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十篇

时间:2023-03-30 09:23:09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1

关键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命的叩问 解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把哲理小说提高到了一新的高度。作者米兰・昆德拉穿透变幻莫测的政治云障,在“轻”与“重”的思考中,寻求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哲学。在小说中,作者认为生命本身就应该承担一定的重量。如果提倡解脱,抛却名利,不希望有任何重量,追求生命中的“轻”,摆脱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感;如果应有的那份重量消失,生活的幸福感也会逐步下降,“轻”也变成了所不能承受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生活的视角,那就是生命是否存在不能承受之轻?

一、关于生存可能性的探索

有人说,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小说的主题是对“存在”的质询,是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作家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始终关注着人的存在问题。他作品的基点与终点,始终没有离开关于生命的存在及其选择这一话题。昆德拉认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推测、不可理喻的荒谬存在,昆德拉肯定存在的荒谬性和偶然性,觉得存在本身缺乏必然性,人生毫无经验可言。人的生命轨迹存在许多偶然性,每一个人都是在偶然之内做着一些必然性的选择。生命只有一次,无力追悔过去,错过这次偶然,就可能是另外一种结局。正如小说中的主人公特丽莎,托马斯之所以与她辗转四方,并且为了她抛弃理想中的爱情天堂,是因为托马斯感知她是相伴终身的人,跟随她是内心非如此不可的召唤。托马斯与特丽莎相识、联系、相爱,来自六个偶然。这些偶然的外在因素,如贝多芬的音乐、《安娜・卡列尼娜》等,开启了二人的机缘。托马斯很清醒地知道,特丽莎之所以与他相识、联系、相爱只不过是机缘罢了。既然是一种机缘,那么人为什么还要选择,某些选择是否有些可笑、悲哀?也不是这样。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虽然存在的终点是个虚无,但是,人的自由选择依旧有积极意义,因为,人可以凭着自己的智慧,赋予无意义的存在以意义。通过自己的意识和智慧,展现不同的生存可能性。勾画出不同的人生。人只有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朝一个本真的自我进军,才会永远处于流动变化之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通过人物自我选择,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生命体验,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选择,勾画出不同的人生轨迹。书中的主人公彷徨、躁动、困惑、虚无,以自我的生存经验对生存可能性进行探索。昆德拉肯定人存在的唯一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命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在昆德拉看来,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很难决定孰好孰坏。人类毫无经验可言,在给定的情境中,我们只能做出一个决定、一个选择。选择与选择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高尚和低贱之分,每一种生存方式都隐藏着一种生存的可能性。

二、道德的相对性和模糊性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昆德拉对于道德的相对性和模糊性是持肯定态度的。在书中只有生命体验,我们很难找寻到解决人生悖论的道德信念。作者创作的主旨是用自己构造世界的方式,朝着自己灵魂的声音靠近,通过自我努力,向内心期盼着的方向发展,进而展示个体人生的意义。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作为荒谬世界的偶然存在,他们自由选择自我存在方式,在道德相对模糊的情况下,他们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特丽莎一直在寻求着天堂牧歌式的和谐,然而,在灵魂找不到寄宿的今天,她很难找寻到这种天堂牧歌式的和谐。灵与肉的关系是缠绕特丽莎一生的问题,也是她不幸的根源。在小说中,特丽莎追求灵的永恒与唯一,然而,在身体日益自由的现代,注定她无法放飞灵魂。特丽莎看到了自己的沉重,也试图尝试肉身的轻松,但是,她每一次尝试过程都给她留下了痛苦的记忆,特丽莎的追寻困惑,代表了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传统美好价值体系的崩溃。萨宾娜灵魂的核心是背叛。在她背叛的途中,她的灵魂永远属于自我,她的肉体则给她最真的领会。萨宾娜与特丽莎有一点是相似的,二人都肯定肉身服从于灵魂,但是,在萨宾娜那里,肯定肉身的认知力,因而她的脚步是轻松自由的。在早期,萨宾娜就认为背叛即美,她美的法则是寻找未知的美,萨宾娜执著地反对媚俗,当背叛了所能背叛的一切时,她的精神只能走向空虚,她的生命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点,她似乎感觉到了生命轻到让她难以承受的限度。

在昆德拉的笔下,展示的是个人的生活体验,托马斯的选择、特丽莎的困惑,还有弗兰兹、萨宾娜在重与轻间的徘徊,在小说中,我们无法得知谁积极、谁消极。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人都在一点点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体内本真的自我站在不远处召唤。在一开始,托马斯没有明确的生命目的,为了寻求生命之轻,为了确保精神上的完整,他抛弃了自己在社会中所需承担的责任和所要扮演的角色,朝着内心另一个自我迈进。作为一名医生,为了生存,他又不得不“非如此不可”。虽然,他反叛社会责任中的“非如此不可”,但是,在一系列社会政治变迁中,他又逃脱不了事业上“非如此不可”的召唤,为了生存,他沦落到郊区小诊所,不得不委曲求全,做了街头的窗户擦洗工,职业中的“非如此不可”一直折磨着他、困扰着他,像一个吸血鬼吸吮他的鲜血。特丽莎与托马斯相伴终身,是荒谬世界里偶然相遇的产物。托马斯一生不停地追逐女人,他发现每个人都隐藏着神秘,他要把各式各样的女人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这是托马斯对人的理解。在这种认识之上,托马斯与两百多个女人发生过性关系,他的性心理和爱情观是超现实的,在他看来,爱与性是两回事,性并不妨碍他爱情的纯洁性。在他个人的伊甸园中,他让来自他爱情中的女人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从结果来看,托马斯的人生理想并未实现。不可否认的是,那一次次同生命中“轻”的冲击,注定了他无法放飞灵魂,最终,他响应了内心的期盼,却走向了存在的终点――死亡。

三、生命在“轻”与“重”之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贯穿着关于“轻”与“重”的探讨。在小说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生命之“轻”,托马斯觉得,生命只有一次,他不相信永恒回归的存在,因此,他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不存在比较。他拒绝责任、拒绝束缚,对待生活,他一直在逃避责任,追求生命之“轻”。他很难去承受加诸他的生命上的“重”。萨宾娜更是一个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追求生命之“轻”的极端案例,她拒绝任何一种形式的束缚,终其一生追求生命之“轻”。相反,那些拥有责任、习惯于承担负担,追求生命之“重”的人,也无法承受生命之“轻”。在小说中,此种类型的代表当属于特丽莎和弗兰兹。特丽莎重视感情,对于托马斯生命的“轻”可谓倍感折磨,很难适应。而弗兰兹是一个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得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过度追求生命之“重”,使他最终过早步入死亡之路。其实,“轻”和“重”是每一个人对于生命的不同选择,也是不同人的不同人生态度,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结合与情感矛盾,是“轻”与“重”的激烈碰撞,与特丽莎相处,使得托马斯感受到爱情,也感受到特丽莎的“重”,感受到一种责任和压力。而与托马斯在一起,特丽莎也很难承受托马斯的“轻”。“重”和“轻”的选择,构成了二人生命中最基本的对立的选择,在“重”和“轻”的选择中,托马斯选择了逃离。而逃离过后,在托马斯的生命中,曾经“重”过的“轻”也变成了不能承受。托马斯终生在两者之间往复,在对生命“重”和“轻”的思考中,诠释着生命的含义。正如小说中的托马斯一样,“轻”与“重”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有过徘徊,都在不断地转换,在不断地叩问,叩问生存的价值,叩问自己生存的目标,叩问生命的意义。米兰・昆德拉引导我们对生命“重”和“轻思考,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审视生命。在平常生活中,我往往把经历放在如何减“重”上,认为人的承压能力有限,不能承受过量的“重”。然而,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我们却看到了米兰・昆德拉笔下生命之“轻”的缺失。往往我们追求生命之轻,却忽略了生命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重量,卸下的不仅是“负担”,还有生活本身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生命意义的缺失,如果应有的那份重量消失,“轻”也就成为所不能承受的了。因为生命,在“轻”“重”之间。

四、结语

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可以看出,昆德拉对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探索,在他看来,人被赋予的只是一次生命,生命本身不存在固定的道德标准,因此,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昆德拉对于道德的相对性和模糊性是持肯定态度的,昆德拉觉得生命应在“轻”与“重”之间,在“重”和“轻”的思考中叩问生命的意义。对此,我们可以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奕奇.对生存的注视――浅谈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165.

