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科技发展十篇

时间:2023-04-04 19:41:54

地方科技发展

地方科技发展篇1

关键词:安徽省;科技发展;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安徽科技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安徽省2007年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7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4万人,比2006年增长4.2%。科研机构959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366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3万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209亿元,比2006年增长30%,其中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74亿元,增长25%,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01%。

回顾安徽省30年来科技地发展,由于科技投入的主体一直是政府,政府的科技政策对科技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政府科技政策的重大转变把安徽省30年科技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阶段(1977-1989年)

1977年,中共安徽省委及时召开了“向科学进军大会”,这次会议标志着安徽省科学的春天的到来。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全面恢复以及重新组建科技管理和科研机构

1977年9月23日,中共安徽省委结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通知》精神,做出抓紧科技战线整顿、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等6项决定。此后,“”中被撤消或遭到破坏的科技管理和研究机构以及群众科技团体相继恢复,科技情报网络逐步建立;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国务院各职能部门,有的在安徽组建科研增机构,有的则将所属科研机构迁入安徽,这些科研机构与先期迁入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和一批科研院所,推动了安徽的基础学科和应用科学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地提高。

(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1978年安徽省一方面积极知识分子中的冤假错案,另一方面调整用非所学的知识分子的工作,全省6300多名大学生中有85%调整了工作。1979年4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农业科技干部使用和待遇的7条规定。1981年春,省委做出发掘人才,解决用非所学,大胆提拔科技人员到领导岗位等12条政策规定。1983年4月再次提出了7条政策措施,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待遇。这些措施对稳定农业科技人员队伍,鼓励科技人员扎根贫困地区起到了促进作用。截至1987年,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近28万人,科技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专业构成趋于合理。

(三)科技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

1978年3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国的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重要讲话,为科技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自此,安徽省的科技工作进入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0-1999年)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安徽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省人大常委会也相继颁发《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安徽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和《安徽省专利保护条例》。为保证全省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省委六届二次会议正式提出“科教兴皖”战略。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促进安徽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到1997年底,省属科研机构技工贸总收入已达8000多万元,进一步强化了科研机构面向市场求生存、依托市场求发展的意识。这一阶段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一)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通过组织实施科技攻关等计划,每年取得省级科技成果500项左右,省科委每年都组织1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推广,积极发动全社会实施一系列科技工程;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据省统计局测算,1978-1997年安徽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其中对农业的贡献率为41%,对工业的贡献率达39%。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新区建设,优化经济结构

到1998年,全省已有321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共实施国家、省级火炬计划项目268项。199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06.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6%,出口创汇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达到11.5%,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合肥高新区还被批准为我国52个高新区中首批对APEC开放的5个科技工业园区之一。

(三)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增强科技储备

省科委积极筹措经费,建立起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1996年启动以来,到1999年已累计立项200多项,投入600多万元,为推动全省科技事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创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及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以来,安徽省科技工作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总体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总结了奇瑞等自主创新的典型经验,提出了建设全省创新网络。2006年4月,安徽省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省委、省政府做出“走创新型崛起之路,建设创新型安徽”的战略部署和动员。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一)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科技成果众多并充分转化

200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33亿元,出口创汇3.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的比重达到15.9%。2006年,省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和专项经费达到1.42亿元,17个市财政科技投入2.99亿元。2003年以来,省级财政应用技术研发资金拉动社会R&D投入比例为1︰50,居中部省份首位;2007年安徽省争取国家科技经费4.8亿余元,再创历史新高。

(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003年以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近30%,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518.3亿元,其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4.7%,占全省GDP的比重为9.2%。全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141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5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6家。

(三)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全国5个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重点联系省份之一,安徽省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实施启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打造创新产业团队,使全省工业企业出现“5个65%以上的态势”,即65%的科技机构设在企业,67%的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8%的R&D经费源于企业,84%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为主体承担,73%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安徽丰原集团公司、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高新技术企业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四)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构建安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2004年11月12日,国家科技部复函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实施方案,标志着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从2004年开始,省里每年投入5000万元资金专项扶持。2007年,合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427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820亿元,占据全省近40%份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已超过全市GDP的20%。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合肥位列2007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第26位,比2006年前进3位。在合肥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的带动下,全省科技创新加快由“点”向“面”拓展,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在不同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

四、未来的展望

根据《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今后的若干年,安徽省的科技投入会有大幅度的增加,政府将逐渐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并最终成为安徽科技发展投入的主体,科技发展将与经济发展更紧密地结合,更加突出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同时,政府的科技政策将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地成长,企业的科技活动在整个安徽省科技发展中的比重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2007年统计公报[EB/OL]./economics/2008-03/24/content_13456490_3.htm,2008-05-04.

2、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07.

地方科技发展篇2

    农业科技通过农业推广站、兴办小农场、农民技术夜校等形式将深耕、密植、施肥、防虫害等生产经验传播给农民,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水利设施的完善也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二是交通运输科技与邮电科技的普及与应用。“交通运输与邮电事业,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3]显然,交通运输科技与邮电科技是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分支,1956年经过技术改造,实现山西同蒲铁路与全国同轨,对全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是医疗卫生科技。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其一,针对当时传染病的流行,开展预防接种和预防注射活动;其二,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积极开展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其三,通过推行新法接生,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其四,推行中西医相结合,逐步使中医走向科学化。四是重工业科技。“一五”计划的实施使山西逐步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和商业,相应地发展教育、文化、科技事业。而这一定位使山西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等重工业方面的民生科技得到发展。1978—2000年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医疗、文化、环保等民生科技。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需求逐步呈现多维特征,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且需要健康的身体、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和谐的环境。

    在这种需求下,该时期山西民生科技的发展重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发展农业科技。“六五”时期重点进行了以农村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该时期,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机、水利、种植技术、农药科技、人工种草技术等方面的推广应用,试验、示范、推广了地膜覆盖系列技术。二是大力发展能源科技。“六五”时期,确定将山西建成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战略规划。在此规划下,山西煤炭加工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电力技术、交通技术等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为了解决重化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山西成功研制成功的生物接触处理污水新技术,外磁化除垢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三是促进发展医疗科技。1979—1988年,山西省各级政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行预防保健制度的改革。通过医疗科技进步,加强各种传统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的预防,改善民众的健康状态。四是加强文化传播科技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文化的需求,信息技术逐步向文化领域转化。1988年山西省地级以上的无线台由1978年的1座增加到10座,县级有线广播台达到114座。五是积极推动环保科技。随着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不断建设,山西的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山西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技术、煤气回收技术,更新改造锅炉等途径解决环保问题。

