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十篇

时间:2023-03-23 03:04:37

水土保持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篇1

基于RS与GIS的岩溶区石漠化时空变化特征——以湖南省慈利县为例王晓燕 徐志高 (7)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及预测研究——以北京丰台区为例赵西君 宋金平 王倩 (11)

贵州省乌江流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王秀春 黄秋昊 蔡运龙 (15)

晚更新世小江流域泥石流沉积特征及发育规律魏东岚 李永化 (18)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以石羊河流域民勤县为例王世金 何元庆 赵成章 (22)

基于GIS的沂蒙山区植被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陈婷婷 孙希华 (26)

岷江上游流域不同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径流响应研究梁小军 江洪 朱求安 黄梅玲 (30)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土壤侵蚀驱动机制研究朱丽 秦富仓 杨翠林 马小芳 (34)

不同植被覆盖防治土壤风蚀对比研究 王翔宇 原鹏飞 丁国栋 尚润阳 孙保平 张宇清 吴斌 (38)

黄土区不同地类土壤水分入渗与模拟研究刘卉芳 曹文洪 王向东 (42)

重力侵蚀分类研究郑书彦 (46)

内蒙古棋盘井工业区景观破碎化预测梁振明 曾勇 赵彦伟 汪思慧 (49)

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植被景观动态变化研究陈静谊 张志强 王新杰 唐丽霞 (53)

基于GIS的不同精度DEM提取地形指标误差分析——以盐池县南部山区为例杨光 李庆和 孙保平 (57)

基于ArcIMS的地质公园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张国庆 田明中 郭福生 王同文 孙洪艳 (61)

基于表观反射率的渭一库绿洲植被动态变化分析罗江燕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陈金奎 (65)

封育措施对宁夏盐池半干旱沙地草场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边振 张克斌 李瑞 刘小丹 (68)

长白山白河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与河流沉积张威 穆克华 李川川 闫玲 牛云博 (71)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城市土地规划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王进 李准 (76)

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枯枝落叶及苔藓层的生物量与持水性能潘刚 任毅华 边巴多吉 赵佩艳 (81)

空心菜对不同形态氮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周晓红 王国祥 杨飞 何伟 杨周 (84)

塔里木河干流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黄青 李丹丹 (88)

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芦晓峰 王铁良 李波 (93)

欢迎订阅2009年《水土保持研究》 (96)

北京市怀柔区乡村河溪利用方式及演变分析冯泽深 高甲荣 杨海龙 崔强 段红祥 (97)

勘误 (100)

京郊河溪近自然治理环境效应分析高阳 高甲荣 陈子珊 段红祥 寇忠泰 (101)

准噶尔盆地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中δ^18O和δD变化特征——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阜康站为例李晖 蒋忠诚 周宏飞 王月 崔天顺 李艺 罗为群 (105)

不同灌水和施氮对黄土性土壤中NO3^--N迁移和淋失的影响陈晓歌 马耀光 (109)

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的自动化研究黄丽梅 刘廷祥 鲍文东 吴泉源 (112)

开封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苏朝阳 苗长虹 (116)

定西安家沟流域3种典型农林复合模式的评价研究蔡国军 张仁陟 莫保儒 魏强 柴春山 于洪波 (120)

几种坡面径流调控措施的筛选试验研究唐小娟 郭雪莲 (125)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演替规律杨海龙 王芳 包昱峰 高甲荣 (129)

新疆柴窝堡水源地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问题柴政 玉米提·哈力克 苟新华 罗淑政 (13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红壤退化地生态恢复研究陈世发 查轩 李旭义 (136)

滇西南亚热带山地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微量元素状况研究赵筱青 杨树华 (140)

不同覆盖措施下龙廷杏梅园地小气候效应研究刘克长 任中兴 李申安 杨吉华 王迎 (145)

锌铬复合胁迫对水稻植株碳氮代谢的影响朱雪梅 林立金 杨远祥 蒋小军 何传云 邵继荣 (149)

板集矿区生态恢复规划研究徐琳瑜 赵彦伟 刘桂友 苏美蓉 (152)

成都市人工湖塘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杨菊 万新南 (156)

潮关西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类型的划分何明月 高甲荣 张金瑞 (158)

巢湖流域水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宋润朋 吴开亚 金菊良 (162)

线性规划方法在丹江口库区小流域土地规划中的应用研究王国重 蔡崇法 (166)

四川省九龙县石头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危险性评价研究铁永波 唐川 苏小琴 (168)

陕西省两个主要类型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分析刘佳 徐玉霖 王继军 (171)

一种应用氢氧同位素确定土壤蒸发的新方法胡海英 包为民 王涛 瞿思敏 (175)

土壤有机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定量研究杨才敏 (177)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焦作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常玉光 樊良新 宋琼 (180)

四川广安区观塘镇地质灾害特征及其成因吴俊峰 王运生 孟天伦 (182)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述评叶立国 李笑春 (186)

草庙子河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祝广智 (191)

赣州生态城市建设探讨熊平生 (194)

欢迎订阅2009年《水土保持通报》 (196)

山西退耕还林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探讨韩国忠 李有华 (197)

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前后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监测方法与案例刘则荣 武俊德 杨冰 冯续宁 侯庆春 (200)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项目蓄水保土效益分析祁永新 刘则荣 王兴中 (204)

小流域监测与评价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调查与评价王鸿斌 刘斌 金剑 雷小博 (208)

黄土高原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机制研究——以甘肃省崆峒区甲积峪小流域为例梁剑辉 赵帮元 郑华 (210)

参与式方法和工具在小流域规划中的应用——以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为例谢艳芳 杜卿 贺林 (214)

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喻权刚 朱小勇 殷宝库 (217)

水土保持监测基本方法述评刘咏梅 杨勤科 王略 (221)

水土保持、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英国赠款小流域管理项目的创新和影响高健翎 王还珠 (226)

小流域监测数据资源的调查与分析评价曹全意 雷启祥 李学勇 (229)

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示范流域农户可持续生计调查分析王兴中 祁永新 孙太旻 (231)

小流域监测评价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王富贵 曹炜 王娜 (235)

甲积峪小流域水沙监测工作做法与思考刘存国 朱存喜 (240)

参与式小流域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以英国赠款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为例张永国 (242)

关于水土保持外资项目财务管理办法的制定杜卿 贺林 谢艳芳 (245)

黄河小流域监测评价元数据标准研究梁剑辉 许五弟 郭玉涛 (247)

参与式流域规划中相关利益群体的角色分析何兴照 杜卿 (250)

CWMP示范小流域的选择和参与式小流域规划过程谢艳芳 贺林 杜卿 (253)

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示范活动的实践意义冯省 张永国 (255)

黄土高原流域综合管理对农村社会经济影响研究何兴照 马安利 董仁才 (259)

参与式可持续流域管理模式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何兴照 王还珠 (263)

中国小流域管理项目监测评价体系开发工作的启示冯省 王兴中 (266)

附图 (F0002)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 (F0004)

考虑数据变换的泾河流域月降雨空间插值刘鹏 张万昌 (1)

基于突变理论的岷县山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研究杨东 焦金鱼 田娜 (5)

流域土地利用/覆盖与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研究赖格英 刘志勇 刘胤文 (10)

高速公路道路建设中土壤侵蚀问题研究余海龙 阿力坦巴根那 顾卫 卜崇峰 (15)

金沙江干热河谷微地形改造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李艳梅 王克勤 陈奇伯 王建英 (19)

淤地坝最优坝高的确定方法研究穆天亮 王全九 (24)

灌区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展望马孝义 王波雷 张建兴 范严伟 (28)

一维非饱和土壤溶质运移的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吕岁菊 乔英 刘国林 (33)

东北低山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优化模式研究——以黑牛河流域为例戴全厚 喻理飞 喻定芳 翟胜 刘明义 王艳 (37)

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坡长因子评价问题孔亚平 张科利 曹龙熹 (43)

基于GIS和RS的辽西地区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董婷婷 张增祥 左利君 (48)

流动沙丘沙埋对沙柳生长特性的影响原鹏飞 丁国栋 赵奎 (53)

基于改进型PCNN与模糊算法的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付强 李伟业 冯艳 (56)

基于GIS技术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系统王存美 姚新 廉保全 陈歆夏 马红银 马宾 杨文星 (60)

四川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研究郑泽忠 范东明 曹云刚 夏清 邵怀勇 (64)

基于GIS/RS的县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张小虎 雷国平 张惠 袁磊 李刚 (67)

新疆于田绿洲-荒漠脆弱带时空演变及其调控方法研究丁建丽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70)

盐碱地的生态修复研究张建锋 (74)

中国荒漠区的生物多样性李毅 屈建军 董治宝 安黎哲 (79)

时间序列分析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张和喜 杨静 方小宇 房军 冯诚 (82)

基于GIS和RS技术水土流失规划研究——以浐灞河流域为例李斌斌 李占斌 鲁克新 沈中原 (85)

水土化学场理论在干旱区绿洲盐渍土研究中的应用——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何祺胜 (88)

密云土门流域出口氮磷污染分析张燕 张志强 谢宝元 张俊卿 唐寅 王利 刘恩 (94)

晋西黄土洞穴发育特征研究李滨 彭建兵 郑书彦 安光明 (98)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张健 刘国彬 许明祥 李小利 周萍 (101)

西南丘陵地区县域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江津区为例李占军 刁承泰 (105)

小尺度空间的城市生态功能区规划方法研究张志全 郑晓非 胡远满 陈宏伟 (110)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地表径流的分布格局与动态王永利 云文丽 苗百岭 梁存柱 王炜 (114)

雁栖河溶解氧和氨氮对不同河溪利用方式的响应冯泽深 高甲荣 吕晶 段红祥 (118)

平坦V型测流堰在山区森林水文研究中的应用与设计饶良懿 朱金兆 王玉杰 (123)

三峡库区土地整理“移土培肥工程”设计研究——以兴山县峡口镇为例林爱文 胡艳荣 胡立峰 (126)

青海都兰县察汗乌苏绿洲景观格局特征分析刘小丹 张克斌 李瑞 沈彦 边振 (130)

基于GIS与熵权的DRASCLP模型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张少坤 付强 张少东 刘仁涛 (134)

基于生态足迹的鲁西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德州市为例刘富刚 (138)

川藏公路山地灾害特征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巫建晖 张正波 田金昌 陈健 (142)

基于GIS和分等成果的县域内农用地定级方法研究——以山东省平阴县为例赵璐 郑新奇 (14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杨永东 张建生 蔡国军 莫保儒 王子婷 柴春山 (149)

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夏既胜 杨树华 王玉朝 赵筱青 卢东爱 (152)

杨树无性系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陈安强 房用 慕宗昭 马啸 杨吉华 (157)

吉县蔡家川小流域水文响应相似性研究刘利峰 毕华兴 (161)

贵州省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综述刘唐松 戴全厚 (165)

臭椿幼苗对渗透胁迫的生理响应曹兵 宋丽华 唐春慧 (168)

土地整理的人-地系统响应综述冉清红 岳云华 谢德体 魏朝富 冉瑞平 (171)

