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建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0:31:27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1

作者:[美]鲁斯克著

译者:王英、郑德高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3月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问题专家之一,曾经做过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的市长,现为独立的城市政策问题顾问,出版过多部有关城市与郊区问题的著作。本书作者将问题分析与政治实践相结合,应用详细的人口调查分析来证明大部分经济发展良好的城市是“弹性的”,即城市在区域政府的管理下能使其郊区具有很高的吸引力,拥有较低的贫困和犯罪率、较好的教育体系和财政预期。

乐活世界(揭秘全球购物中心)

作者:香港理工国际出版社主编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3月

本书辑录了近30间世界各大城市最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Shoppinq Mall设计方案,作为记录当代全球超级购物中心设计成就的坚实见证。全书以ShoppingMall的建筑设计为核心,将“乐活”概念贯穿其中,图文并茂,向您展示最优秀的设计方案。

建筑是什么:关于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

作者:季元振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本书对近年建筑及房地产业的业内热点问题进行评论,反思当今中国建筑界,推及房地产,指出业内存在的重重弊端,呼吁建筑师应更多地关注诸如住房,学校、医院、工厂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而不是过分追求创意,造型的炫彩而忽视了实用功能。当今中国民生问题还解决得不好,华丽的大型建筑带来的不菲造价更使民生问题加剧。本书对年轻人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也提出了诸多建议。

建筑环境设计:写给建筑师的设备设计

作者:[日]伊藤真人著

译者:周有芒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建筑计划、结构计划及设备计划是建筑设计的3个主要支柱。设备计划涉及的课题范围很广,从地球环境到室内环境,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书作者伊藤真人长期在竹中工务店工作,参与过很多大项目,精通空调、给水排水和电气各个领域的工作。本书作为建筑环境设计的一本力作,融入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开发成就。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会了解到建筑设备计划的很多基础知识,培养自己的应用研究能力。

世界住宅图鉴(最新修订版)

作者:《世界摄影图鉴》编辑部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住宅是最平凡不过的事物,但是却承载着异常厚重的寄托。政治、经济、地域文化、自然环境、材科技术,建筑师和房主人的个性气质,全部都要在住宅中得到反映。不过分地说,住宅是我们托付生命的事物。本书从世界范围内精选了268位殿堂级大师的400座住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实用参考价值。赏析文字对最精彩之处做了切要的解说,帮助理解作品的神髓。

弗菜彻建筑史

作者:[英]丹,克鲁克香克主编

译者:郑时龄,支文军等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弗莱彻建筑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学术价值的建筑通史之一,被誉为“建筑师的‘圣经’”。本书以大量实证资料为基础,概括出从史前时期到国际时尚每一个建筑文化时期建筑的最主要特征、讨论形式与发展机制,同时将建筑置于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因素之中,运用比较法讨论了每种风格的建筑在平面、墙体、门窗、屋顶、柱式、线脚和装饰特点等方面与其他时期或其他风格的异同,以加深对风格特征及其源流的认识。

丹下健三与新陈代谢运动-日本现代城市乌托邦

作者:[美]林中杰著

译者:韩晓哗等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新陈代谢主义立足于城市的现代主义模式的对立面,创造了诸如人工土地,海上文明和代谢循环这些富有野心的设计概念,而这些概念都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社会变革思想。作为第一本有关新陈代谢运动的都市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长篇批判性著作,本书将新陈代谢主义置于日本大规模城市重建,经济腾飞奇迹和社会政治再定位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阐述。

光辉城市

作者:[法]柯布西耶著

译者:金秋野、王又佳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本书法文版1933年著就,1964年重印,英文版于1993年出版。作为城市规划界公认的第二位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光辉城市》是柯布西耶一生建筑思想之结晶,闪耀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光辉。作为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其思想以大工业为背景,同时试图对工业化本身的弊病进行克服,强调建筑与自然对立中的相互包容和建筑作为人类居住文化总容器的艺术之美。今天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城市规划都受到了他理论的影响。

建筑师的大脑:神经科学,创造性和建筑学

作者:[美]哈利・弗朗西斯,茅尔格里夫著

译者:张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理论有实际的生物学基础吗?建筑师拥有很特别的大脑吗?当今的神经科学为建筑学提供了设计思路的新基础吗?本书研究建筑师和设计师是如何看待现象世界的。作者简要介绍了过去50年里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思潮,这些思潮是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认知表现形式。这本书呈现了一些不朽的建筑思想在神经科学方面令人惊讶的确证,以及从建筑经验的多感知本质到模糊性和隐喻性相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必然关系。

欧洲建筑纲要

作者:[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

译者:殷凌云、张渝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以接触的建筑物为中心,讲述了建筑的故事。自1942年问世以来,这部著作成为有关欧洲建筑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佩夫斯纳生前曾多次修订,使此书与时俱新,保持生机。时至今日,它并未随着作者的离世而失色,仍然是学习西方建筑史的经典读物。

建筑之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著述精选

作者:[美]赖特著

译者:于潼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有关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书籍浩如烟海,其中很多都是他所做文章和演讲稿的选本――从作品全集,到有关某些主题的文集和选集,前者让人望而却步,后者则关注范围较窄,或者选材较泛。本书所选十五篇文章来自赖特

最有影响力、最发人深省、最具持久魅力和可读性的著作,它们是赖特于1900年至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文章,就像他当时的建筑作品一样,在欧洲和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影响了现代运动的发展历程。

西方建筑史:从远古到后现代(原书第2版)

作者:[美]马文・特拉亨伯格,伊莎贝尔・海曼著

译者:王贵祥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作者清晰地解释了从远古到21世纪那些塑造了人类建成环境的形式、材料以及技术的剧烈变化。行文深刻。准确而不失生动,书中既有对长期历史倾向的讨论,也有对标志性建筑以及重要建筑主题的深入分析――比如新石器时代纪念性建筑的诞生、古典柱式的发明、19世纪建筑师所面对的现代性问题以及21世纪建筑充满复杂性的挑战。那些塑造了建筑功能,形式及其所象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也得到了深刻的详尽分析。

鲍姆施拉格-埃伯勒(BE)

作者:贾倍思编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作品近十年来不断出现在国际著名的建筑刊物上,而且获得了不少的建筑奖项,特别是在生态节能建筑方面的成就格外引人瞩目。事务所成立以来,作品从最初的奥地利西部山区的经济住宅,到现今的遍布欧洲各地的大型项目,涉猎广泛,近些年还参与北京的一些建设项目。本书介绍了该事务所的建筑思想和所处的环境文化背景及近10年来的设计作品,分析结合中国建筑发展现状和面临的课题,作者对每个作品都加以点评。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

作者:[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

译者:胡缠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从英语谚语“房间里的大象”入手,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作者将之称为合谋性沉默。作者阐述了合谋性沉默的成因,组成形式、参与者的动机和表现,以及这种沉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并探讨了打破沉默的可能和方式。刘瑜作序推荐。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作者:[美]安东尼・刘易斯著

译者:何帆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看官员的诽谤诉讼如何扼住媒体的喉咙,百年老店《纽约时报》面临倒闭之险,奋而告上美国最高法院j看联邦大法官如何甄别宪法真义,力挽狂澜,力挺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权利,铸就言论自由史上的里程碑。《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一册在手,纵览美国两百余年言论自由的司法斗争史,五味翻陈。

高难度谈话

作者:[美]道格拉斯・斯通等著

译者:王甜甜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2

本刊的挚友及学师,堪称中国“世纪绝学”的文化大家王世襄《1914~2009)老人于2009年11月28日辞世。读他起伏跌宕的一生,回忆他关怀《建筑创作》杂志及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往事,一时令我感慨万千,痛惜不绝。有人说,此地空余锦灰堆,但我更想说,斯人已去,绝响谁来继。本刊2009年第12期主编的话,我写了与世襄老人较为深入的三次接触的感受:本刊新闻页也在显著位置向建筑界报道了王世襄老人去世的消息,本刊特稿调整了版面刊发了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率三位副局长共同撰写的既感人至深又有学术定位的悼念王世襄先生的“著书超喻皓,斯文海外留”的文章,不仅展示了世襄老人学者坦荡与真诚,更表现了对一位学者百转千回的敬仰及学术赞许,这篇文章是迄今我搜集到的近百篇各类悼念王世襄先生文章中最大气、最贴切,最感人的。

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文物局、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王世襄先生追思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我和张宇副院长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建筑创作》杂志社出席了追思会。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陈进玉主任说”中央领导同志对世襄老人的去世表示哀悼。王世襄先生精通中国古典文学、书画、雕塑、金石、建筑等,并独辟蹊径,深入研究鲜有人关注的家具、髹漆、竹刻、鸽文化等,并在这些领域做出了具有开拓意义的贡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动情地说”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其积累起渊博的学识,他的研究总能深入浅出,雅俗兼备,他的研究直接带动了古典家具、漆器、葫芦等传统工艺品行业的复兴,追思会旨在学习他谦逊、正直,高尚,乐观豁达和奖掖后学的品格……”;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因故未能出席,特请他人代读了发言稿”正是他对明式家具的研究和鉴赏,带动了复兴古典家具的热潮……王世襄的玩是一种艺术的,学术的乃至人生的态度,他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乐之者”;中国著名古建专家、20世纪4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罗哲文除缅怀世襄老人的文化贡献外,还手捧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李庄刊印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讲述了世襄老人在古建筑测绘及保护上鲜为人知的贡献;王世襄之子王敦煌的一席话令全场感伤“追思会让人伤感,父亲最怕给别人添麻烦,最不愿意让自己劳动这么多人,最符合他心意的是大伙儿凑在一块聊他做的最高兴的事”。回想11月30日晚上本人在外地,几位媒体界及文博界朋友短讯告我这消息,我便顿感内心空空,虽自2008年3月末刘志雄先生(刘志雄家与世襄老人是世交)故去便想亲自登门看望王老,但一直没有合适机会,谁料想2007年与王老一别已成“绝唱”。我颇同意有人称王老是”真名士自风流”,称他是一个不管自己叫“大师“但真正博学的人!因此我极为关注这次追思会的时间,因为可直接聆听文博界大家们对他的评点与缅怀。会上我代表张宇副院长及BIAD传媒发了言,我讲了三个与王老相识的经历及感受:

本人是在已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图书馆馆长刘志雄先生的引荐下于2005年秋见到久仰的王世襄老人的,当时为出版中国营造学社的《图说李庄》一书专程采访了世襄老人,2007年当本书内容编入《奇人王世襄》文集后,我们又登门造访,还特请王老为20位仰慕他的建筑师一一签名题字;第二次是2006年3月27日在BIAD召开的“《图说李庄》首发式”上,年迈的王老到会,他在发言中说他感冒虽未好,但听说是专为中国营造学社,为梁思成在四川李庄的那段历史纪念开会,他表示“就是爬也要爬来”,这一席话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第三次是本刊于2007年5月决定将刊于杂志上的“田野新考察报告”结集出版系列丛书,王老虽已谢绝为一切外来的媒体题文撰字,但一听说我们的举动是要再续中国营造学社的新世纪汇刊,就欣然同意为我们题写书名,那天我们交谈的十分真切和投机。我讲过三个经历后,特向在场的前辈们郑重表示:中国营造学社的田野考察作法我们会继续坚持,并赋予他“新考察”的含义;此外推出的“田野新考察报告“系列丛书实际上代表了我们要在21世纪续写中国营造学社建筑文化传承新辉煌的心境。以下试从两个方面再小结我的感受:

一、王世襄先生的离去相当于学界降下一面中国曹造掌社的旗帜

在本刊2009年1月推出的朱启钤著《营造论――暨朱启钤纪念文选》一书中仅编辑了十二位对中国营造学社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王世襄先生是当时仅存的两位之一(另一位是罗哲文先生),书中对王世襄的描述是“他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43~1945年在中国营造学社任助理研究员,其间除发表‘四川南溪李庄宋墓’一文外,还翻译了美国学者费慰梅著‘汉武祠建筑原形考’一文,并部分校对‘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英文译文,王先生尤其对明式家具研究与发掘有重大贡献,著有《明式家具珍赏》及《明式家具研究》等。”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评介道:王老毕生研究文物及古建,著述等身,属当今中国有开创性成果的大家。此外他提携后人,为来者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他身处逆境几十年却从未放松过执着与敬业的文物研究。他对明式家具研究之所以深入,与他的为人、与他虚心向老匠师去讨教是分不开的。一位出身显贵的学者能有如此学风及风范,是令后辈所敬仰的。难怪启功先生当年对王世襄先生的评介是“不是,而是研物”。傅院士在2004年写的《文物学家王世襄先生的学术贡献》一文中这样记述世襄老人的成就 ”青年时他曾参加一些民俗。性很强的活动,故有时被戏称为玩家,但与别的玩家不同,他在游戏之余,还注意搜集有关资料。晚年在此基础上广搜史料和实物,撰成专著,为那些时异境迁,日渐泯灭的民俗活动留下历史痕迹。”据不完全的统计,世襄老人一生编著书近40部,绝大多数写作于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主要著作有《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北京

