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蜀道难十篇

时间:2023-04-10 17:57:53

唐诗蜀道难篇1

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

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

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

教学难点

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过程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一、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关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三、关于《蜀道难》

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

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

学生熟读,背诵。

第三次出现在第3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

学生熟读,背诵。

提问:我们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提问:李白的想象上天入地,搜古寻今,这种惊人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相结合,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气氛和奇险壮观的景象。那么李白此诗只是为了写景吗?

明确:明人胡震亨说“言其险,更著其戒”,诗人的用意其实在此。

学生体会全文,诵读全诗。

《蜀道难》主题思想探源

研究方法:

(1)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

(2)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

(3)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

(4)上网查询,多方求证。

参读书目:

(1)《唐诗别裁》。

(2)《唐宋诗醇》,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唐诗蜀道难篇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为师标准。这一理念穿越亘古依然适用于当今,尤其是高校古代文学唐宋诗词部分的教学,更需要老师具备“温故知新”的意识和能力。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唐宋诗词教学也面临着一种尴尬: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出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且占有很大比重。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本文由收集整理为例,据笔者统计:小学语文课本共选古诗26首,其中唐宋诗25首;初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52首,其中唐宋诗词48首;高中语文课本共选古诗词71首,其中唐宋诗词66首。就此版本而言,入选语文教材的唐宋诗词数量占其总诗词数量的93.3╢,其中包含的众多名家名篇,是高校古代文学课堂的必修内容。毫无疑问,学生们在高校课堂会再次面对熟悉的作品,对于这些作品,如果高校老师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烫剩饭”的模式,乏味而无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采用回避或一语带过的方式,更会白白失去一个可以有效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阵地。本文认为,处理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是“温故知新”。这不仅需要老师树立“温故知新”的理念,还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学过的作品中获得新的知识,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从而有效地避免“烫剩饭”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将这种理念融入课堂呢?本文即以学生熟知的一些唐宋诗词为例从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高校教师要善于将孤立的诗篇置于文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中,重新审视旧作品,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对这些诗篇有更为完整的把握。中小学教材中的唐宋诗词都是单篇的,缺乏系统性。因此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着重的只是对诗词本身的诵读或基本意思的理解,很少联系文学史知识。这就给大学课堂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知新”空间。对于这些作品,不能烫剩饭,更不能一语带过。因为,对于一些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以前孤立的单篇找到文学史的依托,从而使他们对于作品本身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期学生们学到的可能仅仅是这首诗的分别之情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而在大学课堂,老师要敏感地意识到这首诗是引导学生认识“初唐四杰”诗歌创作理论以及他们对初唐诗歌发展贡献的最佳代表作品。

初唐前期,诗坛主流依然是承袭南朝而来的轻艳琦靡的齐梁诗风,初唐四杰踏入诗坛的时候,上官仪的宫体诗在诗坛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上官体”,时人争相效仿。而“四杰”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颇有桀骜之气,对于“上官体”的“绮错婉媚”之风甚为反感,倡导诗歌要有刚健之风,豪阔之气。王勃就认为文学应该追求壮阔之美,他在《山亭思友人序》中言:“思飞情逸,风云坐宅于笔端;兴洽神清,日月自安于调下。”[3]壮阔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了解了这个背景后,教师必须借助作品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作品充分体会到这种壮阔之美和豪阔情怀。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最佳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先从诗歌本身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宏阔壮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惺惺相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乐观以及“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劝勉鼓励。然后以此对应其理论,让学生深切认识到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在诗歌中的体现,了解这种理念和此类作品对当时诗坛“绮艳”风气的冲击以及对初唐诗歌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相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完整,更加深刻,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如,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选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这两首词也极具文学史意义。在高校课堂,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温习,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苏轼词作的奔放和豪迈,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将这首词置于词史发展中进行宏观把握,引领学生认识到苏轼豪放词的问世是词风的一大转折,突破了以往“词为艳科”的樊篱,使词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不仅极具豪放之气,而且充满了极为深沉的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词对苏轼豪放词风的继承和发扬。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大学课堂中巩固对已学作品的认识,还能为这些熟悉的作品找到文学史的依托,逐渐将这些旧作品系统化、学术化。其次,高校教师要善于对已教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中领悟到以前难以领悟到的内涵。中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纯,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对诗词中饱含的情感和人生内涵尚难以透彻感悟,所以对一些诗词作品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背诵和基本理解的水平,即便是老师讲到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这同样给大学课堂预留了“知新”的空间,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其更深层的内涵。如果说将作品放置文学史背景中的“知新”是侧重于广度的话,那么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精深阅读而达到的“知新”便是对深度的侧重。可以以盛唐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的学法大致是对这首诗思乡情的泛泛了解。但是,这对于大学生来讲远远不够,因为这首诗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美,那就是遗憾之美。这种遗憾之情在诗中蕴含得比较深,且比思乡情更具感染力,若不细品则浑然不觉,这种情感就存在于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当时笔者在教这首诗的时候借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孟冬寒气至》一诗。我在屏幕上展示出了其中几句重点让学生诵读:“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意在引导他们认识到一纸书信对离别亲人的重要性,因为书信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亲人的气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思念,是分离之人彼此情感的寄托。学生们看完之后很是感动,尤其是诗中女主人公对丈夫书信的珍爱之情,感人至深,让学生们感慨不已。至此,学生已经彻底明白诗人岑参和妻子心中虽深情款款却无以寄托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让人倍觉唏嘘,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的体现。通过这样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会更深切地体会这首诗的内在情感,从而引起更深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的还有杜甫的《登高》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初、高中语文课本中,中学时更多是随着老师的讲解机械地理解这首诗的悲愁之情。而在大学课堂,在了解杜甫生平的基础上,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诗人悲情意识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萧瑟凄厉的深秋大背景,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突出的是自然空间的宏阔,“不尽长江滚滚来”突出的是自然时间的永恒。萧瑟凄厉中,面对宏阔而永恒的自然,更凸显了人的渺小和无助。正因为此,茫茫天地之间才有了一位漂零的沉疴老人沉重无奈的叹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至此,学生会对这首诗中的情感有更深刻的领悟,会更加深切体会到颠沛流离的诗人心中的那种沉痛难遣的悲伤,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中学时给同学们留下的美是笼统而模糊的,注重的是背诵和对意境美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大学课堂而言,在感性的基础上尚需要理性的赏析,尤其是这首诗优美的结构,更值得探究。高校老师要引领学生认识这首诗梦幻般的三重空间,即“月夜江景”、“月夜沉思”和“月夜相思”,不仅如此,还要探究诗人在连缀这三重空间时巧妙的起、承、转、合。整首诗以“春江月升”起篇引出一片梦幻般晶莹剔透的“月夜江景”,这是景美;然后各种景物逐渐淡化,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夜空,于是这轮“皎皎孤月”承上启下引出“月下沉思”,这是理美。继而一片远去的“悠悠白云”转向人间游子思妇的“月夜相思”,这是情美;最后以“春江月落”收尾,前后照应,整合全篇。学生理解了《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美后,相信会对这首诗有更为理性、更为深刻的认识。再次,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逐步从旧的诗篇中领悟到新的信息。如果说前两个方面着重体现的是老师的备课,这一个方面体现的则不仅是老师的备课,还有老师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如果想让新的信息在课堂上被学生有效接收,关键在于老师要有巧妙的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通过张弛有度的问题循循善诱,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同时又从中体会到了思考探索的快乐。可以李白的《蜀道难》一观。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篇幅较长,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的写作脉络。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分三个阶段设计问题。第一阶段的问题如下:

1.这首诗的主旋律是哪句诗?

