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8 23:39:15

世界名著读后感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1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

   我读过一本世界名著——《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一个贫困的工人冉阿让为了偷一块面包坐了十九年的牢。出狱后,他到处遭他人白眼,于是,他仇视社会,但被一个主教感化,做一个好人。冉阿让化名马德兰,做了市长,他答应临死的芳仃抚养她的女儿珂赛特。警察沙正追捕失踪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让,其他警察误抓一个贫苦工人,准备把他送进监狱,为了救这个无辜的工人,冉阿让承认了身份,他又送进了监狱。去监狱的路上,他又逃跑了。冉阿让马上找到珂赛特,带她躲在一个偏僻的修道院里,多年过去,珂赛特;与马吕斯相爱。之后,发生一系列生活变故,沙在冉阿让的高尚品格前投河自杀。珂赛特和马吕斯结婚,冉阿让过着孤独的日子,最后,他死在珂赛特的怀里。

   我想美有许多的人上冉啊让啊一样,不为了自己着想,而不顾身的承认自己的身份,救了一个无辜的农民。的高尚品格吧。也许换作我自己,可能我也不会像冉啊让一样的。

   书中的主人公的高尚品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从书中的主人公的事例,我们也可以知道,就算一个犯了罪的一,依然可以浪子回头的,他们只是寻要一个人去感化他们。 作文

   雨果《悲惨世界》将整整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广阔的社会的生活画面都一一的给我们有生动的文字描绘出来。这本书使人们认识到当时社会的腐、阴暗、恐怖。表现出一些社会的背景。让我们知道一些当是社会背景。也让我们知道一些人生的大道理,让我们去分辨哪些知识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我们要丢去。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拥有高尚品质的人。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    本书的主人公冉阿让命运悲惨,家境不好。他因家中有挨饿的姐姐和她的七个孩子,没吃的,无奈,冉阿让夜里跳进面包店拿走了一块面包,被发现而经受了十九年的劳狱之苦,终于获得了自由。他刑满释放后,除了主教,人人都不肯收留他,觉得他是危险分子......冉阿让又一次被捕了,他被戴上的监禁帽,在船上服苦役,一个海员在修桅杆时不幸掉入大海,冉阿让奋不顾身,救起了他自己却调入海里。后来,有人在法国大革命的战场上,看到过冉阿让的身影,他英勇无畏,冒着枪林弹雨,战斗......可见当时的社会有多么恶浊。

   与冉阿让命运同样悲惨的还有流落街头的女人芳汀。她来到“滑铁卢勇士”客店,她原以为店主是好人,可是这店主表面慈善,心肠却很毒辣。芳汀把女儿托付给这对“好心人”收养,留给了他们很多钱。店主还不断提高每月的“抚养费”。其实,芳汀的女儿在这店中受尽了折磨,她已面黄肌瘦。这店主是多么狡诈心狠!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真正无私的人还有几个?他们面对法国大革命,有的人开始自私,有的人变得狡诈;有的人开始行骗;还有的甚至抢掠......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无辜的冉阿让和贫妇芳汀的人生道路彻底被引向黑暗,让让他们在深渊里挣扎。

   和当时的法国社会相比,现在的我们,是是不是比那时好多了。现在,我们已丰衣足食,少有贫穷的人,孩子都可去上学,大大人们绝大部分有固定工作。既然现在我们的社会如此和谐美好,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回报父母。我们长大后,要对社会有贡献,让科技更加进步,社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当时的法国社会是深渊,是无底洞,我们要让我们的社会变成天堂。我们要努力向上,告别“悲惨世界”。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    “妈妈,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朗和叙利亚呀?”我一边看着新闻悲惨血腥的场面,一边疑惑不解地问妈妈。“还不是因为美国人想让世界各地都不进口伊朗和叙利亚的石油,让伊朗和叙利亚经济衰落,从而达到控制伊朗和叙利亚的目的。”妈妈叹了口气,无奈地回答。我也很沉闷,也很疑惑,同时也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未来的世界会不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战场呢?未来的世界会不会又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悲惨的场面呢?

   带着不安,我无心看电视,拿起妈妈给我买的《悲惨世界》的书去看。当我看到冉阿让,家里贫困潦倒,经常食不果腹。在百般无奈之下,为了解决姐姐七个孩子的饥饿,去偷面包,被判了19年牢狱。他原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但因19年的牢狱之灾、社会的残害、法律的制裁、现实的冷酷,使他的眼泪干了,开始向社会进行疯狂的报复,直到最后犯下了终身悔恨的错误。正当这时,他得到了一位主教的宽恕,使他因错误导致更加深刻的觉悟,成了他精神发展的起点,促使他的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让他决定弃恶从善。在一次巷站中,冉阿让不顾生命危险去混乱的战场,救起了奄奄一息的马吕斯,得到大家的敬佩。这一次,也让冉阿让不再畏惧悲惨的世界。

