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三十篇

时间:2023-03-15 04:14:16

高中生物选修三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1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2H4与C3H6

B.CH4O与C3H8O

C.C4H10与C8H18

D.与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与乙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a2++CO2+H2O

B.氯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CH2ClCOOH+OH-CH2ClCOO-+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32-

D.酸性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2MnO4-+5H2C2O4+6H+

=2Mn2++10CO2+8H2O

3.CalanolideA是一种抗HTV药物,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CalanolideA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22H24O5

B.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

C.该物质既可发生消去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消耗1molNaOH

4.我国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坚决立场是支持“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某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化学式为C19H26O3

B.从结构上看,它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从结构上看,它属于醇类

D.从元素组成上看,它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水

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

B.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时,为除去杂质和防止苯甲酸析出,应该趁热过滤

C.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收集产物

D.实验室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性质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除去杂质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B.在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的物质一定是烃

C.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

D.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7.分子式为C5H10O的醛类物质,其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8.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用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亚乙酯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亚乙酯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B.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

C.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D.1

mol碳酸亚乙酯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9.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机物M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且反应类型相同

B.与有机物M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不包括M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C.1mol有机物M与足量氢气反应,消耗氢气4mol

D.有机物M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水解等反应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C2H5OH与6.0gCH3COOH反应,生成的CH3COOC2H3分子数目为0.1NA

B.98gH2SO4含有2NA个H+和NA个SO42—

C.32g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D.25℃时,1L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2NA

11.合成药物异搏定路线中某一步骤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B.物质Z的分子式为C13H14O3

C.物质Y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Y、Z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2.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B.1molX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C.Y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

D.相对分子质量M(X)-M(Y)=42

13.下列关于乙酸和乙醇说法正确的是

A.都难溶于水

B.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都能与钠反应

D.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

14.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甘油加水做护肤剂

B.苯酚有毒,可以制成药皂,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

C.青霉素有阻止各种细菌生长的功能,人人可以直接使用

D.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杀菌防腐能力,不可用于保鲜鱼、肉等

二、填空题

15.某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1)A跟过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时,A和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A跟新制的Cu(OH)2反应时,A和被还原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在浓H2SO4作用下,若发生分子内脱水,所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

16.已知有机物A~F有如图转化关系:

已知:①A的分子式为C8H16O2;

②C分子中只有1个甲基;

③B、E

互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且均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

④又已知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发生以下类似的反应:

F能使溴水褪色,G为高分子化合物。

请填写以下空白:

(1)C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2)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F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A:_________

CD:_________

FG:____________

17.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1)在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所处环境完全相同的氢原子在PMR谱中出现同一种信号峰。如(CH3)2CHCH2CH3在PMR谱中有4种信号峰。又如CH3-CHBr=CHX存在着如下的两种不同空间结构:、因此CH3-CHBr=CHX的PMR谱上会出现氢原子的四种不同信号峰。在测定CH3CH=CHCl时,能得到氢原子给出的6种信号峰。由此可推断该有机物一定存在_____种不同的结构,其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化合物A含碳77.8%,氢为7.40%,其余为氧,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烷的6.75倍。

①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②红外光谱测定,A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羟基。在常温下A可与浓溴水反应,1molA最多可与2molBr2作用,据此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有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化学式为C8H10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①A+Na慢慢产生气泡

②A+RCOOH有香味的产物

③A苯甲酸

④催化脱氢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⑤脱水反应的产物,经聚合反应可制得一种塑料制品(它是目前造成“白色污染”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试回答: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的结构?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

a.苯环上直接连有羟基

b.肯定有醇羟基

c.苯环侧链末端有甲基

d.肯定是芳香烃

(2)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为研究乙醇结构及其部分的化学性质,进行下列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Ⅰ.用如图装置来推测乙醇的结构式。

(1)实验中钠需要粉碎成很小的颗粒,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次实验平均用乙醇1.15g,收集到H2体积平均为0.28L(换算成标准状态)。由实验数据可推测H2来自乙醇分子中________(填名称)的氢原子。

