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十篇

时间:2023-03-16 20:42:01

唐诗赏析

唐诗赏析篇1

摘 要:新罗是与唐代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海东邻邦,也是当时三国(新罗,百济,高句丽)中向大唐输送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这些新罗留学生由于久居中华而饱受中国文化的丰厚滋养与熏陶,留唐期间在与唐代诗人密切交往中创作出了不少汉诗作品,成为中韩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遗产。

关键词 :新罗 留学生 汉诗 交流

新罗时代,为唐古诗传来之滥觞也。

今《全唐诗》包括《全唐诗逸》所载新罗诗人诗歌有:王巨仁《愤怒诗》、金真德《太平诗》、薛瑶《返俗谣》、崔致远《兖州留献李员外》(《全唐诗逸》卷中)、崔致远《登慈秋山》一联、崔致远《送舍第严府》一联、崔致远《春日》一联等[1]。

除《全唐诗》外新罗人交流诗:崔致远《陈情上太尉诗》《归燕吟献太尉》《酬杨赡秀才送别》《酬进士杨赡送别》《酬吴峦秀才惜别二绝句》《暮春即事和顾云友使》,朴仁范《江行呈张峻秀才》《寄香岩山睿上人》《上殷员外》[2]。

由此可见大唐、新罗两国文化之交流已经较前朝为盛。而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本身就是出于学习目的来到唐朝,深入学习唐文化后自然会比僧侣和旅唐商人等占有更大的语言优势,那么罗唐文人之间的以诗会友多以留学生,尤其是以宾贡生为代表,便不足为奇了。因此,笔者主要对新罗宾贡生所写的汉文诗进行重点赏析。

一、赠友送别诗

崔致远与吴峦:

酬吴峦秀才惜别二绝句

荣禄危时未及亲,莫嗟歧路暂劳身。

今朝远别无他语,一片心须不愧人。

残日塞鸿高的的,暮烟汀树远依依。

此时回首情何限,天际孤帆空浪飞。

这首崔致远赠予吴峦的诗与《酬杨瞻秀才送别》有异曲同工之妙。《桂苑笔耕集校注》七五四按:“此诗作于中和四年离唐之际。”[3]吴峦,字宝川,唐末曾应明经试落第,而诗中称其为“秀才”,可见他也应该是唐末中和元年左右及第的进士。《辛丑年书事寄进士吴瞻》中的“吴瞻”其实就是吴峦本人,既然他多次以主人公形式出现在作者的汉诗中,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吴峦是崔致远留学唐朝期间交往较为密切的友人。由诗名便可知诗人对对方的依依惜别之情。首句,诗人以“歧路”虽辛苦,务请多保重为叮嘱,流露出浓厚的不舍之意。“歧路”二字经常出现在崔致远的汉诗中,如《登润州慈和寺上房》的首句“登临暂隔路歧尘”;再如《途中作》中的“东飘西移路歧尘”,它们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长途跋涉之意。结合诗人写下这几首汉诗的时间和社会背景便可知,“歧路”更是透露出了诗人在唐朝这些年求官之路的艰辛和对时光易逝的扼腕叹息。第二句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好友即将远去,别无他言,唯在内心默默地祝福。第三句的“残日”“塞鸿”“暮烟”“汀树”四个意象都有萧条落寞之意。夕阳西下,塞外的鸿雁振翅北去。远远望去,傍晚的炊烟与水边平地上的树木相依,该是与友人说再见的时候了,但“我”的思念将与你同在。接着最后一句由景及情,“孤帆”意象最出名的便是来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同时,它也多次出现在诗人的其他作品中,如《秋日再经盱眙县寄李长官》中的“孤蓬在此接恩辉,吟对秋风恨有违”和《黄山江临镜台》中的“何处孤帆饱风驱,瞥然飞鸟杳无踪”。难舍难分的情绪再浓郁,也终须一别,就让天际的空浪承载着无限思念陪伴友人远行。

崔致远与吴瞻(峦):

辛丑年书事寄进士吴瞻

危时端坐恨非夫,争奈生逢恶世途。

尽爱春莺言语巧,却嫌秋隼性灵粗。

迷津懒问从他笑,直道能行要自愚。

壮志起来何处说,俗人相对不如无。

这也是一首七律诗,前文已经提到它也是崔致远写给益友吴峦的。在首句,诗人就以“生逢恶世途”点出了自己所处社会环境的艰辛和仕途的险恶。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唐广明元年(880)诗人在受到淮南节度使高骈的赏识后转而投靠高骈幕府成为其幕僚。当时正值唐末面临内忧外患、分崩离析之际,又逢十年的黄巢之乱,这都沉重打击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此后他与高骈深厚融洽的宾主情谊也随着淮南政局的恶化而发生了变化。“高骈自中和末年失势后,心灰意冷,无心理政,开始虔奉道教,笃信神仙,重用吕用之、张守一、诸葛殷等江湖术士,任其淫刑滥赏,专行威福,使得淮南幕府日趋混乱。”[4]身处如此动荡不堪的局势之中,崔致远不免对此产生无限喟叹。第二句的“春莺”与“秋隼”形成明显对比,春日的黄鹂啼声脆亮悦耳、婉转动听,惹人怜爱;相较之下生性粗犷的老鹰便无法招来那般喜爱,反让人有嫌意。这里实则是崔致远暗喻高骈不听取逆耳的忠言,嫌弃正直之作风,轻易受到居心叵测之人的蒙蔽,沉迷于神仙之术,进而听信谗言,不分忠奸,亲佞远贤。第三句诗人表明了自己的处世之道,既然无法改变现实,便宁可放弃现有之位,也不与其同流合污,透露出诗人深深的无奈之情。

朴仁范与俨上人:

送俨上人归竺乾国

家隔沧溟梦早迷,前程况复雪山西。

磐声渐逐河源迥,帆影长随落月低。

葱岭鬼应开栈道,流沙神与作云梯。

离乡五印人相问,年号咸通手自题。

此诗是一首朴仁范为俨上人创作的赠别诗。这里的“竺乾国”为古时候的印度。首句的“沧溟”指苍天与大海,作者见友人即将归国,不免想到自己的故乡远在海天的那头,当初自己乘风破浪带着凌云壮志来到大唐,如今时隔几年竟已开始对当时的梦想产生怀疑,仕途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影,美好的愿景也在一年又一年的无尽等待中渐渐离自己远去。接着作者写道:纡回层迭的山石落入河中会随着河水的不断流动发出不同声响,帆船远去的影子跟随渐落的月亮变得越来越短,这里表达出了他对友人此去路途艰辛的担忧和离别之前的惆怅心情。然而作者又似懂得自我开解,认为即使长途跋涉,也一定会顺利,有葱岭鬼为友人开栈道,有流沙神为友人制作云梯。如同作者的自我宽慰一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考验,终有“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时,也从侧面表达了丝丝无奈之意。最后一句的“五印”即竺乾国,《西域记》记载道:“五天竺国亦名五印”。而“咸通”则是唐懿宗的年号,说明此诗是写于咸通年间。

崔承祐与李锡:

