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征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8 17:24:30

税务征管

税务征管范文篇1

被学校安排到东山区税务局征管科实习。征管科实习,27日。踏出校门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征管科是税务档案的管理部门,里面的档案资料征是各部门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等的历史记录。档案管理,听起来让人觉得很轻松,因为当今社会电脑相当普及,任何资料都智能系统化。来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可当我来到这里真正接触这项工作时才知道,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有些东西电脑根本就做不到

正好遇到征管科资料倒库。资料倒库这个工作不只工作量大(因为这个科的资料特别多—有两个资料室,刚来实习。每个资料室都放满了资料)而且很复杂—首先要把资料装箱,然后进行交换,交换完后就要把它上架,上完架后还要给资料编新位置码。特别重要的因为保管的都是纳税人的档案,绝对不可以泄漏出去的因此,这项工作除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要有很高的警惕性。

资料的分类、装订、归档、查阅、变卦、移外区、管理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人员。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临时以来。市国税系统在征管方面进行了改革,很多方面都已跃上了新了台阶,走在时代的前沿。去年全市国税系统征管数据大集中和税库联网,今年的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等等,标志着我市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进步。然而税收征管资料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存在各种问题,处于落后的局面。所以,认为有许多地方都要迫切进行改进:

一、资料管理要科学

就会影响工作效率,资料管理如果不规范、不科学。甚至给工作造成很大的主动。比如说税收征管资料转送到经办人那里后,按要求经办人应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上夹的但由于现在各管理分局特别是小规模管理分局普遍存在

失综户多,1管理户多。催报、催缴及看失踪户场地以及各种专项工作又异常繁重,造成工作中顾此失彼的状况;

2局部经办人不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导致无暇顾及各类应整理归档的征管资料,由于这两个原因。造成这些资料很容易遗失。如我所在征管科就严重存在这种情况:一是资料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有些资料一放就一两个月,二是资料堆放随意性,从桌面到桌底到处都是

二、资料管理要规范

而且归档一定要符合标准。1资料一定要齐全。

就会给工作造成很大的主动。如我所在征管科的资料就有“张冠李戴”现象,资料不齐全或归档不符合标准。这样一来,不只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更重要的影响了单位的形象。

2要有专用、足够的场地。

资料就很难整齐堆放,没有专用的场地或场地不足的话。这样一来,就一定会出现资料查找不方便、检找速度慢等现象,造成既费时,又费劲。如我所在征管科,征管资料由于受存放场地及其它因素的限制,需查找资料时,则要翻箱倒柜,不只容易造成资料破损,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3纳税人资格发生变卦的征管资料要及时转移。

发现有10多户纳税人资格发生变化(有个别业户变卦时间在半年以上的而税收征管资料尚未移送到接管的小规模管理分局。所在征管科就存在这种情况:接收一般纳税人资料时。

4资料保管要安全。

三、资料管理要面向现代化

信息发展一日千里,当今社会。电子数据、图像化、办公无纸化、各相关行业资料共享,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税务行业,假如能从税务登记到申报征收再到各类待批文书、税务稽查系列等所有协税事项都电子数据化的话,那么只作为行政复议及相关法律案件的原始税收征管资料取证,否也因此而改变方式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总之。纸质税收征管资料将逐渐被电子数据化、图像化所替代。这是社会发展的肯定结果。但实现这个目标必需依靠广大税务干部群策群力,发挥所长,才干共创辉煌的明天。

四、工作体会

让我体会到做事的艰难。以前什么事都没做过,税务局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家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经过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1做任何工作都要积极、认真负责。

税务征管范文篇2

一、全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夯实基础工作,构筑畅通平台。

一是在2月底,完成县局到税务所广域网络改换工作。县局到各所总共10网点的网络运营商由广电改为电信后,网络通信故障大为减少,内网络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年因运营商线路故障原因引起的网络通讯故障仅3起,且都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

二是根据市局要求完成了全局内外网的完全隔离,开通机关大楼22个网点光纤上互联网工程,其余各所也通过ADSL方式开通2-3台计算机能上互联网,既解决了各单位上互联网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通道问题,又解决了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

三是在4月中旬,完成到市局网络双线路改造工程。改造后的网络到市局带宽由由2M增大到8M,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且双线路同时运行,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后自动切换到另一条线路,确保了到市局网络24小时不间断,网络改造后县局到市局网络没有出现一次通讯故障。

四是7月下旬为了加强网络安全,县局为每位职工配备一个2G优盘,在11月上旬升级了全局内存为256MDDR2为1G,对全局针式打印机进行统一维护,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9、10月份对县局、三江所、打通所的机房实施了网络线路改造,对机房的改造完全按照网络安全标准,统一规范,整洁有序,夯实了硬件基础,增强了网络运行稳定性。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应用水平。

一是在下半年重新修订了《计算机类设备管理办法》和《计算机员管理暂时管理办法》,针对近年计算机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了对计算机使用责任人和物的管理,我局计算机类设备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计算机管理员的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整合机房服务器资源,启用新的数据业务。今年以来相继对县局FTP服务器功能进行调整,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设“临时存放”和“全局共享”文件夹,通过归类管理,优化了服务器性能;同时县局还启用了新的FTP(单位内部共享FTP)服务器,解决各单位个人的电子数据的安全存储(备份),作为县局FTP的有效补充;同时开通了全市地税系统范围内的即时通讯工具RTX软件,方便了工作联系,加强了职工之间的交流;

三是关口前移,加强预防,实时监控,网络安全管理上新台阶。今年以来督促全局内网所有电脑安装由市局统一配备的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不留一台死角,并实时监控,对发生问题的计算机及时通知处理;同时用好市局下发的防火墙、防入侵检测等网络产品,通过实时监测每天的数据流量,利用统计分析结果实现网络安全预警、问题及时发现、事故及时处理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我局网络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效减少了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截止到目前为止通过网络监控发现问题计算机在20次以上,每次都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得到处理,最大限度将安全损失降至最低,有效避免病毒的大面积感染和网络阻塞,保证全局的网络安全;

(三)加强维护,做好服务。

一是用好市局下发的VPN设备,实现远程办公。目前已对局领导、人教科、办公室、计财科以等特殊重要岗位配备VPN实现了家庭远程办公,有效减轻了上述岗位人员到办公室加班的压力;为解决今年以来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多次发生带病毒到局内网络的问题,对西城所运输企业拷盘/写盘不进入局内网进行操作,而采取单独计算机杀毒后通过互联网VPN方式直接进入市局运输发票服务器单独进行拷盘/写盘,保证了局内网的安全;

二是各软件运行系统运维渐入正轨,部分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以来配合相关科室完成了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预算款编码的更新,以及完成了对煤碳基金、网上办税等程序的升级,县局运行的三大系统(征管软件、公文处理、行政内网)以及FTP服务器全年运行平稳,县局网上办税推广工作在市局今年11月初对该专项工作进行通报中推广率名列全市第二,这是县局的单项工作多年来首次在全市名列前茅;

三是计算机日常维护模式实现远程维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目前全局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各单位计算机管理员兼职且工作量大,县局计算机管理员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只要与县局网络能保持畅通,就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的远程维护,有效解决了以前计算机出现小故障要到现场进行维护的老大难问题,为单位节省费用,为基层计算机使用人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完成对培训室电脑的升级安装,培训室电脑全部更新为奔四机,安装电子教室教学软件,培训室的使用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

五是合理配备计算机资源,计算机类设备的调配有序进行。今年分别为东、西城所配备两台质量较好的激光打印机,更新局领导打印机,收回可用的打印机进行合理搭配,使资源得到整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六是加强培训,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推进。9月中旬,组织了一次包括AB角在内的各单位计算机管理员专题培训,效果显著,反映良好。

(四)创新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今年初步完成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技术知识资料的整理、归类归档,解决因岗位变化、人员调动等情况引起的技术、管理脱节,实现岗位的知识共享。今年主要完成对县局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服务器资料、服务器重要参数、软件安装运行技术文档、重要岗位机器数据备份、网络布线工程、计算机设备档案等方面的归类存档工作;

二是改变计算机设备管理模式,实现计算机设备“责任到人,机随人走”的管理体制。通过重新修订《计算机类管理管理办法》,对计算机的管理实行“定人定机”管理,对笔记本电脑实行“专人保管,审批借用,服务工作,定期收回”的管理,对移动介质也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实施这些管理模式后大大减少了全局计算机的随意调换,不注意电脑的日常维护等不良习惯,延长公共财产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效率,在全局固定资产管理上率先实现优化管理;

三是计算机设备实现规范化管理。上半年对淘汰下来的废旧电脑及时进行公开、公平处理,对涉及金额和数量较大的计算机类设备(如U盘、内存条升级、打印机统一维护)实行了招标议标,程序公开,降低了费用,为今后类似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模式;

四是利用奥运会期间总局、市局对信息安全进行检查的契机,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税务信息系统安全大检查。统一组织人员交叉对各单位信息系统安全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通过正式公文进行通报,并加大公文了执行力,督促问题单位进行一一整改,形成了“事前下发通知,检查监督到位,通报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反馈”的检查机制,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大大提高了公文的执行力,确保了全局网络与系统的信息安全。