[2]郭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女性世界――昆德拉笔下两个女性探寻自我存在的人生体验[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77-79.

[3]廖丽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不能承受之重――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解读[J].逻辑学研究,2005(06):66-68.

[4]李丽君.生命在轻重之间――解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85-87.

[5]陈丽.存在,向死而生中自主实现人的可能性――《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人生哲学意义阐释[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05(04):84-88.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2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在地。但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便越贴近大地,他就变得越真实。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大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那么他的生命就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米兰•昆德拉对生命的终极意义曾经表示出了这段怀疑,那么我们到底该选择什么呢?是重?还是轻?

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实则却让人难以承受。米兰·昆德拉说过,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昆德拉就是一个世界性的人,他说:“如果一个作家写的东西只能令该国的人了解,则他不但对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对不起他的同胞,因为他的同胞读了他的作品,只能变得目光短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而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得可叹外科医生)、摄影爱好者特丽莎(托马斯真心爱的人)、画家萨宾娜(托马斯曾经的情妇之一,她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大学教师弗兰茨(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宾娜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

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宾娜只是他对革命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他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兰兹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无言的死于病榻上。)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现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昆德拉认为,媚俗是以做作的态度取悦大众的行为,这种行为侵蚀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是一种文明病。他甚至指出艺术中的现代主义在眼下几乎也变成了一种新的时髦,新的Kitsch,失掉了最开始那种解放个性的初衷。媚俗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自己。

可是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而艰难的决心”不都是轻若鸿毛吗?这又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所以也许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着。正如小说中,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3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困境 选择

昆德拉的小说在20世纪引来了如潮的评论,他的小说创作从艺术与思想两个方面给小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宣称自己只是一名小说家,“小说家的任务就是力求从作品后面消失”,他追求的是以智慧的小说家身份站在小说后面,展开对人及世界本身意义与价值的重新思考,他的小说以人为中心,思索世界同时又以对世界的存在的思索来反思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一部以独特的思想智慧引人入胜的小说,它对人生的选择、意义和价值的探讨耐人寻味。

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作者对“存在”与“选择”的探索首先集中在“轻”和“重”两个基本主题上。轻与重的冲突与对立是不可调和、难以统一的,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一个两难困境,“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轻与重这两者构成了人的选择向度的两极,人只能在这两极间游移、选择。托马斯的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即在于此,一方面他在性友谊和婚姻之爱中寻求充分的自由,他希望不受任何限制地领悟和感受自己的生命自由、个性自由、选择的自由,即所谓的“轻”。但另一方面,他又跟特蕾莎结婚,意味着他要给予特蕾莎忠诚和责任,要承担重负、受到约束而失去自由,它意味着重。他漫长一生的情感经历就游走于这两极之间:选择了重就渴望着轻,选择了轻又牵挂着重,他总是顾此失彼,难以找到一种和谐。但这些矛盾与迷离并没有使他放弃选择,相反他仍在锲而不舍的追求生命的最佳形式。他曾企图逃避爱的负担,而张扬性友谊的轻,然而当特蕾莎悄然回国,他可以彻底享受生命之轻时,这种绝对的轻却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相反,他的生命马上进入了失重状态,被爱情放逐了,他又渴望回到特蕾莎身边。而在回到特蕾莎身边后,托马斯立即又生出了新的失望和困惑,又被生命之重所压倒。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托马斯为了生命之轻与生命之重所作的挣扎、思索、探寻,他的故事启示我们,在人所追求的自由中,沉重像影子一样尾随其后,轻与重难以分割、不可或缺。生命之重,是负担,是责任,是使命,使人感到沉重的压力;生命之轻,是自由,是安乐,也是空虚,会使人感到无聊消沉。生命之轻令托马斯发出了“非如此不可”的感叹,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生命之重与生命之轻,同样难以承受,这也正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一个难以摆脱的困境,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揭示了这种困境,还以托马斯为载体反映人类在困境中依然没有放弃选择,在轻与重的两极徘徊、游移,锲而不舍地追求生命力的最佳的形式,也许这才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我相信这也是作者要向我们传达的意思之一。

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是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为我们揭示的又一个人类生存困境,灵魂不能离开肉体,但又无法取得统一。特蕾莎是个寻求灵肉统一的理想主义者,她总想通过认识身体来认识灵魂,通过对肉体的解读而发现、解放灵魂。然而她的这种灵肉和谐的愿望却是对托马斯性友谊的约束,特蕾莎要求托马斯对爱情的绝对忠诚,这个要求对托马斯而言,是做不到的,因为托马斯把灵与肉、爱与欲是区别对待的。特蕾莎也因此承受着许多精神的折磨。由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太大,对特蕾莎而言要么陷入沉重的现实,放弃对理想的执着;要么痴情不该,依然如故地追求理想。选择后者无疑是需要强大精神支撑的,而特蕾莎已经那么的软弱了,要想再在生活中逞强那显然是很难的,所以她在酒吧里和顾客任意的调情,她努力接受托马斯的“爱情和是一回事”的观念。然而,当她试图和一位在酒店相遇的工程师的时候,她还是溃败而逃,她依然不能在轻浮的面前轻松自如,依然不能把轻浮的和庄严的爱情看做一样的东西。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不仅风靡欧美,在中国也受到极大的关注,我认为原因之一就在于此书高举“抗俗”,即反对“媚俗”的大旗,在心理上迎合了很多读者的口味。“媚俗”用昆德拉自己的解释,就是指“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的心态和做法;反之,则可称为抗俗。”萨比娜,是一个画家,有自己独立的事业,独立的经济能力,她从小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从小她的身上就不断闪现着反叛因子,她在对生活的一次次背叛中,找寻自我在绘画方面,她努力想要背叛共产主义的创作原则;在个人的生活中,她背叛自己的丈夫。然而背叛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反抗媚俗是萨比娜一生中苦苦追求的,“她一生都宣称媚俗是死敌”,然而,造化弄人,她一生想要摆脱媚俗世界的侵扰,而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媚俗的漩涡。“她的媚俗是关于家庭的幻象,一切都那么安宁,那么静谧,那么和谐,由一位可爱的母亲和一位聪慧的父亲掌管。这种幻觉是双亲死后她脑子里形成的,她的生活越是不似那甜蜜的梦,她就越是对这梦境的茉莉表现出敏感。当她看到伤感影片中忘恩负义的女儿终于拥抱无人关心的苍苍老父,每当她看到幸福家庭的窗口向迷蒙暮色投照出光辉,她不止一次地流出泪水。”昆德拉说:“我们中间没有一个超人,强大到足以完全逃避媚俗。无论我们如何鄙视它,媚俗都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萨比娜,努力避免媚俗,最后还是掉进了媚俗的王国里。

