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问题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9:52:35

教师问题论文

教师问题论文篇1

论文摘要:教师的师德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提高育人质量的直接问题。本文就新时期师德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这是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大学教师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者,学校和学术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者,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教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1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在不同文化和思想交流的碰撞中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使广大教师的观念和思想进一步解放,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给师德建设提供正面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师德师风建设产生种种负面影响。

1.1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无私奉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但是,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各种西方文化,思想观念不断涌入,特别是某些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交流来大力推行其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使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冲击,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占据了头脑,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缺乏社会主义主人翁的精神,对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缺乏自觉性。

1.2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

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乐于奉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一些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没有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由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再加上工作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受利益的驱动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或者因职称问题“潜心”科研而无心教学,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副业。

1.3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教书育人,它是教师的天职,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一概置之不理。有的教师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有的教师缺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漠不关心,育人意识淡薄。

1.4为人师表意识相对淡薄

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在各种场合都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但有的教师不太注重仪表,平时不修边幅;有的上课迟到,课上抽烟,接听手机或发短信;有的在课堂上讲课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发牢骚,观点偏激;有的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以自己的片面知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

1.5学术道德的缺失

部分教师学术道德自律意识不强,在教学和科研中违背基本学术道德: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请他人文章,影响了学术声誉,阻碍了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2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部分教师师德师风缺失,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教育引导,以改善高校师德状况。

2.1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

新时期教师肩负着培养政治思想上合格之学生的艰巨任务。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决定了教师的政治思想、立场、观点对学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必须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也就是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要保证教师政治思想上的坚定性,即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这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最突出的核心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努力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培养新世纪“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2]。

2.2领导和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接班人,良好的师德师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师德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水平,还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精神、人文情怀和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在校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缺少良好的师德师风,就无法营造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学术精神与风尚。第四、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潜在影响力。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情操、健康精神的培养均具有较大的教育影响作用。2.3建立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一、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二、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三、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2.4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树立典型与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体,以典型带群体,以群体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从而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5做好三个结合,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第一、加强师德建设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在师德建设中,切实注意关心教师的实际利益,将师德师风建设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站在教师的角度,以教师为本,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做好培训、进修、留学和攻读学位等方面的规划与安排,创造条件,使教师愿意来,留得住,干的顺,成长快,使之心情舒畅地全身心地投身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去。第二、思想素质要求与业务水平的提高相结合加强师德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素质,做到又红又专。所以,无论是考核、职务晋升,还是日常的培养教育,要较好地把握两者的结合。第三、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的身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素质。另外,面对高素质的学生,教师也能感受到自己更高的责任和应当具有更高的人格境界。因此,要注重抓学风,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以优良的学风和高素质的学生群体促进学风和师德师风的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的赞誉,是对教师的期待,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因此,只有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自觉进行自我修炼,通过学习丰富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教师问题论文篇2

【英文摘要】Thisessayelaboratesseveraltheoreticalissuesandtheirlogicalrelationshipsintheinnovationanddevelopmentofteachers’educationinChina.Theissueofteachingasaprofessionmainlyconcernsthestatusofteacher’sprofessionandoriginatedfromthebi-disciplinedbaseoftheprofession.Sotoprofessionalizeteachingdependsnotonlyontheenhancenmentofthespecialitylevelofteachers’educationandthescientificlevelofeducationdiscipline,butalsothetransformationoftheeducationalissuesoftcachers.Theunityofteachers’roles,ononehandasanomalandontheotherhandasascholar,helpstoimproveteachers’professionalization.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职业专门化/师范性/学术性/教师教育一体化

teachers’education/teachingasaprofession/normalacademic/unityofteachers’educ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1)04—0055—05

我国的师范教育,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包括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大系统的完整独立的体系。这种典型的独立定向型教师教育体系,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封闭式师范教育体系出现了逐步向开放式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调整院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意味着50年来建立的独立定向型师范教育体系将走向开放。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封闭定向型和开放非定向型两种体制孰优孰劣争论已久,是否就是由于师范性和学术性孰强孰弱而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加以探究。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研究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当务之急是要在全国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中小学师资队伍。为保证师资质量,政府制定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学历标准。尽管师范院校的数量与规模也在扩大,但仍然无法提供足够的师资,且培养质量不高。为此,研究者倾向于通过更加严格的制度化措施,提高师范教育的培养与培训质量,并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以寻求有效的办法。

围绕如何培养合格教师,提高教育工作的专业水平,关于教师或者教学工作是否是一种专门职业及其专业化的争论由来已久,而且在各国师范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1]。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专业结构功能理论,通过与该学派总结的一般专业最核心的五个指标进行对照,得出教师并非是一种真正的专业的结论[2];1955年召开的世界教学专业组织会议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3];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被认为是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的明确说明。该建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4]。这与60年代各国对不合格教师数量增加、教育质量下降的担忧有关。它提供了一种对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普遍要求与政策支持。事隔30年后,这一原则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同名文件中又得到重申[5]。

进入80年代后,在《霍姆斯报告》的推动下,教学专业化很快在美国成为一场持续至今的改革运动[6]。该报告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一要确立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地位,二要建立起与这一专业性职业相应的衡量标准。师范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出训练有素的达到专业化标准的教师,以教师的专业化实现教学的专业化,并使教师赢得较高的社会地位[7]。该报告被视为倡导教学工作专业化的有力文件而得到广泛引用[8]。

通过对国外研究的介绍和总结,国内的研究者也在教师专业化问题上作了积极探索。拙著《师范教育论》分析了教师职业的特性,认为虽然可以明确教师的劳动是不同于其他形式劳动的一种特殊劳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独立的社会职业,但教师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知识、素质、能力、个性品质等诸方面的提升,某个教师的某种直接作用的效果往往较难以定量的方法确定,也不易看到立竿见影的效应,因此与医生、律师等专业相比,教师职业是具有一定替代性的专门职业[9]。有学者则指出:在社会功能层面,教学工作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社会功能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在专业发展制度层面,尽管教学工作的专业发展制度已成为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所建基的学科基础——教育学科的科学性至今受到质疑;在专业组织层面,虽然教学工作者建立了广泛的专业组织,但与其他专业相比,无论是在其所享有的自治权方面,还是在组织的权威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10]。但研究者都对教师或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持普遍支持的态度。相信教师职业或者说是教学工作在专业化方向上将不断取得进展。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已首先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将教师列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这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十分有利。

可以这样认为,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基本的出发点是要持续提高教师教育的专门性,并使教师这一职业发展成为普遍认可的专业,以改善教师的地位,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尽管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还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专业,但研究使人们看到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使教师专业化得到普遍的支持。恰恰因此,就更需要政府通过加强财政拨款提高教师职业待遇,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才能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自身修养,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实际上,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前景确实不容乐观。仅就教师的学术资格而言,1997年,在1141.4万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初中教师的比例仅为10.6%,占高中教师的比例也不过60.7%[11]。近年来教师职业的待遇和社会吸引力有所提高,但与医生、公务员等其他职业相比,收入水平仍偏低[12]。而作为师资培养与培训的师范院校,普遍存在经费困难、设备简陋、学科单一、师资队伍学术水平不高等诸多弊端[13]。当前,更直接和富有实效的途径,就是政府通过加大对师范教育的经费资助,加强师范院校的办学实力,同时提高教师职业待遇,以加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只有当教师的职业收入相对较高时,教师资源才会越来越充足,而且也有条件采取严格的资格证书制度,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

