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十篇

时间:2023-03-30 14:48:33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1

一、教师对业务笔记的心态

教师应付抄写业务笔记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把抄写业务笔记看作是应付差事,而学校流于形式的检查更是助涨了这种风气。

2.教师工作比较繁杂,在校忙着改作业、备教案,回到家中照顾老小,已不愿意再进一步学习。

3.教师不知道应该怎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

二、业务笔记记什么

我认为业务笔记应该分以下几种内容:

1.专家专题学习笔记。我们经常听一些专家的讲座,这些讲座有一些是单堂讲座,有一些是系统性的多堂讲座,我们应该将这些讲座中的要点记录下来。

2.专著学习笔记。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我的建议是多读专著,每年学习一至两本关于教学的专著,将这些专著做一些记录,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校本教研笔记。为了督促教师不断地学习,一些学校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校本研究,校本研究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做专门的笔记,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课题进行研究。

4.教学案例、随笔、感悟。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悟,这些可以作为教学案例的基本内容记录下来,再加以分析,就形式了案例。所以记录工作中的心得、感悟可以让我们更快地进步。

5.业务知识积累。一些我们在教学中用到的小的教学知识,或是本学期科课程知识点,也需要记下来。

当我们知道业务笔记记什么的时候,那么业务笔记怎么记呢?我的推荐是分类记录。我们在记录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是要分类记录,然后是给自己的记录也像书籍那样配有一个目录,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很快查找到平时记录的一些内容,有利于我们对知识的迅速掌握和消化。

三、业务笔记不是简单的抄抄写写

通常一些教师为了应付年终检查,会集中一定的时间突击抄写业务笔记。可以说这样的笔记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教师明白了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在平时要多注重检查,而检查的时候不能只看字数不重质量。怎么保证我们业务笔记的质量呢?我认为这也可以进行分类检查,我们可以看抄写内容的用途。对此我的解释是:

1.对积累性业务笔记。我们要看教师能不能把这些积累的小知识用于平时的工作教学之中,课堂中是否有反映,学校校报、板报是否有痕迹。这样才能促使我们的教师大量搜集和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关的知识材料。

2.教学案例、随笔、感悟笔记。我认为这一类的笔记大量浸透和反映的是我们教师在工作中的真情实感,因而也是我们体会最深的内容,我认为不可浪费。我所指的浪费是我们教师有真情实感但不懂得分析,可把这些汇总成案例,案例是我们工作中用到的很重要的一个工具,美国哈佛大学MBA教学特色就是案例教学,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遇到的真实事件改编成案例呢?然后通过对自己案例的分析,抓住案例特点,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理论水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产业深加工”。大量的案例聚集在一块,那就是一本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的师生成长史。

3.专家、专著、培训不能简单地只是听,及时写下用心感悟出来的内容,不要让自己瞬间的灵感失去了,这同样重要。我们在听专家讲座的时候,思想上受专家教授的启发会有灵光一现的感觉,其实这些感觉就是我们听过专家讲座后的感悟。把这些感悟及时写下来是对工作的一种总结,哪怕是像我们写课后反思,很简短的一段话都是我们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或知识,所以听过之后应该在笔记后留有余地,写一些感悟和看法,也是记笔记的一种。

四、记笔记的技巧

1.为笔记增添一些色彩。我见过一些教师的笔记很有意思,在一些抄写过的笔记空白处,用钢笔画一些简笔画,虽然线条简单,色彩只是黑白,但为笔记增添了不少情趣,而且还起到了锻炼简笔画的作用。

2.随着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应用,我们看到的东西可能也比较长、多,这时可以改为复印、打印。在这些技术应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一些问题:①不要只是简单地复印、打印,应该在粘贴的时候注意美观。②不能只是粘贴,可以对复印或打印内容做出一些批注,也可以前边粘贴,后边写附一些读后感悟,不要为完成任务只是简单地粘贴,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③能抄写的还是要以抄写为主。随着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应用,我们用笔写字的时间本来就已经不多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内容都复印也就失去了记业务笔记的某些意义。抄写笔记一来可以锻炼教师写字的基本功,二来很多随想其实都来自于你在抄写的过程中,所以能抄写的我认为还是有必要采取抄写的手段。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2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极积参加每次的政治学习,并认真学习和做好记录。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经常翻阅学习有关师德的文章,如“教师十不准”“教师道德规范”等,不断加深自我修养,做一个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做为一名党员更要做在前想在前,处处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

二、要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并认真做好业务笔记。除了学校统一规定的2周一次的业务学习,还要自主学习,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按学校要求至少要写4000字的业务笔记,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如《魏书生的管理班级》,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语文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育》等。要经常上网学习,观看好的课例,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四、坚持继续教育学习,继续在这一年中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做好网络学习笔记,积极进行发贴与交流,向同行们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水平。本学期要完成96学时的课程,还要多写反思与心得。

五、上学期钢笔字虽已达标过关,但还要抽时间多练粉笔字,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做学生的表率。同时还要多研究如何让自己班学生也练就一手好字。

六、多听课,多学习,充分利用好研讨课机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深入教材,研究教法学法。上好本学期的研讨课,要上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点。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在研讨课期间要多听课,多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要充分利用好“研讨课”这个大舞台,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

七、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及教研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发言,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组内学习,切实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改”思想理念,并努力将新课改的思想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3

一、培养学生高效率做随堂笔记的好习惯,是学生“任务型”自主学习开展的基础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这个关系链中,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习惯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文科的教师,面对高考,应该从高二文理分科后,就开始着力于培养学生高效率做随堂笔记的好习惯。而当前,在地理学科的自主学习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如下现象:学习方法单一、机械,不善于自我思考和总结,不能用正确的方法阅读教材,把握不住重点,提炼不出有效信息。课堂上不会听课,抓不住教师讲解的比较重要和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不善于做随堂笔记,不善于对各种问题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综合。那么,如何做随堂笔记,才能高效率呢?