昆德拉正是从极端的情境中去挖掘现代人的存在的两难尴尬,即上面所说得轻与重、灵与肉、媚俗与抗俗,以及在这种尴尬处境中的不知所措的选择,无论选择什么,最终都是走向虚无。但昆德拉也看到了人的自由选择的积极意义。虽然存在的终点是个虚无,但人可以凭着自己的智慧,通过选择勾画出不同的人生,赋予无意义的存在以意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通过萨比娜、托马斯、特蕾莎等的自我选择勾画出不同的人生轨迹和生命体验。生命之轻与生命之重、灵魂与肉体、媚俗与抗俗或对峙、或统一、或抗争、或妥协,像迷雾一般笼罩人生的艰难过程,而如果世界的本来面目是谜和悖论,那么在迷雾中行走才是人本真的存在。对于昆德拉的小说,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去思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一部以思索取胜的小说,昆德拉以他独特的方式,激发了人类在世界中的自觉与反省意识,展示出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和对神圣生命的诗意的沉思。他的思考也许没有告诉人们最终的真理,没有给人最后的答案,但却使人清醒,使人从盲从、轻信、简单中醒过来。

参考文献:

[1]. [捷克]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7。

[2]. 黄卓越、叶廷芳主编:《二十世纪艺术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1。

[3]. 仵从巨:《叩问存在――米兰•昆德拉的世界》,华夏出版社,2005。

[4].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4

【关键词】生命权死亡赔偿金性质赔偿范围计算标准

问题的提出

2005年12月15日凌晨6时,3名女学生结伴搭乘同一辆三轮车去上学,在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遭遇车祸身亡。事故发生后,各方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两位城镇户口女孩的家人各自得到了20余万元的赔偿。14岁的何源虽然从出生时起就随父母在属于重庆主城区的郭家沱街道生活,但因是农村户口,何青志夫妇却只得到5.8万元的死亡赔偿金和4万元的补偿金。赔偿的依据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9条,该条确定了受害人应分别根据所处的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来决定赔偿数额的“区分原则”。

然而,仅仅因为户籍上的城乡差异,就使同一车祸中受害人的死亡损害赔偿数额出现天壤之别,从表面上看来的确十分不公平。2006年1月24日,《

不可否认,将死者的人格利益看作一项独立的权益并将死亡损害赔偿定额化,能降低原告的举证责任,促使当事人尽快达成和解,提高诉讼的效率。WWw.133229.coM然而,前文已经反复强调,生命的损失是无法通过金钱的补偿来填平的,通过定额的赔偿为生命定价,不仅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更是对平等精神的践踏。生命平等的真谛在于,在因侵害生命而引发财产和非财产损害时,被害人可以获得均等的实现矫正正义的机会。⑦而每一个案件的当事人所置身的社会关系都是充满个性的,看似相同的死亡事故给死者的近亲属所带来的损害也必然呈现出个体性的差异,采取“一刀切”式的“定额化”赔偿,是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的方式,虽然直接干脆,却不符合事物的本质和公平的理念。

因此,笔者同意上述的第一种观点,认为死亡赔偿金所赔偿的并非是受害人的生命利益的损失,而是由于受害人的生命被剥夺所引起的收入损失等间接的损失。以这种观点看来,由于每个受害人预期能够获取收入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死亡赔偿金的数额当然也应该不一样。从这个角度看来,所谓“同命同价”,自始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生命本“无价”,死亡赔偿金所赔偿的只是受害人的收入损失的预期利益而已,而这种利益损失是充满个性、因人而异的,根本无法也不应该以统一的数额来确定。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而以“同命不同价”这种情绪化的字眼来突出个案中的差距,是对舆论公正的违背,是对民众的误导,也是对法律的不尊重。

死亡赔偿的请求权基础和死亡赔偿的范围

死亡赔偿制度真正要救济的是因受害人的死亡而受到利益影响的近亲属和继承人,那么这些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是什么呢?可以将学者们对此问题的观点分为两大派:一派为“继承主义”,另一派为“固有损害主义”。

继承主义的要义在于:第一,先认可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成立损害赔偿关系,受害人获得对加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第二,该损害赔偿请求权因受害人的死亡而由其继承人继承。此派学说又细分为间隙取得请求权说、民事能力转化说、加害人赔偿义务说、死者人格存续说和同一人格继承说等等,不逐一介绍。⑧

而与继承主义持相反意见的固有损害主义的主要观点为:第一,人死不能复生,死者的民事主体资格既因死亡而归于消灭,就不可能也无法再向加害人请求死亡赔偿金,否则,与民法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基本理论相违背;第二,侵权法的任务就是对因受害人的死亡而受有损失的其他生者进行合理的补偿和抚慰,同时追究加害人的民事法律责任。固有损害主义又可分为双重直接受害人说和死者近亲属直接受害说。⑨

总的来说,两派观点各有千秋,也各有各的缺陷,相比较而言,以固有损害赔偿主义的解释在法理上更站得住脚。因为在当事人已经死亡的情况下,受害人的民事主体资格理应归于消灭,这是民法的基本常识,此时仍以权利的转化或者继承的瞬间发生等理论来解释侵害人的赔偿义务,在法理上有削足适履之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说服力不够。然而,不论是继承主义,还是固有损害赔偿主义,都不否认受害人的继承人及近亲属提起损害赔偿的诉权,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种诉权而已。它们真正有意义的区别在于对死亡赔偿范围的确定上。

根据继承主义,受害人的近亲属所能获得的赔偿应当是被害人死亡前后的利益差额。为了准确地计算出这一差额,他们将被害人的损失区分为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再将财产损害分为积极损害与消极损害,积极损害主要包括医药费、看护费和丧葬费等等,消极损害则是被害人如果继续生存而可以创造出来而由其近亲属继承的利益,称为可得利益,也有学者称之为“余命损害”。⑩

而根据固有损害主义,第三人就自身固有利益的损害提出的请求项目一般包括丧葬费、抚养费、被害人父母、子女、配偶等近亲属的抚慰金等。相形之下,依固有损害主义获得的抚养利益损失赔偿和抚慰金赔偿数额,一般都要远远低于依继承主义获得的死者余命损害赔偿数额(也就是收入损失数额)。

所以,尽管继承主义在法理上存在着诸多尴尬,但日本判例“仍旧牢守继承说,恐怕主要是因应死亡赔偿高额化的要求并维持死亡赔偿与伤害赔偿的均衡。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日本,即使普通人的收入也远远超过其个人生活及家务方面的支出。也就是说,按继承说可由近亲属继承的、正常计算出的被害人可得利益在额度上往往大大高于按固有损害说计算出的遗族的扶养利益。在被害人没有扶养权利人时,继承说的优势更显现无遗”。

我国的死亡赔偿立法现状

在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之前,许多法律法规就有着关于死亡赔偿的规定。

如1991年9月由国务院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6条规定:“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

1993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2000年7月修正的《产品质量法》第44条改变了原第33条的规定,明确规定因产品质量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其内容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如出一辙。

虽然这些法律法规中都出现了如“死亡补偿费”和“死亡赔偿金”等概念,但对这些用语的性质和内涵,立法和司法解释却又作出了不同的回应。这种冲突的局面直到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后才得到改变,根据该起草者的解释,该解释第17条采取的是继承主义。{11}

然而,这种继承主义又不是原装的继承主义,而是经过改造了的继承主义立法。根据继承主义,被扶养人的生活费一般不能再单独地进行规定,因为这一部分损失已经被包含在死者的收入损失中了,再规定生活费就是一种重复。但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中,却将死者的“收入损失”区分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被扶养人生活费”两个部分。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计算“死亡补偿费”,以平均生活费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二者之和大致相当于“收入损失”。《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对继承主义的改造还体现在对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上。

我国的死亡赔偿立法遭遇责难的原因和出路

应该说,最高人民法院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中采取继承主义的立法模式,规定死亡补偿费是对受害人收入损失的补偿本身是无可非议的,是符合法理的。