鸽哨》、《竹训鉴赏》《说葫芦》、《蟋蟀谱集成》《中国画论研究》、《髹饰录解说》等。其中《明式家具研究》全书30万字,图700幅,名词术语简释1000余条,尤其是书中对家具制作工艺技术的研究,极富古建筑技术上的继承性,被学界公认为是继郭沫若的青铜器、沈从文的服装史之后,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2002年2月王世襄编著的《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出版(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对于这本对建筑界,美术界影响颇大的专著,早已由朱启钤先生题写书名。对此,王世襄先生在后记中说“此编于1964年辑成并写《概述》,当时出版困难,仅油印200册,1980年承美国王方宇先生见告,始知香港中美图书公司1963年2月曾铅印出版此编……”。书中王老指出”清代匠作则例,大体上可分为官修和私辑两大类,而官修则例又有‘内工’和‘外工’之别,即所谓’内而宫殿廷陛,外而仓库城垣’。在雍正和乾隆初期所修的则例中,《内庭工程作法》属于内工,《工程简明做法》属于外工。不过也有内工外工兼备的,如《工程做法》及乾隆十四年编成的《工部则例》皆是。上述四种,连同在它们之后多次篡修的《工部则例》都是刊刻颁行的。至于纯属内务府系统的圆明园、万寿山,热河等处内工则例便不同了,它们的篡辑年代,也在乾隆,而终清之世,只缮录备用,未见刊行……”。在分析清代匠作则例的局限性时,王世襄指出“例如我们最希望知道的操作程序,制造经验,整体与构件的式样等等,偏偏是一般匠作则例所缺少的。在这方面,它们比起《营造法式》来便大有逊色。这种缺点是由于清代匠作则例不以传播技法而以经济核算为主要目的所造成的……我们也不能以李诫的水平来要求所有的工匠著作。清朝能有200万字的匠作文献留下来,这是前代无法比拟的”。正如罗哲文先生所述,王世襄在古建筑保护及传承上也属有贡献的大家,他在当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一期中详述了四川南溪李庄宋墓的考察情况,并作了建筑测绘。尤为可贵的是在第七卷第二期他还翻译了美国费慰梅女士、哈佛教授费正清博士之夫人、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联络专员刊载于1941年3月《哈佛亚洲研究集刊》中的“汉武梁祠建筑原形考”一文,该译作经林徽因先生校对。

二、王世襄先生的离去更为掌界托起文化大家之旗,让人们再思学者风骨

有人说,难忘的2009,华夏大地上有诸多文化风景,那我以为所有这些能归纳为:让我们触摸难题,让我们记录历史,让我们关照责任,让我们拥抱生命。

文博大家王世襄先生以95岁的高寿辞世后,各界在用各种方式盘点他留下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更多发现是一次又一次激起对这位智者的无限尊敬,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以其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博界的贡献,再竖起一面文化之旗,更在于让人们对他的更多了解中感受到他可贵的人生姿态及学者风骨。

我以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各阶层人士倾慕王先生的为人,缅怀他留下的文化遗产,重在看到了他可贵的文人风骨,他的研读及其作品仿佛是针砭时弊,诙谐机智的“打油诗”,因为他的成就就是以看似幽默的大俗大雅的方式直抒胸臆的,这里尤其要说的是在他90岁高龄时回忆自己人生经历时的感言“自日寇投降后,奔走调查,收回被劫夺的重要文物、善本图书,当属我一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历史对王世襄老人的记载是:1947年春,王世襄从东京押运回107箱善本图书――这是早期抢救流失文物中,一件开创性的大事,其中曲折历程已很难详述了(孙文晔文”东瀛追宝(上)(下)”《北京日报》2009年12月29日十四、十五版)。事实上,在“抗战”结束后,在梁思成安排下,王世襄参加了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清损会”。由于他英文好,担负起《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校对工作。从1945年11月~1946年9月,他在平津地区经手整理的战时文物有六项;(1)没收德国人杨宁史青铜器240件;(2)收购民国最著名的收藏家郭觯斋藏瓷二三百件;(3)追回美军德士嘉定中尉非法接受日本人的宋、元瓷器一批;(4)抢救面临战火威胁的长春存素堂丝绣200件(即为朱启钤先生于民国初搜集丝绣珍品,制作时代为宋至清代,均著录于《存素堂丝绣录》,后张学良将军用巨款收购后,存于东北边业银行);(5)接收溥仪留在天津张园保险柜中的珍贵文物1800件;(6)收回海关移交的德孚洋行的一批文物。上述工作,王世襄已被任命为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这实际上为其后招致了厄运,让他与往日富足优渥的生活挥别。由于被怀疑在清损过程中揩油,在”三反”运动中被关八东岳庙,后被故宫除名,长期脱离文博主流界。后因查遍了京城所有古玩铺,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才证实了王世襄先生的清白。这些无法消逝的人生经历虽如此深刻,但未动摇世襄老人的坦荡与真诚。为此我尤为赞赏国家文物局单局长对他的评介:“与那些在规整的文化学术阵营,以为人师表的身份捍卫并弘扬中国文化学统的大师们不同,王先生多是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在民间默默地领受着习俗与文化,并奉献出独特的文化业绩。”王老一生坎坷,但他有以苦为乐的心态,用快乐玩家心态去做学问,进入了“以苦为乐,乐而忘忧”的境界。恰由于他态度豁达,不卑不亢,外圆内方,达观向上,才怀揣着自己的目标,从容而淡定地走过来。虽然说,王世襄先生有他心境如此灿烂的一面,但“三反”对他的锥心之痛是他难以理解的,因为这触犯了人格的底线,至今恐怕历史还欠王老一个公道。

2003年12月3日,荷兰王子约翰,佛利苏专程到北京,为89岁高龄的王世襄先生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他获得此奖项的原因在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已向世界证明“如果没有王世襄,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处在被埋没的状态”。据《王世襄传》作者张建智回忆, “王世襄曾多次与我说,历经劫难后,与夫人袁荃猷遂决心走一条自珍自爱之路,即:他要用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默默地干出成就,最后自会让‘世人终渐识真吾’的”。本人撰写王世襄先生的这篇追忆文章,又萌发了对“大师”的联想: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大师,他是世界的眼睛,是世界的心脏,他要靠保存和传播道德情操,高贵的经历、优美的诗歌和历史的结论来获得荣誉的旗帜。据此可以说,王世襄先生是荟萃众生的先贤,更是他们有益的伙伴;他既是令人景仰的,又是那样和蔼可亲的,因为在王先生的朋友队伍中,什么样的人都有,难怪有人称他是“平民堆里的贵族”。正是这平民般的文化“贵族”,才成就了活在人们心中永恒先师的大家形象。

本人及《建筑创作》杂志社的同道们,虽有一腔赤诚要记忆世襄老人,但

限于历史情况的调研难度及认知深度,我们这篇文章还只能是基于一些经历过的史实的陈述及联想,希望如同城市新发现一样,发现城市的新文化现象;如同城市收藏一般,收藏下属于中国当代最值得收藏的建筑文化遗产的思想。本人之所以要代表杂志社撰写该文,不仅仅有上面一再重述的广博的建筑文化遗产的想法,还有告诫现当代建筑校院的学子们:如何让学生们认知并理解泛建筑意义上的大家?如何让太工科、太艺术化的建筑院系学生们也能富于人文追求?如何帮助并培育学生们通过对著名文化遗产大师的认知重塑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如何使青年建筑师及高校学子们将自己悲悯与爱心绘入社会批判的图景之中并不断释读刻石?我以为,这些都将成为怀念一个永远闪光的人的特殊心境,我们感伤,这是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我们感慨,学术巨擘一生低调做大,朴实宽厚大智隐于无形;我们感动,他不仅定力如磐而学风致远,更坚持做人准则,诚信不欺,面对世俗小人的蜚短流长,淡然处之。

作者:金磊,《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

摄影:刘锦标,《建筑创作》杂志社摄影师

收稿日期:2010年12月

编者按:由《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中国建设报》 中国建筑图书馆等机构联合推出的“建筑与艺术图书季度荐书榜”旨在成为业内最专业的荐书榜。它囊括了理论、技术、文化,艺术各界人士,结合城市、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广泛集合网路,出版、校园各大领域,一年四季搜集最为前沿的业内书籍,以更为广阔的视野,网罗建筑文化拓展设计思维,为建筑师提供丰富细腻的阅读,促进建筑,艺术专业学生的相互了解,带动专业间的跨界阅读,促进思想的跃动。季度荐书榜将慢慢发展,逐渐成熟,借助荐书榜的力量在激发国人词读的同时,吸引更多世界的注目。在工作中阅读,在阅读中生活,在生活中创作。

理论图书

《刘敦桢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中国建筑史学史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刘敦桢先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中等和高等建筑教育专业的肇建人之一,并长期从事此项工作,自1932年起就已桃李满天下:他还是我国传统建筑史学研究的开拓者和最具权威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曾经为学科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论文集收集了几代学者纪念刘敦桢先生的文章,还收录了中国建筑史学的传承者关于史学史的研究文章。

《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世界城市规划经典译丛)》

作者:Peter Hall(英国)译者:童明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明日之城》是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引导城市规划形成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机遇的历史。作者文锋犀利,洞察力强,内容涉及全球,它的第三版是在初版之后,考虑到最新文献的丰富性,以历史视角来看待20世纪90年代,并回顾了整个20世纪现代城市规划运动的发展而修订成的完整版本。

《上党古建筑(中国古建筑图说系列)》

作者:张驭寰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

社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有很多历史留下来的古代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富。人们常常把山西省喻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摇篮”。经过历次赴山西各地进行勘察,获得了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弥足珍贵的资料。这对我们继承先人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城池史》

作者:张驭寰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我国城池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从都城到一般城池,近于四五千座。这是浩大壮伟的工程,显示出中国先民的气魄,也是我国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有许多城池规划设计手法对今天做城市规划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军事防卫、战备攻城思想,对当今军事学中的战斗学、防守进攻学等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建筑中国六十年1949~2009丛书》

作者:《建筑创作》杂志社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建筑中国60年”系列丛书的宗旨是要让新中国60年建筑的经典作品不仅仅真正成为一种思想和精神财富,更要引发出一系列真切的反省及总结。作为一部以建筑的名义向新中国60年华诞致敬的大型系列出版物,它已不再是一套具有某些个人情绪的建筑师随笔类“小书”,而是集中反映”建筑中国60年”历程中的记忆,作品、语言,文字、图片等精神财富的“大书”,从中不仅能读到建筑随时代变迁的发展史,更能成为珍贵的建筑设计学在理念与信息上的“教科书”,因为其中闪现着一代代建筑师在艰难中奋进且不无坎坷的身影,从此种意义上讲“建筑中国60年”系列就是希望用“全集”呈现60载中国建筑的文化创造。该套丛书共七卷,分别是事件卷、机构卷,作品卷、人物卷、评论卷,遗产卷和图书卷。作为全国百部新中国庆典图书之一,以全新的视角对建筑行业、建筑文化诸领域展开全面回顾和审视,具有其重要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营造法式1~13(套装共13册)(繁体竖排版)》

编者:故宫博物院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结构、构造和工料定额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反映了宋代多方面的技术与艺术特点和水平,是现存最重要的古代建筑典籍之一。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本书根据故宫藏本重新影印出版。

《中国建筑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编者:潘谷西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8月

《中国建筑史》除供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作教材外,也可供考古、风景园林、旅游、工艺美术、舞美等专业人员及广大读者阅读,参考。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重点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其中古代建筑部分所占分量较重,内容较系统、全面,对木构建筑特征和清式建筑做法也有专章介绍:近现代建筑部分则着重于建筑发展的概括和典型实例的分析。为了使读者获得更丰富而形象的信息,《中国建筑史》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千幅。

