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篮球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42

花式篮球教学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兴趣

在健康中国的计划中,全面加强小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积极构建体育强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每一项能力的提升以及日常习惯的养成的学习期和重要培养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起来,以此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探索世界和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身上再适合不过了,所以教师在开展篮球课程活动时,要充分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并且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效果进行不断的优化。

1小学生对篮球教学缺乏兴趣的原因

1.1身体素质差,缺乏自信心

从目前的小学生篮球运动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学生处于独生子女的状态,这种社会构成模式导致部分小学生从小养成娇惯的成长模式,心理素质以及生理素质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未能及时完成,并且一些有些难度的任务,学生还会产生厌恶和畏惧的心理,从情绪方面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树立练习篮球的信心,对于篮球体育课表现消极,进一步加大了身体素质跟不上的问题。

1.2授课教师教学方式落后,专业素养较差

教师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教育轨道的引路人,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模范作用。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体育教师对篮球的授课方式过于传统,无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篮球的学习效率较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的落后,一定程度上是小学生对篮球缺乏兴趣的原因。

1.3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小学生本处于一个对新兴事物感兴趣的阶段,但授课教师在考察学生篮球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处于一种应试的训练模式,不断进行机械化训练,这实际是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没有达到教学标准的要求。

2小学篮球教学兴趣培养的方法探究

2.1通过差异法教学,因材施教

在小学篮球教学中运用兴趣培养法,可以增进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接受系统教育的时间较短,不同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要使所有小学生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班上每个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教师应降低篮球教学的难度,注意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分析小学生业余时间经常玩的游戏类型。然后,根据小学生的喜好,设计篮球教学游戏方法,重视对学生篮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篮球技术的教学上。为了使学生在兴趣引导下形成良好的篮球行为习惯,教师应着重引导小学生寻找篮球的乐趣。例如,老师奖励在篮球方面表现更好的学生。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篮球教学方法,可以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个性化教学,全面提高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2.2通过游戏法教学,激发热情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一般是7到12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段的人,个人的思想和心智都还没有成熟,所以更加好动活泼,对自己不了解的或是感兴趣的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通过游戏来进行教学也是提升教育效果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利用来进行教学,而游戏,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总能听到一些学生的抱怨,比如篮球课太枯燥,不想上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与众多优秀教师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终发现,借助游戏教学法,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简而言之,小学生们天性好动,喜欢各种以游戏的方式学习知识。为此,在篮球课堂上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一举多赢的效果。比如:在对篮球基础动作“双手拍球”的环节进行教学之后,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这个动作的基本要领,教师就可以刻意把游戏的难度加大,让学生单手拍球或加快速度或者进行计时;教师甚至可以采用节拍指令或者口哨“1、2、1、2、1”此类方式来指引大家在拍球的节奏中学会控制篮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将所学的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在游戏当中在篮球节奏的控制,大大地提升了篮球趣味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的热情,从而达到了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又如在执教篮球基本运球动作时,为了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我便摒弃以往反复练习的方式组织开展运球游戏,即按照学生体育技能及兴趣特点将全班同学科学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势均力敌。然后让各小组成员隔5米站成一排练习运球,看哪个小组运球从第一人到最后一人所用时间最短。这样一来,不仅让课堂氛围更加愉悦,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参与进来,学习并熟练运用篮球基本运球动作。由此,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合理科学应用游戏教学法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3通过比赛法教学,增强竞争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多停留于“训练”这一环节,打比赛的时间及机会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教学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兴趣是很难的。然而,众多实践表明,如果篮球教学可适当增加一些竞赛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会比以往提高很多,并且能让学生一直保持这一兴趣。对此,在小学篮球课堂中融入竞赛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执教篮球简单组合动作时,我会为学生进行基础讲解,让学生对篮球组合动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让学生篮球技能锻炼更加积极,我便创设了一次篮球比赛。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看哪个小组合作意识最强,看哪个小组篮球组合动作完成率最高。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竞赛,学生课堂参与度极高,且每个学生都表现的极好。由此,运用比赛是激发小学生篮球课参与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教师应在日后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设计竞赛教案,让学生自觉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在素质教育里有一种重要的策略,即成功教学,成功教学的目的就是在比赛中或者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尽量减少学生的失败感,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能够在某一学科或者某一领域取得更大成功。竞赛的方法一方面提升胜利者信心,让他们对篮球保持一定兴趣,但是对失败的一方教师要更为关注,加大鼓励,给与足够的安慰,这样不会让他们有挫败感。

2.4通过表演法教学,感受魅力

借助表演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来说,为了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花哨的篮球表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篮球的魅力,更好的加强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缩小学生与篮球的距离,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小学体育篮球教师应加强此方面重视程度,让小学生在花式篮球的熏陶下对篮球越来越有兴趣,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如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会不定期学习一些花式篮球动作表演给大家看,这样既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还最大化吸引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实现双赢。当然,光让学生观看表演是不够的,还要适当教给学生一些花式篮球动作,让学生深切感知篮球魅力的同时对今后篮球学习充满期望。那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练习花式篮球动作,我还将一些有关花式篮球动作的相关视频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期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模仿,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

2.5通过组建校篮球队,培养团队意识

篮球比赛通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后获得掌声和荣誉。所以这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篮球的重要动机的有效策略。青少年的好胜心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起来,在保持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热情。组建篮球队是提高学生兴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校可以配备专职的篮球教练,在取得一定的经验之后,还可以组织校际之间的友谊赛。比赛还能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进取奋发的拼搏和意志力。综上所述,针对特定年龄段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活力,提出了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游戏教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等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篮球教学效率,提高小学生篮球技术水平,提高了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通过穿插故事、游戏教学、篮球竞赛、激励性教学评价等,不断提高篮球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全面提高篮球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小学体育篮球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并且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科学、多样、合理的训练和教学手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建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打造“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课堂,促进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宇航.兴趣教学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80-81.

[2]葛家鹏.论如何激发小学女生的篮球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182.