(3)盛装乙醇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其中C装置的试管中盛有无水乙醇。(固定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4)装置A圆底烧瓶内的固体物质是_____,B中的试剂是_____C的作用是______。

(5)本实验中需要加热的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下的字母)。

(6)写出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检验E中的生成物需要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2.3

g

A与2.8

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2.7

g,碱石灰增重2.2

g。回答下列问题:

(1)2.3

g

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

21.(6分)根据烷、烯、炔烃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有人总结出以下规律:

对于烷烃有:n(烷烃)=n(H2O)−n(CO2),对于烯烃有n(H2O)−n(CO2)=0,对于炔烃有

n(炔烃)=n(CO2)−n(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混合气体由C2H6和C3H4组成。将1.0L混合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的CO2体积比水蒸气多0.2L(相同状况下测定),通过计算确定C2H6的体积。(请写出计算过程)

(2)某混合气由烯烃和烷烃或烯烃和炔烃组成。组成中可能是两种气体,也可能是多种气体。将1.0L混合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3.0LCO2和2.4L水蒸气(相同状况下测定)。试判断混合气是由烯烃和

两类烃组成,其体积比为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C

6.D

7.B

8.A

9.C

10.C

11.D

12.C

13.C

14.C

15.1:2

1:2

16.①④

CH3CH2CH2COOH

CH3CH2CHBrCH2Br

(CH3)2CHCOOH+CH3CH2CH2CH2OH(CH3)2CHCOOCH2CH2CH2CH3+H2O

2CH3CH2CH2CH2OH+O22CH3CH2CH2CHO+2H2O

nCH3CH2CH=CH2

17.2

C7H8O

2

18.b

c

+2Na2+H2

19.增大接触面以提高反应速率

羟基

分液漏斗

MnO2

浓硫酸

预热反应混合气体

(提供乙醇蒸气)

CD

2CH3CH2OH+O22CH3CHO+2H2O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20.n(H)=0.3mol;n(C)=0.1mol

C2H6O

21.⑴混合气体中C2H6的体积为0.4L。(3分,若无计算过程,只有答案,则给1分)

(2)炔烃(1分)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2

一、课程标准框架结构的比较

大陆《标准》与台湾《纲要》的框架结构如下页表1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大陆和台湾的课程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课程目标,大陆《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大致相当于台湾《纲要》中的教材纲要、实施要点。在结构上,大陆《标准》的目标层次明确,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三维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依据,2016版中的“核心素养”更是与时俱进;台湾则依据“高一统整、高二试探、高三分化”的理念,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必修与选修部分的课程目标分别列写。除此之外,《纲要》还单独提出了学生核心能力的要求。

总体来看,大陆与台湾都十分重视物理学科的科学教育功能,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相比而言,大陆《标准》注重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以及初中、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有效衔接,但是其部分目标要求过高,过于空洞甚至牵强附会,从而容易导致部分目标要求形同虚设,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评价。相对而言,台湾《课纲》的目标要求简练、可操作性强,更便于在教学中实施和评价。

二、课程结构的比较

为了体现课程结构的基础性与选择性,大陆2003版的高中物理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共12个模块,每个模块占2学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是为全体高中学生设计的课程,学生完成这两个模块的学习后,可获得4个必修学分,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可以通过选学选修1-1、选修2-1或选修3-1中的任何一个模块获得,其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而大陆即将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6修订讨论稿,未正式),其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必修模块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供全体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物理学科素养。学生完成必修课程并获得4学分后,可参加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选修I系列模块是物理科学素养的基础拓展,是学生进入大学理工类专业学习的支持性学习内容。学生完成选修I系列模块的所有课程并获得6学分后,可参加高中物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对于选修II系列模块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等选择学习;学校或地方可根据实际需求编写选修II系列模块的教材。2016版的课程标准对课程的选修部分作了较大程度的调整,与台湾的物理课程结构相似,但其仍然存在培养对象定位不准、可选择性不强的问题。

