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赏析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19:21:08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1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一、建筑的生命本质。

建筑的生命本质特征主要是从宗白华先生持生命本体论的这一观点进行分析。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表现。” 这一观点恰恰充分体现了宗白华先生的生命本体论贯穿始终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先生建筑美学的生命本质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设计师和欣赏者之间的共鸣来赋予建筑物一生命气韵的空间。建筑设计者在对建筑设计创作时,表达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以建筑来彰显自己设计的生命力,展现自己设计的风采。在欣赏建筑的过程中,对于欣赏者来说,就是自己生命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和设计者共鸣的过程。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自然,是人向大自然索要的一个人为的空间。而这个空间不是与大自然分离的,而是和大自然相通的、浑然一体的,是有生命的。它和人的生命一样,拥有着设计师和欣赏者赋予的特殊的思维。第二、结构形式是建筑艺术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衡量一个建筑物是否优秀的必要条件,这种结构形式它不只是实现了人们眼前表面的“美”的价值,而且充分地表现了生命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给世人一种美的体验。第三、建筑艺术是表现的而并非模仿什么。表现一种设计师的理想、表现一种独特的思维,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质。包括建筑在内的所有艺术形态,都具有“形”、“ 景”、“情”这三种艺术表现结构。

二、建筑的自然意境。

翻开中国艺术之篇,你会发现中国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亲近自然,融于自然。

宗白华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道:根据《诗经》记载,周璇王先生的建筑艺术构思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野鸡。这样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建筑设计师对自然世界的喜爱或崇拜之情。“游、望、赏、居”是宗白华先生所强调的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在宗白华先生所强调的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之中,“居”作为最基础的建筑功能,而“游、望、赏、”这三种功能的寓意为:人生在世,赏游于大自然之中,自然闲适。把它们作为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是要把世人在大自然之中游历的闲适之情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建筑也有心灵的“窗”,建筑中窗的设计,乃是人与自然相沟通的媒介,人身于建筑之中透过窗赏析大自然,与大自然相沟通,这一设计恰好体现出了建筑设计者想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思想。优秀的建筑设计,不仅仅只是体现出它最基础的功能―――居,还要使其融于自然。

三、建筑的空间之美。

建筑本是空间的一种艺术,早在20世纪20年代,宗白华先生就在一系列论文中提出:建筑艺术首要特质乃是空间,并且为建筑下定义为:“建筑是在自然空间中人为创造出来的若干个小空间,而这些小空间又组合成为一大空间的艺术”。我们可以在追溯建筑史到建筑空间论的发展之中,充分认识到宗白华先生对建筑的空间之美这一理论的独特见解。

宗白华先生对建筑空间理论的独特认识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他认为:建筑就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最初建筑的目的仅是为了居住,后来表现为建筑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建筑空间的每一个隔阂设计都充分体现着设计师的建筑设计理念。我们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乃是组织空间和创造空间的艺术表现,是建筑设计师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创造出来的空间。园林建筑设计注重空间的布置和设计,讲究虚实,强调隔通并济。

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先生为了阐释建筑是空间的艺术这一美学理念,利用中国古典美学“借景”的理论,列举出多种园林建筑布置和创造空间的手法: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的指出,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布局空间、组织空间来创造空间,然后拓展空间。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创造空间的意境。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2

【关键词】:分形建筑造型艺术审美

一、引言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力不断增强。本次的上海世博会,相信都很多建筑人士都没有错过,可以说那是一场建筑展的盛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分形建筑。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会经常见到这样类似的建筑了,分形建筑已经深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门新兴起的将艺术、个性以及建筑巧妙的相结合形成的一类学科。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城市体系已经形成一种非线性非规则的复杂的系统,其中的演化与发展的过程在结构造型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依据近些年分形理论的应用发展与知识的积累,它已是目前研究分析非线性城市体系的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该理论对于表现描述城市体系的复杂分形无规律的几何特征有着及其重大有效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建筑中的分形艺术

分形原理

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是由著名的法国科学家曼德布罗特(B.B.Mandelbrot)于1975年率先提出的,目前已被誉为二十世纪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是当今理论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随后,又有巴迪(M. Bat􀀁ty)、隆雷( P. Long ley)、卡尔 巴维尔( CarlBov ill)等人在曼德布罗特的开创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发展。主要是运用分形计盒维数的方法计算建筑分维值,并以此量化来进行对建筑分析研究。分形主要研究的是非规则的几何形状建筑等,其理论主要用于描述解释事物的局部在某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又与整体有协调统一性的现象以及非线性世界里一些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特征的问题。

分形理论将一些外在不规则并凌乱的几何体建筑物或事物,认为其内部都有着自己的规律性、统一性以及自相似性等。其本质特征就是是自相似性,即也就是每一个个体单元放大后皆与整体类似甚至一样,而将整体缩小,就又与各个单元体相同,但非完全数学意义上的自似性,而是统计上的自相似性或近似的自相似性。描述分形的特征参数是分形理论,而维数是反映空间现象的主要参量。把相关维数结合城市体系等为一体,从而构成了城市系统理论的基本特征量。分形理论原理主要由维数理论、自相似理论、分形方法及其应用构成。

1)分形维数

分形是描述大自然和客观事物规律的一种新型几何语言。在这里,分形对于建筑,就是对建筑的设计规划等线性非线性、规则不规则的外观分形表述语言。分形维数主要是刻画图形占空间规模以及整体复杂性质的相关量度,是图形中最最基本的不变量,也是度量分形集的复杂程度中的一个普通的量,常常用于表达空间中集合占有的大小。传统的欧氏几何的维数基本都是为整数,主要只是描述简单并且又有规则的人为创造的物体物质,而这里提到的分形维数是所有包含了整数的分数小数等等的一切数据,描述大自然中自然存在或是认为创造的大量不规则的、无线性关系、支离破碎的、欧氏几何无法描述的物体。

