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5:57:42

编制规划

编制规划范文篇1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期,也是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市积极适应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加快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现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的战略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指导思想

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发展的影响,准确把握市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科学判断“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突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政府履行公共职责内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三、编制分工

(一)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总体规划草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全市“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草案由市发改委组织起草。

1、编制准备阶段(2009年2月底前)。开展全市“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基层调研、学习培训等活动。

2、思路研究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完成“十二五”重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并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吸收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行业发展思路,并在“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的基础上,2010年5月底前,研究提出“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报送市政府。

3、纲要编制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1月)。按照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9月底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框架,并就发展战略、宏观调控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等,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进行衔接。2010年11底前,编制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与相邻地区的同级人民政府进行衔接,并经“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政府审定。

4、纲要审批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3月)。完成规划纲要草案,形成正式文本报市政府审定后,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由市政府印发执行。

(二)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该领域重大项目和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专项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需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的重点专项规划,送本级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分批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拟定40个(详见附件),其它领域需要编制的专项规划,由有关部门商市发改委确定。

2、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由市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市发改委与总体规划衔接后分批报市政府批准。未纳入重点专项规划的行业,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编制符合本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发展规划,由行业主管部门批准,报市发改委备案。3、2010年6月底前,市级专项规划编制部门应当将专项规划草案送市发改委与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同时还应当送上一级部门与相应的上级专项规划进行衔接,2010年10月底前编制完成。

3、专项规划编制部门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专项规划草案进行评审论证,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报送专项规划草案时,要将评审论证报告和征求意见情况一并报送。

四、工作要求

(一)总结经验,锐意创新。各县区、各部门要对本县区、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编制方式,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操作性。

编制规划范文篇2

一、把村民小组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单位农村各地的情况较为复杂,差异大。人们普遍认为,30户以上集居的村寨为自然村,按照居住状况,一般一个自然村相当于一个村民小组,村民小组是村民自治的一种组织形式,村民小组直接面对村民群众,是村民自治中最低一级的工作机构,村民小组还负责经营管理属于村民小组的集体土地和其他财产。必要时,可以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组成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新农村建设的事项,只有村民小组全部行动起来,整村推进才有希望。

二、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1、编制村民小组生产发展规划。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村民小组的生产发展规划实质上是行政村经济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规划要突出重点,要与乡、村民委员会的总体规划相衔接,突出本村民小组的特色,规划要细化到户,每户都要有一项以上的增收产业,树立起每户村民战胜贫困的信心,增强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紧迫感、责任感。

2、编制村民小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要认真分析目前居住现状、生产生活条件状况、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及村民小组的规模变化。对移民组建的村民小组或村民小组合并的要一次规划到位。要根据城郊、山区、坝区等不同区域特点,突出地域特色、突出民族特色。

3、从村民小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研究整治和建设规划。每个村民小组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不同,普遍的村民小组是:村民增收是难点,通路、通水、通电是重点,绿化美化是亮点,脏、乱、差是突破点。按照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的要求,集中整治和建设。

4、村民小组每一户的规划,让村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新建房的村民,按标准图样建设,老房改造,突出解决脏、乱、差,一户一策,人与畜禽不在同一天井生活。从自身的一些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改起,真正的实现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目的。

三、发挥好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按照农村党支部的党员构成情况,一般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个党小组,农村党支部要巩固“先教”成果,不断提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小组的建设,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村委会以及群团组织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位,必须选配好村民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是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要求村民小组长要具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办事公道正派,有威信有大局思想,有奉献精神,更是勤劳致富、带头致富的领头雁。

四、注意儿个结合

一是加强领导与具体指导的结合;

二是宣传发动与群众自愿的结合;

编制规划范文篇3

论文摘要:分析了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探讨了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紫线规划,历史文化遗产,风貌

1太原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在春秋时代,太原已建有城邑,称晋阳城。后相继为赵国都城、秦汉重镇、北齐别都、盛唐北京,以及后唐、后汉、北汉的宫阙之地,素有“龙城”之称,太原有史可考的历史已有2500年。从宋朝初年毁晋阳城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年历史,这1000年城市发展的空间就在于旧城。历史赋予旧城丰富的遗产,纯阳宫、文庙、督军府等文物古迹众多,传统民居和宁化府、清和元、开化寺等老字号,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西水系、拱极门遗址等古迹传承着历史的记忆。这些文化遗存完整地展现了太原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对现代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旧城改造中,开发商片面追求土地及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大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的居民区几乎消失殆尽;见缝插针现象屡禁不止,使原保护规划中的视线走廊造成阻碍;城内部分文保文物历史建筑仍被一些单位占有,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周边建筑在高度、体量、色彩方面,从不考虑协调;部分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而被当做破旧建筑拆除,如八路军办事处、裕德里民居、上肖墙民居等。清代的开化寺民居被数十户居民当做住宅;古关帝庙、圆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区大量寺庙都处于无人问津的废弃状态,年久失修,日益破损,绿化建设严重缺乏。在太原旧城出现的大规模改造热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旧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城市建设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护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不仅给城市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且对旧城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作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对旧城改造的进程也加速了,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就变得尤为紧迫。

2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

1)依据“先急后缓”的原则,明确主城区的紫线控制范围。从历史和现代情况分析,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主要分布于主城区;从规划管理的角度,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即主城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划层次;从城市建设的趋势分析,主城区范围是建设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故紫线规划控制范围为太原市主城区范围内已公布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主城区范围以外的部分将来作为二期陆续进行编制。

2)通过现状调研和分析,从历史遗存的集中度、风貌的整体性以及规模的完整性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价,结合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对比,认为应将文庙历史文化风貌区、钟楼街传统商业街和坝陵桥街区作为三个历史街区。

