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2:47:02

辨治范文篇1

[关键词]发热;中医疗法;辨证论治;医案

Treatmentofinfantfever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

KEYWORDSfever;therapy,TCM;zhengdifferentiationtreatment;casesrecord

发热是小儿疾病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常常有这样的患儿,在外感高热消退后,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的低热,检查相关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均正常,患儿没有明显的不适,精神状况良好,西药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另有一些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往往持续高热1~2个月不退,西医诊断原因不明而难以治疗。因此这些患儿往往投治于中医。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王霞芳主任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是第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她对发热分别从伤寒六经或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对低热、久热不退者往往有较好的疗效。

1太阳中风,营卫不和

若低热起伏,头晕乏力,盗汗较多,舌红苔薄,脉细小数,属营卫不和,营弱卫强,宜桂枝汤加味治疗。

案例:樊某某,男,7岁,2003年5月7日初诊。反复低热9d。晨起体温37.1℃,入夜体温38.1℃,咽红痛,自觉头晕乏力,动则汗出,盗汗,纳可,口臭,大便偏干。体检:咽红,扁桃体增大,两肺(-),舌红、苔薄腻,脉细小数,血常规正常。诊断为感冒,低热,辨证属营卫不和,内热未清。治宜调和营卫,兼清里热,方选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3g,白芍6g,甘草3g,生姜3g,红枣6g,桔梗6g,炒大力子10g,连翘9g,杏仁9g,薏苡仁20g,青蒿9g,黄芩6g,太子参6g,南沙参10g,炒莱菔子10g。服4剂后,体温转平,盗汗好转,唯口臭便干未除,再以上方加减巩固之。

按语:本例患儿素有内热,汗出腠疏导致营阴受损,营卫不和,营弱卫强,低热起伏,选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青蒿、黄芩清里热,桔梗、炒大力子利咽消蛾,连翘、炒莱菔子清肠通便,再加太子参、南沙参益气扶卫固表。

2太少同病,少阳郁热

若发热不退,寒热往来,舌红、苔黄腻,脉细弦,属表证未解,内传少阳,邪郁于少阳,治宜和解太少,柴胡桂枝汤出入。

案例:王某,女,13岁,2000年12月24日初诊。反复发热2个月,以高热为主,午后先寒战后发热,高达40℃,服“美林退热糖浆”后得汗大出,凌晨热退,午后热又升,伴头晕畏寒,已住院10d。全身体检、血液细菌培养正常,血沉48mm/h,CT示肝脾轻度肿大。患儿胃纳尚可,大便偏干,舌红多刺,苔微黄腻,脉细弦数。诊断为发热待查,辨证属表邪未解,内传少阳,拟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柴胡6g,黄芩9g,桂枝3g,青蒿9g,炒白芍6g,甘草3g,生姜3g,红枣6g,太子参6g,薄荷(后下)3g,竹叶9g。服3剂。2000年12月28日复诊,高热退后未再反复,神振纳增,微微盗汗,大便偏干,苔薄而润,脉转细软。久热虽退,元气已虚,继以益气扶元润燥,方用参苓白术散加杏仁、栝楼仁、火麻仁为治。

按语:患儿发热虽2个月,从六经辨证属表证未罢,已内传少阳,选用柴胡桂枝汤两解太少,以和解少阳为主,使病邪自少阳转出太阳,汗出而解。

3太阳表里同病

若发热不长,伴鼻塞流涕,大便稀薄,次数增多,舌苔白腻,属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表里同病的蓄水证,应用五苓散加味治疗。

案例:邵某,女,12岁,2003年5月7日初诊。患儿低热2d,体温37.7℃,自觉头晕,鼻塞,晨起流涕喷嚏,不咳,大便稀薄,2~3次/d。素有疳积,形矮体瘦,舌红、苔薄白腻,脉细小数。诊断为感冒,表证未解,水湿内停。治以解表清热,利水渗湿,用五苓散加味。处方:桂枝3g,焦白术10g,猪苓10g,茯苓10g,泽泻9g,炙甘草3g,炒党参9g,黄芩6g,青蒿9g,炒扁豆10g,炒山药12g,生姜3g,红枣6g。服5剂后低热已退,头晕缓解,便秘已2d,舌红、苔薄白,表证已解,里滞未化,上方去桂枝、泽泻、扁豆、山药、生姜、红枣,加连翘9g、炒莱菔子10g、炒白芍9g、炒枳壳9g、大腹皮10g等理气消导通便之药,再进7剂以健脾开胃,理气通便,清热。

按语:本例患者素体脾虚,新感外邪,太阳表证未解,外邪内传,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表里同病,用五苓散急则治表,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另加党参、山药、扁豆健脾益气,治素有之疳积,加黄芩、青蒿以清里热。

4里热蕴郁,湿热不清

若低热时间较长,多发生在夏热季节,或伴口臭,纳呆,大便干结,舌苔厚腻,则属里热蕴郁,湿热不清,治用藿朴三仁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案例:李某,男,7岁,2003年5月19日初诊。患儿午后低热1个月,体温37.5~37.7℃,至夜不退,晨起热平,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无咳,纳可,二便正常。既往有低热史,血常规正常,舌红、苔微黄腻,脉小数。证属里热蕴郁,湿热不清,治宜清热化湿,芳香辟秽。处方:藿香10g,佩兰10g,厚朴6g,杏仁6g,薏苡仁30g,青蒿9g,白薇9g,黄芩6g,猪苓10g,茯苓10g,甘草3g,青皮3g,陈皮3g,另甘露消毒丹6g(包煎)。7剂药后低热基本消退。

按语:本例患者素有低热史,辨证属里热蕴郁,湿热不清,治宜芳香化湿,兼清里热。

5热病日久,气阴两虚

若体虚多病,感染性疾病后期,发热持续,伴口干,自汗,盗汗,舌红赤少苔,脉细数,属热病日久,气阴两虚,宜青蒿鳖甲汤、生脉饮加减。

辨治范文篇2

Treatmentofinfantfever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

KEYWORDSfever;therapy,TCM;zhengdifferentiationtreatment;casesrecord

发热是小儿疾病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常常有这样的患儿,在外感高热消退后,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的低热,检查相关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均正常,患儿没有明显的不适,精神状况良好,西药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另有一些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往往持续高热1~2个月不退,西医诊断原因不明而难以治疗。因此这些患儿往往投治于中医。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王霞芳主任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是第三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她对发热分别从伤寒六经或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对低热、久热不退者往往有较好的疗效。

1太阳中风,营卫不和

若低热起伏,头晕乏力,盗汗较多,舌红苔薄,脉细小数,属营卫不和,营弱卫强,宜桂枝汤加味治疗。

案例:樊某某,男,7岁,2003年5月7日初诊。反复低热9d。晨起体温37.1℃,入夜体温38.1℃,咽红痛,自觉头晕乏力,动则汗出,盗汗,纳可,口臭,大便偏干。体检:咽红,扁桃体增大,两肺(-),舌红、苔薄腻,脉细小数,血常规正常。诊断为感冒,低热,辨证属营卫不和,内热未清。治宜调和营卫,兼清里热,方选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3g,白芍6g,甘草3g,生姜3g,红枣6g,桔梗6g,炒大力子10g,连翘9g,杏仁9g,薏苡仁20g,青蒿9g,黄芩6g,太子参6g,南沙参10g,炒莱菔子10g。服4剂后,体温转平,盗汗好转,唯口臭便干未除,再以上方加减巩固之。

按语:本例患儿素有内热,汗出腠疏导致营阴受损,营卫不和,营弱卫强,低热起伏,选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青蒿、黄芩清里热,桔梗、炒大力子利咽消蛾,连翘、炒莱菔子清肠通便,再加太子参、南沙参益气扶卫固表。

2太少同病,少阳郁热

若发热不退,寒热往来,舌红、苔黄腻,脉细弦,属表证未解,内传少阳,邪郁于少阳,治宜和解太少,柴胡桂枝汤出入。

案例:王某,女,13岁,2000年12月24日初诊。反复发热2个月,以高热为主,午后先寒战后发热,高达40℃,服“美林退热糖浆”后得汗大出,凌晨热退,午后热又升,伴头晕畏寒,已住院10d。全身体检、血液细菌培养正常,血沉48mm/h,CT示肝脾轻度肿大。患儿胃纳尚可,大便偏干,舌红多刺,苔微黄腻,脉细弦数。诊断为发热待查,辨证属表邪未解,内传少阳,拟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柴胡6g,黄芩9g,桂枝3g,青蒿9g,炒白芍6g,甘草3g,生姜3g,红枣6g,太子参6g,薄荷(后下)3g,竹叶9g。服3剂。2000年12月28日复诊,高热退后未再反复,神振纳增,微微盗汗,大便偏干,苔薄而润,脉转细软。久热虽退,元气已虚,继以益气扶元润燥,方用参苓白术散加杏仁、栝楼仁、火麻仁为治。

