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景的古诗十篇

时间:2023-04-06 07:54:00

描写秋景的古诗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1

(唐)杜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出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3、《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望洞庭》

【唐】刘禹锡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2

关键词:古诗 意象 鉴赏 方法技巧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诗歌是借助意象来反映生活的,只有分析诗歌意象,才能把握住诗人的感情脉搏,找出它暗示或启迪读者的意蕴。鉴赏古诗的意象就是要把握诗歌中艺术意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古诗意象主要包括人物意象和景物意象,下面我就对这两类意象的鉴赏予以分析。

一、人物意象鉴赏

古诗词中的人物意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意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意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意象,如柳宗元《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意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这两种意象有时又是统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意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如《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古诗词中,人物意象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一)知人论世,善于展开联想想象,体察写作意图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作家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借诗歌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借诗歌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借诗歌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因此,作家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意象有重要作用。如南唐后主李煜早年沉湎于宫廷的清歌艳舞、男欢女爱,其前期作品中的《玉楼春》即是当时风流享乐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国破家亡后的《虞美人》就带有了浓厚的末世情结。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意象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还要注意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为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分析此诗,要注意“幽州台”的注释,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因为这曾是战国时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在此基础上,可展开联想:作者登临此地有何用意?结合“念”、“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可以想象作者意在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一位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二)从人物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角度入手,抓住人物特征

“每个人物意象符号都是‘意义与意象的联系与密切的吻合’,故从人物意象符号以及其他表示情节和动作的符号的选择中,我们不难辨别人物的身份。”[1]古典诗词中的人物意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意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意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的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这首词借助于多种刻画方式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再如陈玉兰《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 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这首诗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并完全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通过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从念夫,到秋风吹起而忧夫,寄衣时和泪修书,一直到寄衣后的悬念,生动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此诗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来表现主题,是运用得比较成功的。 (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对烘托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中,景物描写往往能画龙点睛。有时写景抒情诗中塑造人物意象不以人物作为诗篇描绘的主体,而着重表现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从侧面烘托人物意象。因此,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是解读此类诗歌人物特征和情感线索的钥匙。如皎然《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诗中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作者借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借助典故、重要语句或修辞等表现手法的运用,感知形象特征

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提到意象具有主观象喻性。“诗人为了追求意象的比喻美和象征美,在作品中采取其他不顾时地限制的形式,则更是俯拾皆是。”[2]可见,许多古代诗歌塑造人物意象,大多数并不是直接刻画出来,而是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来实现的。只有通过分析古诗中的表现手法,才能深入地理解、把握其思想内容。古人写诗时,常通过使用含蓄、比喻、双关、象征、用典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彼。如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作者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二、景物意象鉴赏

近代蒋兆兰曾经指出:“词宜融情入景,或即景抒情,方有韵味。若舍景言情,正恐浅率直白,了无蕴藉,索然意尽耳。”[3]由此可见,景物意象在唐诗宋词中随处可见。诗歌中的景物是浸润了诗人情感的意象,是诗人抒情言志的载体。正如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曾说过的:“那些不具意识的事物――一块陡峭的岩石、一棵垂柳、落日的余晖、墙上的裂缝、飘零的落叶、一注清泉、甚至一条抽象的线条、一片孤立的云彩或是在银幕上起舞的抽象形状都和人体具有同样的表现性。”[4]在鉴赏古诗中的景物意象应从诗中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入手,体味其表现的社会属性。景物意象的自然属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思考:

(一)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意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与静态关系。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突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杜甫的另外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鲜艳明丽,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二)画中品诗,体会情感

画中品诗,即由诗歌内容所再现的图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象,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意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其内在意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意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意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人以蓊郁广袤的森林为背景,以眼前夕阳箭射树林为主体,夕阳、青苔、翠木,色彩绚丽,通过描绘此幅画面,表现对鹿柴隐居闲适生活的喜爱。而杜甫的《日暮》:“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颈联“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顺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颈联通过描写景物宁静、凄清、幽冷的特点,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不宁静。抒发了诗人沉重的衰老感和浓浓的怀念故乡的愁绪。

