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策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6:20:41

水土保持策略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1

论文摘要:水土保持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最终目的是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是河道治理的根本,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是与水资源管理互为促进、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如何进行水土保持,我们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应当在水土保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以下几点:

一、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今年的“两会”,水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央高度重视水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水利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指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这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最终是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务。水土流失、水环境的恶化已对天津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我们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电视、散发传达、巡回演讲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通过执法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二、注重综合效益,改善滦河生态环境

植被的破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地表植被覆盖对地面尤其是坡面土壤侵蚀影响极大,植被的减蚀作用主要表现在:植被茎叶对降雨雨滴动能的削减作用,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对径流流速的减缓作用;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入渗‘可以涵养水源,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蚀性作用;植被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侵蚀危害。在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栽种牧草,禁止毁林、毁草;同时对沟、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设植被或砌护措施,防止坍塌和冲淤。在河道综合整治中,除抓好河道疏浚、护岸建设外,注重综合效益,在河岸两侧堤顶大搞防护林建设,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这里已经初步树立了高标准的景观河道新形象。并建设了一批疏浚达标、水清面洁、绿化美化、道路配套的河道整治样板段,达到“利水、治水、亲水”的综合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场所,为创建卫生城镇、促进都市郊区城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改良耕作措施,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

耕作措施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增加地面覆盖率和粗糙度。主要方法有:深耕、混播与套播、增施有机肥以及起垄种植等。农作物生产结构的调整要遵循科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四、搞好水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搞好水资源管理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其措施有以下三点:

一是坡面渗蓄、工程拦蓄天上水,使地表淡水向土体深层转化,并保持在地下。因高差形成的势能,在无雨时节,上游的地下水转换为下游的地表水,维持河流用水量,保持河道常年不断流,以补给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发挥以淡压咸的作用。二是减少水库、江河淤积,使水利工程延长寿命,增加效益,减轻防洪负担。

三是避免点源和非点源(面源)污染通过径流汇入受纳水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它形式的污染。这一切都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都建设景观水利、营造亲水空间的基础。同样,搞好水资源管理可以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措施的渗蓄、拦沙效益。缺少水资源管理,就会使陆地淡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失衡,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分配上失调;就会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生态修复和湿地恢复难以实施;就会损害地表植被,使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水土流失逐年加剧。没有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就会失去支撑,失去生机和活力。唯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之上的水资源管理才是健康的、稳固的、可持续的。

水土保持面临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等新情况,我们的水土保持工作要为实现天津总体发展战略服务。切实加大水土保持投入,继续实施河道的护岸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地抓好基础对城市基建、扩建、改造建设中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地实现新天津总体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家坦.以水土保持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3):4~6.

[2]王跃,周林.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8~19.

[3]段巧甫著,水土保持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8。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培训教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28~31

[4]杨吉华.水土保持原理与综合治理.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法知识问答.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2

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今年的“两会”,水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央高度重视水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水利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指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这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最终是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务。水土流失、水环境的恶化已对天津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我们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电视、散发传达、巡回演讲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通过执法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二、注重综合效益,改善滦河生态环境

植被的破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地表植被覆盖对地面尤其是坡面土壤侵蚀影响极大,植被的减蚀作用主要表现在:植被茎叶对降雨雨滴动能的削减作用,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对径流流速的减缓作用;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入渗‘可以涵养水源,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蚀性作用;植被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侵蚀危害。在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栽种牧草,禁止毁林、毁草;同时对沟、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设植被或砌护措施,防止坍塌和冲淤。在河道综合整治中,除抓好河道疏浚、护岸建设外,注重综合效益,在河岸两侧堤顶大搞防护林建设,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这里已经初步树立了高标准的景观河道新形象。并建设了一批疏浚达标、水清面洁、绿化美化、道路配套的河道整治样板段,达到“利水、治水、亲水”的综合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场所,为创建卫生城镇、促进都市郊区城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改良耕作措施,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

耕作措施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增加地面覆盖率和粗糙度。主要方法有:深耕、混播与套播、增施有机肥以及起垄种植等。农作物生产结构的调整要遵循科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四、搞好水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搞好水资源管理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其措施有以下三点:

一是坡面渗蓄、工程拦蓄天上水,使地表淡水向土体深层转化,并保持在地下。因高差形成的势能,在无雨时节,上游的地下水转换为下游的地表水,维持河流用水量,保持河道常年不断流,以补给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发挥以淡压咸的作用。