按语:患儿发热虽2个月,从六经辨证属表证未罢,已内传少阳,选用柴胡桂枝汤两解太少,以和解少阳为主,使病邪自少阳转出太阳,汗出而解。

3太阳表里同病

若发热不长,伴鼻塞流涕,大便稀薄,次数增多,舌苔白腻,属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表里同病的蓄水证,应用五苓散加味治疗。

案例:邵某,女,12岁,2003年5月7日初诊。患儿低热2d,体温37.7℃,自觉头晕,鼻塞,晨起流涕喷嚏,不咳,大便稀薄,2~3次/d。素有疳积,形矮体瘦,舌红、苔薄白腻,脉细小数。诊断为感冒,表证未解,水湿内停。治以解表清热,利水渗湿,用五苓散加味。处方:桂枝3g,焦白术10g,猪苓10g,茯苓10g,泽泻9g,炙甘草3g,炒党参9g,黄芩6g,青蒿9g,炒扁豆10g,炒山药12g,生姜3g,红枣6g。服5剂后低热已退,头晕缓解,便秘已2d,舌红、苔薄白,表证已解,里滞未化,上方去桂枝、泽泻、扁豆、山药、生姜、红枣,加连翘9g、炒莱菔子10g、炒白芍9g、炒枳壳9g、大腹皮10g等理气消导通便之药,再进7剂以健脾开胃,理气通便,清热。

按语:本例患者素体脾虚,新感外邪,太阳表证未解,外邪内传,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表里同病,用五苓散急则治表,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另加党参、山药、扁豆健脾益气,治素有之疳积,加黄芩、青蒿以清里热。

4里热蕴郁,湿热不清

若低热时间较长,多发生在夏热季节,或伴口臭,纳呆,大便干结,舌苔厚腻,则属里热蕴郁,湿热不清,治用藿朴三仁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案例:李某,男,7岁,2003年5月19日初诊。患儿午后低热1个月,体温37.5~37.7℃,至夜不退,晨起热平,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无咳,纳可,二便正常。既往有低热史,血常规正常,舌红、苔微黄腻,脉小数。证属里热蕴郁,湿热不清,治宜清热化湿,芳香辟秽。处方:藿香10g,佩兰10g,厚朴6g,杏仁6g,薏苡仁30g,青蒿9g,白薇9g,黄芩6g,猪苓10g,茯苓10g,甘草3g,青皮3g,陈皮3g,另甘露消毒丹6g(包煎)。7剂药后低热基本消退。

按语:本例患者素有低热史,辨证属里热蕴郁,湿热不清,治宜芳香化湿,兼清里热。

5热病日久,气阴两虚

若体虚多病,感染性疾病后期,发热持续,伴口干,自汗,盗汗,舌红赤少苔,脉细数,属热病日久,气阴两虚,宜青蒿鳖甲汤、生脉饮加减。

辨治范文篇3

【关键词】薛生白;湿热;《湿热病篇》

清代薛生白所著《湿热病篇》是一部辨治湿热温病的重要专著,该书对湿热病的论述极为详尽,其问世使后人辨治湿热性质的疾病有章可循。本文试从薛氏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与传变趋势、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作初步探析。

1病因病机

薛氏认为湿热病的形成不外乎内外两方面:内因在于脾虚湿停,外因在于湿热邪气,即所谓:“太阴内伤,湿热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为湿热”。说明了在湿热的发病机理方面,其强调湿热为病多是内外合邪,即素有内湿者易感受外湿,外湿入侵人体后又必与内湿相合,并进一步影响脾运而助内湿。这与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论:“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湿入里,里湿为合”的湿热发病观点是一致的。他还指出,湿热的病位以脾胃为中心,“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由阳明太阴受病”及“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这就说明在湿热病的病机转化方面,与中气的虚实密切相关,即“中气实者病在阳明,中气虚者病在太阴”、“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反之,中气虚者其病必甚。

2感邪途径与传变趋势

薛氏认为:“温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又谓:“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并进一步解释说:“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所谓“上受”仍是指从“口鼻”而入。由此可见,薛氏认为湿热病邪由表入里者少见,而多从口鼻而入,困阻中焦脾胃。此外,薛氏在阐述传变趋势上,将其分为“湿遏卫阳”“湿在表分”“湿在肌肉”等邪在卫表;“湿热伤肺”“湿热阻遏膜原”“湿伏中焦”“湿滞阳明”“湿在下焦”等邪在气分;“邪灼心包,营血已耗”“热邪充斥表里三焦”“邪陷营分”“上下失血”等湿热化燥化火,入营动血。

3辨证要点

在湿热病的辨证方面,薛生白认为“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遂以中焦脾胃为中心,建立了一套由表入里、从上到下的立体辨证模式,即初期的卫气同病,中期的邪在气分,后期的邪入营血,其中邪在气分还分为邪在上焦、邪在中焦、邪在下焦。在这一模式中,薛氏注重辨舌,并把辨舌作为诊断湿热病各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湿热病篇》中共有七条原文论述辨舌,若见“舌白”或“舌遍体白”,多为湿未化热或湿重尚未蕴热之轻证;若见“舌根白,舌尖红”,乃“湿渐化热,余湿犹滞”;若见“舌光如镜”,乃“胃液受劫,胆火上冲”,为邪在中焦;若见“舌黄或焦红”“舌焦红或缩”“或舌无苔”,为热入营血;若见“舌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硬”“舌苔干缓起刺或转黑色”者,多为湿热化燥,热结致痉。此充分体现其“验舌以投剂,为临证时要决”的辨证思想。纵观该篇全貌,其于湿热病之辨证,除注重辨舌,还以脏腑、经络、六经、三焦与卫气营血辨证综合运用为其最大特点。

4治疗方法

湿热病邪,热处湿中,湿中蕴热,两者相互搏结,其结果往往滞留于体内,胶着不化,使病势缠绵,难于速去。为此,叶天士指出:“湿热浊气,交扭混乱……必日分消”“热自湿中而来,徒进清热不应”,明确指出治疗湿热温病,当分解湿热邪。薛生白亦说:“热得湿而热愈炽,湿得热而湿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当三焦分治”。否则“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俱多,则下闭上壅而三焦俱困矣”。可见,薛氏在治疗上继承了前人的湿热分治,三焦分治之法。

4.1卫气同病此湿热病的初起阶段,多为湿重于热,薛氏治以祛湿为主,兼以清热。如“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邪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大力子等味”,薛氏用辛温芳香之藿香、香薷以疏散表湿,辛凉疏风之薄荷、大力子以清表热,使湿热由表而去。

4.2邪在气分湿热之邪在卫分停留时间不长,必直驱中土,滞留脾胃气分久而不解,故湿热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薛氏认为,气分证在湿热病中,病程最长,变化较多,应据其湿热孰轻孰重以及部位的不同,分为邪在上、中、下三焦治疗。邪在上焦,宜芳香宣化为主。如“初起壮热口渴,胸闷懊憹,眼欲闭,时谵语,浊邪蒙蔽上焦。宜涌泄,用枳壳、桔梗、淡豆豉、生山栀、无汗者加葛根”“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鲜稻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薛氏所用药物皆轻清透化之品,以轻开上焦之气,使腠理通达、气机调畅,达到气化则湿亦化,湿化则热清。邪在中焦,宜苦温燥湿为主。如“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六一散、佩兰叶等味”“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六一散、苍术、半夏、干菖蒲等味”,薛氏所用药物以苍术、厚朴、草果、半夏等燥化中焦之湿为主。病虽在中焦也可见有上焦之证,故加入桔梗、藿香清宣上焦,并以六一散清热利湿,引导湿热之邪自下而出。邪在下焦,则宜淡渗利湿为主。如“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宜滑石、猪苓、茯苓、泽泻、萆薢、通草等味”。薛氏其所用药物均性甘味淡,淡渗以利湿,使湿浊从小便而解。即刘河间所言“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宣上、燥中、渗下三法在临床上往往又互相配合运用,不拘某一阶段。

