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小报内容十篇

时间:2023-03-15 19:54:04

教师节小报内容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1

《理论力学》是高等院校机械、土木、交通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建立力学模型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力学概念和公式,进而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专业课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然而,由于《理论力学》课程自身内容繁多、理论抽象、公式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厌倦,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的兴趣,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一种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学生小组讨论—课堂释疑及点评—效果巩固及检查”三个流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力学》教学过程,提高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学习兴趣,改变目前学生厌学的普遍现象,达到《理论力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这种教学形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教学模式包括五个环节,将在下文中展开阐述。

二、本教学改革实践环节

1.选定小组讨论内容。学生小组讨论内容的选择主要由教师确定。教师在选定学生小组讨论内容前要准备充分,结合目前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情况,选择难易适中的章节内容作为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若教师选择小组讨论内容偏难,可能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够,会感到无从下手,产生挫败感,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选择难易适中的知识内容作为小组讨论的主题。目前《理论力学》教材一般包括三方面知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每部分内容又分若干小节,每个小节的知识内容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如在静力学部分,包含的知识点有静力学概念及公理、力系的等效及简化、力系的平衡、桁架静力分析与摩擦平衡分析等内容。静力学部分选择学生小组讨论内容时,教师尽可能避开“力系的等效及简化”这部分内容,这是由于此部分内容理论知识较多,不经教师讲解学生难以自行理解掌握。同时这部分知识内容包含的公式推导也较多,没有一定相关知识积累不易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不适合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在静力学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选择“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这一小节作为学生的小组讨论内容。这是因为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主要应用前面所学过的刚体系统的平衡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公式推导比较少。在学习过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相关知识后,学生完全可以将所学平衡问题分析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静定桁架分析和计算中去,所以静力学选择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小组讨论内容是合适的。再如,在《理论力学》课程运动学这一部分内容中,教师最好不要选择点的速度合成及加速度合成知识内容作为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这是因为点的速度合成及加速度合成知识与前面所学知识内容关联不多,对学生而言,几乎是新的知识点。此外,这一部分知识内容也非常重要,是运动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点的速度合成及加速度合成内容理论多、概念多,并且知识点内容相对抽象,不适合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对于运动学部分,教师可以选择“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分析”作为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主要以点的速度合成知识为基础,是点的速度合成知识在刚体运动中的应用,所以选作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是合适的。对于《理论力学》的动力学部分,教师可以选择“质点系的动能与刚体的动能”这一节作为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这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在《大学物理》这门课程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学生相对而言比较熟悉,且这一小节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所以比较适合学生小组讨论学习。

2.分组讨论。将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并至少提前一周将所讨论章节内容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准备所讨论章节的知识内容。小组讨论环节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为保证小组讨论过程的质量,可采取组长负责制,组长可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在进行学生小组讨论前,要求组长制订小组讨论的详细计划,包括小组讨论的时间、地点、次数,以及每次讨论的主要问题等,这样便于教师进行抽查和指导,保证学生小组讨论的质量。除此以外,由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在课余时间完成,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教师应对学生小组讨论成果提出要求。例如,教师可要求组长提供小组讨论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如小组讨论时的照片、讨论记录等。小组讨论环节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去学习和思考问题,并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小组讨论后学生要形成对所讨论章节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讨论中发现的问题。讨论环节完成后,针对讨论主题,小组要形成完备的PPT文件,并推选出小组讨论汇报人,以便课堂上向其他学生汇报讲解本小组的讨论成果。

3.学生汇报。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完成后,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按照小组讨论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小组讨论成果的课堂汇报讲解环节。在学生课堂汇报讲解前,教师应对学生小组讨论后提交的PPT成果进行审查和把关。教师课前要与学生汇报人进行沟通和探讨,帮助学生汇报人理清思路,掌握学生课堂汇报讲解时间,从而提高学生课堂上讲解和汇报的效率。

例如在静力学“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部分,我们安排每小组汇报讲解20分钟。这样按照我校一节课40分钟,可以安排两个小组进行汇报讲解。学生汇报讲解的内容包括小组讨论中所形成的章节知识要点、例题及存在的难点等。

