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审计机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9:14:23

地方审计机关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1

一、客观认识我国效益审计提出与西方发达国家效益审计的出现所处的不同的审计环境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努力促成世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同时,西方各国也清醒地认识到,随之而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支出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直线上升。而政府有效完成宏观调控的种种手段又必须有坚实的物质保障。随着国家公共开支成倍增加,公营部门的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

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一方面来源于客观需求,同时它也必须以健全的民主环境和法制环境为基础。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效益审计引入政府审计,并对审计目的作了规定:1.检查财务活动和遵循现行法规的情况;2.评价管理工作的经济性与效率性;3.评价在实现预期项目成果过程中的效果性。此类审计在美国称为“运作审计”或“绩效审计”。另外,加拿大政府审计部门从70年代开始实施所谓的“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Audit),除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外,还要求审查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澳大利亚也于1979年对原有的审计法作了修改,赋予审计长对政府部门及其它政府单位进行绩效审计的权利,称为“效率审计”,英国又将效益审计称为“价值为本审计”。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86年12届国际会议上,将其统一称为“绩效审计”(PerformanceAudit),并定义“除了合规性审计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到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这就是绩效审计”,即所谓的“三E”审计。之后又增加了适当性和环境性,扩充为“五E审计”。1988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通过的《巴厘宣言》进一步指出:“除了正常的职能,政府审计还负有充分评价政府管理工作、绩效和成果等方面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对政府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

西方国家效益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形态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上的:一是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财务会计活动日益规范,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减少,会计信息实现了基本真实、合法;二是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效益评价标准作为审计的依据。理论研究的滞后和整体上的实践不足,是我国开展效益审计的基本现状,在审计理论界,有关效益审计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国外效益审计的介绍或嫁接上。国外的效益审计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我国还不完全具备西方效益审计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外部环境,经济生活中不真实、不合法的现象仍然较为,审计机关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但是我们不可能等到真实、合法性问题彻底解决后再开展效益审计,也不可能等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效益(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后再开展效益审计。应该看到,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建立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程,我国正逐步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模式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治国方式由政策治国向制度治国转变。无疑,我国审计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法制环境的转变为我国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必要条件。

二、正确定位我国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

国外的效益审计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我国的目前的审计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效益审计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必须也只能走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路子。

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模式必然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相适应。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看,我国的现代化是伴随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现代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而推进的,这是一条以发展开放为主线的渐进性改革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好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矛盾和问题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任务,而且在这一特定时期,通过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问题所产生的速度和效率是最大的。这就决定了效益审计的探索和实践,必须围绕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围绕中国的发展战略展开,着力揭露决策失误造成的无效投入及损失浪费问题,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用,促进规范决策行为,揭露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监督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是否及时和有效,从根本上解决体制、制度和管理层面上的突出问题。

目前,审计学术界介绍的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大多是根据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的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绩效审计,强调审计依据和标准要能够计量测算,而且标准、依据必须是科学的、公认的。但是就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开展将效益审计的侧重点放在以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方面问题为目标的宏观管理型效益审计比较合适。所以审计时也明确为我们开展的或努力的方向是这一种宏观管理型的效益审计,我们目前还不具备开展那种纯技术分析为主要手段的效益审计模式。当前地方审计机关可将效益审计的目标定位于:查找问题、揭示隐患和促进管理。也就是说要将管理监督作为效益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并且理论界指出二十多年的审计实践已经证明,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凭借其专业优势,有能力对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将管理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开展效益审计,符合我国审计机关的实际,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现实选择

三、合理运用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

评价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需要有评价标准,这就带来了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的问题,存在着两种较为片面的认识:一是认为目前效益审计缺乏统一公认的评价标准,认为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一样应具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二是认为评价一定要用百分比、比率等复杂的量化指标,没有这复杂指标就无法进行评价,也就称不上是效益审计。

每一个效益审计项目是不同的,目标不同,评价的内容也不同,评价的具体形式就会随之不同。不同的效益审计项目,如不同的政府部门或不同的公共管理活动,所需依据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并不存在所谓“统一的”适合于各类效益审计项目的评价标准。评价中是否需要相应的量化指标取决于审计的目标,借助一些指标来分析和说明情况,只是一种工具或者方式,需要用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用的时候就不用。从评价形式上讲,有时用一定的量化指标更容易说明问题,有时则可能用描述性的表达方式更好,并不需要很多的百分比、比率之类的量化指标。效益审计的评价与审计项目的目标紧密相关,不切实际地追求建立统一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或过分夸大复杂的量化指标在效益审计评价中的作用,只能在思想上混淆对效益审计的认识,在行动上影响效益审计的探索和开展。通过效益审计最终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和促进问题的解决,所以只要能够促进效益提高,能全面评价更好,不能或不便全面评价也罢,都不应影响效益审计的开展。以解决效益问题,最终提高效益、创造效益,而不仅仅是以效益数理评估为目标理念来引导效益审计发展,更能使效益审计走出一片新天地。四、明确把握效益审计模式的导向和主要审计方式

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是以行政执法者的身份行使职权的,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查处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问题,强调审计的执法程序和审计的查处过程。我们的效益审计应该逐步改变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审计模式,强调审计的最终目的,强化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益审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审计的领域和方法有时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明显重叠,只要审计结果和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查处,而是在查处的同时更好地解决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这样审计就跳出了财务收支的范畴,也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效益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的深化,是审计监督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因此,只要通过对项目的审计,能够发现项目影响效益、效率、效果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管理性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来促进被审计对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效果,推动相关部门单位深化改革和提高管理水平,这样的审计就可以称得上是效益审计。这种解决问题的导向也是符合现代管理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现代管理要求不光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远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但要采用“过程审计”方式,“过程审计”在检查和评价之外,更好地体现了审计的控制职能,并通过控制职能的履行,促进了效益的提高或直接创造了效益。其道理在于,在过程审计中,把原来的结果审计中的审计依据变成了审计对象。例如,在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中,作为工程结算审计(结果审计)依据的招标文件、工程合同等资料在工程全过程审计中变成了审计的对象,这就使得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对于建设方的不利因素得以避免,使得工程造价在招投标就得到有效控制。“过程审计”可以在过程中发现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做到规范管理、防患于未然;可以通过对业务管理过程的审计控制来实现效益,可以通过促进建立一系列机制来实现效益。而“结果审计”作为一种事后的检查,只能发现过去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有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如果采取这种方式来开展效益审计,那么,审计所能带来的效益就大打折扣甚至于事无补。所以说,“过程审计”能够解决“结果审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过程审计”是开展效益审计更为有效的方式。

五、有效融合财务审计为业务审计提供素材

我们所强调的效益审计,是区别于财务收支审计的另一种不同类型的审计,但并不是否定在财务收支审计时结合进行效益审计,只是不能替代,这是不同类型的两种审计。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不要把两种审计类型割裂开,对立起来。效益审计也必须从财务收支入手,但目标要明确,主要是揭示和解决效益上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实施某污水处理项目效益审计时,通过对固定资产财务审计,并经过对固定资产几年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发现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环节存在部分设计偏于保守,致使有关设备闲置,以及购置设备达不到设计要求,短期运用后就报废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问题。