其遭遇非议和责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广大的民众还是把死亡赔偿金看成是对生命利益本身的赔偿,而生命是平等的,所以应该一律“同命同价”。而在我国的民事立法采继承主义的现状下,死亡赔偿金所赔付的只是受害人的收入损失,“同命不同价”的现象绝对无法避免;另一方面则主要是死亡补偿费的计算标准,即将受害人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而采取不同的收入标准进行计算,从而突出了死亡赔偿的城乡差别。采用这种标准,在本文开篇所提出“重庆三少女交通事故案”等极端的个案中,就会出现死亡赔偿金在不同的受害人之间存在天壤之别的情形,从而引发人们长久以来对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所累积起来的愤怒和怨恨。

要想消除广大民众的误解和责难,重新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必须对症下药、正本清源。

一方面,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的民众正确认识死亡赔偿金的法律意义。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是“无价”的。“死亡赔偿金”或者“死亡补偿费”所赔付的不是生命所代表的人格利益灭失本身的损失,这部分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而仅仅是赔偿受害人的收入损失这部分预期利益而已。这才是死亡赔偿金的原本意义。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完成,需要立法者、执法者、学术界、舆论界的广泛配合及公正无私地宣传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社会效果。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适宜地调整或修正现行的立法,以使继承主义发挥其弥补受害人的近亲属的损失、体现公平公正的法治理念。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论述过,《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所采取的继承主义是改造过了的。在日本的判例和司法实践中,法官在运用继承主义时是关注每个被害人生前的经济状况和收入水平及其获得收入的能力的,并且全面地根据这些因素来对受害人的收入损失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一笔笔个性化的赔偿数额。而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中,影响死亡赔偿金数额的因素主要包括受害人的户籍、年龄等,其中,受害人的户籍对死亡赔偿金的影响非常大,而受害人自身获得收入的能力则基本不予以考虑。那么,我国为什么不宜采用日本司法实践的做法,综合各种因素客观评价当事人的收入损失呢?根据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的说法,如此规定既与过去的法律法规相衔接,又不致因主观化计算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笔者以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这种担忧也是不必要的,因司法的不公而导致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的几率简直微乎其微。与其如此,不如还继承主义的本来面目,全面客观地考察受害人的生前收入水平及其获得收入的能力,并用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具体数额。也许这样,既符合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又不会陷入“同命不同价”的无谓纷争当中。

结语

当下的死亡赔偿金立法由于采取了类型化和定额化的计算标准,导致因同一事故死亡的城乡居民死亡赔偿金出现巨大反差,而遭到了学术界和公众“同命不同价”的强烈批评。然而,这种批评和指责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错误认识:以为死亡赔偿金就是对生命利益损失的赔偿,而人人生命平等,理应“同命同价”。但现行的死亡赔偿立法所采取的是“继承损失说”,即赔偿的是近亲属对赔偿受害人收入损失的预期利益,而每个人获取收入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赔偿的数额当然也就应该有所区别。这种立法选择本来无可指责,但却由于在计算标准上采取了简单的城乡二元标准,一方面不能公平公正地反映每个受害人收入损失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城乡居民死亡赔偿的数额悬殊,而引来舆论和学界的广泛批评。因此,应当还原“继承损失说”的本来面目,以每个受害人生前的经济水平和获取收入的能力为最基本的标准来计算死亡赔偿金的数额编辑

注释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5

[关键词]轻与重;政治语境;爱与性;相对自由;绝对背叛

菲利普・考夫曼将米兰・昆德拉原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进行诗意重组,用影像结合了“压抑的政治背景”和“诗话的田园意境”,熔铸成一部《布拉格之春》。将人生、历史、哲学融触到观众的视觉下,探索人类永劫回归的矛盾:生命自由、情感背叛、强权政治、人性矛盾、爱与性的对立及死亡的终极指向等。

在思想上,《布拉格之春》与小说原著统一认为,“民族历史”和“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不能预演,不能重来。因而对“强权”抱有批判的态度,同时对人性永恒的诸多“范畴”进行倡导――也即人类生存哲学里那些“不可承受之轻”:民族、历史、政治、性、爱、人性自由。

影片从捷克民族战争灾难游走到个体人性,反思人类境况中的“媚俗”,从个体到整个捷克民族,上升到全人类。又由政治走向情感,走向生存哲学。取1968年前苏联出兵占领布拉格,用坦克镇压思想的强权背景下,捷克医生托马斯的个人情感,从生活中一个特别的时间片断,来展露小人物的命运如何受政治影响,同时也折射着捷克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意态。

轻与重,爱与性

主人翁托马斯对“性”抱着解剖般的探索精神,不轻易充诺“爱”,抱着游戏人间的态度,追求绝对的自由,不愿承担责任之重,不对任何女人负责,从不让任何女人在自己家中过夜。但却遇到生命中唯一让他允诺的女人,特丽莎――一个在咖啡馆萍水相逢的乡下姑娘;一个因发烧而在他家里过夜的女人;一个让他想拥着睡觉而不仅仅是满足他的女人;一个让他萌发责任意识、想用一生照顾的女人;一个在离开后让他体会到:“某一个人的离开,可能会给你带来久违的自由,但那种没有重量的轻也会让人无所适从。”

毋庸置疑,“特丽莎”是托马斯爱的象征,也是他欲负责的唯一对象。当特丽莎因托马斯继续与别的女人“乱性”而愤怒出走后,托马斯心急如焚地去找特丽莎,重遇后,兵火战乱中拉着特丽莎狂奔,逃脱苏军的追杀,也许正是战争的灾难和强权的“不自由”,让两人蓦然间领悟到,在这个苦难和仇恨充斥的乱世之中,人可以依靠的是一种有重量感、抓得到手的“爱情”。所以当特丽莎在托马斯又一次的肉体背叛后,给他留下了信:“对我来说,人生是很重要的,而你对待生活却是那样的轻浮。我是个软弱的女子,不能容忍你的轻浮。与其等着被你遗弃,倒不如趁早回到自己的祖国。”托马斯意识到自己的心已经挂在特丽莎身上,他愿意放弃“自由”,承担起两人的爱情,回国后互相依靠着生存,在沉重中感受生活的真实。然而面对的诱惑,托马斯又一次迷失在肉体解密之中,享受神奇感受……灵与肉的挣扎后,托马斯在特丽莎的要求下,终于同意离开城市,回归田园,在证婚人贝佩尔的见证下,两人结婚了,在僻静小村过着平淡而实在的生活。然而情节突然陡变,在世俗认为即将是“幸福生活”的时刻时,情节却安排他们车祸“死亡”,走向“永恒”的终极,可以说,这是一个对媚俗的巨大反讽。

而画家“萨宾娜”,可以说是托马斯最知心的情妇,但他对她却没有“爱情”,两人对“性”同样都兴致勃勃,崇尚“自由”,无谓“背叛”。她身穿黑色比基尼泳衣,戴着黑色男式绅士帽的形象,构成自我灵魂、肉体、理智、欲望的反衬,曾让托马斯感受到极度的引诱。但托马斯付诸给她的,则是自由的“性”,在灵魂上,则是绝对的背叛。他对她从来没有承重的负担意识。

从托马斯与两个女人在“爱”与“性”的态度上,其实体现了他深沉的个人哲学:沉重不一定是负担,轻松也不一定是自由,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对自由,绝对背叛

托马斯从放荡自由进而无数次的背叛后,皈依了爱情,决定放弃背叛,打算与特丽莎过田园生活时,他却走向了终极,生命的永恒只能用“死亡”来划上句号。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结局?特丽莎为了报复托马斯的背叛,也曾尝试过与技工上床,来对托马斯实施“肉体背叛”。然而背叛后给她内心带来的,则是更多的不安。所以,最终两人一起选择放弃“背叛的自由”,欲互相承担责任,到田园中共同体会生活的真实与沉重。