二是减少水库、江河淤积,使水利工程延长寿命,增加效益,减轻防洪负担。

三是避免点源和非点源(面源)污染通过径流汇入受纳水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它形式的污染。这一切都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都建设景观水利、营造亲水空间的基础。同样,搞好水资源管理可以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措施的渗蓄、拦沙效益。缺少水资源管理,就会使陆地淡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失衡,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分配上失调;就会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生态修复和湿地恢复难以实施;就会损害地表植被,使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水土流失逐年加剧。没有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就会失去支撑,失去生机和活力。唯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之上的水资源管理才是健康的、稳固的、可持续的。

水土保持面临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等新情况,我们的水土保持工作要为实现天津总体发展战略服务。切实加大水土保持投入,继续实施河道的护岸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地抓好基础对城市基建、扩建、改造建设中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地实现新天津总体发展的目标。

摘要:水土保持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最终目的是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是河道治理的根本,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是与水资源管理互为促进、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如何进行水土保持,我们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应当在水土保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以下几点:

参考文献:

[1]杨家坦.以水土保持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3):4~6.

[2]王跃,周林.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8~19.

[3]段巧甫著,水土保持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8。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培训教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28~31

[4]杨吉华.水土保持原理与综合治理.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法知识问答.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3

一、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今年的“两会”,水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央高度重视水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水利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指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这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最终是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务。水土流失、水环境的恶化已对天津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我们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电视、散发传达、巡回演讲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通过执法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二、注重综合效益,改善滦河生态环境

植被的破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地表植被覆盖对地面尤其是坡面土壤侵蚀影响极大,植被的减蚀作用主要表现在:植被茎叶对降雨雨滴动能的削减作用,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对径流流速的减缓作用;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入渗‘可以涵养水源,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蚀性作用;植被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侵蚀危害。在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栽种牧草,禁止毁林、毁草;同时对沟、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设植被或砌护措施,防止坍塌和冲淤。在河道综合整治中,除抓好河道疏浚、护岸建设外,注重综合效益,在河岸两侧堤顶大搞防护林建设,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这里已经初步树立了高标准的景观河道新形象。并建设了一批疏浚达标、水清面洁、绿化美化、道路配套的河道整治样板段,达到“利水、治水、亲水”的综合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场所,为创建卫生城镇、促进都市郊区城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改良耕作措施,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

耕作措施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增加地面覆盖率和粗糙度。主要方法有:深耕、混播与套播、增施有机肥以及起垄种植等。农作物生产结构的调整要遵循科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四、搞好水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搞好水资源管理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其措施有以下三点:

一是坡面渗蓄、工程拦蓄天上水,使地表淡水向土体深层转化,并保持在地下。因高差形成的势能,在无雨时节,上游的地下水转换为下游的地表水,维持河流用水量,保持河道常年不断流,以补给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发挥以淡压咸的作用。

二是减少水库、江河淤积,使水利工程延长寿命,增加效益,减轻防洪负担。

三是避免点源和非点源(面源)污染通过径流汇入受纳水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它形式的污染。这一切都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都建设景观水利、营造亲水空间的基础。同样,搞好水资源管理可以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措施的渗蓄、拦沙效益。缺少水资源管理,就会使陆地淡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失衡,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分配上失调;就会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生态修复和湿地恢复难以实施;就会损害地表植被,使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水土流失逐年加剧。没有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就会失去支撑,失去生机和活力。唯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之上的水资源管理才是健康的、稳固的、可持续的。

水土保持面临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等新情况,我们的水土保持工作要为实现天津总体发展战略服务。切实加大水土保持投入,继续实施河道的护岸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地抓好基础对城市基建、扩建、改造建设中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地实现新天津总体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家坦.以水土保持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3):4~6.

[2]王跃,周林.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8~19.