五是实施有效的不定期通报制度,让错误不再重复。为了做好明年的新征管系统上线工作,今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实时监控和经手数据更正等方式,对不按规定操作软件、因主观原因出现错误或失误的、不爱护计算机设备等情况的计算机责任人实行了通报,全年共通报了三次,每一次通报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软件应用水平逐渐提高,软件操作错误呈递减趋势,现在全局出现周末不关机的情况较为少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个人素质有待提高。工作中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作为当事人,很难主动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错误、失误或不妥的地方,总以为自己做的事,说的话是对的,甚至是真理,造成周围的同志身心不悦,甚至影响到别人的心理健康而自己却毫无察觉;

2、工作能力遇到瓶颈。吾生有涯而学无涯,学无止境。由于自己知识能力有限,才疏学浅,造成了领导可能想办的事,在技术上却不能实现而没有答应下来,离领导的要求还有距离;

3、工作态度简单粗糙,缺乏耐心,过于原则不灵活。在努力推进加强管理的观念过程中,比如实施不定期通报制度,监控全局不关机计算机,以及检查通报等等的管理中,对通报的单位或个人没有留情面,可能对当事人带来了不利影响。

4、培训工作做得不好、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力度不够。一直计划在全局范围进行一次计算机基本维护知识和操作的培训,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实施,导致大部分人对工作出现一些简单软硬件故障的排除都无能为力,更不用说借助计算机技术来促进税收工作了,这个作为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个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5、计算机与征管工作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信息化辅助征管工作成效不大。由于直到今年10月份王松同志调征管科,搞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人员才得以充实,在此之前,仅在国地税信息比对中做了一些工作,其它与征管相结合的工作基本未涉及,信息化技术与征管工作相结合做得不好,未能发挥出信息化技术促进税收征管的应有作用,这个我负有不推卸的责任。

三、明年及以后的工作打算

1、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包括文化知识和个人修养。多读书,读好书,读一流书,多看局领导推荐的讲座和精彩演讲辞,努力做一个有点追求,工作学习每年有进步的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全力做好DS3.0新征管系统的上线及运行工作。使管软件在我局高起点、高标准运行,力争在全市新征管软件推广工作中进入先进行列;

2、转变工作态度,海纳百川,包容他人。工作中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多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发散思维,努力在干好工作的同时,人际关系也友好和谐。

税务征管范文篇3

一、辩证认识和理解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的关系

税收征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的总称。纳税服务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以贯彻落实国家税法,更好地为广大纳税人服务为目的,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正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项综合性税收工作。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讲,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矛盾的统一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共存于税务行政行为之中。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程度的同一性:一是目标一致。税收征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落实国家税收政策为国聚财,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严格征管的目标,就是以税收法律法规为准绳,促使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打击和纠正税收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经济秩序,实现法制、公平的税收环境。优质服务的目的同样是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纳税服务体系,增强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营造一个法治、公平、文明、和谐、高效的税收环境,从根本上引导纳税遵从,促使纳税人自觉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税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二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从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的含义和内容可知,二者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始终。税收工作是征管与服务两种行为的载体,离开了税收工作就谈不上征管,也谈不上服务。税务机关作为税收行政执法部门,在税收工作中征管与服务的主体都是税务机关,客体都是纳税人,纳税服务行为必然寓于税收征管过程当中,“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是二者相互渗透的具体体现。因此,二者显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三是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税收征管的过程,也是为纳税人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征管与服务两种行为都体现着法律的尊严和税务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纳税人对税收的遵从度。征管水平高,有利于消除纳税人对税法的抵触情绪,改变纳税人对税收的消极态度;同时服务做得好,不仅有利于密切征纳关系,对征管也有促进作用,税法宣传到位了,纳税人理解了,一方面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办税能力,另一方面税法实用性的准确度提高了,征管质量自然也就上去了。因此,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两种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二者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如基本含义、内容、原则等都有各自的界定,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税收实际工作中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二、当前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存在不和谐的现象及表现

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一直是我市国税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去年以来,在环翠开展按纳税人行业、税种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在经区国税局开展按税源规模大小进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纳税服务方面,在锻造“文明伴您纳税,真诚助您繁荣”的服务品牌基础上,去年以来,进一步加大纳税服务工作力度,组织了纳税服务知识竞赛,召开了全市纳税服务现场会,开展了纳税服务质量效率考核评议及先进单位和服务明星的评比活动,持续优化了纳税服务工作。但从深层次研究和分析,当前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征管、轻服务的观念仍然存在。在很多法律规定中,强调国家行政执法机关权力多、义务少,而强调管理相对人义务多、权利少,甚至没有在法律上对相对人的权利予以明确,导致一些税务人员仍然存在权力至上的思想,衙门作风严重,认为“我是执法的,高人一等”,将自己凌驾于纳税人之上,只讲权力,不讲义务,漠视纳税人的权利,甚至发生滥用职权的行为。如执行税务处罚时,对法律依据没有给纳税人详细解释,征管手段不透明,应给予纳税人的知情权没有及时地告知。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纳税人对税务工作的逆反心理,既损害了税务机关在社会形象,又不利于纳税人纳税意识的自我提升。

(二)对纳税服务内涵的理解相对片面。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建立和纳税服务工作地位的不断提升,也衍生了一些片面理解服务的科学内涵、忽视税务机关管理职能和弱化征管的现象。如:一些基层单位对纳税人提出的要求,缺少用法治观念思考问题,片面强调优化服务而淡化了对纳税人的管理,忽视了执法的严肃性,客观上造成了执法不严,征管疲软的现象,以至在税收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漏洞。这些问题,反映出相当部分税务干部把严格征管和优质服务对立起来,存在认识误区。在实际操作中,对征管“六率”的考核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目前“六率”考核基本涵盖了整个的征管过程,能够比较客观反映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征管质量和效果。但在税收执法责任制中对“六率”分别规定了考核比例和百分点,如达不到规定的比例就要按照制定相关的责任制扣分,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要扣相应的分数并且与奖金挂钩,这样的考核机制看似公正、严密,但在实际征管过程中却不是这样,一旦每月有超过达标比例的纳税人不正常申报入库,即使对这些不正常申报入库的纳税人按照征管法的要求进行了提醒服务和催报催缴、并进行了补征和处罚,其申报率和入库率仍然达不到规定比例。为了规避考核扣分、片面提高“六率”水平,部分税收管理员人为地对一部分通知不到或通知到仍不申报的纳税人为其作零申报或虚假申报。这种现象的“为纳税人服务”其实是软化了税收执法的刚性,同样其他征管指标也存在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如此的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的纳税服务循环,造成虚拟执法或征管缺位。

(三)履职过程中时有缺位或越位。个别税务机关不能正确履行严格征管与优质服务的双重职能,也没有真正认识到纳税人所具有的管理相对人与接受服务者的双重身份,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把本属于征管范畴的工作运用服务手段处理,或者把本属于服务范畴的事情采取征管手段来解决,造成职责与职权的履行过程中的缺位或越位。如现阶段很多单位都较为重视办税大厅的服务,而对税收管理员在管理中的服务很少有明确要求,服务存在缺位或不足之处。

三、树立正确的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观念

(一)破除单纯强调服务型或管理型税务机关的观念。首先,提倡单纯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并不科学。税务机关毕竟是监督管理纳税人的征税主体,其工作职责的管理和监督。不管怎么强调提高对纳税人的服务意识,也不能放弃管理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弱化税收征管,不但不能提高服务质量,反而会给税收环境带来灾难。从严管理、依法治税、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其本身就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税务部门尽可能地提高办税效率,减少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这是税收管理与税法的基本要求,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责。必须把管理和监督放到工作的重要位置,把管理监督做好了,把税务执法工作做好了,打击了偷税犯法的纳税户,就是对遵纪守法的纳税户的最大服务,因为税务机关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其次,单纯强化税收征管同样不可取。目前整个国家都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建立以人为本的,尊重人权的社会。作为税务机关,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向所有纳税人提供的旨在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和享受纳税权利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服务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纳税遵从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税收管理手段越来越先进,特别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极大地改变原有的征管模式和管理方式,征管与服务这对矛盾在这种条件下,将相互转化、相互融合,以至和谐统一。

(二)强调征纳双方的平等性。构建和谐统一的征纳关系,需要在理论上确定税收的公平原则,在法律上确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税务机关在法律地位上,要实现从“执法+管理”的角色向“平等+服务”的角色转变。做到权利和义务对等。结合税务部门目前执行的情况,提供纳税服务应着重把握三方面:一是纳税人受尊重权。税务机关为国家征税是为国家服务,纳税人为国家交税更是为国服务,二者地位和行为本质的相同的。二是尊重纳税人保密权。税务机关必须对纳税人因为交税而体现出来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加以保密。三是纳税人陈述申辩权。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提出的陈述申辩应高度重视,正确的应充分接受采纳,有问题的应进行指正和解释,不能因纳税人找出了税务人员存在问题而“变脸”或进行报复。

(三)把握好四个基本点。在目前税收征管制度和服务行为中,必须体现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法律制度上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在整个税收工作中,纳税服务应置于基础地位。要在纳税服务中体现文明执法,在文明执法中体现纳税服务,通过税务机关提供全面优质的纳税服务,为纳税人依法、自觉、主动、及时足额缴纳税款创造条件。在具体税收工作中促成征管和服务的有机统一,要注意把握好四个基本点:一是纳税服务必须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二是纳税服务必须以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为宗旨;三是纳税服务必须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为切入点;四是纳税服务必须以降低纳税成本和征税成本为重要原则。

