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十篇

时间:2023-04-04 05:08:33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篇1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中国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认真分析中国的国情,改变现在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为此必须加强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改进现有递耗资产会计。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递耗资产会计?

一、问题的提出

1?可持续发展与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现状

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工业文明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其代价是资源过度开发消耗和污染物质肆意排放,最终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为此,人们开始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探索,终于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关各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确定了可持续发展观。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强调当代人之间及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在资源分配与利用上的公平性。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如何管理开发和利用我国自然资源,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我国过去几十年来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以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这样就形成了靠资源高消耗、高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现在我们正在改自然资源无偿配置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如从1994年4月1日起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但这并未最终彻底改变资源配置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自然资源配置手段由计划手段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已是大势所趋。

2?我国自然资源会计核算的现状及自然资源会计范围的拓展

加强对资源的会计核算,是变自然资源的计划配置为市场配置的必要手段。而我国目前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有些作为递耗资产(如矿产资源、油田、气田、森林资源等)进行核算,并且这些核算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介绍性论述,很少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的实务探讨,另外一些自然资源则根本没有进行会计核算。自然资源按其是否可以再生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假定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也称为可耗竭资源。尽管可耗竭资源中有些是可以回收的资源,如金属资源,但可回收的资源依靠回收利用而得到补充的数量是很低的,所以可耗竭资源是无法逃脱被耗竭的厄运。可再生资源是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有些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性受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在合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资源可以恢复、更新、再生,甚至不断增长;在开发利用不合理的条件下,其可再生的过程会受阻,使蕴藏量不断减少,以至耗竭,如森林资源。有些可再生资源的蕴藏量和可持续性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太阳能。?为了改革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现状,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将所有可耗竭自然资源和其可持续性受人类利用方式影响的可再生自然资源纳入自然资源会计体系。目前自然资源作为递耗资产来进行会计核算,而且递耗资产被定义为:递耗资产是指通过开掘、采伐、利用而逐渐耗竭,以致无法或难以恢复、更新或无法按原样重置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油田、气田、森林资源等。该定义内涵过窄,主要包括可耗竭资源,而较少涉及可再生资源的部分,所以应进行拓展。可将递耗资产(或称为自然资源资产,下同)定义为:递耗资产是指通过开掘、采伐、利用而逐渐耗竭,以致无法或难以恢复、更新或无法按原样重置的可耗竭自然资源和其可持续性受人类利用方式影响的可再生自然资源。

二、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前提——自然资源具有价值

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其理论依据是它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及其客体的特征效应。具体说:  

1、人类认识、勘探、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要付出大量劳动

自然资源不管是可耗竭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在进入社会被利用之前,人们需要对它进行研究和全面认识,必要时还要进行实验,才能弄清它的具体使用价值。人们认识了自然资源的各种使用价值及其勘测和寻求方法后,还要继续寻求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这些都得付出大量的劳动。可再生资源的原始部分如天然林、天然草原,已不是远古时代的天然资源。如果说几百年前的天然资源没有人类劳动参与的话,那么现在完全没有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资源已寥寥无几。现在绝大多数自然资源,人们都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经营管理,我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有关的自然资源的保护。可再生资源的人工再造部分中凝结大量人类劳动就显而易见了。我们将它凝结的人类劳动称为自然资源的“现实社会价值”。?

2、自然资源的客体特征反映了它具备价值的前提

自然资源具有价值,还因为它自身的客体特征——自然资源的效用性、稀缺性及所有权垄断性。自然资源的效用性是指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交换价值的前提,从而也是它的价值的前提”。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这本身就使它具备了价值的前提。如前所述,递耗资产中的可耗竭资源,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而相应地减少,最终被耗竭,因此,这部分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递耗资产中的可再生资源,尽管其蕴藏量不能完全确定是否被最终耗竭,但是其可持续性与人类使用方式直接相关,如果使用方式不当,也会导致其耗竭,就是按适当方式使用,其再生的周期一般都较长,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森林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将这部分再生资源看成是稀缺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所有权的垄断性,即谁拥有了稀缺的资源,谁就拥有了获得未来收益的权利,从这点上说,自然资源具有“潜在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的价值是由凝结人类劳动创造的“现实社会价值”和自然资源本身蕴藏的“潜在社会价值”两部分构成的。?

三、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自然资源权益价值理论

从投入角度看,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各有关部门和各个经济实体(主体)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投入人财物,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和管理权。

2、有关管理部门投入人力、物力,行使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权。

3、各有关自然资源的经营者,取得自然资源使用权,行使自然资源的经营权。另外,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单位还投入地质勘探资金和人力,行使探矿权。

可见,各投资主体(自然资源的价值主体),如国家、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各有关经营者,在分别行使自然资源法定所有权、行政管理权、生产经营权过程中都投入了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从各个侧面组成了自然资源的整体价值。这是从投入角度分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性和主体性。此外,还应结合产出,将价值主体和权益结合起来。自然资源权益是自然资源同主体结合所附着的权利和要求,这种权利和要求在经济上得到体现,就形成了自然资源的权益价值。它包括:

1、自然资源所有者享有所有权收益。我国法律规定自然资源属国家所有。法律上赋予这种所有权具有垄断性,使它有别于一般经济所有权。自然资源所有权是一种法定所有权,其实质是领辖所有权,即国家行使主权,保护着国家一切领域及管辖地区的安全,只要在国家领辖区域发现的一切自然资源,就应该为国家所有,这种所有权具有垄断性。法定所有权享有的收益是“地租”形式的收益。而不像经济所有权那样凭借资本金份额获取投资收益——资产收益。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自然资源相关的地租有:绝对地租(自然资源所有者凭借对森林资源的所有权的垄断而取得的收益);级差地租Ⅰ(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质量等级不同及所处的交通地理位置的优劣,而使资源条件好的经营者能获得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把同等数量的资本连续投资在同样自然条件的资源上,会产生不同的生产率,生产率高的企业会取得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垄断地租(开发利用某些稀有珍贵自然资源,由于它极其稀缺,造成市场上严重供不应求,可以按照远远高于其他价格的垄断价格出售而形成超额利润)。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权益归国家所有的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Ⅰ”、“垄断地租”三部分。对于矿产资源来说,我们将它分别称为“矿区使用费用”、“资源级差费”和“特别资源”;对于其他自然资源,如对于森林资源我们称之为“林地使用费”、“资源级差费”和“特别资源费”;草原资源可称为“草地使用费”、“资源级差费”、“特别资源费”等。这三部分内容统称为自然资源所有权价格,它构成自然资源买价的主要组成部分。

2、自然资源管理者享有管理权收益。自然资源管理者行使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作为管理者享有的收益,自然资源的管理者应向自然资源的经营者收取以下费用:资源保护费(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发生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等费用);资源替代费(资源管理部门应该组织资源替代方面的科研工作发生资源开发替代费用)。这二项费用统称为“资源补偿费”,都是由国家分期向自然资源经营者收取的。

3、各有关自然资源经营者享有经营收益。各有关自然资源的经营者为取得自然资源经营权,必须向资源所有者(国家)及有关方面交纳相关的款项,如矿山企业从地质勘探单位购买矿产资源发现权,同时向国家申请采矿权时支付矿产资源所有权价值。取得资源经营权后进行经营,取得经营收益。其经营收益包括基本收入(体现为工资)和风险收入(体现为奖金)。 此外,还有些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主体拥有相应的权益,应享有相应的收益,如矿产资源的勘探单位享有矿产资源的发现权收益。

以上自然资源的权益理论可归纳为自然资源价值主体所拥有的产权及享有相应的收益表

四、自然资源会计? 

目前,对自然资源的核算大多只注重资本化为递耗资产的折耗核算,而对递耗资产的确认、计量以及有关税费交纳的核算涉及较少。本文所述递耗资产的核算包括:(1)自然资源会计确认——自然资源价值资本化;(2)自然资源会计计量——自然资源价值计量;(3)有关费用交纳的核算;(4)折耗的核算;(5)增值的核算;(6)会计报表中的反映。

(一)自然资源会计确认——自然资源价值资本化

《经济大辞典》给资本化定义为:资本(capitalize,capitalization)在会计工作中是指:(1)将一笔支出不是记作当期的费用而是记作资产,直到由此产生的利益或款项收到时,才将其转作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2)新增厂房、改良工程的成本以及另外一些能提高固定资产功效、增加收入或降低未来成本的其他支出,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会计处理;(3)企业采用发放股票股利的形式将一部分留存收益转化为股东的股本的方法;(4)将一项资产或一个企业计划中的未来收益贴现计算为现值的方法。

自然资源资本化取该定义的(1),即自然资源的资本化是指自然资源的经营者要取得自然资源的经营权就要向资源所有者(国家)支付一笔款项,如矿产资源是要支付采矿权整体价值,森林资源则要支付资源所有权权益价值,对经营企业来说,应将这项支出记作一项资产——递耗资产(或自然资源资产),然后随着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分期转入产品的成本中去,从其收入中不断得到补偿。经营企业到得递耗资产的方式不同,其资本化为资产的数额也不同,其帐务处理也不相同。主要有如下方式:

1、购买式。即经营企业(或其他投资主体,下同)直接向资源所有者(国家)购买资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下,所支付的买价和购买时的相关费用全部资本化为递耗资产。其帐务处理如下:

借:递耗资产 (支付的价款和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支付价款和相关费用)

2?租赁式。即经营企业以租赁方式向资源所有者租赁取得资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下,应以以后每期支付的租赁款的现值和作为资本化为递耗资产的数额,而所支付租赁款总额与以上现值和之间的差额作为利息费用分期摊销。这种方式下,资源资本化时作分录:

借:递耗资产 (以后各期支付租赁款的现值和)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资源租赁款?

