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2:31:14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范文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与国家免疫规划有关的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负责预防接种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所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以及疫苗使用管理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育、交通、公安、价格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应当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的预防接种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托幼机构、学校、社会福利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协助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

第二章疫苗接种

第六条政府应当免费向公民提供第一类疫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保证第一类疫苗的供给。

公民应当受种第一类疫苗,可以自愿并自费受种第二类疫苗。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预防接种方案,并及时公布第一类疫苗的种类。

第八条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

第一类疫苗的采购、分发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分发情况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卫生规划、人口密度以及服务范围等,指定符合规定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

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指定不得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第十条接种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或者预防接种点,实行常年或者定期接种,对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实行定期入户接种。

第十一条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

儿童出生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接种单位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办理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证免费办理,可以异地使用。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第十二条接生新生儿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承担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接种工作。未在医疗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其监护人应当及时带其到附近的接种单位受种。

儿童监护人应当按照疫苗接种规范规定的时间携带儿童到指定的接种单位受种。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第十三条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对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第十四条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进行安全接种。

第十五条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疫苗费、注射费(含接种耗材费),具体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接种疫苗前,提供服务的接种单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等内容。

第一类、第二类疫苗的名称、规格、接种方法及第二类疫苗的费用承担情况,接种单位应当公示。

第十六条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县级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需要在本行政区域或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需要在跨设区的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经省人民政府决定;需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经省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时,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在托幼机构、学校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或者应急接种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规定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保证疫苗质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文件,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接收、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二十条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第三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的组织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和工作队伍建设,完善预防接种工作机制,为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保障。

第二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对购买、运输第一类疫苗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并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

第二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所需经费,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省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第二十四条预防接种证工本费、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耗材费、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处理费、群体性预防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经费由政府财政承担,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预防接种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预防接种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二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苗运输冷链车辆,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核定免征养路费。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对从事预防接种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

第二十八条接种单位应当接受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建立健全相关服务措施和工作制度,按照预防接种的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依法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

第四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第三十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发生后,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请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接到请求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第三十一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鉴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未依法履行预防接种工作职责的,由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二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医疗卫生机构无正当理由拒绝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未遵守国家有关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造成疫苗失效的;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相关证明文件,虚报、瞒报、伪造或者故意毁坏预防接种记录、数据的;

(四)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的。

有前款第四项行为,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证书。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指定擅自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持有的疫苗的,没收其疫苗;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进行接种,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收取费用或者接种第二类疫苗超出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其将违法收取的费用退还给原缴费的单位或者个人,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本省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

应急接种,是指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者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染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

预防接种范文篇2

2007年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主题:“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截止目前,中国内地的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实行了乙肝疫苗儿童计划免疫,全国已有数千万新生儿接种了免费乙肝疫苗。四月二十五日是中国第十八个全国儿童免疫接种日,今年的主题为“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国家卫生部官员称,中国从二OO二年起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即由国家或省级财政出资购买乙肝疫苗,免费提供给新生儿接种。

为全面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加快中国乙肝防治工作进展,卫生部将开展“寻找接种免费乙肝疫苗最早的宝宝”等系列活动,推出《你知道儿童预防接种证吗?》、《中国乙肝感染情况十分严重》、《生活中到底怎么防止乙肝传染》、《接种乙肝疫苗,远离乙肝》等科普知识讲座。

同时,通过介绍免疫接种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和国际上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记录制度执行情况等,引起家长对乙肝接种的重视。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它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乙肝严重影响后代健康,约有三分之一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婴儿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目前,预防乙肝唯一有效的措施是注射乙肝疫苗,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历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主题

-2006年: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2005年: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

-2004年: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2003年:乙肝疫苗——献给新生命的爱

-2002年:为了孩子健康注射乙肝疫苗

-2001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预防接种范文篇3

通过建立IIMSs实行科学管理,将手工登记、管理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起来,并利用网络交换技术实现实时、非实时的数据交换,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利用及时性和利用率,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并可解决异地预防接种和漏种问题,进而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深入开展[3]。IIMSs自实施以来,覆盖率逐年提高,部分发达国家重视对IIMSs收集数据的应用,然而我国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在此方面有所研究,但发表的文献较少。现对国内外IIMSs实施进展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IIMSs在我国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2实施进展