四、具体实践中努力做到严格征管与优质服务的有机统一

(一)针对纳税人的具体情况统筹好严格征管与优化服务。征税和纳税,是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的社会财富无偿地纳入国库的过程,对纳税人来说,纳税是财富的直接支出。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这种支出,应该是绝大多数纳税人的真实愿望。这也是产生节税、避税、偷税、逃税、抗税的最初动因。目前,我国由于法制尚不健全,建立法治社会起步还比较晚,大多数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不高,有意识偷逃、避税行为还大量存在。这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即使法制体系相对健全,纳税意识相对偏高的美国也同样存在偷逃、避税现象。最近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组阁的两名重要成员又接连爆出了偷税丑闻。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加大征管的力度,从严执法,通过必要的打击和惩戒,转变有偷逃国家税款不良习惯的纳税人,使其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受到教育,成为遵章守纪的纳税人。但在严格征管的同时,也必须要强调纳税服务,尤其是对不遵纪守法、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更是要加强纳税服务,加大宣传力度,重点研究如何做好服务,做好宣传,做好税企心理沟通,在全面性和针对性两个方面加强税法宣传和纳税辅导力度,实施打击、规范、服务三管齐下的措施,最大范围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从根本上提高纳税遵从度,建立和谐社会中良好的征纳关系。

(二)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统筹好严格征管与优化服务。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遭受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不断加深,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我市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从经济增速来说,我市经济增速落后于全省,外贸出口受阻,工业企业效益大幅下滑,这种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扭转。国家针对经济危机,出台了增值税转型、降低小规模企业征收率等一系列税收政策,既是扶持税源的政策,也是组织收入的减收因素。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到严格征管促收入,优质服务促发展兼顾尤为重要。一是广泛开展新政策服务调研。要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抓好新政策出台前后对经济、税收影响情况的测算、政策落实情况、服务措施的调研工作,从加强税收征管、促进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为领导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二是抓好新政策的宣传辅导和培训。充分利用网站、办税公告、新闻媒体、行风热线等渠道,通过举办政策推介会、现场办公会、经济税收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税收政策尤其是新政策的宣传和培训辅导。要针对纳税人规模、生产经营特点等,分类开展培训、辅导,对重点企业要求税收管理员开展一对一辅导,增强税法适用的准确性。三是及时、严格兑现优惠政策。确保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同时要完善减免税备案事项管理,精简备案资料,理顺工作流程,减少办税手续,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并要把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服务评价考核的范畴,重点检查、核实基层是否正确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规定,确保政策落实,服务到位。

(三)在个体工商户管理中统筹好严格征管与优化服务。我市目前共有个体工商户21749户,占总户数的55.22%,在数量上占较大比重,在纳税意识方面,相对其他纳税人来说,也较为薄弱,处理不好征管与服务的关系,要不容易引起激化社会矛盾,要不就会使国家税款白白流失。所以在个体工商户的管理中,抓好征管与服务的有机统一极为重要。一是要充分依托计算机定额软件,消除人情税、关系税因素;二是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努力把个体定额的过程变成税法宣传的过程,不仅要对定额的计算过程进行解释,还要对个体工商户对当期发生的经营额超过定额20%以上的应当及时申报并缴清税款等政策进行宣传,消除执法隐患;三是在办税服务厅、国税网站、集贸市场上实行“定额三公开”,即公开调查结果、公开定额依据、公开纳税定额,并且通过电话访问等形式,主动征询和接受全体个体户的查询和监督;四是对个体虚报、瞒报收入的偷税行为要按照规定严格予以处罚,重新调高定额,处罚结果公开,促进税负公平。

税务征管范文篇4

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中专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经过两年多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个学期我终于要进行毕业实习了

被学校安排到东山区税务局征管科实习。征管科实习,27日。踏出校门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征管科是税务档案的管理部门,里面的档案资料征是各部门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等的历史记录。档案管理,听起来让人觉得很轻松,因为当今社会电脑相当普及,任何资料都智能系统化。来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可当我来到这里真正接触这项工作时才知道,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有些东西电脑根本就做不到

正好遇到征管科资料倒库。资料倒库这个工作不只工作量大(因为这个科的资料特别多—有两个资料室,刚来实习。每个资料室都放满了资料)而且很复杂—首先要把资料装箱,然后进行交换,交换完后就要把它上架,上完架后还要给资料编新位置码。特别重要的因为保管的都是纳税人的档案,绝对不可以泄漏出去的因此,这项工作除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要有很高的警惕性。

资料的分类、装订、归档、查阅、变卦、移外区、管理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人员。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临时以来。市国税系统在征管方面进行了改革,很多方面都已跃上了新了台阶,走在时代的前沿。去年全市国税系统征管数据大集中和税库联网,今年的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等等,标志着我市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进步。然而税收征管资料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存在各种问题,处于落后的局面。所以,认为有许多地方都要迫切进行改进:

一、资料管理要科学

就会影响工作效率,资料管理如果不规范、不科学。甚至给工作造成很大的主动。比如说税收征管资料转送到经办人那里后,按要求经办人应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上夹的但由于现在各管理分局特别是小规模管理分局普遍存在

失综户多,1管理户多。催报、催缴及看失踪户场地以及各种专项工作又异常繁重,造成工作中顾此失彼的状况;

2局部经办人不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导致无暇顾及各类应整理归档的征管资料,由于这两个原因。造成这些资料很容易遗失。如我所在征管科就严重存在这种情况:一是资料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有些资料一放就一两个月,二是资料堆放随意性,从桌面到桌底到处都是

二、资料管理要规范

而且归档一定要符合标准。1资料一定要齐全。

就会给工作造成很大的主动。如我所在征管科的资料就有“张冠李戴”现象,资料不齐全或归档不符合标准。这样一来,不只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更重要的影响了单位的形象。

2要有专用、足够的场地。

资料就很难整齐堆放,没有专用的场地或场地不足的话。这样一来,就一定会出现资料查找不方便、检找速度慢等现象,造成既费时,又费劲。如我所在征管科,征管资料由于受存放场地及其它因素的限制,需查找资料时,则要翻箱倒柜,不只容易造成资料破损,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3纳税人资格发生变卦的征管资料要及时转移。

发现有10多户纳税人资格发生变化(有个别业户变卦时间在半年以上的而税收征管资料尚未移送到接管的小规模管理分局。所在征管科就存在这种情况:接收一般纳税人资料时。

4资料保管要安全。

三、资料管理要面向现代化

信息发展一日千里,当今社会。电子数据、图像化、办公无纸化、各相关行业资料共享,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税务行业,假如能从税务登记到申报征收再到各类待批文书、税务稽查系列等所有协税事项都电子数据化的话,那么只作为行政复议及相关法律案件的原始税收征管资料取证,否也因此而改变方式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总之。纸质税收征管资料将逐渐被电子数据化、图像化所替代。这是社会发展的肯定结果。但实现这个目标必需依靠广大税务干部群策群力,发挥所长,才干共创辉煌的明天。

四、工作体会

让我体会到做事的艰难。以前什么事都没做过,税务局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家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经过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税务征管范文篇5

大家好

首先,感谢市局党组和同志们给予我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我演讲的题目是“竞争上岗、全面创新”。我叫XXX,中共党员,大专文凭,会计师、税务师,XX省国际税务学会理事。**年在XX县参加税务工作,**年调入原市税务局,**年调入现在市地方税务局。

回顾本人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尽职尽责为地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XX地税组建初期百业待兴,针对征管工作上下空白的实际,本人牵头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狠抓了征管基础建设。经过八年时间的努力,使全市地税的征管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且不断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第二尽心尽力地使征管工作不断有了新突破。

一是在饮食行业的发票治理方面有新突破。改革了传统的发票形式和税款征收方式,被XX省科委授予软科学成果奖,在全省系统内全面推广。

二是在制度创新上有新突破。先后制定了税款清算责任追究制,组织申报及税款核算制度,办税厅运行规程等,使全市征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约,运行良好。

三是在市区管户治理上有新突破。大胆实践了地域化治理的办法,使X城区地税局、市直分局、XX分局、开发区地税局四家纷争管户的历史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四是在全省位置上有新突破。**年参加了全省征管改革方案的设计工作,**年与省局会编了《XX省地方税务局征管规程》,在全省形成良好的影响。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领导的培养和支持,同志们的帮助和自己辛勤的努力。当然也存在着不足,我一定加倍努力。

那么如何做好一个合格又称职的环节干部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认清角色、摆正位置、行权不越权,到位不越位,抓重点攻难点,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具体概括为“一个原则”、“两大主题”、“三个转变”、“四个做到”,简称一二三四。“一个原则”就是上为领导分忧,下为群众服务,并把它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大主题”就是围绕改革与治理两大主题,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素质建设。

“三个转变”就是进行换位思考,实现由一般干部向环节干部的转变,实现由事务型工作向综合型工作的转变,实现由自我治理向全面治理的转变。“四个做到”就是:第一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政治上成熟、思想上坚定、业务上过硬、纪律上严明、作风上优良、为人上正派、工作上突破、政绩上突出。第二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做到守法不旧、创新不变,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第三妥善处理三个关系,做到对上级要尊重,充分发挥自己的参谋助手作用;对待下级要多关心、多帮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待同级要多沟通、多交流,相互配合、亲密合作;第四廉洁从政、树立形象,做到有权不滥用、有名不专争、有功不专居、有责不专推,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表率作用感召人、影响人、带动人、增强本部门的凝聚力、战斗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全体同仁们,竞争上岗有上有下、有进有退,上也好、下也好,一如既望;进也好、退也好,一片青心。