3?债务式。即经营企业以欠债方式向资源所有者借得资源使用权。这种方式下,由于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未真正转移,经营企业只是暂时拥有了资源的使用权,借期届满时,要偿还资源使用权。所以,资本化时,可作分录如下:

借:递耗资产 (资源的价值)

贷:长期应付款——国家?

(二)自然资源会计计量——自然资源价值计量

既然自然资源具有价值,而且自然资源的价值具有主体性,各价值主体拥有相应的权益,这些权益又要在经济上得到体现。因此,作为自然资源资本化的递耗资产的核算,首先就应该计量其价值,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主体的各自的权益。这些在当前递耗资产会计核算中尚未涉及。?

由于递耗资产是自然资源价值的资本化,递耗资产的价值其实就是自然资源的资本化价值。因此,递耗资产的价值计量可以看成是资本化为递耗资产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计量。自然资源的价值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市价法。下面分别以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为例来说明可耗竭资源与再生资源价值计量方法。?

1?矿产资源的计价方法

(1)成本法。矿产资源价值中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矿产资源资产底价、环境补偿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探耗费补偿费和矿产发现权权益补偿费。

(2)收益现值法。矿产资源为高品位的资源可为经营者带来超额收益。确定矿产资源价值时,可在底价的基础上加上超额收益的折现值。

(3)市价法。在市场上找出矿种相同、自然成因类型相同、工业类型大致相似的参照矿产资源资产的价格为参照,来确定矿产资源价值。

2?森林资源的计价方法

(1)成本法。是根据定额标准中重新培育同样质量、数量的林木所需的成本,再加上税金和利润构成林木的价值。

(2)收益现值法。将资源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算为现值,作为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计量价值程序如下:

①根据森林经营知识,预计采伐时的森林蓄积量,从而求出:?

原木产量=森林蓄积量×(1-林木损失率)×原木出材率

②根据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系数,预测采伐年度各等级的原木价格,求出:?

采伐时的收益=∑各等级原木产量×各等级原木单价

③预测采伐年的采伐成本,求:?

采伐时的净收益=采伐收益-税收-采伐成本×(1+采伐成本利润率)

④采伐净收益现值=采伐净收益×折现系数

⑤森林资源价值=折现采伐净收益-折现的营林投入费用

(3)市价法。是指以市场现行原木价格作为价格标准,据以确定林木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其计算程序如下:

①根据森林经营规程计算资源蓄积量,求:?

原木产量=资源蓄积量×原木出材率

②调查不同等级原木的市场价格,计算:?

总收入=原木产量×原木单价

③估算采伐成本,计算:?

林木资产价值=总收入-税费-采伐成本×(1+采伐成本利润率)

3?可持续发展下自然资源价值计量模型

以上分析自然资源主要的三种计价方法,各有利弊。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而且成本资料易搜集,尤其是在缺乏完善的资源资产市场情况下,更显其优越性,但它没有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只考虑投入而未考虑自然资源的产出,这与价值不太相符。收益现值法体现了资源性资产的特点,考虑了资源的状况和供求关系的影响,易于被接受,但一些数据需要预测,主观性强。市价法考虑了供求关系和资源状况,比较客观公正,但比较难于找到相似的资源,且易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另一个重要缺陷是未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为此,笔者拟建立可持续发展下自然资源价值计量模型。由前面论述可知,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现实社会价值”和“潜在社会价值”两部分。前一部分对于可耗竭资源来说,主要是投入某处自然资源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则是人类投入原始再生资源和人工再造资源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后一部分则为自然资源带来未来收益的货币表现.

(三)有关费用交纳的核算

不管以什么方式取得资源的使用权,经营者在经营自然资源——资本化为递耗资产时,都应向政府交纳“资源环境补偿费”。在交纳时,这些费用直接列作期间费用,从管理费用中列支。其帐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另外,以不同方式取得资源使用权,还应支付相关款项,如租赁式,每期支付租金时,应作如下处理:?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资源租赁款(每期支付租金的现值和支付期数)

财务费用(每期支付租金-每期支付租金的现值和支付期数

贷:银行存款(每期支付租金)

再如债务式,每期支付的款项可以看作为借款的利息支出。即将借得资源使用权和贷款相似,也可以在管理费用下列专门明细帐核算,笔者认为采用后者更利于该款项的控制。所以每次付款时,作为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由于购买方式一次性地买断了资源的使用权,所以不存在每期支付有关资源使用权方面的费用的问题。?

(四)递耗资产折耗的核算

递耗资产折耗的计算基数是递耗资产价值,即上述资本化的价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余额。递耗资产折耗的计提方法主要采用工作量法(或产量法),即用预计可采掘或采伐的总产量除计提折耗的基数,以确定单位产品的折耗费用;然后用每期实际采掘或采伐的产量乘以单位产品的折耗费用,计算出每期应提折耗额,并计入当期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中。提取折耗分录如下:

借:折耗(或折耗费用)

贷:累计折耗?

如果本期采掘或采伐的产品全部售出,则期末将折耗费用全部转作销售成本,如果本期采掘或采伐的产品中只有部分售出,则将售出部分的折耗费用转作产品销售成本,而将其余部分转作存货处理。?

借:产品销售成本(已售出部分的折耗费用和有关生产费用)

存货(未售出部分的折耗费用和有关生产费用)

贷:折耗费用?

有关生产费用?

(五)增值的会计处理

自然资源资本化为递耗资产后,可能会因为整个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而减少,造成现有自然资源的自然增值,可再生资源的人工再造使递耗资产增值。其会计帐务处理如下:?

借:递耗资产?

贷:未实现增值?

增值后,各期计提折耗时,应按原取得成本加上新增价值计算。在累计折耗等于递耗资产原有成本后,每年按当年实际产量计算的属于递耗资产增值部分的数额转销:?

借:未实现增值?

贷:留存收益(或收益)

自然资源篇2

关键词:自然资源 价值 折旧 资产 模型

1、自然资源资产及其折补内涵

1.1 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下简称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尚未统一,李金昌强调资产是在价值量和所有权基础上的自然资源存量[1];钱阔、陈绍志侧重于资源资产的获益性[2];谷树忠偏重于资源所有属性和价值性能[3]。

要准确地界定资源资产,需要在深入分析资源和资产概念内涵的同时,必须对资源演变为资源资产历史的过程进行剖析。作者认为,资源资产是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且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资源资产并不是自然资源的别称,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4]:(1)稀缺,即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这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重要前提;(2)产生效益,效益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经济要素,他既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包括资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3)具有明确的所有者,只有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资源,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源资产,没有主体的资源,难以转化为资源资产。目前,资源资产研究出现了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人主张一切自然资源都是资产,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在实践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资源资产不是全部的自然资源,只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注意的是,有些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资源资产,但从局部或者时间上来看,它是为非资源资产。如水资源,根据其时空分布的不同,在缺水地区可以是资源资产,但不能将洪水包括在内,因为洪水它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相反往往伴随着巨大损失,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2 资源资产折补

资源资产在投入生产领域或者消费领域,常常伴随着数量的减少及其质量的下降,当然,对于不同的资源资产而言,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存在着区别。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数量的减少,对于可更新资源的资产,如果开发利用在其可更新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通常表现为质量的下降。

资源资产的减少直接消耗,会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其一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二影响子孙后代的资源资产占有量。

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一个宽松的资源生存环境,我们不能再按照过去那种通过掠夺性开发资源资产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资产功能的恢复或者功能的替代来实现原有资源资产的功能。实现这种方式的有效途径就是资源资产的折补[5]。

所谓的资源资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功能恒定”是指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保持不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是时间和其他与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有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函数,在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处于动态之中。假设在时刻a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为A,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为B,在b-a时段内,资源资产价值及其服务减少了A-B,资源资产的折补就是通过价值、技术等方式使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恢复到A,折补的数量至少为A-B。

2 资源资产折补必要性

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2.1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是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要使此系统健康地发展,相互作用的通道必须通畅,并且是良好互动的。如果资源资产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对资源(资产)环境进行维护,通过资源资产折补可以实现资源资产数量及质量上的“恒定”,才能实现作用的通道畅通无阻。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四个生产基础上,即物质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的在生产和为上述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的资源环境再生产。物质生产解决社会发展主体人的物质需求,该过程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资产,同时将废弃物排入到环境。资源环境再生产是指为了人的生存需要对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修补,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恶化的过程。如果每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社会的发展出现障碍,必须对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整。资源资产折补是资源环境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资源环境环节出现问题的经济手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2.2 资源资产折补是维护代际公平需要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多维组成中的一维,他追求的是不仅同代之间公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资源资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资产,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是下一代资源资产的代管者,当然我们也拥有部分资源资产利用的权利。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资源资产的利用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资源资产的消耗超过了你应有的权限,你必须进行补偿,这样才不能吃我们子孙的“饭”。资产折补就是对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是维护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恒定”的有利手段,也是维护代际公平的需要。

2.3 资源资产折补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需要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或者不出事故,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安全的通俗解释。资源安全是指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撑或服务,同时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状态。由于资源是多样的,由此演化出多元的资源安全问题,如水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森林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等等。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资源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繁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资源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据研究,在2010、2020年,除了少数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之外,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不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资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将资源安全置于安全的阈值范围内,资源资产折补是重要环节,他至少通过折补战略,能使现有的资源资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给资源安全加上一个安全“阀”,是十分有意义的。

3 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之所以将对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补偿称为折补而不称为折旧,是因为资源资产与固定资产不同,不能套用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处理资源资产,为了对他们二者加以区别,我们将资源资产的补偿称为折补,当然,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也存在相似之处。为了正确理解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固定资产折旧与资源资产折补比较

比较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资产折补

影响范围

对当代经济发展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

对利润产生影响

对当代的影响

对后代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

补偿途径方法

通过价值补偿,资产得以重置

价值补偿

技术补偿

功能恢复补偿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方法成熟度

成熟,会计

不成熟,正在探讨

4 资源资产折补理论与方法

4.1 资源资产折补理论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资源资产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V=Fw /Cw (1)