[3]李婉.“趣味篮球”教学方案在小学高年级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四方联动;“农本”特色

1.研究背景

调查显示:近年来,河源地区农村学校在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带来了较大的变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仅就课程资源而言,情况显得尤其严峻:(1)85%以上的农村小学缺体育教师,而且部分乡镇的体育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其观念、能力、培训等远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要求;(2)10%的农村学校没有投入资金购置体育器材,其他有投入的学校也仅仅是生均5元左右;(3)80%的农村学校体育操场不达标,其他体育设施器材主要包括1~2个篮球场、1~2张乒乓球台、1~2单双杠,以及数量极少的篮球、常用的田径器材、学生自备器材(毽子、小沙包、跳绳)等。农村学校课程资源与教育部规定的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差甚远,根本满足不了教学的基本要求。面对体育课程全面实施和课程资源严重缺乏的矛盾,如何鼓励和引导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开发具有“农本”特色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是农村学校的必经之路,也是以下案例的旨趣所在。

2.案例与分析

2.1龙川田心镇杨背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综合开发的案例

2010年,杨背小学采用“政府支持一点、社会筹措一点、学校投入一点”的办法,仅投入3万多元,在校园的边地建设了一个200多平方米,包括运动墙、沙池、儿童单杠双杠、儿童篮球架、爬杆、肋木架、跷跷板、秋千、儿童娱乐设施在内的,集运动、游戏和娱乐于一体,可以同时容纳2个以上班级开展教学活动或体育活动的综合场地设施。既解决了体育设施不足、体育设施不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场地容量小、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还极大丰富了课程资源和锻炼内容,比较好地解决小学生“动”力不足、“玩”不起劲的问题。小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很好的锻炼和促进的同时,体育教学逐渐成为学校的风景和招牌。

2.2河源市农村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

农村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教育部门、学校、社区和体育教师四方联动,初步形成如下的开发途径:一,依托地方院校,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实施“顶岗实习,置换培训”、“送教下乡”等帮扶助教工程。这样,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就能够被师范实习生置换出来,在地方院校进行新体育课程的培训学习和技能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新体育课程的实施能力;二,聘请省、市课程专家学者长期担任新体育课程教学顾问,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开设主题培训班、进行教学巡视指导、组织指导专项课题研究等;三,学校和体育教师有意识地调动和利用班主任、活动课教师、校医、有体育特长的其他课程教师等,聘任当地社会体育人才、社区医生和学生家长等,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作用,参与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以及督促学生参加课外、校外体育锻炼等。四,下辖的五个县每年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定向为农村学校补充体育教师。自2008年至今,全市农村8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了“置换培训”,通过定向招考补充了200多位体育教师,聘请了6名省、市课程专家担任教学顾问,200多所中小学聘任了300多社会人士参与学校体育,300多所学校利用班主任、活动课教师、校医、有体育特长的其他课程教师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育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较大的缓解,基本满足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几个案例案例

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我市东源县是少数民族畲族的聚居地。畲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是河源大地的原驻民之一。该民族传统上就有踢石球、打陀螺、射弩的民间表演活动,是蓝氏家族代代相传沿袭至今的娱乐活动,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表演、竞赛五大功能,具有良好的民间基础。东源县民族中学的体育教师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传承优秀的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和文化,把踢石球、打陀螺、射弩运动引进体育课堂,引入课外体育活动,并对该三个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使之适合在校学生,适合普众开展。比如,用塑料球代替石球,避免损伤脚;射弩恢复使用民族弩,使之安全、材料简便易得;打陀螺开发团体赛等。这种具有“五大”特性的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略加改造,即时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热爱,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得欢,而且在课余活动中自发演炼,不亦乐乎,锻炼和健身效果显著,成为学校体育的一道风景。案例2。“花式毽子”的开发。在农村学校,踢毽子是常见的健身、娱乐项目,为青少年学生所喜闻乐见。但是,传统踢毽子技术要求高、长时间练习要求掌握熟练的技术,大部分学生难以做到,导致吸引下降。对此,阳明小学的体育教师对传统的踢毽子重新进行设计和改良,使之成为以集体活动为主的、可以手脚并用的、同伴间轮番接力的“花式毽子”运动,营造欢快的练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的程度和积极性,延长持续活动的时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3。“花式篮球”的开发。打篮球是农村学校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但是,对于农村小学,仅有的1个或几个篮球使得大部分学生难以享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对此,新智中学等的体育教师开动脑筋,用心思考,设计成以集体对抗为主的、容纳20人以上一组的、采用人工活动篮圈投球的“花式篮球”运动,创设热烈的游戏氛围,激发小学生好胜心和好强心,使之乐此不疲,提高运动的负荷和强度,效果立竿见影。案例4。“花式耐久力跑”的开发。耐久跑是农村学校开展得最广泛的运动项目,简易实用,对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耐力素质、心肺功能的提高是最有效果的运动项目之一。但因其单调、辛苦而广受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诟病,开展活动时,小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抗拒和消极情绪,找借口、打折扣、逃避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对此,上坪小学等的体育教师因地制宜,利用学校和周边环境的地形、地貌,开展障碍跑、校园跑、越野跑,再用心添加诸如分组竞赛跑、分组接力跑、目标定向跑、游园跑等竞赛和游戏的元素,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其心理体验,提高其耐受性,使之“苦而不畏,苦中有乐”,身心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效果特别显著。案例5。“花式投掷”的开发。投掷类项目是农村学校普遍开展的项目之一,也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因器材的缺乏、场地的限制、安全因素的顾虑等,限制了投掷类项目的有效开展,导致学生力量素质的提高缓慢、发展滞后。对此,漳溪小学的体育教师对投掷类项目加以改造,用实心球、沙包代替铅球,用短木棒、垒球代替标枪等,利用篮球场、操场、校园空地或校园周边沙滩、空旷地带、田野等,采取分组投掷、组内竞远、两组对投的形式,消除安全顾虑,摆脱器材和场地的限制,大胆放心地开展各类投掷运动。同时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比一比”的好强心,充分调动学生的投掷热情,提高练习密度和强度,提高锻炼效果。通过测试,小学生力量发展效果明显。

3.结论与建议

3.1教育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专家学者、下级教育部门和一线学校校长,牵头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有机统整学校、村委(社区)、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为体育教师全面、深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3.2对于课程资源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尤为重要,农村学校要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长效机制。成立校长参与、一线教师为主的开发小组,设立专项基金,制订激励制度,增强体育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并集思广益,构建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简约而不简单的课程资源库。

3.3教育部门要组织农村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全员培训,使体育教师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课程观念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制订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强化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推动体育教师全员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不断形成校本特色课程资源的区域集成,不断推进区域特色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应用。