台湾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如下页图3所示。其中,“基础物理一”衔接九年一贯课程内容,进一步介绍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侧重于介绍物理学的基本精神及物理学的知识范围,以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激发学生追求事物原理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认物质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及其重要性,启发学生在科学创造及应用上的潜在能力。“基础物理一”课程于高一实施,为共同必修课程,共2学分,可弹性安排于高一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实施,以每周授课2节为原则。高二社会组(文科类)学习“基础物理二(A 版)”(共2学分),其是以高一基础物理教材为基础,介绍力学的基本知识,可弹性安排于高二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实施,以每周授课2节为原则;高二自然组(理科类)学习“基础物理二(B 版)”(分上下册),其以高一基础物理教材为基础,深入探究力学,培养学生定量分析能力,奠定学生研习高三选修物理的基础。“基础物理二(B 版)”为4-6学分的课程,教学时间为1学年,每学期2-3学分,以每周授课2-3节为原则。A 版的内容包含于B 版,B版的深度、广度高于 A 版。自然组(理科类)的学生在高三阶段还需继续学习“选修物理”(分上下册),每学期3-4学分,每周授课3-4节。“选修物理”以高中必修科目为基础,增强了内容广度和深度,通过训练学生的抽象思考、计算以及实验的能力,奠定学生下一阶段物理学习的基础。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地物理课程结构的设置思路类似,均分为“必修基础”和“选修提升”两大部分,但大陆2003版课程标准对选修部分的课程设置过于理想化,同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考试较少涉及其内容,许多学校不会进行教学。

三、教材体系结构的比较

知识内容是教学的基本,是各种学科思维、方法及核心能力培养的承载。通过选取大陆高中物理人教版(2004)和台湾龙腾版理科类学生的物理教材,对其教材体系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人教版教材和龙腾版教材编排思路都遵循了物理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都涵盖了物理的核心知识。但是人教版7册教材是并列关系(其结构如图4所示),共同支撑高中物理学科。从知识的逻辑顺序上看,人教版教材形成一个大循环:从高一力学开始,然后按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等逐项讲授,这样的顺序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严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初中与高中的物理学科思维方式之间存在较大的跨越,初中的物理知识直观形象,而高中的学习需要深入的抽象思维,人教版教材这种一步到位式的安排必然会给还未转变思维方式的高一学生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使其失去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3

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毕业,有资格参加高考。

点击进入:2018年周口会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必修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学科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思想政治: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2.2017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4

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思想政治: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2.2014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共同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5

由94年秋开始的第二个周期,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选修内容的同时并行。面对高三分科的现实,学生中分流苗头日臻明显,理工科的学生想到时间已过2/3,而高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还没有涉及,要求早开选修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文史科的学生又不愿浪费时间。教师想增加选修内容,又怕影响眼前的会考,不增加选修内容,又耽心高三时内容多,难度大,时间少,使师生都进入了一种两难选择的境地。

二、体会一些学校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致使一些高中毕业生实际上不具备高中应有的文化素质。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实行“必修”“选修”制,并为此设制了毕业会考制度。旨在把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这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无疑是必要的。

但是,对将来报考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必修课单行开设,就有其不利的一面,这是因为:必修课内容较浅,而选修课又是各章的重点难点,一则集中难点违反认识论的规律,再则势必前松后紧,使学生在面临高考前增加心理压力。

另外,对一些知识内容的编排也有些不当之处,如:必修本中讲动能而不讲动能定理,然后定性地给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到高三上选修本时再讲动能定理,再定量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这就造成了重复教学而事倍功半,如果把这部分内容全放到高一必修本中一次完成,学生们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保证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再如物体的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中一个关键性的知识,它贯穿高中物理的全过程,高一不讲,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会感到时时掣肘,实际上,每个教师在高一都讲了物体受力分析这个知识点,只是学生必须借选修本才能阅读和加深理解,凭添一些麻烦而已。

三、建议1.必修本开设的同时,有选择地并行开设一些选修课中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人类已形成的概念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随着他们知识经验的丰富,思维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臻于完善的。”这就是说掌握概念需要知识经验与时间。并行开设既分散了难点,又为学习选修本的重点难点准备了知识经验,同时还为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和改造新知识留出了时间。