2.既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请说出蜀道之难都体现在哪里?

3.阅读开头几句,请回答“蜀道”是否一开始就有?

4.那么后来“蜀道”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个问题有点难,多数会纠缠于蜀道之高、蜀道之陡等细节处,需要用第三和第四个问题进行引导。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从“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句诗中得出答案,蜀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第四个问题,学生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但是若找到真正的答案,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阅读文后对这则神话传说的注释,思考五个壮士和大蛇斗争的象征意义。如此一来学生很快明白过来,是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人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第一阶段的核心问题迎刃而解——蜀道第一难:蜀道开辟艰难。

第二阶段的问题设计如下:

1.不管蜀道再难开,但终究还是开辟出来了,开辟后人们就要行走啊,行走的时候人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2.请认真思考“使人听此凋朱颜”一句,请问为什么会“凋朱颜”。

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们会很快通过具体诗句总结出蜀道又高又陡并且崎岖泥泞,非常难走。并且很快能总结蜀道第二难——蜀道行走艰难。但还需要第二问题对此进行补充。而学生也能通过“凋朱颜”得出结论,在蜀道上行走不仅要有体力的付出,还要经受心灵的折磨——和恐惧相伴。至此第二阶段的问题进行完毕。

第三阶段的问题如下:

1.蜀道再难行,也总算走过来了,那么经历了千难万险后,蜀道的尽头是否就是世外桃源呢?

2.诗人提出了什么劝告呢?这种劝告在诗中其他地方还有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不是世外桃源,不仅不是世外桃源而且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这样一来蜀道第三难便有了——蜀道尽头难留。对于第二个问题也非常容易,“锦城虽云乐,不入早还家”,并且会比较容易找到“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和“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两句。进行至此,学生不用引导也会明白,《蜀道难》并不复杂,看似千头万绪,其实就写了两个字:“难”和“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认识这首诗的主旨。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引导启发,学生不仅能享受到思考的快乐,而且还能获得对《蜀道难》一诗的全新认识。并且也可以肯定,学生们以后背诵《蜀道难》将不再艰难。另外苏轼的《题西林壁》也可以尝试着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引导。这首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很多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若问起对这首诗所含哲理的了解,恐怕真正能体悟到的少之又少,即便是能说出来,也是在背老师的话。别说是小学生,就是大学生要清楚领悟并说出这首诗的哲理也比较困难,因为这首诗笔下皆景,景理合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说。可以针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进行如下的问题设计:

1.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

2.要想认识庐山真面目该怎么办呢?

3.能否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改动一下,将这种哲理明白表达出来呢?

唐诗蜀道难篇3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诗人

提纲:

一、李白生平介绍

二、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三、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四、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二)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三)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一、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时的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但是,此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叠出。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十六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二、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非常的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造成把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很难。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纵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张扬出来,张扬山水的气势就是张扬李白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即是把他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扩张到山水中,他的生命力是无限扩张的,给人的感觉不是山水感染了他,而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三、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唐开元盛世的青年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受到奇而不正的教化,思想上的神游和狂想,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精神,这注定了他一生不走科试正途,而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特之路。李白是不属于世俗世界的,他是属于酒的和山水的神仙世界。唐玄宗爱慕酒仙李白的才华,给其加官赐予金帛,可李白不受,其“志在青山”,只要美酒和山水的流连,以至于唐玄宗赐其金牌“逢坊吃酒,遇库支钱”,被传为千古佳话。诗人杜甫有一首诗赞酒仙李白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李白的一生游历范围很广,入蜀中,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出三峡,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谷绝响;南行江浙,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长河画影;上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画卷;东至齐鲁,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苍凉景色;西游华山,留下“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的雄奇篇章。

四、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有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3]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为魲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4]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5]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热烈的向往之情。在诗人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李白青少年时代的作品。在诗人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有谢灵运、谢朓清新秀丽的风味和王维、孟浩然简淡清幽的情趣。又如《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以别开生面的写法,从峨眉山月入手,用清新的笔墨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朦胧山水。那空中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去国时思念故人的情怀,神采飞动,韵味淳厚,昔人曾誉为“太白佳境”。再如:《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带着慷慨报国的壮图和建立功业的幻想,离开四川、出三峡、渡荆门,来到了江汉平原。诗人从两岸绵亘的从山峻岭中来,面对渐远渐小而消失的远山,面对滚滚奔流于苍茫大地的江水,以新奇的感觉和豪迈的心情,写下了平原的广袤和长江的壮扩。作品在呈现极目无边的远景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当时的青年意气和时代豪情,显示了清新流丽,境界开阔的展新特点。就此而言:它比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清,烽烟望五津”、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艺术境界,就更为壮阔。

古人环溪说:“李白长于才,故以篇见功”。这一评论,精辟地指出了李白在创作上,与晋宋诗人“比较呆板而且追求摹景的逼真,讲究练字,练散句,缺少整体美”的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从而也充分证明了李白山水诗在接受前人的艺术滋养的同时,又发展了诗歌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如,《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秋景;《入清溪行山中》:“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的碧水;《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的花木;《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楚江;《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山月,以及写江上风光和泛舟愉悦的《荆门浮舟望蜀江》;写洞庭湖开阔明净、意境极美的《陪族叔形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以峨眉山月贯穿全篇,有映带生辉之妙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等等,无不以新奇而隽永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画出壮美的山光水色,给人以明朗清新,境界开阔的特殊感受。

(二)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诗人事常只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故而较之晋宋诗人的“情、景、理”三段式的风格情调更胜一筹,作品意向高远,感情更为真挚。除上一部分已举作品兼具这一特点之外,李白还有更多的山水诗篇可以作为这一方面的例证。例如,《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山水诗中最优秀的篇章。当时作者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中途遇赦,惊喜交加,当即从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诗人那历尽艰险而遇赦的喜悦心境,久别亲友而归心似箭的急切念情,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态,无不在空谷传响,夹岸秀丽的山峡风光之中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豪爽,情景交融,精妙至极。明·杨曾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具有民歌风采的《清溪行》中,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诗句,赞颂了大自然的明媚秀丽,抒发了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诗人着意描述的是清溪水清如碧,清澈见底,然而却寄予了他对社会污浊混沌的愤慨,勾画出的是一个情调凄凉哀婉的清寂境界。又如《夜宿山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诗的语句看,诗人只是写了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味外之旨,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同样,《山中问答》也是一首含蓄蕴藉,情趣盎然的佳作: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抒发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情意趣,语出自然,浑然天成,秀雅的画面,色艳景幽,情真意远,韵味之美,意境之美,使人陶醉。再如《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计年。

拨云见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满是云雾的山林,是那样的幽静,在云雾中行走,是那样的闲逸。诗人成功地捕捉了他对自然景物、山光水色的独特感受,以刻练之笔出以平易面目,在继承谢灵运、谢眺、何逊、阴铿等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了更深层次的开拓。《岁寒堂诗话》云:“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兼而有之者,李杜也。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