六、充分准备严密筹划为审计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效益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方式都有较大的变化,开展效益审计加强学习和准备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学习,重视专业知识准备,不论是将业务入手作为效益审计的主要方法,还是从管理监督入手,都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业务知识,对其主要的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可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审计对象业务的各项标准、技术政策和规程。作为审计组长要尽可能具备组织审计组成员学习和与被审计对象专业人员相互就相关问题交流讨论的能力。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审计人员合理审计分工。效益审计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审计技术与方法更加复杂,审计人员只具备财经、审计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求通晓管理和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们得审计人员呈现出知识结构单一、技能素养差距大的非均衡特点,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而掌握管理学、社会学、技术经济、计算机、法律、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知识的非财经类专业人员则比较缺乏。在制定审计方案时,我们应充分考虑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根据审计人员专业情况合理分工。如涉及大型工程计量、某项资金使用效果的综合性评估等问题,必要时可聘请一些专家或专业机

构人员参加。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2

一、客观认识我国效益审计提出与西方发达国家效益审计的出现所处的不同的审计环境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努力促成世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同时,西方各国也清醒地认识到,随之而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支出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直线上升。而政府有效完成宏观调控的种种手段又必须有坚实的物质保障。随着国家公共开支成倍增加,公营部门的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

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一方面来源于客观需求,同时它也必须以健全的民主环境和法制环境为基础。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效益审计引入政府审计,并对审计目的作了规定:1.检查财务活动和遵循现行法规的情况;2.评价管理工作的经济性与效率性;3.评价在实现预期项目成果过程中的效果性。此类审计在美国称为“运作审计”或“绩效审计”。另外,加拿大政府审计部门从70年代开始实施所谓的“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Audit),除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外,还要求审查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澳大利亚也于1979年对原有的审计法作了修改,赋予审计长对政府部门及其它政府单位进行绩效审计的权利,称为“效率审计”,英国又将效益审计称为“价值为本审计”。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86年12届国际会议上,将其统一称为“绩效审计”(PerformanceAudit),并定义“除了合规性审计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到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这就是绩效审计”,即所谓的“三E”审计。之后又增加了适当性和环境性,扩充为“五E审计”。1988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通过的《巴厘宣言》进一步指出:“除了正常的职能,政府审计还负有充分评价政府管理工作、绩效和成果等方面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对政府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

西方国家效益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形态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上的:一是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财务会计活动日益规范,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减少,会计信息实现了基本真实、合法;二是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效益评价标准作为审计的依据。理论研究的滞后和整体上的实践不足,是我国开展效益审计的基本现状,在审计理论界,有关效益审计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国外效益审计的介绍或嫁接上。国外的效益审计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我国还不完全具备西方效益审计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外部环境,经济生活中不真实、不合法的现象仍然较为,审计机关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但是我们不可能等到真实、合法性问题彻底解决后再开展效益审计,也不可能等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效益(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后再开展效益审计。应该看到,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建立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程,我国正逐步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模式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治国方式由政策治国向制度治国转变。无疑,我国审计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法制环境的转变为我国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必要条件。

二、正确定位我国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

国外的效益审计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我国的目前的审计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效益审计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必须也只能走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路子。

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模式必然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相适应。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看,我国的现代化是伴随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现代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而推进的,这是一条以发展开放为主线的渐进性改革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好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矛盾和问题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任务,而且在这一特定时期,通过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问题所产生的速度和效率是最大的。这就决定了效益审计的探索和实践,必须围绕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围绕中国的发展战略展开,着力揭露决策失误造成的无效投入及损失浪费问题,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用,促进规范决策行为,揭露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监督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是否及时和有效,从根本上解决体制、制度和管理层面上的突出问题。

目前,审计学术界介绍的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大多是根据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的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绩效审计,强调审计依据和标准要能够计量测算,而且标准、依据必须是科学的、公认的。但是就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开展将效益审计的侧重点放在以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方面问题为目标的宏观管理型效益审计比较合适。所以审计时也明确为我们开展的或努力的方向是这一种宏观管理型的效益审计,我们目前还不具备开展那种纯技术分析为主要手段的效益审计模式。当前地方审计机关可将效益审计的目标定位于:查找问题、揭示隐患和促进管理。也就是说要将管理监督作为效益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并且理论界指出二十多年的审计实践已经证明,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凭借其专业优势,有能力对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将管理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开展效益审计,符合我国审计机关的实际,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现实选择。

三、合理运用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

评价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需要有评价标准,这就带来了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的问题,存在着两种较为片面的认识:一是认为目前效益审计缺乏统一公认的评价标准,认为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一样应具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二是认为评价一定要用百分比、比率等复杂的量化指标,没有这复杂指标就无法进行评价,也就称不上是效益审计。

每一个效益审计项目是不同的,目标不同,评价的内容也不同,评价的具体形式就会随之不同。不同的效益审计项目,如不同的政府部门或不同的公共管理活动,所需依据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并不存在所谓“统一的”适合于各类效益审计项目的评价标准。评价中是否需要相应的量化指标取决于审计的目标,借助一些指标来分析和说明情况,只是一种工具或者方式,需要用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用的时候就不用。从评价形式上讲,有时用一定的量化指标更容易说明问题,有时则可能用描述性的表达方式更好,并不需要很多的百分比、比率之类的量化指标。效益审计的评价与审计项目的目标紧密相关,不切实际地追求建立统一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或过分夸大复杂的量化指标在效益审计评价中的作用,只能在思想上混淆对效益审计的认识,在行动上影响效益审计的探索和开展。

通过效益审计最终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和促进问题的解决,所以只要能够促进效益提高,能全面评价更好,不能或不便全面评价也罢,都不应影响效益审计的开展。以解决效益问题,最终提高效益、创造效益,而不仅仅是以效益数理评估为目标理念来引导效益审计发展,更能使效益审计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明确把握效益审计模式的导向和主要审计方式

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是以行政执法者的身份行使职权的,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查处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问题,强调审计的执法程序和审计的查处过程。我们的效益审计应该逐步改变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审计模式,强调审计的最终目的,强化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益审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审计的领域和方法有时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明显重叠,只要审计结果和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查处,而是在查处的同时更好地解决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这样审计就跳出了财务收支的范畴,也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效益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的深化,是审计监督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因此,只要通过对项目的审计,能够发现项目影响效益、效率、效果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管理性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来促进被审计对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效果,推动相关部门单位深化改革和提高管理水平,这样的审计就可以称得上是效益审计。这种解决问题的导向也是符合现代管理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现代管理要求不光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远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但要采用“过程审计”方式,“过程审计”在检查和评价之外,更好地体现了审计的控制职能,并通过控制职能的履行,促进了效益的提高或直接创造了效益。其道理在于,在过程审计中,把原来的结果审计中的审计依据变成了审计对象。例如,在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中,作为工程结算审计(结果审计)依据的招标文件、工程合同等资料在工程全过程审计中变成了审计的对象,这就使得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对于建设方的不利因素得以避免,使得工程造价在招投标就得到有效控制。“过程审计”可以在过程中发现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做到规范管理、防患于未然;可以通过对业务管理过程的审计控制来实现效益,可以通过促进建立一系列机制来实现效益。而“结果审计”作为一种事后的检查,只能发现过去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有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如果采取这种方式来开展效益审计,那么,审计所能带来的效益就大打折扣甚至于事无补。所以说,“过程审计”能够解决“结果审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过程审计”是开展效益审计更为有效的方式。

五、有效融合财务审计为业务审计提供素材

我们所强调的效益审计,是区别于财务收支审计的另一种不同类型的审计,但并不是否定在财务收支审计时结合进行效益审计,只是不能替代,这是不同类型的两种审计。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不要把两种审计类型割裂开,对立起来。效益审计也必须从财务收支入手,但目标要明确,主要是揭示和解决效益上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实施某污水处理项目效益审计时,通过对固定资产财务审计,并经过对固定资产几年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发现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环节存在部分设计偏于保守,致使有关设备闲置,以及购置设备达不到设计要求,短期运用后就报废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问题。