文物建筑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历史建筑还包括一些非文物的古建筑和优秀的近现代建筑。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界定一般是指从l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作为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建筑物。对它的评价标准为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a.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b.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c.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d.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e.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这样主城区范围内划定73处历史建筑。

3)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将历史街区紫线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核心保护区;指历史街区中由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应最大限度、尽可能地包含历史街区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及载有真实历史信息的传统建、构筑物。建设控制区:指为确保历史街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控制的地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危及历史建筑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与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将历史建筑紫线保护范围分为绝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绝对保护区指历史建筑本身,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及其围合的院落和必要的通道。划定的73处历史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合院落式建筑,一类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前者多为文物单位,以传统建筑为主,采取建筑围合庭院的布局,此类建筑的绝对保护区必然包括建筑本体和院落空间。后者多为近现代建筑,采取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以独立式建筑为主,其绝对保护区应包括建筑本体和相对围合的空间(如工人文化宫),以及必要的通道和空间(如原市政府办公楼)。在划定绝对保护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许多历史建筑l临城市规划道路,有些城市道路红线与历史建筑本体有冲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建议局部调整红线或调整规划道路断面设计,缩窄人行道。2)个别历史建设与规划道路红线存在严重矛盾。如校场巷工程师楼、川至医院、博爱医院等。规划综合考虑规划道路的层次及调整的可能性,依据紫线优先的原则,采取了调整规划道路或历史建筑整体迁移保护的方式解决。3)对于其他矛盾,如历史建筑保护与危旧房改造等问题,依据紫线优先,抢救第一的原则,严格划定绝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历史建筑本体保护,而忽略周围环境,整体风貌协调的问题,主要考虑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控制一定范围内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保证历史建筑景观不受破坏而划定的区域。风貌协调区的划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索:

1)原则上要考虑历史建筑的观赏视线要求,避免新建建筑对历史建筑的视觉干扰,尽量保护历史建筑的原有环境格局和风貌。具体划定时,要结合现状地形地物,提高可操作性,为严格规划管理创造条件。2)由于历史建筑尤其是文物建筑周边大多是危旧平房区,综合考虑历史建筑保护与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在一些具体地段,将风貌协调区划分为A,B两区,并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A类地带:是为保护历史建筑环境景观而设置的地带。地带内只准进行绿化、小品建设及修筑消防通道,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对现有违章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迁,一时难以拆迁的房屋,可以维修利用,但不得增加建筑面积,不得提高建筑层数。B类地带:地带内建筑物的形式、体量、色调都必须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得高于历史建筑高度。地带内邻近历史建筑一侧的建筑物和通向历史建筑的道路、视觉走廊两侧的建筑物,其形式、体量、色调应与历史建筑相协调。

3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

1)太原市紫线控制规划的编制为太原市人民政府将来制定《太原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提供技术依据,加强了对太原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市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画条紫线,划定了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要求、丰富了保护内容、完善了保护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城市传统文脉,构建太原城市特色提供了合理的思路。

2)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根据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对每个单位进行深入地现状调查和分析评价,综合考虑区域、街道、院落、建筑各个层次,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保持风貌的整体性。

编制规划范文篇4

地建设”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展望新的一年,感到任重道远,为了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我们已拟定了新一年的工作思路。现将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新一年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年工作回顾

20*年是我县实施“一城三地”战略的头一年。年初,我局从承担的职能出发,围绕打造“一城三地”的要求,确定了“综合调节谋发展、项目管理促发展、体制改革保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按照这

一思路,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规划是龙头,是蓝图。实施“一城三地”战略,编制规划,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是我局的职责。因此,一年来,我局坚持从我县的实际出发,认真编制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积极参与各部门

编制规划的指导和评审,确保我县经济社会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前进。

1、编制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年初,我局在检查20*年度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同时,编制了我县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出了20*年我县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及实现指标的措施。这项规划经年初召开的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后,成了全县人民20*年的奋斗目标。12月,我局又及时编制了《关于*县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执行情况、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交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2、编制临港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临港产业基地是“一城三地”战略目标的内容之一。为了让全县人民明确临港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对策措施等具体问题。从2月份开始,我局就着手

《*县临港产业发展纲要》的编制工作,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到7月完成了《*县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工作。9月,经县政府批准,《*县临港产业发展

纲要》付之于实施。

3、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快我县循环经济的发展步伐。20*年7月,我局开始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了做好这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们开展了

对我县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收集全县的循环经济项目,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在此基础上,于11月已完成了《*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初稿的编制。

4、参与各类专项规划的评审。在编制发展规划的同时,我局还积极参与专项规划的评审工作。20*年,我局参与了《*县县域总体规划纲要》、《浙江*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县城中村

规划》、《*县紧固件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的评审工作,牵头组织评审并上报《*县消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此外,还积极配合省、市发改委对我县的功能区设置的调研,明确我县的重

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初步编制了《*县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

5、建立县规划管理动态库。为了便于有关部门编制在编制专项规划中查找依据,20*年9月,我局建立起县规划管理动态库。

二、坚持服务为本,发挥专项职能

我局担负着综合规划、体制改革、物价管理、三产发展、国内经济合作和“双对口”支援工作多项职责。20*年在履行各项工作职责时,我局坚持以服务为本,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部门专项职能,

推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深化体制改革,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一年来,我局以创新为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实施县级机关内设机构一审一核及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积极创建省示范行政服务中心。一是推

行“两集中、两到位”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部门内部分散在各个科室的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职能归并到位,将各个部门负责审批的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权限到位,变数个

内设机构多头审批为一个科室统一受理和办理,切实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通过对所有审批事项进行集中梳理,明确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通过全面推行“一审一核制”和“两集中