李白有的诗,虽通篇不以写景为主,但以一二写景语而显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抓住孤舟远影没入水天之际的动人景色,造就一种高远无穷的意象,表现出对故人的无限神往。它如《听蜀僧浚弹琴》中的“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夜泊牛渚怀古》中的“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等,诗人仅以一二写景之语,即穷形尽相地描状了景物,真切地显示出了自然景物的特征,深沉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感情,“它们都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对于山水风景诗的发展有所贡献”。

(三)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在李白咏叹山水的佳篇美什中,《望庐山瀑布》、《横江词》、《蜀道难》、《鸣皋歌送岑征君》、《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一类缘江山之助,表现大自然宏伟壮丽,抒发自己逸思豪情的作品最具特色。《蔡百衲诗评》云:“李太白诗,逸态凌云,照映千载”。例如《望庐山瀑布》,诗人通过对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神奇英姿,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动气势,用夸张比喻,逸想遄飞,境界不断升华,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的壮观,创造了无比壮阔的艺术形象。《横江词》六首,极力夸张当涂一带长江风涛的险恶,如第四首中“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形象雄伟,真力弥满。《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榖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等描写了华山的雄伟壮丽和黄河的汹涌澎湃,劲健不凡,而且通过黄河那触天动地、奔流万里,不可阻挡的伟大形象,体现了作者向往不平凡生活的豪迈性格。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以梦游驰骋想象,用变幻莫测的神笔,描绘出了天姥山的种种图景,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自然美景,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的恐怖奇景,还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神奇仙景,瞬息万变,捉摸不定,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最后,诗人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人生感慨,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这一千古名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唱出了怀才不遇之士的心声,抒发了他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的执着之情。

在诗人作于天宝元年(742)夏季的《游泰山》六首中,想象亦同样奇特,不仅写出了“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的旖旎景色,而且传达了登临绝顶时“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那样一种超凡脱俗的特殊感受。李阳冰曾说:“太白不读非圣人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以来,之后,驰驱屈原,鞭挞杨、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这段话,是对李白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的艺术成就的确切评价。

再如,曾为贺知章大为赞赏的《蜀道难》,更为这一方面的杰作。全诗共分四段:

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发,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开篇,诗人就通过连声的惊叹,层叠的比喻,突出地表现了蜀道那不同寻常的险峻,然后又通过神话传说,夸张的笔墨写出了蜀道是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途,给险峻的天梯石桟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进一步描写蜀道的艰险作了铺垫。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紫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在这一段中,诗人极写山势的高危。那太阳的六龙车到此也只得折回的突兀高峰,冲波击浪,曲折回旋于崇山峻岭的奔腾禾川,再加上黄难以飞过,猿猱发愁攀援的反衬,烘托了蜀道沿途的艰难。接着,诗人又以青泥岭上盘旋迂回、百步九弯,似枯藤缠绕危岩的道路,和行人在高处仿佛伸手可摸星辰的描述,使人紧张得屏住呼吸,只有抚膺长叹!

通过历史上的险阻、峰岭的高峻、山路的崎岖等描写,蜀道艰险之状,似乎已经写尽,但诗人笔锋一转,以反问的句式,引出了一个新的境界:

问君西游何时还,长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诗人在这里侧重渲染蜀道沿途荒凉悲凄的气氛。山势险峻,森林荒凉,野鸟悲号,子规啼鸣,更何况群峰接天,枯松倒挂,深河飞瀑轰鸣,行人闻声失色,充分表现了蜀道的惊险,悲凉的空寂,由此而产生出了一种排山倒海,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最后一段,诗人由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形势险要,引发出对时局的隐忧和对人生的感慨: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诗人在段中化用了西晋张载《剑阁铭》和左思《蜀都赋》中描绘剑阁雄险的名句,表现了地势的险要,进而奉劝人们吸取历史教训,警惕战乱的发生。最后,以再次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旋律作结,蕴藉了无限的感慨。

《蜀道难》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夸张。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通过从古到今,从总体到局部,从山路到行人,以及环境气氛的悲凉、政治局势的险恶等多方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的艰险,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全诗色泽光怪陆离,结构回旋往复,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充分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故而唐人殷潘称之为“奇之又奇”。还说“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李白的《蜀道难》,使历代描写蜀道艰难的诗篇相形见绌,黯然失色。虽然诗歌竭力描绘的是蜀道的艰难险阻,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和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壮的美。

以上一类山水诗是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中创作的结晶。它们形象雄伟,气势磅礴,寄托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表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风貌,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情。就中国山水诗发展而言,唐宋两代是山水诗成熟和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在李白之前,具有浪漫气质,创作上显现出“气势雄伟,劲健有力”特点的诗人有王维、高适、岑参,后有韩愈、刘禹锡、苏轼,但其作品的山水形象和所表现出的气势,都不及《蜀道难》等杰作。就是金人元好问、明代高启和清代袁枚的山水诗,也不能与之匹敌。倪其心撰文指出:“道家的自然思想使李白对人生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观点,认为人的生死荣辱如同万物。‘兴歇皆自然’。这就使他的山水诗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具有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的突出特点。”这就是李白在山水诗创作上超过前人,启迪后来的功力所在。

综上所述,李白热爱大自然。他曾经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融铸清辞。他写月、写山、写水,明朗清新,境界开阔;他将自己对自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化入了山水诗作之中,情景交融,韵味悠长;他壮绘直落九天的瀑布,以及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崎岖险阻的蜀道,并给予了恣肆的描绘,再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形象,从而产生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简言之,李白的山水诗,以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他屹立于浪漫主义的艺术巅顶,掉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诗文学发展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李晖.李白诗选读[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9.

[3]王许林.论李白山水诗的内在意蕴[J],中国李白研究,1990,(下).

[4]龚自珍.最录李白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唐诗蜀道难篇4

关键词: 《蜀道难》 韵律 品达凯歌 音美

1.引言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它不但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且数量多,内容丰富,此时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超出两到三倍。鲁迅对唐诗给予高度评价:“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可以说,《唐诗三百首》集唐诗之精华,收众家之所长,对于想要了解、学习诗歌的读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文本。很多中外学者都曾翻译过唐诗,比如说Ezra Pound,Inner Herdan,孙大雨,许渊冲等。他们这些尝试卓有成效,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先对李白的《蜀道难》原文进行简要赏析,然后对比分析其两个英文译本,即孙大雨和许渊冲的译文,通过对二人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比较,发现异同所在,最后探讨唐诗英译的一般翻译方法。

2.原文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

该诗是七言歌行,以七言为主,同时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直到十一言,构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韵律方面,突破了格律诗严格的韵律限制。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陡然的韵律变化破坏了音韵和谐统一,体现了语言的奔放流畅,更加凸显了地势之险。

这首诗一个显著的艺术手法就是夸张。形容太白山之高峻,到他笔下竟成了“连峰去天不盈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道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成“百步九折”……这些过于夸张的描写虽与事实不匹配,但有效地凸显了蜀道之雄伟高耸,以及其不可跨越之凛然气势。

