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1:48:58

教师德育论文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1

(一)德育方式:重理论说教,轻实际效果

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主体性教育。这里的主体性不是教育者的主体性,而是“以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者通过教学渠道,将德育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这个过程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德育的实效性。否则,就只能是教育者的“独角戏”,教育者只是完成了个人的工作,至于工作的实效却很难把握。长期以来,中学的道德教育方式总体上偏向于单向度的理论灌输。这种教育方式的突出问题就是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摆在不平等的地位上,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甚至蔑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追求以片面的外部道德灌输作为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动力,而很少考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求。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强迫学习的东西都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1]67,成人如此,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和挖掘受教育者对于德育的心理需要,只有如此才能获得良好的德育工作效果。

(二)德育过程:重品德认知,轻品德践履

就德育过程看,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环节缺一不可。要想使德育见实效,不仅要重视提高主体的德育认知,还必须通过激发主体的情感,锤炼主体的意志水平,最终落脚到德育行为上。当然,德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知识,但是,德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以知识的形式被人们认知,而是要作为人们的品德见之于行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那种割裂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相互之间关系的做法是违背德育过程规律的。目前,民办中学德育工作主要由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党团工作途径,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二是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依据课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由于民办中学的实际情况,更多地关注高考或中考所要涉及的考试内容,而较少地关注学生实际成长所需要的各种“养料”,因此,实际工作中还多是依赖于课堂仅有的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德育工作,其效果之弱可想而知。

(三)德育价值:重功利实用,轻精神引导

与其他学科相比,德育是看不见摸不着,其效果也是潜在的。这就在客观上容易造成一种印象,德育到底有没有做,做多少,关系并不大。所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指的就是这类工作。相比较而言,人们更看重通过应试获得的分数带来的实际效果。对于背负着沉重的生源压力的民办中学来说,偷偷地减掉德育之负,其实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那些在面上必须做的德育工作基本不会减少,比如课堂教学,常规性活动等。而在本质上是否追求实际的德育效果,却很难保证,明显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微观上看,一线的教师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也体现出明显的功利性。有相当多的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只谋求学生分数高和升学率高,不能切实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常用批评、禁止、训斥、惩罚等简单粗暴的方法,使得学生常常生活在精神的受辱中,很难形成良好品格。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教师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求,缺少对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应有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有益拓展。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民办中学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德育熏陶无论是质还是在量上都不能得到应有的保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民办中学德育工作存在若干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就德育工作主导者而言,与社会办学的大环境不无关联,与人们对教育的期待联系紧密,与民办中学的经营者素质密不可分,与一线的教师质量息息相关。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主观原因: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是主要障碍

首先,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者们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按理说,能够通过经济手段参与到社会办教育以补充教育资源的不足,这种精神是十分可嘉的,经营者如果没有较为超前的意识和勇气,很难迈出这一步。但是,我们知道,民办中学既有经济实体的属性又有教育实体的属性。这就使得民办中学必然要受到这两种属性所固有规律的制约。在实际的运行中,常常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在一定的程度上适当让步,教育规律再大也必须服从经济规律的需要。因此,在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者们就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德育理念的相对落后状况。一些与经济挂钩的“缺德”理念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中。比如,“品德无用论”的思想就很有市场。有人说:“有人花钱买智育,有人花钱买体育,却无人愿意花钱买德育。”话中之意是“德育都没有人要了,足见德育之无用至极。”这话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其实不然。所谓花钱买智育,主要是指家长们愿意在课堂之外为孩子花钱购书、雇家庭教师、上各类辅导班,却没有家长专门为孩子的德育花钱辅导。这是对德育的渗透性、潜在性特点缺乏认识使然。德育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念等无不浸透着德育的养分。因此,家长在花钱买了智育的同时,也就买了德育。德育之“用”更是体现其潜在性特质,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无不以德育为内在支撑的“骨架”,否则必将成为有才无德的“废品”。德育之“用”岂能以经济杠杆来衡量其实际的斤两呢?其次,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认为,“一个好王子,一切都归功于运用道德的原则使他成为好王子的那个人”。[1]204也就是说,学生到底怎么样,关键在教师。民办中学德育工作的好坏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因素,但是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决定性因素。目前,民办中学的教师专业素质明显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懂得品德教育。就目前的民办中学德育队伍来说,主要是政治教师和党团工作人员。但由于政治课是“副科”,党团工作也不是主要工作,一般多由教师兼职。这些教师所以兼职,对于主办方来说,可以节省办学成本,而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多挣些工资。至于他们是否懂得德育工作,往往被忽略了。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思想教育是人人可以从事的,“谁不会说点道理呢?”“不都是教育孩子么?说服他们还不简单?”诸如此类的观点听起来掷地有声,实在是对思想教育的认识十分肤浅。二是不善于品德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品德教育时说道:“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动着儿童,在他们心灵里留下愉悦、兴奋、精神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能变成信念。”[2]当前由于升学率的引导,几乎所有教师,尤其是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者们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生存大局,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首先以满足考试成绩为主,至于是否能够在学生的心灵里“留下愉悦、兴奋、精神充沛的情感”就不得而知了。三是不愿意从事品德教育工作。就教师个人价值追求而言,没有谁愿意被人轻视。同样是教育工作者,同样地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为什么要被人看不起呢?尤其是品德教育费时费力、短期效果不明显,让人感觉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在教师队伍中往往有可有可无的感觉,这种不被认可的滋味是教师们谁也不愿意落到自己的头上的。因此,从事品德教育的工作者很多都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而是被动地接受安排。