两到位”的职能归并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发展中心的统一集聚优势,提高窗口直接办事能力,缩减行政审批时限,使*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成为全县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为民办事的服务窗口

、政府部门的示范窗口,为*县的“一城三地”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省创建省级示范行政服务中心考核验收组于12月中旬对我县行政服务中心创建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得分名列全市第一。

2、加强价管工作,稳定市场秩序。20*年,价格工作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县物价部门努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认真开展好“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处理好物价与发展改

革的关系,努力树立价格部门为民办事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创造性地开展“价格服务进企业”活动。一是清理并取消138项一批不符合规定的涉企收费和摊派项目,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二是规范收费

行为,严格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20*年换发时只保留115个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较03年减少了43个。三是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督促收费单位建立收费管理制度、完善收费公示制。四是开展

收费年审,对一些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无许可证收费等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五是取消了20多项涉及机动车辆的行政事业性项目,农机监理部门取消收费9项,降低收费6项

。其次,物价部门又推出四项措施服务企业。一是提供价格政策服务,实施涉企收费公示制度,通过免费印发《*县价格收费手册》、开展现场咨询活动等方式,将涉企价费政策准确无误地告知企业

,督促落实各项涉企减负政策。二是提供价格监管服务,在各镇(区)建立两个重点联系企业,每个企业确定一名价格联络员,以掌握不同行业的涉企价费情况。通过对重点企业缴费情况的监测、对主要

收费部门发放告诫函等形式,巩固清费减负治理成果。三是提供价格信息服务。通过实施提醒函制度等形式,帮助企业及时获知调价信息,引导企业价格自律,帮助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分析,促进企业健

康发展。四是提供价格维权服务,通过健全价格维权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受理企业价格投诉,化解价格纠纷。价格部门不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查和座谈,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3、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三产。20*年,县三产局紧紧围绕县委提出把*建设成为“一城三地”的滨海新城这一奋斗目标,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和谐发展。一是建立机制,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推动三

产和谐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三产发展领导小组力量;召开全县三产发展大会确立“十一五”期间三产发展目标和任务;在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形成了三产

发展工作机制;正式设立县三产发展局,承担对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管理、指导、服务等工作。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县农村现代流通网建设

若干扶持政策的意见》。三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了全县三产项目基础库和重大三产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成立三产项目推进组,建立项目进度月报制度、项目联络员制度、项目推进例会制度

等,先后开展了“项目调研月”、“三产服务月”活动推进项目建设。四是简化考核形式,强化工作激励,将我县三产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与县委县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三

产专项工作考核细则。今年全县列入“三重大”的三产项目共18个,年度计划投资7*22万元,至12月底,完成投资71334万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4、开展经济合作,深化“双对口”支援。20*年初,县协作办并入我局后,国内经济合作和“双对口”支援也成为我们的工作职责。20*年,我局建立了协作工作网络、建起了协作基本情况数据库、与

“双对口”支援地区和“山海协作工程”结对地区互访,落实年度帮扶资金,努力推进我县的国内经济合作交流和“双对口”支援活动,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一是区域合作领域得到拓宽。

我县的一些企业参加了对口支援地区四川省苍溪县举办的“梨花节”及“渝洽会”等各种商贸活动,与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签订了定向培养生产员工的协议。两家企业参加了第十一届“渝洽会”,与重

庆市涪陵区堡子镇领导商讨了在堡子镇推广生物质气化炉等有关合作事宜。金达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及个人,在新疆昭苏投资建立亚麻生产基地,创办遵义宏佳针织有限公司等企业。二是社会力量参与

“双对口”支援更广泛。今年,金达公司又出资5.2万元,在对口帮扶的四川省苍溪县永宁镇金达希望小学建立起贫困儿童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优秀教师奖励基金。三是协作调研活动结出新成果,

其中《对我县在在三峡库区创办“南方早熟梨示范基地”的调查与思考》一文,先后被《嘉兴日报》、《*政务》刊用,并受到领导好评,决定今年再资助一定的资金帮堡子镇发展南方早熟梨项目,

市协作办与涪陵区扶贫办还研究决定,另外安排15万元资金,重点扶持堡子镇发展南方早熟梨产业。四是“山海协作工程”取得新成效,援助50万元帮扶龙南乡建设夏菇生产基地,出资50万元支援遂昌

县改善办学条件,赠送40台气化炉,并打算资助经费5万元,用于龙泉市上垟镇际岭村、宝溪乡溪源田村两村发展竹笋两用林建设。

三、推进重大项目,振兴临港经济。经济的发展要靠项目作支撑。今年我县开展“临港产业启动年”活动后,确定了84个重大项目为推进的重点。我局承担了推进重大项目的组织、协调、服务等工作。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政府投资项目,我局是主管部门。为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规范运作,我局拟订了《*县政府投资项目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进入实施,进一步强化了

我县政府投资项目的后续管理。同时,探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概算咨询评估,探索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与服务对接,确保了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运作。为了推进“三重大”项目建设,一年来,我们通过配

合新闻单位采访、报道,办《临港产业启动年简报》等方式,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营造舆论氛围,同时,通过项目督查、项目评比等多种措施,使重大项目推进步入快速有序的轨道。一是项目年内计划

投资完成较好。年初,我县对重大项目年内投资计划作了安排。28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年内计划投资147820万元,至12月底,完成投资额131511万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88.97%。38个工业重大项目,

年内计划投资161100万元,至12月底,完成投资额151*9万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93.78%。18个三产重大项目,年内计划投资7*22万元,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额67165万元,占95%。至12月底,完成投资额

71334万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101%。二是项目进展顺利。20*年我县实施的重大项目,由于投资计划完成较好,因此基本实现年初制定的计划形象。年内已竣工的有13项,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项,重