4.3邪入营血湿热之邪留恋气分日久,易化热化燥,若病邪进一步深入可内传营血分,导致动风动血闭窍之证。如“壮热烦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荣血已耗。宜犀角、羚羊角、连翘、生地、玄参、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等味”“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热邪充斥表里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银花露、紫草、方诸水、金汁、鲜菖蒲等味”“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荣分,走窜欲泄。宜大剂犀角、生地、丹皮、赤芍、连翘、紫草、茜根、银花等味”。此阶段,薛氏常配伍咸寒之品,以犀角凉血解毒、羚羊角清肝熄风。清心开窍、凉肝熄风予钩藤、鲜菖蒲、至宝丹之属。银花露芳香化湿,生地、玄参、连翘凉血养阴。若见湿热化燥,热结阳明,其亦用承气汤通泄肠胃之热。如见“发痉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舌,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腑,宜大承气汤下之”。由此可见,邪入营血后,病情复杂多变,所以薛氏治疗不拘一法,以清营解毒、开窍熄风、凉血止血、通腑泄热等多管齐下,分而治之。

5善后调理

辨治范文篇4

高萍是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肿瘤临床数十年,运用中药治疗肿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淋巴瘤的辨治颇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本文拟就高教授临治辨证经验介绍如下。

1脾肾两亏,痰阻脉络阐病机

本病属于中医“恶核”“失荣”“阴疽”“痰核”“石疽”“积聚”等范畴[1]。《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达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痰核”;《景岳全书·积聚》云:“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盖脾虚则中焦不足,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灵枢·九针》曰:“四时八风之客于经脉之中,而成瘤病者”。因此,高主任据此认为本病的发生乃脏腑内虚,正气不足;或因外感邪气,或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脾虚不运,水津不化,聚湿生痰,痰湿凝聚,互结经络或脏腑而成,正如清·陈修园说:“……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本,水也,原于肾。”“内虚”之本在于脾肾不足,因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认为脾肾两亏亦是本病反复发作和缠绵不愈的根本原因。

2滋补脾肾,化痰通络论治疗

高主任据认为恶性淋巴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映,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实的一面,痰癖互结与恶性淋巴瘤生成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脾肾两亏,痰阻脉络,因此中药治疗当以协调脏腑,扶正固本、消痰散结、活血通络为法,治疗必须痰淤同治。临床中常用消痰散结药有:黄药子、半夏、天南星、穿山甲、浙贝母、夏枯草、牡蛎、夏枯草,山慈姑、天葵子、海藻、昆布等;活血通络药有:桃仁、莪术、三棱、穿山甲、僵蚕、地龙、全蝎、皂角刺等;培补脾肾固本药有人参、黄芪、茯苓、仙灵脾、淮山药、菟丝子、杜仲、黄精等。认为初期多为阳证,宜配清热解毒之品,如七叶一枝花、猫爪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病久多为阴证,宜配健脾益气之品,如党参、太子参、白术、灵芝、刺五加等。同时注重情志治疗。《外科正宗·失荣·第一百三十四》云:“失荣者,先得后失,始富终贫,亦有虽居富贵,其心或因六欲不遂,损伤中气,郁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结而成。”清·马培《马培之医案》云:“操劳思虑,郁损心脾,木失畅荣,气化为火,阳明浊痰,藉以上升,致颈左坚肿,成为失荣”,《圣济总录》亦认为“忧怒郁闷,听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伤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故治疗同时在方药中应酌加用安神定志和填精益髓之品。

3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巧用药

高主任认为中药治疗以辨证施治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则,选用不同的方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的治疗原则,在治疗方法上则应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传统医学辨证和单、验方相结合,如兼见其他症状,则可以适当选用对症药物,而任何证型的患者在用药时,都必须兼顾脾胃之气,可以加用炒谷芽、六曲、鸡内金以助生化之源。高主任把恶性淋巴瘤分6型,即血燥风热型,气郁痰结型、热痰蕴结型、寒痰凝滞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亏型;其药善用炙穿山甲、蜈蚣、山慈姑等;山甲活血通经,消肿排脓,破淤消症,《药性论》谓其治“痔漏恶疮疥癣”,《医学衷中参西录》载:“癥瘕积聚,疼痛麻痹,二便闭塞之证,用药治之不效者,皆可加山甲作向导。”蜈蚣散结止痛,祛风定惊,《四川中药志》称“祛风,破血积包块,治肿瘤”。《滇南本草》:“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同时注重单方验方运用,如常配合小金丹、新癀片等,收效明显。

4病案举例

女,70岁,干部。于20030413初诊。其面色灰黯,咳嗽,咯白黏痰量多,平卧时咳嗽气短加重,胸闷,憋气,稍活动即感气促,手足心热,失眠,口干,腰酸,神疲体倦,脘腹胀满,大便溏,有时恶心,纳少;舌质淡,苔黄腻,脉弦细;双侧颈,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黄豆,花生,枣样大小,触之较硬,活动差,腹股沟处最大者约1cm×1.5cm,彩超示:腹膜后区域及腹腔内,双侧髂血管旁可见较多不等的类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其直径约1.0cm×2.5cm,此外双侧颈区、锁骨上窝、腋下和腹股沟区域均见多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团,结节局部呈现血流彩点反射。右颈部肿块取活检病理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形T细胞淋巴瘤;西医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医诊断:石疽。证属:脾肾两虚,痰热蕴结,治则:益气补肾,健脾化痰,软坚散结。方药:生黄芪20g,人参12g,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炒白术20g,女贞子30g,菟丝子30g,枸杞子30g,炙山甲10g,生麦芽20g,山药20g,猫爪草20g,甘草6g,白花蛇舌草15g,肉桂6g,仙灵脾12g,生姜3片,大枣6枚。14剂,1剂/d,水煎3次,早晚饭后分服。二诊:服中药3剂后咳嗽减轻,7剂后面色苍白,咳嗽明显减轻,咯痰量减少,大便仍溏,3次/d,饮食增加,仍神疲体倦,脉沉细弦,舌红绛,苔厚白黄,治疗有效,恪守上方,加补骨脂20g加强固肾止泻作用,7剂,三诊神疲体倦减轻,咳嗽减轻甚,口干欲饮,大便正常,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减轻,舌红绛,苔厚腻,脉沉弦,上方加山慈姑30g,生牡蛎30g,蜈蚣2条,炙山甲增至15g,加强化痰通络,散结消肿之功,21剂,1剂/d,服法同前;四诊:偶有咳嗽,胸闷明显减轻,纳可,能干家务活,但表浅淋巴结仍肿大,舌质淡红,苔稍黄,前方去白术、麦芽、肉桂加当归15g,熟地黄12g,黄精20g,合欢花12g,同时加服小金丹1粒(打碎,用陈酒温化,临睡前服),200506随访体重增加,表浅淋巴结颈部及腋下部分消退,腹股沟处最大淋巴结小如黄豆。高主任嘱用上方制水丸和小金丹长期服用,坚持治疗,200603彩超、CT:纵隔、腹腔、双侧颈区、锁骨上窝、腋下和腹股沟区未见肿大淋巴结;肺、肝、胆、脾、肾未见异常。随访至今,饮食正常,精神好,每日外出锻炼,自觉无明显不适,能料理日常家务。

辨治范文篇5

1.1一般资料

两组80例平均年龄(49.83±6.28)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7年,平均病程(3±1.6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2-06安徽太平《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制定的诊断和分期标准[2]。80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0ml/min;133μmol/L<血肌酐(Scr)<707μmol/L。有慢性肾脏病史,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病史者。

1.3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标准参考1993年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CRF临床分型。本虚证: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标实证:湿热型、湿浊型、血淤型、湿热挟淤型、其他型。疗效标准也参考该文献。

1.4辨象标准辨象标准参照《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朝医学[4]卷中辨象标准,均属“肺小肝大”者。

2方法

2.1实验室指标及方法①血常规及离子: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②肾功能:Scr,BUN,Ccr。

2.2统计学方法数据均以±s表示,SPSS11.0软件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

2.3治疗方法治疗组48例太阴人组用太阴化浊汤加减:薏苡仁20g,干栗15g,黄芩15g,桔梗10g,莱菔子20g,生大黄10g,石菖蒲10g,杏仁15g,白头翁15g,泽兰20g,地龙15g;如浮肿甚加蛴螬15g,浮萍15g;若尿浊(蛋白尿)加鹿角霜15g,佩兰10g;血压高加天麻15g,菊花15g。对照组32例,用由广州康臣药业生产的尿毒清颗粒,5g/袋,1袋/次,服用4次/d,服用1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48例患者进行相关比较,各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

3结果

3.1有效率与症状出现规律经观察太阴人在四象人CRF患者中,所占人数为47.52%,比例最多,治疗组总有效率7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8%,而85%的太阴人患者多以继发性发病为多。在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引起肾脏负荷过重而引起该病,其发病证型以中医证型的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湿浊型、湿热挟淤型者为多。

