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风险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42:33

税务风险监管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税务风险;管理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情况的持续向好,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成为众多行业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一方面,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正确运行,另一方面,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策略,对提升企业的税务管理成效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成为企业科研的重要议题,引发一系列的探索和议论。

一、内部控制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营改增”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结构性减税目标的实施和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和能量,有效助力企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企业内部控制策略的实施,从根本上有效改善了企业日常经营内容,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动监督的实施构架,提升企业内部的监督成效。特别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是当前企业“营改增”工作的核心内容,需要在企业业务方面,管理方面、运营方面等一系列内容进深入的调整和改进,重视税务风险的同时,强调税务管理的基本价值以及核心意义,以企业内部控制为核心,推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落实,助力企业税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并规避部分的税务风险,减少企业的发展阻力。

二、内部控制措施的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组织机构控制模式、预算控制、风险防范控制、财产保全控制等。其中,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章程的监管范围以及监管程度,监管力度与国家法律法规息息相关,因此需要企业内部制度制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同时明确相应的监管职责,不断将企业的规章管理内容与国家相关部门的管理规章进行融合,实现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企业组织机构控制模式,主要将企业的管理架构,分工成对应的管理体系,利用各个部门的职能价值,实现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效,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管理部门以及管理人员的基本能力实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精准布控,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实现企业管理体系的高效性和快捷性,减少组织架构臃肿带来的运营压力,减少组织架构体系庞大带来的令行禁止问题。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策略的重要内容,主要涵盖企业日常工作的相关内容,包括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方面内容,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以及管理标准,同时对企业的税务工作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

三、内部控制在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规范内部控制的工作流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税务风险问题,因此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系统化改善企业当前税务风险控制水平。首先,以税务工作的目标主体进行分类和梳理,明确各个项目的税务情况,尤其是部分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极有可能造成税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其中大多是以销售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未能将业务的税务项目与销售内容进行区分,导致后续销售过程中缺乏对税务工作的重视,引发一系列的漏税问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明确企业的业务内容,同时对销售中的环节以及基本流程进行确认,从基本环节入手,从而实现税务管理工作的有的放矢,减少对应的税务风险。税务规定以及税务规则极为繁杂,并且近年来更新速度快,需要企业财务人员进一步强化对于内控控制的基本流程,减少可能发生的管理风险,明确基本的步骤和环节,规避漏税问题的产生和影响。(二)创建企业内部的税务监管体系。监管体系的创建,一方面,要脱离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以独立的管理架构进行创建,实现监管机构与监管人员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监管体系需要企业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内容,任何企业相关人员都要受到税务管理体系的监督和管理。通过税务风险体系的创建,可以提升企业税务管理体系的监管成效。特别明确监管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可以在企业管理系统内,实现税务问题的直接管理。例如,员工A利用职务便利,将部分企业税务资金进行贪污,导致企业风险问题的发生。借助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对相关问题进行管理和控制。既能够对企业税务问题实现及时的发现和应对,同时还能够结合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策略,对相关的责任人员以及税务工作进行处理和解决,避免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的发生。特别是一些管理体系庞大的国际企业,虽然具备一定内容的税务监管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样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强化,有效改善监管体系的滞后问题,提升企业内部监管工作的实际成效。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完善,需要企业投入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根据企业投入的资源按部就班地开展和运行,推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利益,推动企业税务管理体系的健康化运行。(三)聘用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税务风险管理人才,其基本的核心素养,是对企业税务体系极为熟悉和了解,同时对企业当前面临的税务风险问题,具有清晰的逻辑和精准的判断,对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情况,可以实现精准的剖析和研究,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近年来,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由于市场的极度稀缺性,导致人才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内部控制策略,对企业具有相关潜力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和教学。特别是一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税务管理工作可以轻车熟路,减少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培养。另一方面,在人才市场中,聘用一些具备专业素养的核心人才,从福利待遇、薪酬条件等一系列方面,吸引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的加盟和参与,助力企业的税务风险问题的有效解决,规避企业当前的税务危机。与企业内部的培养策略有所不同,聘用人才可以实现快速进入角色,帮助企业及时检查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同时对应的运营成本也会进一步加大,而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策略,虽然受培训后期以及培训成效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内部人才的参与更能够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效,助力企业人人向上的发展理念。[1](四)企业内部应用线上管理体系。随着OA、阿尔法等相关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以金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成为许多知名企业的应用策略。一方面,借助线上财务管理体系,可以实现企业税务工作智能化办理,提醒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企业税务工作的办理,另一方面,线上办理模式,可以有效规避人为操作过程中存在主观性偷税、漏税问题,减少可能产生的税务风险,同时在线上开展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提升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税务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税务工作的管理成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化管控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税务管理的各项职能,深入贯彻国家税务部门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对应的税务工作。信息技术手段的加持和应用,有效改善传统企业税务风险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在大型国有企业,能够精准判断企业面临的风险和问题,针对具体的税务环节,有效确认对应的税务人员以及企业运营项目,实现企业税务风险的精准判断,同时还能够为企业税务工作,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助力企业税务风险问题的妥善处理。另外,线上税务处理系统,还能够与地方税务网站进行直链,可以快速实现企业的税务需求。[2](五)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以及纳税观念。合法合规纳税,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根本,我国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大多缺乏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以及纳税观念,特别是企业的领导成员,相关理念的缺乏必然引发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问题,当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不仅会遭到有关部门的处罚,同时还会因为漏税问题,成为行业内的笑柄,甚至会导致企业社会信誉的丧失。近年来,随着“企查查、天眼查”等APP的出现,针对企业的税务风险问题,可以利用APP进行检查,因此企业漏税问题发生后,对应的社会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会进一步扩大,需要借助企业内部管理策略,提升企业全体成员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提升对于纳税的基本理念与基本认识,规避传统的落后理念,以新思维、新策略、新制度,提升企业内部的税务文化氛围,增加企业人员的基本常识,助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成效的提升和改善[3]。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策略的应用和实施,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起到积极的改善促进作用,同时借助多种策略的融合和介入,有效改善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问题,特别是以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环境等一系列内容组织的管理系统,需要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策略的实践成效,深化企业税务工作的多方面影响,积极构建完善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脉络,助力企业税务管理成效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1]牟超.基于内部控制的税务风险管理[J].大众投资指南,2020(23).