4.释疑点评。学生讲解汇报完成后,教师对学生课堂讲解章节内容释疑和点评是本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经过小组讨论后,可能对所讨论章节知识点仍存有疑问,或是对所讨论知识点的重点归纳有所疏漏。此时,教师应在学生课堂讲解汇报环节结束后,及时对学生讲解汇报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释疑。对于学生疏漏的知识点,及时进行补充和强调。在这个环节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对“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这部分的章节内容,在学生课堂讲解汇报环节中发现,学生对零力杆的判定这一部分内容存有疑问,理解深度不够,有一个小组在汇报中甚至未提到零力杆的判定问题。而零力杆的判定是进行平面静定桁架静力分析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对于简化平面静定桁架静力分析计算过程起到重要作用,这部分知识内容不能忽略。因此在学生讲解完成后,教师应及时对零力杆判定内容进行释疑和重点讲解。通过这种学生课下小组讨论、课堂讲解汇报的形式,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上能够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和疑惑及时点评。由于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的讲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

5.巩固、检查及考评。此环节为本教学模式改革的最后一个环节。巩固、检查以课后作业为主。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批阅,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可以检验这种教学改革模式的效果。通过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按照“全员参与、以校为点、辐射家长”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通过师生共建共读活动,培养良好读书习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打造翰墨飘香、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书香校园;树立勤奋读书、热爱知识、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师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活动主题:让书香溢满校园

三、活动时间:20**年2月至20**年5月

四、县级活动项目

1.中华经典诗文师生诵读比赛

2.师生读书创作比赛

3.“书香伴我行”学生读书巡讲活动

4.“同享图书馆,共建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5.图书展销会

6.区域性推进儿童阅读系列活动

五、活动安排

(一)策划与宣传阶段(20**年2月)

1.制订县读书节总体活动方案

2.设计与印发读书节活动宣传海报

3.印发《**县中小学读书活动倡议书》

4.在县教师研训网上开辟读书节专栏

5.各校自行设计本校读书节活动方案

(二)组织与实施阶段(20**年3月-20**年5月)

1.读书节开幕式暨中华经典诗文读诵比赛

活动时间:3月28日上午(8:30开幕)

活动地点:实验小学阶梯教室

参赛对象:全县中小学、公办幼儿园

参赛要求:各校组织一支15人的师生朗诵队(教师至少5人),朗诵的内容为中华经典诗文(内容自选),朗诵时间控制在6分钟之内。

承办单位:实验小学

2.图书展销会活动

活动时间:5月4日--15日

活动地点:实验中学、实验小学、东屏小学、霓北中学、霓南义校、钱江电视希望小学

活动内容:县新华书店联合读者书店开展图书优惠展销活动

承办单位:县新华书店、读者书店

3.县师生读书创作比赛活动

参赛对象:全县中小学生及教师,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教师组

作品主题:我和书的故事

参赛要求:参赛作品紧扣读书精神、读书方法、读书心得等,叙述自己读书经历,回顾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以“我和书的故事”为主题,自拟副标题,文体为自传体记叙文、散文,做到主题鲜明,语言流畅,富有真实情感,字数在1500字之内。各校将优秀的作品文稿(A4版面一式两份)和电子文档4月20日之前送到教师进修学校林艳红老师处,逾期不受理,各校师生作品的推送名额见附件2。

承办单位:县教师进修学校

4.“书香伴我行”学生读书巡讲活动

活动时间:5月份

动内容:组织在师生读书·创作比赛中获奖的部分学生,以及学校推荐部分热爱读书的学生,以“书香伴我行”为主题,到部分学校对学生开展“多读书、读好书、乐读书”为内容的读书巡讲活动。

承办单位:县教师进修学校

5.“同享图书馆,共建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1)阅读专题讲座;(2)办理“一卡通”借书证;(3)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础网点;(4)举办“我爱我家”家庭读书知识竞赛活动;(5)流动车进校园活动。

具体安排:见附件3

承办单位:**县图书馆

6.区域性推进儿童阅读系列研讨活动

活动内容:儿童阅读研讨会

时间地点:城关一小(4月20日-26日)

实验小学(5月11日—17日)

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承办单位:县教研室

7.各校根据读书节方案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节活动

(三)总结与表彰(5月)

1.评选优秀作品奖、指导师奖、优秀组织及活动创意奖

优秀作品奖:按作品类别分别设一、二、三等奖,获奖率为60%,其中一等奖占获奖作品的15%,二等奖占获奖作品的35%,三等奖占获奖作品的50%。

指导师奖:荣获一等奖的作品的指导师相应荣获优秀指导师称号,诗文朗读比赛指导师可上报3人(含3人)