2.1国外实施进展

2.1.1美国1994年,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ACIP)推荐美国公共卫生机构增加资金并出台新政策支持IIMSs的开发,至2000年61%的地区已建成IIMSs[4]。美国IIMSs主要功能包括:向卫生服务工作者提供疫苗需求信息,生成接种率报告、预防接种预约、补种通知,以及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交换数据。美国“健康2020”项目的目标之一,就是使>95%的<6岁儿童的预防接种记录纳入IIMSs。近年来,IIMSs的覆盖率稳步增长,2006年美国63%<6岁儿童纳入IIMSs,2011年增加到84%[5]。2.1.2英国英国的儿童保健计算机系统是欧洲运行时间最长的系统,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将计算机应用到社区儿童保健服务中。70年代中期,英国健康与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开发和应用儿童保健计算机系统的计划,由威尔士地区卫生局代表英国卫生部制定了国家儿童保健系统[6]。英国儿童保健计算机系统是指包括预防接种和疾病筛查在内的有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活动的临床记录系统。主要功能为:生成完整的预防接种记录、预防接种预约、补种通知、生成接种率报告、与产科系统交换数据、儿童疾病筛查等[7]。英国实施区域战略卫生策略,不同区域的儿童保健部门负责开发适合本地区使用的儿童保健计算机系统,各地区的系统可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8]。2.1.3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以全人口为基础的预防接种登记系统的国家。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系统是澳大利亚免疫项目之一,于1996年开始在全国实施。澳大利亚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系统主要功能有:向卫生服务工作者及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儿童预防接种情况,预防接种预约、补种通知,生成相关报告,如覆盖儿童数、合格接种率、及时接种情况、推迟接种儿童等[9]。2011年,该系统覆盖了91.8%的<12月龄儿童,92.6%的<24月龄儿童[10]。

2.2国内实施进展

我国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的报道最早见于1995年,山西省采用FOXPRO2.5数据库系统软件和MASM5.0宏汇编软件混合编程开发了儿童预防接种磁卡系统软件。儿童监护人手持磁卡从读卡机划过,将当时的预防接种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随时将预防接种单位接种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分析,打印所需报表,通过软盘或联网进行数据传送[11]。1995年12月,通过卫生部计算机领导小组和疾病控制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后在全国部分省推广使用[12]。1997年,广州市结合实际将全国推广的预防接种电脑化管理系统加以改进,建成广州市预防接种金卡信息管理系统[13]。江苏省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于2000年底开始与某大学合作,开发了预防接种金卡信息化管理系统[14]。2004年,中国CDC依托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台,开始建设国家儿童IIMSs客户端和国家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方式上传预防接种数据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2006年,卫生部下发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确定了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于2008、2009、2010年底90%的县、80%的乡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现预防接种信息个案管理的目标。2010年,中国CDC利用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项目的结余经费,构建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集预防接种服务、接种率监测、疫苗管理、冷链管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免疫规划综合信息系统,并利用儿童主索引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共享[15]。2011年底,共有44853个预防接种单位有数据上传权限,客户端软件共收集儿童个案84092417条,<6岁儿童IIMSs覆盖率为87.49%。全国省级儿童IIMSs实施率为93.55%,以县(区、市、旗,下同)为单位实施率为87.30%,以乡(镇、街道,下同)为单位实施率为81.65%[16]。