2)自相似理论

分形中的自相似理论就是对自然界所存在的一切事物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研究所得出的一层理论,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在某些层次上一定程度地存在某些相似性。建筑的单元体与整体在形态、信息、功能、空间等方面都具有统计意义上等的相似性,像这样一些部分与整体的不完全相同,但同时又有着某些相相似的地方,一般是通过对其尺寸的适当放大、缩小等而形成的。

3)分形方法及其应用

根据事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进行对事物的分形,利用自相似性的数学功能来表现物体结构及形态。如今已不仅仅只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在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生物化学等领域都有所应用。其分形建模主要有两种完成手段,可根据建筑空间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适当的运用。

a)利用简单的线性方法进行对建筑空间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人为手绘或计算机绘图完成。

b)运用迭代函数系统的计算机图形分形方法来进行模拟建筑的形体造型设计, 也包括了计算机模拟仿生。

分形与建筑造型设计

我国的建筑自从引入分形理论以来,艺术欣赏层次提高不少,到任何一个城市,我们都能发现很多赏心悦目的建筑。李得仁和廖凯等人对中国古代建筑和城市空间形态模式及分形图形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其城市的分形规则与建筑的分形类型。李世芬等也对建筑维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此得出,在建筑造型设计中,分形理论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了。

分形维建筑设计提供了更为明确的与更易于把握的操作手法,它不仅从宏观角度对建筑进行考察,还从微观方面进行分类分析计算。采用分形量化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建筑图形进行分形计算,因此对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就有了比较,各自的特点特色就易于表型出来了。一个建筑的造型就在于该建筑的细节是否丰富,图形是否有分歧、是否多样新颖等,另外还有其局部与整体的关联性如何,这些都是分形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

分形建筑美

分形建筑美学建立在建筑学与分形美学的基础上,用分形理论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与审美的相关问题。如对称性、过程性、复杂性及丰度性等,不是传统建筑翻版复制,而是对古建筑的发展、改进、突破以及超越。

分形建筑美学在于建筑的自相似对称之美,城市与建筑空间造型、形态、轮廓的分形之美等。除了传统建筑的轴、中心等相对称外,还附加了其自相似性以及其局部与整体的相对称。使建筑和谐统一、又有其每个独特的分形没之处,这也是传统建筑美学得不到之处。整体的不规则性在建筑领域中广泛存在着,其乱中有序,复杂中又蕴涵着简单的分形美。最后,在建筑设计中,利用分形理论生成复杂的图形、韵律、等线条,使建筑更具有趣味性、神秘性以及丰满度。

三、案例建筑空间分形研究

第一,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四大城镇群,分别为桂南城镇群、桂中城镇群、桂东南城镇群以及桂东北城镇群。其包括很多的小城镇,在此不作细分。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环境、及政策综合影响,虽然其整体形态所复杂多变、混乱无规则,而且整体布局感到繁琐凌乱。但是在其内部空间一起建筑造型上还是存在这一定分形关联的。

其局部表现图具体表现如下图2:

图2广西局部城镇居民居住图

第二,世博会上的广西馆

图2上海世博广西馆

如图二,该馆的设计,在形态上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桂林、象鼻山,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有人文色彩及艺术欣赏性。具有简约之美,但又不乏分形理论技术,主要运用的是线性方式来进行对该建筑的空间表达与展示。它与广西的人文风俗融合地恰为巧妙。

三、结束语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3

关键词:埃菲尔;法国大革命;巴托尔迪;自由女神

1 埃菲尔铁塔建造前的法国政治经济形式

在19世纪末的法国政府是1870年成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这是一个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地位的政府,在此之前的法国经历了近100年的政治动荡,在资产阶级足够强大的19世纪末期终于稳定了政局,赶上了第2次工业革命,使国家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法国在科技、文化、工业各个方面突飞猛进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国力日渐强盛。

2 铁塔建造前的社会思想

经济发展后富裕起来的法国民众享受着工业时代丰富产品,对神奇的大工业时代有种崇拜的心情,大家热情高涨,并极力申请举办了1889年的世界博览会,同时为了纪念伟大的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大家觉得无论如何也要修建一个丰碑式的雄伟无比的建筑,好把那积攒了100多年的动荡岁月的悲伤一扫而空,将法国人的脊梁高高挺起直耸云霄。

3 文化背景民族性格

当时的法国人民是欧洲最具革命精神的民众,他们身上流淌着游牧民族高卢人的血,他们血性十足,他们革命最彻底,爱恨分明。他们会把一切罪恶深重的封建统治者送上断头台,对一切侵略者迎头痛击,这一点和中国人民很像。也只有这样豪情万丈的性格的法国人民才会在那个时代如此大手笔的建造这样壮观伟大的大铁塔。这一时期的法国艺术家对古典的美术审美观,及表现手法感到厌烦,诞生了很多新的流派。而文学作品也很多是对封建思想,以及对自私丑陋的利己的旧思想的批判,歌颂爱与高尚的进步思想。这种思想也存在于社会生产建设活动中,人们不愿再建造古典建筑,相反对当时最新科技的钢结构建筑十分欣赏。

4 工业水平与科技

在以电力为基础的第2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冶金技术和高精度零部件的加工能力大大提高。甚至内燃机也被发明出来,伟大的汽车也诞生了。海里的轮船也不再是木结构的了,远洋的货船,各国的军舰全部都是钢铁结构的庞然大物。从1870年开始人类迎来了伟大的铁路大发展时代,我们伟大的钢结构建筑大师居斯塔夫·艾菲尔先生就是当时世界最著名的钢结构建筑师。