3.2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经观察治疗组能有效改善贫血等症状,且有显著控制肾功衰的疗效。结果见表2。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离子比较(略)表2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略)

4讨论

CRF病情危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属中医的“关格”“癃闭”“肾风”“水毒证”“肾劳”等范畴,其病机错综复杂,有正虚邪实、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等。肾小球硬化的病机目前有虚、淤、湿、浊、毒、痰等看法[5]。体质辨治CRF也追随以上理论。朝医体质理论发端于《灵枢·通天》七十二篇中的五太人论,但舍弃了阴阳和平体质之人,仅保留了其余四种体质。认为太、少阴阳体质不同其体内的气血运行亦不同,引起本病也有相应的规律。太阴人“过偏于阴之人”“肺小肝大”。肺主呼吸、主气、主肃降、通调水道,肺小则肺气推动血液、津液运行不畅,又肃降不利,治节失度,故生淤酿痰,痰淤互结生浊气,痰浊壅遏于里。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肝大则其功能相对亢进,表现为肝实病变,故肝失疏泄、肝络瘀阻,最终致“血浊气涩”。血浊与气涩互为因果,二者相参恶化脏局,促使浊邪壅遏于内、充斥三焦。三焦决渎失司,痰浊阻滞肾络,气化不利故成本病。故其病初起多以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以肝实、邪浊的病变为早期原发病,并以实证为主。到代偿期、失代偿期时多伴有神疲乏力、浮肿、呕吐等临床表现,所以此时也常被确认该病。

本方是太阴人清肺泻肝汤化裁,顾名思义清泻肝实,降利肺气;生大黄、薏苡仁、白头翁、黄芩以通腹泻浊,桔梗、杏仁、莱菔子、石菖蒲降气化痰,泽兰、地龙活肾络的功效。完全针对太阴人体质以及CRF病机而设,与中医理论的专注于病位在肾的治法有所出入,其辨体质的治疗特点亦在此。此外太阴人“肺小肝大”,故平时注重调补肺脏,谨防感冒的发生;积极治疗太阴人易感之疾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疾病,防止该病引起对肾单位的损伤。通过以上对太阴人CRF的治疗,可看出浊毒淤阻是首要病机,而且与其“血浊气涩”体质的病理特点有紧密相关。所以在治疗上我们既要辨其病、又要辨证、更要辨体质,这样才可做到“审机论治”“辨质论治”和“辨病论治”3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获得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匡调元.匡调元医论[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113.

[2]王海燕,郑法雷,刘上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慢性肾衰诊断标准及分期[S].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第1辑[S].1993:167.

[4]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朝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

[5]刘玉宁.DN肾小球硬化的中医病机探讨[J].新中医,2003,35(7):8.

辨治范文篇6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男女老幼均可罹患,大多突然起病,散发或暴发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2、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为主要依据。其中眼目白晴发黄为最主要体征,应注意有因疫毒感染而致的外感黄疸,也有因七情劳伤、酒食失节而发的内伤黄疸。

3、肝脏可肿大或缩小,可在触痛、叩痛。脾脏可肿大,可出现腹水及下肢浮肿。有时腹部疼痛或有压痛,或向右肩背放射。

4、实验室检查黄疸指数、血清胆红质升高。亦可查肝功能、血浆蛋白定量、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

二、鉴别诊断

1、黄胖病

黄胖病是由虫积匿伏肠中耗伤气血所致。症见面部淡黄虚浮,肌肤色黄带白而眼白如故,小便不黄,兼见头晕心悸,气短乏力等气血亏虚证候及腹痛间作,嗜异见症,与胆汁外溢见目黄、身黄、尿黄迥异。

2、萎黄病

萎黄又称虚黄,多为脾胃虚弱所致。由大失血、大病及疟疾等病致气血亏耗而成。与黄疸的区别在于两目不黄,面及肌肤萎黄少泽,小便通利不黄,必有头晕心悸,气短乏力。

3、湿病

湿邪郁蒸可引起身黄、面黄,但眼目不黄,可资鉴别。《医学纲目·黄疸》指也:“色如烟熏黄,乃湿病也,一身尽痛。色如橘子黄乃黄病也,一身不痛。”《医学入门?黄疸》作进一步鉴别:“又湿病与黄病相似,但湿病在表,黄病在里。”

4、风气目黄

风气目黄是由风气自如阳明入胃上致目眦,风气不得外泄所致。其特点为只见目黄,且以内眦较为明显,表面凹凸不平,面身不黄,亦无其它见症,多见肥胖之人及老年人,是为球结膜下脂肪沉积所致。

5、多食瓜果发黄

过食含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菠菜、柑橘、木瓜等。

致胡萝卜素潴留沉着,可出现皮肤发黄。其与黄疸病的区别在于发黄部位多在手掌、足底、前额及鼻等处皮肤,眼白不黄,亦无其它症状。

辩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1、辨性质

一般地,起病迅速,病程短,黄色鲜明,舌红、脉弦数、属热证、实证,为阳黄,其中起病急骤,黄色如金、变化迅速,舌绛者,为急黄,而起病较缓,病程长,黄色晦暗或熏黑,舌淡或暗,脉迟缓,属寒证、虚证,为阴黄。

对阳黄需进一步辨湿热孰轻孰重。以发热重,或胸腹热满,按之灼手,口干苦思饮,烦渴不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边红紫少津,苔黄腻,脉弦数为主症者,为热重于湿;而以身热不扬,身困倦怠,胸膈痞满,口干粘不思饮,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黄,苔折腻或白滑而厚,脉弦滑或濡稍数为主症者,则属湿重于热。上述两组症状相兼并见,无明显偏重者,为湿热并重。

2、辨病位及证候特征

黄色鲜明,脘腹痞满,纳呆呕恶为主症者,位在脾胃,证属脾胃湿热;黄色鲜明,胁肋胀痛,口苦呕恶为主症者,位在肝胆,属肝胆湿热证;黄色鲜明,胁肋剧痛,痛彻肩背,呕恶严重甚则呕逆胆汁者,位在胆并及于肝,证属胆热瘀结;以黄色如金,高热烦燥,呕吐频作,甚或神昏、抽搐为特征者,位在肝胆,证属热毒炽盛,熏灼肝胆;而身黄如金,入夜身热甚,神昏谵语,皮下斑疹、紫癜或衄血、吐血、便血者,则位在心肝及胆,证属热毒内陷心营;黄色晦暗,肢冷畏寒,腹胀纳少,便溏为主症者,位在脾及肝胆,证属寒湿困脾、若见黄晦暗,头晕腰酸,脘痞腹胀,肢体困重,五心烦热,舌红苔白腻等症,则位在肝、胆、脾、肾,证属阴虚湿阻;而以黄色暗滞,胁下痞块,舌质淡暗、瘀紫者,则位在肝胆、属血瘀证。

3、辨病势轻重

常综合黄疸色泽变化、患者精神状态及全身情况判定,一般认为,黄疸逐渐加深、患者精神萎靡,全身极度疲乏、厌食严重,提示病势加重;黄疸逐渐变浅,患者神清气爽,纳食增加,病情趋向好转,为顺证病轻;黄疸色晦无泽,患者烦燥不宁或神昏嗜睡,纳差呕吐,甚或吐血、衄血、则为逆证,病重。

二、治疗原则

黄疸的治疗,首先应据发病情况,分辨外感、内伤、正邪之轻重缓急,而采取或急则治标、或缓则治本,或标酸兼顾的原则。

外感黄疸,属于湿热的,治以清热化湿,同时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下泄;属于寒湿的应以温中健脾,淡渗利湿,以求湿黄退。急黄热毒炽盛,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法。内伤黄疸的治疗,则应以调整肝胆脾胃的功能为主,可分别予以健脾和胃,疏肝利胆、补益脾肾、滋养肝肾、活血化瘀等治法。

黄疸的发生,主要因湿邪入于血分瘀阻血脉,胆汁外溢所致,治疗当据黄疸之湿、热、寒之轻重,分别在清利,温化的同时,配伍活血化瘀之品。若湿痰交结,瘀于血脉,则以祛湿、活血化痰为法。

祛邪退黄调整脏腑功能在临床上常常结合应用。具体用法应根据病邪盛衰、正气强弱、疾病新久及证候转化等情况决定,或单独使用,或分先后主次,或相互组合。

参考文献:

辨治范文篇7

关键词: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

辨证护理是中医护理的精髓,在临床运用上,已有学者通过实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护理学特点,摸索出了“病、证、症”3个层次护理的中医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新认识,对中医护理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由于小儿在生理、病理上有其独特之点,中医辨证护理更应具有儿科特色。笔者认为,从儿科特点出发,中医儿科的辨证护理更应从多层面考虑。因此,本文在已有学者提出的“病、证、症”三个层面的护理基础上,试从多元性角度,探讨中医儿科辨证护理的特点和临床运用思路。意在完善中医儿科辨证护理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医儿科护理和儿童保育工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一、辨病辨证与辨症护理结合标本兼顾

辨病、辨证与辨症护理结合是中医护理实施的基本要求。辨病施护侧重于疾病病理变化的全过程考虑护理,重视病的内在实质的调理;辨证施护主要针对疾病阶段病情状态进行护理,针对病因,调整疾病阶段性的病变本质。辨病、辨证施护主要立足于病本质的调理,而辨症护理则是针对急症,为解除病标,缓解病情而设。三者结合,以辨病旋护指导辨证施护,以辨证施护充实辨病施护,以辨症护理辅佐辨病、辨证护理,三位一体,标本兼顾,相得益彰。儿科护理更须考虑小儿生理病理和病证的特殊性,做到病、证、症相宜,如:小儿“脾常不足”,易为六淫、乳食所伤而致泄泻,泄泻更易损伤脾胃,影响营养吸收。根据小儿病变特点,从病论护,应以保护脾胃、固本为原则,严格控制饮食,减少食量,选用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流汁或半流饮食,减轻脾胃负担,保证营养供给,忌食肥甘厚味,及时补液,调摄寒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从证论护,应以审证求因为目的,针对不同病因辨证施护。伤食泻者,护理以消食化积为主,延长进食间隔时间,给服神曲、山楂等消导之品,摩腹以消胀化积;湿热泻者,宜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大便性状及全身病情变化,给服清热利湿中药,注意增液补津,忌辛辣炙博之品;脾虚泻更应加强饮食护理,少量多餐,经常服用健脾化湿之品,忌荤腥油腻、不易消化之食,或行艾灸、推拿法温脾胃助运化。当泻下急迫频数或伴呕吐不止者,则应先护其标,给予止泻、止吐,防止阴竭阳脱,恰当的对症护理有利于缓解病情,减轻病儿痛苦,提高疗效。只有准确把握辨病、辨证与辨症的护理关系,才能达到标本同护,全面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二、宏观与微观辨证施护结合客观准确

中医传统的宏观辨证法,仅靠医者直观感觉,由外揣内,对疾病本质进行认识,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臆测或片面性;而微观辨证则是利用现代医学的各种理化检测方法,直接了解体内的客观病理变化,并用中医理论分析其病变,归纳其证候,不仅能弥补由外揣内之不足,且能为内脏病变提供更加可靠的辨证依据;在宏观辨证基础上结合微观辨证,更能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疾病本质。中医护理以辨证为核心,护理措施的确定,也应以对疾病宏观的直观认识和微观的客观病理变化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尤其是小儿抗病力弱,易发病,病变迅速,在无病可辨,或出现“隐性证”,或证候复杂,或症状与病变不符的情况下,宏观认识往往只能处于模糊状况,而微观辨证则能对临床护理实施起到客观准确的指导作用。如小儿咳喘,早期咳喘不甚兼有表证,但肺部听诊呼吸音增粗,**线提示肺纹理增多,多由外邪犯肺或邪阻肺气所致,护理应以解表发汗,宣肺止咳,减除病邪对肺部侵害为原则,给服发汗宣肺中药,防腠理闭塞邪不外达。若咳喘逐渐加重,伴喉中痰呜,肺部闻及湿性哕音,**线可见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多为痰饮阻肺,护理应以宣肺、涤痰、定喘,消除肺部炎症为主,给化痰止咳剂或取肺俞、定喘穴行穴位注射,忌食油腻、甘甜之品,防助湿生痰。

后期咳喘症状消失,临床认为治愈,但肺部听诊仍可闻及湿性哕音,**线呈浅淡、散在、不规则片状阴影,说明息儿正气不足,病灶尚存,此期护理应着重于扶正补虚,增加营养,补养脾肺,并针对肺部病灶于背部肺俞穴及肺底部闻及湿哕音处拔罐,以利病灶吸收,加速肺部恢复。又如已有实验研究表明,小儿肺脾二脏病证易反复惟患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其原因机理是肺脾气虚与体内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功能低下关系密切,在以微量元素为指标的研究中,肺气虚证血清锌低下,与脾气虚证、脾阳虚证的情况相似。所以,经常给小儿服用健脾益气药物和含锌量较高的食品,可增强小儿肺脾功能,升高体内微量元素的含值,增强抗病能力,对预防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辨病期护理随机应变

疾病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各阶段表现出来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点也各有异,根据疾病的发展阶段和病理变化实施护理,称为辨期护理。由于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变证复杂,病期界线不易划清,病情变化难以揣测,治护措施准确把握的差异性较大,因此,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和由浅入深的动态变化,把握发展病期的病机和临床特点,是实施辨证护理的关键,辨期护理更针对阶段病变的主证,随病机应变,成效显彰。如小儿麻疹,病程一般可分为疹前期、见形期、疹没期3个不同病期,疹前期疹点未发,针对表证,护理当发散解表,助汗,驱邪外达;见形期热毒内蕴,疹点外透,护理重在清解邪毒,透疹外出,观察疹点透布顺序及色泽、形态、体温变化,透疹泄毒,补充水分,观察逆证;疹没期肺胃阴伤,更当养阴清肺,注意饮食调理,增加营养,助正气恢复。辨期护理还应结合脏腑病机变化、证候轻重浅深层次,作为决定护理措施的根据。

四、辨病势护理因势利导

病势是指疾病所表现出“证”的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的动态趋势和疾病证型变化、发展的趋势,它包括邪气发展之势和正气抗邪之势,是正邪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临证中辨别病势,以发展、变化的目光观察疾病的态势,顺势驱邪,辨势防变,因势利导,护理疗效可事半功倍。

4.1顺势驱邪

小儿神气怯弱,抗病力差,易感外邪,又因“纯阳之体”,受邪后易从热从火而化,邪热或充斥、或结聚,以致临床实证、热证较多。临证应审察邪气在表在里之动态趋势,根据邪势主流,采取恰当护理措施顺势驱邪。如:初感外邪,发热恶寒,病位在表,病势向外,护理当解外,顺势助汗驱邪外达,切忌凉水擦身,以防腠理闭塞,阻断病势外扬。病邪深入,或饮食郁滞,表现为但热不寒,病位在里,病势向内,护理当清内,但更须辨清邪势在上在下,或散或聚,予以清上或泻下;高热烦渴,热势散漫在上向外,当选气薄味轻之清热药,配合凉水擦身或针刺法,顺势透热降温,注意补充水分;热盛腹满便秘,热势结聚在下在内,当选气厚味重之泻下剂,配合润导或灌肠法,随势通里泻热,注意饮食清淡。

4.2辨势防变

小儿“心肝常有余”,热邪枭张,易内陷心包,引动肝风。临床当掌握小儿病变的传变规律,细致观察先兆症状,预测病变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措施,将疾病控制在欲发未发或已发未盛之际。如小儿高热过程中,一旦出现烦躁不安,鼻柱发青,手足一时抽动,即为热盛发惊之兆,应积极降温、止痉,阻止病势的发展。

五、辨体施护因质制宜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阴阳生理平衡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昼夜消长发育不停,在变化中求平衡,所以具有脏腑娇嫩,易虚易实的特点,又因先天遗传和后天饮食结构、生活起居、地域差别的不同,儿童中存在着体质类型的差异。对于儿童的体质分类,李燕分为阳盛质、阴盛质和阴阳平和质三类,温振英以阴阳为纲,结合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分为阴阳平和型、滞热型、气虚型、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也有分为正常、燥红、迟冷、腻滞、倦怠、晦涩等类型的,并认为小儿体质类型与疾病的病因、病机成正相关,体质类型不同,对疾病也有不同的易感性。如:肥胖小儿易患湿疹、腹泻、喘息;燥热质易患红臀、痱子,不易患水肿;阴盛质易患水肿,不易患红臀、痱子;营养性贫血多由脾气不足,生血功能薄弱造成;厌食多与嗜食厚味,久则伤胃阴,过食生冷伤脾则气虚,久致气阴两虚有关。因此以疾病为系统、以体质为背景,辨明体质差异,“因质制宜”确定儿童保育与治护措施,改善病理性体质,有助于未病先防和治病求本。