3应用情况

3.1IIMSs在国外的应用

3.1.1预约接种提醒预约接种提醒被认为是促进疫苗接种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约有25%的<3岁儿童由多名预防接种人员接种疫苗[17],预防接种人员很难获取辖区所有儿童的基本信息,难以及时将预约提醒卡片寄给儿童家长。然而,IIMSs中含有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及基本信息,预防接种人员可通过IIMSs以邮件、电话等方式通知儿童家长及时接种,并提醒预防接种人员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及避免重复接种。据报道,美国自使用IIMSs中的电话自动提醒后,儿童疫苗接种率提高了2%[18]。预约提醒除可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外,还可追踪存在或可能存在问题疫苗接种的儿童。美国IIMSs工作人员在一次督导时发现,俄勒冈州的一个预防接种门诊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andPertussisCombinedVaccine,DTP)贮存温度不当,IIMSs工作人员立即协助该预防接种门诊利用IIMSs向受种儿童家长发送相关信息,通知儿童重新接种该疫苗,约41%的儿童家长接到信息后返回预防接种门诊重新接种了DTP[19]。3.1.2预防接种管理手工记录可使卫生服务工作者获得的儿童接种史不完整或不准确,导致儿童重复接种或漏种。预防接种人员可通过IIMSs手工录入或获取异地预防接种记录,预防接种人员可将儿童的预防接种记录整合,使儿童预防接种记录更加完整和准确[20-21]。(1)评估疫苗接种率,建立疫苗接种率的基线水平[22-24]。美国CDC主要通过全国接种率调查,获得疫苗预防接种信息以评估接种率。全国接种率调查对象不能包括所有适龄儿童,仅可相对准确的评估国家水平疫苗接种率。但当评估部级以下地区的疫苗接种率时,由于所抽取的样本量较小,可信区间较大,导致准确性较低。因此,美国各地区普遍使用IIMSs中的接种数据评估新疫苗的接种率,建立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的疫苗接种率的基线水平,评估预防接种工作的进展。(2)监测新疫苗的使用[25]。IIMSs具有及时性、灵活性、成本低、可以获取大量的详细资料等优势。在监测新加入NIP疫苗的使用情况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2005年美国ACIP推荐接种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PolysaccharideConjugateVaccine,MPCV),2006年密歇根州的卫生服务提供者从IIMSs中提取2005年及2006年MPCV预防接种记录,分析受种者的免疫类型、接种日期、接种年龄以及预防接种门诊的类型(公共、民营)等信息,评估疫苗接种量是否与ACIP推荐使用情况一致。(3)评价疫苗有效性。美国康涅狄格州曾利用IIMSs中的信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评价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性。所得的结果与传统的病例对照(住院病例)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IIMSs可以为疫苗有效性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源[26]。波士顿利用受种者的历史记录信息与IIMSs信息,对11~17岁儿童百日咳疫苗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表明IIMSs可以成为评价疫苗上市后有效性的一种可行的工具[27]。(4)在应急事件中的应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卡特里娜飓风,使大量灾民丢失个人医疗记录。在飓风发生后几小时内,各州的卫生行政部门就建立了通过IIMSs查询儿童和青少年疫苗接种史的机制。通过IIMSs,节省了21295名转移儿童和青少年疫苗补种的花费1361.7万美元。卡特里娜飓风后IIMSs的作用,展示了IIMSs对公民、预防接种人员和卫生当局的价值。通过记录受种者的预防接种记录,可以看作是受种者、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及预防接种单位的一个重要安全的网络,防止预防接种记录因为各种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丢失[28]。(5)辅助现场调查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IIMSs系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每个儿童预防接种的全程资料以及儿童基本信息,可用于辅助现场调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等。美国西佛吉尼亚州通过IIMSs查出<10岁儿童接种第一剂但未接种第二剂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儿童的家长及其联系方式,成功地调查了家长对儿童接种两剂甲型流感疫苗的态度[29]。通过IIMSs可以完成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避免入学时不必要的重复接种。美国有调查结果显示,应用此系统的州中,34%的学校可以直接进入此系统查找儿童的免疫史[30]。3.1.3疫苗管理IIMSs应用之前,预防接种单位通过手工方式预约应种儿童,且需提前一个月或一季度向上级提供适龄儿童所需接种的疫苗种类及接种总剂次,大部分预防接种单位未追踪应种儿童和无自动生成接种报表的系统,提供的数据不准确。美国有研究表明,通过IIMSs有助于提高卫生服务工作者的责任感,提高报告率,增加工作效率,减少疫苗浪费[31]。2010年,美国CDC开发了疫苗追踪系统[32],该系统使疫苗订购、库存管理以及政府购买疫苗的相关过程变得更加便捷,预防接种人员可通过疫苗追踪系统接口上传文件到IIMSs登记疫苗订购和库存信息。3.1.4冷链管理已有国家使用全程温度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冷链温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印度尼西亚试用Multilogs系统监测冷链温度[33]。该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数字记录仪、无线电接收器及电脑软件操作系统组成。通过传感器感知冷链温度,每小时记录冷链温度,若冷链温度出现异常,则通过操作系统以电话或邮件方式,对相关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3.2IIMSs在国内的应用