六、充分准备严密筹划为审计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效益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方式都有较大的变化,开展效益审计加强学习和准备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学习,重视专业知识准备,不论是将业务入手作为效益审计的主要方法,还是从管理监督入手,都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业务知识,对其主要的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可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审计对象业务的各项标准、技术政策和规程。作为审计组长要尽可能具备组织审计组成员学习和与被审计对象专业人员相互就相关问题交流讨论的能力。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审计人员合理审计分工。效益审计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审计技术与方法更加复杂,审计人员只具备财经、审计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求通晓管理和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们得审计人员呈现出知识结构单一、技能素养差距大的非均衡特点,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而掌握管理学、社会学、技术经济、计算机、法律、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知识的非财经类专业人员则比较缺乏。在制定审计方案时,我们应充分考虑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根据审计人员专业情况合理分工。如涉及大型工程计量、某项资金使用效果的综合性评估等问题,必要时可聘请一些专家或专业机构人员参加。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3

一、客观认识我国效益审计提出与西方发达国家效益审计的出现所处的不同的审计环境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努力促成世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同时,西方各国也清醒地认识到,随之而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支出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直线上升。而政府有效完成宏观调控的种种手段又必须有坚实的物质保障。随着国家公共开支成倍增加,公营部门的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

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一方面来源于客观需求,同时它也必须以健全的民主环境和法制环境为基础。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效益审计引入政府审计,并对审计目的作了规定:1.检查财务活动和遵循现行法规的情况;2.评价管理工作的经济性与效率性;3.评价在实现预期项目成果过程中的效果性。此类审计在美国称为“运作审计”或“绩效审计”。另外,加拿大政府审计部门从70年代开始实施所谓的“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Audit),除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外,还要求审查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澳大利亚也于1979年对原有的审计法作了修改,赋予审计长对政府部门及其它政府单位进行绩效审计的权利,称为“效率审计”,英国又将效益审计称为“价值为本审计”。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86年12届国际会议上,将其统一称为“绩效审计”(PerformanceAudit),并定义“除了合规性审计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到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这就是绩效审计”,即所谓的“三E”审计。之后又增加了适当性和环境性,扩充为“五E审计”。1988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通过的《巴厘宣言》进一步指出:“除了正常的职能,政府审计还负有充分评价政府管理工作、绩效和成果等方面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对政府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

西方国家效益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形态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上的:一是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财务会计活动日益规范,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减少,会计信息实现了基本真实、合法;二是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效益评价标准作为审计的依据。理论研究的滞后和整体上的实践不足,是我国开展效益审计的基本现状,在审计理论界,有关效益审计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国外效益审计的介绍或嫁接上。国外的效益审计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我国还不完全具备西方效益审计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外部环境,经济生活中不真实、不合法的现象仍然较为,审计机关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但是我们不可能等到真实、合法性问题彻底解决后再开展效益审计,也不可能等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效益(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后再开展效益审计。应该看到,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建立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程,我国正逐步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模式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治国方式由政策治国向制度治国转变。无疑,我国审计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法制环境的转变为我国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必要条件。

二、正确定位我国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

国外的效益审计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但我国的目前的审计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效益审计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必须也只能走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路子。

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模式必然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相适应。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看,我国的现代化是伴随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现代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而推进的,这是一条以发展开放为主线的渐进性改革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好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矛盾和问题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任务,而且在这一特定时期,通过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问题所产生的速度和效率是最大的。这就决定了效益审计的探索和实践,必须围绕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围绕中国的发展战略展开,着力揭露决策失误造成的无效投入及损失浪费问题,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用,促进规范决策行为,揭露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监督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是否及时和有效,从根本上解决体制、制度和管理层面上的突出问题。

目前,审计学术界介绍的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大多是根据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的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绩效审计,强调审计依据和标准要能够计量测算,而且标准、依据必须是科学的、公认的。但是就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开展将效益审计的侧重点放在以解决体制、机制和管理方面问题为目标的宏观管理型效益审计比较合适。所以审计时也明确为我们开展的或努力的方向是这一种宏观管理型的效益审计,我们目前还不具备开展那种纯技术分析为主要手段的效益审计模式。当前地方审计机关可将效益审计的目标定位于:查找问题、揭示隐患和促进管理。也就是说要将管理监督作为效益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并且理论界指出二十多年的审计实践已经证明,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凭借其专业优势,有能力对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将管理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开展效益审计,符合我国审计机关的实际,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现实选择。

三、合理运用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

评价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需要有评价标准,这就带来了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的问题,存在着两种较为片面的认识:一是认为目前效益审计缺乏统一公认的评价标准,认为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一样应具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二是认为评价一定要用百分比、比率等复杂的量化指标,没有这复杂指标就无法进行评价,也就称不上是效益审计。

每一个效益审计项目是不同的,目标不同,评价的内容也不同,评价的具体形式就会随之不同。不同的效益审计项目,如不同的政府部门或不同的公共管理活动,所需依据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并不存在所谓“统一的”适合于各类效益审计项目的评价标准。评价中是否需要相应的量化指标取决于审计的目标,借助一些指标来分析和说明情况,只是一种工具或者方式,需要用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用的时候就不用。从评价形式上讲,有时用一定的量化指标更容易说明问题,有时则可能用描述性的表达方式更好,并不需要很多的百分比、比率之类的量化指标。效益审计的评价与审计项目的目标紧密相关,不切实际地追求建立统一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或过分夸大复杂的量化指标在效益审计评价中的作用,只能在思想上混淆对效益审计的认识,在行动上影响效益审计的探索和开展。通过效益审计最终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和促进问题的解决,所以只要能够促进效益提高,能全面评价更好,不能或不便全面评价也罢,都不应影响效益审计的开展。以解决效益问题,最终提高效益、创造效益,而不仅仅是以效益数理评估为目标理念来引导效益审计发展,更能使效益审计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明确把握效益审计模式的导向和主要审计方式

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是以行政执法者的身份行使职权的,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查处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问题,强调审计的执法程序和审计的查处过程。我们的效益审计应该逐步改变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审计模式,强调审计的最终目的,强化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益审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审计的领域和方法有时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明显重叠,只要审计结果和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查处,而是在查处的同时更好地解决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这样审计就跳出了财务收支的范畴,也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效益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的深化,是审计监督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因此,只要通过对项目的审计,能够发现项目影响效益、效率、效果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管理性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来促进被审计对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效果,推动相关部门单位深化改革和提高管理水平,这样的审计就可以称得上是效益审计。这种解决问题的导向也是符合现代管理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现代管理要求不光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远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但要采用“过程审计”方式,“过程审计”在检查和评价之外,更好地体现了审计的控制职能,并通过控制职能的履行,促进了效益的提高或直接创造了效益。其道理在于,在过程审计中,把原来的结果审计中的审计依据变成了审计对象。例如,在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中,作为工程结算审计(结果审计)依据的招标文件、工程合同等资料在工程全过程审计中变成了审计的对象,这就使得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对于建设方的不利因素得以避免,使得工程造价在招投标就得到有效控制。“过程审计”可以在过程中发现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做到规范管理、防患于未然;可以通过对业务管理过程的审计控制来实现效益,可以通过促进建立一系列机制来实现效益。而“结果审计”作为一种事后的检查,只能发现过去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有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如果采取这种方式来开展效益审计,那么,审计所能带来的效益就大打折扣甚至于事无补。所以说,“过程审计”能够解决“结果审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过程审计”是开展效益审计更为有效的方式。

