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16 11:35:40

社会发展管理

社会发展管理篇1

管理在人类社会三个发展阶段的表现与特征

为进一步认识管理,我们有必要按人类历史阶段对管理进行划分,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与特征。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四大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45年)与现代社会(第三次产业革命至今)。[3]由于现代社会的管理体系一直在发展,近些年出现新的特点,使这一阶段的管理特征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在此不加以详细讨论。

(一)原始社会的管理

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对自然的认识缺乏,认知能力差,因此管理体系没有有效形成,处于萌芽阶段。管理在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简单的管理系统。在这一阶段,人类社群以氏族、部落的形式存在,由于人口少且变动大,部落的管理者只有首领和原始祭祀,管理机构通过集体会议形式存在即部落会议。管理者经常由于争斗、捕猎及自然灾害不断变更,且机构的组织松散,效率低下。其次,习俗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社会的管理,集中体现为捕猎、食物的分配及祭祀活动。在这三种活动中,管理依循旧例开展,没有规章制度可循。管理者不会灵活变通,使管理形式具有极大的固性。更改管理方式会遭到部落人员的极大质疑,阻力重重。最后,管理意识的缺乏。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类还无法真正成为食物链的顶端,时刻面临食不裹腹的状态,所以只存在协作意识、服从意识而无法形成道德观念,例如,原始社会的混乱关系,弱肉强食状态。且人们对事物缺乏认知,没有制定规章制度的概念,整个族群不存在完整意义上的管理观念。

(二)农业社会

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取得较大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农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形成,人们开始掌握较为充足的资源,强烈的私有意识出现后,为维护管理者取得大部分资源的权利,国家暴力机构应运而生。原始社会完成了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华丽转身。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不仅在生产力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创造出许多工具改善了人们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管理水平上也得到较大提高。由于农耕文明相较于农牧文明的巨大优越性,在管理方面,农耕文明集中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管理体系。下面,我们就农业社会较之原始社会的管理特征进行探讨。

第一,管理体系的初步确立。随着统治阶级的出现,国家机构的建立,一个初步的管理体系得以产生。为维护统治,权力者建立了系统化的中央和地方管理机构,并供养了大量的暴力武装以镇压叛乱或起义。例如,秦朝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全国推行严酷的连坐法。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爆发,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动用大量军队展开持续十年的镇压。

第二,管理复杂化,管理机构层次化、专业化。农业社会时期,管理内容不断增多,统治阶级为方便管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建立了较多的管理机构。从纵向层次看,统治者在中央建立了间接管理全国的中央机构,在地方建立起对人民直接管理的组织。从横向职能上看,管理机构分为民事和军事两大类。民事又划分为财政和农事两块;军事分为了中央军、地方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以唐朝为例,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等六部,其分别管理官吏的选拔,贡举、祭祀、典礼的举办,军事调遣,财政、国库的开源节流运用,司法审计事务,工程建设管理等;在地方实行道州县制,将行政与军事分开。而远在11世纪之初,罗马天主教会就成功解决了大范围活动的组织问题。天主教会按照地理区域划分基层部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职能划分,将区域划分与职能划分相结合,实现了对欧洲各个角落的神权统治。

第三,管理初步制度化,规范化。农业社会,统治者在建立大量管理机构的同时,对管理进行了初步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尝试。这些制度规章,极大地促进了管理的有序化、正规化,从而使管理从混乱状态中挣脱出来,实现了管理的秩序化目标。从历史学的角度讲,此所谓“政治清明”。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虽然管理出现制度化的形态,但这一时期的管理仍然是人治,而非法治。

第四,管理思想出现,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一时期都出现了大量的管理思想,虽然这些思想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成熟,没有形成比较完备、系统的管理理论,加之受到传播方面的限制及统治者的阻碍,大部分没有发挥指导管理的作用,却仍为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春秋战国时,中原出现“九流”即道、儒、墨、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分别提倡无为而治、仁爱、非攻尚贤、“法治”等,其中儒家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二千多年,为政权的维护提供了思想保证,同时为管理的发展奠定基础。其后,在明末清初,王夫之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法治”的思想,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都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思维局限,为近代管理起到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而在国外,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著有《国家篇》和《法律篇》,其学生亚里士多德作出《政治学》,都为欧洲的近现代大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4]

第五,人治管理,经验型管理。在这一时期,统治者为维护秩序,颁布法典,规范被统治者的行为。例如,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的第一部法典,规定了行政管理的形式;[5]明朝颁布《大明律》,利用严刑重罚确立中央权威,维护统治。但此时的管理依然主要依靠习惯、经验,成文的法律作用很小,且不针对统治者,不具有最高权威。在整个管理系统里,长官是管理围绕的中心。长官的意志处于最高地位,使得管理随意性强,人治的印记相当明显。

第六,管理道德化。随着人们对秩序的追求,道德观念的深入人心,被管理者对管理者提出道德化的诉求。[6]同时最高统治者为维护政权和管理的顺利,对管理阶层提出了道德化的要求,即所谓“选贤任能”、“任人唯贤”。[7]在管理过程中,权力者也通过道德的强大力量实现社会的稳定,呈现出管理道德化的现象。

(三)工业社会

从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活动中,科学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欧罗巴在摆脱神权等思想的束缚后,人类开始开拓新世界,原料资源增多,市场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开始从农业、小作坊向大作坊、工厂形式转化。随着经济的起飞及思想的不断解放,各种思想观念应运而生,进入空前的思想活跃期。社会化大生产对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动了管理实践和管理体系方法的快速发展。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亚当•斯密就当时的经济发展出版了《国富论》,主张自由市场政策,支持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以提高经济效率。不久,英国政府开始借鉴其观点开展管理活动,使之成为行动指南。此后,管理理论先后出现,分别为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等。[8]那么,在这一时期,工业社会的管理又存在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

第一,管理科学化。正如上面所讲到的,随着各种管理理论的出现,各种创造活动纷纷在管理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指导下进行,并取得巨大的成果。这些成果又反过来推动了人们对管理科学的认识,使管理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管理开始摆脱艺术的范畴,进入科学的视野,是管理史上的巨大飞跃。

第二,管理法制化、制度化,推动了民主化。在这一时期,法律取得了最高权威,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保了社会公平正义。人们开始广泛接受法律制度并将其引入各个领域。管理的体系被法律覆盖,成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以法律规定职权,用制度保证分工,协调行为。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并按规章办事,通过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克服随意性,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被管理者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遵循法律秩序。这些都使得管理更加规范化、民主化,也使管理体系更加牢不可破,成为人们意志的集中代表而坚不可摧。

