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十篇

时间:2023-03-23 21:00:05

唐诗三百首篇1

1、幼儿可以慢慢通过唐诗三百首识字背写,《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2、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来源:文章屋网 )

唐诗三百首篇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有唐一代,优秀诗人大批涌现,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成为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

唐代的诗人们,如果伤心失意了,会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然后哂然一笑,便心情好起来了。如果曾经大受挫折,后来又东山再起,会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潇洒豪迈之情溢于言表。如果压力太大,被人排挤,会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惯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会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而这些诗句,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又是多么适用!正是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诗虽然和我们相隔了一千余年的距离,却仍然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让我们自他们的诗中找到一种寄托,一种鼓励。

然而,毕竟是相隔了千年的时空距离,是我读起来,由于语言与时代背景带来的障碍,总还是会觉得有些语言佶屈聱牙。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读唐诗吧!

唐诗三百首篇3

关键词: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三美;唐诗英译

一、概述

      唐诗,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其广泛的题材、精炼的语言、工整的对仗、优美的韵律及意境而闻名于世。究竟该如何翻译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唐诗的原韵?是把诗歌翻译成韵体诗、自由诗,还是散文形式,一直没有定论。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凝聚了特定文化精髓的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表达,其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则赋予了诗歌无穷无尽的意蕴。因此,写诗已属不易,译诗则难上加难。放眼中外那些翻译大师们,各有各的观点,也各有各的译作。但就接受程度来说,还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为最。本文将以许渊冲教授所译的《唐诗三百首》中的部分诗歌为例,分析印证他所提出的著名的“三美”原则。

二、许渊冲教授的“三美”原则

      作为翻译天才,许渊冲教授所主张诗歌翻译要体现的“三美”原则:音美、意美、形美,一直为中外读者所津津乐道。其中,“意美”指的是深层结构;“音美”主要是针对译诗的节奏和韵律而言的;“形美”则是针对译诗的行数、字(词)数而言的。三美之中,“意美”最上,“音美”次之,“形美”最后。在实际的操作中,面对唐诗的音美、形雅和意浓,译者应从意、形、音几方面统筹兼顾,不能得“意”而忘“形”,也不能得“形”而负“意”。

三、“三美”原则在《唐诗三百首》中的体现

      一)音美

      三美之中,音美是最容易判断的,却是最难做到的。有人认为,“诗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快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说富于意象的词藻还重要”。从《诗经》、《楚辞》开始,诗歌的韵律就深深的烙在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甚至有“无韵不成诗”这一说法。这对于翻译来说却是件难事。本来传情达意已属不易,现在还要追求音韵美,则更是难上加难。在这一方面,许渊冲教授所译的《唐诗三百首》处理得极为出色:300首译诗中,韵体诗多达295首,占总数的98.3%,信手拈来,押韵的佳句俯拾皆是。下面我们以杜牧的《清明》这首诗为例看一下许渊冲教授的翻译技巧:

      清明                      The Mourning Day

      清明时节雨纷纷,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路上行人欲断魂。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借问酒家何处有, Where can a wine 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牧童遥指杏花村。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

      原诗为韵体诗,其一、二、四句押韵,韵脚为纷、魂和村,而译诗则是韵脚为aabb的韵体诗,其音韵效果与原诗亦不差分毫,极好地再现了中国古诗的音韵美,对于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是十分有利的。除了尾韵,许渊冲教授有时也会运用头韵这一技巧,使得译诗在音韵节奏上更上层楼,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节选)》中的第三句“荣枯咫尺异”的译文“Woe stands within an inch of weal”。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音韵美。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同,有时音韵美也是难以实现的,我们不必强求。而许渊冲教授在翻译《唐诗三百首》时就将其中的五首处理为自由体。其实,自由体诗和韵体诗本质上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韵体翻译使得(译诗)意韵相谐,相得益彰,形神兼备,音意结合,因而在听觉效果上超过非韵体,造就了音乐美”。

      二)形美

      唐诗主要分为律诗、绝句和乐府等。这些诗大多结构严谨,对于每首的句数、每句的字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了达到诗有定行、行有定字的效果,作者大多运用了模糊、省略等多种技巧。由于汉英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在翻译诗歌时要做到这一点就会倍感艰难。但许渊冲教授就可以做到。

      原诗四句,每句五字;译诗以“四行,每行七个音节”与之相对应,从而最大程度的展现了古诗的形美。当然,对于古诗翻译来说,形美是最难实现的,也是最不重要的,因此,许渊冲教授将其排在三美原则的最后也是情有可原的。

      三)意美

      中国古诗讲求“神韵”、“意境”、“空灵”,力图超越诗中的具体物象、景象、情象等实境,创造一种亦实亦虚、虚实相生的境界。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与“象”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所在。因此,许渊冲教授将意美列为三美之最。而许渊冲所译《唐诗三百首》灵活地再现了原诗的意象美。

四、结语

      唐诗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结晶,其节奏、音韵、语言、意象等均有其独到之处。正因如此,它才吸引了国内外如此多的人去研究。而诗歌翻译的目的则是创造美与传播美。从这一点上来说,许渊冲教授成功运用“三美”原则所译出《唐诗三百首》无疑是成功地再现了唐诗之美,因此也是值得广大翻译者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唐诗三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年.

      [2] 章国军,“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之音韵美及意象美赏析”,《语文学刊》,2007年.

唐诗三百首篇4

关键词:新译 专用名词 翻译

对于专有名词的翻译:原作的人名,地名,名胜古迹,历史典故往往是翻译的难点。也是翻译界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这里,关键是由于汉语的单音节字与英语的单音节或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字不同,唐诗考虑的是字的平仄,而英语诗是考虑的抑扬,因此,同样翻译一个中文人名或地名或山水名,可以采取不同手法。但是,在表达原作意义上是一致的。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解读《唐诗三百首新译》中对专有名词的翻译:

1 译音

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Along the river that merged with a cold rain

We entered the Wu city late at night.

Early at daybreak I bid you farewell,

With only the lone Chu Mountain in sight.

If my kinsfolk in Luoyang should feel concerned,

Please tell them for my part,

Like a piece of ice in a crystal vessel,

Fore’er aloof and pure remains my heart.”

此中的Wu. Chu, Louyang 均直接译音。

译者有时根据实际的名称来译音,这是注释性译法。

例:“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西施咏》王维

“The morn saw her by Ruoye Stream a lass;

A concubine in the night in Wu’s Palace.”

翻译用“ Ruoye Stream ”,因为西施的故里在浙江诸暨,若耶溪是传说中西施洗衣的小溪。

2 译意

如:黄山 the Yellow Hill, 峨眉山 Great White Mountain,巫峡 Witch Gorge ,青枫江 the Green Maple River ,黄鹤楼 Yellow Crane Tower 鹦鹉洲 Parrot Islet,有时为了声韵的需要,采取词序的倒置:泰山Mountain Tai 庐山 Mountain Lu 汉江 River Han

选择富于诗意的词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体现诗境达到“美”的要求的手法。试举许渊冲教授所译的《燕歌行》为例:“汉家烟尘在东北”中的“烟尘”用“a cloud of smoke and dust”;“旌旗逶迤碣石间”中的“逶迤”用“serpentine row on row”,“身当恩遇常轻敌”中的“轻敌”用“ hold the foeman light”,“城南欲断肠”,在翻译“断肠”两字,译者用“broken heart”,“玉h应啼别离后”中的“啼” 用“shed streams of impearled tears”来表示,译诗的末尾。译者添加了“weal and woe”英语的经典习语,所有这些用语使整篇翻译诗意盎然,悲愤之情,洒满字里行间,达到更高的文学价值。

翻译古诗与翻译其它材料一样,对原句的结构分析,即解构,再建构,但是,不同的是建构的过程中要考虑的是在保持原意下,是声韵,音步,尾韵,而围绕韵律的是句法,省略、倒装,强调等等手法,更重要的是考虑我国的一些典故,如何在简练的诗句中表达出来。翻译水平的高低就在于此。

例:

“Watching you leave the hill, compeer,

Till dusk, I close my wicket door.