大工业项目8项。部分已投产的重大工业项目有12项。三是未开工的项目都作好了前期的准备。84个重大项目中属未开工的有15项,其中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4项、重大工业项目4项、重大三产项目7项。

这些项目虽然尚未开工,但都已作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有的项目有望在20*年初开工。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干好工作,关键在人。因此,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紧抓好。

1、创新活动载体,转变工作作风。20*年,我们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创新活动载体,努力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一是开展“我为临港产业献一计”活动。以“金点子”的形式上报后再反馈到

各条线上,既强化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又集中集体的智慧,促使工作得以创造性地开展。同时,还召开“作风建设年征求意见”座谈会,广泛征集了改进的合理化建议,促进

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深入基层搞调研,工作推进有新思路。围绕“*能如何发展,说*发展潜力”这个中心课题,带领各科室成员联镇、联村、联企业蹲点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提出了有针

对性的举措;定期走访企业和项目,牵头有关重大事项的协调服务工作;深入项目建设现场抓进度,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情况。

2、中层轮岗,调动积极性。今年11月,我们遵照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的通知要求,对全局的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其中1人与外单位交流,其余都在本局内部交流。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后,工作积极性都

很高,现在他们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争创新的业绩。

编制规划范文篇5

一个中心、两个基地”规划建设收尾之年,今年是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全市经济三年发展计划的重要之年。今年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将好于去年,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宏观经济虽然回暖向好,但总体发展不稳固、不平衡,经济复苏还将是一个曲折、缓慢的过程。对此,要坚持冷静审慎的态度,既要看到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有利因素,也要看到经济回升向好不等同于经济运行根本好转,对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同时,随着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三个层面联动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深化,中心城区全面提升态势进一步加剧,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科学掌握形势,积极应对挑战,主动抢占先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区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实现科学发展”主题,掌握一个定位,抢占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即:掌握科技功能定位,抢占产学研结合、科技企业数量质量和科技人才聚集的高地,打好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土地资源整理、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三年发展计划上取得重大进展;搞好开发建设,推动结构调整上取得重大进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园林城区、文明城区上取得重大进展。

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6.8亿元,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增加值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三级财政收入55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下。

主要做好以下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规划

突出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确定未来5至10年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突出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突出城区面貌的生态宜居,突出民计民生的富裕和谐,突出文化道德的传承弘扬,做好各类专项规划和街域规划编制,使之成为未来几年推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指导纲领。

二、推进科技建设

制定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科技产业,依照“科技”发展定位。扶优做强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技术、创意设计等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拓展科技产业发展空间,调整科技型工业布局,加快科技广场、天大创意大厦项目建设,推进美湖里地块整理,促进科技企业数量和质量不时提高,坚持科技园快速发展态势。积极搭建产学研服务合作平台,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建设科技城,打造以科贸街为展示窗口、以科技楼宇和工业园区为孵化基地的一街多区”科技效果转化载体。开展效果交流、项目推介和市场交易,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增长15%坚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全市领先位势。实施人才智力聚集工程,用产业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政策留住人才。实施乡村管理、社会保证、市场监管等信息化工程,深入普及推广科技知识,将科技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建设创新型城区。

三、推动西部地区深度开发

要把开发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试验区。全力打造三个产业聚集区,路以西地区是区域发展的珍贵空间和重要增长极。建设30万平米的新南马路五金城二期工程;光电子园一期开工建设,力争年底主体封顶,推进二、三期土地整理,实现项目滚动开发;推动天拖企业搬迁,启动地块整理,做好项目招商。着力打造两条商务商业带,道发展创意产业、商务综合服务业态,完善汽车商务及相关产业服务链,建成奥迪4s店,做大c92创意产业园。道做好地铁站点项目的谋划实施,力争在重要节点和条件较幼稚地块整理上实现突破。搞好开发建设整体规划,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使西部地区呈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启动建设百个经济项目

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5个,项目是落实规划的重要载体。总建设规模150.4万平方米,总投资150.7亿元;服务业项目25个,总规模399万平方米,总投资37亿元;科技发展项目个,预计产值达7亿元。通过重点项目实施,助推优势产业聚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路--民俗文化旅游商贸聚集区,酒吧街开业,推动广场二期、13号地项目建设。丰富--商业商务聚集区,加快目建设,启动房地产交易市场、内燃机厂地块整理。强化水上奥城体育休闲娱乐聚集区,改造奥城商业广场国际风情街,推动绿荫里地块土地出让和体育之窗、宝力豪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提高楼宇入驻率,税收增长30%以上。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围绕功能布局、重点项目吸引投资,多层次、宽领域选商引资,引进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和境外资金上下功夫,招商引资协议额亿元、位额40亿元以上。

五、落实服务经济长效机制

企业发展经济。要坚持联系企业制度,政府发明环境。深入基层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完善选商引资和协税两个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扶植服务。继续安排各类扶持资金3800万元,支持民营企业守业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继续扩大投融资规模,为土地整理、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进行政审批再提速,完善联审部门服务重大投资项目协调机制,深化告知许诺、照后服务等工作举措,提升网上综合服务能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行重点项目监管机制,加强对餐饮服务业、专业市场等领域零散税源征管,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六、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五、六号线站点拆迁,先进完善的乡村基础配套设施是现代化城区的重要标志。要大力推动地铁二、三号线建设。力促快速路段建成通车。深化西部地区交通路网规划,力争启动道西段等道路改造工程。实施一批民心惠民工程,推进社区市政设施规范化共建共管,做好市政道路、排水管网的维修养护。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居民生活配套设施遗留问题。完成道、东王家台片分散平房改造任务,建成安排房9万平方米,积极推动住房保证工作。建项目规模不低于400万平方米,新开工、竣工均超过100万平方米。