宁德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金蓉 黄义雄 杜秀敏 (175)

昆明市生态红线区非生态用地转变前后生态效益分析范学忠 李玉辉 角媛梅 (179)

北京风沙源区风沙活动特征分析及治沙格局初步研究张丽颖 岳德鹏 王计平 刘永兵 牛巳博 (184)

河溪利用方式对河岸带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安达木河上游为例陈子珊 高甲荣 包昱峰 冯泽深 (189)

辽西凤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水分界面研究王维 王秀茹 关文彬 李奕 (192)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用地面积预测——以福建省为例刘淑苹 张文开 张军 (196)

玉溪市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何云玲 付保红 (200)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田卫堂 胡维银 李军 高照良 (204)

矩形渡槽经济水力要素的确定常林秀 (210)

辽宁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郑晓非 张志全 胡远满 李秀珍 (212)

奈曼旗大沟头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杨翠林 秦富仓 朱丽 邬鹏程 (216)

盐池草地植被数量波动研究李瑞 刘云芳 张克斌 (220)

新疆开垦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宋文娟 熊黑钢 (224)

保水剂对基质栽培菜心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谢勇 杜建军 李永胜 (228)

崇遵高速公路开肩堡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王瑞甫 (231)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姜永华 江洪 曾波 何丙辉 (234)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研究——以重庆渝西经济走廊地区为例孙德亮 张凤太 (238)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研究尚爱军 (241)

贵州老万场金矿石灰岩与红土矿体土壤结皮中苔藓植物种类及群落比较研究汪文云 张朝晖 (244)

基于BP网络的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王艳 宋振柏 吴佩林 (248)

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牧草引种试验研究朱磊 张芳琴 廖鑫 郑世清 (251)

陕蒙沙漠高速公路沿线土壤水分变化研究卜耀军 艾海舰 刘翠英 纪晓玲 张雄 (255)

祁连山北坡主要植被下土壤异质性研究牛赟 敬文茂 (258)

基于人水和谐的城市污水河流生态治理祝广智 (261)

聊城市风沙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张重阳 王倩 路洪海 (264)

韭园沟流域的洪水资源化研究王书良 (267)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 (F0004)

神府东胜矿区不同下垫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李强 李占斌 鲁克新 王民 穆军 (1)

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输沙相关性的尺度效应分析朱婧 赵文武 徐海燕 (4)

坡面细沟自组织形成过程的CA模拟原立峰 常春平 (7)

坡耕地地表糙度对降水分配的实验研究郭建华 吴发启 梁心兰 刘淼 (11)

子午岭次生林区土壤持水力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梁向锋 赵世伟 张亚莉 赵勇钢 华娟 张扬 (1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孟庆香 刘国彬 杨勤科 (20)

福建省降雨侵蚀力R值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张坤 洪伟 吴承祯 丁新新 (23)

海湾型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陈国强 陈鹏 (26)

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的混沌研究付强 李国良 (31)

乌鲁木齐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杨磊 张永福 王伯超 (35)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水电站库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吴柏清 何政伟 闫静 许辉熙 (39)

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张鲁 周跃 张丽彤 (43)

基于RS和GIS扎龙湿地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研究袁力 赵雨森 龚文峰 范文义 (49)

三江平原土壤质量变化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及应用杨先野 付强 王宝华 姜秋香 (54)

童子坝河流域水文特征与降水量的关系研究胡广录 刘鹄 赵文智 (58)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碳库及其管理指数的影响戴全厚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张超 兰雪 (61)

秦岭北坡刺槐人工林细根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燕辉 苏印泉 李吉平 朱昱燕 季志平 (65)

晋西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纳磊 张建军 朱金兆 董煌彪 王鹏 袁琳丽 (69)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区域风况与风蚀坑形态特征王帅 哈斯 (74)

新疆玛纳斯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尹小君 (77)

生态垫对流动沙地土壤温湿度和养分的影响杨越 曹波 孙保平 杨志国 杨莉 刘莹 (81)

平原区土地整理中的土方量计算方法比较张超 王秀茹 郭晓辉 李素云 (84)

库布齐沙漠北缘沙丘不同部位露水凝结量的初步研究武文一 于显威 杨晓晖 于春堂 卢晓杰 (88)

新疆库车县近40a来气温与蒸发量变化趋势分析胡伟 姚磊 (93)

娃娃沟流域泥石流活动与植被关系探讨施蕾蕾 陈宁生 杨成林 覃伯勇 (96)

新疆于田绿洲盐渍化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古丽格娜·哈力木拉提 阿布都沙拉木·加拉力丁 海米提·依米提 (100)

松辽平原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盐分特征分析王耿明 姜琦刚 高永志 邢宇 (105)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以榆林市为例王小军 蔡焕杰 张鑫 王健 王纪科 刘红英 康艳 (108)

若尔盖湿地草原沙化驱动因素分析李斌 董锁成 江晓波 李泽红 (11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李月臣 (116)

民勤县主要治沙造林树种空间结构及其防风作用李建刚 王继和 蒋志荣 柴薇薇 (121)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鲁西南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测度王汉卫 成杰民 孙天然 (125)

宁南山区农户经济收入与农业结构调整现状研究——以宁夏固原河川乡为例杨浩 程积民 (130)

水资源价值理论的四象限模型探讨赵娟 穆兴民 王飞 高鹏 张捐社 (134)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沙棘生长对土壤水分及养分影响卢建利 陈云明 张亚莉 李卓 徐敬华 (137)

内蒙古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模糊评价研究吴全 朝伦巴根 赵国平 (141)

山地灾害演化特征和预测预报探讨高召宁 姚令侃 (146)

采用拦沙坝防护的浅基桥梁墩台局部冲刷研究伊廷军 吴清波 赵海镜 (150)

基于北京一号小卫星的密云水库水土资源遥感分析杨海波 黄诗峰 李纪人 左春刚 李小涛 (153)

青弋江芜湖市段无机氮的分布特征时伟 陈发扬 胡园园 韦炜 (157)

基于TOPSIS法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评价——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王江 李靖 魏红义 田鹏 (161)

玉米拔节期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贺冬梅 张崇玉 妮 李盛勇 胡先伟 (164)

门楼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现状评价与治理对策李嘉竹 刘贤赵 (167)

黄河三角洲芦苇生物量空间变化环境解释冯忠江 赵欣胜 (170)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区沙化土地植被生物量的影响赵串串 杨晓阳 张凤臣 柴永煜 杨兴中 (175)

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芦晓峰 王铁良 李波 刘镜 (178)

合肥市城区流失水土污染特征研究胡宏祥 任涛 黄本柱 (182)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时空趋势变化分析焦彩霞 郑光辉 孙东敏 (185)

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生态恢复研究马志阳 查轩 (188)

基于TM影像的福州市地表植被变化分析柳铮铮 曾从盛 钟春棋 (194)

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贾宇平 (197)

盐池沙地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沙柳的光响应研究段玉玺 贺康宁 朱艳艳 芦新建 张进虎 孙跃强 (200)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郭永盛 白育英 周心澄 (204)

柠条林带不同行距的防护效果比较研究朴起亨 丁国栋 王炜炜 王翔宇 高涵 秦树高 (207)

晋西黄土区侵蚀沟坡面植被群落特征研究张晓艳 王百田 魏天兴 李海红 (211)

山西葛铺煤矿矿区土壤水分和结构变化浅析赵陟峰 郭建斌 郭汉清 景峰 (214)

辽宁省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仲晓雷 郭成久 范昊明 周晓乐 郑成建 (217)

NOAA/AVHRR与EOS/MODIS的积雪监测模式对比麻旭辉 刘志辉 肖继东 (220)

遗传算法在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初探吴高伟 王瑄 (223)

T3x须家河组砂岩饱水作用下水岩相互作用规律研究李彦军 王学武 冯学钢 姜云 蒋可 (226)

宁南黄土丘陵区农牧结构调整与模式的研究——以宁夏固原河川乡为例王之明 程积民 (229)

三峡库区退化土壤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董杰 杨达源 (234)

四川省宁南县石洛沟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卢铖昀 王士革 汪阳春 严冬春 林明安 (239)

贡嘎山东坡湾东河泥石流的特征及危险度评价佘涛 谢洪 王士革 孔纪名 刘正梁 (242)

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中各类潜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及其防治对策韦跃龙 陈伟海 覃建雄 吴汝兰 (246)

西南(岩溶)山区乡村聚落景观优化研究——以安顺市为例雷清 苏维词 (251)

土壤水资源研究进展及评述邬春龙 穆兴民 高鹏 (255)

山东省工业“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特征研究苏秋实 王立本 (258)

河北杨不同再生途径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RAPD检测张琼 李周岐 侯万伟 周飞梅 (260)

川滇高山栎净光合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刘敏 方江平 (263)

水土保持监测中SPOT5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方法研究杨蕾 (266)

渠道衬砌砼混凝土裂缝原因与控制措施探讨陈浩全 (268)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 (F0004)

基于GIS下的西宁市土壤侵蚀预测李若东 刘得俊 冯玲正 蒋波 李润杰 (1)

黄土高原中部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徐勇 杨波 汤青 (4)

辽宁省冻融侵蚀发生的气候环境条件分析张瑞芳 范昊明 王瑄 周丽丽 武敏 刘艳华 (8)

缙云山典型植物群落次生演替中土壤抗冲性研究文卓立 周飞 (13)

黔中石灰岩喀斯特表层土壤结构性与土壤抗蚀抗冲性赵洋毅 周运超 段旭 (18)

沙棘“柔性坝”对沟道土壤粒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张涛 李怀恩 刘健 毕慈芬 乔旺林 (22)

地下滴灌条件下砖红壤水分入渗特性试验研究陈洁 陈阳 吴卫熊 李雅楠 李就好 (26)

天安特生态调节剂对南方不同农业土壤结构的影响常青山 蔡祖国 杨卫军 王幸斌 (29)

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机理及功能研究戴全厚 喻理飞 薛萐 兰雪 余娜 (32)

流动沙丘风沙流结构的定量研究王翔宇 朴东均 丁国栋 尚润阳 高函 王炜炜 孙果 (36)

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陕西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史海静 李锐 (40)

毛乌素沙地南缘3种灌草丛形态与阻沙能力的对比研究唐艳 刘连友 哈斯 王志 孙炳彦 杜建会 (44)

新型YDL-固沙胶的固沙性能及固沙效果试验研究张华 田佳 张文奎 (49)

咸水入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环境效应分析——以昌邑市为例张艳 张祖陆 张会海 宫巧玉 (53)

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李红伟 曾永年 陈安平 (56)

雷州半岛徐闻生态示范县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邓国军 王树功 周永章 朱晓红 (59)

秦州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唐慧中 辛晓霞 张义华 (62)

3种固沙剂固沙能力的野外试验研究姚正毅 王涛 韩致文 赵爱国 陈珩 杨佐涛 (66)

东北地区土壤侵蚀分异特征与分区治理模式研究范昊明 王铁良 蔡强国 武敏 周丽丽 郭成久 (69)