二、教师教育中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

就一般意义而言,师范性主要是指培养教师所不可缺少的特殊性课程与要求,具体指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相关课程和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学术性则关注这样三个层面:一是指与综合性大学同类系科相比,师范院校内各系科教师在科研中所表现出的学术水平的高低;二是同类学科教学内容上所反映出来的专门化水平和学术前沿的程度;三是学生从事学科研究的能力[14]。在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对教师素质要求的变化,时而强调师范性,要求加强教育学科课程的学习和重视教学实习与见习、增加其课时数;时而强调学术性,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科课程的比例。便是所谓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15]。显然,可以把教师教育中的师范性抽象为培养教师这一任务规定的特殊性,即该职业对从业人员确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殊要求。这和我们所讨论的专业化问题紧密相关。而所谓的学术性,则是对在教师培养中可比较的学科知识与研究水平在程度上的差异的强调,以及对这种差异可能带来的教育质量不高与教师职业适应能力较低的担忧。

尽管欧内斯特·博耶在《学术水思》一书中提出的教学同样应是一门学术性的事业,亦即教学同样有其学术水平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国内教育理论界人士所赞同,但由此得出的师范性包含部分学术性的结论,又不免有些绕回到老路上的感觉。从其所强调的核心意义看,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主要源于教师教育中双重学科基础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由于教学工作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的困境,即以怎样的方式组合这两种学科课程。不过,对于教师“教什么”与“怎样教”两方面素质的形成,作为教师教育两个不可相互替代的重要基石,显然并不构成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彼此相对独立,处于一种不均衡发展的链条型联系之中。在教师教育中,应寻求两个学科基础相互间的“和谐”,通过协调与相互适应,共同发展,以增强结构的整体功能[16]。

对于“教什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教师教育中学术性的要求,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要在学术上做好能够将学生在某一学科上带得足够远的准备。因此,可以认为增加学科课程的比重以及向综合大学看齐的作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增强其职业适应力,还对师范院校的发展有利。问题在于,在有限的培养期限内与严格的学时标准要求下,这一作法确实对教育学科与训练有所冲击。

对于“怎么教”,就要复杂一些。首先,随着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师角色正在向一种类似于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或伙伴的关系转换[17],怎么教将逐渐被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和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索所替代。核心的问题在于教师必须对这样的教学工作抱有明确的理想,即将学生带向什么方向或者说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可能将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显然,这样的变化就使师范性问题产生了方向性的变化:由“怎么教”转换成了“教学生怎样学”,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符合教育理想的设计。其次,师范性是教师教育得以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标志。所谓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根源,还在于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及其所依赖的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程度不高。而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和教师教育理念的养成,也恰恰是未来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主旨所在,以此为基础的师范性将更能够体现教师教育的本质特性。

不过,就当前教师教育的改革来说,还很难获得上述意义上的突破。在开放化教师教育中,将通过执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来规范师资的培育,师范性也主要作为从事教师职业可参照的条件予以强调。可喜的是,当前师范院校的教育模式、师资培养目标正呈现出一种有利的多元化趋向。就学术性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组合来看,传统的学术性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与训练混合、交叉进行的模式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一些师范院校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革,通过借鉴国外开放化师范教育的经验,开始试验“3+1”、“4+1”、“4+2”等师资培养模式。一些师范大学也开始有意识地发挥教育学科的优势,在课程开发上试图建立完整的体系,以能够面向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教师。而教师的自主发展则被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毕竟只提供了一种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教师的可能,而教师自身的发展则最终决定着一个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并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三、教师教育的两种体制:封闭定向型与开放非定向型

同样是由于教师教育的双学科基础以及由此产生的双专业结构,在实施教师培养的途径上,就产生了封闭定向型与开放非定向型教师教育体制以及两种体制兼而有之的混合型体制的差异[18]。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师资培养与培训上采取封闭定向型体制与结构模式,并维持至今的理由是充分的。其一,这一模式能够理想地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无论是师资供需数量、质量的预测与由此确定的拨款数额,还是分层次对口培养与培训,它都体现着一种计划经济所需的直接可控性的特征。其二,这一模式是解决长期的师资供给缺口问题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保证基本的师资数量供给,有利于按照稳定的质量标准开展统一的培养与培训。其三,我国教育事业总体规模较大,就基础教育而言,师范教育必须在师资的数量与质量上积极适应其需求,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说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稳定与发展。

尽管如此,但这一模式仍受到普遍的批评,主要是培养质量不高,尤其是学术水平不高,师范性不强[19]。但同样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甚至不需任何教育训练就可以走上讲台。现实的状况也正如此,师范院校在不断提高其非师范专业比例,以扩展其生存空间并在学术水平上追赶综合类院校的同时,对于为教师提供科学化的教育学科训练热情不高,非师范院校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则逐渐抢占着师范院校的领地而不需对其教育环节作出任何调整[20]。这两方面,无疑都弱化着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前景,教师教育的质量因此而不断受到挑战和更多的批评,建立开放化教师教育体制已成顺应时势之举。

政府的师范教育体制开放化的决策,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判断:全国大多数地区师范教育的规模和数量已基本适应中小学发展的要求[21],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师资的要求已由数量上的满足转向质量上的提高。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普遍实施,对于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不断提高师资培养与培训的质量是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师范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开放化、提升师资培养层次以及后文要谈及的一体化,都是为有效完成这一任务而提出来的。

不过,由于对开放后师资数量供应能否保证,师范院校何去何从等问题有所顾虑,教育主管部门甚至积极支持开放化的研究者也对开放化持谨慎态度。这种谨慎和冷静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较高且师资已供大于求,但短期内提升学历层次所需的培训任务还很重,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则供远远小于求,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果一下子实行教师教育开放化,不仅可能导致教师教育数量与质量的滑坡,带来整个教育结构的失衡与质量的降低,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开放的程度以及具体实施的策略都应是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开放决非绝对的、无条件的,必须充分考虑师资供需数量、质量在时限、区域和培养层次上的差异,分阶段、分地区、分层次逐步推进,而且也不可能是全面的开放,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是逐步形成混合型的教师教育体系[22]。其次,在一段时期内,高师院校仍将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体(中师建制将逐步取消并由高师院校承担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育)。建立开放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必须首先在教师所需的教育理念养成与教育技能训练方面,制定严格的、高于原标准的、为各方所认同和恪守的规则,实际上,完善与强化教师资格制度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也正在成为政府推动开放化教师教育体系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再次,就改革的策略而言,可行的办法是实施由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现有高校主导的累积性的逐步变革,政府则予以适当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另外,占高校总数1/5的师范院校在开放化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发展,也应受到普遍的关注。较适宜的看法是,处于优势特别是教育学科研究领先的师范大学、学院,宜予以保留并逐步综合化,而处于弱势的师范专科学校除在师资缺口较大的地区予以保留外,可考虑逐步并入综合类院校或师范大学、学院[23]。当然,这一前瞻性建议要视具体状况而定。

在市场主导教师供需的情况下,尽管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培训上的垄断地位的丧失确实是一种挑战,但50年的师范教育经验,将有利于师范院校在教育培养、培训上占据主要的阵地。随着行政约束的减弱,师范院校自身发展的意愿和能力将会有充分的发挥,若加上政府确能在提高教师经济待遇上有所作为的话,师范院校也不必担心其在教师市场中的竞争力会下降。

四、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一般认为,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的形式与实践,源于终身教育思想与教师职业发展理论。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各国逐渐形成把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统一起来的趋势。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国际教育会议通过《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强调了教师培养与进修相统一的必要性[24]。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建议: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重新考虑并沟通教育的各个阶段[25]。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因此,人们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于强烈的关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工作小组、霍姆斯协会相继发表的《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它们同时提出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师范教育改革的目标[26]。

