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十篇

时间:2023-03-18 06:52:09

唐诗鉴赏

唐诗鉴赏篇1

关键词: 唐诗宋词 形象美 意境美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折射出唐诗丰富热烈的光彩;小桥流水,杏花春雨,透露出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走进唐诗宋词,犹如走进了一座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我们要提高学生对唐诗宋词的阅读鉴赏品位,就要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201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要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其中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一、鉴赏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所描写的主人公形象,也包括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把握诗人对人物形象所倾注的感情,进而对诗歌进行欣赏分析,提高审美情趣。其中主人公的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褥,双双金鹧鸪。”早该起床了,可女主人公娇懒不起,眉山紧蹙,眉际的“额黄”似现;鬓发未梳,如卷云般微掩主人公雪白的面庞。懒起终是得起来,然后还是要梳妆。一个“弄”字见出她是非常认真梳妆的。一个“迟”字和“懒”字相照应,可能是心事重重吧,妆后做女红看到一双鹧鸪,反衬了内心的寂寞孤独。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形象,是按妆前、妆中、妆后三个层次来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又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刻画了一位多情的人,抒发了怀念远人之情。而诗人“我”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古代诗歌常见的艺术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思念故乡,怀念故友的形象,如“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二、鉴赏诗歌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这些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而且是含有诗人情感的事物形象,也就是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而诗人借这些“景”抒自己之“情”,咏这些“物”言自己之“志”。在鉴赏诗歌时,要感受、理解并分析诗中的这些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进而准确概括其特点。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的景物形象有明月、青松、清泉、山石,我们可以想象到,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空寂的山林一场新雨过后,空气清新、天气凉爽,月光穿过松林,泉水在山石上潺潺流动,竹林因归来的浣衣女子而喧闹,荷叶因晚归的渔舟而摇动,仿佛身置一幅和谐的山居秋景图中,氛围静谧、高雅,山民勤劳、快乐,环境美,心境更美,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的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的、自然的景和物,而是融入了诗人情感的景和物,诗人借这样一幅山居秋景图,表达了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抒发了归隐山林的强烈愿望。

三、多样的意境

意境多种多样,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把诗歌分为二十四种风格,有雄浑、冲淡、纤、沉着、高古、典雅、含蓄、自然等,他把这些诗歌的风格看作诗歌的意境类型。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景象,最终都体现在“意境”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说:“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他说境界不以“大”与“小”来评境界的“高”与“下”,而是以是否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来作为评判标准。他认为:诗人于郊外散步,见到细雨微风当中,鱼儿、燕子快乐和谐的活动场景,产生了羡慕之情,“物”与“我”已难以区别,此情此景,诗人仿佛也像鱼儿、燕子一样,自由自在地出没飞翔。这境界虽不如塞外沙场、落日大旗、西风马鸣那样壮阔,却也写出了真感受、真境界。境界就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把他的思想感情熔铸在所描绘的生活图画里,从而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要求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或自然景色画面鲜明、具体、逼真、传神、文学语言自然本色、不假雕饰。怎样捕捉和体味诗歌的意境呢?首先要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三方面体味诗歌的遣词。其次是抓住诗歌的意象,体味诗歌意象是理解意象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此外,就是诗歌的含蓄之美,司空图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风流”就是诗歌的情致韵味,也就是说不能把想说的都说出来,而要借助意象表现出来,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这正是要我们体会的含蓄之美。

参考文献:

[1]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

唐诗鉴赏篇2

关键词:送别诗 李白 王维 王昌龄

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也是唐诗的一种常见题材,“多情自古伤离别”,临别之际,无数文人雅士常以优美的诗句诉说离愁别绪。今天我们也常常引这些诗句,可见这些伟大的诗人,以出色的诗笔抒发了人们的普遍离情,才引起古往今来读者们的情感共鸣。李白为才气过人的天才作家,王维和王昌龄分别是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这三位诗人都生活在盛唐,本文选用了他们各自的描写送别的七绝诗,分别为《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和《芙蓉楼送辛渐》,试图通过比较三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进而探究形成他们差异的原因,来领略这些诗人创作的不同风采。

一.三首送别诗情感内容的比较

优秀的诗人总是敏感而多情的,尤其在唐代这个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送别诗的创作十分繁荣。首先,我们先来比较这三首送别诗的内容。

(一)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盛唐社会安定,士人为了游学和游宦经常离乡外出,分别、饯行是经常遇到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三首诗歌内容的相同之处:

1.都点明了送别的主题

出自盛唐的三首诗歌:《黄鹤楼之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题目中都有一个“送”字,点明了送别的主旨;三首诗中都包含有送别的词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如李白诗中的“西辞”、“下”;王昌龄诗中“入”、“送”;王维诗中“出”,而且三首诗都交代了诗人送别之处和友人所去之处。

2.都书写了离别时的景物

三首诗都交代了送别环境,都有对离别时景物的描写,《黄鹤楼之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黄鹤楼”、“扬州”、“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芙蓉楼送辛渐》有“寒雨连江”、“夜”、“楚山”;《送元二使安西》有“渭城”、“朝雨”、“轻尘”、“客舍”、“柳”、“酒”、“阳关”。这些景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都表达了离情别绪

从题目都有“送”字、诗中的有关词语和离别的景物,均可看出诗人送别时真挚的情感,传达了依依惜别的感情,对友人的牵挂不舍,表现了作家的真性情。

(二)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除了内容方面的相同之处,三首送别诗也有一定的区别。我们从送别地点、所写景物与所抒之情三个方面来分析:

1.题目表明的地点不同

题目都点明了送别的主题,但不同的是,《芙蓉楼送辛渐》题目中所出现地点为送别友人之处,而《黄鹤楼之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所出现地点则为友人所去之处,与送别有关的方向与方位不同。

2.所写的景物不同

李白的诗所写景物有黄鹤楼、烟花三月的扬州、孤帆、碧空、长江,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的诗人送别图画;王昌龄诗描写的景物为寒雨、长江、夜、平明、楚山,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王维诗的描写景物为“渭城”“朝雨”“轻尘”“客舍”“柳”,从而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

3.所抒之情各异

李白的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是处于一个繁华的时代与季节,也是繁华的地区,在愉快的分手中还蕴涵着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浓郁的诗意;王昌龄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将自己隐含在所烘托的那个凄寒孤寂的氛围中,重在写自己的高风亮节、一片冰心;王维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普遍的离别,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古代,友人即将远去,作为朋友最自然的一种反应――再陪好友多饮几杯,正如《唐诗鉴赏辞典》所说:“他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1]

二.三首送别诗艺术特色的比较

上面我们比较分析了三首送别诗的情感内容,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三首诗的艺术特色,先来鉴赏相同的一面。

(一)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艺术结构、表现手法、诗体语言几方面来分析:

1.先“景”后“情”的结构

李诗前两句写到黄鹤楼离别之景、扬州“烟花三月”之景,后两句将自己的惜别之情融于自己所建构的那幅长江送别画之中;王昌龄诗前两句写到友人寒雨连江之夜远去之景、楚山孤影下的送别之景,后两句点明了自己的高洁之心;王维诗前两句写到清晨送别之景,渭城的朝雨,青青的柳色,一切充满了生机,后两句则借劝酒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借景抒情与白描的表现手法