五、有效融合财务审计为业务审计提供素材

我们所强调的效益审计,是区别于财务收支审计的另一种不同类型的审计,但并不是否定在财务收支审计时结合进行效益审计,只是不能替代,这是不同类型的两种审计。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不要把两种审计类型割裂开,对立起来。效益审计也必须从财务收支入手,但目标要明确,主要是揭示和解决效益上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实施某污水处理项目效益审计时,通过对固定资产财务审计,并经过对固定资产几年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发现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环节存在部分设计偏于保守,致使有关设备闲置,以及购置设备达不到设计要求,短期运用后就报废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问题。

六、充分准备严密筹划为审计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效益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方式都有较大的变化,开展效益审计加强学习和准备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学习,重视专业知识准备,不论是将业务入手作为效益审计的主要方法,还是从管理监督入手,都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业务知识,对其主要的业务流程和运营管理模式有一定的了解。可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审计对象业务的各项标准、技术政策和规程。作为审计组长要尽可能具备组织审计组成员学习和与被审计对象专业人员相互就相关问题交流讨论的能力。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审计人员合理审计分工。效益审计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审计技术与方法更加复杂,审计人员只具备财经、审计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求通晓管理和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们得审计人员呈现出知识结构单一、技能素养差距大的非均衡特点,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而掌握管理学、社会学、技术经济、计算机、法律、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知识的非财经类专业人员则比较缺乏。在制定审计方案时,我们应充分考虑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根据审计人员专业情况合理分工。如涉及大型工程计量、某项资金使用效果的综合性评估等问题,必要时可聘请一些专家或专业机构人员参加。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4

“免疫”是机体对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具有抵抗力的现象。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菌侵犯的最重要的保卫系统,是保障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计作为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和抵御违法违规等“病害”侵蚀的风险,并及时揭示、查处、消除这些“病害”。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如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因此,“免疫系统”论是对审计本质的科学而形象的高度概括。他不仅回答了审计是什么,为什么要搞审计,而且回答了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到底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免疫系统”的含义和审计工作的职能特点分析,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预警功能。加强审计,经常为经济发展“号脉”,及时发现经济领域中的不真实、不合法、不合规、效益低下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判断经济安全和健康状况,防范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发生;二是揭示功能。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向被审计单位反馈,向有关部门通报,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让有关方面了解“病情”,引起警觉和重视;三是去除功能。依法处理纠正问题,严惩严重违法违纪单位和责任人,切实杀灭“病菌”,消除“病灶”;四是服务功能。对流行普遍、危害较大、影响突出的“病害”,要分析“疫情”,剖析“病因”,列出“清单”,开出“处方”,提请党委、政府和有关方面采取措施,阻击违法违规问题的扩大和蔓延,杜绝问题的重复发生和“死灰复燃”;五是发挥修补功能。责令和帮助被审计单位“亡羊补牢”,落实审计决定和建议,修复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纠正存在的问题,挽回损失。要通过“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使整个社会的财经法纪意识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依法理财水平提高,财政经济秩序不断好转,资金违法违规率明显下降,资金使用效益大幅提高,最终达到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安全运行的目标。

二、要明确“免疫系统”论对审计任务的要求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国家安全有了保障,国家利益才能有保障,民主、民生和公平正义才能有保障,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强调审计机关要在法定职责内关注经济安全,在把握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上做到“六个高度自觉”。各地审计机关应该按照这一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确定审计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财政审计,促进财政健康运行。财政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大量的公共事物。财政安全是经济社会安全的首要环节。各地审计机关应坚持以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加强财政审计。要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审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严肃性、预算收入的合规性、预算支出的效益性、财政分配的公平性、预算平衡的真实性,揭示和查处违反《预算法》、扰乱财政秩序、不利于公共财政建设的行为,促进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要审计定员定额情况、预算细化情况、项目预算编制情况,看有无以少报多、虚假预算问题。审计部门预算执行是否严格,有无不按预算使用资金、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截留应上缴的财政收入等问题。促进部门预算执行规范、有序。要扩大财政审计范围,力争五年对一级预算单位审计一遍。加强与一级预算单位关系密切的重点二三级单位的审计监控,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和分析部门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促进加强和改进管理,使一级单位预算管理达到规范要求,二三级预算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明显下降。同时,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强下级政府财政决算审计,探索部门决算审签制度。

二是加强民生审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民生建设是十七大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审计机关必须高度关注民生,着力发现惠民政策、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审计手段加以解决。加强扶贫、投资、救灾等资金的审计,检查相关政策和资金的落实情况,查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保证社会保障资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对养老、医疗、救灾等款物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审计,严查其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的“养老钱”、“看病钱”、“救命钱”不被侵蚀。加强对住房、教育、就业、移民等资金的审计,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尤其要做好扩大内需新增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对项目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确保资金发挥预期效益。

三是加强绩效审计,提高国有资金效益。经济领域中损失浪费、管理不善、效益低下问题,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树立绩效审计观念,把绩效审计作为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途径来抓。每一项审计都要关注效益问题,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行政效能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范和减少经济领域里的损失浪费现象。逐步提高绩效审计在整个审计工作中的比重,使之成为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

四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免疫系统”的核心是“权力制约机制”。如果权力失去制约,经济社会就会混乱无序。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方式。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要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推动建立健全问题机制和绩效管理为目标,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以决策权、用钱权、管理权为重点,有序开展审计。完善逢离必审、三五年一轮审的经济责任审计方式。拓展审计范围,对重点单位、部门内部管理领导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审计。配合组织、纪检部门,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水平。

五是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关注生态环境安全。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资源被无限制开采,环境恶化不仅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审计机关必须加强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审计国家环保政策是否落实、环保管理系统是否有效、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环保法规,审计资源利用是否符合国家关于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政策。促进提高资原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积极完成党政交办事项,主动为党委、政府分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各地改革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在企业改革、重大投资项目监管、处理群众上访矛盾、经济环境营造等方面,党委、人大、政府都十分关心。审计机关应自觉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加强对这些情况的审计,在深化改革、维护地方稳定、优化地方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七是加强审计调查,关注和解决热难点问题。专项调查与审计相比,具有宏观目的性强、作用范围大、适应性强、方法灵活等特点。审计机关要利用审计调查的这些特点,选择对国民经济和财经活动有较大影响的内容进行审计调查,如开展财政改革政策调查、群众负担调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查、镇村级债务调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资产安全影响调查等,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政策落实和资金、资产安全的建议。

三、要按照“免疫系统”论的要求创新审计工作

“免疫系统”是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对新形势下审计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审计机关必须适应这一理论要求,不断创新工作,确保“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是科学制定计划,全面履行职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注重审计计划的系统性、整体性,避免和减少审计工作安排的随意性和零散性,使审计结果能够真正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面貌。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度关注财政资金运用、民生、廉政、绩效、安全、体制等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问题,编制审计工作长期规划,将所有审计对象都纳入审计监督视野,消除审计盲区。又要突出重点,围绕这些问题,编制年度审计计划,每年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资金、领域进行审计,使审计立项与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合拍。既能静态反映某一个时点的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又能动态反映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安全状况,保证审计职责履行的全面性。

二是改进审计方式,推行全程审计。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必须注重审计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解决审计滞后的问题。当前,尤其要大力推广全程审计模式,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资金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的资金,进行全程跟踪审计,做到资金边运行,审计边跟进,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经济责任审计上,要大力推进任中审计;在工程项目审计上,要实行审决算(项目执行)与审预算(项目立项)并重,从预算(项目立项)开始把好每一道关口。对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可以采取派驻审计员等方式,进行全程监督。对于一些无法进行全程审计的内容,要进行定期审计。