第三,管理的效率化。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开始公然追求欲望,古代的“禁欲”观念被人们所摒弃。为获得经济和权力的最大化,人们开始不断追求管理的效率最大化。哪种管理的效率最高就用哪种管理模式。人们因效率而成功,因管理而发展。第四,管理模式的变更性强。[9]在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大生产时期,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它们未发挥完指导作用的余热,就被另一种更新更加强大的管理模式所取代。在这一时期,企业先后出现公司治理模式、福特管理模式、行为主义管理模式、系统化管理模式等;政府管理先后出现自由放任政府和凯恩斯主义。随着管理理论的丰富化,权力者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管理观念基础上,在不断工业化的过程中建构了工具理性的官僚制度。第五,管理社会化的萌芽。在这一时期,尤其是20世纪初,各种工会、红十字会、救济医院等相继出现,并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它在维护社会安定的同时,充实了管理体系,在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发展。管理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系统不断成熟的过程。其在历史上的状态可以用三大社会时期管理特征示意图更加直观生动的表达出来。管理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宏观走向微观,由粗陋走向细致,越来越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随着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管理也愈发重要。

管理的问题回应

由上面对三个历史时期管理特征的探讨(如图1),我们可以总结出管理的几个问题并寻求答案。在认识管理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完整清晰的解答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管理这一庞大的体系。下面,我们将进行逐个分析。

(一)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以生存为目的。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族群的生存需要,这是一切其他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管理,人们可以有效组织起来共同劳动,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较为充足的生存资料。这种以生存为目的的现象贯穿着整个原始社会。以发展为目标。管理是为适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不断变更的,这是其主观能动性。用政治学语言为,管理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为此,发展成为管理的目标。管理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实现生产的效率化,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正当诉求。这种发展的目标在三大历史时期都有表现,并以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尤为突出。

(二)管理的价值(作用)是什么?

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过程。例如,公司模式于1602年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而产生,在当时有效的管理了这一庞大组织的各项事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利润。但公司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瓶颈阶段,对效率极致追求的福特模式进入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20世纪初的30年创造的劳动总值比过去历史上的总和还高。管理维护秩序,是统治阶级稳定政权的工具,是新兴事物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管理代表着秩序。管理只有在秩序下才得以生效,发挥作用。管理在权威下运作,又有力地加强权威的力量,维护了权威的地位。而管理的发展使生产力持续提高,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变革的产生。所以,管理是旧秩序的维护者,新秩序的推动者。管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加速人类向“先进人”的演化。管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10]管理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使人们的各项素质不断提高,为人类社会向更先进文明前进提供强大动力。

(三)管理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管理以现实为基础,受下列因素的影响而运行:自然规则、科学技术、经验感受、思想观念、文明体系。这些因素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因素的缺失都不能使管理得到发展,任何因素的发展都受到相关因素的制约。(四)管理的趋势是什么?通过管理历史的分析,我们可以较为明确的推断出其发展趋势,即系统化、科学化、复杂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及管理的发展,管理体系必将更加完善,系统化趋势不断增强;在新的更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管理为更加吻合客观规律,管理的科学化需求会更加强烈;新鲜事物必定不断产生,管理事务必定越来越多,从而使管理更趋复杂。[11]

结束语

社会发展管理篇2

社会组织在我国又叫“民间组织”,在国外有人称之为“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还有人称之为“第三部门”。社会组织是非政府、非营利、志愿性的组织。它涉及的范围广泛,数量庞大,大概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维护其成员利益的组织,如工会、协会、商会、社区组织等;第二类是利益协调组织,如各种中介组织;第三类是纯公益性志愿组织,如形形的扶贫、慈善、公益基金、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组织。其中第三种类型应当说是社会组织的核心,是现代社会组织运动的标志。

社会组织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自主性。社会组织是与政府、企业相并列的独立组织,具有自主性,在人事、财务、机构设置、内部管理等方面享有自。第二,志愿性。自愿合作与积极参与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组织的成员一般都是以志愿的形式加入,具有比较强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主动、自愿地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宗旨是服务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组织的服务就不收费,不核算,而是说,社会组织在运作过程中不得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不得损害公共利益。第四,组织性。社会组织的所有团体都是依法建立的正规组织,有一整套行为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组织的要求行动,其行为不能违反所在组织的规范。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社会组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蓬勃发展,形成了结社浪潮,尤其是发达国家其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对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组织的多寡兴衰及其功能作用发挥的好坏,已经成为公民社会成熟与否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一般分别超过50个和10个,如德国120个、法国110个、日本97个、美国52个、阿根廷25个、新加坡14,5个,巴西13个,我国香港25个,而我同大陆只有2,4个。全球范围的结社浪潮,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都在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

社会组织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新格局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都与社会组织直接相关。实现社会协同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要以一定的社会组织为中介,把公众组织到一个个社会组织之中,才能更加集中地反映公众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效能。

第二,“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需要社会组织。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正在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的自由度越来越大,流动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呈现出明显的“无组织”结构特征,特别像进城的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和各种类型的临时工,其无组织特征更为明显。这种状况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非常不利,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一定社会组织来为自己提供服务,社会也需要一定的组织来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与稳定。而在一个“自由人社会”里,社会组织则会使绝大多数“自由人”在其中找到为自己服务的“组织”,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管理。

第三,社会组织能够充当国家与个人矛盾冲突的“减压阀”。在我国,个体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政府侵害后,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找关系,二是上访,三是走极端(如自焚、伤害他人、闹事等)。由此造成社会规则失效和社会动荡不安。如果公民能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而组织起来,由组织派代表与政府沟通协商,就能有效缓解政府与个人的直接冲突。因为有组织,双方就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协商,就能逐步生成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在国家(政府)与个人之间铺设一条缓冲地带,从而减少社会振荡。

第四,社会组织能有效地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公共需求增多与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的矛盾在我国长期存在并不断激化,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政府虽然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渠道,但相对于社会急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仍然难以胜任。在这方面,社会组织发挥着政府难以替代的重大作用。它会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的需要。

第五,社会组织能有效规范和矫正组织成员的社会行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社会组织,尤其是正式的社会组织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宗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运作机制,这无疑会对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个人行为产生导向和规范作用,尽量减少成员越轨行为的发生。社会组织的这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功能,是实现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社会管理社会化的唯一现实途径。另外,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随着各种自愿性、公益性、互的社会组织的出现,会有大量的公民参与其中,无论是帮助别人者,还是受到帮助者,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全民族、全社会的道德水平都会得到提高。

社会组织既然对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加快发展。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发展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挖掘和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促进我国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

第二,积极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应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出发,大力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组织,特别是积极促进以志愿服务、慈善公益、老龄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联合性、专业性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发展适应市场化进程的行业性社会组织;鼓励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农村专业性经济组织。

第三,推进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一是推进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引导社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二是促进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项目运作、策划组织、协调服务等方面能力;三是促进社会组织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财务决策、管理和监督制度。

第四,健全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社会发展管理篇3

【关键词】社团组织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把政府工作重点放在‘保基本’上,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作用。”国务院总理在今年5月召开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在国家放松管制、逐步推动之下,同时也是在“全球结社革命”的大背景下,我国社团组织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党的十报告在论及“社会建设”时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浦东新区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实践探索,创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公益组织为主体的公益服务园,打造了一个多部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发展平台。通过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指导和扶持,鼓励社会组织接管政府角色退让后的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需要有更多的社团组织以一种相对独立的角色协助政府满足各种社会需求,需要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角色,这同时也带来了重塑新型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需求。

