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十篇

时间:2023-03-26 13:53:53

微型企业

微型企业篇1

1、小型微利企业和小微企业不一样的。

2、小型微利企业与小型微型企业的概念不同,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同。

3、小型微型企业对应一般纳税人企业的。是税务上的区别。

4、小型微利是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内一般纳税人也能是小型微利企业。

(来源:文章屋网 )

微型企业篇2

关键词:微型企业 员工管理 留人 激励人 培养人

一、微型企业的概念的提出

微型企业概念是最近三年才提出来,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是重庆市。重庆市在渝府发〔2010〕66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就专门对微型企业提出界定。随后2011年6月,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通知中对包括邮政业在内的十五个行业进行了微型企业划分,如工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微型企业员工管理的现状

从上述微型企业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微型企业的规模“微小”,因此微型企业的员工管理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1.员工少、流动性大、管理随意

微型企业员工少是其微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员工“打工”观念强,归属感欠缺,因此流动性相当大。微型企业的管理者观念滞后注重短期利润与资产的增长。因此,管理者往往将员工看成是管理的对立面,很少将员工看成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加之,业主本身文化层次等相关方面的原因,管理相当随意粗暴,基本上谈不上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微型企业就就表现出员工少、流动性大、管理随意的特点。

2.员工工作被动、业主激励随意

微型企业因为“微小”,企业组织结构基本上是形同虚设或者根本没有,微型企业的组织层次只有两级――老板与员工。因此工作都是直接安排与命令,这直接导致员工工作被动。员工因此主动性小,业绩不易显现。由于工作是直接的安排和命令,业主的激励也非常随意。最后直接导致的情况就是:员工工作被动没有积极性,老板激励措施失效。

3.从业者素质不高,员工培训少

微型企业因业务层次低,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不高,加之微型企业待遇低下,也很难吸引高素质员工。除此之外,业务的简单也导致管理者对员工的培训的不重视。这种情感不单单发生在微型企业中。发生于2013年6月造成120人遇难的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的火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据幸存者讲述,他们平时很少有相关方面的培训。

三、微型企业员工管理的三个方面

本文认为针对微型企业员工管理中的上述的现象,做好微型企业员工管理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留人措施:重点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感情培养、

无论是什么规模的企业,员工留下来不外乎三个具体原因:待遇好、平台大、“感情”深。待遇好是指企业显性和隐性的福利待遇给予员工很大的诱惑性;平台大是指企业发展平台开阔,员工自我发展的空间很大;“感情”深有两层含义,一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人际感情深厚。二是企业人文环境优良,员工工作的身心条件良好。如果员工感到与企业“感情”深厚,那么待遇相对差点,平台相对小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微型企业因其规模实力等原因,待遇、平台却是其先天的短板。因此,微型企业留人往往就要从“感情”深入手。在待遇与其他水平区别不明显、微型企业员工对于平台发展不太看重的前提下,管理者与被员工之间的感情培养在留人的功效上就尤为突出。具体可以从如下角度出发:

第一、对被管理者的锚定首先在优点上面。微型企业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管理往往简单直接,管理者首先看到的(锚定)是员工的缺点、错误。因此,管理者一定首先转换自身的管理视野的出发点――要从员工的优点出发,多看到员工的优点而不总是缺点。做点这一点后,管理者往往就能带着平静的心理与被管理者沟通,进而表现在语言上,实施在管理措施上,最后体现在管理效果上。具体表现如:对被管理者先表扬后批评、多表扬少批评等。

营造良好的工作心理环境。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就是指企业工作条件、保障条件等;软环境就是企业的人文环境。在基本工作环境条件“合格”的基础上,人文环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效果也是明显和惊人的。因此微型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企业软环境的建设,可以具体到:良好的工作条件措施、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要把握好管理者家族成员的隐性组织政治地位的负面效应等。

2.激励人措施:巧妙运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

微型企业虽然规模小,业务简单,但是也需要激励。微型企业管理者也重视激励,但是重视不一定措施就正确、效果就明显。微型企业管理者因其自身素质的因素往往激励措施简单直接,效果就不明显。原因就是微型企业管理者并没有真正从被管理者需求和面对激励措施的心理反应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激励措施。

微型企业管理管理者往往简单地认为管理者提出的激励措施实施之后员工应该很满意(或者不满意)才对。可是在实际情况中却是被管理者面对管理者提出的激励措施往往反应“平淡”――并没有反应出相应的“激动”与“满意”,当然也没有明显的不满意。这往往会导致管理者的迷惑。这种情况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当中很容易得到解释。

赫茨伯格双因素论认为:员工面对管理者实施的措施的反应不仅只有“满意”和“不满意”两种表现行为,而是有“满意”、“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不满意”四种表现行为。上述四种表现行为赫茨伯格从管理者的角度把他们进行了分类:导致员工“满意”、“没有满意”表现行为的措施为激励措施,这类措施做好了就能对员工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做不好也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消极情绪或负面情绪;导致员工“没有不满意”、“不满意”表现行为的措施为保健措施,这类措施管理者就算是做得特别的优秀也不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最多是让员工没有负面情绪。

赫茨伯格双因素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管理者的措施往往得不到积极表现的回馈。微型企业管理者应该从具体的激励措施和保健措施出发去设计管理措施和激励措施才能达到真正的激励效果。那么就要求管理者要尽量消除员工的负面情绪,提高员工的积极情绪,具体内容如下:

激励措施:为员工提供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保健措施:完善企业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

3.培养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同成长

微型企业业务简单大多数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管理者往往缺乏培训意识。但是在小的企业都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微型企业的具体培训具体内容有:

安全意识培训与技能培训。这点上,微型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都是需要培训的;

业务技能培训。微型企业业务虽然简单但是更要在简单中规范化程序化,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营销、社交礼仪等培训。对员工的营销、社交礼仪的培训能带来企业整体业务和形象的提升;

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培训。微型企业管理者往往大事小事一手抓,不愿意放权。因此管理者首先要从放权开始,慢慢培养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的效果就是能把管理者从繁杂的具体工作解脱出来考虑企业长远的问题。

微型企业篇3

1 微型企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微型企业(以下简称微企)是指雇员人数在20人以下、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依法登记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法人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作为最贴近寻常百姓的市场“细胞”,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1年7月4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在市场主体中新增了微型企业。这标志着微型企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此番“新标准”出台,微小型企业界定清晰之后,小型和微型企业将成为今后政策扶持的重点。

2 政府对微企创业者帮扶政策多。

①国务院:九大政策支持微小企业发展――

2011年10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金融方面六项政策措施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一、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三、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四、细化对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五、促进小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六、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财税方面确定三项政策措施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一、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纳入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二、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对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合同三年内免征印花税。将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全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按减3%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三、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更多运用间接方式扶持小型微型企业。进一步清理取消和减免部分涉企收费。

②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鼓励微企创业帮扶政策――

重庆:重庆市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对包括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等九类人创办微型企业进行扶持,市财政每年安排微型企业发展资金3亿元,5年累计15亿元。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持开展“微型创业新秀”评选活动。活动不仅引入了风险投资公司、开业指导专家全程跟踪,还增加了官方网站、微博和视频专区等平台实时活动信息,并在评选活动结束后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创业新秀解决融资难、指导难、招人难等创业难题。