[2]严咪咪.浅谈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20(33).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2

关键词:大中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内部要积极优化税务风险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实践,对其具体策略进行了阐述,通过研究,旨在提高认识,以此为企业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1.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1.1及时控制并消除企业风险点。通过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避免或降低企业发生税务风险的可能,有效控制、消除企业存在的、隐含的风险点。1.2形成互动监管氛围,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可提升风险识别的有效性,加强税法知识的普及与渗透执行,将风险点覆盖至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利用风险管理加强各阶层人员的业务联系。1.3加强针对性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在公司内部各个生产环节都要落实风险评估制度,保证每位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生产人员等都明确认识并掌握企业风险总情况与自身从业环节的风险因素,为风险监管与评估提供依据,保障工作有的放矢。通过风险监管保障决策的及时性、可预见性、可控制性,提升风险监管、预测的高效性。

2.加强大中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2.1深化企业的税务风险理念。第一,以企业管理为出发点,确定各部门、各层级、各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责任,强化企业所有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充分发挥领导层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员工主动参与到税务风险防范工作中。第二,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使其认识到自己是税务风险防范的主人,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通过采用各式各样的方式与措施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每位员工对税务风险防范的理解,将此观念深入人心,提升员工的税务风险参与主动性。第三,强化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以相关税务法律规定结合企业现行风险管理要求,制定系统化的培训制度,强化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法律法规宣传培训等,深化企业税务风险理念。2.2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在大中型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系统的信息交换流程,可为税收风险规避提供保障。对此,首先,要强化大中型企业税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交流与协作,改变相关工作人员的传统意识,在整个流程中贯彻落实税务风险管理,随后鼓励相关人员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中,建立以税务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各部门、所有人员均能参与的协作机制,增强税务管理机制的长效性。其次,要及时听取相关参与人员的意见,加强财务人员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学习、听取税务机关的政策解释,充分了解税务机关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降低财务人员因人为失误对财务政策的误解,降低风险发生率。同时制定合理科学的信息交流程序,促进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核算的高效准确性,通过构建涉税管理秩序、管理程序、核算程序等,促进信息交流的便捷性,提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2.3树立和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企业经营活动离不开企业工作人员的认真工作,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税务风险防范能力,应当重视强化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制定相关的措施不断提升、锻炼员工的风险管理技能水平,如:聘请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到企业进行工作指导,定期组织召开相关知识讲座。不仅如此,还应当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带头作用,运用税务风险管理科学制度强化企业税务分险预防、应对能力。将国家政策、风险管理知识等向员工进行传达与宣讲,增强企业的税务筹划整体能力,将税务风险危险降到最低,增强税务分险预防能力,提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2.4提高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解决企业税负问题,不能通过违法途径,应当在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通过提升企业管理者、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风险管理艺术与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抵抗税务风险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企业中的财税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税务筹划能力、纳税能力等,在增强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学习并掌握国家相关税务政策、法律规定,定期进行再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预测抵抗能力,强化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商能力,增强项目统筹规划能力等,进而提升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能力。2.5完善企业税务内部控制制度。税务管理制度的效果离不开企业对税务风险的预控,风险控制制度决定着税务管理质量。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对税务风险预控管理,建立合理的税务风险预测机制,综合管理企业税务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全面的内控生产流程相关管理制度。对此,应完善责任制度,建立问责机制,将税务风险防范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不同岗位间的职责权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级别员工赋予不同的权力,形成不同岗位间的监督与制约管理,防止因权力高度集中而产生权力滥用的隐患。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对应的奖罚制度,利用明确的奖罚激发工作人员参与风险防范的热情。

总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应当时刻把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当作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水平。要从企业内控机制、员工专业素质和强化纳税意识等方面做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机会,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邓亦文,姜明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商业会计,2015(20):66-68.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3

关键词:大中型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1前言

大中型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应该突出税务行为的合理性,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机制,以便于企业的管理者们能够及时的控制住企业发生的税务风险。本论文以此为基础,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好处,另一方面则是着重的论述应该如何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2强大中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好处

2.1把控并消除大中型企业在税务方面的风险点。既然是加强大中型企业的税务管理,那么首当其中的好处就是降低了大中型企业在税务方面存在的风险,把控住并“消除”了大中型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点。当然这里的“消除”并不是真正的将大中型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点消除的一干二净,而是指在一定的程度上的清理掉一些风险点,将剩余的风险发生的概率把控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这些风险点“消除”掉之后,企业的管理者们就可以将那些剩余的风险把控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使其即使发生也不会带来多大的经济上的损失。2.2营造互相监管的氛围,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想要加强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就不免要在大中型企业的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机制。这套税务风险识别评估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员工们的风险意识,也可以加强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意识。在这套机制执行的过程中,整个企业内部一定会营造出一种相互监管的氛围,可以降低企业监管部门的工作量,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企业中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将企业可能遇到的税务风险点覆盖到整个企业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而且企业的管理层还可以利用税务风险管理的机会加强企业内部各阶层员工的业务联系。2.3加强每个环节的针对性监管,提升监管的有效性。企业在拥有一套完整的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前提下,应该严格的按照这套体制内的规定执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要求企业中每一位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财务部门的专业人员以及产品部门的生产人员都明确的了解这套机制的全部规则,并在了解规则的基础之上掌握企业财务风险的整体状况与自身从业环节的风险因素,做到为企业的财务风险监管与评估提供出一份真实的、合理的凭据,确保企业税务风险的执行工作能够落到实处。通过整个企业风险的识别与预警体制,提高企业在风险监管决策时的及时性、准确性、可预见性与可控性。

3加强大中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加强对企业员工税务风险理念的深化。加强大中型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必须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税务风险理念的深化。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它们分别是确定企业中每一个人的风险管理责任与对员工主体地位的尊重。以整个企业的管理为最初的出发点,确定企业中每位工作人员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需要承担的责任与其必须要执行的义务,加强企业内部每一位员工的针对于税务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意识,并且以充分发挥企业各部门领导带动作用为前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引导企业的每位员工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当中,加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还能加强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加深企业员工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理解,如果能够将此观念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内心之中,就能够提升每位员工在税务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再加上一条对企业员工的定期培训就更完美了。3.2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沟通机制。如果在企业的内部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合理的信息沟通机制将可为企业在税收风险规避提供一定的保障。想要做出这套机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企业中税务管理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尽可能的去改变一些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那种老旧的传统观念。在整个沟通机制中必须要贯彻落实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不可将工作只是做于表面,在贯彻落实之后就应该大力的鼓励企业的一些相关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的决策当中。除了上述的内容之外,企业的管理层还应该及时的听取企业内部相关参与人员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企业的管理者们还应该主动的有计划的加强企业的财务人员与当地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并且还应由企业的财务部门牵头,经常性的组织一些企业内部与管理税务风险有关的人员对现在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学习,积极主动的听取当地政府的税务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对税务政策解释,从而达到能够充分了解税务机关对税务风险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因对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错误解读的概率。3.3培养企业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想要加强企业对税务风险的管理能力,就应该重视对企业内部员工有关税务风险管理的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并且还能通过企业的管理者制定出相关的措施,不断地提升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技能水平。企业的管理者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在社会上聘请具有拥有专业法律意识培训能力的讲师,由这些讲师不定时的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培养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4结束语

大中型企业想要加强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就需要在已拥有完整的税务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机制为前提,积极主动的培养出员工的税务风险意识,让企业各阶层、各部门的员工能够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检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最终达到加强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立华.税务管理流程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2]解家杰.大中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

[3]邓亦文,姜明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商业会计,2015(20).

