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5:55:00

自然

自然范文篇1

把自然法产生的根据归结为国家(法律)(需要注意这里的国家和法律是同一的,下同)的起源,这是中西方实践自然法思想的共同发展过程,虽然它们在产生的年代先后上存在着差别。但是,中西方关于国家自然法思想的论述依据却是从不同的角度而进行的。

(一)中国的国家自然起源说

中国历史上的自然法思想一般都认为,国家(法律)是由于人类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而建立的,同时国家(法律)出现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制度性标志。

1、“名分使群”

荀况指出,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战胜自然,就必须“能群”,即组成社会;二要组成社会,又必须有“分”,即区分职业和等级。没有“群”,个人便无法生存;没有“分”,社会便无法维持。礼、法以及君臣就是为了“名分使群”而产生的。

荀况的“人治论”具有深刻的自然法的意义,他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圣王”应该具备的条件:王者之人——应该是能用礼义约束自己,以法理政,明察善辩的人;王者之制——恢复和坚持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王者之论——“无德不贵,不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王者之法——以“节用”、“富民”为核心的经济财政制度与政策。

2、消除“一人一义”的混乱

墨子指出,人类历史曾经有过“未有刑政”、“未有政长”的时期,那时没有统一的政治组织,也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而是因人而异:“一人一义,十人十义”。人们不但各有其“义”,而且“各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还有物质上的相互争夺:“;厚者有斗,而薄者有争。”在墨子看来,人类社会是以混乱和争夺作为开端的,而“一人一义”则是祸乱的根源。为了消除“一人一义”的混乱,就必须建立“政长”,即国家机构、各级官吏和天子;建立“刑政”,即国家制度和法令。

3、利用“众力”

《管子》也肯定:“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人们“兽处群居”,相互以武力争夺,“不得其所”。为了制止这种混乱,“智者”利用“众力”禁止人们之间相互侵害,于是就产生了“君”、“国”和“赏罚”。

(二)西方的国家自然起源说

和中国的国家自然法观的发生不同,西方历史上的自然法人物是从另外的途径论述自然法产生的依据应当归结于国家(法律)出现的。他们一般大都认为,在国家(法律)产生之前,人人就享有自然权利,人人是自由平等的,这种自然权利,以及天赋权利,主要是指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保障生命安全。为了使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文明社会,就必须通过一种社会契约,不管这种社会契约是人们自愿缔结的,还是被迫订立的,但都要服从一定的政治权威。在订立社会契约中,人们可以保留某些自由、平等和财产的自然权利,因而就产生国家和法律。国家与法律又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之上的。这样,自然法与国家(法律)合为一体,没有自然法理念就没有国家(法律);没有国家(法律)也就没有自然法。

1、国家产生于人性的需要

阿奎那继承了古希腊政治思想中关于国家自然起源的论点,认为国家是由于人性中彼此依赖过同伴生活的自然需要而形成的。

2、国家自然合法

布丹说:“国家是由多数家族的人员和共同财产组成的合法政府,并被一个拥有最高权力及理性所支配的团体。”这里“合法”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否认“君权神授”。他认为家庭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社会,其他一切社会现象均由此产生,国家亦然。

3、国家是为了处理人类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产生

孟德斯鸠认为,人类最初身或在自然状态,没有国家也没有国家制定的法律,那时支配人们行为规则的是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都感到软弱、怯懦和自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存生命、繁衍后代,而不是相互攻击;人们相互畏惧而相互亲近。因此自然法的原则有四条,即和平、虚报找事物、自然爱慕和过社会生活。自然法渊源于人的生命本质,是人类理性的体现。

在孟德斯鸠看来,人类一有了社会,便立即失掉自身软弱的感觉,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平等消失了,战争状态开始了。因为,每一个个别的社会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这就产生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每一个社会中的个人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他们企图将社会的主要利益掠夺来供自己享受,这就产生了个人之间的战争状态。正是这两种状态使人与人之间的法律——人法建立起来。人法以自然法为基础,是自然法所体现的人类理性的具体适用。其基本任务是调整人类的战争状态,处理人类之间的社会关系。

4、人类不平等产生国家

卢梭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人们之间除了在年龄、体质、生理上存在差别外,不存在奴役和被奴役、服从河北服从以及其他任何不平等。人们没有危害他人的邪恶和欲望,只有自爱心和对同类的怜悯心。这种自爱心和怜悯心在人们之间起着道德、风俗和法律的调整作用。因此,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的“黄金时代”。但是,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是不平等获得了力量并成长起来;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一种新的权利——所有权,它使人类的不平等由此而根深蒂固起来;这时富人的社会为保障富人的安全和对穷人的奴役,用法律将私有制和不平等肯定下来,亦即将富人和穷人的状态确认下来,从而使不平等合法化。这时不平等的第一阶段。接着,国家机关和官吏产生,人类不平等进一步加深,除了存在财产上不平等外,还出现了强者对弱者的统治以及政治上的不平等。这时不平等的第二阶段。以后,随着国家权力的腐败,出现了专制暴政和与之相连的主人和奴隶的对立。这时不平等的第三阶段,也是不平等的顶点,是封闭一个圆圈的终极点。

5、理性与非理性两种本性相撞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狄德罗认为,人是道德实体和肉体实体的统一。作为道德实体,人能认识到:我愿意幸福,但我是和别人一起生活的,别人和我一样,也愿意幸福,所以我们应当寻求使自己同时也使别人幸福、至少不能妨害别人幸福的方法。作为肉体实体,具有肉体感受性,这种肉体感受性使人产生自爱、保全生命、追求幸福、谋取个人利益的本能。人作为道德实体和肉体实体的统一体,相应的成为理性与非理性、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的统一体,由此有相应的决定人既有社会性,生来就要过社会生活;又有反社会性,生来就有与社会公众利益相悖的欲求。人类本来是生活在自然之状态中的,其时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自然权利,没有后来社会所存在的那些权威,而只按以区分是非善恶为基础的自然法行事。“自然法就是我们的行为必须以它为规范的那种永恒不变的秩序,它的基础是善与恶之间案的本质区别。”由于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两种本性相撞产生的矛盾,需要由更强有力的权威力量来解决,而这是自然状态所不具有的,于是人们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从自然状态中走出来。

6、放弃有害的自由需要国家

爱尔维修说,当人类留足鲜血,厌恶在一种无底的恐惧中过生活,因而同意放弃一点他们在自然状中拥有的那种对他们有害的自由的时候,他们将彼此订立一些约定:这些约定将是他们最初的法律;法律制定了,就必须委托几个人去执行:这些人就是最初的官吏。这样自然状态结束,社会、国家和法律便产生。

7、国家“裁判”说

费希特认为,人们其先生活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相互侵扰,自有没有保障。每个人都有自然权利,只有限制自己的自由,允许别人自由的存在,人们才能过美满的生活。当一个人的行为合乎权利,另一个人的行为不合乎权力时,便发生后者侵扰前者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也就是为了强制人们他人的权利,就需要有“强制权力”的存在。要保障“强制权力”的实现,就需要有“裁判”,以便断定什么事什么时候应实行强制。如果每一个人自己裁判,自己执行,有权利的和无权利的人相互间毫无保障和安定。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把“强制”和“制裁”这两项权力交给一位最有力量、最值得信任且能解决未来争执的第三者。但是,费希特认为,“强制”和“制裁”的权利不能交给个人而只能交给法律。此项法律必须经个人的同意。人们服从这一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这种众人的“共同意志”就是契约。整个说来,国家是根据契约成立的。费希特还认为,国家只是为了建立完美社会的一种现成的工具。国家像人类的一切设施一样,都是单纯的工具。人和国家的关系正像树的个别部分同整个树的关系一样,人不能成为国家,人也不能脱离国家而单独存在。一个人的最高欲望不是由他自己的行动而是在别人的行动中得到满足。

8、国家产生的潘恩假设

潘恩作了这样一个假设:假定有少数人在地球的某一个隐僻的地方居住下来,同其余的人不发生联系,它们使这块土地上第一批移民,在这种自然的自有状态下,他们首先想到的事社会,单独一个人的力量应付不了他的各种需要。人们害怕寂寞,要寻求安慰,要低于大自然的力量,要在旷野中兴建住所,同饥饿、疾病作斗争,这一切都需要组成社会,这便是社会的起源。如果人们始终相互以诚相待,就不必由政府和法律的约束。然而,由于一般人不可避免地将为邪恶所浸染,他们刚克服了共同事业的困难,便开始呼时彼此应尽责任和应有的情谊。由于人们的懈怠和德行方面的缺陷,于是需要建立某种形式的统治,从全体成员中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专门管理立法工作,这些人应该关心那些选派他们的人所关心的事情。如果移民区继续发展,就有必要扩大代表的名额,使移民区的各部分利益可以受到照顾,当选的人有可能几个月后回去再同群众混杂在一起,他们对公众的忠实和负责就会得到保证。这便是政府的起源和兴起,政府的意图和目的是自由与安全。

二法律自然法观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近代以前的自然法观念都认为,在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社会秩序而寻求治理国家的法律方法才产生了实践自然法。不过,二者的具体论证方法却完全不同。中国自然法思想家认为法律产生之前社会混乱未有文明,社会需要以国家至上、君主为绝对权威来维系;西方自然法思想家却认为社会在国家产生之前是理性、文明、有序的,社会需要以法律为绝对权威、通过限制君权来维系。这样,自然法作为实在法律就成为神圣的,必然需要人们绝对地遵循而不能违反。

(一)西方法律自然法观

1、法律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和战争状态的统一

洛克也说在法律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中,不过他所描述的这汇总自然状态,首先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们都可以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处理他们的人身及财产,而毋需得到别人的许可或听命于别人的意志。其次,这也是一种平等的状态,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尽管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的状态,但洛克认为,却不是放任的状态,更不是像霍布斯所描述的那样的敌对的和毁灭的战争状态。他说,“在这种状态中,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也没有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的自由。那么,是什么东西使这种自然状态自由、平等而又不放任呢?这就是自然法。这汇总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支配着自然状态,教导着人们自我保存,同时又维护全人类。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中,人们都相互平等,而且人人自由,每个人都恪守着理性所规定的自然法,这只是自然状态的通常情况。但是,自然法状态中有时还出现另一情况,这就是“战争状态”。他认为,(1)战争状态是自然状态的一种反常状态。(2)战争状态是自然法遭到破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状态。(3)战争状态的造成是由于有人将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置于自己的绝对权力之下,而想消灭对方。谁对他人的生命或自由权利有威胁,谁就是战争的制造者。(4)战争状态是一种敌对和毁灭的状态,被迫处于战争状态的人们,游泳毁灭对方的手段反抗对方的权利。(5)被迫处于战争状态的人们反抗和毁灭战争状态制造者的行为是合乎理性的,合乎自然法的,因而是正义的行为。

2、希望的平等需要法律

霍布斯认为,自然创造人类之初,人本来是平等的,表现在人类身体和心灵的能力上的平等,同时,相等的时间可以使人们在同样从事的坏死物中获得相等的经验和智慧。人类的这种平等性是人类本性的一个方面。他说:“由这种能力上的平等出发,就产生达到目的的希望的平等。因此,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彼此就会成为仇敌。”

3、人的社会性是法律产生的直接原因

霍尔巴赫说:“人是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出自然,哪怕是通过思维也不能离开自然一步。”他认为,一方面,人的本性首先在于自爱、趋乐避苦、追求幸福、忙于自我保存,实现人的这种本性是自然法赋予人的自然权利。另一方面,人也具有社会性:人们要生存、自保和享受幸福,抵御自然灾祸,需要把自己的努力与他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每个人如果都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满足自己的情欲,而不加以限制,就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人们也有必要让出一部分自然权利给社会,委托一些人做社会的代表来管理社会。他还认为,自然状态是捏造出来的、不符合人性的。因为人性的本质之一既在于具有社会性,那么人一开始就处于社会当中。可以把社会分作不同的阶段,却不能认为人类曾由自然状态进到社会状态。而结成社会的纽带就是人们的社会契约,它规定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条件。社会契约以理性为指导,以公正为基础,它保障人们最基本的自然权利。

(二)中国法律自然法观

自然法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处理国家和个人关系的国家、集体至上的儒家观念。这样的自然法观念在古代中国就已存在着,也是中国传统自然法的主流思想。古代儒家自然法思想肯定国家的绝对合理性、国家、家族、男性至上;社会人际关系自家族开始,以血缘纽带贯穿始终,国家自然化,一切立足于治理国家,法律、国家一体。仁义礼法道,人性善恶无不如此;法律决定于国家需要、完全工具化。反之亦然,国家也工具化,成为君主实行统治的手段;有国家、民众集体而无社会、个体,有君权、民权而无臣权、人权,缺乏普遍正义和人民民主思想,缺乏权力制约关系和权利平等关系。

墨家自然法思想彻底颠覆了儒家自然法思想,但是其影响又很微弱。只有道家自然法思想源远流长,可惜只真正存乎民间而已,完全不能主导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方向。虽然百家皆言道,但后世知道、弘道者鲜矣。所以,从精神文化尤其制度层面看,自然法思想在中国并没有实质性发展,历史上最终也没有产生宪政国家组织形式,儒家的王道社会理想也随着封建王朝的彻底解体而永远不能变为现实了。中国自然法的深刻思想也随着新的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几乎熄灭。

中国自然法的法律观始终是法制、道德合一,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如仁爱法、天道法、互助法,都十分强调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所谓以家国天下为先,舍生取义,自我牺牲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1、周公制礼

西周初期,相传“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传统习惯进行了补充、整理,制定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它始终贯穿着这样几个原则,即“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也。”“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就是要下级服从上级,必须做到不许犯上,不许违抗。

周公认为,统治者应勤政修德,加强自我克制,实行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礼治,推行德政。

2、仁论

孔丘提出,治国执法必须从“修身”开始:“修己以安人”。统治者“身正”即能以身作则,他的政令便可通行无阻;反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令便无法贯彻。孟轲也认为法律关系首先是上行下效的关系,君主的道德维系天下的纲带,“身正而天下归之”,“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孔丘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赞扬周公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因此以”克己复礼“为己任。孔丘认为,”仁“是最高尚的道德,最完美的人格。君子时时刻刻都不能违背”仁“的要求,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在任何场合都要坚持”仁“。仁的基本精神是重视人,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将”爱人“用之于处理家庭关系,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用之于处理政治关系,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用之于处理统治者内部关系,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之于处理君子与小人的关系,即使”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会则足以使人“。”爱人“必须从”亲亲“开始,由亲及疏,由己及人。

以“爱人”为中心,以孝悌为根本,以“克己”、“忠恕”为手段,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这就是孔丘“仁”论的实质内容,也是他自然法思想的主要结构。

3、兼相爱

墨子说:“子墨子置立天志,以为法仪”。他认为,天最公正无私,他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没有丝毫偏向,它给人们吩咐的恩泽却不要求感恩戴德,它的权威普及四方经久不衰,所以圣王治理国家应该效法这种“天志”来制定法令和政策。

用“天志”作为测定是非善恶的客观依据,作为衡量人们言行的最高标准,是因为,“天志”爱人,“天”是为了庶民百姓的利益而造就世界万物得:“天”具有主宰人间赏罚的最高权威,君主也必须按照“天志”办事:“天”兼有万物,一视同仁,“天志”的公正无私是普遍和永恒的:“天”是人类的良知和正确认识的总根源。

4、制止争夺

韩非认为,古代由于“人民少而财有余”,人们无需争夺,所以既无“赏”也无“罚”,“而民自治”。到了后来。“人民众而财货寡”,人们拼命劳作还不能满足“供养”的需要,于是便互相争夺,从而产生了制止争夺的“法”、“刑”。

5、禁止邪恶

商鞅认为,古代并没有“君臣上下”的制度,并分析了国家与法产生的原因:由于人民纷乱不堪,所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区分上下等级,从而有了“君臣之义”。由于“地广,民众,万物多”,所以“圣人”又“分五官”进行管理,从而有了“五官之分”。由于“民众而奸邪生”,所以“立法制”禁止邪恶的行为,从而有了“法制之禁”。

自然范文篇2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河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凡在我县发生的水旱灾害,龙卷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充分发挥公益性社会团体的职能作用。

(5)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2、启动条件

2.1全县范围内发生水旱灾害,龙卷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农作物绝收面积5万亩以上;

因灾死亡3人以上;

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0人以上;

因灾倒塌房屋500间以上;

一次性灾害过程直接损失0.2?0.5亿元。

2.2发生5级以上地震,造成人员死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0人以上或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500间以上。

2.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死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2.4县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3.1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县成立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减灾委),负责研究制定县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交流与合作,组织、协调全县抗灾救灾工作。

县减灾委主任:主管副县长。

县减灾委副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民政局局长、县发改局局长、县水务局局长、县商务局局长、县科技局局长、县气象局局长、县民政局主管副局长。

县减灾委成员: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科技局、县广播电视局、县武装部、县物价局、县供销总公司、县环保局、县安监局、县统计局、县林业局、县网通公司、县粮食局、县科协等部门负责人。

县减灾委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民政局主管副局长(兼)。

3.2县减灾委办公室(县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职责

(1)承担减灾和全县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

(2)协调有关部门听取受灾各乡、镇、各部门的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汇报;

(3)收集、汇总、评估、报告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4)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作出灾情预警,向县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乡镇通报,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

(5)召开会商会议,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

(6)、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赴灾区联合工作组,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3.3县减灾委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任务

县民政局、协调抗灾救灾工作;核查灾情,及时上报,统一灾情;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管理、分配上级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救灾捐赠;承担县减灾委办公室(县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工作。

县发改局负责安排重大抗灾救灾项目,综合协调铁路、交通、等单位做好抗灾救灾物资运输工作。

县水务局负责掌握、汛情、旱情,组织、协调、指导全县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泄洪区实施调度,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县科技局负责安排重大抗灾、救灾科研项目,组织地震现场地震监视、监测和震情分析会商。

县商务局负责组织跨设区市的应急生活必需品供应,动用县储备商品稳定市场。

县教育局负责组织灾区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协调、帮助做好校舍的恢复重建。

县公安局负责维护救灾秩序和灾区的社会治安,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抗灾救灾资金安排、拨付和监督检查;协调落实以工代赈资金。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协助抢险救灾,协调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

县建设局协助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以及帮助、指导灾后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鉴定、修复、重建等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抗灾救灾人员、物资的公路运输和组织提供转移灾民所需的交通工具,抢修被毁公路。

县农业局负责组织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县卫生局负责抢救伤病员;开展疫情和环境卫生监测,对灾区可能出现的重大传染病疫情进行预警;实施卫生防疫和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保证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组织心理卫生专家赴灾区开展心理救助。

县广电局负责灾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工作。

县武装部根据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的请求,组织协调军队、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必要时,协助各地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助当地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

县物价局负责灾区市场物价管理,必要时实施价格干预措施或紧急措施,开展价格监督检查,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保持灾区市场物价稳定。

县供销总公司负责救灾物资的储备和管理,按照调拨命令组织调拨和供应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灾区的环境监测。

县安监局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县统计局协助汇总、分析灾情统计数据。

县林业局负责沙尘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以及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县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做好救灾气象保障服务。

县网通公司负责抢险的通信保障工作和灾后通信设施抢修工作。

县粮食局负责救灾粮的粮源安排、调拨和供应的组织、协调工作。

县科协协调有关学会的抗灾救灾研究工作。

救灾工作按照以上分级负责制,充分整合各部门现有的救灾储备物资和规划,各乡、镇政府每年要根据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安排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预算,专项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4社会动员准备

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突发自然灾害社会捐助工作。

5、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1)灾情初报。县民政部门对于本行政区域或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市民政部门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2小时。对造成死亡(含失踪)3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在上报市民政局的同时,可直接上报省民政厅。

(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前,县级民政部门及受灾的乡镇、村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县民政部门每天9时前将截至前一天24时的灾情报市民政局,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

(3)灾情核报。县民政部门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报市民政部门。

6、灾情核定

(1)部门会商核定。县民政部门协调农业、水利、国土资源、地震、气象、统计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会商,核定灾情。

(2)民政、科技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估小组,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专项调查等形式对灾情进行专家评估,核实灾情。

(3)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济人口台账。县级民政部门在灾情核定后,要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济人口的花名册,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据。

7、应急响应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发生后,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做好抗灾救灾和灾害监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

