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名句十篇

时间:2023-03-27 02:53:52

唐诗宋词名句篇1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鬃乱。苏轼《洞仙歌》

4、“唐诗宋词”一语,是唐诗与宋词的并称,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唐诗宋词名句篇2

关键词:版本异文;正确解读;李颀诗歌;变易缘由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149-04

囿于现存唐人诗集的版本异文,导致很多诗歌出现误读现象,偏离了作家的真实旨意。以李颀诗集为例,不同时代版本存有很多差异。《全唐诗》辑录的李颀诗歌字句、题名皆存在问题,今人若以此去解读诗歌,难免南辕北辙,背离了李颀的创作心态。本文考核《题公山池》、《无尽上人东林禅居》诸本差异,以期正确解读李颀诗歌,解决相关问题。

一、《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应为《无名

上人东林禅居》

首先,从李颀诗集的流传版本来看:《全唐诗》等所录诗名《无尽上人东林禅居》,误,当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宋刊残本《文苑英华》卷二三五题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南开大学善本书库藏明隆庆元年(1567)《文苑英华》刻本卷二三五亦题《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又据国图善本部所藏李颀诗集最早的版本,即明正德乙亥(正德十年,1515)刘成德刻本《李颀集》三卷,亦做《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还可据《唐诗品汇》知其诗题为《无名上人东林禅居》。嘉靖十六年(1537)序刊本《唐诗品汇》卷十一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明万历年间汪宗尼校订《唐诗品汇》本,亦题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而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唐诗品汇》则改“无名”作“无尽”,故不能简单以高棵《唐诗品汇》编撰年代早于李颀刻本而据此断言诗题为“无尽”。

故以宋本《文苑英华》、明《李颀集》、《唐诗品汇》所录为据,李颀原诗当为《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诗名变易为《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始见于明。明铜活字本《李颀集》乃作《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异于前本。后来之本或阙字存疑,如嘉靖庚子(1540)朱警《唐百家诗》本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北京大学古籍特藏库凌登瀛刻本《李颀诗集》作《无上人东林禅居》;或延续明铜活字本作《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如明胡震亨辑《唐音统签》、清《全唐诗》诸书。

梳理此诗版本异文,可据此得悉李诗中的无名上人为神会弟子,《宋高僧传》卷十七有《无名传》。无名师从荷泽神会,“得会师付授心印。”无名于天宝八年出家,其《无名和尚塔铭》记载“初依北祖华严,从渐而入后访南宗荷泽,自顿而证。至于方广大乘,沤和波若,投针彻底,游刃皆空。既不舍于文字,亦不耽著禅味,盖真解脱人也。”神会大师天宝四载人住东都荷泽寺,天宝十二载被诬聚徒兴事而贬谪荆州,无名在洛阳求学于神会当在天宝八载至天宝十二载间,“自此志历四方,周游五岳。”当时,李颀辞官再隐颍阳故里,常游走洛颍,参谒大德,写了数首与僧侣酬唱之作。

二、《题公山池》诗题存疑、文字有讹

《题公山池》诗题存有版本异文,有“公”和“公”两种情况。南宋刻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五诗题作《题公山池》;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南开大学藏嘉靖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卷二十、金元好问《唐诗鼓吹》(清顺治十六年陆贻典刻本)卷四、元郝天挺《唐诗鼓吹集注》(南开大学藏至大元年(1308)刊本)卷四、元杨士宏《唐音》(民国十二年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影印明嘉靖本)卷八皆作《题公山池》。杨士宏曾说:“柳子厚亦有送《上归淮南序》,未审即此公否?”“公”、“公”是版刻误笔,还是别有内情,留存方家考定。

《题公山池》一诗字句之版本异文极夥。《全唐诗》录如下: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祗树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其一,第二句“开士”两字早期版本皆作“开山”,改易为“开士”则体现追求协韵的诗学观。

宋、元无“开士”之说,《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唐诗鼓吹》、元郝天挺《唐诗鼓吹集注》、元杨士宏《唐音》皆作“开山”。明铜活字本《李颀集》卷下、《唐诗品汇》卷八十三、胡震亨《唐音统签》卷八十三亦作“开山”。

“开山”易为“开士”始自明人。明李攀龙《古今诗删》卷十六、《唐诗选》卷五改为“开士”。

其二,宋元《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唐诗鼓吹》、《唐诗鼓吹集注》第四句皆作“清池白月黠禅心”,《唐诗鼓吹集注》、明铜活字本《李颀集》、明钟惺《唐诗归》作“清池白月照禅心”,而《唐诗品汇》、《古今诗删》、《唐诗选》、《唐音统签》、明陆时雍《唐诗镜》卷十六作“清池皓月照禅心”,清人多承袭“清池皓月照禅心”;“片石孤峰窥色相”有人曾作“片石孤云窥色相”,纯为后人生造。“孤峰”易为“孤云”始自李攀龙《唐诗选》,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力挺此说,非议“孤峰”,至清《唐诗别裁集》、《御选唐诗》亦袭是说。

将“开山”改为“开士”体现了追求协韵的诗学观。“山”为“十五删”上平韵,归人平声;而“士”属“四纸”上声,划为仄声。就此诗而言,首句第二字为平声,下旬第二字依照常理当为仄声,运用“山”字致使上下两句平仄不协。然原诗早期版本皆作“开山”,所以元好问、郝天挺对“开山”之说虽存疑虑,注作“开山疑作开士”,但却未加更改。可元好问、郝天挺的疑问在明代却被士人信以为真,强将“开山”易作“开士”。王世懋较早主张改易此诗。

李颀七言律,最响亮整肃。忽于“远公遁迹”诗第二句下一拗体,余七句皆平正,一不合也;“开山”二字最不古,二不合也;“开山幽居”。文理不接,三不合也;重上一“山”字,四不合也。余谓必有误,苦思得之日:“必开士也。”易一字而对仗流转,尽祛四失矣。余兄大喜,遂以书《艺苑卮言》。王世懋改易原诗,受到了乃兄王世贞的赞许,世贞亦采纳是说。他曾说:“‘远公遁迹庐山岑’,刻本皆言开山幽居,不惟声调不谐,抑意义无取。吾弟懋定以为“开士”,甚妙。盖言昔日远公遁迹之岑,今为开士幽居之地。‘开士’见佛书。”

与王氏兄弟学术理念相近的李攀龙,重视诗律的音调与韵致,其《三韵类押序》云:“辟之车,韵者,歌诗之轮也。失之一语,遂玷成篇,有所不行,职此之故。”正如王世贞《古今诗删序》所述:“于鳞之所取,则亦以能工于辞,不悖其体而已,非必尽合于古”。李攀龙选辑古诗,圭臬分明,尤为注重诗歌法度与修辞的揣摩,故《古今诗删》、《唐诗选》均将“开山幽居”易作“开士幽居”。

不少人对李、王改易诗句表示不满。胡震亨论

云:“弁州公以开山声调不协,欲改为开士。此元人郝天挺《唐诗鼓吹注》中说也。吾谓远公即指公,开山即就上庐山衍下做到山池上,意义实然。虽不叶,不可改也。不然,一人耳,既拟之远公矣,复泛称为开士,可乎?”方弘静亦云:“二王以‘开山’为‘开士’似得而绎之,未然。……题日山池,‘开山’非误。”胡震亨编撰《唐音统签》时博观群书,又参考朱警《唐百家诗集》中《李颀集》,见到此诗较早底本,故对王、李改易原句,颇为不屑。方弘静也出于恢复原貌的心理,对王世懋、王世贞的改易提出异议。

然胡、方感喟之言并未引起明人反省,不少士人还是出于律诗结构整饬、平仄协韵心理将“开山”易作“开士”,“‘开山幽居’为‘开士幽居’,愚窃谓此相校雠,差觉胜耳。”明人力求以律诗标准严格要求唐诗,甚或篡改字句,亦可从何良俊一番评论得窥其旨。何氏云:“五十家唐诗李颀《题公山池》‘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孤云’改作‘孤峰’,‘皓月’改作‘白月’。夫既言片石,又日孤峰,不免叠床架屋。若‘白月’则前无所本,只是杜撰。以启后人换字之端。盖唐诗为庸俗人所改,如此类甚多。其疑误后学,可胜道哉!”何氏论语有失公允,他对宋、元、明初诸本所录“白月”视若无睹,斥为“杜撰”;又纯以律诗圭臬衡量,矫枉过正,宁守偏执不去查证,也坚持陋见,以伪作真。岂不知,正如杨士宏《唐音》所论:“此篇粗看似音律参差,句法错杂。详玩乃见古朴处,不得不如此自是老态。”

“清池白月黠禅心”易为“清池皓月照禅心”,其文字变异亦有轨迹寻绎。宋元文献典籍更接近李颀诗歌原貌。尽管王安石、计有功、元好问、郝天挺在诗题上存有差异,但诗句皆作“清池白月黠禅心”,而不是“清池皓月照禅心”或者“清池白月照禅心”。王安石、计有功接触到李颀诗集的较早版本,而宋本在宋室南渡后不幸散佚。明人辑录李颀诗歌时,是否依然是王、计所见的宋本很值得怀疑。现存李颀诗集最早版本为正德乙亥(1515)刘成德刻本《李颀集》(现藏于国图善本部),刘成德当时只据残缺录本辑录李诗八十七首,亦未得李颀刊本;朱警刻《唐百家诗集》所用的李颀诗集之底本为宋本,周勋初指出:“嘉靖时期朱警刻《唐百家诗集》,其行格也是半叶10行、行18字。朱氏序言中说,各家诗集均以宋本为底本。后人当然不能贸然断定他是根据书棚本重刻的,但推断其中有不少本子原出陈起父子所印的宋本,当去事实不远”。朱警《唐百家诗集》所用底本如源于南宋陈起刊本,在时间上不及王安石、计有功所见宋本,似应以王、计“白月”为是。

撇开版本问题,后代为何全盘接受“照”字而舍弃“”字呢?钟惺曾引谭云春语:“人知下旬‘照’字妙,不知‘窥’字尤妙”,前人对“照”的欣赏虑及它所创造的意境及韵致。佛家颇喜用“照”字,常譬镜喻谓人窥见清净本性,洞然照见众生本心。“”字略显朴拙,似无“照”字富有韵意深远、灵巧空明之感,故后代选诗全部延用“照”字,不再关心宋元版本原作何字。“白月黠”而易作“皓月照”,也具有词语甄择的因素。正如前引何良俊所语,他舍弃查证,先客为主,无睹宋元明初诸本所录“清池白月照禅心”,竞言之凿凿古无“白月”只有“皓月”。