当然,在诗歌里还存在以乐景衬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的情况。《姜斋诗话》就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天风雨下西楼。”诗歌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而“以哀景写乐情”,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借助哀境的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王维的《塞上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这是律诗的前四句,写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写得十分凄烈。但下面笔锋一转,别开洞天:“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这后四句,写边防将士的昂扬斗志,风格豪放,气宇沉雄,令人鼓舞,一点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样子。但是,这样的豪情正是借助于前面的哀景反衬出来的。景象愈是凄烈荒凉,愈反衬出百折不回的英雄气魄。若改成丽日晴天,春风和畅,反而衬托不出雄伟博大的气象来。哀景对于反衬某些豪情是有特殊妙用的。

参考文献

[1] 辛衍君.意象空间: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104.

[2] 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50.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3

下面是初中阶段最为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我们一一明确其特点。

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达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在借景抒情的古典诗词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是夜深人静,烘托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

对比衬托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的这两句诗,它以强烈的对比反差,描摹出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表明诗人心中强烈的愤慨。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了出来。

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收到“不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的效果。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使人联想到春山的空旷,桂花的清新,月光的明朗,鸟鸣的悦耳,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的静美。

虚实相生 所谓实写,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写,就是侧面写,间接写,想象中的,写所感。它能使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的《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是虚景。虚实结合,描写锦绣河山的无限壮丽,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诗人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予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予以抒发。这是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作者借景抒情,表达踌躇满志的决心,蕴含着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化用典故 古人做诗填词讲究“无一字无来历”,引经据典尤为重要。典故,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用典,使诗歌显得含蓄而精炼,神韵深远。

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化用典故“闻笛赋”表达诗人对老朋友的悼念。“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含义丰富。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4

然而,诗词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常常“言近而旨远”。我们固有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遇字必解,理性分析,一一对应地用现代汉语来解读那充满灵性的诗句,往往冲淡了诗句的灵性,失去了诗的神韵,吃力却不讨好。再加上时代的久远、生活环境的迥异、思想认识的差异,古诗词与学生感情之间势必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平面状态。那么,怎样才能在解读诗句的同时,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使学生立体地感悟古诗意境,真切地与诗人对话、沟通,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呢?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诗解诗”是引领学生步入诗歌殿堂的一座桥梁。“以诗解诗”, 用诗意的解读,让学生在诗意盎然的氛围里去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时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诗词名句,可谓一举多得。而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古诗词已有一定积累,初步形成分析理解能力,具备“以诗解诗”的主观条件。所以,诗词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字义――句义――情感分析“三步走”的旧模式,走“以诗解诗”的新路子。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以诗解诗”古典诗词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一、深厚的古诗词积累,是“以诗解诗”的基础

要想以诗解诗,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我以小学低段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和小学语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蓝本,阶段性开展师生背诵古诗文比赛。这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短的时间内大部分学生对这100多首诗都能熟读成诵,还有部分学生利用假期积累了更多的诗词。这样,学生中逐渐形成了古诗词学习的热潮。现在他们每个人的古诗积累量都已经超过了150多首,有的甚至达到了200多首。

二、触发――“以诗解诗”的重要能力

在“以诗解诗”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培养一种触发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学新古诗时,觉得与先前学过的某一首诗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是触发。在教学古诗时要经常去锤炼学生触发的本领。如学生学了《赠刘景文》这首诗后问:像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诗句吗?杜牧写的《山行》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也跟杜牧和苏轼一样,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鼓励人们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大展鸿图。练就了触发的真功夫,学起诗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像滚雪球似的,以一带几,久而久之,“以诗解诗”学生就能培养一种触发的感悟能力。

三、抛砖引玉,“以诗解诗”的几种方法

1、同类引入――互相生发。在古诗词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有的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有的都是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夏日南亭怀辛大》等;有的都是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在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地引用同一类型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让学生立体地多频道地接收。例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以目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诗中的“孤帆”、“碧空尽”、“唯见”等词无不浸透着诗人与友人的情意。这给缺乏这方面情感经历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以歌送别诗,如《赠汪伦》;以物送别诗,如《别董大》;以酒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再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这样,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就有可能被焕发。一旦焕发后,让学生再来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中便有了几多的感触。学生体会到的,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祝友人前程似锦,愿两人的友谊天长地久,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