七、实现市容环境再上新台阶

对区域内171条干支道路进行全面整治,市容环境是乡村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继续实施乡村管理十大重点项目。开展大干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实现路以西街域环境逐步提升。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程,50%基础性指标达到国卫标准。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24座公厕和垃圾转运站,更换和添置1万个社区垃圾箱筒。改造50个社区绿地和10个社区里巷破损道路,封堵46条道路的私开门脸。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主要污染物削减2%推动绿水园建设。大力建议生态文明,加强公众生态道德观建设。启动市容环境管理年活动,完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村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着力提高公共环境管理能力,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国家卫生城区。

八、实施社会保证重点项目

加大实训、贷款等服务力度,改善民计民生是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继续实施社会保证和扶贫助困十大项目。坚持以守业促就业。开发各类公益服务岗位,做好新生劳动力特别是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安顿,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建设。制定老龄和幼儿事业发展规划,建成10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站等一批为老服务机构。扶植社会福利机构,探索社会化助残新途径。搞好慈善协会换届,推动慈善公益事业法制化、长效化和社会化。实施社会救助、劳动保证、卫生服务、残疾人救助、为老服务、人口计生“六网合一”工程,进一步优化社会保证长效机制,让群众从多方面得到更多实惠。

九、大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促进新型工作模式良性运转,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好和谐社区。要进一步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社区管理规范化。加快“五个一”文明社区建设,完成20个精品社区和嘉陵道街整街建制创建。扶植培育社工组织,搭建社工人才载体,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步伐。深化学习型社区建设,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整合社区商业网点资源,规范提升社区商业经营业态,建设一批规范化菜市场、社区商业中心街和便民钟点市场。加强物业管理监管,探索物业纠纷调解的新途径,为人民群众发明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十、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规范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校舍平安改造工程,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资源整合、均衡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启动医院门急诊楼建设,百年品牌水阁医院建成开诊,改扩建一批医疗卫生机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做好妇女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大力推动中医药进社区,创立“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丰富延伸“老城津韵”板块,以精品项目整合资源,以激进文化扩大影响,以节庆活动提升效益,挖掘“庄王府”等文化遗存内涵,建成全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办好第五届中国·妈祖文化旅游节,继续举办“之夏”飞雪迎春”群众品牌文化活动。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新建一批社区体育健身路径和设施,办好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筹建新体育场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搞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军民共建效果,争创国家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广泛开展“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

十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维护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疏通群众诉求渠道。发挥信访联席会作用,下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社区司法所建设,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方联动的调解工作机制。不时加强应急管理,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志愿者参与、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网络,加强社区警务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平安生产监管网络,全面开展平安生产检查,建立平安防控工作有效机制,做到平安生产有序可控,推进“平安”建设。

编制规划范文篇6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区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把握一个定位,抢占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即:把握科技*功能定位,抢占产学研结合、科技企业数量质量和科技人才聚集的高地,打好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土地资源整理、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在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三年发展计划上取得重大进展;在搞好*开发建设,推动结构调整上取得重大进展;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园林城区、文明城区上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增加值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三级财政收入55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6.8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下。

为此,主要做好以下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规划

确定未来5至10年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突出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突出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突出城区面貌的生态宜居,突出民计民生的富裕和谐,突出文化道德的传承弘扬,做好各类专项规划和街域规划编制,使之成为未来几年推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指导纲领。

二、推进科技*建设

按照“科技*”的发展定位,制定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扶优做强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技术、创意设计等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拓展科技产业发展空间,调整科技型工业布局,加快*科技广场、天大*创意大厦项目建设,推进美湖里地块整理,促进科技企业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保持科技园快速发展态势。积极搭建产学研服务合作平台,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建设*科技城,打造以*科贸街为展示窗口、以科技楼宇和工业园区为孵化基地的“一街多区”的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开展成果交流、项目推介和市场交易,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增长15%,保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全市领先位势。实施人才智力聚集工程,用产业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政策留住人才。实施城市管理、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信息化工程,深入普及推广科技知识,将科技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建设创新型城区。

三、推动西部地区深度开发

*路以西地区是区域发展的宝贵空间和重要增长极,要把*开发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试验区。全力打造三个产业聚集区,建设30万平米的新南马路五金城二期工程;光电子园一期开工建设,力争年底主体封顶,推进二、三期土地整理,实现项目滚动开发;推动天拖企业搬迁,启动地块整理,做好项目招商。着力打造两条商务商业带,在*道发展创意产业、商务综合服务业态,完善汽车商务及相关产业服务链,建成奥迪4S店,做大C92创意产业园。在*道做好地铁站点项目的策划实施,力争在重要节点和条件较成熟地块整理上实现突破。搞好*开发建设整体规划,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使西部地区呈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启动建设百个经济项目

项目是落实规划的重要载体,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5个,总建设规模150.4万平方米,总投资150.7亿元;服务业项目25个,总规模399万平方米,总投资37亿元;科技发展项目*个,预计产值达7亿元。通过重点项目实施,助推优势产业聚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东马路--老城厢民俗文化旅游商贸聚集区,*、*酒吧街开业,推动仁恒海河广场二期、老城厢13号地项目建设。丰富西南角--海光寺商业商务聚集区,加快中粮、宝利、融侨项目建设,启动房地产交易市场、内燃机厂地块整理。强化水上奥城体育休闲娱乐聚集区,改造奥城商业广场国际风情街,推动绿荫里地块土地出让和体育之窗、宝力豪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提高楼宇入驻率,税收增长30%以上。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围绕功能布局、重点项目吸引投资,多层次、宽领域选商引资,在引进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和境外资金上下功夫,招商引资协议额*亿元、到位额40亿元以上。