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县设定三个响应等级。由县政府或县减灾委按照等级予以启动响应的级别预案。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根据响应等级的需要,切实履行好本部门的职责。

7.1Ⅰ级响应

7.1.1灾害损失情况

(1)全县范围内发生水旱灾害,龙卷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死亡10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2万人以上;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4)县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7.2Ⅱ级响应

7.2.1灾害损失情况

(1)全省范围内发生水旱灾害,龙卷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死亡5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

c、倒塌房屋5000间以上。

(2)发生5级以上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a、死亡5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

c、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5000间以上。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4)县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7.3Ⅲ级响应

7.3.1灾害损失情况

(1)全县范围内发生水旱灾害,龙卷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死亡3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500人以上;

c、倒塌房屋500间以上。

(2)发生5级以上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a、死亡3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500人以上;

c、倒塌房屋和严重损坏房屋500间以上。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4)县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8响应措施

由县减灾委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

(1)县减灾委办公室(县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立即开展以下工作: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组织召开会商会,分析灾区形势,研究落实对灾区的抗灾救灾支持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听取有关受灾乡镇和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协调有关部门向灾区派出联合工作组。

(2)县民政部门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

(3)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由县政府领导同志带队的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9灾后救助

9.1灾后救助

(1)县级民政部门每年1月、9月下旬开始调查冬令(春荒)灾民生活困难情况,建立需政府救济人口台账。将需政府救济人口等灾民生活困难情况报市民政局。请求上级救灾的补助。

(2)灾民救助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对确认需政府救济的灾民,由县级民政部门统一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凭卡领取救济粮和救济金。

(3)向社会通报各地救灾款下拨进度,确保冬令救济资金按要求及时发放到户。

(4)通过开展社会捐助、对口支援、紧急采购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问题。

10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灾民倒房重建应由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应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

(1)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根据全县灾情和各地实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

(2)结合灾情评估情况,把上级下拨自然灾害灾后补助费,专项用于各地灾民倒房恢复重建。

(3)定期向社会通报各地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恢复重建进度。

(4)向灾区派出督查组检查、督导恢复重建工作。

(5)商有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平抑物价。

(6)卫生部门做好灾后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

(7)发改委、教育、财政、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卫生、广播电视、电力、通信、金融等部门和单位做好救灾资金(物资)安排,并组织做好灾区学校、卫生院等公益设施及水利、电力、交通、通信、供排水、广播电视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

11奖励与责任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县政府表彰;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自然范文篇3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恩格斯创立的,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把它仅仅理解为对自然界发展辩证性的一种肯定和描述(注:AntonioGramsci.SelectionsfromthePrisonNotebooksofAntonioGramsci.London:LawrenceandWishartPress.1971.372、445-446;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LouisAlthusser.ReadingCapital.London.1970.)。这种认识不仅否定了马克思个人的理论贡献,而且导致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然观丰富内涵的曲解,也妨碍了对恩格斯自然哲学探索中许多问题的科学阐释。

这种偏见的形成,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思想缺乏认识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观本质性内涵的片面理解,把它局限为自然界客观图景的描绘,忽视了他们站在实践的人的立场上去看待统一的自然界这一时代主题。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创立和发展,首先是研究方法的更新,从而根本改变了人们对自然观的理解,自然不再是与人对立和分离的存在,而是与人一体化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本文无意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一全面的分析,只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研究方式和基本观点的差异作些解释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进行考察的社会背景及理论基础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了对自然科学成果的熟悉和利用,但他们关注的重心和角度并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更多地强调人类自然科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而恩格斯则致力于阐发与自然科学知识对应的自然界各领域间的普遍联系和有机发展。

为了论证和深化他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论著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从1858年以后,这两位历史巨人分别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付出了自己的劳动和心血,马克思集中于通过经济学将辩证法引入人类社会建立一种辩证的社会历史观,而恩格斯则试图通过解释各种自然科学理论将辩证法引入自然界,建立一种辩证的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是在对机械论自然观与德国自然哲学的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创立的。相对而言,由于机械论自然观在当时自然科学研究中影响较大,再加上德国自然哲学比较注重运用自然科学成果揭示自然现象间的辩证联系,因此,恩格斯比马克思对二者有着较多的继承和吸收。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研究的确有思路的差异,但却是以他们考察方式的根本性一致为前提的,这种一致并不意味着他们全部理论观点的相同,并不能否认他们在自然问题的研究中有着不同的侧重,他们的亲密合作本身就包含着合理的分工,虽然他们在性格、气质、工作方法和学术兴趣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自研究问题的重点和观察的视角,但“要想把这两位朋友的成就截然分开,即使他们自己也是办不到的”(注:曼克利姆:《恩格斯文献传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因此,对这两位密切相关的思想家不能作简单孤立的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理论的创立是通过两条途径达到的。这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的现实把握和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哲学概括,而这些始终是两人长期共同努力研究的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统一的基本立场,决定了他们自然观基本点的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然界物质运动形成经过长期的从低级到高级、从单纯的机械运动到有机生命的存在的自然进化,才发展出能思维、从事创造活动的人,这是自然界自身的有机演变,最后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存;从现实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实现的:人类社会形成后,自然史和人类史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逐渐达到现实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地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页。)

马克思理解的自然

马克思对“自然界”的理解,不单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方面出发,而是从实践——工业的角度出发:“在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而形成——尽管以一种异化的形式——的那种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2-83、50-51页。)“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页。)很明显,他肯定了通过工业所形成的自然界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是属人的自然界,在这种属人的对象世界中,真实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对象的客观性的统一。

在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马克思首先强调指出,人和自然的关系实际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例如,世界不同国家的自然神话所表达的对自然的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当时人类的社会状况决定的。马克思说:“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这正是因为自然界几乎还没有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但是,另一方面,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一般地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页。)马克思在此向人们揭示出这样一条深邃的哲理:人们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们自然观的迥异,越是生活在原始的、封闭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们,越容易产生狭隘的自然崇拜,即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只是从满足自己及家人的生存需要出发,对自然价值的了解当然也是肤浅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的魔力才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因此,人与人的关系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补充和扩大,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个方面。这两对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人与人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得以存在的必要前提;同时,人与人的关系只有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才有其现实意义,人“不仅使自然物质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人对自然的实际关系形式的变化是:人为自然的奴仆——人与自然的对抗——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反映了人与人关系的文化进展,同时也是人的生产实践和经济活动的结果,体现了人自己的创造性。这样,马克思将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化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从而在人的现实关系的规律中寻找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好解决办法。

马克思注意从人的社会性这一根本出发点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只有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最有效地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才能以最佳的组织形式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实践,才能使人和自然长期稳定地协调发展。从这一原则出发,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科学揭示,其基本点是:第一,人“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第二,人和自然存在有机联系,“尽管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自然界联系在一起,但这些仅仅意味着自然界是和它自己联系在一起,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第三,强调了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解释为革命的实践”。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史不过是构成其历史观的自然科学根据,而他的历史观却把人类社会史看成是他的主要运用领域。对于自然界来说,只有在以有意识的主体所创造的人类历史为前提的时候,才能谈得上自然史。自然史是人类历史溯往的延伸,人类用一切打上社会文化烙印的范畴,去把握以往的再也不能回复的自然;人类也不得不用同一范畴去把握还没有作为为我之物所占有的自然领域。反过来,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所作的准备。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2页。)。

思维的运动在马克思那里决不只是对事物的单纯的反映;进行反映的意识同时是人的“实践批判”活动的一个要素,因为思想作为现实的本质之组成部分,总是潜入被思想所反映的现实。换句话说,由于实践主体或生产者总是使认识对象或劳动对象,即自然界或物质材料与自己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关系中,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说物质对象或自然界是最高的存在原则;人在实践或劳动过程中,所接触的物质“本身”也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抽象,相反总是仅仅接触和处理有关物质的具体的、并从量和质、时间和空间、运动和速度等方面都给予具体规定了的存在形态;物质的普遍性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来说,只存在于具体的、特殊的东西中,所谓的本源性物质或存在物的本源根据只存在于人的社会实践和意识相互关联的关系和相对性中。

马克思对恩格斯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是十分支持的,对他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提出的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和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内在联系等基本看法也表示理解。

马克思在1876年致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信中提到:“现在恩格斯正忙于写他的批判杜林的著作,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牺牲,因为他不得不为此而停写更加重要得多的著作。”这封信表明了马克思对恩格斯自然科学哲学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他认为,恩格斯从事自然科学所体现的辩证性思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整理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材料,对于深化具体他和恩格斯早期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具有重大的意义。但马克思的理论研究的侧重面决定了《资本论》的写作整理占用他大部分的精力,因此,他曾严肃地说:“我没有时间对此进行认真思考,并和权威们商量,所以我不敢冒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6-87页。)

恩格斯的自然观

恩格斯在与马克思一起完成对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对象关系的认识后,达到了对自然实践唯物理解的新水平。在他看来,对自然界的理解当然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但人类知性认识及其成果——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它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类把握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当马克思从劳动实践方面对人与自然关系做出深入阐释的时候,恩格斯选择了当时已取得很大发展的自然科学,进行哲学高度上的总结。这就是说,恩格斯与马克思一样,都是在从事他们自然观的深化工作,只是力求从认识角度阐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出版曾在西方世界引起截然不同的激烈争论,一方认为该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另一方则认为是向哲学自然本体论的回归。

从20年代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喊出了“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他们强调人的意志思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力图恢复马克思学说中人本主义的内容,因而大都反对自然界外在的消极的描述和对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解释(注: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K·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这就使他们努力发掘马克思思想中主体作用的观点,甚至用某些唯心主义看法重新释读马克思的理论,同时对恩格斯、列宁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映论进行了批评,进而得出了恩格斯自然观同马克思哲学立场有根本分歧的结论(注:LouisAlghusser.ReadingCapital.London:1970,56-59.)。

应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着眼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和理解,在反对僵死的机械的自然观这方面,确实提出了系统的和不乏新见的启示,但他们采取的把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的考察方式,导致了理论体系明显的疏漏与缺陷。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未完成的手稿,但具有大思想家手稿的共同特点:既有不周全、不完备之处,又燃烧着长期引发人们思维烈焰的火种,而且,它还是一部内在结构完整的著作。在该著作中,恩格斯大量采用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材料,但并不是对这些材料的百科全书式的整理,而是依据这些材料所表现的人类思想(科学知识就是人类思想的结晶)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哲学论述。恩格斯所说的对科学材料进行“整理”,主要是从科学本身的历史发展来谈的。他把18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称为“搜集材料的科学”,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前者是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后者是“过程”与“系统联系”的科学;前者研究“存在”,后者探索“发生”。(注: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在科学新成果基础上产生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哲学,包含了自然界图景的描绘,但这不是旧的自然哲学体系。恩格斯十分明确地申述了自然辩证法“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与旧的自然哲学描绘这样一幅总的图画的原则区别。认为自然哲学只能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而当现代的自然辩证法为科学家所接受以后,“自然哲学就最终被清除了。任何使它复活的企图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一种退步”。(注: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恩格斯自然观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批判地吸收和继承了前人在哲学和自然科学,尤其是宇宙学、生物学方面的成果,立足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与方法,建立起一个有别于一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经验方义和宗教神学的自然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但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存在;物质世界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宇宙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

可见,在恩格斯那儿,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界作为“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解,既然施密特等人也曾经多次承认过自然物质的客观性和规律性,那么,当恩格斯用自然辩证法的形式把这些规律阐述出来时,就应如实地肯定这种哲学的积极意义。

恩格斯的自然观与马克思的自然观的互文性

恩格斯在全力以赴地进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的同时,并没有抛弃他自己在早年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天才大纲”时对抽象唯物主义的机械的自然观所采取的批评立场。相反,在主张自然与人类实践的社会历史相统一这个理论问题上,恩格斯与马克思是一致的。他坚定不移地反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指出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认为只是自然作用于人,只是自然界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

他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看作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动物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以致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灭亡一起消失。”(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辩证法,自然界自身的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二是实践辩证法,即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恩格斯那儿,二者是由自然向人类的历史生成统一起来的,并不存在对某一方面的过分重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形成首先取决于人类自身活动的特点,“日耳曼人移入时期的德意志的‘自然界’,现在剩下的已经微乎其微了。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本身都发生了无限的变化,并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德意志的自然界在这一期间未经人的干预而发生的变化,简直微小得无法计算”(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9-330页。)。这种认识与他和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立场出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是完全一致的。恩格斯从自然的历史角度立论,正好构成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的相互衔接。

恩格斯热爱自然,又重视历史。他在给英国地质学家兰普卢的信中表示:历史“比起自然来甚至更加宏伟壮观”;“归根到底,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组成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63-64页。)。正因为自然界与人类历史的实践活动紧紧联结,所以恩格斯几次提醒人类要注意正确地对待自然界:“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09、159页。)

谈到自然界时,恩格斯并未有意地设定抽象的“物质”,因为物质这个范畴是唯物主义对外部存在的主观概括,它只有与意识在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对立时才具有相对的意义,恩格斯不认为存在着某种独立的“物质的物质”:“当我们把各种有形体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事物的质的的差异撇开了。因此,和特定的、存在着的物质不同的作为物质的物质,不是感性存在着的东西。如果自然科学企图寻找统一的作为物质的物质,企图把质的差异归结为同一的最小粒子的结合上的纯粹量上的差异,那么,这样做就等于不要求看到樱桃、梨、苹果,而要求看到作为水果的水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89页。)这当然不是否定客观存在,而是说明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具体存在于历史变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中,人类在一定的动态实践历史运动中认识自然及其本质只能是一个“长期历史经验的产物”,“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72页。)。这种条件正是由于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人能够不断建构着人的不断转换的历史的自然世界图景。

自然范文篇4

【论文摘要】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诗坛巨星,他摆脱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继承传统诗歌的优秀形式,汲取田园诗歌的独特风格,并加以创新。他推崇“自然与人类相分离”的自然观。他的诗歌词语来自民众,经他加工提炼被赋予新的色彩。他的诗作形式简洁,寓意深长。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一1963)是美国现代诗坛上的巨星,四次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他的诗歌拥有广泛的读者,在中国也享有盛誊,受到中国诗歌读者喜爱。他一生勤于笔耕,诗作颇丰,是“作品及和蔼形象感动了成千上万美国人”的诗坛圣哲L}J享有极高的声誊和社会地位。他被誊为自然诗人,小仅是因为他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自然诗篇,如《雪夜林边驻足》(StoppingbyWoodsonaS二wyEvening)、《白桦树》(Birches),((摘完苹果之后》(AfterApple-picking)等,同时,他的自然诗在其全部诗歌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摆脱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继承传统诗歌的形式,吸取田园诗的独特风格,l{加以创新。在他创作的大量自然诗中,自然是一种隐喻和象征,用来阐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l{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他创作的诗歌既包含生活哲理,又避免玄妙晦涩内容;既尊重传统的诗歌形式,又注入反映时代和乡土特色的内容,达到了臻美的境界。木文试从弗罗斯特的自然观为切入点,探讨弗罗斯特的一些富有内涵的自然诗篇及他对美国诗歌发展的贡献。

一、“自然与人类相分离”的自然观

弗罗斯特自然观的形成源于爱默生、梭罗等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和思想家。超验主义哲学中回归自然的信条是弗罗斯特精神的沃土,对他在诗歌的用词、韵律和思想方而都起到了重要影响。超验主义的领袖爱默生在其后期的文章《论经验》中说“自然小是神圣的”,“他(自然)的到来伴随着吃、喝和罪过”。他主张“人就是一切”,世界为人而存在,强调人的力量、自我的力量。弗罗斯特秉承爱默生后期的思想,更倾向于自然中阴暗的一而,描写自然与人分离的一而L=J。另一位超验主义哲学家梭罗认为,人的崇高理想就是追求绝对自山,而这只有到自然中去寻找。他主张研究自然,与自然交融,使人成为自然的居民或一部分。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弗罗斯特转向自然的理论根源。弗罗斯特认为自然既是对立物又是一个通向真理的领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长发育,也像自然中其他事物一样萎缩凋敝,但同时因为人有意识和心智活动而高于自然’,[3」。弗罗斯特强调自然界中“人的成分”,他曾经说过:“因为我诗中的自然背景,有些人n}}我自然诗人,但我小是自然诗人,我诗中总有一些其他的东西。’,[“」这其他东西主要指人的处境、活动和思想感情。他坚持在自然背景上加上人这个前景,把人放在突出的地位,也就是说,人的处境与自然是在相区别的层而上,即自然与人类是相分离的,人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自然具有毁灭性,}}_冷漠无情。人与自然既和谐又小和谐,和谐小过是一种未实现的愿望,自然界是万能的,在人与自然作斗争时,胜者总是自然界。可见,弗罗斯特的自然观与以往的浪漫派诗人截然小同。浪漫主义赋子自然以人的情感,把人与自然看作和谐的统一。弗罗斯特则小然,他把人的处境与自然视作两个相区别的层而,在人与自然的矛后对立中,人与自然小再是和谐的统一,而自然也小再是现代人精神慰藉的可靠力量L5J在他的自然观中,自然只是反映了宇宙的法则,但l{小是人类心灵的观照。

弗罗斯特自然观的形成还与他童年时代的经历密切相关。他十一岁时丧父,随母亲定居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乡村的这段生活对弗罗斯特的一生和自然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启发。在母亲熏陶卜,弗罗斯特成为基督徒。基督教神学认为:自然、人和上帝小为一体,而有鲜明的等级次序。上帝创造了人和自然,所以他超越一切,小再为自然一分子。人也一样,秉承神旨与自然分离,超越l{支配自然,自然仅仅是与人无关的“外在物”}ti}。这种人与自然对立的一元论或木体论神学思想,在人与自然之阳J掘出一道价值鸿沟和异质断层,使弗罗斯特贴近自然的同时又时时感受到自然中小和谐的音符。他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毕竟小是现实,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后事实一也是人与自然之阳J矛后的反映。弗罗斯特在中学时代就萌发了写诗的兴趣和志向,他的旱期诗集《孩子的心愿》中《进入自我》一诗说:“我的心愿之一是那黑沉沉的树林,溜进那苍茫浩瀚。”山此可见,进入神秘自然,与万物融为一体,是他少年时的心愿。

除了在哈佛大学和英国短短几年时间外,弗罗斯特一生都在新英格兰过着“半个农民、半个教师、半个诗人’,[7」的乡居生活,远离社会,寄情自然。新英格兰俨然成了弗罗斯特的整个世界,是他折射现代人基木矛后的空间,是诗歌创作的源泉。正如埃兹拉·庞德指出的那样,“弗罗斯特有意把新英格兰农民世界放入他的诗中’义“」。诗人新英格兰农村的山、水人、物当中获得灵感,用诗的形式表述了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生、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关系的一套新颖独特的哲理。评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认为:“弗罗斯特承认自然对人漠小关心,但这l{未使他失望。他认为人生l{小是没有意义的。’,[”」这即是弗罗斯特自然观的主旨。

在《星星》(Stars)这首诗的最后一节中,我们可以感悟诗人传递出的自然观和思想感情:

然而既没有爱也没有恨,

那些星星像一些雪白的

密涅瓦塑像雪白的大理石眼睛

丰民木没有视觉的J`赋。

星星代表了自然的眼睛,当人们仰望星空,寻求理解和同情时,星星却视而小见。从星星对人类表示仁慈到“既没有爱也没有恨”的变化,说明现代人需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在自然中的处境。自然是冷漠的,根木小在乎人的存在,自然又是小断变化的,万物终会哀退,它甚至可能变得异常残Jhl;而危及人的存在,让人成为孤立无援的可怜虫。自然界对人类的存在、人类的需要与喜怒哀乐无动于衷,但现代人是否具有与之一决高低的勇气和能力呢?