诗人将强烈的情感贯穿全文,一开篇,就发出“噫吁剑∥:醺咴眨∈竦乐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感叹,直抒胸臆,表达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慨叹。在诗的中间和结尾,他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将自己的强烈感情注入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诗人胸中起伏多变的情感倾泻而出,读来令人心潮澎湃,精神振奋,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心溢于言表。

3.译文比较分析

本文选取孙大雨和许渊冲的译文,从二人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两篇译文进行分析比对。

3.1翻译理论

3.1.1孙大雨

孙大雨是中国著名“新月派”诗人和文学翻译家。他提出,构成一首诗的成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四种:情致、意境、风格和音组。孙大雨认为,诗中的情致必须强烈,这样读者在欣赏的同时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同时,他提倡“意境具体而平实,恰好被简易的风格表现出来”“诗人的好些杰作都以意境质朴为贵”。他对于诗歌的翻译始终坚持以完美形式力图完美地再现原诗内容和意境,把神韵和形式结合起来,只有兼顾形神的翻译才能达到翻译的理想境界,这也是孙大雨诗歌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4年孙大雨在《诗歌底格律》一文中系统阐释了自己的音组理论,他认为,“新诗要讲究格律,正是为了更好的演绎内容,更好地表达情致和意境”。因此,诗歌中有规律的节奏都需要格律。但是,这一理论主要应用在他的长诗、莎士比亚戏剧及英诗汉译上,在《蜀道难》的译文中并未有明显的运用及体现。

此外,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尤其在中国诗歌英译过程中,应注意:(1)适当的背景介绍、脚注及评论更有利于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古诗;(2)翻译的诗歌应当做到民族化、大众化,这样才能为外国读者所接受;(3)重视保持原诗的形式美,选词古典文雅。

3.1.2许渊冲

我国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通过大量的文学翻译实践,以及中外文学乃至译论的比较,提出一套系统完整的翻译理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各论下又由若干分论组成。在许渊冲的《蜀道难》译文中,主要体现了本体论中的三美论、本体论中矛盾论下的低层次/高层次论、方法论中的再创论(其具体体现,将在下一节翻译策略中详细阐述)。

三美论: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指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音美指要像原诗一样音韵和谐;形美则指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

低层次/高层次论:低层次包括直译、形似等,高层次包括意译、神似等。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应采用再创作的方法,舍形似而取神似。

再创论:再创指语言上的再创,而非内容上的再创。文学翻译家只有有独到的表现力,才能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使世界文学进入中国。

总的来看,孙大雨上述翻译理论与许渊冲的三个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吻合,只不过孙大雨更侧重译文的神形兼备,许渊冲则考虑二者的矛盾及处理方法。可以说,二人的译论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3.2翻译策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孙大雨和许渊冲提出的翻译理论在此译文中的体现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在此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又是如何在译文中体现的呢?本文从选词和韵律两方面,对二人《蜀道难》译文的翻译策略、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3.2.1选词

孙大雨在翻译一些具有中国文化意象的词汇时,力图保留其中的文化元素,以完美地再现原诗内容和意境。他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对李白的《蜀道难》进行翻译。比如说,“噫吁健薄笆瘛薄岸朊肌闭馊个词,就采取音译的方法分别译成“Yi-Xu-xi”“Shu”“E-mei”。而“青天”“枯松”“天梯石栈”“高标”“回川”这些意象词,则采取字面翻译也就是直译的方法译为“blue/azure sky”“withered pines”“heavenward steps and rock-hewn flights of stairs”“the highest clift”“whirling stream”。他采用意译的策略将“鸟道”“岩峦”“凋朱颜”“锦城”这些唐诗中的文化元素分别译成“a bird’s flight”“peaks and pinnacles”“hasten to become old”“the city of officials robed in gold-threaded brocade”。对于“秦塞”这个词,他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译为“Qin terrain”。此外,译者还通过加注的手段处理一些有典故的人和物。“蚕丛及鱼凫”“太白,青泥,剑阁”和“壮士,黄鹄”,译者就分别采用音译加注、意译加注和直译加注手法翻译。他的这篇译文附有详尽的注释,这些注释里包含着他的研究成果和创见,同时为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铺平了道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大雨作为翻译家严肃与认真的态度。

许渊冲对这类意象词以意译为主,淡化为辅,比如,“太白”“峨眉”“黄鹄”“青泥”“锦城”,他分别译成Great White Mountain, Mountain Eyebrows, Golden Crane, Green Mud Ridge, Town of Silk,而将“蚕丛及鱼凫”淡化为two pioneers,同时音译补充,把“蜀”译为Shu。此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许注意炼字炼词,争取做到意美音美兼备。比如说,across vs.at a loss,faces vs.paces,west vs.crest,许主要采取五种方法斟酌字句,首先是典雅词语的使用,譬如afar,这与孙的选词策略相似――connecteth,alas,hither;其次是呼吁的使用,孙与许二人表达诗人情感时都采取了呼语,比如alas等;再次是填词救韵和使用尾语,前者指原文中无此字义,但是出于音韵和谐的考虑,填补若干词汇,例如faces,nearby,deep,under等,后者指添加必要的尾语表达诗人情感,以此产生意境美,比如I know;最后是词语反复,例如“I’d turn and westward look with long,long sigh.”中long的重复,一唱二叹,音韵和谐悦耳,意味深长,如实刻画了诗人李白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对国家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之情。

3.2.2韵律

孙大雨在翻译此乐府诗时增加了一个副标题――品达凯歌(A Pindaric Ode),该诗体得名于古希腊抒情诗人品达,他写过各种题材的诗,尤以合唱颂歌著称。他的诗以整个希腊民族为歌颂的主体,被誉为“国民诗人”。品达的凯歌有着固定的格律,主要有几种传统方式:阿波罗四音节体、扬抑抑兼扬抑扬扬格和混含扬抑抑格和扬抑格。我们通过下面的选文分析孙大雨如何继承品达凯歌格律特点,比如说开篇:

Yi-/Xu-/xi!

How danger/ously high/and steep, the/way to Shu

Is more di/fficult than/ascending/ the blue sky!

Can-cong and Yu-fu, /it is mys/teriously/unknown how

They began/to found their/remotely/ancient state.

Since then for/forty-eighty/millenia

It had been/separa/ted from the/Qin terrain.

孙原诗英译后诗内每句由四个音步组成,每个音步内含有三个音节,每组音步读音为重-轻-轻,所以该诗的韵律结构为四音步扬抑抑格。我们不难发现,孙译诗的韵律结构与品达的凯歌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又不拘泥于框架,在继承、吸取古希腊经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音组”理论并勇于实践,这一点是值得敬佩的。

许渊冲在音韵层面的译诗技法,主要有三:首先是巧用头韵,比如说,Oho!Behold!How steep!How high!The crest crumbled,five serpent-killing heroes slain. When will you come back from this journey to the west?句中斜体部分均是使用头韵的词汇。这样的翻译不但节奏感、音乐感强、简洁生动地刻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使诗人情感得以很好的宣泄。同时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诵读之后余味无穷,难以忘怀。其次是善用尾韵。尾韵的使用在许译中随处可见:

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

On hearing this, your cheeks would lose their rosy dye.

Between the sky and peaks there is not a foot’s space,

And ancient pines hang,head down, from the cliff’s surface.