区域林地格局、驱动与生态价值研究曹银贵 姚林君 郝银 饶彩霞 (73)

滇南地区高扰动地表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贺亮 李光伟 刘国东 (77)

小流域地形因子影响下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赫晓慧 温仲明 (80)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前高边坡工程适应性研究崔杰 王兰生 王小群 (84)

区域水土流失研究中降雨量空间插值方法选取汪翠英 杨勤科 郭伟玲 姚志宏 李文凤 (88)

干旱区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以艾比湖流域为例毋兆鹏 (92)

基于熵权法的济南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王筱明 (96)

林木根系的加筋作用试验研究宋维峰 陈丽华 刘秀萍 (99)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吴菊 郑林 陈建军 陈洁 齐述华 (103)

不同草本层三倍体毛白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化学特性及其对C/N的影响刘朔 袁渭阳 李贤伟 荣丽 杨渺 李德会 王巧 (107)

燃烧过程植物体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变化王周锋 刘卫国 王政 (111)

蚀变岩水-岩相互作用试验研究徐德敏 黄润秋 虞修竟 于静 林峰 (117)

扁穗牛鞭草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胡宗达 叶充 胡庭兴 (120)

坡面水土迁移动力学理论及发展洪天求 胡宏祥 马友华 (124)

引进美国草种水保效果的对比研究 任广鑫 杨改河 冯永忠 张强 (129)

云南省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浅析刘卉芳 徐永年 池春青 陈超 张玉琴 (133)

黄土高原8种树种蒸腾速率与日蒸散量比较郭红艳 王百田 靳新红 (136)

采煤对山西省的环境影响及其生态修复策略张成梁 袁元和 刘士余 吕皎 (139)

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方法研究黄鑫 蔡强国 陈浩 方海燕 (143)

内陆干旱区竖井灌排下土壤盐分的运移特征——以哈密盆地为例杨鹏年 周金龙 崔新跃 (148)

干旱内陆河灌区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分析张书兵 王俊 姜卉芳 肖俊 (151)

辽西油松蒙古栎林下凋落物现存量及持水能力的研究崔建国 镡娟 (154)

黄土高原侧柏、臭椿光合、蒸腾作用比较研究梁月 郭建斌 殷丽强 (156)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土壤有机质和pH值变化规律杨世琦 杨正礼 (159)

基于小波消噪的三江平原低湿地月降水时间序列分析刘东 付强 (164)

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秦作栋 王孟本 薛占金 (16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沙响应研究方法改进探讨张攀 姚文艺 冉大川 (173)

四川省昭觉县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左昌虎 许强 杨学之 (177)

晋西黄土区沙棘与冰草蒸腾耗水规律研究冯愿楠 朱清科 毕华兴 (180)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四翅滨藜叶水势研究芦新建 贺康宁 巩玉霞 胡月楠 (184)

调亏条件下春播蚕豆的需水规律及其产量效应王福霞 丁林 成自勇 张新民 (189)

济源市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曹连海 李敏之 苏万益 (192)

鄂西三峡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复合经营技术黎曙光 周伟国 曾祥福 (195)

植树防护在黄土路堑高边坡坡面防护的应用梁伟 高德彬 倪万魁 赵之胜 杨泓全 (200)

浅议生态防护在城市河道中的应用兰海东 杨宝中 曾玲玲 (203)

塔里木胡杨林保护区植被覆盖与地表水域关系研究奚秀梅 段树国 海米提·依米提 (206)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养分效应研究尹娜 魏天兴 张晓娟 (209)

泉州海岸带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杨娟 李强 海香 徐刚 (212)

GIS支持下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王春菊 汤小华 (215)

白鹤滩峨眉山玄武岩系熔岩层界面的鉴别标志张春芳 王奖臻 许模 李虎 (217)

四川某水库中缓倾角裂隙的概率分析夏雄彬 魏云杰 杨根兰 李虎 张敏 (22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刘晓 苏维词 (222)

黑河流域沙区植被恢复及演替研究——以高台县为例朱淑娟 (226)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中GIS空间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景海涛 李春梅 (229)

四川某隧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及涌水量初步研究孙维兵 许模 张强 康小兵 丁浩江 (232)

岔路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黄金林 丁元芳 迟宝明 (235)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金龙山滑坡危险度研究吴敏 陈永波 (239)

商洛市中药材种植土壤肥料信息系统的构建张晓虎 何军 (241)

风力侵蚀对西气东输(甘肃段)工程影响分析冯伟 张兴昌 高照良 (244)

辽宁省湿地现状与生态修复研究芦晓峰 王铁良 周林飞 李波 (248)

东北地区环境保育与环境补偿问题研究张维生 刘春艳 李秀霞 (252)

利于河溪生物栖息环境生态工程述评刘瑛 高甲荣 冯泽深 李松桂 (256)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定量评价方法贾致荣 郭忠印 (260)

三峡水库西陵峡峡谷段岩质岸坡类型分析黄波林 刘广宁 彭轩明 (263)

典型城市城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研究李杰 施泽明 张成江 倪师军 (266)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 (F0004)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坡面产流特性王晓东 张洪江 程金花 孙艳红 (1)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中不同土地类型土壤表面可蚀性颗粒对比研究李占宏 海春兴 刘广通 (4)

人工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的效应研究唐涛 郝明德 单凤霞 (9)

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切沟的误差分析尹佳宜 伍永秋 汪言在 (12)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刘坤 陈治谏 廖晓勇 (17)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探析丁明涛 韦方强 (20)

黄土高原坡面集水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研究余新晓 陈丽华 张晓明 杨锋伟 (23)

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张振国 黄建成 焦菊英 白文娟 (28)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研究王化齐 蔡焕杰 董增川 张鑫 吴钊 (32)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需水定额计算与分析张晓明 余新晓 武思宏 陈丽华 (36)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分析杨锋伟 陈丽华 朱清科 毕华兴 (41)

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秦松 樊燕 刘洪斌 王正银 (46)

延庆县人工植被的防风蚀效应研究梁伟 李振国 郑勇 白翠霞 周利军 (50)

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分配及水肥流失研究彭娜 王开峰 谢小立 胡实 (53)

盐碱地人工种植芨芨草效益分析范文波 李小娟 刘丽英 (56)

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相关性研究刘艳 马风云 宋玉民 侯龙鱼 崔晓东 (59)

重庆三峡脆弱带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李为科 刘金萍 (62)

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地力变化初探李品荣 陈强 常恩福 尹艾萍 毕波 (65)

山西省雁北地区沙地樟子松和油松生长及蒸腾特性对比研究胡振华 王电龙 呼起跃 (69)

南京幕府山矿区废弃地恢复植被的群落种群动态研究刘国华 舒洪岚 张金池 (72)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山东省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田贵全 曲凯 (75)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土壤水分生态条件分析陈丽华 鲁绍伟 张学培 余新晓 孙中峰 (79)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合理林分密度计算与分析武思宏 朱清科 余新晓 张学培 (83)

应用遥感技术研究贵州春季蒸散发空间分异规律田雷 杨胜天 王玉娟 (87)

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融合在煤矿塌陷地中应用研究许长辉 高井祥 王坚 孙久运 (92)

毛乌素沙地西南缘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研究张进虎 贺康宁 段玉玺 芦新建 (96)

南疆阿拉尔垦区海岛棉耗水规律研究胡守林 许燕玲 万素梅 (100)

非点源污染模型ANSWERS-2000的水文子模型研究潘沛 刘凌 梁威 (103)

GIS支持下东圳库区水土流失景观因子分异研究郑本暖 (107)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熵模型的改进及应用赵军凯 (111)

基于决策树的龙口市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研究王大鹏 王周龙 崔青春 李德一 (114)

北京山区不同密度油松结构与功能研究鲁绍伟 刘凤芹 余新晓 樊金栓 杨新兵 李春平 (117)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地下水系统演化姜纪沂 曹剑峰 李升 王博 (122)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许文杰 许士国 (125)

1996—2005年新疆耕地数量变化分析刘新平 吕晓 罗桥顺 (128)

基于熵权法的济南市水安全时间序列研究张戈丽 王立本 董金玮 (131)

基于特征增强技术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曹宝 秦其明 张自力 马海建 邱云峰 (135)

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效果综合评价刘库 谢应忠 马红彬 (139)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王敏 董金玮 郑新奇 (142)

水蚀荒漠化的最大熵模糊优化评价模型周晓蔚 王丽萍 李安强 张验科 (145)

GIS支持下1985—2000年北京林地数量、质量演变与驱动分析范小杉 高吉喜 (148)

高寒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应评价鲍锋 延军平 孙虎 (151)

昌都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陈晓林 杨忠 熊东红 周红艺 鲜纪绅 (156)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驱动力分析及能力评价张凤太 苏维词 (159)

新乡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王安周 张桂宾 郑洁 赵建吉 (163)

库尔勒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房莉 吕光辉 (166)

退耕还林(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经济生活影响的分析——以安塞县为例刘志超 杨改河 杜英 冯永忠 王得祥 (169)

德州市近50a来旱涝特征分析刘俊菊 杜国云 孙祝友 黄晓花 周燕 (173)

区域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临沂市为例刘忠秀 谢爱良 (176)

福建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密切值法评价卓飞豹 陈兴伟 (179)

安塞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胡明 马继东 (182)

珠海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问题分析栾勇 陈绍辉 尹忠东 高世明 周心澄 (186)

高速公路植物措施保土效益初探——以云南省安宁至楚雄段为例张红丽 张洪江 江玉林 陈宗伟 陈学平 程金花 (190)

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牛传军 贾芳芳 马好霞 王秀茹 (193)

基于MapObject的自定义地图符号块的实现戴维 刘志辉 (197)

延庆县2006年水土保持监测效益分析柳立兵 张璐 郭晓辉 (199)

丹江口水库库区水环境质量评价成庆利 朱铁群 (202)

广西合山煤田岩溶发育规律及机制研究毛邦燕 许模 白爱忠 黄润英 (205)

黄土半干旱区不同密度人工白榆林消光特性研究陈婷婷 贺康宁 (209)

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应用与分析——以密云县农用地分等定级为例孙文轩 张璐 王秀茹 柳立兵 (212)

泸盐路宜宾至南溪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康小兵 潘国耀 (216)

改进的变尺度优化算法在节水灌溉制度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王红霞 卢文喜 韩晓明 贾小丰 陈伟韦 (219)

西安市不同灌溉类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梅凡民 陈敏 朱海波 (223)

风蚀作用下农田土壤碳损失的估算朱孟郡 严平 宋阳 孙炳彦 杜建会 马玉凤 (226)

柳河流域径流、泥沙时变过程研究张志玲 范昊明 郭成久 杨丽娜 (229)

西汉高速弃渣场自然环境特点及整治对策研究齐洪亮 田伟平 冯兴平 高照良 (232)

徐州矿区充填复垦土壤特性实验研究董霁红 卞正富 雷少刚 BEXTEN Jutta (234)

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与思考马德仓 常富礼 梁必升 常磊 张国良 (238)