When grass turns green in spring next year,

Will you return with spring once more?

此首翻译看来似乎较平淡,但是,译者的高超手法是将原作末句的“王孙归不归”中的“王孙”植入首句的末尾,并采用了abab的尾韵,完美的声韵渲染了诗的氛围,一字的位置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翻译家的自由王国,在重建上达到飞跃的境界。

唐诗不仅是我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亦是世界文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一直以来,诸多学者纷操译笔将部分脍炙人口的唐诗译成英语以飨读者。词不达意的译作是不会被西方读者所欣赏的。所以只有通过译者的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将唐诗的境界不断地提高升华,将我国古典诗歌真正内涵展现给西方文学爱好者,从而达到他们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景晓莺,斌.英语诗歌常识与名作研读[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唐诗三百首篇5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 酒文化 语料库

唐诗宋词元曲,唐诗流传后世,可谓是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文学最癫狂的状态便是诗,饮品最癫狂的便是酒,而唐朝恰好形成了亦诗亦酒的独特文化。本文以唐诗三百首为例,通过语料库检索的方法,来对唐朝的酒文化进行分析。

一.语料库与研究方法

1.《唐诗三百首》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这也正是我们选择它建库的原因。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基于语料库的方法,SQL查询,选用的计算机语料主要是《唐诗三百首》电子版。研究设计步骤主要包括:(1)制定标准, 收集文本并转换成纯文本格式(2)将文本导入,输入命令,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词目(3)标注带有“酒”字的词或是短语(4)再根据“酒”字出现的位置,筛选出的词目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得出结论。

SQL在语料库检索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把《唐诗三百首》,转换成纯文本格式之后,再将其导入到SQL中进行分析,节省时间,也避免了人工操作存在的误差,为字词统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在操作的时候会自动生成表格,查询结果一目了然,更有利于我们发现语言的规律性,所以本文采用了这一分析方法。

二.研究结果分析

首先我们先将《唐诗三百首》中的324首唐诗转化成纯文本格式,将文本导入之后,然后查询含有“酒”字的词或短语,我们可以以下结果:

饮君酒 置酒(2次) 载酒(3次) 一杯酒(3次)酤酒 酒家 有酒(2次) 美酒(2次) 酒肆 压酒 酿酒 取酒(2次) 酒舫(2次) 酒徒 脯酒 祭酒 命酒 举酒 添酒 翻酒 使酒 清酒 将进酒 斗酒 把酒 酒一瓢 新丰酒 樽酒(2次) 纵酒 酒杯 沽酒 春酒 醅酒 一瓢酒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酒”字在这个语料库中总共出现了45次,我们所研究的语料库共有29932个字。我们抽取了8个常见名词:人,山,水,花,泪,竹,诗,酒。“酒”字的出现频率是0.15%,而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人”0.72%,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人”可以独立成词,也能与其他语素结合,而“人”又是做任何事情不可或缺的主体,所以它出现的次数多;而排在第二位的是“山”0.58%,第三位是“水”0.30%,接下来是“花”0.28%,古人饮酒是分场合的,在游历名山大川,登高望远,月下赏花,与亲友聚会之时,都会饮酒助兴,再者,古人喜欢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来抒发感情,所以景物类名词在绝大部分的诗词中都很常见,并非单就《唐诗三百首》而言;“酒”0.15%,“泪”0.12%,“竹”和“诗”都是0.05%。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唐诗三百首》中,“酒”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我们可以借以研究唐朝的“酒文化”。

(一)“酒文化”出现的场合

唐人嗜酒,诗人们尤其如此,酒已经成为他们进行创作的基本条件,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王翰的《凉州词》、李贺的《致酒行》等。然而,“酒文化”除了在文人骚客们进行创作的时候出现,还会在哪些场合出现。带着这个问题,我对于《唐诗三百首》中出现“酒”字的诗又进行了语料库检索,得出了以下结果:

1.感怀

在“感怀”场合出现的共有12次,占了总数的40%,分别是:1杜牧《遣怀》2杜牧《泊秦淮》3李商隐《无题》4李商隐《无题》5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6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李商隐《风雨》8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9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0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11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12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由上可见,“酒文化”在人感怀的时候出现频次最高,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听闻歌女的悲惨身世,诗人和朋友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仕途坎坷,竟也泪如雨下,湿透青衫。这首诗,既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疾苦,也反映了仕途不如意的官员的无奈。

2.聚会

在聚会场合出现的有8次,占总数的27%,分别是:1王翰《凉州词》2白居易《问刘十九》3杜甫《客至》4孟浩然《过故人庄》5李白《将进酒》6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7李颀《琴歌》8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除了人们在感怀的时候爱喝酒,聚会上,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出现的频率是27%,如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三两好友,在这恬静的小村庄中就着这一片场圃,一片桑麻,把酒言欢,同时寄托了诗人一种安和的心态和美好的愿望,待到重阳花开日,再饮美酒看。

3.送别

在送别的场合,出现了7次,占了总数的23%,分别是:1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李白《金陵酒肆留别》4李颀《送陈章甫》5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6王维《送别》7温庭筠《送人东游》。

在送别的情景中,“酒文化”更是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主帅的营中摆上了酒席,为即将归京的使臣送别。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4.登高

在登高场合出现的共有4次,占总数的10%,分别是:1杜甫《登高》2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3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4王维《渭城曲》。

除了以上三种场合之外,诗人历来爱游历名山大川,登高望远时也会以酒助兴,如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孤老无助的悲哀,最终诗人将这化作一杯浊酒,咽进肚里。

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人们无论是在高兴,郁闷,难过,还是忧愁的时候,都会喝酒,酒在某种程度上来寄托了人们无法言喻的情感,通过对这些语料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唐朝“酒文化”博大精深,盛唐多繁荣,晚唐多战事,社会疾苦,人生百态,皆在酒中。

(二)“酒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许有人认为,饮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特别是在古代,人们对于饮酒的地方,时间,酒类,方法都是很有讲究的。“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源于此,我们通过语料库检索的办法,以“酒”字在词或是短语中出现的位置为依据,重新归类分析:

1.“酒+名词”

分别是:酒舫 酒杯 酒徒 酒家 酒肆

可以看出来,“酒”字出现的位置与这个词的语义关系是有迹可循的。首先,“酒+名词”的组合,一般表示的是饮酒之地,如“酒舫,酒家,酒肆”,或是饮酒之人如“酒徒”,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本诗是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酒肆”指酒馆或是酒店,古人饮酒的地方。

2.“动词+酒”

分别是:置酒 载酒 有酒压酒 酿酒 取酒 祭酒 举酒添酒 翻酒 使酒 进酒 把酒 纵酒 沽酒 醅酒

然后,我们再来看“动词+酒”,呈现了这样一个流线图“酿酒,醅酒酤酒,沽酒置酒,载酒压酒,取酒把酒,进酒翻酒,添酒使酒,纵酒”从酒的生产流程到饮酒,无不包含其中,也是这类词语在《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最多,占了53%。由此可见,唐朝的酿酒业十分发达,平民百姓家也有自酿的酒,如,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3.“名词+酒”