总体来看,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是针对我国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职后隔离,机制机构各自为政,教育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试图对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以构建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不过,一体化并不是单一化,它可以是多元化教师培养模式中的主体,但并不垄断教师教育;它强调整合完善的体系,但并非封闭,而希望在开放竞争中体现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因此,一体化可以看作是与开放化同步进行的两个互促互进的过程。并且有理由相信,在一体化过程中,建立开放化教师教育之路将更加多样、灵活和富有活力。当然,建设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同样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可予实施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包括[27]:1.打破条块分割的师范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各部委与地方对师范院校的领导关系,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体制,形成上下结合、内外融通的教师教育网络。2.突破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割裂,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互不衔接,不同教育机构不相往来的教育模式,建立起职前与在职教育、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互贯通的教师教育机构体系。3.统一规划和设计教师教育内容,即把职前教师培养、新教师入职辅导和在职教师提高这几个阶段的教师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通盘考虑,确定培养目标,选择教育内容,设置课程结构、培养途径与教学方法等。4.在统一规划下,重新调整和组合原来分别承担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不同任务、相互分割、互不联系的师资力量,建立一支职前、在职既各有侧重又有合作,相互融通合一的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

上述四个问题是近20年来我国师范教育研究领域讨论最广泛和争论最多的几个问题,也是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条主线。总体来看,教师专业化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职业的地位,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以及封闭定向型与开放非定向型教师教育体制,都是由教师教育的双学科基础衍生出来的现实问题。其中,教师专业化,不但依赖于教师教育专门化程度的提升和教育学科的科学化,而且依赖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而后两个问题涉及的核心都在于这种双学科基础的现实组合,师范性与学术性是就其水平而言的,封闭型和开放型则是就其体制而言的。但不管是强调水平上的相对对立的或同步或异步的发展,还是体制上的封闭型或开放型,都是就其在教师教育实施中的相对独立性而展开的,往往忽视了其可协调性。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无疑有利于弥补这一点。可以预见,随着一体化目标的逐步实现,教师教育的概念与观念将逐渐取代师范教育,在教师培育上强调教师的持续发展,教师教育的双学科课程将有机地衔接起来,不是相互割裂而是作为教师教育内容的整体统筹起来安排。同时,教师教育机构在教育课程开放和教育科学研究上所承担的责任,将有助于教育学科的不断科学化。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不断得到推进,教师教育的价值核心也将转移到作为个体的教师的教育理念与素养的养成上来。

收稿日期:2001—05—27

【参考文献】

[1][3][4][9][13][16][18]谢安邦.师范教育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58.109.59.66.113—124.68,70.

[2]安玉海.教师专业化:一个多层次研究的理论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硕士学位论文.

[5][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中的教学工作[M].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1998.23.92.

[6][7]兰英.美国教师专业化运动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4,(4).

[8]杨明全.从教学专业化看美国在职教师进修计划[J].外国教育研究,2000,(3).

[10]唐玉光.教学工作与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11]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E].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12]季学军.发达国家中小学师资培养体系与借鉴演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14][15]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2).

[19]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

[20]华东师范大学师范大学改革与发展咨询会秘书组.认清形势,积极进取,开创师范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

[21][22][23]谢安邦.我国师范教育发展道路研究[J].师院教育,2000,(1).

[24]师范教育一体化课题组,上海市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战略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9.

教师问题论文篇3

一、存在的问题

1.论文撰写不够规范,缺乏起码的科研训练

论文的撰写是否规范,不仅反映研究质量,还可以反映出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到正文的标题、内容、参考文献等都应严格要求,规范书写。从上报的论文来看,很多论文结构混乱;题目与内容似是而非;引用的字、句没有标明出处,有的甚至多处成段引用;图表制作粗糙;参考文献书写随意;绝大多数作者甚至不知道摘要是什么,更不知如何去表述……从中不难看出,很多教师缺乏起码的科研训练。

2.绝大多数选题缺乏新意,低层次的重复研究过多

论文的选题十分关键,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上报的论文中,根本不是论文题目的不在少数;有的论文题目过大;有些题目表述不准确,是很明显的病句;不少论文属于教学心得、经验总结或工作总结;多篇论文题目极其相似,缺乏新意;有的论文如快乐体育、素质教育都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有的研究如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应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等已是常识性的共识,根本无需再作研究。

3.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研究设计粗糙、漏洞多

从研究方法来看,比较单一,除极个别运用了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外,大多数论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就文献研究法而言,信息占有量很小,且过于陈旧,有的论文参考的文献都是2000年以前的,有的甚至是1985年前后的文献。另外,普遍缺乏最新的权威文献,从而使研究的层次大打折扣。从调查研究来看,问卷的设计可信性低,效度令人质疑,调查的样本不尽合理;实验研究的研究程序、实验对象、指标的选取、条件控制、实验获得的数据等存在明显的漏洞,结论缺乏依据且逻辑性差。数理统计法仅仅停留在一般性描述上,有的完全“拿来主义”,“借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再作一简单的“比较”。

4.真问题的“草根”研究少,泛泛而谈的空“理论”居多

作为一般的基层体育工作者,研究应紧扣教育教学实践。上报的论文作者基本上都是广大一线教师,长期直接面对体育教学,应该具有丰富的研究素材,研究应当充满张力与活力。但评审过程中发现,真问题的“草根”研究并不多见,反而泛泛而谈的空“理论”居多,其中,很多所谓的“研究”是“蜻蜓点水”。

5.研究者的学习意识不强,对研究现状缺乏基本认识

论文是一面镜子,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研究者的职业态度。课改已走过了十个年头,高中课改2004年秋学期至今,也七年有余,但很多论文题目、内容阐述的仍是“新课程”以及课改初期的问题或现象;很多研究或实践早有定论,无需再走弯路,但上报的论文中,很多篇幅还在重复着别人走过的“老路”……这不能不说明研究者的学习意识不强,对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以及当前学校体育的基本走向缺乏必要的、基本的认识。因此,更谈不上紧紧围绕学校体育的热点、难点及空白点进行深入研究。

6.学风浮躁与不端,侥幸心理普遍存在

我们希望看到的研究是广大一线教师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与提炼的、视角独特的闪光点,以及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健康、良性发展的有效干预措施。评审时,也在向这方面倾斜,只要是“真情实感”也都给予了较好奖次,但学风浮躁与不端、心存侥幸者还比较普遍,大段落、数段抄袭别人成果,更甚至全文下载,没有注明任何引文的现象比较多。正如一评委所言:“我们不是在进行论文评审,而是在查找是否抄袭。”

二、应对策略分析

1.充分发挥高层次论文的示范效应

充分发挥高层次论文的示范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基层教师提升论文质量。在去年年底我市中小学体育年会上,特别邀请荣获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大会二等奖以上的作者作了大会交流,使很多基层教师大开眼界、深受启发,从而对科研论文的撰写有了更加直接的感性认识,这对他们将来的论文写作必将大有裨益。