20世纪,弗罗斯特处于人和自然完全脱离的时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的A.W殊、人际关系的冷漠、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等。人们小可能找到一个宁静的家园或精神寄托。在诗人的心中,自然在强大的工业化和物质化的而前,显得苍白无力、身单力薄,山于自然在现代社会中的)I}}地位,人们回归自然l{获得新生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和其他诗人一样,弗罗斯特对自然的认知也是建立在对喧嚣的物质社会的厌恶基础之上的,田园风光也最终成为他的价值取向。他试降}通过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阳J的距离使他产生了重重矛盾。对弗罗斯特来说,创作诗歌追求的是给子混杂的现实以某种哪怕只是暂时的秩序,为人们寻求一种解脱和安慰,让人们更加冷静、更加清楚地观察光怪陆离的美国社会。

二、自然诗篇的意象

狭义上讲,大自然小仅是自然主义诗人的语言和主题,也是他们的灵魂和人生之目的。广义上讲,诗歌之目的就在于表现生活,自然诗一也小例外。纵观弗罗斯特的诗篇,读者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是“超灵’夕的。在其最著名的诗歌之一《雪夜林边驻足》当中,弗罗斯特利用树林、湖、雪等一系列自然意象,透露出了阴暗汐匕亡和忧郁的意蕴。他的大量自然诗篇决非仅仅写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旨在传情达意,自然景观只是一种背景与陪衬,是人的情感世界物象化的一种反映。比如"FireandIce"(火与冰)就揭示了美好的欲望和残酷的现实所带来的灾难,"MendingtheWall"(补墙)意指人们之间的Isn阂}II误解,"UnlockedDoor"(未上锁的门)不II"Birches"(白桦树)则表现了渴望脱离现实社会与小可逃避的命运之间的矛后,"TheRoadNotTaken"(未选的路)预示生存选择中的偶然性和小可更改性。在这些“明白易懂’夕的诗句卜隐藏着几近深小可测、甚至“可怕的”意境WJ。

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弗罗斯特的自然诗篇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弗罗斯特的自然诗小是纯粹的自然诗,它们取材于自然,主题却是人。他着重写人的劳动,其目的是表现人对生活和劳动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大自然小再具有超越的意义。他是一个歌颂自然的诗人,但他绝小是个自然的崇拜者,而是努力小懈地去观察和阐释隐含在自然界里的事物和景致之中的意义。他的自然诗篇较之其他自然诗人的诗篇更加深入一层,因为他还引L}人们去窥探自然界与人生的种种奥秘。弗罗斯特借助传统的诗歌主题,让读者认识到这样一个核心事实:人类生存具有沉重的悖论色彩L5J。但是人们大可小必因此产生悲观厌世之情,当然一也小能对此视而小见,而应该勇敢而对困扰人生的一切悖论,认清自身的局限和小足,以理智、客观的态度赋子人生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弗罗斯特把人的悖论置于中心地位也正显示了自己作为现代诗人的高度敏感。

置身于大自然中,他却常常认为自然是“黑暗的,深小可测”。《我的追求》(IntoMyOwn)就是很典型的一首:

我的一个愿望便是那些黑树,

苍老而坚定,微风小能撼,

小只是一排幽暗的假而,

而是伸向到命运的边缘。

弗罗斯特在这里运用暗喻将自己的诗比喻成“苍老而坚定”的“黑树”,暗示他要表现生活的阴暗而。诗中的“苍老而坚定”是暗指他诗歌的基调。山于生活和创作道路的坎坷,他常常表达对生活的迷茫和对表而的真话中所隐藏的矛后的困惑。弗罗斯特的自然基调是阴暗的,他所描写的自然大多数时候都笼罩着阴暗色彩,以神秘可怕的形式出现,透出悲凉的气氛,表现人的孤独、疲惫、创伤、失败,皿然他是热爱生活的勇敢者,却也时常有恐惧和疑虑。

弗罗斯特擅长捕捉平淡生活中的小事所蕴涵的深意,注入自己的审美意识,使之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和社会人生历程的感悟。“以此指彼,以彼名唤此物,全在隐晦之乐’,[’‘,」。弗罗斯特的诗无论其自身有多么深刻的含义,都小能让人一卜子琢磨透,而是留给人以思考的余地。《春潭))(SpringPools)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使人小禁为之倾倒、陶醉。弗罗斯特罗列了一系列的意象和一幅幅立体幽而:春潭如镜,碧空如洗,寒花含笑,根须茂盛,浓阴片片;潭边的野花一也小甘示弱,迎着春寒怒放,向林间播散阵阵幽香,报道春返人间的消息。春潭和春花,象征着生命,但都很短暂,因为:

这些池潭,在林子里隐藏,却还是能

圆满无缺地映照出整个蓝人;

像池边的野花,似乎在瑟瑟寒颤,

一也会很快消失,像那寒花在池边;

但小是流进小河小溪,流干,流空,

而是沿着根须上升,带来郁郁葱葱。

诗人对自然的畏惧、恐慌使诗中含苞欲放的树木在某种程度上就像魔鬼一般。他写道:

还未爆芽的枝枝权权,一到夏季,

将变为又密又浓的茂林一座,

它们小妨多多体贴,然后一股劲地

把这些映花的小潭和蘸水的花朵,

喝干,汲尽,一扫而光--奋雪才融化,

昨人雪化了,才刚有那春潭和春花。

这首诗描写白雪融化为水,水渗入树根,使树木在夏日郁郁葱葱,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衬托人类的卑微和渺小。生活是变幻小定的,时间易逝,青春短暂,幸祖难留,过去的永小再来,一切原木虚无缥缈、琢磨小定。弗罗斯特对自然的态度十分复杂和矛后,在他看来,世上没有永恒的小变的事物,仟何事物都会消亡,人类如同自然界的生死链,人类的历史也如同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自然界在木身的演变中毫小留情地将所有的事物抛开,一也包含人类。在弗罗斯特的笔卜,自然离我们那么近,却又那么冷淡,黑暗似乎具有一种小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力量。

朴实无华的文字,创造出了一种深沉久远的意境,这就是弗罗斯特的自然诗小同于一般田园诗作的独特之处。它的独特魅力来自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阐释,把象征性的意义用伦理的、认识论的、心理学的或心灵上的术语表现出来。

三、弗罗斯特对美国诗歌的贡献

弗罗斯特在继承英语诗歌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现代风格。他用传统格律形式写的现代诗篇,取得了极大成功。这个事实说明诗歌形式的传统性所具有的活力和魅力,完全能够推进内容的创新。

弗罗斯特沿用传统的诗歌写法,如十四行诗、对句和无韵诗等,采用线性语言结构,从而超脱于同时代的仟何一个诗歌流派之外。弗罗斯特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朴素。他用地道的民间口语写作,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平少、[人的日常生活。他的诗句像白描那样质朴无华,却极具韵律之美,内涵丰富。他的诗既包含生活哲理,又避免枯燥单调的表达,既尊重传统的形式,又注入充满时代和乡土特色的内容,毫小夸张地说,田园诗在弗罗斯特笔卜得到了进一部的发展与充实。

自然范文篇5

关键词:自然自然概念的演化自然和科学自然和人

一、“自然”的语源和涵义

顾名思义,自然科学(简称科学)研究的对象当然是自然了。英语中的nature(自然)一词(法语为nature,德语为Natur)源于拉丁词natura,而该拉丁词则是希腊词φυσιs(拉丁文写法是physis,phuein)的译名。有一本辞书这样说:不论在希腊文还是在拉丁文中,nature(physis,natura)就其词源来说都含有起源或诞生之意。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自然”本来的含义都没有得到保持,而是以双重形式发展。它指的是:某种事物的本质或性质,或事物的类型;泛指世界,尤其是物质世界或自然世界。这两种含义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都曾经使用过。这两种意思都预先假定了由于“自然”而存在(即“自然地”地存在)的事物与非自然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对立,后者有时是偶然的、超自然的或人为的。自然的第一种意思在古代和中世纪经常使用,第二种意思在文艺复兴以后得到广泛使用。表示“本质”之意的nature并不指某一事物的最为人熟知的“性质”,而是指它的一种或多种基本的、不变的、从其原始状态就固有的特性,并把该特性看做是它的其他各种性质和能力的根源。作为物质世界的nature有时指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的总和,但不包括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的产物。不过,nature也可以指基本的自然力或规律,并用以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另一本辞书说:nature源自希腊词phuein(意指“生成”或“诞生”),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就是“论自然”。自然与人为的事物截然不同,亚里士多德把自然定义为事物变化的内在起源或事物的稳定性。这样的本原包括事物由以形成的材料和该事物的结构。因此,质料和形式二者是自然,尽管亚里士多德坚持形式比质料更自然。“自然”也被用来表示宇宙万物的整体。我们关于这个自然界的知识是是随科学的发展而变化的。自然在在这个意义上有时与人对立,因为自然被人的理性视为可掠夺的,但是这种态度近来受到环境哲学的某些方面的挑战,按照这些方面,必须把人看作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穆勒说:“自然一词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表示事物的整个系统,包括它们的所有特性的集合体在内;二是表示事物成其所然,不受人类干预。”柯林伍德则明确指出,源于希腊词Φυσιs(自然或本性)的nature一词在古希腊时亦有这些方面的应用,并且在古希腊中两种含义的关系同英文中两种含义的关系是一样的。他说:

在现代欧洲语言中,“自然”一词总的来说是更经常地在集合的意义上用于事物的总和或聚集。当然,这还不是这个词常常用于现代语言的惟一意义,还有另一个意义,我们认为是它的原义,严格地说是它的准确意义,即当它指的不是一个集合而是一种原则时,它是一个principium,αρχη,或者说本原(souce)。……这里nature一词属于某种使它的持有者像它所标志的那样行为的东西,它行为的这种根源是其自身之内的某种东西:如果根源在它之外,那么它的行为就不是本性的,而是被迫的。

以上纲要式的素描已经大体勾勒出“自然”涵义的演化图景:从生长、生成、诞生、起源,到本性、本质、本原、原则以及宇宙万物之整体、自然物的集合、自然力、规律等等。不过,这些涵义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不同罢了。要知道,自从nature(自然)一词在14世纪进入英语,它的意蕴愈来愈丰富,但是我们关心的还是它与我们人类、尤其是与科学相关的涵义。在这方面,皮奇曼的梳理是值得称道的,他列举了由六个步骤组成的关于自然概念的连续统。(1)“自然”是空间和时间中的物质。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科学知识的对象,因此描述、说明和预言是可能的。(2)“自然”是人关与被给予的实在的概念。与先前的物质图景相比,这个自然概念也许与量子力学的物质图景更为密切地相关,恰如在量子力学中,我们的描述依赖于我们自己的边界条件。换句话说,有多少理解流入这一描述,依赖于我们的“被给予的实在”的概念以及我们选择把这个概念的边界推进得多么远。(3)“自然”是人类在其中发展的环境。应该很清楚,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进入对自然热情依恋的领域,同时限定自然的合理性的概念。(4)“自然”是人类的环境的概念。尽管各种关于我们的环境的概念很容易发生冲突,但是我们的自然概念在生活的意义上变得活跃起来。(5)“自然”是人关于围绕我们的东西的建构。由于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的产物,所以在自然和人类之间(或更确切地讲,在自然和文化之间)存在辨证的关系。如果这一点在辨证的过程中被引入综合,那么对自然的真正理解便可以达到。(6)“自然”是养育人类的母亲。在这种人类与自然相当热情的关系中,真正的理解也许是可能的,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我们丧失了合理性的描述和在自然中的预言能力。我们在世界中可能感到安适,但是我们却倒退到相当无助的状态,由于我们不再能认为自然是我们能够借助科学支配的我们的环境。理解只能终结于力图把各种表面上矛盾的概念结合起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不应该否认科学方法的巨大成就,也不应该否认对自然的终极理解的需要。在此处,我们更关注的是作为自然实在之自然和作为自然规律之自然,因为这是科学主要研究的直接对象。

在汉语的固有词汇中,似乎没有西方近代意义上的“自然”概念,尤其是作为自然实在之“自然”和作为自然规律之“自然”的概念。这从《汉语大词典》对古代汉语的“自然”释义不难看出。据说,“自然”一词是道家用来指原始本来状态。最早出自《老子》。除了众所周知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外,《老子》中还有“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等。《庄子•田子方篇》亦有:“无为而才自然矣”。后来王充讲过“天道自然”,郭象也说过“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庄子•逍遥游注》)。由此可见,

古代汉语中的“自然”一词主要指一种天然的、非人为干预的、自主自在的状态,似乎没有或鲜有近代西方语境中的“自然界”、“自然物”、“自然力”、“自然规律”、“自然本性”之类的意思。当然,现代汉语中的“自然”已有自然界等客观对象的涵义,但是这是出自对nature的翻译,而且是借用nature的日译名“自然”。

伊东俊太郎考证了“自然”概念在日本的嬗变:弘法大师(空海)在《十住心论》最早引用、解释了从中国传来的“自然”概念(至少也是引用这个概念的日本论著之一)。按照空海的说法,“自然”一词虽然按中国音训读为ziran,在这里却是用来翻译梵文svahava(自性、自我),不过它也相当于老庄所说的“自然”。他说:“在佛经里,所谓自然,即不计外道,功在自然,非人所为。……古代中国喻之为道;道者,自然也。”也就是说,空海最早以佛教为媒介,引入老庄的自然概念。此外,在紫式部和清少纳言的著作里,也出现过“自然”这个词。例如,在《源氏物语》中就有:“怀才傲世者,耳目所濡,莫非自然。”由此可见,“自然”是可以是用来描述自在状态的形容词或副词。最初用“自然”表示“自为状态”的,大概是亲鸾。他在解释“自然法尔”时说:“自者,自我发生,与外人无关,谓之法尔可也;然者,自我发生之结果也,亦与他人无关,且近于如来佛祖。是谓自然。法尔者,以近于如来佛祖故,亦自为状态之所谓也。”(《未灯抄》“自然法尔”章)自然的这种意义与老庄和后来的道家和佛教各派的解释一致,都是意指“排除人为作用的自为状态”。“自然”的词义从“自为状态”转为表示“万物”,最早大概出现在儒家的著作中。在日本,山鹿素行在《圣教要录》写道:“天地人物之中,顺自然之理是理也。”在这里,“自然”还是用来形容自然状态,还没有发展为包罗万象的天地万物。后来,安藤昌益才大大发展了自然概念:他把人生论的自然概念发展成自然学的自然概念,使它由一个形容词术语发展为名词术语。他在《自然真营道》这部著作里,提出泛指天地万物的自然。他认为,自然是不依附于外物的“活真”(有生命的真实存在),是自然而然地自我发生、自我控制和自我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主体的运动。他还指出:“夫自然者,无始无终,自我运行,无求于它物之谓也。”(《统道真传》“儒夫之部”一)显然,他已经把“自然”当作一个名词术语来使用,强调天地万物的这种无限的、自律的、自主的运动变化。这是一个令人注目的发展。

然而,把nature这个概念译为“自然”,却是西洋学研究的功劳。稻村三伯在1796年编了一部日本最早的荷日词典《波留麻和解》,开始把荷兰语的natura译作“自然”。接着,通过藤林普三编辑的比较普及的简缩版辞典《译键》,“自然”就比较正式地被公认是nature的对等语了。值得说明的是,当时欧洲的自然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完全失去了natura或physis原来的有生命的、自我发展的意味,即追随笛卡儿从拟人化的或有机论的自然观转向机械论的自然观。尽管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狄德罗)和浪漫派一度力图使有机论的自然观复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时针模型的、他律的、决定论的自然观完全掩盖了“自然而然”的、自律的、自我生成的自然观。可惜稻村没有在他的翻译中说明这一点。在日语中作为nature译名的“自然”,后又反过来传到中国。至于中国人是怎样借鉴和采用这个日译名的,似乎未见有人下工夫考察过。

二、作为科学认识对象的自然的特性

自然与科学最为密切的方面是作为科学认识对象的自然,这种认识的结果就形成名副其实的“自然科学”或“科学”。这种对象化的自然具有某些特性,它们或隐或显地呈露在科学研究者的眼前,成为他们有意或无意的科学预设——这是科学研究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这些特性有哪些呢?我们不妨择其要者而举之。

实在性。自然具有实在性,不论这种实在性以物质、能量、信息的形式显示出来,还是作为实体实在或关系实在为人们把握。自然在其实在性的意义上常常是与宇宙、外部世界、外部存在同义或近义的。在常识上,自然的实在性是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在思辨或直观中,自然的实在性等同于康德意义上的“物自体”。在科学中,自然的实在性则以理论实在的面目出现在科学理论中,如牛顿力学中的质点、电磁理论中的场以及现代物理学理论中的原电子、夸克、波函数、超弦等等。如果自然不是实在的而是虚构的,科学就失去了直面的对象,科学概念失去了模特,甚至科学家会失去探索的动机和动力——彭加勒不是说科学家因为自然之美才研究自然吗?爱因斯坦不是说科学家想勾画一幅简化的和易于领悟的世界图像才研究自然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自然,根本不会有自然科学的。

客观性。科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它的客观性,尽管这种客观性是主体间意义上的客观性。科学的客观性固然是由基本的科学方法的共同性保证的,但是其深刻的本体论根源却在于自然的客观性或客观存在性。假如自然没有客观性,假如自然不是一种客观实在或独立存在,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的客观性又何从谈起呢?假如自然及其规律不是相对独立于人的客体,而是与作为认识主体的科学家混沌一体,以分析见长的科学又何以着手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并对探究的对象进行精确的分析?爱因斯坦在提及自然的客观性时说得好:“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象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

有序性。理解任何客观事物就是找到其中的秩序或序(order),或找出其中的某些规律,理解自然也不例外。自然当然有混沌和偶然性的一面,但肯定也是有秩序或规律的——古人从天上繁星的有序排列、地上四季的规则交替的表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近代以来的科学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诸多自然规律。假若自然是无序的或不是有序的,以追求自然的普遍规律为己任的科学岂不是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怀特海说得不错:“我们如果没有一种本能的信念,相信事物之中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尤其是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秩序,那么近代科学就不可能存在。”默顿在引用了这段话后评论说:这种信念、这种信仰是近代科学的前提条件,是决定性的,具有绝对意义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性假设,即认为自然界构成一种可以理解的秩序,那么实验概念就会被一笔勾销,也就无近代科学可言。

一般而言,科学家都坚信自然的有序性,并把追求有序的科学定律——这是自然有序性的真实反映——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例如,迪昂就秉持本体论意义上的秩序实在论思想,认为越完备的科学理论是越倾向于自然分类的理论。他说:“理论用来使实验定律秩序化的逻辑秩序是本体论秩序的反映”,“它在观察资料之间建立的关系对应于事物之间的实在关系”。雷泽尔进一步把自然序明确分为两大类:

自然科学有两个主要目标。一个是了解潜藏在现象背后的定律,另一个是了解塑造这个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个统一的使命,这是一个与基本定律的统一不同的统一。两个目标涉及到两类自然序。我将把第一类序称为无时间序或毕达哥拉斯序。它存在于一切自然现象背后的不变的数学定律之中(毕达哥拉斯及其门徒相信,数、几何图形、数学上的和谐构成现象世界的基础)。第二类序存在于生成、演化、最终消亡的结构中。我将把它称为时间序或赫拉克利特序(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世界观集中体现在他所说的“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强调变化和流动)。

戴维斯则把自然序区分为简单序和复杂序。他说:计算机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世界在算法可压缩的意义上和在具有层次的意义上是有序的。cosmos(宇宙)的有序比纯粹严密组织的规则性更多,它也是被组织的复杂性,正是从后者,universe(宇宙)得到它的开放性,并容许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存在。三百年间,科学被前者统治着:对自然中的简单模式的追求。近年,随着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进展,真正根本的复杂性受到重视。于是我们看到,物理学定律具有双重工作。它们必须提供构成物理现象基础的简单式样,它们也必须具有能使层次(有组织的复杂性)出现的形式。我们的universe定律具有这种决定性的二元性质,这是一个cosmos在字面上有意义的事实。

不变性。无庸置疑,自然有它的演化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自然规律是否变化呢?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出现,在此后的两百亿年它们是否有所变化。但是,自从人类对自然规律有意识地追寻以来,自然规律似乎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可以预期,它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恐怕也不可能变化——这就是自然的不变性的含义,不管是自然规律实际不变,还是我们觉察不出它们的变化,或是我们认定它们具有相对的不变性。要是没有这种不变性,自然就是不可捉摸的和不可理解的了,科学也就没有反映自然现象的不变的定律了,当然自身也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自然的不变性体现在科学上,就表现为反映自然规律的科学定律之数学方程的形式在任何参照系中都是不变的——这就是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十分钟爱的物理学方程的不变性或协变性。佩奇尔斯揭橥,自然的不变秩序被表示成宇宙的密码,实际上物质世界是按它组织起来的。然而我们的理论由心智发明,不变性不但显示出经验的条理性,也反映了自然的实际物质构造。或者说,不变性就存在于自然界中。我主张(不是证明!):首先,这个自然不变秩序是宇宙惟一有条理的秩序;其次,在科学理论上,任何事物能合理地期望存活下去,就是那个不变秩序的结果。