[3]段巧甫著,水土保持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8。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培训教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28~31

[4]杨吉华.水土保持原理与综合治理.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法知识问答.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4

一、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今年的“两会”,水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央高度重视水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水利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指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这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最终是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务。水土流失、水环境的恶化已对天津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我们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电视、散发传达、巡回演讲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通过执法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二、注重综合效益,改善滦河生态环境

植被的破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地表植被覆盖对地面尤其是坡面土壤侵蚀影响极大,植被的减蚀作用主要表现在:植被茎叶对降雨雨滴动能的削减作用,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对径流流速的减缓作用;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入渗‘可以涵养水源,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蚀性作用;植被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侵蚀危害。在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栽种牧草,禁止毁林、毁草;同时对沟、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设植被或砌护措施,防止坍塌和冲淤。在河道综合整治中,除抓好河道疏浚、护岸建设外,注重综合效益,在河岸两侧堤顶大搞防护林建设,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这里已经初步树立了高标准的景观河道新形象。并建设了一批疏浚达标、水清面洁、绿化美化、道路配套的河道整治样板段,达到“利水、治水、亲水”的综合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场所,为创建卫生城镇、促进都市郊区城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改良耕作措施,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

耕作措施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增加地面覆盖率和粗糙度。主要方法有:深耕、混播与套播、增施有机肥以及起垄种植等。农作物生产结构的调整要遵循科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四、搞好水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搞好水资源管理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其措施有以下三点:

一是坡面渗蓄、工程拦蓄天上水,使地表淡水向土体深层转化,并保持在地下。因高差形成的势能,在无雨时节,上游的地下水转换为下游的地表水,维持河流用水量,保持河道常年不断流,以补给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发挥以淡压咸的作用。

二是减少水库、江河淤积,使水利工程延长寿命,增加效益,减轻防洪负担。

三是避免点源和非点源(面源)污染通过径流汇入受纳水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它形式的污染。这一切都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都建设景观水利、营造亲水空间的基础。同样,搞好水资源管理可以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措施的渗蓄、拦沙效益。缺少水资源管理,就会使陆地淡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失衡,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分配上失调;就会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生态修复和湿地恢复难以实施;就会损害地表植被,使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水土流失逐年加剧。没有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就会失去支撑,失去生机和活力。唯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之上的水资源管理才是健康的、稳固的、可持续的。

水土保持面临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等新情况,我们的水土保持工作要为实现天津总体发展战略服务。切实加大水土保持投入,继续实施河道的护岸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地抓好基础对城市基建、扩建、改造建设中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地实现新天津总体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家坦.以水土保持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3):4~6.

[2]王跃,周林.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8~19.

[3]段巧甫著,水土保持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8。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培训教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28~31

[4]杨吉华.水土保持原理与综合治理.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法知识问答.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5

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今年的“两会”,水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央高度重视水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水利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指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这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最终是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务。水土流失、水环境的恶化已对天津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我们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电视、散发传达、巡回演讲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通过执法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二、注重综合效益,改善滦河生态环境

植被的破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地表植被覆盖对地面尤其是坡面土壤侵蚀影响极大,植被的减蚀作用主要表现在:植被茎叶对降雨雨滴动能的削减作用,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对径流流速的减缓作用;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入渗‘可以涵养水源,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蚀性作用;植被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侵蚀危害。在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栽种牧草,禁止毁林、毁草;同时对沟、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设植被或砌护措施,防止坍塌和冲淤。在河道综合整治中,除抓好河道疏浚、护岸建设外,注重综合效益,在河岸两侧堤顶大搞防护林建设,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这里已经初步树立了高标准的景观河道新形象。并建设了一批疏浚达标、水清面洁、绿化美化、道路配套的河道整治样板段,达到“利水、治水、亲水”的综合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场所,为创建卫生城镇、促进都市郊区城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改良耕作措施,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

耕作措施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增加地面覆盖率和粗糙度。主要方法有:深耕、混播与套播、增施有机肥以及起垄种植等。农作物生产结构的调整要遵循科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四、搞好水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搞好水资源管理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其措施有以下三点:

一是坡面渗蓄、工程拦蓄天上水,使地表淡水向土体深层转化,并保持在地下。因高差形成的势能,在无雨时节,上游的地下水转换为下游的地表水,维持河流用水量,保持河道常年不断流,以补给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发挥以淡压咸的作用。

二是减少水库、江河淤积,使水利工程延长寿命,增加效益,减轻防洪负担。

三是避免点源和非点源(面源)污染通过径流汇入受纳水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它形式的污染。这一切都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都建设景观水利、营造亲水空间的基础。同样,搞好水资源管理可以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措施的渗蓄、拦沙效益。缺少水资源管理,就会使陆地淡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失衡,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分配上失调;就会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生态修复和湿地恢复难以实施;就会损害地表植被,使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水土流失逐年加剧。没有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就会失去支撑,失去生机和活力。唯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之上的水资源管理才是健康的、稳固的、可持续的。

水土保持面临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等新情况,我们的水土保持工作要为实现天津总体发展战略服务。切实加大水土保持投入,继续实施河道的护岸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地抓好基础对城市基建、扩建、改造建设中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地实现新天津总体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家坦.以水土保持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3):4~6.

