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随想十篇

时间:2023-04-02 05:17:28

人生随想篇1

生、老、病、死在安然无恙的人看来,是那么遥远与生疏。或许有一天他们明白后,已经迎来了死亡。人生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像这样一切随波逐流,任其流走吗?可最后换来的又是什么呢?如果人生是一本书,我愿意花费我一生的时间去解读它;如果人生是一首歌,我甘愿不分日夜地去聆听它;如果人生是一汪水,我愿沐浴在其间,感悟它;如果人生是一座山,即使不是重阳,我也会兴奋地攀登下去……

可是在经过一些事后,我发现,原来,人生是不可以用如此简单的形象来形容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而真正读透人生的,却寥寥无几。人类的发展历史长达300多万年,似乎总是在遵循着一条更古不变的规律,世人总在踩着前人的脚印走着,谁都不知道在走的这个过程中,失去了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

由此看来,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它既可以让你享受喜悦,亦会让你忍受心灵的折磨,而这种心灵的拷问,注定要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谁都不能逃避。每个人生命的起点都是相同的,而终点或许各有迥异,当然都是要迎来死亡,只是终结生命的方式不同罢了。

人生随想篇2

西去的夕阳悄然映红了这片草地。紫丁香在风中浅吟低哦,柔柔地诉说着绚丽多姿的梦想,晚霞中的蜻蜓,你飞去了何方?

倚着这竹叶青青的季节,听晚风呢喃着拉开记忆的面纱。喜欢在这恬静的时候走着这漫不经心的温柔,细数每一个脚步。累了,就坐着晚霞,在静静的湖边,伸出纤纤素手,悄然接过夕阳的。于是有一种期待的幸福,会悄然而至。一种温馨的甜密,一如耳边响起你当初的软语。

风儿轻轻,轻得摇不动纤细的小草。仿佛哼着醉人的曲子,静静在霞光中穿行。恍惚中你含着微笑的目光,嘴角闪动着温暖和安祥,正静静从远方走来。因了你如期而至的瓣瓣心香,我的心在风中傲然绽放。金黄色的土地,那些娇艳的野,开始唱起惬意怡人的韵调,迎风笑着。在你的温柔与宠爱中学会了坦然面对每一个或平淡或多变的日子,细细体味每一种充实的快乐。

爱上你,注定已无法逃避,在秋天那沉甸甸的丰盈背后,曾收获了我一生最绚丽的美满。然而,却在一个不经意的转身之后,留下一生的迷惘和不可磨灭的伤痕。

岁月的步履匆匆,年轻的翅膀终是飞不过多雨的季候。又到了凉风乍起的时节,零散的落叶,于空中旋舞。凤凰花还开得火红,熟悉的笑脸却在浸满离愁的依恋中远去。叹一声情深缘浅,却终是情根难断。

黯然坐在草地上,看斜阳依旧。在这个蝶儿翻飞的的季节,忽然就那样清晰的记起那场离别。那些遥远的往事,正踩响短促的旋律,飞翔起不舍的节奏。那些无法抹掉的思念,却如一杯酿得浓郁的酒,日久醇香。拾起往事的片片落叶,一份无法抑止的忧伤,遽然而至。蓦然回首,竟恍如隔世。

人生随想篇3

论文摘要:随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简要分析了新随笔繁荣的原因,结合新随笔作品着重从题材分类、艺术风格、审美特征及思想内涵等方面,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探索性论述。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随笔至今尚无一个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定义,但这并未妨碍随笔在黯淡多年之后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股热热闹闹的“随笔”潮占据了各类报刊,蔚为壮观。面对这种悄然而至的“随笔”热,人们与二三十年代的随笔相对应。称之为“新随笔”。目前,与新随笔引人注目的创作实绩相比,随笔的理论建设却贫乏得几近空白。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和研究,使得新随笔这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基本特征、创作特色、思想深度、创作意识、发展趋向等方面的论述多是片言只字,散见于创作谈一类的文字中,没有多少真正令人欣慰的理论成果。固然,理论常常是灰色的,随笔的创作者也会说“走自己的路,不被形形色色的规范设计所羁绊”;或者说“还不如索性让‘随笔精神’氤氲于混沌之中,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时或从作者心底流露笔端的好”。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真正的理论探讨,除却能帮助引导读者更好地“接受”新随笔之外,对随笔自身的创作和发展也是大有意义的。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拟就新随笔的创作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评述。