如果不厘清《无尽上人东林禅居》、《题公山池》两诗版本异文,则很容易造成理解障碍,难以辨清诗题中的人物、无法正确解读诗句之意。

其一,分辨版本异文,可从中知悉后人传抄、引用前人时诗句具有重新考订、融入个人诗学理念的倾向。士人选诗既有保持原貌、探求本来面目的心理,亦有发挥主观能力、加以窜改的一面。他们对前人诗句重作判定、甄择,或者以自己诗学标准衡量前人诗句。就李攀龙、王世贞而言,他们严格秉承律诗圭臬,恪守韵律和韵致的诗学标准,乃至强加改易前人字句。倘若学识有限,则贻误后人,反弄巧成拙,离原诗走得越来越远。

唐诗宋词名句篇3

论文关键词:唐诗,浪漫,宋诗,现实,比较

宋诗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潮,保存下来的数量要比唐诗、宋词还要多,这足以证明曾经繁盛的诗歌历史。虽然词在宋朝十分盛行,但在当时人们的心中,诗比词有更崇高的地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唐宋虽然都有好诗,但风格上却是大不相同。唐诗呈现出一种浪漫情调,宋诗则是一种平实自然的现实主义诗风。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提出了“诗分唐宋”之说。他认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简言之,唐诗突出一个“情”字,而宋诗则追求一个“理”字。

受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宋代大量诗歌更深刻地反映了宋时期的政治、社会状况。宋代从北宋建国到南宋亡国,内忧外患,战争不绝,国家的生死存亡一直受到严重的威胁,因而诗歌中表现出的感叹国势衰弱,反对妥协投降,要求杀敌复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唐诗要炽热和深切得多。民族矛盾的极端尖锐促使爱国主义独占鳌头——成为这一时期诗歌的基调和主题,因而以如何保卫国家、收复国土为基本出发点的爱国诗大量涌现。诗的内容也自然而然地与政治挂上了勾,很多重大的政治斗争,战乱都被及时、明确地反映在诗中。而这种反映并非旁观者的论述,而是真正参与这些斗争的人将它们的种种背景、过程与内幕,直接融入到诗中。这样的古诗在反映其思想内容上也就更为自觉、更为深刻、更为本质了。例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在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体现出了精忠报国、死而无憾的爱国情感。尽管说,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也写了不少有关反映当时社会,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政治诗,特别是被誉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所写的有关反映社会的诗,还被称为“史诗”。但杜甫这类诗人大部分是从被贬或辞职后的角度上去写的,从个人主观的判断与感受上去描绘的。退一步讲,就算有些诗人是在位的时候,也因任期短、官位低而无法直接参与大事。而宋诗人在这方面就比唐诗人略胜一筹。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大批的高层政治家兼诗人都被卷入其中。比如一零三六年的庆历党争中,范仲淹所作的《彼鴷吟》、《猛虎行》、《闻尹师鲁谪富水》等。

唐朝文化繁荣,国家强盛,经济空前活跃,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呈现出国泰民安的景象。周围的事物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分外亲切美好,反映在唐诗中,表露出来的总是进取、乐观、开朗和昂扬奋发的情怀。因而唐诗在集体面貌上给人以神行语外、语浅情浓、丰神毕现之感。李白的浪漫使我们感受到酣畅淋漓的情韵。他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千古丽句”之誉,文字绮丽,意境优美,烘托出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氛围,透露出盛唐时代繁华昌盛的时代气息,隐含昂扬激越的向上情绪。杜牧的清丽让我们领略到风华掩映之美。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高度概括了千里江南一片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春色,有鸟语清脆婉转之愉悦,有绿树红花掩映生辉之美感,在浅近清新的文辞中,蕴藉隽永。孟浩然的平淡则让我们领悟到另一种情境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上句近景,绿树环抱,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青山依依,展示一片开阔的远景。刘禹锡的诗歌又令读者感悟到慷慨昂扬的情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改伤感低沉的情调,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即便是送别诗吧,唐诗也一扫哀伤与悱恻之气。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有离别的难舍和对友人今后孤独寂寞生活的关怀,真是百感交集,表面平静,内心激荡。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豁达开朗,独辟蹊径,自铸伟词,情辞佳妙。这种开阔的胸襟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宋诗主要特点是以议论为主的言理性诗歌。因此宋代诗歌从欧阳修评价友人诗歌风格的《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到黄庭坚叙议前朝历史事件的《书磨崖碑后》,从苏舜钦针砭时弊的《感兴》到陆游述陈民病的《书叹》,从梅尧臣勉励后辈勤政爱民的《送王介甫知毗陵》到刘克庄赞美师长仗义执言的《送真舍人帅江西》(其一),从王安石要求抑制豪强的《兼并》到文天祥表现坚贞气节的《正气歌》,从苏轼论书法刚柔相济的《和子由论书》到杨万里谈创作关系生活的《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其二),有滔滔不绝的雄辩,也有娓娓到来的叙说,有慷慨激昂的陈词,还有细致入微的剖析,都不同程度地向“议论”倾斜。似乎宋人总要借诗明确表示政治观点、讽喻意图或政治主张。宋诗用哲理的思索来蕴育诗歌形象的特点也就慢慢凸显出来了。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把抽象的理论用诗的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言简意赅,寓意深邃,成为历久不衰的名句。

苏轼诗中的智慧叫我们常读常思,常思常新。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富于哲理意趣,耐人咀嚼,回味无穷,表达了一种朴素而又深刻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美好事物是始终关不住的。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诗则让人感受到另一种理趣:梅雪俱佳,各有千秋,暗喻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各有长处,但又是美中不足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直给人以信心和鼓舞。用来比喻人在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鼓励人们在貌似“无路”时仍要奋力前行。这就是诗人留给人们的启发,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堪称唐诗代表的是李杜,堪称宋诗代表的是苏黄。我们以李白、苏轼两对不同的山水诗来谈谈唐诗与宋诗的区别。

李白: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比较可以看出:同样写山,李白把我们带入一片美景中,展示了一幅壮美的江山胜景图。末尾两句则是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悠远的情趣。意境开阔,层次清晰,形象生动。让我们随他一起感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美景,好像我们也置身其中。而苏轼写庐山的景象,到了结尾却在做“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加入其中,议论包含着感情,使议论有血有肉,做到“理”与“情”的结合。

同是写水,李白用了自己的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那种雄壮的气势写得淋漓尽致;苏轼则不同,结尾处加上一句自己的理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就是以文学和才学为诗的一种表现。诗中议论包含在情境之中,使议论带有情韵,做到理与景的结合,使议论具有高度概括性,唤起人们无限联想,做到理与事的结合。西子就是战国时有名的美女西施,这也是苏轼的一个经典的比喻,后来许多诗歌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例如:南宋建都杭州,荒淫奢侈,亡国之后,方回《桐江续集》卷二十四《问西湖》就有:“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苏轼似乎很自负这首诗,所以把它的词义几次三番地用,“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濛已敛昏”(《次韵仲殊游西湖》);“西湖真西子”(《次韵刘景文登介亭》);“只有西湖似西子”(《次韵答马中玉》)“西湖虽小亦西子”(《再次韵德麟新开西湖》)等。

通过以上分析,李白与苏轼二人诗作的异同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李白之诗,清新飘逸;苏轼之诗,奔流狂放。唐人写景诗,纯粹的写景,就算李白把想象容入诗中,也只是对景的一种烘托。而宋诗则不然,苏轼的豪放,在很大程度上加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李、苏二人分别是自己那个时代诗界的泰山北斗,极具代表性,所以他们的不同大体上可以体现唐宋诗的差异。

为了使这种差异更鲜明地显现出来,下面我们再来对比分析几首杜甫与黄庭坚的作品。此二者诗风相近,而且黄庭坚明确表示自己是学杜的。把这样两个诗风相近的诗人的作品比较一番,更可于同中见异。

先看看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再看黄庭坚的《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二诗均为登高望远的遣怀之作,又都是诗人为人称道的佳作。所以将此二诗进行比较,更能看出诗人的整体性差异。杜诗首句即写景,“风急”、“天高”、“猿啸”三组意象紧密排列,在一个“哀”字的点染下,构成一个表现凄冷的深秋景象的集合意象,作为能指意象,它暗含着凄怆悲哀之情,从而为全诗定下基调。紧接着第二句的“渚清”、“沙白”、“鸟飞”三组意象相连,进一步构织出一幅清冷的秋景图,也进一步渲染了凄怆悲哀之情。第三、四句依然写景。两句各有一个意象:一是落叶,一是江水。这本是写秋景最俗最滥的两个意象,但经杜甫的点化,就成了千古名句。“落木”之前冠以“无边”,后面连以“萧萧下”,则其势开阔无比,远非一般写秋叶之句可以相媲美,又暗含了深秋肃杀之气无所不在之意,从而表现了悲凉之情至深至巨的深层意蕴。“长江”意象虽无甚新奇之处,但用以表征哀伤情绪的无尽无休,亦极富感染力。此二句进一步为前二句所勾勒之秋景添上一笔浓重的色彩,从而使一幅气势宏大的深秋图景以及其所负载的深沉绵长的悲哀情绪活灵活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诗的后四句直抒胸臆,具有强化前四句所含情感的重要作用。

黄诗起手用典,令未读过《晋书·傅咸传》者颇感突兀,然亦勉强知其所欲言。第二句呼应诗题,其中“倚晚晴”这个集合意象值得玩味一下,它不仅仅点出了时间,而且为全篇隐含的情感意蕴定了调。一个“倚”即呈现出一种轻松偷快情绪,与杜诗恰好相反。三、四句是景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落木”、“千山”、“天远大”三组意象联合,亦构成一幅秋景图,可以说境界开阔,也较为恰当地显现了诗人那种轻松愉快的情感。虽写“落木”,却无“悲落叶于劲秋”之常套。“澄江一道”、“月分明”两组意象相连,也给人以朗净宏阔、赏心悦目之感。然而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句相比,黄诗的这两句明显的是精心雕琢而成的。杜诗仅仅有“落木”、“长江”两个基本意象,而黄诗则有“落木”、“山”、“天”、“江”、“月”五种意象;杜诗意象背后的意蕴极为清楚,那就是悲哀忧愁之情,意象与意蕴结合得极为完美,显得十分自然。黄诗则既包含了“了却公家事”之后的轻松愉快,又有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观照,显然还有创造“佳句”、“名句”的意识与匠心融于其中。所以,杜诗仿佛是“流”出来的,黄诗则好像是“作”出来的,差别是明显的。黄诗后四句几乎句句用典,表达的意义却含混不清,又似是知音难觅之叹,又似是愤世嫉俗之情,还流露出归隐江湖之意。诸般含义聚在一处,活泼泼的真情实感就隐匿不见了。与杜诗的真情流露,直可感人肺腑相比,黄诗就显得过于注重技巧了。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已然看出,尽管杜甫在唐代诗人中算是最讲究声律与文字的了,但与黄庭坚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杜黄之间的差异与上文李苏之间的差异大体相同,这种差异基本上反映出了唐诗与宋诗的主要不同之处。当然,唐宋诗歌的差异是从整体风貌上说的。唐诗中亦有饱含理趣的,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宋诗中也有以神韵称道的佳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唐诗的情态毕肖、丰神润朗和宋诗的思辨理趣、索求缘由,给了我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品格。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钱钟书,《读艺录》——《诗分唐宋》,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 山谷集》[M],四库本.