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每年新增10%以上的信贷规模用于扶持微型企业。5年内,将安排400亿元支持微企上规模培育。另外,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向包括微企在内的小企业发放贷款。鼓励全民自主创业,在“给钱”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和创业辅导等服务。

成都:成都市出台《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将全市67万个体工商户列入微型企业予以扶持,并明确从2011年起,市财政将每年新增5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微型企业发展。

北京: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与中国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签下合作协议。此次工商联与民生银行战略协议中,特别将微型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方案列为重点之

;商会或协会作为虚拟商圈,为旗下的会员或企业进行批量贷款。

大连:大连市团市委与市农信社合作,联合推出大连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市农信社将授信团市委3亿元用于开展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青年创业企业小额贷款利率在大连市农村信用联合社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基础上适当下浮。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农村地区青年创业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

广西:凡具有本自治区户籍(含集体户口),并在拟创办的微型企业所在地居住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

“农转非”人员、库区移民、被征地拆迁户、残疾人、城乡退役军人八类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下发后注册登记、并符合规定要求的新办企业,将获得政府的直接资金补助,并可以享受多项优惠政策,即资金补助、税收奖励、培训补助、融资担保扶持、贷款贴息、减免行政规费等。

贵阳:为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茁壮成长,由贵阳国家高新区出资70%,贵州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出资30%,共同组建了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贵阳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发起设立贵阳高新创业投资基金,搭建中小企业成长“温床”。

贵阳国家高新区还将于近期打造以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为基础的金融超市综合服务平台,为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债权加股权融资方案,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 微型企业创业获得扶持政策手续简便。

投资者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政策需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创业申请。申请人首先应向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交微企创业申请书等相关材料,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对是否具有本市户籍和是否属于“九类人群”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后,再由工商所对申请人是否具有创业能力和有无在办企业进行审查。

创业培训。工商所审查通过后,将相关资料报送微企办,由微企办组织对申诘人进行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申请人应通过创业培训并制作创业投资计划书。

创业审核。由微企办审核人员对申请人的创业投资计划书进行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提交相关上级部门组成的审核小组进行集中会审。审核小组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还将审定财政资金补助比例。

注册登记。申请人通过创业审核,且投资资金到位后,由微企办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补助。资金补助到位后,企业就可以完成注册登记,享受税收和融资担保等相关扶持政策。

方向篇:适合微型企业创业者的行业

电子商务

行业状况:过去的一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超过1万家,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逾5万亿元。行业整体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前景诱人。

推荐理由:

①市场需求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我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将会步入全新阶段,每年交易额有望首度突破10000亿元,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

②风险投资关注度高。高速发展、高成交额吸引不少风险投资机构关注电子商务,很多风险投资机构已经将电子商务视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后第三大WEB2.0“金矿”。

零售服务业

市场前景:2011年1~9月,全国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前9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逾13万亿元,同比增长17‰

随着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人群不断扩大,

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在不断完善,未来这部分人群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将逐步得到释放,这将为零售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司。

推荐的理由:

①增长空、司大。商务部公布《“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统计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近3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为3500亿元左右,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35.4万亿元,如网络零售额占到其中9%以上,将意味着3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②投资渠道多。创业者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投资项目,如夫妻百货店、社区便利店或服装店等。

③前景好。行业处于成长期。从行业周期来看,我国零售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并且我国零售行业产业集中度目前仍旧偏低,因此其外延、内生增长的空间仍旧很大。

餐饮业

行业状况:餐饮业仍是被看好的大众化创业行业。据权威部门统计,2011年上半年,我国餐饮业的零售总额达到9579亿元,同比增长16.2‰上半年餐饮业的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16‰

推荐理由:

①餐饮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永续产业。不管外界如何变化,餐饮总是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②餐饮由于行业特性,在正确选址的前提下,如果能巧妙吸引顾客,同时做出特色,培养出忠诚的顾客,就能持续实现盈利。

③专家分析,现阶段最具赚钱潜力的餐饮项目,当属早餐店、休闲饮品店和中式特色小吃店。

孕婴产品市场

行业状况:据有关调查数据,目前中国每年的新生婴儿人数约为1600万,其中城市新生儿人数约350万;全国0~6岁婴幼儿人数约为1.1亿,其中城市幼儿约为2100万。按城市每个婴幼儿平均每年消费5000元计算,仅城市婴幼儿产品的市场容量就达到1050亿元。如果再加上城市婴幼儿母亲和农村母婴的消费,母婴市场的容量将无法估量。

推荐理由:

①市场前景好。据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母婴产品消费大国,预计2011~2028年,母婴产品总销售额会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幅,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

②投资渠道多。孕婴产品生产、加工,孕婴专卖店、孕婴商品网店等。

汽车后续市场

行业状况:汽车售后服务是指汽车销售形成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汽车后续市场是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500万辆,其中私家车突破1800万辆,最近4年内的新车占60‰一般情况下,汽车售后服务在车辆使用4~9年的市场是最大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一倍以上。现在,这个市场规模每年超过3000亿元。

推荐理由:

①汽车“三分修,七分养”,在国内,全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占汽车总量的1/3以上。汽车养护业作为我国

种新兴行业发展势头日渐迅猛,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②专家预测,在未来20年汽车产业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将

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虽然整车销售利润将呈现下滑趋势,但与汽车相关的售后服务市场将呈现上升势头。

教育培训

行业状况:据中国社科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教育已经超过养老和住房消费,成为居民储蓄的最大目的。据估计,全国居民教育消费额每年约2500亿元。英语培训、婴幼儿教育和计算机培训是教育培训产业的三大支柱。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大学毕业生失业情况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加入到在职教育中,周末培训班、夜校“充电班”等成人教育行业正日益壮大。

推荐理由:教育培训业市场巨大,投资门槛平均10万元,较适合开在办公商务区等商圈。师资是教育培训制胜的关键,只要打出了口碑,生意就会源源不绝。

美容健身业

行业状况:美容业正成为中国继房地产、汽车、旅游和电子通讯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据行业协会统计,中国目前美容行业市场每年约3000亿元,美容经济平均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递长率远远超过GDP的增长率。

推荐理由:高额的利润、庞大的市场,每年都有难以计数的美容新产品、高科技护理仪器和高科技瘦身设备等问世,为美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一般来说,目前

家较规范的瘦身美容院投资成本30~50万元,正常运营后一年半内可收回投资。

老年用品和服务行业

行业状况: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亿,占总人口的11%。

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

推荐理由: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45%的人还在就业;而城市老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存款。老年消费市场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巨大市场。

目前我国的老年用品和服务产业才刚刚起步,涉及养老机构、医疗保健产品、旅游和房地产等领域,在各方面的专项产品及服务都还亟待开发。

服装业

市场前景:服装与纺织是每年为中国提供9%以上GDP和25%以上外汇收入的一个支柱产业,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1/5。据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上半年,在内需市场拉动下,纺织工业内销实现稳定快速增长,1~5月规模以上企业内销产值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个百分点。

推荐理由:

①从个人投资创业的角度而言,在服饰行业创业途径多。一是可以办服饰加工厂或工作室,进行服装加工。二是可以做服装的市场销售,批发或零售皆可。

②对于资金少的创业者而言,开家服装零售店以完成原始资金的积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有一定资金量的创业者,可以开销售小公司做服装生产商的销售,或进入服装批发市场。

家装行业

行业状况:中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市场巨大,据测算,全国人均收入每增长1元,将拉动1.48亿元建筑装饰需求;房屋竣工价值每增加1亿元,将拉动0.92亿元建筑装饰需求。未来的15年间中国需要新建住宅204.71亿平方米。预计2012年,家居装饰业将实现年总产值21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1%。与之相对应的家居相关产品产值更为庞大,预计将接近32000亿元。

推荐理由:

①投资范围广。

②入行门槛低。

③前期投资可大可小。

模式篇:胜算较大的几种创业模式

内部承包法

创业难度:

可借鉴度:

模式解读:内部创业可以获得母公司许多方面(如产品、资金和人力)的支援,风险较低。

案例:张勇是大国企的机械师,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是他最大的梦想,但基于手中没钱,一直没能如愿。去年他所在的公司改革,计划将公司的机械维修业务外包。张勇当即写了一份承包计划书交给公司,经过竞争,以每年200万元的标价拿下了这项业务。他成立了自己的机械公司,第一年就赚了30万元。

提醒:内部创业大多是合伙创业的模式,因此,在创业之前,必须慎选合伙人,同时要事先言明各项合伙的条件,如股权、分红、事务分配等各方面都要清楚确定。如果母公司参与子公司的部分经营,也要将这方面的条件与权益清楚地制定在合伙协议书中。

兼职创业

创业难度:

可借鉴度:

模式解读:兼职创业既不影响本职收入,又找了一个赚外快的机会,是许多上班族创业选择的创业方式。

案例:王小平是一家职业学院的培训师,业余时间在网上开了一家教辅书店。由于自己对培训行业比较了解,经营的图书都比较实用,生意很快走上正轨。2011年初,王小平辞职当起了全职老板,书店从网店延伸到两家实体书店。

提醒:兼职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衡量孰重孰轻,摆正兼职和正职两者的位置。

成功的兼职者要取得主业老板和同事的认可与帮助,要有属于自己的未来工作计划及时间规划,并要让他们明白,你有能力在更短的时间内,比别人完成更多的工作。

兼职意味着比平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平时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建议最好在兼职之前,好好斟酌一下,为自己做个职业规划,根据这个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兼职。

争取经销权

创业难度:

可借鉴度:

模式解读: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可分为内销和外销,而这种经销权或权可以靠争取得来。例如创业者熟悉全国市场现状,可以争取国内某品牌时装的经销权,将该高级时装销售至全国市场。

对于创业者来说,通过争取经销权将品牌的力量为我所用并非不可设想。商业嗅觉敏锐而又厌倦筚路蓝缕的赚钱之道者,不妨迅速筹资出手。

提醒:经销商和制造商相互制衡,经销商最好的出路,就是将经营方向从“渠道运营”向“服务运营”转变。

“二道贩子”转型后的核心产品再也不只是换了空间的有形产品,更多的是建立在有形产品之上的“改良服务”。优秀经销商将利用自身与用户、终端及当地社会资源“亲密接触”的优势,以“服务提供商”的身份连接着厂家和用户,通过对服务型产品的研发、推广,获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块最具有增值可能的业务群。

特许经营

创业难度:

可借鉴度:

模式解读: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将自己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技术秘密、配方和经营管理模式等无形资产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人(受许人)使用,按照特许人统一的经营模式从事经营活动,并向被特许人收取费用的经营形式。

近年来,特许经营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受欢迎程度一直上升。对小本加盟者而言,这是风险低而又容易管理的生意。有调查资料显示,在相同的经营领域,个人创业成功率低于20%,而加盟创业的成功率则高达80~90%。特许经营之所以受到创业者的欢迎,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是模仿和复制一个成功的程序。

提醒:

①加盟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许经营品牌来做;

②凡事要亲力亲为,全心投入,要谨记“力不到,不为财”;

③选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小心挑选,千万不能因急于开业而妄下决定;

④要有一套有效的、可复制的工作程序和经营模式;

⑤在不同地区、不同店铺经理的管理下,这一程序是否能够被严格执行;

⑥产品或经营方式是否能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与支持;

⑦加盟商本身是否拥有特许经营所必需的专业人员;

⑧签订特许经营权合同切勿草率。

在家创业

创业难度:

可借鉴度:

模式解读:在家创业,准确地说是独立工作,即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人,不向任何雇主做长期承诺而从事某种职业人。比较准确的定义:独立工作是脑力劳动者(作家、编辑、会计等)或服务提供者,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自己找工作做,经常但不是一律在家里工作。有史以来,以家庭为基础的企业,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大型的企业都是从“在家创业”开始起步的。今天有非常多的人,包括各种年龄层次,也都希望凭借在家创业先积累下资金和经验。

提醒: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家创业。在家创业之所以普及全国因其好处多,譬如时间能自由安排,既能赚钱又能顾家庭。但作为SOHO一族也有很多规则需要遵守,才能成功。

贴士:

①租一个邮政信箱或一个公司地址,为公司建立一个商业形象,因为家居地址会令客户感到不专业。

②与客户会面应尽量安排在对方的办公室或租借一个正式的会议室保持你的专业形象。

③多参加商会或一些专业协会扩展人际关系网络。

④小心保存一切单据及往来文件,包括出门公干、交际应酬的支出单据。

⑤对自己要求严格,要有自制能力及有自发性并要像上班一般自律。

兴趣创业

创业难度:

可借鉴度:

模式解读:兴趣创业就是将你的兴趣转化为商业行为的一种创业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要肯动脑筋,充分运用自己的专长和本事,想创业其实并不难。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动力自然强,而惟有全心投入,才能从创业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和快乐。

微型企业篇4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的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按“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判断企业是否为小型微利企业。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微型企业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顺德

2012年,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财政悬崖”隐忧尚未消除,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普遍减缓,国际市场需求锐减,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大省——广东省无疑影响巨大。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91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增速较上年下降12.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7.4%和15.0%,同比分别下降8.9个和16.5个百分点(见下图)。本文将根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于2012年的“星光工程”调研报告,探析工业类的外贸型科技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一、小微企业的定义

根据《顺德区1000家重点扶持的小型微型企业(星光企业)评价标准》,定义为小微企业的主要标准是:最近一年纳税数额在5万元至15万元之间。

二、顺德工业类外贸型科技小微企业目前现状

《广东省2011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运行分析》显示,2011年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586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2.5%,其中,进口2265.5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口的59.4%。顺德是全国和广东重要的机电产品、特别是家电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根据顺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0年的抽样调查,顺德77%的出口产品为机电产品。其中,小家电和空调出口居全国第一,特别是小家电出口占所有机电产品的近一半。成绩的背后是数目众多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以及队伍庞大的从业人员。这些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且各行业规模分布不一。本次调研选取了50家机电产品出口小微企业为调研样本,发出调查问卷5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0份。