    2001年以来200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八大产业科技、基础建设科技和公共科技等民生科技。“十六大”和“十七大”的召开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山西主要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民生科技主要解决五大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发展了以下领域。一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山西从1999年开始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而科技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从历史上看,农业科技革命促使人类社会从渔猎社会走向农业社会,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使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山西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而高新技术是提升山西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托。“2000年,山西37个高新技术项目有25个建成投产;2002年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有75个进入实施阶段”[4],促进了山西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大力发展支撑八大产业支柱的民生科技。2004年8月30日,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新型能源与工业基地的任务,要在改造煤炭、焦炭、冶金、电力4个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旅游四大新型产业。该时期山西民生科技发展主要围绕8个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首先通过先进适用民生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的采煤技术,节能和低污染的冶金技术和电力技术;新型墙体材料、高性能钕铁硼、纳米粉体材料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三是积极推广加强基础建设的民生科技。为了实现“三小时高速通达”工程为主的山西高速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保证公路建设质量。为了解决山西干旱少雨的问题,通过飞机人工增雨技术和高炮火箭增雨技术,达到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的目的。四是着力发展公共科技。进入21世纪,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文化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等,在此背景下,公共科技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解决环境资源问题,依靠民生科技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抓好以煤矿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工作,为安全科技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稳定是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山西党组织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并取得胜利。“改善民生的理论基础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5],从建党史可以看出,社会稳定时期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维度和程度都较高大,不仅解决民众的生存问题,还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和发展问题。不稳定时期民生科技发展的维度与程度都比较低。民生问题是民生科技发展的土壤。在党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党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山西实践的相结合。正是基于与中国、山西实践的基础,取得不断的发展。山西民生科技的发展体现了基于山西民生科技实践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一方面,山西民生科技发展源于山西不同时期突出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山西省民生科技发展源于历史中山西民生科技本身发展的水平。正是基于实践中二者结合的程度决定了山西民生科技发展的维度。而“大跃进”期间,山西发生了严重的旱、洪、风、雹、虫等自然灾害,农业大量减产。当时“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使民生科技的发展并没有积极服务于解决当时的自然灾害,改善人民的生活,而是大搞不相适应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民生科技发展必须紧密围绕民生问题,当自然灾害成为民众突出的民生问题时,民生科技必须大力发展抗旱科技、防洪科技、防虫科技等。后经过调整压缩实现了科学文化与工农业生产水平的适应。科学精神是民生科技创新与转化的原则。

    由于违背科学精神,“大跃进”出现了很多的偏差。1956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在“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的社论中第一次提出“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从此全国开始了经济建设的“大跃进”。1960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太原市委《关于开展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决议》,指出,不论哪种企业,都要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积极地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通过民生科技革新和革命实现增产节约目标是对的,但提出的不切实际的全企业、全行业工具、设备、生产方法的革新与革命,盲目推广,忽视一般技术改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技术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适应,前沿民生科技与企业低水平发展的不适应,前沿民生科技转化与企业目标的不适应,当时很多企业定的目标根本实现不了。

地方科技发展篇3

以科技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地处湖南省岳阳市的湖南理工学院恪守“立足岳阳、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注重科研特色培育和科研成果转化,坚持产、学、研结合,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已成为学院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发掘地方经济文化资源 培育地方高校科研特色

毋庸讳言,地方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发掘区域优势资源,形成科研特色与强项。

洞庭湖区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据此,学院成立了“洞庭湖旅游经济研究所”和“洞庭湖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所”,组织力量对洞庭湖区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等进行专题研究。如钟兴永教授主持的“宋元以来洞庭湖区的堤垸与堤垸经济研究”、钟华教授主持的“东洞庭湖湿地资源可持续应用整治机制研究”、杨新荣教授主持的“洞庭湖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研究”、谭解文教授主持的“东洞庭湖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江立中教授主持的“中西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底蕴研究――以历史文化名城岳阳为示例”、高加成教授主持的“岳阳市软质岩石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的综合研究”、张秀娟副教授主持的“洞庭湖湿地土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与应用”、朱上准副教授主持的“旅游作为岳阳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等等,一批以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研究项目得到了各级立项资助。2005年,“洞庭湖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国家与湖南省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资助。此外,针对洞庭湖区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点防治区域的特点,学院与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攻关协议,进行了“壳聚糖基有机锡灭螺药”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岳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日趋兴旺的新形势下,湖南理工学院以《云梦学刊》为平台,开办《屈原研究》栏目,数十年不变,使之以全国屈学研究重要平台的地位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一批教师充分依托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贴近地方、贴近实际、深入调研,推出了一批地域文化精品。如余三定教授针对岳阳文艺创作繁荣特点,系统研究地方作家群的代表作品,出版了专著《文坛岳家军》,产生了巨大影响;江立中教授潜心研究岳阳传统文化,出版了专著《迁谪文学与岳阳精神》,戴锡琦、钟兴永等教授开展的“屈学研究”被确定为湖南省2005年重点社科规划项目。

适应地方企业科技需求促进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高校在人才、智力等方面得天独厚,企业在技术、设备等方面优势明显。校企联姻,优势互补,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构筑设备精良的研究基地,组建开拓创新的学科团队,拓宽科研项目的立项渠道,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打造具有科研竞争力的地方高校品牌。