5 景观意义

(1)铁塔坐落在巴黎的中轴线上,他巧妙的将巴黎的身高拉高了,人们可以登塔欣赏巴黎的美景,使得巴黎的景观又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视角。同时相反的放射状设计的巴黎街道不论你在哪条道路上,都可以直接看到铁塔,所有的其他景观都可以把铁塔作为背景,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就好像日本的富士山。

(2)铁塔二层,三层的面积巨大可以搭建很多旅游休闲设施,丰富了人们在铁塔上的观光体验,你可以在铁塔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吃饭;也可以买些旅游纪念品,甚至可以直接把你的明信片寄出去。很多法国的文化体育的宣传活动都是在铁塔上举行的,她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景观构筑物了。

(3)铁塔在夜间的灯光下景色更加迷人,法国人民喜欢在节日的时候把自己可爱的铁塔装扮的缤纷多彩,甚至是烟花也经常在铁塔上绚烂的绽放,她与法国人民同欢共喜,见证了百年来无数法国人的幸福生活。

6 总结

具有多功能性的优雅的巨大构筑物具有统领景观的作用,丰富了景观的表现力,更能提供更多的欣赏视角和休闲展览等文化活动的场所,甚至能够团结地区及国人的感情实现文化上的积极作用。

法国19世纪末的经典景观建筑雕塑就是埃菲尔铁塔是在大工业时代的基础上对法国人民革命精神的纪念。

这些景观建筑都是19世纪人类智慧、科技、文化的最伟大的结晶,他们对人类的建筑文化的影响将万古长存,永照人心。

参考文献

1 乔治·勒费弗尔.法国革命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9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4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中国古典园林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它摹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再现自然的景色,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和艺术境界,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力求与自然和谐共生,师法自然,“天人合一”,达到“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

1历史溯源

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由来已久。中国园林美学,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园林造就的是一种意境, 一种生命要体现自己勃勃生机的意境,它使人赏心悦目并与自然相通,使自然升华为富有诗意的境界。在艺术家的苦心经营下,造园成为一种有品位、有格调的园林意境的艺术创造。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问题。如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对随行的人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可以说已领略到园林意境了。

园林意境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如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孔稚圭到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创作者或风景开发者。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去体现恬淡的意境。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所经营的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以后元、明、清的园林创作大师如倪云林、计成、石涛、张涟、李渔等人都集诗、画、园林诸方面高度文艺修养于一身,发展了园林意境创作的传统,力创新意,作出了很大贡献。

2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类型

2.1与天对话的意境美

“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怀有的强烈感情,反映着中国迎合大自然的传统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注重天地万物间的相互关系对人的显示作用,以及他们各自表现出的自然属性对人类精神的启示,崇敬天就是崇敬大自然和它对生命的滋养;获取天地生机来追求自身的繁茂,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万物生命同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生生不已。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一种天地与人融为一体的美。“师法自然”的原则既体现在直接面对大自然的创造性生活劳动中,也体现在人们对社会关系的把握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中。中国园林作为一种同大自然关联的人为生活和游赏环境,是一种人工山水写意化的自然再现。园林环境注重天阳概念下的自然属性,以自由的方式造就建筑与山水花木动态交融的景观环境,体现生命勃发的自然之乐和人类之乐的多种含义,构成使人类精神合于自然的意境。与天对话,在自然秩序之外对自然生机的赞美和在社会礼教之外对乐的精神追求,构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深层含义和特有的园林文化传承基因。

2.2自然山水意象的意境美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园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成为东方园林的代表,在园林艺术上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在园林意境中,山水意象是园林意境的强因子。园林意境的景观构成通常都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无论是在自然美、山水诗、山水画的欣赏中,还是在园林的审美中,山水意象都具有突出的意境内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从大自然的生机天趣中,获得高雅的美的享受,具有很突出的情感性内涵。透过有限的景观表象,去感受意象内蕴的无限的“道”,从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的哲理。山水意象的这种情感性的浓郁化和哲理性的深邃化,大大增强了它生成意境的潜能。而对意境的追求也使得自然审美意识达到直接从自然景物的观赏中获得“心怡神畅”的审美享受的高级阶段,这是对自然美自身审美价值的真正发现。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注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将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强调因物喻志,托物寄兴,感物兴怀的比兴传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人们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儿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比、兴不当,就不能表达事物寄情的特点。不仅如比,还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如以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盘石,因其不仅在质,亦且在形。

庄子美学强调“天和”。老庄学说注重个体人格独立,追求“忘物我、同天一、超利害、无思虑”的境界,远远超越了儒家审美所强调的同形同构的对应关系,升华到物我两忘、主客同体的高度,从人与天地万物的统一中求得超越的精神自由境界[8]。庄子提出的“天地有大美”,充分肯定和极力赞颂大自然的壮美,把自然美的欣赏提升到至乐、天乐的审美境界。

2.3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中国园林的意境是同中国文化和艺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有人称中国园林为“文人园”, 是一门饶有书卷气的艺术。中国传统文人造园,重视神似与韵味,将其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长,展现一种朦胧、含蓄的美。造园艺术已远远超越赏心悦目的层次,极力追求诗情画意一般的艺术境界。

意境首先就是中国古典诗画的美学范畴。诗画的指引既为园林的意境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蕴,又便于人们更深刻地领悟园林的意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园林内的匾额、楹联、诗文、碑刻不仅是一种能烘托园景主体,形成古朴、典雅气氛的装饰;同时又作为一种文学运用于意境鉴赏指引,记述典故、命名点题、抒情喻志,对园林景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留园“长留天地间”,怡园“可自怡斋”, 既传达出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又吐露出作者的心声和造园的匠意。黑格尔认为建筑艺术是物质性最强的艺术,诗(文学)是精神性最强的艺术。因此,建筑与文学的结合,实质上意味着在物质性最强的建筑艺术中,掺和了精神性最强的艺术要素。从“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意境中升华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人生观。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再由无限而归之于有限, 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产生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2.4园林欣赏中的意境美