《黄鹤楼之送孟浩然之广陵》为景中含情,将离别之情融于送别之景中;《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都采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先渲染离别气氛,接着诉说离别的感受。三首诗都采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将所见所感描写抒发出来,如同对友人娓娓地诉说,从而以真情感染了读者。

3.七绝的体裁,通俗的语言

三首送别诗体裁上都为七绝,都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都讲究平仄韵律,注重音乐美,诗人们对新兴的近体诗都很感兴趣,勇于尝试。都采用了平实的语言,简单易懂、明白如话,没有晦涩难懂之处,加之七绝短小精悍,所以诗歌才广为流传,如同王昌龄经历的“旗亭画壁”的故事一样。

(二)艺术特色的不同之处

我们可从情景关系、诗人着眼对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

1.诗歌的情景关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都同为先景后情的写法,不同的是,李诗、王维诗后两句没有直接言情,而是融情于景;李诗是将离别之情寄于诗人勾勒出的那副意境开阔的长江送别画之中,王维诗是将惜别之情集中表现在那个“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杯更尽,再饮一杯的细节之中;而王昌龄诗则是直接抒情,直言自己的一片冰心。

2.诗人写作着眼的对象

李白诗、王维诗情感着眼于送别对象。李白诗是写友人已经孤帆远去,诗人江边久久伫立、目送良久的画面;王维诗是友人即将远去,诗人劝友饮酒,不舍友人离去的画面,他们着眼的是送别对象,表达的都是惜别之情。而王昌龄所诉之情,则是着眼于诗人自身,是希望通过友人代为传话,告知亲友自己的心声,所以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3.所用的修辞手法

李诗、王昌龄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王维诗采用了叠字的修辞。李白诗、王昌龄诗都为借喻,李白是将自己的深重离情比喻为一江春水,悠悠不尽;王昌龄诗则是将自己的高洁志行比喻为玉壶之冰,化抽象的品格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希望亲友不要听人议论,误解自己;王维诗中“客舍青青”,“青青”运用了叠字的修辞,形象的描绘出了客舍在周围柳色映衬下的翠绿颜色,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此外,王昌龄诗还采用了设问的修辞,一问一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坚定,对自己品行的坚守。

4.所用的表现手法

李白诗采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用“烟花三月”渲染了一幅诗意浪漫的画面;王昌龄诗、王维诗则是采用了烘托的手法,不同的是王昌龄诗为正面烘托,借悲凉的送别场景表白品行,读来有一种沉重之感。王维诗则为反面烘托,以乐景写哀情,前两句“朝雨”、“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展现出一副清新之气,后两句则转而伤感,感情基调由高到低,这种写法收到了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

三.形成三首送别诗不同的原因

三首诗在内容和艺术诸多层面,都有所差异,下面我们探究一下形成其差异的原因。我们拟从送别的背景、诗人的个性气质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一)送别的背景不同

李白诗为诗意的离别,王昌龄诗为凄凉的离别,王维诗为普遍的离别:

1.李白的诗:诗意的离别

《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这次离别正处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华,季节又是烟花三月、春意正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2]所以读来既无伤感悲凉之感,又让人感觉到诗人的一片情深。

2.王昌龄诗:凄凉的离别

《芙蓉楼送辛渐》为王昌龄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贬谪之情与离别之意相互交融,所以诗的开头是凄凉孤寂的,“古吴、楚两国接壤,楚在长江上游,吴在下游。芙蓉楼在吴地。作者于某个寒雨连江之夜,从楚到吴,而不久以后,辛渐又在某日平明(清晨),由吴入楚,沿江西上,再北赴洛阳。这是写其相聚之匆促。楚山孤,是作者因同情友人旅途的寂寞而发生的想象”[3],正是由于遭贬处境下的心有不甘,才会向友人表明不会因为宦海沉浮,失去自己的一片冰心,故清人沈德潜评曰“言己之不牵于宦情也”。[4]

3.王维诗:普遍的离别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送友人元二出使西北之作。古代交通闭塞,音信难通,所以古人的离别往往带有一种悲凉的色彩。 “一赴绝国,讵相见期?”沈德潜说“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可见友人此去之远,所以诗人深感此别之后,相见甚难,于是知己送别,千杯亦少,一杯更尽,再饮一杯,“劝君更尽一杯酒”,体现出对友人的深情留恋,也体现友情之深。

(二)诗人个性气质的不同

李白为侠士气质,王昌龄为儒士气质,王维带有佛家气质。

1.李白:放荡不羁,放浪形骸的侠士气质

李白的个性是自由豪放的,从小向往任侠放任,因此兼具侠士的气质,读他的诗总是给人浑然天成之感,诗风豪放飘逸,即使写愁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带有潇洒快意的愁,而不是“寻寻觅觅”的那种凄凉之愁。所以他的离愁,既不同于江淹《别赋》那种“黯然销魂”的伤感离别,不同于王勃“海内存知己”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一种诗意的离别。

2.王昌龄: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儒士气质

王昌龄为典型的儒士气质,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在他的人生观中占主导地位,纵观王昌龄的生平,虽然他终生沉沦下僚,又屡遭贬谪,但一直心系国事,渴望建功立业。虽经挫折,但壮志不衰。这种心情在他的诗中屡有抒发,如“忠贞抱生死”(《留别武陵袁丞》)、“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九江口作》)等,那首著名的《出塞》也是如此,“但使龙城飞将在”的诗句言犹在耳,所以这首《芙蓉楼送辛渐》也是一样,此时的王昌龄为江宁丞,因“不护细行,谤议沸腾”被贬,诗人本该伤感离别,却借题发挥,以送别自写胸臆,固俊杰之本色。

3.王维:超脱红尘、超然物外的佛家气质

王维由于深受佛家思想影响,所以他的诗呈现出一种游离于红尘世界与极乐世界之间的特点,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但他毕竟身在官场,不能完全脱离红尘。所以在《送元二使安西》诗的前两句,我们看到“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清静似乎有超脱红尘之气息,但转而对友人的难舍难分,又说明他仍然摆脱不了凡尘俗世的牵挂,亦似乎能看出王维于入世、出世之间的淡淡矛盾心理。

总之,面对人间的离别场景,每个人的表现相同而又有别。江淹在《别赋》中说:“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5]正是离别之人、离别之因不同,所以同言离别,别亦有所不同。有人喜欢李白的洒脱,便喜欢他那浪漫飘逸的送别;有人敬佩王昌龄的一片冰心,便欣赏他那高洁之品行;有人向往王维的境界,便欢喜寄情于酒、以酒话别的方式。于我而言,无谓高下与优劣,因为诗歌都出自诗人们的至情至性,所以我们从每一首诗之中,都能领略到他们的饱含真情、他们的情真意切,而这些,已然超越一切写法与技巧了。李白有一首五律《送友人》的后四句写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游子的行踪不定,落日下的依依惜别,何等的诗意与放达,与他的七绝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2]俞平伯:《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第304页。