(二)客观原因:主办者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足是致命的软肋

由于前述思想认识等方面的不到位,民办中学的主办者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德育的突出地位难以兑现,因此引起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一些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几近步履维艰,甚至名不副实。第一,德育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才可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尽管在教育行业有些工作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比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额外的给一些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等等。但是,作为一项必要的工作,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很难从根本上调动教师劳动的积极性。我们注意到一些学校在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中主要是两块,一是主管单位来检查时为了应付才付出一些款项,平时并不设立德育工作专项费用。二是给兼职德育教师微薄补贴,这并不是一个整劳动力的工资,而是兼职工资,有的甚至还不到一个整劳力的一半。第二,德育工作考核机制不健全。如何说明德育工作取得了实效,这在理论上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态,所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各具特色的德育模式更容易取得实效。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只要能够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至少可以为学校的德育工作铺平道路。比如,在形式上有没有成文的考核机制,岗位职责,具体要求等;在内容上有没有确定的德育工作内容,校园文化活动有没有具体实施的措施等。

三、民办中学德育工作的现实路径

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所以存在不如人意的各类问题,关键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确实地,德育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其潜在的价值属性让人感到不可能具有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民办中学的经营者们的积极性。但既然是办教育,又必须符合教育的规律,没有德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因此,凭心而论,经营者们也愿意注重德育工作,只要能够不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可以。也就是说,民办中学的经营者们虽然思想认识不到位,但在根本的意义上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德育工作还是可以保证的。这就为民办中学德育工作走出困境提供基础的认识保障。

(一)利用德育工作的内在特性,让德育工作潜移默化

有些人认为德育工作耗时间没成效,尤其是没有经济效益。其错误的节点在于教育者对德育工作存在的渗透性、价值的潜在性、显效的缓慢性等特性缺乏认知。确实,由于中学生正值成长期,其个性品质尚未形成,个体行为的反复性、思想的单纯性特征十分明显,德育工作需要花费很多心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需要老师一定要花费大段大段的时间放弃其他工作来对学生专门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利用德育工作的内在特性就容易将德育工作做好做实。首先,依据德育工作存在的渗透性特征,将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化于无形,浸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就德育的内容而言,人们的言行举止无不显示出一个人内在的德行水平。而这些内容并不是通过专门学习获得的,都是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渐养成的。就学生来说,其行为习惯多是在平时的听、看、做中逐步养成的。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平时听、看、做的内容进行优化、规范且严格要求,就可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而影响学生的内在品质。其次,依据德育工作价值的潜在性特征,将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融入教学,体现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德育工作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确实存在却是不争是事实。因此,有针对性地将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并不是只有德育教师才不可推卸。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那些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也应在相关方面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言谈举止加以要求,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熟视无睹。再次,依据德育工作显效的缓慢性特性,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见诸行动,显现在师生共同的教学相长中。德育工作者常常因为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而感到沮丧,尤其是青年教师,这是可以理解的。希望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心理追求。但德育工作想看到成果确实不易。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甚至基本没有可能。学生在校期间只有几年,这几年中的大量时间用在书本文化课的学习上,德育工作浸透其中化于无形。谁也不能说某个学生的成长是因为德育工作的推动。对此,将德育工作的效果见诸行动可以缓解渴望看到工作成果的心理期待。比如针对学生的某项与德育工作有关的具体工作,通过适当措施且严格贯彻,使得相关要求能够定时定量的完成,教师在工作的完成过程中逐步完善了教育理念和具体做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德育的具体成效。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见诸行动有益于促进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德育工作保质保量