   看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刚刚看的那则新闻,我们现在生活的无忧无虑,但我们国家会不会像伊朗和叙利亚那样卷入战争?如果卷入战争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变得悲惨呢?一串串恐惧的问题又一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突然间,我想到了冉阿让,不要惊慌、不要畏惧悲惨的生活,即使遇到那样悲惨的生活,我也要像觉悟后的冉阿让那样坚定的生活。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

   暑假期间,我 阅读了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悲惨世界 》,不禁感溉万千。

   这是一部集浪漫 主义与现实 主义干一体的艺术 精品。它通过理想 化的情节塑造理想化的人物 ,同时又准确、完整地再现了从滑铁卢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的史实。小说枝叶繁复,但中心始终不变:揭示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 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 的黑暗 。在作者笔下,他企盼用博爱、仁慈、善良 来改变 这个悲惨世界。

   文中的主人公冉阿让一生饱受苦难 ,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脱胎换骨,变得善良、仁慈和宽容 。临终前,他不仅不埋怨上天不公,白己的命运坎坷,还认为自己 是幸福 的。在我看来,认为白己幸福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幸福的人。 当今世界,“仇富”和“嫌贫”是两个负面的社会现象。正如企业家鲁冠球所说:“‘仇富’和‘嫌贫’,是一对孪生兄弟 。要通过努力 ,使‘仇富’者找不到社会共鸣点,让‘嫌贫’者找不到生存 上壤。”就拿我国来说,富的地方是真富,富得流油,穷的地方是真穷,连温饱都成问题。如果 我们的富豪能像冉阿让一样多出资救济穷人,就算有个别人依然“仇富”,但没有社会共鸣点,一个巴掌又能拍出多大的声儿来呢?富人救济穷人,帮助 开发贫困地区,如此一来,贫困地区富有了,穷人也变成富翁了,世上没有穷人了,“嫌贫”者没有了“生存土壤”,自然就销声匿迹了。(读后感 )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2

一、通过浏览名著培养语感

名著阅读是精读还是走马观花式的粗略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如果只注重精读,而忽略略读,功夫只作了一半。”本人认为,名著阅读教学需要逐字逐句、细嚼慢咽的精读,也需要泛读式的浏览。因为在学生品味名著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无论精读还是泛读,都能培养学生语感。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普遍对外国名著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戏称:世上那么多书,何苦为难自己?问其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除了文化背景的差异之外,外国文学作品中难记的人名,大段大段的静态环境描写及心理分析,都是对耐心阅读的极大考验。

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大胆鼓励学生采用略读方式阅读,甚至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采用跳读即运用“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在跳读中学生的兴趣得以培养,鉴赏文本的能力也提高了。如马尔克思的代表作《百年孤独》,被称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作”,不少学生对它有景仰之心,但真正走近它,内容的庞杂,人物的众多,情节的离奇,再加上其中的宗教典故,神话传说,本土民间故事等,学生觉得眼花缭乱。针对这种情况,本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独特的写作手法――作家从未来角度回忆过去的独特倒叙手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学生通过跳读的方式品尝到了马尔克思赠送给我们的甘泉。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打开自己的智慧之门,探究教学的方式方法。

因为语文教学从本质上看,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能力的构建,因此学生在名著阅读中体现出来的兴趣、感受、领悟是基础。什么时候我们的名著阅读课堂受到了学生由衷地喜爱,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敏捷了,阅读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也就可以期待了。

二、在名著交流中提升语感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读书交流是本人实践探究名著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育专家谢象贤说过:语文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名著阅读教学应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以获得丰富的感受。但目前名著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讲”有余而“读”不足,“析”有余而“感”不足的现象,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对经典文本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使经典文本对学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方式灵活多样的交流,避免了此种现象的发生,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良好语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课堂中,形式多样:根据学生所阅读的书,让学生自由分为若干个小组谈谈读书后的收获;说说喜欢的书中人物及原因……方式灵活多样,可小组内部讨论;也可小组讨论集中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交流;可自由地你一言我一语,也可让学生先把观点用语言组织好,作重点发言;也可班级选派代表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学沙龙。同时,本人还注意到,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为保证这种交流的深入有效,教师可以选取某一个或几个交流的“点”,让学生围绕这些“点”充分活动,交流评价和补充。

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深受学生喜爱,在交流课中,我提出:你找到了哪些欣赏的、喜欢的语段?大声地读出来。精彩的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正像歌德说的: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让学生朗诵这些句子,畅谈体会,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学生觉得收获颇丰,在课堂上也兴趣盎然。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让我们的语言训练从被动走向自觉,从随意走向渐有体系,从低效走向高效,从无序走向规范,学生语感的培养也将像早春的青草地,“更行更远还生”。