优秀组织奖、活动创意奖:评选读书节活动优秀组织奖和活动创意奖若干名,评选依据:①各校提交的读书节活动总体方案和总结;②各校提交的《特色活动申报表》及相关文字、影像等原始资料;③按文件要求,准时报送作品,各类报表填写清楚、准确;④活动参与面广,特色活动突出,获奖节目较多。

2.编印《20**年**县中小学读书节活动集锦》,以供下届读书节组织活动参考

3.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即“书香校园”创建研讨会

时间与地点:5月22日于教师进修学校

参加对象:学校“书香校园”创建主管领导、获奖师生代表

活动要求:各校汇报读书节活动及“书香校园”创建经验总结

承办单位:教育科、教师进修学校

六、活动要求:

各校要高度重视读书节活动,把它作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来抓,根据学校实际,参照县读书节活动方案,制定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并落实责任组织好各项活动。通过师生共建共读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各校要在20**年3月20日前上报读书节活动总体方案,20**年5月12日前上报读书节活动总结、相关文字、影像、新闻报道等资料和20**年**县中小学读书节特色活动申报表。以上材料均须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到教育局教育科陈卫平老师处,电子邮箱为:dtjyk@,联系电话:63482142。

附件:

1.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指引

2.20**年**县中小学读书节读书创作作品选送篇数

3.“同享图书馆、共享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安排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3

可是,当前社会人们道德却出现了一些畸形或缺失,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受宠而又孤独。他们衣食无忧,缺乏忧患意识;交往的狭窄,使他们显现出一种不健康自我与自闭;父母望子成龙的严厉管束,使他们脆弱而逆反;不良的文化侵袭,使他们好奇而迷失;少数学生面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面对父母的辛苦养育和教师的辛勤培育,不仅不能做出感恩之举,反而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因父母不能满足其某些要求、教师对其略微严格就产生仇视父母或教师的心理。作为授业解惑的教师,育人树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感到责任之重大,心情之焦急。因此,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尤为必要。

语文是百科之母,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蕴涵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因此,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

一、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捕捉感恩教育

语文教材所选的内容不仅是为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所设计,而且从阅读识字、口语交际到写作,从现代文到文言文,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习技能的同时,要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各种文体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恩赐。因此,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懂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告诉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现实中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祖国是每一个人的家,没有祖国的繁荣强大,便没有每个人的一切。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因国家沦亡,即将失去自由,失去读书的机会,他对祖国、对自由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留恋与向往,“祖国”二字在他心中的位置何等重要。教师可通过赞美描写中国文化、建筑艺术和大好河山的篇章,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努力学习,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从小学到初中的语文教材中都有歌颂赞美母爱、尊敬师长的课文。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朱自清的《我的老师》,充满了对恩师的怀念和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的《我的母亲》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母亲的敬仰;朱自清的《背影》充满了对父亲的深沉的爱。教师要抓住这些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知恩图报。

二、在探究学习实践中深化感恩教育

课文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思想教育的载体,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有所感悟、体验,学生才能引起思想上的共识。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习内容选择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启迪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气候变化,搜集农业谚语,然后写观察记录、编辑小报等,从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后,可布置这样的问题:“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训练,能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培养。

三、在作文教学中升华感恩教育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融入;实施

一、认识翻转课堂

FCM是“Flipped Class Model”的简称,通常被翻译成“翻转课堂”、“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或者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强调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内化,通过学生课外有支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教师答疑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组织管理能力等。

三、翻转课堂操作方法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外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主要集中在课外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

(一)课外操作阶段

1.教师操作部分。

(1)教学内容的解析与设计。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教学目的,设计编制教学目标。由于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了解教学目标,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强调编写细化,即把一个综合性的目标细化成许多小的、分散性的目标。目标在描述时尽可能分层次,从而体现结构性特点,说明哪些是课前应达到的目标,哪些是课堂中应达到的目标。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制作。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教师根据微课程设计方法,首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与细化的教学目标相对应,以知识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评测题库。其次,教学内容呈现时一般采用教师提供视频来实现,也包括文本和音频等形式。教师可以从开放资源上寻找,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利用录制软件提前录制,一般要求是视频的长度短小精练并以教学关键内容呈现为主体,少呈现与关键内容联系不大的部分,如教师头像、背景等。再次,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几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以便不同学生能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最后,由于教学内容是学生未经过教师传授而自主学习的,教师在学材制作时即使是很简单的内容也不能跳跃教学步骤,并且在结束时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