一、我国社团组织的功能定位

我国《社会团体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是指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实各种类型的社会团体在组织模式、目标任务、活动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要想对社团组织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或是精确的分类是非常困难的,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对此也都有不同观点。美国一般将社团组织称为“第三部门”或“非营利部门”,法国则称为“社会经济”,还有的国家也称为“非政府组织”、“独立部门”或“公民社会”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多次的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从高度集权转向逐步放权,从一开始在经济领域实行政企分开、不断扩大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到在政治、财政、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向基层地方政府分权,再到逐步扩大公民权利和社会活动空间,将政府不应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由社团组织负责,引导人民群众通过建立行业组织、同业组织、志愿组织等各种社团来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

现代社会中,社团组织作为与政府、市场并行的第三股力量,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Michael Lipsky 和 Steven Smith 认为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他们的组织目标不同,而在于他们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同。我国的民间社团组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政府与社会截然分开的政治生态。从经济学上看,社团组织可以有效实现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补充,也因此被称为“第三部门”;从社会学上看,社团组织实现了公众自治,对于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互信互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政治学上看,社会团体作为表达特定利益、争取合法权益的主体毫无疑问具有民主治理的意义。当然,目前我国社团组织的主要功能仍然是协助政府部门提供补充性的公共服务,因为社团组织具有政府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更容易深入社区接近服务对象,能更灵活地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处理高风险的社会问题时具有更中立的地位和天然的优势等,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政府助手的功能,不仅促进了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我国社团组织的基本定位是社会自我治理的重要形式,我国政府在社团组织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政府推动、政府监管的模式。

浦东新区的公益服务园在实际运作中建立了六大机制——包括专业孵化机制、规范引领机制、人才输送机制、公共服务机制、项目发展机制和供需对接机制,在帮助社会组织建立发展、引导社会组织规范服务、增强社会组织管理能力方面,有力发挥了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管理的效能。现阶段,我国政府和社团组织之间是一种互相合作、彼此需要的关系:社团组织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借助政府的行政资源来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经费支持和发展机会;行政职能转变的改革背景下,政府需要社团组织在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承接管理职能。因此,浦东新区的公益服务园通过打造一个有形的物理平台助推了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不仅能为政社之间的项目合作提供对接机会,还能通过园区内各社会组织的管理实践发现问题和新的需求,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完善,进一步深化了政府决策创新和服务功能创新,有效推动社会管理的多部门合作和管理效能。

二、我国社团组织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自1945年《联合国》中首次使用“非政府组织”一词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世界各类社会团体开始蓬勃发展,各阶层自发组成自治团体、投身公益事业,以满足更高的社会生活需求。据统计,1998年美国约有120万个非政府组织,其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占总人口的10%;英国非政府组织支出占整个GDP的4.3%,有近100万人在其中就职,全国半数以上的公民经常参加志愿活动。我国的社团组织也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据民政部统计资料公布,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社团组织23万个,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的事业单位及社会中介组织。但是,我国社团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遇到很多困难,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社团组织的成熟和发展。

根据李景鹏教授《北京、浙江两地调查的总的一般性的分析报告》中的相关数据表明,最不利于民间组织发展的问题依次是:缺乏资金、场地(北京38.7%,浙江40.8%);管理体制太严格、太混乱,限制过多(北京33.4%,浙江22.7%);对社会团体的定位不清,法律地位不明确,相关立法不健全(北京22.8%,浙江20.5%);政府不够重视(北京22.0%,浙江19.9%)等。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2000年对 1508个民间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其中 41.4%表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其次是活动场所和办公设备、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人才、缺乏信息交流与培训机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行政干扰太大等问题。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社团组织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外部障碍和内部制约两个方面:外部障碍主要包括双重管理导致部分民间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部门而无法登记,关于民间组织的立法分散、立法层级偏低,捐赠接收和财政税收激励制度程序规定刻板、影响捐赠热情,志愿者管理工作缺乏法律、法规等指导性文件等;内部制约主要包括经费短缺且来源比较单一,社团组织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治理机构和自律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浦东公益服务园通过提供场地、小额补助等扶持政策帮助新生公益机构成长,通过实践积累建立公共服务规范和行业标准,解决了部分社团组织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社会组织的“质”和“量”得到了持续发展。但是社团准入严格、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来源有限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也不是一级地方政府部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必须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与民间的双重动力,共同推进社团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协调政府和社团关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要求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实现更高的专业化水平,因此必然需要更多的社团、也一定会出现更多的社团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复杂性需求,这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特性。浦东新区打造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成长园区创建了一种政社协同的新模式,由公益服务园、基金会服务园、公益街和社区公益服务园组成了政社合作供需对接的服务平台,但毕竟我国社团组织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社团组织的管理经验十分有限,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社团组织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尤为重要。总体来说,在推动社团自律,不断提升社团组织的专业化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和执政方式,对社团组织加强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引导社团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一)社团组织入口管理模式

目前,各国社团组织的设立主要包括自行设立和登记设立两种模式,但不论采取何种模式,已登记注册组织和未登记注册组织的共存是各国社团管理实践的一个普遍现象。

1.自行设立模式,又称为追惩制或承认制,目前主要在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实行。在英美普通法体系下,社团是一种极为松散的法律形式,不需要经过法院或政府登记的法律程序。以美国为例,美国最高法院在1958年全国有色人种民权促进会诉阿拉巴马州案中确认,结社自由是一项由第一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保障的宪法权利,结社自由源自集会自由和请愿权,结社权是天赋的,而非政府权力机关“恩赐”给人们的权利。美国法律规定非营利组织可以自由选择注册与否,申请登记注册的由各州的州卿办公室负责审核批准,再由司法局进行注册登记,颁发法人证书;没有经过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组织也有权利按照其建立宗旨与宪法性法律开展活动,区别在于未经注册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享受免税待遇。

2.登记设立模式,又称为预防制或强制注册制,主要在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实行。比如在德国,民法典中专门设置“结社法”章节对社会团体的成立进行规范,对社团法人成立采取“准则主义”,七人以上的社团自主提出登记申请后,由登记机关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履行登记手续后即具有法人资格。新加坡的社会组织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册时也仅受形式审查,不需要其他主管部门的批准。在日本则是实行双重登记制,成立社团必须先经主管部门或是特定管辖权部门明确许可,然后再到法务省办理登记手续,如果社团的服务宗旨和内容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府机构的管辖范围的,则该社团必须获得全部主管部门的许可才能登记注册。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社团管理体制,要求每个社团都必须明确自己的业务主管单位,实践中大量的民间组织因为找不到具有法定资格的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进行合法登记,对社团组织的发展造成很大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群众的政治冷漠、影响社会活力。实际上,放宽社团活动空间已经成为当代社团管理的基本原则,即便在实行双重登记制的日本,在阪神大地震后通过的《促进特定非营利活动法》,在不突破民法规定的前提下,规定从事公益活动的市民团体按照规定申请就可以通过批准取得法人资格,大大拓展了社团活动空间。浦东的公益服务园也可以在不突破我国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逐步放宽对公益性社团的登记控制,由民政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试行形式审查的登记准入制,促进合法性公益社团数量的增加,为社团组织的合法运作提供保障。