2.注重学习自研能力的培养

学习自研能力是教师切实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有效举措。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习研究《课标》、教材、教参、人体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还应当不断学习自研教育教学理论,从而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紧跟课程改革与时代的步伐。笔者建议广大基层教师主要阅读以下五类书籍:第一类是教育经典类,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加德纳的《多元智论》。第二类是教育科研方法类,如杰克·R.弗林克尔与诺曼·瓦伦著的《教育研究的设计与评估》、陈小蓉编著的《体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这些书籍对科研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第三类是期刊类,可分为四小类,其一是教育类核心期刊,如《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这类期刊能够拓展我们的宏观视野;其二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此类期刊的学术性较高,篇幅较长,对教师的深层研究很有帮助;其三是对中小学教学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这两本杂志对基层体育教师的成长很有帮助;其四是《中国知网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这类期刊容量大、分类齐全,收录时间长,是研究的重要文献。第四类是人文类,它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文字功底,而且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理想、专业情操,并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

3.举办不同层面的科研论文培训

从目前的各级各类培训来看,其中绝大多数突出了体育教师教学方面的培训,而对基层教师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训明显不够。因此,作为体育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针对不同层面基层教师的特点,聘请教科研专家定期举办培训班,切实提高广大基层教师的科研水平与层次。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教科研能力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绩效工资改革后,科研成果已直接纳入到考核工资当中,由于基层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与其他文化学科教师存有一定差距,如能在培训力度上不断强化,将对他们的切身经济利益有一定帮助。

4.发挥课题拉动的效能

提升研究能力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过程的反思、改进,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也就是把教学当课题来研究。研究之初,基层教师可以选择与实践联系密切的应用性课题,或主动参与其他教师的课题,从而逐步积累研究的经验,再循序渐进地过渡到独立承担课题,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使研究更具深度。

5.充分借助学位提升这一平台

教师问题论文篇4

一、青年体育教师心理失衡的原因

1.经验不足。青年体育教师有不少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面

对几十双求知的眼睛,心理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兴奋。但由于经验不足,面对一些偶发事件,他(她)可能会不知如何处理。笔者曾观察过一位女青年教师,第一回把一位犯错误学生叫到办公室之后,竟然不知说什么好,好容易从老教师那儿学了几招“准备现卖”,却愣是开不了口。最后还是请另外一位教师代处理了一下。事后,她感到压力很大,害怕自己以后怎么进行教学,总觉得学生看不起自己,总觉得其他老师正等着看她的笑话,心理失去了平衡。有段时间成天恍恍惚惚的。

2.期望值太高,过分追求完美。青年体育教师精力充沛,特别

希望一开始就能干出成绩,因而十分注重教育教学中的各项评比(如年度考核、辅导学生、运动会等)中的情况,一旦最后的结果与所期待的有差距,特别是有较大的差距时,就产生挫折感、自责感,引起

心理失衡。每位青年教师都希望把现有工作做好,对有些工作,他也会投入很多精力,以追求完美,但我们知道,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十全十美只能是个境界,要完全做到是不可能的。青年教师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常常因一两件小事而在课堂上闷闷不乐,怨声叹气,或激动咆哮,大发雷霆,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影响了学生,给学生以不良心理暗示。

3.与其他教师关系紧张。青年教师因其社会实践经验不是很丰

富,在处理某些事件上,可能会与其他教师发生摩擦、矛盾、直至冲突,这很正常。因为教育工作一方面属于个体劳动,另一方面又属于集体劳动。个人的教学实绩须与其他教师进行竞争、比较才能表现出来。青年教师好胜心强,凡事想独领,自然可能会引起“非议”,而这些“非议”传到耳里,不免会感慨、失望,觉得人心难测,社会复杂,从而引起心理失衡。

4.过量的工作负担。把学校体育教师分成五种类型,即辛苦型、经验型、科研型、应付型、失职型。不少青年教师都上过辛苦型历程,正所谓“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从晨操、上课、训练,到“两课两操”、《达标》,有时还要处理学校体育的琐碎杂事,难得有休息时间,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不注意心理的调节,也会导致心理失衡。

二、青年体育教师保持心理平衡的对策

1.学一点心理知识。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的,有思想就不能要求千人一面,也不可能千人一面。在强调个性发展、创新思维的今天,特别要求每一位青年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工作者,善待每一位受教育者,理智地看待学生的缺点、不足或者错误。不应该动辄呵斥、责备,不全盘否定,不胡乱联系。特别是对有

自卑、急躁、失望、悲观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并适当地予以帮助,使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成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学一点心理知识,不断完善自我,理智地看待工作中的挫折,学会控制自我情绪,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健康快乐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2.加强自我修养。青年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

且还有繁重的训练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多研究教育科学、体育科学,研究教育艺术、训练技巧,想方设法把自己从繁琐的学校体育事务中解脱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型、创造性,变“手把手”为“遥控”,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科学型的体育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地做想做的事,减轻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最终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3.要有豁达开朗的胸怀。青年教师各方面应该首先象个青年,

有朝气,活泼,在工作和学习当中,要学会理解他人(包括学生、同事、领导、家长),要正确看待别人的短处、错误,对学生而言,要学会宽容,学会设身处地地替学生思考,关键时候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培养豁达开朗的风度,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4.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少青年体育教师(当然不仅仅是青年

教师)有时早上一睁眼睛脑子里第一反应是昨天干了多少事,今天又有多少事将要做,因而一大早便处于紧张严肃状态。这种不良情绪有时会影响整个一天。美国心理辅导专家乔奇博士发现,心理疾病大多是因为每天面对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心理高度紧张,从而引心理障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做几件事就做几件事,一时无法解决的又不紧要的问题搁几天也未尝不可,也许随着时间推移,会想出更好的方法。

5.树立坚定的信念。青年体育教师要干好体育教学工作,必须

教师问题论文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讨论;有效性

当前,新课改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一言堂”被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代替。相对来说,小学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讨论较为普遍,高中语文教师不愿或不敢大胆采用讨论,很多老师对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本课题组的教师结合教学实验,对讨论的作用与运用做了一些探索。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通过讨论,教师发现问题,教学针对性加强。学生讨论的过程,能充分展现其思考的轨迹,暴露学生理解的准确程度。教师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如教《小狗包弟》一课,当教师提出我们是否应该谴责巴金的背叛行为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时,学生模棱两可。这说明教师对文章的背景以及巴金的为人性格,还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师应进一步补充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讨论这一形式,迅速直接反馈到教师这来,教师及时发现,迅速调整。

(二)讨论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高中所选课文大多是名篇名句,有着深刻的内涵,能够从多个角度探讨。而学生往往只能想到某一方面,展开课堂讨论,能够拓宽学生思考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深入理解文本。如教学《祝福》这课,围绕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主动参与,没有旁观者,大家各抒己见,并展开辩论,对文本有了深入理解。

(三)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著名的教育家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讨论法能使学生跳出自己思维的局限,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同时展开思考与分析。在讨论中,其他同学的新观点,激发自己去思考质疑,往往会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教陶渊明《归园田居》时,教师提出你是否愿意过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从个体选择、社会责任、现代文明的弊端、诗意生活等很多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展现了创新意识,经常开展这样的讨论无疑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很会说,但说话没逻辑,缺乏真正的思维能力,有些学生思维能力很强,但茶壶里煮饺子――有货道不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步。而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围绕一定的论题进行讨论,既要思考,又要表达,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在课题组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原先性格内向的学生开始健谈,原先健谈的学生说话不再信口开河。

那么,如何才能增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呢?