和谐性。自然的和谐性即是自然的统一性,不管这种和谐最终是统一于物质、能量还是信息,拟或统一于实体或关系。从古希腊自然哲学追求宇宙始基的不懈努力中,从现代科学对基本粒子、夸克、遗传密码的探寻以及对自然规律相互关联的揭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自然和谐性的体现和人类追求自然统一性的思想轨迹。许多科学大家对自然的和谐性或统一性深信不疑。彭加勒认为,“人类理智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和谐”,“才是惟一的客观实在,才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惟一真理”,“世界的普遍和谐是众美之源”。他还讨论了“自然界的统一”:“每一种概括在某种程度上都隐含着对自然界的统一性和简单性的信念。至于统一性,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宇宙的各部分不像一物的各部件,它们就不会相互作用,它们就不会彼此了解;尤其是,我们只能知其一部分。”爱因斯坦十分推崇莱布尼兹的“先定的和谐”思想,并对“我们出生于其中的自然界的神秘的和谐”怀有“赞赏和敬仰的感情”。他进而明确表示:“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把握世界,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非价值性和非道德性。自然作为相对于人的无精神和无意识的客观存在,本身是非价值和非道德的,因为自然没有自由意志和自我选择的能力,无法充当价值和道德的承担者。无心的自然世界与人身处其中的有意义生活世界判若鸿沟:后者充满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而前者则不然。柏拉图的天贵地贱说以及自然知识和价值的融合形式,亚里士多德的充满价值要素的物理学概念(如固有位置、天地峻别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在某种程度上融合知识和价值(不过价值是凌驾于自然的感性知识知识之上的),这一切或者多少都赋予自然以价值性和道德性,或者将这种负荷转移到科学知识之中。这种观念和做法给自然强加了莫须有的承载,给科学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从而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之所以能阔步前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伴随着自然的祛价值化和祛道德化以及事实与价值、知识与道德的分离。

可理解性。从自然科学孕育和诞生的时候起,乃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这样一种思想传统就绵延不绝:自然是一本打开的书,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是能够被人的理性解读的。对于自然的这种可理解性,爱因斯坦给出了绝妙的总结:

迄今为止,我们的经验已经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然界是可以想象到的最简单的数学观念的实际体现。我坚信,我们能够用纯粹数学的构造来发现概念以及把这些概念联系起来的定律,这些概念和定律是理解自然现象的钥匙。

在爱因斯坦看来,自然的可理解性是一个“永久的秘密”,甚至是一个“奇迹”。他对此的表达像是在讲绕口令: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事就是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不用说,爱因斯坦十分清楚,自然可理解性的根源在于自然的有序性。波普尔和薛定谔也这样认为:对自然的可理解性的信念是科学家信仰的实质性要素,而自然的可理解性依赖于它具有客观的秩序,我们有能力察觉这种秩序。自从人类摆脱蒙昧后,就力图理解自己周围的自然,神话、宗教、自然哲学就是人们设法理解自然的尝试。可是,只有在科学出现之后,人们才真正掌握了理解自然的强大工具。戴维斯说得对:“在所有时代,所有文化都赞颂物理宇宙的美丽、宏伟和精巧。然而,只有近代科学文化,才做出系统尝试,以探究宇宙的本性和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布朗也注意到这一点:“在科学的信条中,主要信念之一是:世界是这样构成的,以致它能够被人的精神所认识。要弄清这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是一项巨大的冒险活动,我们把这种冒险活动称为科学。”至于人的思维的逻辑为何正好与自然的逻辑一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猜测和探讨的有趣问题。

人们借助科学理解自然,就是力图揭示自然的奥秘。实际上,这也是使自然祛魅的过程——使自然祛神性化、祛魔力化,使自然祛价值化、祛道德化。这是科学的功绩,而不是科学的罪过,因为科学揭橥的正是关于自然的真正特性,科学给予我们的正是关于自然的真实知识。诚如列维特所言:“这个宇宙作为整体是没有任何目的或计划的。宇宙有目的,这种信条通常为构成宗教的神话、传说和臆断所表现和支持。”拜尔茨在形象地列举了“大自然既冷酷无情又充满爱心”的诸多事例后,也得出如下的结论:

自然既不是按照某种目的安排的,也不能作为我们的道德榜样。自然给我们提供的、值得效仿的范例和我们不应当效仿的例子一样多,但是哪些值得我们效仿,哪些我们不应当效仿,必须由我们自己决定;在进化中并不存在人们需要遵奉的“目的”和内在“价值”。假如人们在其行为中确实按照自然取向,那么他既可以从中推导出应当保护环境的要求,也可以推导出允许破坏当时生态平衡的假定。如果有一天人类破坏了他的环境,甚至破坏了(比如通过一次核战争)整个生态系统,也许人就彻底地不是“非自然的”了;就像我们这个星球上早期生命中的那些绿色植物所做的一模一样,它们通过光合代谢作用释放出大量氧气(由此形成了今天的大气层),从而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中毒,并因此导致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厌氧生物体的灭绝。

当代,一些后现代主义的鼓吹者和追随者竭力反对科学使自然祛魅,他们把科学的祛魅作用视为科学和现代性的罪孽。例如,格里芬认为:“过去一百多年来,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假设:科学必然和一种‘祛魅’的世界观联盟,其中没有宗教意义和道德价值。这种世界观或可称为‘顽固的自然主义’。它崇尚物质自然主义、决定论、还原论以及虚无主义,因而排斥自由、价值以及我们生活中对终极意义的信念。”这种说法完全混淆了科学与宗教神学、科学与伦理学的界限和辖域,抹杀了科学鲜明的客观性、自主性特色,而且把已被现代科学早就修正、削弱、克服、更新了的那些“主义”或“论”的帽子依然扣在科学的头上。更有甚者,这些后现代人物还极力倡导附魅(enchantment)的科学或科学返魅(reenchantment),乃至倡言自然崇拜和自然神圣化。这种做法无异于开历史的倒车,使人重返神话的或拟人化的自然图像,使人对自然的认识仍旧停留在蒙昧状态,再次卑躬屈膝地拜倒在自然的圣像之下,消弭人的自主性、创造力乃至心灵的自由。此外,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反科学的思想资源和现实力量,对科学的发展构成不可忽视的障碍和威胁。列维特在谈到这一点时说:“自然”是一个混乱的、充满模糊性和矛盾的概念。在人们人们通常认为是自然的东西与来自自然科学思想和工作的东西之间,常常存在着一条鸿沟,实际上是一种憎恶。自然,从概念上说,是一条多头蛇,它的很多头都在咆哮着、撕咬着科学。对自然的尊崇已经发展成一个有力的主导性邪教(尽管有很多教派),而且像所有邪教一样,它有时要求一些可怕的牺牲。常常是,要求牺牲的是科学用以认识世界的测量和计算的智慧。他挥斥方遒,进而对时髦的后现代思想发起猛烈的反击:

嗜生物主义思想家试图把对自然的爱解释为一种道德上、而不仅仅是美学上的必要性,因而陷入他们自己的主观性罗网之中。他们错误地把这些当成神圣的法则。这种自然崇拜的最糟糕的后果是,它直接导致了对科学理性的鄙视。此外,这种极端主义的不利影响不仅是哲学上的错误。在某些层面上,其实际效果使它们成为健康、有效环境运动的敌人。它们的首要缺点是,他们的环境哲学从根本上呼吁一种崇拜,而这只是对一小部分性格怪僻的人才有吸引力。更糟糕的是,他们的公开的厌世态度,还有他们教义上的绝对主义,使得他们成为那些对环境问题漠视或敌对的人的衬托。他们体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环境主义的奋斗,看起来有时需要防止它自己的极端狂热的参加者,而不是防止它的敌人。自然崇拜的欺骗性方面的核心,是将极大的傲慢伪装成谦卑。它错误地假定,如此深刻和必要的意识形态,一定来自人以外的、并且实际上是超人的根源。与一些通常的宗教一样,它同样没有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即所有的选择都是按照人的计划来选择的,存在于所有它们的历史偶然性中,而不是根据外在于人的“自然”所强加于我们的价值来选择的。诉诸一个被认为是有内在价值的超越性王国(不论是“神圣的”还是“自然的”),事实上是一种欺骗。

因此,我们要强调指出,使对自然的认识倒退到前科学时代的神话或拟人化的死胡同,或堕入神秘主义的泥潭,或陷进顶礼膜拜自然的狂热,是绝对没有出路的;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进路是比较合适的,也许对其多少弱化一些或稍微修正一点会更加合适。所谓自然主义,就是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都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说明。自然主义承认说明上的一元论,不承认说明上的二元论或多元论。它赞成科学,反对神秘主义。在不同的领域,自然主义有不同的形式,从形而上学方面来看,它反对假设任何非自然的从理论上推出的实体、官能或原因,反对科学探究无法接近的超自然的存在物和过程。它还批驳了第一哲学优先于自然科学的主张。从认识论方面来看,自然主义认为认识论上的辩护和说明是与自然科学相伴随的持续过程,并论证说科学方法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惟一方法。至于有人担心,科学祛魅会使自然毫无秘密可言,会使人类失去神秘的体验,这纯粹是杞人忧天。且不说自然或宇宙的许多秘密至今还没有完全破解,伴随科学祛魅的,往往是“小秘密去,大秘密来”。更重要的是,处于人类感官和理智阴影中的神秘王国,其广度和深度更是一个难以猜测的未知数。难怪布朗断言:“科学最终将从世界上消除所有神秘的传统观念是一种幻想。”我在讨论反科学的“心理上的反对理由”时,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此处不拟赘言。

三、自然对科学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已经自然而然地涉及到自然和(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自然确实是一本大书,它被罗尔斯顿定义为“除了人的能动作用的所有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集合”。这本大书有渺观、微观、宏观、宇观、胀观等卷本。自然科学就是阅读自然文本的活动及其产物。作为自然世界的文本自己理解不了自己,科学家就是要打开自然界这本大书,诠释和破解它的含义。因此,按照传统的观点,科学知识实际上“是任何个人和自然直接遭遇的结果”。不难看出,自然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自然和科学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必须以人(更确切地讲是科学家)为中介才能进行——的问题。按照何者主动、施动,何者被动、受动,这个问题可以一分为二加以讨论。现在,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自然对科学的作用。

首先,自然激起人们科学探索的动机和动力。自然的规则有序,自然的无限神秘,乃至自然之大美,都是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冲动和持之以恒潜心研究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过,他在12岁时就被大自然“伟大而永恒的谜”深深吸引,“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崇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他认为:“渴望看到自然的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他举例说,开普勒由于深信自然规律的存在,独自一人专心致志几十年,艰辛而坚忍地探索行星运动的定律。他赞扬马赫“对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毫不掩饰的喜悦心情,也就是对斯宾诺莎所谓的‘对神的理智的爱’,如此强烈地迸发出来,以致到了高龄,还以孩子般的好奇的眼睛窥视着这个世界,使自己从理解其相互联系中求得乐趣,而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彭加勒甚至这样写道:

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它有用处;他研究它,是因为他喜欢它,他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了解;如果自然不值得了解,生命也就不值得活着。当然,我在这里所说的美,不是打动感官的美,也不是质地美和外观美;并非我小看这样的美,完全不是,而是它与科学无关;我意指那种深奥的美,这种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并且纯粹的理智能够把握它。正是这种美给予物体,也可以说给予结构以让我们感官满意的彩虹般的外观,而没有这种支持,这些倏忽即逝的梦幻之美只能是不完美的,因为它的模糊的,总是短暂的。相反地,理智美可以充分达到其自身,科学家之所以投身于长期而艰巨的劳动,也许为理智美甚于为人类未来的福利。

他继而写道:“正因为简单是美的,正因为宏伟是美的,所以我们宁可寻求简单的事实,宏伟的事实;我们时而乐于追寻星球的宏伟路线;我们时而乐于用显微镜观察极其微小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宏伟;我们乐于在地质时代寻找过去的遗迹,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年代久远。”

其次,自然启示人自然有规律可寻,有因果关系可找。我们在讨论自然的有序性时已经涉及到这一点。比如说,天空是充满光、美和神秘的巨大的天然实验室。甚至最早的人也能看到,天体运动普遍地是周期的和规则的。这样的规则性启示秩序、自然定律和系统。它们激励了历法和航海图的编制,唤起问题并产生了人造的世界概念模型。通过对天空的惊异和宏伟感,激发人们发展天文学和数学,同样也产生了宗教体系、诗和艺术。因果性(不管对它如何解释)是科学的重要概念和思维方式,它是直接从自然的有序化的事实中、从自然现象有规则的先后显现中抽象出来的。正如戴维斯注意到的:自然中的事件不是强迫地发生的,它们以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正是事件的这种相互联系,给我们以因果性的概念。他甚至有些偏颇地写道:“所有物理学观念都建立在下述假定的基础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遵守某些完全确定的物理定律。加强物理实在的基础的这些物理定律被编织在数学的纺织品中,而数学本身则建立在逻辑的基岩上。从物理现象出发,通过物理定律,到达数学和最终的逻辑的路线,打开了欺骗性的指望:世界能够仅仅通过逻辑推理理解。许多(即使不是全部)物理宇宙按照实际情况来说,也许是作为逻辑必然性的结果,情况会如此吗?一些物理学家确实宣称,情况就是这样:只存在一个逻辑一致的定律集,只有一个逻辑一致的宇宙。”

再次,自然显露自然规律或科学定律具有超绝性。这种超绝性表现在戴维斯所列举的自然定律的普适性、绝对性、永恒性和全能性上。第一,定律是普适的。仅仅有时起作用、或在一个地方起作用而在另一个地方不起作用的定律是不健全的。定律被看做是永恒地适用于宇宙(universe)的每一个地方和所有的宇宙(cosmos)史的所有纪元。不容许有例外。在这种意义上,它们是完美的。第二,定律是绝对的。它们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东西。尤其是,它们并不依赖观察自然的人,或者不依赖世界的实际状态。物理状态受定律的影响,反过来则不行。事实上,科学世界观中的关键要素是支配物理体系的定律与该系统的状态的分离。状态不是某种固定的和上帝给定的东西,它一般随时间而变化。相对照,提供后继时刻的状态之间的关联之定律不随时间变化。第三,定律是永恒的。定律的无时间限制的、永恒的特点在为模仿物理世界而使用的数学结构中反映出来。第四,定律是全能的(ominipotent)。关于这一点,意指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逃避它们。它们是无所不能的;在不严格的意义上,它们也是无所不知的,因为如果我们和定律“命令”系统的隐喻一道走,那么系统不必“告知”它们的状态,以便定律为那个状态的正确指令立法。在这里,有帮助的类比是计算中的硬件和软件概念。物理定律对应于软件,物理状态对应于硬件。

最后,自然限定了科学研究的范围和科学家的思维的自由度。自然的各个主要方面决定了(自然)科学目前基本局限于数(数学)、理(物理学)、化(化学)、天(天文学)、地(地学)、生(生物学)几个大的部门。自然这个外部实在的真实存在也决定了,科学家的思维乃至想象不可能像文学家和艺术家那样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而必须扎根于实在的土壤,接受经验的检验,最终应该与事实尽可能地吻合。李克特的下述言论说到点子上:

确实,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技术又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可这并不影响科学强调自然对于人的支配。同样正确的是,在科学活动中所寻求的自然对人的支配,被大大地局限在两个方面;它只包括支配人对于自然本身的信念,以及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被观察的自然界所给予的支配。可是,这些局限不应该掩盖这样的事实,就是在特定的界限之内,科学强调把它自身完全服从于自然的理想。不仅如此,科学已经向这个极端状态迈进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使得科学的这个方面在社会现象中独具特点。事实上,科学家的研究是在探求自然问题,他们事先就要求他们自己要接受自然给出的答案,不论这些答案会是什么样的。

沃尔珀特批评某些哲学家或社会学家未能阐明科学的本性以及科学为什么如此成功,反而代之以列举他们认为是健全的理由,用来怀疑科学实际上提供了对于世界运行方式的理解。他明确表示:“有许多从事科学的‘风格’,惟一不变的是需要针对实在世界衡量人的观念。”

四、科学对自然的作用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转而探讨科学对自然的作用。

第一,科学理论往往是“非自然的”,它要抛弃自然的自然而然的“显然性”。科学理论不是自然的镜像,更不是原原本本的自然本身,而是是对自然的描述、说明以至诠释。因此,它不等于常识,一般也无法从经验中归纳出来,因而具有某种非自然性和非显然性。这一点在科学家的工作态度和结果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例如,“爱因斯坦把‘显然的东西’看做是某种符合于习惯观念的东西,并认为科学的实质就在于创立跟‘显然的’逻辑公式和观察的‘显然的’结果相对立的,但同更精确的实验和更精确、更严密和更严整的逻辑公式相符合的新的观念。”从实质上看,科学理论的确是在背离经验的显然性(这是自哥白尼以来的传统)、也的确是在背离先验的显然性(像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那样)。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等效原理、质能等价性、长度收缩、时空弯曲、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等科学概念和理论都是很不显然、很不自然的,是不可能自发地从经验中直接得到的。

沃尔珀特在谈到科学理论的非自然性时说,自然定律并不能从每日正常的经验中推导出来。即使对于地球绕太阳转动,也是因权威才接受的,而不是真正的理解——提供并非通俗的方式的证据。正如罗素所说,我们都是从朴素实在论开始的,从而相信事物是它们在外表显示的样子。于是,我们认为草是绿的,石头是硬的,雪是冷的。但是,物理学告诉我们,草的绿色性、石头的坚硬性和雪的冰冷性,并不是我们在经验中了解的绿性、硬性和冷性,而是某种十分不同的东西。可见,科学是非自然的思维模式,甚至是令人困窘的思维模式。亚里士多德清楚地理解这一点,他说:“在某些方面,达到理解的结果是与我们心智的初始态度完全颠倒的。……人们以相反的心智框架终结。”因此,像大爆炸模型、黑洞、亚原子理论等远远地是反直觉的,甚至是似魔法的(magical)。科学往往基于数学,用日常语言不容易说明科学观念,而且很难把这种数学语言翻译为日常语言。他进而表示:

一旦人们认识到,科学恰好是多么“非自然的”,对于科学的许多误解便可能被纠正。科学包含特殊的思维模式,它因两个理由是非自然的。第一,世界恰恰不是在常识的基础上被构造的。这意味着,“自然的”思维——日常的、天天的常识——将永远无法理解科学的本性。科学观念都是反直觉的,尽管有罕见的例外:它们不能通过对现象的简单思考而得到,并且往往在日常经验之外。第二,从事科学要求对“自然的”思维陷阱有自觉的意识。因为常识在用于要求严格的和定量的思维的问题时,容易出错;非专业性的理论是极其不可靠的。

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比怀特海和赫胥黎更接近关于科学本性的真理:“归根结底,我们就非科学的或前科学的健全判断、或常识、或通过个人经验获得的洞察必须表明什么呢?它是科学或者是无(nothing)。”沃尔珀特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他争辩说:“即使某种东西与常识一致,它几乎肯定不是科学。理由再次在于,宇宙运行的方式不是常识起作用的方式:二者并非全等。我们的大脑,从而我们的行为,在进化中是为应付我们周围的直接的世界而被选择的。我们以某些类型思维是十分健全的,尤其是导致对我们直接环境的简单的和十分复杂的技术和控制的思维。然而,科学的理解不仅仅是非自然的:对于人的进化的大部分而言,它也是不必要的,由于技术并非依赖于科学。恰恰是科学的非自然本性,使得它在历史上十分罕见。与科学不同,人的行为的许多特征都与无意识的思维和学习结合在一起。许多人对物理学一窍不通,却能够完成像骑自行车这样相当复杂的行为——这在牛顿的术语中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这是从进化论的视角对科学理论的非自然性或非显然性的解释。

第二,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并非一成不变。自然现象是千变万化的,科学就是要从这变幻不定的表象中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并用科学概念和理论来把握它们。由于自然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有限性,科学理论对自然的描述和说明只能是近似的和暂定的,对实在的探究和逼近也只能步步深入,因而科学对自己研究的对象自然及自然实在的认识也不会一劳永逸。在科学的初始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运动的物体和天体、按主要性征分类的植物和动物,这是自然;在科学的成熟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质点、原子、基本粒子和夸克,是脱氧核糖核酸的遗传密码,这也是自然。前者在不少情况下用日常语言就可以大体描述,后者则需要专门术语和数学公式才能够揭示。海森伯说得有道理:

“自然界”作为科学探索对象的意义慢慢发生变化,它成为一个表示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方能深入的全部经验领域的集合概念,不论这些领域在人的直观感觉面前是否作为“自然”而出现。甚至“对自然的描述”这个词组也一点一点地丧失了它原先的生动地、富有意义地描写自然界的含义。它的含义逐渐变成对自然的数学描述,即一种精确简洁而又综合概括地表示自然界中特有的种种关系的数据集合。但是,自然概念的这种无意识的扩展并没有根本背离科学的最初目标,因为即使在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各种决定性的概念仍与那些普通经验的概念相同。在19世纪,自然界仍表现为一套时空中的定律,其中人和人对自然的干预,如果不是在实际上,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进入20世纪,人在科学研究中对微观世界的干预就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了,甚至对自然的本来面目、自然规律意义的理解也有微妙的变化。科学家在科学探究中是分开的旁观者,还是相互作用者?海森伯认为:“研究对象不再是自然本身,而宁可说是暴露在人的提问中的自然,在这种程度上,人也在这里使他自己得到满足。”当然,他意指的是人用概念模型和图像使自己得到满足,人把模型和图像投射到自然之上,并通过它们构造自己的资料。其实,在经典科学时期,科学家就是这样投射的,只不过在现代科学中人作为相互作用者的角色更为明显和强烈罢了。我在讨论19和20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对于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五点启示中,曾就实在弱化、主体凸现,理性主导、经验趋淡发表了见解,实际上也涉及到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之意义的变化。

第三,科学描绘的自然图象是随科学发展而进化的,这就是所谓的自然观的演变。这种自然图像或自然观是科学对于自然的整体及其运行机制的总看法,它也是科学的某种预设或形而上学基础的组成部分。在文明史前的蒙昧时期,先民就力求形成对自然的看法或观点,尽管是以十分原始的、扭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且往往与神话和巫术交织在一起。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中,人类首次具有了比较理性、比较系统的自然观,尽管这种自然观直至中世纪还属于思辨的、形而上学的哲学自然观,而非建立在实证资料和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科学自然观。伊东俊太郎详细地描绘说,在古代的希腊,与“自然”相当的词是physis,它意指自然而然地生成、生长、衰老、死亡。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physis意味着“运动变化的原理包含在事物本身之内”。显然,这里的自然是具有内在生成发展法则的、有生命的、有机的自然。于是,人类不仅不和自然对立,而且是这个有生命的力的自然整体的一部分,甚至连上帝也内在地从属于自然而不能超越自然。从罗马时代开始,natura这个名词尽管来源于动词nascor,与希腊语的physis相近,但是自从它被引进中世纪基督教社会之后,其意义和地位都发生了变化。神、人、自然一体性被神、人、自然之间的等级秩序取代。无论人类还是自然,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凌驾于一切创造物之上。此外,人类与自然也不是同格的,由于人类从上帝那里取得了支配自然、利用自然的权利而超越于自然。

这样,在欧洲,由中世纪基督教发展起来的自然观,从12世纪的沙特尔学派开始,通过罗吉尔•培根到17世纪的弗兰西斯•培根的“自然理念”而一脉相承。近代欧洲的自然观不仅继承了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的自然观,而且有意识地发展了这种自然观和方法论。也就是说,把自然和人完全分割开来,把自然客体化,进而对这种客体化的自然加以形形色色的称为实验的操作,在分析的基础上支配和利用自然。它不仅否认自然界具有类似人类的感觉到的色彩、香味等等属性,而且否认自然的生命和意识,无视自然在整体相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律性,把自然整体分解为要素、因子,加以因果分析和数学解析,所以称其为机械论的自然观。近代自然观的奠基者笛卡儿本人,就是完全按照这套观点和方法研究科学的。由笛卡儿发展的这种“机械论的世界图式”与弗兰西斯•培根的“支配自然”的观念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近代自然科学赖以前进的两个车轮。这不仅加速了近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且也通过理性对自然的支配,大大改善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条件。但是,由于割裂了自然界的整体关系,否认自然界的能动性而任由人类支配,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而且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目前,一种新的自然观正在取代这种处于困境之中的他律的、要素论的、决定论的、机械论的近代自然观。普里戈金等人以自组织概念以及自组织系统的产生和进化为基础,把自然看做是自律的、自我生成的,从整体系统的相互作用考察自然。可以把这种自然观称为以有机的、自律系统为基础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某种意义上是向古希腊自然观的复归,但是却清洗了其中的神秘主义。普里戈金是这样陈述自然观在当代的转变的:

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统治着,按照这种观点,世界就好像是一个庞大的自动机。而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元论的世界之中。

他继而表明,今天,我们不怕“非确定性假设”,它是不稳定性和混沌的现论的自然结果。一旦我们有了时间之矢,就会立刻明白自然的两个主要属性:自然的统一性和自然的多样性。统一性,是因为宇宙的各个部分都共有时间之矢。多样性,是因为宇宙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远离平衡态的客体,是归功于不可逆的非平衡时间过程的高度组织化的客体。任何不考虑时间这种建设性作用的自然法则的表述,都不可能令人满意。

第一个真正的科学自然观是由笛卡儿和牛顿等人建立起来的——笛卡儿天才地提出了机械自然观即力学自然观(mechanicalviewsofnature)的纲领,牛顿等科学家则从科学上——严格讲是从力学上——丰富了它的内容和细节,从而形成名副其实的“力学”自然观即“机械”自然观。17世纪间,当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为近代科学奠基的时候,中世纪的自然观依然盛行不衰。自然是上帝的作品,撇开上帝提出一些关于物质世界的问题被视为毫无意义的蠢举。

然而在几十年的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就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随着对自然过程细节的更深入的探究,科学家认识到——如同事实上伽利略第一个所做的那样——为了从数学上进行描述和解释,可以把单个自然过程从其前后联系中分离出来。同时人们也已经清楚地看到,这一新科学面临的任务是多么宏伟艰巨。比如,牛顿已不再把世界看做是一个只能理解为上帝的作品的整体,他声言:“不知世人怎样看我,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只是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一块较为光滑的卵石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欢乐,那未被发现的真理的海洋,对我来说,始终是个谜。”这段名言是他对自然的看法最精彩的总结。机械自然观也常常被称为经典自然观,它在促进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牛顿的经典自然观具有六个主要特征:六个实体——空间、时间、物质、因果关系、欧氏几何和古典(亚里士多德)逻辑;不变性——以预先假定为基础的存在,但又隐蔽的等式:质量=常数;顺序(分组)——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它可以分解为它的要素,而要素又可以重新组成系统;空间、时间和质量(物质)在本体论上相等;组成定律——运动(相互作用);运动和物质本体论意义上的不相等——运动具有更高的本体论地位。经典自然观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于是20世纪的哲学自然观和科学自然观在以下几个方面超出了经典自然观:“物质有限发展潜力”方面,“自然的对称结构”方面,“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分离”方面。其中,哲学自然观在分层哲学、过程哲学、进化哲学、整体论的物质论、进化认识论中显示出来,科学自然观则在经典热力学、相对论、量子论、非平衡态热力学、生物进化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中显示出来。虽然哲学自然观和科学自然观之间存在差别,但是这些观念(或它们的重要部分)至少把经典自然观推到不重要的地位,并且用具体的替代物取代了经典自然观。在当代,我们至少有四种并列的世界图像。按所描述的自然过程是否是时间性的可以分出两类,其中由量子物理学所表述的微观世界是无时间的,这是第一种图像。在时间性的自然过程中,按向低熵发展还是向高熵发展又可分出两类。其中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表述的热力学过程是熵增(序减)的,这是第二种图像。在有时间性而且是熵减序增的过程中,还可以按是否可预测分出两类:由现代宇宙学所表述的宇宙演化进程属于有时间性的、熵减序增的且可以预测的自然过程,是为第三种图像;而由进化生物学所表述的生命世界的发展道路,属于有时间性的、熵减序增的且不可能预测的自然过程,是为第四种图像。存在科学和演化科学并立,共同孕育着新的自然概念。不过,普里戈金另有看法:

自然界既包括时间可逆过程,又包括时间不可逆过程,但公平地说,不可逆过程是常规,而可逆过程是例外。可逆过程对应于理想化:我们必须忽略摩擦以使摆可逆地摆动。此种理想化是成问题的,因为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的虚空。

我们在这里主要涉及的是科学自然观。哲学家和诗人等对自然也有自己明确的、系统的看法和观点,我们不妨称其为哲学自然观和诗意自然观。这两种自然观都是有意义的,前者对自然的理解和把握也许更深邃、更根本,后者与人的生活无疑更贴近、更可爱。对此我们不打算多加议论,只想提及一下东方的自然观——或者更准确地讲,应是东方的宇宙观,因为古代东方并没有类似西方的自然概念。卡普拉对东方神秘主义的宇宙观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按照他的观点,与机械论的西方观念相反,东方的宇宙观是“有机”的。东方神秘主义者认为,可以感知的物体和事件都是相互联系的,只不过是同一终极实在的不同方面或不同表现。把感知的世界分割成单个的独立事物,并且觉得我们自己是这个世界中的独立自我,这种倾向在东方神秘主义者看来是谬想,它来源于我们与我们衡量和分类的思想状态。东方的宇宙观在本质上是能动的,并且以包含时间和变化为其基本特征。宇宙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在,它永远在运动,是有生命的、有机的,是精神的,同时又是物质的。东方神秘主义学派强调宇宙本质上是动态的,是运动、流动和变化的,以无数的形式存在和消亡,无穷无尽地相互转化。卡普拉揭示出:

东方宇宙观最重要的特点,也可以说是它的精髓,就是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统一性和相互关联,以及体会到世界上所有现象都是一个基本统一体的表现。一切事物都被看做是这个宇宙整体中相互依赖和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同一终极实在的不同表现。

他还认为:“现代物理学的主要理论所导致的宇宙观与东方神秘主义的观点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且完全相互协调。”他进而比较了东方和西方宇宙观的优劣:在日常生活中,机械论的和有机论的宇宙观都是正确而有用的,前者用于科学和技术,后者则用来使精神生活充实和保持平衡。然而,超出了我们的日常环境之外,机械论的概念就失去了它们的正确性而不得不代之以有机论的概念,这种有机论的概念与神秘主义者所采用的概念十分相似。这就是现代物理学的主要经验,也是我们已经讨论的主题。20世纪的物理学表明,有机论的宇宙观虽然对于人类尺度上的科学和技术来说意义不大,但是在原子和亚原子层次上却是极为有用的。因此,有机论的观点看来要比机械论的观点更为基本。卡普拉关于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探索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不乏牵强附会之处。要知道,古代东方的宇宙观不是来自科学,甚至与科学格格不入。即使认为它与现代物理学有相通之处,那也只不过是巧合而已,二者之间并无发生学的和学理上的直接关联。况且,这种自然观根本不属于科学自然观的范畴,因而难以落实到科学中土壤中去。明白了这一切,也就清楚卡普拉陷入误区的缘由了。

第四,科学的副产品技术具有利用、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和破坏自然环境的双重伟力。这可以说是一个不证自明的浅显命题,也是一个现实的确切事实,明眼人一看便知。对技术的善举无须赘言,对技术的恶果则需要反思。问题在于,毁坏自然环境的是科学的副产品技术的巨大力量,而技术又是人运用的,除了某些难以避免的失误外,究竟是什么思想动机促使人有意或无意地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甚至自己的幸存呢?这来自西方近代出现的支配自然、控制自然乃至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据说,培根认为对自然必须“在她漫步时穷追不舍”,“令她提供服务”,使她成为“奴隶”。她应当被“加以强制”,科学家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奥秘”。培根强调人类支配自然,但是又坚持人类应该服从自然。他说:“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因为凡不知原因时即不能产生结果。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因为我们若不服从自然,我们就不能支配自然。”显然,培根服从自然的目的在于支配自然,而且他把“知识就是力量(权力)(power)”的号召与支配自然的态度捆绑在一起,径直从认识自然走向支配自然之路。接着,笛卡儿把宇宙作为机械系统的观点从“科学”的角度认可了对自然的操纵和役使,并成为西方文化的典型特点。笛卡儿本人与培根持同样的观点,即科学的目的就是支配和控制自然,强调科学知识可以用来“使我们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另外,笛卡儿在17世纪中叶对宇宙统一性思想进行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他坚持认为,在精神的东西和物理世界的东西之间,本质上存在绝对的差别;他给我们一幅这样的图景:人是不朽的、理性的灵魂所寄居的机器,而灵魂则在肉体内,它通过松果腺与肉体相互作用。这个二元论的眼界助长了一种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中,人与他们的环境的有机的——我们现在应称之为生态的——联系被忽略了,自然被看做是被剥夺的对象,而不是被养育的对象。波普尔在总结当时的思想潮流时说:

实际上,自文艺复兴以来,工业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密切地相互作用。它们是互相受益的。但是,倘若我们问这种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它从开始就必然发生,因为它来源于一种新的哲学观念或宗教观念:关于哲学家即有知识者也应是行使权力者的柏拉图学派观念的一种独特的新变体。那种理论的这一独特的新变体在知识就是力量——支配自然的力量——这句名言中得到表达。自文艺复兴以来出现的工业发展和科学发展都是这种哲学观念——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的实现。我认为,征服自然的观念是认识论的乐观主义的文艺复兴的变体。我们在新柏拉图主义者列奥纳多那里发现了它,在培根的有些哗众取宠的形式里发现了它。

不管怎样,在培根和笛卡儿的时代,他们二人的理念和呼号对科学的进步和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加之科学和技术还不具备支配和控制自然的强力,因而也不可能产生实际的或广泛的不良后果。但是,这种观点无疑在客观上助长后人征服自然的野心,并逐步使他们二人的口头宣言变为大规模的实际行动,以至在20世纪酿出破坏自然环境的苦酒。

正如卡逊所说:“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舒马赫也说: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感到自己命定是支配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外来力量。他甚至谈到要向自然开战,而忘却了,假若他赢得了这场战争,他自己也将处于战败一方。波普尔则开门见山地表明了他的坚定立场:

我反对征服自然的宗教,反对知识就是力量(power)的观念,其理由非常简单:知识远远好过力量。培根的公式“知识就是力量”是宣扬知识的尝试。它把力量总是好的事物看做理所当然,它允诺如果付出获得知识所需要的艰苦努力,就会从力量上得到报偿。然而,我相信阿克顿勋爵(LordActon)的话是正确的:“力量倾向于腐败,绝对的力量绝对地腐败。”……对科学家来说重要的只是真理,而非力量。正是政治家才重视力量。

他进而明确指出:征服自然的观念本身也许是中性的,当它在帮助我们同胞的情况下,当它在医学进步的情况下或者在与饥馑和痛苦作斗争的情况下,我当然欢迎归因于我们关于自然的知识的力量。但是,我担心征服自然的观念常常包含着另一种成分——谋求力量本身的愿望、统治的愿望。对于统治的观念我不能泰然处之。它是亵渎神明,亵渎圣物,妄自尊大。人不是神,他们应当知道这一点。我们永远不会统治自然。

支配、控制、征服、统治自然的观念之所以盛极一时(尤其是在20世纪),既有体制导致的急功近利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没有像马斯洛那样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休戚相关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与自然多少有那么一点同型(这就是说近似于自然),以便在自然中能够存活。自然使人演化发展。”狄尔泰具体地阐明了,精神物理生命单位如何以双重方式依赖自然。列维特则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

什么是自然?能够被一致辩护的惟一答案,是“一切事物!”那么,什么是非自然?无事物。自然的无缝之网,包括了人类及其活动,不是在消失的过去和乌托邦的未来,而是在这里和现在——这个人类,带着他的缺点、荒谬和明显的愚蠢。人们不能从概念上把人类现象的复合体——我们这个种类是什么以及它做什么——从其他现象界中分割开来,至少在没有从后门运进二元论的时候是这样。

五、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已经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大问题。一般说来,西方思想分三种不同的模式看待人和宇宙。第一种模式是超自然的,即超宇宙的模式,集焦点于上帝,把人看成是神的创造的一部分。第二种模式是自然的,即科学的模式,集焦点于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像其他有机体一样。第三种模式是人文主义的模式,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第一种模式在中世纪占支配地位,当时西方思想同神学有一种特殊关系。人文主义模式同文学和艺术、史学和社会思想有同样密切的关系。虽然这种模式可以从古代世界吸收哲学传统,但是它的现代形态只有在文艺复兴时期才能形成。科学的模式还要晚些,直到17世纪才形成。就本书的意图和旨趣而言,我们关注的是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尤其是从科学的视角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赫本是这样看待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在某些情况下,人与自然是大相径庭的,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人则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不同决不只是微不足道的语言不同。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乃在于强调人的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理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但是,它也许还是对无根据的和歪曲了的人类中心论的支持。把人看做是自然的重要部分,强调了人类、动物、有机界和无机界的连续性,并且提示出人类行为可能经得起在研究自然界其他领域时行之有效的相同种类的考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从认知和精神层面看,诚如海森伯所说,如今科学已经集中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网络之上,集中在这样一个框架中:作为生物,它使我们隶属于自然界;作为人类,它同时又使我们把自然界作为我们思维和行动的对象。科学不再作为客观的观众面对自然界,它把自己看做是人类与自然界这种相互作用的一个演员。分析、说明、分类的科学方法已经意识到它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科学由于自身的参与和干预并再造了探索的对象。换句话说,方法和对象不能再分离。科学的世界观在该词的真正意义上已不是一种科学的观点。从行动和实践的层面看,科学通过它的副产品技术在改善人类福利的同时,已经对自然环境构成现实的危害,并有可能危及人类的幸存。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

就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应当尊重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生命的相互关系与循环的规律,应当把自己与它相一致当作基本。不能忘记,人的肉体机能与精神机能本身本来就是从自然界的规律中产生的。只有在与自然相一致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稳定感与充实。当然,自然的规律有时会表现出一种威胁人类生存本身的可怕力量。为了保护自己不受这种威胁,有时也必须依靠科学和技术的力量来同自然作斗争。而且人已经把生活的范围扩大到仅靠与自然相一致仍不能生存的那种环境之内。对于置身于这种环境的人们来说,当然不能不依赖科学技术的力量。但是,基本上还是应当站在保卫生存这一防御的立场上来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

池田大作的上述见解还是比较公允而中肯的,他告诫人类必须从以往的过失中认真地接受教训:人必须要生活在与自然物和人工物相混合的环境密切和谐之中,因而绝不允许随心所欲地改变这种环境。这就意味着,人们在干预各种自然体系时,或者把新的人工体系强加给这些自然体系时,要经常行使最大限度的抑制和责任感,要充分地估价自己的行动可能给外部世界带来的各种后果,以及自己适应这些后果的能力。所谓人的革命,目的应当是促进我们自身的提高,并找出人、社会及环境相互调整的途径。生存不能与自然相争,这已经成为当前紧急的课题。在这里,人对待自然的道德即自然道德和人对待自然的责任即自然责任的概念呼之欲出。