首先,有必要对新随笔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原因加以简要剖析。与新时期曾经出现的“诗歌热”、“报告文学热”等相类似。新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开放、宽容的环境基本消解了昔日那种“我花开罢百花杀”的大一统局面,社会空间能给不同的“声音”留出一席之地。正是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里,作家们找到了“自我”,不再担忧“我手写我口”的作品会异化为“吾丧吾”的证明。其次,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现象开放带来的多元认识、多向思维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迷惘和困惑。带来了认识判断的渴求。这样,随笔正好以其轻松平易而又睿智深刻的特点,承担起了引导人们思想开放之任,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构成复杂。新随笔的文体特征尚在形成演变阶段,因此,要想完整、准确、全面地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作出总结可能为时过早。但是,在对新随笔作品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新随笔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首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到社会变革、世象管窥,小到个人生存感慨、酸甜苦辣,都成为新随笔的“关怀”对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此。新随笔敏锐地作出反应,并且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为其底蕴,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存在迅速发言评判。对世态人心的升降沉浮以及现代人形而上的思想迷惘,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考。换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阶层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如果按照题材内容来归纳,新随笔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读书类随笔。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主要是知识阶层人士,特别是人文类知识分子更是随笔创作的主要力量,而读书写作几乎是中国读书人展现自我精神世界的传统方式,所以,读书类随笔就自然构成了新随笔作品的重要部分。值得重视的是,这类大行其道的读书随笔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读后感”模式,“读”常常只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起点,以阅读为契机来展现作者“自我”才是读书随笔的本质。如王蒙的(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传达的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而周涛的《读(古诗源)记》,则以新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的阐释,对人生的理解,足以令人回味咀嚼。另外,近年来还有一些随笔名家由读书而写出的系列作品,如费振钟的“堕落时代”系列、丁帆的“江南士子悲歌录”系列和李国文的名人之死系列,都是既有文采,又有内涵的读书类随笔佳作。二是社会随笔。社会随笔以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评说为主,如果说读书随笔的生成主要由于心灵和书本的碰撞契合,社会随笔则是世象万态在人们思想的海洋里激起的浪花。社会随笔的内容往往是大众都不陌生的现实话题,表达的是一种对缤纷的社会现象理论性的观察、机智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从吸烟禁烟到通货膨胀,从反贪倡廉到道德建设,上自国际风云,下到居家琐事,都是社会随笔述说的对象。由于社会随笔的内容贴近生活,也是普通百姓关注的话题,所以更受到大众的喜欢。如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历史的、理论的深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思考的话题。三是思想文化类随笔。有别于社会随笔直接关注“问题”,思想文化随笔则主要抒写当代社会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思考,更多地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辨。对此,三联书店《读书》的编辑们将其称之为“后学术”或学术性随笔,颇为传神和精当。思想文化随笔展现的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呼唤和交流,反映着对人生、生命、理想和价值等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因此,本质上思想文化随笔更近似于西方哲人帕斯卡尔等的“随想录”,从而更具有思想、文化价值和个性意义。如韩少功的《性而上的迷失》、叶秀山的《没有时尚的时代》及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系列作品等均是近年来思想文化随笔中的力作。需要指出的是,此类随笔主要展现的是作者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见解,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譬如在《性而上的迷失》里,作者以文化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对自古至今形形色色的性现象、性迷失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剖与辨析,表达了作者对“性”的形而上思考。四是生活随笔。生活随笔似随手拈来的抒情性散文,或记人,或写事,或抒写个人喜怒哀乐,常常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主要袒露人生的心灵,诉说生活的感慨。生活随笔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情入理,浅入而深出,向读者毫不遮掩地展示那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我”。唐达成《头发的悲喜剧)、王蒙(我的饮酒)和韩小惠(体验自卑》等便是生活随笔的成功之作。

其次,不求雕琢、自然天成是新随笔突出的风格特征。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序文中说:“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固目之日随笔”。新随笔尽管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但这种“意之所至”的自然风格却未完全改变。当然,不求雕琢、随意自然决不意味信马由缰,随意而为,优秀的随笔离不开厚实的思想和文学修养,古人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对于随笔的这种风格特征,日本作家石原正明也曾揭示道:“随笔是将所见所闻的事、所言所思的事随心所至而述下……然因其无修饰之故,能见作者的才华与气量,实为很有兴味的作品。”纵观近年来的新随笔作品,其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从心所欲,不蹈袭,不做作的创作特征可以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随笔自然天成的特点除了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外,还反映在思想内容上不受制于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正如随笔名家舒展所指出的:“随笔的天敌是禁锢和做作,随笔的灵感源泉是自由与自然。”如张中行先生的随笔集《顺生论》,以娓娓道来的笔法,绵密自然的论证,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式”的人生见解,既没有虚张声势,也绝无教条色彩,从文风到意蕴都充满了自然和率性,开人眼界,启人胸襟。与随意自然的风格相伴,新随笔作品也充分展露了作者的性情和写作风格,真正可谓文如其人,绝少干人一面现象。如汪曾祺的平实自然、张中行的严谨古朴、周涛的雄浑崇高、舒展的大胆泼辣等等,既无掩饰,也无矫情做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完全的本色、真实、自然的灵魂,这也是新随笔所以受到读者厚爱的原因之一。