前文已述,德育工作关键在教师。只有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才能确保德育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否则都可能是空谈。具体地说,要基本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应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德育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授课(第一课堂)和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两个渠道展开工作。要使这两个课堂的质量得到保证,对德育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思想素质。尽管两个课堂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都有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通过课堂这个载体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因此,德育教师思想水平的高度决定和影响着学生德育水平的程度。俗话说:要想让学生有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其次,应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工作,德育工作也是一种专业技能。这是毋庸置疑的。民办中学德育教师应该努力钻研德育理论,掌握中学德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与德育理论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吸取人类文化的精华,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开展中学德育工作。但是,德育工作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那就是这项工作与工作者本人的道德素质密切相关。很难想象一个道德素质很差的人,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还会有什么影响力,即使其专业技能再好,对工作的成效也毫无益处。因此,要使民办中学德育工作保质保量,德育教师不管是兼职还是专职,都只有较高道德水平的教师才能胜任。

(三)营造良好德育氛围,促进学生道德自觉乐于践履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师;专业化

“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这一命题的产生,基于两大历史事实:一是因为近代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学科知识日益更新,社会分工趋向精细,社会需要能够专门负责从事伦理、政治、思想教育的特殊的教师群体,希望有与之相匹配的“专任教师”。因此,也就出现了对思政教师特定的专业成长要求。二则是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普及,导致了大规模的教师职业岗位不足,社会急切需要大量的专业教师与之相适应,由此就出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自然,思政教师的专业成长任务也包括在其中。

一、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定位

首先,要正确区分教师的思政专业成长和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这两大命题:一方面这二者有相同之处,即都是围绕思政工作问题展开探讨;另一方面,这二者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前者主要在于探析全体教师在展开思政工作时的专业成长问题,而后者则主要是从思政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成长角度来展开思考与分析的。因此,二者不是同一个命题。

思政教师专业成长,本质上讲,其实是对狭义的思政教师或专职的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这是由专门的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在教学上的本质区别决定的。众所周知,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的获得,而更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政治信念的树立等,因为这些才是思政教育追求最根本的目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思政教师的特征来进行分析,进一步把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科学内涵:首先,专门的思政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需要非常有创造性劳动的职业,需要教师掌握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融会贯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学情景中,展开有效的思政教育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品行的发展。由此可见,专门的思政教师这一职业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其次,思政教育是一种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职业,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功能,所以它应该充分享有应有的社会地位与专业自主权,并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展开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而不能仅仅是其他学科的附庸。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把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定义为思政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思政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思政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二、影响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不良因素分析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素质也大大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还远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趋势,问题表现如下:

(一)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主体性不强,研究能力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思政工作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缺乏展现:高校思政教师无权参与课程的编制与开发,无权自主安排思政教育的内容等等,因而也就极大地削弱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思政工作者的积极性、主体性,使得思政工作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而不能自救。同时,教师对思政教育的研究视野狭窄,这一方面表现在其工具性、随意性过强,日渐丧失自己独立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另一方面对思政学科的研究重视不够。在研究中,关注理论研究,忽视实践研究。

(二)对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充分地关注和投入,对思政教师从业资格管理不严

尽管近年来,高校增强了对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但现实上却收效甚微。作为一种专业职业,不但要求高校思政教师经过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要掌握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高度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但在实际选拔思政教师的过程中,却要求较低,大部分思政教师其实质来自高校辅导员,而且他们大多数所学专业不是思政教育,再加上他们日常事务繁杂,因此,根本无法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果导致与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相差甚远。

(三)高校思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社会对思政的专业属性也还缺乏正确的认识

由于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思政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他们根本不能与其他相应的社会职务与职业(医生、律师)进行对比。同时,社会对其专业属性和专业素质的认识也亟待提高。因为社会并没有真正把思政教师同工程师、律师等专业人员一样看待。另外高校自身也没有真正把思政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看待。认为思政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比较“虚”,根本无法与专业教学的价值相比。因而无论是职务还是专业也就自然不能得到公众的重视。