湖南理工学院通过多种途径,促使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提高成果转化率。如学校教师研制的高科技产品“饲料生产线自动监测系统”、“CMAS移动机车自动化系统”、“微电脑金库门”等项目都实现了科技成果转让和转化。“微电脑金库门”科技成果曾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国家专利,该技术已转让给湖南保安工具设备厂,年产值达千万元。2003年,CMAS移动机车自动化控制系统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推广与产业化项目,目前已申请3项国家专利;2005年6月,该成果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重点资助,同时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一批国内企业。2005年10月,廖仲德教授与岳阳昌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环乙烯催化氧化制备环氧环己烷工艺研究”,该项目被列为岳阳化工行业重点攻关课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学院先后与湖南景达公司开展了“血吸虫病防治疫苗”研制、生物医药攻关联合开发,与泰格林纸集团开展了“造纸墨液处理及回收”项目开发等等,平江县化工厂联合开展“DMF食品添加防腐剂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均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5年,唐课文博士开发研制的“姜黄中有效成份综合提取新技术”经省级专家委员会鉴定认为:“成本低,产品纯度高,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产品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符合出口标准,达到了国际市场需求。”湖南福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学院签订了合作研究开发“姜黄素系列产品”的协议,初步投入2000万元,进行规模化生产。

稳步发展校办产业提升地方高校办学实力

遵循市场规律,稳步发展校办产业,既能有效地解决教育与经济的脱节问题,又可以将学校的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1998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发展中心高校科技产业处统计,湖南理工学院(时为岳阳师专)校办企业岳泰集团位列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第18位。至2004年,学院校办产业收入总额连续7年位列全国高校百强。

岳泰集团是湖南理工学院以人才技术入股、发起创办的股份制集团公司,也是地方高校发挥知识、人才和技术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典型。该企业于1993年以120万元起家,目前已发展到以饲料生产为主、科工贸并举,在全国各地拥有9家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个由湖南理工学院带人才、带专利、带技术、带试制产品起家的企业迅速实现了技术和开发研究成果“连土带苗式”的移植,并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岳泰集团每年上缴地方财政数千万元利税,并支持回报学校发展。

地方科技发展篇4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技创新 核心竞争力 地方经济

1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1 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和应担当的使命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科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力不强的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益类科技工作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并存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1.2 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

温家宝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3 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上

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积极调整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把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进一步营造科技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进科技评价办法,弘扬创新文化,使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作为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以服务于人民大众为宗旨,便科学技术植根于群众,造福于人民。

2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

2.1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经济要发展,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发展地方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 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职业教育该如何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呢?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

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种植业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板块经济;建设工业区,构筑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重要成果。

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性,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地方区域产业上,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最终目标是能够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3 实施“科技进步工程”,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1 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看到,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当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也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观念上创新。科技部门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一改过去等靠要的因循守旧思想,出谋划策,为企业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促进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服务方式上创新。科技部门应主动服务,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围绕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也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管理上创新。不断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

(4)项目上创新。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对当地经济的牵引作用,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这些项目的开展,为当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平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3.2 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实施科技进步领导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地方科技发展篇5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fund projec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studied on how national planning projects support and lead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农业项目;成果转化;科技支撑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jects;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69-02

0 引言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研究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种同步发展说明我国的科技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是仍有大量的科技成果由于种种原因束之高阁,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了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效率,国务院分别于1985年和2001年批准设立了“星火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提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早日进入生产前期性开发、中试、熟化和示范推广。宁夏高度重视国家星火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工作,整合国家、社会、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引入专家团队,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组织申报并实施了由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牵头的“宁夏中部干旱带红枣产业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等多项部级星火计划产业联盟类型重大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其中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尤其具有典型性。

1 宁夏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情况

立项项目主要分布在林业、农产品加工、种植业、畜牧业等11个行业,以林业、农产品加工、种植业、畜牧业4个行业为主,立项数分别为14、13、12、8,占立项项目总数的67.1%。以涉农科技型企业为主的8个类型单位承担项目实施,其中由涉农科技型企业承担的项目有48个,占立项项目的68.6%,获支持资金3130万元;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承担项目有18项,占立项项目的25.7%,获支持资金1160万元;由协会和事业单位承担的项目有4项目,占立项项目的5.7%,获支持资金210万元。

2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在宁夏取得的主要成效

2.1 项目实施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累计开发水稻、玉米、冬麦等农作物示范基地50个,示范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建立滩羊、黄河鲶鱼等畜禽、水产类示范基地46个,示范养殖规模超过42万头(只);建立花卉、水果等林木类示范基地151个,示范种植各类苗木160万株以上。项目实施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对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用明显。

2.2 有力推动了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 项目开发或示范推广粮食、牧草、花卉等新品种79个,低温发酵羊肉香肠等清真牛羊肉深加工新产品95个;获得专利授权数57个,其中发明专利26个;项目针对枸杞、肉羊、奶牛等18个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的需求,在26个国家农业示范园区和自治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示范。集成应用标准化、规范化高产、优质种植、养殖核心技术,重点支持生物发酵、生物制药和枸杞功能食品、清真牛羊肉精深加工等大宗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有力促进了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更新换代,打造了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链,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为我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2.3 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转化机制 项目执行中,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支持农村科技型企业创新产品和品牌的培育,加强农村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发展农村科技型企业。通过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导入智力资源、技术成果和金融资源,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企业为成果转化的直接受益者,专利、技术规程等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保证了参加项目的企业提质增效,各类人才培养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为企业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成功实现了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和推广部门的三方共赢。

3 主要做法和经验

3.1 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宁夏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中央西部大开发会议精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与地方发展实际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地方各种相关的项目整合捆绑,形成合力,与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自治区重点科技攻关、自治区科技兴农等项目紧密结合,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科技特派员、产业化企业等地方科技人员结合,整合国家、社会、企业的资金、人才、资源优势,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着力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和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共同推进宁夏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实现宁夏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3.2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围绕宁夏13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开展了科技攻关研究和高新技术引进,启动实施了“5183”农业科技工程,农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一批科技难题,研究开发集成配套示范推广了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针对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和瓶颈问题,突出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加强顶层设计和公开征集相结合,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针对区域优质特色产业发展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和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自主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升产业综合能力。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3.3 引入专家团队,深化产学研结合机制 做好人才工作是决定宁夏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科技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大力倡导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理念,尤其是各级探索创新型人才培育培养机制,引导创新型科技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科技计划项目组织过程中,按照项目、人才和基地统筹安排的原则,加强我区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建成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部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以及7个地方重点实验室、16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13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全区15个优势特色农业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行列,有岗位科学家4名、试验站15个,形成了以公益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试验站、转企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和研发体系建设的加快,大大增强了我区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玉春,霍学喜.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9(03).