三是坚持依法审计,查处大案要案。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必须保持对经济领域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高压态势,铲除危害国家经济安全、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毒瘤”。因此,必须坚持依法审计,强化查处大要案意识,增强职业敏感性,发扬“铁包公”精神,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线索,坚决一查到底,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方的效果,切实增强全社会的财经法纪意识,促进单位、部门依法理财。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5

1.审计质量管理制度缺失。地方审计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不健全,直接影响审计机关的工作,审计制度建设是审计管理的基本保障。想要达到工作有序进行,有章可循,就要对审计管理制度做全面的完善,尽可能达到健全的审计管理制度。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单位对审计质量管理工作,作为口号进行,没有真正做到强制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操作性不强,最后缺失重要的质量把控环节,把质量考核的依据依托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造成单位在审计质量标准上没有达到统一,程序多变,重报告轻审计的案例越来越多。

2.制度运行无法达到实际效果。地方审计机关按照上级要求,形成基本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但是在执行上没有达到制度执行与不执行的差别,实施方案千篇一律,照抄案例比较多,审计目标不明确,有时随意做调整,没有进行对上级进行申请。审计业务部门不经审理私下就发放审计文书,审计材料没有真实有效地得到审理,在人员调动、审计目标变更、审计事项调整上面,没有及时制定调整方案。审计步骤和审计方法过于简单,审计分工不够明确,没有突出审计重点,对审计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审计人员缺乏执行的责任意识。在审计工作中,有些审计人员工作态度散漫,缺少责任意识,对执行审计质量管理制度积极性不高,没有达到审计人员职责的标准。审计卷宗偷工减料,能省则省,审计程序步骤能减则减,审理送达不及时,甚至避开质量监管部门的步骤,直接跳过审计质量管理,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为今后的工作带来非常严重的隐患和后果。

二、地方审计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形成的原因

1.领导不重视,质量意识不高。自从中国进入社会经济发展型国家开始,对国家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工作量也逐步加大,有些工作单位甚至是疲劳进行工作,加班加点完成任务。为了提高效率,领导简化或者忽略审计程序,这种领导带头进行违反制度的工作,造成质量管理部门工作压力增大。有些业务科室人员不理解,把质量管理部门当成“无事生非”的找事部门,审理过程甚至不通过就直接发报告。在这种工作习惯下,制度一度欠缺,没有把关的领导,也没有严格的调整工作作风,是导致地方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缺失的主要问题。

2.缺少有效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管理监督制度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可是在监督环节的缺失上,直接严重影响了制度的有效进行,干扰对质量考核工作的结果。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就是在实施方案和落实制定方案、证据底稿的编写和复核、审计报告的审计、审计报告的下发等。地方审计在业务科室的责任人管理上,也存在问题,粗矿的质量考核部门,根本没有有效抓手,都是造成制度松弛,制度不通畅的根本问题。有必要明确审计工作个程序人员的职责,严格责任制,对违反制度者采取责任追究制度,进行惩罚。

3.奖惩制度缺失。在安排责任人进行加强遵守审计工作的制度同时,也在进行查找地方审计责任机关在缺乏动力,在这方面也是一个出现比较重要的问题,无法唤起审计人员对审计责任的忧患意识,还有对审计质量的责任意识,审计质量管理制度的不重视,执行的积极性不高。审计机关目前刚初步建立审前公示、警示、审后回访等制度,对于审计人员执行审计规范和审计纪律的真实状况仍然难以全面掌握。

三、地方审计质量管理体系问题的解决措施

1.健全制度,不留空白点。在做好地方审计质量管理工作上,需要两个方面健全的制度。首先,要做好审计业务流程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审计工作。《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审理管理办法》、《业务协会管理办法》、《审计项目移送管理办法》等。然后,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市县两级的质量考核制度》、《审计质量考核奖惩制度》、《OA/AO电子系统考核制度》等。最后,从审计环节上,需要全面按照《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做到具体环节的质量考核,保证审计制度标准,努力做到业务管理的全部覆盖,不给审计工作留有空白点,充分利用规范制度,错误有惩罚,工作良好有奖励。

2.考核为抓手,奖惩为鞭策。对先进和落后的人员科室,需要建立奖惩办法。与个人荣誉和福利挂钩,做到努力调动全局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引起审计人员对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审计管理工作制度的关注度。对全局审计项目进行考评,每季度的分数情况都需要及时通报,年底要进行全局排名评比,工作结果进行通告。

四、结语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6

由于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开展自身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备,指标评价体系等也尚未建立,绩效评估经验与做法尚存在欠缺。同时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存在差异,本文以2007—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地方审计机关为样本,利用美国GAO和中国审计署中“人均审计成果”来衡量地方审计绩效,从审计人员人均发现问题金额绩效、审计人员人均处理问题金额绩效两个维度去界定地方审计机关绩效,并实证检验审计环境、财政状况和财政透明度等因素对审计绩效的影响,对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研究进行有效补充。