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新随笔鲜明的审美感受特征。随笔的文体特点不易确定,但在仔细品评过新随笔作品后,我们便不难发现,知性感性交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成功的新随笔作品突出的审美感受特征,也是新随笔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余光中先生在分析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时曾形象地描述道:“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其实,我们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也仍是颇为妥贴的。近年来,文学界一方面有人刻意追求“纯粹”散文,一味抒情,陷入感情的沼泽,媚而无骨;另一方面,一些散文以载道说教自居,矜博炫学,读来每每寡淡无味。在这种创作背景下,新随笔摒弃了上述偏颇之弊,达到了感性和知性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理趣和情趣的互不偏废效果。当然,在新随笔的具体作品中,感性和知性决不是人为的搭配、生硬的焊接,每篇文章到底是以感性抑或知性为重,还得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总体而论,多数随笔作品以理为重,以情济理;也有部分随笔作品以情为重,以理显情正是与这种重于知性而又不废感性的创作特征相一致,新随笔作品自然达到了既有理趣也不乏情趣的审美效果。当然,新随笔所表现出的丰富而深刻的“知性”(理),往往不是依靠长篇大论,或学术论文般的逻辑、推理来加以揭示,而是在夹叙夹议中自然点出,完全是作者思想智慧的自然流露。同时,随笔中的“情趣”与诗歌、抒情散文所抒写的单纯情感也不相同,随笔的“情趣”每每和“理趣”相交融,它所抒发或蕴含的感情常常也不是直露的,而是经过升华或折射的,情难以割裂开理而独立存在。如周涛的《塔里木河》方方的《和平日子的恐惧》等就是新随笔中以情济理的佳作。另外,对于不同秉性的作者来说,其作品知性、感性的重心,情趣、理趣的追求也直接呈现了个性色彩。如周国平的随笔常显哲学的思考,而史铁生的随笔则展露的是人生的精神深处和心灵空间。

最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新随笔的个性品格中越来越凸现和强化的创作特征。就篇幅而论,新随笔作品属于文学大军中的“小人物”。但是,由于适合于表达创作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或者说新随笔易于展现知识分子“精神自治”的特点,故而,一批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也自觉地加入到了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之中,加上当代文坛的一批中青年佼佼者,就使得新随笔创作较好地克服了自身的“小气”现象,不仅具有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了沧桑的生命感悟和独特的思想品格,成为一种“智者文学”。如金克木先生的《告别词》,面对日渐老去的生命,以智者的从容达观地吟唱了一曲挽歌。值得我们思考并学习的是这批前辈以耄耋之年,在信手拈来、直抒性灵的同时,却没有因对传统经旗烂熟于心所带来的陈腐之气,相反,作品中时时闪烁的是科学、理性的光芒,是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和剖析。在他们的笔下,康德、罗素和孔子、老庄均是活灵活现可亲可敬的人物,绝无陈腐老朽气,只现老辣醇厚味,突出体现了新随笔的价值精髓和思想要义,这从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等作品中能得到充分证明。

人生随想篇4

2、网上爆股票大神花荣,其实刚关注微博时,都是关注一些股神大佬,李大霄,叶女郎,私募基金等等,后来发现都是套路,人家都是团队运作,是一份工作,是为利益而出卖真心的人。老百姓得有自己判断,不能随心所欲跟他们走。远离这些垃圾,真相就是你得走自己的心,所需所想。贪欲者都会迷失自我。​

3、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

4、自从微信加了近旁的熟人之后,发现很多事情都不能随心所欲了。以后什么负能量啊什么花痴啊,微博发发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最近想辞职,尤其是昨天和老妈聊了之后,更多想回家。从七月中旬到现在,呆在社会的自己,已经无法找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5、当我知道你要结婚的事,你知道我心碎了一地,我知道我没有跳出来的理由,更没有权利,虽然我知道我比她更爱你,但是爱不能成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理由,等有一天你给我发条消息,我祝福。​

6、越来越难受,戒指也摘了,不能随心所欲找你聊天了,不能喜欢你了,不能在想着你睡觉了,不能把你送的小熊摆在床前了,不能等着你给我赚面包了,幻想的未来里不能有你了,不能在别人面前哭啊,不能在朋友面前哭啊,已经让他们很担心了,不能给他们添麻烦啊,不能再矫情了啊,不知道怎么办了​

7、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感觉我失去了内心的自由,不能随心所欲,如果我所说的话你不能够相信我也是没办法,第一次被质疑,而且是在我说了实话的时候,我不会去矫情那么多,你有你的不满,我有我的无奈,所以带着你的不满和不相信请继续,我不想过多的再解释一句,从今以后对与不对我都不会再解释,也不想对不相信我的人多解释一句。

8、纪律审查必须依法依纪按程序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就是防止滥用公权力整人,草菅人命。

9、与人相处真是一件考验情商的事儿,有的东西你不能直接说出来得考虑对方的面子和自尊,得想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有的是你必须得直接说出来比如对他的意见和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你在这方面委委婉婉,就会产生隔阂而对方就会觉得你不真实太假,真的不能像以前随心所欲但又不能委屈自己所以得想办法把事情处理的好一点但又不能让他显得世故。你敢信?

10、不能自私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活在童话里不能拒绝成长…道理都懂可是我真的很烦

11、以前,总有人会替你操心,只当个不动脑子的人就行,每天都很乐呵。现在,处处都要自己面对,进退两难,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自己做各种各样的决定,犹豫不决,难!干什么事都不能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

12、冬至日,嗯,快乐!其实我一点也不快乐!本觉得一块包水饺是一件挺美秒的事情!但是!唉,也就如此吧。长大真的不好!!长大后心事会憋在心里,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为所欲为,还得考虑后果,人情世故真的很难处理!