(3)自主学习情境创建。在这一环节主要指教师需要教学装备(如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设备、视频服务器等)、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等方面的准备。

(4)自主学习策略选择设计。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自主学习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等),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5)课内教学准备。教师通过交流平台中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学生课前评测结果和学生填写的学习单,总结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探究题目,以课内学习单的形式准备,课内学习单的设计与课前学习单的设计相同,并对课内学生的活动(独立探究、协作学习、成果交流和汇报、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

2.学生活动部分。

这部分学生的活动以信息技术为支持,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每个环节结束后可以返回上一环节重新学习。

(1)了解学习任务。对细化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明了课外学习的任务和课内学习的任务,并根据学习任务和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2)观看视频或其他学习材料。学生通过网络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材料开展学习,对学习收获进行记录,并利用交流平台提出问题。

(3)课前评测。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前练习,并根据完成情况发现学习中的问题,通过交流平台提出问题。

(4)填写课前学习单。学生通过前面三个环节的活动,回答教师在学习单中提出的五方面问题,并反馈给教师。

(二)课中应用阶段

1.教师活动部分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这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实现对课外阶段知识的高效内化,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和反馈进行动态化的完善。

(1)创建环境。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选择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小组规模不能太大,控制在5人以内,并对小组中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强调学生要明确小组任务、相互支持和配合、并能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价。如果涉及的问题比较小,可以设计学生个体自主探究的形式,然后让学生组成小组相互交流成果。

(2)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根据问题的大小,组织学生进行协作探究、自主探究和成果汇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使用学习工具。

(3)问题与环境的完善。由于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问题是基于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和反馈总结的,在课堂中当学生进行协作探究、自主探究或成果交流汇报时,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入地实现知识的内化,需要对课外教学设计中确定的问题和学生内化环境进行完善;如课堂时间充足,可以针对新问题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否则把其作为一些课外探究的主题融合到后续的教学内容中。

(4)综合评价和反馈。在翻转课堂中,综合评价阶段是落脚点,并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综合评价阶段,是对学生记忆理解阶段以及应用分析阶段成果的评价,从中也可以发现教学准备阶段的不足。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如把发生在课下的各种学习和思考活动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以内容独特的报告或者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予以呈现,从而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强调的是创造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要体现翻转课堂中强调的“评价形式多元化和评价目标发展性”的特点。教师根据综合评价与学生的反馈对课外教学设计进行完善。

2.学生活动部分。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对知识的高效内化,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1)独立探究。一些小的问题或任务学生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独立探究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内化,并通过独立探究形成高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构建出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

(2)协作学习。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主要有7种,分别是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在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发展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包容能力。此外协作学习对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以及形成个体间相互尊重的关系,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在翻转课堂中常用的小组交互策略有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拼图学习工作表等。

(3)成果交流与汇报。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成果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在成果交流中,参与的人员除了本班师生以外,还可有家长、其他学校师生等校外来宾。

(4)填写课内学习单与评价。学生把课内探究中的学习心得与问题以学习单的形式向教师反馈,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小组的学习成效进行自评和他评。还可翻转汇报过程,学生在课余将自己的汇报过程进行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教师和同学在观看完汇报视频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借鉴“反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基于实际学习效果的课堂答疑和讨论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尤其学生间互相答疑的机制允许了学生有更多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另外,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将考核比重向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进行偏移,考虑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如回答其他学生提问、参与课堂讨论等,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06)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5

促进教师“蹲下身子看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教”,仅仅从教者的视角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确定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按预设轨道进行。现在老师们意识到“要做好老师,先当好学生”。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报告单时,老师先以学生的视角看教材,设想假如自己是学生,会在哪里感到困难,会产生什么疑问?喜欢什么样的报告单?然后再将老师们初步设计的报告单发给部分学生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报告单调整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实践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报告单侧重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基础,引导学生将预习工作做得更实;课中的报告单侧重引导学生在课上主动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后的报告单侧重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为开展新的探究做好准备。

有利于促进课堂结构的改变

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设计的报告单中的内容,包括用词都是精心设计的,注重了题目的针对性及表述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课上,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巡视其间,观察小组报告单的填写情况,及时进行询问、点评或指导,使交流更加顺畅、深入。