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美与诗画的意境美相关,主要是指情景交融产生的审美感受,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经验[11]。景有尽而意无穷。优秀的园林风景洵美,有文化,有历史,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需要游赏者本身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生活体验,去细细品味和理解其中的无穷意境。从这一点上说,园林意境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创造的。

作为造园者,文人士大夫将自己的苦乐悲欢种种情感、志向、意趣投射在造园景物的塑造中,潜埋在景观的间架中,在创作时他得到了自我实现的满足,在观赏时他又重温了这种满足所带来的愉悦。作为游赏者,由于园林艺术特有的含蓄性、可塑性和对情感的宽容度,在其品鉴过程中,时常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景物之中, 触景生情, 体悟出独有的审美境界。因此,园林欣赏既是一种观赏、领略园林美景的艺术活动,又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从接受美学的理论上说,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过程就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园林创作凭借联想和想像,以自然山水为基础进行创造型的审美活动,欣赏者则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 凭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文字信号,在观、品、悟中丰富园林景象,参与园林景象的再创造和园林意境的开拓。

3结语

好的意境要通过意匠去表现,意匠的形成贯穿园林意境创造的整个过程,也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它要求创作者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无比热爱,需要创作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加以体会和理解。陈从周先生说:“若园林无水,无云,无影,无声,无朝晖,无夕阳,则无以言天趣,虚者实所倚也。”中国园林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意境美,造园格调是最终追求。理解分析园林意境的历史、创作手法、表达方式等,不仅是对园林景观创造者创作思路的梳理,也是提高景观观赏者欣赏水平的手段,对中国园林的发展大有益处。

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参考文献

[1]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2]王蔚,史箴. 与天对话――略析中国园林的传统文化基因[J]. 新建筑, 1997,(2). 46. [3]李泽厚. 庄子美学札记[A].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C]北京:东方出版社, 1986.

[4]王鲁民. 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135.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5

关键词:美术鉴赏;科学教育;科学精神

科学和人文是一对孪生姊妹,构成了人类文明殿堂的基石。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科学素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是现代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认为,美术鉴赏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质的同时,不应排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美术教学在塑造青少年学生现代人格的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进行了科学教育的渗透,收到了一定成效。

一、学习艺术家的优良科学品德,树立科学精神

世界著名的艺术巨匠均是人类的精英,他们传奇的经历、激进的思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品德和光辉的形象往往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以巨匠为榜样,激励自己积极上进。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艺术家的科学品德。

在鉴赏学习《走进具象艺术》一课之《蒙娜丽莎》时,我首先深入观察作品,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画家力图使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它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然后研究其善于运用光学与透视学的方法来描绘具体的场景和人物,用明暗转移法更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与凹凸感。除了作品之外,对于达・芬奇本人,学生一般也都略有耳闻,笔者然后根据学生对达・芬奇的初步了解,引导他们从多方面认识,提出问题1:“你除了知道达・芬奇是一位艺术巨匠、天才画家之外,还知道他在哪些领域有突出成就呢?”同学们非常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共同描绘达・芬奇:还是“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等,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提出问题2:“你认为达・芬奇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的成就呢?”引导学生剖析达・芬奇除了先天聪颖之外,更多的是勤奋、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毅力与恒心、探索精神、造福人类的献身精神等。并深刻理解达・芬奇能从艺术家的角度看待科学,以科学家的思想方式审视艺术,并努力使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为人类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

二、解读美术作品的科学内涵,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作品中的科学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比如,在学习鉴赏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介绍几千年的中国建筑文化符号――斗拱时,不但要引导学生欣赏其衬托出深远、雄浑的屋檐,体现出建筑雄强而壮丽的风姿,与古希腊的柱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建筑语言的功能与原理:斗拱在力学上将单点支撑变成了多点支撑,斗拱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保证了建筑结构上的安全。

三、探究科学技术在美术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说过:“当科学被应用到技术领域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革命。”如果脱离科学技术的作用,美术只能是缓慢发展的,科技与美术之间没有鸿沟,科技与美术相得益彰。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也在不断揭开美术发展史的新篇章。

如远古时代只有石凿技术,所以产生的岩画壁画粗犷豪放;正因为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的产生,彩陶上面才留下漂亮的几何图案和动物形花纹;正因为冶炼技术的发明,人们才可以铸造出司母戊大鼎;19世纪的物理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扬、法国化学家谢弗雷尔等人对光和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许多新的色彩科学理论,有力推动了绘画色彩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印象派绘画应运而生;19世纪工业技术的高度发达,让高达300米的埃菲尔铁塔能屹立百年而无恙;榨油技术的产生使扬凡・爱克兄弟发明了油画颜料,达・芬奇才留下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

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家贝尔纳说:“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如果我们将艺术看成一种视角,科学是另一种视角,那么这两个领域提供的视界会使人类不断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让人类的思想和精神飞得更高更远吧!