2、意境引入――降低难度。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入境,是对意境的体悟,是读诗的根本。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的原因,体悟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生硬地解说、灌输,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丧失诗歌的灵性与韵味。而引用一些具有相同意象意蕴的诗句加以对比或佐证,代替生硬的讲解,以诗解诗,引导学生领悟意象的深层意蕴,从而让学生进入"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丰富内涵。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5

1 斟词酌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是有古代汉语写成的,欣赏它的语言美,首先必须指导学生读懂,帮助学生正确地解词释句。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提高学生理解古汉语的能力。如认识古汉语中词的通假现象,了解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词性变换和词义的变迁发展,以及句式类型特点等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应抓住那些经诗人反复提炼的“诗眼”,深入浅出地剖析古诗用字选词言简意赅、语近旨远、言在意外的特色。在教学中可采用换字比较法。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这里诗人为什么不说“真”,也不说“象”,而说“疑”呢?引导学生通过换字比较得出结论:用“真”太实了,而“象”又太露了,只有用“疑”字最精当,最抒情,最寻味。诗人不说“真”而说“疑”,把情景说得恍恍惚惚,却使人感到气象万千;又使人觉得似真似假,留下的却是鲜明形象。至于诗人不说“象”而说“疑”,那就更深一层地写出了他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瀑布的奇特,疑心它已经不是现实中的瀑布,而是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了。又如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不妨让学生比较一下诗人曾选用过的“到”、“来”、“过”等字,好在哪里?像这样有选择地讲一点诗人炼字的功夫,往往可以因小见大地使学生领略古诗的语言美。

2 对比分析,让学生实践感知古诗的色彩美

在古典诗歌中,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调配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诗歌产生了诱人的魅力,给人以美的陶冶,如白居易的《暮江吟》,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中就不乏色彩描写。唐代的诗人的《山行》更是浓妆淡抹,宛然一幅出水芙蓉图,娇俏动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秋山景色,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寒山”总写秋山的苍翠基调,山巅缕缕白云,火红耀眼的枫叶,点染其间,令人陶醉。晚霞与枫叶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中的美学色彩,激起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根据诗的内容画一幅画。然后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描写色彩的词语,比较直观的有“白”、“红”;以景写色的有“寒山”“枫林”“霜叶”“晚”“二月花”,并细致分析景物的色彩。再结合色彩自析句意。最后让学生根据上述分析再画一幅画,将两张对比一下,看哪张更好看。这样不用老师赘言,学生便直观地感受了色彩美,同时也领会了诗人描写的深邃意境。

3 品读朗诵,让学生体味古诗的声韵美

古代诗歌讲究平仄和谐、合辙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应当通过诵读让学生更加细腻地体会古诗含义和情感,以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从中体味声韵美,真正做到“以声动情”、“以情动人”。

指导学生诵读,首先要确定感情基调。如读白居易的《暮江吟》,就应当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作者通过写深秋傍晚到入夜江上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全诗充满了喜爱之情,一、二句要以舒缓的语调,描绘傍晚江上奇丽的景色;后两句写入夜江上的景色着重描写形态,表达赞美喜爱之情,节奏要欢快,语调要高昂些。其次找出应当重读的关键词。如“瑟瑟”、“红”显示出夕阳斜照下江水颜色的奇特;“可怜”、“露”、“月”则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读时都应当特别加重语气。第三还要注意音节之间和诗句之间有规律的停顿,这是体现语言节奏的主要标志,更应诵读得恰当才行。一般地说,五言诗的音节间的停顿大体上是前两字一“顿”,中两字(或一字)一“略顿”,末一字(或两字)一“停”,每句五言诗都要读够三个节拍。七言诗的朗读停顿,只要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多读一个节拍。如: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 浅中觅巧,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数字美