5.1辨体质综合调理

辨体施护也应从饮食营养调理、生活起居调护、慎用药物以及心理调理等方面考虑。如阳盛质小儿,感邪后易从热而化,护理应以清热润肠为原则:服用清热生津的药物,慎用大苦大寒伤阳之品,选食甘寒凉类食物,如苦瓜、冬瓜、萝卜、绿豆等,忌食辛热之品,如韭菜、辣椒、大蒜、羊肉等,多饮开水,保持蝻气通畅;衣着宜薄,以免汗出太过;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勤于锻炼,避免情绪烦躁,养成合群、讲道理的性格。阴盛质体质偏寒,多见于易感儿、久泻及贫血患儿,护理应温补脾肾,气血双补:服用健脾益气温阳的药物,宜食辛甘温补的食物,如羊肉、鸡、荔枝、桂圆等,忌食苦寒滑腻之品,如苦瓜、冬瓜、绿豆、鸭等;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多予鼓励,少予训斥打骂,培养健康的精神情感。针对体质特点,采取综合措施调整不良体质,维护优良体质,有利于促进机体阴阳平衡,增强小儿抗病能力和疾病的康复能力。

5.2区分年龄段养护

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体质特点上存在差异,随个体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而演变为若干个不同的体质阶段,每个阶段内,体质随个体的自身发育,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对外界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御病能力及发病特点、病证规律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小儿不同的生理阶段,根据其体质、发病及病理特点,区分年龄段按“因质制宜”原则制定不同的养护和预防保健措施,并随年龄增进而循序渐进,这也是辨体施护的体现和要求。

六、辨时护理把握良机

辨时护理是根据人体节律的规律变化,按不同的时间节律实施护理。人体生理与自然界季节、昼夜的阴阳变化有密切关系,人的生理病理应季节、昼夜节律的存在和周期性变化而变化,辨时护理注重天、地、人的统一。因此,顺应自然规律,掌握小儿在不同周期内的生理节律、疾病的发展规律与病变机理及药物作用的时间节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观察病情,把握最佳时机,有的放矢地实施各项护理措施,能提高护理质量,取得最佳疗效。

6.1据昼夜节律观察病情

人的生理病理活动与环境、疾病种类以及时辰、气候季节有关,并随昼夜、季节变化呈现出多种节律性,能把握时间及疾病的节律性特点,可有效地观察病情及护理。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小儿发热体温常于下午或夜晚明显增高;支气管哮喘多发生于每年10月~次年3月,且在一天中深夜24时一次日3时(子、丑时)发作频繁,多因小儿肺气不足,卫表较虚,抵御外邪能力弱,冬春季或夜间寒邪较盛,寒邪侵袭肺卫,引触伏痰而致哮喘发作。

6.2据昼夜节律择时服药

按照人体的生理节律选择服药的最佳时刻,可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如:催吐、利湿、益气补阳药宜清晨或上午服,发汗解表药宜午前服,顺应人体气机的升浮进行,效果最佳;滋阴养血药宜于入夜服用;安神药和抗皮肤过敏药,一般在临睡前30min服下;助消化药宜在饭前10min服下,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充分与食物混合;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30min服,可避免或减少刺激,消除副作用;泻下药宜空腹服,可使药物较快地发挥最大疗效;定时发作性疾病宜发前服,以截其未发。同时,小儿药食亦可按季节选择,做到天人相应,春秋宜温补,冬宜大补,夏宜清淡。

6.3.据时间节律按时施针

人体气血在经脉中循行,随时间不同可出现周期性的盛衰开合,开时气血旺盛,合时气血衰落,依据气血按时盛衰的变化施以针刺,运用得当,收效显著。如:寅时为肺经气血旺盛之时,按照“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证,宜在气血流注肺经,肺气方盛的寅时针刺,泻肺经的子穴尺泽;肺经虚证,宜在肺经经气流注时辰刚过,肺气方衰的卯时针刺,补肺经的母穴太渊旧。公务员之家

综上所述,根据中医护理特色,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从全方位探讨中医儿科护理的新模式,拓展中医儿科护理层面,是儿科临床的实际需要,有助于中医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推广,提高儿童保育及儿科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志华。王美兰。刍议中医护理之层次观[J].辽宁中医杂志,1998(9):柏。

[2]谭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虚证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1(7):8-10.

[3]曾庆明,雷悦。略论<伤寒论>因势制宜治则[J]。江西中医药,1992(4):43.

[4]李燕。125倒夏季出生足月健康新生儿体质分型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20.

辨治范文篇8

【关键词】哮喘;儿童;辨质论治;冬病夏治

哮喘是儿科常见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临床意义重大,也容易被家长所忽视。中医冬病夏治在防治哮喘方面效果确切,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依据中医体质学说“辨质论治”思想,本文对患儿哮喘的冬病夏治做以下综述。

1冬病夏治研究概况

1.1中医理论研究冬病夏治始于《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是对中医阴阳、五行、气候、体质[1]等理论的具体应用。

中医的阴阳学说认为随着二十四节气的交替,阴阳变化循环往复;“冬至”与“夏至”,是其变化的转折点。冬至阳始生,夏至阴始生。哮喘多在冬季发病。冬至时节患者体内及自然界的阴气均上升到顶点,阳气消退趋于尽头,易于发病。因寒邪太过,患者到夏至阳气仍未能上升至顶点,而借助自然界上升到顶点的阳气克制患者上升到顶点的阴气,即可恢复脏器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五行相生相克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素问·六节脏象论》云“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冬病夏治体现了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

气候学说认为自然界的四时五气及四时不正之气均可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正常人夏至热气旺盛,而哮喘病人仍处于虚阳状态。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借助自然界上升的阳气,推动人体虚阳趋于好转,乘势制约太过之寒气,重新恢复阴阳平衡。《素问·六微旨大论》中“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因素(生活环境、衣食、医药等)的影响而发展变化,形成不同体质。体质差异导致对外邪的抵抗能力不同。哮喘病人夏至用辛温药可以温虚阳、驱寒邪;或以壮阳药在阳气渐退之时随而济之,补充阳气,均可改善虚阳体质,消除病根。体质特点决定了发病的易感性及倾向性。对不同患儿,依据各自体质特点,做到“辨质论治”。《素问·三部九候论》中“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是为“辨质论治”思想的最早体现。

1.2现代机理研究冬病夏治目前仍以外治法穴位敷贴为主。现代解剖学认为:呼吸系统的病理反射区分布在背部交感神经链附近,即人体俞穴分布区。药物穴位敷贴可以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及经络气血运行。敷贴选用肺俞、心俞、膏肓、大椎等穴。大椎是抗炎抗过敏的首选穴。针刺大椎穴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提高机体白细胞数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2]。敷贴药物以《张氏医通》白芥子涂剂为基础方加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3],白芥子敷贴法主要通过对气道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及抗过敏作用来抑制介质,达到治疗目的。此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说认为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改变了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状态,人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止咳、平喘、调节免疫力的目的。

1.3临床研究患儿行冬病夏治可以显著减少或消除哮喘的发作,并可改善患儿体质[4-9]。

2中医体质学说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2.1古代医家对小儿体质的认识小儿体质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中医儿科学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颅卤经》“纯阳”、清·叶天士“稚阴稚阳”、明·万全“五脏有余不足”等几种较有影响的学术观点。

2.2小儿体质现代分类现代体质分型以匡调元[10]的6分法和王琦、盛增秀[11]的7分法为代表。结合需要,临床上先后提出多种分类法。朱锦善[12]结合临床划分出正常质、痰湿质、气虚质、内热质、气阴两虚质。皇浦燕[13]将小儿体质划分为正常型、脾胃虚弱型、肾气不足型、肝肾不足型、血虚型。王明明[14]将初生儿划分为正常质、脾禀不足质、肝禀不足质、肺禀不足质、心禀不足质、肾禀不足质、胎热质。李燕[15]将足月健康新生儿划分为阳盛质、阴盛质及阴阳平和质。温振英等[16]将小儿体质分为阴阳平和型、滞热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阴虚型、脾胃气阴两虚型。苏树蓉等[17]将小儿体质分为均衡型和不均衡型,不均衡型又分为肺脾质和脾肾质。

2.3对哮喘患儿的体质状态的认识小儿素体肺脾肾不足,受外感、接触异物等因素影响易于诱发哮喘。赵霞等[18]对100例哮喘患儿的体质调查发现:哮喘患儿中3岁以上的占77%,且70%以上的患儿有家族史或湿疹等特异性病史;患儿体质均为不均衡质,以脾肾质为多,占80%;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提示,脾肾质患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

3讨论

体质学说认为“儿童3岁以后方渐现体质差异,3岁以前体质差异相对较小。”也即体质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鉴于体质的可调性[19],临床中,在对婴幼儿进行体质分型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调养、治疗方案[20],通过后天因素来逐步改善儿童体质(尤其有哮喘家族史的儿童),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鉴于目前体质分型的多样性,我们在进一步评定统一标准的同时,是否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依据相关易感基因检测,对体质进行定型。如王文宝等[21]在北方汉族健康人的中医体质类型与HLA基因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中的相关基因与中医体质有关,并发现中医体质具有先天遗传性。现在,个体化医疗是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趋势。尽管,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入,但作为人类身份的特殊标志,其在中医体质定型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万力生,范红霞.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机理探讨[J].中医研究,2001,14(1):3-4.