分别为:脯酒 清酒 新丰酒 春酒。饮酒之人众多,酿酒业发达,酒的种类自是很多,从我们统计的语料中,我们看到了四种酒“脯酒,春酒,新丰酒,清酒”。汉代的新丰酒是古代的四大名酒之一。

4.“数量词+酒”

分别为:一杯酒 一瓢酒(酒一瓢) 斗酒 樽酒。表示的是装酒的容器或是酒的多少。古人用酒杯,或是樽来装酒;“一瓢酒,斗酒”指的是酒的多少。

从以上的总结来看,唐朝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酒+名词”一般表示的是饮人,饮地,其他四种类型表示的则是饮酒的过程和酒的种类。

三.结语

本研究就《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有关“酒”字的词或是短语,从语言学角度对唐朝的“酒文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首先“酒文化”主要出现在感怀,聚会,送别,登高场合;其次,“酒”出现在词首时,一般指的是喝酒之人,或者喝酒的地点,出现在词尾时,一般指的是买酒或是喝酒的动作,或是酒的种类。本研究是基于《唐诗三百首》这一微型语料库,所做结论可能不适用于其他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高超,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新闻英语主题词研究[J],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2]胡骄键,中国酒文化的三重境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3]李柳芳,唐代诗歌与中国的酒文化[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04)

[4]梁茂成,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两种范式:渊源、分歧及前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5]刘剑鲲,酒入豪肠诗自成――浅析唐诗与酒[J].新西部(下半月).2008(03)

[6]苏金智,肖航;语料库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04)

[7]朱乐红,利用语料库研究不确定频度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3)

唐诗三百首篇6

摘 要: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使动结构仍然较为多见,“于”字被动式的省略式和“为”字被动式也较为多见,处所成分多数居于谓语之后,最常见的判断句是“名词+副词+名词”式,这些情况反映了杜甫诗歌语言传统典雅的一面。另一方面,杜甫诗歌语言也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如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时居于谓语之后,比较句可以带新兴的比较状语或新型的比较补语,兼语句中表示“致使”义的“使”字句较多,“将”字句和“把”字句也有一定数量的用例。

关键词 :语法 汉语史 句法 唐诗 杜甫

句法具有时代性,唐诗句法也不能脱离时代而闭门造车,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尽管其中也会掺杂少量作家的个人色彩——有的显得比较通俗随意,有的则显得比较传统典雅。鉴于此,本文拟从汉语句法史的角度,对杜甫诗歌(基本限于《唐诗三百首》)中的几种句法现象进行考察。

一、杜甫诗歌中的使动结构

在《唐诗三百首》中,使动结构约有30例,其中杜甫诗歌占9例,分为三类:1.不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6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近高楼伤客心”“环佩空归月夜魂”“香叶终经宿鸾凤”“一箭正坠双飞翼”。2.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2例:“画图省识春风面”(昭君画像不能让汉元帝认识真正的昭君,春风面指汉元帝)“指挥若定失萧曹”(在指挥若定方面让萧何和曹参黯然失色)。3.形容词谓语使动结构只有“惊呼热中肠”1例。使动结构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句法形式,东汉时期开始衰落,到唐代已成强弩之末。杜甫诗歌使动结构的较多使用,从一个方面反映杜甫诗歌传统典雅的一面。

二、杜甫诗歌中的被动式

在《唐诗三百首》中,被动式约有58例,其中杜甫诗歌占15例,分别是:1.无标记被动式4例,即“开元之中常引见”“吴楚东南坼”“白头搔更短”“将老身反累”。2.“于”字式的省略式(省略被动标记“于”)5例,即“星宫之君醉琼浆”“美人胡为隔秋水”“美人娟娟隔秋水”“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3.“为”字式2例,即“树木犹为人爱惜”“古来材大难为用”。4.“所”字式1例,即“周南留滞古所惜”。5.“被”字式1例,即“被驱不异犬与鸡”。6.“遭”字式2例,即“途穷反遭俗眼白”“兄弟遭杀戮”。在被动式的使用方面,唐诗总体显得较为传统,杜甫诗歌尤为明显:一是,“于”字式在中古以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省略式,中古时期也使用不多,而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却高居榜首;二是,在南朝的《世说新语》中,“被”字式的使用数量已经开始超越“为”字式,而在《唐诗三百首》和《全唐诗》的杜甫诗歌作品中,“为”字式的用例却多于“被”字式。《唐诗三百首》中“被”字式有1例,“为”字式有3例;《全唐诗》中“被”字式有12例,“为”字式有18例。

三、杜甫诗歌中的“将”字式和“把”字式

“将”字式和“把”字式是唐代新兴的句法形式。《唐诗三百首》中有2例“将”字式,其中1例就是杜甫的“惟将迟暮供多病”。在《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将”字式有数例,如“谁将此义陈”“将诗不必万人传”“将诗莫浪传”“晚将末契托年少”“从此将身更何许”“强将笑语供主人”“兄将富贵等浮云”。从句法构成上看,这些“将”字式的谓语基本上是短语,这与现代汉语类似,但是否定词全部置于“将+宾语”之后,这与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不同。“把”字式不见于《唐诗三百首》。在《全唐诗》中,它的用例也不多。根据钱学烈(2004)的研究,《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把”字句有“醉把茱萸仔细看”[1]。此外,“把酒宜深酌”“手把菊花路旁摘”二例似乎也可划归此式。当然,这些例子可视为初期的“把”字式,或如钱氏所说的“过渡式”的“把”字句。总之,在处置式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较浓的时代色彩。

四、杜甫诗歌中的“为(介词)+谁(宾语)”式上古汉语,疑问代词在作宾语时,一般要放置在其动词或介词的前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置的情况仍然十分常见,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南朝民歌、《百喻经》等载籍中有不少,在具有一定口语色彩的《世说新语》一类书籍中甚至占有较大优势[2]。发展到唐代,在疑问代词“谁”作宾语的情况下,后置式则成为基本形式(这只是就疑问代词宾语“谁”字而言的。至于疑问代词宾语“何”,其后置化进程则要慢一些,唐代还是以前置为主。如《全唐诗》中表示原因的介宾短语“缘何”与“何缘”,二者的用例数分别是5个和8个)。在《全唐诗》中,前置的“谁(宾语)+为”式约有10例,后置的“为+谁(宾语)”式多达130例[3]。而在杜甫诗歌中,前置式完全消失,仅有“为+谁(宾语)”式一种,约有“纷披为谁秀”“细柳新蒲为谁绿”“幽佩为谁哀”“不知明月为谁好”“飞扬跋扈为谁雄”“编简为谁青”“醉舞为谁醒”“青简为谁编”等8例。可见,在疑问代词宾语“谁”的位置方面,杜甫诗歌已经“现代化”了。

五、杜甫诗歌中处所成分的位置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的起点、发生的场所、存在的场所的介词词组要位于“VP”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归结点要位于中心成分后(作补语),表示滞留的场所、动作的方向位于中心成分前后均可。这一规律在唐五代时期已经确立,只有很少例外[4]。在《唐诗三百首》的杜甫诗歌中,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并不多见,只有3例:“租税从何出”表动作起点,作状语;“玉花却在御榻上”表归结点,作补语;“幽居在空谷”表存在场所,作补语。单从这几例看,情况与现代汉语无别。