(二)政府支持社团发展模式

各国政府对社团组织提供的最有力支持就是税收优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团体的税收优惠,大部分国家采取行政许可的方式认定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的免税资格,比如英国的社团组织一旦在慈善委员会登记成功,即自动享受税收优惠,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符合税收减免条件的社团组织,在向税务机关申请并获得免税资格后即可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二是对向社会组织捐赠的组织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比如英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提供公益捐赠的部分最多可以免去30%的公司所得税,个人向慈善组织的捐赠也可享受免税待遇。

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也是近年来各国扶持社会组织的普遍做法,在我国也逐渐成为政府资助社会组织的重要方式。购买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政府将现有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移交给社团组织,还包括从社会上购买政府目前还没有提供的服务,比如在上海,这种提供公共物品的新模式使得政府能够将服务范围扩展到很多目前尚未覆盖的人群中。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也通常采取“公开招标、合同运作、项目管理、评估兑现”的方式将公共服务外包给社会组织。比如英国政府每年提供给社会组织约33亿英镑的财政资源,通过文化部下设的两个政府基金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在全国各级各类社团组织中进行竞争性分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工作部门在财政预算中也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公共服务,扶持资助社会组织。

而建立战略支持框架体系、设立专门管理部门则是英国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创新性支持模式。1998年,英国政府签署了开拓性的《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COMPACT),从国家层面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战略合作框架进行确立,地方政府也纷纷仿效签署了各地方版本的框架协议,各级政府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在框架内建立具体落实机制为社团组织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2006年,英国政府在对作为社团组织主管部门的内政部进行机构整合过程中,专门设立了第三部门办公室,并下设参与组、社会企业与资助组、公共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组、第三部门支持组、战略与沟通组等部门,专门负责统筹协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

通过财政直接向社团组织进行拨款的做法,在中国、新加坡等国家比较具有典型性。比如新加坡的官办社团资金全部由国家拨给,但相应的领导成员和社团任务也都由国家决定;我国社团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会费收入、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等,据统计,一般会费收入占经费来源的20%左右,而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补贴、项目经费等则占到50%以上。但这种直接拨款也带来一个明显问题,容易导致社会组织依附于政府资金投入,行政化色彩浓厚,容易蜕变成为受政府控制的“第二政府”,失去了社团组织最根本的独立性。

我国在政府支持社团组织方面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在税收优惠方面,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免税额度由年度利润总额的3%提高到12%,符合条件的NGO收入为免税收入,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基金会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也对公益型社团组织与基金会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作了规定。许多地方政府也在尝试运用包括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委托等手段支持社团组织发展,浦东新区就制定了《“十二五”期间促进浦东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投入财政资金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房租补贴、工作经费补贴、开办费补贴、人力资源补贴和大型活动补贴等经费支持,设立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向社会组织招投标,政府向社团组织购买服务等。但总体而言,社团组织的经费来源仍然以政府各种形式的投入为主,普遍面临资金短缺困难,而且政府资金也面临投入总量有限、产出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浦东新区可以借鉴部分国家的做法,率先探索采用政府招标方式对官办机构和民间团体进行平等竞争、择优资助,促进社团组织积极自我完善和提高,同时要对政府投入资金的运作情况进行监管、对资金使用的效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对下一年度的政府投入方向和项目产生影响,由此促进政府投入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政府与社团合作模式

社团组织不仅能协助政府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提高公共物品的提供效率,同时还能成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联系纽带,发挥转达政府意图、反映群众意见的作用,这有助于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公共事务治理的有效性。因此,推动政府与社团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对于现代社会管理来说尤为重要。

美国实行充分的“社区自治”模式,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完全实行自主治理,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社区内各种组织和居民的行为,为社团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负责指导各项政策的执行,并对服务性质的社团组织在人员培训、服务标准、服务价格等方面开展定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增加或削减下一年度的财政拨款额度。英国在社区服务方面则是由政府出资,将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职能移交给众多民间团体和私营机构,以非营利机构作为社区服务的主体,政府负责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实现政策目标。日本通过在地方政府设立社区建设委员会和自治活动科等机构管理社区工作,在社区层面设立町内会和联合会负责社区治安、环卫、青少年教育、社会福利等各项社区工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对社区事务进行规划、指导、监督和提供经费支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基本采取“政府规划出资、社会具体实施”的模式,除了政府专设负责社区管理的官方机构外,还在社区设立半官方的社区委员会和自治性的社区服务组织,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维护本社区利益。而新加坡则是实行政府主导的社区管理模式,由政府在社区直接设立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并通过财政支持、行为引导以及组织社区领导人员培训,政府对社区活动进行全面掌握和干预。

在我国,政府在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拥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力,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在我国社团组织的发展中,政府的合理赋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国家层面来说,要逐步将社团组织纳入法人制度体系,明确法律地位,形成完善的规范社团管理的法律体系。从地方政府层面,比如浦东新区可以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来明确政府与社团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权限边界,加强政社协调合作,在政府不能为或不宜为的领域中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政府予以充分的赋权和支持,在行政手段和社会自治方式都可以管理的领域,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主要公共服务提供职能,政府尽量退出微观管理领域,只在宏观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领域发挥决策和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团组织互相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在对社团的监管方面则要坚持适度管制的现代社团管理原则,借鉴社团组织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的做法,建立一个主体多元的监管体系,综合运用登记管理、税务稽查、财务审计、司法手段等对社团组织进行全面监管,并可以根据具体国情侧重开展某一方面的监管。比如美国政府对社团管理以税收管理为重点监管部门,通过对社团组织的财务报告、信息公开等进行抽查,认定和及时更新免税资格,对存在的问题作出行政罚款、取消免税资格等处罚;新加坡、英国政府重点发挥注册登记机构的日常监管职责,对社团组织进行财务检查、调查质询和行政处罚;日本主要由业务主管机关通过年度报告制度、现场检查制度和行政处罚等对社团组织活动进行监管。浦东新区可以利用公益服务园这一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平台,在强化社团自律、加强社会监督的同时,实现注册登记机构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协调配合、互相补位,发挥不同机构的专业优势共同加强对社团组织的活动管理,适度控制结社行为,监督审核社团活动,建立健全社团组织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团管理模式。

我国社团组织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开始转向以社会选择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模式,社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要求建立政府资助社会组织发展的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正确定位政府与社团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促进双方良性互动、推动社会管理整体水平提高,为建设多元化的现代自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王思斌.社团的管理与能力建设[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3. 陆益龙.中国社团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前瞻[J].学会,2005,(3).