IIMSs在我国部分省应用较广,各省在建设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功能以促进预防接种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3.2.1预约提醒预防接种客户端可根据预先设置好的预防接种方案准确的计算儿童的预约时间,预防接种人员可通过预约单、电话或短信方式提醒家长。部分省已开通免费短信提醒服务平台,预防接种单位将儿童的出生时间、预防接种情况、家庭住址及父母手机号码等信息录入IIMSs,即可对每个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儿童接种、预约信息自动生成短信信息。适龄儿童家长将定时接收到包含疫苗名称、接种时间、地点等内容的免费短信,提醒受种对象及时接种疫苗[34]。3.2.2预防接种管理系统全面、准确地记录每个儿童的预防接种资料,并将过敏史、疫苗接种禁忌证等特殊信息资料能做出醒目的提示,为预防接种疫苗的筛选提供依据。(1)评估疫苗接种率。通过IIMSs的应种和未种统计截止时间、未种统计接种率考核等功能,直接根据需要统计本地范围内儿童基本情况,掌握本地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以便合理安排查漏补种,尽可能消除免疫空白,全面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35]。(2)辅助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利用IIMSs进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可显著提高工作质量。河北省保定市2012年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通过“一键”预防接种证查验模块进行。该方法提高了查验预防接种证数据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同时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还可实时查看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进度,起到相互监督、区分责任的作用[36]。(3)IIMSs与其他系统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IIMSs与健康档案系统、门诊系统、儿童保健系统等对接,使得儿童的数据档案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利用,也增加了建立预防接种证(卡)途径,从而提高了流动儿童的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率。有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省,在全省内联网后,实现了“一地建卡,全省接种”,解决流动人群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37]。对于流动儿童,只要其持带有条形码的预防接种证,便可在本系统覆盖的任何一个预防接种单位接受接种,有效提高了接种率水平。系统可根据要求准确统计出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数、疫苗损耗数、儿童实种数、条形码发放数等资料,较真实地反映当地的预防接种水平[38]。3.2.3疫苗管理各级机构可通过疫苗管理系统填报疫苗计划,进行疫苗出入库管理及预警管理,从而实现疫苗的实时库存管理,及时对疫苗进行调拨,避免疫苗浪费。河北、浙江省宁波等地区开发了全程疫苗电子监管系统,系统以疫苗电子监管码(一件一码)为基础,将儿童IIMSs中儿童个案与其对接,并且将每一剂疫苗的流通与受种儿童建立对应链接关系,收集疫苗及相关接种信息,实现疫苗真实信息和自身接种状况的实时查询,保证疫苗生产流通和接种的每个环节中的信息做到公开真实透明[39]。3.2.4冷链管理冷链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冷链设备信息维护、温度记录、监测预警等。我国部分省已使用冷链温度监测系统,通过系统平台对疫苗冷链温度各环节进行实时和历史数据监测、记录、查询,同时提供疫苗冷链温度报警管理功能,实现疫苗冷链温度管理文档备案,保障疫苗冷链安全。北京市顺义区CDC将物联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无线传感技术、云计算等引入冷链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预防接种单位冷链设备内的温度和超温报警等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可通过手机短信向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分级报警,降低了因冷链设备故障而导致疫苗安全隐患[40]。

4结语

预防接种范文篇4

今年10月下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有关免疫专家,对我区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评估。结果显示除基础免疫接种率较高以外,加强免疫仍处于较低水平,其它免疫规划内疫苗的接种率大多没有达到要求,儿童预防接种证的使用也存在较多问题。

为有效提高我区免疫规划内疫苗的接种率,进一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证的规范使用,切实保障广大儿童身体健康。决定对全区入托前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通过入托前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时对免疫规划内疫苗进行查漏补种,有效提高相关疫苗接种率,进一步规范使用儿童预防接种证。

二、查验对象

所有2008年1月1日至今出生的儿童。

三、查验方法与步骤

1、以乡镇为单位组织预防工作人员组成“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组(人员不得少于5人),逐村逐人进行查验。

2、查验内容包括:儿童基本信息的填写,儿童监护人的签字,发证单位基本信息,所有免疫规划内疫苗的接种记录等。

3、疫苗接种判断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4、首先由村级防疫人员收集《省儿童预防接种证》,收集齐全后统一交给乡镇防保站,乡镇防保站对交来的接种证进行统计并签收。

5、然后乡镇防保站安排查验工作组成员,逐村进行查验。

6、根据查验结果,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

四、查验时间安排

1、2012年11月15-20日由村级防疫人员收集儿童预防接种证;

2、2012年11月20-30日,各乡镇查验工作人员逐村进行查验;

3、2012年12月1-10日对漏种儿童进行疫苗补种;

4、2012年12月11-20日进行抽查验收;

5、2012年12月25日前统计上报查验数据。

五、工作要求

1、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入托前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认真进行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查验工作质量。这次预防接种证查验是对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补充,是针对我区麻疹高发年龄段采取的重要举措。

2、各乡镇要制订查验计划,有序安排好查验工作。并切实做好入托前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技术指导、评估和接种证查验人员的培训工作。

3、各乡镇对收取的《省儿童预防接种证》进行查验,对免疫接种程序不对、或没有接种疫苗,以及接种证基本信息填写不全的要一一列出。对漏种儿童,由村级防疫人员通知其尽快进行补种。对接种证基本信息不全的,要组织专人进行完善。