三、尝试比较名著习得语感

名著阅读把学生的阅读范围由课内延伸向课外,课内主要起“导引”的作用,课外的阅读世界却是广阔的,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有关的名著进行比较,分析、思考、探究各名著之间的异同,对于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例如《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在教学中,本人让学生和家长共读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并模仿其体例撰写日记,并把自己写的日记和《爱的教育》进行比较。这种体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名著的个性体悟,最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中的比较,不是单纯地追求学生的知识积累,它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适时地进行比较,让学生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和规律,犹如送给了学生语文花园的大门钥匙,打开花园的门,学生会看到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王国。同时会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从而“沉醉不知归路”。例如笔者了解到学生进了中学后,还是很喜欢安徒生的童话,就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怀旧之旅”。为了让学生了解丑小鸭经过不懈追求,努力进取,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变成“白天鹅”这一主题,我引入了林清玄的《心里的天鹅》一文,加深学生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探究中,学生拨开了思想的迷雾,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感受了作者的人生。

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为了让学生领会作者对音乐大师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出色之处,我引用了《红楼梦》中王熙凤外貌描写片断。两处描写均关注人物性格,并注意一定的描写顺序,相同表现手法的比较τ诜岣谎生的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有了一颗主动探究的心,把不能变成能,把浑沌变成顿悟。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也会自然而然形成,语感的形成也必将是水到渠成的。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3

最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微博上发起一项名为“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调查,其结果令人“心碎”:《红楼梦》高居榜首,成为“最难读”的书。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名著也都榜上有名。此外,《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十名。被人们读了很长时间的书,如今竟然读不下去了?经典名著的处境不免有些尴尬。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洗练以及人类长久历史的选择后,依然被认可的书,是历经时光冲刷,仍熠熠生辉的不朽之作。

经典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解开各种心结;经典是一束光,为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经典是一剂良药,医治我们心灵的创伤;经典还是一座灯塔,照亮我们的航程,让我们在黑暗中不触礁,在风雨中不偏向。经典著作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如果你没有发现一本或几本对自己的价值观或行动力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典书籍,那么你的人生是非常遗憾的。

阅读经典能够让人感受到春风化雨的浸润,让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受来自传统的文化底蕴。而这种熏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与阅读经典时的年龄和心境有关。就比如说看《红楼梦》,年少痴狂时可以把它当故事读,饱经风霜时可以把它当历史读;幸福的人看到其中的两小无猜、情真意切,不幸的人则看到其中的猜忌多疑、凄惨愁云。《红楼梦》是经典,你在不同的年龄去读,在不同的人生境遇里去体会,你能从不同角度领略其中的妙趣。因此,经典名著能够给予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感触。

有人说,如果要消灭一种文化就消灭他们的民族经典。确实,经典是民族精神的积淀。这些带有历史痕迹的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集合。沉下心去读,你会变得安静而富有。就如穿越时间,跨越空间,与一位圣人谈心,你会感到充实而满足。

或许,你会说,经典著作很苦涩很无趣,让人绞尽脑汁也不知所云。这是不对的,如果你觉得阅读名著很痛苦,说明你选择的书和阅读方式不正确。

先说怎么选书。浩瀚书海,什么样的书才是我们需要的?推荐书目到底是否有用?其实,尽信“推荐书目”,不如无“推荐书目”,推荐书目往往带有编者的个人偏好,权威性受到质疑。

兴趣与爱好才是阅读经典著作的真正动力。所以,选择你喜欢的书最重要。因为,阅读的意义不在于阅读本身,而是要扩展你的生命世界,充实自己内心世界里的真善美。扩大阅读的范围,你就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能在大千世界里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在内心的一方净土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

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与年龄相关。有句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大概是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后学里面的英雄好汉,易形成不良的习性,所以少不读《水浒》;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所以老不读《三国》。在人生不同的际遇里,挑选最合乎自己年龄和心境的经典,文字的力量才会激起你强烈的共鸣,你所积累的才是人生真正有用的养分。这样,你才能快速地向下一个节点生长。

或许,你要问:“如今我已长大,对阅读经典没有什么兴趣了,怎么办?”不妨从儿童文学中的经典读起吧,比如儿童小说《海蒂》《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因为童真是人内心里永存的不安分因子,不管你多大了,你内心潜藏的童趣总是会被儿童文学起来。儿童文学会培养你的想象力,让你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