文化图书

《建筑文化感悟与图说:国内卷》

作者:张祖刚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本书讲的是建筑文化理念与知识,兼谈建筑文化摄影表现。建筑文化包括城市、建筑、园林。全书有209个精品实例资料,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各个年代建筑大师的创作作品。写出了简介与个人感悟,使读者可以看到中国建筑文化近1000年来的一些情况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建筑师成长记录:学习建筑的101点体会》

作者:(美国)马修,弗莱德里克译者:张育南 陈虹徽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本书解答了101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建筑入门必须的知识。到弄清楚建筑设计过程中容易熟视无睹的问题。以一图一文的形式,将复杂的建筑学问题转化为卡通式的图解思考。将作者对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感悟轻松地表现出来。丝毫不枯燥。反而十分有趣。它不仅对于建筑学初学者非常有借鉴意义。对于许多成熟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教师,可帮助其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化繁为简。

《中国不缺建筑师》

作者:阿更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中国当代建筑师群像脸谱集,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关注中国建筑师生态的文字记录片。书中所选20位建筑师(刘家琨,张永和、朱小地、周凯、赵小钧,张雷、崔彤,齐欣等),为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他们均为建筑学专业出身,有鲜明的建筑主张和受瞩目的建筑作品。但《中国不缺建筑师》的立意并未纠缠于此。作者将视角延展于他们的出生年代,从业背景,创意背景,创作过程、灵感来源。着墨于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行业中,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以及从业过程中,体味到的困扰、惶惑、期待与苦辣酸甜。它打破以往说明书式的人物写法。将作者日志,同行评价,手绘草图,创意模型、个人漫画、照片等多要素有机整合。用了5年光景。可谓字字来之不易。

《米丈建筑地图:上海/北京》

作者:米丈建筑师事务所编者:卢志刚 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米丈建筑地图》就如同一座桥,将那些累积的经验和个体的体验联结起来,让更多的人去寻找和体味这个世界中那些能让我们心灵震动的东西。

《京华忆往(纪念版)》

作者:王世襄 出版社:三联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谨以此书纪念王世襄先生。他久居京华,京华的花鸟鱼虫、菜肴点心、器物文玩,是他绝学的一部分,他学既是玩,玩又是学,所以本书辑录的文章既有学问又好玩。百灵的歌唱、蝈蝈的冬鸣,萨其马的香气、铜炉的妙趣……就让他的音容笑貌和妙趣横生的文章,带我们回望他的世界。

《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

作者:查尔斯,兰德利(英国)译者:杨幼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在经济和资讯全球化的21世纪,如何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开发,找到自身独特的发展潜能和文化资产,是每座城市的核心目标。该书通过阐述策略性的城市规划法,探讨如何运用人的想象力与才华,使城市变得更适合居住。书中不但给出了打造创意城市的思维方法、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还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思维开阔,极具指导意义。此书英文版自2000年出版至今,一直持续再版,是西方城市创新和再造领域的经典读本。

艺术设计图书

《设计:世博城市》

编者:黄伟明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1月

本书以第一手资料解读世博和城市,充满了创新理念,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将感召更多的人参与上海世博会。本书的特色在于除了以“设计”为核心内容,世博场馆规划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同济大学世博研究中心的教授专家所提供的一手资料也是从未出版过的。全书图文并茂,相信对真正关心世博、渴望全面了解世博的普通百姓以及从事环境,景观设计的人员有切实的借鉴作用。

本书以城市景观设计理论为基础,涵盖了诸多设计门类,如标志场馆设计,交通规划,公共空间规划、信息交流规划及灯光照明系统的规划等。充分展示了本届世博会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等问题也在书中以较重的篇幅作阐述,突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所蕴涵的人文性和实践性。

《创意城市:佛罗伦萨》

作者:果果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8月

现代欧美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现代欧美艺术的发展史。绘画、工艺、时尚品设计、摄影,景观,装置、雕塑、橱窗等艺术是现代城市之所以成为“现代”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艺术不仅有效地丰富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的城市多样化生态,而且艺术也是一座城市最富有活力、激情和创造力的部分。《创意城市》系列是一套视觉艺术和时尚领域的前沿性图书。它提供了从视觉艺术角度读解城市品性的新视角。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风格。每个城市选择15~20位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艺术家,关注他们的思想和活动。

《思与悟:当代工业设计师的思想集》

编者:丁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如果说10年前是中国主流工业设计实践的开始,那么今天则是源于中国工业设计实践的设计观念产生的萌发期。系统的梳理和记录这些设计思想和实践是我们的工作、更是责任,因为表象的背后必定有观念的支撑,新的设计观念将会带领我们走得更远。

本书遴选了来自产品、家具、汽车等行业的18位具有代表性设计师的文字和作品,他们从各自的角度以设计师特有的敏感展现自己的思考。正是角度和观点的不同,才呈现了本书的精彩。它不仅向读者展示这些优秀设计师的作品,更希望呈现他们对创新的认识、对设计的理解,从而为年轻的学子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设计的觉醒》

作者:田中一光(日) 著、朱锷编,朱锷等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日本设计教父、无印良品的缔造者田中一光与设计相对三十年的所感。设计的职能是什么,设计工作如何在社会中发生作用,有怎样的解决方式?《设计的觉醒》带我们回到现场,跟着田中一光诙谐优美的文字,以细致敏锐的观察,感受工作与生活间无处不在的设计意识。

日本设计崛起的时代热风,“无印良品”品牌概念的诞生,年轻设计师职业敏感的养成、著名品牌背后的设计故事……停下手中的忙碌回头思考,觉醒的也许不只是设计。

《今日的装饰艺术》

作者:柯布西耶(法)著,孙凌波,张悦译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3

山崎的“美丽轮廓线"

世界贸易中心是著名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Minoru Yamasaki)的重要作品。五六十年代,山崎的作品在美国公众中颇受好评。山崎从50年代开始批评现代主义,他认为现实存在的问题是:“过分夸大建筑的基本性质,如功能、经济和独创性;过分尊重建筑界的大师名人;过分轻视历史。”他主张借鉴历史建筑的优秀遗产。他说:“我们应该从心目中只有自己、不顾历史的时期中走出来。今天我们要再次重视过去的文明。那时的建筑曾经达到精神和情感的高峰,而我们都还没有达到。审视过去的建筑所包含的各种品质,可能给我们带来对建筑的新的觉悟。”他的日裔美国人的文化背景,使他对东西方建筑文化都能理解并予以厚爱,日本的艺术传统更是他的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根源。 山崎认为建筑师应该创造优美、宁静的建筑环境,建筑应令人愉悦,促人向上,他称自己的主张是新人本主义建筑哲学,声称这是从人性出发,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

山崎先后荣获1956年的“进步建筑”设计奖,1957年的日本建筑学会奖,1959年的美国建筑师协会底特律分会金奖,并于1960年被破格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元老会员。他的主要作品有:日本神户美国总领事馆,沙特阿拉伯达兰机场候机楼,西雅图21世纪世界博览会联邦科学馆,西雅图IBM办公大楼,洛杉矶世纪广场高层建筑等等。当然,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是山崎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设计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过程中,山崎和他的伙伴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提出了100多个方案。山崎认为人既然能够建造摩天大楼,人也能够理解摩天大楼,世界贸易中心的基本问题就是“寻找一个美丽动人的形式和轮廓线,既适合曼哈顿区的景观,又符合世界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

超高建筑的杰作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占地约6.5公顷,耗资七亿美元。它由七栋建筑组成,包括一座海关大楼、一座饭店、两座专供重要政府贸易机构使用以及国际商品展览用的九层大楼和两座主要建筑――110层塔楼,也就是所谓的“Twin Towers”(双子大厦)。 双子大厦是纽约市最高的大楼, 也是全世界排名第三高的建筑物。两座大楼外形完全一样,每幢塔楼面积达46.6万平方米。建筑师以从地板到顶棚的落地高窗和低层优雅的拱形窗花,创造了“新哥特复兴主义”风格之现代派建筑的杰出实例。

值得一提的是大楼的外墙。摩天大楼的外墙在50~60年代是不承重的,所以被称为“幕墙”,但是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外墙却可以承重。世界贸易中心的外墙由密集的钢柱子组成,外墙上的玻璃占总面积的30%,虽然数量巨大(折合成20英寸宽的玻璃带可延伸65英里),但也低于当时的大玻璃或全玻璃的高层建筑。因为柱子间即窗间墙距密,大楼里的人们没有“恐高感”。在80多层的办公室中,人们是感觉不出距离地面有300多米的。

中心大楼,建在面积达六英亩的填海地基上,其基础深入地下70英尺,落实在基岩层上。在基础的周围还建有一个长“澡盆”,以防止哈得逊河河水的渗透。

塔楼的结构属于“框架筒体系”中最知名的实例。栅栏似的钢柱与各层楼板组合成巨大的无斜杆的空腹钢架,四个面合起来又构成巨大的带缝隙的钢制方型管筒。大楼的中心部分也是由钢管构成的内管筒,其中安设电梯、楼梯、设备管道和服务房间等。内外两个管筒就形成了双管筒结构(tube in tube)。各层楼板支托在内外筒壁间的钢架上,钢架与内外管筒的接点上还装有可以吸收振动能量的阻尼装置。这样的体系不仅可以承担全部重力荷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同时承担修建如此高楼所无可回避的风荷载。框架筒将全部荷载传至基础。在楼顶,最大风力可能引起的摇摆仅为三英尺。这样的体系也有着强大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这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登楼运动风气之先

世界贸易中心内约有1200家企业,约有五万名员工在其间工作,为美国日进斗金。对善于理财的美国人来说,该中心并不仅仅为贸易服务就可以万事大吉。在美国人手中,它还有着其他的功能。 我们在一家网站对纽约的“推荐景点”介绍中看到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你想登上了望台去欣赏纽约的全景, 你可以到世界贸易中心的二号大楼买票,上到107层, 搭乘电梯只需58秒就可以到达107层, 纽约的美景尽收眼底。” 在世贸中心进进出出的除了工作人员之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观光者,日访问量约八万人。

世界贸中心还曾引领过一些风尚。1987年,纽约市在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举行过一次以健身为目的的登楼梯比赛,有1200人参赛,其中700人是中老年人,开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登楼梯活动的风气之先。两年后美国《中老年保健中心》报道,在美国,坚持参加公寓登楼梯锻炼身体的人数成倍增加,中老年人和家庭主妇以缓慢式登楼梯活动来健身者更是踊跃。

世界上著名的攀爬高手“蜘蛛人”们也是不甘落后,纷纷以征服世界贸易中心作为他们事业的新里程碑。

不祥的“咒语”

从1973年至1975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芝加哥西尔斯塔(Sears Tower)先后荣膺全球最高建筑的美誉,为美国增添光荣与梦想。不过在此期间,全球石油危机不幸发生,美元危机爆发,导致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汇率大幅下滑。危机从美国开始继而扩展到全世界。于是,“摩天大楼”与“金融危机”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名词也被拉在了一起。德国一家金融机构的资深人士得出结论说:一个地区或国家在盲目乐观的驱使下努力追求地区或者世界性的摩天大楼,这就是金融危机的征兆。在此意义上,世界贸易中心和西尔斯塔与该次金融危机脱不了干系,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其关键线索和重要指标之一。

其实将金融危机归罪于摩天大楼,的确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可是现代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和房地产泡沫密切相关已是不争之论。或许,正因为房地产热潮作祟,商家才生起兴建摩天大楼的念头,也导致资金纷纷投向较不具生产效益的房地产活动,包括投机炒作在内。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4

关键词:混沌论;东方古典哲学;空间设计;共生思维

当代空间设计以反叛、否定和摒弃传统审美观念为基点,并且伴随着诸如生态论、系统论、解构主义、不确定论、混沌理论、有机论等各种理论观念的涌现,设计师们开始了更深入、更多角度的设计实践探索。他们以复杂的非线性观念认知世界,将建筑空间置于外在世界和庞大复杂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之中加以综合考量,建筑空间不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与周遭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空间本身与环境的互动性及共生观念被较多地运用到了当代建筑空间的设计探索中,激发思维,更新观念。