在汉语史上,居于谓语后面的处所介词短语可以将介词省掉。这种情况在《史记》中已有不少(参见何乐士,2005:241~249),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省略式变得更为常见。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此类语例约有16个,远比完型式的数量(2例)多。在这16个语例中,不仅有“群山万壑赴荆门”“近得归京邑”“今上岳阳楼”“魂返关塞黑”“春日潜行曲江曲”等5例表动作归结点的成员,而且还有“锦江春色来天地”“凉风起天末”“问我来何方”“魂来枫林青”等4例表动作起点的成员,“飘泊西南天地间”“可怜王孙泣路隅”等2例表活动场所的成员,“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诸葛大名垂宇宙”“玉京群帝集北斗”“霜蹄蹴踏长楸间”等5例表存在场所的成员,而这11个例子的语序是前期用法的延续,跟现代汉语不同。在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一些传统典雅的色彩。

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还有7个居于谓语前面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其中“剑外忽传收蓟北”表动作起点,“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2例表动作方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例表活动场所,“榻上庭前屹相向”“尘埃不见咸阳桥”2例表存在场所,这些例子中居于谓语前面的处所词语与其说是处所介词短语的省略式,还不如说是此前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用法的延续或影响的结果。

九、杜甫诗歌中的比较句

先秦比较句的特点是在形容词后添加比较补语,表示“差比”时一般用“于+名词”式,表示“平比”时一般用“若+名词”式。杜甫诗歌比较句,一方面仍然采用传统形式,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1.使用比较状语,就是将介词短语添加在形容词之前,平比状语一般用“若+名词+形容词”式,差比状语一般用“过+名词+形容词”式,如“汹若溟渤宽”“破敌过箭疾”。2.在比较补语方面,一方面使用传统介词“于”“若”,如“生憎柳絮白于绵”“百顷平若案”;另一方面使用新兴介词,差比补语用“胜”或“过”,平比补语用“如”或“似”,如“不忿桃花红胜锦”“宫莎软胜绵”“夔州险过百牢关”“锦石小如钱”“布衾多年冷似铁”。

十、杜甫诗歌中的判断句

上古汉语中使用最多的判断形式是带“者”“也”或既带“者”又带“也”(这只是就多数文献而言的,有些文献并不如此)。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用法逐渐从口语中消失。唐诗判断句中也极少出现这种用法,这应该是对唐代汉语口语的真实反映。不过,这并不代表杜甫诗歌的判断形式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实际上仍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在《唐诗三百首》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判断句约有9例,使用了下列几种形式:1.“名词+副词+名词”式,有4例,即“舍南舍北皆春水”“樽酒家贫只旧醅”“今夕复何夕”“恐非平生魂”。2.“名词+名词”式,有3例,即“云雨荒台岂梦思”“夫婿轻薄儿”“江南瘴疠地”。3.“名词+是+名词”式,只有2例,即“恐是汉代韩张良”“扶持自是神明力”。“名词+是+名词”式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超越“名词+为+名词”式,在《唐诗三百首》中,此式用例有23个,数量最多,而在杜甫诗作中,此式只有2例,少于白居易诗(4例)、李白诗(3例)和李商隐诗(3例)。另外,杜甫在表示否定判断时用的是传统副词“非”,而没有使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非是”或“未是”,更没有使用唐代新兴的“不是”。可见,就杜甫个人诗歌的判断形式而言,还是带有一定的传统色彩。

十一、杜甫诗歌中的兼语句

在《唐诗三百首》兼语句中,杜甫诗歌占有7例,仅次于白居易(8例)。杜甫诗歌的兼语句可以分为“委派”“致使”和“其他”三类:1.“委派”类,有1例,即“驱儿罗酒浆”。上古时期,“委派”类兼语句中的“V1”常用“使”“令”“命”,中古以后才用“驱”字,如《世说新语·雅量》“亭吏驱公移牛屋下”。2.“致使”类,有4例,即“无使蛟龙得”“长使英雄泪满襟”“忍使骅骝气凋丧”“复令识者久叹嗟”,例中“V1”是“使”和“令”。上古时期,“使”和“令”虽可用于“致使”类兼语句( 如《诗经· 召南· 野有死麕》“ 无使尨也吠”),但是用例很少。中古时期,“使”和“令”才开始较多地在“致使”类兼语句中使用。“使”和“令”由基本用于“委派”类到基本用于“致使”类,是汉语兼语句的重要变化之一。3.“其他”类,“V1”由非驱使动词充任,有2例,即“一洗万古凡马空”“访旧半为鬼”。此种兼语句滥觞于上古晚期(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斫大树白”),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较多用例(如《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吹我罗裳开”;《贤愚经·檀腻羁品》“今当打汝前两齿折”;《百喻经·二鸽喻》“即便以嘴啄雌鸽杀”;《伍子胥变文》“遂即打其齿落”)。可见,在兼语句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也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十二、杜甫诗歌中的连动句

在《唐诗三百首》中,杜甫诗作的连动句约有23例,可分为以下5类:1.“V1P+V2P”式,句中两个动词表示先后两个动作行为,有6例,即“远送从此别”“驻马望千门”“侍婢卖珠回”“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哭声直上干云霄”。2.“V方P+VP”式,有4例,即“至尊含笑催赐金”“爷娘妻子走相送”“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3.“VP+V目P”式,有6例,即“屋底达官走避胡”“昔随刘氏定长安”“花门剺面请雪耻”“牵萝补茅屋”“投诗赠汨罗”“列郡讴歌惜”。4.“有/无NP+VP”式,有1例,即“未有涓埃答圣朝”。5.扩展式,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动词构成的连动式,有6例:“青鸟飞去衔红巾”“隔离呼取尽余杯”“强移栖息一枝安”3例属于“VP(V1P-V2P)·V目P”式,“牵衣顿足拦道哭”属于“V方P(V1P-V2P)·VP”式,“跨马出郊时极目”属于“V方P·VP(V2P-V3P)”式,“翻身向天仰射云”属于“V1PV2P-VP(V方P·V4P)”式。值得注意的是:1.杜甫诗歌扩展式连动句的出现频数要比唐代之前为高[5]。2.杜甫诗歌连动句中不带“而”“以”等上古汉语连动句中常见的连词。3.唐代之前的连动句往往不含附加成分,而杜甫诗歌连动句均带有宾语、补语或状语等附加成分。这些情况都反映了杜甫诗歌连动式所具有的时代特色。

( 本文属河南省教育厅项目[ 项目编号:2013-GH-493]。)

参考文献:

[1]钱学烈.试论《全唐诗》中的把字句[A].深圳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论文集[ C ]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4 :144~156.

[2]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5.

[3]张延俊.先秦到唐代的“谁为”和“为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2~85.

[4]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79.

[5]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3;103.