然后,去读一些历史、哲学、科幻类的经典著作吧。遨游在历史的浩瀚海洋,品尝哲学的曲径通幽,探索科幻世界的奥妙,这对拓宽眼界、攀越心灵的高度有很大帮助。此外,传统的经典读物,如《诗经》《史记》《庄子》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是中国古人留下的智慧结晶,能重树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健全人格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再来说阅读的方式。阅读比较难懂的经典著作时,需要掌握阅读的技巧,注意适时选择泛读或精读。比如,当你有沉重的课程学习任务时,你可能压力颇大,心绪不宁,这个时候,如果要你精读一本需要费脑力的书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没有心思。况且,精读是有门槛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求知欲望,很难进入状态。这时,不妨先翻阅一下全书,将感兴趣的章节试读十分钟,或许,看着看着,你就会沉浸在文字的乐趣中。如果十分钟之后,你还是无法静心,那么,请把书合上吧,去做些别的事,换换心情。强迫自己阅读,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阅读是种习惯,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保持与伟大灵魂在文字世界的精神交流,养成这种习惯,会让我们保持思维的灵敏,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活力与灵气。阅读经典,就是在书中淘金,让自己的人生在阅读过程中拔节。在消费“快餐”文化的同时,别忘了在床头放一两本经典书籍。

名家谈阅读

人类有今天的进步与成就,跟阅读分不开。我认为传统的纸质阅读短时间内依然存在,而且也会出现新的热潮。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纸质阅读有电子阅读不可比拟的优点。有很多学校的老师让我向学生推荐作品,有一点是我一直坚持的,就是首先要从阅读经典开始,因为经典作品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检验、大浪淘沙的结果。

――莫言(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主张阅读超前的书,就是读着有点困难、不完全懂的书。比如说读外文书。如果翻开一本外文书,你觉得有一半词汇可以把握,你就开始读。读完以后,你已经掌握60%。你在掌握60%的基础上再读一遍,你就掌握85%,读完后一定还会有所提高。所以我说要敢读书,敢读自己不完全能够把握的书。你不要只读平滑的书,不要老读智商比你还低的作者的书。读书时你要假定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有头脑的人,作者应该是一个比你还有头脑的人,而且你要跟他抬杠,要跟他一起探究,那样读书就会非常有趣味。

――王蒙(当代作家、学者)

当时间静静流淌到我们身处的网络时代,“点一盏青灯读书”的场景似乎越来越少,但是读书,却依然是防止我们精神腐朽的一个重要渠道。书会给我们力量,也会给我们仰望星空的理由。

――张炜(当代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

在欧洲国家和日本的公共场所,几乎一半人都在看书,而不是看报纸。每个人手里拿一本书,像课堂上一样。我相信中国读书的人还是非常多的,但阅读人口比例让人沮丧。

――陈丹青(当代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4

也许一所学校的调查结果还不足以具有代表性,但2009年5月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60.2%的人通常购买专业学习用书,47.7%的人通常购买科普、生活类书籍,经常购买文学名著的人只占33.8%。报道中称,年轻人“功利化阅读”最明显。媒体对此不无忧心,甚至还有的列出了专家们推荐的名著书单。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读书本是一种很自我的私人享受,更何况在节奏不断加快、个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当下,阅读更是一种私人的权利。但是,也许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尚不足以成为一种现象,可当“经常购买文学名著的人只占33.8%”,一所高校前100名的外借图书排行榜上无一名著上榜时,这种由个人趣味、个人选择所汇聚而成的现象就具有了加以关注的价值和原因。

全民阅读率的下降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人将其归因于我们这个被金钱、房子、工作完全占据了大脑和热情的发展阶段,归因于人们的浮躁、浅薄与功利。在这种大背景下,再看名著在高校遭遇“滑铁卢”仍旧让人充满感慨,这是因为对于高校,对于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人们还是寄予了诸多“风花雪月”的期盼,期盼着在流淌着欲望与享乐的沙漠上还有一片精神世界的绿洲郁郁葱葱,给人们以温暖和希望。

这也许正是媒体对名著的高校之败而忧心,而耿耿于怀的原因吧!但苦口婆心也好,推荐书单也罢,都像极了溺爱孩子的家长,而其效果,却让人怀疑。还不如反思一下何以造成如今的局面,“根子”究竟在哪里?一个社会的阅读品位寄希望于年轻人,这是不现实的也是充满讽刺的。名著在高校的完败其实只是我们整个社会阅读习惯与阅读品位双双沦落的一个表象罢了,只是包括你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浮躁、功利的一个表象罢了,想用对年轻人阅读品位的提升来拉抬整个社会的阅读层面是不切实际的。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5

一、名著阅读对学生的意义

首先,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类聪明才智的表现,是先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因此读名著使我们得到和懂得更多有用的知识。

其次,名著对中学生的学习也有用。因为名著的写成肯定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我们读了名著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能够更深地了解名著所要表达的意义,并且还可探索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思想。这样能帮助中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净化他们的心灵;同时还能使他们对历史有更清晰的认识。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名著与普通书籍最大区别就是名著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精髓,而普通书籍则是文化的传播工具。虽然一般的书中也会有一些对我们非常有用的知识,但并不是每本书都有,所以读书时我们需要选择。而名著恰恰有许多优点,例如生动的描写、绝妙的佳句、深刻的思想等等都是很有用处的,这都是中学生成长所需要的。