预防接种范文篇5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第三条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第四条疫苗的流通、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国家免疫规划;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拟订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可以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种类,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

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受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时,应当明确其责任区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并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接种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第九条国家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捐赠等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协助组织居民、村民受种第一类疫苗。

第二章疫苗流通

第十条药品批发企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后可以经营疫苗。药品零售企业不得从事疫苗经营活动。

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批发企业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在其药品经营许可证上加注经营疫苗的业务。

取得疫苗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以下称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对其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一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地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以下称使用计划),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使用计划应当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供应渠道与供应方式等内容。

第十二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应当依法与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内容。

第十三条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第一类疫苗,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供应。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在其供应的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并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组织分发到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接种单位和乡级医疗卫生机构。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分发第一类疫苗;分发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第十五条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

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遵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保证疫苗质量。

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在销售疫苗时,应当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疫苗批发企业经营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十八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三章疫苗接种

第十九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并根据疫苗的国家标准,结合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制定、公布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其他疫苗的免疫程序或者使用指导原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结合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接种方案,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各自职责,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或者接种方案,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作好记录。

第二十一条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第二十二条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第二十三条接种单位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应当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记录。

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二十四条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第二十五条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

第二十六条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预防接种证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第二十八条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居住在其责任区域内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接种,并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的,提供服务的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有关内容。

第二十九条接种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接种情况进行登记,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接种单位在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后剩余第一类疫苗的,应当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接种单位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服务费、接种耗材费,具体收费标准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第三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应当包含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相关的接种方案等内容,但不得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与国家免疫规划有关的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保证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范围内,确定本行政区域与预防接种相关的项目,并保证项目的实施。

第三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购买、运输第一类疫苗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并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

国家根据需要对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给予适当支持。

第三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所需经费,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疫苗和有关物资的储备,以备调用。

第三十九条各级财政安排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有关单位和个人使用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五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第四十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四十一条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第四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其处理的情况,分别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四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发生后,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请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的,接到处理请求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第四十五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四十六条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七条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疫苗在储存、运输、供应、销售、分发和使用等环节中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主管部门通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检查需要对疫苗进行抽查检验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

第四十九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疫苗及其有关材料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的措施,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疫苗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接种、分发、供应、销售,并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医疗卫生机构分发和购买疫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主要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所作的疫苗分发、储存、运输和接种等记录进行检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卫生主管部门对监督检查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改正。

第五十一条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证明文件;对被检查人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第五十二条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及其他情况时,应当及时互相通报。

第五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关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二)未及时核实、处理对下级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举报的;

(三)接到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相关报告,未立即组织调查处理的;

(四)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五)违反本条例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

第五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预防接种保障职责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

(一)未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的;

(二)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的;

(三)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疫苗购进、分发、供应记录的。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依照前款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七条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对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执业活动:

(一)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或者购进记录的;

(二)未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的;

(三)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的;

(四)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未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的;

(五)未依照规定对接种疫苗的情况进行登记并报告的。

第五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证书:

(一)从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

(二)接种疫苗未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的;

(三)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未依照规定及时处理或者报告的;

(四)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第五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疫苗分发、供应和接种过程中违反本条例规定收取费用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监督其将违法收取的费用退还给原缴费的单位或者个人,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条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的疫苗检验报告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一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疫苗销售或者购销记录的,分别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二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在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上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免疫规划”专用标识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封存相关的疫苗。

第六十三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第二类疫苗,或者疫苗批发企业从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销售的疫苗,并处违法销售的疫苗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疫苗生产资格、疫苗经营资格。

第六十四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在规定的冷藏条件下储存、运输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所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拒不改正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吊销接种单位的接种资格;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拒不改正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吊销疫苗生产资格、疫苗经营资格。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通过大众媒体消除影响,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未经卫生主管部门依法指定擅自从事接种工作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持有的疫苗的,没收违法持有的疫苗;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

第六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九条卫生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没收违法持有的疫苗,并处违法持有的疫苗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预防接种范文篇6

各医疗卫生单位,各学区、各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

**年以来,我县教育、卫生部门根据上级要求,相互配合,积极实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据统计,**年和**年二年累计查验入托入学儿童127821人次,补证54222人,补种52464针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这项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覆盖面不广。**年全县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覆盖率为91%,而**年仅7个乡镇开展此项工作;二是合作性欠缺。学校和接种单位间协作机制不完善,工作职责不清晰,信息反馈不及时,措施落实不到位,个别地方部门间还存在工作推诿等现象;三是工作规范性不够。部分单位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时敷衍了事,补证补种工作不够及时,工作情况和基础资料无总结、归档。