式中,V为资源资产价值;Fw为资源功能值;Cw为实现此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当资源资产被开发利用,资源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以表示为:

Vw =V1w -Vow

=F1w /C1w -F0w /C0w (2)

式中,Vw为资源资产价值变化值;V0w为资源资产未利用的原始价值;V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价值;F0w为资源资产的原始功能;F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功能;C1w为实现初始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C0w为实现使用后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为了实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资源资产折补价值至少应该是Vw。

公式(2)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增加其可操作性,必须进行改造。

首先,适当地对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适当的分割。将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即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另一部分是比较需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即无形的生态价值。这样,资源资产的综合折补数额就是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两部分折补之和,由此得到如下方程式:

V折=V1+V2 (3)

V折为资源资产折补值,V1为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值,V2是无形的生态价值折补值。

对于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V1,在限定条件下,可以参照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来进行。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4)

V0为资源资产“商品价值”原值,it为资金的折现率(也可采用年利率),n为年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R为年提取折旧额,R=R1=R2=…=Rn=V0×r折=V0/n, P为调节系数,它与资源资产的种类有关。

对于无形的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我们应该确立其价值的大小。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四个变量来表示。

V生=f(t,s,q ,c) (5)

t代表时间,s代表空间,q代表资源资产的质量,c代表资源资产的数量。则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后生态价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6)

(7)

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

如果考虑生态价值的时间价值,则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值为:

(8)

资源资产折补额为:

V折=V1+V2

= +

= (9)

4.2 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可更新资源资产,由于存在一定的承载力,当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限制在资源资产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由于资源资产本身的更新,对其质量和数量没有影响,在此条件下,在公式(9)中,P1、P2均为零,也就是说,此时不需要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现实经济社会,可更新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表现在数量不断减少,即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量超过了资源资产的更新能力,在质量上也不断下降,资源资产的生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生态系统的恶化或者破坏,在此情况下,资源资产必须进行折补。其折补的公式依然与(9)类似,只不过是P1、P2不同,现在我们着重探讨一下P1、P2的确定方法。

假使可更新资源资产开采后t时间资源资产存量为St,资源资产开采量为Da,资源资产的更新率为Ra,则每代人拥有的资源资产数量为[6]:

开发利用后,资源资产被消耗的量为:

我们需要折补的部分就是因资源资产被利用而减少的部分,从数量上来看,就是S。

由于存在如下公式:

S·P=P1V0 (15)

则存在:

P1=S·P/V0 =S/S (16)

在公式(14)到(16)中,S代表资源资产开发减少量,P代表资源资产的价格,S为未开发利用时的资源资产的数量。

关于P2,由于生态价值发生了变化,此时P2=1,因此,可更新的资源资产超过承载力的折补模型为:

V折=V1+V2

= (17)

4.3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开发利用,就会减少。所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消耗尽某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之前,应该找到可再生资源资产来替代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使用,以使其能够长期地存在下去,甚至有人提出,至少应使某种非再生资源资产存在50年。

回顾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处于掠夺性开发阶段,有识之士早就担心其耗尽,并且在大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初,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主要内容。美国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的论著《可枯竭资源经济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霍特林规则。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其理论模型是在公式(19)基础上,经过P1、P2确认基得到的,在此模型中,P1=P2=1。因此,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理论模型为:

V折=V1+V2

= (18)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公式(18)中,V生的计算比可再生资源资产计算简单,其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 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编著,生态价值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2] 钱阔,陈绍志主编,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3] 谷树忠,资源资产,见:孙鸿烈主编,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4] 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几个问题,资源科学,2001(1)

[5]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自然资源篇3

关键词:价值;自然资源价值;劳动价值论

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以能源为例,世界能源消费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二。特别是,中国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的一半,紧跟其后的是美国和印度。快速的经济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煤、石油、天然气如今成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成为制约许多国家发展的瓶颈。再加上一些认为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跟不上当今形势的传统的错误理解,使得自然资源的定价不合理,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滥用,这进一步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使得我们人类直接面临一个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破坏,经济增长成本和代价越来越高的现实。要使这种现状从根本上转变,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术界在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上能够得到合理解释和发展。

一、关于自然资源有无价值各种观点

第一,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马克思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观点。许多学者都已关注到自然资源越来越遭到滥用及面临的稀缺性,并把归责的目光聚焦于马克思在《资本论》对价值的传统界定:“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对象性,只是无差别人类劳动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的价值。”按照此界定,马克思所坚持和认为的是劳动价值论,自然资源,如空气,天然草地,野生林,矿藏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即没有包含生产使用价值所耗费的劳动,也就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故自然资源无价值。“然而,若问:自然资源有没有‘价值’?长期以来在我国人们的回答却是否定的,其理论依据就是劳动价值论,依据这种理论,价值只由劳动所创造,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量;自然资源是‘天赐之物’,不是劳动的产品,本身没有包含物化劳动,因而没有价值,虽然它们对人类有巨大的效用。”

第二,自然资源有价值的观点。许多学者在面对自然资源被滥用的残酷现实时,不断反思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马克思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观点,并认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但是建立在不同的价值论的基础上的。按照我们的归类,他们的理论所解释的价值论基础基本上可划分为非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主张非劳动价值论者对自然资源有价值进行分析典型的有:有的从效用价值论方面(如当今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其稀缺性把自然资源纳入到供求均衡分析当中;有的学者(如晏智杰教授,2004)从哲学意义上(即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方面)的价值概念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剖析并认为自然资源价值“它来自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的物质属性(物理的或生物的属性等),即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包括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场所、对象和手段,有的则能直接满足人的需要”,而且进一步指出当今自然资源被滥用的现实应归咎于劳动价值论,认为“…而自然资源无价值观念又同劳动价值观念互为表里…”。主张劳动价值论者认为不能离开劳动价值论来探讨自然资源价值,一方面批判效用价值论的主观性及侧重需求因素,另一方面也不认同晏智杰教授的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对自然资源价值的分析。例如,额尔敦扎布教授认为,“这里讲的价值(指的是晏智杰教授的从哲学意义上展开分析的价值,引者注),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至少不是马克思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客体满足主体的效用,是一般意义上的使用价值。”他并坚持认为“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有价值。如果没有投入生产和再生产的劳动就没有价值。”然后通过引进和解读1844年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对价值的界定即“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来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重新构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理论。学者蒲志仲(1993)和额尔敦扎布教授(2006)并认为自然资源现有的掠夺性开发、惊人的浪费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危机所导致的再生产资源和平衡资源、生态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构成自然资源价值。额尔敦扎布教授(2006)并进一步认为:“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原始的自然资源就不因为其未投入人类劳动而无价值。”但其分析角度和侧重点是建立在恩格斯的“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价值定义基础上,我们与之不同,这也是我们进行本文写作的缘由。

二、现有观点评析

文章认为,传统意义上所理解(或认为的)的马克思自然资源无价值的观点,只是在片面上或部分地认为马克思主张自然资源无价值,是不科学的。本文后面的第三部分将从另一个角度对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展开分析,并结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并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全面(从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上)探析和构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我们赞同额尔敦扎布教授对非劳动价值论者离开劳动价值来探讨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批判(如上文所提到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意义上的作为生产关系的价值,只能从人类劳动里得出;但我们同时也认为,我们不赞同其通过引进和解读1844年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对价值的界定即“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建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理论的基础。其实,恩格斯此“价值”的界定并不是针对于商品经济社会的,而是针对于未来时间经济(无商品的计划经济)社会的一种构想。“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各种消费品的效用(它们被相互衡量并和创造它们所必需的劳动量相比较)最后决定这一计划。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并对此价值注释到:“在决定生产问题时,上述的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正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能余留的全部东西。这一点我在1844年已经说过了(《德法年鉴》第95页)。但是,可以看到,这一见解的科学论证,只是由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才有可能。”因此,我们认为用恩格斯的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价值界定来作为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是有些不合适的。而且学者蒲志仲和额尔敦扎布教授对自然资源价值的来源问题,仅仅解释了部分附加在自然资源上的劳动而凝结的价值,而并没有全部的反映和解释出自然资源的整体价值,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说明自然资源价值问题。