邺下和李锡秀才与镜

汉南才子洛川神,每算相称有几人。

波剪脸光争乃溢,山横眉黛可曾匀。

纷纷舞袖飘衣举,裊裊歌筵送酒频。

只恐明年正月半,暗教金镜问亡陈。

李锡具体为何人并无具体记载,其身份应该为科举中第的秀才。作者将自己和李锡分别比作汉南才子王粲和作《洛神赋》的曹子建,试问普天之下能与他俩相提并论的有几人?第二句的“波剪脸光”和“眉黛”都指代美人巧笑嫣然、目若水波的模样,前者出自宋玉《招魂词》的“娭光眇视”和“目增波些”,后者则出自《赵后外传》的“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宋玉曾作《神女赋》,这里说的是宋玉相逢楚襄王的神女,而曹子建即曹植则是与洛神丽人宓妃邂逅并产生爱慕之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觥筹交错,余音袅袅,舞姿曼妙的情景让人好生羡慕。但末尾诗人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引用陈太子舍人徐德言在陈灭亡后被迫与妻子乐昌公主分离,后又重新团聚,即“破镜重圆”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二人友谊能否始终如一的忧虑,也劝诫友人不可如陈后主那般因耽溺酒色而耽误了国家大事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即勉励友人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感怀诗

新罗留学生所写汉诗除了和他们此次来唐的最主要目的——学习唐朝文化、考取功名为国献力、与唐朝诗人互相唱酬以表达别离之情息息相关之外,也有不少是他们在唐生活中有感而发之作。

如朴仁范的《早秋书情》:

古槐花落早蝉鸣,欲忆前年此日情。

千绪旅愁因感起,几茎霜发为贫生。

堪知折桂心还畅,直到逢秋梦不惊。

每念受恩恩更重,欲将酬德杀身轻。

由诗题可知,该诗的创作季节为早秋。秋日来临,槐花散落,树上的秋蝉发出断断续续的叫声。想起前年今日由故乡来到京城,不免怅然若失。因着首句秋日之景的铺垫,作者自然而然升起了千丝万缕的羁旅之愁,作为一介穷书生,居然已早生华发。第三句的“折桂”指代登科及第,本来作者因想着总有一天中举、进入仕途为官而心怀盼望,然而随着岁月的渐渐流逝,原先笃定的信念也在一日日的等待中消磨殆尽。末句写出了作者每每想到自己曾经受到的恩惠就觉得将来总要以更郑重的形式报答回去,如果始终不得出人头地,宁可以性命相报。

崔承祐的《镜湖》:

采蕨山前越国中,麴尘秋水澹连空。

芦花散扑沙头雪,菱菜吹生渡口风。

方朔绛囊游渺渺,鸱夷桂楫去匆匆。

明皇乞与知章后,万顷恩波竟不穷。

此诗首句引用了越王勾践采葛并将其纤维织成布献给吴王夫差、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典故。“麴”通“曲”,秋天澄净透明的水将采蕨时扬起的灰尘一扫而空,水面微晃而又清澈,仿佛与天空连成一线。这里指代有真才实学之士要等待机会进入仕途,不可操之过急,正如作者自己那样。接着作者又引用了东方朔和伍子胥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前者始自荐为郎,后弃职而去,卖药为生;后者为躲避楚王的迫害乘舟而逃。末句的典故来自贺知章告病还乡,唐玄宗赐千秋观和周围数顷湖水,后诏赐为镜湖的故事。以上三个典故都用来指代作者虽有耐心等待获得赏识的心理准备,但无奈世事纷乱,人生变化无常,荣华富贵如片片浮云。家财万贯也比不上居于山水间,避祸于乱世来得悠然自在。

三、咏物诗

咏物诗也是新罗文人经常涉猎的领域。这类诗主要以自然景物为吟颂对象,诗人多借此客观事物来寄托自己的主观情感。崔匡裕现存汉诗中就有《御沟》《题知己庭梅》《细雨》《鹭鸶》四首咏物诗。

御沟

长铺白练静无风,澄景涵晖皎镜同。

堤柳雨馀光映绿,墙花春半影含红。

晓和斜月流城外,夜带残钟出禁中。

人若有心上星汉,乘查未必此难通。

御沟是指皇城外的护城河,崔豹《古今注》:“长安御沟谓之杨沟,植杨于其上。”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曰:“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诗前两句写出了河水清澈澄净、波澜不惊,在余晖的映衬下如同皎洁的镜面般透亮。河堤旁的柳枝在雨水滑落后显得格外翠绿,墙角怒放的花朵似乎连影子都难掩其艳丽。后两句则是说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下出皇城,世人若是真有意上到银河,也许都未必会比跨出这戒备森严、层层关卡的皇城来得难,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题知己庭梅

练艳霜辉照四邻,庭隅独占腊天春。

繁枝半落残妆浅,晴雪初销宿泪新。

寒影低遮金井日,冷香轻锁玉窗尘。

故园还有临溪树,应待西行万里人。

此诗以梅花为吟咏对象。首句的“练艳霜辉”提示了此时为白雪皑皑的冬季,唯独庭院的一角有梅花独占芬芳,似乎完全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第二句描写了梅花枝叶繁茂,当天气放晴、冰雪消融,梅枝上的露珠滴滴晶莹剔透。第三句点出了梅花绽放的姿态和清幽的香气。如此傲雪凌寒的梅花却安静低调地处在角落不惹人注目,这不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一种冰肌玉骨、超凡脱俗的精神品格吗?

细雨

风缲云缉散丝纶,阴噎濛濛海岳春。

微泫晓花红泪湿,轻露烟柳翠眉颦。

能鲜石径麋踪藓,解浥沙堤马足尘。

炀帝锦帆应见忌,偏宜蓑笠钓船人。

此诗描写的是细雨中的场景。春意融融,斜风阵阵,甘雨濛濛,如此天气状况下清晨的花朵被雨水打湿,仿佛泫然欲泣的女子,雾色朦胧中的翠柳也好似浅浅皱眉的女子。石径上偶有苔藓生长,湿润的地面覆盖了沙堤上被马足践踏后所留下的尘土痕迹。最后一句写出了此诗的重点,隋炀帝游河时见此情景该嫉妒了,然而此情此景却并不属于他,而是属于悠闲自在垂钓之人,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渴望自由生活的想法。

鹭鸶[5]

烟洲日暖隐蒲丛,闲刷霜毛伴钓翁。

高迹不知丹顶鹤,疏情应及绀翎鸿。

严光台畔苹花晓,范蠡舟边苇雪风。

两处斜阳堪爱尔,双双零落断霞中。

此诗中的鹭鸶具有长嘴、长颈、长脚的外型,羽毛多呈白色或褐色,主要活动于湿地或林地附近,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主题之一。通过首句的“隐蒲丛”和“伴钓翁”可知,鹭鸶这种动物本身悠闲自在的状态,虽不及丹顶鹤那般高雅,但其清高情疏的品性却可与身带暗红羽毛的大雁相提并论。接着,作者引用严光垂钓和范蠡泛舟的典故来凸显鹭鸶的高尚品格,以此寄托作者自身对闲云野鹤生活的无限神往之情。

四、干谒诗

唐代文人为了求得进升的机会,有时会通过向一些达官显贵、社会贤达呈献诗文以含蓄地展示才华抱负和表达自身渴求引荐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类毛遂自荐的诗便是干谒诗。宾贡生朴仁范的这两首《上殷员外》和《上冯员外》就是干谒诗的例子。