作者:郑铣青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金安中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篮球;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高校篮球课程建设与改革以及校内外篮球活动的开展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又能够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时代命题与议题。为此,本文试图根据我国高校篮球教学和课外活动开展的现实状况,积极探索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旨在丰富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理论内涵,促进大学篮球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整体特点

与教学改革要求分析

(一)当前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整体特点分析

对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原则与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首要前提是对其发展趋势与特点的清晰认识。笔者通过专家访谈及阅读文献资料等方式,得出当前高校篮球具备信息来源广泛、思想观念发展迅速、竞赛体系日趋完善、内容更加丰富的特点。1.信息来源广泛,思想观念发展迅速随着现代网络传媒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篮球各种竞赛视频,可以比较直观地感受到当前国内外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以及竞赛规则,体会裁判法的最新变化与临场运用等。以NBA为例,学生通过观看勇士队的相关比赛,对于库里的“逆天”打法和勇士队“死亡五小”的特殊打法会有直观的认识,对篮球技战术打法的全新变化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还可以通过抖音、微信等社交平台,了解篮球信息,实现篮球运动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大学生爱好群体中的有效传播与讨论。2.竞赛体系日趋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当前,我国CUBA和WCUBA等专门赛事的持续开展有效发挥了竞赛的助推作用,促进了各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招生,推动了高校篮球队伍建设和校园篮球文化发展,有效实现了大学生篮球联赛与职业篮球联赛的衔接。近年来,随着国际三人制篮球的迅速发展,三人制篮球世界杯的举办和奥运会三人制篮球小项的进入,当代大学生三人制篮球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也取得了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多地高校举办校内三人制篮球对抗赛和校级邀请赛,促进了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有效推广与普及。此外,当前高校花式篮球新型项目也在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篮球整体呈现竞赛体系趋向完善、内容趋向丰富的发展趋势。

(二)当前我国高校篮球运动教学改革的要求

鉴于我国高校篮球日新月异的变化,篮球教师如果不注重专业发展,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将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跟不上时展的节奏。因此,高校篮球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能力基础,确立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制订正确可行的教学方法,使高校篮球课程建设与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我国高校篮球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我国高校篮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必须确立基本的教学原则,使其既符合篮球运动发展规律,又符合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教学需要。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篮球体育教学必须遵循适应性、科学性、有效性、时代性、新颖性等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在对大学篮球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特点与课程发展整体指导思想相结合,使当前的社会发展与我国大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整体要求相吻合。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效增强学生的各项适应能力,切实推动校园篮球文化建设与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篮球教学训练的重要原则。教师在教学方法制订过程中,必须遵循运动人体科学、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的普遍规律,教学方法要符合运动训练学的整体要求及运动技能的特殊要求。篮球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实用、简单明了的技术动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篮球技术与技能的均衡发展。

(三)有效性原则

篮球运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原则是指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技战术能力为基础,涵盖大学课程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的整体要求,切实从学生的需求与利益出发,促进其整体技战术素养和篮球运动能力的提升,促进其各项转换能力的实现。

(四)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是篮球运动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与普遍价值认同的客观要求。在当今国际篮球攻防节奏急剧变化、攻防面积空前扩大的新形势下,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授在场地中开阔视野的技战术知识。

(五)新颖性原则

新颖性原则是有效吸引学生对于篮球课程的浓厚兴趣与积极性的重要策略。新颖性既包含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又包含创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广泛,还包含教师的教学综合以及课堂教学组织与执行能力等内容。

三、新时期我国高校篮球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鉴于当前我国高校篮球发展现状以及篮球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篮球教学方法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与更新。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加入兴趣引领法、球感带动法、身体素质侧重法和竞赛带动法等内容。

(一)兴趣引领法

在大学篮球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构思,转变观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以某一位球星的技战术特点或者成长经历为切入点,或是在教学中通过模拟竞赛场面使学生保持适当的紧张度与兴奋度等。

(二)球感带动法

传统观念认为球感就是练习者人球结合的带球突破能力。事实上,传球、投球以及各种假动作掩护的技术衔接要求练习者对球、场地空间和队友位置等有敏捷的判别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对球感的整体性做出有效讲解与示范,以此促进学生提升球感。

(三)身体素质侧重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一是为学生学习各种技战术及在对抗中完成各项技战术动作提供保障,二是有效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因力量、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发生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四)竞赛刺激法

教师可采用教学刺激法,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增强学生体力与耐力,提高其身心素质、技战术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结语高校校园篮球文化建设与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类复杂的课题,需要篮球教练员与相关专家学者形成合力,以便不断取得进步。高校篮球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科学有效地促进篮球运动在大学校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丰士凯.浅析提高大学篮球教学有效性方法与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9):52-53.

[2]李军,杨光.对大学篮球教学体能训练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1):238-239.

[3]杨玉霞.大学篮球课中引入“花式篮球”教学方法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4):38+40.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趣味游戏;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小学体育教育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育需要。近年来,趣味教学理念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从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特征出发,制定了适合小学生的趣味游戏活动,趣味化的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趣味游戏驱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游戏中还可以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多方面发展。

1开展趣味体育教学的意义

1.1提高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育注重对于身体素质的训练,课堂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天性活泼的小学生对基于跑、跳、投的基础体育锻炼缺乏兴趣。将趣味化的运动游戏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借助游戏道具及多媒体设备,开展既有运动量又有游戏性的活动,带动大家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使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1.2提高学生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趣味性教学相比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更容易接受,思维更加活跃,更能充分的释放天性。同时,在团队协作的游戏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队荣誉感及协作意识,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1.3提高课堂安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对于学校体育课的人身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学校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运动量、运动项目上做了明确的限制,甚至改为原地的体操模仿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趣味游戏活动,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激烈的身体接触。1.4培养体育规则意识。任何体育运动都有其规则性,小学生往往在游戏过程中过于注重娱乐性,缺乏规则意识,而通过开展有规则的体育游戏,可以在游戏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不论游戏结果输或者赢,都要遵守规则、遵守约定。