1.每一学科的笔记做法不尽相同,就地理而言,地图与笔记不能分开,可以在地图边上的空白处做笔记,或者用便签做笔记,过后粘在图边上

2.笔记是记给自己看的,每个人的笔记也不尽相同。一些地理事物的名称比较长,每个人都可以用适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就比如“墨西哥湾暖流”可直接记为“MCG…流”。一个“聪明”的“聪”字解决一切问题,耳、眼、口、脑齐用,要把自己认为的重点,对自己有用的亮点、教师强调的要点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就要求做笔记要快且有所选择,并在课后加以整理、完善。

教师在学生如何高效做随堂笔记方面要从思想上、方法上加以引导,更要在在教学过程中提醒、监督和表扬,逐渐培养学生高效做笔记的习惯并能持之以恒。做随堂笔记是为了用笔记课后高效的自主学习。

二、交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是培养学生形成“任务型”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

(一)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上课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下降为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我在任教的班级都对学生讲过这种遗忘规律,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认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自习课或者晚自修时对当天所学知识利用笔记马上回顾,检查遗漏,先理解后记忆,把课堂上的暂时记忆转化为较长久记忆――每周定期翻阅,加深理解,把较长久记忆转化为长久记忆――月考甚至大考前的回顾,串联前后章知识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把知识理解和解题能力最终回归课本,知识点简单化,增加自信心。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尽管记忆不是地理课的全部,但地理学科毕竟是一门文科课程,里面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东西很多,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是高效课堂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复习地理教材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核心概念记忆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并引导学生遵循记忆的规律在课后自主学习时间里及时而又高效的复习。

(二)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带着任务去学习的习惯

一般说来,学习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计划也比较容易制定,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完成落实学习计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因此,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要“强制”学生学习,给学生“任务”。教师要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我所任教的班级,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时间要按“明暗”两条线进行:“明”线是当天复习过的模块,要完成当天的随堂笔记复习和相应作业;“暗”线是没安排地理课的当天晚上要按自己的进度循环复习已经一轮复习过的模块,以避免一轮复习时战线过长学生学了后面的模块知识又忘记了前面的模块知识。每天半小时复习时间(不包括做地理作业的时间),要坚持到高考结束。而周末和节假日,教师同样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内完成,这样能帮助学生在课外时间内克服惰性,培养学生高效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班级分组,小组成员精诚团结,共同进步,是“任务型”自主学习习惯坚持到底的保证

本人所任教的班级一般按六个人分为一小组,选取责任心强、有表率作用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小组按自愿组合的原则稍加调整,既有成绩好的成员,也有成绩较差的成员。学习上碰到的小问题组内成员相互帮助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来解决,小组成员精诚团结,共同进步。而小组长的作用并不是监督成员,更多的是提醒本组成员在组内约定的每天半小时复习时间内不要忘记复习,并把每个成员复习的进度粗略地记在登记表中,便于教师查看每个成员的复习进度,也便于月考成绩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挂钩比较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等,更有利于保证学生的“任务型”自主学习能够每日坚持直至高考。

另外,高三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易患心理和精神疾病。不仅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心理沟通,精神疏导,更应该引导学生跟学生之间积极沟通,有效合作,在紧张之余放松情绪,自我减压,合理安排时间,科学掌握复习与应试技巧,使他们感到学习既充实又愉悦。我建议同一小组的学生晚餐后三五成群地到学校操场上散散步,聊聊天,开开玩笑。这样,一天的疲乏就大部分消除了,又能以饱满、高昂的状态进入晚自修的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同一小组团队能够为了共同的目标,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形成小组独特的学习风格和“任务型”的自主学习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4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口译教学 口译自我实践能力

目前我国优秀口译人员数量匮乏,口译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不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已把口译课列为英语基本技能课程之一,并对口译课程作了如下描述:口译课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对译。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由此可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口译课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辅以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有限课时设置导致课堂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口译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口译自主学习是口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大部分口译教师仅仅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口译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学生口译自我实践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由于惰性则难以做到主动参与口语自主学习和自我实践,而部分对口译感兴趣的学生课下口译自我实践由于缺乏教师的科学指导,也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口译自我实践、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高校口译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元认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对教育实践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产生了一定影响。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John Flavel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元认知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关于自己学习能力的知识,它包括个体变量、任务变量和策略变量;元认知体验是指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且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元认知策略大致被分为三种:(1)计划策略:学习者依据自身已经拥有的认知知识,对自己的学习制定一适合的计划;(2)监控策略: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随时进行监控,这些学习策略能够促使学习者关注自身理解方面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查找并改正;(3)调节策略: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程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

在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口译的自我实践亦可分为三个步骤:选择材料、练习过程以及测评调整。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口译教师,对执教班级学生的口译自我实践能力进行了有意识的培养,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材料准备阶段