唐诗宋词名句篇4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也是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唐诗宋词名句篇5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尽唐诗宋词之美?如何使学生在诵读唐诗宋词的过程中充实学养并提高审美素质呢?关键还是一个“读”字。只有多样诵读才能让师生尽享唐诗宋词之美。

一.教师的背读

高尔基曾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诗歌是语言的精粹,特别重视选择和运用最易唤起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词语,使诗句更具有形象美,让形象走进读者脑际,焕然于读者心灵。做到这一点,读是关键。唐诗宋词诵读的校本课教学,教师的背读应领先学生一步。当按教学进度要诵读一首唐诗宋词的时候,教师首先应根据自己的音质、音色的特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读,学生一下受到感染,一颗颗羡慕的心就会跳动起来。特别是教师背读时,准确把握诗词的基调、节奏、韵律,领悟诗词的意境,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进入角色。学生在倾听诗人心声的同时,也是在倾听教师自己的灵魂与诗词产生的共鸣。这时,你要让学生也诵读诗词,他们聆听了自己敬爱的老师优美动听的背读,学生沐浴在老师的如痴如醉中,他们怎能不被引入诗意词境呢。当一首首优美的诗词被老师用真情播放,用全身心的投入去表演,甚至是声泪俱下,学生还会无动于衷吗?

有了教师这样的背读,再让学生通过教师严格设计的因诗而不同的朗读形式,揭示朗读时应注意的事项,指导学生再读。从单个到多个,多个到全班,班级到全校,学校到社会,让唐诗宋词的诵读形成一种和谐、一种氛围、一种感动,唐诗宋词诵读就有自己特有的天地了。

二.诗味的朗读

古典诗词的节奏是根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有“顿”来体现的。唐诗中,五言三顿,是指每句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七言四顿,说的是诗句的音节组合方式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停杯――投箸――不――能食……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引导学生诵读时一定要按音读和意境的节奏划分,把节律告诉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凡是有规律的运动都可造成节奏,诗歌语言是由有意义的声音组成的。它的强弱、长短的不同组合,如果符合一定的规律就形成了节奏。中国诗歌不论古今得有中华民族美的原生态读法,要让学生读出古香古味。

诗味的朗读唐诗宋词,就是要让学生体会诗歌是怎样通过不同声调的和谐配合来形成悦耳动听的音调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律诗是怎样通过平仄律和双声、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运用达到音调的和谐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准确把握节奏,真情体会诗意,真实感悟诗美的。校本课正是要传承这种国学文化。

三.形象的说读

一首意境优美的诗词,最好引导学生描述出来。老舍说过:“教师的语言既要有意思,又要有响声,还要有光彩。”作为唐诗宋词诵读的校本课教师,诵读不能仅仅局限在声音上,还要把诗歌的画面展现出来。如诵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教师在诵读之前,可以面带微笑,用亲切的目光环视全班同学,用轻柔的语音娓娓描述:“有这样一个地方,那儿有亭台、小溪、夕阳,有荡漾的湖水、洁白的鸥鹭、娇艳的藕花、碧绿的荷叶,荷花深处还有一群微醉的嬉闹者。她们划着小船……”同学们能不进入教师描述的那个世界吗?能不激情诵读那首千古名词吗?

四.美妙的唱读

唐诗宋词名句篇6

关键词:开展活动;古典诗词教学;兴趣

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书,人教版选修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全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唐诗宋词就是我国文学上的瑰宝,选进教材的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但即使再美的诗词,在连续的为备考进行的教学中学生不免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觉得乏味。而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第一点就提到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该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诗词的勃勃兴致呢?本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常态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面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下面以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下面简称“粤选1”)为例谈谈古典诗词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想与实施。

一、“命名取号”酝酿蓄趣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的阐述要求学生尝试组织文学社团,其实在班上也可组织成立缩微的“文学社团”,如某个专题方面的学习小组等。所以,在正式进入诗词教学前可发动组织学生成立“诗词学习小组”。即在班级要求全体同学以4~6人组合成立一个诗词学习小组,所有同学均要参加,组员尽量包含“各有专长”的同学,如语文综合素养较高、会绘画或唱歌、能制作课件等。选好组长,并取一个有诗意的组名。同时,建议每个组员各取一个有个性的字或号以显“诗意人生”。在整个过程中,诗词学习小组不能任意变换组员,以保证后续开展活动时诗词学习小组的整体合作及统一。

一般来说学生在分组后为小组取名的时候都很积极,许多小组成员常常为一个字展开激烈的讨论,就怕自己组的名没有其他组的有意蕴。同学们最后定的组名,有些取自古诗词名句,有些融进组员的名字,有些结合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每次总能出现许多“出彩”的富有诗意的组名,如“疏星淡月”“鸿雁单秋”“梦圆唐朝”等。而在给自己取字号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够积极的情况我就借机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借力激趣。我在简单介绍古人取字与号的基本知识时,就特别向学生强调:字,也叫“表字”,古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并非所有成年人都有字,是有一定学识、身份、地位的成年人才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为地位的象征;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这个时候学生就积极起来了,全班出现一股势不可挡的“查词典,定雅字,取美号”的热潮。

而@些都为接下来的诗词学习铺设道路,酝酿蓄趣,营造学习氛围。

二、“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阐述中提到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诗文。还指出:选修课程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活动就是指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又感觉理解最透彻的诗作给同学们讲授,学生每人都有一次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的机会。

粤选1将唐诗宋词元曲中大家们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其他名家的作品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为拓展阅读课,这样的框架有利于突出重点。教师先把不同题材的作品与名家典型代表作列为自己示范重点讲授的专题课与名家学习课。专题授课讲明诗词常识,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的分类鉴赏。名家学习课精讲最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篇。除了这些,其它的篇目则可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学生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轮流穿行。如杜甫诗五首,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高度成熟的诗歌艺术技艺。教师可只讲《月夜》,而其余四首诗让学生自主鉴赏。

三、“寻觅收集”深入研究

新课标指出,诗歌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即鉴赏研读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势必要找到相应的契机,给予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阅读鉴赏。

(一)收集意象典故活动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不知道诗歌中所用的典故,势必也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把握。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归纳掌握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或典故,可以让学生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积累较为丰富的鉴赏知识。布置学生搜集的时机应以教学进度为准,搜集的内容可以有四种:1.单个典型意象涵义的搜集。如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中三首有“月”的意象,所以可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带有“月”意象的诗句,探讨这个意象的寓意。2相同题材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学了第1课王维的边塞诗《观猎》及第6课的边塞战争诗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边塞诗常见意象或典故的有关诗句,然后解说意象寓意和典故内容及含义。3.表现相同思想内容的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如学了第19课言情词三首后让学生搜集整理代表爱情的常用意象。4.名家常用的意象搜集整理。

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比教师直接给资料会有更深印象,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寻觅“唐词宋诗”活动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唐词和宋诗。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有温庭筠,执教唐诗最后一课咏史诗介绍温庭筠时,我重点强调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惊诧于竟有“唐词”时让学生每人找一首唐词和一首宋诗。一些学生搜集到苏轼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时,激动地说“这出自苏轼的诗,而不是词!我可从来没意识到这是宋诗!”“我几乎是又惊又喜了”。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有点被教材“忽略”的唐词、宋诗。学生在有点意外号晾喜中,增加了阅读量,既有助于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也为后面宋词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寻觅节日诗情”活动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教材中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都是有关元宵节的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写七夕的。在学习这些篇目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出现其它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查找内容包括相关节日诗词,节日诗词相关的作家、年代以及背景等资料。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课件汇报展示搜集结果。

学生在寻觅搜集有关节日诗歌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本身是很具吸引力的,同时又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脉相承,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阅读鉴赏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升。

四、“尝试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唐诗与宋词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以期能深入理解诗歌。可采取下列多种形式,如改写诗词:可在学过的古典诗词中选择一首诗或词进行改写,可以把诗改为词,也可以把词改为诗;填词:老师简单介绍填词的基本知识,然后要求每位同学试填一首词。可以给定主题:如以“校园生活”“艺术节”“学语文”为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创诗词。

创作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写歌词:先让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首有关古典诗词的民乐、歌曲让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学生以某一古典诗词为原型,改写成一首歌词。老师可以先教给学生简单的方法,如: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曲,确定韵脚(与原韵可同也可不同);灵活变换句式,选用原诗中的意象,自由打散重组,设置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场景或背景故事,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从而构成一首具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特色的词作。对于学生的作品,可以整理出版班级诗集。学生认真进行创作的风气不知不觉也渗透到平时的作文中去了。

五、“展演评比”提高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关于诗歌提到要让学生“L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程标准关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建议提到“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鼓励学生创办文学刊物。以上活动内容学生本来就有兴趣,如果再加上评比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了。