[4]孟瑞鑫.论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6(2).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4

关键词:税务;风险;风险评估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程中,将减税降费作为重要举措之一,不断加大税收制度改革力度和深度,以期为纳税人减税降费,增加市场活力。最新一轮的税收制度改革有“营改增”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改革、增值税税率进一步调整等。在税收制度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税收政策频繁更替,税收法律制度体系性不强、回应性不足、前瞻性不够,使得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税务风险。而税务部门征管能力显著提升,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纳税信用制度不断完善,使得企业违法行为更容易被识别,税务风险带来的后果更加惨重。房地产企业是我国的税收大户,税务风险相对于其他行业更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如何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税务风险评估作为税务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如何增强其过程的科学性也非常值得去探索和研究。

二、税务风险评估的环境分析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提供合理保证,而财务报表审计测试流程中的风险评估这一关键环节和税务风险管理中的税务风险评估相比较,两者的工作过程具有兼容性,工作方法有相通性。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当今主流的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完备。为了探索企业如何能有效提升税务风险评估的科学性,本文将财务报表审计中风险导向的审计技术引入在税务风险评估过程中,并且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对房地产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将财务报表审计中风险评估程序主要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和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两个方面,同样地,本文也从这两个方面来评估企业税务风险。

(一)了解房地产集团公司税务风险外部环境

1.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重大。房地产企业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对成本的控制,而税收成本则是一项较大的可控成本。任何重大税务风险损失对于处在这样的经济形势和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房地产企业都是致命的打击。2.产业政策与融资环境近年来,在国家去杠杆、去通道的总体要求下,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采取审慎收缩的态度,整体货币环境偏紧,货币政策越发收紧。企业融资环境较差,则意味着对于企业来说,资金的运营效率非常重要,如果税务风险导致补缴大额税款、加收滞纳金、处以行政罚款,企业很有可能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3.税制改革与政策变更我国不断加大税制改革力度和深度,“营改增”税制改革是近年我国全面实施减税降费以来对房地产企业影响最大的一次税制改革,房地产企业作为“营改增”税制改革最后突破的领域,此次改革对房地产企业影响大而深远。改革期间一系列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办法及一大批规范性文件陆续频繁,法律文件多而繁杂,企业对增值税形成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相当大的难度。4.税制法律体系健全程度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已制定了包括9个税种的法律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但这些税收法律立法基本采取了框架式的模式,对征税标准仅作提纲式的较为抽象式的规定,没有严格规则,留下很多的立法空白。伴随着这些内容简约的税收法律,更多的是庞杂的税收行政规则。5.税收监管与执法力度我国通过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税收征管能力持续提升,税务机关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国地税合并之后,信息数据更加集中。这些年税务局更多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大数据应用、区块链技术,强化监察成果,使违法行为更加容易被识别。同时,加强纳税信用制度建设,违法代价更加惨重。

(二)了解房地产公司税务风险的内部环境

1.发展战略与经营范围在严控的政策不断发酵的情况下,房企传统的盈利空间不断减小,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双重新背景下,产城融合模式下的产业地产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新趋势。很多房地产企业尝试战略转型,从传统房地产经营转型,逐步探索升级为产业地产。房地产企业进行战略变革,扩大经营范围,必然面临着各种风险。在经营范围上,房地产业务模式多样化,业务规模庞大等自身行业特点,使得涉税税种多、涉税环节复杂、涉税行为多样化,房地产集团公司相对于其他企业税务风险高。2.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中遇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一是项目在投资建设中,难以做到短、中、长期投资的有机结合,二是随着国家对住宅类房地产实施严控,市场趋于理性,投资的短期住宅项目中,内部收益率及销售净利率达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二级开发收益目标难度比较大;三是投资的中长期产业项目资金缺口大,回收周期长。房地产企业的想要实现项目整体盈利及资金平衡,现阶段的挑战也比较大。3.资金压力情况房地产企业自身的金融战略、金融团队的实力、多种融资资源和渠道的储备和整合、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企业的信用体系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企业的融资能力不同,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也必然不同,自然面临着的是否能及时缴纳税款,是否有延期缴纳、少交税款的压力也不同,面临的税务风险就不同。4.组织架构情况如果企业对对各个项目公司过度放权,那么必然会导致对项目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管不足,导致很多项目公司税务上频繁出现问题。如果过度集权,那么在税务管理上很难对各个地区各个项目所处的税收环境做出及时、合理的调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适当的集权,加强集团管控和税务指导,不断调整现有组织架构以实现有效管控整体的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评价企业税务相关的内部控制

评价企业的税务相关的内部控制,是指了解和评价与税务风险控制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合理,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以及评估是否得到一贯执行。可以通过询问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相关内部员工,观察特定税务风险控制的运用,检查文件和报告,追踪税务事项在税务管理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等评估程序,来获取有关设计和执行方面的信息。在评估企业税务相关的内部控制时,需要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一)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态度

很多房地产管理层税务风险管控意识尚不足,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管理的不利态度,会使得企业无法正确评估目前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当权衡管理投入成本和税务风险损失,无法正确评估成立专业的税务部门来管控税务风险创造的价值与粗线条管理带来的税务成本孰轻孰重。

(二)涉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

制度是企业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会影响到经营过程和运营成果,进一步会影响企业的税务成本。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每一个触角都伸向每一件涉税业务事项中。企业是否建立税务风险管控制度,管控制度是否健全,制度体系是否科学,是否适合企业的战略目标,都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管控税务风险的效率和效果。

(三)内部部门设置情况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内部职能部门设置上,都会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发挥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内部审计、资金日常管理、税务管理以及融资事项管理等各项专业职能。但财务部门内分工程度不高,就会导致专业化程度不高,不利于提升部门创造价值的能力。从专注度和专业度而言,财务部门并不能高效发挥税务部门风险管理的作用。从专注度而言,财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核算、资金管理、预决算等大量日常性事务,对于税务事项没法做精做细。所以房地产企业应当独立设置税务管理部门担负起税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如果项目公司不具备条件,至少集团公司应当设立税务管理部门。所以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评估内部部门设置是否合理。

(四)岗位权责划分情况

目前很多房地产公司存在着财务人员兼任税务工作,会极大的加大税务风险。一方面财务人员兼职税务,会对税务事项的关注度和投入量不够,接着从专业程度而言,除非专业综合素养非常强的财务人员,一般财务人员都尚不具备全面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缺乏扎实的税务知识和税务经验的储备。所以企业应当结合自身情况评估岗位权责划分是否合理。

(五)税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执行力

由于各项税务管理工作都是由企业员工推进的,税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更加离不开人。房地产公司应当合理评估人力资源配备不足、专业素养、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工作的执行力。

(六)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搭建和应用

相对于自动化控制,人工控制的可靠性较低,人工控制可能更容易被规避、忽视或者凌驾,且可能不具有一贯性,容易产生简单错误。所以是否搭建和应用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很重要的一个评估因素。内部税务风险控制的程度和性质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和特征。如果建立了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则可结合信息系统的特点,检查企业是否建立有效控制来应对采用信息技术或者人工成分而产生的风险,比如在处理税务事项时,是否一贯运用实现确定的业务流程或者规则来进行执行,有效控制不兼容职务分离和授权审批的有效性。四、结语通过以上评估程序,企业就能对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地评估。结合评估的结果,企业可以合理调配、集中管理资源,确定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方向和范围,最终提高整体税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盖地,张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防控[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9(08):11-12.

[2]王静.企业集团税务风险来源及管控策略研究[J].财经界,2019(34):243.