数字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单调乏味的,它本身很难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和艺术情趣。然而,我国古代的诗人们,把它们巧妙地引入诗歌创作中,把原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从而获得了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那精当地语境使数字产生了美感。如陆游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黄河没有“三万里”,泰山也没有“五千仞”,白发更不可能有“三千丈”,但是诗人却借助于“三万”“五千”“三千”这些不定指的模糊数字,极度夸张和概括了黄河之长,泰山之高,愁绪之深,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

再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写“体”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体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在教授这首诗时,可以通过朗读,前后对比分析单调的数字特定境界中的作用、效果,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字美。

5 依境索意,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综观选入教材的古诗,多数是描绘祖国山水风光的。作者在诗中借景物以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在古诗教学中,就要特别注意这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化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古诗意境的美。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6

节令诗: 万家灯火闹春桥,每逢佳节倍思亲

【备考宝典】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是民族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8年起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纳入法定假日体系,此举有利于发掘民族文化内涵,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节令诗对引导同学们有意识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考生对节令诗应予以高度关注。

对节令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鉴赏节令诗的关键是要了解不同节令所蕴涵的民俗活动。如人日为正月初七,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人们常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清明,是祭祖扫墓或到郊外踏青的日子。上巳(阴历三月初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端午,五月初五日,吃粽子,赛龙舟。七夕,阴历七月初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合家团圆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远方的亲人。重阳,九月初九日,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天中的子时,古人认为是阴极阳生之时。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

(2)有些古诗,并没有明显的节令字眼,鉴赏时要抓住诗歌中的细节,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物候,诗中记了哪些景物、哪些事情,再结合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推究诗歌所反映的节令。

【高考链接】(2005年上海春招卷)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答题。

[越调]小桃红 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1)作品描写的是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的盛况。

(2)作品中“涌”“乱”“飞”等词颇可品味,选择其一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1)元宵节。(2)本诗以点面结合的手法,亦幻亦真的构思,选取“闹”“照”“舞”“翔”“涌”“乱”“飞”等一系列跃动感强烈的词语,着意渲染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起笔总写元宵佳节盛况,一个“闹”字,烘托出灯火的繁盛,色彩的缤纷。一个“涌”字,不落窠臼,诗人以虚托实,以幻写真。由于是在夜间,这茫茫江面上浮现的辉煌璀璨的灯船确实给人以宛若仙山琼阁之感。船儿飘摇,香烟缭绕,笙歌齐发,人声鼎沸,一起飘向云空,飞上华丽的高楼。此情此景,怕是九霄云外天上宫阙,也在偷偷窥视:人间好不热闹!全曲在幻觉般的境界中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田园诗: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备考宝典】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意境,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类诗歌,就内容而言,有对农村自然景物与田园生活图景的描绘;有对农忙欢歌及多彩乡村生活的描写;有对农民劳动艰辛、生活惨痛的反映和对官府剥削、赋税苛重的深刻揭露;也有对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以及旅途情景的叙述等。

鉴赏田园诗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像,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彩,为表达诗歌的特定情感服务。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既要感知作者的身世,做到知人论世,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又要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境界。

【高考链接】(2008年上海春招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步入衡山 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溪,

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

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

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

散诞[注]闲身信马蹄。

[注]散诞:逍遥自在。

(1)诗人推断“应有人家”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颈联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如墨、小雨如丝的山景。

B.在描绘雨中山景的同时,也对尾联的情感表达起了衬托作用。

C.通过对乌云、小雨的动态描写,写出了衡山气候的变化无常。

D.四周乌云似瘴,小雨连绵,山道泥泞,作者顿感游兴索然。

(3)分析尾联所含的寓意。

【参考答案】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田园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一起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他写了不少歌咏江南水乡的田园诗。(1)听到小溪那边的鸡鸣之声,推断似有人家。(2)B(3分);A(1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命题组对该题的答案和赋分作了如下规定:答B给3分,答A给1分。因为B项由景到情全面概括了颈联在律诗中的作用,而A项只赏析到景物这一层,没能深入体会景中之情。这是上海语文高考第一次对分层评估、分层给分问题进行的探索。由于考生在知识结构、阅读的量和面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有深浅之分,因而根据考生不同程度的解题情况进行分层给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对官场喧嚣(城市生活的喧嚣)、排场的厌倦,对自然山水(闲适生活)的追求。