税务征管范文篇6

为降低税收成本,突出城市税收征管主体地位,逐步打造税收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县局决定对各税务所的征管范围进行相应调整,具体征管范围调整如下:直属税务所:负责中央、省、市驻我县企、事业单位,县城县级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全县车辆税收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朗池地税所:负责流二桥街、磨子街、正东街、正西街、外西街至西干道(天胜大酒店)以街道中心线为界以北地区的个体工商户、镇级企业(不包括建筑安装及房地产企业)及绿井镇(含原封窦乡)辖区内的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城郊地税所:负责流二桥街、磨子街、正东街、正西街、外西街至西干道(天胜大酒店)以街道中心线为界以南地区的个体工商户、镇级企业(不包括建筑安装企业)及济川乡、东升镇(含原盐井乡)、城南镇辖区内的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建安(骆市)地税所:负责全县的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房地产一体化管理所涉及的税种的地税征收管理工作。小桥地税所:负责小桥镇(含原铁顶乡)、灵鹫乡(含原陡坑乡)、带河乡、四喜乡、双溪乡及骆市镇(含原沿码乡)辖区内的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老林地税所:负责老林镇、涌泉乡、玲珑乡、木垭镇、龙伏乡、双林乡、明德乡、清源乡、木顶乡及黄渡镇辖区内的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双流地税所:负责双流镇(含原金堂乡)、消水镇(含原琵琶乡)、柏林乡、合兴乡、三元乡、普岭乡、悦中乡、六合乡、太蓬乡及孔雀乡辖区内的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回龙地税所:负责回龙镇、绿水镇(含原文殊乡)、丰产乡、增产乡、青山乡、福源乡、三兴镇、安固乡及清水乡辖区内的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新店地税所:负责新店镇、法堂乡、蓼叶乡、高码乡、大庙乡、通天乡及安化乡辖区内的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星火地税所:负责星火镇(含原联升乡)、西桥镇、茶盘乡、凉风乡、柏坪乡及七涧乡辖区内的地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税务征管范文篇7

其实,“电子税务”并非全新的话题。我国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纳税申报制度,加快应用计算机进行税收征管的步伐”。2001年5月1日实行的新《税收征管法》在总则中指出:“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这使电子税务的思想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二、实施电子税务的意义

(一)显著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征纳成本

实施电子税务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电子税务能显著地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降低税收征纳的成本。主要表现在:(1)电子税务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让纳税人随时随地通过电脑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并可通过网站获得税务机关的相应服务,既节省了报税纳税的成本,又可方便、快捷地办理涉税事务。(2)电子税务使得税款征收和税款划解从传统的手工化、纸面化操作向电子化、无纸化转变,由新颖的电子化票据代替传统的纸面实物票据,这必然会降低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3)实施电子税务必然带来税务档案的电子化。电子化税务档案既能保证纳税档案的完整、系统,又能让税务人员按其不同的需要极其方便地调阅。如可以按纳税人的经济性质、不同税种、纳税人的业务特点等分别生成不同的税务档案,供调查、研究使用。(4)电子税务的实施和各种税收征管软件的运行,必然会提高税收征管数据的质量,提高税收征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对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征纳成本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电子税务有利于税务公开,更好地实现法治税”

实施电子税务对于促进税务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实施电子税务的过程中,各级税务机关必然会利用互联网这一重要的信息工具,向社会公众公开各种税收政策法规以及税务部门的职能、组织机构、办事规程等,公众既可通过网络了解各种涉税事宜,也可通过网站公布的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监督、举报税务人员的作风和行为,使得传统的税收征管由原来的神秘、封闭走向透明、公开,成为阳光下的公正的行为。

电子税务对“依法治税”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一方面,纳税人通过互联网对自身的纳税义务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同时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管。如纳税人在开户银行的资金流转情况就可通过网络直接反映到税务部门,这样将有利于约束、规范纳税人的行为。另一方面,税务执法人员在电子税务条件下既要受到同一层面的执法人员从不同的执法环节进行的制约,又要受到来自上级机关的监管,同时还要接受纳税人的监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规范税务执法人员的行为,使得“依法治税”落到实处。

(三)电子税务有利于税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税务机关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大量的经济分析与决策任务。电子税务对提高税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电子税务借助互联网的应用使税务部门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使得决策信息更加全面、丰富;第二,在决策方法方面,电子税务既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获得大量定量、系统的分析,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外部专家展开广泛的联系,使得头脑风暴法、特尔菲等常用的决策方法可通过互联网远程实现;第三,互联网为税务部门加强与公众的交流提供了极为顺畅、便捷的通道,既有利于税务部门在决策时集思广益,听取公众的呼声,采纳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又有利于公众通过互联网监督税务部门的决策,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电子税务有利于纳税知识的普及和税收环境的改善

税务机关负有普及纳税知识的义务,改善税收环境也一直是各级税务部门长期努力的目标。在传统的税收征管条件下,税务机关往往采用散发税务资料、办培训斑、面对面宜传咨询等方式,但由于传播面小、成本较高等原因,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实施电子税务后,利用互联网进行纳税知识的宜传普及具有信息量大、成本低、传播面广、时效性强等特点,更容易为纳税人所接受。在不少税务网站可以看到“政策法规”、“纳税人信箱”、“举报与投诉”、“税务论坛”、“案例分析”等栏目,这些栏目对普及纳税知识、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具有重要的帮助。纳税知识的普及、纳税意识的提高,必然使税收环境得到改善。

三、电子税务的主要形式

发展电子税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实施电子税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根据网络技术的优势,结合税收征管工作的特点,笔者以为,电子税务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一)电子报税

电子税务的核心内容当属电子报税。电子报税包括电子申报和电子纳税两个部分。电子申报指纳税人利用电脑、电话机等相应的报税工具,通过因特网、电话网、分组交换网和DDN网等通信网络直接将申报资料传送至税务机关,以完成纳税申报的全过程。电子申报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纳税人与税务机关间的电子信息交换。电子纳税是指纳税人、税务机关、银行和国库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税款结算、划解的过程。在这一环节,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电子申报所提交的纳税信息,直接从纳税人的开户银行账户或专门的税务账户划拨税款,以完成纳税人税款缴纳的工作。

具体来说,电子报税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式。

1.互联网远程报税

互联网远程申报是指纳税人使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登录税务机关的网站,依托远程电子申报软件进行纳税申报,并实现税款自动划转入库,完成电子申报和电子纳税的整个过程。互联网远程报税以互联网为载体,使得纳税人可以将填报的相关的纳税数据资料通过计算机网络快速地传递给税务机关,无需纳税人去税务部门窗口完成纳税申报,同时大量的纳税申报数据可以与税务机关的电子管理档案系统无缝联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与管理。这种报税方式对企业或个人来说所需的投入很小,因为它只需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和一根普通电话线就可以了,而且,愿意采用这种方式报税的单位与个人基本都有相应的设备,并能进行相应的操作。

互联网远程申报对那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报表数据较多而且又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方便性和经济性;对一些收入较高、工作繁忙、又常身处外地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报税方式。

2.电话报税

电话报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电话,通过电信、银行和税务系统的网络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的方式。电话报税综合应用了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呼叫中心等技术,使得纳税人可直接通过拨打电话自助地完成报税事宜。与互联网远程报税相比,电话报税具有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等特点,所以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纳税数额相对较少的“双定”纳税户。他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完成申报缴税义务,同时也可减轻税务机关的前台工作压力,节省征纳双方的纳税成本。电话报税的缺点是交互性差,直观性不足,信息量也很小,缺乏税务人员与纳税人的直接交流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使用面。

3.银行网络报税

银行网络报税是指税务机关与指定的代收税银行进行联网,实现数据共享,纳税人(主要指个体双定户)与指定银行签订委托扣款协议,充分利用银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通存通兑功能,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前到该银行的任何一个营业网点存储不低于应纳税款的资金,由银行在每个法定申报纳税期的最后一日,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纳税额直接划转入库,完成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事项。纳税人可在每个纳税期满10日后,凭税务登记证副本到银行网点领取完税凭证,完成申报纳税全过程。

银行网络报税可以充分发挥银行网络的资源优势,对各方都具有实际意义。对银行来说,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增加存贷业务的数量,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对税务机关来说,通过银行网络征收税款,可以大大减少自身的工作量,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对纳税人而言,通过银行报税,可以节省到税务机关报税的时间和费用,还可以减少在银行反复存取现金的差错。对“双定户”而言,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电子报税使纳税人真正实现了新《税收征管法》所要求的“自行申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目前与电子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所以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报税方式,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开户银行都必须签订协议,以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二)电子稽查

传统的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照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发票领、用、存情况,各种财务账簿和报表等信息,来确认稽查对象并进行检查,以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防止税款流失,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收缴。实施电子税务后,税务机关可直接通过互联网获取纳税人所属行业情况、货物和服务的交易情况、银行资金流转情况、发票稽核情况及其关联企业情况等信息,以提高稽查的效率和准确性。税务机关还可以与网络银行资金结算中心、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公安等部门联网,共同构筑电子化的稽查监控网络,以加强和改善稽查工作。另外,税务机关接受群众提交的电子邮件形式的税务举报也将很寻常。电子稽查的主要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电子邮件举报

稽查选案是税务稽查活动的起点,群众举报是稽查选案的重要依据之一。传统的税务举报通常有口头举报、信函举报、电话举报和传真举报等方式。这些举报方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口头举报因举报人的身份暴露通常会使举报人产生心理压力;信函举报随着近年来民用信函业务量的逐年下降也深受影响;电话举报由于语言沟通及书面记录等方面的原因,其信息量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传真举报需有专门的传真设备,应用范围受到制约。