三、自然资源价值论新解

要论证自然资源具有价值这个命题,首先应从价值概念进行入手分析,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价值概念是建立在马克思经济学意义上的,而不是其他的效用价值或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下面我们试着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对马克思的价值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全面探析和构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界定价值概念和论述价值理论,是从单个商品开始的,理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接着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根据系统抽象法然后得出不同使用价值可以进行交换以及交换价值根源于价值即“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并接着分析价值量的计量,认为“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同时对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时间进行了科学的界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按照我们的理解,这是马克思从微观的角度(即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商品交换)入手来界定价值的定义并得出价值量的决定理论,接着分析劳动的二重性,并系统地科学地建立起了劳动价值理论。从微观上讲,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分析商品的,并得出“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无疑是科学的和正确的,但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观点就此得出当今自然资源因其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而没有价值的结论是歪曲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本意。接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转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里的补充说明里又指出“每一种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还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虽然此论断是马克思论证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而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却得出这样的理解:这是马克思在宏观上对价值问题的精辟分析,尽管里面也渗透着微观上的因素,也就是说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一种物品是否具有价值可以与他本身包含的必要劳动时间多少(更进一步抽象为其本身是否包含直接人类劳动)没有直接的联系。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在宏观上进行论述过,“确定价值的东西并不是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的数量,而是当前所必需的劳动时间量。”从马克思在宏观上对价值所进行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仅从马克思的微观角度上的价值界定而认为当今自然资源无价值的传统意义上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不科学的。同样,我们可以通过结合马克思对价值的宏观和微观分析来进一步论证当今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在当今市场经济主导的商品经济社会,人类在科学技术和先进工具帮助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蹂躏和污染都达到空前的地步,一些自然资源在人类利用的巨大欲望中开始走向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生态环境的危机、资源的稀缺也使人类在环境的维护和资源的科学利用以及再生产上面付出了巨大社会劳动,这一切也都深深的烙上现代社会的印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市场经济的法则引导下,迫使人类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规划利用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再生产。可见,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在自然资源具备稀缺性的前提下,凝结人类劳动(并非自然资源其本身包含人类劳动,而是映射在规划和再生产自然资源所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而形成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稀缺性的物品,一个物品的价值与其劳动投入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其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它的所投入的必要劳动量相关的。也就是说,在具备稀缺性的物品在市场经济中,有劳动投入和无劳动投入的同种物品在具备价值上是无歧视的,无劳动投入的物品的价值由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它的所投入的必要劳动量决定。但是,稀缺性是一个很关键的前提,如果自然资源不具备稀缺性,那就不会有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它的必要劳动量的投入,因而也就无价值,如当今社会的空气,阳光等。同理,有些自然资源,在目前生产技术下,没有能力合理规划利用(如通过物化和和活劳动投入以提高其开发及利用效率)及再生产出来,也不能认为其不具备价值,如当今的在特定气候环境种长出来的天然植物药材;相反,我们认为这些自然资源仍然具备价值,但其价值量现在难以计量(其价值量在数学上可描述为趋向无穷大,因为不是人类不想投入劳动量,而是投入再多劳动量也无济于事,当然,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将来当能够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出来时,其价值量是可以从无限量变成为有限量并得到计量),且其价格只能由供求关系去决定。这样我们就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微观和宏观结合的角度上,并导入稀缺性,论证了自然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价值。

四、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一些延伸

根据我们上面从另一个角度对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入手,并结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全面(从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上)探析和构建的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在自然资源价值的来源方面,不仅仅解释了部分附加在自然资源上的劳动而凝结的价值,而全部的反映和解释出自然资源的整体价值,因此也就从根本上说明自然资源价值问题。同时,要正确理解稀缺的自然资源价值量决定问题,即决定于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合理规划利用和再生产它的所投入的必要劳动量,合理的必要劳动值不值得投入或者说能不能得到弥补,这就涉及到合理的必要劳动成本和需求所引起的稀缺程度所导致的价格之间是否均衡的问题。但这已超出了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的范畴,而是自然资源价值量的计量问题,那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晏智杰.自然资源价值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额尔敦扎布.自然价值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71.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6、伊恩・斯蒂德曼,保罗・斯威齐.价值问题的论战[M].商务印书馆,1990.

7、张熏华.〈资本论〉脉络[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自然资源篇4

一、生态美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对柴达木自然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审美关系以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的美学学科,是在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恶果充分显露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起来的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的核心观点是。生态平等”,即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自有其价值而处于平等地位(仅仅是相对平等),它力倡人类应该在良好的环境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整体主义的新的生态美学观。

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将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表明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人类认识不到这一点,依然将自身视为万物的主宰,随意地处置自然,任意地改造自然,必将受到严重的惩罚。柴达木开发过程中所造成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失调和破坏,已经有力地证明:“人定胜天”的口号不符合“人是自然的一部”的观点。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以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主体条件生存于自然界中的。要想通过人的活动影响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问的转换,就必须顺应自然、掌握自然规律。因为只有当人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合乎自然规律时,自然才会给予馈赠性的回报;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自然就给予人类以灾难性的回报。因此.人类究竟该如何影响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将取决于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把握自然规律所能达到的“自由自觉”的程度。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理论,也是生态美学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现代科技在为人类生活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因科技发展而造成的资源枯竭、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等弊端,不仅造成生态系统失调,威胁着其他物种的生存,而且剥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现代科技带来的弊端,在柴达木资源开发过程中也时有显露。作为国内海拔最高的封闭型内陆盆地,柴达木以其丰富的矿藏资源、土地资源、盐湖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而被世人冠之以“聚宝盆”的美誉。经过柴达木人世代的努力,柴达木的畜牧业、绿洲农业、盐化工业等都已发展成各具优势的支柱产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柴达木毕竟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多风,植被生长期短而稀疏,仍是个异常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由于在以往的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生态意识,进行过掠夺式的开采和利用,使得土壤盐碱化、土地沙化和优良草场退化等问题日渐突出。近年来,城镇和工矿企业的发展又带来污染、绿化面积减少等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采取了诸如保护濒危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有效措施,终因经济不发达,使得环保的行动和效果十分缓慢。然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若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将成为柴达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生态美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互惠,共生共荣的关系。诚如马克思所言:只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时,才能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就难以实现。其实,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不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也存在着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既是人的本质。又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因此,人类改造、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加深对自然的了解。使之不断地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鉴于此,在今后的柴达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将道家哲学中的生态保护思想,如“顺物之性”及。无为的精神贯穿始终,在了解和掌握自然的基础上去顺应自然。既不做违反自然的事情,也不违反事物以及人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促使自然生态环境变得更新、更美。

二、自觉地遵循生态本性是对抗柴达木生态失衡的惟一有效途径

生态美学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人化”论中的美学思想,而且从独特的视角揭示出人所具有的生态本性,认为人类只有自觉地遵循生态本性,保持生态与生物链之平衡。才能获得美好生存。人类在食物链中居统治地位。已是生态学明确的论断,但值得注重的是:现实生活中,当人类妄自尊大,利用科技的力量来征服自然、掠夺自然,不停顿地进行所谓的“合理结构”时,却造成了土地沙化、草场退化、荒漠化加速发展、沙尘暴频频光顾等种种不良后果,生态失衡日趋严重。恩格斯早就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他还用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证明,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地区居民为得到耕地而砍伐森林,也曾种植庄稼有所收获,但现如今变成了荒漠。不但没了耕地,连保持水分的条件也被破坏掉了。所以,恩格斯尖锐地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世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其实,在柴达木的开发过程中,也曾有过相似

的经历。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意识,采用“边勘测、边规划、边垦植”的做法,过度开垦耕地,使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地沙化和优良草场退化、野生动植物数量剧减等生态问题,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因此,爱护自然,节约资源,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立更加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在柴达木未来的开发过程中所应持有的根本态度。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发现一再申明,不但人有美感,而且自然界中的高级动物也有美感,甚至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选择也有“互赏”的因素在起作用。在生态美的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不再是传统美学中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互为主体的关系。它把人类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生态审美观如“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提高到一种理性的自觉,认为在这种天人的审美互动关系中,人与自然实现了对生命的共享,从而使美不再是人的“单美”,而是人与自然的。共美”;审美活动不再是单向度的“人审自然”,而是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共赏,即人与自然结为一种交互主体关系。这就要求在对待自然的关系上,应该持有一种尊敬、欣赏、感恩乃至敬畏的情感态度,尽量站在自然的立场上对自身和对象世界进行反观,才会使人与自然的审美互动和共赏成为可能,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得以实现,生态失衡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生态美学要求柴达木资源开发必须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生态美的建设必然要与资源环境产生关系,这就涉及到对未来发展有利还是有害的问题。因此,生态美学不仅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原则的突破和超越,而且是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崭新角度对人类的命运进行的一种终极关怀。我们向来以柴达木这个“聚宝盆”资源丰富而感到自豪,然而,在整个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的时刻,传统的那种自然资源无限的观念必须彻底改变。因为就自然界整体来说,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就某种自然资源来说,它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的时期内则是有限的。就拿察尔汗盐湖来说,其面积达五千八百五十六平方公里,湖中氯化钠的储量达四百多亿吨,据说可供全世界人口食用一千多年,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实不为过。但是,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费不仅在于数量,更重要的还在于质量。由于工业污染的影响,盐湖中大量的盐质量已经下降,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效用价值,实际上就等于高质量的盐的数量在减少,这一切必将对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和永续发展造成危害。