4. 吴俊.我国社团发展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5. 吴忠泽,李勇,邢军.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6. 郑国安,国外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汇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 李本公,潘继生,罗新.国外非政府组织法规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8. 里贾纳 E·赫兹琳杰.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 托马斯·西尔克.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 王思斌.社团的管理与能力建设[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11. 赵惠珠.第三部门: 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0).

社会发展管理篇4

【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社会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这些社会保险档案真实地记录社会保险制度从开始建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社会保险档案数量也日益增长,给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挑战。所以,建设和谐社会,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一、社会保险档案的含义

社会保险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机关、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救济保险等各类保险项目过程中形成的记载各个员工参加各项保险统筹缴费多少、时间长短、计发养老待遇、因工作变动而至保险统筹关系转变等情况,具有实际工作查考的档案材料。

二、社会保险档案的归档范围

(一)政策依据类。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社会保险缴费、经办机构和待遇支付办法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二)业务凭证类。各种社会保险费用的缴费凭证、扣费凭证、转接凭证、汇缴凭证、支用凭证、报销凭证和理赔给付凭证等。(三)结算账卡类。各类社会保险费用缴费花名册、参保人员的保险手册支用给付账册、单位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管理手册、汇缴账册以及保险统筹关系转接清手册、职工各项保险管理卡片和转接变更登记卡等。凡是涉及到参保人员的各类资料、卡片和手册等都应统一立卷,做到人手一份社会保险档案案卷。(四)电子档案类。社会保险工作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以后形成的各种信息和数字档案等。(五)统计报表类。支用给付统计表、参保人员工资变动情况统计审核表和各类社会保险费用汇缴统计表等。(六)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类。离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遗属待遇的通知书和待遇决定书、离退休人员退休待遇、调整养老待遇、遗属待遇的申报表。

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目前,从我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状况来说,各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够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管理的并不是很多,由于各个地方的社会保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更没有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文件,所以各个地方的管理制度也不同,使得社保档案在应用和管理上有很大差别。(二)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意识不强。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意识薄弱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缺乏,很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单方面注重资金投入和社会保险工作的领导,最终轻视了对其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所以,使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难以落实。对于不健全的社会保险部门档案机构,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档案,即使有人员管理也是没有经过培训,使社会保险档案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条件不合格。因为没有专门的场地,缺少管理经费,所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始终得不到重视,多年积累的社会保险档案只好让经办人自己保管,使社会保险档案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对日常经办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五)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近年来,我国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很多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在工作中逐渐的使用信息技术,但是由于设备、资金、专业技术人员等限制,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难以实现,很多社会保险机构都是采用纸质材料,所以社会保险查询访问的难度大大的增加,容易造成社会保险档案资料的丢失。

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一)加强业务能力,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系列化和规范化。社会保险业务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突出、政策性强和工作量大等特点,所以,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要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制定出规范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业务,使社会保险档案业务工作有依据可查,把工作的总体目标纳入到相关人员,有计划、有监督、有惩罚地进行。(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要立卷整理。对于纸质档案,根据档案的形成规律和特点,确定归档范围,采用年度、类别和保管期限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类。对于已形成的电子档案,按照各门类的检索目录规范入档。(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整体专业水平要提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低,社会保险部门要引进档案专业人才和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标准化。(四)建立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针对管理工作的现状,应该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档案查阅、档案接收等级制度、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室工作制度,加强完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五、结语

社会发展管理篇5

1.社会管理的内涵

社会管理的内涵是指人们通过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协调不同方面的社会关系,解决最基本的社会问题从而适当的维护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进而激发社会活力。这一说法是获得最大部分人认同的一个观点,但是社会管理的外延有很多,比如说管理社会关系、管理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风险等。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对社会管理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中国或者是一些较为相似的国家来说,根据自己的历史和国际经验,对社会管理的理论以及外延做了最公正的界定。

基于以上说法,中国将社会管理理解为:在具有一定相似价值的基础上,在统一的规章制度之下,在需要共同遵守的法律范围之内,所有的政府机关、社会场所、企业和社会大众规范相应的社会行为,协调各自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解决不时出现的社会风险活动等。社会管理的目标被界定为:社会管理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2.社会管理的外延

由上可知,根据人类发展的特点,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现当代中国社会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社会管理的层面将不仅仅是上述所做的界定那么简单。社会管理除了包括社会行为管理、社会问题管理、社会风险管理以及社会关系管理,还包涵了这些关系管理所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当社会关系管理不当时就会出现社会关系失衡,一些社会关系得不到解决就会衍生出社会风险,如果社会风险也没来得及解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甚至更为严重。所以,加强这几项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外延的主要工作。

2.1加强社会行为管理主要措施研究

社会行为管理是建立在人们日常行为基础上的一种行为管理活动。社会管理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或一定的社会秩序来约束或干预人们的日常行为,通过这些社会规范使人们按照预期行为来避免破坏社会规范以及社会秩序。如果出现不在法律框架内的行为规范,将视为越轨行为,行为制造者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要想加强社会管理力度,就要时刻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免越距,但这件事情操作起来是相对复杂的,管理者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人们能够自觉遵守社会管理条例。

比如,在人们做出每个社会都会鼓励和支持的社会行为时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或者建立一些社会行为规范,这个行为规范可以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的社会行为规范就是人们必须要遵守的法律法规等,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养成的社会规矩,比如说比赛规则、民族的风俗习惯甚至是社区建设中的一些规范条例等。

2.2社会问题管理

社会问题管理也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开展的社会管理。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就是社会动荡或是社会关系失调,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破坏社会的正常活动。这些社会问题也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比如说,社会上经常发生的斗殴事件、校园袭击儿童事件、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一些自发性的越轨行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和人一样,时而不时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的身体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会找医生解决,生活出现问题人们也会想法设法去治愈,社会同人一样,也会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时,就会影响社会关系、社会经济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3社会风险管理

顾名思义,这项社会管理是建立在突发事件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它本身的发展就承载着很多风险,当然有些风险的存在可以忽略不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有的社会风险是不容小觑的,因为这些风险的发生很可能会使一座城市或是一个国家瘫痪,社会风险的管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社会风险管理会针对各种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风险解除。中国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绝后的,社会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可以说社会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些都是在要求社会风险管理要时刻做好准备。

3.社会管理的历史探究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正在一步一步的向全球扩展,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文明”。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变迁,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存在。所以,在中国的社会特色主义以及新世纪中国的发展,都被这条历史长河见证着。同样的,社会管理作为这条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也时时刻刻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社会管理体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道路,而这条由马克思探索的东方发展之路也一直在引导着人们,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新天地。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大工业所开创的,早期的世界市场是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而逐渐形成的,一直到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起以及大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的迅速增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奔走于世界各地。渐渐的,随着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管理变成一项管理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世界历史将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社会生产矛盾,这种矛盾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生产方式,而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形式也悄然而生。

3.1农业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

在农业社会之前也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管理形式,只是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体系,直到传统社会的建立,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将社会管理形式也分为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第一个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农业社会。