唐诗三百首篇7

关键词: 寒山 生卒年 唐代官制 安史之乱

寒山,又称寒山子,是中国唐代著名隐逸诗人,留世三百余首诗歌,皆谛实至理、凡人莫测,既创造性地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丰富内容,又大胆地使用了为数不少的方言俗语,且部分禅诗意境高远,深得时人推崇。关于寒山的传说也是历来层出不穷,身份特殊、神秘莫测正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民间流传最广的传说中寒山被通称为“文殊化身”或“寒山老佛”,取的即是他精通佛理、举止风狂、出没无常的特性。本文将根据《寒山子诗序》、寒山事略、寒山诗歌以及同时代文人的作品来共同考证诗人寒山的生活时代与生卒年份。

一、寒山诗序考

现存有关寒山的最早资料是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所作的《寒山子诗集序》与晚唐天台山道士徐灵府所作的《寒山子诗序》,这是考证寒山生活年代的直接资料,故而明确其真伪成为首要任务。

经本文考证,闾丘胤的这篇《寒山子诗集序》必为伪序,线索有五。

其一,闾丘胤并非台州刺史。《四库提要辩证》中,余嘉锡根据《嘉定赤城志》的秩官表认定闾丘胤为贞观十六年(642)台州刺史,该方志主要依据北宋《曾守会剏壁记》,相关部分曾被《赤城集》引用,然其中并未明确指出闾丘胤为台州刺史。故而,此方志的记载是否属实有待考证。据《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九所载,唐玄宗时,宇文融事有失职,但“帝犹思其旧功,赠台州刺史。”[1]但陈耆卿所编《嘉定赤城志》并未将宇文融收录其中,且自言“博采传记补其逸者”,如郭英翰、独孤汜等,因而此处“闾丘胤”的记载也极有可能是陈耆卿根据《寒山子诗集序》的内容编纂而成,并非史实。此外,据初唐释道宣的《续高僧传》记载:“昔同军戎有睦州刺史严撰、衢州刺史张绰、丽州刺史闾丘胤、威州刺史李询,闻岩出家在山修道,乃寻之。”此书完成于贞观十九年(645),与贞观十六年(642)相距不远,较为可靠。全书仅此一条记载到“闾丘胤”,明确其为丽州刺史,而迄今为止有关闾丘胤为台州刺史的记载皆出于宋以后,且多出自该诗序,不足为信。故而,闾丘胤并非贞观年间的台州刺史,后人考证此条时,多依附余嘉锡的观点,恐为不妥。

其二,寺僧道翘非闾丘胤同时代人。据丁天魁所编的《国清寺志》记载:“武后仪凤二年(六七七年),道翘。”[2]唐人李邕所撰《国清寺碑(并序)》中亦载:“邑宰李公名安之,不忮不求,有为有守,惠爱恤下,贞固干时;大德行续、上座神轨、寺主道翘……”[3]李邕,生于初唐,卒于盛唐,官至北海太守,善书碑志,被称为“书中仙手”,此碑序中引用了唐高宗仪凤二年(677)的诏令,“仪凤二年三月十日制曰:‘台州国清寺,迥超尘俗,年代或异,妙相真容……’”唐人叙唐事,且年代相近,较为可信。因此,道翘确为唐高宗仪凤年间的国清寺寺主,余嘉锡所谓“僧道翘者,子虚乌有之人也”有待商榷。不过,道翘与武德年间的丽州刺史闾丘胤所生活的年代相去甚远,故而序中所言为杜撰。

其三,所集诗歌数目存疑。闾丘胤序言:“乃令僧道翘寻其往日行状,唯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人家厅壁上所书文句三百余首。”[4]诗序中,闾丘胤、道翘与寒山是同时代的人,有过直接交往,那么他们所收集的寒山诗应该与诗歌总量相当接近,但是寒山自述:“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5]虽然寒山平日是将诗题写于岩石之上的,但从诗中的数字来看,他曾对自己的诗歌有过明确的分类与统计。再看拾得的一首诗:“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这里已将寒山诗称为“书”了,说明寒山诗早已有过结集,但闾丘胤序中却只道收集了三百余首,于理不合,再次证明了闾丘胤序系伪序。

其四,“使持节”与“绯鱼袋”有误。此诗序落款为“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撰”。据《通典》卷三十三记载:“大唐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加号持节。总督则加使持节……显庆元年,都督府及上州各置执刀十五人,中州下州各置十人。后加号为使持节诸军事,而实无节,但颁铜鱼符而已。”[6]可见,显庆元年(656)以前,只有总督加号使持节,按序中所言闾丘胤为贞观间刺史,必不能加号使持节,此为一误。另据《通典》卷四十记载:“三品以上紫衣,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衣,银鱼袋,皆执象笏。七品以上绿衣,九品以上青衣,皆木笏。”[7]序中闾丘胤为朝议大夫,朝议大夫为唐文散官,位正五品以下,文官第十一阶,没有可能被赐予绯鱼袋。又据《通典》卷六十三记载:“垂拱二年正月赦文,诸州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袋。”[8]闾丘胤虽为刺史,但是贞观年间,没有可能佩戴鱼袋。故而,此又一误。

其五,唐兴县县名有误。此条余嘉锡已作考证。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三国时,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晋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为始丰。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9]因此,贞观时的闾丘胤不可能称“始丰县”为“唐兴县”。凡此五条,有力地证明了《寒山子诗集序》为后人托伪。从序中鲜明的佛教色彩来看,此序的真正作者极有可能为结集寒山诗的晚唐僧人曹山本寂,为了使此篇序言显得真实可信,他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收录其中,但也因不熟悉史实造成了种种漏洞。序中内容不可尽信,亦不能作为寒山为贞观时人的证据。

唐天台道士徐灵府的《寒山子诗序》被宋人李昉的《太平广记》所收,序中称徐灵府为“桐柏征君”,即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据徐灵府所撰的《天台山记》记载:“灵府以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定室方瀛。”[10]可见,徐灵府是元和十年(815)隐居于天台山的,天台山也被称为桐柏山,徐灵府隐居后便修道自娱,对于朝廷的征召力辞不就,“武宗诏徵之,力辞免。”因此这里称其为“桐柏征君”是合理的。对于寒山诗的结集过程,徐灵府曰:“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11],寒山诗的录诗过程应该是比较驳杂的,不知道具体的录诗者也情有可原,以“好事者”称之反映了其实事求是的态度。此外,整篇序的内容并无神异色彩,总体上还是比较可信的。不过,由于徐灵府入天台的年代已是中唐后期,且与寒山子并无直接交往,因此他所记载的“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十余年忽不复见”应是据当地人口述而来,有一定的可信性,但具体年份应有所出入。

总之,本文通过对两篇诗序的分析考证,已知寒山大约是在大历年间生活于天台寒山地区,接下来本文将对寒山的生活年代与生卒年份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寒山事略考

据释氏文献、寒山诗等记载,诗人所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沩山灵祐、赵州从谂、丰干、拾得等人,下面将分别考证这些人的生平经历来明确寒山子的生活年代。

沩山灵祐禅师,沩仰宗初祖,福州长溪人,俗姓赵。据《宋高僧传》记载:“冠年剃发,三年具戒……及入天台遇寒山子于途中,乃谓祐曰:‘千山万水,遇潭即止。获无价宝,赈恤诸子。’……旋造国清寺,遇异人拾得申系前意,信若合符。”[12]古代男子二十岁谓之“冠年”,受三年具足戒,那么沩山灵祐入天台时应为二十三岁,正是此年,他遇到了寒山、拾得并受其开示。同年,灵祐“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沩山灵祐卒于大中七年(853),享年八十三,那么其生年应为大历六年(771),遇到寒山、拾得是贞元九年(793),此时的寒山自称“老而益光”,可见他已值晚年。