2.考核

高一高二期间,选修本的内容可以不列在必考范围之内,以附加题出现,使有能力的学生能一展才能,也使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同时也不对其他学生增加负担。

3.深度的掌握

必修选修并行,并不是把必修本上完的同时,把选修本上的内容也上完,这里有个深度的掌握问题。笔者认为,对制约整个学科进度与深度的知识,如物体的受力分析就要先讲;对那些与后面知识有关联的知识,也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渗透给学生。如高一时把竖直上抛,平抛介绍给学生,到高二时再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作为一类习题讲给学生,到高三时再细讲运动的合成与斜抛运动,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积累经验消化吸收的过程。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6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选修系列1——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加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物理,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系列3——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二、高中课改物理课程设置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

选修课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有两本书,适用于文科学生选修,第二个模块有三本书,适用于技术类学生,第三个模块有五本书,适用于理工类的学生。

新课改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第一个变化是所有的物理学名词后面都标有英文专业术语,体现与国际化的接轨。信息化的元素非常明显,教材里面列举了许多的网站供教师和学生查询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第二个变化是教材编著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如新教材将“运动的描述”作为高中必修物理的第一章,把原来教材中的第一章“力”放到第三章,还有必修2中第七章的10节内容顺序发生变化等,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难度,使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衔接更加自然。第三个变化是教材里面的实验新颖,比如必修2中第五章曲线运动的方向演示实验,使学生更容易总结接受知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四个变化是教材中的“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讨论、小实验中轻松地获取了物理知识。

三、个性的“饮食”特色

选修系列1的内容编排特色:除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外,(1)特别关注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2)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协调发展;(3)特别注重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本系列中选择了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空调机、太阳能热水器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让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等的学习方式,了解其原理、结构、技术参数及使用方法等。

又如,同样是学习能源知识,本系列首先从“认识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所产生的影响”切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系列的学习,学生会真正感受到“物理学是有用的”。

选修系列2的内容编排特色:本系列选择内容的特点是“学生要了解一些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知识”以及“认识一些用科学知识解释技术问题的基本途径”。

例如,同样学习电视机的相关内容,除了其原理结构外,本系列更强调让学生了解“高清晰度电视与普通电视在技术处理上的主要区别”。在热机的内容标准中,要求学生“了解内燃机、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在核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知道χ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其在生物、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别的系列是没有这样的要求的。

如果系列1是“有用的物理”的话,系列2可以称得上是“聪明的物理”,通过它的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选修系列3的内容编排特色:本系列除了学习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外,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物理的简洁、和谐及高度抽象、概括、逻辑之美,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之本质所在。本系列是高考中理工类考生所考内容,因为它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物理能力。

四、全面的“营养”搭配

除对知识的学习提出要求以外,物理课程通过大量的行为动词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具体全面的学习要求。

例如,第12页中:“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第13页中:“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第14页中:“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第15页中:“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第16页中:“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五、学生的“差异性”选择并不算错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观,自己的头脑,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也只有通过自己器官的运用才能增进自己器官的功能。“体验、探究、合作、交流、自主”是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需努力追求的。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7

关键词 新课标生物;试卷;命题

[中图分类号] G4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3)02-004-04

收稿日期 2012-05-10

[作者简介] 胡学军,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市教科院生物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新课程改革生物学科的相关内容研究;刘华贵,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市开发区教研室生物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效课堂”与“新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至2011年,陕西、湖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江西、新疆共10个省、区使用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采用的高考模式是宁夏模式。新课标所考查的范围是生物必修1、2、3,选修1、3二选一。较之以往的全国卷,新课标理综试卷生物部分有了显著的变化:总分值由72分升为90分,与以往全国卷相比增加了18分;考查内容由原来的两本必修加一本选修增为三本必修加选修1、3二选一;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特别是实验技能的双重考查。

五年里,全国新课标卷在原有高考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新条件下的命题技术。新高考命题的范式已逐步形成并不断成熟。2012年,湖北作为课改省份迎来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文综和理综试卷将沿用全国新课标卷模式。本文着眼于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历年考题内容,试图对其中所体现的动向和命题特点加以探究,以期对2012年湖北省的生物高考备考有所借鉴,实现新课标高考的平稳过渡。