五、落实服务经济长效机制

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要坚持联系企业制度,深入基层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完善选商引资和协税两个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扶植服务。继续安排各类扶持资金3800万元,支持民营企业创业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继续扩大投融资规模,为土地整理、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进行政审批再提速,完善联审部门服务重大投资项目协调机制,深化告知承诺、照后服务等工作举措,提升网上综合服务能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行重点项目监管机制,加强对餐饮服务业、专业市场等领域零散税源征管,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先进完善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是现代化城区的重要标志。要大力推动地铁二、三号线建设,实施五、六号线站点拆迁,力促快速路*段建成通车。深化*西部地区交通路网规划,力争启动*道西段等道路改造工程。实施一批民心惠民工程,推进社区市政设施标准化共建共管,做好市政道路、排水管网的维修养护。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居民生活配套设施遗留问题。完成*道、东王家台片分散平房改造任务,建成安置房9万平方米,积极推动住房保障工作。在建项目规模不低于400万平方米,新开工、竣工均超过100万平方米。

七、实现市容环境再上新台阶

市容环境是城市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继续实施城市管理十大重点项目。开展大干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对区域内171条干支道路进行全面整治,实现*路以西街域环境逐步提升。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程,50%基础性指标达到国卫标准。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24座公厕和垃圾转运站,更换和添置1万个社区垃圾箱筒。改造50个社区绿地和10个社区里巷破损道路,封堵46条道路的私开门脸。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主要污染物削减2%。推动绿水园建设。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加强公众生态道德观建设。启动市容环境管理年活动,完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着力提高公共环境管理能力,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国家卫生城区。

八、实施社会保障重点项目

改善民计民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实施社会保障和扶贫助困十大项目。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加大实训、贷款等服务力度,开发各类公益服务岗位,做好新生劳动力特别是困难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安置,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建设。制定老龄和幼儿事业发展规划,建成10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站等一批为老服务机构。扶植社会福利机构,探索社会化助残新途径。搞好慈善协会换届,推动慈善公益事业法制化、长效化和社会化。实施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卫生服务、残疾人救助、为老服务、人口计生“六网合一”工程,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长效机制,让群众从多方面得到更多实惠。

九、大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建好和谐社区。要进一步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工作模式良性运转,推进社区管理标准化。加快“五个一”文明社区建设,完成20个精品社区和嘉陵道街整街建制创建。扶植培育社工组织,搭建社工人才载体,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步伐。深化学习型社区建设,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整合社区商业网点资源,规范提升社区商业经营业态,建设一批标准化菜市场、社区商业中心街和便民钟点市场。加强物业管理监管,探索物业纠纷调解的新途径,为人民群众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十、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实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资源整合、均衡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启动*医院门急诊楼建设,百年品牌水阁医院建成开诊,改扩建一批医疗卫生机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做好妇女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大力推动中医药进社区,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丰富延伸“老城津韵”板块,以精品项目整合资源,以传统文化扩大影响,以节庆活动提升效益,挖掘“庄王府”、*等文化遗存内涵,建成全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办好第五届中国·*妈祖文化旅游节,继续举办“*之夏”、“飞雪迎春”群众品牌文化活动。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新建一批社区体育健身路径和设施,办好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筹建新体育场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搞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军民共建成果,争创国家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广泛开展“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

十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发挥信访联席会作用,下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社区司法所建设,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方联动的调解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志愿者参与、群防群治的治安防控网络,加强社区警务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建立安全防控工作有效机制,做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推进“平安*”建设。

十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编制规划范文篇7

下一阶段将进行正式普查登记。这一环节是整个普查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工作,现在按照县经普办要求和《茅坪镇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方案》安排。工作量最大,动员力量最多,质量要求最高,真正意义上的实战阶段。此之前,全县组织了对乡镇一级的培训,下发了相关文件,出台了秭归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考核办法》镇普查办公室已经恢复办公,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及相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责任,精心组织,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此,强调以下几点:

一、正视在前段工作中存在不足,再次充分认识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可以全面了解二、三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为编制国民经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履行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重要依据和重要基础。明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出台,近期,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工作,可以说,这次的经济普查,通过经济普查。对今后几年甚至是一个时期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镇上下紧紧围绕第一阶段的工作要求,前段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但是要看到存在不足,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对政策的不理解,导致出现少数单位不配合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填报质量。二是单位清查中有漏登现象。有的一级局级单位,却因办公地点和活动地点不在一起,导致两个地方都没有登记。个体户由于受季节、时间等因素造成登记户数的差异。三是分类不清。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有错划现象。四是表格质量不高。有的单位交来的报表字迹不清,逻辑关系错误,最后不得不重新推倒重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精心组织,明确任务。扎实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对个体户按的比例分行业抽查后进行重新登记。同时,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对辖区内所有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登记。对清查后的新增单位或补漏发现的单位,也要全部登记起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月日,时期数为年全年,具体入户籍登记时间以全县统一要求的为准。这次经济普查按“地统计原则、最小法人原则、不重不漏原则”执行,组织方式上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方式,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建筑房地产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由县经普办直接组织企业登记,企业登记后直接到县经普办查办报表。其它单位由乡镇组织实施。

要把握四个环节:工作中。

全镇最少要有张登记工作照片、三条横幅标语及适量小标语、两条信息、一次重要普查条例的宣传。县经普办已下发了考核办法,一是宣传关。按照县经普办“要求。尤其对宣传工作实行了单项考核,内容繁多。涉及到各村居委会的任务,就是要利用广播、小标语、印制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各村要开好广播会,大力宣传《经济普查条例》尤其是九里、桔颂、滨湖及工商局必须悬挂横幅标语,其他单位多多不限。