三、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思考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水准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严把思政教师入门关,从制度上加以规范

要实现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需要思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自己成为业务能手。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体系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落实与长期稳定的发展。

1.严把入门关,建立职业标准

当前,中国高校思政教师的选拔体制还很不完善,没有一套科学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选拔机制。在高校思政教师的选拔上,一方面我们应该像考察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考察其是否符合高校教师规定的条件,同时,鉴于高校思政教师的特殊性要求,还应重点对其人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特别是行为品德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要真正落实“德才兼备”的选拔原则,真正做到招贤纳士,把那些专业对口、政治素养强、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组织管理经验丰富、讲奉献、有爱心、热爱思政工作的老师选拔上来。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职业标准势在必行。

2.严把管理关,规范业务流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加强对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建设是保证高校思政事业健康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都应该在高校思政教师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教师的管理制度,如职务聘任制度、领导考评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学生评价制度等等。通过体制的完善来充分尊重思政教师的专业地位,专业组织权利与职责,给他们留下充分的自主空间,使他们的职业发展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促使高校思政工作真正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不断扩大思政教师专业自主权以及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专业要求颇高的职业,其教育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要求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高校思政教师专业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与速度。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师专业自主呢?那就要加强对思政工作者的职业培训,强调思政教师的前期培训与后期再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例如:积极聘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帮助校内思政工作者分析形势,正确把握症结所在,以便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要让校内高素质思政工作者走出校门,同其他一线的思政工作者、研究人员开展交流与探讨,从而产生思想的火花,进而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外,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决定设立“高校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计划”。2008年先行试点,之后逐步扩大规模。这也为思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现实途径。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校内思政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科学方法,及时更新知识、交流经验、拓宽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以便能更好地取得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努力打造思政教育的专业团队

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德育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和教授。”所以,高校思政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就是明确思政教师就是专业教师,要把思政教师摆到正确的位置上,提高思政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大众关注度,要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专业思政工作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减轻工作阻力,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思政工作实效。同时,要加大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好思政教师的待遇问题、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工作。也要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专业理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以赢得同行及学生高度评价,从而打造出一支一流的从事思政工作的专业团队。

参考文献:

[1]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3

当前,要把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突出“一个主题”,开展好“十种活动”。“一个主题”:在校园的设置布置中有意识地随处突出爱国主义主题,校园中有“知恩亭“”德馨亭“”万里长城”“升旗台”“伟人雕像”和固定型的名人名言、爱国主义的诗词歌赋以及典型人物的形象事迹。构建文明、洁净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十种活动”包括:讲一个感恩的故事,说一个感恩的理由,看一部感恩的电影,唱一首感恩的歌曲,诵一首感恩的诗文,荐一篇感恩的美文,献一句感恩的话语,写一篇感恩的文章,做一件感恩的事情,寄一份感恩的书信。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方位的活动,使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情感、认知有较大提升。

二、以课程渗透为纽带,实现课内课外联动的德育途径

要突出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工作主渠道的地位,一要尽快纠正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抓学生的成绩,不管学生德育的思想。二要实现课内课外的联动,将德育渗透到文、理、活动类的多个学科,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结合教材中的人物、情节,随时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融情于景,寓情于义,情景交融,使学生随处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精神。三要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各个活动之中。通过“升旗仪式”及国旗下演讲等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三、依托队伍建设和经验积累,拓宽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1.开展德育骨干培训,注重德育工作交流。政教处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培养,通报学校德育工作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德育工作中的好人好事,评选优秀德育论文,提高德育队伍的工作水平。

2.完善班主任考核和班级德育工作评比制度。实行德育评比,星级班级、文明班级、诚信班级,并进行评估验收,调动班级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加强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过程的考核。

3.做好传帮带工作,加强对新班主任的培养。注重和加强对新班主任的培养,让年轻班主任逐步熟悉班级德育工作,要求新班主任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做法,使新班主任尽快适应学校班级的德育工作。