一、近五年试卷考点、分值分析

通过笔者的整理,特将近五年来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的考点与分值分布统计如表1。

通过表1的统计可知,必修部分各模块分值在不断的波动中:必修1考查知识点的分值由2007年的34分到接下来四年的34、25、24、39分,五年共计156分,其中选择题所占分值为96分;必修2考查内容分值分别为17、16、18、19、8分,五年共计78分,选择题所占分值为18分;必修3则为24、25、32、32、28分共计141分,选择题所占分值为66分。总的来说,必修1、2、3分值比约为2∶1∶2,其中选择题分值比为16∶3∶11,非选择题分值比为60∶60∶75。选修部分分值则固定为15分。从分值我们不难看出,这五年的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在必修模块知识点的考查上较偏重于必修1和必修3的内容,必修2知识点的考测点比较集中,主要考查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相关内容,且考题形式主要集中在非选择题部分。选修模块主要以选修1或选修3中的生物科技专题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作为考查的重点。

二、全国新课标卷命题动向

1.全国新课标卷命题模式逐步趋于成熟

从2007年至今,陕西、湖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江西以及新疆共10个省、区相继使用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试卷,即宁夏模式。2007年,作为新旧教材平稳过渡的第一年,宁夏卷的试题结构稳定,考题紧扣书本的主干知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基本能力试题的设计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较好地体现基础性、导向性、整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接下来的2008年,试题类型较之2007年有了些变化:非选择题出现了曲线图分析题和图文分析题,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分析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检测作用。在紧接下来的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中,试卷考查的形式多样,试题也增加了一定难度,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其中,尤其是2010年的高考新课标卷,曲线图在整个生物部分出现了五处。这大大增加了高考考生解题的心理压力。较之2010年的试卷,2011年的高考新课标生物试卷的难度坡度放缓。总的来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稳定在“6+4+1”的格局下,选择题、非选择题(包含选修模块的二选一选做题)的双基考查都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生着良性的变化。在这五年中,命题者对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解读与把握更趋于合理,使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的命题模式不断走向成熟。

2.命题加大了对考生解题方法与能力的考查力度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能力作出如下阐述: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能力;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等。由于我国高考形式为笔试,对上述各种能力的考查只能在识记、理解、辨析、信息转换、实验探究、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层面上展开。以信息转换这一能力考查为例,2007年的高考新课标生物卷中,图文转换题有2题,分别是第3题和第28题I小题;在接下来的4年里,图文转换题分别为2题、6题、5题、4题。五年来,此类题目出现的分值依次为:28分、21分、60分、38分和29分。图文转换题为何在新课标卷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呢?究其原因,就是新课标卷能通过图文转换过程,既考查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其鉴别、选择和运用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一种类型的题能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层面,也无怪乎命题者会垂青于此类题型。五年的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中,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命题,更倾向于考生解题方法的考查。2007年第29题,要求学生用遗传图解来解题;2008年,第29题考测自由组合定律中F2表现型比例9∶3∶3∶1的变式;2009年,第6题考查分离比的变式,第31题则偏重于图文转换考查;2010年第32题将遗传图解和9∶3∶3∶1的变式均作为考查内容;2011年,第32题考测了图文数据分析类遗传题。学生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好的解题方法作基础,这些遗传题势必会成为考试过程中的拦路虎。

3.选做题体现出学生解题的自主性

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最后两题均为选修模块的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1与选修3各一题。选修1考题主要偏重于对实验的考查,而选修3以当今几大热点工程(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态工程)为考查内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二选一答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有了自。

三、备考对策

1.研究命题依据,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为了指导高考工作,国家考试中心每年都颁布《全国考试大纲》,其中规定了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各自主命题省市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试题并下发本省市《考试说明》。《全国考试大纲》或各省市《考试说明》直接指导着命题人员如何命制,既符合我国新的课改形势,又符合我国各省市实际情况的试卷。《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及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它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而且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全国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重要依据。深入研究《全国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教师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在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比较每年的考纲与往年考点要求的异同,有利于抓住教学与复习的重点与难点,瞄准高考的方向,真正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备考复习计划,使高考复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合理有效的进行下去,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