在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居住形式还是属于群居生活,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区域里,人们从事着各式各样的生产劳动,可以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生活不存在很大的流动性,这种社会存在形式可以称之为熟人社会。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传统社会同样存在着社会管理活动,比如说出现冲突,即所谓的社会风险问题;或者是婚嫁、丧事等这些也属于社会管理中的社会关系问题。可是在传统社会中没有专门的社会部门去管理这些问题,只能是由整个社会或家庭也解决。再比如说,最基本的教育问题,众所周知,在传统社会里是不存在正规教育的,很多都是在自己家里完成的,直到出现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或许不是在一个小家庭里面完成,但它也是由社区所管理的。

综上所述,传统的社会生活当中,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传统文化以及世俗伦理,在社会大众之间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社会管理模式,虽说没有正规的社会管理部门去解决社会风险或社会行为问题,但大家依然按照这种传统的治理模式来治理自己的社会。

3.2工业革命下的社会管理模式

18世纪下叶,英国率先发明了蒸汽机,这也就标志着当代社会进入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再加上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处的安家落户,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形成了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很多的非西方国家被纳入到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当中,自此,孤立的、民族的、狭隘的地域性历史拉开序幕。在中国,面对这样的世界变迁,大量的农村人民开始涌入城市,这些农民在城市的各个岗位开始工作,在当地城市安家落户,这样就导致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亟待出现。

这个时候,工业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与工业社会的生存现状出现矛盾,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出现,比如说失业、工伤、养老等。这些问题是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无法解决的,在二者矛盾的激增下,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出现了。

在工业社会中的社会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就是政府机构。通过政府的介入,开始了政府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新征程,同时也建立了20世纪最伟大的制度之一,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这项制度是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对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行为的管理而自动产生的社会现象。

3.3近代历史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

近代社会的社会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生产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因为全球经济都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段时期比较明显的就是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中国带来了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在70年代以前,中国的一切都是由政府主管,主管经济、主管教育、主管政治等。但70年代以后,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许多主权经济开始变得不统一了,在世界经济上,有人提出了全球经济治理的问题,紧接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个国家也在积极寻找可以解决这些社会风险的方法,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主权国家会坐下来一起商讨全球经济治理问题。

4.社会管理发展的国际视角

从国际视角上来看,人们习惯性的将社会管理划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是社会的宏观管理,最后一个是社会冲突管理。

社会管理中的技术层面指的是对一些国家政策或项目规划以及一些固定的工程实施所进行的一些公正性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通过监督、大众参与来完成的。市面上有些技术层面的社会管理是根据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所提出来的,很明显不符合中国的现下国情,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是有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如何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国家的技术层面的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

而社会宏观管理是与技术层面的社会管理截然不同的,社会宏观管理主要是通过一些公共政策来帮助社会协调社会关系,消除社会风险等。与中国的社会模式不同的是西方国家一直到现在都是在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中国要想更快的习惯社会宏观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社会发展管理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为出发点,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科学发展,适当调整登记和管理政策,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生活服务、文化体育、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不断提高村居社会组织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年9月底前,全区完成村居社会组织普查登记和备案工作,村居社会组织登记和备案率达到100%。到年底,全区基本形成发展有序、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村居社会组织框架体系,村居社会组织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成为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具体要求

(一)制定发展规划。立足建立长效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定村居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明确重点扶持对象和具体扶持措施。积极探索村居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定位,研究制定村居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委托事务的具体办法。

(二)登记备案。加强对村居社会组织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快登记、备案工作进度,年9月底前,村居社会组织的登记、备案率全部达到100%。

1.登记备案的范围与对象。活动区域在村居范围内的各类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联谊会、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和民办幼儿园、民办学校、民办医疗诊所、武术、艺术、美术、书画馆、文艺演出组织、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申请注册登记或备案。

2.登记备案程序。村居社会组织向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进行考查、论证,签署意见后报所在镇、街道、开发区;各镇、街道、开发区进行资格审核后报区民政部门登记备案;区民政部门对上报的村居社会组织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备案,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培育推广先进典型。各镇、街道、开发区要及时掌握辖区内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总结典型经验,培育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推广工作,积极发挥典型引路、典型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每个镇、街道、开发区要培育2个以上活动规范有序、发挥作用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精品社会组织典型。

(四)理顺管理体制。按照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政策法规规定,完善村居社会组织自律发展机制和登记管理制度。在有效落实双重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步实施,逐步建立健全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为中心、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为主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基础的三级管理模式,形成分工负责、条块结合、相互协调、运转高效的村居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五)村居社会组织日常活动的监督管理。民政部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及各村(居),要以规范村居社会组织的章程和按核准的章程开展活动为重点,加强对村居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确保村居社会组织活动的公益性、服务性和合法性。要加大对村居非法社会组织和村居社会组织违法活动的查处力度,保障基层社会稳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村居社会组织在发展公益、提供服务、满足居民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营造培育发展村居社会组织的良好氛围。

社会发展管理篇7

我国科技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使未来社会的矛盾提前出现,也暴露出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体系中自身的不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干群矛盾较为突出,即群众对干部———专职的社会管理者的社会事务处理方式和服务绩效感到不满意,互联网的使用放大着这些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民众的素质普遍提高,社会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预期也相应提高,管理者仍然按照原来的要求及思维惯性运作,导致群众不满意,干群矛盾比较突出。二是部分管理者素质不高。三是部分管理者未能正确对待民众的监督与问责。四是社会管理制度缺陷。五是极少数的管理者道德败坏,引发群众公愤。

第二、对利益重新配置的呼声很高,民众的经济诉求大于政治诉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客观上要求社会利益的重新配置。由于竞争压力向劳动者身上转移,劳动力过剩引发劳动者话语权丧失,社会相关的分配政策和利益管理滞后或不同步,导致行业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各阶层出现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另外,经济活动中的民本问题,加大了经济问题的社会化。如拖欠工资、企业管理者殴打员工事件等,引起社会公愤,互联网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第三、相对温和的诉求方式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内容。目前,我国民众激烈的诉求方式较为少见,通常以温和的方式进行。民众用温和诉求方式关注的主要问题多集中在就业、收入、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表明民众的民本理念的形成与扩散,导致社会成员个体意识、财产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觉醒,注重现实生活的质量而摈弃以往“禁欲主义”、“理想化”的行为取向。问题背后的政治方面的诉求正在逐步显现,民主、公平、正义、自由等政治诉求即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增强,值得我们关注。

第四、社会矛盾的演化空间大,个案问题容易演化成整体化的矛盾。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往往带有普遍性和连带性,在互联网条件下更容易迅速扩张,从社会矛盾演化趋势角度看,矛盾的再生空间很大。

例如,“上访”数量居高不下、劳资纠纷的数量上升迅速,劳资矛盾的显性化,新生代农民工对遭遇歧视的维权,甚至出现了社会不公平的代际传递现象,表明利益的争夺已经演化成利益集团的矛盾。