1.企业质量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受调研企业成立时间集中在2000年前后,当时因为正值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口畅旺,出口企业生存环境较好,企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类型集中为民营企业,本次调研结果中48个有效结果中其中有32个选择“民营企业”占67%;其中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数量集中在20~300人,年营收集中在300~2000万元。大部分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状况较好,但仍需改善,近半数的企业认为产品质量档次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客户的质量反馈意见较为理想,好评的占90%;工人流动性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最大原因,占受调企业的66%。出口小微企业出现质量不稳定现象主要原因有:(1)工人流动性

大,部分工人没有得到相应的技能培训及上岗操作,一旦培训不到位又无制度的制约,工作质量事故必然增多。企业制造质量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失误;检验质量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检验员错漏检。两种质量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为的因素,这也是让当前许多小微企业为之困扰的问题。(2)原材料监管不严。在调研对象中基本上企业都没有检测能力,所以在原材料把关方面只能依靠合同约定,并不能有效的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不少企业的品质管理部门没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性,造成品管部门对产品没有最终否决权。品质管理部门对产品质量的判定项目、判定标准、甚至判定结果,都可能因工期紧,客户没要求等原因而被上级部门随意调整或忽略,产品监管一旦流于形式,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2.企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受经营者观念、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在产品研发、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存在短板,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能力不强,企业的主要产品更新周期较长,产品也较为单一。不能及时获取国外法规、标准等技术壁垒的动态信息,不了解国外在技术性贸易措施上的主要规定、常规做法等造成企业在转型升级时方向不明确。企业获取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检验检疫系统的各部门、国外经销商和网络媒体,即时、方便和快捷地获取信息是企业最希望的。收回问卷中显示大部分企业设立了不同形式的技术研发部门,其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受调企业中只有4个企业没有设立任何形式的研发部门;当前企业主要技术创新方式偏向于企业独立研究开发,收回问卷中有30家企业选择独立研发,而有18家企业选择参考同行业,而选择与科研机构或购买现成技术成果的企业很少;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推动力量主要是:市场竞争压力,企业发展战略,收回问卷中有选这两项的企业达29家和18家,这个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小微企业的务实,在激烈的市场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引进、吸收、消化后再创新”成为大部分小微企业采取的技术创新战略,收回问卷中有28个受调企业选择该项,自主原始创新的;大部分企业的营销部门与研发部门在实施创新时能展开良好的互动与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技术创新,避免创新与市场脱节;企业选择“产品升级”为产业升级的主要类型,这是较为切合实际和可行的。阻碍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缺乏技术人才、资金投入不足和缺乏创新意识,人才、资金和意识是企业实施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缺乏产业政策支持、缺乏财税政策扶持、信贷融资困难和技术市场不健全,在收回问卷中有选这四个选项的企业分别有25、16、12和12家。有利的产业政策,及必要的资金扶持将会为企业自主创新注入强大的推力。这也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最希望政府做的工作,在收回问卷中有选这两个选项的企业分别有32和16家。结论:顺德工业类外贸型科技小微出口企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前三位分别为:缺乏信息渠道、缺乏资金投入和缺乏关键技术人员。

微型企业篇6

由于大多数微型企业处于产业链底端,加上自身特点,微型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少问题。超过半数(54%)的受访企业承认“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了企业更好地发展”,“没有自主品牌(42%)”、“缺乏核心技术(36%)”、“员工培养难等(19%)”也成为制约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参见图9)。其中“员工培养难”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用心培养员工,员工学到本事以后就跳槽到其他高薪企业,这一现象非常普遍。苏州某家政公司先后培训过1500人,实际在岗员工只有100多人,流失率高达90%。二是针对微型企业员工的政府培训力度不足,很多微型企业的培训项目仅限于企业内部的简单培训,限制了微型企业更好地发展。

3.微型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雇主问卷和员工问卷结果均表明,尽管政府长期关注中小企业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但对于微型企业的政策和服务仍相对较少,微型企业迫切需要得到资金扶持、减免税费、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

在148名受访员工当中,只有34名(23%)是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找到现在的工作的。微型企业员工最主要的就业渠道是“熟人介绍(60%)”。只有24%的雇主向员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培训,半数以上(51%)员工不知道或没有利用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员工们的迫切希望是“政府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就业信息”。

微型企业雇主最常用的招工方式同样也是“熟人介绍(65%)”,其次才是“利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50%)”。微型企业雇主认为仍有待完善的政策涉及多个方面,比率最大的前三项是“资金支持不足(62%)”、“税负过重(58%)”以及“社保缴费负担重(50%)”(参见图10)。

4.微型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有待改善

(1)工资偏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85.1%的员工表示金融危机以后工资有所上升,但仍然有58.1%的微型企业员工的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甚至有2.7%的员工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大多数(92.6%)企业的工资按月支付,但仍有2%的企业存在着克扣工资的现象。

(2)工时偏长。有61%的员工超时工作,每天平均加班两个小时以上的员工占5%。而多达26%的员工不能依法获得加班工资,有的企业甚至既不支付加班工资,也不安排补休。

(3)工作条件需改善。尽管64%的受访员工认为目前的企业工作环境“较好”或“很好”,但是,近两年更换工作的员工所选的换工作理由当中,“企业工作环境太差”占14%,可见微型企业的工作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

(4)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以短期合同为主。89%的员工和企业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仍有11%的员工或是因为雇主员工双方都不愿意、或是因为某一方不愿意,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从合同期限来看,1年或1年以下的短期合同占51%,其次是3年(24%)、2年(14%)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占11%(参见图11)。

(5)社会保险参保意识有待提高。微型企业雇主为员工缴纳的各类保险当中的前三位依次是养老保险(84%)、医疗保险(82%)、工伤保险(70%),12%的企业还参加了商业保险。“什么保险都没有缴纳”大多是因为员工已经参加了“新农保”、退休人员返聘等,其中也有雇主不给上保险的情况。员工不参加保险的主要原因是“工资低、拿到手的现钱太少”,“个人承担部分保费过高”,“还年轻不需要”,“没想在这里长期工作”等(参见图12)。

(6)微型企业工会组建率较低

所有受访的微型企业当中只有22%的企业有工会,微型企业雇主和员工之间缺乏缓冲矛盾的机制。如发生劳动争议,员工们首选的解决方式是“劳资双方协商解决(74%)”,其次是“通过政府部门解决(45%)”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37%)”(参见图13)。

三、改善微型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苏州市、吴江市的实地调研、座谈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数据文献分析研究,针对微型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改善微型企业的发展环境,促进微型企业吸纳更多求职者就业并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微型企业的财政信贷支持力度

1.将已经创办微型企业人员纳入享受贴息贷款范围。“贷款难”依然是微型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按照现行规定,参加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并于当年创业的人员,可以享受创业贴息贷款政策。然而,许多已经成功创办微型企业的人员,在经营过程中为提升创业能力,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但却不能申请贴息贷款。这样,不利于微型企业的存活和发展。建议将已经开业的并参加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的微型企业经营者纳入可以享受贴息贷款人员的范围。

2.将已经毕业若干年内的大学毕业生纳入申请创业贴息贷款范围。现行政策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以申请创业贴息贷款。这项政策对于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调研了解到,一些已经毕业若干年的大学毕业生也有创业意愿,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职业经验,对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形成了创业打算,他们创业的条件相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更好。因此,建议将已经毕业若干年内(3年内或5年内)的大学毕业生纳入可以享受申请创业贴息贷款的范围。