And cataracts and torrents dash on boulders under,

Roaring like thousands of echoes of thunder.

作为格律体诗的代表人物,许渊冲追求译诗的音美、意美和形美。为了实现音美,除了头韵的使用外,尾韵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使用尾韵,增强节奏感和感染力,蜀道的高耸险峻,雄奇巍峨的风光栩栩如生浮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增加尾韵使译文朗朗上口,易于读者接受。

最后是破格结构。诗歌在词汇与句式的衔接与安排上不像散文小说那样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而是在跳跃、语序调整等方面展示诗歌的内在逻辑,这就使得诗歌语言内容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许正是利用诗歌这一特点翻译此诗。比如:

So dangerously these places are,

Alas!Why should you come here from afar?

Man-eating tigers at day-break

And at dusk blood-sucking long snake.

为了押韵,许将上文中斜体部分语序调整,虽然打破语法规则,但是并不影响表达和读者的理解,而且调整后的语序音韵和谐,带来一种韵律美。

脑下缮侠纯矗孙大雨以“音组”来翻译《蜀道难》,体现出他对格律形式的自觉追求。通过音组对应英诗中的音步,不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化,而且使得译文整齐富有节奏感。许渊冲更加侧重追求音美,强调译文的音韵和谐和悦耳,以此增强节奏感与感染力。区别在于孙译形式较为自由,并未像许译那样注重头韵和尾韵的应用。

4.结语

本文从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孙大雨和许渊冲《蜀道难》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两篇译文最大的差异莫过于韵律的处理,孙大雨不但吸收了古希腊品达凯歌的精华和传统诗歌的神韵,而且发扬了白话新诗的作风,运用音组的理论重新翻译了唐诗。许渊冲翻译时践行“三美”,保留唐诗的音韵,采用头韵和尾韵,增强诗歌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两篇译文可谓各有千秋,不难看出二人极高的中英文造诣,更不难看出两位翻译大家在实践过程中付出的极大努力。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的策略方法不止一种,对于选词可采取直译、音译、意译的方法,适当辅以注解是可以的,但是过于繁琐会使读者疑惑甚至失去阅读兴趣。对于韵律的选择应视情况而定,如果一味追求韵律和谐,有时反而会破坏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完整。总之,我们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应慎重考虑这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娄林.城邦与诗人――品达第八首皮托凯歌解读:[博士学位论文].广东:中山大学,2010.

[2]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1):160-165,529-530.

[3]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1-81.

唐诗蜀道难篇5

图景・图画

成都位于四川中部,是四川省省会和中国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古为蜀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成都是古蜀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堂――石室学堂(今石室中学)。在唐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等都曾流寓成都,创作了大量吟诵成都风物的诗词歌赋,并留下众多文化遗迹,如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文殊院等。

解说・解读

斜插芙蓉醉梦中

车快到成都时,雨愈发大了起来,窗上尽是一片片湿痕。八月的这座西部城市,恰似梅雨季节的江南一隅,闷闷的,湿度很大。从东部穿越群山来到这个盆地仿佛回到了初始点一般。

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特别是其蜀锦织造业,是汉朝重要的国库收入来源。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文中写道: “市虞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星繁……”好一幅物阜民丰、欣欣向荣的交易市场画卷!到了唐代,成都还有“扬一益二”之誉,意思是它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

站在这片土地上,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亲切的感觉,是因为空气中弥漫的湿气,还是因为那熟悉的历史、诗词、美文,或是那入云的高楼大厦?岁月流转,应该是学生时代那一本《三国演义》和一首首文人的诗词,使我产生了这样的亲近吧。

其实,入川以来,我的嘴唇边、脑海中,早已不自觉地吟诵着杜甫悼念诸葛亮的那首诗: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到了成都,放下行囊,便迫不及待地去了武侯祠。从住处步行约六里左右,便来到武侯祠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汉昭烈庙”的四字匾额,心里不禁寻思,为何不是“武侯祠”呢?入内方知端倪,此祠不只是诸葛亮一人的香火供奉之处,尚有蜀汉先、后二主以及大小臣子合祭之灵位。大家熟悉的三国蜀汉文臣武将大多在内。

向前直行仅十步,右有唐碑,左有明碑。乃时人念蜀汉之业,遂感而撰之、书之、刻之。尤其是唐碑,乃唐代名相裴度所撰,名书法家柳公权之弟手书,名工匠所篆刻。所以,唐碑亦称“三绝碑”,谓文、书、刻三绝。明碑乃张时彻所撰。

直入小殿,出得殿来,在两侧回廊上,分别有塑立于清康熙年间文臣武将之像。左为武将,右为文臣。和《三国演义》中的描写相同的是,许多武将都是死于对先主刘备的尽忠。文臣更是让观者内生敬佩,他们多勤政爱民,不置私产,怀有一片拳拳爱国之心。

自刘备及关、张殿出,又见回廊。回廊尽头就是武侯祠了。在解说员的提醒之下,方知回廊匾额上“武侯祠”三字乃是郭沫若先生墨宝。其“武”字纵横铺张,很有一番忠烈、威武之意。回廊立柱上亦有众多对联,除去著名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外,民国时的一联更让我感喟。上书“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谨慎小心,却又为国鞠躬尽瘁,诚良臣也哉!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如今,经过易中天先生的一番讲演,“三国”故事中的演义成分更是褪去了一些浮华。

但在诸葛亮身后的千年时光里,我们不能否认,他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完美人格。历史中的诸葛亮和文学作品中的他,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已不能截然分开。我们谈论诸葛亮,讲起“三国”故事,其实已和历史无关,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审美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无论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还是“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共鸣,都是后代人们对他的最高礼赞。他的盖世才华,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著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汲取的无比丰富的古典文化精粹。

徜徉在绿树成阴的小径上,正是夏浓之时,美景恍若梦境。陶醉在盛夏的武侯祠中,饱览了如画美景,便怀想起那金戈铁马的征战年代,心中暗暗许愿,盼人世间不再有纷争、战乱,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安享太平。

名迹・名篇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赠花卿

唐・杜 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梅花绝句

宋・柳 永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登楼

唐・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竹 枝

唐・刘禹锡

日出三竿春雾消,

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

住在成都万里桥。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节选)

唐・李 白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杜工部蜀中离席

唐・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成都行

宋・陆游

唐诗蜀道难篇6

【关键词】五代;西蜀;诗人;诗学理想

五代西蜀文人的诗学思想并没有挣脱时代的藩篱,“诗以言志”依然是他们的诗作教条。诗人们的诗歌创作也大都一贯遵循政教文化,以“美刺”、“香山之替人(韦庄)”而著名;但是,同时偏安逸豫、流连光景的西蜀文人又颇好香艳通俗之风,隐逸避世也是世风之一。五代西蜀文人并没有完善系统的诗歌理论专著,只是在其诗歌创作走向和对于前辈诗人的作品选本上产生诗歌思想的萌芽和独特的诗歌美学追求。