“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学生并不只是听课、作笔记和等待教师布置测查的材料,应是一个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在计划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制定目标,提供学习资料并帮助学生“量身定做”学习计划。对于口译自我实践来说,练习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笔者从材料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用于口译练习等方面帮助学生进行口译练习材料的筛选,并定期在公共邮箱里,供学生选择使用。练习材料包括音频材料和文本材料两类,来源包括网络口译资源(奥巴马每周电台演讲、国家领导人中外记者招待会、《经济学人》等)、从不同口译教材中选择的文本或音频资源以及各类口译考试的真题模拟题,用于学生作听译和视译的练习。鉴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对口译练习材料的难易程度进行了三个级别的划分,由学生根据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估来自行选择,并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变换和调整。这也从一定的程度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自我实践阶段

“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根据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监控自我实践过程,并结合课堂教学对学习方法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听力技巧、记忆技巧、口译笔记法技巧、演讲技巧、口译实战技巧等,并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主学习中。笔者是通过如下手段实现学生自我实践阶段的指导和监控的:

(一)听力和记忆练习

一般而言影响译员记忆的因素包括:没有真正听懂原语、注意力不够集中、对话题不熟悉。学生只有了解这三个影响记忆力的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自己进行记忆练习。通过听力和记忆课下练习,学生能找到影响口译记忆的原因,从而从听力理解、注意力和知识面等方面来加强口译记忆能力。

口译学习中常用的记忆练习有如下两种:一、形象化记忆。它指译员在头脑里把讲话人所说的内容形象化。此记忆法较适合对某种情形、环境、地理位置等的描述或介绍类口译材料的记忆。二、提纲式记忆。它指译员充分利用语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意义间的联系把源语讲话内容当作提纲或框架来处理。提纲式记忆常用于那些讲话内容相对有条理性、主次意思较清楚的讲话材料,如论证类、介绍类讲话等。对于口译初学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记忆练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为学生选取的是适合进行记忆练习的逻辑条理性较鲜明的讲话音频,并为学生提供记忆练习的方法和步骤,即原语复述、译入语复述和口译。用以下一段以时间为序的段落为例:

Beijing, the capit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country’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The city’s long history dates back to very early time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etween 475 and 221 BC, it was the capital of the state of Yan. From the 12th century onward, Beijing was the capital of 4 feudal dynasties—the Jin, Yuan, Ming, and Qing. The last dynasty, the Qing, was overthrown during the Revolution of 1911.In the early 1920’s, Beijing became the cradle of China’s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 massive student movement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began here in 1919. This movement eventually led to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1921. It was in Beijing on October1, 1949 that Chairman Mao Zedong proclaimed to the world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此类型段落或文章逻辑层次鲜明,适合口译初学者进行记忆练习。学生在不记笔记的前提下进行听入,第一遍用原语复述,第二遍用译入语复述,第三遍可进行口译。练习初期学生只能复述出少数内容,或者只是内容梗概,但随着此类练习的增多,能复述出的内容会逐渐增多,准确度会提高。记忆练习阶段初期,教师帮助选择材料是有必要的,但在学生记忆练习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便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材料进行练习,这也符合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实质。

(二)笔记法练习

口译笔记是记忆的延伸或补充。对于口译工作者来说,完全依赖人脑的记忆能力是危险的,记笔记便显得十分重要。口译笔记的功能是:第一、具有辅助短时记忆的作用,避免遗忘漏失。第二、透过图像、版面与符号的交错运用,笔记具有语段逻辑分析与保存的功能,能将语篇的段落整理清楚并保存一段时间。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和示范口译笔记的方法、原则、注意事项及介绍常用笔记符号之后,辅以大量的课下口译练习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口译笔记法。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了自己的口译笔记,并向学生推荐武汉大学出版的《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作为辅导用书。口译笔记中常用的一些符号和缩略语是学生需要掌握和记忆的,笔记符号如表示“上升、增加”,表示“下降、减少”,表示“因为”,表示“所以”,表示“优秀、重要”等,缩略语如CEO(首席执行官)、LCD(液晶显示屏)、FIFA(国际足球联盟)等,这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不同段落的笔记示范来让学生逐渐掌握。此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大量的课下笔记练习。

笔者对学生课下练习的要求是每周至少完成15张A4纸的笔记法练习,学生自我督促的同时,教师会于课堂进行不定期抽查和指导。在笔者的抽查中发现,学生在口译笔记练习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包括:逻辑条理不明(不擅长使用表示逻辑的符号或对语言间的逻辑关系不敏感)、笔记内容过多从而影响脑记(脑记和笔记的比例应为7∶3为宜)、横写笔记(口译笔记宜采用竖写的方式)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纠正和指导,从而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师指导之后,学生便逐渐具备了口译笔记练习的自我监控的能力,能随时对自身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监控,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当这样笔记练习达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不少学生发现自己的笔记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演讲技巧

口译,顾名思义,指的是译员依靠口头表达的方式来达成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因此掌握适当的演讲技巧对于口译员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一名成功的译员在很大程度上也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演讲者。然而在我国,英语演讲还远未在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中得到普及,口译学生的中英文演讲水平还都有待提高。