参考文献:

[1][英]沃尔特・佩特.文艺复兴.张岩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科学素养的设计:21世纪科学教育书系.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6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7

美术 感悟美术 美术学习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感知美术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二、分类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1.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绘画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壁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中国画又称水墨画,它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在宣纸、绢帛上作画的,它讲究笔墨,着眼于用笔墨造型。在表现方法上,中国画采用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代表,它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在工具材料上,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的。在表现方法上,传统的油画家采用焦点透视法作画。在画面构成上,它讲究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的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

2.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雕塑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从制作工艺来分,雕塑可分为雕和塑。雕是从完整而坚固的坯体上把多余部分删削、挖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联接、构成为所需要的形体,如泥塑、陶塑等。从表现形式来分,雕塑可分为圆雕、浮雕。圆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从四面八方观赏的立体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 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 、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人本身、认识世界的过程。

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后,使之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的产品。我们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实用工艺美术是整个工艺美术的主体和基础,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艺品类,实用价值是这类工艺品的主要价值,审美价值是作为辅助价值存在的。这类工艺品包括经过装饰加工的茶餐具、灯具、木器家具、绣花制品、草竹编织品等等。陈设欣赏工艺品是指那些以摆设、观赏功能为主的工艺品,这类工艺品以审美为其首要价值,手工技艺性很强,实用价值已不明显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银首饰、象牙雕刻、景泰蓝、漆器、壁挂、陶艺等。转贴于

三、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如何巧妙地学习美术,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作画非常刻苦、勤奋,但是技能并没有达到提高,至是在现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这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思路和方法不对。从表面上看,他们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没有做到及时的总结,没有去看到自己的画为什么没有得到提高,只是手法上的熟练,在这样的情况下怎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呢?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到多动手,多动脑,实战经验结合理论知识,每次作画后都要认真的分析,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尽量少走弯路,达到学习的最高效率。

其次,要针对性地去学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学习状况,存在哪方面的问题,针对性地去克服与解决。比如,有的同学技法比较熟练,但是色调的搭配上不是很好,也有的人色彩搭配很合理,但是手法不纯属,因此做不出完美的作品。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8

    从高中美术鉴赏角度分析: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高于现实。美术作品的出现与艺术家的个人情感、经历、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艺术家所处时代的历史因素、社会背景等都密不可分。每一幅经典作品都像艺术家的细胞一样,一直在流动着,在活跃着。对高中美术课本的学习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理论联系实践,美术兴趣小组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说明了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自身素养综合体现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也深刻说明掌握美术知识的本质性作用。用较为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美术鉴赏过程,就是利用人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历及所看过的相关美术作品的理论知识,进而对美术作品进行联想、分析、对比、描述、判断、评价等的一种综合审美过程。那么,每一幅经典的大师作品都有它固有的形象性和具体性的基本特征存在。

    对高中美术经典作品的鉴赏,需要有一定的美术理论作为好的铺垫。比如,美术作品按照“空间艺术”的范畴,可以将其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绘画(国画、油画、版画、水粉画、水彩画、壁画、装饰画等)、雕塑(石雕、泥雕等)、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建筑等)、设计(服装设计、电脑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居设计等)、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以及摄影(人物摄影、静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等)。按照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表达划分,可以将美术作品分为:客观世界真实表达的具象艺术、客观世界主观表达的意象艺术以及排斥说明性、文学性、象征性等,仅将造型、色彩在画面进行综合表现的抽象艺术。

    学习高中美术鉴赏知识可以让学生对古今中外诸多大师的经典作品进行简单而又正确的鉴赏,在了解一定的美术鉴赏知识以后,美术的实践性过程就变得更加重要。鉴赏大师经典的美术作品不再是虚有其表,更有扎实的实践过程作为最好的铺垫。

    2 高中美术兴趣小组开设的重要性

    高中美术兴趣小组是美术教学课堂的延续,它更多的是具有美术教育功能。美术教育是社会文化重要活动之一,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完善人格,以便更好地张扬个性;可以陶冶性情,以便更好地培养高尚情操。美术可以延续各种文化,可以传播各种思想,可以表达艺术家的多种内心情感。

    美术两字拆分为“美”和“术”,“美”是鉴赏过程,“术”是作画过程。也就是说“美术”一词里,已经包括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所以,美术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详细讲解,还有更为重要的实践性,因此,美术兴趣小组的开设对高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来讲都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从学校角度分析美术兴趣小组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综合性能力的集中体现不仅仅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也不单是老师群体的体现,不是学生群体的集中表现,是学校全体师生综合性能力的一种完整体现。学科的完善性可以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不断向前,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好目标。美术课程是一门大课程,不仅学生要学习,老师也要学习,各阶层实践者更应学习美术的各种常识以及美术带给我们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伫立在这片土地上的事物都是美术作品,所以,美术兴趣小组的开放可以进一步开发和挖掘老师与学生的智力,拓阔视野、提高自主,推陈出、完善学校。

    第二,从学校老师的角度分析其重要性。“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在学校里师生关系就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亲密无间、完美配合、心心相印。老师的综合能力,自身修养也带动着学生的奋斗方向,更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所以老师的形象关系着学生的表率作用,老师的综合素养的高低也无意间被懵懂的孩子们学习着,以此,老师要做一个综合素养高,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好榜样,也就是从各个方面都要不断学习、创新,才能更好地教育好我们伟大祖国的花朵。可是现实的很多老师无论从素养、知识面,以及长远眼光上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优秀,每一届学生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我们的思想要向前,我们的眼光要放远,我们的项目要自己去完善;我们的知识要进一步拓阔,老师的综合性能力要稳稳向前。譬如,从美术课程上来讲,很多老师会认为那就是一门副科而已,上课也是乱七八招,为什么有这样很自然的想法,这是因为很多老师根本就不了解美术,不知道怎样去鉴赏各种美术作品,更不会发现我们现实生活里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存在性。至此,学习美术相关知识可以提高老师们对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还能促进老师各方面的学习智力开发,更好地为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树立优秀榜样等。

    第三,从学校学生的角度分析其重要性。学生是学校初升的阳光,学生是学校今天的成长;学生是学校的希望,更是祖国的花朵,学生的智慧与眼界更是社会的渴望。作为学生,应该全面发展自己,有吃苦耐劳、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奋发前行、勇敢善良、尊师重教、自主创新等的精神。