1混沌理论与当代共生空间设计

混沌理论被称为20世纪第三次伟大的发现,成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在认识论领域的新一轮革命,帮助人们对这个世界展开的新的探索和发现。混沌理论远远超越了学科间的界限和壁垒,是一门整体性的科学理论成果,广泛地应用于当代医学、建筑学、艺术学、物理学等各个门类学科之中。1.1混沌理论的内涵概念。对于复杂的混沌概念的认识,可以集中简单地概括为:它是从有序中产生的无序运动状态,无序来自有序,无序中蕴含着有序,有序和无序是对立统一的,高一层次上是有序的,而低一层次上是无序的[1]。混沌观念揭示了这个世界复杂随机、普遍无序却又整体同一的本质,体现着当代科学家对世界宇宙的认知。对于混沌学理论的研究一直在持续推进和不断发展之中,它由多重理论观点加以支撑,主要可细致分解为不规则论、普遍无序论、内在随机论、整体论等。这些理论观念综合作用,将人类对自然及未来的认知推进到新的高度。根据混沌理论,可以解释自然界的分形现象(不规则论)。在理想的模型中,可能存在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自相似性”或“不尽相似”,适当地放大或缩小几何尺寸,整个结构并不改变,具有这类结构的几何体称为分形[2]。如海岸线的形态是不规则多维度的,无法用整数来测量其维度,同理还有人类及动物身上的血管脉络,天空中变化莫测的云彩等等,这些自然现象客观存在,并且又呈现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又如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应”,其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给整个系统带来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体现着混沌学的知识(内在随机论),蝴蝶振翅本是一件非常微小的事情,但就是这样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却能够引起千里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一场大规模的龙卷风。这再次充分说明这个世界各种因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发性,对于事物因果关系的判断也更为复杂,趋于混沌。1.2混沌理论下的共生思维与当代空间设计。进入信息时代,混沌学的同一性特征更为突显,不同学科之间惊人地遵循着相同的混沌原理,这种整体性思想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依赖于其整体系统而非构成世界的单一个体元素,各种事物、各部分与各层次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整体性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转化,部分与整体构成复杂混沌的、不确定的构合关系[3]。这种由此及彼相互联系的多元共生思想与当代空间设计的结合,使得建筑空间在功能、形态及空间关系层次上呈现出新的、区别于以往的新面貌。建筑空间形态不再如以往那般端正严整,而转向混沌和不规则,传统空间界面被消解,建筑细部的设计被重视,建筑空间所传递的人文关怀试图更大限度地引起共鸣,建筑被置于动态发展的观念之下进行分析,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得到空前的强化。

2东方古典哲学与当代共生空间设计

东方古典哲学有别于西方文化意识价值理论,它独树一帜,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意识价值理论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类型(如印度文化圈、欧洲文化圈等)的集中表现,反映出了强烈的民族性[4]。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性思想归宿,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都说明了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4]。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中国古代的建筑空间在营建初期就较为注重与外界周边环境的沟通,无论从选址到用材,还是从空间搭建到庭院的修整布置无一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及交流。人存在于自然之中,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消融于自然,将使用者置于外在环境条件因素之内加以考虑,消除外界与自我,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这即是一种对宇宙万物和生命本体对立统一关系的思辨。当代环境下,世界的发展更具有同一性,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东方古典哲学文化观的种种思想理论亦被重新发掘,其对于建筑空间设计的启迪性被当代设计师加以采纳,并进一步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广泛应用于当代有机建筑、生态建筑等新型理念的空间设计之中。

3共生思维在当代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特征

多重学术观念和理论为当代共生空间的实践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目前,共生思维已较多的渗入到当代空间设计中,并与其较好的交融糅合,使当代空间设计的视野置于自然和宇宙的秩序之下,更多地表达出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和关怀,建筑不再是冷漠无情的,而是鲜活有情感的。同时对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有机观念的运用和渗透,共生空间设计成为当代设计师探索的新领域。当代建筑设计师们力图使建筑空间能与周围外在条件因素相互包容,共同促成相互作用的良性的可持续变化发展的稳定状态。3.1建筑生成于自然并应与其外部环境因素互容。混沌理论认为整个世界是有序和无序的有机统一,建筑空间生成于错综复杂的混沌之中,必然带有其原生环境的印记并且须与周边外部环境因素达到和谐统一。这里的“外部环境因素”不仅仅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文化、历史、风俗、交通等。黑川纪章曾指出,新时代的建筑正转向具备生命体特征的“生命空间”,分形几何学对于空间设计的启示使得建筑空间能够更大限度地与外界周遭环境相一致,并与自然宇宙建立新的秩序关系。他设计的27名古屋市现代美术馆(图1),充分体现了共生这一思想。该美术馆坐落于名古屋市白川公园内,依照公园对建筑物的要求,利用基地自有地形的高差变化,该美术馆设计为三层,但是仅有两层是高于地面的,使其与公园内部的周边景色更为和谐,另外一层为下沉式庭院,可直接进入地下层。带有分形概念的结构与空间造型使得建筑演绎出更多变化和丰富的视觉性,同时从功能上也有利于通风和采光的优化,而多种几何体形态的交错结合,以及多种材质如:花岗石、瓷砖、不锈钢、铝材等的混合使用,皆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碰撞与包容、地域文化与历史的多元共生的思想理念。第一个将后现代主义概念引入设计领域的著名美国建筑评论家、景观设计师查尔斯•詹克斯近年来提出“宇源建筑”理论,基于复杂认识论的背景,他认为建筑具有多层次性、复杂性和混沌性等特征,应将建筑放入复杂的宇宙及自然生命系统加以看待,他说:“如果说建筑必须源于自然和文化,它还应该拥有一个更大的源泉,即作为整体的宇宙”[5]。他设计的苏格兰宇宙思考花园(图2、图3),充分利用地形、植被、小品等自然和人工元素来展现宇宙和数理的美,试图引发一种观念与思考,体现了一种对宇宙源生力量的本质及生命奥秘的呈现与探索。建筑空间生成于复杂混沌的自然系统之中,人类亦相应的对自然宇宙及生命本源进行追寻和思考。由英国ATKINS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洲际世茂深坑酒店(图4),位于上海松江天马山与横山之间,原址是一个旧采石场遗留下来的深坑,约80m深,并且内部积蓄了大量雨水而成为深潭。该酒店的建造依照其独有的特殊自然地形展开,非常贴合山体的走势,主体建筑背靠岩壁,最大限度地向两边延伸且建筑表面依势弯曲,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寻求自然生长的状态。一些自然景观如瀑布、悬壁等元素与主体建筑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如酒店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形似河流的玻璃结构,从抬高的地面向坑内延伸、垂落,形成瀑布的视觉感受,这一切使得自然和建筑、人文巧妙融合。同时该项目也是对破败人工景观的一次有效的改造和再利用,岩石的特殊质地能够大为改善室内的环境温度,坑内的水体观景之余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微环境,建筑顶部由绿色草皮覆盖,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又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3.2建筑自身与其外部世界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当代设计师基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空间设计,建筑空间不再是静止孤立的,其不仅与周遭一切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同时它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与外部环境因素同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下。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SOHO公司投资修建的世界前卫建筑工程,位于京郊八达岭水长城附近。韩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承孝相设计的公社俱乐部充分表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承孝相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各种建筑材料的使用应保持其原生特点,不做过多的防腐处理,钢板要生锈,木头要腐烂,这是自然规律,应保持顺应的心情看待这种变化。该公社俱乐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了钢板,钢板会在雨水、空气的作用下被氧化、生锈、变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呈现新的形态,这则是自然赋予的印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步运动,共同变化。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认为应当细致入微地研究周边环境和文脉,建筑空间是各种复杂的因素综合的产物。他设计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位于巴黎市中心,建筑通体由只采用少量钢架的玻璃墙构成,玻璃结构围合成一个庭院,法国著名诗人卡提布兰德在1823年于旧址栽种的香柏树被保留,且刚好穿过玻璃墙。玻璃结构的通透性使外界能够看到室内的艺术品,同时也能够像镜面一样将周围的街景反射,并且随着昼夜、气候、天空云朵的变化,其外观视觉上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在这里,历史和文脉被保存,基金会多元与开放包容的精神得到象征,建筑空间通过自己的方式与外界发生着交流和互动。3.3基于矿机场公园改建项目的共生思维运用与分析。运用上述理论观点,笔者主导设计的矿机场公园改建项目,原址是一片废弃厂房及其周边区域,伴随着煤矿产业的兴衰,工厂几易其址,最初的老旧厂房位于城市较中心位置,急需进行新的景观改造设计。工厂是整个城市的缩影,在方案草拟之初就考虑到场地背后所代表的文脉及其传承延续,设计方案中保留了原厂的烟囱,红砖结构的旧烟囱高耸而立,体现了场地的历史及整个因矿而生的重工业城市的精神,像一座雕塑一样与周围新建筑及景观并置,新旧对冲,呈现出一种运动的时空感。同时,场地周边有大量植被,尤其是场地北面为一处山体,植被覆盖较好,因此场地内部的绿植设计上就大量选择了与周边植物类同的物种,力图使设计项目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另外,场地内为数不多的几处凉亭的设计,均采用钢木材料结合,符合整体环境氛围内的工业感,钢材表面未经喷漆处理,木材也仅是简单加工,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生锈、腐朽都是一种运动的自然观。这种即将出现的粗粝沧桑之美与场地内局部保留的旧的构筑物在色调、形式及气息上能够较好的融合,新旧并存,共同运动和变化发展。

4结语

混沌学对于复杂世界的揭示,世界发展的同一性特征以及近年来东方古典哲学思想的复苏等多重因素,使得当代空间设计愈加注重与外界环境的沟通与联系,建筑摆脱了孤立静止的状态,而是被放置于错综复杂的各种条件因素中加以综合考量,建筑空间与宇宙世界、生命系统、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建立的共生关系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当代设计师们将多元共生的观念融入建筑空间的创新性设计中,进行了多重探索和尝试,试图建立其与自然宇宙的新关系和新秩序,建筑被视为一个生命体,生成并存在于自然环境系统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交流,同步发展共同变化。

作者:陈希 单位:宿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宗奇.混沌学的历史与现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12):492.

[2]李世芬,孔宇航.混沌建筑[J].华中建筑,2002(5):64.

[3]矫苏平.新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4.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5

关键字:住宅;建筑;机器;城市

自古以来,房屋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住”的问题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从使用钢筋混凝土以来,世界各地的建筑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阶段,人类不断超越自身,建造了摩天大楼,甚至可以说钢筋混凝土建筑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目。四大建筑大师之一的勒・柯不西耶在他的著作《走向新建筑》中提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理论,这一理论深刻的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那么,在当代中国,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一理论呢?