道路边坡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刘浩 艾应伟 陈黎萍 杨雅云 许贵文 (241)

小江流域土壤抗崩性实验研究邹翔 张平仓 陈杰 (244)

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的水土流失问题浅析王秀茹 韩兴 (247)

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姜秋香 付强 王子龙 (250)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展望岳晓燕 宋伶英 (254)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吴柏清 何政伟 (258)

自压微灌系统施肥装置郭彦彪 李社新 邓兰生 冯宏 张承林 (261)

泉州湾海岸带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傅孙萍 杨娟 徐刚 (263)

试论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耕地储备覃事娅 尹惠斌 (266)

水土保持研究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

1 引言

近些年来,水流流失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受到了我国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此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缓解水土流失的现状。但是,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项长期、综合性的工程。并且,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所产生的效果与作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还需要对其进行仔细全面的定量描述。下面,本文就对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从而总结出一些自身的看法与观点。

2 水土保持措施中常见的几种形式

2.1 所谓的水土保持生物林草措施主要是在水土流失的地域进行植树造林工程,以此来加大地表面的植被覆盖率,从而对地面土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样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土壤的抗冲刷能力,还可以避免土壤受到雨水的侵蚀,进一步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加强做好水土保持生物林草措施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这一水土保持措施已经拥有较大的发展时间,其所产生的正面效应也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青睐,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农作物种植也是属于生物林草措施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农作物本事就具备了生物的特质,在其表面增加植物覆盖面积是为了抵挡降雨的泥沙量。而对于不同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也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水土保持生物林草措施。下面,笔者就对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种植方式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1)轮作种植方式是指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按先后顺序分别种植在同一个土地上,病根就其实际的生产任务来选择适合的轮作方法。并且,在这一生产过程,若是选择了大田轮作方式,就应当粮食的生产量为主体,其一般是在满足农产品需求的基础上才建立的轮作。而为了我满足更多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实际需要,生产人员通常会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这也为后茬作物的水肥条件创造了有利的空间。

(2)间作、套种和混播:间作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栽培方法,如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是在同一块地上,不同时间播种两种以上的不同作物,当前种作物未收获时,就把后作播种在前作的行间,如小麦与黑豆套种等;混播指在同一块地上,两种作物均匀撒播或混合播种在同一播种行内,或在同一播种行内进行间隔种植,如小麦与豌豆混播等。

2.2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以保水保土保肥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农业生产为宗旨,以犁、锄、耙等为耕(整)地农具所采取的改变局部微地形或地表结构的措施。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年前的后稷时代,劳动人民就采用了圳田法,其后西周时展为高低畦种植法,称为畎亩法[5]。是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为原则,将土地作成高、低相间的垄和沟,在高亢的干旱地只种低畦地,在下湿地只种高畦地,使低畦在高亢的土地上能拦蓄水土而在下湿地起排涝和洗盐碱的作用,这就是现代垄作法的起源。此后,西汉赵过创造了代田法,将沟和垄每年轮换利用,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一般在25%~50%。现今西北干旱区应用的垄沟种植法、水平沟种植法等都是在代田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西汉末年汜胜之提出了区田法,将作物播种在凹入地面的沟里。这种方法不仅能保墒防旱,少种高产,而且有利于保土保肥,防止水土流失,现在黄土高原地区实行的掏钵法、坑田法、穴种法、窝种法等耕作方法均是对区田法的继承和发展。

2.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改变一定范围内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降雨入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利用光、温、水土资源,建立良性生态环境,减少或防止土壤侵蚀,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而采取的措施。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在水土保持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雏形“梯田”;黄河中游山区农民在18世纪就开始打坝淤地;引洪漫地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围绕山地荒废与山洪及泥石流灾害问题,阿尔卑斯山区开展了荒溪治理工作,奥地利的荒溪治理工作、日本的防沙工程均相当于我国的水土保持工程。

我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可分为: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3 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在实际的水土保持措施中,减水减沙效益主要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对径流和产沙量按照合理的百分比例进行减少。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十分的自然资源。但由于部分地形条件复杂,其陡坡耕地比的差异性也比较大。尽管部分调研人员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也开展了大量实地考察工作。然而,常常因为每一个研究学者采用的观测小区不同,很难对检测结果进行统一的比较分析。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促使水土保持措施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小区标准体系,并将不同研究者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一的汇总整理,使其能够在统一衡量标准下进行对比。这样以来,就可以在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中,获取到更加准确的减水减沙的效益分析数据。

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生物林草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得知,农作物受到的减水减沙影响较小,这也就说明其引起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陡坡耕地所导致的。而生物措施大多是在固土的作用下,起到的减水减沙效益较为明显,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退耕还林的办法,以此来达到理想的减水减沙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水土保持措施是当今最有效的水土流失控制手段。因此,在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过程中,应当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利用,并对所产生的减水减沙效益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真正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作用及有效价值,从而促进水土保持措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希平,雷廷武.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4(2).

水土保持研究篇3

关键词:水土保持 遥感监测 环境因子 指标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176-02

水土保持监测指标选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均为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如前所述,水土保持监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土壤侵蚀监测和水土保持治理监测。土壤侵蚀监测核心内容即监测土壤侵蚀类型、范围、程度、强度等信息,水土保持治理监测则监测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内容及治理措施对于减缓、抑制流失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即水土保持成效监测,如治理前后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等的变化,通过定量指标来监测这些变化。两者相辅相成,其中土壤侵蚀监测的动态变化为后者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侵蚀变化的信息,两部分内容的监测又都体现在对于一系列地表环境要素、气候要素和人为活动因子的监测,所以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水土流失现状的监测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监测是密不可分的,可以用同一指标体系。

水土保持监测从影响土壤侵蚀、反映水土保持成效的自然环境因子、人类影响因子(如土地利用、开发建设项目等)、土壤侵蚀状况、治理措施监测和治理成效等五个方面建立其指标体系。

环境因素是直接影响区域土壤侵蚀的驱动因子或抑制因子,也是水土保持治理成效的客观反映,是水土保持监测首要考虑的指标因子。这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因子和社会经济环境因子。

自然环境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由其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为自然侵蚀(地质侵蚀),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貌自然演化的过程。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就不断以各种活动对自然界施加影响,正常侵蚀的自然过程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和越来越剧烈的影响,使土壤侵蚀现象由自然侵蚀状态转化为加速侵蚀状态。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某些自然因素来改变侵蚀力与抗蚀力的大小对比关系,使得土壤侵蚀加剧或者达到水土保持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气候、地形、土壤、地质和植被等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自然因素和水土保持成效的客观表现,而土地利用则代表了人类作用于地表的结果,同时表现为水土保持治理的积极因素和加剧土壤侵蚀的消极因素两个方面。而选择上述环境因子建立水土保持监测指标,需要考虑其时空尺度表达,不同时间与空间分辨率决定了地质地貌演化、气候变化、植被与土壤形成与演化等自然过程的信息描述,也决定了各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人口数量变化与分布、土地利用、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过程、形式、范围和强度等评价的精度与可信度。因此环境因子指标的选取和研究尺度均围绕上述内容展开。

1 植被因子

作为地理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与一定的气候、地貌、土壤条件相适应,受多种因素控制,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最大,对其它因素的变化反映也最敏感。利用遥感所获得的植被信息来分析影像上并非直接记录的、隐含在植被冠层以下的其它信息,如水土流失、区域环境演变遗留的痕迹等是选择植被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无论是生物措施还是农业措施,其直接治理成效均表现于植被变化上。而植被是土壤侵蚀的抑制因子,也是最为关键的水土保持可控制因子。在进行植被指标选择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及其机理,从而在此基础上能够选择反映植被类型及其结构的适当的遥感量化指标。

关于不同类型及结构的植被水土保持功能对比分析方面,相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径流小区、小流域实地观测数据,来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及其结构的减水减沙效益,如陈廉洁(1991)根据三年的径流小区实测资料研究了乌江中下游余庆等三县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结果表明两层结构(如乔—— 草和灌—— 草型)的水土保持效益优于单层乔木型,乔灌草三层结构的水土保持效益最好。黄承标等(1991)以桂西北山区的龙胜、田林等四县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1982年到1989年,观测对比了不同植被种群的地表径流,结果是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分析原因是植被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是由植被的树冠群体或植物群体、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综合效能决定的。这种综合效能呈现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规律。

根据观测数据研究植被类型及结构的减水减沙效益,形成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基本认识基础上,随着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的深入,开始深入到植被内部各个垂直层次来揭示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于乔、灌、草和枯枝落叶层等垂直结构上。研究表明,乔木层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冠层对雨滴的拦截而降低雨滴的动能,从而抑制了溅蚀。余新晓(1988)认为乔木层对降雨动能的削弱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林冠截留作用削减降雨动能;二是林冠缓冲作用减弱降雨侵蚀能量。灌木层和草本层与乔木层一样对降雨有截留作用。枯枝落叶层的截留量与其自身的蓄积量、分解程度和持水能力有关。枯枝落叶层削减的降雨动能也可以分为截留作用减弱的降雨动能和透过枯枝落叶层所削弱的降雨动能。前者为大气降雨总动能的5.6% ~13.0%,平均为9.1%,后者可将透过乔木层、灌木草本层的降雨动能全部削减(韦红波,2001)。除此之外,枯枝落叶层降低坡面径流速度,降低了冲刷能量,同时由于降低了径流速度,从而增加了在坡面上滞留时间,增加了下渗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表层凋落物和腐殖质的积累,使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和土壤孔隙度等土壤理化特性得到改善,增加土壤的下渗率。

2 地形地貌因子

地形主要包括坡度、坡长、坡形和所在部位。一般而言,在降雨、土壤和土地利用基本一致时,地形越复杂水上流失越严重。前人试验资料表明,同样都是耕地,由于坡度和所在部位不同,在同样降雨、耕种条件下水土流失差异很大(倪晋仁,2002)。

(1)DEM。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表征区域地形地貌的参数指标,同时它也是生成与土壤侵蚀密切相关的其它地形参数的重要数据源。

(2)坡度。

坡度与土壤侵蚀方式关系密切,坡度指标不仅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地形因子,而且坡度大小也是决定面蚀或沟蚀为主导的关键因子。一般在坡度很缓时主要以面蚀为主,而随着坡度增加,则发生细沟、浅沟侵蚀,当坡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则以切沟、冲沟为主。倪晋仁等(2002)通过研究黄土坡面细沟发育特征,表明面蚀在整个侵蚀过程中的贡献随坡面坡度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在缓坡坡面上面蚀作用远较沟蚀作用为大,但在陡坡坡面上则明显较沟蚀作用为小。

(3)沟壑密度。

在不考虑重力侵蚀的情况下,坡面的总侵蚀量为面蚀量和沟蚀量总和。面蚀主要发生在植被较差、有一定坡度和没有防护措施的坡耕地或荒坡上。随着坡长增加,地表径流逐渐汇集成股流,冲刷力增大,在细沟侵蚀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切沟、冲沟、支沟、干沟直至成为河流,形成蛛丝密布的径流网络,构成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沟蚀的主要形式为沟头前进、沟床下切和沟壁扩张。