2开展趣味体育教学的策略

2.1提高教师能力,更新教学理念。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营造健康、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贯彻并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趣味性教学要求,更新教学理念,认真构思并设计趣味性教学活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参与情绪,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求知欲,进而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同时学校应定期进行体育教师的培训与教研,带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设计并总结出一批效果好、参与性强、安全性高的趣味游戏案例,促进学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2.2设计游戏情景,创建趣味体育课堂。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由于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出发,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尽可能让游戏的种类和形式丰富,本着“玩中学”的观念。例如,篮球是小学生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但小学生身高、力量有限,难以进行投篮和对抗比赛,而拍球与运球既是篮球的基础,也是适合于小学生的活动。然而单纯地让学生原地运球,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产生抵触。因此,教师学校场地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变每个人运球为多人游戏的项目,如运球闯关,蒙眼运球接力等。在游戏中,让学生之间多进行互动,展开团队合作,为了在游戏中获得胜利,学生必须认真练习运球技巧。2.3开展趣味游戏竞赛。通过课堂开展了趣味游戏的教学,通过比赛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和积极性,进而促进在课堂的积极性。通过轻松的比赛氛围,学生热情的投入到体育游戏中。例如花式跳绳、推滚呼啦圈、篮球接力赛等等。借助比赛,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活力与欢笑,每个小学生都能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天性,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通过趣味游戏比赛,增强了身体素质,树立了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养成了良好锻炼习惯,创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2.4组建趣味体育兴趣小组。通过课堂教学及班级趣味竞赛,学生们对于趣味体育游戏有了深入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从各班选取有兴趣的同学组建趣味游戏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不同于学校的田径队、足球队,是更加面向普通学生的趣味活动小组。通过活动,可以丰富校园生活,发展学生能力与特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由专职体育教师负责,每天保持一小时左右的活动时间,目前很多学校建立了花式跳绳、快乐篮球、踢毽子等项目小组,丰富了课间活动。

3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师应该进一步学习新理念,改进教学方式。趣味体育游戏固然能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但对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并完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在身体素质训练与游戏娱乐中找到平衡点。教师要充分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侨盛.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初探[J].体育前沿,2018(13):2-3.

[2]谭艳华.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实施策略[J].田径,2018(10):12-13.

[3]芦鹏.小学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5(07):65-66.

[4]陈永加.快乐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校体育学,2017(17):151-153.

[5]周文水.浅谈“大课间”趣味体育游戏的开发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丛,2017(11):111-112.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5

加强艺术学科教育的校本教研,充分发挥音乐、美术、体育三个学科组的骨干作用,强调艺术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实效性。加强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研究,用艺术评价来推动艺术教育,增强部门、教师、班级对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规范化的管理来扎实提高艺术教育的实施水平。

二、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校本教研,培植校本课程,在艺术教育的课程实施上做文章

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融合和渗透在各学科教育之中,各学科表现出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学科为主导,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在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口语写作、空间抽象、科技动画等艺术素养的训练和培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说,各学科都是搞好艺术教育重要的根基,他们之间互相支撑、相互补充,是促进“艺术细胞”更加健康生长不可缺少的土壤。扎实搞好学科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学科和主导学科,学校高度重视艺体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改变过去重语数外、轻艺体综合的思想,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管和考核,定期召开艺体专题工作会,定期进行艺体学科校本教研,通过学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来推动学校的艺术教育。同时,重视挖掘语文、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中的艺术因子,充分发挥各学科独有的艺术内涵和优势,强化学科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真正提升艺术教育的水平。开设特色选修课,为艺术尖子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各种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是搞好我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法宝”。学校把选修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进行规范管理,先后开设了合唱、管乐、鼓乐、乒乓球、花式跳绳、舞蹈、手工制作、剪纸、笛子、电子琴、篮球、科技制作、腰鼓、武术等20等多门选修课程,选聘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制定课程计划,统一课程时间,明确课程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选修课的过程监管和考核评价。正是长期以强化对选修课程的研究和实施,才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展示、培养艺术才能的坚实舞台,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尖子,不但发挥着传、帮、带的重要作用,更为学校艺术教育注入强劲的活力和动力。着力打造全校性特色课程。选修课只能针对部分艺术特长学生,涉及面不宽,为此,学校一直努力在打造全校性特色校本课程上下功夫。结合“星光灿烂,卓越人生”的办学思想,学校通过认真论证,把“花式跳绳”作为特色校本课程实施。为规范管理,学校把“花式跳绳”纳入体育课程教学,专门研究和制定出台了《仁怀市实验小学花式跳绳特色校本课程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并重点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通过编制绳操、编制教材、组建跳绳队、举办跳绳节、进行达标测试、实施过关考级等一系列课程实施,把艺术与体育有机结合起来,让“花式跳绳”成为全校师生必修课程和必备的一门艺体技能。目前学校人手一绳、天天训练、人人训练的浓郁氛围正在形成。下一步,学校将重点在校本教材、特色大课间、跳绳艺术节、课程品牌等方面上下功夫,力争通过两三年的努力,真正把“花式跳绳”校本课程做出成效,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课程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只有重视课程教学,加强课程研究,突出课程特色,才能实实在在提升艺术教育的工作水平。