县、镇、村居委会都要进行培训,二是培训关。这次普查。全镇的培训今天下下午进行,要求参加培训的文书都要认真听会,弄清政策口径,切实明确工作要求,避免工作失误。同时,各村居委会要认真组织好各辖区内的培训,县直各单位的培训由各居委会负责组织。这项工作要求在本月底前结束。

把握好登记范围、对象、重点、方式和方法,三是登记关。继续坚持“五个把握”要求。做到文明登记,不重不漏。对填报表格上各项内容和各个数据都要认真调查登记,确保数据准确、全面、详实、可靠,切切实实能反映一个单位的经济水平。

首先是普查员填写时由单位法人亲自审查,四是审核关。实行三审制。其次是由负责普查的指导员进行审核,最后由镇经普办审核。这次普查工作中,印制有草表,要在确认无误后正式过录。

编制规划范文篇8

下一阶段将进行正式普查登记。这一环节是整个普查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工作,现在按照县经普办要求和《镇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方案》安排。工作量最大,动员力量最多,质量要求最高,真正意义上的实战阶段。此之前,全县组织了对乡镇一级的培训,下发了相关文件,出台了秭归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考核办法》镇普查办公室已经恢复办公,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及相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责任,精心组织,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此,强调以下几点:

一、正视在前段工作中存在不足,再次充分认识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可以全面了解二、三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为编制国民经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履行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供重要依据和重要基础。明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出台,近期,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精神就是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工作,可以说,这次的经济普查,通过经济普查。对今后几年甚至是一个时期将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镇上下紧紧围绕第一阶段的工作要求,前段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但是要看到存在不足,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对政策的不理解,导致出现少数单位不配合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填报质量。二是单位清查中有漏登现象。有的一级局级单位,却因办公地点和活动地点不在一起,导致两个地方都没有登记。个体户由于受季节、时间等因素造成登记户数的差异。三是分类不清。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有错划现象。四是表格质量不高。有的单位交来的报表字迹不清,逻辑关系错误,最后不得不重新推倒重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精心组织,明确任务。扎实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对个体户按的比例分行业抽查后进行重新登记。同时,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对辖区内所有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登记。对清查后的新增单位或补漏发现的单位,也要全部登记起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月日,时期数为年全年,具体入户籍登记时间以全县统一要求的为准。这次经济普查按“地统计原则、最小法人原则、不重不漏原则”执行,组织方式上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方式,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建筑房地产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由县经普办直接组织企业登记,企业登记后直接到县经普办查办报表。其它单位由乡镇组织实施。

要把握四个环节:工作中。

全镇最少要有张登记工作照片、三条横幅标语及适量小标语、两条信息、一次重要普查条例的宣传。县经普办已下发了考核办法,一是宣传关。按照县经普办“要求。尤其对宣传工作实行了单项考核,内容繁多。涉及到各村居委会的任务,就是要利用广播、小标语、印制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各村要开好广播会,大力宣传《经济普查条例》尤其是九里、桔颂、滨湖及工商局必须悬挂横幅标语,其他单位多多不限。

县、镇、村居委会都要进行培训,二是培训关。这次普查。全镇的培训今天下下午进行,要求参加培训的文书都要认真听会,弄清政策口径,切实明确工作要求,避免工作失误。同时,各村居委会要认真组织好各辖区内的培训,县直各单位的培训由各居委会负责组织。这项工作要求在本月底前结束。

把握好登记范围、对象、重点、方式和方法,三是登记关。继续坚持“五个把握”要求。做到文明登记,不重不漏。对填报表格上各项内容和各个数据都要认真调查登记,确保数据准确、全面、详实、可靠,切切实实能反映一个单位的经济水平。

首先是普查员填写时由单位法人亲自审查,四是审核关。实行三审制。其次是由负责普查的指导员进行审核,最后由镇经普办审核。这次普查工作中,印制有草表,要在确认无误后正式过录。

编制规划范文篇9

及时召开班子会,专题传达贯彻全省镇村联动建设发展现场推进会精神,总结推广全市先进的典型经验,全面部署我镇镇村联动建设发展工作,推广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成立了镇镇村联动建设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镇长担任第一副组长,相关责任镇村干部担任成员。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抓镇村联动工作,并兼任镇村联动办公室主任,同时从镇新村办、国土所、供电所、农综站等单位抽调专人集中办公,确保镇村联动建设顺利开展。

二、明确镇村联动建设目标任务

1、全镇规划。一是编制规划,按照“全域、彰显特色、三个集中”的总体要求,认真编制《全域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合理布局。构建以县城中心城区为核心,牌集镇和城乡一体化新区为副中心,3个中心村和九个基础村为网格的城乡一体建设体系。三是人口布局。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分阶段推进城乡人口布局,到2020年,实现我镇农村人口“三分之一进县城,三分之一到集镇和社区,三分之一在农村”的格局,至目前,新区已完成编制规划,正在建设之中,中心村已完成编制规划,正在启动建设,中心村和交通中心村正在编制规划,九个基础村开展整治提升建设。

2、积极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一是大力开展了对环山公路沿线环境卫生,乱堆乱放现象整治力度,对沿线可视范围的去年未“穿衣戴帽”的农户进行了补课。二是投资30万元对牌集镇改造提升,使集镇美化。三是对符合条件的农民散建房,审批后,先交押金,一律采用建设琉璃瓦坡屋顶。

三、积极推动镇村联动建设

1、抓好三级联动,一改过去镇村联动的做法,以县项目建设整体拆迁为契机,推进新区、中心村和基础村建设步伐,形成三级联动合力。

2、做好政策整合资金运作,充分用好中央和地方各类惠农政策资金,集中力量推进镇村联动工作。全面整合移民扶贫、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民政、农林、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政策资金,集中用于镇村联动建设。例如,把农业开发项目用于新农村建设点改沟、水利项目用于示范点改港等,最大限度地筹集联动建设资金。