与传统的举报方式相比,电子邮件举报具有成本低、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点,既可传输文字资料,又可传输图像和声讯资料,使得举报内容更为翔实、可信。另外,电子邮件举报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举报人可以随时随地提供举报材料,税务机关也可全天候地接收举报信息。同时,电子邮件举报者的身份较为隐蔽,一般不必担心身份暴露受到打击报复。举报人有自己专门的电子邮箱,便于税务机关与其进行直接、专门的联系,双方的沟通更为顺畅、快捷。

对税务机关而言,接收电子邮件举报并不需要专门的软、硬件设备,也不需要建设独立的税务网站,只要配备能上网的电脑,并由专人管理就能进行举报受理了。

2.税务网站直接举报

税务网站直接举报是与电子邮件举报既相类似又有区别的另一种电子举报方式。它是指举报者通过税务机关网站提供的网上举报窗口,直接向税务部门提供举报线索。这种举报方式已在一些建立起专门税务网站的税务机关中实行。

对税务机关和举报人来说,通过网站进行举报无疑具有极大的方便性和有利性。一方面表现在网上举报有统一的格式,便于税务机关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理;另一方面,网站举报通常具有举报结果查询功能,举报人有受重视和信任感。如南京市地税局的网上举报页面,举报人只要凭借税务机关提供的举报查询账号和密码,即可查询网上举报的处理结果。另外,举报人还可以直接得到税务机关提供的电子邮件回复。

3.电子化查前准备

税务人员在实施税务稽查前,通常要做必要的准备工作。除了准备必要的文书、熟悉相关政策规定外,还要搜集、了解稽查对象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做到有的放矢。

传统的税务稽查查前准备通常是调阅在税务机关存放的稽查对象的纳税档案,如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资料等。现在,随着税收征管软件的运用,通常是先运用征管软件查询稽查对象的电子信息,必要时再调阅其纸质档案。这些都是税务机关内部存有的书面或电子信息,信息量是有限的,并且往往是滞后的。

实施电子化查前准备,税务人员可以直接登录稽查对象的网站,动态地了解稽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等大量即时的信息。税务人员还可以登录稽查对象的相关行业网站,了解该行业的基本情况、相关指标的平均值,通过稽查对象与本行业的对比分析,以发现蛛丝马迹,为税务稽查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4.典型案件网上公示

税务机关利用互联网这个十分有效的信息工具进行典型案件网上公示,可以切切实实地为纳税人提供遵纪守法指导,帮助纳税人更好地把握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从而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税务机关在运用典型案件网上公示时,一是要注意案件选取的典型性,尽量选择在当地发生的一些大案、要案,让纳税人尽可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二是要有专业人员对案例进行点评,分析典型案例存在的根本问题,找出症结所在,使其他纳税人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如厦门市国税局网站提供的案例公示资料翔实、典型性强,教育警示作用较大,具有借鉴意义。

(三)税收电子化服务

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一直是各级税务机关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在传统的税收征管条件下,由于受到人力、财力、场地等方面的限制,税务机关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无论是在服务品种还是服务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与纳税人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利用互联网来改善税务机关的服务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目前,国内不少已经建立起专业网站的税务机构,都把电子化服务作为网站基本的应用。如把税收政策法规、纳税资料、办税指南等内容在网站上,供纳税人随时随地方便地查询。也有的税务机关在网上开设了专门的咨询中心,接受纳税人的各种问询,并向他们提供专业、系统、有针对性的服务。功能全面一些的网站还提供搜索引擎、资料下载、常见问题解答(FAQ)、网上发票查询、企业资信情况查询等服务。

四、电子税务在我国的发展

电子税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初创到今天不过短短数年时间。在这数年时间里,全国各地许多税务部门结合自身征管的需要、地区的特点,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电子报税方面,上海的纳税人通过Internet接入上海财税网电子申报网页,用合法用户名和口令登录电子申报服务器后,选择、填写、提交相关申报表即可完成本次申报。在电子稽查方面,无锡市地税局设立了电子邮件地址为"ltax@"的举报信箱,专门受理电子邮件举报案件。在电子化服务方面,北京市地税局推出了“网上地税局”,它为广大纳税人和普通网民提供了大量有关税收政策、办税程序和办税手续、复议听证程序、纳税人权利义务等信息。在其他方面,南京市国税局于2002年12月开通了远程网上发票认证,纳税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同时进行即时或批量认证。企业自行完成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扫描、识别后,通过Internet网络将扫描识别数据传输到税务机关。就全国范围而言,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的“金税工程”三期,不仅涵盖国地税所有的税种和执法环节,还将与企业联网,从而为我国电子税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电子税务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实施电子税务并不能一蹴而就。我国在实施电子税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不容乐观的情况,如: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税务部门之间沟通不足,存在信息孤岛,信息资源浪费严重;技术方面标准不统一,扩展性差;等等。这些方面必须很好地加以解决,否则将阻碍电子税务的健康发展。

要克服上述存在的情况,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因为无形的互联网部分地代替传统的税务机构完成相关的涉税事务,对人们的观念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这当中既有不少税务工作人员对电子税务的发展意义缺乏认识,也有人担心电子税务的发展对自身利益构成威胁,所以,要成功实施电子税务,就应首先扫清观念障碍。其次是人才问题。电子税务属于高科技的范畴,不仅需要组织大量的高精尖的信息技术人才攻关,而且需要全体税务人员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质。而我国目前的税务人员队伍现状与这个要求尚有不少距离。大量引进人才毕竟不很现实,只有在适当引进部分高尖端人才的基础上,全体税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才是真正出路。另外,企业人员素质以及全社会人员的素质也需相应提高。再次就是投入问题。实施电子税务需要大量的投入,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这个问题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市国税局近年来在税务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已超过5000万元,而正在建设的国家“金税工程”三期计划5年内投资逾60亿元。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各级税务部门想方设法、多管齐下地来筹集。最后还有个安全问题。税务部门的职能进入互联网,如果安全没有保证,电子税务就不能健康发展。税务部门在实施电子税务的进程中务必对安全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既要通过防止黑客攻击、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等方式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又要保证数据免受病毒破坏,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在实施电子税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电子税务将迎来长足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俊峰,陆海燕.电子税务初探[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1,(2).

[2]蔡荣华.税务信息化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税务征管范文篇8

(一)税源监控尚不到位

税源监控是实现税收精细化、信息化,全面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然而,签于基层局的管理现状,仍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一是户籍管理不完全规范。有些地方的承包承租户和专业市场及地处街头巷尾的业户仍未按纳税人个人办理税务登记。二是纳税评估质量不高。虽然纳税评估工作广泛开展,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和评估软件,纳税评估仅依靠手工操作,效率明显不高,有些地方出于管理要求而应付甚至走过场。三是普通发票管理有欠缺。注重普通发票领购的管理,忽视普通发票开具和核销的管理;注重对纳税人使用普通发票的管理,忽视对税务机关内部代开发票的管理。四是分类的税源监控制度未建立健全。注重重点税源户的监控管理,忽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五是重视对有证个体工商业户的管理,忽视非正常户及未达到起征点的个体工商业户管理;未建立梯级或适应不同类型纳税人税源监控的制度,从而使税源监控难以完全到位。

(二)征管信息数据不能充分利用

目前各项税收业务软件互不相容,相关信息数据不能充分共享,征管信息数据不能充分利用。由于数据未能整合综合利用,仍然存在征管运行不完全顺畅的问题。一是征管范围划分不合理。直属分局既管有重点税源大户,又管有承包承租户和小税种纳税人,可谓“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符合税源分类管理的思路,而基层所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户基本上是管理“芝麻”小户。二是征管机构职责划分不明晰。基层管理机构日常税务检查的具体范围往往与税务稽查的职责交叉重叠,或者说一身兼两用;同时管理机构的纳税评估与稽查局检查的实施程序基本一致,将日常检查、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混为一谈,严重地搅乱了税收管理秩序和分工。三是征管查三系列相互监督的机制不健全。征管查之间相互监督的内容、相互监督的方式、相互监督发现问题的反馈和解决途径不明确。

(三)纳税服务层次不高

一是服务观念亟需转变。往往把纳税服务纳入文明创建的范畴,文明服务不是属于管理的需要而是政治使然,从而忽视纳税人办税的困难和自身需要。二是服务层次低。往往只注重表面的谈吐举止、文明礼貌,而未从深层次的优质、高效、提高征管质量,忽视了纳税人的正当需要和合法权益。三是服务内容和标准不规范。纳税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每项内容应当采取哪些方式、检验服务的质量标准如何确定、如何考核评价纳税服务的绩效管理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必然导致纳税服务的不规范,导致流于形式搞花样。

(四)征管制度的管理不规范

一是具体征管制度不统一。如纳税申报的具体程序,有的纳税人经管理机关审核签字后才到征收机关办理申报,有的纳税人到征收机关办理申报后由纳税人将申报资料报管理机关,有的由管理机关人员进驻征收大厅,统一受理申报纳税资料。由此可见,具体征管制度不统一。二是征管制度贯彻落实未完全到位。如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纳税人银行帐户报告制度(如新《征管法》第十七条中要求将纳税人有关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帐号等)、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备案制度等未完全落实到位。这些最基础性的制度管理未到位极大地约束着地税科学管理和更深层次的地税文化建设的张扬。三是业务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岗责体系不够完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等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征收与管理的协调互动还不流畅,管理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有的地区过多依靠稽查力量实施事后监督,而对于事前管理不够重视。