三、搞好艺术活动,搭建成长平台,彰显个性特质,在艺术教育的特色载体上做文章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艺术教育不可缺乏的重要实施途径,因此,能否抓好活动这个重要载体,是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我校高度重视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师生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让他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激发艺术兴趣、提升艺术素养、享受艺术成果、体会艺术魅力、突出艺术个性,努力推动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大力实施“五名一语”工程。为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活动氛围,学校着力打造以“名歌、名曲、名诗文、名影视、名人传记、师生星语”为主要内容的“五名一语”工程,制定出台《仁怀市实验小学“五名一语”工程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艺术教育。每天进行“名歌、名曲”欣赏,了解歌曲作者、时代、写作手法、特色、风格等,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名人传记”以古今名人、英雄人物、时代人物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典型和榜样;制定“名影视”欣赏安排表,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名影视”欣赏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培养勇敢、坚强、乐观、善良等优良品质;“师生星语”立足于让广大师生畅谈理想、敞开心扉、发表见解等。全面实施“品经诵典、书香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编制“品经诵典”教材,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规范系统地开展诵读、赏析活动。在深入开展古今“名诗文”泛读活动的同时,学校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文学经典编制成校本教材,分别作为1~6年级深度朗读的经典诗文,逐字逐句进行解读赏析。为确保活动效果,学校对活动时间、要求、实施与责任、考核和评价等都进行明确要求,坚持每周二全校集中诵读制度和班级课前三分钟诵读制度。通过多年努力,“品经诵典”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文学素养、增强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一张“名片”。扎实开展“艺术节”“合唱节”等艺术教育活动。我校艺术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艺术爱好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一个艺术项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为此,学校对每届“艺术节”“合唱节”都高度重视,不管在表现形式,表演内容上都进行精心设计,重点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强调学生艺术兴趣的培养。每届“?艺术节”“合唱节”都为期两个多月,广大师生同台,自编自导自演,通过歌曲、舞蹈、小品、相声、课本剧等节目排演和摄影、美术、书法、手抄报、科技制作、动画制作等作品的创作,让广大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深受感悟和影响。为让更多学生能参与到艺术表演中,学校每届“艺术节”“合唱节”都通过班级表演、年级组展演、全校汇演等形式层层评选推荐,学校指导思想是不强求学生节目、作品有多好多精,更重视尽可能有更多的学生能站在舞台中央,亲身去感受艺术、展示才能、享受成功。同时,学校还利用“六一”“国庆”“五一”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并通过参观、劳动、游览等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观、感受、欣赏大自然的美,来激发学生心中的“艺术种子”。正是由于高度重视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才使我校艺术教育获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贵青杯”艺术大赛最佳团队表演奖、仁怀市“红歌唱响校园暨红色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特别奖、校园集体舞第一名、第二届合唱节第一名、第二届艺术节一等奖、第三届艺术节一等奖等表彰奖励,广大师生在省、遵义市、仁怀市等各种艺术竞赛活动中多次创造佳绩。四、重视文化建设,营造艺术氛围,陶冶艺术情操,在艺术教育的环境创建上做文章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形,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在艺术教育中,学校十分注重浓郁的艺术教育环境的打造,大力实施“用人文的环境吸引人”的治校策略,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艺术的因子。一是充分利用楼梯、走道、橱窗、墙壁、立柱等空间,以“明礼篇”“诚信篇”“求实篇”“创新篇”为主题,用文字、书画、图片、美工等艺术载体深刻表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内涵。二是打造“主题花园”,重点在艺术性、人文性、主题性上下功夫,把花园建成师生的学园和乐园和艺术教育基地,优雅的“主题花园”是我校一张形象“名片”。三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法,绘制“文化教育长廊”,以学校围墙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法制宣传“”感恩万物”“红色文化”“启蒙思想”“健康常识”“科技普及”“礼仪知识”等主题教育,营造强烈而浓郁的文化和艺术教育环境。四是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着眼点要重点放在学生的感悟、成长和激励上,各班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结合学生和班级特点来规划和设计班级文化,努力创造班级个性文化和艺术氛围。五是以办公室文化、功能教室文化、厕所文化作为重要补充。办公室文化突出学科特点、工作职能和人性关怀;功能教室文化突出教室的功能和个性;厕所文化强调规范性、知识性和雅致趣味等。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构建;体育院校篮球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思考

体育院校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新型篮球专业人才,教师首先要对相关的课程改革要求和专业教学目标进行彻底的明确。然后,在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对专业教学发展禁锢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全面开展探究式教学。篮球专业教师需要全面的加强专业教学的科研力度,将先进的教学成果融入到实际的篮球专业教学的每个阶段。不仅要充分的开展篮球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也需要同步的增加实践教学的设置,这样才能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探究式模式在篮球专业教学过程当中应有作用。

1在体育院校篮球专业教学中全面推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1使学生能掌握系统的篮球理论知识。在体育院校教学的过程中,篮球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了篮球规则、篮球技术与战术、篮球历史文化等三个方面,篮球历史主要是介绍自篮球发源以来到现代的一些派生文化和主流文化。但在开展传统的篮球球迷这次教学的过程当中,受到体育科学的限制,教师往往只能够完成部分的主流文化的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对于篮球的派生文化了解相对较少。而在全面的利用探究式教学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好和兴趣特点进行相关的知识研究和分析,并且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模式来学习更深和更广的篮球基础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进行传统篮球派生文化的街头篮球(三对三)和花式篮球知识的探究和学习。1.2全面提高学生篮球战术知识的掌握。篮球专业教学当中的技战术主要包括战术知识和技术知识,但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侧重点不同的篮球技术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控球后卫的战术知识侧重于传球、持球变向冲刺跑、持球冲刺跑、控球等,而篮球大前锋的技术知识侧重于背转等。教师通过探究式篮球教学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术动作,然后学生就可以和教师、同学进行相关的篮球实战练习或者技术动作探究。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不同的篮球技术动作和要领,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情况来进行技术动作的优化和调整,以确保在实际的篮球练习和对战过程当中自身始终能够保持最佳状态。篮球战术主要要求团队之间的默契与合作,是在篮球团队基础上进行的知识学习。而利用探究式模式来开展篮球战术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不同战术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通过有效的配合和练习提高团队人员的战术认识程度,进而能够在具体的对战过程当中采取有效的团队战术。1.3全面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全面的开展篮球专业教学,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打破将战术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之后要求学生反复进行练习的教学常态。而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堂形式,教师除了完成篮球战术、技术教学之外,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实际的进行篮球技术的练习和革新,要求学生在合作练习和对战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自我。这样不仅能够为后续的篮球教学营造具有创新性和愉悦性的氛围,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篮球自信心和篮球学习兴趣。

2全面构建体育院校篮球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

2.1深入打好教学理论基础。与普通院校的篮球专业教学不同,体育院校篮球专业教学本身的教学难度更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标准也更高。部分的篮球专业学生本身能够掌握较为系统的篮球知识和篮球技能,有的学生甚至经受过较为系统的或者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在此情况下,教师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来开展篮球教学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就必须要从基础理论知识入手提高对篮球专业学生的要求,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合作、自由、开放的篮球教学氛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记忆,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讨的方式和篮球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进行与篮球有关的知识和衍生文化有学习和探索,在确保能够最大限度的扩展学生的视野的情况下,全面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研究能力和探究能力。2.2全面优化篮球教学结构教师。可以全面的利用应用评价、自主练习、构建知识、学生探究、创设情景等的五维探究法的开展篮球专业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篮球专业的整体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构建较为完善的篮球教学结构体系。由于篮球专业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篮球水平和篮球素养,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与篮球有关的故事或者篮球战术影像,并在这过程当中提出与篮球知识有关的具体问题。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欲望,在自主思考完成之后能够积极的进行相关的问题讨论。在学生探究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以确保学生能够围绕主题来进行相关的交流和思考,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具体问题讨论和分析,然后通过平台交流的方式总结出最佳答案。在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讨论之后,本身对于篮球这个篮球技战术得掌握程度不断加深,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篮球知识体系和篮球技战术体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练习和对战的过程中利用已掌握的技战术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验证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学生运用纯熟的战术来进行实际的篮球对战,并通过同学和教师之间的评价和互比来掌握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科学的对自身的技战术进行优化和改善,这样能使学生的篮球水平和篮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3结语

教师在全面引进探究式教学模式之前,必须要把握体育院校的教学特色和教育目标,全面的对篮球专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尽可能在教学过程当中增加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篮球学习欲望和实践兴趣的内容。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充分的不同阶段篮球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情况下,对当下的篮球专业课程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构建具有较强可行性和持续性的篮球专业课程体系。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篮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为全面实现体育院校篮球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欣.新时期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师友,2017,40(5):45-46.