[2]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96-198.

[3]PeterJ,etal:AmRevRespirDis,1987,135(6):26.

[4]张淑萍.冬病夏治法治疗小儿哮喘35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1998,15(6):-267.

[5]邓湘沅.内外合治小儿哮喘症3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2,18(2):47-48.

[6]姜言安,陶国胜.手法结合紫河车治疗小儿哮喘64例[J].按摩与导引,2002,18(4):21.

[7]张素琼,张艳娥,胡清萍.咳喘散“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对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3):-413.

[8]毕美芬.药物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6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5):54-55.

[9]纪彤,田永萍.综合外治法治疗小儿哮喘96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6,2(1):46-48.

[10]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1(2):3-17.

[1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70-71.

[12]朱锦善.小儿体质类型及其临床意义[J].新中医,1989,21(5):6-8.

[13]皇浦燕.小儿体质初探—732例调查小结[J].浙江中医杂志,1993,34(4):232-235.

[14]王明明.初生儿体质类型探析附:120例正常初生儿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7):293-294.

[15]李燕.225例夏季出生足月健康新生儿体质分型观察[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6(1):20-22.

[16]温振英,郑军.小儿体质调查及体质分型研究与辨证论治[J].中医杂志,1998,39(6):362-363.

[17]苏树蓉,钟柏松,黎欣.1061例小儿体质调查及体质分型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6,37(10):613-616.

[18]赵霞,苏树蓉.100例哮喘患儿体质调查及分型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3):16-17.

[19]匡调元,张伟荣.寒体与热体研究[J].中医杂志1995(9):553-556.

辨治范文篇9

【关键词】陈建杰肝病中西结合辨证论治

根据我国2006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有乙型肝炎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HBV-DNA仍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称慢乙肝),其临床以周身疲乏、食欲不振、恶心欲呕、腹胀、胁痛、口干、口苦为主要表现。慢乙肝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病情缠绵,治疗困难,与肝硬化、肝癌密切相关。陈建杰教授从医30载,两次入选上海市跨世纪“百人计划”,现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曾师从夏德馨、张鸿祥、王灵台等沪上名中医,融各家之长,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慢乙肝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侍学左右,目睹众乙肝患者经陈教授诊治,悉获良效。兹不揣浅陋,将陈教授临床经验总结一二,以共同学习。

1中西结合,病证相参

陈教授循古而不囿于古,参西而本于中,主张借鉴西方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充实与发展中医药学,通常将西方医学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指导临床用药,如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多为湿热之邪较重,治以清热利湿,多选茵陈、虎杖、金钱草、苦参等,常可奏良效。同时,陈师治病提倡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西药并用,各取所长。陈师通常将慢乙肝归属“胁痛”“肝着”“肾着”等范畴,多辨为脾虚湿滞,治拟健脾祛湿,同时根据慢乙肝的病因病理施以降酶、退黄抗病毒等治疗。但是以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为主的两类抗病毒药物疗效有限,均不能完全清除病毒,而且不良反应繁多,这时联用中医中药既可以增加抗病毒疗效,又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导师以拉米夫定联合健脾清化方(炙黄芪、炒白术、苍术、陈皮、黄连、黄芩)治疗慢乙肝患者1年,并以拉米夫定为对照,发现可提高慢乙肝患者HBV-DNA转阴率,同时降低了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

2细探病机,明析病理

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陈师认为,湿邪是慢乙肝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虚是慢乙肝发病的根本原因。虚人感受外来之湿,无力驱邪外出,湿邪由外及内,困阻中焦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既无力运化外来之湿,又无力运化水谷,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内外之湿相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壅结脾胃肝胆。若影响脾胃运纳、升降,则表现为脘腹胀闷、食少无味、厌油欲呕、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苔腻,脉滑数或缓濡;若肝胆受邪,失其疏泄,则表现为胁肋疼痛、易于发怒、心烦口苦、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等。湿性粘滞,缠绵难去,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日久化热,湿热余邪不清成为慢乙肝的主要病理环节。如果在此阶段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湿热之邪会进一步由气传变入血,形成肝脾血瘀,病延日久,肝脾日虚,累及肾脏,终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此乃慢乙肝的发展过程。只有抓住病证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其传变、转归的病理本质,才能指导临床的辨证论治。

3辨治特色

3.1四诊合参,尤重舌象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应该四诊合参,相互配合。陈师在四诊中首重望诊,既察神态、症状、舌象等整体情况,尤重舌象的变化。舌象与脏腑经络的功能状态与气血津液的盈亏、运行有着密切关系,舌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疾病的证型归属和病邪轻重,从而指导辨证施治。陈师临床上观察大部分慢乙肝患者都表现为淡红舌白腻苔,说明体内多湿,乃脾胃湿浊之邪上泛所致,治当健运脾胃,化湿和中。此外,若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者,陈师认为属湿邪轻浅,以脾胃气虚为主,治予补益中焦,多用黄芪、党参、苍白术、茯苓等品;若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者,为脾虚湿盛之征,治予健运脾湿,多倍苍术、茯苓,加薏苡仁;若舌苔白腻欠润舌质较红者,有阴虚津亏之势,治宜化湿与养阴并举,化湿必用苍术、半夏,养阴常选石斛、生地;舌红苔黄者,乃湿滞化热之象,治应轻清化湿,取黄芩、银花;舌苔黄腻者,表明湿热俱盛,治当清热化湿并重,宜茵陈、虎杖

3.2健固中州,贯穿始终脾居中州,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湿之枢纽。脾虚受湿是慢乙肝的根本原因,治病求因当健脾祛湿;临床上乙肝患者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腹胀纳少等一派脾虚之症实属常见,辨证论治当健脾益气。此外,脾与胃属土同居中州,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中州不固,四邻皆累;即使遇无症可辨者(患者自己感觉良好,但是肝功能异常或者乙肝病毒高度复制),考虑肝病传脾之说,顾及木邪克土之机,以健脾立法,组方用药,亦取效颇佳。正如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云:“脾土强者,足以捍御湿热,必不生黄,惟其脾虚不运,所以湿热乘之”。因此,治疗慢乙肝,不管寒热,健固中州必不可少,时刻注意顾护脾胃。

3.3灵活辨证,随证加减陈师治疗慢乙肝注重调理中州,自始至终注意顾护脾胃,而临床治疗时在调理中州的基础上,又多灵活辨证,随证加减。陈师一般将慢乙肝分为以下几证型:

3.3.1脾虚湿热内滞陈师认为脾虚无力运化内外之湿,湿郁化热,湿热余邪未清是慢乙肝的主要病机,故健脾清热化湿乃慢乙肝治疗大法。在遣方用药上,健脾常以四君子汤化裁;清化法常据湿热程度不同而变化用药,湿热不甚,症见腹胀、时而口干口苦、大便不爽、舌苔薄黄腻、脉小弦者,常加用黄连、黄芩、连翘、银花轻清之品;若湿热俱盛,症见身目黄染、口干而苦、腹部胀满、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者,多应用茵陈、虎杖、蛇舌草、半枝莲等苦寒之味。若湿热日久伤阴,传统治法认为滋阴过甚易增湿热,清理太过易伤阴液,但陈教授主张“有斯症用斯药”,虽有阴虚但舌苔厚腻者仍用苍术、半夏,虽有湿热但舌红少津者犹用生地、石斛;以健脾为主,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3.3.2脾胃不和脾胃属土居于中焦,病常同病,若脾为湿困,多有胃失和降,症见胃脘不舒、嗳气吞酸、纳谷无味、夜寐不安者多在健脾之上选用砂仁、木香、炒莱菔子醒胃理气,鸡金、谷芽消食健胃,煅瓦楞、煅牡蛎收敛止酸,半夏、秫米和胃助眠,终使脾胃和而诸症消;对于黄连、茵陈、蛇舌草、半枝莲等大苦大寒类药物的应用,恐其功伐太过,损伤胃气,临诊应用更是中病即止。