[2]王跃,周林.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8~19.

[3]段巧甫著,水土保持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8。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培训教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28~31

[4]杨吉华.水土保持原理与综合治理.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土保持法知识问答.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6

一、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轨道。今年的“两会”,水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央高度重视水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水利摆在重要位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指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这是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最终是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水土保持的最基本任务。水土流失、水环境的恶化已对天津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我们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电视、散发传达、巡回演讲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通过执法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二、注重综合效益,改善滦河生态环境

植被的破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地表植被覆盖对地面尤其是坡面土壤侵蚀影响极大,植被的减蚀作用主要表现在:植被茎叶对降雨雨滴动能的削减作用,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对径流流速的减缓作用;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入渗‘可以涵养水源,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蚀性作用;植被可以减缓风速,降低风力侵蚀危害。在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植树造林,栽种牧草,禁止毁林、毁草;同时对沟、河、路、渠的堤岸坡面布设植被或砌护措施,防止坍塌和冲淤。在河道综合整治中,除抓好河道疏浚、护岸建设外,注重综合效益,在河岸两侧堤顶大搞防护林建设,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这里已经初步树立了高标准的景观河道新形象。并建设了一批疏浚达标、水清面洁、绿化美化、道路配套的河道整治样板段,达到“利水、治水、亲水”的综合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场所,为创建卫生城镇、促进都市郊区城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改良耕作措施,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

耕作措施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增加地面覆盖率和粗糙度。主要方法有:深耕、混播与套播、增施有机肥以及起垄种植等。农作物生产结构的调整要遵循科学、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应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足本地,面向全国,考虑国际。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四、搞好水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搞好水资源管理是水土保持的关键,其措施有以下三点:

一是坡面渗蓄、工程拦蓄天上水,使地表淡水向土体深层转化,并保持在地下。因高差形成的势能,在无雨时节,上游的地下水转换为下游的地表水,维持河流用水量,保持河道常年不断流,以补给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发挥以淡压咸的作用。

二是减少水库、江河淤积,使水利工程延长寿命,增加效益,减轻防洪负担。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7

一、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和前景

大数据存在于各个领域,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是复杂的,需要进行搜索、处理、分析、总结和归纳。在水土保持工作中,通过使用大数据挖掘新的发展视角,并借助大数据分析各手段的实用性。水土保持工作人员基于大量的信息数据,开始利用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机器设备来处理与解决问题,提高其工作的效率。政府、企业和其他部门也开始意识到,数据正在成为项目重要资产的一部分,分析数据的能力将成为后期的核心竞争力。在过去的几年中,大数据刚刚兴起,面对海量的数据,水土保持工作并没有很强的意识去合理利用这部分数据,不能充分理解事物的本质,在实施具体的任务时可能会错误地去推论,导致问题频出。

二、大数据时代水土保持信息化的概述及其要求

现阶段,中国部分地区在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落实较好,正处于平稳发展的阶段,逐渐构建出相关的数据信息库和数据储存体系。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可以对有关地区的水土保持数据进行采集并分析,由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结合数据提出相关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水土保持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也要求执行工作必须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方便管理人员对工作的跟踪监控,以达到预期目标。然而,当前水土保持信息化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部分地区缺乏水土保持经验,要想顺利解决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就需要不断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总结各地区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创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信息化的成效,水利部发文指出,将建立覆盖水土保持领域的数据采集、传输、交换、系统,并在相关层面地区制作国家各流域水土保持的数据,集中形成自上而下、互联互通、完善高效的全国水土资源信息化平台。但由于过去几年技术水平较低,信息化不受重视,水土保持发展存在不少的缺陷。因此,为保证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和信息技术充分融合,最大化地实现其综合效益,地方政府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发挥出信息化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价值。