(一)、讨论小组的科学设置。以往讨论小组,是按照学生座位的近邻关系设置,或是前后,或是左右,没有科学依据。其实分组非常重要。全是不爱讲话的在一组,就会冷场;全是爱讲话的在一组,吵得不可开交。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宏调控,学生才能优势互补,各个小组都能热闹起来,各个组员都能充分参与。

(二)、讨论问题的精心选择。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是为了有讨论这一新课改的教学环节,而随意找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是典型的为讨论而讨论。其实,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讨论,没价值的问题学生讨论半天,那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还会败坏课堂风气。什么样的问题具有讨论价值?选择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讨论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者是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而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提供的问题应是仔细思考,精心选择的。在教学《六国论》这课时,有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像作者说的那样吗?这一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的欲望,此问题表面看好像是与历史有关,实际上与作者的创作动机密切相关。

1、选择突破重难点的问题

教学中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拿来讨论,也不可能都去讨论。教师要选择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应该是与课文重难点有关的问题。教师在选择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如教巴金的《小狗包弟》,有老师提出“小狗可能怎样死”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在教《鸿门宴》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提出“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分析项羽与刘邦的性格特征,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选择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太容易,学生不用讨论,即可能得出答案,学生还讨论什么。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也讨论不起来。有教师提出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此情’到底是指什么?,这一问题学术界还在争论,学生无从回答。有些教师喜欢追求讨论问题的难度,而偏离了讨论的最终目的。

3、选择有层次的问题。有时一个问题里内含着好几个小问题,这样的问题有层次性,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像走迷宫一样,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如。教陶渊明《归园田居》,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提出“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入仕与出仕的矛盾”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传统文人的生存困境。

(三)讨论时机的准确把握。

什么时候该用讨论?有教师一上来就让学生讨论,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有教师等学生都明白了,学生都知道了,还需要讨论吗?

1、学生困惑时讨论。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不理解之处,处于困惑之时,此时教师若安排讨论,因势利导,学生参与度极高,也最有效果。如教巴金的《小狗包弟》,学生对巴金的忏悔与自责感到不易理解,不就是一条小狗吗?此时,教师提出巴金为什么因一条小狗忏悔与自责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讨,挖掘课文的主题。

2、讨论位置的灵活处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总领全课、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应放在开头;对整堂课的总结归纳、深化中心的问题,要放在最后。有的问题只有教师大量铺垫,学生才能有所认识的,应放在中间。有时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但和文章主旨密切,要安排临时的讨论。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这课,有学生提出别里科夫挺让人同情的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临时安排一场讨论:别里科夫是否值得同情?

参考文献:

教师问题论文篇6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演绎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政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政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政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政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政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政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政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三)构建过程考核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过程考核首先是指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折合成一定的成绩比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基于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现状,可以考虑把选题、开题、论文及答辩四个环节分别折合成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学生毕业论文最后的成绩。其中,可以探索公共管理系+导师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具体指选题、论文环节的考核由导师来完成,开题报告和答辩的成绩考核则由公共管理系来完成。这一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与其他考核体系的衔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毕业论文的过程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大对学生,在各种竞赛、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宣传和奖励。

教师问题论文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组织实施

Abstract: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in 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for improving students’political quality , fostering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 The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being advantageous to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course research , being advantageous to improving students’ quality , and the attributes ,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the course . Doing well the enforcement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success .

Key words: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politics ; practical teaching ;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 enforcement

—、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1本文需界定的两个基本概念

(1)问题研究。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授课学生,针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

(2)个案研究。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个别的、特殊的案件或事例的研究。

2问题与个案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意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进行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研究”还是“个案研究”,都会从某个方面(或侧面)涉及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民主与法制问题、改革开放中的问题、“三农”问题、道德问题、犯罪问题、网络问题、恋爱问题、学习目的与动机问题,等等。学生正是通过对感兴趣的问题或个案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课堂(书本)教学内容的理解,修正其错误认识,坚定了对教学内容真理性的认识。

(2)能培养大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研究”或“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推动大学的创新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类研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可资利用的材料,促进教学相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是针对某—问题(个案)而展开的,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能够集中一段时间收集相关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往往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东西,能够补充教师在这方面教学的不足。同时,小组成员能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往往能从某一视角、某一方面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老师的课程教学或科研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有学生研究小组针对老师课堂上讲的“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学” 的观点提出质疑,而有的研究小组则在研究论文中赞同老师介绍的这一观点;有的学生研究小组先是搜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个案(本校的、外校的和网上的),然后进行分析,写出论文。这类研究对老师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

由于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开展这一实践教学的学校还不多,因而对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实践和研究。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条原则性的建议:

1从有利于课程教学和科研出发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首先要考虑要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即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但是,要达此目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好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就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研究往往是教师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学生的研究可能是粗糙的、欠缺的、稚嫩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有可能取得我们称之的所谓“科研成果”。而学生与老师的双重研究,对推动教学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水平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一活动开展得好,每年就可能有一批师生合作的研究成果产生。

2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3根据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和选定“问题”与“个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必修课程具有不同的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因而其“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某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出的诸如:大学生学习投资效益研究、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塑造研究、大学生恋爱道德约束研究、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的关系研究、大学生学业管理的个案研究、大学生学习目的的个案研究、大学生价值目标追求的典型个案分析、大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个案分析、大学生犯罪的个案分析、大学新生课余时间安排的个案分析等“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课题,都是符合这一原则的。

转贴于 4与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相结合

现在不少大学都在大力推行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如湖南大学实施的“SIT”计划(StudentsInnovationTraining)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关键是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1组织实施的主体

这类教学经学校或院系批准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组织实施的问题。这种组织实施的主体一般为两个层次:一是开设课程的教研室;二是任课教师。教研室的任务是组织讨论、制定和实施方案,检查督促任课教师执行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则是实施方案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如果是组成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则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属于组织实施的第三层次。

2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的提出

担负课程教学的教研室根据课程的教学性质、内容和特点,精心研究、编写供学生选择的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或提出则更能体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研究课题应涵盖和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数量至少应在50个以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和课程教学的需要,每年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更新。如有必要,还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归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课题可分类为:大学适应、人生理想、人际关系、道德、恋爱与择偶、、上网、课余生活、勤工俭学、人生价值,违纪与犯罪等等。

3组织学生实施

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有两种组织形式:个人形式和小组形式。

(1)个人形式。即由某个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任课教师对有些只需一人即可完成的研究课题或受条件限制只能由一人完成的课题,应当允许个人单独完成。

(2)小组形式。这种形式应当大力倡导。研究小组一般由3~5名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多于或少于此人数的须经任课教师批准。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原则上不跨班,不跨院系,特殊情况须经任课教师同意。否则会带来论文(报告)的归类装订、成绩登记与检查、查询等教学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对工作任务应有明确分工和合作要求。组长须经民主推选产生。研究选题应由小组民主讨论确定。此举旨在培养和体现学生的责任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另外,还应帮助、鼓励学生在学术核心期刊或其他报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4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

(1)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教师应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调查(上网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书信调查等)、收集和处理资料、实验(各种情境的创设与数据处理)和统计,然后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

(2)论文(研究报告)格式规范性指导。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在低年级(一、二年级)开设。低年级学生初次撰写研究论文(报告),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训练,所以教师应对他们进行论文规范性指导。任课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优秀范文,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讲授,对往年学生提交的研究论文(报告)是否合乎规范要进行讲析。如果缺少这一指导,学生提交的论文或报告就会五花八门,很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表述,影响学生科研素质以及科研写作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任课教师进不进行这种指导,其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学生一般都缺乏制定研究计划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拟定的研究计划,应报任课教师审阅同意。任课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以使研究计划切实可行。

5学术道德要求与教育

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有一个学术道德教育问题。教研室对此要有明确的规定,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要结合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向学生提出学术道德的具体要求,并强调违反者应当承担责任。