    美术兴趣小组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完善学生的智力;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更好的性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习美术涉及美术鉴赏,有了好的美术鉴赏,才能更好的提高实践能力,相反,美术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要更多相关美术知识以及其他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完美结合,长时间将理论与实践加阅历相结合,美术鉴赏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高,自身素养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方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是我国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对任何想取得更多成就的年轻人的一句经验之言。要想有所收获,首先树立勇于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在美术兴趣小组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强调学生要深入生活,勤于思考,多画、多记、多观察,在头脑中不断积累绘画素材。时时提醒学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9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审美现象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97-02

关于“现象学”一词,哲学界大多追溯到18世纪法国的哲学家兰伯尔、德国古典政治哲学家黑格尔等人的理论著述。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是独立自在的一种本原,它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切事物的源泉。世界上任何现象,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或人的思维现象,都是从它派生出来的。而胡塞尔所指的“现象”是指思想意识层面种种经验的理性总结和升华。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观念是直接面向事物本身,要达到这一点,需要通过“悬置”、“还原”、“本质的直观”等观察事物的方法。不仅如此,他还认为,现象学体系是以“生活世界”为核心的,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都是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他把音乐等艺术问题作为生活世界中的一个“局部”,进行了深入的“现象学”学理分析。他的理论与艺术审美尤其音乐审美现象有何关联,又有哪些启示?

一、“现象学”视域下的艺术审美现象

(一)艺术是生活世界的“局部”反映

胡塞尔认为,艺术问题是从属于哲学问题的,而艺术的哲学问题就是关于生活世界的问题。如此说来,艺术也归于生活世界,它们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胡塞尔所探讨的生活世界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自然世界,而是超出现存世界、自然世界的现实生活,它是先验性的。可见,胡塞尔把主体和主体与之的自然态度和反思态度进行了区分:对于前者,主体以自然生活视野中的对象为目标,一切及其行动都来源于此;对于后者,主体注意的对象不再是直接性的、个别性的,而是综合的、整体的,这是一种普遍的生活。可见,艺术具有先主体验性。在胡塞尔看来,这种先验的生活世界,不仅包含现实生活,而且包含科学思维。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胡塞尔眼中的艺术美是“一种经验的超越领域”,具有基于经验而高于经验的特质。

(二)艺术想象与审美感知

胡塞尔在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形象、艺术表演等艺术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时,他从现象学分析的角度将艺术想象与审美感知进行区别,并努力在辨析二者的区别中阐释想象的本质问题。其一,想象、想象的表象以及想象现象的概念是多语义性的,具有不确定性。当然,不少学者将想象理解为一种能力、一种活动,或者是一种结果。胡塞尔对这些观点持反对意见,他分析指出,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而达到显现的形象,包括人、寓言人物、动作、激情、情境等等,诗人与创作者“给我们虚构的东西叫做想象”。其二,想象与感知到底有何区别?在他看来,想象就是呈现;感知就是复现,即呈现与复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过去,我们曾认为感知是一种表述行为,在这种行为中,对象化东西仿佛作为我们个人心中的、作为原貌呈现的显性表现。诚然,在意识想象中,表现对象确是在那里显现着的,但它显现出来的东西不是作为现在呈现的样子,它只是被复现出来的,它仅仅似乎如此,不管怎样它依然在那里存在,但它也不是似乎这样,它是以形象显现给我们的。

不仅如此,胡塞尔还将这种形象化的“想象”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通过外在图像进行的几何性、物理性想象;其二,是通过内在图像组合、重构进行的精神性的想象。一般来说,物理性图像客体是虚构的,乃为一种感知的客体,不过却是一种外观看得见的客体,想象的思维意识就在其中增长、膨胀。比较来说,艺术创作、表演作为形象呈现出来,这种形象不是现实却来源于现实;不是真正的表现却又表现一定的客观现实,因此,它和现实之间既有相似而且又有本质区别。据此,在胡塞尔看来,艺术创作、表演不是当下呈现,而是以想象、追忆形式再现,艺术创作、表演中的感知与想象是主体通过感觉、想象等因素以意识形态的方式显现出来的两种表象行为。

(三)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取向

胡塞尔在论述艺术创作、表演的想象与感知的差异时,也谈论了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取向问题。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的物象与艺术创造中的表象(图像)之间仅有相似性,而非同一性或等同性,重要的是艺术创造者如何表现,而不取决于表现事物的本身。艺术创造中的审美取向需要想象、联觉来实现。在艺术审美中,想象作为一种内在的思维活动及其表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是一种“三度创作”主体所具有的把握主题思想和表象客体表现之间的内在的联觉意识,它对审美鉴赏活动的终极实现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如此,胡塞尔惊人之处还在于他指出,想象的这种能动性是有限量的,不能无限无终进行,必须适时返回表象的客体本身,有时想象和取向的参与还有可能是无益的。因为,艺术的生活世界是有特性规定的,它与现实世界绝然不同,只是一个意念想象中的形象世界,具有“仿然”性。可见,想象是艺术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然工具。通过

对艺术审美想象进行比对辨证分析,此乃说明,审美表象与审美观察是及其复杂的,同时,进一步说明了审美取向具有不确定性和不易性。所谓审美取向就是对艺术想象物的选择和判断,具有一般选择取舍的客观性,但它又是在想象中进行的,选择的真实性超过了现实世界所拥有的想象物的单一表现,因而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据此可知,审美取向与一般的选择判断不同,它不是对现实世界物的把握,而是对抽象的美的“现象”予以把握,具有选择的理性思维特征,但这一过程均是在想象中发生的,所以具有“仿然”的特征。如此说来,艺术审美取向有理性和非理性,选择判断亦有真有假,这是由艺术审美与生活世界相互运动、相互制约而又并行发展形成的必然结果。