[3]程千帆、沈祖保骸豆攀今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8页。

[4]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645页。

唐诗鉴赏篇3

宋代的严羽曾经说过:“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作诗都如此,鉴赏诗词更是这样。学生只有多读诗,多品诗,多悟诗,才能积累一定的答题技巧,方能在高考诗词鉴赏一题中游刃有余。

高考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于诗词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说,距离学生都十分遥远,现在的语言表达与以前的表达也差距较大,因此,诗词鉴赏题一直以来也是高考得分率比较低的题型。2011年我省高考诗词鉴赏题是一首唐诗,考的是周朴写的《春日秦国怀古》,作者是学生们比较陌生的,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销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道5分题,学生答的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不得要领的答题,导致失分较多。其实,高考诗词鉴赏题在设计中,有许多的隐含信息,需要我们透过层层迷雾,寻找提示信息,去辨析它。

一、诗词的题目中隐含重要的提示。许多诗词的题目对诗词的类型和内容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是“送别”的意思,即“送孟浩然到广陵去”,暗示了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一诗的题目有“怀古”二字,说明这是一首“怀古”诗。“春日”交代了时间,“秦国”交代了地点。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答题就有了针对性。

二、作者隐含重要的提示。诗歌讲究“知人论世”,通过作者准确的把握那个时代的诗歌艺术特色。钱钟书先生就曾区别过唐诗和宋诗的差异,“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走近作者,品味作者的创作风格,也有利于解答诗词鉴赏题。周朴是我们比较陌生的作者,可是,在题干中清晰的说明“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因此可以确定周朴是唐朝诗人,他的诗歌应该具备唐朝诗歌的艺术特点。

2010年安徽省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的是杜甫的《岁暮》:“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说到作者杜甫,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家,他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所写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以后,百姓生活的痛苦,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在本题中,介绍是杜甫客居阆州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因此,如果学生能够想到杜甫的创作风格,就会分析出来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三、诗词的意象隐含重要的提示。意象是诗词艺术的精灵,是诗词中容纳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词的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的传统意象。例如“梅兰松菊”寄托了诗人高洁的品质,“长亭、短亭、杨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月亮、鸿雁”易引起游子思乡怀远之情。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一诗中,“残阳”、“黄沙”、“积雪”等意象传达的是凄凉失落之情,借草木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果学生熟悉这些意象,将有助于答题。

四、小序和注释中隐含重要的提示。高考诗词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重要的信息,包括小序和注释。诗词前面的“小序”有的交代创作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原因、经过,或者创作的背景,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鉴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忽略。诗词的后面,有的备有注释,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因为注释中有的提供背景材料,有的介绍作者、朝代,有的解释诗词中的词语,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解读诗词,甚至有的注释暗示了题目的答案。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一诗中的注释,介绍了作者周朴,解释了词语“销魂”和“萦纡”、“泾水”的含义,帮助学生分析诗词。

唐诗鉴赏篇4

关键词:唐代诗歌;高中语文教学;探究;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精彩;风光;时代;文本;作者;孟浩然

高中语文教学已不再是以识记为重点,而是鉴赏。鉴文字,悟其理,感其情,赏其美。因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亦随之转变为以下步骤:了解时代,明确背景,感知作者,鉴赏文本,融己于文。高中语文进行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暨教师在课堂中展现语文的魅力,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素质。下面我就自己教学的感受谈谈对诗歌教学思路浅见。

第一步:了解时代。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它都有整个时代的特色,与整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情风俗紧密相关。如唐诗,就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了解唐代的历史,就犹为重要。唐代从618年建制,到公元906年结束,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长的封建王朝之一,它经历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唐初,政治上采用休养生息政策,经济上采用均田制,租庸调制,使人民负担减轻,阶级矛盾缓和。因而初唐诗歌平缓。沿袭齐、梁遗风的同时在进行着改革。诗歌从内容、形式、风格上嬗变。盛唐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歌发展达到辉煌顶峰。高亢、激昂、恬淡、自然。中唐,由于经历了安史之乱,政治经济已大不如从前。诗人们都希望梦回大唐盛世,但现实越来越黑暗,因而中唐诗风是宁静、孤寂。到了晚唐,朝廷内朋党争权,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大唐已经是日薄西山。这时的诗人失落迷茫,诗风就表现为消极、凄冷。初唐的代表作家初唐四杰、陈子昂;盛唐的诗歌有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家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只有了解唐代的时展,唐代诗歌的分析就有了一个大的背景。从而可以体现时代特色。

再如讲解宋词,就必须了解宋的统治特色及人民的生活状况,国力的疲软等。词就有了婉约、豪放、爱国主义等特色。

第二步:明确背景。这里的背景是指作者生活时代的特色。如讲杜甫,就讲杜甫生活的盛唐转衰的历史背景。从而了解杜诗的诗史特点,从而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国情的变化中透出了当时人的心态,从而了解作者的境遇。杜甫一生的经历就在这个时代转折中分成了五个时期。壮游时期,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草堂定居。晚年漂游,从而轻易的分析出诗作的写作心境及内涵,一首《望岳》写出了年轻的狂放;一首《兵车行》写出了长安十年的无奈;一首《北征》写出了逃亡之凄惨;一首《客至》写出了草堂的恬淡;一首《登高》写出了漂泊之无限凄凉。这就是背景下的作者。

第三步:鉴赏文本。把时代和作者经历都了解透彻之后,文本才可以显而易懂。也许就十几个字,才能透出其深沉的情感,浓厚的兴致,淡泊的心理等。李白的诗《将敬酒》《行路难》等就那么几十字,虽然逐字逐句分析也就是那几个字义,但在前面两步的铺垫与讲解中,才使一字千义,一字浓情。从而让文本有血有肉,丰满而富有魅力。

唐诗鉴赏篇5

任何鉴赏都要先读懂文本“写了什么”,其次再探究“怎么写的”,最后才能品鉴其“优劣所在”,高考古诗词鉴赏过程亦莫能外。考场上,学生徒手翻越“三座大山”的过程是充满了艰辛和风险的,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误读误解。

第一座山名叫“文言”,山上嶙峋怪石包括不认识不懂意思的字,各种或活用或古今异义的词,或倒装或省略的句式等等。考虑到文言文阅读部分已有考察,命题者一般会在这个方面“高抬贵手”,或在选诗时力避生僻字词,或在诗末略加注释。今年江苏语文高考卷所选宋人唐庚的五律《醉眠》,诗风古朴,语言“简淡”,可能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试看这首诗: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但学生要读懂“簟”为“竹席”之意,“便”为“安适”之意(据《说文》:便,安也。),“醉”用了使动用法,“世味”为“俗世之滋味”,“拈笔”为“提笔写作”等等,还是要费一番思量的。古文功底薄一点的同学,一路走来恐难免心惊胆战。特别是“便”解释为“安适”,在他们的阅读经验中是罕见的。

第二座山名为“古今之别”,包括文化之别、地理之别、社会风尚之别等。试分析《醉眠》首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写的是山中幽静让人觉得日长如小年,看似简单明了,其实别有洞天。学生很容易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这种寂寞之感,认为诗人处于一种郁郁无聊的精神状态。事实上在传统诗文中,“静而觉日长”亦可作可喜之事来看,因为静可养生。唐庚在其《古砚铭》中就曾自言:“吾于是而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惟其然,是以能永年。”其实持这种看法的古人并不罕见,最典型的恐要数坡了,其诗《司命宫杨道士息轩》云:“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学生若将第一联误读,又未从第二联承接之语“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中扳回印象,“则殆矣”。至第三联“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恐只见“世味门常掩”之苦闷,难悟“时光簟已便”之恬然了。