(一)笔记展评

在开始诗词学习时即布置整理归纳笔记任务要求,同时预报在适当时候进行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以“内容丰富,有助于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做到图文并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为标准评选最受欢迎的笔记。例如一个同学在积累本上整理归纳历史上一系列的壮志难酬的英雄、士大夫有关诗句时,旁边画了一个仰天长啸的人并在旁边用艺术字写着“爱国忠君如是也”。在同学们整理出来的笔记中大都能包含“文学文化常识”“分类知识”“诗歌鉴赏术语例举”“鉴赏步骤方法”“传统意象集锦”这些内容,而这正是鉴赏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同学们笔记的内容各异,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学了不少的诗词知识。

(二)专题朗诵表演

“专题朗诵表演”活动流程大概为:把粤选1作为范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并确定朗诵主题。按此专题搜集、整理相关诗歌,制作成课件,然后进行专题朗诵表演。学生在欣赏同学们表演时要作出准确的评价,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组与组同学互相观摩,互相评议。

学生最后确定的专题通常有“远游怀人”“军旅战争”“爱国情怀”“登临感悟”“爱的诗篇”“友谊如酒”“珍惜亲情”等等。各专题涉及面很广,准备过程可以说已达到了初步全面复习的目的。另外,当欣赏同学们的“倾情展演”时,也相当于把全书的内容分专题又复习了一遍,学生的分类鉴赏能力又得到一次长足的发展。

(三)手抄报、语文电子杂志评比

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感悟与体验,进步与提高,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发挥所长,展示学习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展示方式主要有制作展示手抄报、编辑展演语文电子杂志活动。

活动还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选择展开对某一位作家或者某一题材、主题的诗歌进行阅读探究,每个学生把研究收获、心得写成文章。接着小组长组织有专长的组员把本组的文章整合制成“手抄报”或编辑成语文电子杂志。当“手抄报”全部制作完成时就在班上张贴展示,编辑制作成的语文电子杂志则在网上让同学们点击观看。

唐诗宋词名句篇7

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合生”的 文献 及“合生” 研究 的学术史,并对“合生”的本义及其渊源进行了探讨,进而对“合生”的演变及其体制作了勾勒与描述,最后,阐述了“合生”与唐宋伎艺及杂剧的关系。

【关键词】 合生 演变 伎艺 杂剧

 唐代有所谓“合生”,延及宋代,不少学者径指其为“杂剧”。但对“合生”何以得名及其渊源流变则歧见甚多,说法不一。在唐宋,“合生”作为一种伎艺,广泛流行于文人、伶人与艺伎之间,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唐宋文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合生”与杂剧关系密切,其发生 发展 的 历史 脉络、性质、内涵的准确定位,将为我们探索唐宋的杂剧形态提供一条新的路径,需要重新研究。

   一 “合生”的文献及其研究史

以下是有关“合生”的文献资料。《景龙文馆记》“合笙”条:

    殿内奏合笙歌,其言浅秽,武平一谏曰:妖巫娼妓、街童市女,谈妃主之情貌,列王公之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笙”,不可施于宫禁。(1)

《新唐书•武平一传》:

    后宴两仪殿,帝命后兄光禄少卿婴监酒。婴滑稽敏给,诏学士嘲之,婴能抗数人。酒酣,胡人袜子何懿等唱“合生”,歌言浅秽,因倨肆欲夺司农少卿宋廷瑜赐鱼。平一上书谏曰:“……伏见胡乐施于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妓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曰‘合生‘。”

《全唐文》卷二六八载上文题“谏大飨用倡优   狎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七“礼乐”部亦引上条,但其中的“胡人袜子”、“妖妓胡人”中的“胡人”皆作“伶人”(2)。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合生”条:

   唐书武平一传曰,中宗宴两仪殿,胡人袜子何懿倡合生歌,言浅秽,平一上书:“比来妖伎胡人,街童市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舞蹈,号曰‘合生‘。”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即是“合生”之原,起自唐中宗时也。今人亦谓之“唱题目”。 《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一“少师佯狂”条:

   有谈歌妇人杨苎罗,善合生杂嘲,辩慧有才思,当时罕与比者。少师以侄女呼之,每令讴唱,言词捷给,声韵清楚,真秦青韩娥之俦也。(3)

   《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

   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

   《夷坚志》支乙卷六:

   江浙间路岐伶女,有慧黠、知文墨,能于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辄成者,谓之“合生”。其滑稽含玩讽者,谓之“乔合生”,盖京都遗风也。(4)

罗烨《醉翁谈录》甲集卷一“小说引子”:

   由是说者纵横四海,驰骋百家。以上古隐奥之文章,为今日分明之议论。或名演史,或谓合生,或称舌耕,或作挑闪,皆有所据,不敢妄言。

   以上关于“合生”的资料,大多语焉不详,致使后人对“合生”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清人王棠在《知新录》一书中将“合生”释为“杂剧”;任半塘十分赞同王棠之说,也认为“合生于唐为杂剧”(5)。戴望舒则释为“歌舞”(6);胡忌、周贻白也持此观点(7)。另有一些学者将“合生”释为“说唱”,如戴不凡认为“合生”是“即席吟诗作词的一种玩艺”(8);李啸仓是最早提出将唐宋的“合生”区分开来的学者,认为宋代合生类似双口相声,但中间夹以歌唱(9);严敦易也主张合生“就是一种说唱夹杂的形式”(10)。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持“多种伎艺综合说”,如孙楷第就认为“合生”含有歌舞、题咏、滑稽、铺陈,介于杂剧、说书与商谜(11);程毅中先生认为合生与笑话、商谜类似(12);沈曾植的《海日楼札丛》卷七“合生”条(13)、王振良的《合生考论》(14)亦主此说。

   由于后人对“合生”理解多有歧义,且“合生”与唐宋伎艺关碍甚深,并涉及后世的演剧形态,需要重新加以研究。

   二 “合生”的本义及其渊源

   “合生”又作“合笙”,《新唐书•武平一传》的“合生”,《景龙文馆集》作“合笙”;《东京梦华录》在两次引用中,一作“合生”,一作“合笙”,可见两词相通。关于“合生”二字的得名,向来号称难题,顾颉刚曾推测云:“‘合生‘未知何义,不知是否即合演也。”(15)严敦易认为:“合生这个名字很特别,不易解说,这当系一种专门的行业中的术语,正和小说谓之银字儿一样。”(16)任半塘则认为:“合生”二字,至今尚无的解,或可认为由两人对面歌舞,科白情节相生之意(17)。

   我认为,唐代的“合生”就是“合声”,也就是将“题目”之词配合声乐之意。考“合生”这一伎艺出自“妖妓胡人”,其 音乐 也本源于“胡乐施于声律”者,则“合生”一词或为外来语。

   需要指出,唐代的“合生”作为一种伎艺,源自唐代的“题目”。将此“题目”配之以声乐,即北宋高承《事物纪原》所谓“唱题目”,也即唐代的“合生”。一些研究者往往割断唐宋合生之间的渊源关系,认为唐代合生与宋代合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伎艺,这可能是出于对“题目”的误解。事实上,唐代的合生同样源自唐代的“题目”。“题目”本无唱,因合之以声乐故云“合生”,也即“唱题目”。换言之,“合生”是采用了佛经译名的叫法,而“唱题目”则是 中国 式的俗称;前者反映了该伎艺音乐的外来背景,后者则说明该伎艺的本土渊源。在某种意义上,“合生”一词也可理解为中外伎艺的融合与衍生。无论如何,“合生”与“唱题目”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而已。

   为了说明“合生”与“题目”的关系,需要先了解唐代的“题目”。“题目”并非今日的文章名称或标题,而是“品题”、“标目”之意。这种品题的对象指的是某一特定的人物,因此,“题目”实际上就是“品题”人物。

   题目人物始自汉末的清议。桓灵之际,主荒政谬,大权尽委奄寺,遭到以郭林宗、贾伟节为首的太学生们的非议。其内容即所谓的“品核公卿,裁量执政”(18),清议由是兴矣。到魏文帝时,制订了九品中正的选举制度,衡量人物的重要依据,就是看此人的“清议”如何。清议一般由中正主持,负责考察“乡党评论,人才臧否”(19),以定人品高低,题目人物由此盛行。《晋书》卷四三《山涛传》:

    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卑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魏晋之际,品题开始讲究辞藻,《吴志》:“(李肃)字伟恭,南阳人。少以才闻,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20)《后汉书》卷九八:“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这里的所谓“目”,即题目,唐李贤注云:“命品藻为题目。”此即唐宋之际题目人时往往简称为“目”之肇始。至南北朝时,题目人物逐渐演变成一种以嘲弄式韵语进行谐谑的方式,并迅即地得到传播。《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

    临川王义庆招集文士长瑜,自国侍郎至平西记室参军尝于江陵寄书与宗人。何勖以韵语序义庆州府僚佐云:“陆展染须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如此者五六句,而轻薄少年遂演而广之,凡厥人士并为题目,皆加剧言苦句,其文流行。义庆大怒。

   到了唐代,题目人物成为一种专门的伎艺,有人专擅此技,初唐有魏光乘、张元一,中唐有曹着等。

   魏光乘,贞观中为左卫率府长史,喜好题目人。《朝野佥载》云:“魏光乘好题目人。姚元之长大行急,谓之‘趁蛇鹳鹊‘。侍御史王旭短而黑丑,谓之‘烟熏水蛇‘。杨仲嗣躁率,谓之‘热鏊上猢狲‘。”(21)文中的“谓”,即“题目”之义。

   张元一,武则天朝为拾遗郎中,亦好题目人。宋马永易《实宾录》卷八“逆流虾蟆”条:“唐郎中张元一性滑稽,有口才,喜题目人而已。”至于张元一本人是如何题目人的,《朝野佥载》卷四记载甚详:“周革命,举人贝州赵廓眇小,起家监察御史,时人谓之‘台秽‘,李昭德詈之为‘中霜谷束‘,元一目为‘枭坐鹰架‘。时同州鲁孔丘为拾遗,有武夫气,时人谓之‘外军主帅‘,元一目为‘鹙入凤池‘。”(22)所谓“目”,即“题目”。