三、大数据时代水土保持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水土保持工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地区开始重视水土保持的信息建设,对水土保持信息采集,并建立数据存储系统,通过新型的技术规范水土保持工作。各地区将水土保持工作划分责任体系,鼓励各地区单位建立研讨组对当地水土情况进行分析,符合大数据时代下的行业发展需求。各地区有关水土保持文件的颁布,明确了各级监测机构和监测站的职责,规范数据网络建立、资源管理、监测报告制度、结果等重要环节。大数据时代,行业内信息化管理依靠于资源丰富的数据,包括各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温度和经济社会等条件。一般数据库信息包含电子图和空间数据,也有部分落后地区采用纸质档案数据进行保存,不利于数据的实时调动和应用。根据数据库的信息建立全国水土流失监测点和监测站,形成了统一的信息采集模式。此外,由于国家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发展,水土保持计划的项目信息被大众所熟知,终端可以查询和识别遥感数据,使现场验证、监测和结果更加科学和公正。

四、大数据时代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方法落后

大部分水土保持信息的组织和管理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的,各类业务数据存储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中,形成数据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的信息管理和储存方式管理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不能高效率地将有用信息提取出来,难以进行信息资源共享。部分地区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完全过时,收集、传输、接收、处理和分析信息的方法比较老套,缺乏通过业务和数据流收集和更新数据的手段。其中,在水土保持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信息相对比较准确,参考价值较大,但部分地区由于缺乏信息管理系统,难以对区域内的资源信息进行实时追踪,导致很多资源无法及时地采集和补充,减小了数据的实际价值。在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方面,信息化可以很快收集到大量数据并进行检查,但部分单位在检测过程中通常忽视最先进的技术,不能将数据最大化地应用。此外,部分地区对重大问题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化支持有限,对水土保持突发新闻、灾害预测、水土普查等重大问题的信息不能进行及时地应用和报道,难以对水土流失进行第一时间的援助和支持。

(二)水土保持信息化共享性弱

现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与水利部门可以实现业务信息共享,但存在共享范围较窄、共享形式单一的问题。目前,部分地区的信息共享相对局限,区域内的重大决策也难以充分借用当地水土保持的相关信息,没有建立水土保持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导致水土保持的横向信息共享范围尚不明确。因此,各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不能及时共享,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分析,也无法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不符合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各地区水土保持的现状,水土资源保护存在数据共享的需求,信息以纸质和电子文件的形式共享,共享时效难以保证。相关单位的水土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设备已经过时,现有的软硬件设备也反应迟钝,以及以国家水土监测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的信息数据存储和管理设备老化严重,功能的缺失使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任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此外,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有待提高,信息化的人才相对短缺,水土保持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遇到困难。

五、大数据时代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

首先,各地区要积极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依托国家重大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制度,实施规划、施工准备、施工进度、工程验收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全程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水土保持项目。其次,各相关单位应加强对重大水土保持工程的监测管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方式,每年按固定比例随机抽取水土保持工程的样品,开展全方位的监测抽查。最后,各地区应建立监测站网,监测站网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础,是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可以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各地区和单位应重点落实实施方案和上级下达的投资计划,全面掌握重大水土保持项目的空间布局和管理的实施情况,实现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精确追踪和掌控。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要点进行网上及实时,在监控和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为出现问题的地方规定改进日期的范围,提高重大项目水土保持实施规划的审批效率。各地区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运用数据建模、数据挖掘、空间分析等技术,创建一个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网络并保证其准确性。各地区根据水土流失分布,快速完成重大水土保持工程区基本情况的调查和控制,为水土保持信息化的科学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二)积极学习和运用新技术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信息系统的使用和新技术研发的合规性,与高校、科研院所等院校开展合作,积极学习物联网、云计算等知识,熟练操作无线电子通信技术,加强水土保持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和应用,打造更高效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各地区要积极地学习和创新信息化技术,并不断提高对新技术掌握的熟练度,以保证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可以将水土保持数据存储在各地区的水利云平台,建立区域内水土保持的基础数据库和共享信息库,不断补充更新水土保持的数据,实现管理一致、高效应用,为该地区的水土资源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各区域通过水利信息与资金整合共享平台,将数据资源整合、应用,与其他部门实现水土合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

(三)建立水土保持信息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产物,也是行业在大数据时展下的必然需求。水土保持数据库主要包含天文基础信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防治管理监测、生态建设工程等方面的数据。各单位要明确水土保持机构的权限、任务职责、任务程序、任务基础、任务名称、任务时限和处置结果等内容,建立与公众相通的渠道,保障公民的参与和监督知情权,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的监测管理,减少水土流失的情况。各部门可以改变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维护职能、办公和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水土质量,为社会提供合规的公共服务。各部门要根据相同和不同的地区标准建立数据库,以确保数据在土壤和各个层面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而确保多源、多标准数据的结合分析和静态对比。