康德曾经提出这样一个绝对命令:“以这样的方式行动:不管你代表你自己,还是代表其他人,你把人总是看做目的,从未仅仅看做手段。”西特针对自然和现实状况,仿照康德的句式,提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绝对命令:“以这样的方式行动:不管你代表你自己,还是代表任何其他自然人,你总是把自然看做目的,从未仅仅看做手段。”这一绝对命令也许可以称为自然道德的绝对命令,它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对人的自由设置了必要的限度,这同时要求我们对人的自由的含义重新加以理解。还是这位西特告诉我们:自由不能仅仅借助主体构想了,它需要一些有关自由行为的客体的反思。正如我们看到的,这对后者设立了极限。人的意志对超人的自然的冲击的无条件的优先权——这是康德的自由概念形成及其最高道德原则的背景——需要某些修正。原则上,人的自由不得不受到在自然方面是可能的东西的框架构成的限制。之所以被要求如此,是因为人促成了这个框架并剥夺了他的对生存和发展来说是必要根据的自由——现在作为自主理解。对自由的自然条件的原则的考虑,导致修正康德绝对命令的一般形式。马雷尔(M.Maarer)提出:“仅仅按照下述准则行动:通过这一准则,你能够使它在对自然来说是可能的框架内同时变成一个普遍的法则。”这个命令绝对要求尊重所有的自然存在,可是它未触及人的目的、尤其是人道主义目的对于超出人的自然的优先权。不过,自然的存在不再借助于可用性惟一地被考虑了,而是以它自己的权利和内在价值被感知。人的责任是尊重每一种存在物的自明的存在权利,并尽最大可能在每一种情况下保存、关心和维护存在物,后一责任的内容来自人的优势和避开危险、改善不利条件环境的能力。考虑到我们的历史状况,以及把它与前两百年区分开的状况,新的绝对命令似乎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有正当理由的。下面的简明版本具有启发性的优点,缺点是把该命令的中心方面留给个人解释。这个版本是:“以这样的方式行动:你能够想要你遵循的态度和准则,以便使之变成一般的法则;你始终尊重受你的行为影响的每个事物的内在价值(非人的存在物和人一样),并以公平的方式考虑它;因此你永远不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仅仅是手段,永远不把它仅仅作为手段而使用。”

科学的进展引起自然知识的膨胀,自然知识的膨胀导致自然道德的膨胀,自然道德的膨胀相应地呼唤自然责任的膨胀。哥切尔论述说,合理的和描述的(自然观)知识的膨胀和道德的膨胀(这种膨胀是在“人-自然框架”中理解责任的),这两者在结构上是成对出现的。与道德膨胀相关的责任膨胀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出:呼唤人们对他们的同胞负责,呼唤人们对动物负责,呼唤人们对植物负责,呼唤人们对整个自然界负责。人的责任所在到底在哪里呢?责任所在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对责任的呼唤”导致了“知识”和“自然知识”概念的变革。“对责任的呼唤”迫使我们寻求一切可能去建立它的相对物,即关于自然的知识。这确实就是柏拉图在融合知识与价值时的真正想法:道德以责任的形式广泛出现,引起了一场与科学技术革命相提并论的伦理学和人类学革命。抛开它本身相对的意义,这场道德革命为创造或形成适宜的可供选择的自然观提供了新的前提。这些概念在结构上将对世界的探询与对人本身的探询联结在一起。正像我们今天的知识状态使仅靠生物学术语理解自然(即假定自然主要是一个生物体系)成为不可能一样,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道德主要看做是责任的话,那么仅仅用道德和伦理学去理解道德也是不可能的。

人的自然道德和自然责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基于人的理性的。理性的思索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善待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理性的考虑使我们萌生和增强了自然道德感和自然责任感。在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方面,我们的感情也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置身大自然,触发对自然的审美情感,从而陶醉于自然,达到迷恋和钟爱自然的境界。费希尔言之凿凿:

代替有意图地利用自然,我们能够无意图地观察它的美。只有当自然科学再次珍重情感时,它们将会再次珍视它们的同名物——它们在很久之前丧失了对它的眼界——自然。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科学将不再把环境作为仓库消灭,而将环境作为生命的根基设法加以保护。

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养育自然,已经成为人的明智选择乃至道德命令和情感需要。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因为自从人类摆脱了野蛮和蒙昧状态后,就不可能生活在纯粹的天然环境中了。人要正常的或体面的生活,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是非自然的和反自然的——这简直是一个常识。因此,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反对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不足取的,也是根本行不通的。正像反对自然祛魅是反科学思潮的思想资源一样,反对利用、改造自然也是反技术思潮的思想资源,二者都属于极端的反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思想阵营或其,破坏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至于这种思潮的鼓吹者和追随者把自然抬到至高无上的绝对地位,甚至把“自然”作为道德的大棒恣意挥舞而迫使持异议者就范时,其做法就更不足为训了。列维特的剖析可谓一针见血:“自然”是一个有力的词汇。它具有很大的修辞威力。它增强了有问题的论点的力量,而同时却削弱了大致合理的论点的说服力。人们很愿意极大地原谅逻辑上的错误、证据的不足、一致性上的差错,只要能使人们相信他是在代表自然的东西讲话。称呼一个行动或意向是“不自然的”,就是将其置于一个不可救药的境地。另外,称一些东西是“自然的”,就是在描述一些美德的、功效的和仁慈的东西。于是,人们相信,站在自然一边会带来道德效果。作为美德和健全的首要圣像和捍卫者,从“上帝”到“自然的上帝”再到“自然”的变迁,这是过去五百年西方历史中思想和道德的中心轨迹。“自然性”的观念现在所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前“神性”所做的工作。在严格的意义上,亵渎上帝已经基本上不再是对所谓邪恶的有意义的归类。代替它的是,人们常常把邪恶的意义赋予那些侮辱自然的言行和思想。现在人们相信,站在自然一边会带来道德效果:把美德归于自然,把堕落归于人类。一个把自然抬升为超越性王国的概念,往往会重新滑入它自己坚定的非科学的还原主义。与贴有“自然的”标签的东西保持一致成为所有价值判断的标准。结果是,任何对此标准的疏离都会带有罪恶的气息。这是一个摩尼教式的世界观,尽管它与一个传统的善恶观念不同的标准相一致。至此,我们可以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陈述一下我们的总的看法:

人应该认识到自己与自然是一体化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既不应该抱支配、控制、征服、统治自然的野心,也不应该面对自然低首下心、唯唯诺诺,而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互惠互利。人无法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至多只能利用自然和局部地改造自然。人对待自然要有礼貌,在利用自然时要合情合理,在改造自然时要谨小慎微,在向自然索取时要有所节制。人要时刻铭感大自然的恩惠,始终肩负起回馈和养育自然的责任。当然,我们不赞成以反对自然祛魅为由而反对认识自然,也不赞成抱着崇拜自然和神化自然的心态反对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虽然有联系,但是毕竟是不同的两码事,因此在思想和行动上应该区别对待,即“大胆认识,小心改造”——在认识自然时不妨大胆一些,在改造自然时则要三思而后行,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这也是我早先提出“科学无禁区,技术应节制”的命题的引申。

参考文献

拜纳姆等合编:《科学史词典》,宋子良等译,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461~462页。

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662页。此处行文对原译文有几处重要修改。

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47~48页。

据一家英语词典解释,nature意指:(1)一个人或事物的固有特征或基本素质:本性;性格、气质。(2)宇宙中的创造力和控制力;个体中的内力和这样的力之和。(3)通常用根本的或本质的特征区分的类型或种类。(4)有机体的物理构造或内驱力;尤其是排泄的器官或功能。(5)自发的态度。(6)作为其整体的外部世界。(7)人类最初的或蒙昧的状态;类似这种状态的简单化的生活模式。(8)有机体在遗传学上被支配的质。(9)天然风景。参见Merriam-Webster’sCollegiateDictionary,TenthEdition,Merriam-Webster,Incorporated,Springfield,Massachusetts,U.S.A.,1999,p.774..

H.Pietschamann,ThreeLimitsofScientificKnowledge.G.Costaed.,ConceptualToolsforUnderstandingNature,Singapore:WorldScientificPhilosophyCo.,1997,pp.11~20.

手头有两个“自然”定义涉及的就是这一点。一个说:“最广义的自然(природа)是自身表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整个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这个概念可以作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概念的同义词。”参见加尔卡文科等:自然,李树柏译。金吾伦选编:《自然观与科学观》,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页。另一个说:就最广义而言,“自然”可以指“事物的总体”,指必须列入宇宙清单的所有东西。它还可能涉及到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性质的规律和结构原理。参见赫本:关于自然的哲学观念,刘二中译。金吾伦选编:《自然观与科学观》,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页。

《汉语大词典》是这样释义的:(1)天然,非人为的。《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后汉书•郎顗传》:“耽道乐术,清亮自然。”(3)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宋叶适《台州高君墓志铭》:“华枝蔓叶,自然消落。”(4)犹当然。《北史•裴叔业传》:“唯应送家还都以安慰之,自然无患。”

日语书写为“自然”,读音为しぜん。古日语的“自然”(只有天然之义)读音为じねん。

空海(774~835),日本佛教高僧,真言宗创始人。804年到中国,在唐京城长安成为高僧惠果的得意门生,回国后弘传新教义。主要著作《十住心论》采用汉诗体,把儒、道两家以及佛教各宗经籍分为十级,最高一级是真言宗。

伊东俊太郎:自然观的转变,罗汉军译,上海:《世界科学》,1988年第4期,第52~54页。顺便说一句,nature的翻译和向中国的传播与science一词的翻译和向中国的传播过程十分相似,都是“出口转内销”的。

彭加勒:《科学与方法》,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7~8、186页。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101页。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2页。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版,第4页。怀特海还说:“今天所存在的科学思想的始祖是古希腊的伟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等人。他们认为命运是冷酷无情的,驱使悲剧性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正是科学所持的观点。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成了现代思想中的自然序。”他进而指出,这种信念是不知不觉地从中世纪的神学中导引出来的。中世纪对神的理性有坚定的信念。这种理性被看成是兼具耶和华本身的神力和希腊哲学家的理性。每一种细微的事物都受神视的监督并被置于一种秩序之中。参见同书第10、13页。

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第150页。

李醒民:《迪昂》,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10月第1版,第227~287页。

迪昂:《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9~30页。迪昂的原话是这样的:“理论不是纯粹人为的体系,而是自然分类”。“物理学理论从未给我们以实验定律的说明;它从未揭示潜藏在可感觉的外观之下的实在;但是,它变得越完备,我们就越理解,理论用来使实验定律秩序化的逻辑秩序是本体论秩序的反映;我们就越是猜想,它在观察资料之间建立的关系对应于事物之间的实在关系;我们就越是感到,理论倾向于自然分类。”

雷泽尔:《创世论——统一现代物理•生命•思维科学》,刘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9页。

Cosmos和universe其义均为“宇宙”。前者是“秩序”意义上的宇宙,后者是“万有”意义上的宇宙。

P.Davies,TheMindofGod,ScienceandtheSearchforUltimateMeaning,London:Simon&SchusterLtd.,1992,p.139.

彭加勒在“规律的演变”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有意思的分析和探讨。他对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直接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好像认为这是一个假问题。他说:“谈到这一点,我们似乎并不担忧规律实际上是否变化,而只是担忧人们是否能够考虑它们是可变的。被认为是存在于创造或观察它们的精神之外的规律,其本身是不可改变的吗?这个问题不仅不可能有答案,而且是毫无意义的。”参见彭加勒:《最后的沉思》,李醒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次印刷,第17页。

H.R.Pagels:《理性之梦》,牟中原等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1版,第225页。

彭加勒:《科学的价值》,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引言。

彭加勒:《科学与假设》,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08页。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102、277、379页。

正如普特南所说,宇宙在一些方面是一架心不在焉的机器,我们可以说是机遇的副产品。价值恰恰是情感,没有价值,就没有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参见H.Putnam,BeyondtheFact/valueDichotomy.A.I.Taubered.,ScienceandtheQuestforReality,MacmillanPressLtd.,1997,pp.363~369.

伽利略的名言家喻户晓,前面已经提及。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柏拉图的五种正多面体与五元素(火、土、气、水、天上物质)的对应、开普勒的由五个等边立体构成的太阳系模型,就是这种思想传统的反映。不过,也有人认为自然不具有可理解性,人不可能理解自然。维柯指出,人不可能洞悉上帝的杰作(自然)的秘密:“文明社会的世界确定地由人创造。因此,它的创造原理也就在我们心中。任谁思索下述问题都会感到惊讶:哲学家竟然致力于研究自然世界——因为自然世界是上帝的创造,只有他了解它;哲学家竟然忽略了社会及人文的研究——因为它们由人所建造,所以人才能够有所了解。”参见H.R.Pagels:《理性之梦》,牟中原等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1版,第296页。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316、343、533页。

SirP.Medawar,GeneralIntroduction.SirP.Medawar,andJ.H.Sheleyed.,StructureinScienceandArt,Amsterdam-Oxford-Princeton:ExcerptaMedica,1980,pp.xv~xvi.

P.Davis,TheMindofGod,ScienceandtheSearchforUltimateMeaning,London:Simon&SchusterLtd.,1992,p.20.

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47页。

米奇利这样写道:爱因斯坦常常评论,关于科学真正惊奇的事情是,它全然起作用。困惑并非出自古怪的和任意选择的宗教探询,而是出自简单的观察:思维规律原来是自然定律。正如刘易斯(C.S.Lewis)提出的:“我们发现,物质总是服从与我们逻辑服从的相同的定律。……没有一个人能够假定,这能够是幸运的巧合。许多伟大的人物认为,这是由于自然产生心智的事实。但是,按照该假定,自然本身是无心智的,这未提供说明。是一系列无心智的事件的结果是一回事;是一种类型的计划或这些无心智的事件据以发生的定律的真正理由完全是另一回事。”这位作者力图在其他地方寻找真正的说明,认为“在思维中,我们没有把合理性塞入对非理由的宇宙的理解中,而是对宇宙总是被其浸透的合理性的反应。”参见M.Midgley,ScienceasSalvation,AModernMythanditsMeaning,LondonandNewYork:aDivisionofRoutledge,ChapmanHall,Inc.,1992,p.14.

关于自然祛魅的涵义,格里芬解释道:“自然的祛魅”的含义是什么?从根本上讲,它意味着否认自然具有任何主体性、经验和感觉。由于这种否认,自然被剥夺了其特性,即否认自然具有任何特质;而离开了经验,特性又是不可想象的。若没有了经验,那么在自然实在当中便不可能存在目的或目标,对自我决定和目的因而言也不存在创造力。若没有某种趋向于理想的可能性的目的因,理想、可能性、规范或价值便不能发生作用。席勒比韦伯早一个世纪就谈到自然的祛魅,他用的是Entgotterung一词,字面含义是自然的非神性化。对于诸如伽利略、笛卡儿、波义耳和牛顿等近代世界观的创始人来说,神性绝不是世界所固有的;神性对于世界来说完全是一种外在的存在,它从外部将运动和法则施于世界。韦伯形容祛魅时用的是Entzauberung一词,字面含义是驱除魔力。机械论观点的中心内容是,否认自然事物有任何吸引其他事物的隐匿(神秘)的力量,于是自然失去了所有使人类精神可以感受到亲情的任何特性和可遵循的任何规范。人类生命变得异化和自主了,整个世界被祛魅了。这种祛魅的观点意味着,不仅在自然界,而且在整个世界中,经验都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宇宙间的目的、价值、理想和可能性都不重要,也没有什么自由、创造性、暂时性或神性。不存在规范甚至真理,一切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参见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2~4页。女性主义者认为,近代科学的诞生伴随着有机自然观向机械自然观的转变。自然界由活的生命体蜕变为死的物质,这被韦伯称为自然的祛魅(disenchantment)过程,使得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制控制和支配合法化。自然不再被视为意义和价值的来源,而成为置于刑架上进行严刑拷打而被迫展现自身秘密的客体。女性与自然之间古老的联系经过这一时期也得到加强并获得新的涵义。自然作为女性不再是神秘的、养育的母亲,而是一种必须屈从于主流男性世界的野性力量。因此,科学的兴起伴随着自然作为女性形象的变迁,意味着自然的贬值,也规定了培根所倡导的知识与权力合而为一的统治模式。参见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87~88页。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00页。

拜尔茨:《基因伦理学》,马怀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68~169页。

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xiv页。格里芬在这里还劝服中国读者:“我希望中国在接受和理解西方科学时,不要重复这个错误的假设。”这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尽管他补充说:“放弃顽固的自然主义世界观并不意味着否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世界观。科学中的自然主义或可称为灵活的自然主义。它拒绝对正常的因果关系做超自然的解释。”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92、200~201页。

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659~670页。当然,正如吉尔所说:“像任何这类一般观点那样,自然主义和科学的科学研究一直受到众多哲学家的‘驳斥’。然而使自然主义在当今展现魅力的,不是这类驳斥自然主义的哲学论证已被反驳(或者能够被反驳),而是认知科学与日俱增的经验上的成功。”参见吉尔:科学的认知研究,李平译。李平、陈向主编:《科学和推理的认知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2页。

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47页。皮奇曼提出,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太少考虑:完全理解自然是可能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既取决于科学认识的限度(技术的限度、方法论的限度、本体论的限度),也取决于我们关于自然的概念。参见H.Pietschamann,ThreeLimitsofScientificKnowledge.G.Costaed.,ConceptualToolsforUnderstandingNature,Singapore:WorldScientificPhilosophyCo.,1997,pp.11~20.

李醒民:《科学的文化意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页。

黄小寒:《“自然之书”读解——科学诠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63、170页。

B.Barnes,AboutScience,Oxford,NewYork:BasilBlackwell,1985,p.80.

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神(上帝)、自然、实体是等同的。斯宾诺莎说:“自然或神是一个被断定为具有无限多样性的存在,其自身包含有被创造的一切本质。”参见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洪汉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版,第259页。斯宾诺莎还说:“神或实体,具有无限多的属性,而它的每一属性各表示其永恒无限的本质,必然存在。”参见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版,第10页。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2、103、274、83页。

彭加勒:《科学与方法》,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7~8页。

J.S.Perlman,ScienceWithoutLimits,TowardaTheoryofInteractionBetweenNatureandKnowledge,NewYork:PrometheusBooks,1995,pp.16~17.

P.Davies,TheMindofGod,ScienceandtheSearchforUltimateMeaning,London:Simon&SchusterLtd.,1992,pp.28,72.戴维斯还说:“给定物理定律,宇宙能够创造它自己。或者,更正确地讲,宇宙的存在在没有外部第一推动的情况下,不再需要被看做与物理定律冲突。这个结论尤其是量子物理学对宇宙的应用。给定定律,宇宙本身的存在不是超自然的奇迹。这使得情况仿佛是,物理定律作为宇宙的‘存在的基础’起作用。肯定地,就大多数科学家而言,实在的基础能够追溯到这些定律。它们是宇宙在其上被建立的永恒真理。”参见同书p.73.

P.Davies,TheMindofGod,ScienceandtheSearchforUltimateMeaning,London:Simon&SchusterLtd.,1992,pp.82~84.

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顾昕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版,第10页。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London,Boston:FaberandFaber,1992,p.xiii.

库兹涅佐夫:《爱因斯坦传》,刘盛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版,第16页。

L.Wolpert,TheUnnaturalNatureofScience,London,Boston:FaberandFaber,1992,pp.6~8,xi~xii.

H.Pietschamann,ThreeLimitsofScientificKnowledge.G.Costaed.,ConceptualToolsforUnderstandingNature,Singapore:WorldScientificPhilosophyCo.,1997,pp.11~20.

海森伯:《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吴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第3~4页。

J.S.Perlman,ScienceWithoutLimits,TowardaTheoryofInteractionBetweenNatureandKnowledge,NewYork:PrometheusBooks,1995,p.175.

自然范文篇6

1.预先确定有可能会遇到的常见的问题。希拉里就预料到将面对令她尴尬的问题—有人会拿她丈夫克林顿的国际基金会及其捐赠者名单等慈善及商业行为对其当选国务卿一职发出质疑与挑战。批评家曾广泛讨论这个话题,认为她的任命将会造成利益冲突。另外,她也知道,当前世界的任何一个热点问题都将有可能成为参议员可据理加以抨击的问题,例如涉及加沙危机、伊朗核问题,以及伊拉克、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的问题。对于汽车业的高管,最常见的问题将是:“对于今年这样的经济形势,你如何预测销售趋势?”媒体也可能会问:“年汽车行业是否只会更加糟糕?”