题画诗: 画者得于心,诗者会以意

【备考宝典】题画诗,广义地说是指一切题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画“诗画合一”艺术精神内核的外化。题画诗有抒写怀抱、持赠他人和艺术评论等,往往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这种题画诗的创作,是诗人参透了画家之画的神韵情思,从而与画家产生共鸣,诗画融通,画如己出,于是以诗应之。其素材、情思均与画同,正如高山流水的契合,使鉴赏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可谓画者得于心,诗者会以意。

鉴赏题画诗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写活写动,写得画中之物跳出画外。画是诗的脸面,诗是画的神韵,是对画的提炼和概括,也更赋予了题画者自己特有的观感和情思。

(2)题画诗多采用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即借景抒情,借对画中某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自己的感情,延伸画意,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景致与情怀相互融通,达到和谐统一。

(3)了解题画诗在创造意境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寄寓主观情思,二是展开艺术联想,三是借题发挥、抨击时弊。

【高考链接】(2006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参考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咏史诗: 古今多少兴亡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备考宝典】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它们大多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感人的形象,精辟的议论,耐人寻味的哲理意蕴,博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鉴赏咏史诗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了解解读程序。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诗篇时的有关背景,要读好注解,这是读懂咏史诗的一把钥匙。

(2)在鉴赏时要抓住历史人物、事件与时局、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领悟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和感情。

(3)了解咏史诗常见的情感抒发模式。如借古喻今,揭示今不如昔;崇敬古人,要效法古人;怀古伤今,揭露社会现实;反思历史,警示后人。

(4)熟悉鉴赏咏史诗的常用语。思想内容方面,如哀叹国运、忧国忧民、昔盛今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缅怀先贤……表现手法方面,如借古讽今、用典(正用和反用、明用和暗用)、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寓情于景、欲扬先抑……语言特点方面,如含蓄隽永、生动形象、雄浑深沉……

【高考链接】(2007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①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__________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________之感。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1)燕子、兴亡(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咏物诗: 花鸟草虫皆有品,仔细体察物关情

【备考宝典】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草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留下了一首首精美的咏物诗篇。

鉴赏咏物诗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察物态。描摹物态是咏物诗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住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所处环境。

(2)品味寄托。由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联系诗人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明辨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三言两语勾勒事物形态,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4)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寓意。如:月,思乡;莲,高洁;柳,送别;花,美好;松,坚忍不拔;梅,孤高,不落流俗;菊,品格坚强,气质清高;梧桐,凄凉、悲伤;芳草,离恨;杜鹃,哀怨、思归。

(5)了解鉴赏常用语。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贬词褒用、形神兼备、烘云托月、朦胧含蓄……

【高考链接】(2006年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参考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像新颖,灵巧别致。

送别诗: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备考宝典】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或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借以一吐胸中积愤表明心志,或重在写离愁别恨,或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送别诗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

鉴赏送别诗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2)领会诗词中所蕴含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

(3)抓住送别诗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像的细小情节,抓住了细节,才能以小见大,透视全篇。

(4)品味语言。如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送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送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丝”谐“思”等。

(5)了解诗中常见的意象。如:斑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长(短)亭、南浦、柳岸、西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烟波、浮云、秋蓬,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落花,伤春之意;落叶,秋愁之感;杨柳、劳歌、阳关、渭城,送别之曲;夕阳、落日,离别时的心情或表示暮年、老年。

(6)了解鉴赏时的常用语。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烘托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高考链接】(2007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参考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惟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边塞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备考宝典】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由于每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国力或盛或衰,导致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盛唐之时的边塞诗就普遍带有豪迈勇敢、一往无前的气概:即使是写战争艰苦,也显出壮烈之气,如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而中晚唐,国势日益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不少悲壮,不少惋伤,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或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鉴赏边塞诗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如李颀的《古从军行》,此诗写当时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对当时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了解诗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取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