上殷员外

孔明筹策惠连诗,坐幕亲临十万师。

骐骥蹑云终有日,鸾凤开翅已当期。

好寻山寺探幽胜,爱上江楼话远思。

浅薄幸因游郑驿,贡文多愧遇深知。

此诗首句提到了孔明,即诸葛亮。《蜀志》:“诸葛亮,字孔明。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宜。”这里的“筹策”就是诗人在称赞殷员外如诸葛亮一般在军事上善于运筹帷幄,战场风云变幻皆在其掌握中。而“惠连”则出自《南史》:“谢方明子惠连,十岁能属文,族兄灵云加赏之。曰:‘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所以这里也是夸奖殷员外跟谢惠连一样擅长诗歌。第二句中的“骐骥蹑云”和“鸾凤开翅”事实上是朴仁范自比,他认为自己这匹千里马的才华尽管目前受到抑制,但总有一天会在伯乐的指引下发扬光大,如同鸾凤般展翅翱翔于天际。同时最后一句的“游郑驿”也是用典,《汉书》记载:“郑当时,为天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贡文多愧遇深知”,朴仁范惭愧于自己浅薄的才能却受到了如此礼待、成为殷员外的座上宾。此等知遇之恩,想必朴仁范将铭刻于心。另外一首《上冯员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冯员外

陆家词赋掩群英,却笑虚传榜上名。

志操应将寒竹茂,心源不让玉壶清。

远随旌斾来防虏,未逐鵉鸿去住城。

莲幕邓林容待物,翩翩穷鸟目哀鸣。

第一句所指的“陆家”即出自《晋书》:“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弟云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号曰‘二陆’”,而《恨赋》曰:“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6]此句表达了朴仁范的赞美之情认为冯员外的才能出众,可与陆家两兄弟相提并论。紧接着第二句“志操应将寒竹茂,心源不让玉壶清”,诗人赞扬冯员外志向高远,情操高尚,且如鲍明远的《白头吟》所说:“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冯员外的心境清澈透亮,纯洁无比。第三句描述了冯员外当年是从事边防节度使随军队而来,但却未能如愿与贤人们同回故里,郁闷之情溢于言表。末句终表明朴仁范写这首诗的最终用意,即自己苦于未得贤达垂青,难入仕途,犹如一只徒劳飞翔于天际却只得哀鸣的穷鸟一般,郁郁不得志,也从侧面说明了他对成为冯员外幕府中人的强烈渴望。

崔致远的《陈情上太尉》:

海内谁怜海外人,问津何处是通津。

本求食禄非求利,只为荣亲不为身。

客路离愁江上雨,故国归梦日边春。

济川幸遇恩波广,愿濯凡缨十载尘。

在这首诗里,崔致远并没有像典型干谒诗那样以含蓄委婉的口吻向达官显贵暗示自己所求,而是向高骈更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希望能够投靠淮南幕府,而且初衷只是为了求食禄求生存,对名利仕途等并无关心。作为一名独在异乡的异客,常常会因为思念故国而被千愁万绪所缠,但“济川幸遇恩波广”一句道出了他对高骈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同时希望自己能为高骈效劳十载,表达了忠诚之心。

结语

谢海平在《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中提到:“留华外国人欲得唐代诗人青睐而与结文字交,必须具备两项基本条件,一为具备中国语言、文字、文化之基础,一为与骚人雅士来往接触之机会,同时具备此两项条件者,较有可能与诗人唱酬来往,此所以东夷文士及留学僧徒常为唐人垂青之故。”由上述新罗留学生所写汉诗足以窥见唐朝时期新罗留学生在华期间通过接受集中性的中华文化教育以及与唐朝诗人的唱酬往来而积累了深厚的汉文功底,也因此能以娴熟的技巧写出这些既有文化底蕴又深藏真情挚感的作品。

注释:

[1]见《全唐诗》,中华书局,2007年版。

[2]徐居正编:《东文选》,太学社,1967年版。

[3]党银平:《桂苑笔耕集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4]党银平:《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第六章<新罗留学生与唐代文人的交往>》,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9页。

[5]陈尚君:《新罗旅唐三诗人诗辑存》,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

[6]释子山:《夹注名贤十抄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文献:

[1]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唐史研究丛稿[M].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

[2]谢海平.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M].文史哲出版社,1981.

[3]柳晟俊.唐诗论考[M].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唐诗赏析篇2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 审美教育 鉴赏方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唐诗宋词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打开《唐诗宋词选读》这本教科书,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折射出唐诗丰盛热烈的光彩;小桥流水,杏花春雨,透露出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殿堂,你一定会目眩神迷,流连忘返。但由于古代汉语的言说方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年轻一代似乎越来越少吸取古人的文化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陷于窘境。

一、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

从新课标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教师把古典诗词当文言文教,将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词翻译成苍白无味的白话文;二是有的教师“满堂灌”,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生平,从思想内容讲到语言风格。其结果往往是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乏味,对学生的古典诗歌审美培养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语文特级教师方仁工曾经说:“现在教古诗文像教第二外语一样,是不行的。”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古诗文对有的语文老师来说就像是一门外语,另一方面说明在古诗文的教法上存在问题(这也是后面将提到的古诗文变成了一种操练的一个原因),以致学生学习古诗文收效不大。而高中学生尽管对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同,对学习古典诗歌的目的也似乎很明确,但远远不是古诗文学习的“好之者”和“乐之者”。他们对语文科的学习似乎也只有“以硬对硬”,用书面作业形式或考试测验手段来“坚守阵地”,结果他们的古典诗歌的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枯燥的字、词、句的操练,少了诵读,没了感悟;少了赏析,缺了品味。尽管学生在这种操练上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收效并不大,学生本来有一点审美情趣,但最后练弄得兴趣索然,变得十分功利。这样,学生厌学古诗文就是不足为奇的事了。在这种心态下学习古诗文,收效又怎么可能大呢?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是一个从语言入手由景入情入理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传统文化,领略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

二、古典诗词鉴赏方略

1.感悟、诵读是起点。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此,应加强对古典诗词的吟诵,展示其内在的韵律,显示其音乐性,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学生心灵深处。在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可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朗读中感悟诗词的内涵,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喜欢阅读,愿意阅读。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放手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同时也可作一定的示范朗读。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带着感情,学生们会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学生感情投入,再结合教师对意象、意境的适当点拨,也可以播放相关情景的幻灯片或者辅以音乐,从而拉近学生和古典诗词的距离。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感悟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融入其中,从而体会诗的美感。

2.联想、想象是介质。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载体,古典诗词就像一个经“压缩”软件处理的“文件”,阅读时,需“解压”还原,即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词中的情境并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可以联系诗人本身,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心情、感受、处境(环境),也可以联系自己个人的生活体验,由己推人,分析形象。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一首悼亡诗,写的是对亡妻的思念。首句写难忘,次句写难见,再假设写十年来自己变化之大。下面“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夜来幽梦,“明月夜,短松冈”是妻子安身之地。因思而入梦,梦见妻子;因梦而料想妻子思己,想妻子也会梦见自己。假如没有联想和想象,没有情感体验和感悟,词中那超越生死的人间至情是很难领悟的。一般说来,作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刘勰所说的“情动而辞发”的过程,由意象进入,终结于言语形式。而我们的解读过程刚好相反,我们是先从言语形式入手,终结于意象,也就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诗词鉴赏是一个由理解到评价的过程,而鉴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是不可或缺的介质。