4.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撰写。每期要求全体教师写一篇德育工作经验交流的论文。学校组织交流,评选优秀的德育论文进行表彰奖励,编入学校论文集,并且作为年终考评的加分内容,调动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四、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德育品质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4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2000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9年,*各校设立政教处,我担任本校政教处副主任并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三年间,建立了比较严格、全面的教师和学生德育管理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和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案。由于各项计划、制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激励性,全校师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德育效能。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经验,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提高理论素养。2000年,《校外德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一文获*市教师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我校还积极参与全省的德育科研工作,争取科研课题的立顶,其中,《村镇学校德育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的研究》是广东省“十五”德育科研重点课题,本人一直是这个课题主要的主持者、参与者。富有成效的德育科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

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中考或镇统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镇或区同类学校的前茅。

其次,在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和教学调控工作的同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共同制订并实施各种教学计划,共同探讨各种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联系教师,了解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听课、评课,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的态度,从教学理论、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名列全镇或区前茅,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本学年始,*属于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教导主任,我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列,组织全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说明与开发进行了专题讲解,加速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建立与使用。

第三,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1997年至今,我一直担任镇物理中心教研组组长一职,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措施、组织、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镇各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镇教育办和市教研室的赞扬。在2001年市中考阅卷工作中,我担任物理组组长,工作出色,评卷结束后,由我独立完成了《2001年*市物理中考情况分析》,向市教研室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22年,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青优课”评比。1993年参加佛山市“青优课”比赛,荣获三等奖;1994年参加*市“青优课”评比,荣获二等奖。

2、撰写教学论文。1990年,论文《是圆周运动还是平抛运动》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物理学会评为一等奖;1995年,论文《初中物理姐妹型选择题的复习》在“全国第一届理科考试与命题改革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1996年,论文《不容忽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在“全国第七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1997年7月,论文《巧设比喻,化难为易》在《中学物理》杂志发表;2002学年,*区进行“新课标”实验研究,本人撰写的论文《重视物理“过程”教学》荣获*区优秀论文三等奖。

3、教学基本功比赛。1998年,我参加*全市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六个一”(上一节好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章、编一份好题、答一份好题)比赛,成绩突出,被评为*市首批“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4、继续教育。几年来,积极参加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参加每学年的教材教法培训学习;参加电脑初级、中级培训并考试合格;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水平达二级乙等(80分);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主任高级研修班培训,创新了理念,提高了水平。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本科自学考试,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取得毕业。

四、精心哺育,培养新人

在教师帮带和学生辅导方面,我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成绩突出,1998年,辅导梁福林获省级二等奖、徐锦添获省级三等奖;2000年,辅导曾云获市级二等奖,等等。另一方面,在青年教师帮带活动中,我校采取“一帮一”结对子帮带措施,我负责帮带的青年教师雷艳娥,成熟较快,2002年参加*市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荣获市一等奖。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5

任职以来,我一直担任物理教学工作,期间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年级组长、政教副主任、教导主任任职时间可作班主任任职时间)。1998年担任年级组长。1999至2002年担任政教处副主任。2002年7月起,任教导处主任,主持全校的教务管理工作。1997年至今,一直担任伦教镇物理中心教研组组长,主持全镇的初中物理教研工作,并协助顺德区教研室的物理教研工作。1999年1月,报名参加由华南师范大学任主考学校的本科自学考试,专业为教育管理,2002年6月毕业。

回顾过去的14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2000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9年,顺德各校设立政教处,我担任本校政教处副主任并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三年间,建立了比较严格、全面的教师和学生德育管理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和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案。由于各项计划、制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激励性,全校师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德育效能。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经验,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提高理论素养。2000年,《校外德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一文获顺德市教师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我校还积极参与全省的德育科研工作,争取科研课题的立顶,其中,《村镇学校德育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的研究》是广东省“十五”德育科研重点课题,本人一直是这个课题主要的主持者、参与者。富有成效的德育科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

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中考或镇统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镇或区同类学校的前茅。

其次,在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和教学调控工作的同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共同制订并实施各种教学计划,共同探讨各种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联系教师,了解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听课、评课,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的态度,从教学理论、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名列全镇或区前茅,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本学年始,顺德属于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教导主任,我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列,组织全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说明与开发进行了专题讲解,加速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建立与使用。

第三,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1997年至今,我一直担任镇物理中心教研组组长一职,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措施、组织、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镇各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镇教育办和市教研室的赞扬。在2001年市中考阅卷工作中,我担任物理组组长,工作出色,评卷结束后,由我独立完成了《2001年顺德市物理中考情况分析》,向市教研室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14年,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青优课”评比。1993年参加佛山市“青优课”比赛,荣获三等奖;1994年参加顺德市“青优课”评比,荣获二等奖。