地方科技发展篇6

制定政策 采取措施 科技优势更明显

河北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103年历史的高校,现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拥有24个学院、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66个本科专业,有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十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体,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为两翼,始终以提高学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自身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科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

“十五”以来,为吸引和稳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学校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了“9816”科技工程计划;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意见》、《河北农业大学横向课题管理办法》;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科研发展基金实施办法》:该基金包含了高水平论文与专利成果科研后补助基金,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基金(国家和省基金项目配套基金),“9816”二期计划,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等,实现了特色突出、系统配套的校内人才培养和基金资助体系,仅2005年学校就拿出913.6万元用于科技发展。以上政策体系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学校科技的创新式发展。目前全校参加科学研究的教师已达到908人,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742人的专兼职科研队伍。

为了加快科研梯队建设步伐,学校于2004年制定了《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将帅选拔培养计划》,目前已培养不同研究领域的首席专家11名,骨干专家25名。实践证明,这些骨干已成为承担部级重大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争创省部级以上科技平台的核心力量。同时,学校还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非行政兼职拔尖科技人员享受特别津贴管理办法》,以充分调动广大非行政兼职拔尖科技人员专心从事科学研究,争创高水平成果的积极性。

加大产出 促进转化 服务地方经济

“十五”以来,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3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省长特别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省部级二等奖26项,市(厅)级奖励221项。学校获省部级奖励等级、数量和获奖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高校前两名。学校已获鉴定的科技成果145余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成果112项,占77.2%;一级学报以上数量由2001年的40篇增加到2004年的108篇(其中三大索引论文29篇);出版科技著作155部;2005年的专利申请达43项,同年授权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学校将成熟的成果与企业联合进行开发转化,建立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运作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该校研发的白杨杂种741杨是于70年代进行有性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树干通直、树形美观等优良特性。90年代初,郑均宝教授带领课题组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利用国家“863”科技成果,经近10年的研究,成功地将部分改造的Bt Cry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转化了741杨(该项目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品种在已有优良白杨品种741杨基础上,增加了对主要磷翅目害虫的抗虫性,具有高抗性,可避免或减少施用化学农药,减轻对人、畜和野生动物的危害,减轻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同时可控制美国白蛾等主要危险性害虫的蔓延,保护生态环境。学校就“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的推广与开发与北京国宗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在河北、天津、山东、河南、陕西建立了10个育苗基地和环境释放点,在山东荷泽建立了转基因741杨速生丰产林基地,共育苗741杨2000万株,其中1000万株苗木已应用于造林。

蔡西村是献县最贫困村之一,全村有489户2000多人口,耕地面积3678亩,多数为沙性土壤,较瘠薄。农业结构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水平较低。1998年前全村人均收入仅400元~500元。针对该村实际,学校计划把蔡西村发展为蜜瓜生产专业村。经过多次动员和反复讨论与论证,各户多方筹集资金,1998年12月该村建起97个高效日光温室,全部栽种伊丽莎白蜜瓜。从设施规划、品种选择、到栽培管理技术,马德伟教授全程跟踪服务,使每个温室产量达到4000公斤左右,蜜瓜一项全村收入94万元。1999年全村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增建日光温室99个,同时又引进滴灌系统、CO2施肥、设施嫁接栽培、反光幕、叶面肥等新技术,蜜瓜的产量和品质又进一步提高,同时还注册了”沙龙”牌商标。到2005年全村的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人均年收入提高了四倍,广大农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蜜瓜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使献县蔡西村由穷困迈向小康,在省内、国内树立了榜样。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光明日报》、《沧州日报》等多次报道。农业部、中国农学会授予”科技兴村”先进称号。现在,蔡西村正积极提高栽培和管理水平,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地方科技发展篇7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olleg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rces to serve lo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olleges in Nantong. And explores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olleges and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in Nantong.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pling path of the two system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hink tank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alents,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P键词】科技创新;创新驱动;耦合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novation-driven; coupling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68-02

1 引言

南通作为江苏省中部的地级市,凭借其凭江临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经济发展,面临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挑战。南通地区的高校承担着知识生产与传播、科技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功能,是南通创新系统的知识源和技术源,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作用。探究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南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南通高校科技创新和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

南通地区共有9所高等学校,分别是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南通理工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中2所本科院校、6所专科院校、1所独立学院。南通高校办学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学科门类齐全,为南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各高校同南通市合作建立重点实验室,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在医药、交通运输、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南通高校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不足。一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总体上具有正高和副高职称的教师队伍规模占44%,但院士、国家杰青、等引进较少,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带头人。二是科技创新管理机制落后。南通各高校师生比普遍在1:17以上,专业教师教学工作繁重,一般在任务导向下从事科研工作,导致创新成果较少。三是科研基础条件薄弱。南通本科院校少,科研活动以个人或小规模科研团队为主,经费不足,难以申请并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发表高层次论文数、专利授权数和部级科技成果数均较少。

3 南通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

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各子系统在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南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南通创新驱动发展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其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3.1 高校学科建设和南通产业发展存在耦合关系

南通借助沿江开发与沿海开发战略,构建了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2016年,创新型产业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6.0%和33.9%。其中,电子信息业、高端纺织业、船舶海工产业为重点支柱产业,产业新能源、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为重点新兴产业。面对南通能源电动汽车、中天储能科技等高新企业发展,医药、建筑等产业的结构升级,南通各高校专业结构和学科建设必然受到影响。

3.2 高校科学研究和南通科技创新存在耦合关系

南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2016年全市研发投入175.7亿元,占GDP比重达2.6%。南通发扬张謇“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依托高校建立了一批汽车电子、生物纳米、风力发电等方向的重点实验室,各高校也与南通各科技研究中心、创新企业,在特色研究方向合作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3 高校人才培养和南通创新人才需求存在耦合关系

南通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掌握新能源和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人才。南通引进国家“”,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引领经济转型效果明显。南通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匹配南通人才需求,例如,南通大学侧重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各职业学院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纺织、医药等传统领域,在材料类、海洋类等新领域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南通创新发展的需求。