13、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一点劲都没有。宝宝也生病几天都没去早教。每天不是要吃就是要看电视没有闲的时候,心好累啊,想哭却不能随心所欲哭的滋味真不好受。

14、言论不再自由,话不能随心所欲的说。有时候会因为憋屈的状态而痛苦,却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生活。

15、不能随心所欲,还不是因为不够有钱​。

16、穷不能阻挡我随心所欲的买衣服只有肥胖才可以。

17、突然觉得这样好没有意思还是不能随心所欲还是要被现实压的抬不起头和以前的自己越来越远​。

18、如果不能随心所欲的哭哭笑笑,我们用什么方式证明年轻?当青春不在,容颜老去,但我们要一直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19、一辈子其实不长,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呢。

20、谈个恋爱,做事就不能随心所欲,于是乎就不怎么好努力,就变得不优秀。​

21、中年男人的青春碎片集合。这是我对芳华的第一感受。因为青春,所以色调温暖,因为碎片,所以没有一条完整的剧情链,因为集合,所以表达太多却缺乏深刻。不能说是导演的随心所欲之作,但终究遗憾,故事讲的并不连贯。我摸到了那个时代,却看不到里面的人。看不到时代与人的互动,已及泛起的内心涟漪。只是被动的时光流逝,人物改变。略失望。

22、人想要活得随心所欲好难,只要有想要的东西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自由,失去和得到之间的平衡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随着慢慢长大和自己和解,丢掉以前不切实际的想法,开始认真去规划生活后,突然觉得生活好简单~一些不开心的事可能做了会暂时受益,但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感情用事还自以为行动力强的小孩子啦,对于佛系成年人来说,自以为理智的懒和舒服才是王道嘻嘻。

23、想学会拒绝别人真的太难了,我怎么就不能随心所欲的生活呢,总是被旁人的行为所牵制​。

24、累啊,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干嘛就干嘛。不能想吃就吃,想玩手机就玩手机,玩手机还要躲着,看见老板来了还要假装自己在干正经事。

25、如果不能随心所欲的哭哭笑笑,我们用什么方式证明年轻?

26、最近都不能愉快的,随心所欲的尬舞了,我的半月板,我的膝盖……

人生随想篇5

【关键词】 初中 英语教学 随意联想 应用 意义

1. 随意联想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

1.1随意联想在初中单词记忆中的应用

随意联想策略在英语单词记忆中主要有以下方法:谐音联想记忆,将英语单词的语音与汉语的语义进行连接,发挥联想进行记忆;词根词缀联想记忆,英语单词中,有许多单词是词根添加代表某种含义的词缀来构成的,对其进行分析肆义;以旧带新联想记忆,观察与分析英语单词,从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单词进行联想,例如将单词进行合成或拆分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记住单词且不易遗忘。

1.2随意联想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 标题下的联想

我们经常把文章的标题看作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它是文章的核心,认真地解读文章标题,我们就能够大概知道文章的要义,了解文章的精髓,推断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标题进行联想,可以让我们对文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如果学生不联想而只是被动地阅读文章,就无法有效提高其阅读水平,更无法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 关键词中的联想

关键词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对全文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推测,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对关键词的联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3) 在阅读语境中的联想

根据语境来推测生词的含义,有利于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加强学生的记忆。

2. 实施随意联想教学的意义

2.1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初中生而言,英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英语是中考与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且占得分值比重较大,我身边有很多人因为初中时学习英语的方法不对,英语成绩较差,以至于他们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兴趣,抵触学习英语,高中时进而更加逃避,最终使得英语成绩越来越差。因此,初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你的兴趣。单词记忆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它是其它英语学习内容的前提,例如阅读、写作等,但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单词记忆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很少运用其他的一些方法,这使得中学生学习英语非常被动,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英语单词而言,这种方式还好,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复合单词而言,学生学习将会变得十分吃力。但是随意联想教学中,教师把学习英语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中,教师引导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学习英语,例如学习call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call on / at / for。又如在学习时应当注意~an,~ant:~ist都是表示人的后缀,例如, Africana(非洲人), American(美洲人), European(欧洲人),assistant(助手), peasant(农民), artist(艺术家), chemist(化学家), scientist(科学家)等。这种教学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

单词的记忆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但是,有很多中学生最头疼与发愁的也正是英语单词的背诵与记忆,我们总是记不住单词或出现记忆混乱、容易遗忘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记忆单词的方法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对其进行思考与联想,因此记忆的效率不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随意联想,以此来帮助中学生进行记忆。例如教师在教“瀑布”(waterfall)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瀑布,再进行简单的讲解,瀑布是自上而下流淌的水帘,则其英语单词就由“水”(water)和“下落”(fall)这两个英语单词进行组合而成,即为“瀑布”(waterfall)。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瀑布与瀑布这个英语单词联系起来,使中学生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对其进行记忆,并在以后使用这个单词时通过联想真正的瀑布而记起这个词。运用随意联想可以帮助中学生提高其单词记忆的能力,教师应当多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3. 结语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广大师生一直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试图寻找一种最近的英语教学方式。随意联想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方式,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人生随想篇6

一、不随意想象暗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发生不随意想象而影响听讲等。例如,教师讲到某一情节时,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时,教师就应发挥禁止随意想象的暗示上。如,我在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刚范读完课文的第一段,就有三四个学生“走了神”。而这几个学生平时特别喜欢战斗故事和战斗影片,这时他们发生了不随意想象,都在想象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情节。这时,我及时发出了禁止他们不随意想象的暗示信号,说:“同学们注意!我刚读的这段交代了六班接受了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的情况下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六班任务完成了吗?请同学们集中精力,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听课文。”这样,不但“走神”的学生终止了不随意想象,其他学生也在顺着老师的提示思考问题了。