   曹着,贞元进士,以善于题目人物而着称。《唐国史补》卷下:“初,诙谐自贺知章,轻薄自祖咏,诨语自贺兰广、郑涉。近代咏字有萧昕,寓言有李纡,隐语有张着,机警有李舟、张彧,歇后有姚岘、叔孙羽,讹语影带有李直方、独孤申叔,题目人有曹着。”(23)据此可知,“题目人”与“诙谐”、“轻薄”、“诨语”、“咏字”、“寓言”、“隐语”、“机警”、“歇后”、“讹语影带”等皆为当时流行的伎艺。顺便指出,“题目人”并不是指“作题目的人”,而是指对人进行“题目”,即“题目人物”。

   

观以上“题目”之 内容 ,则知唐代以外貌品行来概括题目的方式,继承的仍然是南北朝的传统。《宋书》卷七六《王玄谟传》:“孝武狎侮群臣,随其状貌各有比类。多须者谓之‘羊颜师伯‘;缺齿号之曰‘齴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黄门‘。侍郎宗灵秀体肥,拜起不便,每至集会,多所赐与,欲其瞻谢倾踣,以为欢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唐代的“题目”资料中,所见到的基本上都是短语式的绰号,虽然这种绰号对品貌的概括十分 艺术 、文雅,如“鹙入凤池”、“望柳骆驼”之类,但还未见刘宋时期的何勖采用过的题目韵语,而这种韵语在宋代却以“合生诗词”的形式被继承。何以唐代会中断传统?我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唐代的题目嘲诗曾经存在过,只是未被载诸 文献 ;或虽载诸文献,但却未被保存下来;或虽被保存,却未被以“题目”之名(24)。如《开天传信记》载黄幡绰题目安西牙将刘文树(25),即以题目的方式进行戏谑。而且,黄幡绰的题目采取了嘲诗的形式,这种形式与《洛阳搢绅旧闻记》中宋代谈歌妇人杨苎罗以蜘蛛题目云辨的“合生”方式如出一辙。可见,唐代的题目也包括嘲诗的形式,宋代的合生诗词当渊源有自。其二,唐代的题目嘲诗可以有多种称谓,即题目嘲诗曾以其他名目存在过。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中有所谓“连脚嘲”,就是以诗赋的形式连头到脚对人的体貌特征和品行进行嘲弄(26),将其与宋代的“合生诗词”相比较,可见二者一脉相承,因此,这种“连脚嘲”即唐代的题目嘲诗。

   根据以上 研究 ,我们有如下结论:

   第一,唐代题目人物的品貌行止是颇为流行的戏谑形式,这种形式与“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的“合生”性质完全相同。当然,由于此类戏谑不登大雅之堂,“题目”与“合生”所保存下来的资料只是沧海一粟。在唐代,“题目”的诗词形态曾以不标“题目”的方式,或以“连脚嘲”之类的名义存在过。唐代的题目诗词上承刘宋时期何勖的题目韵语传统,下开宋代合生诗词的先声。第二,从时间的坐标看,作为滑稽诨科性质的“题目”起自魏晋,流行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朝,而“合生”直到唐中宗时期才开始出现,可见,“合生”是在“题目”的基础上 发展 起来的。

   第三,从“题目”到“合生”的演进机缘,当起于“胡人袜子何懿”等人,他们对“题目”披之于“胡乐”、“异曲”,施之于“咏歌蹈舞”,使之成为“合生”这一新的伎乐形式。正因为如此,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才将“合生”称之为“唱题目”。北宋去唐未远,他将“合生”与“题目”联系的看法值得重视。顺便指出,《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中保留的【乔合笙】曲,以及宋代戏文《乐昌分镜》中的【合生】曲,有可能就是存留的唐代合生的“胡乐”。

   三 “合生”的演变及其体制

   对于后世“合生”的基本性质,我认为需要 参考 伶人的意见。因为“合生”既然为伶人用语,所以,伶人自己的解释才是最具权威性的。那么,伶人是怎么解释“合生”的呢?《行院声嗽•文史》云:“合生:捻词。”(27)《行院声嗽》作者不详,其文载于无名氏《墨娥小录》卷一四,但该书于明隆庆五年(1571)由吴继聚好堂刊印,出自苏州刻工之手(28)。此书虽收入于明刻本之中,但其中大量的话语见于宋元笔记和戏曲之中,如“唱曲”为“咽作”,见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续集卷八:“唱曲:善讴、谚作。”所谓“谚作”即“咽作”,音同异写。又见关汉卿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会咽作。”又如“婆婆”为“卜儿”、“秀才”为“酸丁”、“官人”为“孤老”、“贼”为“邦老”等等,皆习见于元杂剧。事实上,“合生”一词明代以降已经很少见诸记载,有之,亦多为回顾、考证之文,说明该词已经逐渐退出通行语言的舞台。因此,《行院声嗽》所记载的应该是宋元时期的行院话语。

   问题 是,“捻词”又是什么意思呢?唐敦煌写卷斯六一七《俗务要名林》:“捻,奴牒反,同‘捏‘。”可见,“捻词”即捏词,也即编造“词”之义。汤式《笔花集》“卓文君花月瑞仙亭”散曲:“传奇无准绳,关目是捻成。”(29)“捻成”,《雍熙乐府》引该曲正作“捏成”。天一阁本《录鬼簿》“关汉卿”条贾仲明吊词云:“捻杂剧班头。”又,同书“孔文卿”条贾仲明吊词云:“捻《东窗事犯》,是西湖旧本。”其中的“捻”,皆是编造之义。如此,“合生”一语类同于唐宋的“作语”。

   宋元伶人将“合生”称作“捻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表明此时的合生更为注重作词也即造作题目的技法,宋代合生正是在这一层面上进一步发展了唐代的合生。这种继承和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宋代的合生,不仅题目人物,也“指物题咏”(见《夷坚志》) ;不仅对人,也对事物进行品题。其二,不仅有“滑稽含玩讽”式的乔合生,也有非谐谑性质的普通合生。需要指出的是,合生本来就是诨科性质的,无所谓“乔合生”,只是到了宋代,一些士大夫借用合生的方式进行游戏,才使合生具有非玩讽的性质,于是,才以“乔合生”一语来指称原来意义的合生,换言之,合生就是乔合生,宋代的非“乔”性质的合生反倒是后起的。其三,宋代合生在体制上,吸收了酒令令格的体制,使之更为复杂与完备:作为宋代合生“捻词”之“词”,已不同于一般的语词、言词,甚至不同于普通的诗词,而是指具有一定令格的韵语;宋代的合生不仅由一人,也可由多人合作完成;题目对象的数量,由一人一事,变成数人数事。

   关于合生体制与酒令关系的问题,尚未有人提出,且脉络隐晦不彰,需作详细的清理。虽然有人认为合生的“具体体制等 目前 尚无破解”(30),但有关合生的体制情形,文献中已有记载,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又,《梦粱录》卷二〇“小说讲经史”条:“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也。”

   这是关于“合生”的关键解释。对于宋代的“合生”体制,我认为以上两书解释得十分清楚: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也。可惜的是,人们往往忽视宋人对合生的这句关键性的诠释,我们不妨在此进一解。“起令、随令”起自唐代的酒令,宋代依然盛行。这种酒令的体制由以下要素构成:

   第一,规定令题及要求。即先商定酒令所咏之对象,同时,对令格提出具体要求。第二,由一人先咏,是为“起令”;然后由众人按照其令格进行附和,是为“随令”;由于“随令”所咏之事不同,故为“各占一事”。第三,所咏之令是一种有一定格式的韵语。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或杂言,类似诗词,但由各人分咏。这就是“捻词”也即“合生”的含义。第四,这些令格式韵语往往具有谐谑性质。且看以下数例:《唐摭言》卷一三:

   方干姿态山野,且更兔缺,然性好凌侮人。有龙丘李主簿者,不知何许人,偶于知闻处见干,而与之传杯酌。龙丘目有翳,改令以讥之曰:“干改令,诸人象令主:‘措大吃酒点盐,军将吃酒点酱,只见门外着篱,未见眼中安障。‘”龙丘答曰:“措大吃酒点盐,下人吃酒点鲊(干嗜鲊),只见半臂着襕,未见口唇开胯。”一座大笑。(31)

   上文中“干改令,诸人象令主”,这是规定令题;“措大吃酒点盐,军将吃酒点酱,只见门外着篱,未见眼中安障。”这是起令,并标示令格;“措大吃酒点盐,下人吃酒点鲊(干嗜鲊),只见半臂着,未见口唇开胯。”此即随令。

   宋代的酒令中便明确记有“起令”,《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与佛印起令”:

    东坡谓佛印起令曰:“要头是曲名,尾是二十八宿,四个字不间。”东坡曰:“黄莺儿扑蝴蝶不着,虚张尾翼。”佛印应声答曰:“二郎神绕佛阁相视,鬼奎危娄。”(32)宋喻文豹《唾玉集》“行令”条:

    东坡先生尝行一令,以两卦名证一故事。一人云:“孟尝门下三千客,大有同人。”一人云:“光武兵渡滹沱河,未济既济。”一人云:“刘宽婢羹污朝衣,家人小过。”先生云:“牛僧孺父子

   犯罪,先斩小畜,后斩大畜。”盖为荆公发也。(33)

   宋代合生的体制与上述酒令的形式基本相似。关于以类似酒令令格形式造作合生的实例,见《杜蕊娘智赏金线池》第三折:

   (众旦云)姨姨,俺则这等吃酒可不冷静?(正旦云)待我行个酒令,行的便吃酒,行不的罚金线池里凉水。(众旦云)俺们都依着姨姨的令行。(正旦云)酒中不许提着“韩辅臣”三字,但道着的,将大觥来罚饮一大觥。(众旦云)知道。(正旦唱)

   【醉高歌】或是曲儿中唱几个花名。(众旦云)我不省得。(正旦唱)诗句里包笼着尾声,(众旦云)我不省得。(正旦唱)续麻道字针针顶,(众旦云)我不省的。(正旦唱)正题目当筵合笙。 在上述表演中,是以行酒令为内容的。所谓“不许提着韩辅臣”、“曲儿中唱几个花名”、“诗句里包笼着尾声”,这是规定酒令的令格。但最后正旦却称这是“正题目当筵合笙”,说明将酒令转换为表演的形式即可作为题目合生,表明了二者的相似性。当然,合生与酒令也只是相似,并不完全相等。酒令的对象无所不包,而合生则以题目人物为主,以题目事物为辅。酒令以说为主,合生有说有唱,甚至还有表演。至于宋代合生的形态,我不赞成那种完全将唐宋的合生截然分开的看法,相反,我认为二者一脉相承,其基本的特征依然是以题目人物的方式进行戏谑。观北宋《洛阳绅旧闻记》所载谈歌妇人杨苎罗以蜘蛛题目云辨的“合生”方式,便知与唐代“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的合生并无不同。