(四)制订大数据研发计划

目前,中国的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在步入平稳发展的阶段,通过大数据可以更好地对社会各类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农业和林业的共同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要与特定部门下发的任务相适应,不断提高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与其他部门相匹配。各单位要想顺利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就必须要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开发和使用大数据,根据行业需求和发展现状制订出符合当地发展的目标计划。因此,各地区需要制订相关的计划,在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订适合监控任务所需的大数据研发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寻找适合监控任务的大数据处理方案。另外,研发计划的建立可以提高地区相关单位的数据采集和信息数据提取的监控能力,只有提高信息化相关的技能并将其灵活运用,才能逐步完成对监控数据的快速高效采集和处理,促进水土保持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如今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依旧未能有效的对水土保持和长久发展的一切因素管控,而且对于进行中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劳务和项目分离问题。由此在各个环节里有着对应的工作主体,形成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这就造成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对别的利益主体有所忽略的问题。同时也会让资源出现浪费、管理工作不合理等问题,以上种种任一都会让水利工程建设里的水土保持和长久发展形成比较大的影响。

1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1人均水资源占有率比较少和利用率小。虽然祖国幅员辽阔且水资源极为丰富,不过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水资源在人均占有率上低于世界均值,而且在利用效率上比较小,存在严重浪费现象,如此不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也对社会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因此想要实现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有效缓解水资源浪费和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很重要。1.2水利工程中执行可持续发展方案亟待展开。这几年,我国多处发生洪涝和干旱等灾害,具体原因就在于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等划分不均,这让各个地区的降水量存在较大差异,雨季比较集中且降水量大,而旱季降水量比较少,如此就对水资源的存储量有所影响,这让一些地区存在洪涝灾害,而一些地方则是存在干旱灾害,想要降低洪涝和干旱等的发生,一定要多多建设起质量较高的水利工程,实现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保证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3一些水利工程老旧,需要增强其长久发展。在我国很多地方的水利工程设施运用的极为长,一定有着一些设备老旧问题,这是因为当时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而质量水准也不高,水利工程里的一些设备有所老化,成效也有所降低等,唯有不断地加以维修和更新才可以良性运转,而在一些状况下则是需要将老旧的水利工程予以拆除和重建,用以保障水利设备达到预想效用,但是在我国因为受到资金会其他各方面的约束,有些水利工程更新换代不及时,水利工程修复也不到位,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水利工程里的水土保持增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水土保持的意识增强。关于水利工程项目之中的水土保持得以落实,想要确保对应工作能够顺畅且可靠,要求根据重点由大致的意识层展开优化配置,进而让其可以展现为绝佳的长久发展价值。综合此种水土保持意识的有效提高而言,大致就是为了增进对应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和落实等人员可以合理地认识到此项目工作的价值和必要性。2.2让制度建设得以完。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里需要保障水土,将此工作落实,同时也应以有关制度层面加以完善,让其可以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构成极为理想的保障成效,由此也可以合理的提高之后的流畅性,以免在任一环节出现一些缺陷和遗漏。从详细的工作落实里看,此种制度建设一定要详加完善,可以对于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其整体落实实现全方位管控。单从大致构成看,对应的制度建设需要实实在在的根据传统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大致需求和有关制度展开匹配性组建,进而让其可以在大致的施工管理层上有着极为理想的效用,还要求根据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有效组建对应的管理制度,进而让其可以增进和约束水利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实实在在的确保综合水利工程建设的长久发展。2.3总体规划工作做好。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来说,想要其可以取得较好的水土保持成效,一般都会根据整体规划合理分析,致使其可以呈现出极强的实效性,详细规划在执行上也可以比较有效且科学,以免出现一些故障和缺陷。综合此种规划的落实,由于其中牵涉的内容极为繁杂,想要让其显现出极好的长久发展成效,一定要切实保障各个策略和办法能够实现较好的协调性,综合规划能够落实形成体系,这样才可以合理且充分的提高其综合理想价值。2.4运用创新各个技术策略。针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里的种种水土保持处置策略和技术性,有效选择和运用一样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其直接和最后的落实成效价值相关联。在此种施工技术策略展开之上有效落实,并不是简单的提升和优化植被的覆盖率,一般还要求根据别的先进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和改进生态环境、提高调度能力等多层次合理探究,致使其可以综合显现出较好的可行运转成效,多种类别的先进技术处置形式和材料也需要恰如其分的选择和使用,慢慢的提高其综合改进和优化等成效。