3.鉴赏、创新是关键。

首先,引导学生变革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

赏析唐诗宋词,如果泛泛地用“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语言的生动”等语词和概念解读,难免造成被周汝昌讥讽的“取粗遗精”的结果。我们应引导学生变革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比如鉴赏唐诗时能否突出其丰盛热烈的风神,鉴赏宋词时能否突出其精微细腻的韵致?同样是唐诗,赏析盛唐诗能否充分感受其盛唐气象、少年精神,赏析晚唐诗能否充分领略其感时伤怀、余晖绚烂?同样是宋词,欣赏婉约词能否体会其浅斟低唱的情韵,欣赏豪放词能否体味其昂首高歌的气势?……唐诗宋词各自的诗化内涵和不同的形式美感,都需要在教学中细加咀嚼玩味。

其次,处理好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要按照他们的心理结构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处理好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精选了唐诗31首、宋词32首。其编排大致以诗歌发展阶段为线索,注重诗词自身的体类特征和鉴赏规律,设计鉴赏活动中隐含若干种基本的鉴赏技巧和角度,如创意、构思、意境、意象、语言等,有助于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注意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

最后,让学生明确诗词的鉴赏目标。

唐诗赏析篇3

注释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⑵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⑶深林:指“幽篁”。⑷相照:与“独坐”对应。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嵇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日本汉诗学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细地指出:这首诗的前两句,暗用了魏晋之际诗人阮籍闻“苏门之啸”的故事和阮籍《咏怀诗》中的“起坐弹鸣琴”句意。并指出: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悠然弹琴,自得其乐,也很像陶潜。只不过陶潜弹的是无弦琴,而王维弹的则是有弦琴。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唐诗赏析篇4

一、引入诗评的必要

我国古代诗歌,特别是唐诗的评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积淀。它常为某首诗的阅读鉴赏而发,或从整体风格观照,或从思路结构把握,或对一句一字解释,有着相当深细的体会。诗评是我国历代文人心血的凝结,是民族审美经验的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价值不亚于诗歌本身。教学引入诗评,是在弘扬民族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由此看来,诗评毫无疑问地属于课程资源,只要运用得当有效,课堂教学引入诗评是符合课程标准的。

从学生角度看,高中学生虽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识记了不少古诗,但还谈不上具有鉴赏诗歌的能力,自然对高中教材的古代诗歌相当隔膜。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诗评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恰当地、灵活地、多式样地引入诗评,能给学生以思维的诱发、鉴赏的启迪,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走进诗歌,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另外,课堂教学引入诗评是高考的需要。近两年命题自主,有的省市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引入了诗评设置题目。这种题目式样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命题者的智慧,但也给学生鉴赏带来一定难度。典型的是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3题,“题料”(苏轼的诗论)中的“此乃写物之功”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也是学生解题的瓶颈。倘若学生平时接触过一定量的诗评,高考时便不会因“面生”而手足无措。

二、引入诗评的原则

选人教材的每一首古代诗歌(包括词),其评论少则几条、多到十几条乃至数十条。选择哪条诗评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呢?笔者以为,在教学活动中应贯彻四项基本原则:

鉴赏原则 诗歌文本所具有的形象性、含蓄性、跳跃性等特征,要求诗歌鉴赏主体必须通过审美感知才能走进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跳动的脉搏。所以,诗歌教学撷取的诗评应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咀嚼、品味、感悟,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形成。如,关于杜甫《蜀相》颔联的评论主要有以下5条:

①自别托意在其中矣。(《苕溪鱼隐丛话》)

②三、四纪祠之冷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③三、四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

④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杜诗详注》)

⑤三、四写祠堂物色,只着“自”“空”二句眼于中,便已悲凉欲绝,而肃穆深沉之象,更与荒芜零落者不同。(《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其中③④⑤条都是直言景中寓意,评论中肯,但无法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体悟;而①②条虽是笼统的概述,可有利于学生鉴赏。笔者以为,在学生思考、发言之后亮出“底牌”(指③④⑤条)效果更佳。

文本原则 教材中的每一首古诗都因其是经典作品而有着审美独特性,要么意象丰富、寄寓深刻,要么构思精巧、技法巧妙。因此,教学引入的诗评必须契合诗歌文本的美学特质,力争取其一点,带动全篇。李白的《越中览古》最大特点是结构新奇,不合近体诗“起承转合”的章法。因其构思独到,备受历代诗歌评论家青睐,如《唐诗训解》引敖子发评语曰:“以落句转合,有抑扬,有开阖。此格,唐诗中亦不多得。”笔者在教学时如此引入诗评:

近体诗在结构上讲求“起承转合”,沈德潜认为此诗“其格独创”(《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这样设计诗评,试图引领学生从诗歌结构章法人手,进而把握诗人融入其中的人生体悟与认知:前三句一起一承一拓,振笔疾书,极言昔日豪奢;末句突转,勾践霸业烟消云散,今日所余者唯三两鹧鸪,于夕阳黄昏中飞鸣旷野,凄凉、萧条之至;诗歌在鲜明比照中寓含荣华无常之戒。

激发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重体验、过程、能力,古代诗歌教学自然要体现这一理念。此种情况下,使用诗评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探求问题的活动中形成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直被选人教材,前人对该词尾句“一尊还酹江月”所含蕴的情感认识不一:“题是怀古,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人生如梦’二句,总结以应起二句。”(黄苏《蓼园词选》)“述吊古之情,别出明月,与江波相映。此境此情,真不知人间何世矣。”(唐圭璋《唐宋词选释》)“文情至此已带感慨,便以‘人间如梦’四字推开,而以‘酹江月’作结,盖此游至月上时也。”(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据此,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纲举目张:

有人认为“一尊还酹江月”寄寓了词人愁闷心情,有人觉得它体现了旷达襟怀。你认为呢?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适时原则 所谓适时,即根据诗歌文本的审美特质和指导鉴赏的需要,教学时应抓住恰当时机引入相关诗评。例如,教学杜甫《登岳阳楼》时,学生容易把这首律诗的情与景割离开来,分别品赏。为此,笔者在学生整体把握之后设计了下题:

方回评曰:“中二联,前言景,后言情,乃诗质一体也。”(《瀛奎律髓》)请解析本诗的“情景一体”。

在学生分析之后,可再次引入诗评绾结: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黄生云: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愚按: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然玩三、四,亦已暗逗辽远漂流之象。”

引入具体解释性的诗评,必须关注时机。倘若引入超前,就会剥夺学生品味赏析的“权利”;如果引入滞后,则会使鉴赏环节脱榫,给人逻辑混乱之感。引人俞陛云的评论“客情之凄凉,风景之清幽,怀人之绵邈,皆在‘杨柳岸’七字中”(《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时,需在学生咀嚼了“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后;拿沈德潜的“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令人于言外思之”(《唐诗别裁》)作“物是人非”的典型性总结,应在教学完刘禹锡《石头城》之后。

三、引入诗评的式样

引入诗评,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操作:可全部引用,可局部采用,也可不变立意重新组织语言;可鉴赏式、评析式也可注解式、撰写式。无论使用哪种式