[3]张云华.企业税务风险原因分析与制度设计[J].税务研究,2010(09):81-83.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5

关键词:风险导向;税务审计;策略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的注册登记门槛不断降低。因此我国注册企业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进入纳税领域的企业也就越来越多。企业数量的增多也就带来了更多的问题。随着企业的业务活动和经济事项的复杂性不断增强,许多不恰当的税收规划逐渐的暴露出来,同时存在着避税现行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的税务机关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人力和人才资源短缺,征管资源匮乏,这些都是急需改进的问题。我国传统的税务审计工作,需要税务的相关工作人员长期的呆在相关企业,不免会对企业的正常营业产生限制和影响。同时随着企业工作方式的现代化,利用互联网等。税务审计的工作人员很难发现企业面临的的税收风险。这就造成了企业数量的增长和监管资源严重匮乏之间的严重矛盾。这就导致了某些企业不遵从纳税,逃税漏税等现象。这些也给予了市场秩序以严峻的考验,对国家的纳税工作也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一、风险导向审计策略的概念和优势

风险导向审计策略是努力将审计目标集中,使其多处于“重大错报风险”的低级层面,再围绕这一层面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积极应对。这一策略的主体是我国的各级税务机关,课题为需要被审计的缴税人和义务人。税务工作者需要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及其所处的整体行业状况,运用科学的方式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在审计数据的指导下,帮助企业科学合理地将风险降到最低。风险导向审计是符合现代企业特点的科学有效的策略。现代企业往往规模较大,业务繁琐,税务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就会增大。而风险导向审计策略能够使审计人员集中关注重大报错风险点,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工作。主要是通过对能够产生风险的各个方面全方位的进行评价,主动的控制风险,将其降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当然风险导向审计策略需要更加灵活的运用审计手段。审计人员需要更加真实的获得企业的相关资料,并对能够产生风险的各个层面的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审计人员发现问题,更早地进行控制与解决。

二、税务审计风险管理的成因

首先,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企业必然面临这一问题。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更加的激烈,其所面临的风险也就更加的复杂。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不管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风险。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信息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些都给予了企业更大的压力。所以税务审计的制度一定要能跟上时展的要求,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降低税务审计风险。其次,传统的税务工作的要求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企业发展的模式。税务审计人员严重缺乏,工作能力和效率也是参差不齐。面对新的环境,许多税务审计工作人员并不能适应,难免会出现企业资料失真,管理工作出现漏洞等情况。还有许多不可忽视的原因,比如长期的驻扎使得税务工作人员和企业内部打好了关系,存在着利益关系。这些都造成了企业的税收审计风险。最后,我国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也会影响企业的税务审计风险。高层的独断专行,大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不能更好地接纳意见和声音都对财税部门的监管十分的不利,都影响了我国税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税务审计风险管理的识别

我国税收风险识别设计的方面很多,内容复杂。简单来讲,可以从企业的收入底面情况和发票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微观的识别,也可以从区域、行业以及变动趋势等维度进行宏观方面识别。税务审计风险管理识别的首要原则是全面原则,这就要求税务工作人员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各种风险事件的相关信息,能够正确的感知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发生的概率,会对企业产生什么程度的损失和影响。还需要遵循综合考察的原则,可以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可能性进行罗列,从而得出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还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企业风险把控的选择一定要在自身的能力范围之内,必须要遵循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后要坚持科学计算的原则,所有的税务审计风险工作都必须要建立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之上。

四、税务审计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

第一点,不仅需要我国税务工作加强风险防控,还需要帮助纳税人不断提高自主参与意识。税务审计最主要的目的是打造诚信透明,干净合作的市场环境,让我国的企业都能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我国需要不断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改进政策,根本上减少纳税不遵从的现象,根本上提高审计工作的作用和效率。第二点,面对规模大、结构复杂的企业,更需要规范税务审计流程。要想对其海量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仍需不断的完善审计系统,这就要求以风险为导向的税务审计工作,在其基础工作的基础上也要进行差别化的税务管理。对重点审计对象,要合理的配置审计资源。第三点,对税务审计人员队伍素质水平不齐的情况,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其队伍建设,增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定期培训考核等方式,将人才方面的隐患彻底排除,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财务队伍的水平。第四点,要帮助企业及时的掌握全面的信息。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帮助企业在税务审计过程中排除隐患,降低风险。所以,企业要建立自己的风险信息库,及时全面的掌握相关的信息。

五、结语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一定要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不断地引进先进的管理和制度理念,通过科学的方式,有效地防范风险,从而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圣英.基于风险导向的税务审计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19).

[2]吴娜.风险导向的税务审计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9(18).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6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税务内部控制;税务风险

一、房地产企业做好内部税务控制管理的必然性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其相关的税费是我国税收的关键组成部分,我国也逐年加强了对其的税务征管。另外,房企高收入、高风险的特性,使其必须处理好内控管理,其中税收内控管理又是重要内容,关系到整个市场的良性有序,同时又能够对房企起到合理的控制作用,使地产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内部税务控制管理的不足

(一)税务内控环境问题。(1)缺少税务专业岗位,大部分房企的税务管理工作都是由财会部门兼任,没有专门的税务岗位,使得税务工作分工及职能不清晰,一旦发生问题互相推诿。另外,近年来税务工作的专业度越来越高,财务部门却缺乏既懂会计又懂税务的人才,相关人员税务职业素养的缺乏,导致实际税务工作的处理仅仅体现在纳税申报等基础工作上,缺少对企业涉及的税务合理筹划、风险管控等工作,使得企业税收风险加大,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2)员工缺乏税务风险认识,房地产企业税务工作由财务部门完成,其他部门员工也认为税务工作与自己无关,并不是自己的职务范畴,使得在处理日常业务工作过程中,毫无税务风险意识,没有在事前对税务风险进行管控,造成财务部门在处理税务风险问题时十分被动,使得房企不能合理避税、减少税收成本,造成企业经济利益减少。(二)税务风险评估问题。(1)税务风险识别,部分房企关注的是土地、前期、开弓、销售等阶段的工作,对其中隐性的税务风险并不关注,或者缺乏了解,认为税务风险不值得过多的关注,使得房企在经营过程中税收风险逐渐累积并最终发生,给企业造成损失。(2)税务风险筹划,部分房地产企业在运营各类项目时,并不执行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制度,对各类税务指标视而不见,也没有整合及剖析税收影响相关的材料,对房企未来应对税务风险造成隐患。(3)税收风险处理,部分房企对发生税务风险后的后果没有充分认识,使得企业没有税务风险处理的应急措施,一旦发生问题,甚至不能第一时间找到风险因素及原因,处理起来无从下手,不能及时减小企业损失,影响企业良性健康发展。(三)税务内控运行问题。(1)税务工作流程,房地产企业税务工作一般都是财务人员进行核算,而后填写报表,但并没有对涉税业务进行事前管控,只是单纯的税务申报。企业纳税阶段,同样是财务人员申报后缴纳税款,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其它管理部门对其内容进行复审,当发生错误时也不能尽快更正,不仅影响了房企税收工作的时效和精确性,同时使得税务风险逐步增加。(2)税收材料存档,房企税务具有涉及种类多、内容流程繁杂等特点,因此企业内部具有很多的税务材料,但企业只关心税务事项的完成与否,忽略对税务材料的存档,企业各职能部门在协调交流税务问题时,因为缺少相关税务材料作为凭据,使各职能部门之间税务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3)税收风险内审,部分房地产企业不重视税务风险内审工作,当企业发生税务事件时不能马上发现,只好被动地承受税务处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四)税务信息沟通问题一般情况下,因为工作职能及范围限制,房地产企业税务信息只有财务部门及高层领导知晓。但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税务信息需要共享,各职能部门因无法及时掌握企业税务信息,导致在运营过程中对税务的处理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旦税务出现问题,极易引起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纠纷,进而影响企业的运营环境。