3.建立微型企业扶持资金。目前,重庆等省市已经建立起微型企业扶持资金,用于创办微型企业资本金补助、设立担保基金和服务对象的创业培训及孵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建议在有条件的省市推广这种做法,在本级财政内编制微型企业扶持资金预算,加大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力度。

(二)减轻微型企业税费负担,扶持微型企业发展

1.减免微型企业税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规定,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些政策对于帮助小型微型企业度过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着许多新困难、新问题,仍需要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继续支持。建议将已初现成效的税收减免政策形成制度,对微型企业实行差别税率,在增值税和所得税方面予以减免,切实减轻微型企业的负担。

2.对微型企业实施减收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意见》规定,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困难中小企业,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减低费率政策执行期延长至2010年底。这一政策有效地缓解了微型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受到微型企业的欢迎。课题组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仍有部分微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很大困难,社会保险缴费仍然使一些微型企业感到难以承受。目前,社会保险缴费的费率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而社会平均工资的计算是以规模以上用人单位作为计算基数的。这样计算的社会平均工资较高,以此为基数计算的社会保险缴费的费率也高。实际上,这是以大中型企业和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计算出的社会保险缴费的费率。要求小型微型企业以此费率缴纳社会保险费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小型微型企业也确实难以负担。鉴于此,建议对小型微型企业实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收社会保险费的政策。

(三)加强对微型企业员工的就业和培训服务力度

1.调整微型企业员工就业补贴政策。按照现行规定,微型企业雇用“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可以享受岗位补贴。这项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4050”人员已经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人数逐年缩小。建议适时调整微型企业岗位补贴政策。对于微型企业雇用新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青年工人、零就业家庭人员以及其他需要重点帮扶的就业困难人员的给予就业补助。具体设想是,微型企业与就业困难人员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政府给予相当于雇员工资一定比例的补贴。

2.公共就业服务应向微型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需加强宣传,将广大微型企业纳入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简化服务手续,提供便利服务。同时,对于拟创办微型企业的人员进行普遍性的创业培训,并加强对创业的指导和创业后服务。为微型企业的员工提供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管理水平。政府免费为微型企业员工培训提供培训教材、教员以及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等,并给予创业培训补贴、交通补贴等。

(四)改善微型企业员工的劳动条件,提高就业质量

1.加大对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提高微型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纠正超工时标准加班的行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使微型企业员工都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待遇。

2.提高工会的组织率,通过行业和区域集体协商保护员工权益、改善劳动条件。建议由上级工会组织帮助微型企业员工组建工会,或是一个地区组建行业工会组织,微型企业员工自愿加入,提高微型企业工会的组织率。同时,建议由地区工商联组织帮助微型企业雇主建立雇主组织。借鉴武汉市餐饮行业开展集体协商的经验,在微型企业集中的地区和行业探索开展地区性或行业性集体协商。通过集体协商提高微型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逐步消除加班过多、工时过长的现象,并全面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

(五)完善微型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1.政府有关部门为创办微型企业提供联动服务机制。微型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涉及工商户管理、税务、金融、财政、城政管理、环保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多个行政部门以及社会服务组织。创办和扶持微型企业发展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因此,各有关部门应为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从组织创业培训、发放创业扶持资金、发放工商执照、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及税收减免等方面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相应服务。政府还应推动社会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微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进行产品转型或升级、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法律咨询等。

2.推广微型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微型企业的创办和发展需要集聚效应的推动。目前,苏州市已经建立起一些创业基地,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场所、信息与服务。苏州市在市区创建了婚纱产销服务街区,为数十家微型婚纱订做销售服务企业提供了生产经营平台,带动了一大批生产销售人员就业。苏州市建立了产业(行业)创业基地,实行“一镇一品”,根据本地不同乡镇的资源特点,每个乡镇重点发展一种有特色的微型企业,创立产品品牌,重点打造。如苏州市高新区镇湖街道根据本地家家户户有苏绣制作传统工艺的特点,重点扶持苏绣制作的发展,创立了不少优秀苏绣品牌。借鉴苏州市的经验,建议继续大力推进微型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产业集群环境建设,改善产业集聚条件,完善服务功能,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

微型企业篇7

[关键词] 创业教育;个人创业;微型企业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5-0032-03

[作者简介] 舒小豪,井冈山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创业教育;

陈剑林,井冈山学院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制度;

沈其强,井冈山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江西 吉安 343009)

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知识经济,引发了企业创业尤其是小企业创业热潮。经济学家马龙认为:信息技术迎来了小企业之春。根据英国贸工部的统计,英国的企业数从80年代初249万家增加到1989年的380万家。引起企业总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创立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积极性增高。从一定视角看,创业构成了上世纪末英国经济复苏的良方。在美国没有个体户的称谓,创业者创立的店、铺、作坊甚至只有一个雇员的美容院也被称作企业。因而,在美国经济理论中,常常将微小企业主,甚至是店主“描述为企业家”。

一、鼓励创新的政策是创业成功的制度保证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看到了战后尤其是70年代石油危机,从事小企业的创业活动“扭转了以前相对于大企业的产权衰退,提高了其在经济中的重要性”。(Schaftspresse,Koln,2001)为鼓励创业活动的开展,各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保护小企业的利益。小企业在很多原来被认为不可能涉足的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政策的鼓励下,发达国家创业活动在固定资产投资少、专业知识要求不高的行业,如商业、服务业、建筑业和一部分制造业中方兴未艾。在意大利,创业活动开展要比其他国家广泛。创业活动几乎遍及所有的行业,如木材、家具、制鞋、服装、皮革、塑料、印刷、非金属加工、纺织、食品与烟草、金属制品、橡胶、造纸、化工、金属加工、运输设备等行业。

创业是发达国家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没有新创立的企业来填补老企业死亡所留下的空间,就不可能有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尤其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个人创业活动,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副兴奋剂。在美国,人们有一种重要的思想意识:个人不必为他人劳动,至少不能一生都为他人劳动。故此,美国人的创业自立意识非常强烈,个人创业活动也使美国的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管理型”经济转向“创业型”经济。上世纪60年代前,美国每年创立的新企业只有20万家,到了70年代中期,则为60万家,而到了90年代,这一数字高达110-120万,在20世纪最后20多年中,创业者们和创新者们己经彻底改变了美国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当今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大变革中的创业一代自80年代以来所创造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创业不仅是美国过去经济繁荣的基础,更是未来继续保持持续繁荣的基础。按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选择与知识经济对接的高知识含量或者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事实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规模微小的企业几乎分布在所有的行业。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对失业人口采取失业救济的社会福利政策措施,并没有消除社会隐患。失业者依靠失业救助金度日过得也不错,使失业者创业和就业意愿降低,最终会使国民经济失去活力。与其让失业者长期处于失业状态,还不如鼓励他们创业,至少创立企业“能够为人们提供机会,使人们过上人性的、而非蚂蚁般的生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措施。他研究美国的就业结构发现,1965-1984年美国的就业机会几乎完全是由创业型和革新型的中小企业创造的,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创新经济、创业经济。由于创业者初始条件天赋上的差异,大多数创业者无法筹集到太多的外部资金,迫使创业者使用个人资金“自力更生”创办企业,创办这些新企业的目的“都是出于个人寻求自营职业的动机”。在这些新创业的企业中,就有很多是理发店、洗衣店等等边缘企业和“生活型”的微型企业。