面对我县在托在校儿童疫苗针对传染病时有发生的严峻形势,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根据浙江省卫生厅、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的通知》(浙卫发[**]317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卫生厅《关于下发浙江省幼儿、学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教体[**]8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县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预防接种范文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第三条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第四条疫苗的流通、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国家免疫规划;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拟订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可以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种类,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

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受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疫苗的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时,应当明确其责任区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承担预防接种工作并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接种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第九条国家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捐赠等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协助组织居民、村民受种第一类疫苗。

第二章疫苗流通

第十条药品批发企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后可以经营疫苗。药品零售企业不得从事疫苗经营活动。

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批发企业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在其药品经营许可证上加注经营疫苗的业务。

取得疫苗经营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以下称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对其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一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地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以下称使用计划),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使用计划应当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供应渠道与供应方式等内容。

第十二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应当依法与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内容。

第十三条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第一类疫苗,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供应。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在其供应的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并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组织分发到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接种单位和乡级医疗卫生机构。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分发第一类疫苗;分发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第十五条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第二类疫苗。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疫苗。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

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遵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保证疫苗质量。

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在销售疫苗时,应当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疫苗批发企业经营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十八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第三章疫苗接种

第十九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并根据疫苗的国家标准,结合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制定、公布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其他疫苗的免疫程序或者使用指导原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结合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接种方案,并报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各自职责,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或者接种方案,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作好记录。

第二十一条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第二十二条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第二十三条接种单位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应当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记录。

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需求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二十四条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第二十五条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

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

第二十六条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预防接种证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第二十八条接种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对居住在其责任区域内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受种者接种,并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

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的,提供服务的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有关内容。

第二十九条接种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接种情况进行登记,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接种单位在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后剩余第一类疫苗的,应当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接种单位接种第二类疫苗可以收取服务费、接种耗材费,具体收费标准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第三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应当包含所针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相关的接种方案等内容,但不得涉及具体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与国家免疫规划有关的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保证达到国家免疫规划所要求的接种率,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范围内,确定本行政区域与预防接种相关的项目,并保证项目的实施。

第三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购买、运输第一类疫苗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并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

国家根据需要对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给予适当支持。

第三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所需经费,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疫苗和有关物资的储备,以备调用。

第三十九条各级财政安排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有关单位和个人使用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五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

第四十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四十一条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第四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其处理的情况,分别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四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发生后,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请求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的,接到处理请求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

第四十五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四十六条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七条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疫苗在储存、运输、供应、销售、分发和使用等环节中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主管部门通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检查需要对疫苗进行抽查检验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

第四十九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疫苗及其有关材料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的措施,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疫苗需要检验的,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发现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接种、分发、供应、销售,并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假劣或者质量可疑的疫苗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医疗卫生机构分发和购买疫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主要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所作的疫苗分发、储存、运输和接种等记录进行检查,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卫生主管部门对监督检查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改正。

第五十一条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证明文件;对被检查人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第五十二条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及其他情况时,应当及时互相通报。

第五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关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二)未及时核实、处理对下级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举报的;

(三)接到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相关报告,未立即组织调查处理的;

(四)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五)违反本条例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

第五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预防接种保障职责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

(一)未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的;

(二)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的;

(三)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疫苗购进、分发、供应记录的。

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第一类疫苗分发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依照前款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七条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对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执业活动:

(一)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或者购进记录的;

(二)未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的;

(三)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的;

(四)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未依照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的;

(五)未依照规定对接种疫苗的情况进行登记并报告的。

第五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造成受种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证书:

(一)从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

(二)接种疫苗未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的;

(三)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未依照规定及时处理或者报告的;

(四)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

第五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疫苗分发、供应和接种过程中违反本条例规定收取费用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监督其将违法收取的费用退还给原缴费的单位或者个人,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条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的疫苗检验报告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一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疫苗销售或者购销记录的,分别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二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在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上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免疫规划”专用标识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封存相关的疫苗。

第六十三条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第二类疫苗,或者疫苗批发企业从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销售的疫苗,并处违法销售的疫苗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疫苗生产资格、疫苗经营资格。

第六十四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未在规定的冷藏条件下储存、运输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所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拒不改正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卫生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吊销接种单位的接种资格;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拒不改正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吊销疫苗生产资格、疫苗经营资格。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通过大众媒体消除影响,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六条未经卫生主管部门依法指定擅自从事接种工作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违法持有的疫苗的,没收违法持有的疫苗;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降级的处分。