三、完善房企内部税务控制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房企内控税务环境。(1)建立税务专项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需要建立税务专项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同级别部门,使财务手中的涉税工作顺利交接到税收岗位。按照房企自身特性及现实税务状况,确定税务岗位的内容及内部人员的职责,其中包含:涉税业务的核算及申报;发票的领用、使用及监管;对各项业务税务风险的分析及预估;对我国最新税收制度的学习及企业对内培训。利用完备的税收工作,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隐患,促使企业健康运行。(2)提升员工对税务风险的认识,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之一,就是管理层是否关注企业税务风险,房地产企业有必要提升全体职工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利用定期宣讲及培训,对全体职工进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宣贯,并让其深刻地领会到,税务问题不只是关系到当下公司的运营状况,对长远发展也有着深刻影响。(二)强化房企税收风险评估。(1)提升税务风险识别能力,行业的发展速度与行业风险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企业发展速度越快,其中隐含的风险也就越大。房地产业无疑是发展速度极快的行业,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能够对税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进而进行妥善的风险管控。同时,企业需要建立与之对应的信息档案,对于已经识别完毕的风险进行整理、分析、存档,一旦发生相关税务风险,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另外,需要把产生隐患的原因深刻剖析,找出问题症结,进而从源头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2)完善税收工作的风险剖析,房企需要对已鉴别的税务风险进行定量及定性剖析,并按照严重程度进行排序。在剖析过程中,定量与定性对税务风险的剖析结果不同,需要两者互相结合,最终形成有效分析,进而促进对税务风险的管控。(3)完善税收风险处理,房企对税务风险进行鉴别及剖析后,企业决策层就必须立即制订处理风险的相关措施。此外,企业管理层需要根据自身特性及风险强度,出具多套处理措施,以保证风险的全面处理。在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税务风险的处理需要根据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制定,并予以实施。(三)加强对管控税收风险。(1)完善税务工作流程,房地产企业常规税务工作中,涉税业务需要提前向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做好税务工作的事前控制。涉及税务的业务完成后,财会部需要立即提报税务材料,而涉税职能岗位监管财务部税收工作的成效。税收工作流程的改善,不仅提升了税务工作的时效,同时还使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税务责任划分明晰。(2)税收材料及时归档,房企建立专项的税务管理岗后,当财务部完成税务材料后,税务管理岗就要及时采集、整理、存档,并按照相关材料管理制度进行归档,避免税务材料混乱、损坏、丢失情况的发生,方便各职能部门取用,提升税收工作的有效性。(3)重视涉及税务业务的风险内审,房企要每隔一段时间对税务风险内审,其中包含:涉税业务的处理是否正确;税务流程是否符合制度;税务工作是否按时完成等。风险内审结束后,企业应将所有审查内容编写成报告,并上报给企业管理层。这不仅能够提升税务工作的客观性、正确性及时效性,还可以有效降低税务风险,确保企业稳步发展。(四)提升税务信息的沟通质量。(1)加强内部协调,房企需要形成关于税务信息的交换中心,使各职能单元的人员及内部税务管理人员能够进行马上沟通,使企业税务信息高效传达。特别是涉税部门人员通过对税务信息的掌握,确保业务开展时的涉税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升税务管理工作质量。另外,最新的税务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定期在共享中心,并对员工不理解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及专项网络课件培训,为房地产企业税务工作夯实基础。(2)外部沟通,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政府税务部门会进行监管及检查,房地产企业税务繁杂的特性,就需要企业与税务机关进行长期且密切的沟通交流。这不仅使企业能够准确处理税务难题,同时降低税务机关对企业处罚的可能性,使企业经济效益及企业形象显著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房企税收内控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建立竞争优势,就要重视及强化税务内控管理,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断解决企业税务问题,通过强化税收内控管控来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世敏.构建房地产企业税务管控体系的理性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8).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库大监督的理念要求,积级探索建立国库资金全方位立体监控新思路,及时纠正和处理在办理预算收支、退库、更正、国债兑付、集中收付等国库业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构筑交叉纵横、监管互补、互控的监管架构,形成财政、税务、人行、商业银行之间相互制衡的监管机制,切实保障国库资金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资源共享、监督联动的“一体化”国库监管新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环境和浓厚的风险控制氛围,防范国库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制度风险、操作风险及其它风险,建立国库监管长效机制,使国库监管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三、组织机构

为构建国库联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履行好国库大监管职责,成立国库联动监管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分管协调金融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税务、人行、商业银行一把手任副组长,各部门分管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国人民银行支行,人行分管行长为办公室主任,各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

四、部门职责

(一)人民银行职责:负责统一协调国库业务,依托国库处理系统对国库资金运行全过程实施监测、预警和监督。受理合规预算收入,严防混税种、串级次,遏制“空转”、“以贷还税”、“买税卖税”等违规违法行为发生,受理文件依据齐全、合法的预算支出,防止超兑、骗兑历年发行的到期国债及误兑假国库券。按制度办理更正、退库、调库业务,严把账户审批关,杜绝财税单位多头开户。加强国库会计档案、有价证券、印章等管理,严禁伪造、篡改国库凭证和账表簿,防止国库资金流失,杜绝挪用、盗窃国库资金。

深化国库职能,结合实际加强沟通协作,逐步将社保基金、预算外资金、各种政府性基金等纳入国库管理,顺应国库监管电子化改革需求,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实现业务处理、信息收集、风险评价和处置决策的国库监管。

(二)财政局职责:经县人大批准和年度变更或调整的预算收支计划应及时抄送人行。负责预算单位资金管理,严格财政性资金和预算单位账户审核,不得随意开设财政性资金专用账户。预算支拨凭证须纳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并建立领用、签收、使用手续,拨款、退库、更正等重要凭证由专人送达国库并履行交接手续,退库、大额和非正常拨款应附文件依据送交国库审核办理,不得受理手续不全、违反国家规定的退库,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退库政策干预国库办理退库。

(三)税务部门职责:正确填制缴款书,按进度征收税款并及时缴入国库,准确填写收入退还书、更正通知书等重要凭证,由专人送达国库并履行交接手续,杜绝预算收入过渡户,监控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纳税情况,并及时反馈税款入库信息,实现应收尽收,与财政联合建立退库企业登记备案制,及时掌握退库企业动态和退库数据。不得受理手续不全、违反国家规定的退库,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退库政策干预国库办理退库。