自然资源篇5

所谓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总体图景的把握。自然观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生态自然观。这种生态自然观的出现,与20世纪频繁出现的生态灾难紧密相关。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即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生态危机。从这时起,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引起各个国家的重点关注。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与此紧密相关,同时又独具特色,根据自身国情,俄罗斯制定并实施了自己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一、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是世界资源大国,其自然资源总价值约300万亿美元,居世界之首。在俄罗斯文化中,自古就以祖国的地大物博为荣,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推崇不事雕琢的自然美。在对自然的理解上,俄罗斯的自然观里面天然的就有顺应自然,从整体性、普遍主义角度来理解世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方面。这与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是相契合的,考察东西方语境,会发现“自然”一词最初主要就是在本性的意义上使用的,即“自然”是自我运动的,是生长着的事物的自我生成,因此没有什么比生命的诞生、成长更自然的了。俄罗斯思想里有深沉的大地母亲崇拜情结,俄罗斯人总是过分依赖俄罗斯大地,把大地看作母亲,寻求前者的庇护,几乎把大地母亲和圣母混为一谈。在这种传统的生态自然观中,俄罗斯人精神世界中的斯拉夫原始宗教的泛神论和多神教与基督教的一神论同时并存。他们习惯从泛神论的视角出发看待自然和世界,把自身同广阔的俄罗斯土地相联系具有自发性。然而,当彼得大帝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俄罗斯的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俄罗斯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进而产生了西欧派和斯拉夫派的严重分歧。斯拉夫派认为,俄国自古即拥有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走迥异于西欧的发展道路。在他们的眼里,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给俄罗斯民族造成了一场灾难,破坏了俄罗斯田园般的发展前景。在其后的俄罗斯哲学史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白银时代的众多哲学家共同的主题之一就是批判工业文明,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信奉人类中心论,认为人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思想家们在对工业文明对自然造成破坏的批判中高度关注人的命运,并希望找到人类的未来和出路。这种思想与马克思的影响不无关系。马克思在其资本主义批判中,早已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反人类本质,即“把人本身…看作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资本主义使自然要素也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因而也使自然界异化了,资本主义造成了“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但俄罗斯学者这一时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是一种末世论思想。“在传统神学的语言中,‘末世论’是关于宇宙最终景况的理论它告诉人们,这个现存的世界,自然的和历史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其中并实施我们计划的世界不是唯一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面对永恒,它最终是空虚和不真实的。”这与俄罗斯思想中的宗教性紧密相关,东正教一直是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在俄罗斯人身上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即俄罗斯民族是带有神性的民族,认为俄罗斯是天生被赋予的、具有拯救斯拉夫世界乃至拯救人类的伟大使命的民族,这是一种强烈的普济主义情结。如“弥赛亚”说,也就是救世主说,“俄罗斯人即人类,俄罗斯精神即宇宙精神”,只有俄罗斯能拯救世界。当代俄罗斯学者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时,很多观点是对马克思和白银时代哲学家们思想的继承。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苏联哲学于20世纪30年代诞生,其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世界的客观性、必然性、可知性的理解,注重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但忽视人的地位,“征服自然”被排在了首位。“这时,国家对新工程的惟一要求是高速和高指标,只要求新工程迅速投产和开工”,“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资源的滥用和环境的恶化也在愈益的严重,从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人们只想到从大自然中获得资源,却没想到大自然会报复会惩罚”,没有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正确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在国际关系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大国沙文主义战略,这种战略实际上是以救世主义为根源的泛斯拉夫主义的延续。国家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是军事技术方面,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民用科技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致在最新技术革命中付出沉重代价。在此后的苏联改革时期,苏联学者对苏联哲学进行了积极的反思,1987年4月,《哲学问题》杂志社举行“哲学与生活”讨论会,与会学者普遍批评苏联哲学中缺少关于人的理论,认为“人道主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因此,哲学研究所所长拉宾在发言中提出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我们的全部哲学都要把人视为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视为最高的价值和一切事物的尺度,也就是说,要使哲学人道化。”这实际上代表着哲学研究的人道主义转向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即更多的关注人本身。这种转向在苏联解体后更加明显,在对于自然图景的认识方面,注重研究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关注人生存的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重新思考,建立了现代科学世界图景的崭新思想。与以往不同,脱离开人的本体论研究被摒弃了,认为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着的生态系统的概念被纳入科学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是历史的、人化的,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的观念。对于自然界的新理解成为解决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的思想基础,它不仅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宇宙哲学、生物伦理学、女性自然哲学等学科的新发展。如2000年10月16日—17日在俄罗斯科学院北奥塞梯哲学和法学研究基地召开的关于哲学和科学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会议上,自然科学哲学小组讨论了生物伦理学问题,博加特廖娃在会议综述中指出,这次会议“关注特别突出的后经典时期世界图景的形成语境问题”。2000年俄罗斯人文大学出版了安德烈耶夫娜的《女性自然》,该书开始把女性自然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该书关注的焦点是“在欧洲哲学史中从经典的研究客体向在现代女权主义哲学中非经典的‘女性自然’概念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在女权主义哲学的结构主义解释中的女性自然的非推论的基础”。这是国际女性自然主义哲学在俄罗斯哲学界的反馈。而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与工业社会的文化矛盾直接相关的。由于工业时代的“技治主义”的统治,工具理性使人文关怀失落,用马尔库赛的说法就是“逻各斯代替了”。而女性主义从女性独特体验出发,寻求人性的复归,表现了对工业文明的不满和反叛,这与俄罗斯思想中的大地母亲情结不谋而合,是当代新人文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在俄罗斯受到青睐,显然是对俄罗斯长久的传统专制体制的反抗。与白银时代思想家的自然观相比较,这种新自然观同样批判工业文明,但较少宗教色彩;同样关注人的道德观念对人类的命运的影响,但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协同学、系统论)发展的基础上;还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只是从“低级的‘人类权利中心论’上升到高级的‘人类利益中心论’。其本质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相一致的”。在这样的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俄罗斯制订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从古罗斯到彼得大帝,从白银时代到苏联时期,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对生态危机的初露端倪有所察觉,但毕竟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俄罗斯人对物质世界的关注远不如对公平、正义、理想、道德、友爱等美好未来人际关系及内心世界的关注深切,这在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社会思想史中看得十分清楚。”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大会后,俄罗斯开始积极进行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及战略实施工作。在最终形成的生态自然观思想基础上,俄罗斯制订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目前,俄罗斯在世界生态评估中排第32位,这与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密切相关,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保护政策力求使自然资源利用战略和经营活动生态化,其自然资源保护政策主要侧重于以下方面:第一,认清现状,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号召,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俄罗斯对自己的国内环境状况有清楚的认识,2003年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前,俄国务委员会专门召开主席团会议,讨论治理国内生态环境的问题。当时的总统普京指出,俄国内占领土总面积15%的地区正处于生态危机和亚生态危机状态,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一些工业中心的生态状况尤其令人担忧。俄罗斯历任总统曾几次颁布命令,要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俄罗斯已经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近十年来,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约1/3。同时,俄罗斯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保护自然资源。如中俄两国在国家层面上正在加强协调联系,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界河水体水质共同保护与监测的协调指导,双方在国家共同合作框架下,开展地区间的环境监测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第二,建立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安全国家监督体制。主要包括:

(1)完善法律制度。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于1991年12月19日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环境保护法》,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于1995年12月7日通过《联邦生态鉴定法》。俄罗斯联邦议会于1996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被认为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较为完备的环境刑事立法。其特点除了修订刑法典增设环境犯罪外,在具体罪名和刑种上也较多,扩大了刑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体现了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生态化、国际化趋势。2002年1月10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俄罗斯在环境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新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规定了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反映了俄罗斯环境资源管理的发展。环境保护法律还在不断完善,2008年2月,总统梅德韦杰夫要求尽快修改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利用的有关法律;认为新的环保法律应该对采用新的生态保护技术、实施环保措施具有刺激和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要建立生态破坏赔偿法律制度。

(2)建立生态鉴定制度。该制度是指由一定的机关或组织,对计划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其它与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关的活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查和评价,以判定其是否符合俄联邦规定的生态要求,是否可以允许其实施的一种特定的监督检查程序或监督检查活动。这是发现和防止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潜在的生态危险的一种预防性环境管理措施,也是保护人和自然免遭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的不良影响的一种保护性环境管理措施。在生态鉴定中的首要原则是对环境进行保护。

自然资源篇6

论文摘要:扎根于云南的我,早已经深深爱上养育我的这片故土。曾以“彩色云南”响彻于世,但我却喜欢它的另外一个名字“乌蒙山”。为什么我会更喜欢“乌蒙山”这个名字呢?因为乌蒙山就是指整个云贵高原,更能体现云南的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云南虽然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却以丰富的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优势闻名于全国乃至世界。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养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造就了云南民族特色,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25个大家庭。我深爱家乡云南,在此浅析一下我家乡云南的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我的家乡。

0 引言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称为“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也被称为“乌蒙山”。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八。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有8个地级市: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8个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

1 地理特征

1.1 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云南气候特点表现为: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1.2 地貌特征

地形极为复杂,整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坝子湖泊不到6%。

2 自然环境

2.1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构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

2.2 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云南的水资源有产量大,人均水平高的特点,人均拥有量是全国平均的四倍。有六大水系和六大湖泊。地跨六大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元江(红河)水系,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怒江(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水。六大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程海,泸沽湖。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由于地貌特征河流落差很大,所以保证了我省的电力事业。在充分利用环保发电的同时我省还参加了“西电东送”过程。丰富的水资源环境为我省的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做下了坚实基础。

2.3 对于云南水资源环境浅谈我的看法

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解决需水增长较快,供水日益加剧的矛盾;杜绝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加强公众水资源统一管理薄弱的意识。我省现在面临着:水体污染日益加重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水基础建设设施滞后。所以应加强流域内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配置基本思路与政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对策措施,即增强水危机的忧患意识;保护水资源,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水资源的价值及加强水资源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2.4 有着丰富的动植物

有着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物种。如:云南松,橡胶树,望天树,跳舞草,丽江云杉,三七,马尾松等。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交汇的奇特现象。有脊椎动物1737种,脊椎动物中,兽类有300种,鸟类有793种,爬行类143种,两栖类102种,淡水鱼类366种,昆虫1万多种。鱼类中有5科40属250种为云南特有。鸟兽类中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特色物种有:(抚仙湖的)抗浪鱼,滇金丝猴,绿孔雀,小熊猫,蟒,亚洲象等。

2.5 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我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在当今不可再生资源匮乏的时代云南拥有着:黑色金属矿产,建材非金属矿产及彩石矿产,能源矿产,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化工非金属矿产,稀有及稀土矿产,特种非金属矿产九大矿产资源。  3 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3.1 谈到云南的旅游,人们最向往去的就是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州。丽江的古城可以让你流连忘返,丽江古城已经在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可在这里,我想全面的介绍一下云南的风景名胜。云南因为特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列入部级风景名胜区就有十二个:泸西阿庐古洞,路南石林,瑞丽江-大盈江,滇池,九乡,大理,玉龙雪山,三江并流,丘北普者黑,腾冲地热火山,建水,西双版纳。

3.2 由于云南有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所以每天早晚温差大(12~15℃),请注意备装,防止感冒,外出时多注意喝水补水。云南海拔比较高,所以刚到云南是有感应反应,有缺氧的感觉,在观光时步伐可以放缓一些。

3.3 个人观点: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是云南确保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能让云南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充分体现人文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符合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不仅能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还能缓解云南的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云南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体现社会文明,人与环境的和谐。

4 区域名族文化与旅游开发

4.1 区域名族文化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有着25个名族,形成了特有的名族特色。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少数名族中彝族人数最多,其次是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6个:彝、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信仰宗教者共有403万人,其中90%以上是少数民族。主要为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语言以汉语为主,同时也包含:傣文、景颇文、载瓦文、傈僳文、彝文、佤文、哈尼文、苗文。文化活动有:三月街,族火把节,族泼水节等。其中,大理:“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蝴蝶之梦》大型歌舞,双版纳:傣族风情园傣族歌舞和泼水节活动、《超级歌舞秀·勐巴拉娜西》歌舞,香格里拉:歌舞表演《梦幻香格里拉》,《藏民家访》。

4.2 区域旅游开发

99年成功承办昆明世博会,使云南省的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二十一世纪,云南努力建设旅游强省,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围绕以昆明、大理、丽江为中心,辐射全省旅游。加强对石林丽江古城,苍山洱海,三江并流,香格里拉,玉龙雪山,西双版纳,腾冲地热火山开发与利用。加强对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旅游航线。充分利用云南现有的优势自然资源,发展区域旅游业,早日实现旅游强省。

参考文献

[1]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案例(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作者:吕昭河.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baike.baidu.com/view/7242.htm.