第六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不具有疫苗经营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疫苗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九条卫生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没收违法持有的疫苗,并处违法持有的疫苗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预防接种范文篇8

《卫生部关于做好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119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地要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精心组织,在4月25日前后开展一系列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实施免疫规划的良好氛围。省将组织专家访谈、媒体播放(刊登)等方式,积极宣传普及免疫规划相关政策、防治知识和预防接种所取得的成就,鼓励群众自觉接种疫苗,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接种率,推动我省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各地在宣传日前后,要结合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粤卫〔**〕73号)精神,对托幼机构、学校适龄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和学校晨检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并于5月31日前将宣传活动情况(附件1)、查漏补种情况(附件2)与书面总结(含电子文件)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联系人:,联系电话:)。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今年是我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实施20周年,为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力度,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各地应围绕宣传主题,在4月25日前后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关注预防接种工作,普及免疫规划知识,营造全社会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掀起全国免疫规划工作的新高潮。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工作,主动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目前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宣传国家免疫规划等相关政策和保障要求,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对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积极落实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完善政府对预防接种工作的保障制度,通过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为所有儿童特别是流动人群中适龄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提高和保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的接种率。

二、各地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各项宣传活动。在宣传日活动期间,应邀请当地领导到预防接种单位视察,为儿童喂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看望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体现党和政府对儿童健康的关怀。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按照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提供技术指导,在学校开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对幼儿园、学校适龄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和学校晨检等疾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科学合理地安排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

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宣传、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合作,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大力宣传预防接种所取得的成就、接种工作者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典型事迹;大力宣传实施免疫规划保护社会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高社会各界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预防接种工作环境。

预防接种范文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镇10个村2004年1月1日出生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200名,其中男121名,女79名,年龄1~7岁,平均(3.7±0.6)岁,其中2004年出生儿童27名,2005年出生儿童24名,2006年出生儿童38名,2007年出生儿童19名,2008年出生儿童31名,2009年出生儿童25名,2010年出生儿童36名;常住儿童145名,频繁外出居住儿童55名。各年龄段间儿童数无明显差异,并且儿童地点分布随机。

1.2调查方法

根据距离接种门诊远近把全镇所有村分为远、中、近三类,分层随机选取我镇10个村并通过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卡上的预防接种记录分析其接种情况,然后通过深入农村走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儿童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乙型肝炎疫苗(HepB)、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的接种情况,对于其中任何一项未全程接种的儿童即断定为未进行预防接种。在10个村中共调查到325名未全程预防接种儿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深入每个未进行预防接种儿童家中进行调查记录,主要调查其进行预防接种情况,未进行预防接种原因,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工作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健康状况等,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排除无效问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00份,对这200份调查问卷进行具体分析和统计。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两比较的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当P<0.05说明有差异。

2结果

2.1儿童未完成预防接种具体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8种疫苗中卡介苗的接种情况最好,并且卡介苗的未接种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疫苗未接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未种率较低,与这几年来开展强化免疫有很大关系。

2.2儿童未进行预防接种原因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由于家长没有时间造成儿童未进行疫苗接种比例最高为30.5%,家长不知道何时接种造成未进行疫苗接种所占比例最低,家长没有时间这个原因造成疫苗接种为完成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个原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农村1~7岁儿童现状与疫苗接种情况

通过这次对本镇10个村1~7岁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儿童预防接种并未全程进行。随着近年来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其子女留守在当地与其祖辈或亲戚朋友家中。同时存在一部分儿童跟随其父母在外带养,随父母工作地的变化而变更居住地。以上是当前我镇大部分农村儿童的生活现状。全程预防接种儿童大部分居住环境稳定,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较好。未全程预防接种的儿童中,87.5%的儿童是由于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疫苗未接种,61%的儿童出现第2、3、4针第漏打情况,72%的儿童出现超年龄接种的情况(即并未按医疗机构的规划进行免疫接而是延后接种时间),1%的儿童未接受过疫苗接种。在未全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中,我们从制作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在8个疫苗中以卡介苗(BCG)未接种率最低为5.5%,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未接种率为8.5%,百白破联合疫苗(DPT)未接种率为32.5%,麻疹疫苗(MV)的未接种率为9.5%,乙型肝炎疫苗(HepB)的未接种率为17.0%,乙脑疫苗的未种率38.0%,流脑疫苗的未种率为40.0%,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未种率为31.5%,并且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卡介苗未接种率明显低于其他七种疫苗。并且在具体的调查中我们发现1岁以内预防接种较好,1岁以后接种较差,乙脑、流脑、甲肝等疫苗接种率较差,乙型肝炎疫苗未完成接种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第2、3针漏打,百白破联合疫苗为完成接种的儿童多因发生低热、疲倦、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而终止接种。