[2]赵鹏.专业体育院校篮球专项教学使用微课教学的可实施性价值研究探析[J].考试周刊,2017(51):152,160.

[3]张孟.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方向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方案比较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7.

[4]何永飞.微格教学法在高师体育院校篮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5]张健.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院校篮球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32):346.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人文教育;茶文化;融入与贯通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走越远,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增高,但是身体素质却一步步下降,所以号召高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和茶就是两个非常好的中介。茶文化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软文化之一,不仅仅在于茶的物质表面,更重要的是茶的观赏性,茶味浓而不油腻,色泽明亮无浑浊。一个安静的下午,或一群人或独自一人,捧着一杯散发出淡淡的苦涩的清茶,在微风中休憩,不禁发出无限的生命礼赞。茶也是一种休闲的娱乐,对于一些不太方便运动的老人或者一些不太喜欢激烈的体育运动的人来说,茶无疑是人们休闲时最好的娱乐活动。中国人见朋友的时候,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桌面上都少不了一壶茶。所以说茶是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虽然每个人喝茶都有不同的习惯,这个行为从侧面反映了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现在的高校不像以前一样,仅仅只对学生进行知识培养,以向社会输送技术性、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三观形成做出正确的引导。所以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重点学科,同时对我国传统的文化进行普及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历经了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中汲取我国古人的智慧,本文以茶为例,进行阐述分析。

1体育在人文教育的地位

在漫漫历史的进程中,人类的体育形式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丰富多彩了,人类历史上对于体育的热情从未消减过,反而一次比一次更盛大,并且也热衷于创新,找到更加好玩、竞争性强的体育活动。[1]但是这些体育活动无论形式如何,都不能脱离一条最基本的核心要点,那就是以人为本,和平发展。每个体育活动都需要人参与,并且大部分的体育竞争活动都是以促进人们团结的为核心,和平发展此项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发展成属于我国独特风景的体育文化。大学生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上,不能像过去一样,仅仅只将大学生培养成了知识性人才,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在茶文化中,提倡茶道精神,其最基本的要求便是着装整洁、大方,在观看茶道表演的时候,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都感受到了茶道的精神,提升饮茶人的思想境界,改善饮茶人的生活质量。[2]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使观者赏心悦目。如果将茶道表演归到体育表演一种,一方面将茶文化普及到了一些热爱体育人士中,另一方面将茶文化的精神带给体育文化中,使两者进行碰撞,融合出一种新的文化。还有“茶人精神”,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过去,人们将专门以种茶为生的人称为“茶人”,后来,随着科技、经济和贸易方式的改变,出现了一系列以种茶、贩茶、科研和教学为生的人,将这些人也统一的称为“茶人”。“茶人精神”不仅仅歌颂了人,还有茶树本身。茶树在无论多么艰难的地方都可以扎根生长,茶树的一生周而复始的给人们奉献茶叶,却从未想过要报酬。从古代的诗人留下的诗作中,也可以看出茶文化还象征着人品格的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在的教育方向趋于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研究证明,一种文化是不能独自发展的,只有将世界上多重文化结合起来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品位,高尚的品格,有趣的灵魂。

2茶文化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茶文化源远流长,它象征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哲学之道。[3]茶浓而不腻,且色泽明亮。如果要追溯茶的历史意义,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茶的兴起是在唐朝,因为唐朝非常重视农业,并且唐朝时期民风开放、发政施仁。唐朝海清河晏、时和岁丰。茶已经不仅仅作为贸易商品和人们日常的饮品而存在,它更像是代表了一种信仰。那个时候人类还在靠天地吃饭,对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都会产生恐惧感,也会有一些好奇心。对于这个未知的世界来说,人们需要找一些精神寄托来帮助自己摆脱恐惧的感觉,于是古代神话传说就诞生了,神话传说中,有一些氏族的象征图腾,以龙和凤居多。对于茶叶的由来就有好几种版本,其中在《神农尝百草》中的记载是,神农氏有一日坐在一棵树下休息,树上飘来的树叶落在神农氏的水杯里,神农氏喝下后,觉得味道清香淳厚,而且喝完后可以提神醒脑,于是茶叶就此诞生。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新兴文化。茶在某方面来说,也可以算作休闲体育的一种,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停下脚步,在温暖的阳光中,捧一杯热茶,晒晒太阳,晒晒已经被生活腐蚀得所剩无几的心灵。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找到平衡,找到让自己心灵可以休息的地方。所以,就算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有多快,信息有多么爆炸,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要被这个世界的脚步带偏你,茶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调节方式。中国有一句古话,以茶会友,茶叶本身就代表着儒雅、亲近、祥和、自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为礼的文化,客来敬茶是从古以来就融进中国人的骨髓中的礼仪文化,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家里面,少什么都不能少茶叶。茶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普通的饮品,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是对于一个人的品质和气质的体现。在茶文化背景的体现下,体育的竞技作用也同样显得不那么重要,而是它本身所能带给人们的重要引导作用。以篮球为例,花式篮球的诞生正是在此文化背景下的应运而生,花式篮球讲究观赏性,对于篮球本身所具有的标准竞技技巧却没有那么注重。很多年轻人就是非常喜欢这种形式,从而使篮球变得更加具有普遍性。茶文化也应该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固执己见,这样会很快被历史所抛弃,例如茶中的茶艺表演,其中的繁文缛节可能会让对茶文化一无所知的年轻人失去对茶文化想要了解的愿望。所以茶文化在传播的时候,不能对每个人都要求这么严格。可能一个人喜欢茶,并不是喜欢去学习里面的繁文缛节,而是喜欢观赏茶艺表演所带来的那种精神。茶文化在教育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借鉴作用,一方面茶的历史悠久,伴随了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一步一步直到今天,另一方面,茶道精神中那些美好的品质都值得老师去向学生讲解,去让学生领悟其中的精神。