6论文(报告)提交的若干要求

包括论文(报告)完成与提交时间的要求;附件材料(如下载的资料、摘抄复印的资料、问卷调查表、会议纪录等,用来证明调查研究工作的真实性和认真程度)和光(软)盘提交的要求;文档格式的要求;论文文件袋的要求等。

7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价

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分可以由两部分构成:论文(报告)完成过程质量评分和论文(报告)质量评分。过程质量分,用以衡量小组论文(报告)完成过程的认真态度、团队精神、任务的难易程度、附件材料是否齐全等。论文(报告)质量分,用以衡量论文(报告)的质量,包括论文(报告)的格式、结构、分析、创新性、小组总结、个人心得质量等。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则以小组论文或报告为单位进行评分,小组成员的成绩以小组得分为基础,视其表现与作用来确定。

8以课程研究论文(报告)取代传统考试的效果评价

(1)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平时轻视课堂学习、考前搞突击复习、要求老师划重点、死记硬背的弊端,能较好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达到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们通过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提交这一过程,能培养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查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有效地解决评卷工作量过大和评卷时间过长的问题,与每个学生单个提交考试论文相比,评卷工作量可大为减少。

(4)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使学生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培养民主思想、团结协作意识、竞争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对某一课题的研究,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能使学生的研究过程变成学生的自我德育过程。

教师问题论文篇8

一、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论文指导水平和能力

毕业论文质量高低,固然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科研素养、写作水平,但与指导教师的负责态度和指导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应该首先从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着手。

1.严格准入制度,优化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2]其次是严格指导教师的准入制度。论文指导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素养、写作水平、责任意识等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降低指导教师的选聘条件,就意味着降低论文指导水平。因此,应该完全按照要求选聘,即论文指导教师在专业、学历和职称上要满足规定条件。再次尽可能选聘高水平指导教师。在确保指导教师基本要求基础上,有条件的基层电大还可实行更高的选聘要求,不仅满足专业、学历和职称等基本要求,而且还要有认真的指导态度、丰富的电大教学经验、较高的科研水平。同时,尽可能按照教师的“教”“研”方向与学生的论文选题相一致的原则安排指导教师,即为现当代文学选题方向的学生指派现当代文学教师,为古代文学选题方向的学生指派古代文学教师。

2.实行培训制度,提高指导教师履职能力。提高指导教师的履职能力要从实行论文指导教师培训制度做起。目前,电大除了对论文答辩主持人有明确的培训要求外,对论文指导教师还没有刚性的培训要求,而必要的培训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履职和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重视基础培训,掌握应知应会内容。一是清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明确指导教师应该承担的具体任务。二是掌握毕业论文体式和结构,了解论文写作中从选题到行文每个环节的规律和技巧。三是论文指导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毕业论文写作不仅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还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求实品格的必要手段。论文指导教师应坚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督促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本学术道德规范,维护科学诚信的义务。其次是重视提高培训,不断提高指导能力和水平。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定期的集中培训和各种教研活动来逐步解决,从而不断提升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3.完善监管制度,提升论文指导工作质量。首先要做到两个实事求是:一是实事求是确定每位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限制每位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是确保论文指导工作质量的需要。二是实事求是确定论文指导报酬。中央电大有“对每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低于10学时”的工作要求,[3]但没有相应的统一报酬标准。可以这样说,科学确定报酬标准已成提高论文指导工作质量无法回避的问题。其次是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机制。以抽查论文指导工作、邀请学生评议等方式,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和质量进行考核。同时,通过精神表扬和适当提高报酬等形式对考核优秀者进行表彰。最终实现以考核促提高,引导指导教师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切实提高指导工作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之目的。

二、突出重点环节指导,严把三个关口

1.突出起始指导,严把选题关。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不仅决定着论文的质量和价值,也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选对了题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指导教师必须突出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对题、选好题。一般而言,学术论文选题应该特别强调学术性、创新性原则。但开放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非普通高等教育,是大众化教育,非精英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学者为目标。因此,开放教育毕业论文不能片面追求与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一样的标准,而要建立与自己办学特点相适应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突出重实践、重提高的选题原则。基于上述认识,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应该坚持三原则,首先是专业性原则。毕业论文贴近专业实际选题既是基本要求,也是硬性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能选择经济或法律方面论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这应该非常容易理解。其次是应用型原则。开放教育学生基本为在职人员,选择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有关联。因而,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应用型研究。再次是难易适中原则。怎样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课题呢?一是方向对路。避开自身弱项和盲点,少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些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二是大小合适。毕业论文选题过大过小,都会影响论文质量。相对开放教育学生而言,尽量做到选题要小,挖掘要深。

2.突出初稿指导,严把抄袭关。“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必须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4]首先要判断初稿是否具有抄袭嫌疑。判断标准一看初稿质量,二看初稿水平。其次是鉴定初稿是否真正抄袭。一是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二是通过百度和谷歌搜索。在方法上,一般先用题目搜索法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搜索出全文抄袭的论文。后用段落语句搜索法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搜索出部分抄袭和杂凑抄袭的论文。[5]再次是处理抄袭论文。对上交抄袭论文的学生,不仅要退回论文,责令其重新选题和写作,而且还要进行严肃批评和学术诚信教育。而对由学生自行完成的初稿,则就论文观点、材料、逻辑结构、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修改指导。

3.突出修改指导,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论文修改的指导务必要抓住三个环节:首先是初稿检查环节。全面、系统地检查初稿,清楚其错误和缺陷,是指导学生进行论文修改的第一步。对论文初稿的检查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先整体后局部。即先进行全篇检查,然后再按照各部分、段、句子、词语和标点这样的顺序进行检查。二是先内容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起草初稿要根据内容选择形式,修改论文也要根据内容调整形式。同时,初稿检查还要关注论文的四大要素,即观点是否正确、新颖、全面、明确,材料是否充分翔实、具有说服力,结构是否完整、合理、科学、均衡,语言是否准确、流畅、简洁。其次是论文修改指导环节。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后,如果没有发现重大问题,确认论文不必重写,就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论文修改一般都要经过几个来回,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根据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进行修改,二是按照从大问题到小问题的顺序进行修改。再次是论文格式指导环节。关注的重点是要素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特别是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够规范则要予以纠正,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定稿。为提升学生的论文书写能力,确保论文质量,在论文修改指导过程中,要注意防范两个极端:一是“放羊式”指导。不少教师在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和初稿指导比较认真,但在将初稿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后就很少过问了。二是“保姆式”指导。在论文修改指导过程中,修改意见过于细致周全,就连每个词语和标点的错误都一一列出,甚至觉得反复指导十分麻烦,干脆自己帮助修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合开放教育特点,优化论文指导策略

开放教育无论是生源特点,还是教学模式,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开放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应该选择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策略。

1.个体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指导更多地属于个别化教学活动,即由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但开放教育毕业论文仅有个体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应该安排至少三次的集体指导。一是选修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宏观指导。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精神劳动,对人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均有要求。而论文写作作为比一般文章写作更为复杂的写作活动,对人的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开放教育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偏低,不知如何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课程,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知识,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规律和技巧,引导学生尽可能将毕业论文写得规范、得体,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是毕业论文写作前夕集中辅导,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具体指导。在即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前夕,选派论文写作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以往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就毕业论文如何确定方向、选题,如何收集、整理和筛选材料,如何谋篇布局、规范论文格式进行全面辅导,尽可能淡化理论阐述,强化方法说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同时,趁机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的动员。三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集中辅导,及时解决共性问题。通过前两次的集中辅导,学生虽然对毕业论文写作中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写作过程中,仍然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种问题,而且很多问题都是共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既为了提高指导效率,也为了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指导教师可以召集自己指导的全部学生,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至于具体次数可以视情况而定。