刘森虎老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为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我减少重复的知识性内容,增加了现代服装欣赏部分,还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设计自己的校服,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过去老师们课下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但常常局限在自己的课讲得顺利与否等。归因往往是教学环节设计得是否新颖,学生是否聪明、听话等。现在老师们会在每节课末收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报告单,课后第一时间认真阅读。由学生的收获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由学生的共性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学生出现的问题就是老师教学需要调整改进之处”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在感受报告单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它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自主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前认知,引导学生课前了解学习内容及做好预习这一环节十分重要。“自主学习前置报告单”可以使学生课前的预习目标更明确,将预习落到实处。对结果的简单记录,对资料的收集与筛选都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课后延伸报告单又能将本节的所学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让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走出课堂。报告单也为课上生生探究交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交流话题,搭建了促进合作、交流、分享的平台。当学生在认真填写报告单时,学生会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与见解提炼出关键词加以概括,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它又为学生汇报时的精彩发言提供了支撑。相信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6

关键词:电子板报;协作学习;自主探索;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80-02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是甘肃教育出版社和甘肃省声像教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模块二第三节中的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Windows系统的相关操作,学会了Word中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页面设置、文字的输入、文字与段落格式的修饰、插入艺术字与图片、制作表格以及页眉和页脚的操作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编排板报模块中有关电子板报制作的相关内容。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会如何设置分栏和首字下沉,如何插入图片和文本框以及怎样编辑艺术字等,还要学会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料制作电子板报。通过制作电子板报从而更好地掌握Word软件的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电子板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1)学会分栏和首字下沉的设置。(2)学会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插入及编辑。(3)学会设计和评价电子板报。(4)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已有的知识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子板报的制作,提高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的意识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技巧。(2)通过电子板报的制作,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电子板报的制作,培养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力求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电子板报的版面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板报)。

难点:如何欣赏和正确评价电子板报。

五、教学策略分析

1.成立协作学习小组。本学期开始教学编排板报这个模块的内容时,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来尝试小组协作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能够愉快协作,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的模式,但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合作的技巧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以“任务驱动模式”为教学主线。通过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先让学生明确协作学习的任务,围绕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将各小组的任务和资料分发到每一个学生机上,使小组协作学习的任务与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本节课要掌握的学习目标。

六、教学资源分析

1.局域网资源。将课前收集到的各小组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版面设计的范例图片等,按组别分发在学生机上。

2.远程资源。本机房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可以直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宣传和表达信息有哪些比较好的途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思考并提出方案。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广播教学。

2.介绍小组协作学习的任务。提供3个可供参考的制作主题,根据个人喜好每小组任选一个主题,利用已学的Word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每小组共同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板报。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制作主题及相关资料。强调电子板报设计和制作要求:①主题要鲜明突出、内容要健康向上;②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自己的创新思维;③形式和内容要和谐统一;④要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学生理解并识记电子板报的制作要求。让个别学生说出板报设计构思,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利用幻灯片展示作品范例及制作要求。

3.分组协作,制作作品。布置任务——小组成员协作,讨论完成任务。每小组成员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制作方案及小组成员分工情况。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完成作品制作。教师巡视学生的制作情况。

4.展示作品,评价交流。每组展示2件作品,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进行互评,教师最后点评。交流作品,发现不足,吸取优点,补充完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作品。

5.小结、推广。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电子板报制作过程中的操作,培养学生学会用已知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附:可供选择的主题有:(1)歌唱青春。可介绍青春的梦想、青春时期的困惑、青春的份量以及对青春的美好憧憬等。(2)普罗旺斯——薰衣草之乡。可介绍普罗旺斯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它的气候特点、薰衣草之乡的由来以及薰衣草的生长特点等。(3)网络时代。可介绍网络中的有用信息和虚假信息及不良信息的防护措施、网络安全与杀毒方式、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

八、设计思路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同,所以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协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在学生动手制作电子板报之前确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电子板报的主题选择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让学生自定主题不容易控制和把握。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通过展示学生作品,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甘肃教育出版社,甘肃声像教材出版社.义务教育试验教科书[M].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闻播报与点评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王培文(1974- ),河南南阳人,平顶山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163-02

目前,高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属性的本质要求,也是落实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还是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更是思政课走出困境的一个出路。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有很多,一些学者把它分为课内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和网络实践四种形式。“新闻播报与点评”是课内实践的一种,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5~8分钟的时间,以播报的形式介绍国内外重要的时事新闻以及身边的社会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加以评述,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文章拟在理论上对“新闻播报与点评”这种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探究,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