(四)商业银行职责:收纳预算收入时,应对缴款书内容进行认真审核,拒绝受理不符合要求的缴库凭证,受理缴款书后,及时办理转账,不得无故延解、占压和挪用。一律使用“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下的“待报待预算收入”专户核算经收的预算收入款项,不得转入其他科目或账户。不得违规为征收机关开立预算收入过渡户,纳税人缴纳的转账或现金税款,特别是小额现金税款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除国库另有规定外,不得向缴款人收取任何费用,行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合理配置人员、精心组织、及时汇划资金、准确清算,提高业务能力,按规定办理集中收付业务。

五、联动制度

(一)国库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财政、税务、国库、商业银行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传达上级国库监管有关文件精神,通报并解决辖内预算收入收纳、报解、入库以及预算资金支拨、退库、对账等工作存在的问题,交流监管信息,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至二次,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组织召开。

(二)国库监管信息交流共享制度:建立国库与财税政策传递信息交流机制,对需要国库监督执行的财政政策,无论中央政策还是地方政策,财政、税务等部门均应抄送国库,使国库监督有据可依。凡涉及政府、财政、税务、国库等部门的规章制度,要相互传送,使国库部门能及时准确掌握相关部门的最新制度信息,增强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国库内控监管制度:

1.健全完善国库监管制度。加强对国库事前、事中、事后各个关口国库业务的监督,以及业务处理合规性、内控机制、风险控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对国库资金风险进行季度预警分析,排查国库资金风险点,准确评估国库监管效果,提高国库监管效率。

2.建立会计主管坐班监管制。对财税部门缴入国库的预算收入、“三金二费”等非税收入,拨款、退库、更正等核算业务由国库主管进行全过程监控,并建立大额、非预算、退库监管登记,掌握资金流向。

3.实行预算单位和预算外单位账户国库备案制。所有财政拨款的预算单位和预算外名称、账号等开户情况由财政局建档,并报国库备案。

(四)国库资金对账安全制度:财税每日通过电话与国库核对预算收入,如有误,查明原因,按“谁出错、谁更正”的原则及时办理更正,每月预算收支、集中收付对账实行财、税、库、行多方签证对账制,每季国库上门现场核对账务。

六、现场检查

(一)建立财税库现场联合检查机制。国库每年与财政、税务密切配合,开展国库经收处现场监管联合检查,规范税收和非税收入收缴账户开户及科目设置,共同协商解决查处延解、占压、挪用税款等情况。

(二)国库不定期与财政联合对集中支付业务开展检查,检查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秉公办事,规范银行资金支付清算手续,督促银行按规定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

(三)人民银行牵头适时开展辖内财税、预算单位账户检查。财政性资金账户严格按照《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要求报人民银行审批备案,规范财政性专户、预算外资金等开户手续,杜绝财政资金或预算单位账户资金多头开户。

七、监管考核

为促进国库监管有序发展,对坚持原则、监管得力、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落实或不履行监管职责、监管工作松散、国库业务与管理混乱,存在资金风险隐患的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整改或通报批评。

(一)严格在法律、制度框架下依法实施监管,对国库经收处在受理缴款书后,不及时办理转账划转国库,无故压票,要向其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并视情节按《商业银行、信用社国库业务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8

关键词:税务部门;“放管服”;企业;应对措施

“放管服”是税务部门进行改革是和转变职能的重要环节,可以充分的发挥税收作用,是不断优化征管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的税收环境、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最有效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税收的管理能力,营造了公平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在实现税收现代化的道路上,具有一定的促进和现实作用。作为企业来说,适应“放管服”的改革非常重要,企业有三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强。

一、企业必须依法纳税、诚信经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税收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改进。税务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的税务征管方式,可以实时采集并掌握海量交易数据,不需要事后查阅账本和凭证,所以企业税收问题不要心存侥幸。企业必须增强纳税意识,提高税收遵从度,依法纳税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税务系统通过运用税收大数据,对纳税人的信用进行监督和控制,评估各项风险的动态进程,根据监督管理和评价结果,采取分类的服务和管理。针对信用度低下和存在风险大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的监控,对于那些低风险的纳税人,也要做好一定的防备和提醒措施,这样以来能够更好的让纳税人进行自我的修正;在信用级别高和没有任何风险的纳税人上要及时的沟通,在没有问题的时候不做过多的打扰,把纳税信用体系逐渐的与社会信用体系想结合,强化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构建纳税人自律、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合作机制。利用海量税收数据实现对纳税人信用和风险的动态监测和评价,并根据监测和评价结果实施分类服务和差异化管理。对信用水平低、风险水平高的纳税人实施重点监管;对低风险水平的纳税人主要做好风险提示工作,促进纳税人自我纠正、自愿合规;避免过度干扰高水平、无风险的纳税人。进一步将税收抵免制度纳入社会信用制度,加强对信用人的联合激励和对不诚实行为的联合惩罚,建立纳税人自律、社会监督、行政监督相结合的合作机制。企业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税务信用。随着中国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将纳入信贷审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各政府部门将联合启动失信惩戒机制,将使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同时税务部门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就务必会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启动税务检查程序或税务稽查程序。以后企业将面临更多的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企业的税收责任将大大增加。目前税务系统普遍推广“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通过摇号等方式,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所以企业对税收问题必须保持高度重视,避免税收风险。

二、企业应该建立以“税务风险为导向的税务管理体系”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因不符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造成少纳税或未纳税,从而被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或责任人被刑事处罚,最终使得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声誉下降;二是因没有用好、用对、用足有关税收政策,多缴纳了税款,增加了企业税负或未能有效降低税负。这两方面不仅构成了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来源,而且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税务风险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税收问题的影响和作用巨大,对企业价值和声誉甚至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加强税务管理,做好防范税务风险各项措施,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针对于大型的国营企业更为迫切。现在的企业所处的环境复杂,面临多变的商业经营模式,政府的各项政策也在不断的改变,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以及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在这些多变的因素下,都会引发企业的税务风险,这些风险会存在于整个企业经营决策、业务行为、财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当中。企业应该建立以“税务风险”为核心的的税务管理体系,针对税务风险进行全面的预防,早风险来临之前,在各个环节开始之前做好措施准备,做好充足的准备,防范于未然;同时,税务部门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接洽和融合,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实现对全员和整个过程的控制;针对每个风险的关键点,要及时的制定管控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管控的针对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改革,虽然企业的经营类型不同,以“税务风险为导向的税务管理体系”都应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有各自的特色,从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来看,建立完善的创新的企业管理体系,对于企业不断的壮大和提高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而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关键步骤,对于所有类型的企业来说都是一样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和关心,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的认识和考量,从新定位税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其次,为税务风险管理配备优秀的管理人才,合理分配各项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通过优秀的人才对税务管理的水平进行提升,还需要业税融合,采用税务风险管理前置的理念,与各个部门有效的结合,承担起风险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以财务总监为领导的企业财务、税务部门的职责,税务风险管理应成为企业整体内部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这样,在进行整个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合理的安排管理人员,科学的分配职责,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利用,配合监督激励机制以及纵向横向的沟通关系,这样的管理规范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会有效的抑制和改善导致税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降低了税务风险的形成,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将来企业的不断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税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的风险管理中是比较关键的,在工作中整个部门和业务的处理,都要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长期过程。由于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影响到了企业的整体运营和诸多的问题,因此更需要企业管理层进行统筹安排、调配资源、提供支持,以确保相关进程的顺利推进。企业通过建立以“税务风险为导向的税务管理体系”,把自己的税收遵从的意愿囊括进去,发现问题自己主动纠偏,从而达到降低税务风险的目的。