将面蚀和沟蚀分离之后,就可以对面蚀和沟蚀过程进行独立的研究,并对不同的侵蚀过程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土壤质地和坡度等是影响面蚀的主要因子,而沟壑密度则是表征和影响沟蚀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了一定区域内所产生的沟谷的数量特性,通常以每平方公里的沟谷总长度(公里)为度量单位。沟壑密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主要表现于,它提供了临空面,沟壑密度愈大,地表受降雨、径流的冲刷力和被侵蚀的面积愈大;同时它也改变了降雨的动能,沟壑密度愈大,降雨径流的冲刷力和侵蚀力就愈大,并且易触发重力产沙。

沟壑的发育和深化过程反映地表土壤侵蚀过程的结果和土壤侵蚀强度,特别是水力侵蚀研究的关键要素;反之沟壑发生过程的停滞也表明了水土保持治理的成效,尤其是沟头防护工程措施等的成效等。因此沟壑密度既是表征土壤沟蚀结果的定量指标、是评价水土保持治理成效的地形地貌因子之一,也是影响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客观因子。

3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支配土壤特性的根源,因其组成土粒大小和不同质地土粒的含量不同,可引起不同土壤理化性,如粘着性、可塑性、保水力、抗蚀性、通透性、离子交换能量及缓冲作用等性质。在此选择土壤类型图作为土壤质地的度量指标。

4 水文气象

气候因素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外营力,对于水蚀而言主要是降雨径流,在此降雨、风场信息、水文数据是重要的水文气象参数。主要指标要素为汛期降雨量、日风速风向及频率、流域年输沙模数等。

5 土地利用

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就是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被逐渐意识到是推动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Turneretal,1994)。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覆盖的改变,因此土地利用是表征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侵蚀干扰程度的良好指标。如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减小植被覆盖度等人类农业生活活动,以及开采矿石、煤矿、废渣废料堆放等开发建设直接加剧了土壤侵蚀。其中耕作过程虽然增加了土壤空隙度,但也破坏了土壤结构,减弱了土壤的耐冲性,直接促进土壤侵蚀。同时,小流域治理措施也看作是土地利用方式,包含于土地利用中,如退耕还草、开垦梯田、封山育林等措施,通过土地利用指标量化了人类活动的扰动或作用结果。

6 社会经济指标

相对于流域环境因子指标,社会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小流域人口、劳力、人口密度、人口素质、人均土地、耕地面积、人均耕地、农业产值、农业人均年产值、农民人均年收入、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人均占有粮、人均居住面积等社会统计指标。

参考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篇4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 开发建设项目

1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问题

1.1 政府部门重视问题

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是加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水土保持法》履行行政职能的具体体现。水土保持方案可规范项目开发商的行为,预防开发建设施工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因此,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关注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问题,必须明确这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与监督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可明确开发商在建设施工中应该履行的水土保持义务与法律责任。目前存在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对此不太重视的问题。

1.2 控制性数据准确性问题

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之前,编制单位需要掌握并弄清楚五项控制性数据,分别是工程占地面积、土石方数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投资。这五项控制性数据,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核心,贯穿于方案编制始终,必须弄清,把握准确。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不少水土保持方案存在对一些控制性数据把握不准的问题。

1.3 介绍主体工程主次不清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进行主体工程介绍时,只是在主体工程的前期相关资料中摘取,缺少认真地分析和有效的文字组织,重点不突出,主次不清晰,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内容介绍不太清楚,与水土保持关系较远的内容介绍了一大堆,造成赘述或漏项。不能针对性地分析评价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功效。还有一些项目缺少详细分析,或不经实地调研而胡编乱造,对下一步水土流失预测和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时,没有科学的依据和实际的参考价值。

1.4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不典型

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要根据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和布局,科学选择有代表性的断面或部位,根据技术规范与相关标准,做好典型设计工作。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有挡土墙、排水沟、拦渣坝、截水沟等,应分类进行典型设计。植物措施典型设计应包括种苗(籽)规格、栽培技术要求、管理养护等内容。典型设计必须具有代表性,并且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目前有一些水土保持方案,存在典型设计不典型的情况,相互抄袭,缺乏针对性与代表性。

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建设单位对由于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认识不高,重视程序不够,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行政许可批复文件,从思想上认识不到其重要性。尽管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各地也制定出了相应的实施办法,但很多开发商仍把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作为项目开工建设的一个必备的、形式上的条件,却并未真正认识到“水土保持,功在当代,利任千秋”的涵义。从事方案编制的单位及人员,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获得经济收益,其标准以通过专家评审与行政批复为准,故存在应付思想,不作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与研究。尽管国家与部门出台了相关规范与标准,但有些条文原则性很强,但可操作性不强,加之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单位及人员存在趋于应付,这就造成了有不少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不高。还有一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为了经济利益,大量承揽项目,又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与时间,项目和项目区进行实地调研,或者降低调研考察的质量,故也造成了不少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不高

2.2 缺乏有效沟通与理解

由于项目工程合同时问紧,建设单位急于开工,在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缺乏有效沟通的基础上,要求编制单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以便尽快获得审批,达到开工建设的条件。另外,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单位和人员,虽然大都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与考试,并具有甲、乙、丙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证书,也较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与主设单位和建没单位缺乏交流与沟通,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也不认真思考,从而造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不深不细,难以落实与实施。

2.3 缺乏技术理论支撑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缺乏发生发展规律和不同防治措施的系统研究,这方面的科研成果几乎空白。大多数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流失预测,都是采取相同的方法,按照确定的预测时段和原地貌、扰动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原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一般通过查阅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确定,但基础资料是一个变幅值域,要较为准确地确定也实在不容易。而扰动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是一个未知数,加之又没有切实可行的参考资料,确定起来十分困难。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类比法、加速侵蚀系数法等。对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讲,确定的扰动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相对合理,但有不少比较离谱。这样一来,便使得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上缺乏技术与理论的支撑,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3 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的建议

3.1 加大水土保持法规宣传

对开发建设项目单位与业主,要加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其提高认识,从思想上接受,明白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不是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人的主观意志或行为,而是贯彻现行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3.2 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培训

要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让其明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编制,编制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要求,需要哪些技术资料,怎样分析确定有关指标等等。同时,要加强野外勘测与实地调查,培养教育其树立敬业爱岗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及其工作。

3.3 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发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和人员也在逐步增多。对持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应加强分级动态管理,严格编制权限,严禁越权编制。对一些方案编制水平差、不负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要定期给予黄牌警告,持续不改者应取消其编制资格。

3.4 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

建议相关部门与单位,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选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科研项目,研究不同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发生过程、危害程度与防治措施,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必要的技术理论支撑。

水土保持研究篇5

关键词: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任务

一般而言,区域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主要分为部级的制度法律、法规和地方性的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章制度等。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对于辽宁省朝阳市而言,区域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主要涵盖综合性管理及监测网络行业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动态管理、水土流失灾害性风险预测、监测数据处理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是按照上述相关制度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等,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对区域水土流失数量和强度及影响范围和危害以及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只有对区域水土流失风险进行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和科学分析,才能通过监测结果客观反映朝阳市水土流失现状及具体成因[1]。

1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总体架构

尽管早在20世纪20年代,辽宁省就开始重点对区域河道径流泥沙总量进行调查与测验分析,但关于区域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的构建,却是以20世纪90年代国家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为起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对于辽宁省朝阳市而言,已初步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区域水土保持监测制度框架体系。一般根据监测制度体系管辖和约束规范的区域不同,可将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划分为3个不同层次:1)第1层次是国家和地方法律层面的水土保持监测制度法规。这一法律、法规不仅具有严格性,而且具有纲领性和示范性以及强制性和原则性等特点。2)第2层次是辽宁省省内的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等规范性文件。其主要是对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的完善和进一步细化与补充。这一规范具有区域性以及可操作性和程序性等特点。3)第3层次是针对朝阳市区域内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制定和实施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通过对区域水土保持相关监测技术流程进行约束和规范,以此为技术人员对朝阳市水土流失监测技术实施提供制度化和标准化依据。

2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成果

2.1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中的法律法规建设

在朝阳市水土保持法实施过程中,主要依照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颁布和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进行执行。全文共七章60个章节,其详细从4个不同方面,就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和流程进行了规范性描述。1)在新《水土保持法》中,就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明确规范和说明[1]。该法律指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辽宁省朝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益性事业。因此,对其进行规范和完善,能够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此过程中,通过进一步明确朝阳市水土流失的重要治理区和预防区,通过在地方重点水土保持区域实施责任奖惩考核机制和目标责任制,能将该区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一步定量化以及任务化和指标化及规范化,从而促进地方各级管理部门积极落实相应的水土保持责任。在此基础上,在新《水土保持法》中,还对相关水土流失的法律责任和具体条款进行了说明,进一步为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构建提供了执法参考依据。3)在新《水土保持法》中,就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行了公告。新《水土保持法》明确要求,“在区域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要对区域水土流失相关数据进行调查和统计,从而对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动态化管理和监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结合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结果,对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和成因以及具体分布、危害性及防治措施等进行定期公告,以及将通过社会公示方法,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区域水土保护工作中。3)辽宁省朝阳市在新《水土保持法》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制度。在新《水土保持法》中规定,“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严重影响的生产机构和社会单位等,必须经过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对其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危害性进行数据监测统计和分析,以及结合实际监测结果,将监测情况及时上报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并严格要求相关监测机构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数据监测分析”[2]。除此之外,新《水土保持法》对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保障经费进行了规范和规定。文件中明确指出,“各区域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要严格规范国家和各级政府拨付的水土保持监测经费使用流程,并将其全部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范中,切实落实相关规章制度责任等,有效加强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2.2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中的规范性制度建设

1)1993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其全文6章共35条法规。该项法规主要从朝阳市水土流失预防和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流失监督等方面,对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了补充和细化。该法规、条例充分借鉴和吸取了中国不同地区近20多年的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司法实践经验,并将经过实施证明相对成熟的法规、条例纳入朝阳市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管理条例中。2)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还分为部门规章建设以及地方性法规建设。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指导和约束下,辽宁省水利局先后制定并出台了三套与水土保持监测有关的部门管理规章制度和条例。如《辽宁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和《施工单位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管理条例》等,从而为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构建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其中,在《辽宁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中,通过五章22条法规,分别从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实际原则和总体方案规划及数据监测网络建设与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机构资质划分以及水土保持数据成果管理等方面,均对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相关制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3]。目前经过不断实践,按照新《水土保持法》的管理要求,《辽宁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已对该研究区水土保持监测相关职能部门监测资质认定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调整。而在《施工单位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管理条例》等规章条例中,该办法结合辽宁省不同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开展现状,将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的资质划分为甲、乙两个不同等级,并详细对其从业范围以及受理程序和审批流程及责任变更、过程监督、法律责任追究、意见征求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规定和说明。与此同时,在此管理条例中,分别对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的监测周期和社会公告频率、监测内容、水土流失预防技术依据、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构成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除此之外,在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规范性文件,将该研究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科学划分为水土保持监测综合管理类、监测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类以及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管理类及区域水土流失保持灾害事件调查管理类、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和公告类等。