唐末五代以来,元白诗学思想一直是诗人们沿袭的主要文学思潮之一。我们既欲了解白体诗的流变,则不能不明辨元白诗风的精神体格。

五代文人对于元白的学习主要倾向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等同于政治主张的诗歌认识观念与价值取向。元、白的政治主张,希望君主“夙兴以忧人,夕惕而修已”,“思酌下言,尔闻上失,弊无不革,利无不兴”目的在于恢复贞观治世抂帝虚怀内谏的清明政治,革除德宗“贞元以来,抚疏而谏者,留而不行,投书于匦者,寝而不报,待另之宫,经的而不见于一问,登闻之鼓,终岁不闻于一声”。为了实现这一重文谏议别度为核心的政治主张,元、白将恢复儒家政治关基期的周代采取观风别视为其重要内容与理想途经。

其次,向儒家诗歌传统复归中的文学思想内涵。

元白的文学思想渊源直接自汉儒,表现出强烈的宗经复古倾向,借诗歌的讽喻功能击惑动皇帝,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改革弊政,以天下为已任的高尚责任感。

再次,愁伤闲适中透露出仕途挫折之悲慨与怀才不遇之伤感也就自然成为其愁伤诗中的主要内容。

但是,五代文人由于时代影响,他们在学习与继承元白真正的美刺精神的同时,是把他们闲适与通俗的一面发扬光大,体现了继承与新变。

五代西蜀的文学思想是紧紧根植于时代的大背景的土壤中的。如果说安史之乱深刻地影响了唐人的历史命运,那么,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则把昔日曾无比强盛的大唐帝国的最后消亡正式昭告天下,这次历史命运巨变给唐末五代诗人带来的心理重创,较之安史之乱给诗人内心造成的创伤更为惨重。诗国中人对于国运的再造已经不抱什么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可以寄托的希望,陷入了绝望的混淖之中。

对于贾岛的膜拜,偏好冷僻枯寂意境成为五代西蜀诗歌创作的主潮流之一,文学思想也是对其的学习与继承,诗人们欣赏甚至于崇拜穷困潦倒的寒士诗人贾岛。生前门庭冷落寂寞至极的贾岛,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他身后的传人竟会如此虔诚,而这种畸形的理想崇拜也令人颇为不辞,令人震惊。或许是唐末五代的寒土诗人不仅从贾岛身上看到了寒士阶层历史命运的缩影,而且从贾岛诗中悟出了超脱苦难的妙谛,那些诗句乃是发自肺腑的深刻感喟,浸透着末代诗人荆棘载途的悲酸之泪。骑驴苦吟及其惨淡经营的冷僻意境,在时运多艰之际已成为堕落学贾岛的清苦和白居易的浅切构成五代时期诗歌创作的一种颀向,究其原因当有很多。但其中根本性的一点,当在于贾岛诗的冷僻意境同白居易的闲适诗中的那种安逸恬淡之境一样,给在客观世界压抑下已不堪心理之重负的五代诗人,提供了向主观内心中的世界遁逃的途径。

但是,在诗歌思想以及诗歌创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和引领潮流作用的却是韦庄的诗歌理念。韦庄对于唐末五代诗风的引领、形成介导实际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具有了一定的诗学思想的显露,这种自觉意识或体现在诗人自己的诗作中偶发的议论或者就在自己编选的前人诗集中流露了某种思想的萌芽,他们共同的倾向是“但掇清词丽句”,虽然也有严格标举传统,但其创作实践并不是以传统的风騒雅正为主流,而是更加倾向于清新流丽的诗风。

和韦诗歌思想大体一致的是唐代最后一个诗歌理论家司空图,不同的是他更为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形诸理论。作为唐朝末期的诗论家,司空图对唐诗史各个阶段的重要诗人涉及颇多,在具体的论述中则带有对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诗作特色与创作经验加以总结概括的意味,所见固然并非完全正确,但绝大部分无疑是极见精诣的。

由唐末到五代十国的乱世现状,极大的困扰着文人们脆弱的心灵,在那个武夫跋扈,皇权衰败,强权林立,朝不保夕的时代中,文人在政权中的地位极其卑微;即使位居高位,也不得不仰人鼻息以明哲保身。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冲击震荡,出仕于乱世的作家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群体人格,明哲保身,随波逐流成为主要的人格构成。而西蜀文人则在明哲保身之外又把自己放逐到豪奢的宴乐生活之中或逃避到冷寂的红尘之外,逃避退守的文学品格与吟咏情性的文学理念已经占据了他们生活和创作的重要位置,成为一时风尚。

乱世谈道的空泛性与苍白性,使得五代时期顺乎时势,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成为普遍的心声,也是文人们在乱世中必然的时代心理,听天顺命,明哲保身,退居逃避的论调和行为在当时比比皆是。那些在乱离中苦苦挣扎,以及后来出仕于各个割据政权的诗人,似乎忘却了“功名”这个词,而代之以“名利”二字。

随着儒道人格的淡化和士人功名思想的消失,为躲避战乱和人世间的种种不平而彻底遁世的人数不断增加,真正的隐逸人格与退居退守的时代心理逐渐步入独立发展的轨道,那些寄身于诸统政权下,穷达由命,进退维谷的仕宦文人,在追名逐利中,也常常对超然世外的隐逸生活深怀向往和倾慕之情。

唐末五代是隐风极盛的时期,基于时代氛围、文化心理的迥异,五代隐逸之士和唐代的处士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他们再不坐欢垂钓,临渊羡鱼;也不借“终南捷径”以沽名钓誉;更不隐仕兼顾,半官半隐,他们一旦归隐,便大多义无反顾,不再回到世俗的名利场中。

五代十国,虽干戈扰攘,瓜分豆剖,但各割据王朝尤其是江南西蜀南唐诸国宫廷游乐歌舞活动却仍然极其兴盛,象后唐庄宗李存勖、前蜀后主王衍、后蜀主孟昶、南唐中主李煜等,不仅耽溺于歌舞游乐的荒淫纵逸生活,而且皆具有较精深的音乐与文学修养,能制曲、作词与歌舞。因此,和退居避世的隐逸人格不同的又一遁世之道,便是沉湎于感宫的享乐之中。把自己放逐于尊前花间,酒席酌饮之中,寻求精神的又一出路。无论隐逸田园,还是醉入花间,在文学上,便是对心情、感情的自我心情的描绘,远远大过对“功名”和世道人心的描述规划,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刻画便又成了五代诗人的又一追求。

李泽厚认为“在词里面,中晚唐以来的这种时代心理终于找到了他最合适的归宿。内容决定形式。”与“诗境”截然不同的“词境”的创造,正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审美音调。“所谓词境,就是通过长短不齐的句型,更为具体、更为细致、更为集中的刻画抒写出某种心情意绪”。欧阳炯的《花间集序》则是这种时代倾向的真实注脚,也说明“吟咏情性”已自觉不自觉的成为当时诗歌创作的理论阐释。

唐诗蜀道难篇7

人听了就吓得脸色变了。出自《蜀道难》。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

(来源:文章屋网 )

唐诗蜀道难篇8

二十三岁的李白,乘舟由昌隆经雄奇绝妙的三峡出川,走的是水路。

三十岁的李白由南阳隐居至玉真公主别院所在处终南山,走的是山路。

三十三岁的李白沿黄河东下,带着不得志的怏怏之情,先后慢游江夏、洛阳、太原,走的仍然是水路。

三十七岁的李白,举家东迁,走的,是艰险的蜀道。

隐没于杂蒿蔓草之间的蜀道,便是绊住诗人脚步的无尽路途么?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人在世间艰难地摸行。世人纷繁的路交织错落,处处都是歧路,处处都有高墙。而在所谓的路上的诗人,怀着满腔的报负,要在这没路的路上闯出一条真正的路来,而为他在黑夜里照亮前程的便是他的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照王白骨萦烂草,谁人要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洒,何须身后千载名。”

一句句行路难,一杯杯消愁酒,一行行体忘诗,一场场滕达梦。路,何时有个尽头?