3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大学设立了不同的专业,供学生进行选择,一些理工科、文史科、艺术科及医学科的学校,仅仅重视了学生的知识培养,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以及很少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这些学科都会忽略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一些体育科的学生,和只注重知识培养的学科不同,只注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导致这些学生经常打架斗殴,满嘴脏话。这些都是不好的例子。以上的例子在侧面说明了现在的教育发展方向,便是培养综合型人才。不应该只注重哪一方面,而是要全面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导之外,要对学生普及我国传统的文化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填鸭式培养,虽然此方法对于人才培养的效率非常高,但是培养出来的人只是一个知识输出机器人,此类人没有创新的潜能,只会照本宣科,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现在要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以前的大学只有一个目的,便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例如学术型人才、技术性人才。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好的,对于国家和学生个体来说,都是具有长期隐患的存在。所以现在要努力废除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服务类人才,改变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要让学生在学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追求自己的个性发展,让灵魂从教育体制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教育的改革中,应该先从高校开始,对大学生的教育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实行全面自由选课的同时,要设立更多的体育活动,对于专业课的设置也要控制在每门课至多一周两节。同时也要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在录用老师前,要对其进行综合考核,不能只是会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还要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因为现在的大环境的趋势导致各种学科交叉学习,所以对于体育老师的要求也相应的增加,要求在进行竞技活动的同时,对学生普及相关历史知识和人文教育。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式学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各种文化交互发展是时代的大方向,所以在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便是重中之重,尤其借鉴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发展更是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高校体育的人文教育强调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锻炼大学生的精神意志,还要加强他们的文明素质。要彻底的改变重文轻武或者重武轻文的思想,而是要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发展。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国的人均体育锻炼时间占比很低,所以要想纠正这一错误的趋势,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尤其作为肩负着时代责任的大学生,更是要从自身做起,在完成自己的专业课的同时,还要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还要了解相关知识,也要时常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那怕只是绵薄之力,但是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孙德朝,张超慧,张问宇.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4(3).

[2]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4.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中学体育;游戏模式;不足之处;思考建议

一、当下教学中对游戏运用的不足之处 

1.过度沉溺于游戏。游戏教学是当代中学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并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对兴趣和体育锻炼相结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却在“度”的把握上存在着偏差,即将游戏视为了教学的全部,使体育课成为了娱乐课,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长此以往也会让学生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体育就是娱乐和游戏,可谓是得不偿失。2.游戏设置不合理。游戏的选择和设计,要紧紧围绕着中学生身体和心理条件、教学需要等多个原则,但是在实际中,一些游戏的选择和设计却表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让学生在奔跑过程中做翻滚动作,很容易就会引起骨折。所以存在着较高的危险系数。一旦学生的身体受到了损伤,后续的教学也就无从谈起。3.教师的掌控能力弱。教师是整个教学的引领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会对整个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因为在室外进行,加之对一些游戏的引入,所以很容易出现难以掌控的局面,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监督,既达不到预计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对于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游戏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1.科学选择游戏内容。前文中提到,游戏类型、内容的选择,是其能够得到合理运用的关键前提,更会对教学质量和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应该做到科学选择游戏内容,其主要依据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普遍活泼好动,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但是身体和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针对这一特点,要选择一些运动性、知识性较强的项目,注重对肢体的运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丰富学生的阅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第二是教学的实际情况。游戏是一种手段和方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在选择和设计游戏时,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而且要将其自然、有效的融合到教学中来,使其充分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2.在准备阶段的运用。从专业角度而言,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并对后续的训练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应该根据这一阶段的特点合理选择游戏。具体来说,游戏的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尽量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并对后续的锻炼充满信心。比如反转游戏。教师向学生发出指令后,学生要做出相反的动作,连续出现错误的学生将会被淘汰。既能够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也能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让他们在不知不自觉中就融入到了整体的氛围中。3.在身体素质锻炼中的运用。身体素质锻炼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因为其重在锻炼学生身体的机能,所以动作难度较低,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枯燥和乏味之感。所以应该及时将一些游戏应用于本阶段,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小组竞赛类的游戏,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得到强化,这也是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中的游戏设置难度不宜太大,既要避免因负荷过大而导致身体承受力的下降,又要避免一些危险的发生,特别是要使用到单双杠等器材时,更要在使用前予以安全检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4.在体育技能训练中的运用。能够掌握一种或多种体育技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后继续对某一种体育项目保持兴趣,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其实该阶段的教学是相对容易的,因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本身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多学生也十分喜爱这些运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因为多采用教师示范加讲解的形式,让学生难以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其中,在练习过几次之后就失去了兴趣。以篮球为例,很多学生都十分喜欢这项运动,一些篮球明星也是学生们热捧的对象,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采用花式篮球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技术训练,包含传球、投篮等各种技术,并效仿职业篮球联赛,评出相应的称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荣誉意识,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5.在课程结束后的运用。在经过剧烈的运动之后,学生们的肌肉、关节等会处于相对的紧张状态,所以应该选用一些合适的小游戏来进行缓解,使他们从紧张的训练中慢慢的解脱出来,尽量减少他们的疲劳感,并对下一节体育课充满期待。比如可以选用反应性的小游戏,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标号,选中的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指令做动作,如果出现错误了则要表演节目等。也可以采用值日的形式,每堂课结束后,都由值日生讲一个笑话等,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的学习。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打好基础,才是中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要求教师要及时从过分重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误区中走出来,将更多科学的、符合实际需要的游戏引入到教学中来。一方面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教学效率得到本质的提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知识、体育锻炼、游戏趣味三者的有机结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每一个中学教师都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冯志坚 单位:广州市南沙鱼窝头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亚平.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游戏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2(02).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寓教于乐;中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体育游戏

寓教于乐教学法通过开展各种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游戏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的目的,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而且寓教于乐教学法非常适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既符合中学学生年龄性格的特点,也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相适应,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在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在愉快的氛围下完成教学任务。