从参与活动的主体来看,“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但是两者发挥的作用不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在准备阶段,由学生组成实践教学小组负责选题、资料搜集和整理、课件制作;在播报阶段,由播报人负责播报和评述;在点评阶段,由学生对新闻播报进行点评,由各小组组长组成评分小组按照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在评价总结阶段,由实践小组负责将播报内容、学生和教师的总结评价进行归纳整理与修正,随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播报月冠军”和“最佳播报团队”等评选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准备阶段,指导实践教学小组成立播报评审小组,对学生的选题和播报内容进行审查,防止播报过度娱乐性、内容空洞性、政治错误性、主观片面性,在播报前教师要对播报内容再进行一次审查,并对合适评价播报做好准备;在播报阶段,聆听播报人的播报和述评,及时处理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控制好课堂秩序;在点评阶段,教师需要对播报进行综合评价,肯定播报与点评的优点与长处,指出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在评价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制定合理的评奖机制,协调不同班级学生顺利评选“播报月冠军”和“最佳播报团队”并做好颁奖和激励工作。

(二)思想性与时效性相统一的原则

从播报内容上看,“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应遵循思想性与时效性相统一的原则。首先是思想性,这是由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指导大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整理时,必须提倡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弘扬主旋律、提供正能量,保证信息来源正规、内容客观公正,并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衔接。其次是时效性,就是播报和演讲内容要新鲜,能反映社会现实。目前,思政课内容理论性有余而现实性不足,很难吸引处于求变、求新、求异心理阶段大学生的注意力。开展“新闻播报与点评”就是要用最新的社会现实来论证理论观点,因此必须要注重时效性,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思想特点等选取当下的时政素材。

(三)客观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的原则

从述评和点评来看,“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应遵循客观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的原则。播报人要对自己播报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述评,就必须准确理解播报内容所蕴含的道理,不能抛开基本事实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班级其他学生在进行点评时也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教师在播报和点评之后进行小结,要在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客观的、鼓励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提出新的较高要求,激励学生不断创新播报形式和评价方式,在分析层次上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在学习方式上由播报点评到分析研究过渡。

(四)独立性与依附性相依存的原则

从存在方式上看,“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应遵循独立性和依附性相依存的原则。所谓独立性,是指这种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政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实践教学功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和总结阶段在课外,播报与点评在课内,实现了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连接,拓展了课堂教育的时空,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整个过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拓展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依附性,是指这种实践教学活动最终要服务于理论教学这个总目的,服从于课堂教学活动这个中心环节。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品质和服务社会的本领。开展“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立足于课堂,通过理论述评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内化所接受的价值理念。因此,教师在指导大学生搜集材料时要结合学习内容进行,将鲜活的实例与教材有机结合,一方面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与抽象,另一方面也顺理成章地导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切忌“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与授课内容“两张皮”的现象。

二、“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

“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加快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步伐,赋予思政课教学新活力和创造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思政课的社会功能。具体来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对于大学生来说,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多种能力,内化了价值观念

这种实践活动特有的灵活性、时效性被大学生所接受,它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开放活泼,易于满足大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提高了他们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改变了思政课刻板、僵化、生硬的面目,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在准备阶段通过小组开会选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参与竞争精神,拓展了视野,培养了组织管理才能。在播报和点评阶段,他们通过课件展示、演讲评论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在交流总结阶段,通过对比选择、品评鉴赏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探究钻研能力。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要寻找素材、加工素材、分析素材和评价新闻,必然要思考、辨析、质疑、探究,这都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创新能力。这种实践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思想性与导向性,用鲜活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现象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时事政治教育与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有机融合。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发现思想政治理论对于解释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巨大能量,从而更加坚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这就大大内化了他们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对于教师来说,更新了教育理念,改变了教学手段,提高了自身素质

长期以来,大学思政课多是教师课堂理论传授,学生听课记笔记,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教师可以比较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虽然也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环节,但是不占主要部分,单向的理论传授导致信息交流有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理论知识繁多,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实行“满堂灌”。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问题,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

“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是落实“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活动进行引导,更新教育理念,不是以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中心,而是以是否促进学生进步和提高为依归,切实转变到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由于学生选材的多样性,教师要想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必须得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时尚,更深地了解教育对象,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组织学生制定评分标准、选拔优秀播报点评和最佳系列奖,教师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和鉴别欣赏能力。

(三)对于思政课来说,要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教学目标

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而目前思政课总体上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其教学目标的落实。为改变这种局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是课内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花费经费少、实施难度不大、易于操作、学生参与度高等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在选题、素材收集、课件制作、播报点评、交流评价等各个环节都发挥主体作用,锻炼了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发展了自己的个性,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改变了教和学脱节、“教师辛辛苦苦几十分钟,学生下来一场空”的局面。

“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看到学习思政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认识到思政课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其发展进步的理论武器,从而增加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教师也从苦恼和职业倦怠中解放出来,以开放的姿态吸纳素质教育的理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在指导大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密切师生关系,收获学生的尊敬和理解,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新闻播报与点评”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许文,毛志雄,田祖清.思政课实践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刘振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现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2).