2.将问题放入“存储桶”中,也可对问题进行分类。可能每个“存储桶”中只有一个问题,例如克林顿基金会案例,而在汽车制造商和经济案例中,一个存储桶中可能会有几个问题。将问题分类放入桶中的目的是要减少你必须准备好答案的问题的数量。这是不可思议的,但就我成百上千次的演讲培训经历而言,大部分时候,这些问题可以归为七大类。

3.为该类别的问题准备好最精彩的回答,这一点很关键。无论问题措辞如何,答案必须有意义。你应当避免被问题的具体措辞所牵制,而陷入表面文字的陷阱。下面是希拉里克林顿针对她丈夫筹集资金的质询的回答:“我很荣幸能成为尚未就职的新当选的总统(奥巴马)提名的国务卿,我为我的丈夫和克林顿基金会自豪,并为他已经付出的努力感到骄傲。”其实,无论共和党参议员提出什么样的类似的质疑,比如“希拉里丈夫名下的慈善基金会可能干扰希拉里担任国务卿的独立性”等难缠的问题,她的答案都完全一样。

自然范文篇7

为健全全乡救灾工作的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紧急救助的能力,推进救灾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确保乡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我乡发生重大、特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时高效、快速、有序地做好抗灾、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部门配合

乡政府统一领导全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参与救灾应急工作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划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行动、密切配合。

2、以人为本、减少灾害

及时地帮助受灾群众解决衣、食、住、医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困难,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

3、自救为主、救济为辅

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大力开展自救互助和社会捐助,政府重点救济灾区无自助能力、自救能力弱和遭受重灾的群众。

三、基本情况

全乡共有7个行政村,自然村24个,农村住户有1400户,人口有5500人,房屋有1500多栋,大多是砖木结构,全乡耕地面积716亩,主要以山地为主,种植以水稻为主,还有菊花、玉米等。全乡有五保户51户,低保户254户,享受低保人数658人,优抚对象31人。**小学一所,村小2所,总共学生数200多人。,辖内有一条河流经过。

四、适用范围

l、适用的灾害种类

本乡境内发生的洪涝灾害、干旱、暴雪(雨)、雷电、大风、冰雹、霜冻、寒潮、低温、高温等气象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以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

2、适用的工作范围

自然灾害发生前的预报警告,自然灾害将要发生或自然灾害突发时受威胁和受灾人员转移后的临时安置和管理,灾害发生后对受灾人员衣、食、住、医等方面基本生活的救助,灾后的生产恢复,倒塌房屋重建,因灾损坏的水利、交通工程和学校校舍、卫生院等公共设施的修复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五、启动条件

①一次自然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本预案。

A、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3000人以上:

B、因灾饮水困难人口1000人以上;

C、因灾倒塌房屋2000间以上。

②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③乡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3、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①人员组成

乡政府设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全乡的救灾应急工作,乡生产救灾工作指挥部由乡政府分管救灾的副乡长任总指挥,乡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副指挥,乡民政办主任、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人,乡卫生院院长,乡中心学校校长,派出所干警、财政所长、乡国土资源所所长,交管站站长,农村经济与统计服务站站长,信用社主任。

②主要职责

A、组织指挥协调全乡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

B、研究决定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意见;

C、贯彻落实省、市、县对我乡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指示;

D、向县报告我乡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情况;

E、承担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⑧各成员单位职责

A乡党政办公室:负责协调对外(上)联络接待工作和其他重要工作事宜。

B、乡民政办:统筹协调全乡救灾工作,提出救灾资金、物资安排方案,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救灾专项资金,并对救灾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乡政府提出自然灾害处置的工作建议和意见,做好灾情的预测、预报、核查、评估、上报工作,指导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排和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指导协调救灾捐赠工作,承担乡生产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C、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洪水预报和旱情监测预报、指导防汛、抗旱、抢险工作,指导督促灾区修复水毁工程,参与洪、旱灾情的核查、评估工作。负责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防治工作,落实灾区补种、改种农作物所需的种子,指挥灾区生产自救,恢复农业生产。

D、乡卫生院:负责组织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帮助指导灾区开展救灾防疫、防病工作,负责指导受灾地区开展生活饮用卫生水、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和卫生知识宣传工作,根据需要及时组织向灾区支持应急药品。

E、乡财政所:负责编制乡级财政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负责筹集和及时下拨救灾资金,加强救灾资金的监督管理。

F、派出所:负责指导灾区治安防范,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协助组织灾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工作,负责维护重要目标和要害部位的安全,维护灾区交通秩序,保证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G、乡国土资源所:组织调查、收集整理统计有关灾害数据,会同乡民政办核查、评估灾情,提出灾后重建总体设想及治理措施建议。

I、乡中心学校:负责组织各学校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会同乡民政办做好教育灾情的核实工作,及时帮助受灾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维护教学秩序,做好因灾毁坏校舍的恢复重建工作。

J、乡农业统计站:负责协助查实、核灾工作。

六、应急响应

1、启动条俐::根据一次灾害造成损失情况,确定不同级响应。

2、启动程序:生产救灾指挥部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乡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不同级的响应建议,由乡主要负责同志决定启动哪级响应。

3、应急响应:无论采取哪级应急响应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逐级上报、认真核实、调查指导、制定方案,申请上级支持。

4、响应终止: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乡生产救灾指挥部提出建议,乡负责同志终止响应。

七、应急保障

l、资金保障:乡财政所每年将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增长、物价上涨、农民生活水平实际状况逐步提高受灾群众的救助标准,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主要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必要时向上级申请救灾物款。

2、队伍保障

加强民政救灾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3、安置场所保障

对辖区内可能因自然灾害需转移安置的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并对安置场所作出规划,可以采取投亲靠友、腾公房等方式,安置人口较多时,可以搭建临时简易庵棚,必要时,向省、市、县申请拨给救灾帐篷。

八、灾后救助及恢复重建

1、灾后生活救助

受自然灾害影响,冬令春荒期问部分受灾群众出现口粮短缺等生活困难时,乡民政办在全面核查灾情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受灾群众生活安排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向上级申请自然灾害救济补助经费用予解决灾民的吃饭、穿衣、盖被等基本生活困难,灾民的救助全部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必要时开展社会捐赠,对口支援,紧急采购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

2、群众因灾倒房恢复重建

①制定方案:灾情稳定后,乡政府立即组织灾情核实,建立因灾倒房台帐,为组织实施重建工作准备基础数据,根据全乡灾情,制定受灾群众倒房恢复重建的目标、政策和工作方案,向上二级申请并安排建房补贴补助资金,帮助灾区受灾群众恢复重建因灾倒房,乡政府负责制定本辖区群众因灾倒房重建方案,并组织实施。

②工作原则:群众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由乡生产救灾指挥部统筹指导,倒房重建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助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济、以工代赈、政策优惠、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自行借款等多种途径筹集,住房规划、设计和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全适用。

3、因灾毁坏基础设施的修复

中心学校、卫生院以及水利、交通部门认真核查受灾损失情况,及时逐级上报,争取上级资金进行修复重建工作。

九、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1、乡生产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民政办)负责管理本预案,收集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修订和更新意见,报乡政府审定后及时修订和更新。

自然范文篇8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2.2日常办事机构

3灾害救助分级

3.1特别严重灾害(Ⅰ)

3.2严重灾害(Ⅱ)

3.3较重灾害(Ⅲ)

3.4一般灾害(Ⅳ)

4应急准备

4.1资金准备

4.2物资准备

4.3通信和信息准备

4.4救灾装备准备

4.5人力资源准备

4.6社会动员准备

4.7宣传、培训和演练

5预警预报和信息管理

5.1灾害预警预报和信息共享

5.2灾情信息管理

5.3信息

6应急响应

6.1分级响应机制

6.2指挥协调

6.3应急措施

6.4应急结束

7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7.1灾后救助

7.2恢复重建

8附则

8.1名词术语解释

8.2奖励与责任

8.3管理与更新

8.4解释部门

8.5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运转正常、管理有序、保障有力的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合理配置救灾资源,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凡在我市发生的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地震、火山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尽力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5)规范程序,提高效能,因地制宜、提高救灾效能。

(6)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为市自然灾害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市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工作。

2.1.1市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民政局局长

成员: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物价局、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城建委、市交通委、市水利围垦局、市农林局、市外经贸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新闻办公室、市卫生局、市审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粮食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外侨办、市台办、市供销社、市慈善总会、**海事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气象局、市中行、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网通**分公司、市电力公司、市红十字会、**警备区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

2.1.2市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市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工作。

(2)协调有关部门听取受灾县(区)、乡镇(街道)的灾情、自然灾害救助情况汇报。

(3)组织会商,分析、评估灾区形势,研究提出对策和措施。

(4)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

(5)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6)决定其他有关重大事项。

2.1.3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1)市民政局:牵头制订本预案,并组织演练和实施;组织、协调全市救灾工作;指导做好灾民转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组织核查、评估灾情,灾情,管理、分配省下拨和市配套的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指导做好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组织、指导救灾储备建设和救灾捐赠。

(2)市发改委:安排重大抗灾救灾基建项目,帮助灾区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

(3)市物价局:加强价格监督管理,必要时实施价格干预措施或者紧急措施,开展价格监督检查,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保持市场价格稳定。

(4)市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生活必需品的应急供应,动用市级储备商品稳定市场,牵头做好交通运输的综合协调。

(5)市教育局:帮助灾区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协助做好受灾校舍的恢复重建。

(6)市科技局:安排抗灾救灾科研项目,组织协调抗震救灾行动,协调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进行人员搜救;开展地震宏观调查,确定发震构造;组织现场监视、监测和震情分析会商。

(7)市公安局:组织力量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及时疏散、转移受灾群众,指导、督促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稳定社会秩序;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加强对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卫,视情在灾区实行交通管制,严厉打击盗窃、抢劫以及哄抢抗灾、救灾物资的违法犯罪行为。

(8)市监察局:负责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履行灾害救助职责、工作效能等情况以及救灾资金、物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反本应急预案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违纪违法人员的行政责任。

(9)市财政局:负责救灾准备资金的落实和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做好救灾资金、捐赠款物的分配、下拨工作,指导、督促灾区做好救灾款的使用、发放工作。

(10)市城建委:指导受灾地区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以及灾后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抗震鉴定、修复、重建等工作;负责灾区自来水管道的抢修工作,保障灾区供水。

(11)市交通委:负责抗灾救灾工作中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工作,及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综合协调,组织被毁公路抢修工作;组织客轮的回港避风工作。

(12)市水利围垦局: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防汛防旱和水利工程抢险,掌握、汛情和旱情,对主要河流、水库进行调度,配置水资源,组织指导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13)市农林局:负责组织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以及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防治;指导灾区做好农作物救灾种子调配、供应及损毁农田的修复工作,帮助灾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14)市外经贸局:负责与国际组织救灾联络,并协调落实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国际合作项目。

(15)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组织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组织海上作业渔船回港避风工作;帮助开展养殖设施的修复工作。

(16)市文广新闻出版局:负责灾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

(17)市新闻办公室:负责组织新闻单位宣传和报道灾害救助工作,严格按上级和市有关规定向公众公布灾情及救灾工作相关信息,负责回答有关灾情的询问。

(18)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医疗防疫队伍进入灾区,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组建灾区临时医院或医疗所,抢救、治疗和转运伤病员;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应急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饮用水和食品的安全;开展疾病监测,做好紧急免疫和重灾地区场所消毒工作,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警;必要时组织心理卫生专家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治疗。

(19)市审计局:负责对救灾款物、物资储备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20)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报),协助抢险救灾,组织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应急治理工程建设。

(21)市统计局:协助分析灾情统计数据及对经济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22)市环保局:负责灾区的环境监测。

(23)市粮食局:负责协调安排灾区的粮油应急供应。

(24)市安全监管局:组织或参与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25)市外侨办、市台办:做好涉外、涉台接受救灾捐赠工作。

(26)市供销社:协助、指导灾区群众生活用品的供应和保障。

(27)市慈善总会:参加灾区救灾工作。

(28)**海事局:负责监督检查海上作业船只的回港避风工作的落实情况,参与海上船只紧急营救。

(29)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饮用水、食品、救灾使用药品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测。

(30)市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做好救灾气象保障服务。

(31)市中行:负责灾区重建、恢复生产所需信贷资金供给、现金供给和支付结算的协调工作。

(32)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网通**分公司: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做好相关应急指挥通信保障和通信设施的抢修工作。

(33)市电力公司:负责组织灾区的电力供应和电力设施的抢修工作。

(34)市红十字会:参加灾区救灾和伤员救治工作。

(35)**警备区:根据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协调驻舟部队、指挥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必要时协助当地政府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2日常办事机构

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民政局,作为市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市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其职责为:

(1)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出救灾工作措施和建议。

(2)收集、汇总、评估、报告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情况。

(3)负责协调、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4)负责组织、指导救灾捐赠。

(5)承担市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3灾害救助分级

依据自然灾害的性质、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和灾害救助的实际需要,自然灾害救助划分为特别严重灾害(Ⅰ级)、严重灾害(Ⅱ级)、较重灾害(Ⅲ级)、一般灾害(Ⅳ级)四个等级。

3.1特别严重灾害(Ⅰ级)

(1)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受灾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5%以上;

b.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全市当季播种面积的30%以上;

c.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以上;

d.因灾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在各方面造成重大影响;

e.倒塌房屋间数占受灾区域房屋总间数的1%以上。

(2)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占全市总人口的1%以上或房屋倒塌和严重受损房间数占受灾区域房屋总间数的1%以上。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且确需列入自然灾害救助范畴的。

(4)对敏感时间、敏感地区和救助能力薄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市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3.2严重灾害(Ⅱ级)

(1)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受灾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0%以上、25%以下;

b.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全市当季播种面积的25%以上、30%以下;

c.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0.7%以上、1%以下;d.因灾造成人员严重伤亡,在各方面造成较大影响;

e.倒塌房屋间数占受灾区域房屋总间数的0.7%以上、1%以下。

(2)发生重大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占全市总人口的0.7%以上、1%以下,或房屋倒塌和严重受损房间数占受灾区域房屋总间数的0.7%以上、1%以下。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且确需列入自然灾害救助范畴的。

(4)对敏感时间、敏感地区和救助能力薄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市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3.3较重灾害(Ⅲ级)

(1)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受灾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5%以上、20%以下;

b.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全市当季播种面积的20%以上、25%以下;

c.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0.4%以上、0.7%以下;

d.因灾造成人员伤亡,在各方面造成一定影响;

e.倒塌房屋间数占受灾区域房屋总间数的0.3%以上、0.7%以下。

(2)发生较大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占全市总人口的0.4%以上、0.7%以下,或房屋倒塌和严重受损房间数占受灾区域房屋总间数的0.3%以上、0.7%以下。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且确需列入自然灾害救助范畴的。

(4)对敏感时间、敏感地区和救助能力薄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其他需要救助事项。

3.4一般灾害(Ⅳ级)

(1)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a.受灾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0%以上、15%以下;

b.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全市当季播种面积的10%以上、20%以下;

c.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0.1%以上、0.4%以下;

d.因灾造成人员伤亡,在各方面造成影响;

e.倒塌房屋间数占受灾区域房屋总间数的0.1%以上、0.3%以下。

(2)发生一般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占全市总人口的0.1%以上、0.4%以下,或房屋倒塌和严重受损房间数占受灾区域房屋总间数的0.1%以上、0.3%以下。

(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且确需列入自然灾害救助范畴的。

(4)对敏感时间、敏感地区和救助能力薄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5)其他需要救助事项。

4应急准备

4.1资金准备

(1)市财政局安排市级救灾资金预算,并督促县(区)政府合理安排救灾资金预算。

(2)按照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县(区)、乡镇(街道)财政都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

(3)各级政府应根据财力增长、物价变动、居民生活水平实际状况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灾资金补助标准,建立救灾资金自然增长机制。

(4)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各级财政安排的预备费要重点用于灾民生活救助。

4.2物资准备

整合各部门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和储备库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和储备库。

(1)按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建立健全市、县(区)救灾物资储备库。乡镇(街道)建立健全物资储备点。各级储备库、点应储备必需的救灾物资。

(2)每年年初购置救灾必需的衣被、净水器、食品等救灾物资。

(3)建立救助物资生产厂家名录,必要时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购销协议。

(4)灾情发生时,可调用灾区邻近的物资储备库、物资储备点中的救灾储备物资。

(5)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应急采购、紧急调拨和运输制度。

4.3通信和信息准备

自然灾害救助信息网络应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合理组建灾害信息专用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通信运营企业应依法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

(1)加强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覆盖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的救灾通信网络,时刻保持与上级政府间的救灾通信联系,确保各级政府及时准确掌握重大自然灾害信息。

(2)在部门间建立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交流服务,形成信息共享机制。

4.4救灾装备准备

(1)市级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2)市民政局、各县(区)民政局及灾害频发的乡镇(街道)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3)各县(区)采用多种形式建立若干避灾中心。

4.5人力资源准备

(1)完善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建立健全专家队伍。必要时组织民政、卫生、水利、气象、海洋、国土资源等各方面专家,重点开展灾情会商、赴灾区的现场评估及灾害管理的业务咨询工作。

(3)建立健全与部队、公安、武警、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4)培训、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4.6社会动员准备

(1)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规范自然灾害社会捐助工作。

(2)规范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表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3)在已有县(区)慈善超市(社会捐助接受站)的基础上,继续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社会捐助接收站,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网络。

4.7宣传、培训和演练

(1)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灾害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2)市民政局每年组织1次灾害救助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定期开展对政府分管领导、各类专业紧急救援队伍、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培训。

(3)根据灾害发生特点,适时组织灾害救助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5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5.1灾害预警预报和信息共享

(1)市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市水利围垦局的汛情预警信息,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市农林局的农作物生物灾害预警信息等,及时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

(2)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有关成员单位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县(区)、乡镇(街道)和人口数量作出灾情预警,并向市政府报告。

(3)根据灾情预警,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市和有关县(区)、乡镇(街道)应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4)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汇总各类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向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县(区)通报,做到信息共享。

5.2灾情信息管理

5.2.1灾情信息报告内容

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农作物受灾情况和房屋倒塌、损坏情况,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

(1)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受淹县城、饮水困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毁坏耕地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2)因灾需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需救济衣被数量;需救济伤病人口;需恢复住房间数、需恢复住房户数。

(3)已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投亲靠友人口数量、借住房屋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已安排口粮救济款、已救济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住房款、已恢复住房间数、已恢复住房户数等。

5.2.2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1)灾情初报。县(区)级民政局对于本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市民政局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2小时。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市民政局在接到县(区)报告后,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向省民政厅报告。

(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各级民政局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县(区)民政局每天9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灾情向市级民政局上报,市民政局每天10时之前向省民政厅上报。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

(3)灾情核报。县(区)民政局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市民政局报告。市民政局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市汇总数据(含分县区灾情数据)向省民政厅报告。

5.2.3灾情核定

(1)部门会商核定。各级民政局协调农林、水利、国土资源、气象、统计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会商,核定灾情。

(2)民政、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成立评估小组,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专项调查等形式对灾情进行评估,核实灾情。

5.2.4台账管理

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账、倒塌房屋台账和需政府救济人口台账。县(区)民政局及乡镇(街道)在灾情核定后,要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济人口的花名册,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据。在救助工作完成后,要建立已救助情况台帐。各种台帐按上级要求上报。

5.3信息

(1)信息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

(2)重大灾情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情况由市民政局统一审核,其中水旱灾害由市三防办会同市民政局审核。涉及部队内容的,送部队有关部门审核。要在第一时间向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社会简要信息,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工作。

(3)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受灾的基本情况、自然灾害救助的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安排、需要说明的问题。

(4)信息包括授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公布等形式。

6应急响应

6.1分级响应机制

依据自然灾害救助的分级,灾害救助行动实施分级响应。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以属地管理为主,事发地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的救助,市领导小组和市级有关部门根据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的实际情况,实施统一指挥,给予协调支援。

(1)应对一般灾害(Ⅳ级)救助,启动有关县(区)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本预案视情启动。

(2)应对较重灾害(Ⅲ级)救助,启动本预案,有关县(区)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必须启动。

(3)应对特别严重灾害(Ⅰ级)、严重灾害(Ⅱ级)救助,或涉及跨市或超出市政府救助能力、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助的较重灾害,除启动本预案外,还应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有关县(区)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必须启动。

6.2指挥协调

发生Ⅰ级、Ⅱ级自然灾害时,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应急响应建议,市领导小组决定进入响应程序,并及时报上级有关部门。发生Ⅲ级自然灾害时,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进入响应程序。发生Ⅳ级自然灾害时,由县(区)级领导小组决定进入响应程序。

灾害发生后,市领导小组及时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研究部署

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相关成员单位受领任务。

情况紧急时,根据市政府指令,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按本预案协调各成员单位行动。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预案所明确的职责分工,履行救助职责。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实施过程中,市领导小组根据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需要,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检查、落实保障工作。相关成员单位指派领导和业务部门人员参加会议。

6.3应急措施

6.3.1Ⅰ级响应措施

启动应急响应后,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市民政局全部动员,全力以赴开展灾害救助工作。