可影片忽地一转,来个意外的情节,没有安排给他俩一个“世俗幸福”的结局,而是惊骇的、突如其来的、令人措手不及的――死亡。

可以说,《布拉格之恋》体现了在背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趋势,当特丽莎和托马斯放弃背叛的自由时,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结,而依旧选择自由意志的萨宾娜却可以在背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许导演和原著作者都有这样的共识,要在严肃艺术、政治以及人性解放中把主人公放在一种极端的体验中,不顾后果地挑战传统的道德规范,挑战守旧的神经末梢,让主人翁去煽动、颠覆、诱惑,在感受激情燃烧的同时,也永无止境地沉沦。当重回世俗道德时,生命即终结。

而导演菲利普改造的不仅是情节,而且涉及作品的思想指向。昆德拉表现了自由和背叛的永无止境,面对着善与恶两极的同位合一,这种沉重的抗击在有所着落的同时,也沉淀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昆德拉的小说具有的哲学命题,被菲利浦・考夫曼以聚像的视觉和梦幻的特性来表现文学所具有的无限幻想可能,将浪漫、悲伤、滑稽这种美学结合在一起,使作品获得了超越故事、超越事件的意义。

最后,一首《爱情转移》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回一些曾经模糊的记忆……

流浪几张双人床换过几次信仰

才让戒指义无反顾的交换

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

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

每个人都是这样享受过提心吊胆

才拒绝情待宰的羔羊……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上海译文出版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2003年7月.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6

[论文摘要]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

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为,是孝道思想一种追本溯源的情结,核心是对生命来源的追思。

孔子虽主张“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但他谈论孝不是承继周人只注重对祖先的追思,而是延续春秋的新思想,他将孝还原为人对祖先、父母的真实情感,为孝找到了现世个体存在的生命依据。在回答宰我问“三年之丧”时,孔子指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这是从生命追思的角度对“三年之丧”的合理性作出说明:我们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难道在父母去世时,不应该守丧三年作为回报吗?可见,“三年之丧”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人们真实情感在生命意义上的具体体现。孔子还曾经有言:“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人除了吃饭外,最重要的就是办丧礼和祭祀鬼神了。但孔子所认为的丧礼并不仅仅是一个礼节仪式的问题,他的重点在于内心感情在丧礼中的表现。在林放问他礼之本时,他的回答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对祖先祭祀的重视当与古人祖先崇拜的观念紧密相关。由此追溯孝观念产生的文化心理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孝观念与祖先崇拜是直接关联的。祖先崇拜观念不仅使古代中国社会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跨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进而由氏族制发展到宗法制,它还深刻地影n向了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钱穆先生说:“儒家的孝道,有其历史上的依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几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4](p51)这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祖先崇拜观念与孝道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祖先崇拜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孝道观念是对生命的一种追思。

二、生命的爱敬意识

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不仅是在敬宗祭祖的活动中去体悟生命、感念生命,去追思生命来源,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珍惜和爱护正在存有的生命,把对先人生命的幽思化为一种现实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终极关怀也相应地转化在现实的伦理生活中,在现实中以爱心对待父母、以养心敬重父母,甚至在此基础上善待自己。

孝道思想的爱敬意识主要表现为对父母的关爱,孟子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意思是说孝的至高点没有比尊亲更高的孝行为了。换言之,尊敬父母就是最高、最大的孝。荀子也曾说:“能以事亲谓之孝。”(《荀子·王制))这也是说能够奉养自己的父母,就是孝。可见,孝首先是赡养父母,诚如《孝经》所云:“夫孝,始于事亲。”关爱父母、孝敬父母,对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年龄逐渐增大,子女因父母能够高寿而感到高兴、喜悦;同时父母在世的生命也在日渐减少,子女则因父母年迈而产生忧虑、恐惧。子女应当珍惜父母这一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地去延长。当然,对父母的孝敬、对父母生命的延长,在物质层面上的赡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关怀,孝敬父母的实质在于爱、在于敬、在于尊重。孔子在论及孝敬父母的时候也多侧重于发自子女内在的真情实感。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孔子弟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就意味着孝敬父母在物质层面上的满足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更要对父母有恭敬之心。“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中庸》)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就是说,孝顺父母是有原则的,孝敬父母要常常反问自己对父母尽孝是否是真心实意,如果对双亲不是诚心诚意,也就谈不上是孝顺父母了。从外在形式来看,孝敬父母的行为要严肃庄重,要合乎于礼:“生,事之于礼;死,葬之于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从内在情感来看,孝敬父母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要“笃于亲”,只有心里对父母有笃诚的亲爱之情。才能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才能做到对父母“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总之,对父母的孝行具有不同层次和境界,但核心是尊敬,诚如曾子所言:“其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同时,孝道思想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还表现为对自我的关怀、珍爱。“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身体不仅是自己的生命的承载体,同时也是父母生命遗留下的身体,是父母生命在我们身体中的延续。善待自我、重视自我就是对父母乃至祖先生命的保全。“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也。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也。”(《礼记·祭义》)“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身,是伤其本。”(《礼记·哀公问》)为了保全自身的生命,为了自身安全,不登高,不临深,不处险地,“游必有方”。当然,伤风败俗、违科犯禁的行为更不能去做,以达到“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礼记·祭义》)的境界。

孔子的弟子曾子临死时对他的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让弟子们看到自己的身体是完整的,没有损伤,并以此感到欣慰。曾子说,自己在生活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十分注意不使自己的身体受损伤,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受之于父母的,其中承载了从祖先传下来的生命。曾子等都认为,受之于父母以完整的身体,应该以完整的身体还给父母,才能使父母的生命也得以延续,这是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涵。“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作为一个生命体,自己的身体肯定是过去生命的承载者,生命是通过这一有形物质而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人对自我存在、自我生命的重视,正表现人对生命的崇高敬意。因为人的生命源于父母,父母的生命无限地往上追溯则来自天地,故人对自我生命的敬意就好比对父母、对天地的敬意一样。”[3](p24)。在当时家族观念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强调对自身的珍视、爱惜,体现出对家族生命传承的责任和意识。

三、生命的延续意识

祭祀祖先、孝敬父母、保全自身只是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阶段,只有让家族的生命力不断延续下去,才是最大的孝。“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曾子大孝》)孝道思想体现出入的生命意识,从祖先到父母,从父母到自己,从自己到自己的后代,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传宗接代的延续中得到流动、生生不息,从而也实现了人们对于生命有限的遗憾而追求永恒的一种价值取向。父母的生命传续到/自己,如果不能继续延续下去,那将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无子为其绝世也”(《大戴札记·本命》),正是这种思想的明显体现。生命总是在代代相传中得以延续,这也是人类有限生命对无限生命的一种追求。以关爱生命、重视生命为内容的孝道思想,正是这样的一种生命价值观。这种生命价值观既表现为渴望生命延绵不断的传递,又表现为追求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

因此,要想获得生命的延续,实现生命的永恒,就不得不考虑传宗接代问题。生命的延续是通过家族延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样,家族生命的传承与家族的兴旺发达的价值观念就联系起来了,婚姻便成了人们生命延续的一件大事。“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礼记·哀公问》)男女结婚就成了传承祖先生命的一项重要内容,生儿育女成为保持家族生命兴旺的重要手段,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责任。孔子说:“父母生之,续莫大也。”(《孝经·圣治章》)只要每一代人都承担起传承生命的重任,家族生命就会枝繁叶茂,万代不竭。

从人的自然生命本性来说,任何一个个体生命都是有限的、暂时的,生命传承不仅表现为绵延不断的自然和生物意义的传承,更表现为对家族生命的物质传承和文化传承乃至精神传承(包括家业、家风等),而后者是一种更有意义的价值传承。家族生命价值的物质传承的基本要求是守住家业,家族生命价值的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是传承良好的家风。孔子在回答孟懿子问孝时说:“无违。”孔子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具体说来就是要继承先祖基业,保持先辈的风范。“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中庸》)不能很好地传承家风或没能守住祖宗基业的人,往往被认为是不肖子孙而遭贬斥,这充分表现了孝道中所蕴含的生命的物质传承和价值传承的双重内涵。