[3]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4]云南省水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保护浅析.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景观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自然资源篇7

1.1川、台、盆地区的发展探索

兰州市的河谷川、台、盆地相对面积较少。两个最大的断陷盆地:一个在榆中县的菀川河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这里就已开始农业生产;另一个是永登县的秦王川,约470km2,现正在开发中。作为秦王川生命之源的“引大入秦”之水,跨流域东调120km,有效灌溉耕地约6.67万hm2。起初,从其它地区大量移民,其主导思想是大力发展农业,解决温饱问题。现在看来,这个定位明显偏低。“引大入秦”把优质的水与肥沃的土结合起来,必须要用科学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规划前景蓝图。比如在粮食种植方面可考虑良种培育,蔬菜种植方面可考虑反季节蔬菜的无公害种植等。注重开发水产养殖,扩大虹鳟鱼等水产品的养殖规模。探索生态平衡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走向。目前,在该盆地的南部正在建设一个湿地公园,面积274hm2;对防洪、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都有好处;对兰州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将起到难以估量的助推作用。兰州市区内的河谷川、台地大多在黄河沿岸,多为城市用地,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较少。因此,开发小规模、高附加值的城郊特色农业,应是城郊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红古区的蔬菜种植和七里河区的百合种植历史较长,然而始终未能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未能提升到科学化、规模化发展的层面上。比如百合生长期长,若在同一块土地上复种,就会出现减产、蜕化等问题。种植户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农作物倒茬,收效不明显。近日偶得信息,说有人在试验用适宜的中药材种植与百合倒茬,效果突显。为了尽快推广这一经验,当地政府应培训农户掌握种植药材的技术,获取药材和百合的双丰收。

1.2南部和西部二阴地区的发展探索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兰州市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应是气候资源与土地资源的最优搭配。老蔬菜种植区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能力提升等问题已是农业科技部门长期的研究课题。笔者仅对新开发的二阴山区种植“高原夏菜”及存在的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兰州市南部和西部的高寒、阴湿(二阴)山区,历史上一直是农业的滞后地带。近十年来,在海拔2000m以上的高寒二阴山区开发的“高原夏菜”产业,已显示出其蕴藏着的“能量”,有待今后大力开发。“高原夏菜”生长在独特的气候与自然环境中,其特点是:生长期长,病虫害少,无农药污染,色泽鲜亮,菜香浓郁,营养丰富等,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在一些大城市已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口碑。目前,全市的种植面积已达5.33万hm2以上,是农民致富的重点项目。然而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如生产粗放问题,在蔬菜种、长、收过程中检测管理不到位,不够科学化、系统化;品牌意识不强,只当作普通的反季节蔬菜来种植、去销售,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同为高原气候的云南省,近年来也将高原夏菜作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虽然起步较晚,因其生产标准高,品牌意识强,已经和北京农产品市场实现了无缝对接;当天收获,当天运走,价格上高于同类蔬菜40%,依然供不应求。在同一市场里,兰州的高原夏菜与之相比,都不能与其相媲美。若要把“高原夏菜”打造成兰州市的一张名片,农业科技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出应时适地的检测、管理规范,并加以推广。政府部门应在技术支持、种植户培训、科研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如此这般,这张“名片”将走遍全国,也会走出国门。

1.3东北部干旱地区的发展探索

兰州市的东北部是榆中县的北山和皋兰县部分山区,这里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陡墒薄,干旱贫瘠。当地人对广种薄收的传统方式早已不报希望,大多数人员都在外打工,或寻找其它生活出路。根据《甘肃农业》载文:山杏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有着很好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却少被人们开发和利用。经过了解,杏树不但是重要的经济树种,而且还是优良的生态树种;具有喜光、耐旱、耐寒、耐贫瘠,以及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等特点,反映出它有极强的适应性。其根系发达,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固碳释氧等良好的生态功能;是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的优良树种。据专家对山杏分析,所含的油脂、蛋白质、维生素E、B17等成分,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工业油、高级化妆品等行业。由于富含苦杏仁挥发油,是美国人的第二大嗜好风味,广泛用于日化业。其药用价值,中国人早有认识。研究表明,杏仁中富含的维生素,能抑制和杀死癌细胞。其综合开发的产业链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气候类似兰州北山的河北省某地,已从山杏林木中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当地农民称其为“不吃草的羊,不占地的粮。”可谓“绿色银行”。兰州市如果要将山杏之类的林木种植业发展起来,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转变只重视“以劳务输出解决温饱”,而忽视因地制宜实现致富的思路;对区域发展要有宏观、长远的规划,借助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东风,让荒山早日披上绿装。皋兰县的什川乡利用百年梨树发展起来的梨园观光农业,成为兰州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为果农带来了效益。但因缺乏科学规划,盲目自发,出现了服务项目雷同,特色不够突出,接待水平低,露天环境条件差,冬季难以吸引游客等问题,值得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兰州周边修建类似什川果园观光、休闲项目,在其发展空间和前景方面也具有一定潜力。

2部分动植物资源调查及利用

2.1植物资源

2.1.1森林资源

兰州市的森林资源受气候干燥因素的影响,总量较少,且多为天然次生林,森林覆盖率仅为6%。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的兴隆山、马衔山和西部祁连山东南麓的连城、奖俊埠岭等地。树种主要以耐寒、耐旱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市区的南北两山早年荒无树木,建国后,居民依托黄河,提水浇灌,经过60多年的大力营造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皋兰山和白塔山为主的两大人工林区,成为市民夏日休闲纳凉的好去处。随着兰州新区的发展,连接主城区的3条公路已修建完毕;新区的绿化、公路沿线的绿化,以及南北两山等处的绿化,应在以往绿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常抓不懈。

2.1.2药材资源

兰州市野生药材资源384种,享誉全国的中药材有甘草、当归、大黄、党参、柴胡、黄芪、麻黄、祖师麻等。这些野生药材资源多半分布在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方,产量低。除了甘草、当归等几种中药材实现成片种植外,其余几百种药材均未实现大面积种植。七里河区在二阴山区开发种植的甘草、当归、党参、柴胡、黄芪、贝母等药材生长良好,病虫害少,品质优良,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科研跟进,将药材地与百合地倒茬种植,为解决百合常年种植中出现的“连作障碍”(黄化)问题,探出了一条新路。目前,榆中、永登两县的药材种植业发展较快,2013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达7800hm2,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为推进这一新型产业的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提前规划,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避免盲目种植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向规模化、基地化发展迈进,逐步培育壮大产业。

2.2动物资源

兰州市的野生动物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和西部的两大林区中,类型较为丰富。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麝、黑鹳、藏雪鸡、金钱豹。金钱豹属于华北豹亚种,主要分布在兴隆山、马衔山一带,是兰州地区特有的亚种。其体型与虎相似,且只有虎的三分之一大小,属于中型食肉猫科动物,处于所有动植物食物链的顶端,属高等级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猞猁、水獭、马鹿、黄羊、蓝马鸡、雪鸡、血雉、白鹭、石豹等。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兴隆山林区的麝,又名香獐子,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小型偶蹄类食草动物,常年生活在山地的阔叶林、灌木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有时随季节的不同作垂直性的迁移。麝的食量很小,所食的植物种类却很广泛。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有香囊,俗称麝香,有特殊香气,可制香料,亦是上等中药材。自古以来,就有“一两麝香一两金”的说法;目前,天然麝香的价格约在1200元/g左右,远高于黄金的价格。1990年,全国麝香的收购量还在400kg,但是到了1995年,收购量仅剩15kg。全国范围内麝的数量在急剧减少,目前不足十万头。兰州市境内的连城林区、兴隆山、马衔山皆有麝分布,其中兴隆山林区麝的数量达到5000只以上,是全国少有的高密度区。这主要得益于对保护区科学、严格的管理。麝香的用途主要是在香料和中药材中,麝香是“百药之王”,著名药品片仔癀,就含有麝香成分;其对枪伤刀创、恶疮虫毒有惊人疗效。国际著名香水“香奈儿5号”中就含有天然麝香。如果麝香一旦消失,将导致270种传统急救中成药停产,有关部门应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随着科技发展,麝的半野化养殖和活麝取香技术已逐渐成熟;将成为山区民众致富的一条新路。