二、胡塞尔“现象学”对音乐审美的启示

音乐是众多艺术审美中的一个部分。但音乐与绘画、文学、建筑等艺术形式都不同,因为,音乐审美需要一个“中介”来帮助完成,这个“中介”就是表演者。无论是声乐、器乐还是舞蹈、戏曲都必须依靠表演者进行表演才能进入大众审美的想象之中,才能进行审美取向的选择和判断。既然如此,我们还是看看音乐专家是如何界定音乐这一概念的。学堂乐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志朐在《音乐教育论》中说:“音乐者,以器为本,以音为用,音器相合,视为神乐”。可见,曾先生言简意赅的指出了音乐这一审美对象的特质。

1.音乐是“器”与“道”的艺术统一体。没有成为音响的物质材料,音乐审美无从谈起。器乐是这样,声乐也是如此。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声器――声带,也就没有美妙的歌声。在此基础上,音乐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那是因为音乐能够愉悦身心。可见,追求审美愉悦是音乐审美活动的主要目的。音乐家亦真诚希望自己的音乐创作、表演能够给鉴赏者带来美的享受或美的感官刺激。

2.音乐创作、表演的非语义性。当音乐创作、表演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时,音乐又是音响或肢体语言在时间中流动的,具有不确定性、非语义性。这时,想象、直觉、知觉等理性与非理性的意识活动积极参与建构。可见,音乐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客体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无论是审美主体还是审美客体都是有条件的。如敏锐的音乐辨识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良好的情感表达与控制能力以及获取领会音乐表象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说,这些能力是审美主体进行音乐审美创造的前提。对于审美客体来说,这些欣赏者大多亲历音乐艺术实践,与审美创造者似乎有着某种相似的艺术人生经历,具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对上天苍穹、大地母亲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当然,在具体的音乐审美活动中,音乐审美客体建构的表象世界是和音乐审美主体的艺术实践及其艺术经验紧密相关的。不同审美主体的艺术表达经验与方式会有很大不同,因而音乐审美客体就有不同的审美选择。不仅如此,即便是同一个音乐审美客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取向及其选择判断。在今天看来,艺术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经常是互换的。作为音乐作品的创作者是审美主体,当他的作品进入表演或欣赏时,其实创作者连同他的作品变成了审美客体了;而恰恰相反,欣赏者此时成为审美创造的主体了,因为,欣赏者同样需要进行音乐艺术创造,欣赏者的艺术想象、情感都参与其中了。

3.音乐创造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音乐艺术是创作者、表演者是在自己的生活体验、认知以及后天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艺术创作、表演、鉴赏均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能动反映,并且是生活世界的“局部”再现。音乐审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时空环境对于音乐审美鉴赏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当然,这种环境既可指广场、剧院、楼台、露台等表演场所的小环境,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风俗习惯等大环境。一般来说,不同的时空环境会有不同的艺术作品产生。可见,艺术生存环境与艺术审美创造、艺术表演、艺术鉴赏的关系尤为紧密。正如胡塞尔现象学理论体系所表述的:艺术创造是以“生活世界”为核心的,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都是生活世界中很小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1]倪梁康.胡塞尔选集[M].北京:三联书社,1997.

[2]倪梁康.现象学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北京:三联书社,1999.

[4]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篇10

关键词:现代建筑;商业模式;审美;思维重构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7-02

一、现代建筑艺术审美

1.建筑艺术和审美视角

所谓建筑艺术是建筑过程汇总,遵循美学的基本要求,把美学应用于建筑过程中,使得建筑物具备观赏并符合人民的审美取向。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艺术体现出时代感和整个民族的文化导向。建筑艺术从不同视角是有区别的,有的强调纪念价值,如雕塑;有的强调功能价值,如陵墓;有的强调实用价值,如园林建筑。概括地说,现代建筑要求建筑过程和建筑物要体现时代审美和功能取向的一致性。

但是,建筑的实用和审美这两种功能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建筑上,根据其自身功能的要求,实用和审美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如学校建筑偏重的是建筑物的实用性,世博会场馆的建设更突出其时代美的需求上。一般来说,现在建筑既要外形美观,设计大气,又要安全节约,耐用实用。达到二者合理的比例安排。

现代建筑具备时空延展性,建筑的艺术要求和周边环境要相互衬托,交相呼应。在现代比较经典的建筑中,如“鸟巢”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的相互烘托,即体现了建筑本身的宏伟,又使之在色彩搭配、环境的和谐上成为佳作。现代建筑要注意其时空的延展性,要考虑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美的冲击,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就必须盘延在高山上,才会有永恒的性格,如果这两样建筑挪动了地方,比如互换了位置,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建筑只能反映一般的社会生活,不会反映出复杂的社会情感,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在建筑审美中无法得到体现,比如一种社会运动的发展在建筑审美上是无法精准表述出来的。建筑只有借助于外在表现形式,如夸张的表情,深度的颜色来描绘事件本身,至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则有观赏者结合历史去做出判断。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是现代建筑的又一审美特征。

2.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

建筑的美一方面需要审美者去审视,阅读建筑,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审美修养。一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内心豁达的建筑师建造出的建筑物是观者在视、感、触上都能领悟到其深邃的内涵,反之,再好的质才、精巧的设计,往往只有外在的躯壳,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能变成流传千古的佳作。有人说,建造需要心灵的呵护,意指此。