二、名著阅读对教育的意义

1.阅读名著是语文教育的需要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体现语文交际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而要训练语感,最好的阅读材料就是名著。文学名著顾名思义指的是世界文学史上有定评的重要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均具有示范性特征。无数有成就的作家,或是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多看书。一年一度的中考语文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都是在中学时期就读了大量古今名著,语感特别强。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2.阅读名著是人文教育的需要

文学名著是经过读者反复筛选和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对读者具有深刻的认识作用、巨大的教育作用和高度的审美作用。

3.阅读名著是传统美德教育的需要

我国文学上起先秦两汉,下到现当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名著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们不仅反映了悠久的华夏历史,博大的民族精神。而且始终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和传统美德,蕴藏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和基本的道德规范。阅读名著有助于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第一,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许多名著中有精辟的语言,如奥斯特诺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不应该受习惯支配,而应该支配习惯”,鲁迅《呐喊》中的“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等等这些话都是非常经典的。欣赏之中,我们受到许多启发,并为我们现实生活所用。我们不仅有必要读,还要仔细地领悟名著中发人深思的语句,从而提高自身品位。

第二,名著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一定有某种公认的特质在里面。如鲁迅的文章大部分都用极具讽刺意味的语言来揭露社会上的现象,他的笔不亚于枪炮,他的文字不亚于千军万马;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洗练,文笔秀丽,所表达的情感非常细腻。每一部名著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每读一部感受也不相同,细细品味,自然会感受到古典名著所蕴含的古典美与现代名著所表现的现实美、亲情美、批判美,沉醉在名著的神韵当中时,自然而然地享受到各种“美”的熏陶。

第三,名著是精神食粮。现在,物质文明在高速发展,精神文明也不能落后,读名著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很多名著里有警世名言,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教育、借鉴意义,社会精神文明之树开花结果离不了这些名著的营养。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6

任何读物本身的教育和审美功能,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阅读名家名篇,能开阔学生的眼界,LWlM.com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所以,我把对名著的初步赏析作为提高文学社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来抓,效果显著。

1 开展读书活动,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读书交流会,是在课题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最佳的、深受学生喜欢的交流方式,每月举行一次,形式多样,方法不一:可以是朗读、复述、谈话、看影视片段、谈话、讨论等等。它提倡的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接触原著,远离标准化的赏析,强调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可以没有一致的见解,但必须随时随地记录下感受和体会,学生的读书笔记和文学评论是彼此进行交流的基础。如《简·爱》的学习可以外化为“简·爱是个怎样的女孩,有怎样的特点,追求什么”、“简·爱既然与罗切斯特相爱,那她为什么还要出走”、“简·爱为什么在自己有了巨大财富后还要回到躯体严重残疾、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罗切斯特身边呢”这些问题的理解、交流上。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坚持己见。这种读书交流会支持、提倡的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独特体验。

读书交流会所选取的主题和角度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同一本书的各个侧重面,如《红楼梦》可从作者介绍、书中人物、环境刻画及情节特点等不同角度入手;也可以是把几本书放在一起阅读,进行人物或写作特色的比较,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大宅门》中的白景琪性格的对比等。读书交流会开拓了学生的读书视野,历练了学生的思想和表达能力,充分展示了每个学生的读书爱好,使学生在交流中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向,他们的眼睛里除了课本和生活世界之外又多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名著世界。

2 开设讲座,丰富情感素养

“语文素养”观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涵育和发展。语文是一个情感的世界。“如果说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在于培养语言形式的应用能力,那么,语文的人文性价值即在于养育人的气质、情操、境界等情感能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感染力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不同的个体。而且参加文学社的孩子们大都爱好文学,情感细腻、敏感,易于与文章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有目的的精选一些名家名篇把文章中的文字变成饱含激情的语言,再现形象,将自身融入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之中,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以情激情,使学生受到强烈而真实的感情浸染,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感情,使学生获得认识和情感的发展。

我们精选或情节性比较强的作品如《基督山伯爵》或描写很有特色的作品如《红楼梦》、《悲惨世界》等邀请有专长的教师开设讲座,并针对文学社成员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推荐给学生。做到有针对性、有顺序性、有详有略的研究名著。同时,发挥文学社学生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读名著,以情感带阅读,通过情感激励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阅读促情感,增加学生阅历,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价值观。

3 走进生活,提高审美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抓住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与学生共同鉴赏,让同学们对外在美和内在美有一个正确地认识。例如分析卡西莫多、简爱等形象,在追求时尚、攀比成风的中学生中给与审美规范。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7