样,其核心是有益于教学,有益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鉴赏式样 以“鉴赏”这种方式引人的诗评,主要意图是给学生一个鉴赏诗歌的切入角度,所设置的问题,或者振动全篇,或者对某关键性词语作深层解读。教学姜夔词《扬州慢》时,可引用陈匪石《宋词举》中的评论设置“有人认为,‘空城’二字是全篇之眼。请结合全词作出分析”这样的问题带动全篇;也可依据唐圭璋

评析式样 评析式样指要求学生在诗歌鉴赏活动中对评论家已经作出的诗评进行“再评价”。此种“再评价”不是就诗评论诗评的抽象分析,而是力求切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优与劣、是与非的认定。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诗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清代诗评家对最后两句的“删留”看法不一:黄白山、田同之主张删,纪昀等主张留。由此,可设计下题让学生评析:

田同之评说此诗末两句应删去,你认为呢?请结合诗歌说明。

无论学生主张删还是留,只需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可从诗歌含蓄性特点或民歌本色特质角度评判,也可从诗歌的主题角度审视。

注解式样 这里指在诗歌鉴赏活动中,直接引用具体、准确、深刻的诗评,给学生提供鉴赏视角和审美知识积淀的式样。教学杜牧《赤壁》之后,可引用下面三则诗评给学生启示:

①大抵诗人每喜以一琐细事来指点大事。即如此诗,二乔不曾被捉去,固是一小事,然而孙氏霸权,决于此战,正与此小事有关。家国不保,二乔又何能安然无总?(《唐人绝句精华》)

②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已意,发议论,即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如牧之《赤壁》……用意隐然,最为得体。(《围炉诗话》)

③详味诗旨,牧之实有不满公瑾之意。牧尝自负知兵,好作大言,每借题自写胸怀。(《载酒园诗话》)

撰写式样 引入诗评进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就某首诗的词句、意象、构思、技法等撰写简短诗评,表达自己独特的体悟与认识。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思维、锤炼学生的语言,同时也为高考诗歌鉴赏做了充分的奠基。下面是笔者教学李白《黄鹤楼中听吹笛》时学生写的诗评,虽不多么深刻精妙,但很准确具体:

①以贾谊屈于长沙言自己无辜蒙冤,表意婉曲。②视长安为家,足见李白对朝廷的眷顾与忠诚。③用梅花写笛曲悠扬动听,此乃通感手法。④落梅花,明写笛声,实写五月如严冬,透出诗人冷寂心情。

唐诗赏析篇5

1.朝代

2010年的18套试卷和2008、2009年一样都共选用了19首诗歌,其中唐代作品5首,宋代作品9首,元代作品1首,清代作品1首,三国魏作品1首,南朝梁作品1首,南朝陈1首。与近三年高考试题比较,唐宋两代作品再次成为命题者的重点。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唐宋两代分别有代表一代文学成就的诗和词,唐诗、宋词的成就在诗歌文学领域的地位不容忽视。其次唐宋两代是一个各种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国家不幸诗家幸,大量的优秀的诗人出现,从而创造出大量优秀的诗歌。2010年所选诗歌朝代的涉及范围变得更广了。2009年唐代以前的作品未能进入命题者的视野,而2010年范围明显比以前扩大了,命题范围涉及到7个朝代,唐以前的作品也进入了命题者的视野(共有3首,分别为三国魏作品1首,南朝梁作品1首,南朝陈作品1首,)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因为其符合试题范围广,类型多样化特点。

2.审视作者

18套试卷涉及诗人18位(宋代陈与义两次入选)。本年度改变了以往著名作者较少的情况,学生耳熟能详的知名诗人增多,如三国魏阮籍;唐代李白、王昌龄、杜甫;宋代的欧阳修、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王安石等。跟以往一样,命题者虽选用这些知名诗人,但其作品入选的并不是他们的知名作品。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避免和各地的辅导复习资料撞车,另一方面减少注释,降低了对诗歌主题内容的理解难度。同时仍然延续了以往对“二线诗人”的选录,如唐代的司空曙、雍陶;宋代的郭祥正、陈与义等。

3.体裁

19首诗歌中诗歌中,诗作13首,其中五律6首,七绝6首,五古1首;词曲6首,其中小令5首,元曲1首。以往七绝和小令为命题者首选题料,这两种体裁独占鳌头已经好多年了,今年又增添了一个比重很大的新成员――五律,五绝和元曲则长期备受冷落。特别是五绝,今年在占绝大比例的诗中,连一席之地都没有。这是因为五绝内容相对简略,缺乏深刻的内容含量。相比七绝和小令则更受命题者的亲睐,就连文化大省江苏2009年选了词中长调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也昙花一现,今年仍就选了七绝王昌龄的《送魏二》。

4.观察题型

18套试卷中多数以直接采用简答题作为考查的基本形式,只有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采用了填空题考查形式)三套试卷采用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考查方式。总的来说跟以往一样以单篇鉴赏为主流,比较鉴赏题型2009年仅见于湖南卷,而今年仅见于天津卷;另外延续了去年的“多元解读”题型的登场,好几套试卷出现了探究性答题模式,答案不再是唯一,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定答案。说明“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这种题型的大量涌现,符合诗歌教学的多元化,符合高考重在考查学生解读能力的要求,必定会赢得社会喝彩。

5.考点

2010年高考试卷中,除了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三套试卷中选择题不好具体纳入考点外,笔者统计18套试卷34道诗歌鉴赏主观题中,涉及“形象”的3题;涉及“语言”的4题;涉及“表达技巧”的12题;涉及“思想内容”的10题;涉及“观点态度”的5题。当然这是一个粗略的统计,因为试题蕴涵的考点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交叉的,很难给它一个确定的界定。但是从这粗略的统计不难看出,跟以往一样,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考查是命题者首先考虑的考查模式(粗略统计2009年涉及“表达技巧”11道,涉及“思想内容”12道),而且表达技巧体型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且有继续上升的势头。这是因为这一考点符合新课程下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甚至是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技巧来达到内容表述的目的。

唐诗赏析篇6

关键词:诗歌鉴赏 辨体 审美

中国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最具价值的瑰宝,它代表了我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入学习的文学样式。学好中国古典诗歌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诗歌鉴赏是高中阶段语文学科考查的一个重点,更是难点。这就使得学生们对诗歌有一定的重视。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会通过课文及习题接触大量的诗歌。大部分诗歌鉴赏题侧重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逐步提高分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诗歌审美特质的理解,也就很难真正理解诗歌的艺术效果,难以真正体会诗歌的魅力所在。下面来看一道诗歌鉴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

其中的一道问题是:“‘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诗歌鉴赏题总是把诗歌分解了来看,有的题还会问得很刁钻,让人不知道从何答起。对学生来说,答题的确有难度,并且未必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诗歌的认识。那么怎样更好地体味一首诗呢?同样针对上面所引的这首诗,我们看看古代的诗论家是如何来赏析的。清代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评道:“诗有借叶衬花之法。如杜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自应说闺中之忆长安,却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借叶衬花也。”[2]他用中国特有的诗论语言来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虽然意思不那么清晰,却能让人有一语中的的感觉。清代的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说:“此公陷贼中,本写长安之月,却偏陡写~州之月;本写自己独看,却偏写闺中独看,已得遥揣神情。三、四又脱开一笔,以儿女不解忆,衬出闺中深情苦境。”[3]古人显然更侧重从诗歌的整体来把握,得其神韵。让人觉得切中要害,又耐人寻味。现代学者沈祖痹谒的《唐人七绝浅释》中对以上写法说得更为明了,说杜甫“学习杜审言《赠苏书记》从对面着笔的手段”[4]。这样就巧妙地道出该诗歌的优点。我们在诗歌教学中也应该重视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诗歌的审美特质,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才会愿意主动学习诗歌。