前面两座大山虽高大险要却毕竟有枝可攀,有路可循,至三座山即“诗歌之博大与幽缈”则“云深不知处”矣。古典诗词是汉语之精粹,精深处不免让人起高山仰止之叹。

首先,古诗词的语言是不同于散文语言的陌生化、艺术化的语言,它常通过省略、倒装等方法来使语言凝炼、跳跃、曲折,读者将其“还原”的过程充满挑战。而学生又往往用读现代散文的习惯来读古诗词,目光以双音节为单位很快地“滑”过句子,心中不能对其一字一句细细品味,读不懂就是自然的了。比如颈联从文言语法的角度看并没有省略,但“世味”与“门常掩”,“时光”与“簟已便”之间却有了较大的语意跳跃,这是诗歌语言特质使然。学生作必要补充才能读懂此句含义:“(因为)(厌弃)俗世滋味(所以)常常闭门度日,(感到)(夏日酒醉后的)时光有竹席消磨就已是很安适了。”

其次,古诗词还常常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增加内涵和韵味,有时还会造成言此意彼的效果。《醉眠》一诗除比喻外,还用了两个典故,解读典故对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也有很大价值。“小年”出自《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忘筌”一词源于《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个典故均出自《庄子》,很明显唐庚受到了老庄思想较深的影响。“忘筌”即“忘言”,尾联似乎是在写诗人对自己不能用语言捕捉醉梦中的灵感而有失落之感。其实虽“忘言”而意已得,表达的实是诗人对自己本真的生活状态的怡然自适之感。理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作为律诗的结句,它是对全诗情感的收缩,应与诗歌首联、颔联表达的主旨和情感一致。综上所述,虽从“世味门常掩”确可读出唐庚遭受贬谪之隐痛,但从全诗看,诗人乃通过描写自己在初夏之时随心惬意的日常生活起居,表达了一种对真率自然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的整体心境是旷达而悠然的。全诗的意境与主旨类似陶潜《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从这首诗也可看出唐庚对陶潜自由人格的向往。

这个结论可能会出于学生意外,因为他们看到注释“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很容易根据“谪宦诗”这个主题反映出的常见情感而推断此诗表达的是唐庚对贬谪的愤懑之情(问题3中“激烈的情感”也会给学生造成这种错觉)。学生这种类型化的思维习惯跟我们在高三阶段的诗歌鉴赏专项训练按照题材来给诗歌分类有一定关系。我们的本意是教给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但我们“立”有余而“破”不足,对于“谪宦诗”的特殊个性关注较少。其实,细思量,贬谪中的旷达也并不是新鲜事,坡便是典型代表。只是学生被强化训练固化了思维,考场难以想起罢了。至于唐庚人称“小东坡”,且受佛老思想影响甚深,诗风旷达本不足为奇,可惜这些知识都没有注释,学生又怎能知道呢?

学生历经百般艰辛翻越了“三座大山”还只是读懂了诗本身,距离做好诗歌鉴赏题拿到较好的分数还路迢水长。试看题干:(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义。(2)“世味门长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的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第一题问首联含义,明显是从“写了什么”的角度来命题,照常理学生应该回答“山幽静得就像万物没有萌生时的远古洪荒一样”,可报刊所登参考答案却是“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明显是从“怎么写”的角度来答,学生如何得分?好在学生凭多年在考场摸打滚爬的经验,总结出以多写为胜这条经验,凡有空处,不管什么角度,把想到的都会答上一点,可能还真能捞点分数,只可惜委屈了问什么答什么的老实人。

第二题问颔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由“诗境”探究诗人“心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台湾黄永武先生在《中国诗学》中有言:“要知人论世,要体察作者繁复的心境,不外乎从历史知识中去注意‘时、地、人’三个要素。”也就是说了解诗人的心境需要考察作品产生的年代、地点,作者的生平际遇乃至性格取向等等,这显然是考场“裸读”难以实现的。学生就只能从诗歌本身和唯一的一条注释中去“意会”并且“言传”了。

笔者对第三题题干中将“芒焰在简淡之中”解释为“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的情感”持保留意见。“芒焰”,亦作“芒炎”,亦作“芒”,指星的光芒。《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察其驰骋骤步,芒炎或长或短。”可见“芒焰”并非“锋芒”之意,理解为“激烈的情感”有待商榷。况且从吴之振等所编《宋诗钞・眉山诗钞》评唐庚诗“结束精悍,体正出奇,芒在简淡之中,神韵寄声律之外”可见,“芒”与“神韵”并举,与“简淡”相对,应是“光芒、神采”之意。“芒在简淡之中”应理解为唐庚诗“语言简淡却意蕴深厚充满神采”。即使如题干所解唐庚诗在“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的情感”,答案犹不能自圆其说。答案是:“门掩世味”“捻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诗人忧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余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前后两层意思存在矛盾之处,无法统一。仅以诗人选用的“意象”特点来论断诗歌的“简朴风格”,恐怕成立。“山”这一意象,古诗中气象万千,怎可简单类型化为“闲适”。而“余花”则更常带伤感更未必“闲适”。此句中“简淡”主要是指:语言风格简朴平淡,亦可兼指表达技巧简实,所写生活朴素自然,诗人心境平和恬淡,诗歌的美学风格平淡冲和等。至于“意象”闲适因而风格“简朴”之推论,真真匪夷所思。应该说此题开放性还是较强的,有利于区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惜题干和答案都有问题,即使是在诗歌鉴赏上下过苦功的学生,亦未必可以拿到好分数,可痛!

唐诗鉴赏篇6

而今,便有这样一本书,它能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它能助你燃起智慧的火花,助你追逐梦想的一臂之力――这就是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蔡义江先生的《怀我好音――诗词体裁与唐宋名篇鉴赏》。

蔡义江先生是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是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在唐宋诗词、红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怀我好音――诗词体裁与唐宋名篇鉴赏》是蔡先生专门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普及古典诗词鉴赏知识而写的,大师的普及读物,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

本书分上编、下编和附录三部分。如果有人无视上编介绍的诗词体裁,只把欣赏下编有关唐宋诗词名家名篇的鉴赏当回事,那么,我要告诉他:你错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与其把鱼送给对方,还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因为这才是最彻底的帮助。――可见,方法才最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从学校毕业的几年后,真正对你有用的东西,就是方法。

你知道吗,《怀我好音――诗词体裁与唐宋名篇鉴赏》就是递给我们的一本串着几条鱼干的捕鱼书,而不只是单纯的鱼肉。尤其是上编部分、附录部分。

曾经有个初中生朋友盯着《早梅》的题目发呆:本诗侧重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我说,《怀我好音――诗词体裁与唐宋名篇鉴赏》里藏着答案呢!他顺着我的指点看,蔡先生在《怀我好音――诗词体裁与唐宋名篇鉴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律诗的题目,无论长短,都是诗眼,“全诗必须始终环绕着题目写”……有些绝句又何尝不是?