[3]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Z].2005-03-09.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8

各直属学校(园),开发区、商务区、各镇(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各民办学校(园):

2017年教师节主题是“迎接党的,做好学生引路人”,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庆祝2017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市文明委关于开展崇德乐善“一月一主题”公益活动的部署要求,在党的即将召开之际,为全面展示党的十以来在教育思想指引下,教育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教师队伍呈现的新风貌新形象,引导广大教师不忘初心,甘守三尺讲台,潜心育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决定于9月份在全区开展“尊师重教”感恩月公益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尊师重教 服务社会

二、活动时间

2017年9月1日—9月30日

三、主要内容

以庆祝第33个教师节为契机,通过开展庆祝表彰、走访慰问、师德提升、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展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1.开展庆祝表彰活动。区教育局将召开2017年教师节庆祝大会,隆重表彰2017-2017学年度无锡市、锡山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和锡山区教育系统2017“最美阅读者”,并通过专题报告、网络、报纸等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展示当代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各校(园)要组织发动广大教师收看教育部会同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寻找最美教师”专题节目、省教育厅会同省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做好学生引路人——庆祝2017年教师节主题活动”节目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在教育电视台举行的庆祝第33个教师节活动及无锡教育电视台播出的《师缘》系列访谈节目。

2.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教师节期间,区委、区政府将开展“走访学校、关心教师”活动,请有关学校做好领导走访联系、接待、汇报工作。区教育局将组织开展走访部分困难教职工、支教教职工慰问活动,对2017年上半年本人患大病而致困的教职工发放一次性人道救助金,关心教师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教育、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各校要结合“大走访”活动,通过各种方式看望慰问教师,要在提高教师地位、保障教师待遇、促进教师成长、维护教师权益等方面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广大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3.开展师德提升活动。各校(园)要在新学年开学的第一个月,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开展师德专项教育活动,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严禁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和市、区教育局相关政策文件,组织在职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教育引导教师守住师德底线,净化教育语言,不忘初心,提高执行师德规范的自觉性,成为师德规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偿补课等专项治理,对违规违纪的教师及时严肃查处。要以铸就一种精神、形成一套制度、搭建一个平台、建好一片阵地、培育一支队伍“五个一”为主要内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文化建设再上新水平。

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校(园)要抓住教师节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调动广大教师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教书育人爱心队”,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联系,通过课余辅导、公益讲座等形式,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回馈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树立教师良好社会形象。

四、工作要求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9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65-01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开展一定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教学中继续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既单调又枯燥,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学生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和锻炼方法的兴趣不浓,给体育教学和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通过反复思考,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比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制定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里我担任高中二年级的体育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因地制宜的制定教学目标。选择了教学大纲中的篮球(半场三人制)、足球(小场地五人制)、排球(六人制)、武术、田径等五个项目作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比赛内容。并做好了五个项目的教学计划,把要学习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拟出来,根据课程时间做好上课的规划和安排,并制定了教学小目标。争取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二、组织报名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并积极宣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比赛,每个同学至少要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项目,由体育委员牵头其他班委干部协助做好报名工作,并根据本班的人数,合理的将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指导分组)。报名完成后由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比赛的赛制。打印出比赛秩序册发到班上由体育委员保存一份教师保存一份备用。

三、教学过程――比赛与教学、练习的结合

体育课以比赛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技术练习过程转化到比赛中来,用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比赛水平和比赛质量,达到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师应做好每一堂课的安排和布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项目,课的内容一般分:新授课、复习课、比赛三个内容或新授课、比赛两个内容。同时把学生分成三个或两个组。即新授课学习小组、复习练习小组(有时候可不安排此内容,根据课的内容决定)、比赛小组。新授课的内容根据计划、目标为比赛服务,复习课内容为技术水平和比赛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比赛质量的提高则最终完成新授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使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例如,在一节课中,教学内容为:新授课――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复习课――田径(蹲踞式起跑),比赛――男子足球。教师首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做好合理的分组――比赛小组(A组对B组,参加人数及负责 人员共20人)、复习小组(12人)、新授课学习小组(30人)。