   虽然都以“题目”为特征,但从合生到捻词,意味着宋代的合生在形式上的侧重点有所转移。唐代的合生以“咏歌蹈舞”为主,北宋的“唱题目”依然注重于“唱”,到了南宋,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都城纪胜》与《梦粱录》皆将合生列于“说话四家”;《醉翁谈录》则将合生归之于“说者”;《夷坚志》“合生诗词”谓之“曰”等等,说明宋代的合生偏向于“说”,或者是带有动作表演的科白。出现这种变化,应该与合生体制转向酒令令格有关。合生的 音乐 本出自胡乐,在合生形式较为单一化时还能够兼容,一旦合生诗词与起令、随令相似时,其体制就完全多元化,可随时随地进行改变,相对固定的【合生】或【乔合生】之曲就难以满足需要了(34)。

   四 “合生”与杂剧的关系

   从本文的第一节中可以看出,关于合生的性质其实是众说纷纭的。我的看法,合生是一种伎艺,施之于表演,便是戏剧;施之于应酬,便是应命咏诗;插入勾栏说话,便是“说话四家”之一。元无名氏【中吕•粉蝶儿】《阅世》:“折末道谜续麻合笙,折末道字说书打令,诸般乐艺都曾领。”所谓“合笙”即“合生”,可见,在伶人眼中,合生与道谜、续麻、道字、说书、打令一道被视为“诸般乐艺”的。这种“乐艺”,是伶人的基本功,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组合进戏剧之中,还可以用于非表演的场合。

   但唐代的合生,是属于杂剧范畴的,因为唐代杂剧的边界远比后世宽泛,不仅包括歌舞戏,还包括博戏、杂伎与谐剧(35)。唐代教坊中,即有“题目人”的戏谑形式。据《教坊记》载:“内妓歌,则黄幡绰赞扬之,两院人歌,则幡绰辄訾诟之。有肥大年长者即呼为‘屈突干阿姑‘;貌稍胡者,即云‘康太宾阿妹‘。随类名之,标弄百端。诸家散乐,呼天子为‘崖公‘。以欢喜为‘蚬斗‘,以每日长在至尊左右为‘长入‘。”

  

  黄幡绰为唐玄宗时期的着名伶人,他的訾诟即题目戏谑的一种形式,此种“标弄百端”的“题目”,带有一定的滑稽性的模仿动作,科白相间,在唐代即被视为杂剧,也是宋代杂剧打诨的先声。这一点,我们已在《杂剧起源新论》一文中作过阐述(36)。事实上,这种以题目人之品貌作为谐戏乃当时伶人的一项职业任务。我甚至怀疑,所谓“绰号”的得名,即来自黄幡绰的题目人,因为“题目”也简称“目”、“号”(37)。所谓“绰”即黄幡绰,所谓“号”即题目人。如果此论不错,也可证当时黄幡绰题目人的名气与 影响 。除了黄幡绰在前述《开天传信记》题目刘文树外,唐代伶人的题目谐谑又见《寓简》:“西域胡人自言其国山川险峻,或谓曰:‘山高海深宛在其貌。‘……明皇时又番胡入见,伶人讥其貌不能堪,相与泣诉于上前。伶曰:‘官家勿信,此等泪,桔槔打不出。‘”(38)凡此种种,皆可证明唐代伶人题目人的流行。需要说明的是,单纯的题目并非杂剧,只有当其加入“标弄百端”的表演,或者成为“咏歌蹈舞”的合生时方可视为杂剧。

   我们还可提供宋代合生进入杂剧的实例。宋代有一个以擅长合生闻名的艺人双秀才,载于《西湖老人繁胜录》与《武林旧事》(39)。仅从“双秀才”一名即可看出合生与文人诗词的关系。不过,“双秀才”是如何表演其“合生”伎艺的,史无明文,然而,我们在朱有炖《吕洞宾花月神仙会》第二折的“献香添寿院本”中还是发现了“双秀才”的踪迹:

   [副净同捷讥、副末、末泥上,相见了,做院本《长寿仙献香添寿》。院本上]

   捷云:歌声才住,末泥云:丝竹暂停;

   净云:俺四人佳戏向前。副末云:道甚清才仙乐?

   捷云:今日双秀才的生日,您一人要一句添寿的诗。捷先云:桧柏青松长四时,副末云:仙鹤仙鹿献灵芝;末泥云:瑶池金母蟠桃宴,副净云:都活一千八百岁。

   自从我们在宋代的《西湖老人繁胜录》与《武林旧事》和“双秀才”相识后,不意一百余年后在此再次与之遭遇。期间,似乎再也无人提及。显然,不可能是朱有炖忽然忆起了这位隔了数代的先人,在剧中发思古之幽情。合理的解释是,一百多年来,“双秀才”及其“合生”伎艺一直潜伏在伶人记忆中,被代代相传。所以,我们常常感到,明人的作品,包括朱有炖、刘兑的杂剧,以及明人的传奇,甚至比元杂剧还更为顽强地在接续着宋代杂剧以及民间伎艺的传统,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民间伎艺的传承现象。“双秀才”是和他的“合生”伎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献香添寿院本”之所以是为“双秀才”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做寿,是因为这一院本中保留了他的“合生”伎艺。换言之,既然被祝寿的是“双秀才”,就应该采取“双秀才”的形式为其祝寿。我认为,剧中副净、捷讥、副末、末泥为双秀才的生日一人一句所做添寿诗,便是所谓“合生”,宋元伶人的“捻词”。其中的“捷云:今日双秀才的生日,您一人要一句添寿的诗”,即规定令题及要求;“捷先云:桧柏青松长四时”,即所谓“起令”;其后副末、末泥、副净所附和的诗,即所谓“随令”。关于金元的合生,《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题目院本”中保留了《柳絮风》、《墙外道》等二十种剧目。所谓“题目院本”即“合生院本”,明人张宁《唐人勾栏图》:“合生院本真足数,触剑吞刀并吐火。千奇百巧忽不前,满地桃花细腰舞。”(40)此可见合生与院本的关系。

   至于合生与元代杂剧,我们在上一节中,已列举了《杜蕊娘智赏金线池》第三折中“正题目当筵合笙”的例子,现再举一例,见《老庄周一枕蝴蝶梦》第一折:

    (引四旦上)(见科)(生云)你这四位大姐,都是院里的?会甚么吹弹?(四旦云)所事都会。先生要甚杂剧,俺就扮来。(生云)好大话也。我说出来,你说不会,怎了?(四旦云)人会的,俺便会;人知道,俺便知道。(生云)既如此,您将乐器各作四句诗,都要有出处的言语。(一旦云)苍梧云气赤城霞,锦乐钧天帝子家。醉里忽逢王子晋,玉箫吹上碧桃花。(生云)妇人只知枕席之事,也晓得这等言语?(又一旦云)世人多虑我无忧,一片身心得自由。散筵清闲无个事,卧吹凤管月明秋。(生云)我学生会天下士大夫,止不过学而知之,似列位者,少有。(又一旦云)尘世飘飘万丈坑,暮去楼阁古今情。谁将羌管吹残月,白玉楼头第一声。(生云)又妙又妙。(又一旦云)非希非易亦非奇,音律轻歌韵正宜。说与君家如得悟,无忧无虑亦无疑。(生云)酒保,把前后门都关了,不要放一人进来,俺五个直吃的尽醉方归。(做弹唱,送酒科)

   本场演出是剧中的一段插演。表演开始,先由生来指定题目、提出要求:“您将乐器各作四句诗,都要有出处的言语。”这就是合生的“指物题咏”;然后由伶人各以韵语的形式完成对不同乐器的题咏,此即是“各占一事”;其一旦先咏玉箫,是为“起令”;其后由诸旦分咏凤管、羌管,是为“随令”;最后,一旦以韵语打诨的方式结束了这场表演,这是非常典型的合生表演体制。

   该剧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剧中四旦称“先生要甚杂剧,俺就扮来”,可见,其后所演就是“杂剧”。然而,实际所演出的却是合生,这说明在当时的伶人看来,合生即是杂剧。《老庄周一枕蝴蝶梦》的作者是史九散人,生活于元初,他在剧中所插演的合生,有可能出自宋金时期。至少,将这种表演性质的合生视为杂剧,是宋金时期的观念。如此,王棠在《知新录》一书中将合生定义为杂剧,是有根据的。

   结  论

   第一,关于“合生”的语义与来源。唐代的“合生”就是“合声”,也就是将“题目”之词配合声乐之意。“合生”作为一种伎艺,源自唐代的“题目”,所谓“题目”即“品题”、“标目”之意,将此“题目”配之以声乐,即北宋高承《事物纪原》所谓“唱题目”。题目人物始自汉末的清议,魏晋之际,品题开始讲究辞藻,至南北朝时,题目人物逐渐演变成一种以嘲弄式韵语进行谐谑的方式,到了唐代,题目人物成为一种专门的伎艺,有人专擅此技。唐代题目人物的品貌行止是颇为流行的戏谑形式,这种形式与“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的“合生”性质完全相同。从“题目”到“合生”的演进机缘,起于“胡人袜子何懿”等人,他们对“题目”披之于“胡乐”,施之于“咏歌蹈舞”,使之成为“合生”这一新的伎乐形式。

   第二,关于“合生”的演变及其体制。宋代的合生,不仅题目人物,也“指物题咏”;不仅对人,也对事物进行品题。不仅有“滑稽含玩讽”式的乔合生,也有非谐谑性质的普通合生。宋代合生在体制上,吸收了酒令令格的体制,使之更为复杂与完备;作为宋代合生“捻词”之“词”,是指具有一定令格的韵语;宋代的合生不仅由一人,也可由多人合作完成;题目对象的数量,由一人一事,变成数人数事。从合生到捻词,意味着宋代的合生在形式上的侧重点有所转移。唐代的合生以“咏歌蹈舞”为主,北宋的“唱题目”依然注重于“唱”,到了南宋,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合生偏向于“说”,或者是带有动作表演的科白。出现这种变化,与合生体制转向酒令令格有关。当合生诗词与起令、随令相似时,其体制就完全多元化,相对固定的【合生】或【乔合生】之曲就难以满足需要了。