恍然大悟:题目是早梅,自然写梅花开得早,侧重的不就是梅花不畏严寒、凌寒早开吗?

初中生,高中生,总是为古诗文挠头,是啊,诗词鉴赏可是语文的一大难点。该怎么鉴赏呢?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古诗词讲遍!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律诗、绝句的特点、规律,不就像拥有了古诗词鉴赏的地图方向标?按图索骥,不在话下!

无论学习什么,领悟到方法的精髓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要得到渔,就能得到鱼。

这是一本鱼渔兼得的书,你说呢?怎么?不相信?看看就知道了。

片段欣赏

天空飘着淡青的云朵,大地铺满枯黄的落叶。秋色绵延,一直伸展到水边;水面清波浩渺,笼罩着一层带有寒意的苍翠的烟雾。远处山峦映着斜阳,天与水连成一片;而引起我思念远方的无情芳草啊,它处处生长,无边无际,哪怕是比斜阳更遥远的天边,也总是绵绵不绝。

我的心因怀念故乡而黯然悲伤,羁旅的愁绪总是在心头萦绕不去。我夜夜都受思念的煎熬而难入睡,除非是能做上个好梦,才会得到片时的安眠。明月正照在高楼之上,还是不要独个儿靠在栏杆上吧,我本想借酒浇愁的,谁知酒喝下去,都变成相思的眼泪了。

范文正公的《苏幕遮》词说:“碧云天……”文正公一身正气,浩然充满天地,想不到他抒起情来也能妙到如此地步。

一代名臣,德高望重,勋业卓著,正气凛然。但他也有如此词那样绮丽哀怨之作。人的感情本丰富多样,未必处处都要板起忧国忧民的面孔来,何况词在北宋,一般都还不作为表严肃内容的文体。这是一首抒写自己离乡去国之别情的词。

唐诗鉴赏篇7

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指导学生分成几个探究小组,以“登高”与“临水”的联系为切入点,以“悠悠临水情”为主题,结合所读过的古典诗词,各自选择一个角度,探究品味诗人在“临水”情境中寄托的独特情怀。另一方面,我以余福智教授关于用粤语朗读古典诗词的理论为基础,从“音韵效果的安排更能传达诗人的独特生命体验”的角度领悟杜甫在飘泊江湖、俯仰登临时抒发的悲怆情怀。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对诗歌的粤语朗读。在《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中,“落木萧萧”四个字用粤语读特别凄怆:粤语的“萧”音比普通话读音少了a的音素,作为飘零落叶的拟声词,它就更能传达萧瑟的秋意;“落木”两字用粤语读为入声字,传达的又是一种压抑感。“滚滚”作为长江流水的拟声词,粤语读音比普通话读音更开阔嘹亮,更能传达江水汹涌澎湃的气势。在杜甫《登岳阳楼》中,“尤”韵本来就宜于抒发悠长的愁绪,第四句的“浮”字只有用粤语诵读方有这种在广阔天地漂泊的意韵;而第三句安排了“坼”这个入声字,撕裂痛感犹在耳边,第七句末的入声字“北”,更好比流水遇上了石头,不由不发出呜咽之声了。

我对《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阅读教学是基于以下理论背景的:一是钱钟书先生关于“登高望远”、“在水一方”文学母题的理论。钱钟书先生认为,“登高望远”是中国文学典型意境,也是中国文学千古母题。“登高望远”蕴涵着人类古今相通的心理情感流动规律:期望(不见)——失望(至极)——怨望(遣忧)——登高望远(胸怀期望)。在什么心境下的人常常登高望远?客羁臣逐,士耽女怀,孤愤单情,登高望远,曲传心理。“登高望远”时,往往“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归纳了这样几种情境:一是望远方,思远人,无奈关山难越(空间);二是望故迹,思古人,无奈思慕难及(时间);三是望天地,思人生,无奈超脱难企(时空)。在古人的联想思维中,“登高”与“临水”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所以“登高望远”文学意境在中国诗文中又可流转变型为“在水一方”文学意境,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意境“遥遥沟通”的联系:一是由“关山难越”联想到“流水无情”(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二是由“空间之辽阔”联想到“时间之悠远”(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三是由“骋怀望远”联想到“在水一方”,或“道阻水长,欲渡无楫”(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或“既清且浅,不得逾越”(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二是余福智先生关于用粤语朗读古典诗词的理论。

余福智先生认为:唐诗从古乐府时代大踏步跨过来,甩脱了附加在自己身上的音乐外衣,要用自己的字音形成旋律,独立谋生。唐人读诗可以读出怎样的旋律,我们固然没有办法亲耳聆听。唐诗的旋律是依靠平仄来支撑的,聪明的唐代诗人,为了更丰满地传达出自己的生命体验,总要把平仄安排得抑扬顿挫,使之恰好和他的情感活动模式相一致。而追溯文献推究,使用粤语朗读显然更能接近唐诗平仄安排的原味。通过《登高》和《登岳阳楼》的阅读教学,我有两点肤浅的思考:一是中国典型文学意境可促进古诗文阅读鉴赏的“圆览旁通”。

唐诗鉴赏篇8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26-008

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

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

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注诗歌的题目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理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四、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

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就是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想象与联想等精神上的再创造,使之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

1.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

由于诗歌高度概括的特点,诗人在选择字词时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加上音节平仄的要求,词类活用、次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语法现象往往影响对诗句本身意义的理解。

词类活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朝常建《题破山后禅院》)二句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朝晏殊《蝶恋花》)中的“凋”字,也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语序颠倒: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二句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是“应笑我多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正确语序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朝王维《山居秋暝》)的正确语序是“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等等。

2.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等诗句都是表现月圆之夜人们共有的怀人思乡的心绪。“”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等表达了诗人们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梧桐”成为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禾黍”也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见姜夔《扬州慢》注释)。还有平平常常的“橘树”,因屈原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吟咏而成为矢志不渝、砥砺志节的榜样;普普通通的“柳树”,因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咏叹而使人想起古代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从而成为丰容盛鬋年华的美人的化身;就连人们餐桌上的“莲藕”,也因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还有高山、大海、兰草、木叶;还有流水、落日、飞雨、鸣蝉等等。

这种万物因古诗文的附丽而成为某种精神象征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解读诗歌语句时一定要关注我们的文化习惯。这样才能够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赞美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外,还赞美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的美德。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虽遭摧残人痴心不改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的写照。而“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宋朝陈亮《梅花》)则赞美“梅花”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争艳的高洁品德。

3.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

诗歌引用或活用典故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诗歌高度概括、精练的特点所决定的。

A.正面用典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斜阳野草、燕子归来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诗中寄托的兴亡之叹。唐朝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语文第三册)句句用典。

B.反面用典

试题中对所用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一般都会作一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面使用典故的情况较多,但也有反面使用典故的现象。

如:《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漫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天的萧瑟凄凉。“反用典故”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小心。

4.注意调动必要的生活常识积累

宋朝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如果我们没有“黄梅时节”雨水多达一个月的常识,怎会体会到约客下棋来打发时光的无奈,更怎会想象出作者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的寂寞心情。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我们没有燕子在同一个巢穴居住的生活常识,恐怕就会怪罪燕子的朝三暮四了吧,如此,兴亡之叹将从何谈起!