2、撰写教学论文。1996年,论文《不容忽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在“全国第七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1997年7月,论文《巧设比喻,化难为易》在《中学物理》杂志发表;2002学年,顺德区进行“新课标”实验研究,本人撰写的论文《重视物理“过程”教学》荣获顺德区优秀论文三等奖。

3、教学基本功比赛。1998年,我参加顺德全市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六个一”(上一节好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章、编一份好题、答一份好题)比赛,成绩突出,被评为顺德市首批“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4、继续教育。几年来,积极参加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参加每学年的教材教法培训学习;参加电脑初级、中级培训并考试合格;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水平达二级乙等(80分);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主任高级研修班培训,创新了理念,提高了水平。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本科自学考试,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取得毕业。

四、精心哺育,培养新人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6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中共[XX]8号文件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

二、工作重点:

(一)、从自身做起,强化德育意识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这名明言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德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反思自己,我的德育意识如何?我的德育现状如何?我该如何加强自身的德育意识?这些都是我要在主要措施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道德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

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学校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狠抓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就此而言,道德习惯的培养应成为道德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克服道德培养中知行脱节的问题,把中华优秀的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文明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会议。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找到自身的德育差距,明确自身的德育盲点。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经验交流会,通过聆听他人的经验与事迹,参照自身遇到的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德育方案。

3、在课下多找些时间与经验公务员之家/为您整理丰富的老教师座谈,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经验。