二、增强随意想象暗示

随意想象暗示,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按照教学目的产生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想象的暗示。在教学中,我首先以系统、生动的讲述暗示学生伴随相应的想象。像《桂林山水》《草原》等课文,教学时,我首先把它们的范读改为权威暗示,又叫想象暗示。学生听老师一字不差地讲述课文,心中充满了敬仰和佩服,急于效仿,同时,跟着老师的讲述产生着相应的想象,面前出现了栩栩如生的画面。指导学生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再让学生根据头脑中的合理想象,试着用原文语言生动地讲述这些清晰生动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暗示,教师的讲述帮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想象又促进了其对课文的理解,变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感情为自己的语言文字。除此之外,在阅读教学中,我还很重视情景想象暗示,主要表现在指导表情朗读和分解朗读上,这两种朗读,必须要求学生进入角色,使自己从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按照情节发展所规定的情景来读,这往往需要教师的说戏和示范,但学生仍有时处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状态。我教《凡卡》一文时,无论我怎么说,学生就是读不出真情实感。课后,有的学生还问:“老师,凡卡的事能是真的吗?”可见,孩子们对那种生活有怀疑,难怪他们读不出真情!于是,我让学生回家都听一段爷爷奶奶讲前辈的故事,很多学生知道爷爷的命运比凡卡还苦。这种情景想象暗示,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共鸣,再读课文时全部进入了角色,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再造想象暗示

再造想象暗示是指依靠词的描述或根据图样、模型、符号等的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暗示。学生对课文中的很多风光都没有领略过,但通过文章叙述、图解等的描绘可以在头脑中再造出种种景象。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表象储备、生活经历、感情体验等,创造出大体相似但又不会完全相同的图景。在教学中,我始终以课文为本,将自己多方得来的再造想象暗示学生,帮助他们创造完美的图景。

人生随想篇7

看着电视,却还想着那个舞蹈还不怎么会,又叮叮咚咚地跳了,也许那个步伐还不太会,感觉这个基本步也不怎么标准,想为了跟上明天的进度有一味的加注在练“快”上了,想到好友一个课堂就可以自如的接受,而我课后加练习也是没多大进步,又会要形成差别了吧!就这个时间我不想再练下去,可又觉着自己要坚持应该坚持下去,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就会多一倍的收获,可是突然想到两个字“随心”。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吗?也许不是,很多东西往往说有目标就会有动力,但总会有主次之分吧!对于临近初三的我来说要力求学习,爱好面面俱到,门门精湛似乎不太可能,既然练舞只是自己选择的一种调节的方式,我由何必为了攀比争锋而强迫自己。事情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才成功,太在意,因为那虚幻的荣耀却反而会适得其反。诚然,我当然希望自己能学好,只是如果因为它产生的差别才是我有动力要去把它努力做到最好,那我错了,那不是主项,那是一种生活,对我来讲更可以说是一种应该去享受的生活,所以我应该做的是随心。体味人生,如果为了我们眼里所谓的“未来”来去匆匆,强迫自己做那些不喜欢甚至是没有用的事,然后“未来”又再为“未来”而忙碌。那什么是尽头?那时我们回过头来就会发现我们虚度了很多。

上这个培训班并非我所愿的,但是无奈的,我必须接受它,不能改变的东西,那就随心去处理。想睡觉睡到自然醒,迟到了留一个钟头不在意;觉得应该遵守规则,想按时作息,随便你。本来就是假期,又不是大错误,随心啊。一天假,老师教作业从2页做到12页,想写的时候就写,写完了更好,写不完了接受老师批评,随便。玩不成的东西本来就不能强逼,只是看你能不能淡然接受。随心,只不过对于我来说,可能做不到。我知道,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守规则听师教,只是如果读书已读到让你厌倦了让你感到累了,那就应该调节心态,让自己随心,让自己快乐学习。

陶渊明隐居山野,喝酒,读书,写文章,他活得悠然自在。苏轼心怀天下却几次遭贬,他仍活的快乐,因为它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所以他也快乐。随心走,他们都是幸福之人。

很多刊物是说我们应该轻松学习,快乐学习,一方面又用“学海无涯苦作舟”来警戒。从前我以为这是互相冲击的矛与盾,现在想想,其实这都是我们每个人都改具备的能力,只是要懂得因时而异,就像要懂得在辩论赛中随机应变。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助自己成长,即随心。

随心,并不是随心所欲,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满足,没有利益,权位,虚荣心等的污浊。体味“随心”,也许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人生随想篇8

1.禁止不随意想像暗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发生不随意想象而影响听讲等。这种现象应及时禁止。最常见的是教师讲到某一情节,学生看起来在听课,可实际却脱离了老师讲的情节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得很远很远,甚至喜形于色,或者怒形于色,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发挥在禁止学生不随意想象的暗示上。如我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刚范读完课文的第一段,就有三四个学生“走了神”。而这几个学生平时特别喜欢战斗故事和战斗影片,显然,这时他们发生了不随意想象,都在想象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情节。这时,我及时发出了禁止他们不随意想象的暗示信号,说:“同学们注意!我刚读的这段交代了六班接受了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的情况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同时那些会思考问题的同学一室友想,六班任务完成了吗?请同学们集中精力,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听课文。”这样一暗示,不但“走神”的学生终止了不随意想象,其他学生也在顺着老师的提示线索听课文思考问题了。读完课文我检查一下,连原来“走神”的学生也能按老师提供的线索叙述课文情节。