还有一点,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因为诗歌鉴赏题侧重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所以就会挑那些有特殊手法的诗歌出题,可是盛唐的诗歌――那些被我们认为写得最好的诗,往往是一气呵成,不讲求艺术技巧的。因此我们做题时见到的诗歌往往不是最一流的诗,长时间地鉴赏这些诗恐怕会阻碍我们审美眼光的提升。因此,我们学习诗歌还是应该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学习古人鉴赏诗歌的眼光,以便更好地鉴赏诗歌。在这里我想提出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风貌

古人有一套用来品评艺术作品的词汇。这些词汇概括了诗歌的整体风貌,如“雄浑、空灵”等,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们体现了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能更好地将我们带入审美的情境中去。学生把握一些这样的词汇,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风格。如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很好地体现了雄浑的特点。如: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6]

这些诗歌抓住典型场景集中描写,意境开阔雄浑。再如王维的五言律诗、五言绝句,我们往往可以用“空灵”来概括。如: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7]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8]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9]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10]

在这些诗歌中作者隐退诗境之外,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诗歌的风格,体会诗歌的妙处所在。类似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二、学习一些辨体知识

首先,学生应该从诗歌的体式入手,了解一下各种诗体的特点。如五古诗古朴典丽,七言歌行跌宕起伏,而七言律诗往往凝练顿挫,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s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11]

我认为这首诗是比较典范的一首七言律诗,因为七律应该写得抑扬顿挫,读来让人有刻骨铭心之感。如果像七言绝句那样流丽婉转,就不算合格的七言律诗。

其次,诗坛一些个性突出的诗人往往各有擅长的诗体,注意把握其特点。比如,王维、孟浩然擅长五言诗;李白擅长七言歌行、七言绝句;杜甫擅长五言古诗、七言律诗;王昌龄、杜牧擅长七言绝句等。他们创作的不同体式往往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人们常用飘逸奔放来概括李白诗歌的整体特征,但具体到不同的诗体则应分开来看,他的七言歌行体现了奔放的特点,如《行路难》《将进酒》。如果是《蜀道难》《梦游天母吟留别》这样具体描摹了山川险峻的诗歌,可以用奇崛瑰诡来概括,而他的七绝往往具有清新飘逸的特点。

第三,不同的诗歌体式也有它们各自适合表现的题材。如王维的山水诗通常用五绝、五律这两种体式来表现。除了上文提到的诗歌,还有《鸟鸣涧》《书事》《汉江临泛》《终南山》等。而七绝主要有几种题材:一是边塞诗,二是闺怨。前者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后者如他的《长信秋词》五首。

三、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

古音有平上去入,后来入派三声,今天尤其是在我们北方方言区,大家基本对入声都没什么了解,可是学习诗歌时,我们可以把它提出来,让学生对入声字有一定了解。入声字很能体现诗歌的情感,比如岳飞的《满江红》多入声字。因为入声字发音十分短促,就能更好地体现词人那种悲愤之情。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入声字。然而我们在朗读诗歌时,仍可以通过区分平仄来把握诗歌的音调。比如平声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阴平(一声)、阳平(二声),发音时可以尽量长一些,给人一种意境悠远的感觉。仄声字包括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发音时要短并且重,这也可以表示情感的强烈。

学习诗歌时,我们还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吟诵的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古典诗歌的音韵之美。吟诵是濒临失传的诗文诵读和学习方式,介于说、唱之间。如今会吟诵的人很少,尤其是采用地方方音的吟诵。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网络的音频资源。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的网站上就有很多音频资源。其中有1982年全国首届唐诗讨论会的录音,里面有用闽南语、南昌方言的吟诵,音调婉转悠扬,十分动听,还有霍松林先生用他特有的西北声腔吟诵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苍老遒劲,特别适宜地表现出杜甫漂泊西南时的慷慨悲凉。我也听过有人用湖南平江腔吟诵《示儿》《登金陵凤凰台》,抑扬顿挫,情感充沛。不过现在更多的人都是用普通话吟诵,虽然少了地方方音的风味,但是更便于推广。人艺的话剧《李白》由濮存昕饰演李白,当他演到情感迸发时,往往“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加之幕后苏民先生的吟诵,实在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国古代有很多诗论作品,如《诗源辨体》《诗薮》《四溟诗话》《一瓢诗话》等,可是这些论著对于高中生来说过于专业,难度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些近现代学者论诗的著作,这些学者往往受过旧学的教育,作为将新学与旧学衔接起来的重要环节,很适合成为我们学习古典诗歌的重要媒介。其中代表学者及作品有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沈祖毕壬的《唐人七绝诗浅释》,还有叶嘉莹先生的一些诗学论著等。

学习诗歌,我们不能总带着功利性目的,那样既浪费了诗歌的审美价值,也不可能真正读懂诗歌。让我们暂时抛去功利的想法,用细腻的心去体味诗歌之美,哪怕凄迷,哪怕哀婉,都是一种醉心的审美体验。

注释: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2页。

[2][3]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3页。

[4]沈祖保骸短迫似呔诗浅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页。

[5]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6]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7]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8]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9]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10]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1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925页。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2.

[2]顾青.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5:3.

唐诗赏析篇7

一、命题走向中的5个应知要素

纵观2006年17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

1.名家名篇不再一枝独秀,随着单独命题省份的增多,各地命题者为了避免重复,从名家名篇中选材将会越来越少,或者说,即使选自名家也不会选名篇。

2.以“绝句”为主,以唐宋为主的局面不会改观。综观2006年17套试卷选用的20首诗,其中晋诗1首,唐诗4首,宋诗4首,末词2首,清诗5首,近代诗1首。诗歌出处为什么侧重于唐宋时期呢?因为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诗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手法、艺术特色,都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对读者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文学素养、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高考卷中的古诗词鉴赏不管以哪种形式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都会侧重于选择唐宋诗词。

3.“写景抒情”诗依然将独领、诗是抒情的艺术,任何一首优秀感人的诗,总是诗人内心深处涌出的歌唱。

4.注重“点”的考查、高考古诗鉴赏不讲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如广东卷: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湖北卷: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5.借助古人的评点设置赏析题。如山东卷: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命题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所谓诗眼就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抓住诗跟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之所在呢?一般说来,诗眼在全诗的后两句,因为诗人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两句往往才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同居多。

例1(2006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解析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设题点就是第二句中的“敌”与“对”或其他词的比较,解答时无须结合全诗,只需要就事论事。既然要我们分析“敌”字的妙处,那么就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句中“素秋”暗示的色彩相当丰富,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空床”是诗人孤寂哀伤的代名词。如果用“对”字,虽说比较平稳而浑成,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至此,“敌”字的妙处也就显现出来了。

三、命题角度二:分析、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专业的名词术语。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有:欲扬先抑、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卒章显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等。当然鉴赏表达技巧绝不是仅仅列出一两个名词术语,关键的还是考生要能够结合诗歌的情感将创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分析出来。