二、文献综述

从2003年刮起“审计风暴”以来,国家审计受到广泛地关注,国家审计的地位日益突显。刘笑霞和李明辉[1]认为政府审计的独立、客观、专业,使其成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李凤雏等[2]从公共受托责任和政府绩效管理两个层面阐释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理论依据。江苏省审计学会课题组[3]基于国家审计的重要作用,从公共受托责任角度认为政府应该向公众负责,完善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刘均刚等[4]认为审计机关开展绩效管理既是作为政府部门顺应行政体制改革的外部要求,也是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化解各种挑战和矛盾的内在需要及出路。王秀明和项荣[5]认为应对我国审计绩效评价尽快制定长远规划,建立具体到分项目、分行业、分层次的多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主要对审计机关审计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制度环境、政府间竞争(张鼎祖,2015)、财政状况、市场化进程(林斌,2014)、财政分权、区域经济发展(王琳,2015)等审计机关外部因素对审计绩效产生影响。张鼎祖和刘爱东[6]选取制度环境和地方政府间竞争因素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与地方审计机关纯技术效率呈反向相关关系,地方政府间竞争降低地方审计机关的效率,同时制度环境对国家审计治理功效发挥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林斌和刘瑾[7]对市场化程度、财政状况和审计人员数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因素对审计机关发现问题、审计整改及建议采纳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审计机关审计发现问题、审计整改及审计建议采纳绩效越好。吴勋和王琳[8]从国家审计的三个功能角度出发,发现财政分权显著影响国家审计抵御功能和预防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显著影响国家审计揭示功能和预防功能。审计体制、审计独立性(许百军,2008)、审计人员素质(马曙光,2007;尚朝燕,2011)、审计处理处罚情况(汤小莉,2016)等审计机关内部因素对审计绩效也产生影响。许百军[9]基于审计制度效率视角,从审计监督制度的法律规定与审计管理体制、审计独立性、审计能力与审计的谨慎态度和透明度四个因素对我国审计制度效率进行比较因素的理论分析,并对完善我国的审计环境和提高审计绩效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尚兆燕[10]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国家审计人员受年龄、经验、职务、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同一问题的判断不一致,从而影响到审计的判断绩效。程莹[11]从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被审计单位对各项规章制度的遵从度、审计人员的工资待遇以及审计人员对其审计业绩考核的重视程度四个方面,建立地方审计机关审计长收益模型,研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汤小莉和冯均科[12]发现审计处理处罚决定及其落实情况、移送处理及其落实情况依次成为影响地方审计机关绩效的主要因素,并发现区位因素也会影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质量。张川和娄祝坤[13]研究发现上一年度的审计处理处罚金额的落实率、审计工作报告的采用率与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成果显著正相关,并对审计成果的影响更大。喻采平[14]对31个地方审计机关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审计的任务强度、执行力度及处罚力度与政府审计效率成正相关关系,审计信息披露力度对政府审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以往学者对影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较多,但偏重于对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质量和审计执行效率的研究。本文借鉴中美两国最高审计机关衡量审计绩效的相关指标,通过人均审计成果重新界定了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审计环境、财政状况和财政透明度等因素对审计绩效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审计环境与审计绩效。审计环境是指一切与审计活动有关的宏观和微观、主观和客观等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学者指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因素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是未来政府审计研究的方向,审计环境影响审计的一切方面,决定着审计的目标、方法和效果等。郑小荣和何瑞铧[15]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和国际环境五个角度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审计结果报告的公开意愿受审计环境的影响。地方审计机关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地方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绩效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所处的审计制度环境的影响。Meloetal.[16]研究政治环境对巴西州审计机关审计绩效的影响,发现政治环境越稳定、政治竞争越大,越有利于巴西州审计机关发挥作用,越能提高巴西州审计机关的绩效。赵彩霞等[17]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绩效审计水平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环境、区域因素以及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审计制度环境成为地区间绩效审计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宪法》和《审计法》对我国审计机关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地方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的双重领导体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法制环境可能影响地方审计机关职能的发挥,审计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对地方审计机关绩效有更高的要求,对政府审计更加重视,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有更大的问责和追责力度,从而有利于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绩效的提高。以往相关文献利用地区间的市场化进程来衡量地区间的审计制度环境,本研究利用樊纲的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地区间的审计环境。其指数是一个包含了政府与市场关系、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和法律法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性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地方审计机关所处的审计环境。因此,本文的地方审计机关所处审计环境以樊纲的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并提出假设1。假设1:审计环境越完善的地区,审计人员人均发现问题金额绩效和审计人员人均处理问题金额绩效都越好。(二)财政状况和审计绩效。财政状况是影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绩效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在财政状况良好的地区,地方政府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来支持审计机关的工作,审计机关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和建议来改善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提高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财政状况较差的地区,审计机关人员更加依赖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甚至无法出具中肯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可能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财政状况影响地方政府的审计需求,也会影响审计处理处罚的执行效率,从而影响审计的整改效果。本文利用财政赤字率来衡量区域政府间的财政状况(即财政赤字率水平低,说明财政状况好;财政赤字率水平高,说明财政状况差),可以度量地方政府支出水平和财政能力。区域间政府不同的财政状况对审计人均发现问题金额绩效、审计人均处理问题金额绩效的影响可能不同。财政状况较差的地区,地方审计机关的经费保障较弱,并且审计机关工作可能受地方政府干预,地方政府相关违法违规的问题不能得到足够的揭示,同时,地方审计机关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整改违法违规问题,审计机关不能准确地出具审计报告,进而影响到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和民生决策。综上所述,对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财政状况越好的地区,审计人均发现问题金额绩效、审计人均处理问题金额绩效越好;反之,越差。(三)财政透明度与审计绩效。公开透明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要任务,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已写入我国的《预算法》中。财政透明度是现代国家治理机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检验和评价我国财政改革进程的重要尺度。2007年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每年公布一份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评估报告,可以看出我国省级政府的财政透明度逐年提高,但财政透明度的整体水平依然较低。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改善政府治理,抑制地区官员腐败。提升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敦促省级政府进行积极的政府信息公开,使政府行为受到来自各方的约束和监督,这样就有利于实现政府的良治和善治。本文从财政透明度角度,研究财政透明度在提高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绩效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假设3:财政透明度越高的地区,审计人均发现问题金额绩效、审计人均处理问题金额绩效越好;反之,越差。

四、研究设计

(一)审计绩效的度量。通过投入、产出比较分析来衡量绩效。本文的审计绩效用审计人员人均发现问题金额绩效和审计人员处理问题金额绩效来衡量。在产出方面,利用《中国审计年鉴》中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成果数据,用其查出的违规金额、管理不规范金额和损失浪费金额的总和表示审计发现问题金额,用地方审计机关查出的应上缴财政金额、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和应归还原渠道资金的总和表示审计处理问题金额。在投入方面,利用2007—2013年《中国审计年鉴》中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人员的数据,利用2012年和2013年县级审计机关人员数据的趋势,算出前五年县级审计机关人员的大概数据,用省、市、县审计机关人员数据的总和表示审计的人力投入。随着审计合规性力度的加大,利用审计发现问题金额和审计处理问题金额分别除以地方审计机关省、市、县三级审计人员的总数来表示审计人均发现问题金额绩效、审计人均处理问题金额绩效。在特定时期,利用这一指标衡量审计绩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而对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二)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1.审计人均发现问题金额绩效模型根据前文所述,审计人均发现问题金额绩效可能受到审计环境、财政状况和财政透明度的影响,除此以外本文选取了相关的控制变量,如审计人员的相对工资、政府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据此,本文建立模型(1):ppit=β0+β1miit+β2ccit+β3ftit+β4wageit+β5gsit+β6rgdpit+β7eduit+Σyear+εit(1)2.审计人均处理问题金额绩效模型根据前文所述,审计人均处理问题金额绩效可能受到审计环境、财政状况和财政透明度的影响,除此以外本文选取了相关的控制变量,如审计人员的相对工资、政府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据此,本文建立模型(2):rpit=β0+β1miit+β2ccit+β3ftit+β4wageit+β5gsit+β6rgdpit+β7eduit+Σyear+εit(2)3.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本文用两个指标来衡量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利用各省审计机关总人数中每人审计发现违法违规金额来衡量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pp);审计后,用地方审计机关查出的应上缴财政金额、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和应归还原渠道资金的总和除以审计机关总人数来表示审计人均处理问题金额绩效(rp)。樊纲的市场化指数是一个包含了政府与市场关系、产审计广角品市场发育程度、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程度和法律法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性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方审计机关所处的审计环境(mi)。各地区财政状况的优劣可能影响到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所以本文用省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差值除以省GDP来表示各地区的财政状况。同时,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完善,实现政府的良治和善治,本文用上海财经大学的年度财政透明度报告中各省份的财政透明度数据来衡量财政透明度。此外,本文利用审计人员工资、政府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可能对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产生影响。(三)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选取省级政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西藏)2007—2013年的财政透明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9—2015年在《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18]中的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数据①。衡量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绩效的数据来源于2007—2013年的《中国审计年鉴》,市场化指数数据来源于樊纲等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其他相关变量的数据来源于2007—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利用STATA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2和表3描述了主要变量的统计性分析和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表2中,地方审计机关平均每年发现违规金额绩效为4387.166万元/人,平均每年处理问题金额绩效为185.53万元/人。在主要解释变量中,反映财政状况的财政赤字率平均水平为0.115;反映审计环境的市场化指数的平均值为7.996;地方省级政府的财政透明度平均值为28.442,最大值为77.7,最小值为14,可以发现我国地方省级政府的财政透明度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同时不同省份的财政透明度水平差异较大。表3表示各个主要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表示显著性超过0.05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绩效变量和主要的解释变量cc、mi、ft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需要在接下来分析中进行多重共线性判断。(二)实证结果分析利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时,因为本文选择的是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所以存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区分,本文利用Hausman检验,发现检验结果拒绝使用随机效应,故本文选择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在上述多重共线性判断时,VIF值为8.65,1/VIF的值为0.12,发现VIF值均未超过10,因而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如表4所示。表5为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模型(1)为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在控制审计人员工资、政府规模等变量之后,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与财政赤字率水平显著负相关,即财政赤字率水平较低的地区(财政状况较好),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较好,即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能查出较少的违法违规金额,这一结果支持假设2;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还与审计环境显著正相关,审计环境越好即市场化指数高的地区,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能查出更多的违法违规金额,即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越好,这一结果支持假设1;虽然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与地方财政透明度没有显著性,但财政透明度的系数为正值,表明财政透明度可能提升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这一结果不能完全支持假设3。其他控制变量与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并不显著,但是会影响地方审计机关人员发现问题的绩效。模型(2)为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的回归结果。在控制审计人员工资、地区教育水平等变量之后,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与财政赤字水平显著负相关,即财政赤字率水平越低的地区,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处理问题绩效越好,这一结果支持假设2;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还与审计环境显著正相关,审计环境越好即市场化指数高的地区,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能查出更多的违法违规金额,这些违法违规金额得到更好的处理和整改,即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越好,这一结果支持假设1;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与省级政府的财政透明度显著正相关,即财政透明度的提升,促进了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的改善,这一结果支持假设3。其余控制变量如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大约在10%的水平显著,影响地方审计机关处理问题的绩效。因此三个自变量(审计环境、财政状况和财政透明度)显著地影响着地方审计机关处理问题的绩效。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7