4 高校科技创新和南通创新驱动发展的耦合路径

4.1 高校引领创新文化,构建长江经济带新型智库

南通高校需要大力发扬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引领知行合一的创新文化。地方高校发挥创新文化辐射源头作用,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合力构建长江经济带新型智库,实现对政策的支撑。一是协助政府为改革通关方式、作业模式,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提供建设性意见;二是充分发挥高校对经济实体的服务作用,在协助构建电子口岸、跨境电商、物流等平台建设,提升运作水平,扩大服务半径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针对海工船舶、化工等行业遇到的出口难题,利用智库人才优势,协助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1]。

4.2 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创新型团队和一流学科

地方高校应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创新的政策体系。一是加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依托重点科研课题,整合高层次人才资源,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学科带头人,组建高素质的创新型团队。二是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在人才培养、职称聘任和岗位晋升等方面向科技人员倾斜,引导教师重视科研和创新,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三是地方高校应建设一流学科,树立品牌专业,加强内涵建设,使学科发展促进科研发展,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

4.3 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南通需要以支柱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为导向,整合现有资源,跨院校、跨学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校企联合共建科技产业研究中心。科技成果助力传统行业突破技术瓶颈,优化生产工艺,加快产业化速度,高新技术产品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二是南通各高校联合区域知名科研院所,推进创新资源共享,构建具备集群发展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三是企业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组建协同创新中心,进行长期、战略性的深度合作。

地方科技发展篇8

(赤峰学院 教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教育技术专业曾是我校一个传统的优势专业,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该专业陷入发展困境,作为地方高校,我们该如何结合实际走出困境、促进专业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文章总结了我校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剖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促进专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教育技术;信息化;困境;数字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03-03

基金项目:赤峰学院2014年双改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

1 我校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经过15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教育技术专业在学生考研、就业等方面均取得了辉煌成就,为赤峰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

1.1 毕业生考研率比较乐观

自2004年我校招收第一届教育技术学专业以来,教育技术教研室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学风建设,使学生逐渐形成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学生专业基础扎实,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考研率.近5年来,多名学生考取东北师大、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四川师大、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大、陕西师大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曾多次在全校考研率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

1.2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2015年1月27日,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了《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这也是自治区首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内蒙古地区就业率较高的本科专业为:工程管理、教育技术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小学教育……这份报告有力地证明教育技术专业在全区范围内属于就业率较高的本科专业.

来自我校招生就业部门的统计数据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近5年来,我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就业率一直未低于97%,不仅与学校其他本科专业相比就业率排在前几位,而且能够名列前茅——我校的教育技术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2012年曾获得就业率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

2 我校教育技术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部相关高考信息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底,全国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规模达9000-10000人;仅内蒙古地区就有6所高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这既为我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势必带来挑战和竞争.目前我校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方面:

2.1 生源严重不足

由于教育技术专业在国内的发展只有三十几年的历史,它本身尚属于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专业,还不能被广大高考考生,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所熟知.而我们内蒙地区、尤其是农村牧区的考生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考生无法像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一样仅从字面上就能大概了解专业,因此出现不敢报考陌生专业的情况.

另外一方面,自2013年开始我校实行学分制方案,新生入学后可二次选择专业,各个院系都会出现学生转专业的情况,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在不了解专业的前提下做出盲目跟风的选择.我校教育技术专业因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暂停招生,2013级新生入学后面临“断代”,便出现了严重的盲目转专业现象.2014级生源较上年稳定很多,不论是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人数还是二次选择后的学生人数都大比例攀升.

任何一个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生源,除了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外,稳定的连续招生,是学分制模式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时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教育技术专业而言,高年级学生更是新生获得初步专业认知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对于稳定生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培养方案的更新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速度

教育技术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化教育,那是以常规电子媒体(幻灯、投影、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介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年代,因此普通物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学科知识是教育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进入21世纪以后,计算机和网络媒体的教学作用日益凸显,2010年以后,移动媒体则成为是我们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近两年微课、慕课更是教育领域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可以说一次次的媒体技术的进步带动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心不断转移.然而,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常规媒体时代的传统课程还依旧存在,而适合新媒体时代的课程迟迟不能充实进来.究其原因,有制度方面的,如开课计划必须严格依据培养方案,2012年还在执行2008制定的培养方案,而这四年中教育技术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却无法及时更新到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

2.3 师资力量尚待加强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的知识,还需要涉猎诸如课件制作、计算机编程、网站开发等计算机软件技术以及电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等影视方面的知识.面对如此庞杂的课程体系,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做到面面精通.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需要教师团队的合作来实现,目前我校教师技术专业的教师团队中,还不能保证每位教师主攻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甚至部分当前主流的研究方向因无人能够胜任而开设不了相关课程.由于专业更新较快这种特殊性,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种现象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尤为常见,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教育技术专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首先就要勇于尝试,不断创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前沿信息,把握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

2.4 教学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对专业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专业软硬件方面的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教育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我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仅有一个低配置的计算机机房,难以满足部分技术要求较高的课程教学,由于资源的匮乏,很多课程仅仅是理论上的讲授,很难有实践的机会,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制约.

3 区内外高等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创新发展的经验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国高校纷纷扩招而带来的社会需求饱和给很多专业的就业造成压力,目前,教育技术专业同其他许多专业一样,在国内都面临着发展困境.现有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岗位数量很有限,但由于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身的交叉性和教育信息化及社会信息化迅速向纵深发展,可以开拓的人才就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就是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一个很好的开拓方向.目前已有很多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在这方面做出改革创新:

3.1 区内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发展

内蒙古师范大学是我区最早开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高校,在全国教育技术领域有着较高知名度,也是目前我区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领头羊.我校教育技术专业自开设以来,一直与内蒙古师范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可以说,内蒙古师范大学是为我校教育技术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最多的一所区内高校.然而,近些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为此他们做了改革和创新,目前他们除了招收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一批专业之外,还新增加教育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本科三批招生计划,已经连续招生多年,生源较好.

此外,区内的呼伦贝尔学院,也是与我校联系比较密切的兄弟院校,他们在教育技术专业所属院系下,新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招生计划,招生情况也比较乐观.而其他几所高校虽然没有明确将“数字媒体技术”列在招生计划中,但也都在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增设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课程,逐步向这一研究领域拓展.