从个体对家族生命的传承上来说,个体仅仅维持祖先遗留下来的基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继承祖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要使家族生命在维持前辈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使整个家族生命意义得到辉煌发展,生命传承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如果想使整个家族生命得到传承,其出发点便是立己身。“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使自己的地位身份能够确立是传承生命最重要的一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孝”。“立身行道”的内涵是丰富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诚如孔子所担忧的那样:“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论语·卫灵公》)如果一个人在经过立德、立功、立言等三方面的努力,能够使自己垂德后世、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最终实现超越短暂而有限的生命,获取人的永恒的生命价值。这一超越,从个人角度而言,既获得了现实生活的幸福,又实现了自身生命价值,体现了人生的意义;从家族角度而言,既可光宗耀祖、彰显其亲,还可以进而福荫子孙;从社会角度而言,可以报效国家,有益于民众。立言就是著书立说,妙手著文章。如果达到了立德、立功和立言的完美结合,那么就意味着圆融了生命的意义,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这样,也就达到了孝的新境界,实现了传承家族生命和完善自我生命的统一,真正实现了个体生命价值的不朽。

结语

儒家思想是一门“生命的学问”[5](p127)。因此,儒家其中的孝道思想也就不仅表现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更是蕴涵了人类关于自身的生命意识的思想和学问。人类对生命意识增强和促进生命的不断延续是祖先崇拜流行的必然结果,祖先的形象庄严、高大既然反映出一个宗族生命力的强盛、繁荣,子孙为了保持祖先的形象就要努力发展本族的生命力。孝“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人文性宗教,反映了中国人生命不息,文化绵延不断的历史意识和终极价值理想”[6](p25)。通过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在缅怀祖先的时候,更融人了对先人生命的追念,感恩祖先给予自己生命。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珍惜父母从祖先所传承下来的生命。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生命,把爱护自己的生命列为孝的出发点,是因为这生命直接来自父母。生命存亡的意义主要不是对自己个人而言,而在于这关系着祖先生命形象的存在和完整。即自己的生命既然是以祖先为代表的宗族生命合力的一部分,为了宗族生命力的强大,自己就得保重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自然而然地推理:为了宗族的壮大,让祖宗生命能够永久地延续下去,生命个体就必须要担负起努力生育后代的责任,以便给本族增添更多的物质意义上的生命;同时,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生命的存在,承载了整个家族的精神生命,使得这种生命得以传承。否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生命的延续受到阻碍,不仅因此而违背宗族群体的生存精神,也将会被视为是世间最大的罪恶。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2]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3]王祥龄.中国古代崇祖敬天思想[m].台北:学生书局,1992.

[4]钱穆。中国文化导论[a).文化危机与展望(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7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生命健康权 刑法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命健康权特殊刑事保护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包括刑法在内的许多部门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命健康权保护,只是停留在将其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阶段上,还没有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殊身份进而构建更为有效的保护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条件、标准和程序的严格性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政府在认定传承人之后,其他任何公民因恶意对传承人的生命或身体机能进行损害导致其无法进行传承或无法进行有效传承,都将对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如将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人的巧手砍掉,这样无疑使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更好地体现其社会价值,甚至最终导致传承的断裂。

关于生命权。政府在认定传承人之后,其他任何公民为对传承人资格的侵占或阻碍传承而对传承人进行杀害,虽有刑法的故意杀人罪进行保护,以及民事法律中的死亡损害赔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金,但对传承人的杀害所导致的后果不仅仅是自然人的死亡,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某项独特技艺的失传。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独特性及不可替代性,单单对传承人进行一般的保护,并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的特殊性要求,也与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相吻合。

关于健康权。政府在认定传承人之后,其他任何公民因恶意对传承人的身体进行损害导致其无法进行传承或无法进行部分,如对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人的巧手砍掉,这样无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裂。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命健康权侵害的刑法保护路径

2.1将其确立为特殊罪行并适用单独罪名

应考虑将部分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毁灭罪单独予以处罚。实践中,部分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可能会符合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主观上知道对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晓自己的杀害或伤害行为可能会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第二,其伤害或杀害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目的动因就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丧失其传承功能;第三,其杀害或伤害行为直接造成传承人不能履行其作为传承人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当某一行为符合上述特征时,无疑构成犯罪,在确定罪名时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毁灭罪是可行的。以该罪对其进行处罚其体现了主客观相一致的法律原则,既能够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对于符合上面条件的传承人生命权的损害,我们需要的是制定特殊条款,在故意杀人罪中增加一项对传承人这个特殊主体予以特殊保护,

2.2 视为通用罪行的加重情节从重处罚

当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侵害行为符合前述特征时,适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毁灭罪尽管是适当的,但从立法和实践上需要完善的地方更多,这涉及到对刑法罪名的增加,需要对刑法进行修正,技术上认定该行为要件也并不十分容易。同时,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人身权伤害行为适用单独罪名,还可能涉嫌违背平等原则,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置于普通公民之上,实行特殊保护。因此,应该考虑,适用一般罪名即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但加重处罚。

在考虑对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人身权行为施行刑法处罚时,将其视为加重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量,则同样能够起到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人身权的功效。对于应否从重处罚的判断也必须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行为人是否明知受害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否明知行为会或者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危害结果;二是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否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丧失其传承功能或者其传承功能受到限制;三是行为人最终结果是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构成重大危害,即是否发生行为人所希望的结果。当然,不应仅靠刑法上加重处罚,还应由多部门法联动,如从民事赔偿角度导致传承人丧失或部分丧失传承能力的,其赔偿金还应包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害赔偿,从行政处罚角度,还应考虑此行为主观恶性及较大社会危害性,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 韩雪冰.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问题[J].辽宁经济,2011(7).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8

关键词:井冈山 红色文化 井冈山精神

一、我所认识的井冈山红色文化

谈及文化,每个人往往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一些人认为文化是书本知识,一些人认为文化是人的修养和内在品质,这些认识实质上都是正确的,但是又不够全面,我认为可以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类,所以凡涉及到文化,就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对其进行剖析。而井冈山红色文化作为我国所独有的原创性文化,自然也离不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在井冈山红色文化之中,物质类的文化主要包括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等一些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比如井冈山的红军造币厂、故居、烈士陵园等,这些都是属于物质类的井冈山红色文化,这些物质之所以能够成为井冈山红色文化的一部分,主要就是因为其承载着历史,通过它们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那个年代的革命斗争,也能够更好的了解到革命先烈们当时的生活,所以说它们实质上是一个重要的见证。而井冈山红色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则主要包括革命精神、革命文艺、革命史实、革命制度以及革命理论等内容,这些非物质文化并不是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非物质文化大都需要我们去理解和体会,同时它们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广大革命先烈在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品质,井冈山非物质文化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曾对井冈山精神作出了如下的总结: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正是这看似简短的井冈山精神,引导着革命先烈们不断地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所以在当代,井冈山红色文化应该被传承和发扬,那些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史实应该被铭记,从而激励我们后代不断为地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在我对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行探求和学习时,我先对小井红军医院、红军造币场、龙潭红军洞、龙江书院旧址、三湾改编旧址等革命遗址进行了参观,并且了解了发生在这些地方的革命事件,通过对于这些革命遗址的触摸和了解,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前革命先烈们的一腔热血和激情。然后我又对于井冈山精神等非物质文化进行了研究和学习,通过对于这些精神文化的解读,再结合物质文化,使得我更好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在那个年代是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是以怎样一种状态来献身于革命事业之中的。