1、比赛小组:根据制定好的秩序册安排参加男子足球比赛。比赛办法及规则――5人制小场地比赛,球门高度为2米、宽为5米的小球门。分上下半时,每半时时间为20分钟中间休息3分钟。通常由学生担任裁判执法。规则上,除不发角球,不罚点球,不掷界外球外,其它的安最新足球规则执行。技术上,不得使用危险和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踢球,提倡在比赛中多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保证比赛安全。双方的队长、体育委员、班长、裁判员同学负责组织和维护纪律,有急事请及时向老师报告。同时,体育委员做好比赛的记录。

2、复习练习小组: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自觉地在跑道上练习,按照老师要求把复习小组的同学分成练习的三个小组分别在1、2、3跑道上进行练习,并且每小组选一个技术动作较好地同学做小组长带领本小组练习并作技术指导,做到以优培差。看谁练得最好,哪组的练习最好。要求在重难点上多下功夫,有所提高和进步。

3、新授课学习小组:学生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田径场地的附近学习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教师要做到语言简洁,动作准确,讲解示范清楚,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两人或三人一组的传球练习、垫球练习和传、垫相结合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

教师节小报内容篇10

关键词:学情与依据;分组与实施;内容与形式;评价与意义

一、理论依据和学情分析

一方面,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指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值得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另一方面,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校,学生有着“两多一少”(即外来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多,班级学生人数少)的特点。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占的比例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间掌握运用英语能力的差距逐渐拉开,为提高课堂效率,努力达到新课标对“听、说”能力目标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听、说”训练的平台,每节课设置一个热身环节,引导学生分组轮流做值日报告。

二、分组方法和实施办法

将全班学生按照英语综合水平(特别是表达能力)分成人数基本相同的5小组,学生可在自愿的原则下做一些微调,每组由学生推选一位组长,要求学生自行给小组命名。分组时不但要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出发,而且也要考虑到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等方面存在的合理差异。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分别由第1到第5组的学生在刚上课时轮流到讲台前用英语做值日报告,报告完毕,其他各组及老师作出口头及笔头评价,课后收集报告脚本,供其他组的同学们研读观摩。每次报告时间不超过5分钟。课前,值日小组所有成员应在组长的组织下做好值日报告的选材、脚本的编写、角色的分配、内容编排甚至道具准备等工作,并进行预演,以确保小组全员参与,顺利完成任务。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对脚本进行审核,确保其正确性。

三、值日报告的内容与形式

值日报告的内容由浅入深,可以是介绍日期、星期、天气情况,自我介绍、英语故事、或其他已学过的话题,也可以是英语小品表演、影视片断配音、异国风情录、新闻脱口秀等,具体内容与形式由各小组针对具体学情而定。教师应走进学生中,让学生走上讲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真实生活相结合,使语言自然融入交际情景中,使生活自然融入教学中,为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知和习得语言提供一个平台。

四、值日报告的评价方法

值日报告完成后,先由其他4组学生用英语作口头评价,后就内容、形式、语音、表情、合作等五方面(权重各5分总25分)进行评分,4个组总分100分。最后由老师作综合评价,每周汇总公布一次。半学期评选一次“明星小组”并表彰“明星小组”的组员。每学期由学生投票评出“口语明星”“创作明星”“风度明星”“表演明星”和“合作明星”等奖项,各明星可以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并在期末成绩总评中加10~30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引领和催化作用。值日报告应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教师和学生合理、公正地共同参与评价,尽量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点,多用“Good!”“Very good!”“Well done!”“Good job!”“Wonderful!”“Excellent!”“Sounds interesting!”等激励性的语言。当然,也应及时委婉地指出存在的缺点,以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五、值日报告的意义

通过设置“值日报告”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对英语课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及时复习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有效拓展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它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英语能力的平台,促使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读、写、用”能力得以提升。一则成功的值日报告,说者愉快,听者开心;加上良好的互动,就是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学生、教师余兴未消,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迎接下面的课堂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了解,增进师生情谊。

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实践初期尤为重要,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从而形成有效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蔡俐萍.开展开放式duty report活动优化英语课堂.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