2.3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中的技术实施标准体系构建

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技术体系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而且涉及范围较广,根据执行力不同,可将其分为“GB”(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国家标准)以及“SL”(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行业标准)和“DB”(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地方性标准)三个不同层次。在此基础上,各地区结合地方区域发展特色与实际,还科学编制了地方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实施标准,如《辽宁省辽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代码编制规定》与《朝阳市山区水土流失防治单元———小流域划分》等区域性的技术标准等,从而为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构建提供了技术资料指导和规范标准[4]。

3新形势下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的任务

3.1完善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相关配套制度体系按照新《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和规定,辽宁省朝阳市要构建与之相配套和衔接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管理制度及监测报告制度和水土流失情况调查与评价制度等,从而形成以新《水土保持法》为核心、以各种相配套的管理方法和规章条例为补充的制度体系[5]。3.2建立健全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基于上述制度标准体系,对于朝阳市的水土保持工作而言,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战略管理高度,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建设在整个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具体实施细则与技术设备性能,构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实施体系。在制定标准时,要借鉴和吸取以往实践中的经验,通过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区域水土保持监测执行力[6]。3.3进一步规范朝阳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行为在实践研究与经验总结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等相关行为,从而形成互补的职能管理制度,积极落实相关责任,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在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7]。3.4不断强化对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成果的管理监测数据分析与管理是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首先,需要不断设立区域水土保持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制度,通过严格的规范和制度流程,督促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对水土保持工作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管控,保证数据资料收集和分析完整与准确。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制度,通过定期对相关监测报告进行社会公示,从而保证信息流通、监测过程及时公开,以此为辽宁省以及整个国家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数据[8]。

4结语

综上所述,法律、法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对具体行为客体和行为主体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以及规范性。因此,在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构建过程中,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力和具体管辖范围不同,可将该研究区内的法律、法规具体细分为水土保护法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地方性法规等几个不同层次。以此为背景,文章针对当前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构建过程中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梳理,从而为该区域今后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为地方职能管理部门政策制度与法律制度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颜佩风 单位:朝阳县木头城子水利水保工作站

参考文献:

[1]房占敏.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7):144.

[2]李云生.朝阳地区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05):268,271.

[3]高素丽.辽河流域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方案[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06):35-38.

[4]李学森.凌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3):36-37.

[5]杨才敏.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2(03):42-43.

[6]秦一博.东北黑土区浑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研究实践[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5):1.

水土保持研究篇6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启动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配套,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轮封轮牧,努力探索和总结生态修复的技术和经验。

1 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

是指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的状态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生态修复主要对被污染的环境或由于水土流失而破坏的环境而采取措施,使得风化的区域或是地表或是水土流失破的环境慢慢恢复到被破坏之前的状态,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末污染前的状态,从而整体中提高水土流失保护水平,提高环境的综合治理。

2 国内外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理论主要集中在对森林、草地、灌丛、水体等生态系统在采矿、道路建设、机场建设、放牧、采伐、山地灾害、工业大气及重金属污染等干扰体系的影响下退化和自然恢复的机制和生态学过程,涉及植被、土壤、气候、微生物、动物等多方面,研究具有积累性好、综合性和连续性强的特点。

目前,我国在处理水土流失中生态修复问题时,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指导理念。人和自然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遵守各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人对自然的改造必须符合自然法则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在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基础上,以最小的消耗,最低的成本,最新最先进合理的技术来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加快生态系统自我恢复的周期。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更倾向于利用自然的恢复能力,修复自我,再辅助人类的相关技术和管理,加快自然自身恢复速度。

3 我国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3.1 自然原因

3.1.1 独特的地形地质地貌的影响

我国地形复杂,地貌多变,从整体来看,是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山地面积占据了整个国土面积的2/3,山区地势高,坡度大,雨水来临时候容易受到冲刷,水土的滑动容易。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多地形地貌并存的国家,山地高原、丘陵盆地交错而生,卡斯特地貌等多种地貌共生,许多地区土质疏松,风化严重,加上我国年降水量不平均,降水量多集中在春夏两季,雨水高峰来临,多暴雨,容易对疏松的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地区形成很大的冲击侵蚀。因此,地质的疏松,地形的复杂,暴雨集中的降水气候条件,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3.1.2 绿色植被覆盖率偏低

经过几十年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我国的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到2011年为止,我国的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了70%。中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5%,草、灌木等低矮植被的覆盖率为45%,另外还有约15%的农业庄家覆盖率,还有5%左右的居住交通等用地,剩下的10%为没有植被覆盖的沙漠戈壁雪山。绿色植被的覆盖率对改善地表径流,减缓水土流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3 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水旱灾害变多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不断攀升,我国的气候越来越明显,整体气温不断升高,降水减少,连续持久的高温干旱造成地表的植被枯死,土地沙化,当季节性暴雨集中来临之际,很容易对地表形成冲击和剥蚀,带走更多的土壤,水土流失更加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2 人为原因

3.2.1 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

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粮食、燃料、能源的需求量大,种类多,在我国生产力上不够发达的情况下,粮食的增产,能源的索取,多是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开采模式,不断加大开垦的面积,不断砍伐各种树木以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人口基数和各种生产生存需求,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过度养殖,过度放牧,片面强调粮食产量,盲目扩大种植开垦面积,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

3.2.2 交通道路规划设计建造不合理

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大了我国对高速运输方式的需求,原有的交通网络已经不能再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伴随着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我国的各地交通道路建设迅速的开展起来,但由于受到相关技术水平、投资规模、管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道路建设缺乏统一科学的设计,很多交通路线的修筑难以符合当地的水土流失保护的实际情况,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加重了整个区域的水土流失速度。

3.2.3 执法力度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力

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中央到政府都呼吁加大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但现实中,更多的是空有多部完善的法律法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时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力度不严格,法律失去了其威慑监督的作用,在水土保护的法律贯彻落实状况尚待提高。

水土保持研究篇7

关键词:城镇化 水土保持 研究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

为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固原市的发展,如期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了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战略,从而对处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固原各县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一、大县城建设中的水土保持问题

(一)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战略

宁南山区固原市属的西吉、彭阳、泾源、隆德四县及原州区,和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同心、红寺堡区、海原四县(区),土地面积3.68万平方公里,人口246万。自2011年4月启动以来,自治区政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9亿元,间接撬动社会城建投资150多亿元,超过了“十五”和“十一五”城市建设投资的总和[2],使各县区步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二)、固原市基本情况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市域总面积10541.4平方公里,总人口150.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8.62万人,整体处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内。水土流失分布广、危害重、治理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头号生态问题。据2000年宁夏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市四县一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8008.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土壤侵蚀模数多在2000-10000吨/平方公里·年之间,平均年输入黄河泥沙约3500万吨[3]。

(三)、大县城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新要求

根据《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固原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将由原来的23.8平方公里增加到2030年的53.8平方公里。人口将由现在的约19万人增加到22030年的约为45万人。如何做好大县城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使大县城建设在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中又好又快推进,是实施大县城建设战略的内在要求。

隆德县城郊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探索

(一)流域概况

清流河示范小流域位于隆德县县城以东,渝河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42.9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0.7平方公里。包括城关镇的4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总人口4051人,其中农业人口3951人。

(二)主要做法

1、总体思路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切入点,以梯田建设、河道整治、小型水保工程、淤地坝、灌溉系统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为主,通过实施坡面治理工程,减少土壤侵蚀,降低面源污染;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增加林草植被,涵养水源;通过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美化环境,降低水体污染;通过实施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实现垃圾、污水集中治理,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料和低残留的农药,控制和减少农业污染,营造和谐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旅游质量。

2、措施规划

生态修复区。实行全面封禁,涵养水源,严禁人为开垦、放牧等生产活动。

综合治理区。通过兴修梯田、水平沟、谷坊、蓄水池,疏浚河道,整治岸坡,绿化岸坡等措施,开展综合治理。

生态农业区。主要通过育苗基地、中药材基地、花卉产业基地等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人居环境区。通过硬化道路,安装自来水,减少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美化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

3、建设内容

一是梯田建设231.5公顷;二是人工造林628.34公顷;三是人工种草200公顷;四是生态自然修复9.47公顷,修建标志牌和宣传碑15座,补植补造林木213.86公顷;五是修建小型工程165处;六是修建田间道路16千米;七是修建小高抽14座;八是修建扬水站2座,建设示范性灌溉工程2处;九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硬化道路3.8千米,解决给排水260户,建垃圾收集点11个;十是河道治理20.3千米;十一是新建小型淤地坝3座。

(三)取得成效

项目区治理程度由41.3%提高到了67.3%,新增林草措施面积828.3公顷,林草覆盖率由33.1%提高到52.4%。流域内人均产粮达到450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50元以上,农、林、牧、特色种植用地比例由原先的5.9∶8.5∶1∶0调整为13.5∶31.1∶7.7∶1,农、林、牧经济结构由原先的4.1∶3.3∶1调整为2.6∶2.6∶1,优化了产业结构。

依托治理成效,招商引资,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正在流域内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隆德县加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给力美丽大县城

(一)水土保持先行,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大县城建设总体布局。

隆德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始于2008年,大县城建设开始于2011年。水土保持先行,彻底改变了过去“先破坏后治理”或者“边破坏边治理”,真正体现了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理念。县城建设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和调整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以城乡结合部为着力点,主动对接大县城与新农村建设。

通过治理,有效解决了隆德县城周边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强化了大县城建设中高强度开发的生态支撑,消灭了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烂、臭,提升了县城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让城乡百姓共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地理、空间和生态条件。治理之后的清流河,成为连接城乡的绿色生态走廊、特色产业走廊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廊。

(三)开发乡土树种,增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注重县城自然生态特色。

六盘山是黄土高原的植物基因库,隆德县把六盘山珍稀植物开发应用到小流域治理中,坚持和实践了保护原生态、原地貌植被、近自然生态的新时期水土保持理念,增强了生态自我修复功能,拓展了大六盘经济生态圈的范围,为大县城特色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示范,同时也为六盘水珍稀植物的产业开发做出了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李文章.跨越发展,强市富民,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固原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固原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

[2]陶 涛. 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带动山区跨越发展.宁夏日报. 2013-02-20

水土保持研究篇8

【关键词】土壤固化技术;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工艺;养护

土壤固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集力学、结构学、化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于一体,其处理对象包括砂土、淤泥、生活垃圾等一些固体物质或半固体物质,不仅起到加固、稳定作用,还能增加结构的防渗、耐久、防污、抗冻、变形、稳定性能,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交通、海防、环保以及市政等各个领域。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地理地貌、地质条件差异很大,所以一些地区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干旱、荒漠、昼夜温差过大、冷暖频繁交替的地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更是一大挑战。土壤固化技术则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下面就对其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做出探讨研究。