2.增强随意想象暗示

随意想象暗示,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使学生按照教学目的、进度、产生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想象的暗示。教学中,我首先以有系统、生动的讲述暗示学生伴随相应的想象。每教一册书,我都要统览教材,把这方面的课备好,选好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的代表作,像《桂林山水》、《草原》、《少年闰土》等课文,教学时,我首先把它们的范读改为权威暗示,又是想象暗示。

学生听老师一字不差地讲述课文,心中充满了敬仰和佩服急于效仿,同时,跟着老师的讲述产生着相应的想象,肯前出现了栩栩如生的画面。当指导学生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回望作者是如何表达中心思想以后,再让学生根据头脑中的合理想象,试着用原文语言生动地讲述这些清晰的画面和情节生动故事。这样暗示,教师的讲述帮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想象又促进了其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变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感情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除此,在阅读教学中,我还很重视情景想象暗示,主要表现在指导表情朗读和分解朗读上,这两种朗读,必须要求学生进入角色,使自己从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按照情节发展所规定的情景来说话和表情,这往往需要教师的说戏、导演和示范,但学生仍有时处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状态。我教《凡卡》一文时,无论我怎么说,学生就是读不出真情实感谢。课后,有的学生还问:“老师,凡卡的事能是真的吗?”可见,孩子们对那种生活有怀疑,难怪他们读不出真情!于是,我让学生回家都听一段爷爷奶奶讲宜辈的故事,很多学生宜爷爷的命运比凡卡还苦。这种情景想象暗示,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共鸣,再读课文全部进入了角色,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再造想象暗示

人生随想篇9

一、 培养观察生活、思索社会人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要进行写作,无论是对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绘、事物的说明,还是进行议论述理或情感抒发,都离不开以生活现象为基础。因此,观察生活,了解周围事物,是学生写作的前提。

现代教育一项核心目标就是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学生进行“随笔”写作,这就促使其有意地观察周围的事物,留心身边发生着的和发生过的事件,主动收集积累各方面的信息资料,适时地对它们加工整理,以不拘形式的方式将它们用笔表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坐在屋子里设想题材,挖空心思地搜罗素材,而是充分发挥他们写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在自觉主动的写作习惯的促使下,学生一方面细心观察生活,真实地描绘生活;另一方面,生活的各种现象又促使他们或浅或深的思索,并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理解自觉不自觉地渗入到写作中去。长期的自觉性“随笔”写作,既可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成为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辨析事物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对社会人生独立的见解。这就为作文写作中表达正确的思想并准确阐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形成随感而发、随性写作的习惯

人处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要不断接受多种多样的信息。人的指向并集中于某一对象的心理活动并不总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有意注意,更有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无意注意。人们在生活中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也会看到形形、姿态各异的景象,这些人、事、景都可能引起适逢者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少年学生正处于有积极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道更多东西的时期,凡是他们直接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就能长时间注意观察,留下较为深刻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知识的积累,所接触的现象往往会激发他们深刻的思索,产生情感的触动。

然而,如果仅仅让思想的琴弦拨动一下,是永远奏不出动人的乐章的。随着余音的消逝,思想的火花最终会消失殆尽。怎样才能长久保留思想闪烁的光辉呢?惟一的办法就是不失时机地用语言文字将它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写随笔,就是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思适时地写下来,由初时的被动、不自觉,逐渐养成主动、自觉的写作习惯,使随感而发、随兴写作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自觉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既为作文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又训练了组织语言、谋篇布局的能力。

三、 便于教师随景设题、随时指导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既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自我完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弃劣扬优的教育培养工程。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内容中某些富有特色的情景、格式或者某些不同寻常的现象、见解,都会不失时机地与学生的作文写作联系起来,经过分析比较,及时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或者描写景物、刻画形象,或者仿写格式、掌握实例,抑或阐述观点、抒写情感……

总之,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境随时给学生安排一些片段式的写作练习,使学生在亦步亦趋中循序渐进地练习写作,提高能力。

当然教师也并不是就此可以撒手不管,“随笔”写作的最大优点是既可以学生随感而发、随兴写作,也可以教师随境(景)设题,随时指导。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要求教师随时检查学生的写作情况,包括课堂和临时抽查,收集部分或全部进行检查,检查完成情况、语言组织、词语运用情况,检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检查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如果是属于共性的,可以在全班加以分析指导,提出改进意见;若是属于个别性的,则需要单独指出问题之所在。这样,由点及面,随着“随笔”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自然也会随之被解决。

四、 构架师生心灵的桥梁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成绩、品行固然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而学生的自觉、自信、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则是一种更为重要、更为现实的教育目标,启动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永远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并非语重心长、慷慨激昂的理性陈词,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亲切指导和热情鼓励。在这种境界中,教师摒弃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旧观念,代之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这交流、沟通的方式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随笔”写作中或流露出或直接提出的思想动态、疑虑困惑进行开导、鼓励,帮助其纠正消极的因素,肯定其积极的方面,同时,教师还需不失时机地添加表示理解、支持等内容的评语。这样,师生间通过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缩短了距离,增添了相互的信任感。