笔者在课堂上首先会强调演讲技巧对口译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观摩、示范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讲技巧,包括对音量、语速、音调的控制,对着装、站姿、眼神、手势的把握。为学生提供口译中常见的且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课内和课外的演讲练习,例如“全球化的利与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等,学生准备这类话题的演讲需要查阅大量的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词汇和中英文表达,这又在另一个层面帮助学生练习了口译实战中非常重要的“译前准备”环节;而两人一组的形式,一人演讲一人口译,既练习了演讲技巧又练习了笔记和口译,因此该练习模式可谓一举多得。在实际课堂中,该模式也因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四)翻译技巧

除了基本的翻译基本功练习之外,口译中的翻译技巧还包括转换技巧、数字口译、名言俗语口译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翻译练习基础上的。

以数字口译的课下练习为例。笔者为学生提供的练习方法之一是两人一组,一人随机写下10个数字(数字的位数从多到少不等,可到10数位),用中文或英文念出,对方在记下后用相反的语言译出,完成后自行核对答案打出分数。

由于口译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对口译方法的讲授上和指导上,而市面上的口译课本则是以大篇幅的练习为主,并不适合完全用作口译的课堂讲授。但课本上口译练习题材和内容都非常丰富,包括了大量的对话口译、段落口译和篇章口译练习,并附有音频和参考答案。这些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是无法全部覆盖的,非常适合作为学生课下进行自学的材料,既能练习口译技巧,更能提高翻译技能。笔者为学生布置的是一周一个单元的练习任务,课堂会用部分时间进行抽查,直接放音频让学生做口译,并将其表现列入平时考核分数当中,从而有效地督促了学生的课下练习,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三、评估调节阶段

针对调节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自我评估,并可采用定期答疑、定期问卷、模拟口译现场、推荐口译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评估自主学习效果,并根据学习效果评估指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程和策略进行调整,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

口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在口译现场真正充当一名口译员的角色,学生只有将自己置身于口译实战现场,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据此做出不断地调整,否则再多的练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然而缺乏真正的口译实战演习是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口译课堂存在的弊端,其原因有很多:学校和教师缺乏与口译市场的沟通渠道,学生的口译水平有限难以应付真正的口译实战等。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口译实习》这门实践课,旨在作为《口译基础》课程的辅助,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作为口译教师,一方面笔者在口译实习课中会通过模拟谈判、模拟口译现场、口译现场观摩的方式让学生对口译工作有所接触和体会,另一方面充分调动自身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口译实习机会;此外,学生自己主动联系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两周的口译实习,并提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虽然并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置身于口译现场进行口译实战,但这些都能让学生对口译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体验,从而了解到自身的不足,能更进一步地调整口译的自我实践,以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口译教学不同于其他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仅凭课堂教学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口译人才。高校口译教师必须改变思路,由传统意义上较为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尽快转变为学生口译学习的领路人,口译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在由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口译自我实践中,教师在计划、监控和调节这三个阶段均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帮助学生口译自我实践更加高效地进行。口译教师在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技巧之外,更应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例如因特网、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教学软件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资源进行有效地筛选、整合和传递,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口译自我实践。口译教师还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口译实习机会。口译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探索出传统口译课堂教学、学生课下自我实践与课外口译实习相结合的有特色的高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美)弗拉维尔. 认知发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梅德明. 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梅德明. 英语口译实务(3级)[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5

3月11日至13日,司法局专项督导组莅临我所,对我所开展“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我所立即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存在问题一:学习时间不足,深度不够,学习笔记不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不扎实,党员学习笔记混乱。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已组织全体律师、实习律师就必学内容重新进行了集中学习,并按照每个专题不少于30页的要求,重新抄写了笔记;全体律师、实习律师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重新抄写了党史学习教育笔记,统一了集中学习时间。

存在问题二:学习心得撰写过于简单,且未上墙。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已组织全体律师、实习律师重新撰写了心得体会,要求六个专题,每篇心得不少于六页;制作学习园地,张贴了每名律师学习心得。

存在问题三:未认真落实受案登记制度;用章登记制度;案件回访制度。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已统计了今年以来每名律师受案情况,统一进行了登记;制作了用章登记本,对公章使用人、审批人、用途、时间等进行严格登记;制作了案件回访登记本,对前期案件及时进行不定期回访212起,通过电话方式,就当事人对律师执业满意度、有无违规执业等问题进行了回访。

存在问题四:学习台账资料目录不全,未单独、保密存放。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已重新整理了档案资料,补全了目录,细化了分类,统一存放在带锁保密柜中。

存在问题五:为民办实事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不扎实,开展形式单一。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及时借鉴其他律所好的做法,开展志愿法律服务宣传125次、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服务123人次。另外,我所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计划表,每周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经过这次督导、检查,我所将举一反三,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注重党性修养,强化党纪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把“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强化社会主义法制、形势政策、基本国情、执业规范教育,强化律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律师队伍拒腐防变能力。

二是强化律师事务所内部监管,坚持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严格律师执业利益冲突审查,加强对律师办案的事前提醒和全程监督,完善卷宗归档、证据保管、客户资料保密等制度,进一步加大执业公示力度,接受行业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在自我监督与组织监督的工作中将执业风险防范在事前,从严自律,营造依法执业、规范执业的环境。

我所将严格按照《律师法》及律师工作管理的规章、律师事务所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律师的执业行为,端正行风行纪和执业思想,以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能力、严明的执业纪律开展各项工作,为师市法治建设贡献我所力量。

此报告。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6

二、工作目标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充实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增强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任职能力。

三、培训内容与方法本期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自学自练、观看录像、研讨交流的方法进行。