五、合理地补充、想象

解读诗歌语句的同时,还有调动联想、想象等一些思维活动,完成由纸上的汉字到脑海中的画面的过渡,以便揣度在这种情境之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烦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经过以上步骤的鉴赏,无论诗歌后面的问题中有没有要求回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牵涉到鉴赏诗歌有关写作技巧的问题,还因为它是诗歌的“根”与”本”。

七、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

由于命题者考虑到学生对某一作者比较陌生,又不可能在注释中进行解释,因为那样试题的难度就没有了,所以,命题者在设置鉴赏试题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暗示性、指向性,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依据诗句本身来解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可能失之偏颇。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问题:透过诗中渔家欢乐的表象,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分析:该问题中的”表象”二字就极具暗示性,它确定了答案的指向是”欢乐的表象”的相反面(也就是”不欢乐”)。试想:白头老人,以船为家,风波浪中,打鱼为生,除此之外,家产尽无,虽钓得新鱼,煮鱼为食,然被生活所逼的无奈,也跃然纸上。诗人以此入诗,表现的是渔者生活的艰辛,表达的是对渔者深深的同情、哀伤。

答案:体会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作者对渔者的深切同情。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题:①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渔家傲》整首词都是写,显示出风格。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分析:问题①中已明确指出”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后面要求回答”显示出何种风格”,那答案肯定不是”婉约”风格,因为,如果答案是”婉约风格”的话,那这个设置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故命题者在暗示你,答案应该是”婉约”的相反面——豪放。

答案:①梦境;豪放。

②对光明、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

八、既要”会于心”,又要”达于言”

通过以上鉴赏过程的实施,可以说诗歌鉴赏的两个方面——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的内容已经成竹在胸了。然而,如何将头脑中的东西变成文字书写在试卷之上,还要斟酌一番。

1.紧扣问题做答,忌讳答非所问

解答”问答类”的试题,总体要求是”紧扣问题做答”,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不拐弯摸角,不罗罗嗦嗦,要一步到位。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从抒情手法上看,这首诗用的是

答案:送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秋词

唐朝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技巧表现的?

答案: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明确陈述的顺序

解答”综述类”的试题,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陈述的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概括。概括就是用一个肯定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具体就是围绕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诗句的感悟表达出来,它是较为详细的阐述。

春兴

唐朝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题:”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诗想象新奇,意境美妙。你认为诗句中哪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吹”和”逐”都很富有表现力。(概括)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善解人意,竟吹发了诗人一夜悠悠思乡之梦,而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至魂牵梦绕的故乡。(具体)春雨

宋朝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耕人在雨中话土地的墒情,话”好雨知时节”,写鸥鸟的因雨来在水上嬉戏的欢跃(具体),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雨来临的喜悦之情(概括)。

唐诗鉴赏篇9

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偏离了本课程的根本宗旨,违背了诗歌教学的美学要求,戕害了诗歌鉴赏的审美品质,扭曲了诗歌欣赏课轻松愉快、怡情养性的美好形象,败坏了学生品尝诗歌的胃口,使众多学生逐渐丧失了诗歌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误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机械背诵,纠缠于不同版本的字形默写。《唐诗宋词选读》精选了60多首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共12个专题,内容多,跨度大。有的教师纠缠于不同版本的字形默写,做无意义的消耗,对学生提出了过于苛刻的要求,如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李煜的“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苏轼的“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句中的加点字,不允许学生写成其他版本的字形。其实,《唐诗宋词选读》的选篇来自不同的版本,谁也无权规定哪种版本是最好的,高考也并没有指定任何一种版本,只要是认可的版本即可。加之高二小高考的挤压,很多学校把语文课挤到边缘地位,压缩课时,甚至停课。实际上,真正用于《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时间是少得可怜的。相对于小高考课程的急迫与重要,在学生的心目中,《唐诗宋词选读》的朗读与背诵无异于浪费时间,浪费感情。他们普遍认为,高考时最多考一两句诗歌默写,何必花费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呢?况且有那么多的学科要读要背,各科教师逼命似的催促。因此,学生的抵触情绪很大,当然,常常是消极抵抗。强制学生机械背诵诗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毁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伤害了《唐诗宋词选读》的学科形象。

2.教师一讲到底,完全漠视学生的存在。相对于要求学生机械背诵,教师一厢情愿的讲解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极其有限的课时内,在学生对文本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又能有多少收获呢?况且有的教师机械地照搬资料,乐于做“二手贩子”,学生自然是悠闲地边听边做其他活儿,一切似乎和他们没有关系。教师的一味讲解,代替了学生主体的鉴赏活动,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唐诗宋词选读》变成了遥远的浮云,教师疲惫,学生乏味。

3.就地取材,把诗歌加工成鉴赏练习。有的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活生生的一首首诗词切割成碎片,做成诗歌鉴赏题目。表面上既完成了《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又与考试接轨,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能,一举两得。实际上,以考试做题的心态学习唐诗宋词,学生也够痛苦的了,何谈怡情养性与审美愉悦?只有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4.象征性地挑选几首,其余置之不理。正因为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师生们普遍有一种误解:高考不会直接考《唐诗宋词选读》课本上的默写,诗歌鉴赏也非常灵活,难以把握。这本书甚至这门课似乎可有可无,还不如选几首大家都熟悉的作品,随意讲讲背背就可以了,把宝贵的时间腾出来背诵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等基础知识,考试时最能抓分。有的教师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中压根儿就没教几首,学生当然更是知之甚少。漠视《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是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的短视与偏见。它无视学生的精神成长与审美需求,急功近利地追求短期效益,从长远利益看,它最终导致了学生心灵世界的枯萎与人文底蕴的薄弱。

让我们来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吧!“这样‘鉴赏’的固定套路真的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了吗?即使真的陶冶了,除了能拿来应付考试,还有什么用呢?我们能从诗词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吗?我们能从诗词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吗?或许,等我们结束了高考,进入了大学,我们就会把接触过的唐诗宋词忘得一干二净,抛到九霄云外吧。如果真是这样,我宁愿在刚看到唐诗宋词这座王国的轮廓时,就远远跑开。”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上的误区,是教师对这门选修课的误读与扭曲。《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的浅阅读,是一种短视行为,没有真正把握诗歌教学的内在品质,也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赤诚苦心。事实上,《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是“一种文化消费活动(这是从支付一定的阅读成本而换回某种精神收益的角度来说的),但深一层看,它又是一场读者将其心灵放飞在诗词中的快意旅游。”(杨海明《试论普通读者对唐宋词的阅读欣赏活动》)