学生在让教师查阅自己的“随笔”时的一个普遍心理,就是希望教师能正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苦恼,也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慰藉和帮助。据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随笔”中的评语能给自己以鼓励和增强自信心的作用,能把自己从动摇、气馁中解脱出来。

为什么教师评语会产生如此影响呢?究其原因:

1. 把写上评语作为教师对自己重视的重要体现。如果觉得被教师重视,便对自己、对学习更有信心。

2. 当心理思想情绪处于游离、矛盾、彷徨状态时,教师及时的针对性的评语能促使学生重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从而及时加以改正。

3. 不是面对面直陈,学生更愿意,更有勇气坦陈心迹,教师合情入理而又亲切体贴的评语更使学生乐于接受。

人生随想篇10

终于在这年安定下来,随远开了一家小书店。在街的拐角,泡桐的阴影下,书店阴凉而干净。常有学生模样的人出没,站在那里,捧一本书看上半天时光。

那天不是黄道吉日,却遇到了贵人。下午,书店里没人,随远昏昏欲睡,有人推门而入,一个微微的声音,你等我一会儿嘛。这声音,让几乎入梦的随远一机灵。

睁开眼,果然是她,正在一堆书里挑挑拣拣,随远站起身喊,安然!

声音是兴奋的,眼睛是明亮的,随远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多年前,那一个下午,他神神秘秘地提了一大捆杂志,要送给爱看杂志的她。中学时代的印记,最难磨灭,记得一时就记了一生,少年的光阴,扑面而来。

她怔了怔,方才喊出,随远?怎么是你?对于这场意外,她没有太多惊喜,八年未见,她不再是那个朴素得羞于见人的丫头,而是满身的珠光宝气。

旁边一个男人笑着说,怎么,遇到熟人了?

她却,是老同学,我们多年没见面了。随远这才注意到她身边的男子,体态微胖,个头中等,头发却有谢顶的迹象。她快乐地介绍,这是我同学随远,这是我老公,老谢。

安然买了十几本杂志,打了捆,她老公却执意要请她的老同学吃饭。随远拒绝了,他说了句,这么多年你还有这个习惯,真不错。她回头笑笑,快活地对他眨了个眼。

随远想起,很多年前,也是这样。当他把自己从做投递员的父亲那里“搜”来的杂志交给爱看杂志的她时,两个人仿佛就有了秘密一般,她会在路过随远的身边时眨下眼,然后递上纸条,上面有娟秀的小字,谢谢你。

尽管后来随远被爸爸狠揍了一通,原因就是杂志莫名其妙地丢失,但他觉得值。安然成了他每天早上醒来想念的第一个人。很美的时光就在那样的笑和眼神中呼啦一下过去了,再度重逢,没想到她已经嫁为人妻。

整个下午,随远都陷入到那些回忆中去了。

安然的电话,在清晨打过来。随远接过来后,便听到她娇柔的声音,猜猜我是谁?

安然。随远喊。两个人,像是玩游戏的孩子般给对方惊喜。

七中的街道,比他们在的时候宽多了,两边停满了孩子们的自行车。他们两个快活地寻着自己当年放车的位置,安然比划着,随远,那个时候你才这么高,这么一点。

随远就笑。远远的车驶来,他不经意地拉她一下,却没料到她一下子就倒在他的怀里,两个人都好像有预谋一样纠缠在了一起。随远说,你不知道,那个时候,我就多么多么喜欢你,你在班里骄傲得像只天鹅。

她却满脸娇羞。

安然汗涔涔的身体真的是无比激情,多年之后的重逢似乎早就预示了这一步,她却不看随远,声音若有若无,像是远远天际飘来的,说,当年差那么一步,要是咱们考到了一个学校,说不定真的会在一起。

随远点一支烟,没说话。心里开始翻腾,在占据了她的身体之后,反而有一丝丝的疼。这是自己多年的梦想,可梦想实现后,幸福猝然而至,却总觉得有点不是味。

他问,咱们这算是吧。

安然笑,谁又说自己不是在呢,改天去我家里吧,他常出差。

随远当然知道,她说的那个他是谁。

安然再一次拥抱上来,似乎要将多年的激情发泄一空,随远却越来越感觉这像是一个梦,她的身体靠在自己身上,软软的,丰满地带着体温和清香,比一切想象都好,但是却比一切想象更现实。

穿衣出门,迎面遇上邻居,恶俗打扮的小妇人,只穿着睡衣出门。象征性地问随远好,安然却愣怔半天时间。出租车上,她说了句,我也像她那样,穿着睡衣,提着几根芹菜,拎着几个塑料袋,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

随远没听明白,说了句,你不正在回家的路上吗?

多天之后,随远才明白,安然所说的老公不过是个没有合约的情人。给她买了别墅,买了车,生意上与这个城市关系密切,把她当做这边的联系人加情人。

是三个月后知道的,那时随远准备和朋友合伙做本画册,却苦于没有资金,眼看着能挣到手的钱就要泡汤,那段时间急得焦头烂额。有天,缠绵之后,她问随远,怎么看你这些天闷闷不乐?随远告诉了她。

没想到,第二天她拿出五万元钱,推在随远面前,拿去用,不够再说。

随远的眼睛当时就睁大了,你不怕你老公知道?