1 土壤固化技术概述

土壤固化技术是将土壤固化剂与土壤混合压实的一种用于土壤固化、稳定的工艺,通过土壤固化剂将土壤活性和胶结土壤颗粒激活,使松散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承载力、抗渗力和耐久性的固结土,从而改变原土壤吸水后不稳定的特性,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土壤固化剂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很高的固化强度,与水泥固化相比,同龄期抗压强度可提高180%以上,抗折强度则可提高200%以上;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够抵抗酸碱盐的腐蚀;具有很好耐水性和耐久性,土壤固化后水稳定性、抗渗性、抗冻性和整体强度都会大幅度提高;相较于水泥固化,土壤固化剂的干缩性更小,耐磨性更好;固化土具有很广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水土保持工程中,无毒、安全也非常重要,相关检测表明,土壤固化剂能够满足水土保持工作要求。

2 土壤固化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

2.1 土壤固化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实施的测试和要求

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应用土壤固化技术时,必须按照要求做好相关方面的测试和试验,确定土壤粒度、水分范围、拌合物碾压时间,通常,土壤颗粒应小于5mm,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25%-35%,搅拌时应保证土壤固化剂与土壤的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度必须达到80%以上,在拌制后2个小时内可进行碾压;做好强度试验,在压实度达到90%的情况下采用70.7mmx70.7mmx70.7mm标准制样进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强度应大于1.5Mpa;进行现场试验,该试验内容包括施工现场混合料配比试验、室内成型试验、室内标准养护试验、现场施工成型试验、现场养护试验、现场取样制作试验,通过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工程所在地自然条件下固化土体的各种物理性能与理论数据的差异规律,在标准样制模14天干化后还要进行浸泡、抗冻和毒性试验,保证固化剂配比具备一定的抗浸泡能力和抗冻能力,确保土壤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等物质的安全性能;另外,还要进行观测试验,观测固化层的抗压强度、耐久性能和变形性能。

2.2 施工工艺

土壤固化技术的施工流程为测量放线―基槽开挖或场地平整―地基夯实―模板支护―备料、筛分、闷料―加入土壤固化剂拌合―分层摊铺回填、夯实、收面―养生,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人工施工方式或者采用小型机具进行施工,施工简单方便。

首先,堆放材料前,应首先整理下承层,使路面垫层强度、坡度和平整度都达到设计指标和相关技术要求,然后将中线布设在路面基层或土基上,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控制点处设标桩进行测量放样,测量实际高程,并标出固化层边缘的设计高度。其次,做好材料准备工作,选择无机类土壤固化剂,土壤中应无杂物、树枝、杂草、腐殖土等,清除尺寸超出设计范围的土壤颗粒,之后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和配合比,并将土均匀堆放起来。第三,摊铺土料,在摊铺前应进行相关试验确定摊铺系数,之后选择合适的摊铺工具将土料均匀摊铺在设计宽度上,保证摊铺平整度,摊铺完成后要对其厚度进行检验,达标后可进入下达工序施工。第四,摊铺完成后,如果发现土壤含水量过小,可采用均匀洒水的方法闷料,避免局部水分过少或过多。第五,摊铺土壤固化剂,摊铺前根据计算出的使用量将其按照施工作业路段摆放好,之后采用人工摊铺方法或刮平机将固化剂均匀摊铺在平整的土层上;结合施工条件选择合适拌合器具将材料均匀拌合,为了防止固化剂落入底部,在开始拌合时应掌握拌合力度,不应拌到底。第六,采用洒水车再次均匀洒水,洒水完毕后,需要再拌合至少4遍,拌合期间,实时检查混合料含水量,实际含水量不应小于最佳含水量,可稍微大于最佳含水量,待到混合料均匀且含水量适中即可停止拌合。第七,整型、碾压,需要注意的是,从拌合到碾压时间不应超过5小时,初步碾压后要在路面上均匀撒铺2~4cm厚的混合碎石,然后再次碾压,使碎石完全嵌固在固化层中,确保路面层没有明显轮迹;碾压期间,始终要保持表面湿润,发现松散或起皮现象要及时处理;压实度应大于90%,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碾压机,保证有足够均匀的压实度。最后,做好养护工作,可采用洒水覆盖法进行养护,养护期大于7d,通常在7d养护时间内试件的强度就会基本稳定;对于干旱、多风沙地区应进一步规范其固化施工,确保固化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 结语

实践表明,土壤固化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效、经济、环保、可靠、方便的水土保持措施,用于水土保持工程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极强,它不仅能够起到加固、稳定的作用,还能够满足水土保持对固化层耐久性能、变形性能、防渗性能、稳定性能的要求,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与恢复生态环境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具有极高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应当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加大对土壤固化原理的研究,尽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并促进专业施工队伍的形成,努力夯实土壤固化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光照,武晟,王云正.土壤固化技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 2011.

[2]武晟,许光照,谢永平,胡丽萍.土壤固化技术应用于戈壁荒漠区水土保持工程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1).

水土保持研究篇9

[关键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景观;生态旅游

1园区概况

琵琶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湖北大洪山地质公园(琵琶湖园区)风景林地生态景观区,距随州市城区(曾都区)66km。园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1007.9mm,其中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3%。园区属残丘、岗地地貌,地形起伏小,土壤母质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物,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包括红砂岩黄棕壤性土、泥质岩黄棕壤性土及泥质岩山地黄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0.92%~1.49%,pH值6.8~7.4。园区四周环水,由大小不一的7块小丘岗组成,高程170~194m,坡度集中在5°~25°,总面积10.39hm2。主要地类为园地和林地,园地种植板栗、油茶等,林地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栎、杉木、刺槐、杨树等,林下草种主要有白茅、狗牙根等,林草覆盖率约为23.6%。园区水土流失较严重,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局部存在崩塌等重力侵蚀。水土流失面积4.69hm2,占总面积的45.1%,其中轻度0.90hm2、中度2.34hm2、强烈1.03hm2、极强烈0.36hm2、剧烈0.06hm2。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示范园的荒地等,平均侵蚀模数2199t/(km2·a),以中度以上侵蚀为主。2012年起随县水保局整合多方资金实施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前示范园内环岛交通及坡面水系工程基本完善,坡面基本整治为梯地,但水力侵蚀仍较严重,且景观效果较为单一,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因此,本设计着眼于园林景观视角,在优化坡改梯及坡面水系工程、道路交通的前提下,辅以生态综合护坡、生态排水、生态护岸、植物篱等生态水保工程,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模式,以发挥园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水保示范作用。

2园区总体布局

常规的园区规划思路是结合项目区典型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条件,划分水土流失试验区、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展示区及其他功能服务区等功能分区。由于该示范园是在已有AAA级景区基础上建设的,是众多电影外景拍摄地和游览胜地,因此在实际总体布局规划时应创新功能区划分,以生态园林景观分区为先导,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等功能融入其中,使得水保示范措施与生态景观格局有机结合,以因地制宜治理、经济适用为导向,满足水保科技示范与生态景点观光的综合需求。示范园总体布局示意见图1。根据园区地块分布、道路布置和地块特征,构建“一轴、七岛、六区”的空间布局。“一轴”:根据园区南北走向的丘岗地貌特征,以主干道为主要景观轴线,打造景观大道,沿主干道布置基础设施,将沿线各区的环岛路串联起来。图1示范园总体布局示意“七岛”:为园区内分布的7座丘陵岗地,通过对现有林草植被情况及地块条件的分析,结合区位特点和环岛交通,加入水土保持试验小区、示范小区、水保培训中心和水保科技展廊等不同类型的水保项目措施,营造突出各岛特色的园区风貌。“六区”:根据水土流失现状、地形坡度和水保措施将园区分为六大片区,分别为码头登岛区、竹林月季种植区、经果林种植区、湿地生物展示区、生态林草鸟类栖息区、观赏树种种植区。同时,将水土保持试验、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展示及园林休闲服务等功能融入各区,打造新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示范园总体分区布局见表1。

3分区建设

3.1码头登岛区

该区地势较平,主要功能是园林休闲服务。该区种植设计是在保留现状植被的同时增加种植密度,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栽植生态林、码头两侧抛石护岸。入口设计2m宽透水步道衔接码头平台,利用入口地形高差布置台阶踏步,两侧种植二月兰、美女樱等灌木,形成台地式景观。踏步尽头接景观花廊,廊道花架种植凌霄花、紫藤等藤类和观花植物,加强入口空间进深感。步道踏步和花廊两侧大空地补栽樟树、刺槐、广玉兰等乔木,搭配紫穗槐、荆条、狗牙根、鸢尾等灌木及地被植物,打造登岛入口景观轴。在此基础上改造区域内地被层植物配置,在满足水土保持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搭配常绿树种,营造岛内特色入口景观。

3.2竹林月季种植区

该区南侧紧临码头登岛区,东侧临湖。场地内顺应地形规划布置水保培训中心、科普展廊等建筑,为古典中式风格。科普展廊内展示多种水保措施图片,展廊的一侧种植竹子,搭配月季等花灌木,形成错落有致的竹林、花丛景观,在实现科普展示功能的同时营造竹林特色景观。在竹林及花丛北侧梯地搭配种植草本花卉形成梯级绿化。竹林植物选取木竹、松花竹、葱竹、毛竹、淡竹、慈竹、湘妃竹、箬竹、刚竹,灌木及地被植物选取月季、栀子、美丽月见草、黑麦草、狗牙根、麦冬等进行组合搭配。该区水土保持示范功能以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展示为主,展示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排水沟道及消能措施。生态排水沟道展示小区位于月季种植区内,草沟、硬化沟、土沟均为U形沟,坡度12°,沟长20m,沟口宽2m,出口处设置八字墙消能,通过对比草沟、硬化沟及土沟3种形式的排水沟防冲及排水效果,展示生态排水沟道的抗冲刷能力及生态效果。采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物篱、生态排水沟、干砌石排水沟、沉沙池等。