“以高中学生为例,他们正值青春年华,本该享有一生最快乐和最浪漫的时光。然而现实境况却正好相反: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身背繁重的学业负担,再加上很多学校所实际推行的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这就使这批青年学子变成了全社会中最感疲惫的群体之一。而在此同时,他们周遭的文化环境也不免令人担忧:校园附近的书摊上摆放着大量庸俗不堪的书刊和碟片,网吧则更以‘高科技’的魔力诱惑着意志不坚的青少年到其有害的虚幻世界里,这些不良文化必然会对高中生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故而有相当多的高中生的人格实未得到健全的培育,而其人文素质则尤其显得薄弱。这种情况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他们一心只想着升学,而对其余的事情大都漠不关心,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患有了‘感情冷漠症’和‘爱心稀薄症’;二是在审美鉴赏方面,往往误把某些庸俗之美当成时尚来起劲追逐……一方面,唐诗宋词中丰富的‘真、善、美’资源,既能培育人们的真情、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又能使其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而对高中生来说,因为他们正处于长知识和开发心智的关键时期,就更能对其稚嫩的心灵起到雨露滋润禾苗般的灌溉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诗词能‘以情动人’‘以美诱人’,它不靠说教与灌输的手段和方式而用感化及熏陶的方法去影响读者,所以它尤其会对求知欲强、易被感动和天生爱美的高中生产生亲和力与诱惑力,且使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受到精神文化方面的潜移默化。”(杨海明《试论普通读者对唐宋词的阅读欣赏活动》)唐诗宋词的当代意义被阐释得如此深刻透彻,值得每一位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师深思。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要义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精髓,研读诗词经典,提升审美境界。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声色俱美的诗词世界,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窥见美的心灵、美的世界。

1.诵读名篇佳作,感悟诗词韵味。诵读要建立在有情趣、有兴致的基础上,弃绝功利,抛却目的,让学生放松身心,放飞心灵。有效诵读,反复品味,能很好地培育学生的语感,让他们深切感悟到诗词特有的情致与韵味,实实在在地受到美的熏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磅礴大气,韵律铿锵,读来让人荡气回肠。高適的《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气壮山河,撼人心魄。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雄奇奔放,瑰丽多姿。杜甫的《兵车行》沉郁顿挫,哀伤欲绝。李贺的《天上谣》诡谲奇异,璀璨多彩。柳永的《八声甘州》情景交融,摧人脏腑。苏轼的《江城子·记梦》凄婉哀伤,催人泪下。岳飞的《满江红》豪情万丈,吞天沃日。优秀的诗词,意境高远,韵律和谐,气韵飘荡。对于学生来说,这一次又一次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将会永久地留存于他们的记忆中。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也。”“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唐诗宋词能开阔读者的胸襟,提升人们的精神品质。

2.积累清词丽句,丰富语言库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辽阔壮丽,令人神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雄浑阔大,幽静秀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景如画,幽清明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音韵铿锵,飘零孤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鲜明,以乐写哀。“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铺陈设喻,黯然神伤。这些优秀的诗句一旦印记在学生的头脑中,必将丰富他们的语言库存,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为什么有的学生语言干枯无味,每次写作文如此痛苦?归根结底是他们的语言库存太空虚,才导致他们作文像挤牙膏一般的艰难。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优秀的唐诗宋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

3.领悟人生哲理,探究生命情怀。优秀的唐诗宋词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唐宋思想家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铭刻着他们的思想轨迹,记录着他们的心路历程。唐宋先贤们留下的血泪结晶,能引导我们理性地探究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摆放在我们面前的唐诗宋词,并非一个个僵死的文本,它们凝聚着诗人的心血,蕴含着诗人跳动的心脉与沉思的灵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灵澄澈,幽清明净,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从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孤傲超俗的灵魂在低声吟啸。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流露出诗人对大唐王朝被繁荣假象所遮蔽的重重危机的深沉忧思。苏轼的《定风波》中,面对风雨,诗人高声唱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低谷中,诗人不改豪杰之志,不敛疏放之态,得失、荣辱、生死皆能泰然处之,这是何等的雍容大度!透过诗篇,我们能够深切触摸到一个特立自由、通达乐观的思想家的心魄。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人景仰的最高境界: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唐诗鉴赏篇10

一、吃透教材,进行专题整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立足“欣赏”,根据鉴赏方法进行编排。“诗歌之部”篇章众多,内容涵盖面广,单元设计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力求新意。选文根据“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种鉴赏方法逐层深入:先探究诗文的旨意,再欣赏诗文的意境,最后品鉴诗文的声韵。每个单元均设计“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四个环节,难度和要求都有所区分。这种编排方式既可以较为迅速地使学生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一般方法,又做到了以“知”促“行”。然而,教学课时的“捉襟见肘”、教学内容的庞杂丰富使得一线教师在教学安排上进退两难:全讲不现实,不讲不放心。除此之外,书中所提的三种鉴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若单独按某一种方法进行专题教学,可能会在阅读品鉴中顾此失彼,面临着诗词鉴赏时“教无重心、学无明向”的尴尬。

“新课程的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创设了较大的空间,教师应努力钻研教材,致力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本质,通过拓展教材内容,赋予它新的生命。通过重组教材,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有的放矢,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在进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教学时,教师若能基于教材实际与学生客观学情对教材合理利用,进行专题整合,应是提高选修教材诗歌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以何等原则为整合教材的基本原理,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处理教材,针对语文特点用活教材,厚积薄发吃透教材”的重要体现。

曹明海在其著作《语文教育观新建构》中提出了“举三反一”这一方法。他认为,“举三反一”是针对“举一反三”这一教学思路提出来的语言学习的新思路,实质上也是新语文教育复归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原则”之一。它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回归传统语文教育的“重视积累”之传统,通过积累“三”(泛指,“多”的意思),实现学生在自身言语能力与素养上的反刍“一”。这一教学思路的提出正是基于语文课程教学的独特性。语文课程教学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知识,更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实现对自我的真正占有”,挖掘学生潜能。若充分践行这一思路,将会成为现行语文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更快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举三反一”这一教学思路,以“重积累”“重感悟”为着力点,重构教学专题;引导学生集中阅读体验同类诗歌作品,一改过去对单篇范文细致“拆解”、深入“鉴赏”、反复“锤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积累到体悟,以此达到“循例”推衍的目的,这更符合语文的学习规律。

在这一思路指引下,笔者在认真研读了选修教材的基础上,对诗歌部分的内容进行了专题重构,全新整合。有按照诗歌创作方法建构的“古代诗歌创作方法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专题”――《长恨歌》《湘夫人》《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按照诗歌时代总体风貌构建出“盛唐气象系列”――盛唐气象之“景象篇”《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盛唐气象之“人物篇”――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按照派别发展建构――“词之流变”韦庄《菩萨蛮(其二)》、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李清照《一剪梅》、姜夔《扬州慢》、周邦彦《苏幕遮》和纳兰性德《长相思》;按照表现手法建构出“同题行怀,同中有异”――对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与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进行比较阅读及“同一诗人,不同情怀”――对陆游的《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进行对比阅读。

在建构盛唐气象之“人物篇”时,笔者注意到教材中收录唐朝诗歌是比较多的,其中又以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为最。作为唐诗典范,杜甫诗歌在教材中被收录共有四篇,分别为《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和《阁夜》。“没有杜甫的盛唐诗人群体是不完整的,没有杜诗的盛唐诗歌和盛唐气象,是缺乏生活广度、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的。”因教材所选的后三首诗歌均为杜甫悲罹“安史之乱”后,在公元765年离开成都草堂举家东迁之际,于西南漂泊中感怀所记。故笔者将其跨单元进行专题整合教学,构建为“盛唐气象人物篇”――杜甫,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必修教材中的《杜甫诗三首》后,通过专题研读系统分析诗中情景关系、人物形象,体验诗作特色,体会杜甫的家国情怀,真正了解“沉郁顿挫”这一诗歌风格。