4、根据德育工作所需,认真学习一些相关资料,如:《教师行为规范》、《弟子规》、《增广贤文》等。

5、读一本好书《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德育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6、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根据自身感受,写一篇德育论文。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7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9年,顺德各校设立政教处,我担任本校政教处副主任并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三年间,建立了比较严格、全面的教师和学生德育管理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和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案。由于各项计划、制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激励性,全校师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德育效能。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经验,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提高理论素养。*年,《校外德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一文获顺德市教师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我校还积极参与全省的德育科研工作,争取科研课题的立顶,其中,《村镇学校德育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的研究》是广东省“十五”德育科研重点课题,本人一直是这个课题主要的主持者、参与者。富有成效的德育科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中考或镇统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镇或区同类学校的前茅。其次,在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和教学调控工作的同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共同制订并实施各种教学计划,共同探讨各种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联系教师,了解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听课、评课,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的态度,从教学理论、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名列全镇或区前茅,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本学年始,顺德属于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教导主任,我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列,组织全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说明与开发进行了专题讲解,加速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建立与使用。第三,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1997年至今,我一直担任镇物理中心教研组组长一职,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措施、组织、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镇各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镇教育办和市教研室的赞扬。在20*年市中考阅卷工作中,我担任物理组组长,工作出色,评卷结束后,由我独立完成了《20*年顺德市物理中考情况分析》,向市教研室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22年,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1、“青优课”评比。1993年参加佛山市“青优课”比赛,荣获三等奖;1994年参加顺德市“青优课”评比,荣获二等奖。2、撰写教学论文。1990年,论文《是圆周运动还是平抛运动》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物理学会评为一等奖;1995年,论文《初中物理姐妹型选择题的复习》在“全国第一届理科考试与命题改革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1996年,论文《不容忽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在“全国第七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1997年7月,论文《巧设比喻,化难为易》在《中学物理》杂志发表;20*学年,顺德区进行“新课标”实验研究,本人撰写的论文《重视物理“过程”教学》荣获顺德区优秀论文三等奖。3、教学基本功比赛。1998年,我参加顺德全市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六个一”(上一节好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章、编一份好题、答一份好题)比赛,成绩突出,被评为顺德市首批“教学能手”光荣称号。4、继续教育。几年来,积极参加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参加每学年的教材教法培训学习;参加电脑初级、中级培训并考试合格;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水平达二级乙等(80分);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主任高级研修班培训,创新了理念,提高了水平。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本科自学考试,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取得毕业。四、精心哺育,培养新人****在教师帮带和学生辅导方面,我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成绩突出,1998年,辅导梁福林获省级二等奖、徐锦添获省级三等奖;*年,辅导曾云获市级二等奖,等等。另一方面,在青年教师帮带活动中,我校采取“一帮一”结对子帮带措施,我负责帮带的青年教师雷艳娥,成熟较快,20*年参加顺德市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荣获市一等奖。自1992年任现职以来,多次受市(区)、镇奖励,近七年年度考核中有四次被评定为优秀,20*年被评为顺德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成绩属于过去,何况教育教学这门艺术永无止境,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学习,勇于创新,再创佳绩。我于1978年考入江西省赣南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1981年8月毕业,分配到江西省画眉坳钨矿职工子弟中学工作。1988年,恢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后,我被评为中学物理二级教师。1992年5月,晋升为中学物理一级教师。1992年8月,调入广东省顺德市伦教镇中学直到现在,教龄总计达22年。自1992年调入顺德以来,我一直担任物理教学工作,期间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年级组长、政教副主任、教导主任任职时间可作****班主任任职时间)。1998年担任年级组长。1999至20*年担任政教处副主任。20*年7月起,任教导处主任,主持全校的教务管理工作。1997年至今,一直担任伦教镇物理中心教研组组长,主持全镇的初中物理教研工作,并协助顺德区教研室的物理教研工作。1999年1月,报名参加由华南师范大学任主考学校的本科自学考试,专业为教育管理,20*年6月毕业。回顾过去的11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9年,顺德各校设立政教处,我担任本校政教处副主任并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三年间,建立了比较严格、全面的教师和学生德育管理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和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案。由于各项计划、制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激励性,全校师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德育效能。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经验,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提高理论素养。*年,《校外德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一文获顺德市教师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我校还积极参与全省的德育科研工作,争取科研课题的立顶,其中,《村镇学校德育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的研究》是广东省“十五”德育科研重点课题,本人一直是这个课题主要的主持者、参与者。富有成效的德育科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中考或镇统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镇或区同类学校的前茅。其次,在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和教学调控工作的同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共同制订并实施各种教学计划,共同探讨各种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联系教师,了解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听课、评课,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的态度,从教学理论、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名列全镇或区前茅,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本学年始,顺德属于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教导主任,我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列,组织全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说明与开发进行了专题讲解,加速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建立与使用。第三,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1997年至今,我一直担任镇物理中心教研组组长一职,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措施、组织、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镇各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镇教育办和市教研室的赞扬。在20*年市中考阅卷工作中,我担任物理组组长,工作出色,评卷结束后,由我独立完成了《20*年顺德市物理中考情况分析》,向市教研室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8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于程和王茂宇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老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着两个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憾。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们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们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口对口地为他们俩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们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起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们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仔细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加唱歌、跳舞等集体活动;面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于程和王茂宇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在第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中,他俩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于程同学还被评上了三好学生。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每次的《致家长一封信》都是我利用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完成的。信中要对全班的各项工作做全面总结,并要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列出在最近时期各个方面表现较好同学的名单。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学校行为录》的行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家庭品德表》的行式及时反馈给我。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通过《家庭品德表》,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优化育人环境。我将自己这一做法,撰写成德育论文《小公民自我教育行为录》获得了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

屈指算来,我已教了十六年书了,教过的学生累计也有一千多人。当我看到同学们有的成了技术熟练的会计,有的成了独当一面的厂长,有的成了给农民们排忧解难的农业技术员,有的成了医术不凡的年轻医生,有的和我一样踏上了教育岗位……我渐渐从内心体会到了桃李满天下的快乐。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给了我乐教勤业的巨大动力。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网络小班教学是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教学形式。为了制作出一个适合网络小班学生使用的识字课件,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夜,不会的就翻书,感觉不理想再重做。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终于成功了。第二天,在课堂上展示这个课件,同学们欢欣鼓舞,非常喜欢,为激励他们多识字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指导同学们写好起步作文,我利用课余时间,从全班同学的暑假日记中选取了三十多篇优秀日记加以修改,又在每一篇日记后面加上了详细的批语,在自家的电脑上打印了25页。接着,我又自己花钱到外面的复印店给每个同学复印了一本。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幼稚的日记被打印成铅字时,每一张小脸上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们练习写日记的劲头更足了。