3.3经果林种植区

经果林种植区的坡地已初步整理为梯地,在保留现状果树的同时,选取多种果树进行大量复合种植,并采用植物篱护埂保持水土。经果林的植物选取猕猴桃、蓝莓、核桃、油茶、板栗等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品种。林地内设置步行道,采用透水材料铺设,步道两侧种植二月兰、美女樱、金银花等花灌木,搭配林地内狗牙根、白三叶等地被类植物进行草花组合,打造自然生态的观赏性通道。在现状田坎上种植金银花、黄花菜等经济作物,既可保持水土,防止田坎坍塌,又能形成自然生态的植物篱,美化园区。该区水土保持示范功能包括水土保持试验、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展示、园林休闲服务。在经果林种植区的西南侧布设9处坡面径流观测小区,其中6处为经果林+植物篱径流小区与撂荒地小区(坡度8°~15°),3处为灌草植物篱径流小区与撂荒地小区(坡度为12°)。将经果林种植区中段北侧环岛路上方的开挖边坡设置为边坡防护示范小区。3.3.1“经果林+植物篱”径流小区根据实地踏查及试验需要,在示范园内布设板栗+金银花植物篱、油茶+金银花植物篱作为野外径流场观测典型样地,并设撂荒地小区作对照。径流小区长5.0m、宽20m。为防止区外径流进入小区,沿周边设高出地面20~30cm、埋深30~50cm、厚11.5cm、用砖围砌水泥抹面的挡水围埂。围埂外侧为与小区处理相同的保护带,带宽1.5m。每一径流小区内安装有水分张力计,末端设有集水槽及直径120cm、高110cm的九孔分水桶和径流桶,径流桶内装设有浮标,可进行自动观测和数据传输。根据区内坡度分布情况,分别按照8°、15°两种坡度修建各植被类型小区,共计6个标准小区。3.3.2灌草植物篱径流小区在坡度12°的坡面共布设3个径流小区(尺寸同上),进行不同种植模式径流泥沙蓄水保土对比试验,分别为对照、麦冬草带、紫穗槐+麦冬草带。3.3.3自动气象站设置小区径流场的同时在就近地段建立小型气象站,主要测定降雨、风、气温、地温、空气湿度、蒸发等要素。3.3.4开挖边坡防护示范小区该区布设于经果林种植区内,利用环岛路两侧的开挖边坡进行设置。开挖边坡高4~6m,地面高程172~178m,根据目前常用的边坡防护技术,主要选取生态袋护坡、石笼网挡墙护坡、绿化砼护坡及普通砼结构护坡4种形式进行防护展示,以展示不同类型防护措施的水土保持生态效果。3.3.5土坎梯田示范小区土坎梯田及节水灌溉示范小区位于经果林种植区的南侧,小区集中展示土坎梯田及水系、道路配套等坡地综合治理技术,根据项目区土壤质地优化田坎边坡生态防护。3.3.6坡地生态果业技术示范小区立足湖北省的果树品种,选择猕猴桃、蓝莓、核桃、油茶、板栗等经果林品种,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坡地生态果业开发新技术、新成果,展示果园配套等高植物篱技术防治水土流失效果。

3.4湿地生物展示区

该区主要布置在示范园东南部小丘岗的亲水缓坡地上,该地块地势相对较平,设计目的是增加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持山地水土和营造生物生存环境。该区水土保持示范功能以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展示为主。水土保持生态驳岸防护是在水陆交界区域设置缓坡,在缓坡上种植狗牙根或黑麦草,利用植物根部的持土力进一步保持水土,依托植物的茎秆,减缓水流速度。同时为了增强生态驳岸的稳定性,采用“柴枕法”对驳岸进行加固处理,即利用木桩或捆扎树枝向陆地方向钉入驳岸。利用石块、树木等天然材料,打造自然生态驳岸,根据季节水位变化形成水陆交界区域,保障生物栖息交流空间,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空间。在浅水区域营造生物展示区,规划一处浅滩,为人们提供亲水活动空间。滩地上布置景石小品,增加景观空间的多样性,加强人的参与性。依托滨水资源构建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岛,滨水区域根据水位变化,种植各类水生植被营造湿地景观,满足湿地观赏休憩的需求,也为各类生物营造良好的繁殖和生存空间。植物配置上选取萱草、石蒜、梭鱼草、薰衣草、石菖蒲等湿生植物,滨水区种植芦苇、菖蒲、香蒲、水葱等挺水植物,搭配凤眼莲、睡莲等浮水植物,形成良好的湿地生境景观。

3.5生态林草鸟类栖息区

该区位于示范园的最南端,设计从生态景观修复的角度出发,对现状生态林进行补植、密植。鸟类栖息林是湿地鸟类重要的歇息地和繁殖地。按照鸟类的生活习性,为鸟类提供适当的栖息和繁殖场所。栖息林区以隐蔽性强的树种为主,生态林树种选取当地乡土树种,如刺槐、湿地松、圆柏、栎树、樟树等。林下植物设计注重水土保持效益,种植紫穗槐、荆条等灌木,搭配狗牙根、白三叶、黑麦草、麦冬等地被植物。该区水土保持示范功能主要是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展示,设有生态林示范小区、水土保持草本植物试验小区。(1)生态林示范小区。以现有植被为主,改造植被群落。在实施中,不对原有树种作砍伐和移植,较大的群落中不增种树木,只在疏林地种植新树,让新树与原有树木自然协调生长,发挥生态修复的功能。(2)水土保持草本植物试验小区。对适宜坡面沟系种植的草类品种、坡面沟系植草技术和坡面沟系植草的生态经济效益等开展试验和研究。共设置草本植物样区8个,采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物篱、坡面水系工程等。

3.6观赏树种种植区

该区位于地质公园景区大门正对面,与游客码头隔湖相望,通过种植大量成片的观赏树种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植物季相景观,与对岸码头入口形成对景,使进入景区大门和码头的游客一眼就能观赏到对岸的景色,直观展现园区园林景观效果。植物品种上选择樱花、桂花、银杏、蜡梅、日本红枫等观花植物,其中樱花、银杏、蜡梅进行成片栽植,点缀桂花及日本红枫,林下种植紫穗槐、紫薇、红花檵木、葱兰、石蒜、麦冬等植物,形成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风景林。该区水土保持示范功能主要有园林休闲服务、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展示。在坡地经济林示范小区以季相景观的观赏树草种为主,并配套等高植物篱和坡面水系工程,体现了坡地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观光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示范园美化绿化的高标准。采用的水保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林草、植物篱、坡面水系等。

4结语

水土保持研究篇10

关键词:SWOT分析;水土保持;安塞县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106-03

Abstract:Taking Ansai County as an example,using the SWOT analytic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Ansai Count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y this way will be clear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of Matrix showed Ansai Count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ork should be obtained to utilize the advantages of threat reduction strategies,and in three other way as a supplement.Increase investment in human resources,capital and technology an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wareness. Promotion of Ansai Count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ork carried out smoothly,thus promoting the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sai County.

Key words:SWOT analysis;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Ansai County

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水土保持是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土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是整治国土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水土流失地区的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粮食的需求量也成倍的增长,进而增加了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开发过程中若不合理或者过度,很容易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土流失。目前,全世界众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的影响,其中欧洲主要以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为主,北美主要以土壤侵蚀为主的土地退化为主,南亚主要以水蚀、风蚀和盐渍化等为主[2]。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最大,中东部次之。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并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保护现有土地资源不被破坏迫在眉睫。

本研究以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安塞县为例,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安塞县水土保持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指出安塞县水土保持工作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以期为安塞县的水土保持工作献计献策。

1 研究区概况

安塞县,地处108°5′44″E~109°20′18″E,36°30′45″N~37°19′31″N,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具有山高、坡陡、沟深的特点。安塞县属于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冬春季干旱少雨,干旱是本区最大的自然灾害。安塞县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安塞县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坡改梯、发展经济林,其次是营造生态林和自然生态恢复。

2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用来确定研究对象的竞争优势S(Strenghs)、竞争劣势W(Weaknesses)、机会O(Opportunities)和威胁T(Threats),然后按照矩阵形式排列,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形成SO、ST、WO、WT策略,然后分析并得出结论[3]。最后,根据结论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3 安塞县水土保持的SWOT分析

3.1 优势 (1)地理环境特别,水土保持具有典型性。安塞县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类型上处于沙黄土与黄绵土交错区,气候类型上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植被类型上处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干草原过渡的森林草原区。安塞县土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开展水土保持研究具有典型性。(2)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较早,经验丰富。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建立了第一个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以黄土高原为重点,面向全国,针对水土流失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1973年,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建成,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以小流域生态系统为单元,研究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其中重点探求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流域健康诊断与管理理论及方法,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退化生态系统重建,建立稳定、高效、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途径和模式。建站40余年来,安塞站已为安塞县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在加强治理的同时更加注重监督管理。安塞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高度重视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并执行水土保持法及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还制定了符合安塞县实际情况的地方政策。

3.2 劣势 (1)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安塞县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在长期强烈的土壤侵蚀下,地表变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结构相对疏松,在内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破坏和移动,遇水则易崩解分散,抗蚀力很弱,极容易发生水土流失[4]。在雨季6-9月降雨较强且较集中时,暴雨径流冲刷会降低土壤肥力,导致生产性能好的表层土大量流失。(2)治理目标和治理措施均未达成共识。建国以来,包括安塞在内的黄土高原非常重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但如何治理以及采取何种方法治理,一直未统一。20世纪50年代争论的焦点是先治沟,还是先治坡,以生物措施为主,还是以工程措施为主。20世纪80年代左右讨论的焦点是建牧业基地还是建林业基地。到90年代末掀起了退耕还林还草的高潮。这3个时期的治理目标分别是:减少入黄泥沙、发展本地经济以及改善生态环境。虽然第三个目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以执行,但前两个目标并没有真正的贯彻并落实[5]。

3.3 机遇 (1)撤县设区的机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陕西的行政区划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今年3月陕西省已上报国务院的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事项有5个,其中就包括安塞县撤县设区,这对安塞县来讲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能够极大地推动安塞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安塞县的城市化水平。(2)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安塞县作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早于1973年,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就在安塞建立了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建站30多年来,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

3.4 威胁 (1)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虽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塞县的公路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但在全国各省铁路网线铺设的大背景下,安塞县仍没有开通铁路。交通的不发达,不仅影响着与外界交流的通畅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还会影响着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2)对水土保持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受知识水平和宣传普及力度的影响,安塞县县域群众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长期以来人为的陡坡耕种、滥砍滥伐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破坏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植被、土体结构以及原有地貌形态,这种只顾及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行为,严重制约着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水保工作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与民众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水土保持的重视。

3.5 SWOT分析 矩阵安塞县开展水土保持的内在优势(S)水土保持工作已开展多年,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再加上地理环境特别,水土保持具有典型性。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全民对水土保持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其水土保持工作因以利用优势降低威胁战略为主,利用丰富的水土保持经验,加强对水土流失的防治。同时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

(SO):最大限度谋发展战略。抓住安塞县即将撤县设区的机遇,依托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的优惠政策,力争让安塞县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的典范。\&劣势机会组合(WO):利用机会、回避弱点战略。抓住政策机遇,因地制宜的改善自然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让治理目标与治理措施早日达成一致。\&威胁(T)\&优势威胁组合(ST):利用优势、降低威胁战略。依托国家优惠政策,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劣势威胁组合(WT):防御合作战略。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努力改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提高治理水土流失的水平和成效。\&]

4 结语[3]

安塞县水土保持工作在未来发展中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安塞县作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制约其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还是人才和技术的缺失,人们对对水土流失的防治意识不够。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结合安塞县水土保持所处的实际境况和所面临的问题,人为安塞县水土保持工作应以利用优势,降低威胁战略为主,以其他战略方法为辅,抓住安塞县即将撤县设区的良好机遇,加大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全力推动安塞县水土保持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礼先,朱兆金.水土保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笪志祥,汪绍盛,方天纵. 国内外水土保持研究现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2):24-26.

[3]A S G,M J B.Management Policy and Strategy:Text Reading and Gases[J].Macmillan Publish-ing Co,1979.

[4]杜盛,刘国彬.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功能[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