第三,关于“合生”与杂剧的关系。合生是一种伎艺,施之于表演,便是戏剧;施之于应酬,便是应命咏诗;插入勾栏说话,便是“说话四家”之一。但从历时的观念看,虽然唐代合生的表演性不强,但却可归属当时“杂剧”的范畴,因为唐代杂剧的边界远比后世宽泛。正因为如此,“合生”在宋代顺理成章地被伶人引入杂剧,成为表演 艺术 。《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中擅长“合生”的“双秀才”在朱有炖《吕洞宾花月神仙会》杂剧的存留,便是合生进入杂剧的实例。金元的戏剧“合生”,则以“题目院本”的形式保存在“院本名目”中。此外,元杂剧《杜蕊娘智赏金线池》、《老庄周一枕蝴蝶梦》等剧中皆有“合生”的表演。  注释:

1宋曾慥《类说》卷六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62册影印明天启本。

2明杨士奇等编《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七“礼乐”部。

3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一“少师佯狂”条,笔记小说大观本。

4宋洪迈《夷坚志》支乙卷六“合生诗词”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1页。

5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71页。

6戴望舒《小说戏曲论集•关于“合生”》,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95页。

7胡忌《宋金杂剧考》:“它应是一种歌舞形式的伎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06页。周贻白《 中国 戏剧史长编》:“唐代所谓合生,实以歌舞方式出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94页。

8戴不凡《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6页。

9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合生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62页。

10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65—66页。

11孙楷第《宋朝说话人的家数 问题 》,原载《学文杂志》创刊号,收入《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一书,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25页。

12程毅中《宋元小说 研究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页。

13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卷七“合生”条,辽宁 教育 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14王振良《合生考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5顾颉刚《合生》,《小说月报》第14卷第4号。

16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63页。

17任半塘《唐戏弄》,第270页。

18《后汉书•党锢传》。

19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四七“九品中正”条。

20《三国志•吴书•步骘传》注引。

2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引,四库全书本。

22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宝颜堂秘笈本。

23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四库全书本。

24虽有“题目”之实,却未冠以“题目”名称的现象宋代也有。《诗话总龟》后集卷三一引吕本中《童蒙训》佚文云:“晋宋间人造语题品,绝妙古今。近世苏黄帖题跋之类,率用此法,尤为要妙。”可见,在苏黄帖中,保留了以题目方式造作的 内容 。

25唐郑𣘼《开天传信记》:安西牙将刘文树髭生颔下,貌类猿猴。唐明皇令黄幡绰嘲之,幡绰许而进嘲曰:“可怜好个刘文树,髭须共颏颐别住。文树面孔不似猢狲,猢狲面孔强似文树。”

26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四“今上在东都有洛邑僧静泰敕对道士李荣叙道事第五”:显庆五年(660)八月十八日,敕召僧静泰,道士李荣在洛宫中。……静泰奏言:“此对旒冕宜应雅论,幸许剧谈,敢欲间作,亦请嘲李荣头。”圣旨便曰:“可令连脚嘲。”泰曰:“李荣道士,额前垂发,已比羊头;口上生须,还同鹿尾;才堪按酒,未足论文;更事相嘲,一何孟浪。”泰又奏言:“向承圣旨令连脚嘲,便曰:‘李荣腰长,即貌而述;屡申驼项,亟蹙蛇腰;举手乍奋驴蹄,动脚时摇鹤膝。‘”(《大正藏》第52册,第391页)

27明无名氏《墨娥小录》卷一四,明隆庆五年吴继聚好堂本。

28李致忠《明代刻书述略》,《历代刻书考述》,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255页。

29明汤式《笔花集》不分卷,天一阁藏明抄本。

30齐森华等主编《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19页。

3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

32宋无名氏《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与佛印起令”条。

33宋喻文豹《唾玉集》“行令”条,四库全书本。此外,《能改斋漫录》卷一四“举酒行令”条、《寓简》卷一〇、《拊掌录》、《籍川笑林》“行令”条皆有类似记载。

34合生有两种句格,一为七言,一为杂言。其七言者见《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其杂言者见《乐昌分镜》、《小孙屠》第三出、《东墙记》传奇等。七言者当为早期合生的用以配乐格式,因为与《洛阳绅旧闻记》、《夷坚志》“合生诗词”的句式相似;杂言者为变体。但无论七言或杂言,都表明合生有相对固定的句格。

35详参拙作《论唐代杂剧的形态》,《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

36拙作《杂剧起源新论》,《中国 社会 科学 》2000年第3期。

37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唐王及善才行庸猥,风神钝浊,为内史时,人号为‘鸠集凤池‘。俄迁文昌右相,无他政,但不许令史双驴入台,终日迫逐,无时暂舍,时人号为‘驱驴宰相‘。”

38宋沈作喆《寓简》卷一〇,四库全书本。

唐诗宋词名句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唐诗宋词选读》;切入方法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而古诗鉴赏又是历年来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新课程标准对古典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古典诗歌的学习,能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以及了解诗歌的一些风格流派;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唐诗宋词选读》教材的编写以时代为顺序,在初盛唐诗坛上选取了13位诗人的19首诗歌.在中晚唐诗坛选取了10位诗人的12首诗歌.在晚唐到北宋词坛选取了14位词人的22首词作.在南宋词坛选取了5位词人的10首词作.目的在于撷取每一个时代的传世名作,让学生了解每一个作者的精神风貌与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细微地研读感受名人名篇那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

一、推敲古典诗词教学切入方法的必要性

《唐诗宋词选读》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已很久远,其内容与学生的现代生活又很少联系,教材中的每首诗词集情感美、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等于一身,是一个凝练而内涵丰富的整体。其抽象性、凝练性和整体性又给学生的理解带来难度。学生都比较害怕读古典诗词,感到既不容易读懂,又容易造成阅读疲劳,难以保持持续的的学习动力,学习效果差,考试时诗歌鉴赏题的得分也较低。

从教师方面说.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上的困难.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备课工作量大,教学负担重,难以精雕细琢。另外,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和应试教育的短期行为,使教师很难把主要精力放在古诗词教学上。很多教师图省事,捧着《唐诗鉴赏词典》《宋词鉴赏词典》,依据名家的鉴赏,从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平铺直叙,这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首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古典诗词教学观,根据每首诗词的自身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的实际情景,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口,以此为抓手,将文本、教师、学生这些课堂教学因素整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同时要精心推敲古典诗词教学的切入方法,巧妙地带领学生进入诗词情景中.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较快地读瞳诗的内容、把握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诗词教学的切入方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几种切入方法

1.紧扣标题切入

诗歌的标题是它的“眼睛”,常常会给我们提供不少的信息,如本诗的主要内容、写作目的、诗歌题材等。所以如能扣住题目中提供的某一点信息切入,就能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诗的意境,形成由浅入深的教学步骤,引领学生去思维、感悟。比如,在教学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时,笔者抓住题中的“早行”,设计了一组问题:(1)诗的标题是《商山早行》,从全诗看,“早”体现在何处。(2)诗中除了写早行所见之景外,还写了什么?(3)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想有何关联?这就引领学生对诗歌的内容、主旨、表现手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可应用之类切入方法的有很多,张九龄《望月怀远》可紧扣“望”和“怀”解读诗人所抒之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可抓住“梦游”和“留别”来理清全文的思路;杜甫《旅夜书怀》可紧扣“旅夜”和“抒怀”来发掘所见之景和所抒之情之间的关系;李白《月下独酌》可探讨诗人是“独”还是“不独”,从而走近他那豪放飘逸的精神世界。

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来解读诗歌.可理清其层次脉络。挖掘其中的思想情感,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抓住核心句切入

很多诗词都有画龙点睛之句,抓住这些句子,便能帮助学生寻找到一条捷径,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内涵,防止误读;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这些句子,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疑惑,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去探究文本,层层挖掘,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比如,教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这首宋词时,笔者就抓住尾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来设置问题:(1)词人为什么不愿还乡?(2)如果词人仅仅是迷恋江南那美丽的景色,那还乡又怎能让其“断肠”呢?这样学生便能理解到,词人确实是喜欢江南的美景,但他更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避乱江南,看到江南的美好,想到家乡的动乱不堪,从而难以忍受,不敢还乡。正如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所说:“‘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时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之至。”抓住了这句话,便能让学生对词人的情感由浅入深地感悟。再如,在教学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一诗时,也可抓住最后一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设问:诗人为什么会“泪沾巾”?学生结合注释,便能体会作者藏在诗句之外的伤感,那就是羊祜因显赫政绩而被人铭记,与山俱传,可自己至今仍然是“布衣”,没有作为!学生有了这样的鉴赏体验和理解,再回过头理解前两联的人生感叹,才能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得深刻而到位。

3.结合诗评切入

古代大家对诗人及其诗歌所作的评论往往最能够抓住诗歌及诗人的创作特色和要旨。近年来高考中也常常借助名人的诗评设置题目,这在教学中也可借鉴。如高适的《燕歌行》,笔者结合清人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评价“沉痛语不堪多读”设计问题:(1)诗中有哪些是“沉痛语”?为什么“不堪多读”?学生自然就会找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等表现边塞士兵凄情惨状的诗句。(2)是什么造成这一现象?学生便能根据“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至今仍忆李将军”等句分析原因所在。这样,学生便能领悟诗人的情感:对士兵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的赞颂;对他们离家远戍、安危难保的同情;对某些将领腐败无能的讽刺。再如,有人评述岑参的边塞诗是“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教学《走马穿行奉送出师西征》时就可以此切入,探寻其“语奇”、“意奇”之处,理解全篇。

4.同类或相关诗歌比较切入

同类或相关的诗歌往往在创作上会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同时又会有它们各自的个性特色。所以我们可通过诗歌的比较阅读切人,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又可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比如,笔者在教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时,就与的《卜算子・咏梅》结合起来,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题:(1)最能显示出两位诗人思想境界的词句分别是什么?(2)两首词各自的感情基调是什么?(3)梅的基本形象有何相似,又有何不同?再比如,在教学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时,就结合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并设计以下问题:(1)这两首词都写夜闻鸟鸣.所处的时代背景又相同.两首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有各有何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不但把握了诗歌的主旨.而且也把握了诗歌写法上的特点。这样既抓住了它们的共性,又突出了它们各自的个性,读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印象深刻了。