2.紧扣教材,围绕核心知识展开复习

从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卷的考点分布统计表来看,每年高考的重点内容就是各模块的核心知识点。如:必修2遗传与变异板块,在历年的高考中不光是考点,也是难点。如何展开合理有效的高考复习?笔者认为,紧扣教材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材是师生接触最多的文本。教师在组织高考复习时,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载体,还是高考的第一手资料。在备考过程中,有些教师容易走入备考误区:以复习资料为纲,以考题为纲,不依据教学大纲和课标以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行之有效的复习,往往不是核心知识的网络未能合理搭建,就是某些知识点的复习挖得太深。在浩如烟海的考题中试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高考信息,是不明智的。笔者认为,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可尝试着带领学生通读教材,紧扣教材,讲练结合,展开复习。让学生通过此过程掌握每一模块的核心知识,并能在有效的复习指导下,自主构建每一模块的知识网络。结合每一模块知识网络,将知识对接起来,学生会发现知识点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这样备考起来,更加有的放矢。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应考能力。高考试题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辨析、信息转换、实验探究、分析综合和推理等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这些能力的达成与考生的审题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审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极力培养学生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在读取文字、曲线图、图表等过程中,进行图文转换,为分析综合与推理能力的展开提供前提。

4.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减少失分点

全国新课程生物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在选择题答题方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答题卡的填涂上。只要教师在平时模拟考试时,严格要求用2B铅笔均匀填涂答题卡即可,因为规范答题在非选择题部分犹为重要。近五年的全国新课程生物试卷的非选择题大部分采用填空题形式。填空题只有结论,不能测试解答的思路和过程,这对考生答案的准确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平时教学与反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使用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避免答案的口语化;提炼语言,使答案简单明了;语言表达更要严谨,并对学生作同样的要求,引导学生尽量用书本上的结论性话语来答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字提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也会降低高考失分的可能。

5.调适学生心理,轻松应考

在高三这一年,既是一个进行知识的系统分类与整理的一年,更是一个打心理仗的一年。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状况。因此,高三生物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复习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将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作出合理有效的分析;学生通过教师的反馈,对自己每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作出正确的归因,并能在教师的建议下适当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平稳的心态迎接每一阶段的复习。当然,教学生进行深呼吸,用来调整情绪,缓解脑力疲劳也是一个不错的调适心理的好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学生在高三每一阶段学习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轻松应考也就不难实现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8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及解题技巧的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针对现代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解题技巧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影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现代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加强高中生物理解题技巧的培训。新课改物理习题解题技巧新课程方案中把物理教材分为“必修(Ⅰ)、必修(2)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和选修(3-5)等多本教材,较好地解决了原大纲、教材“两年必修”+“一年选修”(即“二一分段”)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两类物理课的大纲有不同的要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明显地分开层次。必修类物理课属于基本要求的物理课,学习跟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物理知识。知识面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能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选修类物理课属于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选择了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学习到比较系统的物理知识。虽然新旧课程的大纲要求不同,但对解决物理习题的解题技巧还是有必要讲解的,这样对处理物理问题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快速完成物理问题,可以更灵活的运用物理知识。那么就物理解题技巧我就介绍几种。第一,如在讲解力的矢量性时,有平行四边形定则而转化成为的三角形定则时,介绍三角形定则,则可以把它学成口诀,如:首尾连接是分力,头头尾尾是合理,这样则可以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哪条线段是合力,那条线段代表分力。第二,在讲曲线运动的小船过河中,以最短位移过河时,让学生知道合速度与小的分速度垂直时过河位移最短。第四,在讲电磁感应楞次定律中,可以根据口诀“来者拒,去者留”来判断磁场与线圈中相对运动时,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磁场间方向关系。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及解题技巧的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针对现代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解题技巧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影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现代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加强高中生物理解题技巧的培训。通过科学的解题技巧以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9