[关键词]WTO;国家审计制度;弊端;完善;创新

审计制度是对审计工作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上形成的审计工作各个方面的关系,审计制度包括审计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界定各自的审计范围和职能。目前,国际上大部分国家都实行了审计监督制度。各国都根据本国的政治需求与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了不同的审计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我们国家也一样有这样的审计制度,目的是对国家有限的资源监督以保证其合理地开发和使用,我国同其他国家一样,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主体形式,各自在不同的职能职责范围内行使其审计监督权力。

我国加入WTO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WTO的前提条件是对其运行机制和规范的认可,一旦成为其成员就必然要受到该运行机制的制约。加入WTO我国政府必须遵守这种运行规则,政府管理过程就必然要按照WTO规则来进行。WTO的有关规则要求将使我国的制度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家审计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也将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国家审计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国家审计体制的弊端

(一)现行国家审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审计的灵魂是独立性,只有独立性存在才能发挥它的权威性。我国《宪法》赋予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法》又明确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人员调配、办案经费等受本级政府管辖。这种双重的管理体制,影响着审计机关对一些经济案件的有效监督,使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威慑力有所削弱,制约着审计机关独立行使监督权。如被管辖者难于监督管辖者的经济行为;审计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预;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影响着审计机关的独立行为;审计经费难以得到保证。

(二)现行审计制度制约审计机关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

审计机关要想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就必须在地位上拥有监督和约束政府行为的权力。即政府的权力越大,审计所拥有的监督力度和广度也越大,这才能保证审计功能的发挥。我国现行审计制度将国家审计机关设置在同级政府内,并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事实上是政府内部审计机构,这种有限独立性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审计机关在宏观调控中的监督保障作用,它所发挥的作用必然是有限的。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尽管各级政府领导和审计机关领导一再要求审计人员从微观着手、宏观着眼,既要进行经济监督,又要从体制、机制上找问题,但事实上很难做到,在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进行监督评价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这也是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存在先天不足所造成的。

(三)审计机关难以处理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肩负着必要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地方政府在履行职责时必须考虑地方社会经济利益,并以维护这种利益为己任。现行审计制度将地方审计机关置于地方政府的领导之下,当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地方利益与中央政府及国家整体利益存在冲突时,地方审计机关必然会服从地方政府的领导,参与保护主义,难以独立、客观、公正地执行其审计职责,维护国家利益。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8

地方税收征管审计,是地方同级审计部门对地方税收部门进行的税收情况方面的审计监督,对其税收征管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规范性进行的相关审计行为。对于地方税收部门审计的法律依据是《审计法》和《税收征管法》,在税收征管审计过程中,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与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部门需要审计的范围不断扩展,审计监督体系也得以不断完善。由原先审计部门的粗略设置不同,到如今的审计部门设置涵盖企业、财政、行政事业单位、基础建设投资、金融以及社会保障资金等相关领域,审计机关的设置趋于完善。2014年,设立税收征管审计司来具体负责税收征管审计职责,替代原先的财政审计司。此项变动,将成为我国税收征管审计的一个分水岭,是我国未来长期的一种部门设置与安排。地方税收征管审计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不断进行演化的,具体而言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1949-20世纪80年代初),税务专管员专职管理模式,此阶段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没有设置明确的审计机关,专业性与职能性欠缺;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权限分工萌芽阶段,征、管、查开始分别设置相关部门,审计机关也建立起来,凭借手工记录进行传统的税收征管审计工作;第三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新税制予以颁布实施,新税收征管模式为“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金审工程随着金税工程的发展不断进步,地方税收征管审计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税收征管审计范围从税收会计报表审计、纳税人缴纳税款情况审计到税收报表、税源管理税收政策执行、税收征管制度执行等,涉及范围不断拓展,对于地方税收征管的审计监督越发完善,从人工记录到计算机处理,对审计数据的处理、整合与分析能力大大提升,节省了人力物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如今,税收征管审计范围进一步拓展转向了政策性评估审计,不仅仅涵盖涉及民生的热点税务问题,还包含评价宏观政策的执行情况。在税收征管审计资料的获取方面,也实施了多部门联合的获取方式。对于审计数据从对各部门予以获取与相互验证,充分利用国税、地税数据,工商注册登记信息,房屋管理部门数据以及车辆管理部门数据等,建立大数据库,形成信息的搜集与相互验证。地方税收征管审计对于完善地方税收部门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提升部门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规范的地方税收征管,有利于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税务信息的及时获取与分析,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二、地方税收征管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行的是分税制,分为国税局与地税局,根据审计法限制,审计机关只对同级税收机关具有审计权限,由于国税局税收管理权限隶属于中央,地方审计机关无权对国税局进行审计。中央审计机关由于事务繁多,对于下级国税局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基层国税局管理缺位。审计部门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审计人员往往来自部门专业、其他部门调入等现象,存在许多非专业领域人员,更有甚者,领导岗位委任于不懂专业的人士,形成外行领导内行现象。对于本来就比较细致的审计工作而言,诸多非专业人员的存在使得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浪费了国家人力物力。再加上审计人员对于国家政策、部门设置以及职能范围、税收流程、工作细节的不了解,不学习,导致审计人员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地方税收征管审计的工作效率。相对于金税工程两期投入86亿元人民币而言,2002-2016年,金审工程两期才投入4亿余元,而且仅仅布局到了市级部门,市级以下由各省自行建设,而市级以下部门的建设,由于受到资金、政策、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限制,各项投入严重滞后,根本跟不上金税工程的改革步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许多人还未完全转变思想,对于审计软件的应用熟悉程度不够,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亟需提升。在审计法律法规方面,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实施细则》(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1997)以及《审计法(修订)》(2006)等,全国与地方相关审计法律法规近200多个。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部涉及税收征管审计的法律法规。在地方税收征管审计中,审计人员往往依托的是宪法91条、109条和《审计法》第4条的规定。由此形成的影响,是在地方税收征管审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条文则比较模糊。致使有些审计工作无法可依,审计处理难度加大,有些重要审计事项被搁浅,最后没有下文。对于审计出问题的部门进行处罚也只能依靠《税收征管法》与《企业所得税法》等带有立法滞后性的法律,不利于保持审计的权威性。虽然我国《审计法》赋予了审计机关强制公开审计结果的权限,但是对于地方税收征管报告的公开,以及问责问题没有规定强制权限。这就造成了在地方税收征管审计中,对于审计报告的公开会遇到来自被审计部门、审计机关领导、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方面压力,致使审计出的问题不能予以公开,也就不能进一步予以追责,许多审计问题成为内部秘密,掩盖了固有的矛盾,使得审计过程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待问题爆发出来,严重影响审计机关形象与威信,从而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没有对审计结果公告的硬性规定,就没有对审计结果披露后的问责界定,地方税收征管审计工作就难在如何突破这些阻碍了。在不违背现有《审计法》的前提下,可以探索让地方审计机关参与审计监督地方国税局的办法。比如考虑由中央审计机关或省级审计机关发出授权书,允许基层审计局配合进行审计,赋予地方审计局参与监督地方国税局的有限权限,以弥补中央审计机关监督的不足,形成对地方税收征管审计的全覆盖。根据审计的特点,在招录工作人员过程中,加试专业知识测试,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及时清理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完善审计人员的知识层面,在地方审计机关建立涉及审计、会计、金融、财务、计算机、法律工程,以及企业管理等涉及各门类的综合化审计团队。同时,建立审计团队考核机制,对于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不断督促审计人员提升自我水平,以应对不断提升的地方税收征管审计要求。