三、企业税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以前很多涉税事项都会有主管税务机关的责任背书—审批,现在税务部门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大部分税务事项由事前管理改为事中事后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甚至连备案都取消,税务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水平,自主判断各种税收事项,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税收政策,这对税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一方面企业内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能力和素养,为他们的发展、成长、进步创造平台和条件。同时,还要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各财务人员从自身所处岗位的实际工作出发,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财务人员要密切关注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降低纳税成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不断培养自我创新意识和能力,以适应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

四、结束语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9

[关键词]内部控制;税务风险管理;航运企业

在世界运输发展史上,航运业的地位不可动摇。其以载运量大、运价低廉、航道天然自由等特点对世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人类的风险意识最初也是出现在海上运输。在早期古希腊人的航海实践中,当遭遇海难时,船员们为了减轻船只载重,往往会抛弃一部分货物,其损失由全体受益方来分摊,逐渐形成了“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共同海损分摊原则。在当代社会,航运业作为世界贸易活动的润滑剂,所面临的风险不仅局限在人为可观的自然灾害,在作为经济实体参与经济活动时,也会面临着诸多“非自然”风险。税务风险便是其中重要的风险之一。一般认为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自身纳税行为不规范导致的税务风险,另一个是企业无法根据自身经营活动来适用符合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税收政策而引发的税务风险。完善航运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航运企业的运行效率,合理降低航运企业的税务成本,为航运业下一个周期性的兴盛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航运企业税务风险的内容

企业作为市场行为的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而国家为了筹集提供公共产品所必要的资金以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制定税法,并按照税法的规定对企业进行强制、无偿的征税,税款即为企业利润所得的一部分。利润的流出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税痛,为了减少纳税成本,企业往往会进行税收筹划,选择相应的决策方案来规避税款。于是在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眼里纳税最小化便成了税收筹划的目标。但实际上,一味地追求纳税最小化有时往往暗藏着巨大的税务风险,笔者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决策应以税后利润最大化为税收筹划的目标。航运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税制政策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潜在的或正在发生的税务风险,对这些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控制便成了航运企业日常内控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航运企业究竟会面临哪些税务风险呢?针对航运业的特点,有如下的税务风险。(一)根据航运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税务风险划分,有以下几类风险:1.筹资环节面临的税务风险。航运业是一个投入巨大,风险较高的行业,特别是船舶的购置,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在现金流至上的原则下,大多数航运企业一般会选择使用融资租赁这一筹资方式来获得对船舶的使用权。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率先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试点“营改增”中,针对融资租赁业务,由于在税基不变的情况下片面的把税率从5%提高到17%,再加上出租方难以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进项抵扣、税负超过3%部分的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也难以普及,引起了业内一致的口诛笔伐。针对以上问题,2016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财税〔2016〕36号文件,其中将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重新界定为贷款服务,适用税率为6%,降低了出租方的税负,但同时又规定了承租方不能抵扣进项税,这就使大多数航运企业在融资租赁业务中丧失了一定的节税优势,多缴纳了税款。文件中还有两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提供有形动产融资售后回租业务的纳税人在向承租方收取有形动产价款本金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另一个是出租人在确认销售额的时候,将差额征税中可以抵扣的部分扩大到发债利息。航运企业税务人员忽视了这两个方面往往会造成错收错开增值税发票的风险。2.关联交易面临的税务风险。航运业作为交通运输业的一大分支,有着资本密集度大、专业性强、涉及行业范围广等特点,由此航运企业的集团化现象尤其明显。在航运企业的集团化发展过程中,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量的关联交易。通过关联交易,母子公司之间可以进行价格转让来减少企业的税务负担,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中也存在着很大的税务风险。很多航运企业,其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定位并不清晰,办公场所、设施和人员重合,经常会存在“一套班子,两个壳子”的现象,母公司承担了过多的职能,母子公司之间在会计核算上没有清晰的划分,费用分摊不清的现象也出现的较为频繁,违反了税法中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经税务机关稽查核实后存在补缴税款的风险。3.合同签订的税务风险。由于航运市场运费价格的波动性,航运企业为了保持经营收入的稳定,会与业务经常往来的托运客户签订长期运输费用保价合同。由于合同是税法确认企业收入的重要依据之一,保价合同中运费协议的约定不当或者存在有悖国家税收法律规定的条款都会使航运企业面临多缴补缴税款的风险。4.出口退税环节的税务风险。为了支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国家税务总局在2014年2月8号的《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退(免)税管理办法》(2014年第11号)公告中规范了航运企业出口退税的流程和范围。其中规定,在实行增值税退(免)税办法的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中,航运企业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文件同时要求航运企业在网上申报出口退税的流程应符合要求,增值税和出口退税的申报表的留抵金额须一致。错开发票或者申报应税项目的金额不符合税法的要求均会导致风险的发生。5.海员个人所得税的税务风险。海员作为航行在大海上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当高的职业素养。国际上目前主要的航运国为了稳定航海人员队伍,都对海员的个税有相应的优惠减免政策。而我国尚未针对海员这一特殊群体出台类似的政策,这不利于航海人才的培养,也会对航运企业带来代收代付的税负问题。(二)航运企业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1.贸易税制政策变化的税务风险。世界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各国为了配合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会相应地改变其税收政策。今年印度出台了一项新政策,要求从2017年1月22日起,所有出口至印度的CIF类货物运费在原先的基础上额外征收4.5%的服务税。在2015年,希腊政府被欧盟要求收回给予运营商中远太平洋在比雷艾夫斯港的税收优惠。航运企业作为全球经济贸易的枢纽,不可避免的会参与到贸易各国的税务活动中去。由于各国的税制差异巨大且变化频繁,航运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也显得云诡波谲。2.环境政策变化的税务风险。为了控制航运业能源消耗的排放,在2015年12月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COP21)上,外交使团提交了对航运业征收燃油税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议案,这和多年前欧盟提出征收航海碳税的做法如出一辙。议案虽未达成共识,但在不久的将来还是具有实施的可能性,一旦实施,必将会增加航运企业的营运成本。当然航运企业的税务风险不仅局限于上述的风险,在其他行业中存在的一般税务风险,航运企业也会有所涉及,本文就不再赘述。但凡税务风险的发生都会给航运企业带来现金的流失和商誉的减值,那么这些税务风险都是如何发生的呢?