赵州从谂禅师,曹州郝乡人(一说青州临淄人),幼年于曹州扈通院(一说青州龙兴院)剃度,拜南泉普愿为师。据宋代释普济的《五灯会元》记载,赵州禅师曾游天台路逢寒山,寒山以牛示赵州曰:“上座还识牛么?”赵州答不识。寒山告诉他这是五百罗汉在游山,赵州不解,“山曰:‘苍天,苍天!’州呵呵大笑。山曰:‘作甚么?’州曰:‘苍天,苍天!’山曰:‘这厮儿宛有大人之作。’”[13]《古尊宿语录》中亦有相似记载。赵州见寒山的时间应是其受具足戒期间,理由如下。据《五灯会元》记载:“(赵州)乃往嵩岳琉璃坛纳戒,仍返南泉。一日问泉曰:‘知有底人向甚么处去?’泉曰:‘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师曰:‘谢师指示。’”这里赵州显然已经领悟到了“水牯牛”的真正含义,但是他在遇到寒山时还一无所知,可见赵州遇到寒山当是在前往嵩岳琉璃坛受戒期间。此外,寒山子称呼赵州为“这厮儿”也可看出赵州禅师此时尚且年幼。赵州禅师卒于唐乾宁四年(897),享年一百二十,可知其生年当为大历十三年(778),十余岁受戒,则寒山贞元年间(785—805)尚在世,这与他贞元九年(793)开示沩山灵祐的年代是相符的。

丰干禅师,与寒山、拾得被并称为“天台三隐”,本于国清寺舂米供僧,“剪发齐眉,布裘拥质,身量可七尺余。人或借问,止对曰‘随时’二字而已,更无他语。”[14]生卒年不详,但《宋高僧传》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及终后于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以其蹑万回师之后,微亦相类,风狂之相过之,言则多中……时闾丘胤出牧丹丘,将议巾车,苦头疼羌甚,医工寡效,邂逅干造。”[15]丰干禅师先天年间(712—713)为了追随万回遗迹、仰慕万回宗风,在京兆行化,遇到了将要出牧丹丘的闾丘胤,为之医治头疾。经考证,释万回俗姓张,虢州阌乡人,“生于贞观六年(632)五月五日”,景云二年(711)圆寂,享年八十,被追赠为“国徒虢国公”。先天年间,万回已经圆寂,丰干此时在京兆追随万回遗迹,时间上是吻合的。至于刺史闾丘胤的记载,释赞宁曾提到:“夫如是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即闾丘胤有两位,拜访寒山的闾丘胤并非刺史闾丘胤,后人记载时弄混了而已,这个观点是值得考虑的。此外,由于《宋高僧传》中众多高僧皆有预言能力,且丰干禅师的确年长于寒山、拾得,故而此处并不能确定寒山先天年间已经隐于天台山,但与大历年间寒山隐于天台的记载是不冲突的。

由此可见,如果寒山是贞观中人,那么除非他活了将近二百岁,否则绝无可能遇到沩山灵祐与赵州从谂。换言之,徐灵府诗序中的“大历说”是成立的。

三、寒山诗考论

通过上文考证,寒山应当主要活动于中唐时期,不过其具体生卒年份还需要借助其自述诗来进行考论,这里本文将结合唐史来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

寒山诗第一百二十首曰:“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年可三十余,曾经四五选。囊里无青蚗,箧中有黄卷。行到食店前,不敢暂回面。”这首诗可以说是寒山自身的写照。寒山在隐居之前曾是一个书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中,“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最终放弃念想进而隐居。诗中的“南院”即礼部南院,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放榜之处,据《唐国史补》卷下记载:“自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吏部置南院,始悬长名,以定留放。”[16]唐朝选官三年一选,而寒山子“曾经四五选”,假设南院直到他第一次参选才设立,那么他参加完四五选之后应是天宝五年(746年)或天宝八年(749年),这个时候寒山已经“年可三十余”,也就是年龄在三十至三十九岁之间,这样推测他应该是在景龙元年(707年)以后出生的。

而寒山诗中还有一首诗也很值得注意,“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17]从这首诗来看,寒山隐居于天台山似乎还有别的苦衷,这个苦衷直接导致了他隐居后十年都没有办法回去看望亲人。而按理说,寒山一介书生,并未获取功名,与黑暗官场自是毫无瓜葛,也不可能做违法乱纪的勾当,没有理由无法归乡探亲。那么,这个苦衷既与诗人本人无关,那就只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了。纵观历史,能引起人民迁徙他方、无法归乡的原因往往只有战乱,而能引起寒山隐居深山、有家难归的战乱就只能是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了。据《新唐书》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反,陷河北诸郡。范阳将何千年杀河东节度使杨光翙。”[18]自此,使大唐从盛世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战乱长达九年,直至宝应二年(763年)春天史朝义自缢方才结束。据《旧唐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19],可见,这场战乱使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惨遭浩劫,千万人民流离失所、四处漂泊。于是,躲进深山幽谷便成了逃难的绝佳选择。寒山诗中的“寒山可长保”、“十年归不得”即是这段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写照。据此推断,寒山应该是在安史之乱爆发(755年)前后隐居寒山的。

此外,根据寒山归隐天台山的年龄“出生三十年,长游千万里……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20]来推算,寒山最早应出生于开元三年(715年)左右,这与上文推出的出生上限也是相符的。而寒山在隐居天台后,自述“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老病残年百有余,面黄头白好山居”,由于寒山诗中的年数基本都是约数,所以他应该活了一百一十年左右,这又可推断出寒山的卒年大约在宝历元年(825年)。

那么,根据前文寒山与同时代人交游情况的相关分析来看,寒山在天台山遇到赵州禅师与沩山禅师时已经七八十岁,正值晚年,称呼赵州为“这厮儿”、自称“老而益光”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时,本文推论出的生卒年份也符合徐灵府“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的序言,并从时间上很好地诠释了寒山诗及《寒山子诗集序》中为何会出现初唐僧人释万回、盛唐画家吴道子、国清寺僧道翘以及唐兴县县名的原因。因此,本文推断寒山的生卒年份约为开元三年(715年)至宝历元年(825年),享年约一百一十,主要活动时期为中唐。

参考文献:

[1][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卷第五十九)[M].中华历史文库出版,2004.4.5:1885.

[2]丁天魁.国清寺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0,1:253.

[3][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第1版:1176.

[4][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第1版:732.

[5][唐]刘禹锡,柳宗元等.唐诗百家全集[M].海南出版社,1992.8,第1版:106.

[6]北京师联教育研究所.通典(卷三十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8,第1版:292.

[7]北京师联教育研究所.通典(卷四十)[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8,第1版:349.

[8]北京师联教育研究所.通典(卷六十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8,第1版:555.

[9]马跃东.龙之魂:影响中国的一百本书(卷二十七)[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1,第1版:626.

[10]车吉心.中华野史(唐朝卷)[M].泰山出版社,2000.1:1032.

[11]李昉等编.太平广记:足本1[M].团结出版社,1994.9,第1版:215.

[12][宋]赞宁.宋高僧传(卷第十一)[M].中华书局,1987.8,第1版:264.

[13][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M].中华书局,1997.10,第1版:121.

[14][明]朱棣.神僧传(卷六)[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10:287.

[15][宋]赞宁.宋高僧传(卷第十九)[M].中华书局,1987.8,第1版:483.

[16][唐]李肇等.唐国史补因话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4,第1版:50.

[17][唐]刘禹锡,柳宗元等.唐诗百家全集[M].海南出版社,1992.8,第1版:78.

[18][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卷第五)[M].中华历史文库出版,2004.4.5:78.