二、创业指导、创业教育是创业成功的措施保障

创业活动在发达国家异常活跃,得益于国家的宏观政策对微小企业实行倾斜和设立专门的机构来指导微小企业发展。早在1953年,美国就设立了专门从事中小企业管理的“小企业管理署”(SRA),该机构直接对总统负责,承担的主要职责有:负责协调部际之间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与管理;负责对美国中小企业状况的统计调查与分析;负责管理联邦政府为中小企业服务所设置的若干机构;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同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法案”。该法案指出:“美国私营企业经济制度的实质是自由竞争。只有通过充分而又自由的竞争,方能保证自由市场、企业自由扩张以及个人创造和发明的机会。维护和扩大这种竞争不仅是经济福利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不促进和发展小企业现实的和潜在的能力,就无法实现这种福利和安全”。由于微型企业是小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的视角分析,小企业政策也就是微型企业政策。

为鼓励创业,在创业的起步阶段法国政府给予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并由银行给予相当于其个人投资3-5倍的贷款。对中小企业创办者,免征3年营业所得税,并对其固定资产给予25%的折旧率和25%的研发经费补贴。如果微型企业所雇用的是失业人员,则给予每位雇员每人2-4万法郎的财政补贴。为营造小企业良好的经营环境,法国政府还成立了“国家创建企业委员会”,并通过“企业手续中心”和“创建企业信息中心”为微小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和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日本政府通过商工会和商工会所这两个中介来具体落实支持微型企业创业和补助的政策。在日本,商工会一般设置在乡镇乃至村一级,而商工会所一般设置在市一级。政府不断改善商工会、商工会所的服务设施,提供基本的人员经费,而且还为两个机构开展服务工作提供所需的专项补助金。这些补助金主要用于专业指导委托事业、地方特色产业推进事业、情报收集事业、技术创新事业、经营者与技术人员研修事业、创业支援指导事业等。

缺乏必要的指导、服务,人们进行创业时便难免显得盲目。据《江苏商报》记者曹露2004年对南京市从事小额贷款活动的调查,南京市政府为了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创业,设立了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负责为失业者发放小额贷款,而最终能获得中心贷款的人数非常有限。在南京市登记在册的6万多下岗失业人员,只有4000人次到中心进行咨询和申请贷款,占失业下岗人员的6.7%,最后能真正获得小额贷款的只有两百多人,占失业下岗人员的0.33%,占申请贷款者的5%。其原因是申请贷款者无法拿出合格的创业项目。社会上没有中介服务机构为下岗失业者提供指导服务。许多失业者没有创业的经历,不知道怎样创业,创什么业?只凭一股激情申请贷款,有信心和决心,却没有可操作的、合理的创业方案。中心认为如果没有成熟的创业项目就进行放贷,对中心来说会造成资金流失,更重要的是对申请小额贷款的失业者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使他们背上还款的包袱,使本来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业主个人才华攸关企业兴衰。确定企业接班人成为上一辈创业者最棘手的问题。为了顺利解决中小企业接班人更迭,德国平衡清算银行就承担实施联邦政府提出中小企业接班人倡议行动,为培训企业接班人提供成长的平台。要引导人们创业,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创业管理理论作指导。在我国,传统的创业理论大多是“舶来品”,没能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缺乏针对性。据黄泰岩教授问卷统计,在我国,人们对小企业中管理理念需求非常突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进入管理需求期,陈旧的管理理念将成为企业发展和创业的瓶颈。调查发现,我国大约有70%的企业家对大学MBA和EMBA教学中的案例不满意,其理由是MBA中的案例大多是以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和跨国企业发展为背景,而缺乏中国特色中小企业培训内容。

三、促进微型企业创业的相关对策

实践全民创业是一个国家增强创新力的重要课题。一国的竞争力或者创新力,准确地说来自一国人民的创业能力。没有百姓参与创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繁荣。1988年发达国家自谋职业者在非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英国为10.9%,德国为8.1%,法国为10.6%,美国为7.6%,日本为12.0%,意大利为21.9%。而我国2003年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则为11.6%,即每100位年龄在18-64岁的成年人中,有11.6个人参与了创业活动,这一数字低于意大利近10个百分点,也说明我国的创业意识偏低。经营自己的企业比被他人雇佣的风险要大,业主必须对债务承担个人责任,一旦经营失败,所遭受损失的不仅仅丢失工作,更重要的是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创业是一种博弈,当创业的收益大于创业成本时,创业便会发生。否则,创业就会受阻。由于微型企业规模小,所需创业资本少,“正面我赢,反面我也输得不多”。因此,人们创立微型企业的动机要比其他规模的企业强烈。

1.营造创业文化,改善创业环境,造就发达的经济。先进的创业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创业文化是与经济发展关联最为紧密的文化,其核心是容忍创新失败,容忍不同观点,注重价值,崇尚创造,尊重人才,鼓励奋斗。浙江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的创业,而民营企业的诞生得益于民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创业文化,得益于历史上鼓吹“工商皆本”的“浙东学术”和“永嘉学派”所播撒的重商思想。推动微型企业的发展,首先必须在重商的观念上予以更新,大力培育创业文化。

百度之所以取得创业的巨大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创业环境。按照李彦宏的说法,“在百度,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我(李彦宏)说的不一定对,所以大家愿意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一种创业环境中,好的思路、好的方法不断涌现,创业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大学、科研部门的教学、研究紧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是提高创业成功的助推器。斯坦福大学校长曾经说过,他们开门办学,与周边社区紧密联系,斯坦福的教授、学者们与企业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他们的这种治学态度,这种创业文化,培养了一大批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创业家,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硅谷。

2.强化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意识,培育创业精神。全民创业是催生微型企业的重要途径。强化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意识,培育创业精神是促进全民创业的重要手段。创业需要理想、激情,更需要讲究方法、技巧。因此,在倡导全民创业的同时,有必要对全民进行创业教育。当前的创业教育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与全民创业的氛围不协调,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下岗人员两类人群,无法惠及其他可能创业的人员。二是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认识不足,缺乏针对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创业是一个过程,各阶段的性质和任务是不同的,所需要的知识也不一样。当前,由于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认识不足,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上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等未创业人员而进行的,与需求的多样性、学员的多元性极不相符,缺乏针对性。三是创业教育方式单一,缺乏独特性。当前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大多是采取集中办班、集中上课、老师口授、学生笔记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独特性,导致学员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热情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时间三个方面来强化创业教育。首先要根据需求的多样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第二,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成功人士经验分享、现场跟踪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创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第三,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尽量考虑不同学员的要求,时间安排上灵活机动。为此,我们建议利用电视平台强化创业教育。它具有以下优势:首先,电视作为一个大众传播媒体,其覆盖面十分广阔,有利于拓展创业教育的普及面,使所有想学习的人都得到接受创业教育的机会,人们不会因为交通、住宿、经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失去学习的机会。其次,电视是一种大众普遍乐意接受的传播媒体,利用它作为载体把精心制作的创业教育培训课程传播给大众,容易使大众所接受。同时,只要播出时段合理,对于绝大多数希望学习的人来说,都能及时学习。再次,通过电视平台可以有效地整合创业教育资源,使之为全民创业作出应有贡献。还可以利用电视平台的视频效果,采取老师口授、专家答疑、现场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成立微型企业专业委员会。从国际上看,一个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微小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欧洲和美国,小微型企业发展迅速,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上,专家们指出一个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应该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一是人才开发――为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二是市场准入――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三是技术共享――政府要把一些成熟的技术移植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四是资金融通――为中小企业开拓筹集资金的渠道;五是信息共享。