3.3.3肝郁脾虚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所谓“土得木达”;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胃受邪发生病变,中焦气机壅滞,亦常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所谓“土壅木郁”。临证时,每见两胁作胀,腹胀嗳气,与情志相关者,当健脾疏肝,仍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制香附、柴胡、郁金以疏理肝气,不解者加夏枯草清肝散结,陈皮、大腹皮以助脾运湿。

3.3.4脾肾两虚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肾与脾胃是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乙肝患者当中不乏腰膝酸软、下肢酸楚不耐劳、畏寒肢冷,腹胀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者,陈师将其辨为脾肾两虚,采用脾肾双补法,疗效颇佳,药物多选苍术、炒白术、茯苓、淮山药、淮牛膝、狗脊、杜仲、桑寄生、锁阳、巴戟天等。

3.4用药轻灵,禁忌壅补陈师认为用药如用兵,贵精不贵多,处方用药以精简轻灵见长,全方通常八、九味,至多不过十二三味;每味药量亦很轻,多在9~13g之间,对于砂仁、木香辛温之品更是取少量以醒脾理气;药味选择少用厚味粘腻之品,恐其壅滞;若用必佐行气之品,如陈皮、大腹皮、枳壳、苏梗为常选。处方看似平淡,收效颇佳,正所谓“药不贵险峻,唯其中病而已”。

辨治范文篇10

陈教授循古而不囿于古,参西而本于中,主张借鉴西方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充实与发展中医药学,通常将西方医学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指导临床用药,如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多为湿热之邪较重,治以清热利湿,多选茵陈、虎杖、金钱草、苦参等,常可奏良效。同时,陈师治病提倡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西药并用,各取所长。陈师通常将慢乙肝归属“胁痛”“肝着”“肾着”等范畴,多辨为脾虚湿滞,治拟健脾祛湿,同时根据慢乙肝的病因病理施以降酶、退黄抗病毒等治疗。但是以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为主的两类抗病毒药物疗效有限,均不能完全清除病毒,而且不良反应繁多,这时联用中医中药既可以增加抗病毒疗效,又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导师以拉米夫定联合健脾清化方(炙黄芪、炒白术、苍术、陈皮、黄连、黄芩)治疗慢乙肝患者1年,并以拉米夫定为对照,发现可提高慢乙肝患者HBV-DNA转阴率,同时降低了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

2细探病机,明析病理

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陈师认为,湿邪是慢乙肝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虚是慢乙肝发病的根本原因。虚人感受外来之湿,无力驱邪外出,湿邪由外及内,困阻中焦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既无力运化外来之湿,又无力运化水谷,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内外之湿相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壅结脾胃肝胆。若影响脾胃运纳、升降,则表现为脘腹胀闷、食少无味、厌油欲呕、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苔腻,脉滑数或缓濡;若肝胆受邪,失其疏泄,则表现为胁肋疼痛、易于发怒、心烦口苦、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等。湿性粘滞,缠绵难去,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日久化热,湿热余邪不清成为慢乙肝的主要病理环节。如果在此阶段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湿热之邪会进一步由气传变入血,形成肝脾血瘀,病延日久,肝脾日虚,累及肾脏,终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此乃慢乙肝的发展过程。只有抓住病证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其传变、转归的病理本质,才能指导临床的辨证论治。

3辨治特色

3.1四诊合参,尤重舌象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应该四诊合参,相互配合。陈师在四诊中首重望诊,既察神态、症状、舌象等整体情况,尤重舌象的变化。舌象与脏腑经络的功能状态与气血津液的盈亏、运行有着密切关系,舌象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疾病的证型归属和病邪轻重,从而指导辨证施治。陈师临床上观察大部分慢乙肝患者都表现为淡红舌白腻苔,说明体内多湿,乃脾胃湿浊之邪上泛所致,治当健运脾胃,化湿和中。此外,若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者,陈师认为属湿邪轻浅,以脾胃气虚为主,治予补益中焦,多用黄芪、党参、苍白术、茯苓等品;若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者,为脾虚湿盛之征,治予健运脾湿,多倍苍术、茯苓,加薏苡仁;若舌苔白腻欠润舌质较红者,有阴虚津亏之势,治宜化湿与养阴并举,化湿必用苍术、半夏,养阴常选石斛、生地;舌红苔黄者,乃湿滞化热之象,治应轻清化湿,取黄芩、银花;舌苔黄腻者,表明湿热俱盛,治当清热化湿并重,宜茵陈、虎杖。

3.2健固中州,贯穿始终脾居中州,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湿之枢纽。脾虚受湿是慢乙肝的根本原因,治病求因当健脾祛湿;临床上乙肝患者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腹胀纳少等一派脾虚之症实属常见,辨证论治当健脾益气。此外,脾与胃属土同居中州,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中州不固,四邻皆累;即使遇无症可辨者(患者自己感觉良好,但是肝功能异常或者乙肝病毒高度复制),考虑肝病传脾之说,顾及木邪克土之机,以健脾立法,组方用药,亦取效颇佳。正如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云:“脾土强者,足以捍御湿热,必不生黄,惟其脾虚不运,所以湿热乘之”。因此,治疗慢乙肝,不管寒热,健固中州必不可少,时刻注意顾护脾胃。

3.3灵活辨证,随证加减陈师治疗慢乙肝注重调理中州,自始至终注意顾护脾胃,而临床治疗时在调理中州的基础上,又多灵活辨证,随证加减。陈师一般将慢乙肝分为以下几证型:

3.3.1脾虚湿热内滞陈师认为脾虚无力运化内外之湿,湿郁化热,湿热余邪未清是慢乙肝的主要病机,故健脾清热化湿乃慢乙肝治疗大法。在遣方用药上,健脾常以四君子汤化裁;清化法常据湿热程度不同而变化用药,湿热不甚,症见腹胀、时而口干口苦、大便不爽、舌苔薄黄腻、脉小弦者,常加用黄连、黄芩、连翘、银花轻清之品;若湿热俱盛,症见身目黄染、口干而苦、腹部胀满、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者,多应用茵陈、虎杖、蛇舌草、半枝莲等苦寒之味。若湿热日久伤阴,传统治法认为滋阴过甚易增湿热,清理太过易伤阴液,但陈教授主张“有斯症用斯药”,虽有阴虚但舌苔厚腻者仍用苍术、半夏,虽有湿热但舌红少津者犹用生地、石斛;以健脾为主,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3.3.2脾胃不和脾胃属土居于中焦,病常同病,若脾为湿困,多有胃失和降,症见胃脘不舒、嗳气吞酸、纳谷无味、夜寐不安者多在健脾之上选用砂仁、木香、炒莱菔子醒胃理气,鸡金、谷芽消食健胃,煅瓦楞、煅牡蛎收敛止酸,半夏、秫米和胃助眠,终使脾胃和而诸症消;对于黄连、茵陈、蛇舌草、半枝莲等大苦大寒类药物的应用,恐其功伐太过,损伤胃气,临诊应用更是中病即止。

3.3.3肝郁脾虚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所谓“土得木达”;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胃受邪发生病变,中焦气机壅滞,亦常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所谓“土壅木郁”。临证时,每见两胁作胀,腹胀嗳气,与情志相关者,当健脾疏肝,仍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制香附、柴胡、郁金以疏理肝气,不解者加夏枯草清肝散结,陈皮、大腹皮以助脾运湿。

3.3.4脾肾两虚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肾与脾胃是相互资助、相互依存的。肾的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转化水谷精微则必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乙肝患者当中不乏腰膝酸软、下肢酸楚不耐劳、畏寒肢冷,腹胀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者,陈师将其辨为脾肾两虚,采用脾肾双补法,疗效颇佳,药物多选苍术、炒白术、茯苓、淮山药、淮牛膝、狗脊、杜仲、桑寄生、锁阳、巴戟天等。

3.4用药轻灵,禁忌壅补陈师认为用药如用兵,贵精不贵多,处方用药以精简轻灵见长,全方通常八、九味,至多不过十二三味;每味药量亦很轻,多在9~13g之间,对于砂仁、木香辛温之品更是取少量以醒脾理气;药味选择少用厚味粘腻之品,恐其壅滞;若用必佐行气之品,如陈皮、大腹皮、枳壳、苏梗为常选。处方看似平淡,收效颇佳,正所谓“药不贵险峻,唯其中病而已”。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