2.面授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能单纯地运用传统方法,而应采取以远程指导为主、面授指导为辅的方式。除论文写作前夕的集体面授指导,以及遇到必须通过面授指导才能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确保接受面授指导外,其他一般都应采用远程指导方式。首先是运用电子邮件指导。其优点是只要指导教师有时间,随时都可以进行。不足之处是由于师生之间不能实时交流而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完全领会甚至误解教师的指导意见。指导教师一般在学生写作时间比较宽余、且指导意见比较容易理解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指导方式。在进行电子邮件指导时,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指导意见,指导教师除说明清楚外,还要在修改稿中加注必要的符号。二是运用QQ指导。其优点是如果师生双方都在线的话,能够实现实时交流,确保学生全面正确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意见。不足之处是如果学生不在线,就不能运用。进行QQ指导时,最好能事先预约,确保指导教师能够实现有效指导。再次是进行电话指导。其优点是指导教师能够随时联系学生,只要学生有时间就能实时交流,且能够比较清楚的接受指导意见。不足之处是会产生交流时好似已经领会指导意见,但修改时又不知所云的现象。电话指导方式一般多在指导意见较为原则且条理清晰时运用。对毕业论文进行远程指导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组合式指导。

3.写作指导与答辩指导相结合。指导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学生论文答辩的指导任务。毕业论文答辩指导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提高对毕业论文答辩重要性的认识。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重点是写作环节,而答辩环节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只要论文写作通过了指导教师的审查,答辩环节也肯定能够通过。为此,指导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答辩“是审查论文的真实性并考察论文学生对研究题目的把握程度及综合研究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全面评定论文质量的一个途径。”[6]从而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在完成论文写作任务后尽快进行论文答辩准备工作。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一般性问题准备。通过集中指导的形式,提示学生在熟练掌握论文内容的基础上撰写一份答辩提纲,内容包括阐述选题的意图、意义和价值,论文的成文过程和主要参考文献,论文的基本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等。同时,提醒学生在参加答辩时可以携带的材料,以及应该注意的态度和礼貌等。再次是指导学生做好个别化准备。由于每位学生论文的选题和内容不同,答辩时需要回答的问题也自然不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论文内容,提示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甚至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

教师问题论文篇9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问题化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院校为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奠定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学科教师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现有课程的实施来看,授课教师常常忽视师范生的特征和本学科特点,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下,学生们的学多还处于被动识记的不良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仅注重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漠视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淡化了学习者对学科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培养出的人才(教师)探究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较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新手教师面临教学工作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二、问题的分析

造成“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教学低效的原因很多。

首先,授课教师缺乏教学激情和革新的动力。在高校科研水平是硬实力,教学水平是软实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衡量高校教师水平往往是看其科研成果,具体教学水平如何常常被忽视。在这样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下,教师们常常是重科研,轻教学,重视学术研究,轻视教学改革,教学中缺乏激情和改革的积极性,教师把讲课当做例行差事,教师的教学问题意识在淡化,甚至于给予学生的教育都是“去问题化教育”。教师教学的惯式惰性思维控制其教学行为,指望这样的老师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适应当前基础教育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师人才就更没有可能,造成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忆笔记,考后丢笔记”的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的不良状态,问题意识被淡化,教学效果被弱化,致使本门课程教学进入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困境。

其次,忽视对师范生元认知的唤醒。“教育不仅仅只是一件传递的事业,更重要的还有创造的使命”,学生的继承和创造必须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好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师范生对如何教学、怎样做教师、怎样处理师生关系等本课程内容已经具备了一些感性认识,具有一定量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这些认识和经验,已经以缄默知识的形式镶嵌到师范生的头脑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机械地记忆教材或教师界定的内容,而是结合以往的个人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来组织自己的语言,详细阐述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及其理由,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如果授课教师在授课没有充分考虑到师范生这些元认知的存在,导致其对师范生顺利学习、接纳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新理念、新方法产生很大的前摄抑制作用。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当前,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茶。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作为培育中小学师资的生力军,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践行新课改的精神,以示范作用帮助未来的教师们真正理解“参与”、“合作”、“体验”、“探究”、“自主”等教育理念的实质。很多课任教师在教学中无视理论的讲授与理论本身的矛盾,讲课照本宣科,一味地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致使出现其教学不合教育学基本原理的“无用又尴尬”怪像。单调的教学方法加上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只能记住一些浅显表层知识或简单的理论框架,无法领会理论的实质内容。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中,知识并没有与教育实践相联系,也没有嵌入到师范生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

三、问题的解决

我国教育哲学家黄济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用最科学的方法,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和能力,并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去影响学生,……单有教师的教,还不能构成教学活动,还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和积极的学。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无法实现这一转化的工作,学生的主观条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努力,对于教学效果极为重要。”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问题的学生学习的方法。对于教师教育实施者来说,华东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在其《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问题化教学(Problem Enriched Instruction)”这一概念,告知我们如何从教师“教”的角度,展开问题化的教学。他指出:“所谓问题化教学,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实现其对课程内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案例教学法”等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运用文献,而“问题化教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实施的文献尚未发现,又通过与省内外兄弟院校交流,大家认为问题教学提法很早,但是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运用到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于是针对“学科课程教学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图从改变课程实施方式的角度,将“问题化教学”模式引进到教师教育的主干课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通过问题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不断的抛出问题维持和促进学生高涨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问题的设计既要紧扣课程目标又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不能唤醒学生元认知的问题,很难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课堂教学中就很难演奏出动人的乐曲,往往又会重新陷入教师自问自答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效问题设计的关键是:学生是带着先验性知识进入课堂的,如果要使教学问题设计有效就必须弄清楚它。如果课堂教学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观念,这样教学就不能唤醒学习主体的需求内驱力,他们就很难掌握所传授的新概念和新信息,或者他们会为考试的目的而学,但不会运用于其他场合。这意味着如果教师要确保真正的学习发生,就必须理解学生在思考什么,如何将教学与他们的元认知相联系。因为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背景和与众不同的经验,他们具有不同的前概念和知识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选择的科学性是决定研究科学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方法不科学,再好的结论也值得怀疑。本研究属于将“问题化教学”这一教学模式运用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具体课程的实验研究,所以我们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展开研究。行动研究法是行动者用行动来研究如何行动,是行动者自己研究自己的行动,研究者就是行动者,行动者就是研究者。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行动,研究做,包括为什么行动、怎样行动、想达到什么效果等,整个研究的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行动即研究。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行动。

实施方案:

本研究首先在我校文学院三年级师范生中尝试运用,试验周期两轮。具体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法是:

第一轮实验,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文学院08级本科师范生中实施。

2010年寒假放假前,要求即将学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08级本科生充分利用两个月的寒假,深入教学一线或者走访老师,搜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学后将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一并带回来,算一次课程作业。对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前四章内容采用问题集的方式抛出问题,学生分组领取问题,课下讨论,课堂上小组派代表登讲台交流。最后教师总结、精讲,把每个章节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放在班级QQ群里面继续讨论,和下一章节的问题一并交流。第五章内容先不讲,先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再根据具体问题,有选择的重点学习相关内容。比如,学生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可以参考书上的理论和例子,看教学目标如何确定,如何表述等。在后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章节的教学中,也采取让学生先做教学设计、搜集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经过课堂教学的讨论分析,再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把这所有的问题放在班级QQ群里面,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遗留问题提交课题组,共同研究。