随着民众法治意识的成长,民众维权活动会增强,将加重社会矛盾。

第五、解决社会矛盾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

在解决此种社会矛盾的同时,却会引发彼种社会矛盾。

例如,商品房的房价与行业发展、工资与成本、就业与投资、社会劳动保障与资金募集等等,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时常常遇到难以避免地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形。

同时,现阶段法治建设明显滞后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缺陷,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以及无规则现象各有各的生存空间,使得人们在判断或解决社会矛盾时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许多社会矛盾解决起来此起彼伏,非常困难。

二、互联网条件下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创新途径

第一、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仍是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现代社会中,只有树立“以人为本”为中心的观念,才能跟上时展的潮流。创新可以使管理更有成效,更好地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让民众能够“体面的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社会价值,确保现代社会管理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第二、努力构筑诚信、可靠、真实的互联网环境。

民众大量参与社会事务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体高速传播,对信息的基本要求就是可靠、真实、具体。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实现普遍的诚信,信息的提供者与传播者或讨论者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克服狭隘的视野和局部利益的局限,站在社会公允的立场上,传播真实信息,讨论社会公平,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等等。

我们要创新形式,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在传播信息上的优势,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广泛、全面地提高社会管理者与民众的素质,倡导人的诚信品格、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社会责任,形成普遍诚信的局面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现代社会管理优化基础条件。

第三、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要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和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规律,致力于现代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不断创新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运作,保护、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发展,包容社会的异质性和多元性,实现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常态化。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对现有社会管理组织系统的互补作用,创新民众参与社会决策、为解决社会问题建言献策的管理方式,提供更方便的渠道使民众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实行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做好社会化管理本位向民本化服务本位的转换。强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实现由防范型管理向平等型、服务型、无偿型管理转变,让群众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感到更快捷、更便利、更文明、更和谐,用更积极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第四、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环境中政府管理社会职能的合理定位。

社会发展管理篇8

一、充分认识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大、*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保障方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广大企业退休人员长期以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晚年生活应当通过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同时,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规划,保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

在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大、*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关目标和要求,充分利用城市社区资源,把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与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与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建设相结合,与保障和改善退休人员的基本权益和生活质量相结合,与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按照“统一政策、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稳步实施”的原则,尽快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标。

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目标

*六个老城区在已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门诊医疗费社会化统筹的基础上,20*年要在档案移交、管理内容、服务经费、组织保障等方面加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真正实现企业退休人员交由街道(乡镇)和社区管理服务;20*年,*、*区和有条件的县(市)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移交街道(乡镇)和社区管理,要达到90%左右,20*年底前,全市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街道(乡镇)和社区管理服务,基本建立起规章制度完善、服务程序规范、服务内容丰富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

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形式

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其基本形式是将企业退休人员直接纳入街道(乡镇)和社区进行管理和服务。*六个老城区已设立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要在继续加强对退休人员实行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按照统一部署,分批向街道(乡镇)和社区移交所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在社区组织尚不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居住比较分散的县(市),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管理服务,随着企业办社会职能的逐步移交和当地社区建设的发展,其管理服务形式应逐步过渡到由街道(乡镇)和社区进行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

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街道(乡镇)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街道(乡镇)和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街道(乡镇)和社区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主要包括:

(一)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

(三)跟踪了解企业退休人员生存状况,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四)帮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申请办理丧葬费、遗属一次性抚恤费和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

(五)集中管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

(六)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七)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健康档案,配合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切实落实和维护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八)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区、县(市)以上党委管理的企业退休领导干部,在纳入街道(乡镇)和社区管理时,其人事档案暂不移交,街道(乡镇)和社区应建立企业退休干部基本情况信息库。

五、*六个老城区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工作

(一)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街道(乡镇)实行属地管理。市劳动保障部门应研究制定具体移交管理办法报市政府批准,并指导街道(乡镇)和社区组织实施。

(二)落实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企业退休人员的服务经费按每人每年120元的标准筹集,由企业和同级财政各负担50%,企业负担部分实行一次性缴纳。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主要用于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有关规定项目的支出,包括节日慰问费、住院慰问费、困难补助费、文体活动费、孤寡老人丧事料理费等。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省部属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经费按照*六个老城区标准缴纳。

(三)对企业退休人员部分统筹外省、市规定发放的项目费用实行。费用由企业按每人实发数额一次性计缴,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随基本养老金一并代为发放。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财政、国资部门研究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四)对实行社会化管理后的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为有利于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保障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实行社会化管理后,对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生活补贴的标准为每人每月25元,所需经费由财政负担,由市财政统一按时拨付。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局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五)健全和完善街道(乡镇)和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网络。制定服务规范,使退休人员从企业转入街道(乡镇)和社区后,社会保障服务更加优化,特殊困难得到照顾,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六、继续落实企业在一定时期应承担的责任

企业应加强与退休人员所在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移交工作,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和思想问题。移交的人事档案要做到材料齐全、完整。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医疗费及有关福利待遇等,继续由原渠道支付;统筹外项目未实行的继续由企业支付。企业不得以社会化管理为由随意减少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人员活动的场所、设施,要继续发挥作用,并向社会开放。

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机构和经费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机构的设置,应根据“精简、效能”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级社会保障机构和街道(乡镇)、社区基层组织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设置。市劳动保障局应在原*市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各区、县(市)也应相应设立企业退休人员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具体工作。各街道(乡镇)、社区必须明确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承担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的,可根据工作需要向社会招聘解决。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经费应根据承担管理的退休人员数量确定,由市和区、县(市)财政安排解决。*六个老城区的具体标准为:街道按每名退休人员15元/年、社区按每名退休人员40元/年核拨。其中街道工作经费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社区工作经费由市财政承担。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财政和机构编制部门研究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八、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要按照《中共*市委批转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市委发〔*〕24号)和市委组织部《关于企业干部党员退休后党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的实施意见》(市组通〔*〕33号)等文件的要求,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党组织建设,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积极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及时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其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消除企业和退休人员的顾虑,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

九、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建立和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为做好这项工作,市、区县(市)两级都应建立相应领导小组。各区、县(市)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社会发展管理篇9

【关键词】管理;主体缺位;管理境界;和谐发展

管理的根本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工作目标计划。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之间的关系是上司和下属的关系。从总体来说,除了国家主席(在我国),每一位公民都是管理的客体,是管理的对象,都接受管理。社会管理是通过金字塔式的层层管理实现终端管理,因而部份公民既是管理客体又是管理主体,他们在特定的位置,在上司的管理下管理下属以完成特定的工作。因此,社会各部门、各阶层、各行业管理员的管理境界,在社会基本面上不同程度地直观反映着国家性状和政府能力,透过其总能窥视到社会管理的整体境界。可以说,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公民向往安居乐业、追求和谐幸福,很大程度指向社会各部门、各阶层、各行业的管理人员的高要求,要求这些管理主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高尚的人品。除了依靠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着重依靠社会各部门、各阶层、各行业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境界,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保证。新中国经过62年的建设,尤其改革开放33年以来,随着科学文化卫生教育的全面进步,人民思想的大解放,公民主人翁意识的增强,个体意识的觉悟,法制观念的日增,社会管理无疑也在进步。但是,整体的社会管理体系仍很不完善的同时,存在于管理主体的问题同样不容勿视。本文在此浅议。