3结语

自然资源篇8

关键词:自然资源 水资源 资产 价值 核算 折旧

1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形势

近年来,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日趋活跃[1],究其原因,其一,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矛盾更加尖锐化,并最终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促使人们寻求更有效的途径来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其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必然渐渐将通过计划管理分配资源模式转化为由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国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者的主体,主要起宏观调控和服务的作用,并且要求在经济上实现所有权,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是加强资源管理、实现所有权具体步骤之一;第三,政府的界入和推动,是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加温的助然剂,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仅在1991—1995年间,多次召开会议,1991年召开了“自然资源产业化和资产管理问题”理论研讨会,1992年发表了“实行国有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是摆脱我国资源困境的根本出路”的文献,在1994年“全国国有资源性资产管理暨全国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及1995年“国有资源性资产管理全国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为自然资源管理开辟了一条新领域,它对保证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地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至今还处于“糊涂”状态,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2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2.1 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资产关系问题

明确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资产的关系,无论对于研究还是管理实践都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此方面的研究成果所见甚少。

自然资源概念具有多种,其分类根据研究对象或标准不同存在很多的差异。自然资源通常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总称,联合国出版的文献对其涵义解释为:“人在其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它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的都属于自然资源。从广义上来说,自然资源包括全球中范围内的一切要素,它既包括过去进化阶段中无生命的物理成分,如矿物,又包括地球演化中的产物,如植物、动物、景观要素、地形、水、空气、土壤和化石资源等”。根据自然资源再生情况,通常将其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和恒定资源。

资产是国家或企业个人拥有的具有使用价值能够带来收益的有形财产或无形的财产,其主要特征是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收益。根据资产基本经济用途和存在领域不同,它可以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两大类。自然资源是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自然资源具有资产的主要特征,它是经营性资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被称为自然资源资产(或自然资产或资源性资产)。

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资产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自然资源资产是由稀缺的自然资源转化而来的,它本身也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具有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是否具有稀缺性,是否具有明确的所有权,只有既稀缺同时又具有明确所有者的自然资源才可能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稀缺通常指相对需求而言供不应求。例如,水资源转化为水资源资产,它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与水资源的矛盾是治涝的矛盾。尽管它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但它并不稀缺,而且在水资源使用时当代人与后代人在物质利益上没有冲突,当代人对后代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没有构成剥夺与损害,它不是资产,只有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它才具有资产的特性。水资源转化为水资源资产具有量的界限,在某个限度之内,水资源就是水资源,超出这个限度,水资源转化为水资源资产。目前,资源资产化研究出现了笼统模糊的倾向,不考虑自然资源分异的存在,不分自然资源所处的状态如何,主张一切自然资源都进行资产化,值得注意而且必须加以纠正。自然资源资产化有上述的特定条件,不管自然资源所处形态,全部主张资产化,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在实践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如空气、太阳能是我们最常见的自然资源,不能也不可能进行资产化管理。

因此,对自然资源进行资产化,并非适用于全部的自然资源,而是部分自然资源。有些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自然资源资产,但从局部或者时间上来看,它也可以转化为非自然资源资产。如水资源,根据其时空分布的不同,在缺水地区可以进行资产化,但不能将洪水包括在内,因为洪水它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相反往往伴随着巨大损失,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资产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2.2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理论问题,

研究自然资源资产化,不可能脱离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理论问题,因为它是自然资源经济管理的重点,实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是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要求其所有权在经济上加以体现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理论同固定资产等资产价值理论是不同的,其中最大区别在于固定资产价值仅包括劳动价值和稀缺价值两部分,而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除了包含这两部分之外,还包括生态价值[2],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某种自然资源而言,生态价值远远超过前两种价值,只不过由于理论计算尚不成熟以及该值巨大,人们难以接受而忽略,这种忽略导致一种极大错误,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在自然资源产品价值中没有得到体现,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补偿难以实现,因而出现系列自然资源被无偿使用所招致严重后果,如资源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空心化”问题[3]、国民经济虚假增长问题、经济杠杆调节失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等问题。目前,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求,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只是构建了一些理论框架,纵观目前有关理论研究,探讨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有多种,如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生态价值论、哲学价值论、价值工程论、资源环境论等,它们从某一局部阐述了相应的价值问题,但都没有很好地从整体上解决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问题。李金昌对自然资源价值探讨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他将西方的效用价值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进行有效地结合[4],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是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理论研究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进展。

理论上的争论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的需求不允许我们进行长期争而不决,我们必须在构筑价值理论的同时来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理论,并且尽可能地将其赋之实践。如何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进行计量,这是实现自然资源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现有的一些理论如边际机会成本模型、模糊数学模型[5]、效用—劳动价值结合模型等,它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解决部分资源本底价值或者资源产品的价值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它们尚不能完全解决所有自然资源价值量化问题,必需进行改进和创新。不同的自然资源由于分布、特征、供求状况等存在差异,他们是否具有统一计算范式,这是价值量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需予以明确回答,完善创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理论是资源走向市场的必经之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绩与缺陷并存,现实需求与理论研究相脱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必须在此方面有所创建,这也是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发展必然趋势。

3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可行性与操作性问题

对自然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可行性如何,不仅为理论研究工作者所关注,更为管理工作者所重视。尽管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概念尚未完全明确,但资产化管理的目的是清楚的,就是根据自然资源生产的实际,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以确保资源所有者权益不受损害、自然资源保值增值,增加自然资源产权的可交易性。目前,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客观环境渐渐具备,其中最重要是:(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促使自然资源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行为,不能再完全依靠政府计划分配资源,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只是进行宏观调控和服务[6];(2)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提供了法律的空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资源法》等,均有相关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证有偿使用资源,确保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以说,对自然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的宏观条件已经具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加以推广。宏观条件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如果将其运用于实践,还有相当多的制约因素,只有这些因素完全彻底解决,可能性才具有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对部分自然资源开展了资产化管理的实践,主要是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海洋(海岸带)资源、土地资源等,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也不能否认的是在工作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1)包括上文已经论及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理论及其量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为资源资产化管理最大的障碍;(2)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无价”的传统价值观念,阻碍资源资产化管理进程,必须对其进行加以改造,建立新型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需求的资源价值观,这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改造工程;(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资源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发挥作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管理模式在短时间范围内难以形成,也难以起到主导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可操作性较差,我们必须围绕着持续利用资源的思想,创造条件,积累经验,以便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可能资产化的自然资源实施资产化管理。

值得强调的是,对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只适用于部分自然资源,而对有一部分自然资源不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这主要决定于自然资源的特性。

4 自然资源资产折旧问题

按照现行的经济运行体制,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是按照不同的折旧率进行折旧,最终得以报废和更新。自然资源资产是否也同固定资产一样存在着折旧问题?如果存在,其折旧方式如何?是否可以沿用资产折旧的理论体系?回答这些问题很重要,因为折旧是经济运行、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如何对使用消耗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补偿,以便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它在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肯定的是,自然资源资产只是具有资产的特征,必须对其采取相应的折旧方式,但由于同固定资产相比存在着特殊性,其折旧的理论体系、方法存在着很大差异。

仅以水资源资产为例,来阐述自然资源折旧问题。由于水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水资源资产与固定资产中的资产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资产的内涵不同。固定资产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价值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水资源资产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未打上人类劳动的烙印的价值即生态价值;(2)补偿方式不同。固定资产的补偿是通过折旧方式进行的,它是一个不间断的价值转移过程,到了一定年限,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之中;而水资源资产补偿主要是功能补偿,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染等原因,水资源功能不断下降,只要经过人工或自然的净化之后,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水资源资产得到补偿,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河道等具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如果排污没有超过其环境容量,可以完全得到自然净化,不需投入人力和物力;(3)资产的循环途径不同,固定资产在失去使用价值之后,可以用折旧款重新购置;其更新可以通过水的循环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治理恢复原有状态方式来进行,或者通过自然净化的形式进行(指未超过环境容量的水系);(4)资产时空分布不同。固定资产的时空分布受经济现状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固定资产聚集较多,科技成分含量高的固定资产所占比例更高;水资源资产分布受气候、地理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年际之间、年内之间有很大差别,它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类只能通过修建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改变水资源资产的时空分布;(5)资产的功能数量不同。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其功能相对较单一,对于水资源资产来说,其功能是多样的,如可以用来饮用、灌溉、发电、旅游观光等,并且各种功能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排斥现象,甚至可以共存共生[7,8]。

因此,自然资产折旧理论与资产折旧理论存在着很大差异,必须努力建立新的折旧理论体系解决这种问题。

2.5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流失问题

根据我国宪法第九条、第十条及矿产资源法有关规定,某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具有国有性,即它们属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以也必然存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流失问题。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流失与通常提到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有价证券、无形资产等流失表现形式不同,它主要区别表现在:(1)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被无价或低价使用,资源所有者没有因资产的付出获得足够的收益;(2)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在数量上或在质量上的下降;(3)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未有效地配置,造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闲置与浪费[9]。

从我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流失现实来看,我国国有资源资产流失速度惊人!我国拥有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总额3.5万亿元(不含资源性资产),80年代至今大约每年流失500亿元。我国大约有资源性资产128万亿元,每年正以各种形式流失。如由于乱采乱挖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仅10余万采金大军,每年导致数十万两黄金流失;城市建设用地大约有4~5%处于闲置状态,40%利用效率低,其年流失量大约人民币800亿元,仅此项流失就比非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国流失量高出1.6倍,流失极其严重;工业用水超过国际平均水平10多倍,重复利用率仅为20~40%,而发达国家达到75%以上,其流失可略窥一斑……。

自然资源篇9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8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2015年11月9日,中办、国办更出台了《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标志着审计试点工作正式在全国范围展开。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概述

(一)特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效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的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直接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一种审计;是领导干部考核方式在审计上的一种创新,其审计方式呈现多样化,既以财政财务审计为基础,又以绩效审计为主导的,多种审计类别交叉的审计类型。

(二)必要性。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促进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融合发展的有益方式;是揭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明确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保护责任的现实需要;是完善产权制度的有效措施;是促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主要内容