微型企业势单力薄,在经营管理、信息互通、市场地位等方面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需要一个有威信、有能力的专业委员会组织来帮助微型企业业主提高管理水平。有了微型企业自己的专业委员会,就可以为微型企业业主提供交流、学习、实现技术、信息共享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美]曼塞・G・布莱克福德,著.锁箭,译.美国小企业成长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2][美]杰弗里・蒂蒙斯,著.周伟民3,译.战略与商业机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美]阿玛尔・毕海德,著.魏如山,等译.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微型企业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原则 小微型企业 内部牵制

1 内部控制原则及其内涵

财政部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第四条要求,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五大原则。

1.1 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在管理层级上应当覆盖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即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在事项范围上应该覆盖企业所有的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的约束力应该渗透到计划、决策、执行、监督、评价反馈各环节,以确保不出现控制的“盲点”。

1.2 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具体而言就是要对业务事项的重要性程度和风险的高低进行甄别和评估,对重要的业务和事项要重点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这一原则的运用,通常在企业的内部审计环节体现更为明显。

1.3 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机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中的制衡包括纵向制衡和横向制衡。纵向制衡是指上级对下级的审批控制、监督考核和指示要求。横向制衡是指平级部门之间以及员工岗位之间的互相分工、互相监督和制约,较多地涉及了执行权层面的岗位分工协作。制衡性是内部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实践中很难操作,如果制衡松散,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如果制衡过严,又会导致企业无法高校运转。遵循制衡性原则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建立起能保证企业顺畅有效运营,又能通过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的企业管理流程。

1.4 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适应性包括对企业内部的适应和企业外部的适应性。内部适应性是指所建立的内部控制要适应企业本身的战略规划、发展规模和企业的现状,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方便部门和职工进行实际运用,要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外部适应性是指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要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以及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而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要把握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以保障企业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1.5 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的实施一定是有相应的成本开支的发生的,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根本点在于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增加效益。企业不能为了控制而不惜代价,控制实施的前提是控制的预期收益大于控制成本。

《基本规范》第二条指出: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也就是说小企业和其他单位不必一定要按照《基本规范》规定的原则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2 小微型企业的管理特征

小微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营业收入相对较低,从业人员较少的企业。2011年6月我国《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对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了重新界定。例如,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1]小微型企业正是因为规模小,才抗风险能力差,所以,更有必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护企业整体利益,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2.1 小微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业务为导向。由于规模和实力的限制,“生存”是小微型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企业必须紧紧抓住销售、生产等命脉性的工作,紧紧围绕市场经营的业务功能来配置资源,所设置的管理职能机构和人员较少,常常一人兼多职,甚至企业主事必躬亲。

2.2 小微型企业的管理结构和流程不稳定。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小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性、速度以及应变能力。这使得小微型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各种制度和流程不像大企业那样齐备、规范和刻板,结构、制度、流程等皆处于动态、快速的变动之中。

2.3 管理架构扁平,沟通直接。小微型企业人员少,企业主和企业骨干员工多半有血缘、乡缘、学缘等关系。企业内部往往有浓厚的“家”的色彩,情感性因素较多,人与人之间一般可以便捷地面对面进行沟通。企业主个人对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3 小微型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针对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产生了分离的现代公司制企业而言的,《基本规范》的五大原则也是针对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而制定的。通常小微型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合一或者分离程度很轻,比如,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担任。因此,笔者以为,小微型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在参照这五大原则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适应性、适当牵制、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

3.1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小微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和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微型企业篇9

关键词:微型企业 国外 经验 建议

迈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微型企业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12年2月,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发展微型企业的一揽子计划。而在今年四月,国务院更是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小型微型企业的意见》,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来促进微型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微型企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为了更好地促进微型企业的科学发展,我们有必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1 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有利于发展创业型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推进创业文化和创业教育。

1.1 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有利于发展创业型经济

21世纪是创业型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了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上。作为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创业活动已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业型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小企业取代大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微型企业自身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我国经济长期以来依靠投资支撑增长的局面,形成以创新为动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促进宏观经济的增长。

1.2 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有利于扩大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连年扩招,每年的六月份到七月份,全国各地都有大批的应届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而由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位有限,这部分毕业生中不能实现就业的不在少数。微型企业的发展可以形成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一个良好的缓冲,并且为广大年青人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拳脚和抱负的平台。

1.3 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有利于推进创业文化和创业教育

创业文化和创业教育的核心和实质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精神是创业活动永葆活力的源泉,创业活动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才能得以成长和发展,否则,创业活动必不能长久。微型企业若是想在大中型企业占据的市场当中寻求自身的生存空间,必须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路子,这就要求微型企业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的形成创新精神。因此,微型企业的发展对于创业文化的繁荣和创业教育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 国外发展微型企业的实践简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将重点分析美国、日本、意大利和马来西亚这几个国家在发展微型企业的过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举措,进而梳理和总结其成功经验。

2.1 美国发展微型企业的实践简考

其一,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自1953年起,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了《小企业法》、《机会均等法》和《小企业经济政策法》等多种扶持微型企业的法律法规,为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其二,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美国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作为专门管理微型企业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有:制定发展微型企业的基本方针政策;监督微型企业政策落实情况;反映微型企业的需求,维护微型企业的利益;向微型企业发放直接贷款、担保贷款或特别贷款;为微型企业提供各种业务培训、信息咨询、管理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从而有效促进了微型企业的发展。其三,建立贷款及信用担保体系。1953年,美国实施《小企业融资法》,从而奠定了微型企业融资制度的基础。截止到2000年,政府已累计向微型企业提供的贷款达1617亿美元。其四,税收优惠。美国为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型的微型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减免政策。

2.2 日本发展微型企业的实践简考

其一,设置商工会,强化服务功能。日本政府借助商工会和商工会议提出的有关支持微型企业的政策,特别是政府对各项推进事业的补助,多数由商工会和商工会议所承担。其二,建立微型企业经营改善融资制度。针对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尤其是考虑到商工会等展开各项经营改善事业时如果没有相应的金融措施,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制度的同时,还专门建立了低利息、无担保、无保证的“微型企业经营改善资金融资制度”。其三,积极推进微型企业共济事业。日本政府于1965年面向微型企业业主建立了“微型企业共济制度”,为微型企业因破产、转产或经营者意外事故而可能带来的损失提供必要的专项保险。为了推进这一事业,动员更多的微型企业加入,建立了特殊法人“微型企业共济事业团”。其四,加强政府的监管,在各级政府机构中设立微型企业指导官。日本政府为了及时了解微型企业所遇到的各种经营问题,听取微型企业业主的要求和建议。