唐诗宋词名句篇9

古诗词又回到了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会说:“这首诗必考,你们没有好好看《诗词大会》?不要求你们像武才女一样,但是要考的一定要背下来。”

古诗词在教材中

孔子独自站在屋里发呆,他的儿子孔鲤小心翼翼从走廊路过,孔子叫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怯声回答:“还没有。”“不学诗就不会表达。”孔鲤赶紧跑回去学诗,以提高自己说和写的能力。孔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指出诗所承载的教育、教化功能。

现在社会中,诗的作用被语文教育替代了。作为语文教育重要载体的教材,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语文学科建设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古诗词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呈现了阶梯状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单一到多样。1949年到1956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一直未被选中,直到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才有《悯农二首》《桑妇》《田家》等古诗的纳入。初中教材中《唐诗十首》、《词和曲六首》、《木兰诗》等古诗词的编入,才标志着古诗词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正式出现。其中,《悯农二首》的作者李绅未必人尽皆知,但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小时候,家长带着孩子到田间地头,指着太阳说:“告诉你,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什么叫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回家后,每次吃饭都会想起剩下的几句。

到2000年之后,《小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每个阶段对古诗词的背诵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在附录里列出了80篇古诗~背诵篇目。初中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附录里列出了50首背诵篇目。根据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要求背诵古诗词70篇,初中阶段背诵古诗词50篇。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及古典文化的传承,从最初的语文教材没有古诗词选编,到现在明确规定篇目,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比重在不断增加。然而,相比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古诗词并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裁,很多学生仅仅是对古诗词的故事背景和影音资料感兴趣。同其他文科类课程一样,古诗词教育受困于考试的要求。毕竟,古诗词在语文考试中占不了多少分。

古诗词在考试中

“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篇验之。”这是《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原序》中的话,常被当作劝学名句。现代语文古诗词考察中,可以认为是“背熟古诗词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考。不信试之。”

现代语文教育对古诗词的考察可以认为是以背诵为主、赏析为辅,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从唐代开始的科举考试打破了传统的社会阶层固化的壁垒,其中进士科的地位尤为尊贵。进士考试最初是以六朝时期流行的骈文为主,这种体裁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考生们于是就搜集历年考试题目,汇编成册,类似我们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将它们一一背诵下来,考试的时候只需“搜诀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考生们死记硬背,考试流于形式。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诗赋的考察成为了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这也为唐代诗歌的繁盛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契机。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古诗词的存在方式是阅读,考试的要求是识记,就是根据《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直接进行名句默写。其次还有理解和综合分析,通过古诗词阅读,积累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古诗词也就成了现代人了解古代人生活状态的载体。毕竟,现代的主流文学体裁是白话文,古诗词早已潜移默化的进入了各种文学体裁中,它本身就成了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供人赏析。

备受恩宠与冷落的诗人们

唐代“以诗取士”,以至于唐代“三百年中能诗者,不啻千余家”。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收录9225家,3785卷,27万多首诗,4千余万字。在唐宋古诗词的基础上,元、明、清三代虽然文学体裁各有侧重,但也是名家辈出、精彩纷呈。

在现代古诗词教育中,语文教材作为其重要载体,语文课堂作为其重要的场所,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进行诗词选编,难免会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问题。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有些受到语文课的恩宠,有些则遭遇冷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分布就朝代而言,集中分布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清几个时期,不涉及两汉和明代。其中唐朝收录35首,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宋朝次之,共收录19首。其余朝代古诗词选编数量较少,而以元曲著名的元代古诗词仅有一首选入。这样的选编似乎印证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刻板印象,给学生以一种诗词只有唐、宋的错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收录数量最多的依然是唐、宋两代,共收录68首,占总量的79%,五代诗词最少,仅收录1首。在众多入选语文教材的古代诗词作家中,李白、杜甫和苏轼无疑是最受课堂宠爱的。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三位名家共有32篇作品入选,其中李白最多,有13篇。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白那首《静夜思》。

唐诗宋词名句篇10

【关键词】 唐诗 发展 流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31-01

关于唐诗的分期有诸种不同的说法,其中影响最大也较为通行的元人杨士弘《唐音》首次提出而明人高棅《唐诗品汇》续加阐发的“初、盛、中、晚”四唐说。

我们所说的唐初,指自唐王朝建国至玄宗先天元年(618~712);盛唐,指至玄宗先天元年至代宗继位(712~762);中唐指自代宗宝应元年至敬宗继位(762~825);晚唐,指自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朝灭亡(825~907)。

应该看到,文学史的发展阶段有很大的继承性、中介行和复杂性。就诗史整体而言,它是逐渐过渡变化的;就诗人个体而言,又经常处于两个时期的交叉结合点上,故应变通灵活地看待这种分法,而不宜过分机械,导致削足适履。

纵向看。初唐诗承上启下,一方面,他继续着六朝诗人未走完的路,将近体诗的艺术形式进一步完善,完成;另一方面,它自机体内部反拨六朝之华彩,向原始自然艺术回归,呈现盛唐之音的先声,使盛唐诗歌攀至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一方面,它完成了自然美、人工美两大艺术潮流的精美融合;另一方面,它又预兆了新时代诗歌的种种特点。中唐诗歌变而求存,奇花异葩,竞相争艳,从而将原本清晰明净的诗歌线索拓而为立体,拓而为多元。晚唐诗既是结束又是开端。结束者,呈现出传统诗歌无可逆转的颓颜;开端者,更新了诗艺的内涵和外延,完成了诗歌向词的转变。

横向看,唐代是各种诗体全面发展的朝代。

五言古诗。初唐五古沿袭六朝,至陈子昂时割除积弊,恢复汉魏古朴浑厚。盛唐王孟五古清淡闲雅,直贯中唐韦柳。杜甫对五古大力开拓,随后元白、韩孟亦续有拓展。

七言古诗。大体说来,唐代七古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唐四杰用赋体改造七古,并揉进近体诗的格律,将六朝简单质朴的七古形式演变为一种体制宏阔,形式邪美的长篇歌行。此后,七古的创作空前活跃,刘希夷、张若虚等,在四杰的基础上进一步淘洗铅华,诗风转晴空疏朗。这是第一阶段。盛唐,七古更上一层楼,涌现大批七古高手,如李颀、王维等人尤为杰出。盛唐七古,一部分体制上仍走初唐路数,大部分则取法形式自由的汉魏古诗,呈现出酣畅淋漓,纵横跌宕的特色。这是第二阶段。中晚唐七古,一方面在体制上排斥近体声律的同化吸引,在艺术上引进散文的表现手段,如韩愈;另一方面则突出强化委婉叙事的功能,如元白。晚唐诗人大多气格卑下,笔力纤弱,无力驾驭这种体裁,故令其逐渐衰微。

乐府诗。唐代乐府诗又分为古体及新体诗。古乐府,指文人拟作汉魏六朝乐府古题的诗歌。自六朝后,文人乐府或陈词滥调,或艳情之作,逐渐走向衰微。入唐,在初、盛唐诗人的努力下,古乐府远绍汉魏,走出低谷,达到空前繁荣。唐古乐府比之以前,有如下变化:第一,与音乐基本脱节;第二,拟古观念得到突破。因此,唐人古乐府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新乐府,乐府自从确立,始终沿袭乐府古题,至杜甫始得突破这一传统,即事名篇,以新题写时事。之后,经过元结、顾况的发展,至中唐,经元白倡导,创作空前兴盛,形成规模可观的新乐府运动,影响波及晚唐。

总的看来,唐人古体,自元和后便逐渐衰落,近体诗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齐梁时即已酝酿,入唐后方开始成熟,最后定型于沈宋之手,唐人为区分格律诗与形式相对自由的古体诗,便称之为“新体诗”或近体诗。近体诗的形式主要有: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和排律。

五律,最早出现的成熟的五律,当推王绩的《野望》,“五言律前此失言着多,应以此章为首”(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四杰”崛起诗坛,五律方流行,故王世贞称“四杰”五言诗为“律家正史”。五律的定型,功归沈宋,因此,“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盛唐五律创作盛况空前,仅次于五古。孟浩然尤长于五言,王维被誉为“五言之宗匠”,还有杜甫等。中晚唐时,人们喜作律诗,五律经孟郊贾岛等人之手,虽失盛唐清旷闲远,博大精深,但更见圆整精纯。

七律,唐前未见合律七言,成篇的七律,至沈宋方有,故胡应麟说“七言律滥觞沈宋”。沈宋之时,七律新起,未被普遍接受。至盛唐,七律作者渐多,其中王维、李颀最受后人推崇,胡应麟云:“盛唐七言律称王李”,即此,七律已完全成熟。但盛唐七律多吟志唱酬,登临游览之作,且还未被人们所重视。杜甫是诗史上写七律的第一大家,可以说,七律至他境界始大,感慨始深,艺术方臻化境。此后,七律数量激增,成为堪与五律比肩的重要诗体。晚唐李商隐承杜甫而又青出于蓝,将这一形式发展到一个更加精纯的境地。

绝句,有古绝和律绝之别。唐古绝不多,律绝至沈宋定型,而后流行,成为最活跃的诗体。初唐绝句不多,风格浑朴自然。盛唐绝句大放异彩,几乎无人不作,艺术日臻完善,确立了绝句注重“风调”,讲究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盛唐绝句与初唐相较,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一,初唐绝句,喜用对偶,尤其尾联;盛唐绝句则多以散行作结,三、四句构成转合,造成婉曲回环,句绝而意不绝的效果。其二,盛唐绝句发展了组诗体制,既扩大了绝句的规模,又保持了其小巧灵活的特点。中唐绝句作者更多,名篇迭出,各具风采。晚唐绝句,顺应了形式趋小趋短的艺术趋向,数量激增。内容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咏史,一是爱情。前者显示出时代末世忆昔怀旧心理的扩张,后者流露出诗词交接的端倪。

[ 参 考 文 献 ]

[1] 白本松,王立群,孙克强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稿》.河南大学出

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