唐诗三百首篇8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首出自于《增广贤文》的诗句是人尽皆知的用来比喻时间珍贵的名言。然而,对于这句名言到底出自何处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新版《辞源》里“寸阴”的词条下引用了元朝同恕的《矩庵集》,其中有一《送陈嘉会》诗,诗中所说“尽欢菽水晨昏幕,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后来被证实并不是这句名言的最早出处。通过查询各方资料,最后在《全唐诗外编》上册中的《全唐诗补遗》卷十四发现载有王贞白七绝诗《白鹿洞二首》,其中第一首就是《白鹿洞》一诗,诗中便有“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句,唐末的王贞白比元代的同恕要早出400多年,显然这首《白鹿洞》当是“—寸光阴一寸金”的最早出处。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诗的大意是:天和地是可以万古常在的,可人是不能再活一次的。人生大概只有一百年,时间是很容易过去的,侥幸能够生于天地之间的人,不能不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也不能不担心自己会虚度时光啊!

晚唐有位大诗人叫:王贞白,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中国文学家大词典》和《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等人物辞书均有条目介绍。据传《灵溪集》收王贞白自选的诗作300篇以及文、王贞白七绝诗《白鹿洞二首》赋、自序等,惜因年久散逸,《全唐诗》中仅存王贞白诗1卷计73首,今《全唐诗外编》据《文苑英华》、《唐诗品汇》、《永乐大典》等书籍增补12首及散句若干,此外据广丰县横山镇山头村王姓宗谱《三求王氏宗谱》所载,也另有10余者散逸之作,共计有近100首诗传世。王贞白的诗在唐末声名远扬,其文学地位在历代均获很高评价。宋人潘若同的《郡阁雅言》说:“贞白,唐末大播诗名”。元人辛文房所作的《唐才子传》称王贞白“学历精赡,笃志于诗,清润典雅,呼吸间两获科甲,自致于青云之上,文介可知矣”。五代人孟宾于在《碧云集序》中把王贞白与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郑谷并称。而在唐代当时,与王贞白同时代的王定保(公元 870— 954)也在《唐摭言》中评价说:“然如王贞白、张蠙诗……,皆臻前辈阃阈(达到前辈的水平)者也”,将王贞白置于张蠙诸人之前。由此显见王贞白在唐末诗坛上的地位与影响。王贞白平生作诗很多,亦颇自负。他的《寄郑谷》诗道:“五百首新诗,缄封寄与谁?只凭夫子鉴,不要俗人知!火鼠重烧布,冰吞乍吐丝。直须天上手,裁作领披。”郑谷在王贞白登第后不久去世,唐末时声名盖蕊,王贞白作为晚辈自然视其为偶像。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同时期诗人,在王贞白看来则都是一些“俗人”,甚至没有品评郑诗的资格。王贞白年纪轻轻就已如此自许,倘若在诗坛上没有一定的声誉,当不至于如此狂妄。同时,“新诗五百首”也说明了他诗的数量之多,证实了他平生的确“笃志于诗”。王贞白传世不多的诗中颇多佳作。譬如以写景而论,其诗笔致清婉,清俊自得,每有独到之处。“虹截半江雨,风逐大泽云”(《雨后登庾楼》),描写江湖气象,视觉开阔,意境高远:“边声动白草,晓色入枯河”(《从军行》),描写疆场景色,有声有色,苍凉壮阔,其意境比之岑参的“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贞白一生作诗无数,家喻户晓的名句还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有一天,他在白鹿洞作诗,写下了一句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其意是:我读书读得都忘记了时间,可是忽然发现春天都快过去了,时光就像是金子一样,真是非常的宝贵啊!后来,“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一句劝诫人们珍惜时间 的名言。“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若果常想想我们的生命也很有限,就不能会把光阴虚掷。三国的董遇,知识十分渊博,人们都很敬佩他,纷纷前来请教学习方法。董遇告诉他们说:“学习要利用三余,所谓三余,就是三种业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时之余。”人们听了他的话,都觉得深受启发。海伦·凯勒曾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应该做些什么?其实冥冥中一定有无数的声音在说:“假如给我三天生命,我也做许多许多.......”及时享乐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是动物的生活方式。我们既然生而为人,为什么不珍惜做为人的这部分的独特价值呢?!

唐诗三百首篇9

《蒋勋说唐诗》是一本演讲实录,是蒋勋演讲、别人整理的。共分十v,着重介绍了《春江花月夜》以及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五位诗人的作品,选作充分体现了作者蒋勋的个人审美情趣。书中不仅介绍唐诗,也详细地介绍了唐朝不同时期不同的风气、政治和大众的思想习惯。这让我以前有很多不理解或认为诗人写得奇怪的地方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体会到:正因有盛唐的歌舞升平,思想开放,才会有“诗仙”李白的潇洒浪漫;正是在安史之乱这样的战乱时期,才有了“诗圣”杜甫这般的忧愁悲愤;晚唐繁华落尽,才有了“诗魂”李商隐的感伤嗟叹……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伟大,作者则带领着我们去真正理解,感受了这份伟大。本书的语言风格有点像《百家讲坛》,娓娓道来,很适合大众阅读。

蒋勋在书中说:唐朝为什么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唐诗里有一种灿烂与华美,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是一次露营,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回来安分地去遵循农业伦理。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因为会觉得这一年回想起来,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

唐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如果有机会穿越,或选择生活的年代,我想回到唐朝,看看开放、包容的长安城,在长安酒肆,与胡人吃酒,听诗人吹牛。唐代的贵族气质和豪侠气概,是中国文化的异类,这与李唐家族的胡人血统有关,也跟文化融合的大时代有关。那时的审美健康而包容,多元文化并存,就像文艺复兴时代,艺术观点截然相反的画家可以成为朋友,豪迈的李白与入世的老杜因杰出的诗艺互相欣赏。

蒋勋在书中还道出了读诗背诗的真谛所在:“我希望这首诗可以是被忘掉的东西,有一天把它忘得干干净净了,也许在某一个月圆之夜,在某一个角落,忽然一个句子跑出来,那个时候才是这首诗影响最大的时候。”“好的诗不是专业研究的对象,好的诗是活在口边的,它常常被人脱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刹那的状态和体验。”“希望大家读过这首诗,一走出去就忘掉,把它忘得干干净净,有一天,你不要盼它,它就会回来。它会变成你生命的一个部分,躲在角落里,忽然就告诉你‘江天一色无纤尘’,也许在希腊,也许在高雄,你也不知道它在什么样的时刻等着你”。

唐诗三百首篇10

【论文摘要】:《全唐诗》中蕴涵大量的盐业史资料,包括盐的产制技术、运输及与盐相关的盐官、盐商、私盐贩、百姓。《全诗诗》盐业史料的特点是:接近普通人生活,平易近人;包含广泛的社会内容;主观性浓,易于夸张。

陈寅恪先生的着作《元白诗笺证稿》,以诗证史,用文学作品作为史料来研究历史,扩大了历史史料的搜集范围、使历史研究更加倾向于普通人的生活、思想。陈先生认为可以用诗证史的原因和方法是:“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把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于时代人物之关系,地域之所在,按照一个观点去研究,连贯起来可以有以下的作用: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最重要是否于纠正。元白诗证史即是利用中国诗之特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1)唐人诗作中保存的大量珍贵史料,也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以唐诗来佐证历史或以唐诗为选题的来源。