一、“文学经典”及其价值

“经典”的基本范畴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易中天先生说:“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本文所谓的“文学经典”,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与空间双重考验的、被人们所广泛认可的最有权威、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文学作品。

文学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古今中外,作家无数,作品无数,但真正能成为经典的,相对于作家作品总量而言,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可谓“凤毛麟角”。但正是这“凤毛麟角”,却能穿越千百年历史的沧桑与风尘,突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阻碍,走进历代中外读者的灵魂深处,与之契合,与之碰撞,产生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与艺术魅力,引领人们步入或优雅、或崇高的精神圣地。无论是《诗经》《楚辞》《论语》《庄子》,还是《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古希腊悲剧,均是人类文学长河中“大浪淘沙”后留给后人而历久弥新、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

文学经典最本质、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均是以文学的、审美的方式去探究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命运相关的一些终极性、永恒性命题,而且其探究成果被广泛认可,最有权威性。例如,人的本质是什么,人性的复杂性有何表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何在,爱情的真谛是什么,如何获得自由与幸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关系究竟怎样,讴歌真、善、美,揭露假、恶、丑,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古往今来的人们普遍关注且需永久探索的问题,而经典文学作品就承载着人类这一神圣的文化与文学使命。

例如,《西游记》中所表现的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险去往西天求取真经的“求真”精神,《红楼梦》中所表现的贾宝玉“情不情”(对世间所有人乃至万事万物都有一份深切关怀之情,不管其是否对我有“情”)的“博爱”精神,《老人与海》中所表现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精神……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使人们的内心变得强大,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以升华。

易中天先生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他还举例说:“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钱理群先生说:“读文学经典惟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两位著名学者对阅读“经典”提出了亦堪称“经典”的主张与看法,对我们培养高中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意识、意志与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与意志

据了解,乡村学校的学生极少阅读课外书籍,甚至连《读者》这样著名的杂志在那里也鲜为人知。城里学生的阅读视野相对开阔些,但也主要集中在教辅资料、报刊杂志及某些通俗读物上。真正能有意识、有意志、有计划地系统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学生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固然有时间精力不足、课业负担过重等客观因素,但与此同时,文学经典意识缺失、阅读意志力薄弱、文学鉴赏能力低下等恰是造成上述情形的深层原因。

针对学生文学经典意识缺失的现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有的放矢地加以培养。首先是“现身说法”。教师和阅读意识强的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经验,点拨学生逐渐具有阅读经典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对那些来自“书香门第”、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如数家珍、侃侃而谈的老师与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感到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巨大差距,因此痛下决心,“恶补”名著。

其次是“他山之石”。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充分借鉴名家读书的经验之谈,影响学生的读书选择取向。例如,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经典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扰。”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笔者还经常忆及读研期间自己的老师以及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大学一些著名学者来本校做学术报告时反复告诫我们要“读文本”“读名著”“读经典”的谆谆教诲,并经常拿来与现在的学生分享。

再次是“官方标准”――《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针对学生阅读意志力薄弱的情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力求对症下药。所谓“阅读意志力薄弱”,是指学生面对“整本”而“艰深”的长篇巨著时,要么望而却步,要么半途而废,缺少那种“一啃到底”的意志与毅力。针对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此种阅读障碍,笔者引导他们制订了一些阅读策略。

首先是计划性阅读。就是从高一开始,即引导学生制订整个高中三年的文学经典阅读计划。具体操作时,可参考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指定的篇目以及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6册)中“推荐阅读”的篇目,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从时间上说,长篇名著阅读尽可能安排在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进行。

其次是汇报性阅读。就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要求每位学生将这一个月以来的阅读成果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汇报。

再次是功利性阅读。专家们往往旗帜鲜明地反对“功利性”。但如果我们进行一番实事求是的考察,在高中这样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那种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式的“非功利性”阅读几乎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敢于面对现实,提倡某种意义上的“功利性阅读”。比如,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笔记”中设立“名著欣赏”专栏,使其不得不“有目的”地去阅读一些名著;在平时及考场作文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到某些名著中的人物、事件或场景,“迫使”其“学以致用”。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我们要反复提醒学生及家长,不要把阅读名著这件事与高考备考对立起来。事实上,只要认识到位,安排得当,这两者不仅不会相互对立,反而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经典”的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既是对高中生应具备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具体要求,也为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文学经典的能力指明了方向。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及其表现力进行品味与鉴赏的能力。高尔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文学要素的载体。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感知与感悟能力,亦即通常所说的“语感”。良好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积累与训练,包括诵读、听读、默读典范文本中的精彩片段,反复品味、揣摩其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高考古诗文默写篇目背得滚瓜烂熟。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其在课外背诵《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以及宋词中的经典篇目,并熟读一些现当代诗歌、散文名篇。如徐志摩、戴望舒、何其芳、余光中、舒婷、海子的诗歌代表作,鲁迅、朱自清、林语堂、梁实秋、老舍、郁达夫、贾平凹、周国平、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学生自然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为进一步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