1.师德培训。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校内广泛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培训,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坚持依法施教、依法办学。

2.专题讲座内容为:追寻名师成长的足迹,重在引导教师树立理想,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做有思想的教师。引导教师拓宽视野,厚实知识背景。

3.每位教师认真读一本教学专着或教学杂志,完成xx字左右的学习笔记,同时加紧对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争取在教师专业技术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分学科组进行各学科的教材解读,主要将小学阶段教材内容分类梳理,分类讲解,重在引导教师掌握各类内容在各个年级教学时的度。

5.观看录像主要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并做到在观看之后研讨交流,进行课堂教学点评。

四、培训组织与实施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校本培训的作用,向教师大力宣传校本培训的积极意义,引导教师正确了解校本培训的性质特征。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考核。

2.做好培训情况记载。包括:参培教师出勤、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等。

3.重视培训过程资料的积累。包括:文件、制度、计划、总结、培训教材、培训活动情况记载、考勤登记、考核材料和教师个人培训档案的建立等等。

4.考核。及时将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件、学习体会等材料和教师参加培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并获得校本培训学分的重要依据。

五、青华镇第四中心小学暑期教师培训安排表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7

【摘要】本文根据全国部分省市16所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调查报告的结果,提出从六个方面着手,建立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规范标准,旨在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会计教学通常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T形账户讲解账务处理”的教学模式,这与高职教育“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目标相差甚远。笔者对山东、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江苏、浙江等部分省市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调查表明,所调查的16所院校都安排了实践性教学,会计模拟实验室的配置比例较高,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也是令人可喜的。可以说,在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从教学计划,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实验室的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缺少规范性标准,这不利于发挥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优势,不利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因此,开展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规范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计划倾向于实践

教育部2000年《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在附件中更明确提出:学制三年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学制两年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从国外的职业教育来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其普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之比为3∶7,并且加大了现场实习与实务的课程和学分。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会计专业(本文指财会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以下简称会计专业),其实践性教学课时如何安排更为合理呢?

由于会计专业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同,各门课实践性教学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笔者认为应根据会计实务操作的需要,突出课程中心内容,加大教学计划中的实训课时量。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其教学内容的核心是阐述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实践性教学的重点应在会计凭证填制和会计账簿登记方面,这些内容是为后续的主干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奠定基础的。因此,在会计凭证填制和会计账簿登记课时分配时,其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安排3∶7的比例较为适宜。

二、教学形式有助于实践

校内实践性教学主要有“随所授课程同步进行”、“课程结束前阶段实习”和“毕业前集中模拟实习”三种形式。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有25%的学校采用“随授课进行或集中进行”形式;75%的学校采用“随授课进行及集中进行”形式。

(一)“随所授课程同步进行”形式

“随所授课程同步进行”形式是指在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之后,配合所讲授内容,学生当堂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趁热打铁”,既能让学生加深理解本节授课中所讲授的概念,又培养了他们相应的基本操作技能。例如,在讲授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时,有关原始凭证填制规范和审核内容尽管易于理解,但如果不亲自动手练习填制凭证的话,则很难达到规范填制标准,更不要说能够审核不规范的原始凭证。

(二)“课程结束前阶段实习”形式

“课程结束前阶段实习”形式是指讲授了一门课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本课程结束前再安排2周的阶段性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它是对该门课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实训练习。采用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将本课程知识内容相互衔接,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应通过阶段实习将涉及六个会计要素的经济业务,模拟企业会计实际操作,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成本会计》课程结束后则侧重于将平时“随所授课程同步进行”的按各生产要素费用的分配,集中于某种产品的成本归集和分配方法的训练。

(三)“毕业前集中模拟实习”形式

“毕业前集中模拟实习”形式是指学生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之后,集中4周时间模拟企业实际经济业务的综合性练习。其综合性不仅体现在使所培养的学生具备会计、审计、理财等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具备法律、职业道德素质。在模拟企业会计实际操作时,可将其分为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还可进一步模拟不同的岗位,如出纳、会计主管、工资核算、账套主管、往来会计和总账报表等。

从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具有不同的作用,笔者认为对《基础会计》课程采用“随所授课程同步进行”的方式,更适合其教学内容;对《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采用“随所授课程同步进行”和“课程结束前阶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效果较好。而“毕业前集中模拟实习”应注重岗位轮换制,使学生熟悉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直到将所有岗位的会计处理全部完成为止。这样做,不仅能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侧重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室建设要仿真实践

由于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保密性加强,学生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已经收效甚微,因此会计模拟实验室成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场所。从调查的结果来看,85.7%的院校配置了“手工实验室”和“电算化实验室”。

试验室设置的状况如何呢?能否发挥其模拟企业实习的功能?笔者认为应首先制定实验室建设标准。

(一)手工模拟实验室配置标准

手工模拟实习是模拟企业实际经济业务,采用手工操作方式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种实习方式。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它是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手工模拟实验室配置标准见表1:

(二)电算化实验室配置标准

从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经济类高职院校都有电算化实验室,但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却相差很大。应该说,真正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并不多,软、硬件滞后于目前实际中的应用、没有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模拟数据资料、实践过程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比比皆是。从教学设施上无法保证实训的需求。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电算化实验室配置标准见表2:

四、校外实习基地

教学实习基地是学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最好的方式。建立实习基地是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一方面,它可以实现实践与教学的互动,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职业品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笔者的调查结果来看,有14所院校都有数量不等的校外实习基地,占被调查院校的87.5%,基地共计40个,其中最多的有6个,而且实习基地的规模大小不等。笔者认为,要想切实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实习基地应达到一定的规范标准。实习基地建设标准见表3:

五、师资队伍要兼备于实践

高职院校多数会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缺少会计实践工作经历。虽然学校非常注重师资的培养,大力提倡“双师型”教师,但多数“双师型”教师是应试型的“双师”,即主要是参加国家统一资格考试取得了一个会计师或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而已。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12.5%的教师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会计实践活动,“双师型”教师比例在25%以下的院校仍有12.5%。面对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的状况,笔者认为,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有规范性要求和措施。

(一)有效的职业实践计划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绝大部分是“理论型”教育者,制定有效的职业实践计划极为重要。1.实行青年教师先实践后上讲台的措施,实践周期至少一学期,让他们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业务流程和岗位分工情况,熟悉财务工作程序和操作方式;2.对所有的任课教师实行下企业轮换制度,间隔期为两年,轮换制度的实施,可以使教师一方面缩短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的距离;另一方面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以便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避免会计教学和社会需求相脱节;3.允许会计教师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兼职。会计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否已将其真正弄懂、吃透,还需要在实务操作过程中进行检验。而且做会计实务工作会涉及经济法律、税务、审计,财务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扩展教师的知识面、提升会计实践技能、积累职业经验大有益处。

(二)多渠道引进师资

新加坡特别注重拓宽办学门径,其引进校外“师”源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新加坡在引进外国设备和技术的同时,也重视引进现代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使用先进设备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师。这些引进的人员对新加坡工人起了传、帮、带的作用。正是因为新加坡拥有一批高质量的职教师资,使受过职业训练的学生,在新加坡倍受雇主青睐。我国高等会计职业教育应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实务工作者到校举办讲座或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传授实践经验、交流业务工作体会,以活跃教师思想,开拓教师思路,拓宽教师视野。还可以吸收或聘请他们担任会计技能课专职或兼职教师,这对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素质将大有裨益。

(三)建立会计实验教师资格制度

我国对教师有着任职资格的要求,《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在《教师资格条例》对高校实验指导教师却无明确的要求。目前对会计实验教师来讲,仅仅停留在“只要把会计实训教材弄懂,就可以指导学生模拟实习”的水平上,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可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制定会计实验教师资格标准,见表4:

六、考评体系要体现出实践性

实践性教学在高职高专会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考核目的是检查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考试的形式可以有别于会计理论教学的考核。

(一)考核形式多样化

会计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教学形式不同,考核方式也应不同,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和简单的命题,很难考查出学生对会计知识的运用程度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笔者认为,会计实践性教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应用能力。

1.“随所授课程同步进行”形式的考核

这种方式主要配合“证、账、表”课堂授课内容的讲授进行。其考核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以便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因此,其考核可分单元进行并在每个单元结束时,采用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或开卷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方式,以手工会计实训为主、辅以电算化操作,并重点考核会计书写规范。

2.“课程结束前阶段实习”形式的考核

这种方式主要围绕所设课程的教学中心进行。其考核目的是考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程度。时间可安排在课程结束时,考核采用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手工会计实训和电算化操作可同步进行。

3.“毕业前集中模拟实习”形式的考核

这种方式主要围绕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及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它是将所学专业会计、职业道德、税法、经济法、会计信息系统等内容贯穿于模拟实习之中。因此本次综合实习考核,实际上是对学生三年来在校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上岗就业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后测试。其考核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是否掌握会计基本技能。采用手工会计实训和电算化操作同步进行,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并要求其写出财务报告。

(二)考核成绩评定科学化

考核成绩是衡量教与学有效性的一个质量指标。从笔者调查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分岗位、分角色还是综合实习,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的占到50%以上。以百分制作为考核成绩,是对考试成绩精确化的表现,但也容易导致学生单纯追求几分之差,而不重视实习过程。要科学评定考试成绩,笔者认为应将学生平时的课堂练习、作业、课内外活动的表现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可根据实践性教学内容细化考核标准,如对账簿登记的考核,可划分为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登记的考核,在明细账考核中,又可划分为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登记的考核。对评分标准可以采用优秀、良好、一般、及格、较差五级评分制和激励评分制等方法。

(三)专项技能证书化

专项技能是指珠算能力、点钞技术、财务软件操作能力等。目前社会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专项技能,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考试。如考取电算化证、会计证、珠算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书和ERP认证等。

(四)综合能力评定趋势化

综合能力既包括专业能力又包括通用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学生掌握、运用和创新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通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的能力。考核内容的多面性,决定了考核手段的复杂性,使我国目前对综合能力的评定仍旧是一片空白,但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核体系的发展趋势。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8

【关键词】 CDIO; 税务; 教学改革

《税务实务》是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于一身,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笔者认为在《税务实务》教学中引入CDIO模式,能充分展示现代高等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将工程产品、生产流程、或生产系统的生命全周期抽象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以全生命周期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建立课程的关联,通过学习和完成项目来训练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发现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做中学”得到真才实学。

CDIO模式充分利用大学学科齐全、学习资源丰富的条件,以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涉及技术、经济、企业和社会的团队综合设计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不断地在理论知识、个人素质和发展能力、协作能力以及集社会、历史、科技为一体的大系统适应与调控能力四个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CDIO的模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二十多年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完整的实施过程和严格的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因此,笔者应用CDIO教育理念尝试《税务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CDIO教育模式启示下《税务实务》的教学改革尝试