镇村联动工作既是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又是一项惠民工程,当前我镇镇村联动建设工作距离标准要求存在很大距离,下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二项工作:

编制规划范文篇10

第一条为了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1号)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行政区划分为五级。

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可以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区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照法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由国家土地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由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

第五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体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

第六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二)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三)自上而下,上下结合;

(四)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

(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第七条国家应当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标准和规范。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第八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第九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必须准确、可靠。规划基期各类用地面积应当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面积确定。规划用地分类应当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为基础。

第十条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是:

(一)编制规划的准备工作;

(二)编制规划方案;

(三)规划的协调论证;

(四)规划的评审;

(五)规划的报批。

第十一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限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一般为十年至十五年,同时展望远景土地利用目标。

第十二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应当分阶段安排实施,重点确定近期规划目标。近期规划一般为五年。

第十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因特殊情况需作局部调整的,由编制该规划的人民政府决定,并将调整方案报批准该规划的人民政府备案;需作重大修改的,由编制该规划的人民政府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规划的机关批准。

【章名】第二章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十四条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一)在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潜力和各业用地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

(二)协调各部门用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三)逐级分解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重点确定城镇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和基本农田等重要用地的区域布局;

(四)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省级规划应当实现省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点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地级规划应当重点安排好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合理划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

第十五条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主要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分析土地利用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阐明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确定规划目标。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供需趋势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远期和近期目标;

(三)土地供需分析。分析现有建设用地、农用地整理、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预测各类用地可供给量;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各业发展规划对用地的需求,预测各类用地需求量;根据土地可供给量和各类用地需求量,分析土地供需趋势;

(四)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根据规划目标、土地资源条件和区域生产力布局,提出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各业用地规模、重点土地利用区的区域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布局;

(五)编制规划供选方案。根据土地利用调控措施和保证条件,拟定供选方案,并对每个供选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推荐方案;

(六)拟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第十六条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一)规划文件;

(二)规划图件;

(三)规划附件。

第十七条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件,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

规划文本的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一)前言。应当简述编制规划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

(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应当简述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潜力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规划目标和方针。应当简述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展望远景土地利用;

(四)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应当简述各类用地数量、结构变化,各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原则,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土地利用区的规模、布局;

(五)规划指标分解。应当简述根据上级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平衡土地需求的意见,提出各类用地控制性指标的分解方案和依据;

(六)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规划说明的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一)编制规划的简要过程;

(二)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

(三)编制规划过程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包括基础数据来源,重要规划指标和用地布局调整的依据,供选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评价,推荐方案的理由,实施规划的条件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属于修编规划的,还应当说明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和修编规划的必要性。

第十八条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应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规划图件比例尺:部级规划应当为1∶400万,省级规划应当为1∶20万~1∶100万,一般应当为1∶50万;地级规划应当为1∶10万~1∶50万,一般应当为1∶20万;地级以上城市城乡结合部图件比例尺应当适当放大。

国家和省级规划图件应当反映土地利用地域划分、重点建设项目和重要土地利用区的布局、城市规模等级。地级以上城市的规划图件应当反映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和规划建成区范围。

第十九条国家、省、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件,应当包括专题研究报告和其他有关规划的图件资料。

专题研究报告应当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需分析、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分解和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衔接分析等。

【章名】第三章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二十条县级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一)根据上级规划要求和本地土地资源特点,分解落实土地利用各项指标;

(二)组织划分土地利用区,重点是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农业用地区等,落实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规模和布局,为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提供依据。

乡级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一)按照县级规划要求,将各类用地指标、规模和布局等落到实地;

(二)将农业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等落实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

第二十一条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主要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一)确定全县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任务;

(二)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定全县各类用地指标,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分阶段任务;

(三)划定土地利用区,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四)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五)将全县土地利用指标落实到乡、镇;

(六)拟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应当在分析乡、镇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利用区的途径和措施。

第二十二条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分区依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的原则确定。

各地应当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状况,因地制宜地选定土地利用分区的类型。

第二十三条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一)规划文件;

(二)规划图件;

(三)规划附件。

规划文件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其主要内容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确定;乡级规划可以简化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内容。

规划图件应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图件比例尺:县级规划应当为1:2.5万~1:10万,一般应当为1:5万;乡级规划应当为1:1万或者1:5000。县、乡级规划图件应当反映各类土地利用区、重点建设项目位置和范围。

规划附件应当包括专题研究报告和其他有关基础资料及图件资料。

【章名】第四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审和报批

第二十四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当组织进行评审。

第二十五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审,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充分体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要求;

(二)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控制指标得到落实;

(三)各业用地协调较好,布局合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充分,调控措施可行;

(四)土地利用分区科学、合理;

(五)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分解与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紧密衔接,控制到位;

(六)耕地占补平衡挂钩措施得到落实;

(七)规划文本、说明和专题研究的内容符合要求,论述清楚;

(八)规划图内容全面,编绘方法正确,图面整洁清晰;

(九)采用的基础资料准确、可靠。

第二十六条评审合格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综合平衡和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依照法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并报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自上而下,逐级审批。因特殊情况,下级规划确需在上级规划批准前审批的,其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必须符合上级规划确定的原则和控制指标。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审批。

第二十八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批,应当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一)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

(二)规划图件;

(三)规划专题报告;

(四)其他必需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九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前,审批机关应当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

第三十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公告。

【章名】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各地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可以结合实际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各行业主管部门可以结合行业特点编制行业用地规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备案。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行业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参照本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