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优美意境及其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评判的能力。经典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例如,《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痴呆疯傻、聪慧性灵,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多愁善感;《阿Q正传》中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等等。我们要让学生通过鉴赏这些典型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看到人性的多面性、复杂性及其形成机制。

故事情节是叙事性文学文本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重要载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它来源于生活,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更集中,更完整,更有代表性。例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节,每次均不相同。其中有诸多伏笔、照应、细节、暗示、谶语,等等,在阅读与鉴赏时,我们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作者在全书中所惯用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艺术手法,同时还要注意发掘故事情节所隐含的主题意义。

有的叙事性文本也带有较强的描写、抒彩,营造出一种优美、典雅的艺术意境,很值得学生用心去品味和鉴赏。如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中就有浓厚的抒情性与意境美;沈从文在《边城》里描绘的“湘西世界”更是如诗如画,意象、意境、意蕴“三美”兼具。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之作时,如能具备相应的文学鉴赏能力,必将从中得到更大的审美愉悦与艺术享受。

再次,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情感世界进行探究与鉴赏的能力。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文学经典中隐含的“民族心理”很值得我们提醒学生去探究。例如,《三国演义》中关羽之“义”,《水浒传》中宋江之“忠”,《红楼梦》中贾政之“孝”;鲁迅小说揭示的看客心理、奴性心理、自欺欺人心理;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嘲讽的浪漫而荒诞的“骑士心理”,等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经典中的“时代精神”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如但丁《神曲》表现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诗词表现的革命豪情,《青春之歌》等“红色经典”表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新时期文学中所表现的“改革开放”精神,等等。

还有,人类的“情感世界”在文学经典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这也是具有永恒探究意义的命题。《哈姆莱特》中有“生存还是毁灭”的艰难抉择;《安娜・卡列尼娜》中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人生感悟;《三国演义》中有“既生瑜,何生亮”的人生悲叹;《红楼梦》中有“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的爱情悲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特别提醒学生:既要对文本中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情感世界有感性的、形而下的了解与认识,更要有理性的、形而上的考查与探究,惟其如此,才能达到对世界、对人生、对人性、对情感的深度把握。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8

一、以名激趣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让学生从一提起名著就痛苦万状转变为抱着名著不肯放手呢?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如此看来,一切还得从激发兴趣做起。

1. 以名人名言激趣。我们既可以用名人名言来宣传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也可以借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如我们借卢梭的“每一个成长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它”来宣传《鲁滨逊漂流记》,借司各特的“《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来推介《格列佛游记》,借茅盾的“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来宣传《繁星・春水》,借“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来激发学生阅读这两部古典名著的兴趣。

2. 以名媒名片激趣。四大名著早已被拍成了电视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赏、评价,吸引学生走近文本。“百家讲坛”等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们要结合媒体热点,抓住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激趣、拓展,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从导入手

导,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如果说阅读让学生神游驰骋于名著世界,那么导则是教师泼墨挥毫、尽情抒写了。

1. 从课文导入。名著中有相当多的名段妇孺皆知,我们可以以这些名段为诱饵,吸引学生走近名著。比如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真假李逵等;比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又比如小人国官员选拔,飞岛国科学院等。这些片段生动精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感受到快乐。

2. 让学生引导。课程标准建议教师主动积极地去创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及个人特长自主选择。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由学生主持“名著导读推荐会”,让学生畅谈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名著,自己从中汲取了哪些营养。如此现身说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激活他们的情感,而且最有可信度,最契合学生的实际。

3. 以方法引导。先贤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有关方法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利器就是方法。

(1)计划先行一步。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计划应该包括每学年读哪几本名著,每周要做多少读书笔记,要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体会,特别要注意捕捉思维的火花。

(2)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正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所言:“读书既要精,还要博。有的书要细嚼慢咽,有的书要快读,有的书只要尝尝滋味就可以了。”无关紧要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对于重要章节则应该含英咀华。

(3)进行交流总结。要经常开展阅读成果交流和汇报活动,交流的方式应该灵活:可讲述故事情节,可谈作者的创作背景或作者的文风,可评析重点章节,可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自己对作品的感悟,等等。让学生有话可说,让交流落到实处,以此推动、监控阅读过程。

三、自读感悟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治学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1. 读后悟感。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辟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讽刺和抨击。感,不仅要心到,也要口到、手到。写下来,组织成文,让这些思想的精髓永远散发芬芳。

2. 读后悟写。2001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对众多学生影响深远,摹仿者众多。写的方式很多,仿写、改写、续写,对理解、体味文章,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颇有益处。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9

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典范,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决工具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前几年,教育部搞了一个《中学生必读书目》,一些机构、学者也给中学生开出了许多书单,它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要说作用,其实是打了很大折扣的。我平时跟学生们提起其中的一些书名,学生要不说没看过,要不留下深刻印象的书更不多。于是有人感叹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我们为什么要读名著?