一、勒・柯布西耶和“居住机器”理论

勒・柯布西耶曾先后在巴黎著名建筑师贝瑞和柏林著名建筑师贝伦斯处工作过。贝瑞因较早运用钢筋混凝土而著名,贝伦斯以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著名,他们对勒・柯布西耶后来的建筑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勒・柯布西耶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建筑的教育,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受到当时建筑界和美术界的新思潮影响,这决定了他从一开始就走上新建筑的道路。

在《走向新建筑》这本书中他给住宅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他说:“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如果从我们头脑中清除所有关于房屋的固有概念,而用批判的、客观的观点观察问题,我们就会得到:房屋机器――大规模生产房屋的概念。”

柯布西耶称之为“居住的机器”中“机器(machine),”这个单词源于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是“技能(artilice)”和“装置(device)”“一个建造以用于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工具”。柯布西耶对“居住的机器”的提出揭示了“居住――怎么住?”这一“本质”的问题,他认为“给人类建构一个新的家园将无疑决定一个文明的特征”。“建筑是爱的行为,而不是场景和道具布置”。

在这里,柯布西耶将“住宅”和“机器”这两个原本不相关的词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我们可以理解为“住宅”或者说建筑就是人类制造出来供人类使用的一种工具(机器),它和汽车。手电筒一样,仅仅是一种工具。建筑可以使人类居住,遮风避雨,取暖,为家人生活和亲友团聚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可以说是人类生产出来的一种产品,其主要功能是要为人类服务。

二、“居住机器”理论应用

柯布西耶“居住机器”理论运用最经典的莫过于“马塞公寓大楼”。被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的马赛公寓,按当时的尺度标准是巨大的,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大楼共有18层,有23种不同的居住单元,共337户,可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在第7、8层布置了各式商店,如鱼店、奶店、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饮料店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屋顶上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一个200米长的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些服务设施――被勒・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具”,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外楼梯、开放的剧院和电影院,所有一切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他把屋顶花园想象成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的甲板,供游人欣赏天际线下美丽的景色,并从户外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乐趣。

马赛公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建筑,在欧洲它立刻就被年轻的建筑师所仿效,对我国的建筑师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北部的“雕塑家园”,它由深圳雕塑院和一栋31层的高层公寓组成,总建筑面积40315平方米,住户共有380户,户型全部是全复式,分上复和下复两种,5.4米通高的落地窗,两种对称排列(南北向)70平米小户型户型单位互为上下,即一个单位是卧房在上,厨房在下,而对面一套单位则是厨房在上,卧室在下,这种厨房放在复式单位的上层在深圳市住宅中是个创举。发展商将这种开放式厨房理解为改变厨房在整个家庭功能布局中一直处于后台的传统定位,实现对家务劳动价值的重新确认,由此创造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当然,新的设计思想某些方面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必然发生着一些冲突,如进门就是像鞋柜一样排列在一侧的厨房,开放式厨房的适用性等等,这种家居生活方式只适用于某些特定人群。

雕塑家园创造了一个开放住宅模式,以街区平台代替围墙是对外部世界的开放,屋顶的公共运动场是雕塑家园住户之间的开放,没有一个个隔离起来的“小笼子”,大家共享一片蓝天,一池碧水,这多少与马赛公寓有着几分相似。

马赛公寓代表勒・柯布希埃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高潮点,结合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与集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那里的居民都已经形成一个集体性社会,就像一个小村庄,共同过着祸福与共的生活。没有任何个人的牺牲,因为每一公寓单元都是隔音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的环境保持直接的接触,拥有雕刻般的雄浑力量。

更重要的是:他把公寓的底层架空与地面上的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场所相融,让居民尽可能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他还把住宅小区中的公共设施引进公寓内部,如:商业街、游休憩绿地、娱乐设施等,使公寓成为满足居民心理需求的小社会,这些都值得当代的建筑师学习和借鉴。

三、当今中国城市中的住宅建筑

在我国,近些年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各大中城市的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是在这些建筑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地少人多,随着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建筑用地已经是越来越少了,那么,如何在这种土地不多的城市中尽可能多的容纳更多的人而又不影响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二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马赛公寓和深圳雕塑家园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我们应结合我国实际来做建筑,取长补短,将更适宜的理论应用于实际,通过上面我们关于国外大师的建筑理论的阐述,结合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更多的利用自然,创造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是当代设计师和规划师的责任。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6

①但曾几何时,当人们从追随的狂热中醒来时,发觉到头来,这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其成果固然伟大,其后果也着实可悲:"难道地球上还曾有过别的地方的人,虽然他们有的是财富和权力,却要象你们今天在所赞颂的国土上一样,花钱建造无数他们所厌恶的建筑这样的事吗?"②建筑师们"公开承认他们自己也很吃惊。他们满不在乎地告诉你,现代建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快要完蛋了。然而在每一次反思建筑本体的时候,每一次人类意识变更时,我们能够意识到建筑本体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建筑反映着人对居住环境的把握,是为了创造人性的空间。空间场所性的完善程度决定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人们总是需要寻找解决方案,而这不仅客观存在,也切实的反映了我们在现实客观环境中所形成的问题,以及我们所身处的困境,解决问题,处理困境,并保护好现存的古建体系,则需用唯物观点和辩证方法使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得到融合,缩短与西方在建筑技术与设计理念上的距离(其简约手段将形成必然)

一、人口密度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配套设施。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基础设施的老化,不断的困搅着我们,在其它国家我们看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如荷兰的MVRDV等建筑师通过社会调研方式,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划分出最佳方法,在矛盾空间中生成有续空间,并维系了原城区的完整性。一般认为,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许就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的平均关系来说这一说法是有其理由的,但是荷兰的城市却远不属于世界上人口和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列。事实上,香港、曼哈顿、里约热内卢、上海的密度远远在荷兰城市之上。相比之下,荷兰的许多城市看上去倒象低密度的郊区和乡村。尽管如此,密度却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并从中转化出具有"实验性"的建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荷兰作为一个高密度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对荷兰建筑师思维方式的影响,但是我以为仅仅这一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荷兰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现代建筑传统(贝尔拉格、"风格派"、"结构主义"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形式问题(或者从形式谈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在诸多非(建筑)形式的问题中。密度问题不过是借助荷兰文化中的"密度情结"更有现实性而已。以伦姆·库哈斯为首的"都市建筑事务所"(OfficeforMetropoliitanArchitecture,筒称OMA)和更为年轻的MVRDV小组(组名以它的三个主要创始人WinyMaas,JacobvanRijs,NathaliedeVries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就是这类荷兰当代建筑师的代表。库哈斯对密度问题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70年代中期对纽约曼哈顿的研究中库哈斯就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所谓"拥挤文化"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曼哈顿式的摩天楼"物体"的高层高密度集聚,或者说曼哈顿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形态是"拥挤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但是,物质意义上的高密度并不是"拥挤文化"的全部含意。事实上,在库哈斯那里"拥挤文化"与其说是物体的"拥挤"不如说是内容(Program)的"拥挤"。这就是为什么库哈斯将"下城体俱乐部"(TheDowntownAthleticClub)视为曼哈顿"拥挤文化"典型代表的原因。

二、了解西方建筑学界的三支力量

(1)第一支力量:现代主义与晚现代主义(Modernism与LateModern)。这是以包豪斯学派和第一代建筑师为源本和主干,在本世纪初兴起,到本世纪中叶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思潮。它的革新精神使建筑设计理论和实用美术均产生重大突破,在艺术上为建筑的抽象造型和大工业生产的工艺美学观揭开了新纪元。但自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建筑师已不满足于"形式追随功能"的公式,不少人开始寻找新思路,以便使建筑作出更丰富的表达。在约恩伍重入选悉尼歌剧院之后,沙里宁紧跟设计了纽约TWA候机楼,丹下健三的东京奥运馆也接踵竣工。这些"形喻建筑"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在一个题目为"建筑与引喻"的展览会上写道:"有些形式,它们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在联想力,它比纯粹抽象的构图在启示方面更富激发性。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人们怎样议论那风帆迭起的剧场屋顶,巨鸟般的候机厅,事实已表明,有一股"晚现代"的建筑思潮开始摆脱正统信念,走向了各树旗帜,追逐形式,标榜个性的时期。这时期,建筑师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和理性之外,企图再开拓出新的领域,探求纯物质以外的因素,尝试通过建筑的形象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现代主义思潮自60年代起,连续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始经受一场"再验证"的考验。文丘里写的"建筑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为"再验证"现代主义的基本原理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致使现代主义不断分化。菲利普·约翰逊就是由现代主义的忠实门徒,一变而为对抗现代主义的代表。他在时代急剧变化的陡坡上作了一个大回转,使人们意识到在现代主义之外(BeyondtheModernMovement)另有两支主要力量。

(2)第二支力量:为了应付今天日益复杂的世界,建筑师运用人类新思维和控制的手段--电脑技术,与代表建筑的极复杂的数学模型相联系。这就使建筑学朝着一个新的工程技术王国漂移过去。和许多其他学科相似,把该学科与电子技术相沟通。这已是一种明显的趋势。在实践中的代表形象就是美国的SOM,KPF和艾勒比(Ellerbe)等大规模设计集团。因此,当今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按完成投资额计算时,全国的头十几名都是这类大设计集团。它们运用电子技术,以经济、快速、准确、安全的实效,及时抓住信息社会所展现的良机。这些大公司的设计,不论在美学意义上是否有价值,每项工程都会给投资者节约巨额资金,并尽快地回收效益。

(3)第三支力量:它集聚了众多的第三代建筑师,是近十多年来才显露出一股力量。它力图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建筑看成是具有社会含意的体系,它通过把形式的生成看作是一种文化中有含意的,特殊而精心的筹划,用以解释形式自身的性质。也就是说把建筑和人类文化与科学文明紧密衔接起来。

三、反思阶段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有别于历史上曾有过的任何建筑风格时期,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有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建筑潮流。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雷姆·库尔哈斯(RemKoolhaas)作为著名的前瞻性建筑师,创立了"拥挤文化"理论。而其著作《S,M,L,XL》中所描述的"拥挤文化"也正是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其中是1977年出版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一书著者。显然一点帮助别人建立起该书与《神智昏迷的纽约》一书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过这一联系只是问题的外表,是其中清醒与理性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非理性在滋生,好似维得勒在90年代"建筑的怪诞"一书中分析的建筑的"烦恼的陌生"。弗里辛道普1975年所作的水彩画"臭名昭著的欢娱",该画的1978版本当时准备用来作为具有争议的宣言式著作《神志昏迷的纽约》,一书的封面,这幅画从超现实主义的传统继承中借用了其梦幻般的意象,同时它也来自以原始物件的消亡为顶峰效果的波普艺术,即继"独立小组"之后以暧昧图形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波普艺术(Po布莱克)及六十年代早期美国式的,由Co奥登伯格所从事的波普艺术。奥登伯格惯常将坚硬的物质转化成柔软的物质,而且也如同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的情形一样,将物体人格化。奥登伯格曾经写道:"只有借助柔软的物质,对话才能展开。"根据片断的不规则重整同样也可以体现Wo波罗斯及其著作的影子,其灵感从媒体中获得,比如《的午餐》(1959)、《柔软的机器》,(1960)以及Ao金斯伯格有关城市诗歌。同样我们也能在其中追寻出JoD柏索斯的作品"曼哈顿过渡"(1925)的痕迹,那种犹如电影剪辑一般的质感处理,以及Ao都柏林的表现主议的城市,他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31)也以某种隐秘的方式显现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但无论如何,"臭名昭著的欢娱"是对"曼哈顿"的诠释,是库尔哈斯所称的那种"拥挤的文化",在这里,奇异的与片断的现实并存,个体成为变异共生的个体,城市表现出机械的迷乱,而摩天楼又是众多"渴望的机器"。"臭名昭著的欢娱"的理念植根于精神分析学理论中对于梦的机理解释,需要以易位和压缩为前提。在黑夜的场景中,两座摩天楼在床上被意外捉获。这件作品是依据片断记忆的聚集而为建筑所作的追忆和病理分析,就如"地块"的延伸一样成为城市的群岛。库尔哈斯认为建筑师们被文化的潜意识所操纵。曼哈顿"这个仅有的,以城市状态的卑劣为生的意识形态",被人描绘成一种"幻想的技巧",其蜕变遵循着一种灵媒式的运作法则。窗外高层建筑罗列,有些还冠以脸的形状,尤如基础上放置的头像,表露出曼哈顿的极度拥挤,一种"地块形成的群岛"和"孤寂的体系",使外面这些永久性的独立"巨构"和屋内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之间获得联系的是一个"实物雕塑":自由女神像。这些摩天楼使人追忆起So达利所描述的"被妄想症式的批判所控制"的曼哈顿:"每个夜晚,纽约的摩天楼或是装扮成巨人的形状或是变成缩小后的米列特的阿肌琉斯,无声无息,随时准备发动色情攻势并吞没彼此"。另一方面,外面这些摩天楼正窥视着室内,将两位正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之中的摩天楼当场抓获,其中一位是克莱斯勒大厦,另一位的形象取自费里斯绘画。画面中三束光线汇集在一处,宣扬出一种解放的意念:一束来自建筑物上方的责难的光束惊醒了两位摩天楼,其方向与室外自由女神的视线恰好平行;另一束是来自床头油画中一辆汽车的车灯并且穿越了画面的光线;最后一束是来自摆放在床头柜前自由女神的手臂中的火炬的光晕。不过自由女神究竟在宣扬怎样胜利呢?床下是曼哈顿的街道方格网,一种不带有任何变化成份的"地块"布局。行动中,不满的摩天楼离开了方格网,以其自身生命的运动与单调的网格系统发生对比。三种虚构的层次相呼应:画中自然的岛屿,曼哈顿这个地块相互穿插的城市化的拥挤岛屿、以及一个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两座岛屿相遇。通过这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建筑从躺在床的一侧地上的网格所代表的无意中解脱出来。在建筑离去之后,网格被遗弃了,它似乎终于以能够摆脱建筑的自大的品格。