世界经典的建筑物,都是建造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凝聚建造者内在的心灵感悟,才使其在艺术特征、外在形象、艺术美感上达到完美的结合。优秀的建造者需要教育,需要培养,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意义,即不仅仅是造一个钢筋水泥的混合物,而是要建造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式;要让建筑者不仅懂得建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更要让他们明白建筑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唯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师,而不是一般的泥瓦匠。只有不断提高建造者本身的修养,才能真正激发建造者的灵感,丰富建筑本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建筑时代美和审美价值。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却往往忽略了建筑者本身审美修养的教育工作,只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过程,即为训练合格。造成我们大量的建造者缺乏对艺术的审美导向,审美修养不高,缺乏创新和实践动力,往往关注建筑本身,不在意建筑的审美底蕴。由此,在建造者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其自身的修养是当前建筑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3.现代建筑审美意象

中国建筑艺术一直都善于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赋予建筑无限的意韵。意象的一个特征就是象征,意象作为中国艺术创作者们内心自觉的审美取向,在建筑艺术中,尤其是我国的建筑形式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建筑意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建筑的展现形式,是建筑物生命的体现。一个优秀建筑不仅仅表现物的庞大,结构的精巧,还在于其意象的表达,即“启发和唤醒”。建筑意象从一般意义上说,包含建筑本身的意象,即建筑“为何”,另一层意象则表现其展示的丰富内涵,即建筑的“生命”。这种意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在表现与本身内涵的相互关系。

在中国优秀建筑艺术中不乏意象表现好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即看重建筑外在“意象”要求,也突出其审美的指向。在传统建筑中,意象就表现为“象征”的一般形式,我国魏晋时期的美学家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这里表明了以“象”求“意”的审美思想。

二、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

1.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商业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学说,对于经理人来说,商业模式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方法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企业,每个行业现在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只要确定进入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在今天,仅仅选择或者说确定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才会得以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以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一个公司来说,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组成商业元素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赶在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被复制之前重新审视并再次进行创新。

在当代新经济大潮的建筑活动中,新领域、新形制、新规模的建筑创造很多,比如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建筑、超高层建筑等。但这些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较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逊色太多。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文化艺术是以建造者的本土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其突出对建筑材料的追求中,要展现出时代进步的印迹和发展的形态,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性是建筑师以特定的方式、形态展现不同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特征。所以,建造者既要仔细研习建筑的基本功,也要钻研本土文化,使建筑形式有时代印迹,更有本土风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要坚持本土文化的创作思路,立足本土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的意象,同时博采众长,借鉴和吸纳外国建设文化和设计思路。总之,在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既要有民族特色,又兼备商业运作的特征;既能让本国人喜欢,也能让外国人接受和认可;既要与周边环境相互烘衬,又要凸显建筑本身的与众不同;既要建筑物风格本土化,也要兼备走向世界的能力。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表现

现代建筑美学的表现形式即建筑美学和艺术美学的融合,具有价值和人文双重性。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一方面如同其他艺术作品一致:具有观赏性和品味性,另一方面,建筑美学又具有美学品格:凸显审美价值和美学功能。

一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美的流露。建筑美学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显现其固有的建筑美,即建筑物自身的美的表现,如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互衬美,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美,这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表现。

二是凸显商业运行模式下建筑美。表现在现代建筑在商业运行模式下,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和商业价值运作。如,现代建筑的“高技美”融合了建筑特色和商业运作痕迹,更符合人们审美的标准和商业销售模式,把商业价值和建筑美有机的融合。

三、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与审美思维

1.现代建筑审美思维及心理建构

现代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狭隘审美要求,更注重建筑本身对人的心灵的冲击和震撼。现代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前者表现为建筑物本身外在的“视觉、触觉”感受,也理解为建筑造型的外化形式;后者表现为建造者的内心建筑预期,建筑物对观赏者心理的影响和掌控上,是内在的表现形式。

从建筑心理上来看,无论是审美中的表现心理还是内观心理都需要建筑物甚至是建造者与观赏者的相互沟通才能实现。建筑的表现心理观赏者通过感觉、触摸就能与建筑进行互动,好与坏,喜爱与厌恶也很容易在欣赏着身上体现出来;而内观心理则要隐晦的多,不仅需要观赏者用心去观赏,更需要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的背景以及建造者的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建筑,才能体悟建造者的内观心理,才能用美的眼光审视建筑本身。

总体上看,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建筑的结构主义倾向,对建筑的结构,材料的重组都趋于完美,但是,再完美的艺术表现也要借助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整理、修改,在建筑体现出来,建筑外观可以千奇百怪,但建筑内观则永恒不变。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

商业模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首先是人的思维重构。建筑的生命力在建筑的时代美与人的审美趋于一致,与时代文化相交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建筑形式如何更新,表现手法如何夸大,建筑生命的永恒在于思想的表露。建筑思想的展现其实是建筑者的思想外露,所以,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审美思维重构首先在于人的思维重构,人要改变对建筑艺术呆板的印象,实现建筑与人的思想相结合,凸显建筑永恒的性质―建筑是人的建筑,要表现人的思想。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深入生活,思考建筑美的大众需求。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问题要考虑建筑的时代特色,即商业背景下的现代建筑的特点。在商业模式下,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及内涵表现形式都要打上商业的痕迹。在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考虑大众的需求,大众的审美层次。艺术要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在生活锤炼,打磨,被群众接受、认可和喜爱,才兼备运作和审美价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要有序进行。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坚持有序的原则。建筑活动从建筑思维的构想、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的实施甚至包括建筑后期的效果评估都是在规范的程序下进行的,打破有序原则,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可能会出现功利化的速成建筑形式,而失去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出的思想都极为苍白。

总之,现代建筑的美学与商业运行是分不开的,审视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问题,重构美学标准是现代建筑更具时代特色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柴瑞林.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J].专题研讨,2010,(7).

[2]张莲芝.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之探析[J].山西建筑,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