本文通过《全唐诗》中盐诗的分析与挖掘,探讨盐与唐代诗歌的关系。

一、从《全唐诗》看唐代盐业的内容

1、盐的产制技术

盐以来源分大体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因为来源地理环境的不同又有对应的三种制盐方式。海盐富含于海水这中,具有量大、无需开采的特点,加之唐代经济发达、科技强盛,海盐的采制技术不断进步,唐代海盐的产量很大—— —“唐代海盐产量居三大盐类之首”。因此,《全唐诗》对海盐的记述较多,对池盐和井盐的记载较少。(《唐代盐政》P15)唐代海盐采制规模大。刘长卿的《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寒塘起孤雁,夜色分盐田。”(2)这是因为盐田太大,只有夜色才能把它分开。唐代的海盐由普通人生产,甚至形成了专门以制盐为生的村落。晚唐诗人贾岛(779~843)的《寄沧州李尚书》中写道:“水县卖纱市,盐田煮海村。枝条分御叶,家世食唐恩。”(3)在贾岛生活的年代,生产盐的盐丁是固定的,他的描述说明该地区由于生产规模宠大已经形成一个盐丁聚居的村落。唐代海盐的生产方式是煮制。海盐的生产从煮制到晒制是历史的进步,唐的生产水平还停留在煮制食盐的阶段。高适的《涟上题樊氏水亭》“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4 )煮盐的利润非常丰厚。白居易的《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利饶盐煮海,名胜水澄湖。”(5)贾岛的《盐池院观鹿》“条峰五老势相连,此鹿来从若个边。别有野麋人不见,一生长饮白云泉。”(6)描述了盐池周围的秀丽景色。盐院是就产盐地而设,因此盐池院的景色也就是盐池的起色。杜甫的《盐井》直观记载了井盐的产制。在这首诗中的盐井生产的方式是用木桶通过滑车将盐卤从盐井中汲出,即“汲井岁,出车日连连”,之后用燃料煮制卤水成盐,“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盐商转卖盐的利润巨大,他们“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7)

2、盐的运输

人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盐,盐的运输自古以来均属于运输的大宗,一般都通过漕运通达全国各地。《唐会要》盐铁转运总叙记载:“宝应三年元载以中书侍郎代吕諲时淮河阻兵飞挽路绝盐铁租赋皆泝淮而上”。(8 )这说明在宝应三年时,运盐铁租赋的淮河受阻,只能选择泝淮这条新的水路行进。杜甫的《客居》“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人虎相半居,相伤终两存。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西南失大将,商旅自星奔。今又降元戎,已闻动行轩。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9 )这是因为西南战乱,导致水路被断绝,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吴盐拥塞在荆门,此足已证明水路对盐业运输的重要性。

在正史记载中,盐主要是通过漕运运输,即运输工具是船只。《全唐诗》对盐车的记载恰好可以补充从全国的漕运网分发到终端销售地点的情况。这些方面的记载很多,现选取两个。李白的《天马歌》“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10);钱起的《送沈仲》“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盐车将漕运来的盐分运到各销售地点,再通过食盐消费者把盐买回家使用。柳宗元《柳州峒氓》“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3、盐官、盐商、私盐贩

全唐诗中保留了一些盐官的直接材料。杜甫《李盐铁二首(一首题作李监宅,已见第九卷中)》“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卢纶《送盐铁裴判官入蜀》、杜牧《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

唐代的盐商经营盐业往往获得丰厚,生活优裕。白居易《盐商妇-恶幸人也》生动描写了一名小家女自从嫁给盐商后生活富裕的场景。“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盐商妇,有幸嫁盐商。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好衣美食来何处,亦须惭愧桑弘羊。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这首诗从侧面说明盐商是特许商人“不属州县属天子”;专卖制度下的全国盐利收入,盐商得到大部分“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元稹《相和歌辞·估客乐》“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也反映出地方政府是无权收取盐商任务费用。

4、盐与人民的生活状态

盐与人民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盐的丰富程度是人民生活富足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盐是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君从九卿来,水国有丰年。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岑参《送颜平原》“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李端《杂歌》“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如果自己连盐也吃不上,生活得不到温饱,面容美好与否又有什么用呢?

盐在唐代用于预计吉凶祸福。贯休《寿春节进》“盐出符真主,麟来合大规。”用盐显出的各种不同“符”来预知未来生活。

二、盐诗的特点

1、接近普通人生活,平易近人。盐是唐上至亲王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一日不可或缺的食品。唐政府既规定:“凡亲王已下常食料各有差。每日细白米二升,粳米、梁米各一斗五升,粉一升,油五升,盐一升半……三品以上常食料九盘,每日……盐、豉、葱、姜、葵、韭之类各有差……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常食料五盘。第日……豉、盐、葵、韭之类各有差”。(《唐会要》卷四,《尚书礼部》)盐还可以用于饲养牲畜、祭祀以及入药。盐与唐人的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寒山《诗三百三首》中写道“怜底众生病,餐尝略不厌。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盐可以用为调料,也可以作为药补的成分之一。

2、包含广泛的社会内容。《全唐诗》与盐有关的诗,几乎包含了社会的各方面。如多次提及盐官的名称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卢纶《送盐铁裴判官入蜀》“传诏收方贡,登车着赐衣。榷商蛮客富,税地芋田肥。云白风雷歇,林清洞穴稀。炎凉君莫问,见即在忘归。”这首诗就说明了盐铁判官这个盐官名称,描写他到蜀任职的过程是先接受“传诏”和朝廷给予“方贡”,穿上皇帝给的“赐衣”通过乘车到蜀地上任。盐对经济的作用也很大。造就了一批靠盐起家致富的商人。白居易《盐

商妇-恶幸人也》“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盐商利润丰厚,得到的盐利甚至比唐政府还要多,这一点也可以从《新唐书》里得到印证:“贞元四年淮西节度使陈少游奏加民赋自此江淮盐每斗亦增二百为钱三百一十其後复增六十河中两池盐每斗为钱三百七十江淮豪贾射利或时倍之官收不能过半”(《新唐书》卷五十四)盐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也占在一席这地。盐是诗人做诗的素材,韩愈在《喜雪献裴尚书(裴均也,时为荆南节度使)》就“盐吟旧句”。在唐人的思想中,盐还有预知未来的作用。贯休《春节进》“盐出符真主”。

3、主观性浓,易于夸张。《全唐诗》中的诗毕竟还是文学作品,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诗中的内容存在一些夸张的成份。吕渭《状江南·仲冬》“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出用火耕田。”古代缺乏精炼盐的技术,食盐的杂质多,不会呈纯白色,为体现盐的洁净,作者用雪来夸张的形容盐。《全唐诗》中与盐有关的诗感情丰富,往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杜甫《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中在看到盐丁劳苦,盐官、盐商靠买盐获利颇多,感叹到“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三总结

《全唐诗》中盐业史料的具有相当大的史料价值。首先它们能印证和补充正史之不足。如在正史记载中唐代制盐的方式有海盐、池盐和井盐,《全唐诗》也相应记载了这些方式。唐代海盐数量在整个唐代盐中的比例最大,海盐在唐社会生活各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与人民生活、国家财政紧密相关,在《全唐诗》中海盐占的篇幅也是最大的。其次包括丰富社会史的内容。唐代正史即政治史,不注重记录一般人的生活很少关注普社会史的内容,《全唐诗》的内容往往就是个人的生活,如它对盐商夫人奢华生活惟妙惟肖的描写,细致入微的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状况。对《全唐诗》中的盐业史料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审慎的态度使用。

【参考文献】:

(1)蔡鸿生.金明馆教泽的遗响[J].广东社会科学,2005)

(2)刘长卿.《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1532

(3)贾岛.《寄沧州李尚书》.《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6706

(4)高适.《涟上题樊氏水亭》.《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2207

(5)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5085)

(6)贾岛.《盐池院观鹿》.《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6743

(7)杜甫.《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