3.2 区外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我校教育技术教研室多位教师曾在首都师范大学进修.虽然作为知名高校,但他们一样面临着专业发展的困境,为了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首都师范大学将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做了调整,除了原有的教育技术理论、教育软件工程两大分类外,新增了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选择三个专业方向之一.

此外,还有许多高校也像内蒙古师范大学一样在本科招生计划中设有教育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招生计划,如南通大学,湛江师范学院、苏州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等等.

数字媒体产业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个新的开拓方向,并已经在上述诸多高校取得了成功,这些学校的改革和创新也可给我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4 我校教育技术专业改革发展的思路

4.1 做好专业的宣传与推广,保持生源的稳定性

提高考生和家长对教育技术专业的认识程度是保证招生与发展的前提,因此我们应通过各种形式动员师生们参与招生的宣传工作,激发大家关心、参与招生宣传工作的热情,积极出谋献策,共同拓宽生源渠道.如利用专业优势制作各种形式的宣传册和海报,向考生和家长发放;利用各种手段向在校学生发出招生宣传信息;利用学院网站加大专业宣传力度等.另外,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二次选择专业前,专业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关爱并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专业介绍,让学生在感性上形成对专业的认同,稳定报到的生源.

除了在招生宣传季进行集中宣传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将教育技术专业介绍给可能的招生对象.如在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便可组织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进行专业宣传,学生可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当地学校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或与当地教师合作,开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和实践活动等等.

如此通过各种途径对专业进行宣传,势必会提升教育技术专业的影响力,对于争取生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2 结合社会需求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中一直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是,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而造成的专业点设置在数量和规模上的超常规发展,使得昔日的热门专业成为今天的问题专业;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我校为例,自2008年版培养方案开始,教育技术专业将所有课程分为两个组:信息技术教育组和广播电视编导组,学生根据意愿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而近年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数字媒体技术,据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率处于85%-90%,毕业生规模约在3000人-3500人,从区内多所高校招生经验来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生源与就业形势较好.因此,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实现教育技术专业的创新发展,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把原有的分组改为:信息技术教育组和数字媒体技术组,这两个方向都属于师范类,可以授予教育学或者理学学位证.另外,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本着从就业需求往回找的原则,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而把那些过时了的传统课程逐步替换掉,实现了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

4.3 发挥专业优势,立足长远发展

2012年以来,全国掀起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研究的热潮,且已对传统高校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国内诸多著名高校如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都已经开设了自己的慕课课程,而其他高校相对来说就冷清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高校还处于体制内管理,在学分认定等慕课发展的关键点受到了限制.

但是,近日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重点提到要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开放大学教学平台开展合作,为终身教育提供优质课程,以及推进在线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创新……由此可以预见,学分认定等问题的解决,将带来国内高校慕课建设的高潮,换句话说,慕课平台或将成为高校的标配.

作为一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虽然慕课与翻转课堂这股潮流还没有在我校掀起波澜,但我们不可否认,这是发展趋势.终究有一天,我校也将推出自己的慕课平台.而如何设计慕课,如何制作微课,如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正是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的热点.因此,我们也需要看到自己专业的优势,立足长远发展,通过网络特别是已经推出的优秀慕课平台进行自学,将这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在条件成熟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如指导学生参加微课设计大赛、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甚至由教研室组织进行慕课的设计与开发等.

5 结语

创建一个专业不易,任何专业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困境中求创新,在困境中求发展,而不是轻言放弃,这是全国多数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选择.更何况,我校的教育技术专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了15年的发展过程,经历过初建期的困难,也见证了专业发展的辉煌,到如今遇到困境,我们更愿意努力创新,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为专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方琦.新时期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2(2).

地方科技发展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5-0017―05

未来社会是科学技术作用更为突出的社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很多国家都选择了近乎相同的以创新求发展的战略。科技创新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各地区都在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取竞争优势和发展机会。

科技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而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地区的科技创新绩效集中地反映了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情况、科技资源配置与整合情况、科技政策与政府推动情况,这可以从科技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来反映。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情况比较来反映各地区的科技创新绩效。

通过查阅国家统计局网站,本文获取了我国各省市2000-2005年的科技创新资源、高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及GDP等数据,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对我国各省市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通过建立科技发展变量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来分析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一、各省市创新资源投入比较

创新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不同的科技创新资源决定了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科技创新产出。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状况决定其科技创新投入的水平。创新资源主要分为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财力资源,它可以从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数、一个地区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科技经费支出额、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R&D经费、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指标来反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的各省市科技创新资源排序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较充足的前10个省份是: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辽宁、陕西、四川、天津,它们绝大多数是属于东部省份。这说明东部省份十分注重科技投入和利用各种科技资源,同时,这些地区非常强调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如吸引外资、引进高科技人才等。这些地区的知识流动频率非常高,从而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的陕西和四川科技创新投入也排在前10位,这是因为它们的科技创新来自国家的投入非常大,如陕西的R&D投入占全国的4.25%,其中70%以上是国家投入;四川是由于国家对航天科技的投入非常大,从而使四川的科技创新资源显得较为丰富。

排在后10位的是:广西、云南、江西、贵州、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海南、,它们基本上是属于西部的省份,这说明西部省份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加大财政科技的投入比重,国家在科技投入上也应该对西部省份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使西部省份迎头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否则,东西部科技发展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从而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各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以知识为载体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世界竞争的重点和焦点。一个国家只有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优势,才能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高科技,加快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产业化进程,是我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和产业化效益方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状况。一般而言,高新技术产业越发达的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科技创新效果越好。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的各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排序情况如表2所示。

在表2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标排在前10位的是:广东、江苏、上海、天津、北京、福建、浙江、山东、辽宁、陕西,除陕西外,其余均属于东部的省份。而排在后10位的是:吉林、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云南、山西、甘肃、青海,它们基本上是中西部省份。

三、各省市科技创新成果比较

科技创新成果主要是从基础性、原创性的创新能力和效果来刻划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情况。科技创新成果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专利申请受理量、发明专利受理量、专利申请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采用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各省市科技创新成果排序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成果排在前10位的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湖北、湖南、天津。而排在后10位的是:山西、广西、甘肃、新疆、贵州、内蒙古、、宁夏、海南、青海。湖北、湖南排在前10位中,是因为这两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多,特别是湖北,其高校总实力排名稳居全国前5位。