例2(2006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②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解析 这道题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从整首词来看,使用的是情景交融的写法,把聚散离别之情寄寓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上,把相思之情寄寓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上,情意真切。从词句上来看,用了比喻修辞。上阕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下阕说离别之后,他的心像飞尘一样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表达了刻骨铭心的相思和无限的柔情。

四、命题角度三:理解、分析整首诗的内容或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本质,诗歌创作的日的就是为了抒发作者情感,诗歌鉴赏的基点,也是对情感的领会和把握。因此,诗歌鉴赏题较多地涉及对作者情感的分析评价。对整首诗的分析,一要重视注释与标题,因为这里大都含有很重要的信息。第二,评价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三要看清题目要求,灵活作答。如果考题直接提出了鉴赏角度的要求,那么考生在答题就应直奔主题,明确回答。而如果考题没有明确地指出鉴赏的方向,考生在自选鉴赏角度时则应注意两种情况。1.当读懂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并对作者的风格有所了解时,可选择此诗的思想情感作为鉴赏的对象。因为思想情感是属于“大而话之”的东西,难有精确的答案,靠上一点就能拿分。2.当不能理解诗的大概意思时,就选择一两个精练生动的字词鉴赏,抓住一点,洋加阐发。

例3(200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宋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②。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唐诗赏析篇8

一、命题基本形式和特点

纵观2012年高考16套试卷(不含)海卷),共鉴赏评价古诗词17首(浙江卷考查了2首诗),设题数目以2个小题为主,赋分基本保持稳定,分值在8分左右。题型设置以问答为主,兼顾选择、填空。具体分析命题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主要是鉴赏一首诗,两首诗比较鉴赏仅为点缀

今年只有浙江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2011年只有湖北卷,2010年只有天津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由此可知:两首诗的比较鉴赏题已不再流行,仅仅是一种点缀。一套试卷只鉴赏一首诗又将独步天下。

2 注重衔接所学诗词,比较鉴赏,拓展延伸

这种衔接在设题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把考查的诗词与教材中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鉴赏。比如今年江西卷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二是从考查的诗词中的某一知识点(或思想内容或表现手法)延伸到所学的诗词,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今年北京卷第3小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可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3 题目设问大都指向明确,又适度开放

绝大多数的题目设问指向明确,要求考生就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知识点进行作答。比如:全国课标卷的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这种限制性的明确设问,既可消除问题的模糊性,又能免除答题的非指向性,更能避免学生漫无边际作答现象的出现,实为一种充分为学生考虑的体贴式设问。

在限制性设问的主导下,也有一些题目设问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例如:①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广东卷)。②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江苏卷)。③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四川卷)。这种适度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的创新解答和多种解答提供了可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不过,今年安徽卷的题目设问方式却与去年完全相反。2011年的设问要求是“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可谓当年最创新的设题方式:不仅只出了一道题,而且设问完全开放。然而2012年的设题方式则变成了两个题,而且设问明确限制一一“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由安徽卷的颠覆性变化,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启示:设问方式不能完全开放,而应像今年的3套题那样适度开放,可能更符合高考命题的科学性。

二、诗歌选材特点及其亮点

1 宋代诗词仍备受青睐,金代诗词悄然登场。

与近年试题相比较,2012年诗歌从朝代上看有以下特点:

宋代诗词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考查了9首和10首,独占了半边天,今年虽有所下降但也考查了7首,占了41%,仍是最多的。另外,唐诗近三年都在3首或4首,基本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查了晚唐时期温庭筠的一首词。

在突破唐宋诗词一统天下的格局后,前两年元诗明诗异军突起,今年则继续并加大了考查力度。元诗2首,明诗1首。在前两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从未出现过的“名不见经传”的金代诗词,却在今年的浙江卷和安徽卷悄然登场。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用的一段空白被填补。

金代诗词的十肖然登场,选入了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元好问,其意义不可低估。有力地拓宽了诗词鉴赏的领域,又次打破了考查格局,应是今年诗歌鉴赏最大的一个拐点和亮点,更是今年最突出的变化和创新之处。

这也启示我们:中国每个朝代(即使是少数民族的)都有其优秀的文化,精彩的诗词。这些诗词可以并且应该成为高考诗歌题选择的范围,更应该成为中学生平时学习和鉴赏的对象。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诗歌鉴赏训练中必须拓宽学习和训练的领域。

2 作者均非流诗人

(1)著名诗人完全退出,避免了猜题押题。

17首诗词涉及作者16位(杨万里有两首诗入选)。一流诗人全部缺席,我们在教材中非常熟悉的,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著名诗人一个没有。

比较熟悉的作者有8位,他们分别是贾岛、温庭筠、秦观、杨万里、晏几道、晁补之、张耒、元好问。学生根本没听说过(甚至老师都十分陌生)的作者也有8位,他们分别是中唐的李益、晚唐的修睦和钱、宋朝的李纲、金朝的王寂、元朝的白埏和曹伯启、明朝的金銮。

(2)作者作品“陌生化”成共识,体现了公正公平。

大量选择陌生作者以及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应该是高考命题人的有意为之。“陌生化”,

已成为命题人今年和今后作者作品选择的一个基本标准。同时,选材的陌生化,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高考的公平公正。

3 体裁以律诗最多,绝句、词次之

今年的诗歌在体裁上非常集中,除了律诗、绝句和词外,没有涉及其他体裁。2010年和2011年这三类体裁所占比率也不低,分别为76%和88%。可见,这三种体裁最受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者的青睐。

另外,前两年曾考查的乐府诗,今年没有出现;2010年曾考查的五言古诗和散曲,2011年和2012年均未考查。这说明,这些非主流的体裁也许只是偶然为之,或者说是一种点缀。

在平常备考时,广大师生还是应重点加强律诗(尤其是五言律诗)、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词等体裁的训练。

唐诗赏析篇9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从历代诗歌中汲取营养和精华。鲁教版特别采编了唐诗与宋词这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编写了《唐诗宋词选读》这一选修文本,让学生欣赏到了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领略到了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歌咏了北宋的旧曲新声,倾听了南宋的乱世词心。

不知不觉中,半个学期的授课已经完成,在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与精神的陶冶的同时,更给我们的授课者和听课者带来审美的体验和创新与反思的机会。

首先,《唐诗宋词选读》具有经纬交错,逐层推进的文本特点。

从初盛唐到中晚唐,从北宋到南宋,以时间为“经”。本套选读文本在初盛唐诗坛上选取了8位诗人18首诗歌,在中晚唐诗坛选取了12位诗人24首诗歌,在北宋词坛选取了11位词人24首词作,在南宋词坛选取了11位词人21首词作,目的在于撷取每一个时代的星辉,了解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细微地感受研读名人名篇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

由意象意境到格律节奏,从联想到诗眼词眼,以鉴赏为“纬”。本着〈〈语文课程标准〉〉应该“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征”的要求,本套选读文本,以“诗歌入门”系列为纬。以鉴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和意境的理解开始,首先介绍了有关“意象与意境”的感性知识;然后从诵读出发,了解“格律与节奏”帮助学生深入地欣赏诗歌的音乐之美和谐之美;“联想与想象”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艺术魅力,既能够进行分析鉴赏,又能够学会应用;最后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又一重要方法——寻找诗眼和词眼,理解用典,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这一纬度中,主要采用了小步轻迈,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推动学生初读文本,然后深入研读文本,最后的得出自己的感受。