3.2农村1~7岁儿童未完成预防接种原因分析

从本次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造成当地农村儿童未能完成预防接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父母或监护人没有时间精力,在200名儿童中有30.5%是因为此原因,大部分儿童父母由于在外务工没有时间回家陪儿童同去。其次21%的儿童由于其父母或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不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预防接种,造成此现象与其父母或祖辈教育程度不高有关,也与医疗机构宣传不够有关,这与许慧琳等[1]专家研究结果相符合。19.5%的儿童由于在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免疫规划,这主要体现在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后发生头痛低热后所造成的,使家长对疫苗接种产生不信任。11.5%的儿童由于跟随其在外务工的父母居住地频繁更换而不能完成免疫规划,因为不同地区之间儿童免疫接种并没有建立信息互通的平台[2]。9%的儿童由于父母或监护人不知道何时接种而不能完成免疫规划,与接种模式变换和免疫规划疫苗增多有关。通过统计学分析家长没有时间精力这项原因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项原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18.5的儿童是由于其他原因,其中包括由于家长对疫苗了解不够发生漏第2、3针的情况,也有因为接种医疗机构位置与居住地较远,并有少部分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重而放弃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范文篇10

一、工作目标

以乡镇为单位,托幼机构、学校开展儿童查验证工作普及率达100%;儿童建证、建卡率分别达100%;儿童补种后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95%。

二、职责和分工

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对入托、入学儿童查验证工作的领导。依据本《规范》共同制定工作方案、管理制度及培训计划,并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定期组织督查考核。

县教育局负责对托幼机构、学校实施查验证工作的管理,指导托幼机构、学校建立和落实查验证责任制及其具体措施;组织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证责任人参加培训;将该项工作纳入对托幼机构和学校卫生工作的考评内容,加强督导检查。

县卫生局负责对查验证工作的技术指导及补证、补种工作的管理,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落实指导措施,开展培训工作,实施补证、补种工作,并组织开展技术评估。

托幼机构、学校负责入托入学儿童查验证工作的具体实施。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查验证工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向需补证补种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发放《补证补种联系单》(附件6),督促无证和漏种儿童及时补证、补种,及时收集查验证资料和上报有关报表。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托幼机构、学校和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承担预防接种证查验的培训工作,提供查验预防接种证有关登记、统计和宣传资料,指导各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补证、补种工作;定期汇总工作情况和数据资料并上报。

各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指导、协助本乡镇辖区内托幼机构和学校开展查验证工作;实施儿童补证、补种工作;及时收集补证、补种资料和上报有关报表。

三、查验对象及判定标准

(一)查验对象

1.全县托幼机构、小学和初级中学每年新入托、入学和学期中转学的儿童。

2.在校在托未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儿童。

(二)判断标准

我省纳入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的为百白破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7种疫苗,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规定的免疫程序,根据查验对象的预防接种证,未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疫苗接种的儿童,即为需补种的儿童。

四、查验工作的实施

(一)县教育局、卫生局定期组织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培训,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承担培训任务,托幼机构、学校查验证责任人和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参与补证补种工作人员均应当参加培训。

(二)托幼机构和学校在招生信息时,告知新生报名须携带预防接种证以备查验;并在9月7日前将新入学儿童接种信息录入《托幼机构(学校)入托、入学儿童免疫状况登记表》(附件1),于9月10日前报当地中心卫生院或乡镇卫生院。对已全程接种的儿童将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归入学生健康档案;同时书面通知需补证、补种儿童的家长或其监护人,督促儿童在12月25日前完成补证补种。

(三)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在9-12月的27日前将《入托入学儿童补证补种登记表》(附件2)反馈给托幼机构和学校。托幼机构和学校收齐需补证补种儿童的接种证后,将补证补种信息填入《托幼机构(学校)入托、入学儿童免疫状况登记表》,同时将全程接种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归入学生健康档案。

(四)县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实施补种、补证进行技术指导;在每年查验证工作结束后,汇总全县托幼机构、学校开展查验证工作及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补证补种工作情况,进行技术评估,并将有关资料报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报表的汇总上报

(1)托幼机构、学校填写《托幼机构(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3),于12月31日前报所属学区和所在地的中心卫生院或乡镇卫生院;

(2)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填写《乡镇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4),并和工作总结一起于次年的1月5日前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月15日前将《浙江省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5)和工作总结报县教育局和县卫生局,同时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