《税务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旧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提出的新要求,而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有助于解决《税务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达到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笔者在《税务实务》课程中应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尝试。

(一)重新构建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采纳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主角的扮演者,不再以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分析讨论,而是要充当引导教学的角色,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除了要系统地掌握《税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实际操作流程外,还应该掌握会计学、税法等相关学科知识,并能结合科研方向,把本专业最新的动态和发展、最新的科研成果引进课堂,这些要求会促使教师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课堂驾御能力迅速提升。第二,教师要围绕专业目标进行课程系统设计,建立课程之间的关联(如:本课程与税法、财务会计的关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用于解决综合问题。而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是打破教师之间和课程之间的壁垒,组建教学团队集体讨论设计关联课程的具体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衔接,难点重点的处理、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等。上述工作的定期研讨使得教师的CDIO能力也能得到全面提高。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税务实务》课程由理论课与实践课组成。笔者认为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应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的CDIO能力。理论课通过两种方式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方式一:课堂讨论。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一章或多章后,选取2―3个案例发给全体同学,分小组课后进行讨论,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后,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陈述其观点,课上学生可以对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案例讨论给予扼要总结,内容应该重点强调案例中涉及的学习要点,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把握,对学生讨论中不够准确、不够深入的问题,作重点讲解。对于案例讨论的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对不参加发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后续的讨论。如:学完“发票领购与审查实务”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发票,讨论各类发票的使用范围,填开发票的操作步骤,假发票如何审查等。通过讨论、实务操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方式二:课件制作。以往上课采用的课件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按照CDIO理念,《税务实务》课件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课前制作的。这就要求学生预先必须与任课教师共同讨论课程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难点重点及课时安排,按能力承担任务,相互配合完成课件制作。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与人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实践课主要是通过仿真训练使学生熟悉税务相关业务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纳税申报及税务等相关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处理税务相关业务的能力,达到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业务的操作、团队协作与交流沟通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岗位分工,可以就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检查等业务进行仿真训练。具体做法是:

第一,选择有代表性的仿真训练业务。如:以税务开业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所得税纳税申报等业务为技能训练题目。

第二,明确仿真训练目的与内容。如:税务开业登记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公司开业税务登记流程,熟悉办理开业登记所提供的资料,掌握办理开业登记的要点;训练内容是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企业背景资料以及填表指南,填写税务登记表。

第三,完成仿真训练的准备工作。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小组成员模仿背景公司及税务机关岗位设置,分配岗位(法人、财务负责人、人员、税务登记管理岗、税务所所长),明确纳税人、人和税务机关的岗位职责。如:人员的职责是负责填制税务登记表,并负责到税务机关送表,税务登记岗位职责是初步审核企业报送的税务登记表;其次,熟悉税务登记开业程序,特别要关注税务登记注意事项;再次,了解办理税务登记附列资料(内资企业新户要准备验资报告原件、企业章程等11种资料);然后,了解模拟企业的背景情况(公司基本信息);最后,按填表指南填写税务登记表。

第四,仿真训练过程。在教室或实验室布置一个税务登记业务的仿真场景,5位学生分别扮演各自的角色,办税人员将填好的税务登记表交给财务负责人及法人,其审核盖章后交还办税人,人员连同税务登记附列资料一并报送税务登记窗口审理,税务登记窗口受理后开出税务登记受理单,于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税务登记办理,纳税人凭受理单领取税务登记证。

第五,师生共同点评。根据场景模拟实况,师生客观地给予评价,以激励为主,也可以指出不足及完善的建议。

仿真训练的教学方式虽然与实际工作存在距离,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CDIO能力,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

(三)创建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任课教师来考评学生,重在知识的获得。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通常以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CDIO的评价方法则重在能力培养,因此必须确保能力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税务实务》教学中笔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学生的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专业知识的评价通过期末笔试考核(50分),综合能力的评价(50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来完成。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为考核点,每个考核点有一定的权重,通过不同人群(教师、学生、自我)的评价,由考核组对学生的考核结果汇总得出课程考核成绩(考核组的成员由任课教师、课代表、各小组组长、学生代表组成)。不同群体的评价是根据学生课堂案例分析表现、小组讨论情况、平时学习状况、教师作业成绩等综合考虑的结果。学生能力评价汇总表见表1。

学生最终考核成绩=期末笔试成绩×50%+学生能力评价成绩×50%。笔者认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能力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职场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实施CDIO教育模式的关键。

三、教学改革的成效

在《税务实务》中引入CDIO教育模式,师生通过“做中学”共同获取知识,促进教学相长,不仅能突出培养学生的CDIO能力,也能促使教师的CDIO能力迅速提高。通过让学生收集、编写、讨论分析教学案例,总结归纳涉税相关理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业务的仿真训练,使学生既能熟练应用税务理论知识,又能提高税务实际业务操作能力,达到了本门课程教学大纲预期的教学目标,为走向职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进了课程考核方法,创建了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将CDIO教育模式引入《税务实务》教学中,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利于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2] 吴鸣,熊光晶.基于CDIO理念的路基路面工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9

青年教师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制度,规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着“分类培养 分层评价 分步提高”的指导思想,促进全体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的基本技能的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实的后备力量。

