产权的跨国交易本身就构成了现代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线,实现了产品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国内技术进步,这种“后发优势”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出口国内生产相对过剩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可以缓解国内供求矛盾,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我国手机、电冰箱、电视机、摩托车、服装鞋帽类的出口依存度均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而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紧缺原料,也能够通过对外贸易得以实现,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铁矿砂、氧化铝进口第一大国和原油进口第三大国。由于进出口的良性运作,不仅弥补了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构失衡,提高了总产出水平,而且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增强了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四是促进资本积累,提升规模效益。 多年来,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一直是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重要来源。2001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刚刚超过2000亿美元,2006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同期货物贸易顺差累计达到3675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43%。贸易顺差为企业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提高了生产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刺激了投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规模效益。 五是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带动了国内就业。外向型经济的日趋活跃,带动了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据有关专家分析,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0%左右,有效带动了国内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184万人,是近年来新增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年。 六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更具开放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大,多年来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能保持高速增长。据有关专家分析,2003年至20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对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贸易顺差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内经济长期健康 快速发展的正常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拥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近几年世界经济全面增长,为我国积极利用外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我国特有的贸易结构。这是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的主要因素。 一是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迅猛。一方面,我国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加速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对于外资投入加工贸易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长期以来,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产生贸易顺差。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总额为1775亿美元,其中,进出口为逆差的贸易方式有: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口逆差278亿美元,保税区、保税仓库进出口逆差600亿美元,还有其他贸易方式有部分逆差;进出口为顺差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进出口顺差831亿美元,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则高达1889亿美元,超过了贸易顺差总额。由此可见,当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二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增长。200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630亿美元,已经连续3年保持在600亿美元以上的水平,其中近7成投入到了制造业中。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全球500强已有480多家在华投资,我国已成为一些重要工业品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巩固。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面向国内市场生产,替代了部分进口需求。钢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尿素等产品进出口态势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除上述两个长期因素外,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也与下面三个短期因素有较大关系: 一是部分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近两年,国家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相继调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率。企业往往根据政策调整日期提前出口或突击出口。如2006年钢材、服装等产品集中突击出口现象较为明显。 二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促使企业加快出口步伐。截至今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比汇改前累计升值幅度已达6%。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将会带来好处,而对以出口为主、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则会带来冲击,如电子、纺织、机械等行业。为了减小或避免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冲击,许多企业纷纷加快出口步伐,而对进口采购则持观望态度。 三是出口成本上升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由于近年来国内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导致企业出口成本上升,许多企业通过提高出口价格转嫁部分成本。与2005年相比,2006年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上升4.2%,而进口价格总体仅上升3%。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国家打击出口骗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企业守法自律意识的不断加强,企业出口骗税违法行为逐步减少;导致出口价格总体水平提升的直接因素是人民币小幅升值和出口成本总体上升。因此,从海关统计角度分析,所谓“大量出口高报价格以骗取出口退税、导致巨额虚假贸易顺差”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除此以外,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我国实行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出口封锁,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所急需的技术及其设备进口不足,这也是造成大额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必须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贸易顺差大幅增长带来的新问题 我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和特有的贸易结构,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现象将长期存在。国际上判断贸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贸易顺(逆)差额与当年进出口总额相比,在10%以内的为基本正常,这个10%也可称为贸易失衡“警戒线”。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10.1%,刚刚触及“警戒线”。从当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德国的情况来看,德国从1952年到2005年的54年间,对外贸易均为顺差,2002年贸易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2011年和2005年均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达12.7%,超过我国目前的贸易不平衡程度。因此,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额贸易顺差基本是正常 的。 但是,大额贸易顺差也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如: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大,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增大;我国外汇管理面临更加放开的国际压力;国内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等。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既积极、又稳妥的办法,确保经济健康发展。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不但要在外贸领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领域动脑筋,不但要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再次,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第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第五,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的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总之,面对大量贸易顺差产生的新形势,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高度重视贸易顺差问题带来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影响,也要正确认识到贸易顺差的客观必然性。只要我们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问题,我国对外贸易就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外贸顺差篇10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贸易顺差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贸易规模达到21738.3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增长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据海关统计2008年1月~9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6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0.7亿美元,增长29%。1月~9月累计贸易顺差为1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

1.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见下图)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年~1989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47.12亿美元。

(2)较小贸易顺差阶段(1990~1996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122.15亿美元的逆差,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较大贸易顺差阶段(1997年~2007年)

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且平均每年顺差均在500亿美元以上,1997年~2007年累计顺差达到5415.5亿美元,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2亿美元,增长25.7%;进口额9558.2亿美元,增长20.8%,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为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

2.我国贸易顺差的特点

(1)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加工贸易仍是顺差的主体。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617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进口总额为368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顺差为2492.5亿美元。而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仅为1099.3亿美元,约为加工贸易顺差的二分之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已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2)顺差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顺差主要来自民营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仍为逆差。2004年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后,大大激发了民营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2007年,民营企业出口实现贸易顺差1709.9亿美元,占全国顺差总增量的65%。外资企业“高出低进”也十分突出,实现顺差1361亿美元,国有企业仍有449.1亿美元逆差。