她微笑一下,说,他知道又能怎么样?于是,随远才从她口里知道了这个秘密。

安然原原本本说完,叹了口气,是不是从此之后,你不会再和我联系了?随远倒是怔了半天时间,也叹口气,把她拥在了怀里,说了句,怎么会。

是的,能在这个时候,你没有开口就帮你这么多钱的人,除了感情,还能怎么解释呢?随远甚至还许下承诺,等我有了钱,你离开他,咱们过自由的日子,只属于咱们。

她苦笑了一下,点点头。

画册的出版不是太顺利,牵肠挂肚要找好多关系,钱很快就用完了,事情刚刚有了眉目却断了粮。只是面子关系,他没有找安然借,而是在书店门上贴出了转让的消息。

没想到,安然却找到他,微有些生气,给他一张银行卡,说,上面有十万,你先用着,算我借你的。

随远的心一下子热了,像是在开水里翻了一周。那夜的缠绵,说不上是心理还是生理的原因,他格外卖力。过后,去卫生间洗澡,突然就看到了墙上挂着的那个男人的浴袍,他不知哪来的脾气,一把扯了下来,然后狠狠地踩在脚下,关上门,放了热水,他觉得,自己的泪也和热水流起来了。

他抱着安然,有些随意地说,你离开他吧,和我一起,过些苦日子,相信咱们会幸福的。

她笑了,过段时间再说吧。

画册成功出版令随远一下子有了钱,而且鲜有的风格,除了让他和朋友大赚一笔之外,也收获了名声,好多出版商慕名找到他,要他帮自己策划。

应酬多了起来,与安然继续接触过几次,然后联系就少了。随远有时会想,自己爱她,到底是爱哪些较多呢?是青春年少张牙舞爪的暗恋感觉,还是现在几近沉默寡言的狠狠爱?应酬难免要喝酒,醉了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不管多晚,她总是会开着那辆红色的POLO如约而至。

然后,就在随远的房间里,狠狠爱。

他说过的次数,越来越多,说,嫁给我,我会让你过上好的生活。而她也感觉,自己不甘,如果不是后来的那件事。

是那一个清晨吧,她做好了早餐,喊随远起床,为他准备好了衣服。只要她在,每天都是这样,随远的房间她已经十分熟悉,什么东西在哪儿她一清二楚。

懒懒吃完饭,随远上午有个应酬,吻她一下之后,随远突然惊叫一下。指着床上的衣服笑了,亲爱的,你从哪里找到这件衣服的?

安然一愣,怎么了?

他拿起来,左看右看。然后满脸深情,这件衣服当年是我的最爱,老妈常说,穿上去像是租来的,不舍得脱。

安然微笑,那你就穿上呗,也挺好看的。

没想到他却摇摇头,早就不穿了,我这个年龄,这个状态,已经不是穿这种衣服的年代了,幼稚。然后,他叠起来,郑重地交给安然,替我放好,这里面回忆最多。

他看到,安然一怔,慢慢地接过了衣服。

路上,随远接到她的短信,旧爱如旧衣,爱得再狠,也抵不过现实的冲击吧。随远忙着和朋友谈画册的事,没来得及回短信,但却没想到,随远回家,却看到了桌面上的纸条,我走了,别放弃爱。

再打她的电话,竟然是关机。

此后更忙,也找过她几次,她大部分时间不在,只有那一个下午,她开了门迎他进去,随远一进门,就看到那个所谓的老公,正在客厅里站起身来,准备和客人握手。

尴尬。三个人坐在沙发上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倒是主动,说我同学今天来是帮我看看电脑顺便谈个画册的事。

那个男人微笑着,如他的年纪,已经看清了多少事呢?随远慢慢想。然后,看着安然的身体靠在那个男人肩上,亲密到令自己难过,想想,或者她说得对,到底是旧衣罢了,不管当年多狂热,不管如今多热爱,但终究是过了时的爱。

竟然真的就淡了,只是最后还欠着她一万元钱没还,是随远故意不还的,似乎还清了,就一切再无瓜葛,因为他有个道理没想明白,究竟那些热情是不是存在过,感情那样狂热,却不能在一起,那叫什么?

随后的一件事,给了他答案。

到底还是在旧衣中发现的,她居然留下了两张纸条。聪明的人,总是会设计一些伏笔在故事的后面,她似乎料到,这些话随远可能多年之后也未必会看到,所以写得很透。她说,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结婚之后,那些给人当情人的事实会成为争吵中的武器,或者成为双方都小心翼翼不敢踩到的地雷――亲爱的,不要否认。未来会很长,会有很多咱们想象不到的错误,还有看起来很后悔的选择。既然年少时喜欢过了,成年时爱过了,就此满足吧,上天不会再允许你往前走,拿未来当赌注,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就像这件旧衣,是旧衣,也是旧情,爱着好,但生活着,却未必好……

真的如她所料,旧衣,是随远准备拿去送表弟的,他年轻,穿着正好。送去之前,打开来怀念一下,没想到就抖落了那张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