四、简约主义年代----与其美学观拥有"佛教式"的("东方化的朴素风格",扮演了净化空间的角色)。简约主义迎合了优雅的整体时尚,从而避免了怀旧感伤色彩,遵循简朴审美风格,在这座纯粹的象牙塔里白色是主导色彩,具极纯粹,体现"禅之奢华",禅之风格弥漫着东方宁静主题,展示了对于建筑艺术象征力的肯定,并在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协调中阐释自己的艺术表达,从而创造了自身之美。使其成为设计情景中一个珍贵的例外和一项显著的成功之作,对于风格需要有清醒的意识(空旷的角度感)而伟大的建筑物通常是以非常直接的手段来创造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与盖里或哈迪特的构成鲜明对照,替代极度表现性的是简约的形体。对建筑形体的严肃性、材料运用的精确性以及对适合特定建造地段的建筑的特殊功能的关注,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建筑的主题。在慕尼黑的古茨画廊,其外形是一个严谨的横长向立方体,在材料上则由混凝土、木材和磨毛玻璃组成。画廊的底层有图书馆,底层的外墙由毛玻璃围合而成,由此产生一种独特的、柔和而有节制的色调,赋予博物馆封闭的外观以轻盈与明快;二、三层展厅的外墙由桦木板和松木边框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显示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兴趣点。浅色平滑的桦木与深色粗糙的松木互为铺承。在两层长方形的"木块"上,还有一层与底层相仿的展厅,毛玻璃外墙既提供室内的展厅的照度,也在外观上完善了该建筑和谐的对称性,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含蓄而隽永,平淡中蕴含着高度的建筑艺术。就象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在80年代的日本,安藤忠雄就以其是性的极少主义的现代建筑观搞议对日益扩展的消费美学和传统的浪漫主义理想。安滕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的品质所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的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象安藤这种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严谨的比例,空间中对光感的追求,对材料的精选使他的建筑简朴而纯净,是密斯"少就是多"箴言的写照。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可信赖的材料混凝土或木材;纯净的几何体以及自然。他指的自然,正如巴帕达基斯和斯蒂勒言中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然,而是"驯服"的自然,也就是被人类赋予一定秩序的自然。在一个五彩斑斓、喧闹动荡的年代,安藤的建筑确实是一曲低声吟唱的静寂的诗歌。葡萄牙建筑师阿瓦罗o西扎的作品和赫尔佐格、德o龙的一样,在建筑形体上没有象那些解构派建筑师或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有机建筑那样震憾人心,但这并不是说西扎和赫尔佐格等的建筑使人无动于衷,他们同样扣人心弦。西扎曾在1992年获普利策奖,他建筑外观简单朴素,有"白色立方体"之称。他在家乡波尔图沿山而建的建筑学院就是一例使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建筑精品。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艺术中心也是如此。这一建在三角形地段的7000M2的博物馆紧邻一座17世纪中叶建成的修道院。西扎尊重历史文脉,采用了当地建筑常用的花岗岩,以简洁的形体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信奉的是真实的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若没原则,关系将没有秩序,祂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转变。

参考书目:

1.《从包豪斯到现在》

2.《FARMAX》MVRDV

3.《S,M,L,XL》RomKoolhaas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7

①但曾几何时,当人们从追随的狂热中醒来时,发觉到头来,这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其成果固然伟大,其后果也着实可悲:难道地球上还曾有过别的地方的人,虽然他们有的是财富和权力,却要象你们今天在所赞颂的国土上一样,花钱建造无数他们所厌恶的建筑这样的事吗?②建筑师们公开承认他们自己也很吃惊。他们满不在乎地告诉你,现代建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快要完蛋了。然而在每一次反思建筑本体的时候,每一次人类意识变更时,我们能够意识到建筑本体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建筑反映着人对居住环境的把握,是为了创造人性的空间。空间场所性的完善程度决定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人们总是需要寻找解决方案,而这不仅客观存在,也切实的反映了我们在现实客观环境中所形成的问题,以及我们所身处的困境,解决问题,处理困境,并保护好现存的古建体系,则需用唯物观点和辩证方法使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得到融合,缩短与西方在建筑技术与设计理念上的距离(其简约手段将形成必然)

一、人口密度生态环境的变化,及配套设施。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基础设施的老化,不断的困搅着我们,在其它国家我们看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如荷兰的MVRDV等建筑师通过社会调研方式,身临其境去解决问题,并划分出最佳方法,在矛盾空间中生成有续空间,并维系了原城区的完整性。一般认为,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许就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的平均关系来说这一说法是有其理由的,但是荷兰的城市却远不属于世界上人口和建筑密度最高的城市之列。事实上,香港、曼哈顿、里约热内卢、上海的密度远远在荷兰城市之上。相比之下,荷兰的许多城市看上去倒象低密度的郊区和乡村。尽管如此,密度却成为荷兰当代建筑师思考的一个理论问题并从中转化出具有实验性的建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荷兰作为一个高密度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对荷兰建筑师思维方式的影响,但是我以为仅仅这一点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荷兰作为欧洲现代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其深厚的现代建筑传统(贝尔拉格、风格派、结构主义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形式问题(或者从形式谈形式)所涉及的范围。在诸多非(建筑)形式的问题中。密度问题不过是借助荷兰文化中的密度情结更有现实性而已。以伦姆·库哈斯为首的都市建筑事务所(OfficeforMetropoliitanArchitecture,筒称OMA)和更为年轻的MVRDV小组(组名以它的三个主要创始人WinyMaas,JacobvanRijs,NathaliedeVries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就是这类荷兰当代建筑师的代表。库哈斯对密度问题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70年代中期对纽约曼哈顿的研究中库哈斯就用拥挤文化来概括曼哈顿的本质。所谓拥挤文化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曼哈顿式的摩天楼物体的高层高密度集聚,或者说曼哈顿的高层高密度城市形态是拥挤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表现。但是,物质意义上的高密度并不是拥挤文化的全部含意。事实上,在库哈斯那里拥挤文化与其说是物体的拥挤不如说是内容(Program)的拥挤。这就是为什么库哈斯将下城体俱乐部(TheDowntownAthleticClub)视为曼哈顿拥挤文化典型代表的原因。

二、了解西方建筑学界的三支力量

(1)第一支力量:现代主义与晚现代主义(Modernism与LateModern)。这是以包豪斯学派和第一代建筑师为源本和主干,在本世纪初兴起,到本世纪中叶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思潮。它的革新精神使建筑设计理论和实用美术均产生重大突破,在艺术上为建筑的抽象造型和大工业生产的工艺美学观揭开了新纪元。但自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建筑师已不满足于形式追随功能的公式,不少人开始寻找新思路,以便使建筑作出更丰富的表达。在约恩伍重入选悉尼歌剧院之后,沙里宁紧跟设计了纽约TWA候机楼,丹下健三的东京奥运馆也接踵竣工。这些形喻建筑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在一个题目为建筑与引喻的展览会上写道:有些形式,它们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在联想力,它比纯粹抽象的构图在启示方面更富激发性。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建筑师是否有这种追求和愿望,这些形式所唤起的联想,终究成为对建筑物最终的评价。无论人们怎样议论那风帆迭起的剧场屋顶,巨鸟般的候机厅,事实已表明,有一股晚现代的建筑思潮开始摆脱正统信念,走向了各树旗帜,追逐形式,标榜个性的时期。这时期,建筑师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和理性之外,企图再开拓出新的领域,探求纯物质以外的因素,尝试通过建筑的形象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现代主义思潮自60年代起,连续受到严峻的挑战,开始经受一场再验证的考验。文丘里写的建筑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为再验证现代主义的基本原理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致使现代主义不断分化。菲利普·约翰逊就是由现代主义的忠实门徒,一变而为对抗现代主义的代表。他在时代急剧变化的陡坡上作了一个大回转,使人们意识到在现代主义之外(BeyondtheModernMovement)另有两支主要力量。

(2)第二支力量:为了应付今天日益复杂的世界,建筑师运用人类新思维和控制的手段--电脑技术,与代表建筑的极复杂的数学模型相联系。这就使建筑学朝着一个新的工程技术王国漂移过去。和许多其他学科相似,把该学科与电子技术相沟通。这已是一种明显的趋势。在实践中的代表形象就是美国的SOM,KPF和艾勒比(Ellerbe)等大规模设计集团。因此,当今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按完成投资额计算时,全国的头十几名都是这类大设计集团。它们运用电子技术,以经济、快速、准确、安全的实效,及时抓住信息社会所展现的良机。这些大公司的设计,不论在美学意义上是否有价值,每项工程都会给投资者节约巨额资金,并尽快地回收效益。

(3)第三支力量:它集聚了众多的第三代建筑师,是近十多年来才显露出一股力量。它力图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建筑看成是具有社会含意的体系,它通过把形式的生成看作是一种文化中有含意的,特殊而精心的筹划,用以解释形式自身的性质。也就是说把建筑和人类文化与科学文明紧密衔接起来。

三、反思阶段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有别于历史上曾有过的任何建筑风格时期,同时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有的甚至是互相对立的建筑潮流。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雷姆·库尔哈斯(RemKoolhaas)作为著名的前瞻性建筑师,创立了拥挤文化理论。而其著作《S,M,L,XL》中所描述的拥挤文化也正是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其中是1977年出版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一书著者。显然一点帮助别人建立起该书与《神智昏迷的纽约》一书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过这一联系只是问题的外表,是其中清醒与理性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非理性在滋生,好似维得勒在90年代建筑的怪诞一书中分析的建筑的烦恼的陌生。弗里辛道普1975年所作的水彩画臭名昭著的欢娱,该画的1978版本当时准备用来作为具有争议的宣言式著作《神志昏迷的纽约》,一书的封面,这幅画从超现实主义的传统继承中借用了其梦幻般的意象,同时它也来自以原始物件的消亡为顶峰效果的波普艺术,即继独立小组之后以暧昧图形为特征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波普艺术(Po布莱克)及六十年代早期美国式的,由Co奥登伯格所从事的波普艺术。奥登伯格惯常将坚硬的物质转化成柔软的物质,而且也如同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的情形一样,将物体人格化。奥登伯格曾经写道:只有借助柔软的物质,对话才能展开。根据片断的不规则重整同样也可以体现Wo波罗斯及其著作的影子,其灵感从媒体中获得,比如《的午餐》(1959)、《柔软的机器》,(1960)以及Ao金斯伯格有关城市诗歌。同样我们也能在其中追寻出JoD柏索斯的作品曼哈顿过渡(1925)的痕迹,那种犹如电影剪辑一般的质感处理,以及Ao都柏林的表现主议的城市,他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31)也以某种隐秘的方式显现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中。但无论如何,臭名昭著的欢娱是对曼哈顿的诠释,是库尔哈斯所称的那种拥挤的文化,在这里,奇异的与片断的现实并存,个体成为变异共生的个体,城市表现出机械的迷乱,而摩天楼又是众多渴望的机器。臭名昭著的欢娱的理念植根于精神分析学理论中对于梦的机理解释,需要以易位和压缩为前提。在黑夜的场景中,两座摩天楼在床上被意外捉获。这件作品是依据片断记忆的聚集而为建筑所作的追忆和病理分析,就如地块的延伸一样成为城市的群岛。库尔哈斯认为建筑师们被文化的潜意识所操纵。曼哈顿这个仅有的,以城市状态的卑劣为生的意识形态,被人描绘成一种幻想的技巧,其蜕变遵循着一种灵媒式的运作法则。窗外高层建筑罗列,有些还冠以脸的形状,尤如基础上放置的头像,表露出曼哈顿的极度拥挤,一种地块形成的群岛和孤寂的体系,使外面这些永久性的独立巨构和屋内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之间获得联系的是一个实物雕塑:自由女神像。这些摩天楼使人追忆起So达利所描述的被妄想症式的批判所控制的曼哈顿:每个夜晚,纽约的摩天楼或是装扮成巨人的形状或是变成缩小后的米列特的阿肌琉斯,无声无息,随时准备发动色情攻势并吞没彼此。另一方面,外面这些摩天楼正窥视着室内,将两位正在臭名昭著的欢娱之中的摩天楼当场抓获,其中一位是克莱斯勒大厦,另一位的形象取自费里斯绘画。画面中三束光线汇集在一处,宣扬出一种解放的意念:一束来自建筑物上方的责难的光束惊醒了两位摩天楼,其方向与室外自由女神的视线恰好平行;另一束是来自床头油画中一辆汽车的车灯并且穿越了画面的光线;最后一束是来自摆放在床头柜前自由女神的手臂中的火炬的光晕。不过自由女神究竟在宣扬怎样胜利呢?床下是曼哈顿的街道方格网,一种不带有任何变化成份的地块布局。行动中,不满的摩天楼离开了方格网,以其自身生命的运动与单调的网格系统发生对比。三种虚构的层次相呼应:画中自然的岛屿,曼哈顿这个地块相互穿插的城市化的拥挤岛屿、以及一个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两座岛屿相遇。通过这两座人格化的摩天楼,建筑从躺在床的一侧地上的网格所代表的无意中解脱出来。在建筑离去之后,网格被遗弃了,它似乎终于以能够摆脱建筑的自大的品格。