二、目标教学,紧扣选修课程文学性

夯实学生基础是必修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则是选修课教学的核心重点。两种课程侧重点不同,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也应有所不同。选修课教学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因此,面对庞杂多样的选修内容,教师只有结合教材恰当制定教学目标,紧贴选修课程文学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1结合不同专题重新确定教学目标

因构建专题的理论基础和鉴赏方向均不相同,所以在进行专题教学目标设置时,教师应立足于专题的构建理论基础,重新研定各专题的具体教学目标。“盛唐气象”之人物篇是根据诗歌时代总体风貌构建的。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更是“诗”发展的顶峰时期。作为唐诗巅峰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诗圣”杜甫是诗人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其“沉郁顿挫”的诗风虽为学生知晓,但由于时代与阅历的原因,学生难以理解其真正内涵。因学生已在人教版教材必修部分学习过《杜甫诗三首》,对杜甫其人其诗都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本专题的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分析情景关系、人物形象了解作者寄寓的漂泊情怀和深沉家国情。本目标既符合专题内容,又贴合学生实际学情,通过课堂教学完全可以落实完成。

2在师生共同探究中生成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但仅仅立足于目标教学会使课堂教学流于浅层,不易发散创新。同时,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个体因素会使课堂更灵活多变,教师的课堂调控也会形成新的课堂情境。这时,教学目标就应该在师生的共同互动中生成。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贴合课堂需求,也会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进行本专题教学时,笔者首先设置两个问题:(1)诗中关于景色描写的诗句有哪些?(2)三首诗歌写景异同。通过这两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抓住诗歌关键词句分析,并思考诗中意象的特点,得出意象宏阔(如吴楚、乾坤、东南、日夜;星、平野、月、大江;五更鼓角声、三峡星河影)、用词精当(如坼、浮、垂、涌、悲壮、动摇)、气势雄浑(如宏奇伟丽、伟大旷远、苍凉恢廓)三个共同特点。存异之处为《登岳阳楼》写登楼之见,殊无喜色;《旅夜书怀》由近及远,以乐写哀;《阁夜》写冬夜之景,层层精笔细绘,伤乱思乡。

通过景物筛选,引导学生品读其他诗句,以“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异同之处有哪些”为切入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学生明确了三首诗都树立了一位忧家思国、感时伤世、孤独飘零的诗人形象。师生在这里又共同生成一个新问题:“沉郁顿挫”诗风的具体表现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就成为课堂教学情境中确立的一个新的教学目标。

三、多元开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选修课程的灵活性、拓展性、选择性、个性化决定教学方法需要更加多元开放、灵活多样。和必修课相比,选修课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锻炼实际操作、开拓文学眼界的基础上,课堂呈现应更为丰富、灵活。

1诵读法

诵读是阅读鉴赏诗歌的有效方式,也是诗文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具体的课堂实施首先是分层阅读。先是教师示范诵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然后学生代表诵读(完善字音、节奏、语气方面的朗读失误),最后全班学生齐读(注重抑扬顿挫、舒缓轻重),分析过程中组织学生再读诗歌(学生自由诵读),最后由学生当堂背诵这三首诗,在音韵上体味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如何诵读诗歌进行详细指导。首先,注意停延;其次,注意节奏;最后,要注意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不仅强调节奏的快慢,更提醒学生对声音高低的关注,要求学生能用声音准确传达作者情感。

通过教师的配乐诵读,学生齐读、朗读、默读、自由读,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

2读书指导法

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是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诗歌时努力做到先“鉴”后“赏”。“鉴”是一切从文本实际出发,让学生对作品内容有客观认识及字酌句析的清晰了解;“赏”就是要品味、欣赏,让学生通过阅读切身体悟古人之心、古人之情。有了情感共鸣,自然也就能理解诗人笔下之意,情中之境。而要想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应使学生学会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大胆假设、独立思考,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3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课改下的选修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引导和调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经过了学生对杜甫几首诗中景色和人物形象异同的讨论分析,笔者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准确解读杜甫诗作“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通过讨论学生指出,“沉郁顿挫”表现在杜甫以史家笔意和诗家才情对现实生活做了十分深广的描述,意象宏阔,用词精当,气势阔大雄浑,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家国之爱与广袤的仁者情怀。可以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的认识是相当准确的。

4以写促学

从朗读、研读再到写作,更能体现学生运用语言、锤炼思维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能读书,能作文就是语文训练的目的。将诗歌鉴赏与写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学结束后,笔者让学生选择最喜爱的一首诗或词,根据自己在意境、情态、思想等方面的读后所感,写出鉴赏性的小短文。

下面几段文字是其中几篇文章的节选:

欧九对于人生聚散有如此多的感慨,大抵因为他“我执”太重。他深解作为人,不应遗世独立,茕茕孑立于红尘之中。而应有欲望,有牵挂,对人世的美好有所贪著,对人世的遗憾有想要回转的期冀。

――评欧阳修《玉楼春》

陶渊明所写的《拟古九首(其三)》并无多少华丽的词藻,却字字都是那么空灵清远。仿佛看见他于柳枝掩映的田间茅庐中温一壶酒,研一痕墨,铺开半页素笺,伴着惊蛰的雷雨与新燕生命的悸动,在笔尖的流转下书写出这样淡泊纯净的诗句,流芳百世。吾生何其有幸,能穿越时光的桎梏,与这位远离世俗的五柳先生分得一盅清酒,体会其中禅缘。纵使岁月斑驳,过去破碎得没有形状,那散发着淡淡墨香的诗句,依然让人不经意间嗅到久违的乡间泥土的质朴,看浮云散去,豁然开朗。

――评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三)》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风华正茂之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同岳飞一般骑马飞度山壑,将尖枪刺入敌人的盔甲,将旗帜插入已落入敌国之手的故土。那匹浑身赤红的良马用精壮的铁蹄溅起泥土,那声声锣鼓与心脏的跳动合为一拍,铁锈味代表着战场的气息,充斥着鼻腔,这样的梦想足以让人热血沸腾摩拳擦掌。但“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直至他不惑之年入蜀,看遍日益破败的江山,这个壮志也没能生根发芽,他看到的,只是“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评陆游《书愤》

通过写作,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得以锻炼,写作创新能力也有所提升,展示了较高的语文素养。“以写促读”还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全面呈现,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在学习效果的评估上,新课标提出选修教材要“用具体成果评价与学习方式紧密结合”,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转变评价主体,改进评价机制,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了更全面、更有效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1转变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由教师单方评价灵活地转变成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甚至家长评价。以教师作为衡量、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主体,存在僵硬、死板的问题,且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评价主体变成自我认定、同学评定、家长评定时,更会激发学生表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欲望,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学习的场地也能很好地延伸到校外。

2改进评价机制

转变评价主体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不再是评价学生的主要参考,阅读及写作能力、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被纳入到评价机制中。这无疑能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差异,也能做到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评价机制更具包容性和科学性。

3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