将各省市的科技资源分值、高新技术产业分值、科技创新成果分值描绘在同一个折线图中(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在全国的分布比较类似,两条折线变化趋势相当,说明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的相关性较高,科技成果主要由科技资源决定,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折线与其他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差异,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较好的北京、上海,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却不如广东、江苏。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科技的发展,还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发展环境相关。

四、科技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支持作用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揭示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的匹配情况,下面我们将通过建立科技发展变量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来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

创新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变量选取GDP,科技发展变量选取主要体现科技投入的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支出额,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申请受理量,体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在表4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指标值为这些地区的平均值。其中,东部地区包含的省份有: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中部地区包含的省份有: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含的省份有: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海南。在数据处理上,这里将海南划归西部,虽然按地理位置海南应该属于东部,但按经济发展水平,海南应该属于西部。

1、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

建立东部地区的计量模型为:

GDP值=4575.133-187.253(科技活动人员数)

(2.0543) (-1.2370)

+19324(科技经费支出)+0.120(专利申请受理量)

(3.0789)

(2.3552)

+0.43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5785)

R2=0.9998,F=926.5627

上述方程的R2拟合检验值,F检验值、t检验值都非常理想,全部通过计量检验。因此,该方程的结果可用来反映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该方程显示,在东部地区,科技经费支出、专利申请受理量、高技术产业产值对GDP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科技经费支出对GDP的拉动效应显著,即每增加1亿元的科技经费支出,将使GDP值增加19.324亿元。但是,科技人员数对GDP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东部地区科技人员比较富足,应该使东部地区的科技人员有效地向中西部流动。

2、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

建立中部地区的计量模型如下:

GDP值=1726.668-25.629(科技活动人员数)

(0.4755)

(-0.0704)

+55.879(科技经费支出)+0.004(专利申请受理量)

(1.5826)

(0.0051)

-4.80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0.6004)

R2=0.9979,F=61.1945

上述方程的R2拟合检验值,F检验值较好,通过计量检验。但是,只有科技经费支出的t检验值较理想,其他变量的t检验值都较小。这说明,在中部地区,只有科技经费支出对GDP的拉动效应显著,即每增加1亿元科技经费支出将拉动GDP增长55.879亿元,而其他变量对GDP的作用不显著。因此,中部地区应该特别注重对科技经费的投入,提高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

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

建立西部地区的计量模型为:

GDP值=464.955-41.907(科技活动人员数)

(2.5449) (-1.3886)

+40.832(科技经费支出)-0.002(专利申请受理量)

(41.3582)

(-0.1274)

+1.530滴新技术产业产值)

(2.4719)

R2=0.9999,F=15903.61

上述方程的R2拟合检验值,F检验值较好,通过计量检验。科技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t检验值较好,说明科技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产业对GDP的拉动效应显著;专利申请受理量的t检验值较小,说明专利申请对GDP的拉动效应不显著;科技活动人员与GDP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不能通过计量检验。这说明在西部地区,由于各种相关配套硬件和政策环境不理想,科技活动人员难以发挥作用。

五、结论

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到,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有如下一些特点:

(1)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从科技投入上看,排在前7位的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辽宁与排在后7位的西部省份贵州、宁夏、内蒙古、新疆、青海、海南、相比,前者的平均科技活动人员数是后者的14.97倍,前者的平均科技经费支出额是后者的26.36倍,而平均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则是后者的13.23倍。这种巨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科技投入的60%以上都是放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二是西部地区本身经济落后,导致财政对地区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有限。

(2)中西部科技创新绩效差距不明显。一些创新绩效好的西部省份如四川、陕西等,无论是在科技创新资源,还是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都远高于中部的山西和江西。这种情况表明,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处于相当的层次。中西部地区要加快科技发展,促进经济飞跃,应该从东部地区大量吸收和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东部地区的科学技术知识也应顺畅地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此外,中西部地区应该在创新人才、技术方面加强共享,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3)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地方经济基础好又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科技创新绩效排在前10位的基本上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排在后10位的基本为西部经济落后省份。2004年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C-DP比例为4.37:2.50:1,人均GDP的比例为3.26:1.26:1,而三大经济带科技经费支出额的比例为6.59:1.85:1,R&D经费支出的比例为7.80:1.89:1,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例为6.71:1.80:1,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为4.30:2.04:1。这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差距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大,特别是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较大。因此,国家应该重视这种差距,切实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投入,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4)地区科技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以下三种关系:

弱匹配关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均较低,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小,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如大多数的西部省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小,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弱。

强匹配关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均较高,科技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呈现科技引领经济发展趋势,产业需求带动科技发展的特征。如东部省份和大多数的中部省份,科技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大,经济对科技发展的支撑力度大。

地方科技发展篇10

关键词:农业;农业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

农业科技服务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都高度关注的研究议题,在科技发展越来越迅猛的当今,如何将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更是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探讨。

1农业科技服务研究现状及启发

农业科技服务是联结着政府部门、农业科研工作者以及农民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服务重在通过“服务”方式帮助农民完成农业生产有关的决策与实践。进入21世纪以后,学者们对此概念进行了更深化的诠释。一些国外学者将农业科技服务的范畴扩大到农业生产技术转移之外的农业发展管理技能转移以及农作物生产、市场开发、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知识转移[1]。2001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出版《国外农业推广——十二国经验及启示》总结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农业科技服务的大致进展情况。大体来讲,国外农业科技服务大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服务模式,即在农村广建图书馆、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农村信息中心等,生产技术有关的科技发展信息、农产品及其附加品流通有关的市场变化信息等都通过这些服务站点连接到农民。国内学者对于农业科技服务的研究同西方学者的做法有相同之处,但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较为重视农业科技服务有关的组织机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要素,以及政府为主导的多方社会力量的运作机制问题。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国家的层面分析总结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组织框架的紧迫性,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都将政府主导的传统农技服务机构列为其中最基本的部分,另外加入了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2]。另一方面学者对于地方农业科技服务的研究也较多,主要观点是科技服务有关知识、人才、资金以及制度经验等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呈倒立锥形结构,到农业科技服务的真正对象——农民这一层次,这些要素的数量太少质量太差,导致很多好思路、好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发挥真正效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农业科技服务的研究都是有益的借鉴,但也不能全部照搬。国外的做法有着发达农业的背景,不一定适合的农业发展现状,国内的很多研究亦是如此,比如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的发展程度在还十分有限,未来发展空间也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以及整体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但这些研究提到的农业科技服务有关知识、人才、资金以及制度经验、信息技术等内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如何更公平地分配各种资源、如何更顺畅地构建服务体系、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都成为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应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服务对于产业化生产的推动不够