(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在鉴赏时要注意区别。

(3)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的不同诗人,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所表现出来的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4)了解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边关戍楼、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投笔”表示弃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的将士,“楼兰”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勇武豪情。

【高考链接】(2007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指代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羁旅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备考宝典】有些诗人长期客居、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眼中有所见,耳中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下诗篇,这些诗篇就叫做羁旅诗。这类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或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珍重,有极高的人文价值。

鉴赏羁旅诗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像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

(2)熟悉羁旅诗的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3)了解羁旅诗的常见主题。如:①文人失意;②漂泊哀伤;③思念亲人;④生活潦倒;⑤互勉互慰;⑥孤傲不群;⑦珍爱友谊。

(4)诗人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高考链接】(2007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

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7

论文关键词:《观沧海》,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雄才崛起”,又“雅爱诗章”。在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之际,常常“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建安十二年(207),军阀逐鹿中原,五月,曹操率师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作下此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言明观海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廖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临”,登临。“以”,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沧”,水深而呈暗绿色。“沧海”,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诗句,皆为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全景:大海波涛动荡,山岛巍然屹立。“何”,多么,含叹美之意。“澹澹”,水面浩淼的样子。“何”字用得已极饱满有力,“澹澹”两字更是千锤百炼而得者,着此两字,整个沧海便浑然一色了,若换成“茫茫”“漫漫”等字眼,就显得过于平实,又欠生动,当真是一字千金,生色千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具体勾勒耸立的山岛: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一派生意盎然。“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定神细看,瑟瑟秋风中的海竟然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何等雄伟的景象,何等雄浑的境界,何等雄健的笔力!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泣秋风、感伤落英者何其多?晏几道叹息“红叶黄花秋意晚”(《思远人》),耿玉真长恨“玉京人去秋萧索”(《菩萨蛮》),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更是大开悲秋文学之先声。然,独立寒秋,曹操却极写海的磅礴壮美,岛的高耸挺拔,草木的生机勃发,一扫悲秋情调,其志凌绝顶以远瞻世界的非凡气度跃然纸上,足见曹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濛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格外渺小,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若”,好象。“星汉”,银河。这四句诗,融想象和夸张为一体,大开大阖,舒缓从容,辞气直有干云之势,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在千古诗人中,想必也只有曹操如此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风云人物才写得出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曹操素有“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雅称,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千百年来,曹操之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撼人心,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属合乐时的套语。“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咏志”,用诗歌来抒发志向。通常,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但在此诗中却与诗内容紧密相关,因为诗人写景志在抒发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及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诗面上写的是海的浩瀚辽阔,气象万千,诗行中站立的,则是那位气凌万仞、志在一统北中国的一代“枭雄”的巨大身影,全篇气度正大严瑾,诗体高华安雅。其艺术价值尤为值得一谈。

犠莨鄞耸,大处落笔,宏观构象,造境高敞;诗意深远,格调高古,气韵沉雄;措笔秀丽工整,不务铺排词藻,不求使典用事,音律婉转和谐,语言流丽、清新隽永。诗人在词语的选择上,如“竦峙、丛生、丰茂、萧瑟、灿烂”等等,大多典要、高华、壮丽。而全诗十四句,除却首尾句明显不对仗外,其他每两句之间多作对仗,因此诵读全诗,觉声调铿锵,雄整而浏亮。

牬送猓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融景与情为一体。诗中景物描写,气氛渲染、人情抒发三者历转而下,于自然流转中见朴直蕴藉,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从而把景的描绘同情的感发完美结合,可谓“景中寓情,情因景兴,情景相生”。令人感受鲜明、强烈,体味无穷。加之诗人运用虚实相间的写法,更是给写景造成一种“隔”的感觉,人们必须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使全诗显得曲折含蓄,而与诗人的情绪表里一致,映照生辉。这种将诗赋中最富诗意的描写加以想象和加工,创造出极富文采意象之美的诗意,这种提炼精粹、化赋为诗的艺术手段,值得借鉴。