其次,《唐诗宋词选读》具有歌咏吟诵、多元解读的鉴赏特点。

当学生沉浸在琵琶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诗中那皓月当空,幽美的景色顿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美景离情之中,不由让人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当艺术家乔榛、丁建华用饱含深情朗诵《长恨歌》时,学生的情感也随之起伏不定,从杨贵妃得意的专宠,到马嵬坡杨妃的惨死以及蓬莱仙岛杨妃的不忘旧情,随着朗诵的情语出之,一个哀婉缠绵的爱情故事也流淌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当学生用《月亮代表我的心》《风中有朵雨作的云》《浪花一朵朵》等当代通俗曲调演唱柳永的《望海潮》时,我们不仅看到一幅幅西湖美景、钱塘江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人民的安详生活,更为孩子们突发奇想的音乐天赋所震撼,词字添配的丝丝相扣,旋律与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词作画面相得益彰,学生们精彩的演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阵阵欢呼声。

在歌咏吟诵中,学生不但读出了诗词的音韵之美,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同时学生发挥个性的独到见解,疑义相析对文本进行了多元的解读。

在解读辛弃疾《青玉案》一词时,对词中的“那人”,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情人”,有的说是“志同道合的知音”,有的说是“孤傲、不趋流士的志士”,也有的说是“一种理想的追求目标”等,不同的拆解,体现了学生对作品的个人体验,表现了不同人对诗歌内在情感的心领神会。

在学习《长恨歌》时对杨贵妃这一人物的评价是“讽刺”?是“同情”?还是“无辜”?学生们也议论纷纷,有的说“杨贵妃恃宠而娇,一人升天,仙及鸡犬”该唾弃;有的说“杨贵妃与李隆基生死相恋,梦魂萦绕”,此真情专一的爱情值得歌颂;有的说“杨贵妃只一女子无意于专权弄政好于武则天,是李隆基把持不住自己,荒于朝政,才导致国灭”杨妃何德何能能够挽回败局值得怜悯-------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非常的感兴趣,自己通过互联网找寻的相关资料也非常的多,介绍给其他的同学时都能侃侃而谈,而谈到自己的理解时也能按照自己的体味,有自由,有个性的阐发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就可以不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有了自己的独立体验的自由和空间。

最后,《唐诗宋词选读》也给了老师授课更大的个性空间和创新的机会。

本套教材文本的编排分阅读和课外自读两个部分。阅读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必读内容,课外自读文本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课外自由诵读,教学中不作要求。因此文本的选用选讲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

在气势恢弘的初盛唐诗歌的第一单元,老师可以利用学案详讲《将进酒》《蜀道难》《登高》等,用多媒体详讲《春江花月夜》之后,我们将课外自读13首诗分成三类,其中李白诗二首,杜甫诗三首跟必修李白和杜甫专题同时教授,剩余8首归为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两类进行专题性质的提纲挈领式的讲读,这样既节省了课时,也达到了归纳总结方法的效果,不错!

在南宋的乱世词心的第四单元,我们用仿句的方式将《声声慢》写成以“愁”为主题的句子进行仿写“若有所失是愁,环境孤寂是愁,心情空虚是愁,乍暖还寒是愁---------”以此完成对全词的理解,用对比的方式和课外自读《一剪梅》比较“愁”的不同;用通俗歌曲填辛弃疾《水龙吟》词,通过吟唱体会词中写景、典故的深意,通过探究式去拆解辛弃疾《青玉案》中“那人”的不同理解,最后用一词一对应鉴赏题的方式完成课外自读诗词的学习。

总之,在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文本时,无论是教学思路、教学设想还是教学步骤等方面都有着与必修文本不同的教学个性和教学追求,文本的特点给教授者提供了选择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同时打破传统,大胆改革,积极创新,给老师们提供了创造性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徜徉领略唐诗宋词艺术魅力的平台。

总之,回味教授《唐诗宋词选读》,我深深的体会到——

在吟诵中可以体味音韵之美,

在歌吟中可以唱出意境之味。

唐诗赏析篇10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

①幽人:隐居的高士。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与隐居的高士饮酒到酣畅处所作。诗开篇就写对酌情景。盛开的山花,意气相投的高士,于是“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既写出了饮酒之多,也写出了快意之至。接着诗人“醉欲眠”,于是打发朋友先离去,话很直率,却活现出诗人不拘礼节、自由洒脱的个性,也透露出诗人和友人毫无嫌猜、真诚坦荡的深厚情谊。这首诗写眼前景,用口头语,既有信口而出、天真洒脱的妙处,又情意绵绵,令人玩味。

池上二绝(其一)①

〔唐〕白居易

山僧对棋坐,

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

时闻下子声。

注释:

①池上:指诗人在洛阳住所里的池子。

赏析:

白居易诗的语言以平易通俗著称,这种通俗化并非是浅薄轻率,而是清新明快、语浅情深,从这首诗就可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下围棋的情形,两位僧人面对棋盘而坐,竹影映在棋局上,周围非常寂静,无人喧哗,只听得到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打破这山谷的宁静,为充满生机的山谷点缀人文气息,富有清幽的雅趣。在这幽静绝俗的诗境里,传达出诗人宁静安然的禅心。

题怀素上人草书

〔唐〕许瑶

志在新奇无定则,

古瘦漓半无墨①。

醉来信手两三行,

醒后却书书不得。

注释:

①漓:淋漓。 (xǐ):连续不断。

赏析:

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草书率意飘逸,笔法老道而有新意,这首诗就是赞赏怀素草书的诗作。第一句说他的书法志在追求新奇,没有定则,千变万化,敢于创新,打破常规。第二句写他的用笔,古朴瘦劲,连绵圆润,还善于用干笔。书法中有一种笔法叫“飞白”,笔划中丝丝露白,像枯笔写成的模样。“半无墨”就是指这种笔法的露白部分。第三、四句写他性格豪放,常常酒酣而作,随兴书写。等到酒兴过了以后,认认真真地写时,反而写不出那种神韵来,活脱脱写出了这位“醉素”的状态。全诗虽只有四句,却写出了怀素草书用笔、结体的主要特征和他写字的最佳状态,道出了怀素狂草所特有的娴熟精到和浪漫风格。

画 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①,

苍鹰画作殊②。

身思狡兔③,

侧目似愁胡④。

绦镟光堪摘⑤,

轩楹势可呼⑥。

何当击凡鸟⑦,

毛血洒平芜⑧。

注释:

①素练:白绢。 风霜: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鹰极其威猛,如挟风霜而起。

②殊:特异,出众。

③(sǒn)身:耸立身子。形容苍鹰双翅耸起的样子。 思狡兔:想捕捉狡兔。狡兔,即狡猾的野兔。

④侧目:斜视的样子。 愁胡:这里用了西晋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的比喻,胡人深目,状似悲愁。所以用“愁胡”来形容鹰眼。

⑤绦(tāo):丝绳。 镟(xuàn):转轴,系鹰的金属杆。 光堪摘:形容画上绦、镟色泽质感像真的一样。

⑥轩楹:堂前廊柱。指画中悬挂苍鹰的背景。

⑦何当:什么时候。 凡鸟:一般的飞禽。

⑧平芜:广阔的原野。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