(五)地方政府干预过多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工作广泛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降低了税收征管质量。表现在:有的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税收执法;有的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违反税法规定,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有的地方政府、领导以扶持企业发展为由对个别企业进行越权减、免、缓税和实行“包税”;有的地方政府借优化经济环境之名出面干预税务机关清理欠税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等。

(六)地税机关征管乏力

税收征管质量完全取决于税务机关的征管行为,它需要规范的操作规程和较高的管理质量。但从实际情况看,旧的税收管理观念和行为方式仍然影响着一部分税务人员。有的固守习惯,主观上缺乏质量管理意识;有的重收入轻征管质量;有的执法刚性不足,对涉税案件打击不力,较少运用税收保全、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有的重税轻罚或者不罚,在对涉税案件的处理时,不按《征管法》的规定处理,而是以补代罚,以罚代刑;有的征管数据混乱,缺少对企业的实地调查,对辖区税源不知情或发现不及时等。征管不力、执法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管质量。此外,少数干部的素质与现代税收管理所需要的理念、技能不适应,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效率的提高,要高度重视,认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提升征管质量和效率之途径和方法

税收征管基础工作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是推进依法治税、落实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基础,是整个税收工作的基础。所以说,夯实征管基础、完善和提高征管水平,是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破解征管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税源梯级监控,实施属地分类管理

一是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控制税源。根据行政区划和税源规模与分布,对所辖税源实施分类管理。一般可以按照纳税人所在区域,结合纳税人规模、性质和行业特点实行划片管理,解决各基层所之间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的管理交叉或重叠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业户进行全面税源调查,进行税务登记,并根据行业属性、业户大小、贡献大小、纳税诚信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等级,实行梯级监控、跟踪问效;同时,加强与国税、工商等部门的沟通、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产除征管“盲点”、“死角”,真正把税源管牢、管住、管好。二是要切实加强户籍管理,严格税务登记管理,把好源头关。不能把税务登记管理工作简单的理解为办证、发通知,既要努力做到一户不漏、一户不跑,又要保证信息全面、真实、准确。三是严格实行以票控税强化税源管理。严格各类发票的发放、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拓宽发票的使用范围;要培育索票机制,积极探索和采取消费者据票投诉、有奖发票、举报得奖等可以促进发票管理的措施,调动社会协税护税的力量。要加强与国税部门的比对制度,遏制税收流失。四是强化纳税评估。要建立健全纳税评估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形成一套规范和操作性强的做法;把汇算工作纳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之中,把征收、管理和稽查紧密结合起来,针对不同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同时,对不同行业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进行测算,并通过约谈举证、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评估,对重点税源大户至少每年评估一次。要及时总结税源变化的一般性规律,掌握并积累资料,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尽早形成依托信息化手段的新型纳税评估工作体系。

(二)加强沟通和协作,畅通征管渠道

征管查机构间三分离后,征管查三系列之间顺畅运行成为征管工作的重要课题。一是理顺征管机构的职能职责。要按照“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征管模式,坚持便于管理、利于监控、方便纳税人办税的原则,正确划分征收、管理、稽查机构之间的职能职责,逐步明晰职责界线。通过职责细化,使各个职能部门、岗位之间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加强沟通、相互配合、信息共享,从而形成有机的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管理链条。二是完善岗责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标准、操作、权限、程序、考核、评价等事项,解决各环节、各岗位该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问题。三是统一工作流程。按照“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提高效率、有效制约”的要求,实行业务和流程的合理重组。四是完善征管协调机制。要健全征管协调工作制度,建立日常性相互监督的制度。对于征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要限期予以解决,未依照规定履行工作职责的,要严格追究其行政责任。

(三)诚信服务兑现,创新服务手段

一是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一切服务纳税人”的思想。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二是要按照“资源配置合理、管理方式优化、服务简约高效”的要求,在全面规范行政审批的程序和手续的基础上,简化办税环节,规范办税程序,实行税收业务和征管流程重组。三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纳税人依法申报纳税的能力和技能。四是要在坚持文明办税“六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纳税服务质量标准和考核具体办法,全面规范纳税服务的内容、方法和具体工作要求。五是按照总局和省局的要求,国地税共同开展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在此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对不同等级的纳税人在纳税申报、发票购领、税务检查等方面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六是在简并征期、网络申报等的基础上,逐步推行银行网点申报、手机短信申报等电子申报方式以及个性化服务方式。同时,积极实践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办法;同时提倡国、地税联合检查,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证执法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

(四)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一是认真学习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总局下发的各项配套制度和办法,熟练掌握、准确运用征管法、实施细则及其法律、法规、制度,开展执法与服务工作。二是全面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检查监督的制度和执法依据、执法结果的社会公示制度,通过税收执法检查等方式对本单位的各项税务管理制度进行清理,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促进基层税收征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税务征管范文篇9

一、税收征管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财政、国税、地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积极发挥税收调控作用,坚持依法治税,夯实税源基础,强化征管措施,大力组织收入,实现了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工作成效明显。

(一)征管基础得到夯实

各级政府及部门十分重视税收工作,积极持、协助税务部门依法征收税款。国税、地税部门通力协作,建立税收分析例会、联合办证(换证)、联合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征管信息共享等制度,为组织税收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征管措施得到强化

国税部门对重点企业实施辅导式预警机制,对一般纳税人和所得税按帐结算企业实施税负率利润率警戒线监管,对小规模企业实施最低销售额管理,对个体工商户实施电子定税。同时,积极发挥税务稽查职能,打击各类违法活动。地税部门强化行业性管理,根据不同行业和税种特点分别出台管理办法,积极在小规模企业和个体行业推行纳税评估,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设立指标警戒值,促进被评估行业税款大幅增长。

(三)纳税服务得到优化

政府及税务部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纳税咨询服务、发放税收资料、举办辅导培训等有效途径,广泛进行税法宣传教育,普及税法知识,增强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积极发挥税收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真做好税收优惠和减免工作。以规范服务为重点,简化内部办事环节,实行“全天候”服务、延时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为纳税人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办税服务环境。

(四)队伍管理得到加强

国税部门建立税收执法责任实时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依托信息化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绩效考核;地税部门建立完善税务执法行为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了考核办法。积极采取各种监督制约措施,抓好税务干部党风廉政教育,从严整治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税务部门的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依法治税环境亟需改善和优化

当前,多数纳税人对国家税法理解不够,偷税、漏税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有些企业纳税申报不实,企业虚亏实盈。社会化综合治税体系还无法真正形成。税负不公现象仍有存在,造成企业不公平竞争,影响了企业纳税积极性。

(二)税收征管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现行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税务稽查等监控手段,由于本身不够完善、严密,加上税源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缺乏其他相关的配套措施,很难达到监控税源的理想效果,导致出现一些漏征漏管现象。

(三)中小企业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虽然推行了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但诸多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并未有效落实,中小企业经济税源运行质量难以保障,特别是所得税管理质量普遍不高。

(四)税收管理员职责没有完全履行

每次税源清查,都能清理出一部分税源,清理出的税源中,大部分是日常未能有效监管的税源,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日常巡查巡管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了税款的流失。

(五)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税收执法上避重就轻,对税收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按照一般违法行为定性处理;对税收违法行为达到移送稽查处理的不移送,进行变通处理;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评估、检查工作上,通过纳税评估该进行深入检查的,仅仅是走纳税评估程序,进行补税、加收滞纳金了事,没有按规定履行检查程序,该处罚的没有进行处罚。

(六)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尚需加强

有些税务干部服务意识欠强,作风欠实,征纳双方关系不够和谐;有的与企业老板交往过密,存在办人情税、关系税之嫌;有的依然利用职务之便暗地向企业推销保险、产品,由亲属兼任会计,影响税务干部的形象。

三、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税收法治建设,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

税务部门要牢固树立税收法治观念,真正做到依法治税、依法征管。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突出宣传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提高税法遵从度,引导和规范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要加强财务和纳税辅导,不断完善发票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督促有条件建帐的企业及时建帐,从源头上堵塞监管漏洞。要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切实增强为纳税人服务意识,规范纳税服务内容,完善纳税服务措施,简化办税程序,积极做好对纳税人依法退税、免税、协调发展等工作,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二)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

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组织收入、收入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科学性。要科学调整宏观税负水平,加大组织收入力度,努力把经济发展的成果真实准确地反映到税收收入上来。要挖掘潜力,及时清理各类欠税,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环节的征管力度,加强对个体企业和非建帐企业的管理,确保税收收入均衡入库。要进一步加强税务稽查,依法打击偷、逃、抗、骗税行为,坚决堵塞收入流失漏洞,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源流失。

(三)加强税源控管,强化基础信息管理

要严格税务登记管理,对在税源清查中发现的没有纳入大集中系统管理的纳税人,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并纳入大集中系统管理。在严格执行各项数据管理办法、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建立数据监控机制,进一步强化数据监控职能,提高数据的分析、利用水平,使大量闲置的数据成为税收征管的资源。