四、简约主义年代----与其美学观拥有佛教式的(东方化的朴素风格,扮演了净化空间的角色)。简约主义迎合了优雅的整体时尚,从而避免了怀旧感伤色彩,遵循简朴审美风格,在这座纯粹的象牙塔里白色是主导色彩,具极纯粹,体现禅之奢华,禅之风格弥漫着东方宁静主题,展示了对于建筑艺术象征力的肯定,并在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协调中阐释自己的艺术表达,从而创造了自身之美。使其成为设计情景中一个珍贵的例外和一项显著的成功之作,对于风格需要有清醒的意识(空旷的角度感)而伟大的建筑物通常是以非常直接的手段来创造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与盖里或哈迪特的构成鲜明对照,替代极度表现性的是简约的形体。对建筑形体的严肃性、材料运用的精确性以及对适合特定建造地段的建筑的特殊功能的关注,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建筑的主题。在慕尼黑的古茨画廊,其外形是一个严谨的横长向立方体,在材料上则由混凝土、木材和磨毛玻璃组成。画廊的底层有图书馆,底层的外墙由毛玻璃围合而成,由此产生一种独特的、柔和而有节制的色调,赋予博物馆封闭的外观以轻盈与明快;二、三层展厅的外墙由桦木板和松木边框组成,在材料的使用上显示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兴趣点。浅色平滑的桦木与深色粗糙的松木互为铺承。在两层长方形的木块上,还有一层与底层相仿的展厅,毛玻璃外墙既提供室内的展厅的照度,也在外观上完善了该建筑和谐的对称性,赫尔佐格和德梅龙的建筑含蓄而隽永,平淡中蕴含着高度的建筑艺术。就象赫尔佐格和德梅龙,在80年代的日本,安藤忠雄就以其是性的极少主义的现代建筑观搞议对日益扩展的消费美学和传统的浪漫主义理想。安滕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的品质所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的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象安藤这种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严谨的比例,空间中对光感的追求,对材料的精选使他的建筑简朴而纯净,是密斯少就是多箴言的写照。正如安藤自己所说的,他的建筑立足于三个基本原则:可信赖的材料混凝土或木材;纯净的几何体以及自然。他指的自然,正如巴帕达基斯和斯蒂勒言中的,不是杂乱无序的自然,而是驯服的自然,也就是被人类赋予一定秩序的自然。在一个五彩斑斓、喧闹动荡的年代,安藤的建筑确实是一曲低声吟唱的静寂的诗歌。葡萄牙建筑师阿瓦罗o西扎的作品和赫尔佐格、德o龙的一样,在建筑形体上没有象那些解构派建筑师或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有机建筑那样震憾人心,但这并不是说西扎和赫尔佐格等的建筑使人无动于衷,他们同样扣人心弦。西扎曾在1992年获普利策奖,他建筑外观简单朴素,有白色立方体之称。他在家乡波尔图沿山而建的建筑学院就是一例使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建筑精品。在西班牙加利西亚的艺术中心也是如此。这一建在三角形地段的7000M2的博物馆紧邻一座17世纪中叶建成的修道院。西扎尊重历史文脉,采用了当地建筑常用的花岗岩,以简洁的形体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信奉的是真实的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若没原则,关系将没有秩序,祂使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质的转变。

参考书目:

1.《从包豪斯到现在》

2.《FARMAX》MVRDV

3.《S,M,L,XL》RomKoolhaas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8

呼吸中国春节的年味,如今在国外也越来越有了“市场”,纽约、伦敦、悉尼等国际化大都市,农历新年期间张灯结彩已蔚为一景。虽加拿大对春节尚未承认是正式节日,但已成为多元文化的美丽风景。总部设在多伦多的华人电视台依托网络优势,推出了2007年越洋大拜年活动,受到海内外华人的“热捧”。在欢辞旧岁、恭贺新春之际,每个人都在怀念冰天雪地的除夕。面对2007年的又一个暖冬,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春的脚步,2月15日,由本刊精心策划推出了原创版《BIAD青年建筑师&工作室》贺岁新书,其意义不仅展示BIAD青年建筑师及其作品,创新型工作室成功机制,还探索了行业作品集出版的新模式。

2月10日,以“适应与革新”为主题的美国艺术三百年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它通过130件作品,构成美国的经验、神话、梦想、考验和不足的艺术足迹,从中能悟到壮观的历史题材绘画与怪诞的风俗画,更能领略到观念艺术与新媒介的探索,这无疑是在中国春节文化中吹入的多元文化之风,令人感触良多。回溯到1月23日,在波兰首都华沙,被波兰人视为国宝的卡普钦斯基,告别了他曾经出生入死的世界(享年74岁),有报道称,从来没有一位记者的离世引发国际传媒界如此深切悼念。2006年他曾与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等五人一同进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最后阶段(结果是帕慕克胜出)。作为一位等待诺贝尔文学奖的记者,卡普钦斯基更有“记者中的诗人”之美誉。如果说,节日是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那么我们该从中外文化的多维视角人手系统地梳理多元文化的象征意义,创作出有特点的文化产品。

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的新文“略论开展城市文化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已在《中国文化报》2007年1~2月作出连载,令人感触最深的不仅有城市化发展中的文化视野问题,更将城市“文化定位”视为焦点。我认为面对2007年城市化与建筑设计的新命题,我们必须探求并把握住影响中国2007年文化走向,影响公众生意与生活的关键词,这不仅需要对未来政策作出扫描,更需要做出核心关注。2007年元月“建筑媒体&建筑师”新春座谈会后《北京青年报》载文“呼唤中国建筑的易中天”。对此我的感想是,历史大热需要冷思考。尽管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等的书及光盘销售火爆,飙升至天文数,然而《三国演义》、《论语》等原著却“门前冷落车马稀”,这种现实的文化反差和社会冷暖,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思,绝不能由于“电视讲经”而风干且冷落了名著的文化渊源和知识内核。我想同样诸多建筑经典如《营造法式》、《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等也期待着“电视讲经”其目标是促进学生与职业建筑师对建筑名著的文本阅读和本体思考的自觉性,真正地进入理性设计的境界。2007年,让我们学会庄重朴素的文化品位;2007年,让我们更珍重理想、保持风骨、继续纯粹。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9

《旅游审美概论》是一部赏心悦目的教科书。开卷之前,先从教材封面说起,南开大学出版社编辑别具匠心的封面设计便先引人入胜:“飞马踏燕”眺望“学海之舟”的上部构图,告诉你这是一本关于旅游的教科书;“大树”立于“文海”(由文字组成的涟漪)之上的右部构图寓意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只有基于文化的旅游之树方可枝繁叶茂,生命长青;“专家讲课”的朱红印章颇具中国传统文化风韵;封面题记“旅游是审美的散步,审美是旅游的精魂”可谓点睛之笔,使你感受到“诗情画意”的内容扑面而来!

阅读了曹诗图教授《旅游审美概论》之后,感受颇深,获益良多,不敢妄作评论,唯怕挂一漏万,有失偏颇。故用读书心得的方式将该书特点概括之。

一、教材编写方式的先进性

以往的教科书多在科学性、规范性与严谨性上下功夫,故严肃有余、几无活泼已成教科书的通病。曹诗图教授编著的《旅游审美概论》一改以往教科书编写的风格,将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这“四性”紧密结合并把旅游文化与旅游审美有机地融合于教科书中,这是该教材的先进性之所在。深挖旅游审美的科学与文化内涵,以“审美是旅游的精魂”为宗旨贯穿于全书中;全书各章前有“学习导引”、“学习目的”、“学习重点”,章后有“复习思考题”、“阅读材料”及“案例阅读”等,规范、系统、全面;教材编写遵循“旅游审美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主要旅游景观与文化艺术门类的审美原理与实践――旅游开发、旅游服务(导游、酒店)等审美实践”的逻辑与思路,内容安排层层递进,从自然风光的赏鉴到人文、艺术、社会、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审美,红线串珠,一气呵成;教材选材独具慧眼,用材精当。仅以案例和阅读材料而言,如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古典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的大作《说园》,堪称美文;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北京故宫建筑特色与艺术赏析》一文,颇具代表性;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书法家沈鹏的作品;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画家范曾和吴冠中的作品;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民族器乐大师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民俗文化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文豪沈从文的作品《过节和观灯》的部分内容;旅游服务审美一章中的饭店审美选用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香山饭店,等等,可谓眼界高远,精品荟萃。教材图文并茂,全书精选插图140幅,件件堪称精品,幅幅赏心悦目。文字表达准确、生动、精彩,读之朗朗上口,有脍炙人口之感。该书读来如坐春风,形同“审美散步”,完全是一种愉悦享受,自然能引导学生寓学于乐。曹诗图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40多篇,著书20多部,并多有创新。如先后出版的《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长江三峡学概论》、《旅游哲学概论》等都是填补学科空白的力作,不少著作与教材获奖。《旅游审美概论》的出版,又开创了教科书编写方式的新风格,实在可喜可贺。笔者以为,目前像这种优秀的教科书,实在是罕见,其先进价值和启示作用不可低估。

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性

此段文字与前者可能有部分重复之嫌,但这里旨在强调教科书的艺术性。整个人类的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界的同仁们都认识到科学与艺术互通共融,因此素质教育已是全球的共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要求文理兼容,学文科的应懂点理科,读理科的应学点文科与艺术的东西。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论,人体的左脑(逻辑思维)与右脑(形象思维)应同时开发,这将有利于人的智力充分发挥。以往多数教科书总以科学的严肃性为由,忽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往往把教科书条文化,内容生硬,读之味同嚼蜡,令学习者望而生畏。《旅游审美概论》这部教科书掀开了一窗清风,以艺术的笔调彰显科学的活力。例如作者在鉴赏中国传统建筑时,生动概括各类建筑为:古城建筑――“华夏文明的缩影”、宫廷建筑――“传统建筑的典范”、陵园建筑――“永恒的归宿”、寺庙建筑――“红尘世界的倒影”、石窟建筑――“宗教与艺术的殿堂”、古塔建筑――“装点山河的神笔”、桥梁建筑――“力与美的交融”、民间建筑――“地域环境的镜子”等等,其中文字叙述更是引人入胜,把一件件古枯的东西活现于读者面前,引导读者把中国传统建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建筑审美中统一起来。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和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只有两者的会合方可达到顶峰。众所周知20世纪苏美的“星际空间”之争,1945年美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前苏联滞后,而1957年前苏联把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空――开创了人类的“星际空间时代”。美国为之汗颜,故在1963年由哈佛大学进行了20多年、花费1亿美元的《零点项目》的研究,其研究结论是: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俄罗斯在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方面均领先于美国,这期间俄罗斯出了大批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单就绘画方面,有人说19世纪如果美国能推出10幅世界名画,那么俄罗斯就能推出100幅。实践证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互补互促,共同完成整体思维过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极力主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因此,教科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当是时代新的要求。

三、旅游审美内容的丰厚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共分为旅游审美概述、自然风景与审美观赏、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观赏、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欣赏、中国雕塑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欣赏、中国饮食文化与审美欣赏、民俗文化与旅游审美、旅游开发与审美、旅游服务与审美12章。囊括自然、人文、艺术、社会各类旅游资源的审美以及旅游开发审美与旅游服务审美,旅游审美的对象无所不包,可谓旅游审美的“大观园”与“全频道”。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类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点与审美原理,还重点阐述了审美鉴赏方法。关于审美鉴赏,作者总结了自然风景审美的24字诀,中国园林审美的7点方法,中国传统建筑审美的6大要点,中国书法鉴赏的5个要领,等等,旨在引导读者在旅游审美领域自由漫步,寻幽探微,洞悉真谛,品味生活。