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育人规律,是勤业乐教的重要体现。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9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2000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9年,顺德各校设立政教处,我担任本校政教处副主任并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三年间,建立了比较严格、全面的教师和学生德育管理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和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案。由于各项计划、制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激励性,全校师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德育效能。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经验,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提高理论素养。2000年,《校外德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一文获顺德市教师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我校还积极参与全省的德育科研工作,争取科研课题的立顶,其中,《村镇学校德育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的研究》是广东省“十五”德育科研重点课题,本人一直是这个课题主要的主持者、参与者。富有成效的德育科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中考或镇统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镇或区同类学校的前茅。其次,在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和教学调控工作的同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共同制订并实施各种教学计划,共同探讨各种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联系教师,了解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听课、评课,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的态度,从教学理论、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名列全镇或区前茅,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本学年始,顺德属于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教导主任,我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列,组织全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说明与开发进行了专题讲解,加速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建立与使用。第三,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1997年至今,我一直担任镇物理中心教研组组长一职,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措施、组织、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镇各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镇教育办和市教研室的赞扬。在2001年市中考阅卷工作中,我担任物理组组长,工作出色,评卷结束后,由我独立完成了《2001年顺德市物理中考情况分析》,向市教研室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篇10

1992年5月,晋升为中学物理一级教师。1992年8月,调入广东省顺德市伦教镇中学直到现在,教龄总计达22年。

自1992年调入顺德以来,我一直担任物理教学工作,期间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年级组长、政教副主任、教导主任任职时间可作班主任任职时间)。1998年担任年级组长。1999至年担任政教处副主任。年7月起,任教导处主任,主持全校的教务管理工作。1997年至今,一直担任伦教镇物理中心教研组组长,主持全镇的初中物理教研工作,并协助顺德区教研室的物理教研工作。1999年1月,报名参加由华南师范大学任主考学校的本科自学考试,专业为教育管理,年6月毕业。

回顾过去的11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9年,顺德各校设立政教处,我担任本校政教处副主任并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三年间,建立了比较严格、全面的教师和学生德育管理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和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案。由于各项计划、制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激励性,全校师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德育效能。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经验,积极撰写德育论文,提高理论素养。年,《校外德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一文获顺德市教师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我校还积极参与全省的德育科研工作,争取科研课题的立顶,其中,《村镇学校德育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的研究》是广东省“十五”德育科研重点课题,本人一直是这个课题主要的主持者、参与者。富有成效的德育科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

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所任班级学生的中考或镇统考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名列镇或区同类学校的前茅。

其次,在切实抓好教学管理和教学调控工作的同时,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共同制订并实施各种教学计划,共同探讨各种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联系教师,了解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听课、评课,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的态度,从教学理论、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成绩名列全镇或区前茅,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本学年始,顺德属于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教导主任,我始终走在课程改革的最前列,组织全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说明与开发进行了专题讲解,加速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建立与使用。

第三,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1997年至今,我一直担任镇物理中心教研组组长一职,每学年的工作计划、措施、组织、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镇各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镇教育办和市教研室的赞扬。在年市中考阅卷工作中,我担任物理组组长,工作出色,评卷结束后,由我独立完成了《年顺德市物理中考情况分析》,向市教研室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22年,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青优课”评比。1993年参加佛山市“青优课”比赛,荣获三等奖;1994年参加顺德市“青优课”评比,荣获二等奖。

2.撰写教学论文。1990年,论文《是圆周运动还是平抛运动》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物理学会评为一等奖;1995年,论文《初中物理姐妹型选择题的复习》在“全国第一届理科考试与命题改革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1996年,论文《不容忽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在“全国第七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1997年7月,论文《巧设比喻,化难为易》在《中学物理》杂志发表;学年,顺德区进行“新课标”实验研究,本人撰写的论文《重视物理“过程”教学》荣获顺德区优秀论文三等奖。

3.教学基本功比赛。1998年,我参加顺德全市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六个一”(上一节好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好字、写一篇好文章、编一份好题、答一份好题)比赛,成绩突出,被评为顺德市首批“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4.继续教育。几年来,积极参加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参加每学年的教材教法培训学习;参加电脑初级、中级培训并考试合格;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水平达二级乙等(80分);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主任高级研修班培训,创新了理念,提高了水平。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本科自学考试,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取得毕业。

四、精心哺育,培养新人

在教师帮带和学生辅导方面,我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成绩突出,1998年,辅导梁福林获省级二等奖、徐锦添获省级三等奖;年,辅导曾云获市级二等奖,等等。另一方面,在青年教师帮带活动中,我校采取“一帮一”结对子帮带措施,我负责帮带的青年教师雷艳娥,成熟较快,年参加顺德市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荣获市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