一、寓教于乐教学思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

(一)寓教于乐教学思想的内涵。古罗马文学家贺拉斯在《诗艺》中说:“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寓教于乐教学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其思想内涵不断被补充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总体来说,寓教于乐具有两层含义,即“乐教”与“乐学”。教者若只履行了“教”的义务,而未乐在其中,则教育是生硬而枯燥的。学者若未在“学”中发现乐趣,那么学习也成为了一种负担和苦痛。因此,现代教育强调寓教于乐,通过趣味性教学活动的融入,沟通教者与学者的情感,将知性和理性融为一体,让学者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并体会到学习的充实和快乐[1]。(二)寓教于乐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中学体育教学融入寓教于乐教学思想,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1)安全性原则,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适当的体育锻炼强度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过度则会让学生的身体肌能受到损伤,也容易发生危险;(2)教育性原则,寓教于乐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思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也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因此要把握好张和弛的度,快乐不等于放纵;(3)趣味性原则,趣味性是寓教于乐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主要特征,以此为指导,中学体育教学应追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新颖,追求教学情境的生动,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锻炼。

二、寓教于乐教学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

(一)在中学体育准备阶段的应用。准备活动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热身,从而能够承受课堂主体内容的体育锻炼强度。以往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过于单调,普遍以自编操、基础抻拉运动为主,虽然能够达到热身的目的,但难以让学生的思想也做好准备,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在寓教于乐思想指导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应与课堂主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身心都融入到课堂中。(二)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技能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教”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应充分融入寓教于乐思想。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应积极与学生开展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比如篮球教学,教师在讲解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时,可以选一名同学配合自己进行演示,慢动作演示传球时身体各个部位的发力方式和正确的传球姿势。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传球,学生由于发力不合理,可能会把球传偏、力度过猛或力度不足。错误的示范让学生一笑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正确发力的重要性。此时教师再让学生进行两两分组练习,并在一旁进行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传球技能。(三)在体育游戏中的应用。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安排适当的体育游戏内容,并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游戏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游戏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比如篮球教学可以分为4~5个小组,足球教学则按男女进行分组即可。体育游戏内容也不应局限于竞赛形式,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游戏,比如“贴烧饼”、“花式跳绳”、“捉老鼠”等游戏,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结束语:综上所述,寓教于乐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的。通过在准备阶段融入寓教于乐思想,让学生快速放松身心,调整好状态迎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在体育技能教学和游戏中的应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体育精神。因此,应促进寓教于乐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中学体育课堂的融入,帮助体育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花式篮球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创新;理论导向

一、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定位困难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兴产物,其目的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由于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而作为非大众性专业的高等体育教育就面临着更加困难的现实情况。首先,教育教学观念较为陈旧,许多高职院校是在近些年开设了体育相关专业及相关的体育课程,相关课程设置大部分参照中学,脱离了高职学生身体实际状况。缺乏相应的体育用品器材,许多需要体育辅助器材的专业课程都被一带而过,例如:篮球、排球、羽毛球课程等。另一个较为严峻的现状为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理论与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因为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定位难、实现难。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在完成学业进入社会以后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即将进入到第一生产线上,必要时需承受紧张的工作氛围、特殊的工作场合、冷热空气的侵袭等,这都要求学生在难度高、危险大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进而需要学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但高职体育教学中主要借鉴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这就使得高职体育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进行。

(二)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课程结构单一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虽在课程内容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即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学生从进入到学校直到毕业期间,所学体育项目较为单一,每学期课程选择重复性高。第二: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缺乏目的性,在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多种体育课程,例如: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而学生真正用于学习某个体育项目的时间非常有限,大部分是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到最后很难系统的掌握1-2个体育项目,体现不出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

(三)教学形式单一,形变形变质不变

高职体育教学近些年来受到“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其在形式上产生了多种变化,但这些变化仅仅“应用”于理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场地、人数、性别、器材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只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等传统的体育课程,难以满足男生、女生之间不同的需求以及体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由于需要兼顾所有的学生,因而只能够简单的对课程进行介绍以及示范,机械地重复体育动作,重管束轻放手的传统教学方式与理念。导致高职体育教学发展严重缓慢。

(四)高职体育教师师资不足,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高职体育教师师资不足,是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存在的共同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上层领导对体育教师认识不足,把精力大部分放在了专业教师的引进与培养上。第二、高职院校在招聘体育教师过程中过分注重学历,使得许多优秀的本科体育专业学生没有机会进入到高职院校中去教学,而更高学历的毕业生往往又向往较好的院校,所以导致高职体育专业师资断层严重。第三、用人单位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个人身体素质比较不看重,所有导致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忽略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二、高职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创新及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指的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授的建立”,最开始被用于经济领域,后其内涵被不断扩展。创新教育指的是“强调生存价值与生存能力,强调实践创造能力,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强调以引导为主,自觉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二)高职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创新成为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人才。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以及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这里的“新型劳动者”要求其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更需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有多维的创新精神与意识,这样才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高职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的迫切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部分都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形式缺乏专业性,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因循而教、依样而学”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高职体育教学迫切需要从上而下的转变,第一步就是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从培养单一的知识型人才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观念的转变。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抓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育观念,进而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以教学创新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方法与途径

(一)改变观念,设定清晰的高职体育教学目标

以教学创新为导向,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即从培养单一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到培养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的转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从上到下都重视起来,院校高层需要根据社会、市场、教学自身的需要设定清晰的体育教学目标并灵活转变。以创新为导向进行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做到,打破原有的教学壁垒,将体育课程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减少不被要的课程课时,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将课程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

(二)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体系,实现课程体系多层次化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院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目标设置体育课程,融合创新的思维打破原有的有局限性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多考虑学生群体的特点,多融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校期间有层次,有渐进的学习体育课程。例如:针对大一刚入学的学生可以开设普通的篮球、足球、健美操这些运动量较大的课程,而对于体育学习激情减退的大三学生则可以开设些较为有趣的课程,比如“交际舞”、“国标舞”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拓展高职体育教学手段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创新的思维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打破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教学现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积极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教授给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意外,还要让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对所学的体育项目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现有能力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互换角色,让一些有经验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带领大家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与开展。针对男女学生在各方面的不同,开设体育课程男生班与女生班,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四)加强高职体育教师创新意识的培训

高职体育教师在整个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创新意识的培训,将创新因素加入到教师评价体系当中,使高职体育教师加重创新意识。

四、结论

高职体育教育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创新高职体育教学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基本思想为指导,紧跟社会发展并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制定符合自身高校发展需要的教学目标。以教学创新为导向,精选体育教学内容,改进体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科学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体系与目标,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健康水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全面健康的“新型劳动技能人才”。

作者:王海燕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进军.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2):23-24.

[2]米力.合作学习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2):111-113.

[3]缪福龙.创新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