第二轮实验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文学院09级本科、教科院09级本科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中实施。

我们在第一轮“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基础上及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提出新的改进计划,在搜集和设计教学问题是注重问题支架材料,设计时注意具体产生问题的情境,或者对问题进行铺陈渲染,而不是像第一轮教学时那样直接抛出问题。

第二轮教改实验中,我们还拓宽了问题搜集渠道。事先预设问题除了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精心设计的以外,课题组还留心搜集范生教育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职后教师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教师、骨干教师、国培计划学员、商丘师院教师教育QQ群)中提出的问题;在第二轮教改实验中,我们还特别关注由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随机生成的问题和学生“做”中遇到的动态生成的问题。

第二轮教改实验中我们还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问题化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在教育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

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的绪论和语文课程设计这两部分内容,单独运用“问题化教学”效果就不是特别好。我们采用讲授法、案例法、文献检索法等和问题化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仅是一味地抛出问题或于“无疑处生疑”,而是引入大量案例,“由例说理”,结合具体案例,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然后教师补充问题,学生再次讨论、解决问题。

再如,为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这一基本理念,我们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实验中,采用练习法和问题化教学的有机融合。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按照行政班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在课下演练并做好记录,然后安排学生登台说自我介绍(每位必须登台亮相)、说导语设计(每组至少抽两名同学登台,重点关注胆怯的学生)、说课或微型讲课(每组至少抽壹名同学登台,重点关注胆怯的学生)三个层次的实践演练课。我们每次实践课,都是让学生先“做”,在“做”中发现问题,“做”后反思,继续发现问题。最后师生讨论、教师点拨。

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是屡禁不止的。在第二轮实验中,我们还一改不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传统规定,而是因势利导,要求每位学生在上课时都保证手机畅通。随着教学问题的出现,鼓励学生手机网上搜索答案。学生在运用手机百度到的材料很多,答案不是唯一,而且大多和教材上的表述不一致甚至相距甚远,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训练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让课堂教学与时代同步。

四、研究成效

课题获批以后,我们分别对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8级本科、09级本科和教育科学学院09级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实施了“问题化教学”改革试验。经过两年的行动研究,初步建立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问题集。“问题化教学”以问题为主线,带着问题去探求解决问题,打破了课堂封闭沉闷的传统格局,打造了开放兼容,各抒己见,合作探究的交流平台,有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积极性得到增强,密切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在情境问题中积极思考,自主探究,通过释疑生疑,生疑释疑的往返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与思维潜能,提高了自己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如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研究属于“问题化教学”理论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应用研究。经过两年的教学实验,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反思实践中磨炼及享受成功;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批判以及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甚至可以终生受益。实践证明,“问题化教学”可以在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五、问题与反思

要想更好地实施“问题化教学”需要处理好四对矛盾:

第一,长期以来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惰性与师生参与教改的积极性之间的矛盾。正如总理说的“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尽管大家都知道传统教学注入式模式不好,但是真是要改革这一模式对于师生来说,都有困难。首先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在课堂上懒于动脑,惰于参与。而“问题化教学”需要学生将“手、脑、口”都动起来。其次教师,改革从年轻教师着手较为容易,老教师熟悉了教学内容,传统授课,轻车熟路,只需要将授课内容照本宣科一遍,不劳神、不费力,易如反掌。实施“问题化教学”,自然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耗费更多的精力。

第二,有效问题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认知兴趣的切合度之间的矛盾。教师在对问题设计时,往往欠缺深层次的思考,设计的问题大多还是停留在较低水平的一问一答上,不能实现其对课程内容的持久深入理解。教学问题的设置要“善假于物”。教师授课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问题集,应该以教学问题集为引导,以学科问题教学问题为基础,以学生发现的问题为起点,以教师问题为补充,做到教学问题集与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相结合。

第三,问题化教学和其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教学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于是教学具有美感,就需要不断变化。长期、大量地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活”用各种模式,选择最佳的教学途径。

第四,大量的课程内容和有限的授课时间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胡小勇著.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

[2]王天蓉等著.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3]皮连生主编.教与学的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

[4]美·Marylou Dantonio & Paul C. Beisenherz 著,宋玲 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5]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0。

[6]李海林著.语文教育科研十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

[7]陈铮著.语文新课程百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8]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10]郅庭瑾著.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11]余文森,林高明,陈世滨编著.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6。

教师问题论文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讨论;提升素养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广和深入,各种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层出不穷。纵观这些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无一例外地将小组讨论和交流学习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教学环节,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然而,笔者发现在现实教学中,小组讨论很多时候似乎有形而无神,变成了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结合多方面的观察和思考,谈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问题的设置

小组讨论往往是以问题为开端,从问题出发展开讨论。这里的问题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的提出是否有价值?问题是否紧扣文本?问题是否与新课程的理念相符合?这都是判断教师提问是否有效的标准,但从小组讨论的效果来说,很显然,很多教师是不合格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提问过于频繁,没有深度

教师的课堂语言可以是精炼的也可以是华丽的,但一定是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疑而问或者自问自答的状况,这种提问就可以称为无效提问,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比如:教师的提问中经常包含“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字眼,这是一种指向明确且不用思考的设问,但我们的课堂却被这种没有价值的问题所占据。

2.设问目的不明确,没有清晰度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答非所问或者没有回答自己小组的部分,反而对其他小组的问题进行回答或提出异议。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教师的设问不明确,小组分工不明确导致的。如分析孔乙己这一课的笑声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可能显得过于笼统:课文中多次写人们的笑,你怎么看?如果这样设计就明确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总是伴随着人们的笑声,文中多次出现人们的笑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样的提问明确、有效,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衔接,也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思考。

3.设问时间控制不当,没有准确性

教师的提问有时往往忽视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对讨论的时间难以做出合理的安排,有的问题十分简单,但教师却预留出较长的时间讨论。而难的问题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还没有讨论出结果,正是这种情况才导致课堂讨论出现混乱,使得讨论草草收场。

二、教师自身的素养

学生、教师、教育的中介系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身心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身的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极为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课堂缺乏有效透彻的理解,进行“走过场”式讨论

新课程语文课堂有效的教学内涵可以解释为:它是教师依照语文学科的性质,制定三维的教学目标,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能够相对有效地发展学生知、情、意、能等目标的教学。但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针对零星的、孤立的知识点进行训练,使得学生不能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而小组讨论似乎也成为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标配”,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参与,而不注重学生的讨论结果,用标准化的答案来要求学生,这可以说是一种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这也使得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2.教师将好学生与后进生区别对待

教师偏爱好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具有相应的职业素养,对每个学生平等相待。小组讨论过程中,问题有难有易,好学生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使得中等生和后进生难以进行有效的思考。而教师有意无意地也会叫好学生来回答所讨论的问题,以保证课堂有序而高效地进行,使得其他的学生难以体会到参与感与成就感。

3.教师置身事外或变相灌输

在小组讨论的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进行讨论与交流,教师却以旁观者的角色在讲台上扫视全班,最后用标准答案来对照学生所讨论的结果,这是一种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结果的讨论,因为无论学生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最后都会采用标准答案。而在许多公开课中,教师在学生讨论时会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讨论方向、讨论内容作某些提示,这种“提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变相的灌输,向学生灌输预设答案的思考方向或内容,使学生活跃的思维走向预设的轨道,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新课标指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为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促进小组讨论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开展,消除小组讨论在语文课堂中的低效性,教师应该对自己提高要求,不断调整自身的状况,加强小组讨论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陈福英.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小组讨论式教学的有效性[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

[2]王燕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