雄伟的山峰、澎湃的大海、蜿蜒的江河、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漠……凝聚于作者的笔端,诗画一般的语言给读者展现出自然风光的天地之大美;一方园林、一栋建筑、一尊雕塑、一贴书法、一幅绘画、一曲音乐在作者的笔下又是如此的精美鲜活。如雕塑审美中,书中列举“五台山南禅寺的唐塑――天王和女菩萨两手相携,眼神相接,递送秋波……”,雕塑的微妙微俏,评论的入木三分,旨在引导读者在鉴赏雕塑的神韵之美中悟出唐代文化“是一种博大、开放的时代文化。”又如在书法审美中,教材中写道: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在于它与中国文化之道紧密相连。书法家作书的创造过程,观赏者欣赏书法的过程,也是深刻领悟中国文化之道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宇宙是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对非质实而虚灵的气的模拟,用笔墨的浓淡、枯润、虚实和周流的运转的书法来表现最令人体悟了。所谓“气脉不断”、“笔断意连”乃至“气韵”,都是因中国文化“气”的性质而具有一种较高的境界。总之,中国书法是由文字、书写工具和文化思想综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文笔充满哲理与诗意,内涵深厚,意蕴深远,可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宏微巨细尽在书中。

四、时空纵横的整合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编写具有时空结合的大视野,将旅游审美进行了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中西比较。如中国造园艺术、传统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历史发展演变等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审美的时间观。全书12章中除了旅游审美概述、中国书法、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等章节外,各章都进行了中西审美的比较,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比较内容颇具深广度,观点正确,见解独到。其足见作者融汇中西的学术功底。有的章节如音乐、园林、建筑、饮食等审美,还进行了区域分析,阐述了地域风格之美,具有旅游审美的空间观,并突出了旅游的异地性特点。无疑只有在洞悉文化史和比较文化的基础上并把握旅游本质的前提下方可作出如此全方位的精到比较,进行旅游审美时空纵横的整合,其“究时空之际,通审美之变”的境界甚为难得。

该书美中不足之处是有些章节的审美特色还有待挖掘和完善,如自然风景的审美(多种感官的通感体验)与文化艺术的审美(主要依赖于视觉与听觉)的主要区别在理论上未能很好阐明等。此外,书中的部分图片排版的图幅有些偏小。建议在再版或重印是予以改进,使该书更加完美。

世界著名建筑论文篇10

1999年6月23日对中国建筑界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期待已久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将于9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面对即将的《北京宣言》及数千计中外建筑师参加的“建筑奥林匹克”盛会,《建筑创作》杂志社一行并未专程赴人民大会堂主会场采访,而是于6月23日9时准时推开了处于病危状态下的张大师病房的门。在征得医生的同意下,我们如同往常一样与张大师热情交谈,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同去的摄影、摄像师们留下了珍贵的镜头,可谁也无法料到这竟成为我们的最后一次影像记录。整个探望的时间只有30多分钟,我们最后聆听到他对建筑师的嘱托、听到他对20世纪40年代故宫中轴线建筑测绘图的片断回忆,我们也代表组委会向他送上20世纪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奖的奖杯,张大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及北京民族文化宫双双获奖。这段感受我立即以随笔形式撰文刊发在1999年6月29日《中华建筑报》上,后编入杨永生先生《建筑百家回忆录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一书中。

对于6月23日的往事,我一直记忆着,随着我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追求及对优秀文化遗产的敬重,我倍加感到张大师有诸多超越一般建筑师的地方,这不单是他传统建筑设计技艺的功底,更有他文化自觉的创新精神。对此我略谈几点感受与联想:其一,张大师于20世纪90年代将他于1941~1944年主持测绘的北京中轴线古建筑图的玻璃底版交我保留。2005年1月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建筑创作》杂志社特组织著名古建专家精心将它编撰出版《北京中轴线建筑实测图典》一书,迄今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西班牙建筑遗产研究中心的官员认为,这是迄今他们见到的最为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资料书。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体现了封建皇权的威势,作为中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它堪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瑰宝。1941年初,朱启钤面对北平明、清两代保存下来的大量古代建筑遗物,极为主张必须及时对其实物精确测绘以防战争损毁之不测。同年6月,朱启钤推荐北平基泰工程司张建筑师担当此任,此动议立即得到基泰关颂声的大力支持。为避免失节之嫌,张以“建筑师张叔农”之名,与伪北平都布局签订承揽测绘故宫中轴线及主要古建筑的合同。对此张大师回忆道“为了保存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青年学子们不惜冒险,深入仔细的做法,令人感佩,是自觉自愿的贡献,摄影师林镜新身先士卒,探身在脚手架之外,对构件、彩画作了多种留影。”对于此次测绘的意义与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指出“这是一次记录和保存明清紫禁城宫殿资料的重要活动,由于它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唯一性及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一定要绝对地、完整地、忠实地保存其原状,使其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持续保存下去……1941年6月开始工作,张锦先生身先士卒,带头爬上鼓楼屋顶的正吻,为大家树立了榜样。这套图绘制精密、数据完整,远远超过目前古建筑测绘图的精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也撰文提出“中国营造学社在历史上与北京故宫的关系也很密切,如1931年维修故宫南角楼,1932年拟定文渊阁修葺计划和南董殿维修计划,1934年拟定景山五亭计划等。”张大师在回忆录中说道“一个30余人的精干班子在1941年6月初成立起来了。学校统一承认到现场报到参加工作的同学提前毕业。没有这个精干的集体,没有一个共同为保护祖国遗产争气留念的动力,不可能聚集得这么快,更不可能做到精心实测、精心绘制大图,更不可能在清苦生活中忍受伪币贬值的煎熬而始终斗志不衰,从而取得杰出成果。”

其二,张大师是人民大会堂的总建筑师(赵冬日大师是人民大会堂的方案创作者),对于人民大会堂建筑的改造张直到1999年冬季,还拖着病榻的身驱赶赴现场,研讨设计方案。重读张镩大师《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的作品表中,可发现许多合作者的名字,电气工程师王时煦教授正是出现名字较多的一个,仅在张《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中就可查到1951~1972年他与张配合的设计项目17个,尤以友谊宾馆(一期)、文化部办公楼、原水产部办公楼、前门饭店、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为最著名。这位早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北京院第一位电气工程师,系国内著名建筑防雷专家,他晚年除继续研读建筑防雷问题外,还倾心于回忆并追溯北京20世纪50年代“国庆十大工程”设计的经历。2003年已近八旬高龄的王时煦先生还完成了十多万字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始末》资料,其中记述了一代建筑师、工程师的建设经历及“故事”。截止到2000年统计,长安街上建筑和作品最多的建筑师当属张镩。在《我的建筑创作道路》一书中张回忆道是总理“水天一色”的设计思想给了全体竞赛者以启发,于是他用满天星斗的设计既示意了高天、又适应了人工采光、通风的均匀分布的要求。在与张大师的多次访谈中,他曾反复希望我们关注并记录下他的“十个创作观”,他体现了一位献身建筑设计事业65载的建筑巨匠的创作心语,我尤感这是对当代建筑师有益的设计哲思:“(1)端正立场、观点、方法、讲究时间、条件、地点:(2)尊重历史唯物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3)熟悉历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4)学习现代科学技术,避免机械唯物主义;(5)传统比例尺度相关,大式小式依据则例;(6)统一各专业矛盾,靠基本功及技法;(7)学习城乡规划设计,深入城市设计分区;(8)倾听群众不同意见,领会领导者意图。”(本文刊于1999年7月9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信息・网络》总第40期2版)

其三,2006年《建筑创作》杂志社在国家文物局,有关委部等机构的支持下开始了以建筑文化传承与普及为重点的活动如2006年3月27日召开《图说李庄》首发式、2006年3月29日~4月1日携带此书赴四川李庄开展了“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

四川行”活动;2006年6月6日在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举办了“品味东四”建筑文化遗产基层行活动,2006年6月9日成功推出“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首发活动;2006年9月为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出版传记体书,旨在宣传鲜为人知的建筑师文化;2006年9月21日借亚洲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举办了以中国木构建筑艺术欣赏、中国现代建筑摄影师五人作品展等五项展览;2006年11期《建筑创作》杂志首推“田野新考察报告”等。所有这些都属于建筑学术与文化交融的实践,都属于《建筑创作》杂志社把握中国建筑文化走向彰显独特的文化追求的决心。应指出,这些寻根活动,不仅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更在于用昨日的奇迹锻造出今日的辉煌。作为一个以报道中外最新建筑设计作品并推荐优秀建筑师的传媒机构,我们已通过挖掘建筑师“口述历史”的系列活动,时刻警示自己要保持一种学术的新鲜感,题材再古老,理念也必须是现代化,题材再西方,引进后也必须对中国建筑师有启发性;题材再热点,也要保持住科学理性与民主意识。为此,在“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活动系列报道后,于2006年6期在《建筑创作》杂志社刊出“从梁思成纪念活动获得的现代启示”的文章,旨在寻到对当代建筑师有益的文化启示与联想。如汉代建筑虽十分诱人,但能见到的空间艺术很少了,但可以将雅安灿烂的汉代文化做一概览。其一,汉代经济繁荣、风华物茂、文化造诣较高,已为石刻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充裕的条件,最有影响力的珍稀实物“标本”是樊敏阙,高颐阙,它能让今人感受到一种震撼;其二,设计文化博大精深,仅汉砖的种类就极其繁杂,在东汉石刻馆可看到那些昂首挺胸、雄姿矫健的瑞兽,有苍劲古朴的纪年砖、形象逼真的画像砖、粗犷流畅的几何纹砖,庄重古雅的吉语砖等;其三,通过文化的认知,理解“阙”的含义,这里通过“阙”这个载体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社会的典章制度、风土人情与历史神话,在这里庄重而华丽的建筑风格令人赞叹不已。总之,由汉代建筑遗构可知晓历史,解读遗存,品诗读文、细嚼慢咽,从而感悟到可贵的华夏建筑文化精神。

在2006年10月结束的上海国际建筑文化交流活动中,联合国副秘书长多次赞赏“扬州经验”,并亲自授予扬州市“2006年度联合国人居奖”。“扬州经验”告诉国人,一定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扬州市有近2500年历史,仅城区就有500多处历史建筑。今天步入这处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在主城区却很少见到10层以上的高楼,所到之处是白墙黛瓦,人们在流水桥边悠闲徜徉,很具特色。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针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指出:中国有数不尽的文化艺术遗产,这些珍贵的建筑文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中国建筑师如何向世界展示这些建筑的精髓,是整个中国建筑界面临的挑战。我感到,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在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间,成功地建立某种联系,它既是建筑物所具有的实用功能在历史变迁中的自然转换,也是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再创造。这也正是世界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国人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主动向古人“借”智慧的意义所在。应该说,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在中国建筑界兴起的文化研究热,在2006年又有了大发展,除了一系列大展,论述、高峰会议外,建筑与文学、建筑与绘画、建筑与影视的交叉日渐频繁,在媒体传播及书刊出版上最为显著,但必须看到,迄今除纯理性的建筑文化研究类专著外,更为系统地讲述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传播的系列集尚未出现,为此呼吁将中国传统建筑精华挖掘出来,形成大众视野、深层文化阐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好书。仅就建筑基本构件元素讲至少就有,台基、斗棋、柱、梁、枋、屋顶、瓦、门、窗、天花、匾额、彩画、扇、屏风、叠山、理水、阙、台榭、楼阁、亭、石幢、桥、塔、牌坊、影壁等;从反映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精神出发,力求创作出能审视中国古代建筑及其灿烂文明的大集成。必须承认,我们的建筑专家、传媒机构、出版社、文化艺术人士都还未形成合力,从而使能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教学水平的作品不能问世。作为有志为中国建筑文化建设普及与开路的探索者,要求我们勇于思考,稳健地承担起责任,无论是多维演绎、还是整体的平淡;无论是文化的激辨,还是超越的努力奋争,都要为行业的年度发展做好盘点。基于此,我们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建言是:

中国建筑文化发展急需政府、学术团体及企业的参与和规划;

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度急需建筑师的关注度;

中国建筑文化的普及更需文学艺术界的支持;

中国建筑文化走向社会需要系统化的科普读物;

中国建筑文化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急需建立基金会;

中国建筑文化的国民意识急需从中小学建筑课堂教育抓起;

中国建筑文化普及的广度深度及趣味性必须源于影视作品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