一、高中化学选修模块设计理念与实施情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选修的规定是:“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个学分,即在学完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1个模块,并获得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建议有志向于理工类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1]

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对选修模块的选学的意见分析,它们分别对文理科学生进行了不同的考虑,除了广东、海南、江苏之外,大部分省份对倾向选择文科的学生均选修《化学与生活》或《化学与技术》,其中选择《化学与生活》为最多[2]。因为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该模块主要设置的主题有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三部分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对于将要选择文科的学生一般修完化学必修1、必修2两个模块后,只需从中再选择一门选修模块修满所需的学分即可以完成学业。对于倾向于理科的学生,大多数的省份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三个模块。因为这三个模块与大学化学的课程联系得较为紧密,分别对应的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的内容,是理科生或攻读化学专业学生在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二、现行高中化学选修模块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在新课标进入实验区后,大部分化学教师因对选修模块的调整无法适应而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反映选修模块的设置不合理,编写的难度较大、内容太多,有的教师对选修模块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自己都吃不透,还要查阅大学化学的相关文献,重新再学习一遍之后才能给学生授课。另外,由于新课标教材各化学学科模块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而教学时间却只有短短的36学时[3]。很多教师担心课时不够,无法按照所规定的学时讲完,这样难免会影响教师教学的进度。

其次,对于学生来说,新课改下的选修模块的设置,无疑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其中以山东和河南为例,在高考中理科总分为240分,其中化学占据2/3的命题内容,以7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命题。所涉及的内容除必修1、必修2外,《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技术》三个选修模块则作为选考内容,各考查8分,但是每个模块只命题1道非选择题型,以供学生作答;对于其他两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和《实验化学》在高考中没作要求。根据本人对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所做的179份电子问卷调查反映,32%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选择了《化学反应原理》,35%的学生选择了《有机化学基础》,40%的学生选择《物质结构与性质》,由此可以看出,相对重要的三大选修模块的选择比率基本上持平,但是高考题型的考察是每个选修模块出一道题,学生可以自由选做,但是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就开设所有的选修模块,这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困难。

在179份有效电子调查问卷中,24%的学生反映他们对高中化学选修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并不好,49%的学生认为他们高中学习的相关选修知识点与进入大学学习的基础化学理论知识不一样,甚至对某些理论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解,造成了一种学习定势,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现在的大学化学的学习。以下笔者对高中选修模块与大学课程对应内容进行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中设置的选修模块各自独立,六大选修模块的关联不紧密;高中选修的各个板块都与大学化学的知识有着一定的联系。而在高中生学习选修课时,选择的灵活性较大,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进入大学化学学习的起点不一致。例如,选择了化学反应原理的同学,在高中阶段了解和学习了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吉布斯自由能、溶解平衡、原电池等基础知识点,那么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就相对容易些,而对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就显得相对吃力,再加上大学的授课方式与高中不相同,这就导致每一门学科的学生水平都参差不齐,不仅给大学教师的授课带来了困难,而且还可能挫伤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这样一来,高中设置的选修模块和所实施的教学工作就没有起到更好的作用。

三、高中化学选修模块设置的改进和优化对策

首先,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应考虑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特长,更多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应对高中化学(倾向于理科类)三大重点选修模块的设置进行调整和删减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笔者认为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删减之后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选修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减轻高中生学习的负担(见表2)。

其次,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自主的选择。这是考虑到一部分学生在完成高中学业之后,将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而另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可能直接就业,所以根据个人的情况不同,要制定出有利于他们继续深造或者直接就业的个人需求的选修方案。为此需要教师进行间接的引导,同时还需要教师必须对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内容和各个模块的特色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了解哪些和就业方向联系得较为紧密,哪些是进入大学学习基础化学必需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选修模块来进行学习。