二、我所体验的井冈山秀丽风景

正是由于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存在,所以使得井冈山成为了我国一个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也才给予了我们机会去见识井冈山的秀美风景、去体验井冈山的风土人情。在对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参观的时候,我对那些牺牲于革命斗争中的井冈山烈士的生平事迹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对这些革命先烈满怀敬仰之情的同时,我也更加清楚自身的责任,必须要继承革命先烈们的遗志,继续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时候,对于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还有幸观看了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影像资料,使得我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及井冈山精神的产生的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在黄洋界上,当年红军所修筑的壕沟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迫击炮仍然也还伫立在那里,这些场景使得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场景仿佛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在小井医院,仍然保存着那些红军战士所使用过的病床、手术刀、绷带,看着医院的这些场景,我仿佛也切身地体会到了当年红军艰苦斗争的场景,在医院外,屹立着一尊尊革命先烈的青铜雕塑,这些青铜雕塑再现了革命先烈们的音容笑貌,虽然衣着朴素、条件艰苦,但是从这些青铜雕像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乐观和自信。在龙潭、杜鹃山等地,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年、等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怀。这些风景在现在看来虽然秀丽,但是它却承载着艰苦的回忆,透过这些风景,我们要能够领悟到井冈山红色文化的真谛,并且让革命之火永燃于我们的心中。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不仅仅体现它秀丽的风景上,还有井冈山的风土人情,也是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过革命的洗礼,井冈山的人民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个革命老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非常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是党和政府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当年的井冈山群众同红军共同御敌,所以使得抗战时期的井冈山群众养成了艰苦奋斗、勤劳的品质,并且这些品质也在井冈山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前的井冈山人民仍然保留着质朴、善良和感恩的品质,这在我们当前的城市生活中是非常缺乏的,因此通过数次的井冈山之旅,我洗涤了自己的灵魂,让思绪在这大山中自由飞翔,井冈山人民的质朴和善良感染着我,使得我摆脱了城市生活中的喧嚣与浮躁。

三、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承之我见

(一)加速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当前井冈山已经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但是要想使得井冈山红色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我认为还需要对于旅游产品进行更好的开发,井冈山红色文化是发源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是通过多次了解,我发现井冈山红色文化的辐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可以对当地及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使得周边的旅游景区能够更加紧密地与井冈山联系在一起。其次,还可以推出一系列的红色旅游主题活动,比如说重走红军路、住红军屋等,这些对于我们体验当年的红军生活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二)加强网络传播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备,而以网络作为媒介,来对井冈山红色文化加以宣传也能够使得井冈山红色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所以我认为当前可以对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使得井冈山红色文化能够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从而使得人们对其加以有效的传承,再加之网络是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对于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行宣传必然也会有更多的受众,因此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使得人们对井冈山红色文化遗产加以继承。

正因为井冈山是我们的革命根据地,对于井冈山的红色文化加以有效的宣传,对于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斌.浅析井冈山红色文化及其时代价值[J].世纪桥,2013,(9):77-78.

[2]黄贤文.论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历史意义[J].福建党史月刊,2009,(20):30-31.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9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体现着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历久弥新,引领未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强调,红色基因要代代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主席对红色故事如数家珍,强调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

党的刚刚闭幕,主席便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红色基因伴随共产主义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而产生。正义的战场战斗中,铸就红色基因的鲜红血色;艰苦的长征路,锤炼了红色基因的顽强生命力;前进的革命道路上,强大了红色基因的抗御能力。不断成熟的革命历史过程中,红色基因得到了锤炼和强化。不论生存环境怎么险恶,不论前进的道路有多艰难。勇往直前是共产党人红色基因不断强大的精神气魄。

红色基因发源于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弄清楚从哪儿来”需要重温红色经典,“弄清楚往哪儿去”需要勇于担当使命。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作为党员干部重温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年经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与时俱进,提高判断形势、维护稳定的能力,在谋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中奉献青春热血。

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永不叛党是每个党员必须要做到的,讲忠诚,就要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从先辈手中接过的历史接力棒,肩负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

红色基因产生于井冈山、古田、遵义、延安以及西柏坡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既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的底气所在,已经成为了激励近14亿中华儿女不断奋进、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20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开创新时代各项工作新局面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认真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原著悟原理,推动思想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通过红色教育重温历史,让思想接受先辈鲜血的洗礼,缅怀先烈,饮水思源,切实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引导党员干部发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红军长征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新时代新气象,深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才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才能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发扬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良作风,勇担职责使命,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变成现实的战略之举。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要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从光荣的革命传统中汲取营养,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弘扬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圆复兴梦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色,红色文化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和精神主体。红色文化主要由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凝聚积累形成了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又领导人民在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充满活力且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并发展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若能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将会使其在统一战线思想宣传工作更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从而聚人心,成合力,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篇10

▶教学过程

1、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又与大家见面了,我是五年五班语文教师,很高兴能与同学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语文课堂。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走进了草长莺飞四月,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凝视着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国旗的时候,历史的身影又一次闪现在我们的眼前。一首《英雄赞歌》把我们的思绪拉入了战火纷飞的岁月,忆往昔,岁月峥嵘。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置自我的生死于度外,为了国家和人民,视死如归,赴汤蹈火,至死不渝。透过鲜红的五星红旗,我们仿佛看到了先烈们的英雄壮举。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与大家共同分享的就是发生在( )

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1)“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诗中的英雄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他没有神仙的法术,没有超凡的本领,有的是一个军人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本文以“军神”为题,向我们讲述了这位坚强的军人——刘伯承,坚持不用麻醉剂接受手术的故事。细读故事,我们会为这样一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军人所动容。

(2)(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会认“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诊、龄”等15个生字。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认真听老师讲课。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题目的意思。)

2.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课题——军神,多么响亮多么温馨的名字,设想一下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军神”这个称号?有的同学说是勇敢的人,有同学认为是枪法很准的人,也有同学认为是用兵如神、作战百战百胜的人,大家的理解都非常的好,请把自己的体会都读进去,再读课题:军神。”题目“军神”是指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钢铁般的意志的军人,就叫“军神”。课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呢?通过课前预习课文我们知道,军神指的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刘伯承元帅。

3.看!这就是我们的军神——刘伯承,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刘伯承元帅。刘伯承:(1892—198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原名明昭,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主要著作编为《刘伯承军事文选》。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涯70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成建设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刘伯承是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中国十大元帅。

4. (媒体出元帅图):同学们,你们看,这十位庄重威武,气宇轩昂的军人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帅。他们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是中国国家最高军衔。十大元帅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是二次会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周恩来的建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等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

5. 过渡:了解了十大元帅后,接下了我们来了解本文的作者毕必成:毕必成(1941年——1993年),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中国著名电 影编剧,毕必成共创作200万字文学作品,创作并已拍摄的电影剧本12部,发表的电影剧本21部,电视剧本80部,题材比较多样,艺术手法也日臻成熟。主要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路》《庐山恋》《青年刘伯承》及大型话剧《锁不住的春光》等。

6. 了解了作者之后,接下来我们走进(军神这个故事)本文的写作背景:辛亥革命爆发后,刘伯承参加了新军。1916年袁世凯称帝,随即发生了反袁护国战争,当时护国军在四川南部作战,刘伯承在四川东部组织了一只起义军,为配合护国军与北洋军在棉花坡决战,刘伯承率领的东护国军攻占四川丰都城时,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在战斗中,一颗子弹从刘伯承的太阳穴打入,从眼窝飞出,致使他的右眼失明,当时他只有23岁。由于流血过多,他昏迷过去。后在一家外国教会医院接受秘密治疗。手术后医生翘起大拇指对旁边的人说:“真不愧为英雄。我当了这么多年的外科医生,还没有遇见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他真有你们中国古代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气概”。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刘伯承在这家医院就诊的事。