(1)市领导小组组长组织指挥,市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自然灾害救助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2)市领导小组副组长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指挥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必要时商请驻舟部队给予支援。

(3)如发生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派出现场工作组;如发生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以最快速度派出现场工作组。市领导小组督促灾区政府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转移安置灾民,指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根据受灾地政府申请,在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制定并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储备物资工作。

(4)现场工作组督促、检查事发地落实各项基本生活应急保障措施,规范使用救灾款物。

(5)现场工作组及时落实市领导小组关于紧急救助方面的指示。

(6)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以市政府名义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灾情,请求支援,呼吁救灾援助。

(7)组织开展全市性救灾捐赠活动。

(8)接到灾情信息后2小时内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汇报,之后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灾情稳定前,每日10时前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报告前24小时灾情。

6.3.2Ⅱ级响应措施

启动应急响应后,市领导小组副组长组织指挥,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市民政局全部动员,全力以赴开展灾害救助工作。

(1)市领导小组副组长组织会商,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自然灾害救助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2)市领导小组领导率有关部门赴灾区,指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必要时商请驻舟部队给予支援。

(3)如发生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派出现场工作组;如发生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以最快速度派出现场工作组。市领导小组督促灾区政府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转移安置灾民,指导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根据受灾地政府申请,在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制定并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储备物资工作。

(4)现场工作组督促、检查事发地落实各项基本生活应急保障措施,规范使用救灾款物。及时落实市领导小组关于紧急救助方面的指示。

(5)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请求支援。

(6)接到灾情信息后2小时内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汇报,之后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灾情稳定前,每日10时前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报告前24小时灾情。

6.3.3Ⅲ级响应措施

启动应急响应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民政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市领导小组进入应急响应程序,市民政局实行24小时值班,指导当地开展灾害救助工作。

(1)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组织会商,分析灾区形势,落实对灾区自然灾害救助支持措施;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共同听取受灾地的情况汇报。

(2)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后,根据事发地政府的申请,市领导小组视情派出现场工作组,督促灾区政府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转移安置灾民;视情向灾区调拨救灾储备物资。

(3)现场工作组督促、检查事发地落实各项基本生活应急保障措施,规范使用救灾款物;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的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4)向省民政厅报告灾情及救灾情况,请求民政厅、财政厅支援。

(5)每4小时与灾区县(区)民政局联系1次,必要时可直接与受灾地区乡镇(街道)联系,及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灾情稳定前,每日10时前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报告前24小时灾情。

6.3.4Ⅳ级响应措施

县(区)领导小组进入应急响应程序,本预案视情启动。市民政局指导事发地开展救灾工作。

(1)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灾害信息;必要时组织会商,分析灾区形势,落实对灾区自然灾害救助支持措施;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共同听取受灾地的情况汇报。

(2)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后,视情派出现场工作组,指导当地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根据需要向灾区调拨救灾储备物资。

(3)现场工作组督促、检查事发地落实各项基本生活应急保障措施情况,规范使用救灾款物;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的需求。

(4)向市政府、省民政厅报告灾情及救灾情况,视情请求省民政厅、财政厅支援。

(5)与灾区民政局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灾情动态和信息;及时向省民政厅报告灾情。

6.4应急结束

自然灾害事件稳定后,由相应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应急响应结束的建议,由本级领导小组确定响应终止。

各成员单位要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结果、响应职责的履行、响应的组织、响应的保障、平时的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有关统计、汇总工作。响应评估应形成书面材料,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市政府。

7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7.1灾后救助

(1)县(区)民政局每年9月(1月)下旬开始调查冬令(春荒)灾民生活困难情况,建立需政府救济人口台账。市民政局在10月15日(1月15日)以前将需政府救济人口等灾民生活困难情况报省民政厅,并附分县(区)灾情统计表。

(2)市民政局陪同省民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赴灾区开展灾民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核实情况。

(3)制定冬令(春荒)救济工作方案。

(4)根据各县(区)向市政府要求拨款的请示,结合灾情评估情况及上级部门拨款情况,会同市财政局下拨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春荒灾民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困难。

(5)灾民救助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对确认需政府救济的灾民,由县(区)民政局统一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凭卡领取救济粮和救济金。

(6)向社会通报各地救灾款下拨进度,确保冬令救济资金春节前发放到户。

(7)对有偿还能力但暂无钱购粮的缺粮群众,实行开仓借粮。

(8)通过开展社会捐助、对口支援、紧急采购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问题。

(9)发改、财政、农林等部门落实好以工代赈、灾歉减免政策,粮食部门确保粮食供应。

7.2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灾民倒房重建应由县(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应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

(1)组织核查灾情。灾情稳定后,县(区)民政局立即组织灾情核定,建立因灾倒塌房屋台账。市民政局在灾情稳定后5日内将全市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省民政厅,并附分县(区)灾情数据统计表。

(2)开展灾情评估。重大灾害发生后,市民政局陪同省民政厅,组织有关人员赴灾区开展灾情评估,全面核查灾情。

(3)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根据全市灾情和各地实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

(4)根据市政府向省政府要求拨款的请示,结合灾情评估情况及上级部门拨款情况,会同市财政局下拨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专项用于各地灾民倒房恢复重建。

(5)定期向社会通报各地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恢复重建进度。

(6)向灾区派出督查组,检查、督促恢复重建工作。

(7)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平抑物价。

(8)卫生部门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指导灾区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9)发改、教育、财政、城建、交通、水利围垦、农林、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以及电力、通信、金融等单位做好救灾资金(物资)安排工作,并组织做好灾区学校、卫生院等公益设施及水利、电力、交通、通信、供排水、广播电视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

8附则

8.1名词术语解释

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强冷空气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灾情预警:指根据气象、地震、水文、海洋、国土资源等部门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等损失情况作出分析、评估和预警。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8.2奖励与责任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除由市有关部门进行表彰外,由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和市民政局报上级有关部门;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3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民政局牵头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本预案由市民政局负责管理,并适时召集有关成员单位进行评估,视情况变化做出相应修改和完善后,报市政府批准。各县(区)政府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报市民政局备案。

8.4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自然范文篇9

这表明柏拉图并不象通常被认为的那样把自然界和理念界并列起来:有自然界,有理念界,后者是前者的来源和根据;而且首先他是不是把自然理解为自然界、把理念理解为理念界,都还是应该考究的。

至于亚里士多德则更不是以一种“界化”的方式思考自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既没有纯粹的质料,也没有纯粹的形式,有的只是质料和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具体事物(当然,鉴于亚里士多德的复杂性,这只是大致说来如此)。亚里士多德经常说要象研究塌鼻子的塌的形式那样来研究物体的自然本性。Ειδος与卑俗事物的联系在柏拉图对话里还是一件令苏格拉底深感难堪的事情,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则自觉地被当作一个基本的原则。

但是,从柏拉图开始,西方思想史上确实发生了某种“非自然化”的转变,这一点甚至是可以感觉出来的。但是仅限于感觉到这一点以及指出它来是远远不够的,要紧的问题是要解说清楚:究竟是在一种什么意义上,我们说柏拉图开始了一种“非自然化”的转变?

首先,凭什么把这个开端归之于柏拉图?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完全可以以一种黑格尔式的或类似的方式说:人只要思考,就不再是自然的生物。所以“非自然化的转变”如果有的话,何必非要等到柏拉图不可呢?苏格拉底以前的自然哲学家们虽然只是一味地从自然里面寻找自然的原因(αρχη,本原,原则,根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爱奥尼亚哲学家们的水、火、气什么的,其实只不过是尚不自觉其为思想的思想:因为他们毕竟寻找原因。

寻找原因这样一种努力似乎毫无疑问不是自然的(φυσις)。然而为什么?可能的理由至少有两个:1,因为它是人为的(τεχνη)。无论作为一种什么样态的努力,思想也好,直觉也好,实践经验也好,只要它是属人的,它就不是自然的。2,因为它是思想,不管这思想是属于人的还是不属于人的,反正思想的就不是自然的。

这两个可能的理由并不能“归根到底归结为一个”:它们说的不是一回事。不管它们成立与否,前一个理由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考虑问题,后一个理由是从思想观念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考虑问题。我们说从柏拉图开始了一种非自然化的转变,并不是说人类或者说西方人只有从柏拉图开始才有了超出自然思维的纯粹的真正的思想。这只是柏拉图主义的、或者说是西方主流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是从一种特殊的对思想的理解和限定出发来考察哲学史而得出的判定。而我们在这里试图要做的事情正是要指出这种思想理解的特殊性和狭隘性:从柏拉图开始,一种特殊的思想形态开始形成了;这种思想形态的特殊之处在于:思想与自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思想的主要问题。当然在柏拉图那里这个问题还没有演变成“观念界”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这样的极端形式。在柏拉图那里发生的非自然化转变,其主要特征既不是从专注于自然到专注于人的转变,也不是从专注于自然到专注于观念的转变。柏拉图转变的主要方面在于从根本上打破了运思在二元因素中的自然思维方式,而引入了一个第三因素:作为客观思想的ειδος.这个ειδος既不是属人的,也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从属于人的“主观思想”的。倒是这一切人的或自然的因素都从属于它;而且它并非外在于这一切而自成一个世界,而是内在于这一切当中充当这一切事物的自然、本性、本质。这样一个第三因素的特别之处并非它的内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内在性,也并非它的外在的独立实存性,而在于它的绝对的超越性和绝对的中介性:在它面前,一切都成为“时间内的”事物。具备前两种特性的“灵魂”、“心灵”一类的观念早在柏拉图之前的希腊就有了,在别的诸多文化形态中也屡见不鲜。而始自柏拉图的这种绝对第三因素的引入却是一件很特别的事件。

在柏拉图那里尚未明确地形成唯一的超越性理念。桌子有桌子的理念,勇敢有勇敢的理念。理念的超越性还没有达到唯一性的地步,它只是表现在:它既不是象桌子那样的一件东西,也不是象勇敢那样的一种属人的品性或状态,而桌子或勇敢却从它而来,受它规定;而且当某个桌子甚至所有桌子或者某个人甚至所有人的勇敢都消失不在的时候,它们的理念还在。由于我们已经深受基督教和现代科学技术世界图景的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很容易被现代人解释为一种有关一个“理念世界”的景观报告。

柏拉图理念论与基督教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图景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对自然还有严肃的兴趣,或者说是否还尊重自然。这话说得比较突兀,且让我稍作解释。“对自然有严肃的兴趣”说的不是研究自然界的兴趣。研究自然界的兴趣本身就是建立在对自然价值的贬低上,因此无论这种研究可以是多么规模宏大的和煞有介事的,它不是严肃的。严肃在这里不是说的“专业化、一丝不苟”的意思,而是说从根本上不把所研究的对象(而不是说这件事情本身)仅仅当成一种手段、资源、条件、参数而已。严肃的自然研究不但严肃对待自己的研究事业,而且严肃对待它的研究事业要“用”到的对象。如此,则研究对象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象:与研究者有着对等地位和价值的存在者。研究者的价值远不止于那个面对着某个研究对象的个人;同样,研究对象的价值也应该远不止于维系在它的被人研究或其他形式的使用上。一个自然对象并不仅仅是一个以研究者为中心旋转的附属物而已。它的一时的被用作这个或那个研究或使用,其用途和价值当然是有限的(因为它的价值实际上只是按照它的用途被衡量);但是除了那些只是出于人的一时需要和偶然兴趣所涉及的方面以外,它的存在是无限的,因为它是自然的。从尊重自然的观点看来,一个具体对象都是无限的;而从不尊重自然的观点看来,整个自然界都是有限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尊重表现在他们不认为自然事物是完全清楚明确的有限的东西。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里,柏拉图的那个神并不是象犹太人的或“普世基督教”的耶和华那样的一个可以从完全的虚无中创造出天地自然万物的绝对的造物主,而是一个给无限的(无规定性的)材料赋予明确的有限形式的匠人。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实为“论自然”)里,可把握的从来都是结合着特殊的形式和质料的自然物,而不是那赤裸裸的自然。和苏格拉底比起来,无论他们的哲学术语和理论结构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他们在尊重自然这一点上始终没有偏离苏格拉底多远。当初苏格拉底提倡对于事物的追问,决不是出于现代技术式的对物的“促逼”(海德格尔),而是出于对事物的要求诚实地予以了解的好奇心。“诚实”,这里的意思还不只是说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和决不弄虚作假的学术道德,因为这两点分别说的是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这里说的诚实主要是要求对物负责:追问事物,就是追问事物的自然(本性,φυσις,nature)。事物的自然是不能由研究者任意地规定的,所以苏格拉底坚决反对智者们的“人为自然立法”的人本主义立场,而强调在承认自己无知的前提下反复追问事物的“本身”。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智者的诡辩术之间的区别在于:辩证法是严肃认真的以事情本身为转移的方法,而诡辩术是玩世不恭的以说话人为转移的手段。

可见“认识你自己”这句格言在苏格拉底那里本来是一句从策略或局势上说来意在退守的告诫,可是自从雅典哲学与希伯来的绝对一神信仰相结合以后,这句话变成了一种过度的非法进取的号角。“认识你自己”,原本是要人自知自己的无知,保持人在自然面前的谦虚和好奇;可是无论在教堂神学还是在市民神学(后者我指的是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形而上学)那里,这句格言成为人们丧失对自然的严肃兴趣、乃至贬低自然和追求这种或者那种超越自然的“精神事物”的指导原则。

宗教,各门宗教,有一个显著地区别于其他文化样态的特点:那便是把原生的自然野蛮地(或更准确地说是过度文化地、过分精致地)划分为世界性的结构。在世界性的结构中,自然成为一个界,人的生命时间成为“一世”,自然界和人世都被视为有限的、短浅的、卑俗的、没有终极价值的存在,他们的有限价值必须维系于一个绝对地超越和内在的(普遍的内在性是绝对的超越性中的应有之义)既不是属人的也不是源于自然的第三因素(他者)上面。这个第三因素可以是唯一神,可以是某种根本就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时间之外的“世”和空间之外的“界”,也可以是客观的思想、理性或观念。它们是这个世界的异者、他者、外来者。如果这些异者果真能够被理解和保持为异者也就罢了,但问题在于:这是完全有悖于第三因素被引进之初衷的,因而从一开始这个异者便是以一个绝对的同一者出现的。因为自然本身对于人来说已经就是一个适当的异者,如果人能够适度地面对这个适当的异者(古希腊人就是这样的),人就没有必要额外地再去发明一个异者。人们发明一个额外的异者的目的在于:试图假借一个绝对他者的强力来取消任何意义上的异者,包括作为第二异者的自然。在绝对他者面前,不但人和自然变成无足轻重的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相应地变成了无足轻重的世界中(世间)的关系。作为第三因素的异者的被引进,表明人们不再拥有足够的坚强意志来忍受与任何一个异者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关系,也不再拥有充沛的生命的兴趣去感受这种适度的张力关系可能给人带来的和谐而适中的愉悦。也就是说人丧失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适度感,开始变得歇斯底里起来:或者极度痛苦地陶醉于一种意识到绝不可能与那个绝对的他者有任何沟通可能的彻底绝望之中,或者极度欣快地陶醉于一种秘传的非世间之乐当中,或者兼而有之。更日常的情形是:完完全全地生活在希望之中,既不陶醉于绝望的痛苦,也不陶醉于秘密的快乐,而是整个的对于现世的厌倦和瘫痪,毫无活力毫无反思地听任那个绝对第三者在世间的机构的摆布。或者倒过来,以绝对中介在世界中的人自居。无论哪种情况,人可以不负责任:要么把自己交给一个第三者(无论天上的还是地上的)而无所作为,要么把自己当作绝对中介在世间的中介而为所欲为。于是本来想完全超出自然而作完全精神性的人,结果成了既非自然的亦非精神的人:他们成了完全社会的人,在那里伦理化的道德成为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既无可能与绝对超越的第三者发生联系,也丧失了与自然的适度交往。人完全活在只有人与人发生关系的人世间。

十四世纪以来的一系列以人道主义(humanism,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运动、和启蒙运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基督教的彻底的反动,但实际上它们的反动仅仅具有一种社会结构调整的意义,而且这种社会结构的调整非但不是对基督教文化可能蕴含的社会结构的摧毁,反而是对它的调适和完成。因为基督教在中世纪还有着相当程度的民族地域性(至于犹太教以及尚未被普及到罗马世界以前的基督教,其民族地域性则更强。),而这是与基督教上帝的被设想为绝对的超越者和绝对的中介者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它要求一个更加中性的东西来作为所有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平台和中介。现代技术正是这样一个东西。这里说的现代技术还不仅仅是说“现代科学技术”,而且包括整个中性化市民社会的结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结构,制度高于一切的法律和政治结构等等。

自然,在这个普遍技术化的现代性文化中进一步被贬值。在经典基督教中,自然虽然不过是没有自身根据的被造物,虽然只不过是一个有限的“界”,但它毕竟是由那个绝对第三者创造出来的,所以它至少还拥有与人类社会同等的地位:人与自然都是被造物。虽然圣经上说地上的自然万物都可以由人类照管和自由取用,但人毕竟没有把自然仅仅理解为完全可以为我所用的“自然资源”:好比人对自然物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一切的一切,包括人与自然,都是属于那个唯一神的。而在现代技术社会中,一切自然事物的所有权都仅仅只有人类社会的维度。这个矿山属于某个国家,那群猪属于某个屠宰场,如此而已。更进一步,这种现代性社会结构的基础又在于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确立。这意味着:现代性的个人不但不把自然当作他的适度的异者,不把神当作他的超越的异者,也不再把社会和他人当作他的异者。在基督教世界里,那个第三者不可能满足于被保持为第三者,而它又不可能完全融合为第一者,所以实际上它代替自然的地位做了一个第二者。这种情形只有在以信仰的情感为基础的纯粹宗教文化中才有可能被平衡地忍耐下去,而在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ειδος(理念,形式)思想为基础的神学中则是不可能被忍耐的,因为在后者那里对同一性的追求是高于一切的。结果便是:自我,作为普遍主体的理性自我或者意志自我,代替神和逻各斯,成为现代性的绝对同一者。

这个转变的开始被称作“文艺复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这个转变中,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雅典哲学确实起到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以来的历次“解放运动”都是打着“理性”的旗号。这个理性ratio就是经过了基督教洗礼的、拉丁化了的柏拉图的ειδος和λογος。在这个洗礼中被洗掉的,是雅典哲人对事物的“本身”,即自然、本性,的诚实、谦虚的好奇心;在洗礼中被沾染上的,则是人的玩世不恭的妄自尊大。这个经受了基督教洗礼的理性被人称做“自然理性”。但是在自然理性的高扬中,自然的原色并不是被恢复了,而是在洗礼之后褪色得更加不可辨认了。正如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所指出来的那样,文艺复兴以来,尤其在启蒙思想家那里,人性(humannature,人的自然)的观念成为主导性的和基础性的历史学假设。他还指出,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希腊-罗马实质主义的残余。[3]“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实际上,这里发生的变化远不是“残余”一词所能概括的。残余意味着一种弱化的保留,但在这里发生的是一种强化的转换。无论把本质归之于理念还是上帝,传统的本质主义都还是承认着某种不同于人的异者,不管这个异者是不是愿意和能够被保持为异者。而在现代人性观念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本质主义里,任何意义上的异者都被取消了:自然与上帝都一劳永逸地被“扬弃”和吸纳到已经达到自我意识的“主体”中了。文艺复兴以来发生的转变,既不是以自然来反对上帝,也不是以人来反对上帝,而是以“自然理性”或“人性(人的自然)”的同一性来代替上帝的同一性。

--------------------------------------------------------------------------------

[1]有待考证。但是我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即使在古希腊文献里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短语组合,它也多少会是偶然的组合,不能构成古希腊哲学的具有本质重要性的或者说标志性的词汇。

自然范文篇10

一、社区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Xx街道办事入东2公里,辖区有企事业单位8个,4个家属院落,2个物业小区及1个城中村,另有学校1所,辖区共有常驻居民2187户,4000余人。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长:Xx(社区主任)

副组长:Xx(社区党支部书记)

成员:Xx(副主任)Xx(委员)Xx(委员)Xx(委员)Xx

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职责分工: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

(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

(3)成员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辖区居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2、社区巡查小组:社区两委会、社区居民小组、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小组。

二、防灾抢险

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8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社区居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公务员之家:

4、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社区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社区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社区居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社区民有自我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