1.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存在于管理主体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1 管理主体缺位

管理主体自我管理意识淡薄。当前,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一些传统道德、传统思想观念受到了冲击。管理者自身管理缺位尤其导致的道德的沦丧,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社会管理的效率,阻碍社会管理文明的进程。实际上,我们党自建党90年来为完成不同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把党的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决的,工作是得力的,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探索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1]。但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依然屡禁不止。2011年1至11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9万件,结案10.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3万人[2]。这些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无疑都是处在一定位置上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之所以犯事,除了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诱惑外,直接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某一时期没有管理好自己,理论上称为“管理主体缺位”。

1.2 管理境界有待提升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涉及到历史、哲学、人文等的学科,是关于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事问题的学问。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管理人员很多拥有特定的专业知识而欠缺管理知识,普遍存在着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对这些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是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毫不明了;有的不时态度轻慢、官腔十足、对下属冷若冰霜、家长作风严重,不懂怎样团结同事去做好当前工作,更不能用长远的目光,审度时事变化发展规律,做社会良性发展的推手,管理境界有待提高。

2.现代社会管理的四种境界论

2.1 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梗概

人类几千年发展到今,各国形成了相对定型的传统管理文化,共同组成绚丽多彩的社会管理文明,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活动。总体上,世界东西方管理都承认“以法治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全部管理手段,但侧重点不同。西方在管理中主张“法理情”将法放在首位,强调严格的管理制度“高强度的物质刺激”“以及明确的等级观念”,实行管理的制度化、一定量化和严格化。而中国以其生生不息、代代薪火相传、绵延数千年不衰的中华文化积淀成的文明礼仪之邦,是注重道德传统的国家,社会管理主张“情理法”模式,将“情”放在首位,十分重视情感的管理,强调人性化,要求管理者要尊重人、关心人、鼓励人,以合理化的制度和合理化的人情达到合理化的管理[3]。

2.2 现代社会管理的四种境界论[3]

根据被管理对管理者的感受、评价和对策,老子简要地揭示了人类依次递进的四种类型管理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葛荣晋根据现代社会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对老子的管理境界作出现代诠释:

2.2.1 最差管理境界——“侮之”也称“管理实践境界”

所谓“侮之”,指管理者依靠权势羞辱被管理者,从而激怒被管理者亦以“侮之”的方式加以报复,使彼此处于严重的对立和仇视状态。这种境界的管理者,或因世袭特权或因某种机遇后处于管理者地位,他们既无能又腐败,既不懂“以法治人”亦不懂“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他们错误地认为“管理”即是“修理”之学。所以他们不仅以高压管理法、囚式管理法去“修理”他人,而且还以诡诈手段蒙骗被管理者,肆意侮骂员工,使被管理者在经济上得不到实惠,还在人格上经常遭受迫害。他们俨然是“棍棒式”、“家长式”的独裁主义者。这种最低层次最糟糕的管理模式,不仅存在于古代社会,而且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原始积累阶段的一种野蛮管理现象。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某些简单粗糙的密集型群体劳动的企业,这种毫无人性化的管理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种境界的管理者,对管理缺乏系统的理性认识,管理处于盲目的无序状态,有待于向有序的理论层面升华。

社会发展管理篇10

关键词:公民组织;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1-000446-01

一、中国公民组织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大量涌现,使整个社会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公民组织,它们积极地提供着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不断推进社会资源的更加公正公平的分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公民组织日益发展壮大。2003年,中国的公民组织总数仅为27.6万,截止到2011年,中国的公民组织数量就增长为45.8万。就公民组织的总数看,数值上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年增长速度却逐渐放缓。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正在中国迅速崛起,并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日益深刻的影响。

二、中国公民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公民组织制度性限制太严

虽然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但是由于政府方面往往会考虑公民组织对其政权稳定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公民组织在实际的组建过程中,仍然会受到政府极大的限制和阻碍。

2.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能够为一个组织的建设发展提供正确的活动方向和指南,也能够提供权威的、必要的政策性保护。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将会很大程度上使得公民组织在组织构建、具体运营等环节没有比较权威的法律作为指导和依托,在遇到与政府,企业等权力边界模糊,甚至相互冲突的时刻无法有效的向相关法律寻求帮助,更无法在实际开展活动中运用已有的法律来解释和推销本组织的架构和理念。

3.公民组织运行机制不完善

一个组织必须有独立、健全的运行机制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承担其社会责任,完成组织的预期目标。而就当前中国公民组织来看,大部分仍属于一种半官方半民间的双重结构。如共青团、妇联等发展规模较大,影响较为广泛的组织团体通常是政府自上而下建立的具有明显官方性质的社会团体。

4.缺乏专业的公民组织管理人才

很多的民间公民组织都是在其建立者个人的兴趣、公共服务理念、社会责任感等主观意识催动下而成立并发展起来的,其不稳定性不言而喻。另外,组织者或建立者往往是某一领域的优秀人才,但缺乏管理经验。其成员很多本身对于其所从事的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又比较的薄弱,没有专业的方法和理论来引导和支撑起项目的开展,同时,由于资金的紧张,也无法聘请专业的人才来有效的开展活动。在具体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即使有数量,却难以保证质量和效果。无法真正达到原有公共服务的目标。

三、改善我国公民组织的发展的对策

1.国家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为公民组织的存在、运转、活动提供政策性和方向性的支持。目前中国出台的公民组织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对公民组织进行管理为主要内容。而政府对参与型的公民组织应该起到一个监督和帮助的作用。基于这种关系,原有的法律体系并不能对公民组织的活动起到有效保障作用,也无法有效地实现这种监督帮助的关系。

2.政府放松对公民组织的管制

政府应该对参与型的公民组织起到监督作用。首先应该简化公民组织办事程序,其次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公民组织进行专项管理,再次可以考虑以抽检与定期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评定组织的独立活动能力,在此基础上差别化精简办事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这样,既符合政府本身的改革方向,也方便了公民组织的办事流程,有利于公民组织的发展壮大。

3.公共舆论作用的发挥

公共舆论是政府以外的重要力量来源之一,包括诉求的集中形成、强大细微监督作用、推动促进作用等。在未来公民组织发展过程中,公共舆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需要公众舆论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关注。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企业及个人积极参与非营利性活动。

4.政府对公民组织的监督

在公民组织的日常运转及活动中,政府要放宽对公民组织的限制。但是这个放宽并不是无限度、无边界地放宽限制。政府还应该对公民组织进行一定的合理监督,以保证公民组织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等基本属性。

参考文献:

[1]杨晓梅.论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多元主体中的作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2]万江红,等.近十年中国民间组织研究综述[J].江汉论坛.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