7.: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刘伯承右眼被土匪打伤,急需做手术,但是眼睛离大脑太近,施行麻醉可能会影响脑神经;倘若不施行麻醉,则会疼痛难忍。在这两难选择面前,刘伯承会做何选择?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个究竟吧。

首先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8.(课文录音就听到这里,通过方才听课文录音,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右眼负伤后,沉着冷静的去德国医生沃克开设的诊所求治,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剂,忍痛接受72刀,以自己钢铁般的意志赢得沃克医生的赞叹!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难懂的词。(1)首先来学习会认字。(2)接下来,一起来学习15个会写的生字。一起来看:1、庆2、诊3、沃4、龄5、匪6、绷、7、审、8剂、9、施10、吭11、崭12、衷13、慈14、祥15、荣

9.生字的学习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解难懂的词语:

(1)一针见血:比喻写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2)汗如雨下:汗珠像下雨似的的往下掉。形容汗水很多。

(3)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4)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今天初步的学习课文,让我们看到了刘伯承将军超凡的毅力和( 英勇无畏的   )精神,感受到了他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不愧为军神。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孕育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精神。在她们身上,隐含了中华民族数百万顽强的意志,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不让侵犯,这个名字就像一面飘扬的旗帜,让每一个热爱它的人,都有同样的灵魂,这个名字就叫祖国。弹指一挥间,祖国这艘巨轮驶过了不平凡的岁月。

同学们,当你驻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之上,当你止步于滚滚东去的黄河之边,当你静立在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当你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时,你的心中是否热情奔涌?同学们,切莫以为只有生在乱世才好为国分忧,欲报国何须乱世,又何止在战场拼杀?同学们我们是出生的太阳,我们的战场便是这足下的土地,用我们百倍的努力,学知识,学能力,为振兴我们的中华拼搏吧!要知道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位同学义不容辞测职责,是历史赋予我们额神圣使命。告诉自己吧,我们的心属于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70多年的沧桑巨变,如今国富民强,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我们,更要学习和继承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和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永远铭记: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华夏儿女,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是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心与祖国永远在一起。

第二课时

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又到了与大家共同学习的时间,我是五年五班语文教师霍金花,很高兴能与同学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语文课堂。 四月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沐浴在阳光与春风中,感受到生活的无限美好!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烽火岁月,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抗击侵略,救亡图存,反抗压迫、英勇牺牲,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愤图强,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守护着我们的静好岁月,幸福安宁。缅怀英烈,砥砺前行!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了军神这篇课文,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将继续分析理解课文,感知军神钢6铁般的意志与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刘伯承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学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首先看课文的前6个自然段。

1、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2、“刘大川。”

3、“年龄?”

4、“二十四岁。”

5、“什么病?”

6、“土匪打伤了眼睛。”

解析:这是医生和病人的初次对话。第一自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引出对沃克医生的描写。从“冷冷”一词可以看出沃克医生对眼前这个病人的冷漠。继续学习第7自然段。

7、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解析:“熟练”一词突出沃克医生手法娴熟,业务精通。解开绷带的瞬间,沃克医生“愣住了”,说明刘伯承的伤势非常严重,而一个被伤痛如此折磨的年轻人竟这般镇定从容,这又令沃克医生“惊疑”起来。

“重新审视”说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有所改变。“冷冷”第二次出现,但表达的内容却不一样,在这里暗指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有意欺瞒有些不悦。(看文章的8、9自然段,一起来读读)

8、“邮局职员。”

9、“你是军人!”活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解析:“邮局职员”这句语言描写是刘伯承对沃克医生的回答,面对沃克医生的质疑,刘伯承再一次隐瞒了自己的职业和身份。

“一针见血”写出了沃克医生敏锐的洞察力,而从他的理由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刘伯承的伤势之重,体会到了刘伯承的坚强。

10、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写刘伯承承认自己是军人。)

11、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这句话是沃克医生神态与语言的描写。“柔和”说明沃克医生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感。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对病人的敬佩和医生的职责,让他立即作出了动手术的决定。(文章的1至11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1—11):写刘伯承到德国医生沃克的诊所看病。

(学习文章的第12自然段)

12、沃克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分析:“眉毛扬了起来”说明沃克医生对病人的做法难以理解。于是径直走到刘伯承面前,严厉地告诫他。沃克医生以为病人不合作,所以十分生气,体现了他对病人负责的良好医德。

13、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平静”体现了病人说话时的神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病人的镇定自若、态度坚决。“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表明刘伯承要在病好以后继续指挥战斗,写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这段写出了刘伯承不适用麻醉剂的原因。

14、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15、“试试看吧。”

“从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不敢相信病人会有如此强的承受力,以至于说话都有点口吃了。沃克医生的表现与刘伯承坚定的回答形成了对比,反衬出刘伯承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决果敢。

16、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双手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是对沃克医生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现出沃克医生在手术中反常的表现,同时也说明了手术难度之大,就连医术精湛的沃克医生都失去了往日的镇定。那么病人承受的痛苦是多么巨大,可想而知。

17、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这一自然段对刘伯承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细致描写,从“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使劲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刘伯承正在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而“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这一细节更将这种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为之动容。

(一起学习文章的18至22自然段)

18、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19、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20、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21、“七十二刀。”

22、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从“吓了一跳”到“大声嚷道”沃克的神情一变再变,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世上还有这样意志如钢的人。想到刘伯承不用麻醉剂,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做眼球摘除手术,还能默数刀数,沃克医生心中无比钦佩,发出由衷的赞叹,超凡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刘伯承不愧为军神。行文至此,呼应文题,点名主旨。

课文分析到这里,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刘伯承为什么被称为“军神”?

“军神”是沃克医生做完手术后对刘伯承的评价,是沃克医生对手术过程中刘伯承惊人的表现做出的评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手术过程中刘伯承的惊人表现来理解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是因为他有着常人所没有的超凡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一起学习文章的23——26自然段)

23、“你过奖了。”

24、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详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25、“刘伯承。”

26、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刘伯承的惊人之举让沃克医生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神色和蔼而又安详。当他得知眼前的这位军神就是刘伯承将军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对眼前这位堪称军神的将军充满了无限的敬佩之情。文章的最后一自然表明沃克医生早就知道了刘伯承将军的威名,对他仰慕已久。他之所以被称为‘神’是因为他不同于凡人,具有超人的品质。

文章的18——26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术后,沃克医生被刘伯承的超凡毅力和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所感染,称刘伯承为军神。

他之所以被称为“神”,是因为他不同于凡人,具有超人的品质。我们虽不能像刘伯承那样的“军神”, 但是我们应该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意志与毅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而又坚强的人。

   分析完了课文内容,接下来我们来总结课文:首先我们来总结本文的主题。

总结主题: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在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积极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总结完了主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写作方法: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人物。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的一种描写方法。侧面描写指不直接呈现所描写的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人物,能够多角度地对人物加以刻画,使人物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展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二、作业:课下搜集刘伯承的故事,将你认为精彩的部分与同学分享。

结束语: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烽火连天的岁月到今天的国泰民安,共和国经历了70年的风雨历程,7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段国庆70周年阅兵式的精彩视频,共同见证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实力展示,回顾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历程!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在这个不寻常的节日,相信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从心底说一句,我爱你,中国。70年风雨兼程,今天的中国正前所未有的靠近世界舞台中心。

长安街上,人民军队精神抖擞,这支曾经穿草鞋,拿梭镖走上正途的队伍,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航母和新一代隐身战机,正阔步迈向 世界一流军队。此时此刻,4名上将,2名中将,100多名少将,近15000名官兵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新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历程,70年前的中国满目疮痍积贫积弱,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正步铿锵堂堂气,寒光闪耀凛凛风。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五星红旗升起,短短几百步距离,浓缩着革命先烈奋斗的历程,无数苦苦求索奋勇牺牲的先辈们凝望着我们,踩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人民军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