“长相思,在长安。络伟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不惑之年,天子降诏:宣,李白入宫,供奉翰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糜糜的宫廷之乐中,华丽的步辇后走出雍容华贵的唐皇,他望见跪在一旁的李白,赶忙惊呼道:“这是诗仙人啊!快,快撤去步辇!”

唐皇的后苑,牡丹盛开的季节。唐皇和李白一同走在园子里赏花。不远处的亭内坐着人比花娇的杨贵妃。唐皇看着娇艳的牡丹,对李白说:“爱卿,这花怎么样?”李白答:“花是好花,”唐皇又问:“那么,爱卿你说,这天下还有比这花更美丽的东西吗?”李白答:“若有,便是天下。”

唐皇说:“哦?我还以为你要说我的爱妃呢!”“陛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唐诗蜀道难篇9

关键词:情景交融      离别之情

         成都近郊,杜甫草堂不远,至今耸立着一座薛涛的“吟诗楼”,点缀着蜀地的青山碧水,那是薛涛晚年所居之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从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可知,她的美貌她的才情如何的倾倒一时。当时的大诗人元稹在薛涛四十岁时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并写了“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寄赠薛涛》)。卓文君和薛涛,两位才女,都是四川人。虽然薛涛生于长安,但她在年纪尚幼时就随父迁到了蜀地,可以说薛涛是在巴山蜀水的灵秀浸染中成长起来的。

         薛涛,字洪度,幼时随父入蜀,因父早亡,遂沦为乐妓。虽为乐妓,但来往于幕府之间,以不凡的才艺而名躁一时的女才子有机会结识了很多的社会名流。她的文才也受到了当时许多大家的注目和赏识。她的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不论是送别友人,思乡念亲,还是酬唱寄赠,感怀民事,诗歌中都深蕴着诗人饱满的情感。昔人曾称道她“攻绝句,无雌声”。她的《送友人》是一首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送别诗,也是薛涛诗中较为著名的一首,是可与“唐才子”们竟雄的名篇。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唐薛涛《送友人》

         这首诗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常被编入各种唐诗选本中。诗歌以传统的送别为题,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诗人对于离情的渲染,在她营造的凄凉氛围中得到了完全的发挥。诗歌留给我们的,是需用心去体会的诗人对友人悠远缠绵,牵连不断的丝丝情谊。

         前两句写别浦晚景:水中蒹葭,月夜寒霜,远山苍茫,离人凄怆。诗人不言秋,但秋山秋水秋月夜令人心生秋凉。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经·秦风·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吟咏。《诗经》中别离在水另一方的是梦寐以求的情人,而诗人将忍受的离别之苦则是因友人的远去而生发。这凄凉的夜景折散出的阵阵寒意,无不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人离别的凄寒感受。秋季相送格外难堪,“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唐诗蜀道难篇10

一、蜀王府的四至

谢文说:明初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蜀王府建在成都城中心(今红照壁到科技馆一带),气势恢弘,有典型皇家风范,人们习惯将其称为皇城。王宫耗费巨资、历时5年方建成,皇城外凿有护城河,筑有防御墙,四周有大片森林环绕。

按,“互动百科”所载“蜀王府”说它:“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其中“南到红照壁”也不妥。谢文说“蜀王府”而附加“(今红照壁到科技馆一带)”或由此来。其实“红照壁”远隔蜀王府,不是王府南至。

现今成都天府广场、展览馆和后子门街以南地区,旧称皇城坝。《蜀梼杌》载:“武成元年(908年)王建即位,置府城为皇城。”明太祖封朱椿为蜀王,建国成都。洪武十八年(1785年)命大臣“营国五担山(原蜀汉皇宫所在地)之阳,砖城周围五里,高三丈九尺。城下蓄水为濠。外设萧墙,周围九里,高一丈五尺。”按,今雕像立处即王府宫墙承运门正门所在地,承运殿、昭明殿、存心殿和社稷坛、旗纛庙以及后苑皆在城内。明代摩诃池面积已经缩小许多,包括在蜀王府后苑。今展览馆及其以北地面均属于蜀王府内部。(图一)

嘉靖《四川总志·藩封·蜀府》载:“端礼门前外东西道有过门,南临金水河,并设三桥,桥洞各三。桥之南设石狮、石表柱各二。”按,成都新华书店、百货公司皆在金河北岸。石狮子于上世纪50年代北移至城墙下,后被红卫兵砸毁。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占成都,称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蜀王府为皇宫,改承运门为承天门,承运殿为承天殿。以府门外屋为朝房”(《锦里新编》)。张献忠后移居城外中园(今华西坝),顺治三年(1646年)离去,皇城和成都大城亦毁。

李劼人《大波》说:直到康熙十几年,四川省会由保宁迁还成都,才披荆斩棘,把这片荒场划出前面一部分,改为三年一考试的贡院,将就藩王府正殿殿基修成规模不小的至公堂;又将就前殿殿基修成一座颇为崇宏的明远楼。(按,20世纪50年代,至公堂为市政府大礼堂,堂前仍保留刻有“旁求俊乂”的石牌坊。明远楼则作为聚会和文娱活动的场所。)所以皇城坝街又称为贡院街。

康熙间,将冀应熊知府所书直径丈余的 “天开文运” 四个大字制匾于皇城前门,正好与街中三架头形式、横刻“为国求贤”的牌坊(东边一道牌坊,正对东辕门,上刻“腾蛟”;西边牌坊,正对西辕门,上刻“起凤”)两相呼应。按,此牌坊位置即今人民东路与人民西路交界处。

实际上,牌坊以南都是街坊(皇城坝街,即今人民南路,下同),已不属于王府。再南行经三桥正街,过金河,经三桥南街,才是红照壁街。前引《四川总志·蜀府》载:“(金水河)其南平旷中设甬道,旁列民居衢东西者四。正南建忠孝贤良坊,外设石屏,以便往来。更建坊于四衢:东南曰益懋厥德,东北曰永慎终誉,西南曰江汉朝宗,东北曰井参拱极。”所以蜀王府并未“南到红照壁”。

今后子门街南端是皇城北门,过御河桥进入皇城。御河环绕皇城东北西三面,南面分别由东西御街进入金河。沿御河形成东西街道(含东御河边街和西皇城边街),上世纪60年代仍然保留蔬菜地若干亩。1969年曾于御河白果林修建自来水三厂(后废置),因为备战而阻绝御河蓄水,改建人民防空工程,筑地下通道;后部分用作地下商场、地下舞场,其上覆盖楼房。其后老街被改造为通衢。

清代在皇城内西北部分建宝川局(铸钱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开学堂(留东预备学堂、通省师范学堂、甲等工业学堂、绅班政法学堂、通省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堂……),辟操场。今成都警备区、成都实验小学、24中、成都房产中心均在旧皇城西部。牌坊前加了蓝漆木栅子。皇城门洞两边,面临大水池,背负城墙,修建平顶房子:体育研究馆和教育陈列馆。

新中国成立后,拆除“为国求贤”牌坊,辟东西人民路,扩建人民广场,五一节、国庆节省市庆祝集会、游行、烟火晚会、联欢活动均在此举行。

贡院前半部和西侧划为市政府办公区;沿东至北面至公堂后,筑围墙隔开,成为南北公路。(20世纪60年代中,拆除市政府部分建筑,开通西侧道路,在展览馆前后形成Y字型的南北单行道。)贡院东侧为省属五厅办公区。其北至公堂后东部及北端东侧煤山(上百年废弃物资和垃圾堆积而成)旧址修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场与室内训练、竞赛馆(20世纪90年代扩建为成都市体育运动中心)。

蜀王府和贡院的四至,准确地说,应该是“东北西沿御河为界,南面至承运门(旧皇城正门)”。

二、《蜀都赋》何能记张献忠毁成都事?