牐牬耸构思奇巧,别具匠心也是特色之一。“观”字在诗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诗人的描写、想象、抒情均借此次第展开,结构章法寓于天然浑成之中,风格本色而朴直。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内容,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迁移运用精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借助诗歌描绘的景物进行想象,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初读诗文

1.导语: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都对秋天情有独钟,他们是怎样描绘秋天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诗歌的节奏。

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分小节读诗。

(二)整体感知,交流“画面”

1.再读诗文,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汇报。

(1)《秋晚的江上》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写了归巢的鸟、斜阳、江上、白色的芦苇。教师相机点拨:运用“多感官”创造性地想象画面,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写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与现实的抗争;把芦苇拟人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花牛歌》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写了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西山的青峰。教师相机点拨:运用“多感官”创造性地想象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的情景。这是一首写花牛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诗,要注意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三)整合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上册1《慧眼观天下》第21页《西

湖秋泛》和第23页《会说话的草》

1.《秋晚的江上》描绘了黄昏时美丽的景色,《花牛歌》描写了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情景。下面,请自读《西湖秋泛》《会说话的草》这两首诗,想想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小组交流。

(学生读诗后,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迁移运用精读课文多感观想象画面的方法,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鼓励学生个性表达。

3.课堂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有无数的梦想,也有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课后再把今天读的这4首诗歌熟读,挑你喜欢的诗歌背一背。注意运用精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借助诗歌描绘的景物进行想象,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板书设计

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归巢的鸟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9

“读经典学作文”的主要任务是在诵读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凝练的诗句具体化为优美的现代文。如何将寥寥数语二十来字扩充为洋洋洒洒四五百字呢?展开想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改写古诗词需要教师捕捉、开发和利用诗歌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巧妙填补,使“留白”之处皆成妙境。教学中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想象景色画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代就有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诗歌意境的做法。改写描写景物的诗句,也可以学习此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美丽的图画。如《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写了“篱笆”、“小径”、“树”、“花”,但未作细致描写。如何描写好这些景物呢?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乡村风景: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会画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课件出示彩图;最后学生整体描述。于是简短的两句诗变成了一段优美的文字:

春末夏初,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好迷人的乡村美景!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曾经鲜艳夺目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

丰富的想象,恰当的“补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充满画面感的乡村风景图。

二、补充故事情节

由于字数的限制,古诗词中对事情的叙述是十分简洁的,事情的经过往往不完整,改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联系生活实际,合理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如《约客》一诗,作者用一句“有约不来过半夜”写了事情的起因是客人失约,可是“客人是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相约的,约定了什么?”只字未提,教学中有的教师就抓住这一情节空白,让学生根据诗歌基本情节,发挥想象,写写“相约”的情节。有的学生写道:

一日,赵师秀路遇好朋友张生,两人多年未见,今日相遇更加亲切。于是他们找了块石头坐下开始攀聊起来,他们聊到这些年来的彼此的经历,讲了遇到的奇闻轶事,还谈到了自己的读书著作体会……两人久久不肯离去,无奈好友有事在身。临别时,赵师秀邀请好友说:“张兄,今日不能畅谈,明日傍晚到我家细聊吧?”张生一听点头应道:“一言为定,不见不散。”

这样的补充使故事更加完整,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春夜“闲敲棋子”的心境。

三、揣摩人物心理

古诗词中对人物的描写,多半只有简要的动作描写,极少有心理描写,其实描写内心活动能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改写古诗,特别是改写描写人物的诗句,教师要善于捕捉心理描写的“留白”,想象拓展。如《小儿垂钓》讲述了小儿垂钓遇路人借问的事,其中描写了小儿“蓬头”的外貌和“侧坐、遥招手”的动作,没有写小孩的心理。其实此处的心理活动能更好地突出小孩顽皮而又做事认真的可爱形象。有位教师就重点引导学生揣摩小儿的心理,补白孩子心理变化的过程。有的学生写道:

今天我一定要钓到一条大鱼,母亲煮的鱼最鲜关啦!……怎么还没动静呀,鱼儿呀快上钩吧,我的手都有些酸啦……呀,浮标晃动了,有鱼上钩了,肯定是条大鲤鱼……啊,别出声,鱼儿会听到的,别过来,吓跑我的鱼啦……

改写时穿插内心活动的描写,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四、倾听诗人心声

诗歌中有些句子看似平淡无奇,背后实则潜藏着丰富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诗句,悉心品味,倾听诗人的心声。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短短七个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长。诗人不说“此夜中闻折柳曲”而是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是因为“折柳”在诗人心中不仅指一首乐曲,而且是一个场景,一种愁绪。如何体会诗人内心这种深深的思乡愁绪呢?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去大胆想象――闻到此曲后诗人脑海中会回忆起怎样的场景?有的学生写道:

听着这么绵长悦耳、浸满忧伤的《折柳曲》,我仿佛回到了家乡。记得当年离开家乡时,母亲捧着亲手缝制的衣服,拉着我的手说:“儿啊,出门在外多加小心,天冷就多添件衣服啊。”妻子轻轻地将纸伞送到我的手里,依依不舍地说:“李郎,家里的事你放心,外面风风雨雨你要照顾好自己啊!”好友站在路旁,折下一段柳条,送上一声祝福:“一路珍重!”……

巧妙的拓展在学生与诗人之间架起了情感共鸣的桥梁,场景的回忆让浓浓的思乡之情弥散开来。

五、探究言外之意

诗歌往往是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话、言外有意、令人回味的意境,而且有些诗句会以疑问的方式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如《十五夜望月》最后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说“不知”其实是知道的。只是不直接说,这是诗家含蓄的表达。教学时,有位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推敲、探究,让学生想象“落谁家”?有哪些可能?并由此体味诗句的言外之意。

有的学生写道:这秋思落在了那孩子出征在外的人家,他们遥望明月多么希望孩子一切平安呀:有的学生写道:这秋思落在了那丈夫游学在外的人家,妻子独守空房、倚窗凝思,内心多么期盼丈夫早些归来:还有的学生写道:这秋思落在了那父亲在外经商的人家,孩子在空旷的屋里,嘴里时不时地念叨:“父亲现在到了哪儿呢?怎么还没有回家呀?”……

描写秋景的古诗篇10

意境是古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由内心产生了与环境共鸣的特殊基调。主要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而诗歌最典型的描法就是借物抒情,诗人通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感悟。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例如: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诗通过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意境美的诗,都是有“韵味”的。一首诗要有回味无穷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例如八年级下册课后古诗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回味无穷。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

古诗词的意境是繁复多样的。或雄奇阔大,或苍凉悲壮;或清新素雅,或浓艳瑰丽。但诸多类型不外乎可归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大类。李白之诗,苏轼、辛弃疾之词属前类,其所描写的意境,往往以雄伟、粗犷、有力、奇异等感性形象给人以强烈刺激,从而使人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获得一种振奋的激荡和崇高的美感。王维之诗,柳永、李清照之词属于阴柔之美,其描写的意境,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清丽婉转。此类作品长于抒发精美的幽深之情,常以轻盈、柔和等感性形象为主,能直接引起人们精神的愉悦。从古至今,我国青年男女卿卿我我的恋情,文人淑女多愁善感之心理气质,“以艳为美”“以柔为美”的审美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类作品的影响。只有把握作品的整体意境,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才能真正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二、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练生动;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古典诗词中的许多佳作名句流传千古,其艺术魅力久盛不衰固然有内容、技法乃至风格等因素的影响,但都必先得力于语言的表现。

诗词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表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感体验。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的风韵,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对比色,使画面十分绚丽,作者的情感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特别是王维的诗,被后人称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上面赏析的那首《山居秋暝》,就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画面。

古人写诗填词,讲究锤炼字词,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了出来,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了出来。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

根据笔者个人的感悟,以下赏析了一首笔者很喜爱的诗词。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这是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感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思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