3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战略目标,水土保持工作效用非常重要。保持水土可以减少洪涝灾害,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具体运用成效,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保障水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极大的提升了水资源的运用效率。所以,对于水利工程和持续性发展的关系要重视,并且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水利工程,用以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城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探究[J].居舍,2019(30):6.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9

【关键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水土保持工作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取得成绩,只有通过水土保持人才的持续投入,才能逐渐改善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等环境问题。所以,开设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学科必须紧抓此专业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大对此类专业的资金资源投入,同时积极开展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专业教师更是需要持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不断寻求更加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探索更加高效的教育模式;学生自身也需要积极准备,通过学校图书馆和网络上搜集的资料不断充实自己,把握每一次实践教学活动的机会锻炼自身能力,关注行业新闻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培养社会所需的水土保持人才。

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

1.1实验设备与学生需求脱节。目前,很多开设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校对于该专业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这些学校在此专业的教学资源投入十分有限。甚至有极少数学校在实验设备等基础教学道具上已经出现落后和脱节的现象,这样的问题会对该专业的教育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果这些学校不能及时解决此类问题,培养出来的此专业学生就可能出现知识水平不高、实践能力有限等问题。1.2专业课程缺乏实践的印证。很多林业学校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教案设计上很容易出现理论大于实践的问题,甚至很多学校从课程设计到期末考核全都以理论知识为重点,全然不见半点实践教育活动的影子。缺乏实践印证的理论教育很容易演变为一纸空谈,尤其是对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这样的实践性学科而言。而且,只通过理论学习来认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学生,在未来真正参与工作时就很可能遇到所学无用的窘境。1.3期末考核方式守旧、单一。环境保护类专业的学习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在增强学生知识底蕴的同时也需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环境保护类专业的期末考核也要针对这两个部分做出调整。然而,目前许多林业学校对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教育方针仍是以理论为主,这些学校在设置期末考试内容时自然也是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主。如此一来,自然就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4毕业实习中缺少实践锻炼。如今,大部分林业学校对于校内环境保护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毕业实习的考核标准中更是没有对学生的实践锻炼情况做出任何具体的要求。甚至有些学校对于毕业实习完全任由学生自己选择,这样的做法看似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实则是对学生未来的不负责和不重视。如果学生没有对自己的实习期做出严格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出现难以适应工作的问题。

2实践教学对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作用

2.1印证并推动理论教学。像水土保护和荒漠化防治这样的环境保护类专业,理论教学必须要和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具有应用意义。而且,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不仅能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加深他们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而且还能对该专业的理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2.2让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要面对的困难远远超出学生们的想综合论述象,许多环境保护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因为无法承担重任而被迫改行。针对此类问题,林业院校可以在专业内开展适当且合理的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建设,让学生在毕业前就锻炼出足以胜任工作的能力。如此一来,提前做好准备的学生在面对未来工作压力时,就能更加轻松地适应并胜任。2.3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投入也越来越大,许多学校都在校内开设了环境防护类专业。这意味着原本“无人问津”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洗礼和冲击。在这样的浪潮冲刷之下,学生拥有的能力越全面,所能获得的机会也就越多。此时,环境防护类专业学校如果能够越早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能让该专业的学生拥有越强的核心竞争力。