二、培养对象

8年以内的青年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培养的首要工作。目前,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绝非仅停留在“敬业、爱岗”上,更要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润物无声胜有声”,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要逐步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各级各类的骨干。

2、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坚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科组活动,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2)创造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及时上交学习心得。

(3)规定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的书籍,并上交读书笔记。

(4)规定青年教师每学期参加一次各级论文评比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

(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或主持课题研究。

3、实施“导师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学科教学中,由教务处指定骨干教师为指导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

(1)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

(2)备课及教案书写;

(3)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

(4)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

(5)习题选编及命题判卷;

(6)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

在教育工作中,由政教处指导有经验的班主任,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帮带关系。指导导师应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包括:

(1)班级工作的计划和总结的书写

(2)组织学生开班、团会

(3)详细记录与学生的一次谈话

(4)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5)组织学生进行早锻炼

(6)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4、创造机会,促进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

(1)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两次的苏南模考,并进行统一阅卷。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每年一次“百花奖”赛课,成绩优异的推荐参加各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3)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评比。

(4)组织青年教师承担班主任或管理学生社团的工作。

5、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包括:

(1)指导导师的听课笔记、评课纪录。

(2)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百花奖”评课、基本功大赛等教案及反思。

(3)青年教师教学设计、随笔、工作总结等。

(4)青年教师班主任工作的考核。

6、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考核和评估

(1)教务处每学期末组织听一节新教师考核课,并进行相关评优活动。指导教师做好安排,并且作好评课总结。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篇10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更新。就目前美术鉴赏教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以下是本文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提出的若干建议,用以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

一、老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态度以及扎实的业务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正面的态度影响,一是对教材的学习态度,二是对课堂教学的态度。即:老师应该不断学习、钻研教材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如果没有扎实的业务素养,老师是不可能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感受和体验的,所以,老师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对指导学生在鉴赏作品和评价方面有很大帮助;课堂教学的态度,指的是老师的动作、语言、语气等具备一定的感染力,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课堂中引入多元化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已逐渐发展成熟,正处于表现欲特别强的阶段。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受作品,不只是停留在表面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把认真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客观的分析,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也可对作品想要表达的观点作大胆的推测与想象,使之成为整体的感性的经验。其次就是鼓励学生收集举证需要的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学习到《各异的风土人情》的教学内容时,老师可以设计与当地风俗、文化相关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只要加入创设提问、学习任务等多种途径便能给学生提供展示与表现自我的机会。此外,设置的问题和任务还要达到以下要求:(1)设计的任务和问题要紧扣教学内容、有内涵,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2)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主要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组成,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还释放了学生的表现欲,并从竞争过程中收获喜悦。当然,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引导与讲解也至关重要。

三、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化

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大多数是来自于课文与生活阅历,这就造成学生对美的感受还很模糊,从而难以体验美术作品中的美感。所以,老师要深谙教学理念的内涵,防止教学过程中出现形式化教学,一味追求“高效”的教学理念,不但没有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偏离实际教学。所以,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老师要多引导和激发学生赏析美术作品的积极性。比如,在赏析《罗马武士》的作品时,老师提问:为什么喜欢这幅画呢?有学生回答“因为画中的武士让我感觉与秦兵马俑中的武士是一样的,让我觉得很敬畏”。这时,老师可以适当的表扬这位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学生倍受鼓舞,明白了“爱国”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又如在赏析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的作品时,有位学生酸楚的说喜欢这幅画是因为“感觉画中人是一位母亲,而她的悲伤来自于丢失了自己的儿女,所以她看起来很痛苦”。这时,课堂气氛一下被这位同学的话语融化了,大家都沉浸在画中的情境之中,这时,老师只要给这位学生送上一个深深的拥抱,便能与学生产生情感上共鸣。因此,美术教学的艺术所在,就是通过老师的表情、夸奖等渲染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联想,增强对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情感共鸣,进而获得有效的课堂效果。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写鉴赏笔记

1、让学生自主鉴赏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制约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老师都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课文知识,过于追求答案的标准化,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老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而不是把答案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在价值。让学生自主鉴赏,老师只要稍作分析与引导,便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挖掘潜能,老师的角色也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当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除了积极引导与解析外,还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比如,在进行莱顿的《音乐课》的赏析时,由于这幅美术作品表意较为直接,所以老师只要给学生介绍作者生平的事迹与创作的特点,使学生对作者的风格有了一点的了解后,再让学生自主进行欣赏,在欣赏过程中老师只要在铺垫的基础上给予点评,学生很快便能完成教学任务。

2、鼓励学生写鉴赏笔记

为了使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老师可以优化课外作业的形式,使之成为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即用鉴赏笔记代替课外作业,有利于老师通过鉴赏笔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针对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鉴赏笔记知道获得的教学效果和帮助老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于学生而言,写鉴赏笔记就是敢言、敢想,老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其中,而且不要设置固定的形式,而是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表达的方式与角度。长此以往,对提高学生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大有脾益。另外,老师对鉴赏笔记的评价也同样重要,良好的鉴赏笔记评价不但能够使得他们知道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同时更能够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因此,老师在进行点评时评语应首先指出学生鉴赏笔记中出彩之处并予以鼓励,其次要对笔记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随后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对其不足进行改进,以此有效地提升他们美术鉴赏力。

参考文献

[1]汤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三种策略[J].广西教育.2015(34).

[2]段生春.关于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J].智富时代.201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