二、引发航运企业税务风险的原因

航运业作为连接世界经济贸易的锁链,面临的税务风险不仅来自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的缺失也会给航运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为了方便分析引发这些税务风险的原因,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加以区别。(一)造成非系统性风险的原因1.航运企业内部税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的缺乏。在面对卷帙浩繁的税收法规和频繁变动的税收制度时,航运企业内部的税务人员缺乏对国内国外税制政策的精确理解和把握,或者不明确当前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同时又疏于与当地税务机构进行沟通,往往就会引起航运企业税务风险的上升。而有的税务人员则缺乏依法纳税的意识,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采取偷税漏税的不法手段为企业获取非法利润,造成后果极其危险的税务风险。2.航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在一些航运企业集团化扩张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经营的业务范围业也越来越广,但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思维和经营理念并未跟上步伐,组织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在关联交易中,有时母子公司之间还会存在账企不对应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航运企业税务活动的合法性,一旦风险发生,企业的承受能力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二)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原因1.我国税法体制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税制改革也开始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剧烈变动,税收制度作为政府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也经常更迭。由于制度设计总是不能涵盖所有具体的经济活动,在新的政策实施的初期就会造成大量的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新产生的问题,财税部门又会出台新的实施规定和解释细则,导致有些税收政策变更过快,难以让纳税人及时理解掌握。2.税收政策实施过程的阻碍。就国内来讲,在我国,税收解释权归税务机关所有,由于在税法中有些术语没有统一的解释,导致不同地方的税务机关对税法中同一术语的解释上有时会存在差异,如果航运企业税务人员不能充分地理解这些不同的解释,就会造成税务风险。在国际上,尽管存在关税贸易协定等经贸互助条约方便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但是各国对外贸易的税收政策及优惠条件的频繁变动和条约解释上的复杂性也会给航运企业税务人员的纳税活动造成理解接受上的压力。

三、建议与对策

税务风险监管范文篇10

地产行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慢慢成为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住房消费市场的日益火爆,人们对地产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政府对地产企业税务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地产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加强企业税务关键风险点防控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从而促进地产市场的高效发展。在风险范畴中,地产集团企业的税务风险点是关键因素。基于此,地产集团企业的税务关键风险点主要就是在实际的税款缴纳过程中,由于未严格遵守税务法规以及不确定的涉税行为而产生的利益损失。例如,如今很多地产集团企业没有遵守税收法规,在查证的过程中存在偷税漏税的嫌疑,因此,需要补税以及承担相应的罚款责任。或者地产集团企业没有根据税收优惠政策承担相应的税务责任,为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二、地产集团企业税务风险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1.立法层面存在欠缺。我国立法一般以公法为主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立法主要是为保障国家利益而服务的,对国家权力的保护机制远远大于对公民即纳税人的保护。因此,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纳税人和纳税机关之间权责利不对等的情况,使得纳税人处于不利的地位。2.税务执法不规范。在我国,税款的征收部门在行使税务权力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不合规范的情形解释往往含糊其辞,对立法和政策规定的合理性考虑不足,因此,为地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经营隐患。3.经营环境发生的变化。我国市场经济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以及国际发展的形势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建立良好的税务管理机制,就无法规避市场风险带来的一些经营恶果,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例如,相关部门为了抑制房价的恶性上涨,出台了一些打压政策,增加了地产集团企业面临税务风险的可能性。(二)企业自身的因素。1.企业纳税和风险防控意识较差。很多地产集团企业将纳税当作一种负担,甚至对纳税怀有抱怨的心理。再加上管理者依法纳税的意识淡薄,缺乏诚信思想,没有认识到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时常会采取一些非法措施逃避纳税,不仅为政府的监管带来负担,也加重了经营风险。除此之外,一些地产企业没有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无形之中增加了过多的纳税成本。2.企业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想要全面提升地产集团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企业财税人员的素质。但是,当前很多地产集团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虽然具备专业的财务税收知识,却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受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税务市场各类信息的变动,直接影响了企业管理者的纳税管理决策,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很多财务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没有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员工积极沟通,缺乏责任心,在工作中无法判断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常常进行事后监管,没有认识到税务关键风险点管控的重要性。3.企业内部管控机制不规范。地产集团企业税务内部机制的确立是促进企业发展和运行的关键因素。由于企业的税务风险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人力资源运行、绩效和工作内容考核以及与外界企业的沟通等。但是,当前的情况却是很多地产集团企业缺乏严格的内部税务控制机制,财务人员素质较为低下,导致企业在税务决策前无法做到有据可依,使企业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4.税收筹划失败造成的风险。这里所说的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合法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税收政策,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决定投资行为的一种筹划活动,从而达到不纳税或少纳税的目的。但是,当前我国地产集团企业的税负比较高,税收的筹划时间相对较长,再加上需要筹划的内容较多,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税收成本。

三、地产集团企业税务关键风险点的管控措施分析

(一)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制度。当前,地产集团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的特点,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置专门的税务岗位和税收管理人员,以提升内部税务控制的管理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各岗位之间的权责需要具体,对于内部组织相对复杂的集团企业来说,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岗位机制,例如,可以在企业分公司中设置税务岗位;集团型的企业需要设置下属的产品服务部以及税务部门等,从而保障企业日常税务工作的科学化和合理性。但是,对于一些初具规模的小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条件设置专门的税务岗位,就应该提升企业内部税务人员的素质,使其在充分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的情况下,提升税务管理质量。(二)建立有效的地产集团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机制。首先,确定地产集团企业的税务风险点。对财务报表内因素的风险进行分析。对于企业内的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等应该准确计量,不能擅自调整;财务管理者应该明确区分金融资产的投资所得税和各项优惠政策,一旦企业发生财务损失需要及时向税务机关报案,防止造成更大的责任。对财务报表表外因素的风险进行控制。确认投资主体,保证税收管辖权的归属,对税务相关行为进行规范。其次,构建地产集团企业税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税务管理人员需要分析和总结土地增值税、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等,在上报的过程中需要申报纳税风险点,以分析企业在涉税时可能面临的风险点,从而构建科学的预测和防控体系。(三)完善相关的控制活动。地产集团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评价体系和税务风险评估的结果,思考风险管理的效益和成本,在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的前提下,制定科学的税务风险应对政策,从而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地产集团企业也需要以成本和效益为基本原则,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确立完善的税务风险识别数据库。企业的税务部门也需要参与到日常的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中,持续监控并跟踪相应的税务风险。(四)建立科学的沟通机制和监督机制。地产集团企业的税务部门需要主动收集市场内外的有效信息,并对相关税务程序进行明确规定,保证企业内外的税务工作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同时,还应该加强税企沟通,使企业获取先进的税务信息,提升企业的诚信形象,从而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同和信任。除此之外,地产集团企业的风险监督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还需要定期对税务风险的控制机制进行有效的反馈,随时评价风险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将审核和评价结果定期呈交到审计部门手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同时,审计部门也需要对税务管理中不合理的内容和机制进行确立和整改,一旦发现严重问题和隐患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防止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负担。同时,对企业中有效合理的控制手段要积极宣扬,从而提升企业税务管控的有效性。

四、结语

对地产集团企业的税务关键风险点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还能促进其实现预期的社会效益。因此,税务部门需要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税务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相关的控制活动,建立科学的沟通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完善企业管理机制的同时,促进地产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夏萍.“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7(11).

[2]仇海燕.房地产企业并购中税务风险及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