很多同学可能还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要读鲁迅,读《三国演义》,读唐诗。我们既然生活在现代,却要读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人写的文章,有什么用呢?

《文学大师巴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这是一株“大树”与一棵“苗苗”的故事,同时也是“人(人类)”的“文学”与“人(人类)”的“后代”的故事,是“人的精神”薪火相传的故事。

“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 其实教育的核心、出发点、归宿,也是“人”;正是“立人”,把文学、艺术、教育、出版……都统一起来了——这几乎是常识,却是人们最容易忽略、忘却的。

读文学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冥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要读名著(经典),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

人在受教育时期,例如中学时期,读什么书,不是小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其结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烂肉”、喝“酸酒”长大,是可能成为畸人的。鲁迅因此大声呼吁,“我们要批评家”,给青年的阅读以正确的指引。关心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倡“读名著,读经典”即是一种导向:唯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巴老所期待的“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以及人类)的后代的精神质量与生命质量,可以说是一个基本教育工程。

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读名著,还要有正确的方法。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也许你读完作品,只有一些朦胧的感觉、若隐若现的人物身影,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涌动、思绪的感悟,或者某种想象、创造的冲动,尽管你不能(其实也不必要)作出作品主题呀、结构呀、写作技巧呀……的明确分析,其实你已经“进入”了文学的世界,这样的“第一(原初)感觉、感悟、涌动、冲动”是最可贵与最重要的,它是文学阅读(欣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以后的文学分析的基础。

世界名著读后感篇10

今天,不少人知道创作《小时代》的郭敬明,他导演的同名电影也就顺理成章地在3天内收获近2亿的票房;而很多人不知道创作《悲惨世界》的法国文圣雨果,于是《悲惨世界》改编为同名电影时,在内地仅收获了惨淡的几百万票房。《小时代》在短时间内受到众人热捧,并很快成为文学时尚,而公认的世界名著《悲惨世界》却受到冷遇,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在作品本身,而在作品之外。(在原文基础上增加对比分析,指出《小时代》受捧、《悲惨世界》遇冷的根本原因“不在作品本身,而在作品之外”,见解独特,自然引出下文,有望获得发展等级“深刻”一项的分数。)

周国平在《文学的安静》一文中谈道:“我们时代的鲜明特点是文学向新闻的蜕变。传媒的宣传和炒作几乎成了文学成就的唯一标志,作家们不但不以为耻,反而争相与传媒调情。”在我看来,这里的“文学”亦无法称之为“文学”,它分明成了时尚元素中的一股洪流。在传媒的宣传和炒作下,小四、安妮宝贝等人的作品也就有了立锥之地。而那些所谓的时尚,就像诱人的“大烟”,以骇人的速度腐蚀着它所经过的文学殿堂,麻痹着人们探知的心灵。(将原文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调至此处,符合逻辑,有利于引出下文。)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了一项令人瞠目的调查结果,在“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图书”调查中,《红楼梦》高居榜首,尾随其后的竟还有《百年孤独》《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国外名著。浮躁猎奇、媒体牵引、一味追求实用的读书观已然将我们拖进了所谓的时尚的泥沼里。此时,一种沉重的文化无知就缓缓地恶化着华夏土地上空的空气,隐隐生出一股恶臭。(增加“此时,一种沉重的文化无知……”既隐含两则材料,又预示悲剧的发生,还巧妙地点题、引出下文,有望获得发展等级“有创意”一项的分数。)

有人死活读不下去名著,有人却因想提升自己而用高价买“虐待”,花大钱求人把自己沉在水中感受死亡的恐怖,终落得命归黄泉的下场。难道只有肉体的苦痛,才能教会我们向更高层次迈进?无知,让我们趾高气扬地用金钱去亵渎生命的高贵。(此处整合了题目中的两则材料,文章立意更加准确。)

可以拿钱买罪受,却不愿拿钱买名著读,买“虐”而不买书的人,或许有着不得已的原因。有人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失去阅读文字的本能与习惯,后来只能把溢出的金钱花在文字之外的地方。况且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在于其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因此它厚重,需要精致细心,需要以一种“无用”的态度来赏读。如果你带着实用的目的读名著,那么,在瓦尔登湖畔,你仅能看见梭罗手握锄头枯燥而俭朴的生活;在布拉迪尔这个大家族中,你仅能看见金钱、战争、性让庞大的家族兴盛又衰落;而在于连・索黑尔的瘦弱身躯中,你只能看见爱情的美妙与无奈。显然,这些名著里的故事和文字的无穷意味,带着实用的目的,你是无法体验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