农业产业化,是就某地区的支柱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等的一种现代产业模式[3]。的农业产业化开展得较晚,在近些年的大力推进中取得不小成就,但仍存在产业布局不够完善、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以自治区拉萨市的产业化代表——净土健康产业为例,其市场机制方面也只是实现了初级市场化,产品生产规模较小、商品率不够高[4]。另外,很多产业项目的设计初衷需要配套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手段,但由于现实地理气候、土壤条件等限制,很多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科技利用与服务无法同轨,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2.2农业科技服务的中介环节——科技特派员发挥实效欠缺

的科技特派员大多数由各地乡村中的种养殖能手或学历稍高的村民构成,他们不同于最初的涉农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出身的科技特派员具备较为全面农科技术,很多人只能在种植用药的基础性技术方面发挥作用。加上目前针对农村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培训内容不够全面、时间不够充裕、技术不够深入,结果是很多地方的科技特派员无法有效完成技术传播的中介作用,更无法达到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针对科技特派员提出的工作职责要求,如围绕高产种植等区域特色产业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运用多种方式展开先进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当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利用自身资源和信息优势,跑市场、促流通、形成销售网络等。

2.3农民专业合作社未能发挥科技服务的中介作用

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上缺乏统一政策指导和有效规范管理,很多合作社的成立并未经过全面的规划设计,成立后在管理体制、发展方向等方面无法适时调整,普遍缺乏通过科技力量助推自身上升进阶的意识与能力,表现出的特征是数量众多但质量不高,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市场运作能力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其次,各地乡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当地农户利益联结不够,合作社仅有的一些科技元素无法辐射带动到农户,难以发挥科技推广服务的中介作用。

2.4农业科技服务的第三方力量培育不够

科研院所、高校及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进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挥作用是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但从的现有情况看,这些第三方力量与农业生产或销售的联系不够强,在某些产业项目中有少数涉足的第三方力量,但也存在合作规模小、影响力不够等问题。作为第三方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缺乏对实际运用及操作能力的注重,未能从农业科技服务的项目实践中开展教研,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短期内难以完全进入工作状态。涉农科研院所开展的一些研究需要特定设施条件,研究成果缺乏实际适用性。

3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的几点对策

现代农业不同于精耕细作或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对于农业资源禀赋并不丰富的来说,科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国内一些农业大省在农业科技上已经超越以机械和化学品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进入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更高版本的现代农业。但农业科技的发展不能唯马首是瞻,应立足本地条件,有的放矢,一步一个台阶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为的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3.1针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展开多方位科技服务

国家层面出台了许多利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的政策法规,地方政府应顺势因地制宜地推出利于本地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和举措。农业科技服务的政策导向,应坚持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坚持科技惠及民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资源统筹配置,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对于农业产业化的服务应该是多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的制度化过程也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管理体系的过程,在服务方式上要妥善处理好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短期利益与生态环境等关系。从农业产业支撑体系看,科技服务应是内在化的一个支撑点,以科技推进农业生产的基地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化,以科技构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以科技培育区域特色的龙头骨干企业。从农业产业外部环境看,科技服务应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切入发挥作用,使农业产业化的同时促进当地城镇化。

3.2完善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特派员的科技推广服务功能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科技人员、科学技术、农民之间的三点一线关系,其核心是通过科技特派员将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根植于农村。由于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多采取当地培养的方法,导致很多特派员的各种素质或能力无法达到制度预期要求,但是这些当地特派员有着熟悉本地田野实际情况的优势,只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培训,便可以发挥基础性科技服务的作用。其次,应大力支持涉农科研院所技术人才、大专院校毕业生、企业出身技术人员等加入科技特派员行列,进驻乡镇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科技创业、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扶贫等项目支持科技特派员的有偿服务,加宽科技特派员以技术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渠道,同时通过乡镇和村级科技特派员的联动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科技服务水平。

3.3强化农业合作社的科技服务能力

从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重视。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在数量上得到了大大提高,但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从源头上看,很多农业合作社的成立出于盲从心理,未在成立阶段接受产业选择、运行模式等综合指导。这就为我们提出了政府适当引导的重要性问题,在农业合作社的成立、发展、转型、升级等各个关键环节的政策引导、智力协助、资金支持,是实现各类专业合作社具备较好质量的重要策略。优质农业合作社对于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可以在合作社组织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方面配以适当的科技要素,促进合作社自身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农业科技的理解。对于无力购买科技资源的合作社,政府可搭桥金融部门为他们提供信贷支持,引导农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投资,以此大力激活农村科技发展的生命力。

3.4多种举措积极培育农业科技服务的第三方力量

科研院所、涉农高校掌握着丰富的科技信息与资源,他们彼此间以及与政府有关部门间均受到单位制行政管理的影响,需要搭设联系桥梁才能形成互相联系与协调的关系。从激发措施上看,可大幅增加对科技运用有关研究的奖励,促使科研人员和高校专家研究方向转移,更多地关注农民群众真切的科技需求以及农业产业化对于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同时大力支持科研院所及涉农高校在农村地区建立试验基地,以专家团队带领地方农业生产规划及农村发展规划。政府可通过与科技服务第三方力量的沟通以优惠方式向农民群众转移科技服务产品,促进多方共赢。第三方力量与各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产业园区等关系可通过利益联动方式达成长期紧密合作,政府对项目进展、效益评估实行动态管理与监督。

参考文献

[1]FederG,WillettA,Z.W.A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D].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2003.

[2]刘志民,欧阳晓光.多模块复合型:我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J].科技与经济,2005(2).

[3]张耳升.从特色农业到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安徽省李兴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个案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