再次,学校可以根据“文、理分科”给学生指定所选修的模块,对于将来报考人文、社科类的文科类学生采用“2+1”的模式,除了必选的化学1、化学2之外,再选一个选修模块进行学习,建议另选的这个模块从《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门中任选其一,首选《化学与生活》模块,因为这个选修模块的知识结构与其他的选修模块没有交叉重叠,不受其他选修模块的限制,可以游离于其他5个选修模块而独立地进行学习。对于将来选报理科、工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模块的学习之后,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中任选二门作为选修。对于将来要报考化学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建议采取“2+4”的模式,即修完必修化学1、化学2后,再另选择4个选修模块进行学习,因为以上这四个选修模块涉及的知识范围较为广泛,不仅是学习化学专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生物化学、医学、能源材料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六大选修模块中最后一个模块《实验化学》的开设,由于受到一定仪器设备、财力等条件的限制,这一选修模块开设的可能性较小,建议采用2~3节在一节连上的方式进行排课和教学。这样就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新课改的教学目标靠拢,最终达到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的选学和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赖辉煌.高中化学选修模块选学策略探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5).

[3]刘宝剑,任雪明.高中化学课程模块设置的反思及建议.化学教育,2009(10).

[4]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选修I《化学与生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高中生物选修三篇10

生物作为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它作为一个窗口让学生认识自然,更启发学生该如何去改造自然,特别是在我们提倡 “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理应摆正生物的位置,平等地对待这门课程,但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多少年来生物学科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我想这多多少少可能与初中时生物课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关,虽然国家规定初中也开设生物课,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初中生物课形同虚设。许多初中学校在开设生物课程时,只是找个非生物专业的人随便读读书而已,再加上中考时生物不算考试分,就更加得不到学生足够的重视。在这种形势下,高一学生心中对待生物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高中生物在其重要性上与初中生物相比有着很大的提高。所有的高中学生都必须学完高中生物必修部分,拿到应有的学分才能毕业。同时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生物也做为一门选修科目,供学生在分科时选择。所以高中生物学习的好与坏也将直接影响到你的高考录取。可是很多高中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延续着初中学习生物课的态度,认为不重要,不把它放在眼里,才会导致许多老师都能感觉到高中生物课不好上!再加上许多其他科目的老师在学生选择选修科目时大肆反面宣传生物,说生物学了没有用,很难学好,高考填报志愿受限制等不利于生物的言论,使得高中选修生物的学生大为减少。这确实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物的发展。

事实情况真如其他科目的老师说的那样吗?当然不是。首先,生物学科绝不是一个没有用处的科目。人本身就是生物,而很多学生连自己身体的一些器官叫什么,在什么部位都不知道。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许多人体的知识,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其次,高中生物课并不难学。高中生物课程开设的内容都是比较表面层次的知识,重在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个基本的掌握和了解,所以只要学生们端正态度,热爱学习,认真学习,那就一定可以学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选修了生物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会受到限制?大家可以去认真查阅一下高校录取对选修科目的要求,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对选修生物的学生并没有亮红灯,只要你等级达到就可以填报,所以这一点更是不攻自破。

该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呢?要靠强力把学生硬拉到生物这边来是行不通的,我想关键还在于挖掘生物自身的魅力,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生物上来。从而扩大生物学科的影响,吸引更多学生选修生物,创造生物学科的辉煌和腾飞!

具体的做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吸引学生热爱生物,选修生物,做为生物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钻研新教材。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解释者,纵观课程改革史,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状态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可见课程改革给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课改要求。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生活在环境中,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生物课的内容跟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一条途径。

例如在讲蛋白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时,我先讲了这样一件生活小事: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多同学早上都喝牛奶,但多数都是空腹喝,光喝牛奶不吃其它东西,其实这是不对的。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对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学习的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既增长了生活常识,同时对蛋白质代谢的三条途径也有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生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高中蛋白质相关内容的兴趣。

3.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加强课外辅导,搞好提优补差,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不等于降低教学要求,既要重视对 “尖子生”的培养,组织他们参加多种生物科技活动,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特别重视对部分“差生”的个别辅导,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迎头赶上。这样既减轻了大部分学生的负担,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4.增加学生学习信心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高一新生刚进校门时就告知学生与高中生物有关的学科信息,高考信息。让学生一开始就端正学习生物学的态度,转变学习生物学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