(一)自然资源资产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审计。(1)政策制定情况。由于各地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绩效考核制度因素,加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部分地区存在已颁布的法律法规不能得到全面有效执行的情况,因此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可以将对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与国家所确定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否一致,是否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制度和措施作为审计的重点;(2)政策执行情况。主要检查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责任的完成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情况审计。(1)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包括检查自然资源资产开发是否合法、利用是否有效和保护是否得当,并检查有无在储存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2)有偿使用情况。包括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的配置情况和政府在自然资源资产配置中发挥作用的情况;(3)节约使用情况。包括地方政府是否有力地推进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积极调整自然资源资产消费方式和结构分布,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中的资金投入和产出成效等情况;(4)实物量和价值量变化情况。包括自然资源资产数量、分布及变化情况和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等。

(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审计。(1)公益性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包括公益性资产增长是否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资产管理维护是否到位,资产的形成、退出机制是否完善,资产的核算体系是否健全等;(2)无形资产动态变化情况。包括自然资源无形资产的现状及变化情况,收支管理是否落实到位,资产转让程序的合法合规性等;(3)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情况。包括自然资源破坏预警机制建立、执行情况,重大自然资源资产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事件处理情况;(4)产权界定情况。包括在对土地、水域、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时,是否形成数量明确、产权清晰、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5)生态补偿情况。包括自然资源资产补偿机制的建立情况,是否建立地区间自然资源资产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需要关注审计区域内的土地、水、森林、海洋、生物等自然资源资产,检查是否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资产,是否存在重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一)土地资源审计。检查领导干部任职前后区域内耕地、园林、林地、草地等实物量变化情况,客观地分析分别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对人为因素造成的数量严重减少、质量退化、土地沙化、土壤污染、草原破坏、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和面积不合理减少等问题,应该被界定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

(二)水资源审计。检查领导干部任职前后区域内地表水(主要指水库、河流、湖泊)、地下水水资源量及水质等级分布变化情况,客观地分析分别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对因为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水资源流量严重减少、水域面积严重缩小、水体质量严重下降等问题,应该被界定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

(三)森林资源审计。检查领导干部任职前后区域内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情况,客观地分析分别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对人为因素造成的林木损毁和森林面积的不合理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应该被界定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

(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审计。检查领导干部任职前后区域内矿山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客观地分析分别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对人为因素造成矿山生态环境未得到改善、危害程度未得到减缓、污染继续加重等问题,应该被界定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

(五)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检查领导干部任职前后区域内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客观地分析分别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对人为因素造成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未完成等问题,应该被界定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

四、目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局限性

(一)忽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作用。很多地方政府都是把经济发展作为头等任务,忽视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没有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了一味追求GDP的考核模式,导致自然资源资产在政绩考核体系中权重低。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还相对单一。目前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方式主要还是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而对地方政府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政策的制订与执行,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审计还相对滞后。

(三)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局限性。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一项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审计工作,除了对审计人员的会计、财务知识有高需求之外,还对审计人员的政策性、专业性水平要求极高。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由于自然资源资产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法律法规覆盖面仍不足,而且对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立法水平较低,缺乏高位的综合性法规法规、相应的规范准则和约束机制,生态修复、损害赔偿及责任追究等制度需要建立、修改与调整,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过于宽泛和“软约束”。

(五)开展审计的客观条件欠缺。目前,我国尚未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人员难以了解某一地域、某一时点上自然资源资产的现状和变化情况,开展审计客观的条件欠缺。

(六)相关理论研究和方法运用层次低。由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还刚刚起步,审计方法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形成系统的测算与评估、依据与标准、产出与效用等理论框架,自然资源资产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五、我国有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审计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应借鉴国外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经验,完善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理论研究。同时,注重理论研究,强化技术运用,各地审计机关也可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组织或联合高校等相关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审计课题研究,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理论支撑。

(二)提高相关专业人员比例。由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专业性较强、审计内容的范围也更广,仅仅拥有财务会计知识的审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审计工作的需要,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应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同时适当考录具有土地、环保、水利、海洋等专业知识背景的工作人员,以适应未来更加繁重和困难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高位的综合性自然资源资产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监督、管控和问责等规章制度,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法律依据、制度保障和行业标准。

(四)构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我国尚未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也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度方法。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却能够揭示特定地域、特定时点的自然资源资产数量、分布、质量及其变化情况,可以更合理地判定地方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使用和保护方面的职责,促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五)稳步推进审计试点。通过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试点,为探索实行经常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提供重要的经验和保障,进一步提高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对任职区域的自然资源资产的保护、管理、使用和增值的责任意识,保障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和制度建设。

(六)建立协作工作机制。世界银行认为环境会计报告中除了财务审计的内容可以由审计机构完成之外,其他专业性的审计更需要环境监管机构的辅助才能完成审计工作。各级审计机关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为审计工作提供专业性支持和制度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王平波.我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概念探析[EB/OL].http://,2015.11.23.

[3]陈波,卜[琦.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与内容[J].会计之友,2014.36.

自然资源篇10

确定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审计目标,既要考虑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审计目标,又要考虑全会通过的《决定》作出的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审计目标可以划分为根本目标、现实目标和直接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实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直接目标是监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刘家义,2013)。本文把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审计目标与《决定》作出的战略部署结合起来,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揭示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管理和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而推动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国家资源安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检查和评价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管理和监管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促进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促进用制度来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审计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源头严防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按照两权分离、一件事一个部门的原则,促进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责;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产权制度,解决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权益不落实等问题;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用途管制制度,解决任意变更土地用途、任意开发山地、林地、湿地、湖泊等问题。2.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过程严管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促进建立健全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有偿使用制度,解决自然资源资产及其产品所付费用太少、价格没有体现资源稀缺状况和开发中对环境的损害等问题;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生态补偿制度,解决生态产品的公共性、外部性等问题。3.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后果严惩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促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防止领导干部为了任期内的经济增长,不顾资源环境状况,盲目开发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等问题;促进建立健全并推动执行损害赔偿制度,解决违法违规成本过小等问题。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范围

自然资源是审计的载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英国大百科全书》将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源泉的环境能力。前者如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以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场、矿床、陆地、海洋等;后者如太阳能、地球物理的循环机能、生态学的循环机能、地球化学的循环机能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等(刘耀彬,2014)。并非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主要特征是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收益。自然资源要成为自然资源资产,需要进行资产化,即将自然资源作为商品投入社会的再生产,提供服务,以获得资产收益。因此,自然资源资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自然环境中天然存在、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产权明确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的范围十分宽泛,根据生成机理、生成条件、稳定性和蕴藏量等进行分类,自然资源资产可分为无限的和有限的自然资源资产,其中有限的自然资源资产根据其可更新性和可再循环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又可分为再生性的和不可再生性的自然资源资产(王文军,2013)。在我国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初期,要突出审计重点,抓自然资源资产的主要方面,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当前,选择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对象范围,可重点关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资料和关系人民生活的生活资料,特别是要加强对战略性资源的审计。具体来说,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对象范围可包括以下5个方面:1.矿产资源。这类资源属于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其中:有些可以通过再循环回收得到重新利用,包括金属矿物和许多非金属矿物;有些是一次消耗性的,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物。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朱群芳,2013)。3.水资源。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不仅为维持地球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经济问题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它虽然可以再生,但再生的速度和数量都是有限的,而且分布不均匀。4.森林资源。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地球之肺”,净化空气、保护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5.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广义的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空间和设施。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内容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具有密切的联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的交集。在确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又要考虑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要求,如《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上述影响因素,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情况1.自然资源资产可持续利用情况。审计要关注储存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是否将相对固定的供给量分散在较长时间内使用;关注恒定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是否在现有的条件下最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有无由于使用不当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和经济损失情况等;关注临界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是否能平衡当期使用收益和未来使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既在当期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又不影响未来利用资源的能力等。2.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情况。审计要监督自然资源资产价格和税费改革情况,关注价格是否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成本等;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的配置情况,能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是否交给市场定价,是否收取合理的使用费、保护费、补偿费;关注政府在自然资源资产配置中发挥作用情况,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出让转让是否采用招拍挂形式,防止无偿或低价转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3.自然资源资产节约使用情况。审计要把资源是否节约使用放在重要位置,关注是否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出资源消耗,有无乱采(挖)滥伐、无序开发等导致资源浪费情况;关注自然资源资产消费方式和结构调整情况,有无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如降低煤碳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等;关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使用中的科技创新的投入及成效,关注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是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4.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变化情况。审计要关注自然资源资产存量及其变化情况,来评价领导干部的生态政绩是“正”还是“负”;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的质量情况。关注自然资源价值量变化情况,包括自然资源单位价格估定与总价值量核算。对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自然资源是否与未进入市场交易的自然资源采用不同的估价方法,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是否采用市场法进行估价,如市场估价法、成本核算法、净价法等。

(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1.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情况。审计要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情况,是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是否对属于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范围、用途统一管理,是否充分行使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实现权利、义务和职责的统一;是否将反映自然资源资产消耗和利用成效指标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防止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是否主要考核生态环保指标等。2.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界定情况。审计要检查是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是否形成归属清晰、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否因国有产权虚置或弱化造成资源过度消费,国有收益被转化为部门、企业或个人的利益等。3.自然资源资产生态补偿情况。审计要关注自然资源资产补偿机制建立情况,是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如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基于跨界流域的补偿机制,基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基于生态公益林地、湿地、水资源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对生态产品受益对象明确的,是否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让生态环境消费的成本内部化、制度化、刚性化;对生态产品受益对象不明确的,上级政府是否通过均衡性财政转移方式购买生态产品;如果审计对象自身是生态产品受益者,是否按照补偿机制的要求进行付费;如果审计对象是生态产品生产者,是否如期收到补偿并积极生产更多生态产品等。4.国家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和使用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审计要关注这些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是否在加快落后产能技术的淘汰更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