(3)中美、中欧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国家和香港地区,但增量主要来自欧美,而且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2007年,我国对美、欧、港的顺差分别达1633.3亿、1342.3亿和1716.2亿美元。三地顺差合计4691.8亿美元,占我全球贸易中顺差来源地顺差总额的90%以上。

(4)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服务贸易连年逆差

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扩大,成为推动贸易顺差增加的最主要因素,1997年~2006年,贸易顺差累计5655.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累计顺差额6244.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额677.3亿美元。在国际上,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长期保持顺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缓慢。

二、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这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

三、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

外贸顺差反映了国情,是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的结果。立足于人多、收入低等基本国情,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我国产生外贸顺差的根本原因。我国人力资源“质优价廉”,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5%、韩国的8%、巴西的18%。同时我国还有市场大、配套强、海外华人多等优势,有利于吸纳国际产业转移,致使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的一半以上,并成为顺差的主要来源。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恰好已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态势,因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之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2005年1月1日,WTO成员国取消了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所有进口配额限制。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成为贸易顺差的最大驱动力量。

2.贸易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的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我国进出口国别(地区)统计,1994年~2007年间,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有美国、香港地区和欧盟。其中美国由74.9亿美元激增到1633.3亿美元,是我国最大的顺差对象国;香港由229.1亿美元增加到1716.2亿美元;欧盟由逆差38.4亿美元751.1亿变为顺差1342.3亿美元。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的贸易却由顺差转变为出现美元的逆差。其中,对日本的逆差由47.5亿美元增加到318.8亿美元;对韩国的逆差由29.2亿美元增加到476.2亿美元;对台湾地区的逆差由118.5亿美元增加到775.6亿美元;对东盟的逆差由4.5亿美元增加到141.9亿美元。如果考察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方向统计,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国对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贸易顺差出现了相应的缩减。也就是说,由于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变化,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程序,已经大量转移到中国,这样也就把它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而我国则从这些经济体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并因此形成我国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持续产业转移间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使贸易顺差加速。

根据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我国贸易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1994年~2007年间,我国工业制成品顺差由原来的21.1亿美元增加到4436.3亿美元,与此同时,初级产品贸易则由32.4亿美元顺差转变为出现1814.3亿美元的逆差。应当注意的是,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大幅增长,这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重,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即“大出”同时伴随着“大进”,出口增长大量地依赖工业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的进口,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甚至存在着较大的逆差。我国商品进出口十几年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急剧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加工出口产业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com3.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出口的限制扩大了贸易顺差

按照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中国主要对海外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较大。但一些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对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设备施加种种限制。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某些国家对华出口的管制政策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加强,这自然会加大双边贸易不平衡。以美国为例,美国对中国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已是导致中美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尤其是“9·11”事件以来,美国进一步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出口许可审批的时间更长,对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也更多。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美国的出口许可证从递交申请到批准的平均时间一般为3个~12个月,而日本、德国对向中国高科技出口发放许可证的时间最多为1个月。所以,如果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要等半年才能获得许可证,出口机会就会转向德国或日本公司。正由于此,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比例持续下降。由于美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近几年美国每年都要丧失对中国出口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机会。

4.FDI推动贸易顺差的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正在释放出来,导致某些产品出口激增,远远超出国内市场需要,因而出口大量增加,贸易顺差而扩大。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目前,加工贸易是外资企业的主要贸易方式,2007年外企加工贸易出口6955.2亿元,同比增长23.4%,进口55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实现贸易顺差1361.1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顺差的55%,因此可以看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依靠自身技术的先进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大力开展加工贸易,推动了出口额和进口额的逐年高涨。因此,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等方式,大量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并不能反映出我国在全球市场真实的竞争力,只在数字上制作了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其实,我国的很多出口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5.产业结构的提升导致大量的进口替代

在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中,大量外资企业来华建立加工组装基地,客观上将周边地区对美欧的顺差转移到我国。特别是近几年外商对华投资由加工组装环节向上下游延伸,呈现整个产业链对华转移的趋势,使我国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运输工具等产业的国内配套能力大大增强,从而大量替代进口。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也由“大进大出”向“小进大出”转变,使用国产料件的比重大幅提高,顺差逐年增加。除集成电路以及电容器、复印机、电容器、汽轮机等产品的零件进口增长较快外,大部分产业的零件进口都呈低速增长或下降趋势。不少产业零部件生产能力激增后,转而大量出口。例如,汽车零件进口额下降8.2%,出口额却增长了49.2%。中国自己的公司提升产业结构,相互激烈竞争,这无疑受助于在华外国公司的技能和技术转让。

外贸顺差反映了原产地统计规则,顺差多并不等于利益多。顺差或逆差不是利益分配大小的标志,也不是经济是否健康的标志。我国顺差虽大,但仍不是贸易强国,在国际分工中还处在较低端,获得的比较利益并不高。比如,我国的顺差集中于加工贸易与外资企业,如果根据企业的“国籍”或增值的多少来统计顺差,我国的顺差就会大大减少。因此,根据原产地规则统计出的我国顺差,统计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不完全是反映贸易利益分配的恰当指标。

综上所述,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素禀赋优势推动的结果。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外贸顺差增大的一面,也要看到国际分工地位低、亟需提高的一面。因此深入分析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宏:转轨的贸易流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