三、完善地方税收征管审计的建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机关要树立信息化观念,建立以省、直辖市层面的数据分析处理中心。基层审计人员将税收征管各种表格传入该系统,该中心对税收征管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中间表进行SQL语言分析,系统自动出具分析疑点报告,基层审计人员进行问题的核实和再分析。基层审计人员将核实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系统,由系统识别、销账。对于日益繁杂的审计问题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转换、分析、整合等,以提升工作效率,突出审计的重点。该数据处理中心每年出台新的计算机税收征管审计操作规范,该规范包含数据的导入、处理、整合、分析各个模块的操作指南,并且建立SQL语言分析库,同省、直辖市的审计组人员可以共享该语句。这种操作规范无疑将提升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保证审计的时效性。针对地方税收征管审计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手册,规范地方审计机关业务操作规程,内容应包含规范地方税收征管审计法律、内控控制体系、审计底稿、审计流程、审计取证、问题处罚定性等要求,通过法规的规范和流程的要求,保障审计项目的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可以考虑在省、直辖市层面成立一个税收征管审计法律汇编组,将法律分为定性、处理、处罚不同章节,将此作为税收征管审计人员的工作规程与法律依据,在制定好的法律文本基础上,根据遇到的争议问题,进行定期的税收征管法律修订。并且进行不同地区间的定期交流与经验借鉴,在实践与交流中不断完善基层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文本。进行地方税收征管审计报告强制公开系统建设,在审计完毕后进行必要的公开以及处罚,并将审计结果上传到系统平台,就如同交通违规罚款一样的平台,允许进行查询与网络处理罚款,保障审计工作的公开、公正以及权威性,提升审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杜绝屡查屡犯现象。根据税收征管审计中内容制定保密级别。税收收入的完成情况、结构分析等密级为保密;税务管理审计、申报征收审计、税收征管情况审计、税务稽查审计等审计的问题及建议,在审计公告系统内必须公开,以省、直辖市为层面建立全省、直辖市审计公告平台。这样可以用于各地区间进行学习与交流,增加审计的公信力,尽量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维护审计的独立性与公允性。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9

一、应将“国税审计”权下放,纳入地方审计范围

提出这个建议的理由主要为:一是保障同级财政审计的完整性。国税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行财政体制看,通过国税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在各级地方财政收入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仅拿我县来说,全部财政收入16亿元就有9亿元是国税部门组织征收的,占财政总收入的56%,而在地方审计机关一年一度开展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对组织收入的国税地税两个主要部门仅审计地税,而国税则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预算执行审计是一个不完整、不全面的审计。二是防范“盲区”漏洞。审计署由于审计力量所限,对地方国税系统往往“鞭长莫及”,县级国税部门多年难得审计一次,这种情况往往使其成为审计监督的“盲点”。因而建议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通过适当形式将国税审计纳入地方审计机关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范围。

二、加大对垂直部门审计项目的地方授权

对于部分垂直部门和中央直属企业单位而言,地方审计机关没有审计权限,中央及省级审计机关无暇顾及和授权的有限性,往往造成这些部门审计监督的缺位。如我县金融、计量、工商、电信等垂直部门,接受中央、省、市、县审计机关的审计频率过低。这种断档缺位的审计监督状况与这些部门所掌控的财政资金和经济总量是很不相称的。审计监督的缺位,将可能导致这些部门财务管理的松懈和违规现象的滋生。因而建议,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可以采取属地管理原则,充分授权地方审计机关对这些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地方审计资源达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重审”和“漏审”现象的发生。

地方审计机关范文篇10

一、审计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目前,人大和政府都重视审计监督工作,双方对审计的要求在总的原则上是一致的,都要求审计机关能够真实、客观和公正地检查问题和反映问题。但在审计监督的实质上各有侧重,审计机关难以实现双方的要求。一是双方对审计监督的定位不同。政府要求的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大要求的审计是外部审计。二是双方要求的监督对象和层次不同。政府要求审计是对下级部门的监督;人大监督是包括本级政府及其部门单位或下属。三是双方对审计监督的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程度不同。由于受审计体制等因素制约,政府对审计监督的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是实质性的,因为政府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体制上的规定和保障,制约力强而又非常具体。

另外,在处理与人大的审计要求上,审计主要以政府指示为主,审计结果首先要报告政府,经政府审议后再代表政府向人大汇报。而人大对政府的监督目前来看还存在监督实施细则或权力的细化问题,对审计机关也没有直接的领导关系,且对审计工作的指示和要求缺乏明确和具体的法律与制度规定,没有系统化的可操作程序。所以,审计机关监督政府预算并代表政府向人大提交审计工作报告就难以有实质性的监督作用,而人大对审计监督的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是形式或程序上的。

二、现行审计体制严重影响人大监督效力

按照现行的审计机制,审计机关无法摆脱业务工作的局限性,在对预算审计过程中,审计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地涉及政府与政府首长的财政责任和行为,许多重大问题特别是那些与政府或政府首长有直接关系的问题难免得以掩盖,就是对预算执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难以对外都披露。由于许多问题是属政府行为,审计机关也无可奈何,结果是老问题不断重复出现。审计建议难以被重视,既无济于事,又影响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每年的“同级审”所提出的审计工作报告在提交人大前均须经政府审阅把关,披露问题属“自我检查”,对问题披露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力度都是有限的,也就影响和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客观性。另外,审计多是事后监督,加之审计结果及处理往往是经验教训式的,即只有吸取经验教训,无法及时纠正问题,侵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难以被有效制止。公共投资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更谈不上对公共开支实行全面的审计。其结果是人大对财政预算监督就缺乏实质性介入的途径和手段,而人大依靠审计监督来强化人大预算监督的效果实际是要打折扣的。对审计机关来说,尽管它拥有监督资源,但却因缺乏权力的“后台”和执法的“靠山”,因而难以发挥出审计资源的最大效应。这说明造成人大与审计在预算监督中双双“不利”的根本原因是现行审计体制。

三、深化审计体制改革,强化预算审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