谢文说:据史料记载,张献忠命士卒遍集柴薪,堆放在主要建筑物周围,点火焚烧,成都城顿成废墟。大火之后,张献忠又命令士卒用饱浸油脂的棉布将蜀王宫烧剩的石柱包裹起来,点火再焚。《蜀都赋》记载:大火过处,“宫苑、园林、寺观、祠宇、池馆”尽为焦土。皇城面目全非,只剩下一些被烟火烧黑的砖块石柱,诉说着繁华过后的无尽悲凉。

按,记载张献忠毁成都的历史资料很多,如《蜀碧》《蜀警录》《蜀龟鉴》《蜀破镜》《蜀难叙略》等。沈荀蔚《蜀难叙略》记载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张献忠撤离成都北上时下令屠城,并于全城放火:“王府数殿不能焚,灌以脂膏,乃就烬。盘龙石柱二,孟蜀时物也,裹纱数十层,浸油三日,一火而柱折。”“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巡抚高民瞻提兵由保宁来成都。惟见草木充塞,麋鹿纵横,凡市廛闾巷,官民居址,皆不可复识。诸大吏分处城楼——盖前四镇所葺者也。……城中豺虎熊猰,时猎得之;而故蜀府内,二三年后犹然。又闻城中井,昔二万余,后不盈三百。其余皆或人或金实其中,与平地等矣。”《蜀游纪略》说:“官民庐舍,劫火一空。蔡公至,馆于棘园,即蜀王宫也。……阡陌宛然,溪流清驶,人烟久绝,尽成汙莱,山麋野豕,交迹其中。野外高丘累累,……城中茅舍寥寥,询其居民,大都秦人矣!”

著《蜀都赋》者,前有扬雄,作于出蜀前的汉成帝永始二三年间;后有左思,作于晋惠帝初(公元292年)左右。两赋皆以描绘蜀都为题材内容,铺陈夸张,未出相如樊篱。但前者重在模仿相如,展示才华,为都城赋的先声;而后者重在讽谏,旨在表明主张统一,反对分裂,为都市赋的绝响。故此二《蜀都赋》与张献忠不可能有关系。谢先生所言究竟是哪本书?缺乏确切的书证,难免臆断失误。

三、杜甫没写过《畅当诗》

谢文说:杜甫初到摩诃池时,被美景迷住,写下一首五律《畅当诗》:“珍木郁清池,风荷左右披。浅觞宁及醉,漫舸不知移。荫林箪光冷,照流簪影欹。胡为独羁者,雪涕照涟漪。”薄醉中泛舟,两岸景色迷人眼眸,醺醺然也,不觉风送船动,任其漂移。

按,此说有误。《成都城坊古迹考·摩诃池与宣华苑》载有杜甫《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云:“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还有武元衡的《摩诃池》和高骈《残春遣兴诗》)如果谢先生翻阅任何一本杜甫诗集,比如《杜诗全集(今注本)》(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省杜甫研究会主编,天地出版社,1999年),就会了解杜甫没有写过什么《畅当诗》。谢文所引的“珍木郁清池……”诗题为《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被列入《杜诗全集(今注本)》的“他集互见诗四首”。而《全唐诗》收录此诗特地附加“(一作畅当诗)”。显然前贤都对此诗作者质疑,才采取以上极为慎重的作法。

如果谢先生认真上网查阅,就知道唐朝确有畅当,河东人,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其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诸弟皆有诗名。谢文所引的“珍木郁清池……”诗题实为《偶宴西蜀摩诃池》,作者畅当。把诗题后的附注当诗题,一错;把人名乱解作诗题,再错!

谢文还说:“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不辞不为青春醉,只恐莺花也怪人。”这首《残春谴兴诗》出自剑南节度使高骈,也是写摩诃池上泛舟观景的怡然心境。画船轻摇,桨声欸乃,青春做伴,沉醉春风,这是盛唐阳光下的摩诃池。

按,那“谴兴”应依杜诗“水槛遣心”之例,用“遣(怀)”,而不能用“谴(责)”。杜诗原句是“青春作伴(好还乡)”,后之人没有道理擅改为“青春做伴”吧?

四、摩诃池的消失

谢文说:摩诃池最后一洼余水便蜷缩在严肃堂的西北角,已经完全荒败。到民国三年(1914年),有1300多年历史的摩诃池彻底消失,被填作一块平地,成了军队的操练场。

按,今天70岁以上的成都人,对于“严肃堂”一词都感到陌生;大都晓得“至公堂”为清代贡院应试之堂。许多人读过李劼人小说《大波》,知道当年尹昌衡擒来四川总督赵尔丰,曾经在至公堂前将他斩首示众。“新华网·发展论坛”载:“清贡院中‘致公堂’,前牌坊,正中有清朝乾隆‘御书’‘旁求俊义’四字匾。此牌坊建于1739年。1911年为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前身)”。1911年11月27日,辛亥革命后四川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原文误写作“致公堂”。(图二)

笔者1956年任中学教师时曾在至公堂(当时市政府用作大礼堂)开过会。但“严肃堂”一词是读《成都城坊古迹考》才晓得的。该书所附光绪五年成都地图上,贡院中间建筑物自南向北依次有“至公堂”“清白堂”“严肃堂”“衡文堂”等。西侧有“军装所”“宝川局”和“钱法司”等,宣统三年地图西侧依次标注为“绅班法政”“中等工业学堂” “同省政法”“农业学堂”等学校址。

《成都城坊古迹考》第290页《摩诃池与宣华苑》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清建贡院,余水仍在严肃堂前西北隅。……民国3年(公元1914年)始尽填作军队操场。此一千三百余年之古池,遂无迹可寻矣。”与谢文对比,两者何其相似乃尔!当然首创原作应该是1986年出版的《成都城坊古迹考》。其实谢先生论证事实尽可直接引用原文为据,加个夹注说明来源,更觉可靠;何必为了回避袭用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搞改写文字的小动作呢!

介绍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文章,是针对今天的中青年读者写的,他们中出生于1969年的人,都没有见过旧皇城的城墙,不晓得原来那条御河,很难形成蜀王府的印象。要让他们了解历史,应该引书证史,维真求是。若不认真对待,任何细小的失误,都会产生误导。希望作者们都能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