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3.1增加资金资源倾斜,升级优化实验器材设备。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也成为林业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开设此类专业的学校越多,自然也就代表着此专业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求职压力会越大。想要保持本校该专业学生在行业内的职业竞争力,这些学校就必须要加大对此专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升级和优化专业教学所需的实验器材设备。例如,校方可以为此专业在校内划分一片实验园区,然后在园区内模拟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的实验环境。专业教师在实践操作课程中,就可以利用这片园区进行实际的荒漠化治理实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另外,在专业理论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实验园区来完成理论的印证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3.2进行实践操作培训,让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践。环境防护类专业往往更加偏向于实践,单纯的理论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此类专业的教育需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须要设置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在校期间锻炼到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例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可以与荒漠化地区的相关部门建立合作,让教师每个学期都能带领学生到当地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教师就能在学生实际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对应的理论知识,并让学生直接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同时,这样的合作也让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支持,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3.3增加实践操作考试,对学生能力提出新标准。环境防护类的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此类专业的学生在校内不仅需要完成理论知识学习,还要通过实践性的锻炼对于专业技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这样毕业后的学生才能快速为生态环境防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每个学期末的考核不能只注重理论背诵和课本理解,更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出明确要求,并设置相应的操作考核环节。例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可以将期末考核划分为理论笔试以及实操考核两个部分,然后综合这两部分的成绩来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参加实操考核的学生在考核过程中,需要还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步骤,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以及工作完成度进行评判和打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根据学生的实操成绩,教师就能着重提高学生的薄弱之处。3.4提高毕业实习要求,帮助学生深入一线工作。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其实与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有着类似的教育诉求,那就是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成为行业内的“即战力”。这样一来,毕业前的实习期就成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机会。开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校要为学生制定好严密的实习规划,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时长等方面做出严格要求,让学生真正深入一线工作环境实习。例如,校方可以促进该专业和相应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达成实习协议,让学生在毕业前的实习期直接到这些企业和部门进行实习工作。不仅免去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的麻烦,更能直接收集到学生实习工作单位给出的一手实习评价,让校方直接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和实习质量。并且,这样的实习政策可以让这些企业和政府部门提前与该专业的学生进行接洽,从而确保当地的环境防护事业能够得到持续的人才补充。

4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首先就要从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然后以培养学生工作技能和心理素养为核心追求,并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和毕业实习的具体形式,最终落实到教师的实际课程安排与学校的专业考核上去。如此一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吸收理论教学的内容,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甚至在毕业前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掌握到工作必备的职业基础技能。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在求职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机会与优势,让学生有机会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袁文德.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4):150.

[2]党晓宏,高永,蒙仲举,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1):17-19.

[3]何功秀,文仕知,闫文德,等.林业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8):151-152.

水土保持策略范文篇10

1.1水土保持认识不足,质量意识薄弱

这样就让新水保法很难实施。在当下我们国家水保监管中,多数都采用“:民办公助”的模式。这样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工程质量常常被忽视,质量管理不严格。

1.2没有健全的审批制度,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国内有些部门以及地区,在对项目进行审批的时候,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先要批复水保方案,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然而经常有部门跳过水保方案,对建设项目直接批复。特别是在有关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的时候,水土保持方案是建设项目的基础方案,应当被纳入发展计划当中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上面,其执行力还有所不足。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这也是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过于依赖水利单位,从而没有一个健全和独立的质量管理体系。

1.3检测设备配备不足,规范化程度不够

在新水土保持法执行以后,每个地区水保法的实施强度不一样,其规范化标准也不相同。比如在有的试点地区新水保法的实施效果就比较良好,获得了喜人的成就,但是在跟多非试点地区,可能就会收效甚微。水保法实施工作人员个人素质不同,执行力也就会有所差异,这就造成水土保持在规范化程度有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水保措施落后也很有可能是检测仪器不够先进,检测方式不科学合理等等原因造成的。

2加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的一些策略

想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确保水保工程的质量,就务必严把审批关、监督关以及验收关。根据上面所述,再结合水保工程实际监督和管理情况,总结归纳了一些加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的策略。

2.1制定水保工程建设执行方案,严把审批关

水利的工程的审批,一定要经由发改委、国土局、工商局、公安局以及环保部门等的审批。需要将水保方案当作这些部门审批与许可的基础。严把准入关,从其根源上保护水土资源。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提升水保监督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规范监督流程。第一,水保单位先要提升其对水保作用的认识,意识到水保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必须严把审批关;第二,按照我国相关指标制定水保监督与管理建设方案。将建设目标进行细化,一步一步地严格执行。

2.2强化监管职能,严把监督关

水利行政部门需要建立起水保工程相关档案,将其后续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方案执行全部作为监管的重点,实施水保方案年审制度,对其动态管理,凡是没能准时进行年审的都视为失效,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停止对其办理爆炸品使用手续,借此来保证水保工程项目制度的切实落实,加强水保工程监管机构的执行力。提升执法人员个人素质,强化行政执法内部监管。

2.3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严把验收关

依照基本的水保工程建设流程,在水保工程竣工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水保工程验收工作。水保项目保持措施没有通过行政部门验收又或者是验收不合格,那么行政部门对水保工程建设项目就不得验收通过,不准其投入使用。发改委、国土局、工商局、公安局以及环保部门理应配合行政部门工作,严把水保工程项目验收关,保证水保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