(四)大力推进税源精细化管理,提高征管质量

依托大集中管理系统,深化“以地控税”管理,完善“以地控税”管理平台建设。积极开展税源专项清查,澄清税源底子,强化源头控管,夯实税收征管基础。集中督导餐饮、住宿、娱乐、租赁等服务业税收管理,实现控管到户,逐步规范。深入抓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房地产、建筑安装等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项目的税源监控。加大征管案源移送稽查的力度,对于管理工作中发现的偷逃税嫌疑的线索,征管单位必须及时提供给稽查部门,形成征管、稽查的良性互动,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

(五)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构建社会综合治税体系

综合治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综治协调是整个工程的基础,要夯实这一基础。要进一步健全工作协调机制,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各级领导小组都要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及时通报社会综合治税进展情况,并通过联席会议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健全联动机制,首先要信息共享,有关部门处理涉税方面事项不得隐瞒,要及时向税务部门传递,供税务部门参考;其次协助税务部门抓好税收征管,通过委托代扣、联合办公等手段,在一些关键环节卡住口子,促进税收应收尽收;三是做好税收工作的保障。公检法部门要为税务部门提供司法保障,对少部分抗税,偷税的企业要严打,对部分违规避税的企业要严查。

税务征管范文篇10

关键词:社保规费征管;企业税务筹划;税务部门;社会保险

一、引言

社保费征收的方式多种多样。迄今为止,我国最为常见的模式有三:其一,由社保部门征收;其二,社保部门只承担核定金额的工作,具体征收工作交由税务部门;其三,税务部门全权负责。2018年颁布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率先提出使用第三种模式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以期提高社保资金的征管效率。《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将这一提议进一步明确,并计划于2019年初开始实施。此种改革将终结持续了多年的社保费“分征”制度,对企业税务筹划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已有22个省的社保征收工作在不同程度上由税务部门负责且过渡平稳,企业负担大幅增加负面问题暂时并无体现。然而,企业关于该项改革的隐忧仍客观存在。因此,本文从社保规费征管体制调整背景下出发,将博弈论引入税收筹划过程中进行分析,探讨社保规费征管体制调整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并为企业合理降低。

二、社保规费征管体制调整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一)社保规费征管调整内容。我国社保涉及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是社会保险的缴纳问题。参照现行的社保法规,我国社会保险的缴纳合规相对要求较高。一方面,全员交社保。即只要与公司存在雇佣关系的劳动者,都必须缴纳社会保险。另一方面,缴纳社保的基数较大。根据现行标准,我国社保缴纳金额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而工资总额的外延极广,涵盖了基本工资、津贴、各项补贴和奖金提成等多项内容[1]。换言之,只要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且公司将报酬以货币的方式发给劳动者,通常均可定义为工资。另一个问题则是关于社保的管理和征收方式。关于社保的三种征收方式,前文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仅对各征收方式在我国是实施比例进行概览。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社保征收仍未脱离社保部门,社保局的作用极为重要。具体地,全权由社保部门负责(模式一)与社保局和税务部门分权(模式二)的地区约各占半数,而遵照第三种模式征收社保费用的仅有广州和厦门两个城市。(二)税务部门在社保规费征管方面的优势。第一,社保费的数额是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数的。相较社保局,税务机关应需要征收所得税,显然能够更为及时和准确的把握企业的工资状况[2]。换言之,将社保规费的征收工作划归税务机关,本质上有效减少了政府部门的重复劳动(社保局不必进行二次统计),同时提高了社保缴费金额的真实度和精确性(扣除所得税的工资薪酬可直接作为缴纳保费的基数)。如此一来,社保规费征收的效率和质量均得到提高。第二,税务机关在征收各类税费的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征管能力往往更强,手段更为成熟,机制更为完善,工作人员更为专业。因此,将社保规费的征收转移到税务机关,能够更好的构建服务型政府,为公众带来便利。此外,社保局在征收保费一事上已经体现出一定的弊病[3]。由于经验的相对不足和执行力量的薄弱,近年来我国的社保部门已经出现了一些社保费征管领域的渎职案例,且数量呈现出递增趋势。因此,将此项工作交付给在征收监管上均更为强力的税务部门具有极大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三)社保规费征收划归税务部门对企业的主要影响。首先,企业必须直面缴纳社保规费的压力。目前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毋庸置疑,明显强于社保部门,加之税务部门往往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的各项注册信息和经营状况,一旦税务征收社保由代收变为本职工作,那么一些在过去逃避或部分逃避社保缴纳的企业将遭受极大的冲击[4]。企业中,人力成本的规划至关重要,也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社保现今在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而许多企业试图在不违背法律和成本最小化之间寻求两全,试图找寻其中的平衡点。具体而言,部分企业可能会联合员工(达成某种共识甚至倒逼)共同规避社保规费的缴纳,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行业。据统计,这两类企业员工的参保率不仅不足半数,且多以最低工资标准为缴纳保费的基数。盖因这类企业利润薄弱,只能依靠此种方式维系生存。而员工为维持现有的营生(或将保费转换为其他更容易变现的福利),也会选择与企业共谋。综合上述分析,在社保局主导社保规费征收的背景下,逃避缴纳社保费的现象广泛存在。其次,社保规费的缴纳将日趋严格与严谨。税务系统的完善,意味着较高的控制力和较少的漏洞,试图造假和隐瞒的企业将无机可乘。过去社保规费由社保局征收,征收前需要将社保信息与税务机关的税后工资进行比对(若二者分权则税务部门需要通过社保部门获取社保缴纳的相关信息),这个过程多有冗杂且极易出现纰漏,在造成重复工作的同时也降低了征收的效力[5]。改革后,企业将若再有不交或少交社保规费的行为,将非常容易暴露在税务机关的监管之下,继而名声扫地,甚至影响其后续的经营和发展。最后,也是最为明显的一点,企业负担变大,员工的实际收入可能会降低。这一影响在前文多有表述,此处进行更为量化的说明。近年来,我国用于养老金补贴的财政支出与日俱增。相关调查表明,2016年,我国已有七个省份的养老金系统难以为继,全国的空账金额高达3.6万亿。清华大学的研究则进一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根据其统计数据,不出10年,我国养老金的缺口将增至10万亿。想要弥补如此之大的缺口,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之前所少交甚至不交的社保规费补齐。然而,一旦政府将弥补缺口的成本摊派到企业,那么必有为数不少的企业会将其进一步转嫁于员工,通过削减员工薪酬的方式降低其自身损失。因此,如果不能在改革的过程中给予遭受损失的企业以适当的生存空间,那么其不得不面临破产或降低员工待遇,这很可能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和市场的动乱[6]。实际上,已经,相关的恶性事件已有先例,2014年的重庆富士康员工罢工事件就起源于员工加班收入减少的劳工冲突。在社保规费征收的改革中,我们必须对可能发生的类似情况进行预判并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三、社保规费征管体制调整背景下税务筹划博弈分析