2.3 意大利发展微型企业的实践简考

在对微型企业实施扶持过程中,意大利始终坚持对落后地区实行特别照顾的原则,实行资金补助和减免租税的政策。此外,意大利政府还对微型企业提供能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多种优惠。2006年意大利提出振兴“意大利制造”的商品出口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为提高意大利微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加大财政投资、免除企业缴纳工商业大区税(IRAP)和促进国际化等措施。在金融服务方面,意大利政府专门开设SPI企业孵化器中心,以支持处于萌芽阶段的微型企业,为企业家提供设施齐全的办公场所、市场开发与金融服务,包括风险投资资金,为微型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微型企业篇10

扶持微型企业成长,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三大战略”深入实施。推动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渝府发〔〕66号)某市某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某市某区支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某府发〔〕17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金融支持我区微型企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也可营造“重商”氛围,支持微型企业发展是加快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微型企业是企业家和大企业的孵化器。微型企业可以培育企业家。大量微型企业的成长发展,能锻造和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勇于开拓的素质,激发全民创业,加快推动我区统筹城乡发展。

通过微型企业来支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等九类人群创办“微型企业”可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各金融机构、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持微型企业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微型企业在实现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众生活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微型企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支持微型企业发展为己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金融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不断强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互动,各镇街、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紧紧抓住“一条主线”树立“四种理念”积极应对国家宏观政策。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构建符合微型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支持体系。农业银行某支行、建设银行某支行、农商行某支行、某银行某支行作为我区金融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主办银行,其他各商业银行在津分支机构也要把扩大对微型企业的服务,作为降低信贷资金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培育新客户和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手段;保险业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小额贷款公司要立足微型企业谋发展,将微型企业视为重要的客户群体,确保支持微型企业信贷资金在贷款总量、增量、比例逐年增加。

三、积极拓展金融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确保支持微型企业信贷资金在贷款总量、增量、比例逐年增加。对微型企业的支持应不分经济性质、规模大小、行业类别,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各银行机构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微型企业贷款工作。只要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银行贷款政策,主要负责人诚实守信,贷款第一还款来源有保障,符合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经营原则即可提供信贷扶持。对信用等级优良的微型企业也可发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尽可能力争办理承兑汇票、信用证等现代业务。

各金融机构应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服务微型企业的效率。一是加强微型企业经营调查,建立微型企业贷款储备库。各金融机构通过建库,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结合微型企业“短、频、小”贷款需求。解微型企业经营规模、经营效益,遴选出一般客户、优质客户和“黄金客户”并建立客户数据库。对优质客户和“黄金客户”落实包户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定期上门宣传信贷政策,解客户信贷需求,主动营销贷款,一旦有贷款需求,便于减缩时间给予办理。对当前没有建立信贷关系的开户企业,进行走访调查,跟踪辅导联系,随时了解企业信息。通过调研建立一批微型企业资金需求储备库,有利于及时对接支持,促进微型企业成长。二是改进信贷营销机制,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各金融机构在上级授权的范围内,适当采取责任上移,授权前置的方法,激发信贷工作积极性,调整工作激励机制,推进信贷支持扩面工作,并从信贷政策、业务处理、运作程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制定标准化的服务规范并向社会宣布。建立承诺服务和限时办结制度,并逐步延伸服务内涵,扩大服务范围,积极开发配套适用的金融产品,为微型企业提供结算、财务管理、经济金融信息、投资咨询和公司理财等综合。三是落实信贷优惠政策。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从贷款利率、期限和贷款额度等方面实行优惠。各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擅自向企业收取或摊派各种费用。按规定收费的项目,能往低靠的尽量为企业降低费用支出。

机制呈现“小、活、快、频”特点和需求,推进信贷产品创新。根据微型企业分布于城镇乡村。各银行机构通过灵活的服务品种的组合来满足不同微型企业的需求。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现有企业保证贷款、土地、厂房等不动产抵押贷款、企业机器设备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对有市场、有效益的微型企业,积极提供“贷款+贴现+票据承兑”服务,主动创新融资品种,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地林权的抵押贷款,还可对一些动产的抵押、对集体性质土地的抵押、对保单质押等进行一些尝试性探索。针对微型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结合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进一步整合信贷要素,积极为微型企业量身定做系列金融产品,不断满足各类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合理设定贷款期限,以发挥贷款的最大功效。

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推进微型企业信用担保方式创新。抵押物缺失或不足是微型企业融资的软肋”也是微型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针对微型企业担保难的情况。建立灵活的贷款用信机制。做大做实做强诚信担保公司和绿丰担保公司,促进三峡担保公司对微型企业的支持作用,将它作为我区支持微型企业贷款的信用担保机构。银行机构按照担保基金与贷款余额1∶3至1∶5比例向微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微型企业贷款的抵押难题。还可采取依托行业协会、企业共同体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织微型企业组成联保体,约定联保责任,明确分保额度,由银行业机构对联保体实行综合授信。推动三峡担保公司某分公司、诚信担保公司、绿丰担保公司的直接担保作用,加强诚信担保公司及绿丰担保公司与三峡担公司某分公司或某农业担保公司某分公司联保式再担保业务。逐步实行以借款人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和个人信用为基础,以其可抵押资产和未来融资项下形成的资产和权益进行抵、质押。确认第一还款来源不足时,可采取差额部分由担保公司担保、仓储、应收账款、仓单或提单等多种担保方式和有效手段对第二还款来源进行补充,灵活办理抵质押担保,扩大有效担保范围,解决微型企业贷款抵押难题。进一步扩大融资抵押物品范围,大力拓展动产质押、商铺使用权抵押、财产权质押等适合微型企业特点的信贷担保方式。积极创新拓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第三方保证等创新型或特色信贷产品。

制定出符合我区微型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优化信用评级指标。各银行机构根据微型企业的特点和差异进行细分。采取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微型企业的纳税情况、销售收入归社情况、经营管理情况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道德品质等来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核定微型企业的授信额度。通过微型企业等级评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潜在市场、信用等级高且法人代表信誉好的微型企业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规定期限及授信额度内同意其循环使用、随贷随还,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

创新适合微型企业需求特点的保险产品。积极发展信用保险和短期抵押贷款保证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探索保险支持微型企业发展业务。各保险机构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为微型企业服务的保险产品。科学合理地厘定针对微型企业的保险费率,提高保险机构为微型企业提供保险服务的积极性。积极创造条件,加强银行与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扩大微型企业信用保险的新品种。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助推微型企业诚信建设。各银行系统充分利用其综合业务系统、农信银现代支付系统。提高为微型企业信贷服务的效率,并为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其健全财务制度,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指导微型企业加强“三个意识”建设,即:信用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使微型企业逐步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定位由传统型向科技型、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转变,吸引专业性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用创新的意识,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优势,走科技兴企之路。

四、金融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将金融机构微型企业贷款增长情况纳入考核指标进行重点考核,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考核力度。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支持,用足用活金融支持微型企业发展鼓励政策,扩大资金支持的总量规模。

用于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贴息及贷款风险损失。银行在微型企业注册资本金等额范围内按企业实际需求发放微型企业扶持贷款,建立微型企业贷款贴息及风险补偿机制。区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五、健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