(一)模型设计。(1)参与人。税务筹划的内容涉及企业意愿和国家意志两个维度。其中,国家意志集中体现在税务机关的税收制度与手段,企业意愿啧通过企业的规划设计表现出来[8]。在此,本文认为双方都遵循理性人的基本假设展开经济活动,且在博弈回合内决策不分先后。(2)前提假设。本文的分析是在税收制度存在可乘之机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企业可以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进行筹划,达到减少成本支出,实现最大利益的经营目的。(3)市场状况。本文认为在后续的博弈分析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且是双向的不对称[8]。不仅企业无法实时有效的把握和利用税务机关的优惠政策和法律盲区,税务机关同样难以真正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与发展前景。(4)决策类型。在本文的博弈中,企业可以选择开展税务筹划与否,税务机关则可以决定是否开展稽查工作。(二)变量设定。在展开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博弈中出现的变量定义进行说明。P和Q分别为企业和税务机关选择作为的可能性(即企业展开筹划工作和机关从事稽查行动的几率),N和M分别为二者作为的成本,K为企业进行筹划工作的法律红线,L为税务筹划的预期收益,F为发现非法筹划后,税务机关对违反企业的惩处力度[9]。明确了上述定义后,通过构建决策树分析基于双方不同决策产生的各种可能性。(三)决策树模型。图1展示了企业和税务机关在不同选择组合下的收益状况。首先,是双方均作为,企业积极谋求更少的税收和更多的利润,税务机关也努力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此时,二者的收益可分别写为K(L-N)+(1-K)(-N-LF)和K(-L-M)+(1-K)(-M+LF)。其次,考虑仅有企业展开筹划工作,而政府不作为的可能性,此时二者的收益分别为L-N和-N[10]。再次,是企业放弃追求额外的税收利益而政府依旧积极进行监管,此时企业不存在收益,政府收益为-M。最后,是双方均不作为的情况,此时收益也均为0。上述内容整理起来,即可构成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四)纳什均衡分析。由表1可知,企业和税务机关展开决策的关键在于其自身作为的成本(即企业进行筹划和税务机关开展稽查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对方选择作为和不作为的可能性分布以及税收领域的发了红线。下述分析即围绕这几点展开。(1)经济活动的成本。简单而言,如果税务机关不进行税务稽查,且L-N>0时,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是企业的最优选择,反之,若企业放弃筹划,税务机关也显然不稽查更为利好。进一步的,假设税务机关的决策是既定的,无论如何都会对市场进行管制,那么企业决策的核心要素就是税务领域的潜在收益。具体地,令K(L-N)+(1-K)(-N-LF)=0,可以得到N=L(K+KF-F),假使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成本小于,则企业将更倾向于进行税收筹划;反之,放弃筹划工作为最佳选择。类似地,若企业需求税法的疏漏以谋求利益是不可逆事件,筹划活动必然开展,那么税务机关的选择就要以监管成本作为依据。具体地,令K(-L-M)+(1-K)(-M+LF)=-L,解得M=L(1-K)(1+F),如果税务机关开展监察工作的成本小于L(1-K)(1+F),那么进行税务稽核对税务机关的社保费用征收而言更为有利;反之,则不进行税务稽核意味着更低的征管成本。综上所述,当N<L(K+KF-F)且M>L(1-K)(1+F)时,二者在同时作为的决策点上实现纳什均衡;当M>L(1-K)(1+F)时,均衡点转移到企业筹划而税务部门不监管上。(2)博弈对手的决策可能性分布。首先,本文分别计算税务筹划与否所对应的数学期望,结果如下所示:EU1=Q[K(L-N)+(1-K)(-N-LF)]+(1-Q)(L-N)=QL(K-1)(1+F)+L-NEU2=0令EU1=EU2,可得:Q*=N-LL(K-1)(1+F)同理,得到税务机关是否进行税务稽查的期望:EU3=P[K(-L-M)+(1-K)(-M+LF)]-(1-P)M=P[TF-K(L+TF)+T-M]EU4=-PL令EU3=EU4,可得:P*=ML(K-1)(1+F)可以发现,若税务机关进行监管的概率Q<Q*,则开展筹划工作对企业的税务状况而言是利好的,反之,企业放弃筹划的收益更为可观。如存在Q=Q*的特殊情况,那么企业将综合考虑影响发展前景的诸多因素进行税务筹划与否的决策。类似的,若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概率P<P*,则税务机关取消监管,放任市场资源会更好,反之,开展监管工作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如存在P=P*的特殊情况,那么税务机关将以其他前定变量为纲进行选择。(3)税务筹划的法律红线。本文在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加入对合法与否的考虑。此时,企业进行筹划与否的期望分别为EU1和EU1。令二者相等,得到均衡解(1-K)1*=L-NQL(1-F)。显然,均衡解的具体数值,取决于企业的筹划工作触犯法律红线后,税务机关对其进行处罚的力度存在相关关系,随着惩罚力度的加剧,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倾向越弱。类似的,税务机关监察与否的期望分别为EU3和EU4,令二者相等后可得均衡解(1-K)2*=MPL(1+F)。参照企业层面的分析,同样可以得到:一旦企业非法筹划的概率越过了MPL(1+F)的临界点,则税务机关势必要展开稽查,否则,自由放任反而更符合政府的利益。(五)博弈分析。综合前文三个维度的纳什均衡分析,本文得到下述几点结论。首先,税务筹划的成本,是企业决策的核心要义,税务机关的稽查概率、筹划工作触犯法律红线的可能,以及政府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均事关企业税务筹划与否的决策。其次,税务机关的决策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上随着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成本(M)的降低、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概率(P)的增加、罚款比例(F)的提高而增大。与此同时,如果企业税务筹划合法的可能性(K)较大,那么税务机关有更大的可能不愿意开展稽查工作。最后,本文所征纳双方的讨论的均衡是在动态的框架下展开的,一旦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则博弈双方都会进行反应,做出调整,直至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四、社保规费征管体制背景下企业税务筹划建议

(一)具体策略。在社保规费征管体制背景下,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博弈的均衡结果是:税务机关不断增强执法能力,从而降低税务稽核成本。而企业的应对策略则是不断提高税务筹划的合法性,从而降低税务成本。在合法前提下,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主要策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减免税策略。该策略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实时把握国家政策的精神要义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政策优惠,经由税务机关的合法审批程序,所实现的税收成本的降低。这一策略的要义是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寻求许可范围内受国家保护优惠政策。对社保规费筹划而言,需要企业根据各地区减免政策、行业性减免政策等积极争取社保规费的减免。二是分割所得策略。此策略同样是在合法的大框架下实现的。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分散原有的应缴税费,将所需纳税的收益分摊到不同的法人身上,从而达到减少应纳税的金额,并匹配更低的税率。此外,利用地域间的政策差异进行分割同样可行。基于此,在社保规费的分割策略中,可以采用用劳务派遣方式分割非核心员工聘用,利用行业性的社保规费减免政策来降低本企业的社保规费负担。采用灵活薪酬制度分割员工收入所得,实行提高福利降低工资收入的策略,合法降低员工缴纳社保的规费的基数。在社保规费征管体制背景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学图2三叶草组织形态中的员工构成习、掌握、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的事前分析,并制定具体的税收筹划策略。(二)主要建议。(1)树立正确的税务筹划观念。税务筹划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税务。基于社保规费征管体制背景要求,要想做好税务筹划工作,降低企业税务,企业就必须结合这一背景,树立正确的税务筹划观念。一是要正确认识社保规费征管体制调整的重要性。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到,税务和社保的规范实乃大势所趋,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从而应对日新月异的环境。一方面,企业税务领域的相关经济活动均需要以法律为纲,在社保规费征收的现有框架进行。企业要在追求自身利益,压缩税务成本的同时承担起应用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税务筹划方案,进而提高税务筹划工作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二是要从企业薪酬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薪酬管理理念是把员工看做企业的打工者,按照员工的劳动支付薪酬。而经营管理理念是将员工看做是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者,通过提高员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度,增加员工的非薪酬收入,增加员工的忠诚度,降低企业的各项费用。对于企业而言,采用经营的理念对企业进行管理,将能够大大降低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货币化报酬的基数,从而消化社保费用所增加的经营成本。具体而言,组织平台化。在企业内部实施内部合伙人创业计划,将人力成本转化为经营费用。组织小微化。将公司的管理职能转化为经营职能,充分享受企业小微扶持政策等。能力社会化,即在企业内部实施多元化的薪酬收入制度,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推行工作碎片化。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推行共享平台,鼓励员工通过共享平台,将自己的剩余时间用于做兼职,达到多劳多得的激励目的。(2)优化税务筹划的方式。多数情况下,企业都会选择进行税务筹划,此时,其筹划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主要的筹划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利用筹划法,这种方法最为常见。国家的政策制定多基于经济的总体布局,高屋建瓴地对经济进行经济调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制定相应的经营规定和税收政策。纳税企业在跟进税法变化状况及趋势的前提下,应当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和财务模式,以获得政策层面的优势,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现阶段,国家十分注重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税收优惠政策层出不穷,纳税企业可以从中选择最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部分进行税务筹划。二是地点流动筹划法。这一方法需要更为宏大的视野,是在纵览全球税收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众所周知,世界各地的税收政策都不尽相同,甚至相去甚远,其差异在税率、税基、纳税人和税收优惠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因此,如果企业法人为跨国纳税人,那么其可以借此开展国际税务筹划工作。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在多个地区设立分部,选择其中政策最为优惠的一出进行注册,在出来各个子公司账目时,部门同属于几个子公司负责的项目订单可以划归税收减免最为优厚的一处,实现各个分部间的协调发展和统筹规划。(3)做好税收筹划的配套工作。一是优化用工模式。首先,减少员工人数,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当裁撤部分冗杂岗位,将此部分工资补偿给其他员工。基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企业可以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构建一个信息化、自动化的新型现代企业,减少人力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掣肘。其次,采取灵活用工模式。这一理念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运用。查尔斯•汉迪所提出的三叶草组织型态是灵活用工模式的绝佳体现。该模式下的员工构成分为三个部分(见图2)。这一模式有效保障了用工人数的灵活性,能够将企业用于员工薪酬的支出从固定转化为可变。二是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社保征收和监管制度改革后,企业的会计部门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想发挥税务筹划应有的作用,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至关重要,会计人员的培训不可或缺。针对会计人员,企业应当加强教育工作,组织会计工作者进行统一的培训,使其对最新的会计条例和税收规则有良好的把控,能够充分利用既有的优势展开筹划工作。同时,会计人员自身也要具备学习意识,积极通过各类媒体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讯息,开展自主学习,不断顺应经济政策的调整给出更为恰当的会计方案,最终实现有效的税务筹划。三是健全税务筹划工作机制。在社保规费改革的背景下,征管体制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变化,这无疑是对企业对税务筹划的能力的考验。这种考验关系既关系到单个会计工作者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素养,还涉及企业的制度层面,对企业的会计制度和税务体系做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当完备其税务筹划机制。首先,从管理层面入手,通过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来保障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并将其作为必须遵守的统一标准,使得企业的税务筹划有例可循;最后,明确划分各部门在税务筹划领域的权责,明确每项工作的管理者和负责人,从而对税务筹划工作实行问责制度,更好的约束其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五、结论

社保费划归税务部门,表明只是征缴主体有所变化而已,但本质上意味着征收力度的大幅提升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因此,企业对该项改革存疑,甚至企图以不合法手段来降低成本均在意料之中。综合前文的研究讨论,我们认为,在改革后的新背景下,无论是税务机关还是企业,都应当在合法的大框架下,根据其自身情况和对方的决策行为,不断提升,做出最优,最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思伟.税务筹划与税制完善的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2016(23):113-115.

[2]张向东.税务机关全责征收社会保险费模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

[3]周敏.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对策探析[J].中国商论,2015(13):18-20.

[4]胡绍雨.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度量、成因与防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433-437+448.

[5]庞洁.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税务筹划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4(9):91-94.

[6]周宇飞.税务筹划风险分析及度量[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0):115-119.

[7]时晓宇.税务筹划的博弈分析[J].当代经济,2009(18):148-149.

[8]杨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税务筹划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2009(5):126-128.

[9]李传志.税收征管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